CN101259825A -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9825A
CN101259825A CNA2008100831029A CN200810083102A CN101259825A CN 101259825 A CN101259825 A CN 101259825A CN A2008100831029 A CNA2008100831029 A CN A2008100831029A CN 200810083102 A CN200810083102 A CN 200810083102A CN 101259825 A CN101259825 A CN 101259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shield
sun
guide channel
separato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31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9825B (zh
Inventor
酒井信治
沢田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59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9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9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9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07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 B60J7/003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one or more sliding rigid plate or lam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包括:导轨(18),其适于沿形成于车辆顶篷(11)处的进光部的侧缘安装并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延伸;多个遮阳板(15、16、17),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上,并且在所述进光部关闭时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排列;分隔部,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18)的后端部处,并且包括第一导引部(44a、121a)和第二导引部(42a、121b);以及导引机构(45、145),其设置在所述导轨(18)处,用于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具有多个可移动遮阳板的遮阳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车辆顶篷上形成有开口的遮阳设备中,在顶篷上的开口处设置有由透明的玻璃板形成的固定板或可移动板。为了调整通过所述的板进入车舱内的日光量,使用例如公开于DE10327313中的公知遮阳设备。
DE10327313中公开的遮阳设备包括用于滑动导引多个遮阳板的导引槽以及设置在导引槽后端处的盒式遮阳板存放装置。遮阳板存放装置以叠置状态容纳多个遮阳板。当遮阳板从遮阳板存放装置伸出从而关闭顶篷上的开口时,所述的多个遮阳板设置成彼此平齐。在收纳遮阳板的过程中,各遮阳板沿着设置于遮阳板存放装置内的倾斜导引装置向上滑动,然后各遮阳板逐个抬升从而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内。
通常,在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中,在遮阳板存放装置中沿叠置的遮阳板的向下方向设置弹簧,以防止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的遮阳板后退。因此,叠置的遮阳板在其向下的方向上受到弹簧弹性力的迫压。
该弹簧需要有足够的弹性力以即使在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内的遮阳板数量较少时也防止叠置遮阳板的后退。因此,当所有遮阳板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时,弹簧被压缩得很严重。因而,作用至遮阳板的载荷变得较大。从而,遮阳板易于损坏。
另外,当作用至遮阳板的载荷变得较大时,遮阳板收纳入遮阳板存放装置、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伸出时产生于各遮阳板之间的滑动阻力也变大。因而,用于移动遮阳板以使其收纳入遮阳板存放装置、或者使其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伸出的驱动力需要增大。然而,当移动遮阳板的驱动力增大时,由于滑动阻力的增大而易于产生噪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其不需要在车辆的遮阳设备处设置弹簧和类似构件就可以防止遮阳板的后退。具体地,本发明通过为各遮阳板单独设置用于将遮阳板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伸出遮阳板的导引槽而防止遮阳板的后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遮阳设备中存在的缺陷,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其不需要在车辆的遮阳设备处设置弹簧和类似构件就可以防止遮阳板的后退。具体地,本发明通过为各遮阳板单独设置用于将遮阳板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伸出遮阳板的导引槽而防止遮阳板的后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包括:导轨,其适于沿形成于车辆顶篷处的进光部的侧缘安装并沿所述车辆顶篷的前后方向延伸;多个遮阳板,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上以敞开/关闭所述进光部,并且在所述进光部关闭时所述多个遮阳板沿所述车辆顶篷的前后方向排列;分隔部,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的后端部处,所述分隔部包括:第一导引部,其用于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中沿所述进光部的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在其最后位置处的一个遮阳板的后端部;以及第二导引部,其用于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中位于所述一个遮阳板之前的另一个遮阳板的后端部;以及导引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导轨处,用于沿所述车辆顶篷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
因此,分隔部设置于导轨的后端部处以能够绕轴线转动。分隔部包括:第一导引部,其用于将所述多个遮阳板中位于所述开口部后部处的一个遮阳板的后端部导引到第一导引槽中;以及第二导引部,其用于将所述多个遮阳板中位于所述一个遮阳板之前的另一个遮阳板的后端部导引到第二导引槽中。此外,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导轨处,用于将所述多个遮阳板中的所述一个遮阳板与所述另一个遮阳板的每一个的每个前端部都导引到与所述多个遮阳板中的所述一个遮阳板与所述另一个遮阳板的每一个的每个后端部的导引方向相对应的方向。从而,独立地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多个遮阳板的导引槽。这样,即使不设置弹簧或类似装置也可防止叠置遮阳板的后退。因此,遮阳板上没有施加不必要的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遮阳设备还包括存放盒,所述存放盒支撑于所述导轨的后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存放盒内的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二导引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存放盒内沿所述车辆顶篷的上下方向低于所述第一导引槽地定位的第二导引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绕沿所述车辆顶篷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且所述分隔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引槽。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存放盒的壁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导引槽。
因此,分隔部形成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截面呈方括号形并具有第二导引槽。另外,所述分隔件以沿车辆顶篷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为中心而可转动地支撑。因此,所述的多个遮阳板分别容纳于形成于分隔件上方的第一导引槽及由所述分隔件形成的第二导引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导轨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在所述车辆顶篷的上下方向上彼此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槽以可滑动的方式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并且连接至所述导引机构,而所述第二导引槽以可滑动的方式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中的每一个的后端部,并且通过所述分隔件的转动而选择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导引槽或者所述第二导引槽。
因此,导轨包括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上槽和下槽。所述遮阳板的前、后端部中的一个沿上槽可滑动地导引,而所述遮阳板的前、后端部中的另一个沿下槽可滑动地导引。因此,所述多个遮阳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被分别地导引。这样,遮阳板平稳地移动。而且,所述分隔部的第一导引部和第二导引部构造成相对于导轨的上槽和下槽沿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叠置所述多个遮阳板。因此,本发明的遮阳设备可应用于任意类型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分隔部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偏压所述分隔件的弹簧,并且所述第一导引槽用作连接至所述第二槽的倾斜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绕沿所述车辆顶篷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分隔部包括用于在所述存放盒的壁部与所述分隔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导引槽和所述第二导引槽的分隔件。
因此,所述分隔部形成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以沿车辆顶篷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上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撑。而且,第一导引部形成于分隔部的上表面上,而第二导引部形成于分隔部的下表面上。因此,通过分隔部的转动,能容易地将遮阳板的容纳位置划分成高的位置和较低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导轨包括以可滑动的方式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槽部,所述槽部通过所述分隔件的转动选择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导引槽或所述第二导引槽,并且所述槽部连接至所述导引机构。
因此,导轨包括导引槽,所述多个遮阳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沿所述导引槽以可滑动的方式导引。因此,沿所述导引槽滑动的遮阳板被向上和向下地导引,以使遮阳板相对于导轨的导引槽分别容纳于较高和较低的位置。因此,通过分别将遮阳板容纳于较高和较低的位置,当遮阳板处于敞开状态时,各遮阳板在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设为相等。因此,本发明的遮阳设备对应用本发明的车辆的状况的依赖较少。换句话说,本发明的遮阳设备可应用于任意类型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分隔部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以可转动的方式偏压所述分隔件以使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二导引槽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本发明的遮阳设备中独立地设置有用于容纳多个遮阳板的导引槽,这样,即使不设置弹簧或类似装置也可防止叠置遮阳板的后退。因此,遮阳板上没有施加不必要的力。而且,由于本发明遮阳设备的导轨包括分别导引遮阳板一端和遮阳板另一端的上槽和下槽,因此,多个遮阳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被分别地导引,这样遮阳板平稳地移动。此外,本发明的遮阳设备对应用本发明的车辆的状况的依赖较少,即,本发明的遮阳设备可应用于任意类型的车辆。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而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特征及特点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的伸出状态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沿图2的箭头IV观察的遮阳设备的遮阳板存放装置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多个遮阳板的连接机构的视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4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的导轨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多个遮阳板的连接机构的平面图;
图10A是沿图9中X-X线的剖视图;
图10B是剖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图8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下文简称为遮阳设备10)的整体构造的视图。在车辆的顶篷11(车辆顶篷)上形成有开口部12。在开口部12处设置有由透明玻璃板形成的板13,从而使得阳光透过板13到达车舱内。沿着板13的面向车舱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用于调整进入车舱内的阳光量。在该实施方式中,沿板13的内表面设置有三个遮阳板15、16和17。开口部12和板13形成顶篷11上的进光部。
下文中,设置在开口部1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的遮阳板称作第一遮阳板15。设置在开口部1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的遮阳板称作第三遮阳板17。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一遮阳板15和第三遮阳板17之间的遮阳板称作第二遮阳板16。
在顶篷11的车内顶部上设置有一对导轨18。所述导轨18设置在开口部12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从而沿开口部1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各导轨18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部20,如图2和图3所示。另外,各槽部20形成有上槽20a(第一槽)和下槽20b(第二槽)。此外,下槽20b形成为沿上槽20a的下方与上槽20a平行地延伸。在各下槽20b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处形成有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从而下槽20b连续地延伸到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中,如图2和图4所示。另一方面,在各上槽20a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处形成有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从而所述上槽20a连续地延伸到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中。连续地延伸至上槽20a的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设置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与连续延伸至下槽20b的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换句话说,设置在该遮阳设备中的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与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间隔的距离与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28a和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8b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由于成对导轨18中的每一个的构造都相同,因此其各部分的详细构造和功能将在下文以成对导轨18中的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的两侧分别设置滑块26、27和28。具体地,滑块26、27和28分别包括一对前滑块26a、27a和28a。成对的前滑块26a、27a和28a中的各滑块均设置在各滑块26、27和28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此外,滑块26、27和28分别包括一对后滑块26b、27b和28b。成对的后滑块26b、27b和28b中的各滑块均设置在各滑块26、27和28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下面,将结合分别设置在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一侧的一个滑块26、27和28对各滑块26、27和28的构造和功能进行描述。各前滑块26a、27a和28a可沿导轨18的上槽20a滑动地导引。如图4所示,各前滑块26a、27a和28a形成为例如矩形形状。此外,各前滑块26a、27a和28a形成为在遮阳板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以敞开所述开口部12时容纳在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中。第一遮阳板15的前滑块26a也用作驱动块,这一点将在下面描述。
第二遮阳板16的后滑块27b可沿形成于导轨18上的下槽20b滑动地导引。类似地,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8b可沿形成于导轨18上的下槽20b滑动地导引。如图4所示,各后滑块27b和28b例如形成为滚筒状。当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容纳于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中以敞开开口部12时,后滑块27b和28b均容纳于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中。
第一遮阳板15和第二遮阳板16通过连接机构30连接,连接机构30的结构将在下面说明。类似地,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亦通过连接机构30连接。如图2所示,当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伸出于开口部12上以闭合开口部12时——换句话说当遮阳板15、16和17处于伸出状态时,遮阳板15、16和17彼此平齐排列以形成一伸展表面。另一方面,当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处于收纳状态从而敞开开口部12时,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彼此叠置排列。另外,图2中未示出第一遮阳板15。
如图1中所示,设置在第一遮阳板15两侧的各前滑块26a(驱动块)通过齿轮索缆32连接至驱动机构33。当驱动机构33中设置的马达驱动时,齿轮索缆32根据马达的驱动方向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沿着导轨18移动。当齿轮索缆32沿导轨18移动时,第一遮阳板15也伴随着连接至齿轮索缆32的驱动块26a的移动而沿导轨18移动。因此,第一遮阳板15在驱动机构33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车辆顶篷11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滑动。
下面将根据图5和图6描述设置在第一遮阳板15和第二遮阳板16之间、以及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之间的连接机构30的具体结构。用于连接第一遮阳板15和第二遮阳板16的连接机构30与用于连接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连接机构30的构造相同。因此,下面以连接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连接机构30为例进行说明。此外,使用两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机构30来连接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因此,下面以设置在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一侧的连接机构30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第三遮阳板17的前端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轴35。连杆构件36设置于支撑轴35上以能够绕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支撑轴35的轴线进行转动。如图6所示,连杆构件36形成有钩部36a。钩部36a与形成在第二遮阳板16的后部的一侧的接合构件37接合或脱开。橡胶滚筒38以可转动的方式轴颈连接于支撑轴35以与第二遮阳板16的后端面相对应。通过绕支撑轴35卷绕的扭簧(未示出)沿逆时针方向(即沿着图6中所示箭头的方向)向连杆构件36持续地施加一偏压力,从而使钩部36a与接合部37接合。
当连杆构件36的钩部36a与接合构件37接合时,接合部37夹在钩部36a和橡胶滚筒38之间。这样,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之间的相对运动受到限制,从而第三遮阳板17和第二遮阳板16一起运动。另一方面,当连杆构件36的钩部36a与接合部37脱开时,第二遮阳板16可相对于第三遮阳板17移动。
如图4详细所示,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包括存放盒40,该存放盒40具有倾斜壁21a和水平壁21b。倾斜壁21a沿槽部20的下槽20b连续延伸,并且,倾斜壁21a朝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后侧向上地倾斜。水平壁21b连接至倾斜壁21a的上端部,并且,水平壁21b从倾斜壁21a的端部朝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后侧水平地延伸。在存放盒40内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有分隔件42,且分隔件42以平行于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枢销41为中心。分隔件42包括导引槽42a(第二导引槽),并且,分隔件42在一端具有开口,从而形成大致U形的截面。分隔件42的开口的宽度大致对应于下槽20b的高度。此外,通过绕枢销41卷绕的扭簧(未示出)向分隔件42整体地施加沿逆时针方向(沿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的偏压力。这样,分隔件42保持在如图4所示形成角度的位置上,从而使得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与倾斜壁21a平行地向下槽20b延伸,且分隔壁42b保持倾斜壁21a和分隔壁42b之间的高度与下槽20b的高度相等。
当分隔件42保持在如图4的位置时,在倾斜壁21a和分隔壁42b之间形成倾斜通道44。倾斜通道44延伸到下槽20b中。这样,沿下槽20b滑动的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8b沿该倾斜通道44向上滑动。当后滑块28b与形成于倾斜通道44上端处的水平壁21b接触、从而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向后方向施加一分力时,分隔件42沿与图4中箭头方向相反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抵抗扭簧的偏压力。然后,分隔件42移位到图7中所示的水平位置,从而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这样,在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的水平壁21b与分隔件42之间形成一个水平的导引槽44a(第一导引部/第一导引槽)。
当分隔件42位于图7中所示的水平位置时,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与倾斜壁21a的中部接触,并且导引壁42c移位到图7中所示的位置,从而接触下槽20b的下壁。因此,借助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在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的存放盒40内形成两个不同的上导引部和下导引部。具体地,在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的水平壁21b与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之间形成由第一导引槽44a形成的上导引部(第一导引部),在分隔件42中形成由第二导引槽42a形成的下导引部(第二导引部/第二导引槽)。由第一导引槽44a形成的上导引部、由第二导引部形成的下导引部以及分隔件42形成了一个分隔部。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包括具有导引机构45的存放盒46。导引机构45包括第一倾斜壁22a和第二倾斜壁22b。第一倾斜壁22a连接至槽部20的上槽20a的上壁,从而延伸至上槽20a的上壁,并且第一倾斜壁22a朝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后侧向上地倾斜。类似地,第二倾斜壁22b连接至槽部20的上槽20a的下壁,而且,第二倾斜壁22b朝车辆后侧向上地倾斜。
下面将描述上述遮阳板15、16及17的打开/闭合操作。图2和图3示出了遮阳板15、16及17的伸出状态。当遮阳板15、16和17处于伸出状态时,各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26a、27a和28a与导轨18的上槽20a接合。各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6b、27b和28b与导轨18的下槽20b接合。因此,遮阳板15、16和17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彼此并排地平齐设置。
在遮阳板15、16和17处于伸出状态时,当通过操作用于移动遮阳板15、16和17以敞开开口部12的开关(未示出)而驱动所述驱动机构33的马达时,马达产生的驱动力经由前滑块26a(驱动块26a)传至第一遮阳板15。然后,第一遮阳板15沿着形成于导轨18上的槽部20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向后滑动。用于移动遮阳板15、16和17的开关设置在仪表盘上或者设置在仪表盘的附近。当第一遮阳板15向后滑动时,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通过连接机构30从第一遮阳板15接受驱动力,然后,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也沿形成于导轨18上的槽部20在相同的方向上滑动。
当第三遮阳板17达到预定的滑动位置时,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8b和前滑块28a分别移动到自下槽部20b连续延伸的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内以及自上槽20a连续延伸的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内。然后,第三遮阳板17沿着各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的倾斜壁22b和42b向上抬升。
特别地,在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内,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8b沿着由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的倾斜壁21a和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形成的倾斜通道44导引,然后,第三遮阳板17沿着倾斜通道44向上滑动。当后滑块28b接触连接于倾斜壁21a上端的水平壁21b时,由于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向后方向施加的分力,分隔件42沿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抵抗扭簧(未示出)的偏压力。这样,分隔件42移位至图7所示的水平位置。然后,后滑块28b沿着由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上壁)和水平壁21b形成的水平第一导引槽44a向后移动。
另一方面,在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内,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28a通过由第一倾斜壁22a和第二倾斜壁22b形成的导引机构45向上滑动,从而移动到存放盒46内。
如上所述,当第三遮阳板17向后移动时,在预定的滑动位置处,第三遮阳板17相对于第一遮阳板15和第二遮阳板16向上滑动,同时,第三遮阳板17保持近似水平的姿态。当第三遮阳板17向上滑动时,连杆构件36绕支撑轴35转动,从而使得橡胶滚筒38移动至第二遮阳板16上表面的上方。从而,第二遮阳板16可相对于第三遮阳板17沿向后方向移动。
当第一遮阳板15进一步沿向后方向滑动时,第二遮阳板16的后滑块27b沿着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的倾斜壁21a向上滑动。然后,后滑块27b移动到形成于保持在水平姿态上的分隔件42中的第二导引槽42a内(见图7)。类似地,第二遮阳板16的前滑块27a沿着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的导引机构45向上滑动。
这样,第二遮阳板16的后滑块27b容纳于第二导引槽42a中,而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8b容纳于第一导引槽44a中,从而,第三遮阳板17叠置于第二遮阳板16之上。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将第一导引槽44a与第二导引槽42a分隔开,从而使得第一导引槽44a形成为在第二导引槽42a的上方延伸。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28b定位于存放盒40的水平壁21b与分隔件42的分隔壁42b之间,从而后滑块28b的上下移动受到限制。另外,第二遮阳板16的后滑块27b定位在形成于分隔件42中的第二导引槽42a内,从而后滑块27b的上下移动受到限制。此外,当后滑块26b抵达如图7中实线所示的位置时,遮阳设备10处于完全敞开的状态。
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导引槽42a和第一导引槽44a分别设置用来在遮阳板15、16和17向后移动以敞开开口部12时导引第二遮阳板16的成对后滑块27b和第三遮阳板17的成对后滑块28b。因此,无需在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内设置弹簧或类似构件,就可以防止遮阳板15、16和17在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内的后退。因此,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上并未被施加力。换句话说,由于无需在遮阳设备10中设置用于防止叠置的遮阳板15、16和17在遮阳板存放装置21和22内后退的例如弹簧的偏压装置,所以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滑动阻力并未增加。所述滑动阻力是由偏压装置在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之间产生摩擦阻力而产生的。
另外,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各导轨18上形成上槽20a和下槽20b。各下槽20b形成为沿着各上槽20a的下方延伸。遮阳板15、16和17的前滑块26a、27a和28a或后滑块26b、27b和28b中的一个沿着上槽20a滑动地导引,而遮阳板15、16和17的前滑块26a、27a和28a或后滑块26b、27b和28b中的另一个沿着下槽20b滑动地导引。这样,由于前滑块26a、27a和28a和后滑块26b、27b和28b分别地沿导轨18导引,因此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平稳地移动。而且,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的第一导引槽44a和第二导引槽42a形成为容纳呈叠置状态的多个遮阳板15、16和17。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设备10可应用于任意类型的车辆。
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形成为U形截面且具有第二导引槽42a的各分隔件42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各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处。因此,通过分隔件42的转动,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分别存放在形成于水平壁21b和分隔件42之间的第一导引槽44a内、以及形成于分隔件42中的第二导引槽42a内。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中的图8、图9、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遮阳板15、16和17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中时,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向上滑动。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多个遮阳板分别位于较高容纳位置中和较低容纳位置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仅对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之间的差别进行解释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重复解释。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导轨18设置在顶篷11的面向车舱的内顶部处,从而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如图8所示。在各导轨18的面向开口部12的表面上形成截面近似呈方括号状的槽部20,从而使得各槽部20彼此面对。下面,将对该对导轨18的功能和具体结构、以及设置于其上的各部分和机构进行说明,由于两导轨18的结构相同,出于解释性的目的,上述说明仅结合该对导轨18中的一个进行。
如图9所示,在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各自的前端的两侧支撑有前滑块71。前滑块71与槽部20滑动地接合。在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各自的后端的两侧支撑有后滑块72。后滑块72分别与槽部20滑动地接合。下面,将以设置在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一侧的后滑块72和前滑块71为例,对成对的后滑块72和成对的前滑块71的功能和移动进行说明。
在槽部20的端部固定有带有存放盒140的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存放盒140连续地延伸至槽部20。在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内形成有上导引槽121a(第一导引部/第一导引槽)和下导引槽121b(第二导引部/第二导引槽),所述上导引槽121a和下导引槽121b用于容纳支撑在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后部处的后滑块72。上导引槽121a相对于槽部20形成于较高的位置处,下导引槽121b相对于槽部20形成于较低的位置处。另外,带有存放盒146的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固定在导轨18上,其用于容纳支撑在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前部处的前滑块71,从而使得遮阳板盒145形成为连续地延伸至槽部20。
在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内借助枢销51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有分隔件50。枢销51于槽部20的中心轴线处设置在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内。在图8中,分隔件50在绕枢销51卷绕的扭簧5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偏压。这样,分隔件50的后端部大致位于一转动终点处,在该转动终点处,分隔件50与形成于存放盒140上的止挡件140a接触,如图8所示。当分隔件50的后端部与止挡件140a接触时,槽部20朝上导引槽121a的空间延伸被分隔件50阻断。取而代之地,槽部20通过在分隔件50的下表面形成的倾斜导引面50b(第二导引部)而空间延伸向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的下导引槽121b。
另外,如图11所示,分隔件50以如下方式构造:当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72(72c)向后移动进入下导引槽121b时,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72(72c)压迫分隔件50的后端部。当分隔件50的后端部受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72(72c)压迫时,由于扭簧52的弹性力,分隔件50转动到如图11所示的形成角度的位置。当分隔件50移动至图11所示的位置时,从槽部20到下导引槽121b的空间延伸被分隔件50阻断。取而代之地,槽部20通过形成于分隔件50上表面的倾斜导引面50a与形成于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内的上导引槽121a空间连通。
另一方面,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包括具有上导引槽122a和下导引槽122b的导引机构145,所述上导引槽122a和下导引槽122b均连续地延伸自/至槽部20。上导引槽122a包括向上倾斜的表面75a。下导引槽122b包括向下倾斜的表面75b。导引机构145的上导引槽122a和下导引槽122b的各自的深度设定成具有足够的空间以脱开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71b、71c)、以及使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71b、71c)完全地容纳于上导引槽122a和下导引槽122b内。
下面将根据图9和图10说明用于连接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连接机构130a。在遮阳板16和17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130a。因此,下面将以设置于遮阳板16和17一侧的连接机构130a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三遮阳板17的与第二遮阳板16的后端部相对的前端部处设置有支撑轴55。前滑块71支撑于支撑轴55上。绕支撑轴55卷绕一扭簧56,扭簧56的一端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向前方向延伸。滚筒57支撑于在扭簧56的向前延伸端的前端部处而能够以与前滑块71平行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滚筒57沿导轨18的下表面转动,如图10A所示。扭簧56的另一端与第三遮阳板17接合。
由于扭簧56的弹性力,滚筒57始终被偏压向导轨18的下表面,导轨18在该下表面与滚筒57接触。这样,由于支撑轴55始终因为扭簧56的反作用力而以与导轨18下表面接触的滚筒作为支点受到向下方向的偏压,所以设置在第三遮阳板17的前端部的支撑轴55被压向槽部20的下表面。
在第二遮阳板16的与第三遮阳板17的前端相面对的后端部处设置有驱动机构60。该驱动机构60包括按压部61和钩部62。按压部61在第二遮阳板16的滑动方向上与第二遮阳板16相距预定距离。设置在第三遮阳板17的前端部的前滑块71夹在按压部61和钩部62之间,从而使得第三遮阳板17与第二遮阳板16一起滑动。按压部61包括倾斜表面,从而使得设置在第三遮阳板17的前端部的前滑块71能够沿向下的方向轻易地脱开。此外,钩部62形成为向下突出,从而使得钩部62易于铲起第三遮阳板17的下移前滑块71。
连接机构130a包括前滑块71、扭簧56、滚筒57、驱动机构60(按压部61、钩部62)及类似部件。
用于连接第一遮阳板15和第二遮阳板16的连接机构130b的结构与上述连接机构130a基本相同。不过,如图10B所示,连接机构130b与连接机构130a具有如下区别:(1)滚筒57通过扭簧56的弹性力沿导轨18的上表面移动;(2)由于扭簧的反作用力而以与导轨18上表面接触的滚筒57作为支点受到向上方向的偏压,所以设置在第二遮阳板16的前端部的支撑轴55始终被压在槽部20的上表面处;以及(3)驱动机构60的按压部61沿与连接机构130a的按压部61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钩部62沿相反的方向(即沿向上的方向)突出。
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当遮阳板15、16和17处于伸出状态时,在第一遮阳板15通过马达的驱动力沿导轨18的槽部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向后方向滑动时,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也通过连接机构130a和130b以相同的方向沿着槽部20滑动。
当第一遮阳板、第二遮阳板和第三遮阳板处于伸出状态时,分隔件50转动到使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的下导引槽121b与槽部20空间连通的位置,如图8所示。因此,当第三遮阳板17抵达预定的滑动位置时,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72沿形成于分隔件50下表面的向下倾斜的导引面50b向下滑动。然后,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72容纳在下导引槽121b中,如图11所示。
使用字母符号“a”、“b”和“c”以使前滑块71和后滑块72与各遮阳板15、16和17相关联。具体地,第一遮阳板15的滑块描述为“前滑块71a”和“后滑块72a”,第二遮阳板16的滑块描述为“前滑块71b”和“后滑块72b”,而第三遮阳板17的滑块描述为“前滑块71c”和“后滑块72c”。
如上所述,当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71c)向后移动至与前遮阳板存放装置122的下导引槽122b相对应的位置时,由于扭簧56的弹性反作用力,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71c)沿着形成于下导引槽122b中的向下倾斜的导引面75b向下滑动。这样,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71c)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的下导引槽122b中。
如上所述,第三遮阳板17沿着分隔件50的倾斜导引面50b以及形成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内的下导引槽122b的向下倾斜的导引面75b而向下滑动。然后,第三遮阳板17与槽部20脱开,并且前滑块71(71c)和后滑块72(72c)分别容纳在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内,同时第三遮阳板17保持水平姿态。当第三遮阳板17向下滑动时,第二遮阳板16能够沿向后方向进一步移动。
当第三遮阳板17的后滑块72(72c)滑动到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的下导引槽121b中时,后滑块72(72c)向分隔件50的后端部施压。然后,分隔件50以枢销51为中心沿图1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抵抗扭簧52的弹性力。这样,分隔件50阻断槽部20与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的下导引槽121b之间的空间连通,从而使得槽部20与上导引槽121a空间连通。
当第一遮阳板15通过马达的驱动力进一步向后滑动、且第一遮阳板15抵达预定的滑动位置时,第二遮阳板16的后滑块72(72b)由形成于分隔件50上表面的倾斜导引面50a导引,从而使得第二遮阳板16的后滑块72(72b)向上滑动。然后,第二遮阳板16的后滑块72(72b)容纳于上导引槽121a内。另一方面,当第二遮阳板16的前滑块71(71b)向后滑动至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的上导引槽122a相对应的位置时,通过扭簧65的弹性反作用力,支撑于第二遮阳板16上的前滑块71(71b)沿形成于上导引槽122a中的向上倾斜的导引面75a向上滑动。这样,第二遮阳板16的前滑块71(71b)容纳于上导引槽122a内。
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和后滑块72分别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内,使得第二遮阳板16的位置高于槽部20,而第三遮阳板17的位置低于槽部20。然后,第一遮阳板15在槽部20内向后移动至向后运动的终点位置,从而使得第一遮阳板15位于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之间,并且被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夹在中间。这样,遮阳板15、16和17处于收拢状态从而敞开开口部12。
当要伸出遮阳板15、16和17以闭合开口部12时,首先,第一遮阳板15沿着导轨18的槽部20向前滑动。当第一遮阳板15沿槽部20向前滑动时,向上设置在第一遮阳板15后端部处的钩部62(62a)与第二遮阳板16的容纳在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的上导引槽122a内的前滑块71(71b)接合,从而使得第二遮阳板16的前滑块71(71b)沿形成于上导引槽122a中的向上倾斜的导引面75a滑动。然后,第二遮阳板16的前滑块71(71b)与槽部20接合。然后,第二遮阳板16形成与第一遮阳板15平齐的表面,并且第二遮阳板16与第一遮阳板15一体地沿槽部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向前方向滑动。
当第二遮阳板16向前滑动预定距离后,向下设置在第二遮阳板16的后端部处的钩部62(62b)与第三遮阳板17的容纳在下导引槽122b中的前滑块71(71c)接合。然后,沿形成于下导引槽122b中的向下倾斜的导引面75b拖动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71c)。这样,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71c)与槽部20接合。最终,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呈伸出状态,其中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伸出于开口部12上以闭合开口部12。
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每个导引槽20均形成于每一导轨18中,从而使得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和后滑块72沿其滑动。因此,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沿导引槽20滑动,从而在遮阳板15、16和17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时分别相对于导引槽20较高和较低地定位。而且,分隔件50如此地形成:借助第一倾斜导引面50a和第二倾斜导引面50b导引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而使其分别高于导引槽20和低于导引槽20。因此,当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和后滑块72分别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时,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相对于导引槽20分别较高和较低地定位。这样,当遮阳板15、16和17处于伸出位置时,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在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设为相等。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遮阳设备10对应用本发明的车辆的条件的依赖更少。换句话说,第二实施方式的遮阳设备能够应用于任意类型的车辆。
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分隔件50支撑于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中,从而能够以定位在导引槽20的水平轴线上的枢销为中心转动。此外,第一倾斜导引面50a形成于分隔件50的上表面上,第二倾斜导引面50b形成于分隔件50的下表面上。因此,通过分隔件50的转动,分隔件50容易地分别向上和向下导引第二遮阳板16和第三遮阳板17。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导引槽20向上地滑动遮阳板15、16和17的滑块26、27和28,使滑块26、27和28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21中。然而,也可以通过从导引槽向下地导引多个遮阳板而使所述多个遮阳板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当第三遮阳板17的前滑块71和后滑块72分别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时,首先移至收拢位置的第三遮阳板17相对于导引槽20置于较低的位置。然后,当第二遮阳板16的前滑块71和后滑块72分别容纳于前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2和后部遮阳板存放装置121时,其次移至收拢位置的第二遮阳板16相对于导引槽20置于较高的位置。然而,当多个遮阳板容纳于遮阳板存放装置中时,最先向后滑动的遮阳板可相对于导引槽位于较高的位置,而接下来向后滑动的遮阳板可相对于导引槽位于较低的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透明玻璃板制成的板13固定在形成于顶篷部11中的开口部12处。第一遮阳板15、第二遮阳板16以及第三遮阳板17可移动地设置于板13的下方。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具有可移动玻璃板的遮阳设备,可通过该可移动玻璃板来打开/闭合形成于顶篷部11中的开口部12。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18),其适于沿形成于车辆顶篷(11)处的进光部的侧缘安装并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延伸;
多个遮阳板(15、16、17),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上以敞开/关闭所述进光部,并且在所述进光部关闭时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排列;
分隔部(42、50),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18)的后端部处,所述分隔部(42、50)包括:第一导引部(44a、121a),其用于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沿所述进光部的前后方向设置在其最后位置处的一个遮阳板(17)的后端部;以及第二导引部(42a、121b),其用于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位于所述一个遮阳板(17)之前的另一个遮阳板(16)的后端部;以及
导引机构(45、145),其设置在所述导轨(18)处,用于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进一步包括存放盒(40、140),所述存放盒(40、140)支撑于所述导轨(18)的后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部(44a、121a)包括形成于所述存放盒内的第一导引槽(44a、121a),所述第二导引部(42a、121b)包括形成于所述存放盒内的第二导引槽(42a、121b),在所述车辆顶篷(11)的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引槽(42a、121b)位于所述第一导引槽(44a、121a)之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其中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件(42),所述分隔件(42)绕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且所述分隔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引槽(42a),所述分隔件(42)与所述存放盒(40)的壁部形成所述第一导引槽(44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其中所述导轨(18)包括第一槽(20a)和第二槽(20b),所述第一槽(20a)和所述第二槽(20b)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上下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槽(20a)以可滑动的方式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并且连接至所述导引机构(45),所述第二导引槽(20b)以可滑动的方式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的每一个的后端部,并且通过所述分隔件(42)的转动而选择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导引槽(44a)或者所述第二导引槽(42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其中所述分隔部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偏压所述分隔件(42)的弹簧,并且所述第一导引槽(42a)用作连接至所述第二槽(20b)的倾斜通道(4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其中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绕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件(50),所述分隔件(50)用于在所述存放盒(140)的壁部与所述分隔件(50)的上表面(50a)和下表面(50b)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导引槽(121a)和所述第二导引槽(121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其中所述导轨(18)包括以可滑动的方式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槽部(20),所述槽部(20)通过所述分隔件(50)的转动选择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导引槽(121a)或所述第二导引槽(121b),并且所述槽部(20)连接至所述导引机构(14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其中所述分隔部包括弹簧(52),所述弹簧(52)以可转动的方式偏压所述分隔件(50)以使所述槽部(20)与所述第二导引槽(121b)连接。
CN2008100831029A 2007-03-07 2008-03-03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9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57158A JP5040373B2 (ja) 2007-03-07 2007-03-07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2007-057158 2007-03-07
JP2007057158 2007-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9825A true CN101259825A (zh) 2008-09-10
CN101259825B CN101259825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66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310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9825B (zh) 2007-03-07 2008-03-03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977921B1 (zh)
JP (1) JP5040373B2 (zh)
CN (1) CN101259825B (zh)
DE (1) DE602008000355D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9971A (zh) * 2011-09-26 2013-04-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遮阳系统以及装配遮阳系统的方法
CN102149553B (zh) * 2008-12-05 2013-06-1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遮阳装置
CN115250803A (zh) * 2022-09-09 2022-11-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一种具有自动收纳和展开功能的大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1959A (ja) * 2009-03-25 2010-10-07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6402609B2 (ja) * 2014-12-01 2018-10-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ルーフ装置
CN116141937B (zh) * 2023-04-23 2023-08-22 江苏德福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帘一键拆卸式的天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9422U (zh) * 1986-03-14 1987-09-21
US4923244A (en) * 1988-07-18 1990-05-08 Asha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vehicle roof having sunshade
CN2198135Y (zh) * 1994-05-23 1995-05-24 陈运华 多功能汽车晴雨伞
FR2841186B1 (fr) * 2002-06-21 2005-01-14 Webasto Systemes Carrosserie Dispositif d'occulation pour un pavillon en ver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2691915Y (zh) * 2003-12-17 2005-04-13 冯以法 汽车天窗遮阳卷帘
JP2006044637A (ja) * 2004-06-28 2006-02-16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553B (zh) * 2008-12-05 2013-06-1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遮阳装置
CN103009971A (zh) * 2011-09-26 2013-04-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遮阳系统以及装配遮阳系统的方法
CN115250803A (zh) * 2022-09-09 2022-11-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一种具有自动收纳和展开功能的大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77921A1 (en) 2008-10-08
CN101259825B (zh) 2010-06-02
EP1977921B1 (en) 2009-12-09
DE602008000355D1 (de) 2010-01-21
JP5040373B2 (ja) 2012-10-03
JP2008213762A (ja) 2008-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9825B (zh)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KR100797535B1 (ko) 썬루프 시스템 및 썬루프 시스템이 장착된 차량
CN1970326A (zh) 用于滑顶的提升机构和包括这种提升机构的车顶
US7393048B2 (en) Sunshade panel apparatus
US7455347B2 (en) Vehicle roof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CN204845475U (zh) 天窗装置
CN109690007A (zh) 动力滑动窗
US7591500B2 (en)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fully opening roof part
CN102431426B (zh) 用于车辆的顶部设备
US4688848A (en) Sliding roof for automobiles
CN103569055B (zh) 汽车侧窗的刮水装置
US20220024287A1 (en) Vehicle
US6659541B1 (en) Sun roof cover for a roof opening in a motor vehicle roof
US20070262610A1 (en) Motor Vehicle Hatch with a Storable Rear Window
US4895410A (en) Sliding and lifting roofs
CN110550055B (zh) 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车门总成及轨道车辆
CN201192978Y (zh) 一种车用天窗护板结构
US11453273B2 (en) Vehicle
US2111885A (en) Automobile body-work
US20030141748A1 (en) Vehicle and roof assembly
EP1817191B1 (en) Openable roof system for a motor car
CN113724554B (zh) 汽车撞击模拟体验系统
US20070096510A1 (en) Movable roof drive system
US7360828B2 (en) Sliding roof system with stackable panels and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GB2123358A (en) A sun roof for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