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2466A - 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2466A
CN101202466A CNA2007101997347A CN200710199734A CN101202466A CN 101202466 A CN101202466 A CN 101202466A CN A2007101997347 A CNA2007101997347 A CN A2007101997347A CN 200710199734 A CN200710199734 A CN 200710199734A CN 101202466 A CN101202466 A CN 101202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oltage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9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雅人
渡部亮
新井繁德
高田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2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24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bstract

即使在被连接了AC适配器的状态下负载较重,也能够抑制控制晶体管的功率损失所造成的发热,能够实现低成本和削减安装面积,同时能够提高安全性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100)包括:PchMOS晶体管(M1和M2),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电流检测电阻(Rs),其连接到PchMOS晶体管(M1和M2)的电流流出端子,检测充电电流;开关(130),设置在将电流检测电阻(Rs)进行旁路的路径上;以及负载电路(300),在开关(130)导通时,从电池(200)不通过电流检测电阻(Rs)而接受电源供给,通过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将电流检测电阻(Rs)的检测电压进行放大,在流入电池200的电流为规定值以下时,将开关(130)导通而使电流检测电阻(Rs)短路。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
本说明书在基于2006年12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334608号。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于移动机器等的电子机器,并由AC适配器(adapter)等的直流电源供给电力而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具有电池的移动机器等的电子机器中,装载采用了恒流充电控制和恒压充电控制作为对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充电装置。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和每单位质量的能量密度较大,从而能够实现装载该电池的机器的小型轻量化。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时,采用将电池的电压保持一定而供给充电电流的恒压充电方式,或者在恒流充电后进行恒压充电的恒流和恒压充电方式。实现任一个方式的充电装置都对恒压充电时充电电流达到被预先决定的满充电电流以下进行检测,从而结束充电。
图1是表示以往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在图1中,充电装置10所采用的结构包括:AC适配器输入端11,输入AC适配器的输出直流电压;锂离子电池等的电池12;负载电路13;充电单元14,由双极晶体管Q1和电流检测电阻Rs构成;电流误差放大器15,将电流检测电阻Rs的检测电压进行放大;电压误差放大器17,将电池电压与由基准电压源16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误差进行放大;电压误差放大器19,将电流误差放大器15的输出电压与由基准电压源18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误差进行放大;比较器21,将电池电压与由基准电压源20生成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开关22,选择电压误差放大器19的输出(e)与电压误差放大器17的输出(d)中的一个,并施加到双极晶体管Q1的基极上。
负载电路13是装载了充电装置的电子机器内的各种电子电路的总称,并以从电池12供给电力的方式而被连接。另外,AC适配器具有恒流下垂特性。
充电单元14的电流检测电阻Rs检测流入电池12的电流,检测电压通过电流误差放大器15而被放大。双极晶体管Q1,在其基极被选择了电压误差放大器19的输出时,将对电池12的充电电流进行恒流控制,而在其基极被选择了电压误差放大器17的输出时,将电池电压进行恒压控制。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充电装置的恒流充电控制和恒压充电控制的动作的时序图,表示AC适配输入端11与AC适配器连接时的AC适配器电压、电池电压、充电电流、电压误差放大器17的输出电压(d)、电压误差放大器19的输出电压(e)、比较器21的输出电压(f)以及双极晶体管Q1的发热量(g)。
Io是对负载电路13的流入电流,Ibat是对电池12的流入电流。图2中的实线表示在没有对负载电路13的供给电流或较小时的充电特性1(Io=Ibat),而图2中的虚线表示在对负载电路13的供给电流较大时的充电特性2(Io>>Ibat)。另外,根据负载电路13的负载的轻重,图2中的期间t1~t2分为t1-i和t2-i。以下,假设在充电特性1时期间为t1-i和t2-i,在充电特性2时期间为t1-ii和t2-ii。
在对负载电路13的供给电流较小的充电特性1(Io=Ibat)的情况下,使用图2的时序图详细说明上述的充电装置10的动作。
[期间t1-i]
AC适配器电压被输入到AC适配器输入端11,从而充电电流上升,而AC适配器电压根据AC适配器的恒流下垂特性降低,使得电池电压上升。在该期间t1-i,由于电池电压依然是较低的电压,所以电压误差放大器17的输出电压(d)是较低的电压。
由于上述(d)依然是较低的电压,所以开关22的(a)和(b)被连接,通过开关22的(a)和(b)的连接,输出较低的电压作为比较器21的输出电压(f)。由此,充电装置10根据通过AC适配器的恒流充电控制进行动作。
电压误差放大器19的输出电压(e)由于流过一定的充电电流,所以输出较低的电压。
在该期间,通过AC适配器电压和电池电压之间的较小的电压差与根据AC适配器的恒流下垂特性的一定电平的充电电流,在电池电压到达规定的电压之前,因为双极晶体管Q1的功率损失而产生如(g)的较低的发热。
另外,假设充电电流为根据AC适配器的恒流下垂特性的电流值,但由于AC适配器的电流供给能力较高,所以根据恒流下垂特性的充电电流过大时,使用根据充电装置内的恒流控制电路的恒流被充电。
[期间t2-i]
电池电压到达期望的电压且AC适配器电压回复到不产生下垂的规定电压,充电电流减少,逐渐结束对电池的充电。在该期间t2-i,由于电池电压几乎是满充电电压,所以电压误差放大器17的输出电压(d)为较高的电压。
由于上述(d)为较高的电压,所以开关22的(a)和(c)被连接,通过该连接,输出较高的电压作为比较器21的输出电压(f),因此在图2中通过恒压充电控制进行动作。
电压误差放大器19的输出电压(e)由于充电电流逐渐减少,从而电压逐渐提高。
在AC适配器电压和电池电压之间的电压差较高的状态下,流过逐渐减少的充电电流,所以由于双极晶体管Q1的功率损失,从如图2(g)所示的较高的发热状态迁移到较低的发热状态。
作为进行如上述的充电控制的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特开2003-348766号公报)所记载的充电控制电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电控制电路,在采用恒流充电控制与恒压充电控制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将电池电压的期望的电压通过外接的开关进行切换。
然而,在这样的以往的充电装置中,存在了以下的课题。
若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子机器被操作,就会对电池赋予较重的负载。在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10中,进行恒压充电控制时,充电晶体管即双极晶体管Q1的功率损失造成的发热成为重大的问题。在对电池的流入电流量检测中,电流检测电阻Rs被使用,但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负载较大的情况下,用以往的结构无法区别对电池的流入电流与负载电流。因此,即使对电池的充电已经结束,但未进行从AC适配器对电池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切换,从AC适配器继续进行电力供给,充电晶体管的功率损失持续发生。
以下,在对负载电路13的供给电流较重的充电特性2(IoIbat)的情况下,使用图2的时序图说明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10的恒压充电动作。另外,充电特性2由期间t1-ii和t2-ii表示。
[期间t1-ii]
AC适配器电压被输入到AC适配器输入端11,从而充电电流上升,而AC适配器电压降低,使得电池电压上升。由于为IoIbat的状态,电池电压的上升比充电特性1更长。
[期间t2-ii]
充电电流减少,AC适配器电压回复到规定电压,电池电压到达期望的电压且对电池12的流入电流Ibat减少,但继续流过对负载电路13的供给电流。在该期间,根据AC适配器电压和电池电压之间的较大的电压差与对负载电路13的供给电流,由于双极晶体管Q1的功率损失,导致如图2(g)所示的较高的发热状态持续下去。
为了承受该发热,双极晶体管Q1必须由发热容量较大的元件构成,而且在安装基座中也需要散热设计。这不仅引起高成本,而且还引起移动机器等的有限空间中装载元件面积的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充电装置,即使在被连接了AC适配器的状态下负载较重,也能够抑制控制晶体管的功率损失所造成的发热,能够实现低成本和削减安装面积,同时能够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从直流电源通过控制晶体管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包括:电流检测电阻,其连接到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电流流出端子,检测充电电流;开关单元,设置在将所述电流检测电阻进行旁路的路径上;以及控制单元,检测流入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流,在该检测电流为规定值以下时,将所述开关单元导通而使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往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充电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充电装置的电流误差放大器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的充电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图5的充电装置的电流误差放大器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1的充电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的充电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的电路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2的充电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该图是本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适用于对移动机器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电路的例子。
在图3中,充电装置100从直流电源即AC适配器通过控制晶体管和电流检测电阻Rs而对锂离子电池等的电池200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100所采用的结构包括:AC适配器输入端子101,输入AC适配器的输出直流电压;PchMOS晶体管M1和M2(控制晶体管),根据端子电压(例如,栅极端子电压)的信号,控制充电电流;电流检测电阻Rs,检测PchMOS晶体管M1和M2的充电电流;充电单元110,由PchMOS晶体管M1和M2以及电流检测电阻Rs构成;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其负输入端子被连接于PchMOS晶体管M2和电流检测电阻Rs之间,其正输入端子通过恒压源121连接于电流检测电阻Rs和电池200之间,将电流检测电阻Rs的检测电压进行放大;开关130,根据比较器160的比较结果,使电流检测电阻Rs短路;电压误差放大器140,将电池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3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误差进行放大;电压误差放大器150,将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4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误差进行放大;比较器160,将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5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进行比较;比较器170,将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6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进行比较;开关180,选择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e)和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d)中的一个,并将其施加到PchMOS晶体管M1的栅极。
电流检测电阻Rs检测流入电池200的电流。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将电流检测电阻Rs的检测电压进行放大而作为电流误差输出。
PchMOS晶体管M1在其栅极被选择了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时,对电池200的充电电流进行恒流控制,而在被选择了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时,对电池电压进行恒压控制。
PchMOS晶体管M2防止从电池200到AC适配器输入端子101的反向电流。另外,D1是PchMOS晶体管M1的寄生二极管,D2是PchMOS晶体管M2的寄生二极管。
图4是表示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4所示,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具有由连接于正输入端子的恒流源122和电阻123构成的恒压源121。恒压源121使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正输入端子的输入电位移位到规定电位。
负载电路300是装载了充电装置100的电子机器内的各种电子电路的总称,在流入电池200的电流为规定值以下时,使电流检测电阻Rs短路,并以从电池200通过开关130进行电力供给的方式被连接。具体而言,负载电路300被连接在PchMOS晶体管M2和电流检测电阻Rs之间,在开关130导通(on)时,从电池200通过开关130将电力供给到负载电路300。另外,在图1所示的以往例子中,图1的负载电路13被连接在电流检测电阻Rs和电池12之间,而且对于连接于充电装置100的负载电路300的连接位置,本实施方式与以往例子之间也存在差异。
另外,AC适配器具有恒流下垂特性。
图5和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充电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的电路图,仅在电流检测电阻Rs上所连接的电流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子部分的结构不同。
在图5中,充电装置100A的电流误差放大器120,负输入端子通过恒压源121A连接在PchMOS晶体管M2和电流检测电阻Rs之间,而正输入端子连接在电流检测电阻Rs和电池200之间。
另外,如图6所示,充电装置100A的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具有由连接于负输入端子的恒流源122A和电阻123A构成的恒压源121A。恒压源121A使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负输入端子的输入电位移位到规定电位。
以下,说明如上述构成的充电装置的动作。图3所示的充电装置100和图5所示的充电装置100A的动作是相同的,因此以充电装置100的动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充电装置100的动作的时序图,表示图3的各个单元的动作时序以及波形。在图7中,表示AC适配器输入端101与AC适配器连接时的AC适配器电压、电池电压、充电电流、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电压(d)、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电压(e)、比较器170的输出电压(f)、PchMOS晶体管M1的发热量(g)以及比较器160的输出电压(h)。另外,Io是对负载电路300的流入电流,Ibat是对电池200的流入电流。
在对负载电路300的供给电流较大(IoIbat)的情况下,使用图7的时序图详细说明上述的充电装置100的动作。
[期间t1]
AC适配器电压被输入到AC适配器输入端101,从而充电电流上升,而AC适配器电压降低,使得电池电压上升。在该期间t1,由于电池电压依然是较低的电压,所以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电压(d)是较低的电压。
由于上述(d)依然是较低的电压,所以开关180的(a)和(b)被连接,通过该连接,输出较低的电压作为比较器170的输出电压(f),从而充电装置100通过恒流充电控制进行动作。
另外,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电压(e),由于流过一定的充电电流,所以输出较低的电压。
由于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较低,所以比较器160的输出电压(h)是较低的电压,PchMOS晶体管M2不截止(off)而开关130截止,电流检测电阻Rs不被短路。
在该期间,通过AC适配器电压和电池电压之间的较小的电压差与一定电平的充电电流,在电池电压到达规定的电压之前,因为PchMOS晶体管M1的功率损失而产生如图7(g)所示的较低的发热。
[期间t2]
充电电流减少,AC适配器电压回复到不产生下垂的规定电压,电池电压到达期望的电压且对电池200的流入电流Ibat减少,但作为对负载电路300的供给电流继续流过负载。在该期间t2,由于电池电压几乎是满充电电压,所以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电压(d)为较高的电压。
由于上述(d)为较高的电压,所以开关180的(a)和(c)被连接,通过该连接,输出较高的电压作为比较器170的输出电压(f),从而充电装置100通过恒压充电控制进行动作。
另外,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电压(e)由于充电电流减少,所以输出较高的电压。
由于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较高,所以比较器160的输出电压(h)是较高的电压,PchMOS晶体管M2截止而且开关130导通,使电流检测电阻Rs短路。因此,从结束了充电的电池200通过开关130而直接进行对负载电路300的电力供给。
如此,即使在被连接了AC适配器的状态下负载较重,在充电结束后,因为从电池通过开关130对负载供给电力,所以可控制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功率损失造成的发热。
如以上的详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充电装置100包括:PchMOS晶体管M1和M2,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电流检测电阻Rs,连接于PchMOS晶体管M1和M2的电流流出端子,检测充电电流;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将电流检测电阻Rs的检测电压进行放大;开关130,设置在将电流检测电阻Rs进行旁路迂回的路径上;比较器160,将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与由基准电压源15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进行比较;以及负载电路300,在开关130导通时,从电池200不通过电流检测电阻Rs接受电源供给,其中,通过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将电流检测电阻Rs的检测电压进行放大,比较器160将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进行比较,从而在流入电池200的电流为规定值以下时,将开关130导通而使电流检测电阻Rs短路,因此即使在连接了AC适配器的状态下负载较重,若电池200接近于满充电状态的状态,从而从电池200经由开关130对负载电路300进行电力供给。由此,能够抑制控制晶体管即PchMOS晶体管M1和M2的发热。能够抑制控制晶体管的发热,意味着能够使用发热容量较小的通用晶体管,安装基座的散热设计也以简易的方式进行即可。因此,能够防止控制晶体管造成的功率损失本身,并抑制起因于该功率损失的发热,实现低成本和削减安装面积,并且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其中,以充电电流是根据AC适配器的恒流下垂特性的电流值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由于AC适配器的电流供给能力高,所以使用根据恒流下垂特性的充电电流,电流供给过大时,使用根据充电装置内的恒流控制功能的恒流进行充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恒流控制时,开关130截止,PchMOS晶体管M1和M2(控制晶体管)与发热抑制效果无关。实施方式2以后也作为根据AC适配器的恒流下垂特性的恒流控制而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当说明本实施方式时,对与图3相同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
在图8中,充电装置400所采用的结构包括:AC适配器输入端101,输入AC适配器的输出直流电压;充电单元110,由PchMOS晶体管M1和M2以及电流检测电阻Rs构成;电流误差放大器120,负输入端子被连接于PchMOS晶体管M2和电流检测电阻Rs之间,正输入端子通过恒压源121连接于电流检测电阻Rs和电池200之间,将电流检测电阻Rs的检测电压进行放大;开关130,根据比较器160的比较结果,使电流检测电阻Rs短路;开关410,根据比较器160的比较结果,使PchMOS晶体管M1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短路;电压误差放大器140,将电池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3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误差进行放大;电压误差放大器150,将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4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误差进行放大,比较器160,将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5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进行比较;比较器170,将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电压和由基准电压源165生成的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进行比较;开关180,选择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e)和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d)中的一个,并将其施加到PchMOS晶体管M1的栅极。
充电装置400是对图3的充电装置100附加了使PchMOS晶体管M1的源极-栅极之间短路的开关410的结构。开关410由比较器160驱动,与开关130同步进行导通和截止。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充电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的电路图,仅电流检测电阻Rs上所连接的电流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子部分的结构不同。
在图9中,充电装置400A的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负输入端子通过恒压源121A连接到PchMOS晶体管M2和电流检测电阻Rs之间,而正输入端子连接到电流检测电阻Rs和电池200之间。
另外,充电装置400A的电流误差放大器120具有由正输入端子上连接的恒流源122A和电阻123A构成的恒压源121A。恒压源121A使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负输入端子的输入电位移位到规定电位。
以下,说明如上述构成的充电装置的动作。图8所示的充电装置400和图9所示的充电装置400A的动作是相同的,因此以充电装置400的动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充电装置400的动作的时序图,表示图3的各个单元的动作时序以及波形。在图10中,表示AC适配器输入端子101与AC适配器连接时的AC适配器电压、电池电压、充电电流、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电压(d)、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电压(e)、比较器170的输出电压(f)、PchMOS晶体管M1的发热量(g)以及比较器160的输出电压(h)。另外,Io是对负载电路300的流入电流,Ibat是对电池200的流入电流。
在对负载电路300的供给电流较大(IoIbat)的情况下,使用图10的时序图详细说明上述的充电装置400的动作。
[期间t1]
AC适配器电压被输入到AC适配器输入端101,从而充电电流上升,而AC适配器的电压降低,使得电池电压上升。在该期间t1,由于开关410在截止状态,所以进行与实施方式1的充电装置的期间t1同样的动作。
[期间t2]
充电电流减少,AC适配器电压回复到不产生下垂的规定电压,电池电压到达期望的电压且对电池200的流入电流Ibat减少,但继续流过负载作为对电路300的供给电流。在该期间t2,由于电池电压几乎是满充电电压,所以电压误差放大器140的输出电压(d)为较高的电压。
比较器170的输出电压(f),由于上述(d)为较高的电压,所以开关180的(a)和(c)的连接的较高的电压被输出,从而充电装置400通过恒压充电控制进行动作。
另外,电压误差放大器150的输出电压(e),由于充电电流减少,所以输出电压较高的电压。
由于电流误差放大器120的输出电压较高,所以比较器160的输出电压(h)是较高的电压,PchMOS晶体管M2不进行动作,而且开关410处于导通状态,所以PchMOS晶体管M1不进行动作,而且开关130也处于导通状态,所以电流检测电阻Rs被短路。在该状态,从结束了充电的电池200通过开关130直接进行对负载电路300的电力供给。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即使在被连接了AC适配器的状态下负载较重,但充电结束后,从电池通过开关130对负载电路供给电力,所以也能够抑制控制晶体管即PchMOS晶体管M1和M2的功率损失造成的发热。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AC适配器在充电中发生故障,导致AC适配器电压急剧降低,从AC适配器端对负载电路300不进行电力供给,不发生PchMOS晶体管M1的功率损失。也就是说,除了控制晶体管的低成本以及削减安装面积之外,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安全性。
以上的说明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证,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的结构,即,在从AC适配器输入端101对电池200的充电电流路径上,串联地连接PchMOS晶体管M1和PchMOS晶体管M2,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成。PchMOS晶体管M1也可采用双极晶体管。另外,PchMOS晶体管M2作为防止反向电流用开关而进行动作,所以虽然正方向的损失增大,但也可采用二极管。
另外,为了控制的容易性或为了能够形成在与其他电路元件相同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内,开关130或开关410最好是由MOS晶体管或双极晶体管构成的半导体开关。
另外,包括控制晶体管的各个晶体管的种类和极性不局限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例如,构成控制晶体管的PchMOS晶体管M1和M2也可由N沟道MOSFET构成(但电路构成不同)。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是适用于充电装置的例子,但只要是从直流电源通过控制晶体管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装置,可采用任何一个电路结构。另外,也可采用具备上述的充电装置的电源电路。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使用充电装置这个名称,但这为了易于说明,当然也可使用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和电源装置等。
而且,构成上述充电装置的各个电路单元,例如开关元件等的种类、数目以及连接方法等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开关元件通常使用MOS晶体管,但只要是进行开关动作的元件,即可采用任何一个开关元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被连接了AC适配器的状态下负载较重,也可在充电结束后从电池对负载电路直接进行电力供给,从而能够抑制控制晶体管的功率损失造成的发热,能够实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低成本以及削减安装面积,并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安全性。
因此,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对移动电话等的充电装置是有用的。另外,也可广为适用于移动机器以外的电子机器中的充电装置。

Claims (5)

1.一种充电装置,从直流电源通过控制晶体管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它包括:
电流检测电阻,其连接到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电流流出端子,检测充电电流;
开关单元,设置在将所述电流检测电阻进行旁路的路径上;以及
控制单元,检测流入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流,在该检测电流为规定值以下时,将所述开关单元导通,从而使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短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还包括;
负载,连接在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电流流出端子和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之间,接受来自所述直流电源或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源供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检测电流为规定值以下时,使所述控制晶体管截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晶体管是MOS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开关单元是MOS晶体管。
CNA2007101997347A 2006-12-12 2007-12-12 充电装置 Pending CN1012024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4608/06 2006-12-12
JP2006334608A JP2008148496A (ja) 2006-12-12 2006-12-12 充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2466A true CN101202466A (zh) 2008-06-18

Family

ID=3949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997347A Pending CN101202466A (zh) 2006-12-12 2007-12-12 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39122B2 (zh)
JP (1) JP2008148496A (zh)
CN (1) CN10120246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212A (zh) * 2010-07-01 2011-02-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用太阳能供电的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
CN102033560A (zh) * 2009-09-15 2011-04-2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压调节器
CN102185342A (zh) * 2010-12-23 2011-09-1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充电电流控制系统
CN103219769A (zh) * 2013-04-17 2013-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电池充电系统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7054B2 (ja) * 2006-03-02 2011-11-1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EP2355229A1 (de) * 2010-02-08 2011-08-10 Fort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 Hochstrombatterie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Hochstrombatteriesystems
US9780560B2 (en) * 2010-12-24 2017-10-03 Origin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DC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JP6083923B2 (ja) * 2011-07-25 2017-02-22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JP5937050B2 (ja) * 2013-10-25 2016-06-22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充電回路
KR101809787B1 (ko) * 2015-03-10 2017-12-1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전력 공급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CN105790381A (zh) * 2016-04-29 2016-07-2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291052B2 (en) * 2016-05-25 2019-05-14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Bypass charging circuit and method
KR102345096B1 (ko) 2017-03-21 2021-12-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류 제어 장치, 그를 가지는 차량
CN111092272B (zh) * 2019-12-18 2023-04-18 湖南大学 一种考虑内阻特性的锂离子电池三段式充电方法
CN113178932B (zh) * 2021-06-30 2021-10-01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保护电路、充电电源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9926B2 (ja) * 1994-09-09 2004-02-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装置
US6144187A (en) * 1998-11-12 2000-11-07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ower measurement for adaptive battery charger
US6252379B1 (en) * 2000-05-25 2001-06-26 Motorola, Inc. Variable on demand energy source
JP4744673B2 (ja) * 2000-06-30 2011-08-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充電システム
JP3962912B2 (ja) 2002-05-30 2007-08-2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回路
JP3905005B2 (ja) * 2002-09-18 2007-04-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型機器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US6836095B2 (en) * 2003-04-28 2004-12-28 Semtech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222362B2 (ja) * 2005-11-17 2009-02-1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充電方法、充電回路、及び充電装置
JP2007252116A (ja) * 2006-03-16 2007-09-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ルス充電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560A (zh) * 2009-09-15 2011-04-2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压调节器
CN102033560B (zh) * 2009-09-15 2014-08-1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压调节器
CN101969212A (zh) * 2010-07-01 2011-02-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用太阳能供电的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
CN102185342A (zh) * 2010-12-23 2011-09-1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充电电流控制系统
CN103219769A (zh) * 2013-04-17 2013-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电池充电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219769B (zh) * 2013-04-17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电池充电系统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36264A1 (en) 2008-06-12
JP2008148496A (ja) 2008-06-26
US7839122B2 (en) 2010-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2466A (zh) 充电装置
CN112018732B (zh) 二次电池保护装置、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池组
US7863863B2 (en) Multi-cell battery pack charge balance circuit
US7714544B2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bi-directionally equalizing charge between energy accumulator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CN100373742C (zh) 瞬态过电压控制器
US11664666B2 (en) Charger integrated circuit for charging batter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charger integrated circuit
CN100474734C (zh) 电源装置
US8362748B2 (en) Voltage comparison circuit
CN100420121C (zh) 电池连接检测电路
CN100547680C (zh) 在半导体器件中使用的中点电势生成电路
CN102780242A (zh) 充电装置
CN102668229A (zh) 电池升温电路和电池升温装置
CN101123365B (zh) 备用电池的充电电路
CN107666017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系统
CN109038754B (zh) 一种电池组均衡的系统、一种应用电池组均衡系统的方法
CN114487900A (zh) 开关电容转换器的短路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0324712A (ja)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装置とその電圧制御方法
CN100440683C (zh) 电池供电的设备
JP2000050506A (ja) 電池保護回路の省電力測定方法
JP2020145655A (ja) 通電制御装置
CN116325426A (zh) 电池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和预充电方法
JP4110858B2 (ja) 組電池の異常検出装置
US20230375641A1 (en) Short Circuit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witched Capacitor Converter
JP4502554B2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回路
CN111712986A (zh) 预充电电流控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