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4773A -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4773A
CN101254773A CNA2008100194088A CN200810019408A CN101254773A CN 101254773 A CN101254773 A CN 101254773A CN A2008100194088 A CNA2008100194088 A CN A2008100194088A CN 200810019408 A CN200810019408 A CN 200810019408A CN 101254773 A CN101254773 A CN 101254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limb
cushion
bag
air bag
protec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19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2147C (zh
Inventor
王鹏翔
张亮
高勇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8100194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214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54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4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1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14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包括设在乘员前方和侧面的保护气囊,在车辆前排乘员的座椅坐垫(2)的前部设下肢保护气囊(1),其设置的位置在座椅坐垫(2)的上方、坐垫蒙皮(7)的内部。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所采用的保护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车辆在发生高速碰撞时,避免因防火墙侵入及踏板后移而造成对驾驶员及车辆前排乘员的脚及下肢的伤害,对车辆乘员的保护更加全面,使车辆的行驶更加安全和可靠。

Description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汽车的安全保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保护气囊所采用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前舱设计空间小的车型,发生高速碰撞过程时,防火墙侵入乘员舱的距离、踏板组后移量往往较大,驾驶员脚放在踏板或搁脚板上,驾驶员以及其它前排乘员脚部、小腿容易受到较大伤害。
经检索,有以下专利文献涉及安全气囊的结构:
中国专利号为CN03124614.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碰气囊的技术。该专利的发明目的为了减小车辆发生正碰和追尾时对车辆及人员的损伤。其技术方案是在车身的前、后各设一个气囊,在车辆发生上述事故时在车外打开。中国专利号为CN02820680.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在一机动、特别是一汽车中的气囊装置的技术。该专利的发明目的为减小在气囊按照预定的界限值开始该气囊激活的起始阶段的充气压力。其技术方案是设定一个安全距离。中国专利号为CN200310123021.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气囊系统的技术。该专利的发明目的为实现与安全带的联合控制。其技术方案是将气囊的控制单元与安全带控制单元的信息进行传递及相互联锁。
经过对上述专利技术的分析,都没有能解决车辆前排驾驶员及其它乘车人员在发生车辆高速碰撞时其防火墙侵入乘员舱、踏板组后移量对乘员的脚及下肢的伤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其目的是解决在车辆高速碰撞时,因防火墙侵入量及踏板后移量较大而造成对前排乘员脚部以及下肢严重伤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包括设在乘员前方和侧面的保护气囊,在车辆前排乘员的座椅坐垫的前部设下肢保护气囊,其设置的位置在座椅坐垫的上方中部、坐垫蒙皮的内部。
为使本发明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坐垫蒙皮上的可撕裂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座椅坐垫上的坐垫蒙皮,在设置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的位置,设可撕裂结构,所述的可撕裂结构为坐垫蒙皮在该处的抗拉强度小于坐垫蒙皮的其它部位,在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未起作用、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蒙皮的外表面为光整的完整表面。
更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座椅坐垫上的坐垫蒙皮上的可撕裂结构为:在所述的坐垫蒙皮的朝内部的表面上设有轻微的印痕,该印痕的图案是以下肢保护气囊设置位置为中心的十字形纹路,或以下肢保护气囊设置位置为中心的放射状纹路。
下肢保护气囊的工作状态时的体积的限定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在展开达到最大的体积后,其全部垂直投影仍落在整个座椅坐垫前端的范围内。
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位置设置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的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均设置在座椅坐垫的下方。
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控制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的控制系统中设电子控制单元和碰撞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接受下肢保护气囊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发动机前方横梁上,并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所采用的保护方法,该方法的过程为:
车辆碰撞发生后,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受到来自周围部件的挤压,采集压力信号并输入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信号达到规定值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并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
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后使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迅速产生气体,充入下肢保护气囊内;
下肢保护气囊迅速膨胀、展开,将坐垫蒙皮的可撕裂结构撕开,冲破坐垫蒙皮并升高;
下肢保护气囊在座椅坐垫的上方形成一定的竖直高度,将驾驶员大腿位置瞬间抬高,车辆前排乘员的脚和小腿随大腿升高而后移,脱离危险区域。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车辆在发生高速碰撞时,避免因防火墙侵入及踏板后移而造成对驾驶员及车辆前排乘员的脚及下肢的伤害,对车辆乘员的保护更加全面,使车辆的行驶更加安全和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坐垫蒙皮朝内面上可撕裂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保护气囊,2、座椅坐垫,3、座椅靠背,4、座椅靠背调节装置,5、座椅滑轨,6、座椅安装支架,7、坐垫蒙皮,8、可撕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本发明为一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包括设在乘员前方和侧面的保护气囊。前排乘员的座椅包括座椅坐垫2、座椅靠背3、座椅靠背调节装置4、座椅滑轨、座椅安装支架6。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解决在车辆高速碰撞时,因防火墙侵入量及踏板后移量较大而造成对前排乘员脚部以及下肢严重伤害的问题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所提供的这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在车辆前排乘员的座椅坐垫2的前部设下肢保护气囊1,其设置的位置在座椅坐垫2的上方中部、坐垫蒙皮7的内部。它的结构是:下肢保护气囊1植于前排座椅最前端的座椅坐垫2内。它保证了在下肢保护气囊1充气时,前排乘员的大腿小腿的连接部位抬高,而不是靠近臀部位置抬高。否则无法使小腿及脚部抬高。
本发明针对FMVSS208-56KPH刚性墙前部碰撞,以及EuroNCAP-ODB可变形障碍物偏置前部碰撞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植入前排座椅前端坐垫内的气囊保护系统。
本发明解决了高速前碰时,防火墙侵入量以及踏板后移量较大,对驾驶员及其它前排乘员的脚部以及小腿伤害严重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使本发明更为完善,还提供以下实施示例作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的参考: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气囊上方的坐垫蒙皮7,设为可撕裂结构8。具体为:所述的座椅坐垫2上的坐垫蒙皮7,在设置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的位置,设可撕裂结构8,所述的可撕裂结构8为坐垫蒙皮7在该处的抗拉强度小于坐垫蒙皮7的其它部位,在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未起作用、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蒙皮7的外表面为光整的完整表面。
设置可撕裂结构8的目的是保证在下肢保护气囊1充气时,不能从其它位置撑起,必须从可撕裂结构8的位置撑起,确保使前排乘员的腿部抬高,实现对脚和小腿的保护。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所述的座椅坐垫2上的坐垫蒙皮7上的可撕裂结构8为:在所述的坐垫蒙皮7的朝内部的表面上设有轻微的印痕,该印痕的图案是以下肢保护气囊1设置位置为中心的十字形纹路,或以下肢保护气囊1设置位置为中心的放射状纹路。
上述结构确保下肢保护气囊1在充气时,是朝正上方向撑起,坐垫蒙皮7以该位置为中心向外围撕开,不会产生偏离。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限定了下肢保护气囊1的最大充气体积:
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在展开达到最大的体积后,其全部垂直投影仍落在整个座椅坐垫2前端的范围内。
该结构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下肢保护气囊1的急剧膨胀而直接冲击驾驶员或其它前排乘员的小腿。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限定了气囊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的设置位置:
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的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均设置在座椅坐垫1的下方。
上述结构确保在发生车辆碰撞时,下肢保护气囊1的动作必须迅速和灵敏。
实施例五:
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的控制系统中设电子控制单元和碰撞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接受下肢保护气囊1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发动机前方横梁上,并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本技术方案所提出的发明点是:下肢保护气囊1置于驾驶员或前排乘员座椅前端坐垫内;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碰撞信号;压力传感器受到来自周围部件的挤压,采集压力信号并输入电子控制单元ECU。当压力信号达到一定值后,ECU判断点火气囊启爆,将驾驶员大腿抬起,脚和小腿随大腿升高而后移,远离危险区。
实施例六: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所采用的保护方法,该方法的过程为:
车辆碰撞发生后,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受到来自周围部件的挤压,采集压力信号并输入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信号达到规定值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并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
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后使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迅速产生气体,充入下肢保护气囊1内;
下肢保护气囊1迅速膨胀、展开,将坐垫蒙皮7的可撕裂结构8撕开,冲破坐垫蒙皮7并升高;
下肢保护气囊1在座椅坐垫2的上方形成一定的竖直高度,将驾驶员大腿位置瞬间抬高,车辆前排乘员的脚和小腿随大腿升高而后移,脱离危险区域。
碰撞发生后,压力传感器受到来自周围部件的挤压,采集压力信号并输入电子控制单元ECU。当压力信号达到一定值后,ECU判断点火。下肢保护气囊1上方的坐垫蒙皮7,为可撕裂结构8。下肢保护气囊1展开后,在座椅坐垫2上方形成一定的竖直高度,将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大腿靠近与小腿的连接位置瞬间抬高,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瓣脚和小腿随大腿升高而后移,脱离危险区。下肢保护气囊1展开达最大后,全部垂直投影仍落在整个座椅前端的范围内,应避免下肢保护气囊1直接冲击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小腿。
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弱高速碰撞过程中防火墙侵入乘员舱距离、踏板后移距离大,造成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小腿和脚的伤害程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包括设在乘员前方和侧面的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前排乘员的座椅坐垫(2)的前部设下肢保护气囊(1),其设置的位置在座椅坐垫(2)的上方中部、坐垫蒙皮(7)的内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坐垫(2)上的坐垫蒙皮(7),在设置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的位置,设可撕裂结构(8),所述的可撕裂结构(8)为坐垫蒙皮(7)在该处的抗拉强度小于坐垫蒙皮(7)的其它部位,在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未起作用、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蒙皮(7)的外表面为光整的完整表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坐垫(2)上的坐垫蒙皮(7)上的可撕裂结构(8)为:在所述的坐垫蒙皮(7)的朝内部的表面上设有轻微的印痕,该印痕的图案是以下肢保护气囊(1)设置位置为中心的十字形纹路,或以下肢保护气囊(1)设置位置为中心的放射状纹路。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在展开达到最大的体积后,其全部垂直投影仍落在整个座椅坐垫(2)前端的范围内。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的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均设置在座椅坐垫(1)的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1)的控制系统中设电子控制单元和碰撞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接受下肢保护气囊(1)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发动机前方横梁上,并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所采用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车辆碰撞发生后,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受到来自周围部件的挤压,采集压力信号并输入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信号达到规定值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并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
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后使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迅速产生气体,充入下肢保护气囊(1)内;
下肢保护气囊(1)迅速膨胀、展开,将坐垫蒙皮(7)的可撕裂结构(8)撕开,冲破坐垫蒙皮(7)并升高;
下肢保护气囊(1)在座椅坐垫(2)的上方形成一定的竖直高度,将驾驶员大腿位置瞬间抬高,车辆前排乘员的脚和小腿随大腿升高而后移,脱离危险区域。
CNB2008100194088A 2008-01-01 2008-01-01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Active CN10057214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0194088A CN100572147C (zh) 2008-01-01 2008-01-01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0194088A CN100572147C (zh) 2008-01-01 2008-01-01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4773A true CN101254773A (zh) 2008-09-03
CN100572147C CN100572147C (zh) 2009-12-23

Family

ID=39890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0194088A Active CN100572147C (zh) 2008-01-01 2008-01-01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2147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9989A (zh) * 2015-07-09 2015-10-28 李岩 汽车碰撞下肢保护装置
CN108001307A (zh) * 2017-12-08 2018-05-08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9989A (zh) * 2015-07-09 2015-10-28 李岩 汽车碰撞下肢保护装置
CN108001307A (zh) * 2017-12-08 2018-05-08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2147C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8660B (zh) 一种具有正面保护功能的车辆侧气帘装置
KR100417223B1 (ko) 편타증중화(countereact)장치
CN105691346A (zh) 翻车乘客保护
CN104691487A (zh) 头部、躯干和膝部组合安全气囊
CN103395401B (zh)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
CN105358417A (zh) 碰撞保护系统
CN203651698U (zh) 一种汽车驾驶员正面保护装置
CN109017252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电池的可充气防护件
CN203543883U (zh) 一种改进的具有正面保护功能的车辆侧气帘装置
CN104442678A (zh) 整体式乘客安全气囊
CN104228746A (zh) 气囊装置和车辆
CN201056189Y (zh) 触发式汽车相撞缓冲装置
JP2023521547A (ja) 差し迫った衝突に際して衝撃吸収のために自動車部品を拡張させるシステム
CN103057506B (zh) 一种保护汽车乘员脚部的气囊装置
CN100572147C (zh) 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
KR20090102470A (ko) 플로어 에어백
CN202429163U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系统
CN105313816A (zh) 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保护装置
CN205131174U (zh) 保护驾驶员脚部的气囊装置
CN101774366A (zh) 驾驶员气囊
CN212950498U (zh) 一种适用于主驾乘员保护的顶置式安全气囊
CN107891836A (zh) 车辆及其安全座椅
CN107380113A (zh) 一种垂直下压式汽车气囊
CN201633683U (zh) 自动弹起发动机罩保险杠
CN204354984U (zh) 车用座椅及相应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