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6853A -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6853A
CN101236853A CNA2007101998640A CN200710199864A CN101236853A CN 101236853 A CN101236853 A CN 101236853A CN A2007101998640 A CNA2007101998640 A CN A2007101998640A CN 200710199864 A CN200710199864 A CN 200710199864A CN 101236853 A CN101236853 A CN 101236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body
slip
housing
operation type
typ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98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6853B (zh
Inventor
八代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36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6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8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a predetermined time interval after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for staircase l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6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wherein the switch has more than two electrically distinguishable positions, e.g. multi-position push-button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中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1)的保持壳体(6、7)和回转式编码器(3)的转子部(12)通过使卡合凸部(7f)嵌入到凹状切口(14a)内而进行凹凸卡合,与操作体(1)的旋转轴部(1a)的非圆柱部分卡合的旋转传递部件(8)能滑动地与保持壳体(7)的导向壁(7d)卡合,若旋转轴部(1a)旋转,则旋转传递部件(8)经由导向壁(7d)旋转驱动保持壳体(7),因此旋转操作时操作体(1)、保持壳体(6、7)和转子部(12)一体地旋转,可以由回转式编码器(3)检测操作体(1)的旋转动作。其中滑动操作时旋转传递部件(8)不移动或者仅沿导向壁(7d)移动。从而,在旋转操作时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检测。

Description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进行旋转操作和向多方向的滑动操作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能进行旋转操作和向多方向的滑动操作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现有例,提出以下装置,其构成为:在旋转操作时通过螺旋弹簧来旋转驱动回转式编码器(rotary encoder)的转子部,在滑动操作时从横向按压驱动配设于回转式编码器周围的多个按钮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现有例中,能进行旋转操作及滑动操作的操作部件以覆盖回转式编码器的转子部的方式配置,在该转子部与操作部件的顶部之间设有螺旋弹簧。再有,环状滑块(slider)以不妨碍操作部件的旋转动作的方式与该操作部件的外周部卡合,若对操作部件进行滑动操作,则环状滑块一体地滑动移动。进而,在安装有回转式编码器的印刷基板上,4个按钮开关互相以等间隔的配置(圆周方向上每隔90度一个的位置关系)安装于该回转式编码器的周围。这些按钮开关中分别设置有向上方突出并能按压的工作部,以存在有所需要的余量(clearance)的方式,各按钮开关的工作部位于形成为直径比回转式编码器更大的环状滑块的下端部的直径方向外侧。而且,通过在该环状滑块的下端部设置与各工作部对置的倾斜部,从而若环状滑块滑动移动,则位于其移动方向的按钮开关的工作部以与该倾斜部对接的方式被按压。
由于若对这样大致构成的现有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操作部件进行旋转操作,则牵引力或压缩力对螺旋弹簧作用,故回转式编码器的转子部与操作部件联动而旋转。由此,根据转子部相对于定子部的旋转位置的变化,可以检测操作部件的旋转动作。再有,在对操作部件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由于环状滑块与操作部件一体地滑动移动,故位于其移动方向的按钮开关的工作部被环状滑块的倾斜部按压驱动而接通动作,由此可以检测操作部件的滑动移动方向。另外,这样若对操作部件进行滑动操作,则设于回转式编码器的转子部与操作部件的顶部之间的螺旋弹簧以横向偏移的方式伸长,因此若滑动操作力被除去,则借助该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操作部件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17377号公报(第4-7页,图5)
在上述现有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中,为了使操作部件相对于回转式编码器的转子部能滑动移动,需要在这些操作部件与转子部之间设置螺旋弹簧,在旋转操作时利用该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使转子部与操作部件联动。也就是说,采取以下构成:借助伴随操作部件的旋转操作而弹性变形的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使转子部追随操作部件动作。然而,在这种结构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在旋转操作时瞬时检测操作部件的旋转操作是比较困难的,故使用不方便,再有由于操作部件的旋转量和转子部的旋转量未必一致,故难以得到高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种现有技术的实情而进行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旋转操作时能进行可靠性高的检测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中,具备:操作体,其能旋转,且能向与旋转轴线垂直的多个方向滑动移动;保持壳体,其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该操作体,并且能与该操作体一体地旋转;滑动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滑动动作;和旋转检测机构,其具有转子部和能旋转地支撑该转子部的定子部,并用来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旋转动作;在所述保持壳体中,在保持所述操作体的部位的直径方向外侧设有与所述转子部凹凸卡合的卡合部,构成为:伴随所述操作体的旋转动作,所述保持壳体和所述转子部经由所述卡合部而一体地旋转。
这样,使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的保持壳体和旋转检测机构的转子部凹凸卡合,在旋转操作时操作体及保持壳体与转子部一体地旋转,则可以由旋转检测机构瞬时地检测操作体的旋转动作,因此使用非常方便。再有,由于无需担心操作体和转子部的旋转量有偏差,故旋转检测的可靠性提高。
在上述的构成中,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还具备旋转传递部件,其设有用来使设于所述操作体的旋转轴部的非圆柱形状部分插入并穿通后进行卡合固定的长孔;构成为:在所述操作体的滑动移动的方向沿着所述长孔的纵长方向时,驱动力不会被传递到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在该滑动移动的方向为所述长孔的纵长方向以外的方向时滑动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并且所述保持壳体中设有沿所述长孔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导向壁,在所述操作体的滑动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旋转传递部件时,该旋转传递部件沿所述导向壁移动,且在所述操作体的旋转动作时,通过经由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向所述导向壁传递旋转驱动力,从而该旋转传递部件及所述保持壳体和所述操作体一体地旋转,则作为使操作体及保持壳体一体地旋转的链接部件起作用的旋转传递部件在操作体的滑动操作时不移动或者仅沿保持壳体的导向壁移动,因此不存在保持壳体妨碍滑动操作的担忧。因此,可以实现能圆滑地进行旋转操作与滑动操作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结构。
再有,在上述构成中,在操作体中,在所述旋转轴部的周围设有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且在所述保持壳体中,设有使所述旋转轴部的一端侧向外突出的第一开口和使另一端侧向相反方向突出的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周缘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部分之间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所述凸缘部;并且在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部分中面临隔着该第二开口而与所述凸缘部对置的空间的壁面上设置所述导向壁,该空间中配置有所述旋转传递部件,那么在滑动操作时可以用第一及第二开口的周缘部分来引导操作体的凸缘部,也可以通过第二开口的周缘部分来避免该凸缘部与旋转传递部件的干涉,因此易于使操作性提高。该情况下,若保持壳体具有:设置了第一开口的第一保持壳体;和设置了第二开口的第二保持壳体,在两开口的周围,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存在环状空间并对置,并且该环状空间内配置有凸缘部,则通过组合分立的第一保持壳体与第二保持壳体,从而可以形成所希望形状的保持壳体,因此该保持壳体的组装性良好,且可以廉价地形成。
进而,在上述的构成中,若构成为滑动检测机构具有:伴随操作体的滑动移动而进行接点切换的多个开关元件;以传递所述操作体的滑动驱动力的方式与所述操作体卡合的滑动传递部件;和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撑该滑动传递部件的支撑部件;借助被所述操作体驱动而一体地滑动移动的所述滑动传递部件,进行所述开关元件的接点切换。那么在滑动操作时操作体通过滑动传递部件进行开关元件的接点切换,可以简化滑动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因此可以易于提高可靠性。该情况下,通过使操作体的旋转轴部能旋转地插入并穿通设置在滑动传递部件中央部分的开口,从而若在操作体的滑动移动时该旋转轴部驱动上述开口的周缘部,则可以以极其简单的建构来实现以下卡合关系,即能可靠地向不妨碍该旋转轴部的旋转动作的滑动传递部件传递滑动驱动力。
还有,在上述的构成中,若在作为滑动检测机构的构成要素的固定部件上突出设置了限制突起,其与设于滑动传递部件上的狭缝状或沟槽状的导向部卡合,并限制该滑动传递部件的滑动移动方向,则在操作体的滑动操作时无需担心滑动传递部件向非希望的方向滑动移动。
另外,在上述的构成中,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还具备:弹性部件,其设置于保持壳体与旋转检测机构的定子部之间,以能升降的方式保持该保持壳体;和按钮开关,其附设于滑动检测机构中,并与所述操作体的旋转轴部的前端部对置;通过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弹力相抗而按压所述操作体,从而一体地按压所述保持壳体,并且所述按钮开关被所述旋转轴部的前端部按压驱动。因此不但可以避免装置整体的大型化或结构的复杂化,另外可以得到除了旋转操作与滑动操作以外还能进行按压操作的多功能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此时,若弹性部件为压缩螺旋弹簧,且在保持壳体中,保持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的环状的弹簧支架部以和所述卡合部连接的状态下设置于外周部,则按压操作后,借助压缩螺旋弹簧可以将操作体及保持壳体可靠地顶到初始位置,并且能容易地进行该压缩螺旋弹簧的安装,也可以容易地防止安装后的脱落。还有,由于环状的弹簧支架部被卡合部连接并设置于保持壳体的外周部,故不但可以将卡合部兼作为用来连接保持壳体与弹簧支架部的部件,还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且精度优良地将弹簧支架部设置在保持壳体内。
再有,在上述的构成中若旋转检测机构的转子部形成为筒状,并且该转子部内方的中空部分中配置有上述滑动检测机构,则装置整体变为紧凑的结构,易于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由于使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的保持壳体和旋转检测机构的转子部凹凸卡合,在旋转操作时操作体及保持壳体与转子部一体地旋转,故可以由旋转检测机构瞬时检测操作体的旋转动作,使用非常方便。再有,因为无需担心操作体与转子部的旋转量存在偏差,故旋转检测的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该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该输入装置的外观图。
图4是该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该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该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在与图6不同的位置对该输入装置进行剖视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该输入装置的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该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该输入装置的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该开关单元的基台上安装了开关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该输入装置的回转式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回转式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该输入装置处于非操作状态时的内部结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该输入装置被进行滑动操作的状态的内部结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开关单元的变形例的非操作状态的内部结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开关单元的动作的滑动操作状态的内部结构说明图。
图中:1-操作体,1a-旋转轴部,1b-凸缘部,2-驱动单元,3-回转式编码器,4-开关单元,5-压缩螺旋弹簧,6-第一保持壳体,6a-中央开口(第一开口),6b-环状突台部,6d-防脱钩,7-第二保持壳体,7a-中央开口(第二开口),7b-环状突台部,7c-凹部(空间),7d-导向壁,7f-卡合凸部(卡合部),7h-弹簧支架部,8-旋转传递部件,8a-长孔,9-底板,10-复位弹簧,11-弹簧支架部件,12-转子部,13-定子部,14-筒状体,14a-凹状切口,14b-狭长缝,15-滑动触头,18-棘轮弹簧(click spring),19-固定配件,20-基台(固定部件),20c-限制销(限制突起),21-(滑动检测用)按钮开关,22-(按压检测用)按钮开关,24-支撑部件,25、30-滑动传递部件,25a-中央开口,25b-导向孔(导向部),26-安装板,S-环状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外观图,图2是该输入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该输入装置的外观图,图4是该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该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该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在与图6不同的位置对该输入装置进行剖视的剖视图,图8是用于该输入装置的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该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用于该输入装置的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表示在该开关单元的基台上安装了开关组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用于该输入装置的回转式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回转式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该输入装置处于非操作状态时的内部结构说明图,图16是表示该输入装置被进行滑动操作的状态的内部结构说明图。
图1-图7所示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是所谓的能针对操作体1有选择地进行旋转操作、4向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的多功能输入装置,安装在未图示的印刷基板上来使用。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主要由驱动单元2、回转式编码器3、开关单元4和压缩螺旋弹簧5构成,操作体1被嵌入驱动单元2内。再有,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外观大致为圆柱状,操作体1从上面中央部分向上方突出。
如图8与图9详细所示,驱动单元2由以下部分构成:具有旋转轴部1a及凸缘部1b的操作体1;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1的第一保持壳体6及第二保持壳体7;设置有长孔8a的旋转传递部件8;以能滑动的方式支撑旋转传递部件8的底板9;配置于凸缘部1b周围的环状的复位弹簧10。
操作体1由合成树脂制成,旋转轴部1a的上部和下部是剖面形状为扁圆形等具有互相平行的外侧面的非圆柱形状部分,从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旋转轴部1a的纵长方向(轴线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圆柱部分开始向直径方向外侧,凸缘部1b突出设置为圆板状。该操作体1能以旋转轴部1a的轴心为旋转轴线(旋转中心线)进行旋转,并且能沿与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滑动移动,且能沿旋转轴线升降。在此,操作体1作为包含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的驱动单元2整体而能旋转及升降。未图示的操作旋纽(knob)通过压入等方法而能罩在旋转轴部1a的上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上,旋转轴部1a的下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以能滑动的方式插入并穿通旋转传递部件8的长孔8a。还有,凸缘部1b以能相对于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滑动移动的方式而被保持于这两个保持壳体6、7之间。
第一保持壳体6与第二保持壳体7由合成树脂制成,两保持壳体6、7与底板9一体化。第一保持壳体6中形成有:使旋转轴部1a的上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向上方突出的中央开口6a;在背面侧位于中央开口6a的周缘部的环状突台部6b;圆筒状的外壁部6c;突出设置于外壁部6c的外侧面的多处的防脱钩6d;垂直设置于外壁部6c底面的多处的防松突起6e,各防松突起6e贯通第二保持壳体7及底板9,并铆接固定在该底板9上。直径比该第一保持壳体6还大的第二保持壳体7上形成有:使旋转轴部1a的下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向下方突出的中央开口7a;在上面侧位于中央开口7a的周缘部的环状突台部7b;在背面侧使中央开口7a露出的正方形的凹部7c;能穿通上述防松突起6e的多个穿通孔7e;立设于各穿通孔7e的直径方向外侧的卡合凸部7f;包围各卡合凸部7f的圆筒状外壁部7g。再有,该第二保持壳体7使凹部7c的相对置的一对平行内壁构成为引导旋转传递部件8的单向滑动移动的导向壁7d;并且使各卡合凸部7f与外壁部7g之间被划分而成的空间构成为保持压缩螺旋弹簧5的上端部的弹簧支架部7h。即,环状的弹簧支架部7h在与成为卡合部的多个卡合凸部7f连接的状态下,设置为和第二保持壳体7的外周部成为一体。这两个保持壳体6、7以下述方式组合,即在第一保持壳体6的顶板部分与第二保持壳体7的底板部分之间能划分出环状空间S,该环状空间S中配置有操作体1的凸缘部1b和环状螺旋弹簧构成的复位弹簧10(参照图6、图7)。而且由环状突台部6b与环状突台部7b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1的凸缘部1b,并且复位弹簧10在由环状突台部6b、7b限制向内方移动的状态下能与凸缘部1b的外周面弹性连接。从而,若凸缘部1b在两保持壳体6、7间滑动移动,则该凸缘部1b向移动方向按压复位弹簧10,因此复位弹簧10产生回弹力。
旋转传递部件8由长方形的金属板构成,其纵长方向上开设有长孔8a,并且以夹持长孔8a的方式形成有沿短边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8b。该旋转传递部件8在第二保持壳体7的背面侧配置于凹部7c内,在使突条8b与底板9滑动连接的状态下被支撑在该底板9上。旋转传递部件8的长边的长度与正方形的凹部7c的一边的长度大致相同,短边与导向壁7d滑动连接。由此,底板9上的旋转传递部件8在凹部7c内可以沿导向壁7d稳定地滑动移动。再有,旋转轴部1a的下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以不能旋转但能沿纵长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在旋转传递部件8的长孔8a内穿通。
底板9由具有开口9a的大致圆形的金属板构成,其外周缘部的多处形成有防松孔9b。开口9a中以游离的状态插入旋转轴部1a的下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第一保持壳体6的防松突起6e穿通各防松孔9b,通过在底板9的背面侧铆接固定该防松突起6e,从而在定位的状态下使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与底板9一体化。
这样构成的驱动单元2隔着压缩螺旋弹簧5及圆环状的弹簧支架部件11而由回转式编码器3保持。如图13及图14所详细图示的,该回转式编码器3由以下部分构成:滑动触头15安装在筒状体14的背面侧的转子部12;设置导电图案16或端子17并能旋转地支撑转子部12的定子部13;圆环状的棘轮弹簧18;和将棘轮弹簧18固定在定子部13上的固定配件19,上述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以能升降但不能旋转的方式与转子部12连接。
转子部12的筒状体14由合成树脂制成,在多处具有凹状切口14a或狭长缝14b。在此,凹状切口14a及狭长缝14b为了使驱动单元2能够升降而由沿转子部12的旋转轴线方向被切口的沟槽部或长孔构成。筒状体14的下端部形成有凸缘状部分14c。该凸缘状部分14c的上面侧环绕整周设有棘轮突起12a,圆环状的滑动触头15固定安装在凸缘状部分14c的背面侧。定子部13是镶嵌式成品,具有:可以滑动连接转子部12的筒状体14的内周面的内侧圆筒部13a;使端子17向外突出的外侧圆筒部13b;在两圆筒部13a、13b之间露出的导电图案16;自导电图案16导出的端子17。其中,内侧圆筒部13作为引导筒状体14能进行旋转的轴承部起作用,该筒状体14是中空状的旋转轴。转子部12的凸缘状部分14c插入到该定子部13的两圆筒部13a、13b之间,从而滑动触头15与导电图案16弹性连接。在定子部13的内侧圆筒部13a的内周面上,多处形成有安装开关单元4用的保持突起13c。再有,外侧圆筒部13b的从外周面到底面的多处形成有用来铆接固定配件19的支脚19a的卡合阶梯部13d。
棘轮弹簧18外插于转子部12的筒状体14内,配置于其凸缘状部分14c上。固定配件19配置在棘轮弹簧18上,通过使多个支脚19a与卡合阶梯部13d对位铆接,从而被固定在定子部13。这样通过将固定配件19铆接固定在定子部13,从而棘轮弹簧18的一对耳部18a被固定在外侧圆筒部13b上,并且对接部18b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与棘轮突起12a弹性连接。
在这样构成的回转式编码器3的固定配件19上,装载外插于转子部12的筒状体14内的弹簧支架部件11,该弹簧支架部件11上装载有外插到筒状体14内的压缩螺旋弹簧5。再有,以封闭由筒状体14包围的空间的方式安装驱动单元2,压缩螺旋弹簧5的上端部由第二保持壳体7的弹簧支架部7h保持。驱动单元2相对于回转式编码器3的安装结构如下所述:使第二保持壳体7的各卡合凸部7f嵌入到筒状体14的各凹状切口14a内,使第一保持壳体6的各防脱钩6d卡止在筒状体14的各狭长缝14b的上端部。由此,卡合凸部7f由凹状切口14a引导,防脱钩6d由狭长缝14b引导,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相对于转子部12能沿转子部12的旋转轴线方向升降。还有,作为被凹凸卡合的卡合部的卡合凸部7f与凹状切口14a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宽度,因此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能与转子部12一体地旋转。另外,在将驱动单元2安装到回转式编码器3时,只要一边压弯压缩螺旋弹簧5,一边将各卡合凸部7f从上方插入到各凹状切口14a内,使各防脱钩6d与各狭长缝14b咬接(snap in)。由此,由于以压缩螺旋弹簧5的回弹力使防脱钩6d卡止在对应的狭长缝14b的上端部,故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在防脱状态下被安装在筒状体14上。
接着,对开关单元4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0-图12中详细所示,该开关单元4由以下部分构成:合成树脂制成的基台20;以十字状的配置在基台20上组装了4个的俯视呈长方形的按钮开关21;组装在基台20上的中央部分的俯视呈正方形的按钮开关22;载置于该按钮开关22上的垫片23;载置于基台20的上部平坦面20a上的由金属板构成的支撑部件24;能滑动移动地载置于支撑部件24上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传递部件25;和以覆盖滑动传递部件25的外周部的方式安装在基台20上的由金属板构成的安装板26。该开关单元4配置于回转式编码器3内方的中空部分,由于基台20由定子部13保持、固定,故驱动单元2配置在开关单元4的正上方。
作为固定部件的基台20上形成有配设滑动检测用的各按钮开关21及按压检测用的按钮开关22的十字状沟槽部20b。在由该沟槽部20b分割的上部平坦面20a上,在夹持基台20的中央部的两处突设有作为限制突起的限制销20c。再有,在基台20的外周面,多处形成有使定子部13的保持突起13c嵌入用的嵌入凹部20d、和卡止安装板26的支脚26a用的卡止突起20e。配设于基台20的各按钮开关21的动作部21a若受到从基台20的直径方向内侧向外侧的横向力,则没入到框体21b内进行接点切换,各按钮开关21的端子部21c贯通基台20并向下方突出。还有,配设于基台20的中央部分的按钮开关22的动作部22a通过从上方隔着垫片23而被按压,从而进行接点切换,该按钮开关22的端子部22b也贯通基台20并向下方突出。
支撑部件24上形成有:垫片23露出的中央开口24a;穿设于中央开口24a附近并穿通限制销20c的销穿通孔24b;对与各按钮开关21的动作部21a对置的周缘部的4处进行切口,以使该动作部21a露出的切口部24c。
在该支撑部件24的中央开口24a中以游离的方式插有操作体1的旋转轴部1a的下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该旋转轴部1a的下端部可以隔着垫片23按压驱动按钮开关22的动作部22a。
滑动传递部件25是直径比支撑部件24还小的圆板状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形成有:直径比支撑部件24的中央开口24a还小的中央开口25a;由穿设于中央开口25a的直径方向两侧的十字形狭缝构成的导向孔25b;突设于表背两面的周缘部多处的滑动突起25c。如图15与图16所示,操作体1的旋转轴部1a的下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能旋转地嵌入滑动传递部件25的中央开口25a内,基台20的限制销20c插入并穿通作为导向部的导向孔25b。因此,该滑动传递部件25借助旋转轴部1a而能滑动移动,并且其移动方向被限制销20c限制。再有,滑动传递部件25的外周面以能连接能脱离的方式和4个按钮开关21的动作部21a对置,若滑动传递部件25被旋转轴部1a驱动而滑动移动,则位于其移动方向的按钮开关21的动作部21a被压入该滑动传递部件25的外周面,该按钮开关21进行接通动作。其中,滑动传递部件25的滑动移动量设定在其中央开口25a不会自安装板26的后述的中央开口26c中脱离的范围内。还有,如图6和图7所示,由于使表背两面的滑动突起25c与安装板26和支撑部件24滑动连接,故该滑动传递部件25可以圆滑地进行滑动移动,而不会在上下方向上产生松动。
安装板26上形成有:穿设了卡止孔26b的多个支脚26a;和使滑动传递部件25的中央开口25a始终露出的中央开口26c,中央开口26c中以游离的姿态插有操作体1的旋转轴部1a下端侧的非圆柱形状部分。该安装板26通过将基台20的卡止突起20e插入各支脚26a的卡止孔26b内并使其卡止,从而在对滑动传递部件25的高度位置进行规定的状态下被安装到基台20上。
以下,对上述这样构成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若对操作体1进行旋转操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则由于旋转轴部1a以不能旋转的方式插入并穿通旋转传递部件8的长孔8a,故旋转传递部件8与被赋予了旋转操作力的操作体1-体地旋转,该旋转传递部件8经由导向壁7d对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进行旋转驱动。再有,第二保持壳体7(卡合凸部7f)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与回转式编码器3的转子部12(凹状切口14a)凹凸卡合,因此结果转子部12与操作体1-体地旋转,根据滑动触头15相对于导电图案16的位置变化而检测出操作体1的旋转动作。其中,在转子部12的旋转时,由于棘轮弹簧18的对接部18b与棘轮突起12a组卡合脱离,故对操作体1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者的手指可以感受到卡嗒(click)感。
接着,说明对操作体1进行滑动操作时的动作。图15表示非操作时旋转轴部1a与开关单元4的位置关系,省略图示的旋转传递部件8的长孔8a沿着图15的上下方向。因此,若沿长孔8a的纵长方向对操作体1进行滑动操作,则由于旋转轴部1a沿长孔8a移动,故虽然不能向旋转传递部件8传递滑动驱动力,但由于滑动传递部件25的中央开口25a的周缘部被旋转轴部1a驱动,故该滑动传递部件25向与操作体1相同的方向(图15的上方或下方)滑动移动。结果,位于滑动移动方向的按钮开关21的动作部21a被滑动传递部件25按压驱动,该按钮开关21进行接通动作,因此可以检测出操作体1向哪个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再有,在沿长孔8a的短边方向对操作体1进行滑动操作时,由于旋转传递部件8被旋转轴部1a驱动,则沿着导向壁7d进行滑动移动,而不会被第二保持壳体7妨碍,因此滑动传递部件25被旋转轴部1a驱动,向与操作体1相同的方向(图15的右方或左方)滑动移动。结果,例如如图16所示,位于滑动移动方向的按钮开关21的动作部21a被滑动传递部件25按压驱动,该按钮开关21的动作部21a进行接通动作,因此可以检测出操作体1向哪个方向进行滑动操作。还有,在该滑动操作时,由于操作体1的凸缘部1b使环状的复位弹簧10伸长,故若滑动操作力被除去,则借助复位弹簧10的弹性恢复力,操作体1可以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其中,若滑动传递部件25进行滑动移动,则限制销20c沿导向孔25b相对移动来限制移动方向,因此无需担心滑动操作时操作体1或滑动传递部件25向不希望的方向滑动移动。此外,为了对滑动传递部件25的滑动移动方向进行位置限制,也可以取代狭缝状的导向孔25b而设置俯视呈相同形状的有底的导向沟槽,使突设于基台20等固定部件上的适当形状的限制销与该导向沟槽卡合。
接下来,对操作体1被按压操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从图6与图7可知,被按压操作的操作体1一边压弯压缩螺旋弹簧5,一边与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一体地下降,因此旋转轴部1a的下端部经由垫片23按压驱动中央的按钮开关22的动作部22a。结果,按钮开关22进行接通动作,因此可以检测出针对操作体1的按压操作。再有,若除去该按压操作力,则借助压缩螺旋弹簧5的弹性恢复力,操作体1和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被顶到原来的高度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采取以下结构:通过使卡合凸部7f嵌入到凹状切口14a内而使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1的第一及第二壳体6、7和回转式编码器3的转子部12凹凸卡合,在旋转操作时旋转体1、两保持壳体6、7和转子部12一体地旋转,因此可以由回转式编码器3瞬时地检测出操作体1的旋转动作,由此使用非常方便。再有,由于无需担心操作体1与转子部12的旋转量有偏差,故可以提高旋转检测的可靠性。其中,可以适当选择两保持壳体6、7与转子部12的卡合结构,例如也可以在转子部12侧设置凸部,在保持壳体6、7侧设置凹部,凹凸关系与本实施方式相反。
再有,在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驱动单元2中组装有旋转传递部件8,其与旋转轴部1a及导向壁7d卡合,在旋转操作时和操作体1、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一体地旋转。该旋转传递部件8由于在操作体1的滑动操作时不移动或者仅沿导向壁7d移动,故两保持壳体6、7不会妨碍滑动操作。这样,由于作为使操作体1和两保持壳体6、7一体地旋转的链接部件而采用旋转传递部件8,故可以实现能圆滑地进行旋转操作和滑动操作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结构。
还有,在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中,由环状突台部6b、7b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1的凸缘部1b,并且使旋转传递部件8配置于环状突台部7b的背面侧的凹部7c中,从而可靠地避免与凸缘部1b的干涉,因此可以使操作体1圆滑地进行滑动移动。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采用以下结构:组合分立的第一保持壳体6和第二保持壳体7,在两保持壳体6、7间的环状空间S内配置操作体1的凸缘部1b和环状的复位弹簧10,从而可以廉价地形成所希望的保持壳体,即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1并且可以容易地嵌入复位弹簧10。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中,采用以下结构:在与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6、7一体地旋转的转子部12内方的中空部分内配置开关单元4,用定子部13来保持并固定其基台20。这样,若在保持驱动单元2的回转式编码器3的内部空间中嵌入检测滑动操作或按压操作的开关单元4,则可以实现紧凑的结构,因此易于实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小型化。再有,由于可以将装置整体作为模块产品安装到印刷基板上,故安装前的管理性及安装时的操作性良好。
再有,在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中,使操作体1的旋转轴部1a以能旋转的方式嵌入到开关单元4的滑动传递部件25的中央开口25a内,在滑动操作时借助与操作体1一体地进行滑动移动的滑动传递部件25,进行按钮开关21的接点切换。因此,可以简化滑动驱动力的传递路径,易于提高滑动检测的可靠性。
还有,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将检测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的机构单元化,然后将该单元产品(开关单元4)嵌入到回转式编码器3的内部空间中,从而可以容易地增加该单元产品的种类(variety)。例如,若取代上述滑动传递部件25而将图17所示的滑动传递部件30嵌入到开关单元4中,则可以增加操作体1的滑动检测方向并提高拆卸能力。即,在使操作体1的旋转轴部1a向图17的上下左右的任一方向滑动移动时,与上述的滑动操作时的动作同样,位于滑动移动方向的按钮开关21经由滑动传递部件30而分别进行接通动作,但在使旋转轴部1a向图17的斜上方或斜下方滑动移动时,如图18的一例所示,位于滑动移动方向附近的2个按钮开关21经由滑动传递部件30而同时进行接通动作。因此,根据4个按钮开关21中的哪一个或哪两个进行接通动作,可以检测出操作体1的8个方向的滑动操作。其中,在图17与图18中,标记30a是滑动传递部件30的中央开口,30b是突设于滑动传递部件30的表背两面的周缘部的环状的滑动凸部,关于与图15、图16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记。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单元2与回转式编码器3之间设有压缩螺旋弹簧5,并且开关单元4的基台20上配设有能被旋转轴部1a按压驱动的按钮开关22,因此不但可以避免装置整体的大型化或结构的复杂化,还能实现除了旋转操作与滑动操作以外也可以进行按压操作的多功能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而且,在按压操作时作为复位弹簧起作用的压缩螺旋弹簧5嵌入到第二保持壳体7的弹簧支架部7h和定子部13的弹簧支架部件11之间,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也可以容易地防止安装后的脱落。还有,环状的弹簧支架部7h以由多个卡合凸部7f连接的状态设置在保持壳体7的外周部,因此也可以由卡合凸部7f来兼作可以连接弹簧支架部7h与保持壳体7的部件,并且由于两者是同一部件,故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且精度优良地将弹簧支架部7h设置在保持壳体7中。再有,也无需担心按钮开关22对滑动检测用的各按钮开关21的安装位置造成不良影响。
其中,本发明也适用于不需要操作体的按压操作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此时采取以下结构即可:使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操作体的保持壳体和回转式编码器的转子部以不能升降的方式进行凹凸卡合,并且省略了压缩螺旋弹簧或按压检测用按钮开关等。此时,也可以使操作体1与滑动传递部件25的卡合关系相反。即,通过使非圆柱形状的突起突出到滑动传递部件25上面的中央部上,在操作体1的凸缘部1b的中央部分设置可以插入该突起的圆形的凹部,从而能够构成为将操作体1的滑动移动传递到滑动传递部件25。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滑动检测机构,采用具备多个开关元件(按钮开关21)的开关单元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取代开关单元,可以采用在正交方向上能独立移动的一对可变电阻器,由此来检测操作体的滑动移动,还可以采用磁或光学式的滑动检测机构。

Claims (11)

1.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具备:
操作体,其能旋转,且能向与旋转轴线垂直的多个方向滑动移动;
保持壳体,其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保持该操作体,并且能与该操作体一体地旋转;
滑动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滑动动作;和
旋转检测机构,其具有转子部和能旋转地支撑该转子部的定子部,并用来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旋转动作,
在所述保持壳体中,在保持所述操作体的部位的直径方向外侧设有与所述转子部凹凸卡合的卡合部,伴随所述操作体的旋转动作,所述保持壳体和所述转子部经由所述卡合部而一体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还具备设有长孔的旋转传递部件,该长孔用于使于所述操作体的旋转轴部设置的非圆柱形状部分插入并穿通后进行卡合固定,
在所述操作体的滑动移动的方向沿着所述长孔的纵长方向时,驱动力不会被传递到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在该滑动移动的方向为所述长孔的纵长方向以外的方向时滑动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旋转传递部件,
并且所述保持壳体中设有沿所述长孔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导向壁,在所述操作体的滑动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旋转传递部件时,该旋转传递部件沿所述导向壁移动,且在所述操作体的旋转动作时,通过经由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向所述导向壁传递旋转驱动力,从而该旋转传递部件及所述保持壳体和所述操作体一体地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体中,在所述旋转轴部的周围设有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且在所述保持壳体中,设有使所述旋转轴部的一端侧向外突出的第一开口和使另一端侧向相反方向突出的第二开口,
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周缘部分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部分之间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所述凸缘部,
并且在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部分中面临隔着该第二开口而与所述凸缘部相对向的空间的壁面上,设置所述导向壁,在该空间配置所述旋转传递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壳体具有:设置了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保持壳体;和设置了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保持壳体,
在所述两开口的周围,所述第一及第二保持壳体存在环状空间并对置,
并且该环状空间内配置有所述凸缘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检测机构具有:
伴随操作体的滑动移动而进行接点切换的多个开关元件;
以传递所述操作体的滑动驱动力的方式与所述操作体卡合的滑动传递部件;和
以能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撑该滑动传递部件的支撑部件,
借助被所述操作体驱动而一体地滑动移动的所述滑动传递部件,进行所述开关元件的接点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操作体的旋转轴部以能旋转的方式插入并穿通设于所述滑动传递部件中央部分的开口,从而在所述操作体的滑动移动时,该旋转轴部驱动所述开口的周缘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滑动检测机构的构成要素的固定部件上突出设置了限制突起,其与设于所述滑动传递部件上的狭缝状或沟槽状的导向部卡合,并限制该滑动传递部件的滑动移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还具备:
弹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保持壳体与所述定子部之间,以能升降的方式保持该保持壳体;和
按钮开关,其附设于所述滑动检测机构,并与所述操作体的旋转轴部的前端部相对向,
通过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弹力相抗而按压所述操作体,从而一体地按压所述保持壳体,并且所述按钮开关被所述旋转轴部的前端部按压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压缩螺旋弹簧,且在所述保持壳体中,保持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的环状的弹簧支架部以和所述卡合部连接的状态下设置于外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部形成为筒状,
并且该转子部内方的中空部分中配置有所述滑动检测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部和所述定子部的任一方中设置滑动触头,另一方设置与该滑动触头滑动连接的导电图案。
CN2007101998640A 2007-01-11 2007-12-14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6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03718 2007-01-11
JP2007003718A JP4832317B2 (ja) 2007-01-11 2007-01-11 複合操作型入力装置
JP2007-003718 2007-0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6853A true CN101236853A (zh) 2008-08-06
CN101236853B CN101236853B (zh) 2011-01-05

Family

ID=3969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98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6853B (zh) 2007-01-11 2007-12-14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32317B2 (zh)
KR (1) KR20080066610A (zh)
CN (1) CN1012368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0625A (zh) * 2009-06-25 2012-05-16 德尔菲技术公司 车顶开关组件
CN101728111B (zh) * 2009-12-04 2012-06-20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多功能控制器、控制系统及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4315B2 (ja) * 2010-05-11 2014-01-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06935430B (zh) * 2017-03-06 2019-0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应用该按键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11668056A (zh) * 2020-06-29 2020-09-15 深圳市致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向输入装置、手柄及游戏机
CN111668057A (zh) * 2020-06-29 2020-09-15 深圳市致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向输入装置、手柄及游戏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2098B2 (ja) * 1993-06-23 1999-08-3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3219353B2 (ja) * 1994-08-26 2001-10-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操作型スイッチおよび多方向入力装置
JP3744643B2 (ja) * 1997-03-27 2006-02-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3725389B2 (ja) * 2000-02-10 2005-12-0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2001307599A (ja) * 2000-02-15 2001-11-02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2001325859A (ja) * 2000-05-16 2001-11-22 Alps Electric Co Ltd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装置
JP4144242B2 (ja) * 2002-04-16 2008-09-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JP3814280B2 (ja) * 2004-04-23 2006-08-2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2005317377A (ja) * 2004-04-28 2005-11-10 Calsonic Kansei Corp 複合操作入力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0625A (zh) * 2009-06-25 2012-05-16 德尔菲技术公司 车顶开关组件
CN102460625B (zh) * 2009-06-25 2014-09-03 德尔菲技术公司 车顶开关组件
CN101728111B (zh) * 2009-12-04 2012-06-20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多功能控制器、控制系统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6853B (zh) 2011-01-05
JP4832317B2 (ja) 2011-12-07
JP2008171679A (ja) 2008-07-24
KR20080066610A (ko)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1861B (zh)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CN101236853B (zh)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EP2755219B1 (en) Switch
KR100585929B1 (ko) 시프트 레버 장치
WO2007141894A1 (ja) ジョイスティック型スイッチ装置
US20050072259A1 (en) Shift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transmission
CN100368708C (zh) 能够手动模式操作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装置
CN103123521A (zh) 便携式计算机
KR20110138835A (ko) 다기능 스위치 조립체의 피봇스위치 작동구조
CN104756216A (zh) 多向开关
CN1287369A (zh) 用于电动工具的通/断开关和转速调整装置
DE102008014167A1 (de) Dreheingabevorrichtung
DE102006017598A1 (de) Elektrischer Schalter
CN102576617A (zh) 具有角形柱塞的电气开关组件
US7523683B2 (en) Shift lever mechanism
CN105074108A (zh) 车辆用把手装置
CN101055810B (zh) 复合操作输入装置
CN101603591A (zh) 用于避免误换档的装置
CN106560907B (zh) 挡位开关
CN102165380B (zh) 用于机械式计时开关的手动开关
EP1561227A1 (de) Elektrischer schalter
KR200402997Y1 (ko) 휴대폰용 슬라이딩 장치
EP3285274A1 (en) Power seat operation device and power seat
WO2008044419A1 (fr) Dispositif de fonctionnement
US6935231B2 (en) Sta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