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5136B -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5136B
CN101205136B CN2006101653392A CN200610165339A CN101205136B CN 101205136 B CN101205136 B CN 101205136B CN 2006101653392 A CN2006101653392 A CN 2006101653392A CN 200610165339 A CN200610165339 A CN 200610165339A CN 101205136 B CN101205136 B CN 1012051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far infrared
ceramic beads
infrared ceramic
normal tempera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53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5136A (zh
Inventor
杨金龙
席小庆
黄勇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O-GERMAN UNITE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O-GERMAN UNITE HIGH-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O-GERMAN UNITE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653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05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05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5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5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51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将质量分数Al2O3:30-38%、MgO:12-20%、SiO2:45-55%及质量分数MnO2:55-65%、Fe2O3:35-45%分别混合均匀,在一定高温下煅烧之后,再与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57-63%、17-23%、TiO2:1%、ZrO2:2%、SiC:15-19%混合,并经球磨使粉体粒径D95≤1.0μm;将上述粉体制成0.3-5.0mm陶瓷小球坯体,烘干若干小时后,在一定高温下保温烧结成陶瓷小球;最后经离心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这种陶瓷小球可直接置于家用微波炉中在1-5分钟之内加热到30-90℃。

Description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陶瓷小球,尤其是指一种可在常温下进行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
背景技术
人体组织是由60-70%水分子构成的,其余为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由于水分子与有机体对红外线的反射、透射和吸收有选择性,人体所辐射的远红外波长为5-25μm,峰值波长为9.25μm,其中8-15μm波长占人体所放射全部辐射能的60%,人体能发出上述波长的远红外线也就能很好吸收这一波段的远红外线,该波段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的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分子间的结合力,进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产生共振效应。远红外能够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部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发散,使毛细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增加基体抵抗力,提高基体免疫功能,调节神经,使之达到异常兴奋的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积极作用。
远红外陶瓷材料能放射出8-25μm的远红外线,与生物体所需要的波段相匹配,具有良好的热效应和共振效应,其共振效应使生物分子产生共振吸收效应,使生物的分子能级激发而处于较高的共振能级,使人体获得超生物体的散热能力而引起良好的温暖舒适感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起到医疗保健作用。
如中国专利ZL 91100560.9、ZL 93104712.9、ZL 99254352.5所述,以往远红外陶瓷多采用粉体或板块的形式加以应用,将远红外陶瓷粉与粘合剂混和而成远红外陶瓷涂料,涂覆于织物之上,或采用丝网印刷于各种织物表面,或制成化学纤维,再纺织成布,或直接采用陶瓷板块装于袋内。上述方式存在涂覆不牢固,多次清洗后,会造成粉体脱落,远红外发射率降低,或织物落毛,刺激皮肤等缺点,因此有些制品无法直接与皮肤接触或存在接触感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滚动性和接触感、且强度高、永不磨损,无异味,可直接与皮肤接触并能够直接置于微波炉中加热,具有很高的远红外发射效率,而且具有良好的温热感的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其制造方法及步骤为:
a、将下述原料混合均匀,在一定高温下保温煅烧,形成α-堇青石相,研磨粉碎后作为原料A:
质量分数Al2O3:30-38%、MgO:12-20%、SiO2:45-55%;
b、将下述原料于还原气氛中进行高温保温煅烧,形成MnFe2O4尖晶石结构,研磨粉碎后作为原料B:
质量分数MnO2:55-65%、Fe2O3:35-45%;
c、将A、B与添加剂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A:57-63%、B:17-23%、TiO2:1%、ZrO2:2%、SiC:15-19%混合,经球磨使粉体粒径D95≤1.0μm;
d、将上述粉体制成0.3-5.0mm陶瓷小球坯体,经烘干若干小时后,在高温下保温一定时间烧结成瓷;
e、最后经离心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
另外,步骤a中的煅烧温度为1500℃,煅烧时间为5小时。
步骤b中的煅烧温度为1200℃,煅烧时间为10小时。
步骤d中的烧结温度为1400-1480℃,保温时间时间为5-10小时。
最佳烧结温度为1450℃,最佳保温时间为7小时。
步骤d中的烘干温度为150-180℃,烘干时间为3-5小时。
本发明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其各成分质量分数如下:
原料A为57-63%、原料B为17%-23%、添加剂TiO2为1%、ZrO2为2%、SiC为15-19%;
原料A的各成分质量分数为Al2O3:30-38%、MgO:12-20%、SiO2:45-55%;
原料B的各成分质量分数为MnO2:55-65%、Fe2O3:35-45%。
另外,该陶瓷小球为圆球形或椭圆球形或类花生圆柱形类球形状。
该陶瓷小球直径0.3-5.0mm,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
将该陶瓷小球直接置于家用微波炉中加热1-5分钟,温度可以达到30-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直径介于0.3-5.0mm的远红外陶瓷小球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滚动性和接触感、且其强度高、永不磨损,无异味,可直接于皮肤接触。能够直接置于微波炉中加热,大大提高远红外发射效率,具有良好的温热感。而传统远红外陶瓷利用人体自身的热量加热,无法达到最佳的热效应和共振效应。
该远红外陶瓷小球产品重组合性能好,产品性能多样。可以紧密充填于密封袋中制成多种保健带、或松散装入密封袋内制成热敷袋。作用范围大,可适用于人体腰,腹、肩、颈、膝等部位,能够全方位接触。且小球接触凸点明显,温热后的陶瓷小球珠互相擦搓,凸点能够达到充分的热敷和穴位按摩的双重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发明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说明如下:
本发明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
a、以Al2O3、MgO、SiO2为主料,质量分数为:Al2O3:30-38%、MgO:12-20%、SiO2:45-55%,经1400℃,保温煅烧5小时,合成以α-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堇青石材料,研磨粉碎后作为预处理原料A;
b、过渡金属氧化物MnO2、Fe2O3,以质量分数:MnO2:55-65%、Fe2O3:35-45%混合后在还原气氛中于1200℃保温煅烧10小时,研磨粉碎后作为预处理原料B;
c、将A、B与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A:57-63%、B:17-23%、TiO2:1%、ZrO2:2%、SiC:15-19%混合,经球磨使粉体粒径D95≤1.0μm。采用陶瓷胶态注射成型技术(如中国专利ZL02125221所述)或滚动成型技术制成0.3-5.0mm陶瓷小球坯体,在150-180℃烘干3-5小时,再经烘干后的坯体小球在1400-1480℃保温5-10小时烧结成瓷。其中,以1450℃保温烧结7小时为最佳,该温度可使该材料体系远红外辐射率达到最高,且烧成小球结构致密,强度高。压碎强度达到1000-2000N。最后经离心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以达到良好的接触感。
本发明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其各成分质量分数如下:原料A为57-63%、原料B为17%-23%、添加剂TiO2为1%、ZrO2为2%、SiC为15-19%;原料A的各成分质量分数为Al2O3:30-38%、MgO:12-20%、SiO2:45-55%;原料B的各成分质量分数为MnO2:55-65%、Fe2O3:35-45%。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在于采用以Al2O3、MgO、SiO2、SiC为主要原料同时掺入Fe2O3、MnO2、TiO2、ZrO2,制备成一种常温下吸收微波性能好的远红外复合陶瓷小球。由于该复合材料中,采用Al2O3、MgO、SiO2合成的α-堇青石,其晶体结构为斜方晶系,是环状结构的硅酸盐,平行于C轴方向有一个六元环组成的间隙,结构不紧密,易引入掺杂元素,引起晶格畸变,从而降低离子振动时的对称性,提高红外辐射中远红外发射率。
该复合材料体系中的Fe2O3、MnO2经预处理后形成MnFe2O4尖晶石结构,掺入TiO2、ZrO2后,Mn4+、Fe3+或空位被大半径离子Zr4+、Ti4+取代或填充。形成反尖晶石和复杂的混合尖晶石结构,杂质离子或缺陷的存在对远红外发射率的提高具有积极贡献。这主要归因于电子的跃迁,以及晶格的非谐振动,形成一片很宽的强辐射带,因此8-14μm波段发射率很高。
虽然单一非金属氧化物材料的远红外全辐射率很难≥88%,但本发明中经过预处理形成的堇青石相和尖晶石结构,可以形成有效互补,提高整个红外波段辐射率,同时由于堇青石相的形成使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得到改善。
SiC是本发明中远红外复合陶瓷材料的室温微波耦合助剂。Al2O3、MgO、SiO2、TiO2、ZrO2在室温下介电损耗较低,对微波能量吸收很少,很难从室温开始加热,当SiC含量为15-19%时,复合材料的室温介电损耗值提高到0.07左右,对家用微波炉2.45GHz微波具有极好的辐射耦合吸收。同时SiC具有较高的远红外发射率,因此并不会降低本发明材料体系的远红外辐射率。
由于该复合陶瓷材料具有以上特点,本发明的陶瓷小球在微波炉中直接加热1-5分钟,温度可以达到30-90℃。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测试(报告编号:GXff2006-1021),在2-18μm波段范围内,法向全辐射发射率达到88%以上。
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Al2O3、MgO、SiO2以质量分数34%、16%、50%混合均匀,在1400℃保温煅烧5小时。氧化物MnO2、Fe2O3,以质量分数:60%、40%混合后在还原气氛中于1200℃保温煅烧10小时。将前两种煅烧产物与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60%、20%、1%、2%、17%混合,研磨粉碎至D95≤1.0μm。采用陶瓷胶态注射成型技术(如中国专利ZL 02125221所述)制成直径1.5-2.0mm陶瓷小球坯体,在160℃烘干4小时,将烘干后的坯体小球在1470℃保温烧结6小时,烧结成瓷后采用离心抛光,使陶瓷小球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陶瓷小球。另外,可以采用该陶瓷小球制成保健带。将陶瓷小球紧密充填于采用布纤维制成的长条状或适合于膝、肩、颈形状的密封袋内,密封袋内部的小球紧密填充。该保健袋可直接在微波炉中加热,也可以在密封袋内安装层状加热恒温装置加热。其在微波炉中加热4分钟,温度可以达到80℃,在2-18μm波段范围内,法向全辐射发射率达到88%以上。该保健带可以用于腰部、腹部、肩周、颈椎、膝盖或同时用于腰部、肩周和颈椎的热敷按摩。
实施例2:
将Al2O3:36%,MgO:17%,SiO2:47%(质量分数)混合均匀,在1400℃保温煅烧5小时。MnO2、Fe2O3,以质量分数:55%、45%混合后在还原气氛中于1200℃保温煅烧10小时。将两种煅烧产物与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58%、23%、1%、2%、16%混合,研磨粉碎至D95≤1.0μm。采用陶瓷小球滚动成型技术制成直径2.0-3.0mm陶瓷小球坯体,在160℃烘干4小时,将烘干后的坯体小球在1450℃保温10小时,烧结成瓷后采用离心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陶瓷小球。其在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温度可以达到40℃,在2-18μm波段范围内,法向全辐射发射率达到88%以上。采用该远红外陶瓷小球制成热敷袋,将陶瓷小球松散填充入纤维布所制成的袋内,陶瓷小球在其内部可以自由滚动。热敷带经微波加热可任意置于人体各个部进行全方位热敷、按摩,使用方便。
实施例3
将Al2O3:30%,MgO:15%,SiO2:55%(质量分数)混合均匀,经1400℃,5小时保温煅烧。MnO2、Fe2O3,以质量分数:65%、35%混合后在还原气氛中于1200℃保温煅烧10小时。将两种煅烧产物与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63%、17%、1%、2%、17%混合,研磨粉碎至D95≤1.0μm。采用陶瓷小球滚动成型技术制成直径2.0-3.0mm陶瓷小球坯体,在180℃烘干3小时,将烘干后的坯体小球在1480℃保温5小时,烧结成瓷后采用离心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陶瓷小球。其在微波炉中加热5分钟,温度可以达到90℃,在2-18μm波段范围内,法向全辐射发射率达到88%以上。采用该远红外陶瓷小球制成热敷袋,将陶瓷小球松散填充入纤维布所制成的袋内,陶瓷小球在其内部可以自由滚动。热敷带经微波加热可任意置于人体各个部进行全方位热敷、按摩,使用方便。
实施例4
将Al2O3、MgO、SiO2以质量分数38%、12%、50%混合均匀,经1400℃,5小时保温煅烧。氧化物MnO2、Fe2O3,以质量分数:60%、40%混合后在还原气氛中于1200℃保温煅烧10小时。将前两种煅烧产物与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57%、25%、1%、2%、15%混合,研磨粉碎至D95≤1.0μm。采用陶瓷胶态注射成型技术(如中国专利ZL 02125221所述)制成直径1.5-2.0mm陶瓷小球坯体,在150℃烘干5小时,将烘干后的坯体小球在1400℃保温烧结10小时,烧结成瓷后采用离心抛光,使陶瓷小球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陶瓷小球。其在微波炉中加热3分钟,温度可以达到65℃,在2-18μm波段范围内,法向全辐射发射率达到88%以上。另外,可以采用该陶瓷小球制成保健带。将陶瓷小球紧密充填于采用布纤维制成的长条状或适合于膝、肩、颈形状的密封袋内,密封袋内部的小珠紧密填充。该保健袋可直接在微波炉中加热,或密封袋内安装层状加热恒温装置。可以用于腰部、腹部、肩周、颈椎、膝盖或同时用于腰部、肩周和颈椎的热敷按摩。
实施例5:
将Al2O3:35%,MgO:20%,SiO2:45%(质量分数)混合均匀,经1400℃,5小时保温煅烧。MnO2、Fe2O3,以质量分数:55%、45%混合后在还原气氛中于1200℃保温煅烧10小时。将两种煅烧产物与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55%、23%、1%、2%、19%混合,研磨粉碎至D95≤1.0μm。采用陶瓷小球滚动成型技术制成直径2.0-3.0mm陶瓷小球坯体,在160℃烘干4小时,将烘干后的坯体小球在1450℃保温10小时,烧结成瓷后采用离心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陶瓷小球。其在微波炉中加热2分钟,温度可以达到60℃,在2-18μm波段范围内,法向全辐射发射率达到88%以上。采用该远红外陶瓷小球制成热敷袋,将陶瓷小球松散填充入纤维布所制成的袋内,陶瓷小球在其内部可以自由滚动。热敷带经微波加热可任意置于人体各个部进行全方位热敷、按摩,使用方便。
另外,该陶瓷小球的形状可以为圆球形或椭圆球形或类花生圆柱形类球形状,利用这种形状,可以在使用时利用小球接触凸点明显,温热后的陶瓷小球珠互相擦搓,凸点能够达到充分的热敷和穴位按摩的双重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于是依法提呈发明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例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发明,是以,举凡与本发明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均应属本发明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a、将下述原料混合均匀,在一定高温下保温煅烧,形成以α-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堇青石材料,研磨粉碎后作为原料A:
质量分数Al2O3:30-38%、MgO:12-20%、SiO2:45-55%;
b、将下述原料于还原气氛中进行高温保温煅烧,形成MnFe2O4尖晶石结构,研磨粉碎后作为原料B:
质量分数MnO2:55-65%、Fe2O3:35-45%;
c、将A、B与添加剂TiO2、ZrO2、SiC,以质量分数:A:57-63%、B:17-23%、TiO2:1%、ZrO2:2%、SiC:15-19%混合,经球磨使粉体粒径D95≤1.0μm;
d、将上述粉体制成直径0.3-5.0mm陶瓷小球坯体,经烘干若干小时后,在高温下保温一定时间烧结成瓷;
e、最后经离心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煅烧温度为1500℃,煅烧时间为5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煅烧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为10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烧结温度为1400-1480℃,保温时间为5-10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温度为1450℃,保温时间为7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烘干温度为150-180℃,烘干时间为3-5小时。
7.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其特征在于,其各成分质量分数如下:
原料A为57-63%、原料B为17%-23%、添加剂TiO2为1%、ZrO2为2%、SiC为15-19%;
原料A的各成分质量分数为Al2O3:30-38%、MgO:12-20%、SiO2:45-55%;
原料B的各成分质量分数为MnO2:55-65%、Fe2O3:35-45%;
其中,原料A的制法如下:
将下述原料混合均匀,在一定高温下保温煅烧,形成以α-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堇青石材料,研磨粉碎后作为原料A:
质量分数Al2O3:30-38%、MgO:12-20%、SiO2:45-55%;
其中,原料B的制法如下:
将下述原料于还原气氛中进行高温保温煅烧,形成MnFe2O4尖晶石结构,研磨粉碎后作为原料B:
质量分数MnO2:55-65%、Fe2O3:35-4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其特征在于,该陶瓷小球为圆球形或椭圆球形或类花生圆柱形类球形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其特征在于,该陶瓷小球直径0.3-5.0mm,其表面粗糙度Ra≤20μ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其特征在于,将该陶瓷小球直接置于家用微波炉中加热1-5分钟,其温度达到30-90℃。
CN2006101653392A 2006-12-18 2006-12-18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5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53392A CN101205136B (zh) 2006-12-18 2006-12-18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53392A CN101205136B (zh) 2006-12-18 2006-12-18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5136A CN101205136A (zh) 2008-06-25
CN101205136B true CN101205136B (zh) 2010-08-25

Family

ID=3956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533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5136B (zh) 2006-12-18 2006-12-18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051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8232A (zh) * 2010-09-28 2011-04-13 景德镇博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99034B (zh) * 2011-04-06 2012-10-10 湖南嘉盛电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堇青石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4609877A (zh) * 2015-02-11 2015-05-13 广州百煜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陶瓷体及其红外健康理疗仪
CN105198394B (zh) * 2015-09-30 2017-05-17 盐城工学院 高红外发射率的堇青石‑尖晶石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5868A (zh) * 2018-09-10 2018-12-11 郑红升 一种用于高温微波的材料
CN109463806A (zh) * 2018-11-03 2019-03-15 青岛创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男士内裤
CN109439034B (zh) * 2018-11-10 2021-05-14 刘鹏 一种零voc排放的双组分硅藻泥水性涂料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32A (zh) * 1993-04-13 1993-09-22 天津市硅酸盐研究所 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品的制备
CN1329581A (zh) * 1998-11-20 2002-01-0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低热膨胀高强度堇青石结构体的制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32A (zh) * 1993-04-13 1993-09-22 天津市硅酸盐研究所 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品的制备
CN1329581A (zh) * 1998-11-20 2002-01-0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低热膨胀高强度堇青石结构体的制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N 1329581 A,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5136A (zh) 2008-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5136B (zh) 一种可在常温下微波加热的远红外陶瓷小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92495A (zh) 一种能产生远红外的陶土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8232A (zh) 一种远红外陶瓷电热水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96558B (zh) 一种红外陶瓷保温杯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04496418A (zh) 负氧离子远红外线睡枕填充陶瓷球
CN107158575B (zh) 一种红外鼻敏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6948A (zh) 一种太赫兹源发射材料、太赫兹发射体及太赫兹床上用品
CN201625347U (zh) 多功能双面理疗垫
KR101924771B1 (ko) 온수용 매트리스 사출성형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온수용 매트
CN103504885B (zh) 非动力式能量层的制造方法
CN102212961B (zh) 一种蚕丝的加工方法
CN112843481B (zh) 一种热压光子多晶半导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KR100545046B1 (ko) 음이온 및 원적외선을 방출하는 기능성 세라믹제품 및 그제조방법
KR20230067304A (ko) 원적외선 방사 기능을 가지는 블랙 알루미나 세라믹 매트리스
CN106544852A (zh) 一种远红外磁疗多功能织造材料以及由其制成的坐垫
CN106344396A (zh) 一种微碳弹簧复合陶瓷球珠
CN106544853A (zh) 一种远红外磁疗多功能纺织品以及由其制成的服装
KR102546727B1 (ko) 원적외선 방사 기능을 가지는 블랙 알루미나 세라믹 매트리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H11246262A (ja) 遠赤外線放射材および放射体
CN1088556A (zh) 远红外紫砂陶瓷粉原料的制备工艺及制品
CN110407558A (zh) 一种活态瓷瓷具
KR101150925B1 (ko) 피부마사지용 기능성 미용팩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09715B1 (ko) 견운모를 이용한 원적외선 방사 매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4905365U (zh) 一种太赫兹床上用品
CN107981977A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纱布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NG YUNFE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SINO-GERMAN UNITE HIGH-TEC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1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5 HAIDIAN, BEIJING TO: 065201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27

Address after: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065201 Sanhe street, Yanjiao Development Zone No. 42 Fucheng Mu Fuk Building 3 unit 401 room

Patentee after: Wang Yunfeng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Yi City Dongyuan building B1 6-10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ino-German Unite High-Tec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