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3569A - 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3569A
CN101223569A CNA2006800263585A CN200680026358A CN101223569A CN 101223569 A CN101223569 A CN 101223569A CN A2006800263585 A CNA2006800263585 A CN A2006800263585A CN 200680026358 A CN200680026358 A CN 200680026358A CN 101223569 A CN101223569 A CN 101223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display device
preparation
relaying
sign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63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9155C (zh
Inventor
中川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23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91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915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02F1/136263Line de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02F1/136272Auxiliary l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使用多个信号线进行显示,其包括用于在信号线产生断线时进行修正的、形成为能够与各信号线连接的预备配线,该预备配线上设置有切断用的收缩部。由此,能够容易并且适当地对信号线的断线缺陷进行修正。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显示装置中设置的断线修正用的预备配线和防止过剩电流用的共用配线。
背景技术
例如在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多个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呈矩阵状配置,并且在它们的交点附近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和与其连接的像素电极,由扫描信号线控制薄膜晶体管的ON/OFF(接通/断开),从数据信号线向各像素电极提供信号电位,由此,使液晶的取向状态变化,进行信息的显示。
近年来,要求显示品质进一步提高,数据信号线的线宽变得非常细,达到10μm以下(例如6μm)。因此,在制造工序中容易产生断线。例如,在成膜时卷入尘埃、或在蚀刻时在抗蚀剂掩模中产生针孔,就会导致产生断线。当这样数据信号线产生断线时,无法向该断线位置以后的像素电极写入正确的信号电位,在画面上会出现黑线(normallyblack mode:常黑模式)或亮线(normally white mode:常白模式)。从显示品质的观点看,这是重大的缺陷。
作为对这样的断线缺陷进行修正的方法,已提出以下方法:设置从数据信号线的信号输入侧端部附近通过面板外部基板等到达该数据信号线的相反侧的端部附近(显示区域的下侧)的预备配线,使用激光等将断线的数据信号线的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的端部(终端部)与预备配线进行熔接,由此,向该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输入信号。利用上述方法进行缺陷修正时,在显示区域的下侧(面板下部)预先形成图7所示那样的预备配线图案,以进行与断线的数据信号线的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3-23425号公报(公开日:1991年1月31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271722(公开日:1999年10月8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264788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发明内容
在此,特别是在大型的显示装置(TV、监视器等)中,预备配线的线宽较大,连接位置以后的部分(不需要的部分)也变长,因此,由该不需要的部分产生的负荷增大。因此,如图8所示,需要将该不需要的部分(图中的斜线部)切除。
但是,当预备配线的线宽变大时,会产生其切断(例如激光切割)变得不容易、切断费事、或不能适当地切断等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由,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并且适当地对信号线的断线缺陷进行修正E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使用多个信号线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信号线产生断线时进行修正的、形成为能够(直接或通过配线等)与各信号线连接的预备配线,该预备配线上设置有切断用的收缩部。上述信号线只要是数据信号线等在显示装置中成为信号的传送路径的线路即可。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某信号线产生断线,通过例如将其信号输入侧端部和从信号输入侧看位于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的端部(终端部)与预备配线连接(例如熔接),能够通过该预备配线向该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发送信号。在此,在上述结构中,在该预备配线上设置有切断用的收缩部。即,通过在该收缩部将预备配线切断,能够容易地将预备配线中与信号传送无关的部分(与信号线的连接部以后的部分、或者与和该信号线连接的中继配线的连接部以后的部分)切除。由此,能够对从信号输入侧看位于断线位置以后的不良线路进行修正,能够消除由断线引起的显示不良,并且能够大幅省去此时的麻烦。上述收缩部优选设置在各信号线的信号输入侧端部的相反侧端部(终端部)附近。
此外,在本显示装置中,也能够构成为:对每规定根数的信号线设置有与这些信号线交叉的中继配线,各中继配线与多根预备配线交叉。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预备配线与信号线之间设置中继配线,能够减少预备配线与信号线的交叉位置,从而能够使寄生电容等不良影响减少。
在该结构中,在有断线的信号线的情况下,规定的中继配线与1根信号线和1根预备配线连接,并且,该预备配线在与中继配线的连接部以后形成的收缩部被切断。在此,通过将该收缩部设置在与中继配线的连接部附近(优选紧接在该连接部之后),能够将更多的不需要的部分(预备配线中与信号传送无关的部分)切除,从而能够对从输入侧看位于断线位置以后的不良线路进行修正。
此外,在本显示装置中,也能够构成为:以1以上的规定数的中继配线作为1组,各预备配线在被中继配线的各组夹着的部分具有收缩部。这样,能够使预备配线和中继配线的交叉(能够直接连接的)部分与收缩部接近,能够将更多的不需要的部分(预备配线中与信号传送无关的部分)切除,从而高精度地对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不良线路)进行修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使用多个信号线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在信号线中流动的过电流放出的共用配线,该共用配线上设置有切断用的收缩部。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某信号线与共用配线由于某种原因而短路,也能够容易地在该收缩部将该共用配线切断。由此,能够减少向该短路的信号线施加的来自共用配线的负荷,并且能够省去此时的麻烦。
本发明提供一利显示装置,其包括形成有多个数据信号线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部的周围具有用于在数据信号线产生断线时进行修正的多根预备配线,在各预备配线上,在沿着显示部的与(图像)数据输入侧的边缘相反侧的边缘的部分,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收缩部。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某数据信号线产生断线,将该数据信号线的端部直接或通过配线与预备配线连接,能够在从信号输入侧看位于上述连接位置以后的部分的收缩部将该预备配线切断。即,能够对数据信号线的断线进行修正并且减少由与信号传送无关的不需要的部分引起的负荷,并且能够省去此时的麻烦。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优选设置有通过相邻的2个收缩部之间、并朝向数据信号线的端部的中继配线。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构成为:至少1根预备配线与中继配线熔接并且在从信号输入侧看紧接着熔接位置以后的收缩部被切断,并且该中继配线与有断线的数据信号线熔接。
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用于在信号线产生断线时进行修正的、能够直接与各信号线连接或能够通过中继配线与各信号线连接的预备配线(1根以上),并且,在该预备配线的能够与上述信号线或中继配线连接的位置以后的部分形成收缩部的工序;检查是否有断线的信号线的工序;和如果有断线的信号线,则将该断线的信号线与预备配线连接并且在该预备配线的收缩部将该预备配线切断的工序。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显示装置,即使某信号线产生断线,通过例如将其信号输入侧端部和从信号输入侧看位于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的端部(终端部)与预备配线连接,能够通过该预备配线向该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传送信号(信号电位)。在此,在上述结构中,该预备配线上设置行切断用的收缩部。即,如果在该收缩部将预备配线切断,则能够非常容易地将预备配线中与信号传送无关的部分(不需要的部分)切除。由此,能够容易并且适当地对信号线的断线缺陷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缺陷修正后)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缺陷修正前)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缺陷修正后)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缺陷修正前)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缺陷修正中)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缺陷修正前)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缺陷修正后)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w     收缩部
SPL   预备配线
RL    输入侧中继配线
rL    非输入侧中继配线
S     (断线的)数据信号线
A~N  显示块
a~n  连接块
1     液晶显示装置
3     连接部
7     面板
10    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6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下。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断线修正前的显示装置,图3表示断线修正后的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本显示装置1包括连接部3、面板7、预备配线SPL1~14、输入侧中继配线RL和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在面板7内形成有显示区域10。在该显示区域10中,在图中上下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数据信号线,在图中左右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扫描信号线,在它们的交点附近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但在图2中将这些结构省略,在图3中仅表示出有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1~7(图中×符号表示断线位置)。在此,在没有断线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中,在图中从上(数据信号输入侧)向下(数据信号非输入侧)传送数据信号,在扫描信号线中,在图中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传送扫描信号。此外,将显示区域10分割(分割成14份)为显示块A~N,每个显示块具有规定根数(3~4百根)的数据信号线。
连接部3设置在显示区域10的上侧(显示区域10的上方向的外侧),由与各显示块(A~N)对应的连接块a~n构成。在各连接块中,连接有属于对应的显示块的数据信号线,并列设置有2个电路,每个电路由1个端子和在输入侧与该端子连接的1个缓冲器构成。
各预备配线SPL1~14,其一端与各连接块的缓冲器的输出连接,并且通过面板7的外侧(对于SPL1~7,是左方向的外侧;对于SPL7~14,是右方向的外侧)绕至面板7内的显示区域10的下侧(显示区域10的下方向的外侧、面板下部)区域中。在该显示区域10的下侧区域中,各预备配线SPL1~14沿着扫描信号线的方向延伸。例如,预备配线SPL2,其一端与连接块b的各缓冲器的输出连接,并且通过面极7的左方向的外侧,绕至面板7内的显示区域10的下侧区域中,在该显示区域10的下侧区域中,成为沿着扫描信号线的形状。此外,预备配线SPL13,其一端与连接块m的各缓冲器的输出连接,并且通过面板7的右方向的外侧,绕至面板7内的显示区域10的下侧区域中,在该显示区域10的下侧区域中,成为沿着扫描信号线的形状。在断线修正前(图2),在显示区域10的下侧区域中,来自两侧的2根预备配线(SPL1和SPL14、SPL2和SPL13……)成为相互连接的形状。
在此应该关注的是,在各预备配线(SPL1~SPL14)中,在显示区域10的下侧区域(各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非输入侧端部附近),设置有作为断线缺陷修正时的切断位置的收缩部(变细的部分)。
此外,在显示区域10与连接部3之间设置有输入侧中继配线RL。即,在相邻的2个显示块和与它们对应的2个连接块之间,并列设置有在沿着扫描线的方向上延伸的2根输入侧中继配线RL,一根输入侧中继配线与一个连接块的端子连接,另一根输入侧中继配线与另一个连接块的端子连接。由此,能够对属于2个显示块的数据信号线中的2根数据信号线进行修正。即,整体上能够对最多14根数据信号线进行修正。此外,即使在1个显示块中产生2根断线也能够进行修正。例如,在相邻的显示块E、F和连接块e、f之间,并列设置有在沿着扫描线的方向上延伸的输入侧中继配线RL1和RL2,输入侧中继配线RL1与连接块e的各端子连接,输入侧中继配线RL2与连接块f的各端子连接。
此外,如图2所示,在各显示块(A~N)的下侧(各显示块的下方向的外侧),设置有非输入侧中继配线,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具有倒L字型形状、即一边沿着数据信号线的方向而另一边位于显示块侧的形状。此外,虽然在图2、1、4等中被变形,但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的沿着数据信号线的边较短。在图2中表示出了2根形状较大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和2根形状较小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以较大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与较小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交替的方式在扫描信号线的方向上排列,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由4根形状较大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和4根形状较小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构成、以较大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与较小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交替的方式在扫描信号线的方向上排列的结构。
图4是图2中的区域X的放大图。如该图所示,在显示块E的下侧,具有倒L字型的4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1~rL4,沿着扫描信号线的方向,以较大形状的rL1、较小形状的rL2、较大形状的rL3和较小形状的rL4的顺序排列。如图4所示,属于显示块E的各数据信号线与rL1~rL4中的任一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的一边(长边部)交叉。另外,如图2、图4所示,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1、rL2、rL3、rL4)的另一边(短边部),与在沿着各扫描信号线的方向上延伸的7根预备配线SPL 1~7交叉(在图4中仅表示出其一部分)。在此,各预备配线(SPL1~SPL7)的收缩部w形成于与D块对应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4和与E块对应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 1之间、与E块对应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2和与E块对应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3之间、以及与E块对应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4和与F块对应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1之间。
即,在图2中,属于各显示块A~N的数据信号线和与该显示块对应的4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中的任一个交叉。另外,预备配线SPL1~7分别和与各显示块A~G对应而设置的4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交叉,预备配线SPL8~14分别和与各显示块H~N对应而设置的4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交叉。另外,各预备配线(SPL1~SPL7)的收缩部,以位于与各块对应的(从左开始)第二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和与该块对应的第三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之间、以及与该块对应的第四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和与(在右方)相邻的块对应的第一根非输入侧中继配线之间的方式,隔开一定的间隔而形成。这样,能够使预备配线和非输入侧中继配线的连接部分与收缩部接近,能够将更多的不需要的部分(预备配线中与信号传送无关的部分)切除。
在此,如图3、图5和图1所示,对图2所示的配线图案进行断线的信号线的修正。以下,对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3和S4的修正进行说明,对于其它的数据信号线的修正也是同样。此外,虽然在图1、3、5中被变形,但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的沿着数据信号线的边较短。
首先,在显示区域10的上侧(显示区域10的上方向的外侧),断线的数据信号线(数据信号输入侧端部)与预备配线通过输入侧中继配线RL连接。例如,对于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3,使用激光将该信号线S3与输入侧配线RL1熔接。此外,对于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4,使用激光将该信号线S4与输入侧配线RL2熔接。
接着,在显示区域10的下侧(显示区域10的下方向的外侧),断线的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非输入侧端部(终端部)与预备配线通过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连接。例如,对于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3,使用激光将该信号线S3(终端部)与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2的一边(长边部)熔接、并且使用激光将该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2的另一边(短边部)与预备配线SPL6熔接。此外,对于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4,使用激光将该数据信号线S4(终端部)与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3的一边(长边部)熔接、并且使用激光将该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3的另一边(短边部)与预备配线SPL5熔接。
接着,使用激光将与断线的信号线连接的预备配线在其收缩部切断。例如,将(通过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2)与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3连接的预备配线SPL6,在位于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2和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3之间的收缩部w切断。此外,将(通过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3)与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4连接的预备配线SPL5,在位于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4和与显示块F对应的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1之间的收缩部w切断。
通过以上的工序,通过作为与显示块E、F对应的输入侧中继配线中的一根的RL1、连接块f的各端子和各缓冲器、预备配线SPL6、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2,向数据信号线S3的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传送信号电位。由此,能够消除由断线引起的显示不良。此外,通过作为与显示块E、F对应的输入侧中继配线中的另一根的RL2、连接块e的各端子和各缓冲器、预备配线SPL5、非输入侧中继配线rL3,向数据信号线S4的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传送信号电位。由此,能够消除由断线引起的显示不良。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预备配线SPL在收缩部w切断,能够容易地将预备配线SPL中与信号传送无关的部分(与中继配线rL的连接部以后的部分)切除。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对断线的信号线(S1~S7)的断线位置以后的部分进行修正,并且能够大幅省去此时的麻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用于在信号线产生断线的情况下进行修正的预备配线上设置有切断用的收缩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6所示,也能够在通过MOS晶体管(Tr)等开关元件将在各数据信号线中流动的过电流放出的共用配线上,设置切断用的收缩部w。
在数据信号线与共用配线由于异物等而短路(漏电)的情况下,共用配线的负荷被施加在数据信号线上,显示品质下降。因此,进行该共用配线的切断,但在大型的显示装置等中,共用配线较粗,其切断费事。
在此,如果在图6所示的收缩部w将共用配线切断,则能够高精度地对由配线短路引起的显示不良进行修正,而不会太费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将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例如适合于大型的液晶显示TV、监视器。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使用多个信号线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在信号线产生断线时进行修正的、形成为能够与各信号线连接的预备配线,
该预备配线上设置有切断用的收缩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1根预备配线与断线的信号线连接并且在其收缩部被切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每规定根数的信号线设置有与这些信号线交叉的中继配线,各中继配线与多根预备配线交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配线中的至少1根与1根信号线和1根预备配线连接,并且,该预备配线在与中继配线的连接部附近形成的收缩部被切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1以上的规定数的中继配线作为1组,各预备配线在被中继配线的各组夹着的部分具有收缩部。
6.一种显示装置,使用多个信号线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将在信号线中流动的过电流放出的共用配线,
该共用配线上设置有切断用的收缩部。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形成有多个数据信号线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部的周围具有用于在数据信号线产生断线时进行修正的多根预备配线,
在各预备配线上,在沿着显示部的与数据输入侧的边缘相反侧的边缘的部分,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收缩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通过相邻的2个收缩部之间、并朝向数据信号线的端部的中继配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1根预备配线与中继配线熔接并且在从信号输入侧看紧接着熔接位置以后的收缩部被切断,并且该中继配线与有断线的数据信号线熔接。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1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使用通过显示区域的多个信号线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用于在信号线产生断线时进行修正的、能够直接与各信号线连接或能够通过中继配线与各信号线连接的预备配线,并且,在该预备配线的能够与所述信号线或中继配线连接的位置以后的部分形成收缩部的工序;
检查是否有断线的信号线的工序;和
如果有断线的信号线,则将该断线的信号线与预备配线连接并且在该预备配线的收缩部将该预备配线切断的工序。
CN200680026358A 2005-08-12 2006-07-28 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05891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35066 2005-08-12
JP235066/2005 2005-08-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3569A true CN101223569A (zh) 2008-07-16
CN100589155C CN100589155C (zh) 2010-02-10

Family

ID=3775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6358A Active CN100589155C (zh) 2005-08-12 2006-07-28 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8040308B2 (zh)
JP (1) JP4567058B2 (zh)
CN (1) CN100589155C (zh)
WO (1) WO200702078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830A (zh) * 2012-07-10 2012-10-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
CN108139640A (zh) * 2015-10-06 2018-06-0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7058B2 (ja) * 2005-08-12 2010-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405162B2 (en) * 2011-08-10 2016-08-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with auxiliary repair line
KR101924995B1 (ko) * 2012-01-20 2018-1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의 단선 방법
US20140016055A1 (en) * 2012-07-10 2014-01-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with the same
CN105378553B (zh) * 2013-07-19 2019-12-17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0303024B2 (en) 2014-12-26 2019-05-28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7251130A (zh) 2015-02-16 2017-10-13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电路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WO2016132434A1 (ja) * 2015-02-16 2016-08-25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回路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配線修正方法
WO2019159325A1 (ja) * 2018-02-16 2019-08-22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3716B2 (ja) 1989-02-22 1997-04-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US5268678A (en) * 1989-06-20 1993-1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atrix-type display device
JP2712764B2 (ja) * 1990-06-08 1998-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H08320466A (ja) * 1995-03-17 1996-12-03 Sharp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その欠陥修正方法
JP3396620B2 (ja) * 1998-03-20 2003-04-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JP3381681B2 (ja) * 1999-09-28 2003-03-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断線補修方法
JP2001264788A (ja) 2000-03-14 2001-09-26 Sharp Corp 配線電極の接続方法、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と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の欠陥修正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加工装置
JP4567058B2 (ja) * 2005-08-12 2010-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830A (zh) * 2012-07-10 2012-10-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
CN108139640A (zh) * 2015-10-06 2018-06-0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7020784A1 (ja) 2009-02-19
WO2007020784A1 (ja) 2007-02-22
US8040308B2 (en) 2011-10-18
US8284141B2 (en) 2012-10-09
JP4567058B2 (ja) 2010-10-20
US20120002128A1 (en) 2012-01-05
US8471800B2 (en) 2013-06-25
CN100589155C (zh) 2010-02-10
US20100060559A1 (en) 2010-03-11
US20120146970A1 (en) 2012-06-14
US8144097B2 (en) 2012-03-27
US20120326953A1 (en)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9155C (zh) 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0372300B1 (ko) 수리선을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US11402709B2 (en) Repairing method for broken gate and data line in array substrate and array substrate
JP632879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1000518Y (zh) 可降低修复线信号延迟的液晶显示装置
US1047539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H08320466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その欠陥修正方法
CN102722058A (zh) 一种液晶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修复方法
CN102650784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件及其修复方法
CN105378553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8957804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维修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629050A (zh) 一种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断线的方法
CN108139640A (zh) 显示装置
CN110764328B (zh) 显示基板及其维修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16461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维修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898341B (zh) 液晶面板修复线结构
CN107768387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KR10047217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561565A (zh) 阵列基板的断线修复方法
WO2016103475A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0727152A (zh) 显示基板及其维修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030030719A (ko) 리페어라인이 형성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967886A (zh) 阵列基板及其断线修复方法
CN109541866A (zh) 阵列基板中线路的切断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