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7510A -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7510A
CN101237510A CNA200810004921XA CN200810004921A CN101237510A CN 101237510 A CN101237510 A CN 101237510A CN A200810004921X A CNA200810004921X A CN A200810004921XA CN 200810004921 A CN200810004921 A CN 200810004921A CN 101237510 A CN101237510 A CN 101237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maging device
view data
zone
specif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49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河克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316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6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7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设备;第一存储部分,用于存储包括由成像设备获得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在第一存储部分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图像效果指定部分,用于指定要在显示部分中显示的图像数据上产生的图像效果的类型;缩放操作部分,其能够指定在显示部分中显示的图像数据的放大和缩小,并指定显示的图像数据上的图像编辑区域的范围;以及图像处理部分,用于按照来自图像效果指定部分的指定,对由缩放操作部分指定的图像编辑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适用于在成像装置主单元的监视器上编辑捕获的图像的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作为用于打印由数字静止照相机捕获的图像的方法,已知使用DPOF(数字打印指令格式)、PictBridge等的方法。在这些格式中,多个图像被简单地分配给预定位置,并且使用连接到数字静止照相机的打印机来进行打印。不过,尚不能创建具有用户所期望的布局的图像。
因而,提出了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编辑以便以期望布局逐一排列由数字照相机捕获的图像的成像装置(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6-115044)。
发明内容
作为要用于编辑处理的参数,需要设置编辑处理的类型、设置编辑处理的程度(也称为强度、等级等)、设置用于编辑处理的目标范围的位置、设置范围的尺寸等。一般地说,使用十字键来进行操作,例如包括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6-115044的说明。具有许多操作步骤,并且操作复杂而难于理解。
本发明便是针对这些作出的。需要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对于使用设置在成像装置上的变焦键的用户具有用户友好性。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设备;第一存储部分,用于存储包括由成像设备获得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图像数据;图像效果指定部分,用于指定要对显示在显示部分上的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效果的类型;缩放操作部分,其能够指定显示在显示部分中的图像数据的放大和缩小,并指定对于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编辑区域的范围;以及图像处理部分,其按照来自图像效果指定部分的指定,对缩放操作部分所指定的图像编辑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利用上述配置,由在成像装置主单元中提供的缩放部分来指定对图像数据的图像编辑区域的范围,并因而能够提供对用户直观并且非常容易理解的操作性。
利用本发明,对于使用成像装置来编辑图像的用户,能够实现用户友好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方块配置的例子;
图2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操作面板的例子;
图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选择编辑图像的屏幕的例子;
图5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图像效果的类型的图标的显示例子;
图6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选择效果类型的屏幕的例子;
图7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编辑屏幕的显示例子;
图8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指定图像编辑区域的位置的屏幕的例子;
图9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指定图像编辑区域的尺寸的屏幕的例子;
图10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效果的强度的图标的显示例子;
图11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定效果的强度的图标的显示例子;
图12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在编辑之前的图像显示的例子;以及
图13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在编辑之后(模糊)的图像显示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静止照相机,即成像装置的配置的例子。本实施例符合被确定为日本电子和信息技术工业协会(JEITA)的标准的当前典型数字照相机的标准。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符合DCF(照相机文件系统的设计规则)的文件系统的标准,并符合Exif(用于数字静止照相机的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的文件格式的标准。在JPEG(联合摄影专家组)文件格式中,定义了被称为应用标记段的区域用于存储应用专用信息。在Exif格式中,对于Exif专用的信息被存储在这个区域中。
在图1中,由虚线包围的处理部分1是由CPU(中央处理单元)2控制的部分。处理部分1包括例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内部记录介质3(主存储单元)、图像处理部分4、外部接口5、RGB处理部分6、信号处理部分7和视频输出处理部分8。CPU2包括图中未示出的ROM(只读存储器),并利用内部记录介质3作为工作区,按照例如记录在ROM中的图像编辑程序等的各种程序来进行控制和操作。操作部分9通过接口(图中省略了未示出)被连接到CPU2,并且对应于设置在操作部分9中的快门按钮等的操作的信号被提供给CPU2。
此外,通过利用JPEG(联合摄影专家组)来压缩成像信号而产生的数据等通过介质处理部分10被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11(外部存储单元)上。作为外部记录介质11,可以使用可拆卸记录介质,例如可写光盘、存储卡等,或者使用成像装置主单元的内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硬盘。
来自作为成像设备的CCD(电荷耦合器件)12的成像信号被提供给信号处理部分7,并进行成像信号处理。不管是否有来自操作部分9的输入,由CCD12捕获的图像信号从信号处理部分7输出,并存储在内部记录介质3中。在拍摄期间,内部记录介质3中的图像被不断更新。从内部记录介质3读取数据或在内部记录介质3上写数据等均由CPU2控制。
来自内部记录介质3的成像信号通过信号处理部分7被提供给RGB处理部分6,以及由RGB处理部分6形成的显示信号被提供给作为显示单元(显示部分)的LCD(液晶显示器)13。LCD13例如被设置在照相机主单元的背面上。LCD13不仅显示成像信号,而且还显示通过介质处理部分10从外部记录介质11输入的图像信号。
当操作部分9的快门按钮被按下时,在内部记录介质3中获得的成像信号由图像处理部分4转换成例如JPEG等的图像文件。该图像文件作为来自成像信号的另一种数据被存储在内部记录介质3中。在CPU2的控制下,从内部记录介质3中读出的图像文件通过介质处理部分10被存储在外部记录介质11中。
被更新的再现图像被不断地显示在LCD13上。例如记录的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的OSD数据、例如图标等的软键由信号处理部分7叠加在再现图像上并在LCD13上显示。OSD(屏上显示)是通用术语,其表示存储区域及其机构,用于准备通过叠加到从数字静止照相机获得的实时图像上而被显示的数据,例如图标等。
当创建OSD数据时,获得已被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11上的最新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部分4将所述最新图像数据转换成适合于OSD显示的尺寸,然后存储在内部记录介质3的OSD显示区域内。然而,当存在之前刚刚捕获的图像并在内部记录介质3中具有适合于所述图像的OSD显示的尺寸时,则不需要从外部记录介质11获得数据。图像处理部分4作为图像处理部分起作用,并被CPU2控制,使得响应于用户在操作部分9中的键操作等,来进行要被显示的图像的缩放处理和图像编辑/处理。
从视频输出处理部分8的视频输出端(图中未示出)输出模拟彩色视频信号。当外部监视器14被连接到视频输出端时,可在外部监视器14上显示在内部记录介质3或外部记录介质11内存储的图像。此外,例如,打印机15被连接到外部接口5,从而使得能够打印图像。
操作部分9包括快门按钮、变焦键、十字键等。图2表示数字照相机20的操作面板的例子,该数字照相机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图2中,和显示屏LCD13一起,变焦键21(放大和缩小操作部分)、菜单键22、十字键23(图像效果指定部分和编辑区位置指定部分)以及决定键24被设置在数字静止照相机20的表面上。
变焦键21在拍摄时调整数字变焦和光学变焦。当变焦键21作为数字变焦的调整键时,可以通过操作广(广角)键21W或远(远摄)键21T,来改变由CCD12捕获并在LCD13上显示的图像的放大显示或缩小显示。此外,当变焦键21用于光学变焦时,可以通过操作广(广角)键21W或远(远摄)键21T,来改变CCD12和图中未示出的透镜之间的焦距,以便改变投射到CCD12上的图像的放大和缩小。此外,可以通过广键21W或远键21T,来指定显示在LCD13上的图像上将经受图像效果的图像编辑区域的范围。
十字键23包括方向指令键,通过按压十字形操作键的每个端部(分别被称为上键23U、下键23D、左键23L和右键23R),指令在LCD13上显示的光标的运动方向为上下左右之一。利用这种十字键23的方向指令键的功能,可以指定图像数据上的图像编辑区域的位置、指定在由上述变焦键21指定的图像编辑区域上的图像效果的类型、调整所述效果的强度等。在这方面,作为方向指令键,可以使用输入装置,例如拨号盘、滚轮、轨迹球、触摸垫等。此外,操作部分9不限于机械配置,可以使用用于操作借助于图标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按钮等的GUI(图形用户界面)。
当各种菜单项,例如下述图像效果的类型、效果的强度等被显示时,使用菜单键22。此外,使用决定键24(存储指令部分)作为用于开始某个处理的触发键,并用于当显示几个选项时选择选项之一。
在Exif文件格式中,指定了Exif IFD的附加信息。Exif IFD的附加信息包括关于拍摄日期和时间、拍摄地点、图像数据的配置等的标记。关于拍摄地点的信息可以利用蜂窝电话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例如GPS(全球定位系统)功能和Open i-area(注册商标),借助于位置信息获取技术等来获得。获得的位置信息被存储在内部记录介质3或外部记录介质11内。在内部记录介质3或外部记录介质11中存储的图像的附加信息借助于Exif文件格式被包括在图像文件中。
下面参照图3以及图4到11的编辑处理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编辑处理。
在图3中,用户首先通过操作菜单键22和十字键23等来选择“图像效果”菜单(图中未示出而被省略了),以便选择要经受图像效果的图像(步骤S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刚刚拍摄的图像或者选择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11中的图像。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LCD13上显示多个缩略图图像,用户通过操作十字键23和决定键24来选择缩略图当中的缩略图图像25S。
如图5所示,CPU2在LCD13的全屏上显示缩略图图像25S的放大图像25(步骤S2)。其中,在图像25上具有用于选择“效果类型”的图标26。当然,可以不显示缩略图图像的列表。或者,可以在LCD13上逐个地显示图像,并且当所需图像被显示时,用户可以为利用十字键23进行的选择按下决定键24。
接着,当用户通过操作十字键23使光标移动到“效果类型”的图标26上并按下“效果类型”的图标26时,则以类似于下拉菜单的格式显示图像效果的列表。用户从显示的项中选择所需的图像效果(步骤S3)。图6表示用于选择效果类型的屏幕的例子。关于效果类型,除去模糊26a、黑白26b之外,例如可以采用各种图像效果,诸如马赛克等。
CPU2检测由用户选择的图像效果,并且如图7所示,显示指示图像编辑区域31的框30,其被叠加在LCD13的图像25上。首先,用户通过操作十字键23的每个键来指定图像编辑区域31的位置,也就是说,图像25的哪一部分要被编辑(步骤S4)。如果图像编辑区域31的位置被预先设置,例如如果图像编辑区域固定在屏幕的中心,则可以省略步骤S4的处理。
图8表示用于指定图像编辑区域31的位置的屏幕的例子。例如,如果按下十字键23的左键23L,则图像编辑区域31向左移动。此外,如果按下十字键23的上键23U,则图像编辑区域31向上移动。例如通过检测形成图像编辑区域31的框30的中心点30c在屏幕上的像素座标,来获得图像编辑区域31的位置。由框30包围的图像编辑区域31经受在上述步骤S3的处理中选择的图像效果。在周围的图像非编辑区32不进行图像处理。在这方面,在本例中,框30被设置为圆,不过并不限于这种形状。可以使用各种形状,例如椭圆、三角形等。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根据圆形框30的中心点30c的位置来确定图像编辑区域的位置。然而,图像编辑区域31的位置的基准可以是框30的顶部、或者是多边形框的中心点或拐角。在这方面,在图8中显示框30的中心点30c,不过根据观看图像的容易性,在实际图像中可能不显示中心点30c。
接着,指定图像编辑区域的尺寸。图9表示用于指定图像编辑区域30的尺寸(范围)的屏幕的例子。通过操作变焦键21,框30的尺寸被指定为任意尺寸(步骤S5)。例如,如果按下变焦键21的远键21T,则增加框30的直径,如果按下广键21W,则减小框30的直径。用这种方式,使用变焦键21,图像编辑区域31的尺寸的指定变得直观而且非常容易操作。
例如通过不断按下变焦键21,并在框30成为所需尺寸时释放变焦键21,来确定图像编辑区域31的范围。或者,通过每次按下变焦键21时逐步使框30变大(变小)来确定所述范围。
当完成图像编辑区域的尺寸的指定时,如图10所示,在LCD13的屏幕25上显示由图标显示的“效果强度”按钮33以及类似的“执行编辑”按钮34。其中,当通过操作十字键23使光标移动到“效果强度”按钮33上并按下决定按钮24时,便显示被预先设置为具有几级的效果强度,如图11所示。用户通过操作十字键23从若干级的效果强度中选择所需的强度(步骤S6)。例如,如果借助于十字键23使光标移动到所需的效果强度,例如“+1”上,在经过某个无操作时间之后,则自动进行确定,可以省去按下决定键24的麻烦,带来较好的可操作性。
在这方面,在上述步骤S4中利用十字键23完成编辑区域的位置指定之后,可以在图7中在图像25上与框30一起显示“效果强度”按钮33。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用十字键23指定图像25上的图像编辑区域31之后,与框30一起显示用于调整图像效果的强度的软键,其被叠加在LCD13上的图像25上。在指定编辑区域的范围之前,用户可以指定图像效果的强度,并且图像处理部分4根据来自十字键23的指令,通过软键来调整图像编辑区域31上的图像效果的强度。用这种方式,除了指定图像效果类型的键功能和指定图像编辑区域的位置的功能之外,通过对十字键23分配指定图像效果的强度的键功能,并通过适当改变这些键功能,可以有效地使用数字静止照相机20的有限数量操作键,从而减少操作键的数量。
在图7-图11中在LCD13上显示图像效果的类型之后,在LCD13上实时地(立即)显示图像25的图像编辑区域31上经受图像效果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在检查图像处理之后的图像的同时进行编辑,并因而可以对用户提供直观且容易理解的编辑环境。当然,可以在图像25上只显示框30,而不在图像编辑区域31上实时实现图像效果。
在指定效果的强度之后,用户操作十字键23,以把光标移动到“执行编辑”按钮34上,并按下决定键24。从而在图像编辑区域31上执行图像处理。这就是说,在收到来自决定键24的信号的CPU2的控制下,从内部记录介质3读出的图像文件通过介质处理部分10被存储在外部记录介质11中(步骤S7)。当完成步骤S7的处理时,CPU2结束编辑处理。
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在编辑之前菊花的显示的例子和在编辑之后菊花的显示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作为图像效果进行模糊处理。菊花是通过把许多被称为管状花的小花集中在一起而形成的,这种花形被称为聚生花。通过集中小花而形成的整个花被称为集合花。在集合花35周围看起来像花瓣的部分是由管状花变成的舌状花36。在图12中,数字照相机的焦点置于位于中心的菊花上,位于中心的菊花之外的部分总体上是未聚焦的。与此相对,对于已经经受了模糊处理的图13的菊花,框37内的集合花35及其周围部分是未经处理的图像。然而,框37外的图像编辑区域已经经受了模糊处理,并且是模糊的图像,比仅仅未聚焦还要模糊。
如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由变焦键23来进行数字静止照相机20的图像编辑功能中的图像编辑区域的指定,因而能够对用户提供直观并非常易于理解的可操作性。因而,改善了用户友好性。在再现图像时不使用变焦键23,因而可以在不干扰图像编辑之外的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功能。
此外,可以适当地改变对一个键(十字键23)的功能的分配,也就是说,可以将对图像25的图像效果指定功能、图像编辑区域位置指定功能以及图像效果强度指定功能适当地改变到十字键23。因而,可以减少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的操作键。
在这方面,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数字照相机为例对成像装置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图像捕获部分和记录部分被集成在一起的所谓便携式摄像机。当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摄像机时,本发明的编辑方法可用于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此外,还可以把本发明应用于具有成像功能的移动终端单元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LCD13上显示指示图像编辑区域13的框30。不过,并非必须显示这个框30。例如,如果在框30的边界附近的图像编辑区域和非图像编辑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则能够在不显示框30的情况下容易地识别产生图像效果的区域。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借助于框30把图像编辑区域31和非图像编辑区域32分开(见图7)。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从框30作为开始位置逐渐地或逐步地在非图像编辑区域32上产生图像效果。
此外,上述实施例的软件功能可以作为程序代码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可以提供给系统或装置。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控制器例如CPU等)可以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以势所必然地实现所述功能。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描述在ROM中存储的程序的步骤包括按照描述的顺序势所必然以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这些步骤包括不必按时间序列执行而是并行地或单独地执行的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其它的因素,可以作出各种改变、组合、子组合以及替代,这些都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与2007年1月29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JP 2007-018371的专利申请有关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这里通过引用而并入。

Claims (9)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设备;
第一存储部分,用于存储包括由成像设备获得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图像数据;
图像效果指定部分,用于指定要在显示在显示部分中的图像数据上产生的图像效果的类型;
缩放操作部分,其能够指定显示在显示部分中的图像数据的放大和缩小,并指定显示的图像数据上的图像编辑区域的范围;以及
图像处理部分,用于按照来自图像效果指定部分的指定,对缩放操作部分所指定的图像编辑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存储指令部分,用于指令存储所述图像处理部分进行图像处理之后的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部分,用于根据存储指令部分的指令,将图像处理之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第一存储部分是主存储单元,以及
第二存储部分是外部存储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在显示在显示部分中的图像数据上显示由缩放操作部分指定的图像编辑区域的框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编辑区域位置指定部分,用于指定图像编辑区域在显示在显示部分中的图像数据上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在由编辑区域位置指定部分指定图像编辑区域在图像数据上的位置之后,对编辑区域位置指定部分分配指定图像效果的强度的功能,并根据编辑区域位置指定部分所指定的图像效果的强度,在图像数据的图像编辑区域上产生图像效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在编辑区域位置指定部分指定图像编辑区域在图像数据上的位置之后,通过叠加在图像数据上,而在显示部分中显示允许用户选择图像效果的强度以进行逐步调整的软键,以及
图像处理部分根据编辑区域位置指定部分通过所述软键指定的图像效果的强度,在图像数据的图像编辑区域上产生图像效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编辑区域位置指定部分是方向指定键。
9.一种编辑图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成像装置主单元的显示部分中显示图像数据;
由成像装置主单元的图像效果指定部分指定要在显示在显示部分中的图像数据上产生的图像效果的类型;
由成像装置主单元的能够指定显示部分所显示的图像数据的缩放的缩放操作部分来指定显示的图像数据上的图像编辑区域的范围;以及
按照来自图像效果指定部分的指定,对由缩放操作部分指定了范围的图像编辑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CNA200810004921XA 2007-01-29 2008-01-29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Pending CN101237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1663.1A CN104796603A (zh) 2007-01-29 2008-01-29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8371A JP4841449B2 (ja) 2007-01-29 2007-01-29 撮像装置、画像編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18371 2007-01-2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1663.1A Division CN104796603A (zh) 2007-01-29 2008-01-29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7510A true CN101237510A (zh) 2008-08-06

Family

ID=397301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4921XA Pending CN101237510A (zh) 2007-01-29 2008-01-29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CN201510131663.1A Pending CN104796603A (zh) 2007-01-29 2008-01-29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1663.1A Pending CN104796603A (zh) 2007-01-29 2008-01-29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031974B2 (zh)
JP (1) JP4841449B2 (zh)
CN (2) CN101237510A (zh)
HK (1) HK121283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0685A (zh) * 2011-12-05 2012-10-24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04818A (zh) * 2009-06-15 2012-11-2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订源中的媒体附件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49894A (zh) * 2012-09-14 2013-04-17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99610A (zh) * 2014-08-27 2014-12-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75797A (zh) * 2014-11-17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27918A (zh) * 2015-03-27 2016-10-1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20103A1 (en) * 2008-07-27 2010-01-28 Ure Michael J Interface with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US8810691B2 (en) * 2010-09-03 2014-08-19 Olympus Imaging Corp.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2013058976A (ja) * 2011-09-09 2013-03-28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
TW201318423A (zh) * 2011-10-18 2013-05-01 Acer Inc 即時影像編輯方法與電子裝置
JP5835384B2 (ja) * 2014-03-18 2015-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35383B2 (ja) 2014-03-18 2015-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5662A (ja) 1989-06-23 1991-02-04 Hitachi Ltd 文書作成装置
JP2979812B2 (ja) * 1992-01-22 1999-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144144B2 (ja) 2000-01-27 2008-09-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US6507704B2 (en) * 2000-10-06 2003-01-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seudo-zoom camera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the pseudo-zoom camera
CN1241386C (zh) 2002-02-21 2006-02-08 佳能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系统
JP4143310B2 (ja) 2002-02-21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トリミング設定方法
JP2004172655A (ja) 2002-11-15 2004-06-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電子カメラ
US20050083350A1 (en) 2003-10-17 2005-04-21 Battles Amy E. Digital camera image editor
US20050225787A1 (en) * 2004-03-29 2005-10-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output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05318561A (ja) 2004-03-29 2005-11-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05477A (ja) 2004-06-15 2006-01-05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74558A (ja) 2004-09-03 2006-03-16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6115044A (ja) 2004-10-13 2006-04-27 Sony Corp 撮像装置、レイアウト編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4818A (zh) * 2009-06-15 2012-11-2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订源中的媒体附件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50685A (zh) * 2011-12-05 2012-10-24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3082832A1 (zh) * 2011-12-05 2013-06-13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049894A (zh) * 2012-09-14 2013-04-17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99610A (zh) * 2014-08-27 2014-12-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199610B (zh) * 2014-08-27 2018-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75797A (zh) * 2014-11-17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75797B (zh) * 2014-11-17 2020-02-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27918A (zh) * 2015-03-27 2016-10-1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027918B (zh) * 2015-03-27 2019-09-0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40470B2 (en) 2012-12-25
US20120002072A1 (en) 2012-01-05
US20080212900A1 (en) 2008-09-04
JP4841449B2 (ja) 2011-12-21
US8031974B2 (en) 2011-10-04
JP2008187381A (ja) 2008-08-14
CN104796603A (zh) 2015-07-22
HK1212839A1 (zh) 2016-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7510A (zh) 成像装置、图像编辑方法
US20090083668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922149B2 (ja) 表示制御装置,カメラ,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040086610A (ko) 촬영장치 및 촬영방법
JP2005328241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2010147712A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ズー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ズーム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8060731A (ja) カメラ、出力画像選択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060238627A1 (en) Camera apparatus capable of switching reduced guide image upon playback of magnified image, an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US20120194544A1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060227223A1 (en) Image reproducing apparatus
KR101058025B1 (ko) 이중 썸네일 모드를 이용한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311268A (ja) 電子カメラ装置、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用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ソフトウェア
JP4771507B2 (ja)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150237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4725854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536178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7295247B (zh)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15044A (ja) 撮像装置、レイアウト編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36325B1 (ko) 동영상 대표 이미지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JPH11331545A (ja) 電子的撮像装置
JP2007065505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とこの表示制御装置を具備するデジタルカメラ
JP5141635B2 (ja) 画像編集装置、画像編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40002620A (ko) 촬상장치, 촬상장치에 있어서의 앨범파일작성방법 및앨범파일작성프로그램
JP2006262496A (ja) 画像記録再生装置、カメラ装置、画像記録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48274B2 (ja)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