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6713A -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6713A
CN101246713A CNA2007103003779A CN200710300377A CN101246713A CN 101246713 A CN101246713 A CN 101246713A CN A2007103003779 A CNA2007103003779 A CN A2007103003779A CN 200710300377 A CN200710300377 A CN 200710300377A CN 101246713 A CN101246713 A CN 101246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icker
optical component
layer
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03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6713B (zh
Inventor
金凤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6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6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7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65Separate or integrated refractive elements, e.g. wave plates
    • G11B7/1369Active plates, e.g. liquid crystal panels or electrostric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1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ly
    • G11B7/0903Multi-beam tracking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在记录和/或再现多记录层光盘时,有效地防止了由相邻层所引起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劣化。该光拾取器包括发射预定波长的光的光源,收集从光源发射的光以在具有多记录层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形成光斑的光收集单元,接收被光盘反射的光以检测信号的光检测器,以及光学构件,该光学构件根据被光盘反射光的入射角改变反射光的透射率以减小进入光检测器的噪音光的光透射。

Description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拾取器以及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光拾取器,该光拾取器能有效防止在记录和/或再现具有多记录层的光盘时由相邻层所引起的跟踪信号的劣质(inferiority),以及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背景技术
光盘被开发和商业化来记录和存储高清晰图像信息和高品质音频信息已很长一段时间。光盘是一种在其表面上形成大量的凹坑(pit)用来改变激光束的反射方向以记录和/或再现例如声音、图像、文件等信息的记录媒体。主要应用传统的光盘,例如致密盘(CD),数字通用盘(DVD)等等。近来,因为传统的光盘在记录容量上达到极限,能够记录大量信息的(超过几十GB)新的光盘正在研发并开始被广泛应用,这些新光盘诸如可记录/重写蓝光盘(Blu-ray disc,或BD),高级光盘(AOD,也叫做HD-DVD)等等。
记录在光盘中信息的容量与光盘表面上聚焦光斑(light spot)的尺寸成反比。光斑的尺寸由下面公式1中所用激光的波长λ和物镜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确定。
公式1
S∝kλ/NA
其中k为取决于光学系统的常数且k的值通常为1到2。
因此,为了在光盘中记录更多信息,聚焦于光盘的光斑的尺寸S必须减小。另外,为了减小如公式1所表示的光斑的尺寸S,必须减小激光的波长λ或必须增大数值孔径NA。
换句话说,随着光盘的容量增加,必须使用具有更短波长的光源和具有更高数值孔径的物镜。例如,具有波长为780nm的近红外光和具有数值孔径为0.45的物镜被用于致密盘(CD)中,而具有波长为650nm(或630nm)的红光和具有数值孔径为0.6(在可记录型中为0.65)被用于数字通用盘(DVD)中。对于Blu-ray光盘,使用具有短波长(405nm或408nm)的光,即蓝光,和具有数值孔径为0.85的物镜。
近来,随着在高密度光盘(BD)中要记录的信息量增加,在光盘的一侧或两侧形成两层或多层的多层光盘已被开发。多层光盘中,在记录和/或再现过程中返回到光检测器上的光受到位于物镜聚焦点的层(即,用于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层)和相邻层的影响。因为在标准中定义的记录层之间的间隙被确定在一个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光盘中的信息不影响层间串扰(interlayer cross-talk),该层间串扰不影响伺服信号。
图1图解了对多层光盘的再现的光路,在对邻近光入射面的层L1(被再现的层,在下文中作为“再现层”被提到)再现的过程中,被层L0(与要被再现的层相邻的层,在下文中作为“相邻层”被提到)反射的光L10的聚焦点位于被光检测器1接收的光L11的聚焦点前。在对远离光入射面的层L0(相邻层)再现的过程中,被相邻层L1反射的光L01的聚焦点位于被光检测器1接收的光L00的聚焦点后。
在双层光盘中,采用差分推挽方法(differential push-pull method)(DPP)用于检测跟踪误差信号。用光栅和分光的强度比将一束光被分为三束光,第0级光(主光(main light))和±第1级光(次光(sub-light))。-第1级光∶第0级光∶+第1级光的比值等于或大于1∶10∶1。因为考虑到效用,通过增加第0级光的强度使用第0级光更为有利。
当在多层光盘中使用DPP方法检测跟踪误差信号时,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与被再现层反射的±第1级光重叠,以致于跟踪信号恶化。因为被再现层反射的第0级光和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之间的光强度差别很大,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不影响再现信号。然而,因为被再现层反射的±第1级光和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主光)之间的光强度相对差别不大,所以相邻层的第0级光对差分信号(次跟踪信号)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该差分信号在DPP方法中用于检测跟踪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韩国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0074839提出了一种光拾取器,其中限制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主光)以改善因相邻层而引起的跟踪信号的恶化。所公开的光拾取器使用偏振全息(polarized hologram)来使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被衍射到检测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以阻止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进入次光检测器(sub-photodetector)。
然而,偏振全息阻止了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进入次光检测器的同时也阻止了被所聚焦的再现层(信号层)反射的第0级光(信号光)进入主光检测器。当被再现层反射的第0级光(信号光)进入主光检测器来检测无线电射频(RF)信号时,由于约10%的光被偏振全息阻挡,所以要被检测的信号的幅度(magnitude)减小了并且例如抖动特性劣化之类的信号特性劣化。特别地,因为进入光检测器的入射光的轮廓是Guassian型,并且偏振全息的结构阻止(block)Guassian型轮廓的中心区,即,信号强度为最高的部分,因此RF信号特性严重劣化。
如果为了减轻RF信号特性的劣化而减小偏振全息的区域,就很难达到最初限制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噪音光)进入次光检测器的目的。而且,当光接收放大率(light receiving magnification)很小时,由于偏振全息的阻挡区(blocking area)必须增加,这样RF信号的幅度将更加减弱并且RF信号将更加劣化。
这个问题已在上述专利公布中公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加入次光检测器来单独检测被衍射到光检测器的区域分开的区域的光,并且补偿信号特性的劣化。然而,因为用于补偿的、被衍射到分开区域并且相互分开的光信号包括最初的信号相干噪音,所以对于RF信号的合适的补偿不是足够的。
因此,作为一种对RF信号特征劣化的实际改进,另外的方法是微调偏振全息以找一个相邻层影响最小且来自再现层的原始信号最大的点。然而,这种改进导致用于微调的元件的数量增加并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制造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各方面提供一种光拾取器以及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该光拾取器通过在多层光盘的记录和/或读取的过程中增加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尺寸,有效地防止了由相邻层引起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劣化。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拾取器以及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该光拾取器在物镜和准直镜(collimating lens)之间安装了具有不同光透射(optical transmission)的光学单元,与信号光强度相比该光学单元相对减少了被相邻层反射的噪音光的强度,有效地去除了多层光盘层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并且更加有效地改善了RF信号特性的劣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拾取器。该光拾取器包括发射具有预定波长的光源;光收集单元,用于收集从光源发射的光以在具有多记录层的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形成光斑;光检测器,用于接收被光盘反射的光以检测信号;和光学构件,根据被光盘反射的光的入射角关于进入光检测器的噪音光改变反射光的光透射以减小该光学构件的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源包括发射具有蓝光波长的光以满足Blu-ray(蓝光)光盘标准的光输出单元,和光收集单元包括具有满足Blu-ray光盘标准的数值孔径约0.85的物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拾取器还包括光路转换器,该光路转换器用于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以便指向光收集单元并引导被光盘反射的光以便指向光检测器;以及位于光路转换器和光收集单元之间的光学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路转换器包括用于准直从光源发出的光的准直镜,和光学构件位于准直镜和光收集单元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学构件包括液晶层,该液晶层用于透过被光盘反射并垂直进入该液晶层的光,并且根据光入射角吸收要被会聚或发散的入射光以改变光的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液晶层由液晶聚合物制成并具有0.2到100微米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噪音光的强度包括被相邻层而非信号记录层反射的光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拾取器还包括光栅,该光栅用于把从光源发射的光分成第0级光和±第1级光以投射到光盘上;光检测器,该光检测器包括用于接收被光盘反射的第0级光的主光检测器和用于分别接收被光盘反射的±第1级光的第一和第二次光检测器;以及光学构件,该光学构件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的强度以使得减小进入第一和第二次光检测器的反射光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学构件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的强度以使得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第0级光的强度小于信号记录层的信号光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信号记录层包括用于记录和/或再现的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盘装置。该盘装置包括光拾取器,该光拾取器用于在和/或从多记录层光盘记录和/或再现信息;驱动光拾取器的驱动单元;和控制光拾取器的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的控制器;其中光拾取器包括光学构件,该光学构件根据反射光的入射角通过关于被光盘反射的光改变光介质的光透射率,以减小被相邻层而非光盘记录层中的信号记录层反射的光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盘包括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包括至少一面具有满足Blu-ray光盘标准的多个信号记录层。
光学构件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光透射使得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强度弱于信号记录层的信号光的强度。
本发明其他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部分地阐明,并且从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将变得清楚,或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理解。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法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容易理解。
图1是图解了当再现多层光盘时的光路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拾取器的光学系统的透视图;
图3是图解了图2所示的光拾取器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4是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在光拾取器中示例性光检测器的示意图;
图5是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在光拾取器中的光学构件的视图;
图6A-C是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在光拾取器中的光学构件的光透射的视图;和
图7是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光拾取器的盘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详细参照本发明当前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被示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素。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具体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
图2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拾取器450的光学系统。图3是图解了图2所示光拾取器的布置的平面图。该光拾取器具有使不同波长的光以施加到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各种光盘上的光学结构和光路转换器。因此光拾取器可以被用于从各种光盘(例如CD,DVD,Blu-ray盘,和HD-DVD)中再现数据。该光学结构可以被设置为多种类型。该光拾取器以非接触方式投射激光束在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来记录信息并接收被该光盘信号记录层反射的激光束来再现记录在该光盘上的信息。
如图2和图3所示,光拾取器450包括光源20和物镜30、光检测器40、光学构件50以及光路转换器60。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该光拾取器450可以包括另外的部件。类似地,上述部件的两个或多个功能可以组合成单个单元。
光源20发射具有对应于光盘10格式波长的激光。物镜30聚焦从光源20发出的光以在光盘10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上形成光斑。光检测器40通过接收被物镜30聚焦于光盘并被光盘10反射到光检测器40上的光来检测信息信号和/或误差信号。光学构件50改变被光盘10反射的光的光透射以减小被光检测器40接收的噪音光的强度。光路转换器60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在使用不同波长的光并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各种光盘中,光盘10是具有多个可记录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的BD标准光盘,并包括用于保护双记录层L0和L1的保护层和以形成在记录层L0和L1上的“凹坑”指定的记录信号。
单层BD光盘10的保护玻璃的厚度为0.1mm,通常记录层距离该保护玻璃表面0.1mm以内。在BD双层光盘中,有两个信号记录层,层L1距离保护玻璃表面0.075mm,层L0距离该保护玻璃表面0.1mm。
光源20发射所要求的波长的光,例如满足高级光盘(AOD,也叫做HD-DVD)标准和/或BD标准的波长为405nm的蓝光。物镜30具有可满足BD标准的数值孔径,即约为0.85的数值孔径。
如果光源20发射波长在蓝光范围内的光束且物镜30具有0.85的数值孔径,那么光拾取器450就能够记录和/或再现具有多层记录层L0和L1的高密度光盘10,特别地,多层记录层L0和L1形成在单面的光盘10。
光检测器40是通过接收被光盘10反射并返回的光束来检测数据信号和/或误差信号的光电二极管。参照图4,光检测器40将在下面被详细描述。
光学构件50由具有根据光的入射角而改变的光透射的液晶面板制成,以便由位于物镜聚焦点上的层(作为被记录和/再现的对象的信号记录层)反射的信号光(第0级光)不被影响,但被相邻层(相邻于被记录和/或再现的层)反射的噪音光(第0级光)的强度被减小。参照图5该光学构件50将被详细说明。
光路转换器60引导从光源20发出的光来指向物镜30并引导被光盘10反射的光来指向光检测器40。该光路转化器60包括光栅61、分光器62、准直镜63、反射镜64、像散镜(astigmatism lens)65和四分之一波片(quarter wave plate)66。光栅61将从光源20发出的光分成三束光。分光器62根据光束的偏振方向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准直镜63将穿过分光器62的发散光变成平行光束。反射镜64弯折光的传播路径。像散镜65利用像散方法检测聚焦误差信号。四分之一波片66将进入物镜30的光的偏振分量旋转90度。光路转化器60还包括反馈光电二极管67来控制从光源20发出光的输出。
光栅61是光学分部衍射单元(optical divisional diffraction element),用于将由光源20发出的光分为第0级光(主光)和±第1级光(次光),以使得可以利用三光束法或DPP法检测跟踪误差信号。该光栅61从被光盘10反射的第0级光检测信号中获得再现信号并且从对被光盘10反射的第0级光和±第1级光检测信号的处理获得跟踪误差信号。该光栅61可与二分之一波片一体形成以对偏振方向旋转180度。
图4图解了用在光拾取器450上的光检测器40。光检测器40利用DPP方法检测跟踪误差信号。如果从光源20发出的光被分成三束光,如第0级光(主光)和±第1级光(次光),那么,如图4所示,该光检测器40包括用于接收被光盘10反射的第0级光的主光检测器41和用于分别接收被光盘10反射的±第1级光的、位于主光检测器41两侧的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
主光检测器41沿对应于光盘10径向的方向(R方向)和对应于光盘10切向(tangential direction)的方向(T方向)被分别分成两个部分,使得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能被检测。主光检测器41被分成沿R方向的两部分和沿T方向的两部分并具有四重结构。
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可以被分成沿R方向的两部分来利用DPP方法检测跟踪误差信号。如果主光检测器41上提供的、用于接收第0级光的光接收区域分别为A、B、C和D,并且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上提供的、用于接收±第1级光的光接收区域分别为E、F、G和H,那么利用DPP方法检测到的跟踪误差信号为TEPDPP=[(A+D)-(B+C)]-k[(E-F)+(G-H)]。这里,k为与第0级光和±第1级光强度比相关的系数并且当各自的强度为1∶10∶1时该系数为10/(1+1)=5。
第0级光和±第1级光强度比为1∶10∶1的原因在于考虑到光使用效率中第0级光大的强度比更为有利,这是因为第0级光能够从光盘10中包含信息的第0级光信号中获取再现信号。
图5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光拾取器450中的光学构件50。该光学构件50包括多个透明衬底51a和51b、透明电极52a和52b、液晶层53以及电源54。
透明衬底51a和51b被相互面对面设置。透明电极52a和52b分别安装在透明衬底51a和51b上以接收电压。液晶层53形成在透明电极52a和52b之间,以在施加电压时根据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以不同的折射系数透射光。电源54给透明电极52a和52b提供电压。光学构件50可以具有0.2到100微米的厚度,并像四分之一波片66那样被水平安装,尽管其他设置和厚度也是可能的,例如垂直布置。
液晶层53由液晶聚合物组成,以根据施加在透明电极52a和52b上电压的开/关改变入射光的光学吸收系数(optical absorptivity),以根据入射光的入射角以不同衍射的系数通过光。当电压被施加到液晶层并且在电压施加的方向液晶聚合物以单排方式排列时,入射光被较少吸收并且大部分入射光通过液晶层53被透射。
当施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压解除(不再施加),该聚合物返回到初始的位置并且沿预定的角度被设置,使得入射光被聚焦的区域拉宽,对入射光的吸收增加,并且大部分的入射光不能被透射。结果,该光学构件50透射大部分(98%或更多)由位于物镜30聚焦点上的层(信号记录层)反射的信号光(第0级光),并且透射少于10%的被相邻层反射的噪音光(第0级光)。
将描述光拾取器450的操作和效果以及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从光源20发射的光被光栅61衍射并分成三束光(例如第0级光(主光)和±第1级光(次光))来检测跟踪轨道信号。被划分的光束经由分光器62穿过准直镜63以被转换为准直的光束,并被反射镜64反射到物镜30。该被准直的光束穿过位于物镜30前的四分之一波片66并被转换为圆偏振光。该圆偏振光穿过物镜30以在光盘10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上形成光斑。
然后,被光盘10的信号记录层L0或L1和相邻层L1或L0的反射的光束经由分光器61被光检测器40接收。光检测器40的主光检测器41接收被信号记录层L0或L1反射的第0级光(信号光),并且光检测器40的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接收被信号记录层L0和L1反射的±第1级光(次光)。由于散焦现象被相邻层L1或L0反射的第0级光(噪音光)扩大以被主光检测器41以及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同时接收。
对于具有双信号记录层L0和L1的双层光盘10,在对邻近光盘10的光入射面的L1层和远离入射面的L0层之一的记录/再现过程中,返回光检测器40的光受到位于物镜30聚焦点上的层(信号记录层)及其相邻层的影响。例如,如果邻近光入射面的L1层被再现,那么被大量光聚焦的L0层反射的第0级光到达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从而影响被L1层反射的±第1级光的跟踪误差信号。其原因在于,如上所述,第0级光的强度远远高于±第1级光的强度。
因此,为了防止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影响跟踪误差信号,光学构件50可以安装在物镜30和准直镜63之间以使得被位于物镜30聚焦点上的层(用于记录和/或再现的信号记录层)反射的信号光(第0级光)不受影响,但被相邻层反射的噪音光(第0级光)的光透射减少用来相对减小被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接收的噪音的强度。例如,当再现L1层时,被L0层反射的第0级光(噪音光)的光透射减少用来相对减小到达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的噪音光(被L0层反射的第0级光)的被反射光的反射强度,因此防止跟踪误差信号的劣化。
图6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在光拾取器450上的光学构件50的光透射。具有液晶层53的光学构件50位于物镜30和准直镜63之间,以显著改变被相邻层(与被记录和/或再现的层相邻)反射的噪音光(第0级光)的光透射而不影响被位于物镜30聚焦点上的信号记录层(被记录和/或被再现)反射的信号光(第0级光)的光透射。
光学构件50的原理如下。因为被光盘10的位于物镜30聚焦点上的信号记录层反射的第0级光(信号光)平行传播,该信号光以大约0度垂直进入具有液晶层53,并且较少被该液晶层53所吸收。具有液晶层53的光学构件50,如图6A所示,具有对信号光98%或更高的光透射。
然而,因为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会聚或发散,噪音光以约0.1度进入具有液晶层53的光学构件50中并被显著地吸收。如图6B和6C所示,少于10%的噪音光在具有液晶层53的光学构件50中被透射。换言之,噪音光的透射率被显著地降低。因此,当被相邻层反射的噪音光的光透射减小时,在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上聚焦的第0级光的反射强度减弱,并且噪音减小。
结果,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被信号记录层(例如,层L1)反射并进入光检测器40中主光检测器41的部分信号光(第0级光)被完全阻止的问题成为可能。另外,被相邻层反射并聚焦于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的噪音光(第0级光)的光透射减小了,使得被第一次光检测器42a和第二次光检测器42b接收的噪音光的光透射减小并且强度减小,从而从被信号记录层(例如,层L1)反射的次光(±第1级光)中明确区分噪音光。由相邻层产生的相干噪音光而引起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劣化因此被减小了。
因为使用会聚和发散的入射角,因此光学构件50不需要被调整,并且该光学构件50可以位于物镜30和准直镜63之间的任意位置。即使当光学构件50的位置与四分之一波片66的位置互换,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图7图解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光拾取器450的盘装置。该盘装置包括主轴马达455、光拾取器450、驱动单元457和控制器459。主轴马达455旋转光盘10。光拾取器450可移动地安装在光盘10的径向并且对光盘10执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驱动单元457驱动主轴马达455和光拾取器450。控制器459控制光拾取器450的聚焦和跟踪伺服。夹具(clamp)453固定光盘10。光拾取器450包括如图2和图3所示的光拾取器的结构。
光拾取器450中提供的光检测器40检测被光盘10反射的光并且通过光电转换将该光转换为电信号,使得电信号通过驱动单元457被输入到控制器459。驱动单元457控制主轴马达455的RPM,放大输入信号,并驱动光拾取器450。控制器459再次传送基于从驱动单元457输出的信号而调节的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到驱动单元457以实现光拾取器450的聚焦和跟踪。
当记录和/或再现具有多信号记录层L0和L1的光盘10时,被准直的原始信号的光透射被保持,并且仅减小由相邻层导致的噪音光的光透射,使得信号光按照原来的方式进入光检测器40。因此,很容易地防止了被检测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劣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拾取器450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当记录和/或再现多层光盘时,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光透射减小,使得由相邻层引起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劣化被有效地防止。光学构件安装在物镜和准直镜之间,该光学构件具有根据光入射角而变化的光透射,以与信号光强度相比,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噪音光的强度,这样消除了多层光盘的层间信号相干并有效改善了RF信号特性的劣化。
尽管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做了图解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和原理以及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要求的范围下,可以对实施例做出改变。

Claims (25)

1.一种光拾取器包括:
光源,用于发射预定波长的光;
光收集单元,用于收集从光源发射的光以在具有多记录层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形成光斑;
光检测器,用于接收波光盘反射的光,以便检测信号;以及
光学构件,用于根据被光盘反射光的入射角,关于进入光检测器的噪音光改变反射光的光透射,以便减小该光学构件的透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光源包括光输出单元,用于发射具有满足Blu-ray光盘标准的蓝光波长的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光收集单元包括根据Blu-ray光盘标准具有数值孔径约0.85的物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进一步包括光路转换器,用于引导从该光源发出的光以便指向该光收集单元,并且引导被光盘反射的光以便指向该光检测器;
其中光学构件位于该光路转换器和该光收集单元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
该光路转换器包括用于准直从光源发出的光的准直镜;以及
位于该准直镜和该光收集单元之间的光学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光学构件包括液晶层,用于透射被光盘反射并垂直进入该液晶层的光,并且根据光的入射角吸收被会聚或发散的入射光以改变对光的光透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液晶层由液晶聚合物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液晶层具有在0.2到100微米之间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噪音光的强度包括被相邻层而非信号记录层反射的光的强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器,进一步包括:
光栅,用于把从光源发射的光分成第0级光和±第1级光以投射到光盘上;
其中光检测器包括用于接收被光盘反射的第0级光的主光检测器和用于分别接收被光盘反射的±第1级光的第一和第二次光检测器,并且光学构件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的强度,以便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进入第一和第二次光检测器的第0级光的强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光学构件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第0级光的强度,使得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第0级光的强度小于信号记录层的信号光的强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信号记录层包括具有要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层。
13.一种盘装置包括:
光拾取器,用于在和/或从具有多记录层的光盘记录和/或再现信息;
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该光拾取器;和
控制器,用于控制该光拾取器的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
其中该光拾取器包括光学构件,该光学构件根据反射光的入射角通过关于被光盘反射的光改变光介质的光透射率减小被相邻层而非光盘记录层中的信号记录层反射的光强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装置,其中该光盘包括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包括至少一面具有根据Blu-ray光盘标准的多个信号记录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装置,其中光学构件减小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光透射,以便被相邻层反射的光的强度弱于信号记录层的信号光的强度。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装置,其中光学构件包括液晶层,用于透射被光盘反射并垂直进入该液晶层的光,并且根据光的入射角吸收被会聚或发散的入射光以改变对光的光透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液晶层由液晶聚合物制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液晶层具有在0.2到100微米之间的厚度。
19.一种光拾取器包括:
光收集单元,用于收集从光源发射的光,以便在具有多记录层的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形成光斑;
光检测器,用于接收被光盘反射的光以检测记录在信号记录层上相应数据的信号;以及
光学构件,用于改变被光盘反射并穿过该光学构件的光的强度,以便减小进入该光检测器的噪音光的强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光学构件包括液晶层,用于透射垂直进入该光学构件的光并且吸收实际上并不垂直进入该光学构件的光。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
多个电极,用于给该液晶层提供电压;以及
电源,用以给该多个电极提供电压。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光学构件具有98%的信号光的光透射率。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该光学构件具有少于10%的噪音光的光透射率。
24.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包括:
光拾取器,用于通过从光盘反射的光记录和/或再现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
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该光拾取器;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单元和光拾取器以记录和/或再现数据;
其中该光拾取器包括光学构件,用于改变被光盘反射并穿过该光学构件的光的强度,以便减小由该光盘反射的噪音光的强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中光学构件包括液晶层,用于透射垂直进入该液晶层的光,并且吸收实际上并不垂直进入该液晶层的光。
CN2007103003779A 2007-02-16 2007-12-20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6858/07 2007-02-16
KR1020070016858A KR101106646B1 (ko) 2007-02-16 2007-02-16 광 픽업과 이를 갖는 디스크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6713A true CN101246713A (zh) 2008-08-20
CN101246713B CN101246713B (zh) 2012-12-19

Family

ID=3963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037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713B (zh) 2007-02-16 2007-12-20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04953B2 (zh)
EP (1) EP1968055B1 (zh)
KR (1) KR101106646B1 (zh)
CN (1) CN101246713B (zh)
DE (1) DE602007010233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6323B1 (ko) * 2013-09-27 2014-07-09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 픽업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1687A (ja) * 1993-11-17 1995-06-02 Pioneer Video Corp 光学装置
JPH08185640A (ja) * 1994-12-28 1996-07-16 Sony Corp 多層光ディスク用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GB9708468D0 (en) * 1997-04-25 1997-06-18 Screen Tech Ltd Collimator
US20020075783A1 (en) 1998-02-20 2002-06-20 Amir Alon Switchable liquid crystal diffractive element
JP3830665B2 (ja) 1998-07-15 2006-10-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KR20030094855A (ko) * 2002-06-08 2003-1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멀티 레이어 광디스크와, 그에 따른 포맷팅관리방법
JP2004079049A (ja) 2002-08-14 2004-03-11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KR100965884B1 (ko) 2004-01-14 201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JP2006244535A (ja) * 2005-02-28 2006-09-14 Toshiba Corp 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358163B2 (ja) 2005-07-07 2009-11-04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ヘッ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68055A3 (en) 2008-11-12
US20080198708A1 (en) 2008-08-21
CN101246713B (zh) 2012-12-19
KR20080076651A (ko) 2008-08-20
KR101106646B1 (ko) 2012-01-18
DE602007010233D1 (de) 2010-12-16
EP1968055A2 (en) 2008-09-10
US8004953B2 (en) 2011-08-23
EP1968055B1 (en) 201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5884B1 (ko) 광픽업
WO2008053548A1 (fr) Dispositif de captage
CN100382172C (zh) 光盘设备,光学拾取器的控制方法和光盘的判别方法
CN100397509C (zh) 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JPWO2007114280A1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情報機器
CN101086872B (zh) 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KR100803592B1 (ko) 호환형 광픽업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 기록 및/또는 재생기기
US6278670B1 (en) Optical head apparatus
KR100782813B1 (ko) 능동형 보정소자 및 이를 채용한 호환형 광픽업 및 광 기록및/또는 재생기기
CN101246713B (zh)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CN101246712A (zh) 光学拾取器和具有该光学拾取器的盘装置
KR20070044275A (ko) 광픽업 장치
JP5457468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光情報記録装置及び光情報再生装置
CN101295520B (zh) 光拾取装置
JP4726255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情報機器
CN101246714A (zh)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盘装置
JP4568653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JPH09288842A (ja)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903143B1 (ko) 대물렌즈와 이를 갖는 광 픽업장치
JP4726256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情報機器
JPWO2007114389A1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情報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