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4165A -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4165A
CN101234165A CNA2007100631672A CN200710063167A CN101234165A CN 101234165 A CN101234165 A CN 101234165A CN A2007100631672 A CNA2007100631672 A CN A2007100631672A CN 200710063167 A CN200710063167 A CN 200710063167A CN 101234165 A CN101234165 A CN 101234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radix
add
thick paste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631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4165B (zh
Inventor
王莲芸
张建军
高学敏
王林元
乔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AIR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AIR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AIR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AIR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631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4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4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4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由穿山龙、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芩、浙贝、杏仁、五味子、黄芪、甘草组成,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滤过,浓缩至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本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哮喘或鼻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新用途。
背景技术
哮喘和鼻炎是最为常见的气道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大约有3亿哮喘患者,各国哮喘患病率为1%~13%,鼻炎的发病率约占人口的5%~50%,近年来二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78%鼻炎患者伴发哮喘,58%哮喘患者伴发鼻炎,这种伴发现象在小于18岁的青少年中更为常见。鼻炎先发,哮喘后发者占大多数(43%-64%),两者同时发生仅占21-25%。鼻炎可能是继发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原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后来发生哮喘者累计为10.5%。哮喘和鼻炎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其防治也成为医药界一个重要课题。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哮喘和鼻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哮喘和鼻炎疗效确切,有较明显的优势,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并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复方的整体调治优势,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毒副作用小,且中药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充分发掘中医药治疗哮喘和鼻炎的丰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和中医药治疗最新进展,开发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国情、携带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哮喘和鼻炎的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临床实用价值,并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公开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为:穿山龙250-350重量份、麻黄250-350重量份、地龙150-250重量份、防风250-350重量份、柴胡150-250重量份、黄芩250-350重量份、浙贝150-250重量份、杏仁150-250重量份、五味子150-250重量份、黄芪250-350重量份、甘草150-250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优选为:穿山龙281.25重量份、麻黄281.25重量份、地龙187.5重量份、防风281.25重量份、柴胡187.5重量份、黄芩281.25重量份、浙贝187.5重量份、杏仁187.5重量份、五味子187.5重量份、黄芪281.25重量份、甘草187.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优选为:穿山龙260.25重量份、麻黄340.25重量份、地龙160.5重量份、防风340.25重量份、柴胡160.5重量份、黄芩340.25重量份、浙贝160.5重量份、杏仁240.5重量份、五味子160.5重量份、黄芪340.25重量份、甘草160.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优选为:
穿山龙340.25重量份、麻黄260.25重量份、地龙240.5重量份、防风260.25重量份、柴胡240.5重量份、黄芩260.25重量份、浙贝240.5重量份、杏仁160.5重量份、五味子240.5重量份、黄芪260.25重量份、甘草240.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优选为:穿山龙270.25重量份、麻黄270.25重量份、地龙230.5重量份、防风320.25重量份、柴胡170.5重量份、黄芩270.25重量份、浙贝230.5重量份、杏仁230.5重量份、五味子170.5重量份、黄芪270.25重量份、甘草270.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优选为:穿山龙320.25重量份、麻黄320.25重量份、地龙170.5重量份、防风270.25重量份、柴胡230.5重量份、黄芩320.25重量份、浙贝170.5重量份、杏仁170.5重量份、五味子230.5重量份、黄芪320.25重量份、甘草170.5重量份。
取上述组合物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浓缩丸剂、胶囊剂、滴丸剂、颗粒剂、片剂、软胶囊剂、缓释剂、口服液体制剂或冻干粉针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0.5-1.5小时,煎煮2-4次,每次煎煮加4-10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0-1.30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回流0.5-1.5小时,每次加8-13倍体积份50-70%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0-1.30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0.5小时,煎煮4次,每次煎煮加4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8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5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0.5小时,每次加13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1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5小时,煎煮2次,每次煎煮加10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1.5小时,每次加8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8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每次加10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优选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第一次加11倍量乙醇,第二次加10倍量乙醇,第三次加10倍量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1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以干重计按1∶0.5-1.5的比例再取糊精,流化喷雾制粒,得颗粒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实验研究证实:可改善肺功能状态;抑制由卵蛋白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渗出,并可使淋巴细胞向正常水平恢复;抑制肺部白三烯渗出;对抗急性发作期哮喘症状;抑制皮肤过敏反应;抗炎;显著改善喘息症状,延长开始喘息时间,减少喘息次数。临床用于治疗哮喘和鼻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具备方便服用,便于携带与运输,保持汤剂的效果且进一步降低服用剂量,疗效较好的优点,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 药效学实验
一、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对哮喘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如表1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最大呼出量(PEF),0.2秒呼出容积(Fev0.2),第0.2秒用力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0.2/FVC)为6.84、46.16和81.6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此三指标显著降低,分别为5.80、39.50和60.88,灌胃地塞米松组与中药后,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升高PEF、Fev0.2、Fev0.2/FVC比值(P<0.05)。说明哮喘大鼠肺通气量减少,肺功能受限,给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后可改善肺功能状态。
表1哮喘大鼠气道顺应性改变及药物对其的影响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1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5
二、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药物的影响
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3.44%)与正常对照组(10.94%)相比显著升高,给药地塞米松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降低,其中地塞米松组及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1,见表2)。哮喘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中性粒细胞略有增加,而淋巴细胞、肥大细胞明显减少,地塞米松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高剂量组可增加淋巴细胞数目(P<0.01)。说明哮喘模型成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具有地塞米松样的抑制由卵蛋白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渗出作用,并可使淋巴细胞向正常水平恢复。
表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6316700092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5
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白三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数据分析可见(表3)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LTB4、LTC4、LTD4含量分别1.24ng/g、2.53ng/g和1.61ng/g,模型组大鼠三个指标均明显升高,分别达到4.12ng/g、5.44ng/g和4.61ng/g,地塞米松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6.30g·kg-1·d-1和3.15g·kg-1·d-1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LTB4、LTC4、LTD4含量增高,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有地塞米松样抑制大鼠肺部白三烯渗出的作用。
表3大鼠肺组织中LTB4,LTC4及LTD4含量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1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5
四、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对哮喘豚鼠引喘期的影响
豚鼠以卵蛋白激发引喘第1天,哮喘模型组引喘期为114.2s,正常对照组豚鼠在5min内没有出现喘息症状,各给药组均可延长引喘潜伏期,其中中药高、中剂量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可分别将引喘潜伏期延长至197.0s和206.1s(P<0.01=,地塞米松组(143.8s)和中药低剂量组(144.1s)显示有延长引喘潜伏期的趋势,但不具统计学意义。激发第6天,地塞米松、中药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179.3s)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将引喘期延长至261.3s、290.1s和235.0s(P<0.01)见表3,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及地塞米松对急性发作期哮喘症状均有对抗作用。
表4各组豚鼠引喘期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6316700102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1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5
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23.4%,与正常对照组(10.9%)相比显著升高,给药地塞米松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明显降低,其中地塞米松组可降至16.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中剂量组降至13.3%,高剂量组可降到16.6%(P<0.01),且与地塞米松相比,各给药组均没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为43.9%和30.1%,哮喘模型组则分别为23.2%和42.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巨噬细胞增多明显,地塞米松和中药中剂量组则可以增加由于哮喘而减少的淋巴细胞数目(见表5)。数据表明哮喘模型成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具有地塞米松样的抑制由卵蛋白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渗出作用。
表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对豚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6316700111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1 *与哮喘模型组相比,P<0.05
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对豚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大鼠背部皮内注射不同浓度抗血清(1∶5,1∶10)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6.30g/kg、3.15g/kg组蓝色反应斑直径均比空白组显著缩小(P<0.0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见表6
表6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6316700112
**与正常对照相比,P<0.0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
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口服液对小鼠耳廓炎症抑制作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口服液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有抗炎作用。见表7
表7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口服液对小鼠耳廓肿胀程度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6316700121
**与正常对照相比,P<0.0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
八、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对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的影响
哮喘模型组喘息开始时间较其它各组明显提前,喘息次数明显增多,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可以显著改善喘息症状,延长开始喘息时间,减少喘息次数。见表8、表9
表8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对变应性豚鼠过敏症状的影响
Figure A20071006316700122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1 *与空白组相比,P<0.05
表9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对变应性豚鼠过敏反应程度记分的影响
注:**与空白组相比,P<0.01 *与空白组相比,P<0.05
实验例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提取工艺的研究实验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提取工艺路线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最终确定醇提最佳工艺为:加60%乙醇,不浸泡,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加醇量为11倍、10倍、10倍。按此最佳薯蓣皂苷元转移率为70%;工艺合理。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不浸泡,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8、6、6倍,每次煎煮1小时。按此最佳工艺条件得麻黄碱转移率为68.86%;杏仁苷转移率为92.78%,工艺合理。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穿山龙281.25g、麻黄281.25g、地龙187.5g、防风281.25g、柴胡187.5g、黄芩281.25g、浙贝187.5g、杏仁187.5g、五味子187.5g、黄芪281.25g、甘草187.5g
取上述组合物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颗粒剂。
实施例2:
穿山龙260.25g、麻黄340.25g、地龙160.5g、防风340.25g、柴胡160.5g、黄芩340.25g、浙贝160.5g、杏仁240.5g、五味子160.5g、黄芪340.25g、甘草160.5g
取上述组合物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
实施例3:
穿山龙340.25g、麻黄260.25g、地龙240.5g、防风260.25g、柴胡240.5g、黄芩260.25g、浙贝240.5g、杏仁160.5g、五味子240.5g、黄芪260.25g、甘草240.5g
取上述组合物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口服液。
实施例4:
穿山龙270.25g、麻黄270.25g、地龙230.5g、防风320.25g、柴胡170.5g、黄芩270.25g、浙贝230.5g、杏仁230.5g、五味子170.5g、黄芪270.25g、甘草270.5g。
取上述组合物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注射剂。
实施例5:
穿山龙320.25g、麻黄320.25g、地龙170.5g、防风270.25g、柴胡230.5g、黄芩320.25g、浙贝170.5g、杏仁170.5g、五味子230.5g、黄芪320.25g、甘草170.5g
取上述组合物原料药,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
实施例6:
穿山龙281.25g、麻黄281.25g、地龙187.5g、防风281.25g、柴胡187.5g、黄芩281.25g、浙贝187.5g、杏仁187.5g、五味子187.5g、黄芪281.25g、甘草187.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8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每次加10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6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颗粒剂。
实施例7:
穿山龙260.25g、麻黄340.25g、地龙160.5g、防风340.25g、柴胡160.5g、黄芩340.25g、浙贝160.5g、杏仁240.5g、五味子160.5g、黄芪340.25g、甘草16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0.5小时,煎煮4次,每次煎煮加4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5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0.5小时,每次加13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
实施例8:
穿山龙340.25g、麻黄260.25g、地龙240.5g、防风260.25g、柴胡240.5g、黄芩260.25g、浙贝240.5g、杏仁160.5g、五味子240.5g、黄芪260.25g、甘草24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5小时,煎煮2次,每次煎煮加10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1.5小时,每次加8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丸剂。
实施例9:
穿山龙270.25g、麻黄270.25g、地龙230.5g、防风320.25g、柴胡170.5g、黄芩270.25g、浙贝230.5g、杏仁230.5g、五味子170.5g、黄芪270.25g、甘草27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8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6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每次加10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口服液。
实施例10:
穿山龙320.25g、麻黄320.25g、地龙170.5g、防风270.25g、柴胡230.5g、黄芩320.25g、浙贝170.5g、杏仁170.5g、五味子230.5g、黄芪320.25g、甘草17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8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6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每次加10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9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注射剂。
实施例11:
穿山龙281.25g、麻黄281.25g、地龙187.5g、防风281.25g、柴胡187.5g、黄芩281.25g、浙贝187.5g、杏仁187.5g、五味子187.5g、黄芪281.25g、甘草187.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第一次加11倍量乙醇,第二次加10倍量乙醇,第三次加10倍量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以干重计按1∶1的比例再取糊精,流化喷雾制粒,得颗粒剂。
实施例12:
穿山龙260.25g、麻黄340.25g、地龙160.5g、防风340.25g、柴胡160.5g、黄芩340.25g、浙贝160.5g、杏仁240.5g、五味子160.5g、黄芪340.25g、甘草16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第一次加11倍量乙醇,第二次加10倍量乙醇,第三次加10倍量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以干重计按1∶1.2的比例再取糊精,流化喷雾制粒,得颗粒剂。
实施例13:
穿山龙340.25g、麻黄260.25g、地龙240.5g、防风260.25g、柴胡240.5g、黄芩260.25g、浙贝240.5g、杏仁160.5g、五味子240.5g、黄芪260.25g、甘草24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7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第一次加11倍量乙醇,第二次加10倍量乙醇,第三次加10倍量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以干重计按1∶0.9的比例再取糊精,流化喷雾制粒,得颗粒剂。
实施例14:
穿山龙270.25g、麻黄270.25g、地龙230.5g、防风320.25g、柴胡170.5g、黄芩270.25g、浙贝230.5g、杏仁230.5g、五味子170.5g、黄芪270.25g、甘草27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第一次加11倍量乙醇,第二次加10倍量乙醇,第三次加10倍量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7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以干重计按1∶0.8的比例再取糊精,流化喷雾制粒,得颗粒剂。
实施例15:
穿山龙320.25g、麻黄320.25g、地龙170.5g、防风270.25g、柴胡230.5g、黄芩320.25g、浙贝170.5g、杏仁170.5g、五味子230.5g、黄芪320.25g、甘草170.5g
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6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第一次加11倍量乙醇,第二次加10倍量乙醇,第三次加10倍量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7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以干重计按1∶0.5的比例再取糊精,流化喷雾制粒,得颗粒剂。

Claims (12)

1.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穿山龙250-350重量份、麻黄250-350重量份、地龙150-250重量份、防风250-350重量份、柴胡150-250重量份、黄芩250-350重量份、浙贝150-250重量份、杏仁150-250重量份、五味子150-250重量份、黄芪250-350重量份、甘草150-250重量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穿山龙281.25重量份、麻黄281.25重量份、地龙187.5重量份、防风281.25重量份、柴胡187.5重量份、黄芩281.25重量份、浙贝187.5重量份、杏仁187.5重量份、五味子187.5重量份、黄芪281.25重量份、甘草187.5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穿山龙260.25重量份、麻黄340.25重量份、地龙160.5重量份、防风340.25重量份、柴胡160.5重量份、黄芩340.25重量份、浙贝160.5重量份、杏仁240.5重量份、五味子160.5重量份、黄芪340.25重量份、甘草160.5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穿山龙340.25重量份、麻黄260.25重量份、地龙240.5重量份、防风260.25重量份、柴胡240.5重量份、黄芩260.25重量份、浙贝240.5重量份、杏仁160.5重量份、五味子240.5重量份、黄芪260.25重量份、甘草240.5重量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穿山龙270.25重量份、麻黄270.25重量份、地龙230.5重量份、防风320.25重量份、柴胡170.5重量份、黄芩270.25重量份、浙贝230.5重量份、杏仁230.5重量份、五味子170.5重量份、黄芪270.25重量份、甘草270.5重量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穿山龙320.25重量份、麻黄320.25重量份、地龙170.5重量份、防风270.25重量份、柴胡230.5重量份、黄芩320.25重量份、浙贝170.5重量份、杏仁170.5重量份、五味子230.5重量份、黄芪320.25重量份、甘草170.5重量份。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0.5-1.5小时,煎煮2-4次,每次煎煮加4-10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0-1.30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回流0.5-1.5小时,每次加8-13倍体积份50-70%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00-1.30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0.5小时,煎煮4次,每次煎煮加4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8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5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0.5小时,每次加13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1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5小时,煎煮2次,每次煎煮加10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1.5小时,每次加8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8倍重量份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每次加10倍体积份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接受的制剂。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上十一味,取麻黄、地龙、防风、柴胡、黄芪、甘草,加水煎煮,水沸后加入杏仁,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第三次加6倍量水,滤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的稠膏I,备用;取穿山龙、浙贝、黄芩、五味子,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第一次加11倍量乙醇,第二次加10倍量乙醇,第三次加10倍量乙醇,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1的稠膏II,备用;取稠膏I与稠膏II,以干重计按1∶0.5-1.5的比例再取糊精,流化喷雾制粒,得颗粒剂。
12. 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07100631672A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234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31672A CN101234165B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31672A CN101234165B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4165A true CN101234165A (zh) 2008-08-06
CN101234165B CN101234165B (zh) 2010-10-06

Family

ID=3991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631672A Active CN101234165B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416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656A (zh) * 2010-07-20 2010-10-27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5320A (zh) * 2021-11-17 2022-01-28 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73128A (zh) * 2023-04-04 2023-05-30 吉林省寰宇济民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化痰清热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1767C (zh) * 2002-07-19 2005-05-18 王星杰 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4491C (zh) * 2006-03-14 2009-09-02 北京采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656A (zh) * 2010-07-20 2010-10-27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5320A (zh) * 2021-11-17 2022-01-28 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73128A (zh) * 2023-04-04 2023-05-30 吉林省寰宇济民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化痰清热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4165B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7284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738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1991792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4491C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CN101085039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4165B (zh) 一种治疗哮喘或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9998A (zh) 一种降血糖中药
CN103110815B (zh) 一种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7507A (zh) 一种适合糖尿病或便秘患者饮用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4526C (zh) 治疗呼吸疾病药物
CN100548363C (zh)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0405B (zh) 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76088A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677B (zh) 黄地安消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1005C (zh) 一种治疗哮喘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5015A (zh) 一种防治中老年慢性疾病的中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736A (zh) 复方排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516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制剂
CN103083483B (zh) 一种治疗1、2级高血压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0145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428A (zh) 一种具有治疗肠易激惹综合症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95977A (zh) 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及其药物配方和制备方法
CN101357181B (zh) 一种含有柴胡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3963B (zh) 治疗脑肾功能衰弱的中药制剂
CN10594386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