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041A - 连接器的锁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的锁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041A
CN101227041A CNA2008100034869A CN200810003486A CN101227041A CN 101227041 A CN101227041 A CN 101227041A CN A2008100034869 A CNA2008100034869 A CN A2008100034869A CN 200810003486 A CN200810003486 A CN 200810003486A CN 101227041 A CN101227041 A CN 101227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or
sticking department
lock arm
flexibl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34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041B (zh
Inventor
村山龙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27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0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具有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分别一体地被形成在相互嵌合的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的各壳体上,通过在第一、第二连接器嵌合在正常的位置时与该嵌合动作联动地相互卡合,将第一、第二连接器锁定在嵌合状态。还具有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或槽(12),该凹部(14)或槽(12)被形成在第一连接器的壳体的内面上,在使第二锁定部位移至解除其与第一锁定部之间的相互卡合的位置之际,将第二锁定部保持在该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的锁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的锁定机构,使得在连接器脱离时能够分别进行锁定解除操作和连接器的拔出操作。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等的配线的连接中所使用的连接器中,具有通过在使外内连接器嵌合在正常(标准,日文:“正規”)位置上时相互嵌合,将外内连接器维持在锁定状态的锁定机构。
具有通常的锁定机构的连接器,是在使外内连接器脱离之际,在进行锁定的解除操作的同时,通过同时进行拔出连接器的操作来实现连接器的脱离的(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也有这样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即,在使用特别准备的夹具来进行锁定的解除操作的同时,能够拔出连接器(参见专利文献2)。
进而,还有这样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即,在连接器上添加另外的部件,在通过该部件进行锁定的解除操作的同时,能够拔出连接器(参见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67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2928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7758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开平5-2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锁定机构中,必须同时进行解除锁定的操作和拔出连接器的操作。因此,在没有伸入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的手指的空间的情况下等,因为不能同时进行上述两个操作,所以存在着连接器的脱离困难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锁定机构中,为了进行锁定解除操作,需要使用夹具。因此,存在着准备独立于连接器的夹具的麻烦,而且还有将夹具忘在产品内的可能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锁定机构中,因为需要新添加锁定解除的部件,所以存在着容易导致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即,在连接器的脱离时,通过能够分别进行锁定的解除操作和连接器的拔出操作,能够使操作性提高,而且能够以小型且廉价的方式实现上述两个操作而不增加部件数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具有:相互嵌合的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各壳体;第一、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第二锁定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接器的各壳体形成为一体,在第一、第二连接器正常地嵌合时,通过与该嵌合动作联动地相互卡合,将第一、第二连接器锁定在嵌合状态;解除状态保持机构,所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是与上述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各壳体的至少任意一方一体地形成的,在使上述第一、第二锁定部中的任意一方的锁定部位移到解除其与另一方的锁定部之间的相互卡合的位置之际,将上述一方的锁定部保持在该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在使第一、第二连接器嵌合至正常的位置时,第一、第二锁定部自动地相互卡合,所以能够将第一、第二连接器锁定在嵌合状态。由于在从此状态使一方的锁定部位移至解除其与另一方的锁定部之间的相互卡合的位置时,解除状态保持机构将一方的锁定部保持在该位置,所以,能够在该保持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使第一、第二连接器脱离。即,能够分别进行连接器的锁定解除操作和连接器的拔出操作,即使在不能同时进行这两个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使连接器脱离,实现操作性的提高。而且,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准备其它的夹具或添加其它的部件,所以,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能够以小型廉价的方式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这样,即,在将上述第一、第二连接器嵌合及脱离时,上述第一、第二锁定部被配置在相互干涉的位置,该第一、第二锁定部中的任意一方的锁定部被设置成能够从上述相互干涉的位置至成为相互不干涉的位置进行位移,在成为该非干涉的位置设有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以便能够保持上述一方的锁定部。
根据上述结构,当使第一、第二连接器嵌合时,伴随着该嵌合动作,第一、第二锁定部相互干涉。而且,当第一、第二连接器一直被嵌合至正常的位置时,相互干涉的第一、第二锁定部相互卡合,第一、第二连接器以嵌合状态被锁定。当从此状态使一方的锁定部相对于另一方的锁定部一直位移至成为非干涉的位置时,在该位置,一方的锁定部由解除状态保持结构保持,能够在该保持状态下使第一、第二连接器脱离。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这样,即,在上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上,与之成一体地设置具有上述第一锁定部的第一挠性锁定臂;在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壳体上,与之成一体地设置具有上述第二锁定部的第二挠性锁定臂;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被构成为,在上述第二锁定部伴随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嵌合动作而与上述第一锁定部干涉时,依靠自身挠曲,容许第二锁定部通过,在第一、第二连接器一直被嵌合至正常的位置时,通过从挠曲状态复原,使得上述第一、第二锁定部的卡合面彼此卡合;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被构成为,在与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挠性,通过从通常位置挠曲,使得上述第二锁定部能够相对于第一锁定部位移至非干涉的位置;在上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上,设有通过将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保持在挠曲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二锁定部相对于第一锁定部保持在非干涉的位置的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利用两个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来进行第一、第二锁定部的锁定及锁定解除,所以结构简单,不用花费壳体的成形成本。另外,因为第一、第二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方向被设定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所以各自不会妨碍对方侧的挠性锁定臂的挠曲。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这样,即,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方向被设定在左右方向上,与此同时,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方向被设定在上下方向上,而且,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与上述第一锁定部相比被设置在下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按下第二挠性锁定臂,能够使解除状态保持机构保持第二锁定部,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锁定解除操作,能够在该保持状态下使连接器脱离。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这样,即,上述第一、第二挠性锁定臂分别为一对并被设置在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壳体的左右侧部上,左右一对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由操作部连接着。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左右设置挠性锁定臂,所以能够平衡性良好地牢固地锁定,与此同时,锁定解除操作也能够仅通过按下操作部而平衡性良好地简单地进行。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这样,即,上述第一连接器被构成为内连接器,上述第二连接器被构成为嵌入在第一连接器的内部的外连接器;上述第一连接器侧的第一挠性锁定臂,由被夹在从第一连接器的壳体的左右侧壁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向后端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的两条槽之间的壁体构成;上述第一锁定部由留在被形成于从由该壁体构成的第一挠性锁定臂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隔开间隔的位置上的槽或内面为凹部的前侧的壁部构成;该壁部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端面被作为相对于第二锁定部的卡合面;另一方面,上述第二连接器侧的第二挠性锁定臂,作为与该左右侧壁大致相平行地从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向后端方向延伸且可以以上述前端为支点向上下方向自由挠曲的悬臂梁,被形成在第二连接器的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外侧;上述第二锁定部作为锁定爪被突出地设置在作为该悬臂梁而被形成的第二挠性锁定臂的自由端侧的外侧面上,该锁定爪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端面被作为相对于上述第一锁定部的卡合面;进而,在上述第一连接器侧的第一挠性锁定臂的内面上,作为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设有作为上述第二锁定部而被突出地设置的锁定爪嵌入的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或上述槽。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将第一挠性锁定臂仅通过在第一连接器的壳体的左右侧壁上设置两条槽来构成,而且将第一锁定部不设置成在第一挠性锁定臂的内面上突出的凸部,而由挠性锁定臂自身的壁部构成,所以,能够不增加多余的厚度,而仅在壳体的侧壁的厚度的范围内紧凑地设置必要的功能要素。另外,由于将第二挠性锁定臂作为以前端为支点的悬臂梁来构成,将第二锁定部作为锁定爪突出地设置在第二挠性锁定臂的自由端侧的外侧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这样,即,在上述第一锁定部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面和上述第二锁定部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上设有导向斜面,在伴随上述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嵌合动作,第一、第二锁定部相互干涉时,上述导向斜面使第一挠性锁定臂向挠曲方向引导并位移。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依靠导向斜面的作用,平滑地使第一、第二锁定部卡合。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这样,即,  在从上述第二锁定部、和该第二锁定部与上述第一锁定部相干涉的位置向上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或槽移动的路径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导向斜面,上述导向斜面在已使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挠曲时使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挠曲,以便第二锁定部能够嵌入到上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或槽上。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依靠导向斜面的作用,平滑地使第二锁定部卡合在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或槽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的连接器在嵌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的连接器在嵌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剖开按箭头方向看到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剖开按箭头方向看到的剖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解除了锁定时的状态的与图4相同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从第一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即内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前方侧看到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从第一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前方的另一角度看到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从第二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即外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前方侧看到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从第二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后方侧看到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中的(a)和(b)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分别表示正要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进行嵌合的状态和已经嵌合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图10中,连接器由被固定在基板100上的插座连接器(以下称为第一连接器)10、和相对于此插座连接器10被插拔的插头连接器(以下称为第二连接器)构成。第一连接器10为内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为被嵌合在第一连接器10的内部的外连接器。
在第一连接器10的壳体的嵌合孔18内,多个第一接触部件19的前端部是与连接器嵌合方向相平行地突出的,以便能够与对方侧的接触部件相嵌合。另外,在被设置在第二连接器20的壳体中的接触部件安装孔28内,容纳着从壳体的后部引出的各电线W的前端的第二接触部件29。
第一连接器10的壳体和第二连接器的壳体都是多边形的,分别由树脂的一体成形品构成。
如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0的壳体和第二连接器20的壳体上,分别一体地设有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这些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在两连接器10、20已被嵌合在正常的位置时,与该嵌合动作联动地相互卡合,由此将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锁定在嵌合状态。
另外,在第一连接器20的壳体的内面上,设有作为解除状态保持机构的凹部14或狭缝(槽)12,在将第二锁定部23按下到解除其与第一锁定部15之间的相互卡合的位置之际,所述凹部14或狭缝12将第二锁定部23保持在该位置。
如图2所示,在将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嵌合及脱离时,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被配置相互干涉的位置。另外,第二锁定部23被设置在后述的第二挠性锁定臂21上。由此,第二锁定部23能够从与第一锁定部15相干涉的位置至成为非干涉的位置位移。而且,在成为该非干涉的位置,配置有上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
更具体地说就是,在第一连接器10的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具有第一锁定部15的第一挠性锁定臂11是与壳体成一体设置的。此第一挠性锁定臂11,在第二锁定部23伴随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的嵌合动作而与第一锁定部15干涉时,依靠自身挠曲,容许第二锁定部23通过。而且,当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一直被嵌合到正常的位置时,第一挠性锁定臂11从挠曲状态复原,起着使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的卡合面15a、23b彼此卡合的作用。
另外,在第二连接器20的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外侧,具有第二锁定部23的第二挠性锁定臂21是与壳体成一体设置的。此第二挠性锁定臂21,在与第一挠性锁定臂11的挠曲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挠性。此第二挠性锁定臂21,通过从通常位置挠曲,能够使得第二锁定部23相对于第一锁定部15位移至非干涉的位置。
而且,在第一连接器10侧的第一挠性锁定臂11的内面上,设有通过将第二挠性锁定部21保持在挠曲的状态下使第二锁定部23相对于第一锁定部15保持在非干涉的位置的上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或狭缝(槽)12。
这里,在第一挠性锁定臂11的挠曲方向被设定为左右方向的同时,第二挠性锁定臂21的挠曲方向被设定为上下方向,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被设置在与第一锁定部15相比为下侧的位置。
另外,第一、第二挠性锁定臂11、21分别为一对并被设置在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的壳体的左右侧部上,左右一对第二挠性锁定臂21由操作部22连接着。
上述第一连接器10侧的第一挠性锁定臂11,由被夹在从第一连接器10的壳体的左右侧壁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向后端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的两条狭缝12之间的壁体构成。而且,第一锁定部15由留在槽13(内面的凹部也可)的前侧的壁部构成,上述槽13被形成在从由该壁体构成的第一挠性锁定臂11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隔开间隔的位置上。该壁部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端面成为第一锁定部15相对于第二锁定部23的卡合面15a。
另外,上述第二连接器20侧的第二挠性锁定臂21,作为与该左右侧壁大致相平行地从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向后端方向延伸且可以以上述前端为支点21a向上下方向自由挠曲的悬臂梁,被形成在第二连接器20的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外侧。而且,第二锁定部23,作为锁定爪,被突出地设置在作为该悬臂梁而被形成的第二挠性锁定臂21的自由端21b侧的外侧面上,该锁定爪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端面,成为第二锁定部23相对于第一锁定部15的卡合面23b。
另外,在第一连接器10侧的第一挠性锁定臂11的内面上,设有作为第二锁定部23而被突出地设置的锁定爪嵌入的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或狭缝(槽)12。在此情况下,在凹部14的上端面、和第二锁定部23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二挠性锁定臂21的挠曲方向正交地相互卡合的卡止面14d、23d。
另外,在第一锁定部15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面和第二锁定部23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面的至少任意一方上,设有导向斜面。在伴随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的嵌合动作,第一锁定部15和第二锁定部23相互干涉时,导向斜面使第一挠性锁定臂11向挠曲方向引导并位移。在本例中,仅在第二锁定部23侧设有导向斜面23a。
另外,在从第二锁定部23、和第二锁定部23与第一锁定部15相干涉的位置向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或狭缝12移动的路径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导向斜面13b、23c。导向斜面13b、23c在使第二挠性锁定臂21挠曲时使第一挠性锁定臂11向外侧挠曲,以便第二锁定部23嵌入到上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或狭缝12上。
下面叙述作用。
如图1~图3所示,如果使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一直嵌合至正常的位置,则通过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自动地相互卡合,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被锁定在嵌合状态。
即,如果使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沿图2中的箭头A方向嵌合,则伴随该嵌合动作,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相互干涉,第一挠性锁定臂11向箭头B方向挠曲。而且,如果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一直被嵌合至正常的位置,则第一挠性锁定臂11从挠曲状态复原,相互干涉的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的卡合面15a、23b彼此相互卡合,第一、第二连接器10、20以嵌合状态被锁定。在此状态下,两连接器10、20的接触部件19、29彼此相互结合,实现电气连接。
接下来,在使连接器10、20脱离时,首先,沿着图8中的箭头C方向按压操作部22而使第二挠性锁定臂21向下挠曲,使第二锁定部23一直位移至与第一锁定部15相互不干涉的位置。于是,锁定部15、23的卡合被解除,第二锁定部23嵌入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或狭缝(槽)12内,由此,第二锁定部23被保持在该位置。因此,此后可以在该保持着的状态下,从第一连接器10中拔出第二连接器20。即,由于只要第二锁定部23在脱离方向上移动至不成为障碍的位置即可,所以成为凹部14的外侧的壁不存在的状态(已与槽12一体化的状态),能够使狭缝(槽)12具有解除状态保持机构的功能。另外,因为槽12位于上、下,所以位移至哪一个里都可以。
这样,可以分别进行连接器10、20的锁定解除操作和连接器10、20的拔出操作。因此,即使在不能同时进行这两个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使连接器10、20脱离,实现操作性的提高。而且,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准备其它的夹具或添加其它的部件,所以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能够以小型廉价的方式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这种连接器,由于利用两个挠性锁定臂11、21的挠曲来进行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的锁定及锁定解除,所以结构简单,不用花费壳体的成形成本。另外,因为第一、第二挠性锁定臂11、21的挠曲方向被设定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所以各自不会妨碍对方侧的挠性锁定臂11、21的挠曲。
另外,由于能够通过按下第二挠性锁定臂21使得第二锁定部23卡合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或狭缝12上,所以锁定解除操作变得简单,能够在该解除操作的状态下使连接器10、20脱离。
另外,由于在壳体的左右设有挠性锁定臂11、21,所以能够平衡性良好地牢固地锁定,与此同时,锁定解除操作也能够仅通过按下操作部22而平衡性良好地简单地进行。
另外,仅通过在第一连接器10的壳体的左右侧壁中设置两条狭缝12构成了第一挠性锁定臂11。进而,将第一锁定部15不设置成在第一挠性锁定臂11的内面上突出的凸部,而由挠性锁定臂11自身的壁部构成。所以,能够不增加多余的厚度,而仅在壳体的侧壁的厚度的范围内紧凑地设置必要的功能要素。
另外,由于将第二挠性锁定臂21作为以前端为支点21a的悬臂梁来构成,将第二锁定部23作为锁定爪突出地设置在第二挠性锁定臂21的自由端21b侧的外侧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依靠导向斜面23a的作用,能够平滑地使第一、第二锁定部15、23卡合。
另外,依靠导向斜面13b、23c的作用,能够平滑地使第二锁定部23卡合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14形成在下侧,但是也可以通过形成在上侧而使锁定抬高,从而能够解除第二锁定部23。另外,至于解除状态保持,也可以不用凹部14,而通过去除侧壁而扩大槽12的宽度,将第二锁定部23卡止在该槽上。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相互嵌合的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各壳体;
第一、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第二锁定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接器的各壳体形成为一体,在第一、第二连接器正常地嵌合时,通过与该嵌合动作联动地相互卡合,将第一、第二连接器锁定在嵌合状态;
解除状态保持机构,所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是与上述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各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成一体地形成的,在使上述第一、第二锁定部中的一个的锁定部位移到解除其与另一个的锁定部之间的卡合的位置之际,将上述一个锁定部保持在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第二锁定部被配置在当将上述第一、第二连接器嵌合及脱离时相互干涉的位置,该第一、第二锁定部中的一个锁定部被设置成能够从上述相互干涉的位置位移到成为相互不干涉的位置,在成为该不干涉的位置设置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以便能够保持上述一个锁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上成一体地设置具有上述第一锁定部的第一挠性锁定臂;
在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壳体上成一体地设置具有上述第二锁定部的第二挠性锁定臂;
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的结构为:在上述第二锁定部伴随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嵌合动作而与上述第一锁定部干涉时,依靠自身挠曲,允许第二锁定部通过,在第一、第二连接器被嵌合至正常的位置时,通过从挠曲状态复原,使得上述第一、第二锁定部的卡合面彼此卡合;
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的结构为:在与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挠性,通过从通常位置挠曲,使得上述第二锁定部能够相对于第一锁定部位移至不干涉的位置;
在上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上,设有通过将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保持在挠曲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二锁定部相对于第一锁定部保持在不干涉的位置的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方向被设定在左右方向上,与此同时,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的挠曲方向被设定在上下方向上,而且,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与上述第一锁定部相比被设置在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第二挠性锁定臂分别成一对地被设置在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壳体的左右侧部,左右一对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由操作部连接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器被构成为内连接器,上述第二连接器被构成为嵌入在第一连接器的内部的外连接器;
上述第一连接器侧的第一挠性锁定臂,由被夹在从第一连接器的壳体的左右侧壁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向后端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的两条槽之间的壁体构成;
上述第一锁定部由留在被形成于从由该壁体构成的第一挠性锁定臂的连接器的嵌合方向的前端隔开间隔的位置上的槽或内面为凹部的前侧的壁部构成;
该壁部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端面被作为相对于上述第二锁定部的卡合面;
上述第二连接器侧的第二挠性锁定臂,作为与该左右侧壁大致平行地从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向后端方向延伸且以上述前端为支点向上下方向自如挠曲的悬臂梁,被形成在第二连接器的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外侧;
上述第二锁定部作为锁定爪被突出地设置在作为该悬臂梁而被形成的第二挠性锁定臂的自由端侧的外侧面上,该锁定爪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后端面被作为相对于上述第一锁定部的卡合面;
在上述第一连接器侧的第一挠性锁定臂的内面上,作为上述解除状态保持机构,设有作为上述第二锁定部而被突出地设置的锁定爪嵌入的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或上述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锁定部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面和上述第二锁定部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导向斜面,在伴随上述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嵌合动作,在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相互干涉时,上述导向斜面将第一挠性锁定臂向挠曲方向引导并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第二锁定部、和该第二锁定部与上述第一锁定部相干涉的位置向上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或槽移动的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导向斜面,在已使上述第二挠性锁定臂挠曲时,上述导向斜面使上述第一挠性锁定臂挠曲,以便第二锁定部能够向上述解除状态保持用的凹部或槽嵌入。
CN2008100034869A 2007-01-19 2008-01-17 连接器的锁定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0521 2007-01-19
JP2007010521 2007-01-19
JP2007010521A JP2008177096A (ja) 2007-01-19 2007-01-19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041A true CN101227041A (zh) 2008-07-23
CN101227041B CN101227041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70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348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041B (zh) 2007-01-19 2008-01-17 连接器的锁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77096A (zh)
CN (1) CN101227041B (zh)
TW (1) TW20083642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423A (zh) * 2014-11-04 2016-05-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232848A (zh) * 2016-12-09 2018-06-29 第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12018562A (zh) * 2019-05-30 2020-12-01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具有活动解锁结构的插头连接器及其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0005B2 (ja) 2012-02-24 2015-03-04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ネクタの嵌合状態を検査する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並びにコネクタを有する電気機器の組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7185A (ja) * 1994-05-11 1995-11-2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装置
GB2344700A (en) * 1998-12-09 2000-06-14 Ibm Releasing latched connectors
JP2001068216A (ja) * 1999-08-30 2001-03-1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423A (zh) * 2014-11-04 2016-05-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576423B (zh) * 2014-11-04 2018-04-0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232848A (zh) * 2016-12-09 2018-06-29 第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8232848B (zh) * 2016-12-09 2019-12-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12018562A (zh) * 2019-05-30 2020-12-01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具有活动解锁结构的插头连接器及其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77096A (ja) 2008-07-31
CN101227041B (zh) 2010-12-08
TW200836429A (en) 2008-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79458B2 (ja) レバー付コネクタ
JP426793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5527764B2 (ja) 雄型コネクタ及び雌型コネクタ並びにこれらのコネクタからなる電気コネクタ
JP5289301B2 (ja) 電気的接続器具のロック用カバー
KR20040106261A (ko) 잠금해제 레버의 파손을 방지하는 개선된 효과를 갖는커넥터
CN101227041B (zh) 连接器的锁定机构
JP649201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ばね離間機能を有するアセンブリ
JP4200169B2 (ja) コネクタ
JP2014022214A (ja) コネクタ
JP4575423B2 (ja) コネクタ
JP6569131B2 (ja) 嵌合検知機能を有する電気接続装置
JP7275275B2 (ja) コネクタ
JP5610959B2 (ja) コネクタ
JP7199205B2 (ja) 電気プラグコネクタ
JP3869411B2 (ja) 光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解除装置
KR20150034288A (ko) 광 커넥터
JP2004258094A (ja) リリース機構付きパッケージ
US9742114B2 (en) Connector with a claw of locking member
WO2017187961A1 (ja) 嵌合検知機能を有する電気接続装置
JP2008066122A (ja) 多連装コネクタ
JP733002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7453087B2 (ja) コネクタ
EP3512049B1 (en) Connector housing and connector
JP4442502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548198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