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1533A - 透射型屏幕用树脂板 - Google Patents

透射型屏幕用树脂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1533A
CN101201533A CN 200610131024 CN200610131024A CN101201533A CN 101201533 A CN101201533 A CN 101201533A CN 200610131024 CN200610131024 CN 200610131024 CN 200610131024 A CN200610131024 A CN 200610131024A CN 101201533 A CN101201533 A CN 101201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l roll
resin sheet
mentioned
resin
fresnel len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310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前川智博
赤田胜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1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1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型屏幕,具有从模具(D)沿着同一方向挤出加热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P)得到的挤出树脂板(A)作为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挤出树脂板(A)根据在150℃下维持1小时的加热试验,由式(1)S(%)=(L0-L1)/L0×100...(1)[式中,S表示挤出方向的收缩率(%),L0表示加热试验前的挤出方向的长度(mm),L1表示加热试验后的挤出方向的长度(mm)]求得的挤出方向的收缩率(S)满足式(2)2/X≤S≤18/X...(2)[式中,S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义,X表示挤出树脂板(A)的板厚(mm)]。

Description

透射型屏幕用树脂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射型屏幕。另外,本发明涉及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详细地涉及通过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具挤出热塑性树脂,卷绕至冷却辊进行冷却,制造挤出树脂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具备透射型屏幕(3)和设置于其背面侧的投影仪(4),将从投影仪(4)投影的图像放映至透射型屏幕(3)而显示的背投型显示装置(5)也被称为投影电视,并被广泛地利用。
作为在背投型显示装置(5)中使用的透射型屏幕(3),一般是在从投影仪(4)的光(L)入射的背面侧和该光(L)出射的正面侧分别设置菲涅尔镜片(11)和双凸镜片(12)的两片式屏幕[US2005/0213208A1]。另外,作为投影仪(4),最近通过液晶盒(没有图示)和在其两侧设置的偏振片(没有图示)形成图像而进行投影的液晶投影仪被广泛地使用。
菲涅尔镜片(11)例如是在透明基板(A1)的正面侧表面上形成菲涅尔透镜层(11a)的薄片。菲涅尔透镜层(11a)例如如图4所示,通过在透明基板(A1)的正面侧表面上形成由固化树脂构成的,并制成目标菲涅尔透镜表面形状的固化树脂层之后,使该固化树脂层固化的方法而形成。
另外,双凸镜片(12)例如是在透明基板(A2)的背面侧表面上粘贴双凸透镜薄膜(12b)的薄片,在其正面侧表面形成用于防止损伤的硬涂层(12a)。硬涂层(12a)例如如图5所示,在透明基板(A2)的正面侧表面涂布硬涂料,并使之固化而形成。
其中,作为构成固化性树脂层的固化性树脂或硬涂料,可以利用通过照射紫外线进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物质、或通过加热进行固化的热固性物质。
另外,作为构成菲涅尔镜片(11)或双凸镜片(12)的透明基板(A1、A2),根据生产率的观点,可以使用例如图2和图3所示,从模(D)沿着同一方向挤出加热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P)而得到的挤出树脂板(A)。
作为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挤出热塑性树脂而制造挤出树脂板的方法,例如在特开平1-235623号公报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公开了如下方法:(1)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1)挤出热塑性树脂,(2)夹入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之间,卷绕至第二冷却辊(R2),然后,(3-1)卷绕至一个下游冷却辊(R3)(图2)或者(3-2)依次卷绕至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图3)进行冷却,(4)接着,一边保持平坦状态,一边进一步冷却,使之固化,(5)利用一对牵引辊(N1,N2)进行牵引的方法。
在同一文献中没有记载牵引辊(N1,N2)的圆周速度(Vn),在以前的制造方法中,使牵引辊(N1,N2)旋转,使得其圆周速度(Vn)大致与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大致相等,牵引固化后的热塑性树脂(Pt)
发明内容
但是,通过所述以前的制造方法制得的挤出树脂板(A)存在从单面照射紫外线或红外线容易反射的问题。
而且,以前使用的由挤出树脂板(A)构成的透明基板(A1、A2)存在以下问题:如果通过照射紫外线或进行加热而形成菲涅尔透镜层(11a)或硬涂层(12a),容易变形。另外,当使用液晶投影仪作为投影仪(4)时,还存在容易发生色差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射型屏幕,该屏幕具有能够用作构成透射型屏幕(3)的菲涅尔镜片(11)或双凸镜片(12)的透明基板(A1,A2)的、为了形成菲涅尔透镜层(11a)或硬涂层(12a)而照射紫外线或进行加热也不易变形的挤出树脂板(A)作为构件,而且当利用液晶投影仪作为投影仪(4)时也能够提供没有色差的图像。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制造从单面照射紫外线或红外线也不易反射的挤出树脂板(A)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射型屏幕,具有从模具(D)沿着同一方向挤出加热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P)得到的挤出树脂板(A)作为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挤出树脂板(A)通过在150℃下维持1小时的加热试验,由式(1)
S(%)=(L0-L1)/L0×100...(1)
[式中,S表示挤出方向的收缩率(%),L0表示加热试验前的挤出方向的长度(mm),L1表示加热试验后的挤出方向的长度(mm)。]求得的挤出方向的收缩率(S)满足式(2)
2/X≤S≤18/X…(2)
[式中,S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X表示挤出树脂板(A)的板厚(mm)。]。
另外,本发明提供上述挤出树脂板(A)的制造方法,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具(1)挤出热塑性树脂,夹入第一冷却辊(R1)与第二冷却辊(R2)之间,卷绕至该第二冷却辊(R2)之后,卷绕至一个下游冷却辊(R3)或者依次卷绕至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进行冷却,接着,一边保持平坦状态,一边进一步冷却,使之固化,利用一对牵引辊(N1,N2)进行牵引而制造挤出树脂板(A),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一个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或上述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平均圆周速度(V3a)是上述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的0.94倍~1.03倍,使上述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是上述1个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或上述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的平均圆周速度(V3a)的0.95倍~1.03倍,使上述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是上述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的0.95倍~0.995倍。
本发明的透射型屏幕的作为构件而具有的挤出树脂板(A)即使为了在其表面上形成菲涅尔层(11a)或硬涂层(12a)而照射紫外线或进行加热,也不易变形。另外,由利用该挤出树脂板(A)作为透明基板(A1)、在其正面侧表面上形成菲涅尔透镜层(11a)的菲涅尔透镜片(11)和利用该挤出树脂板(A)作为透明基板(A2),在其正面侧表面上形成硬涂层(12a)的双凸透镜片(12)构成的透射型屏幕(3)即使当由液晶投影仪(4)投放图像时也能够显示没有色差的图像。另外,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挤出树脂板(A)即使从单面照射紫外线或红外线也不易反射。
附图说明
[图1]示意地表示背投型显示装置及其透射型屏幕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表示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具(1)挤出热塑性树脂而制造挤出树脂板(A)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表示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具(1)挤出热塑性树脂而制造挤出树脂板(A)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表示把挤出树脂板(A)作为透明基板(A1)而制造菲涅尔镜片(11)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5]表示把挤出树脂板(A)作为透明基板(A2)而制造双凸镜片(12)的工序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A、A1、A2:挤出树脂板(透明基板)
P、P0、P1、P2、P3、P4、Pr、Pt:热塑性树脂(透明树脂)
1:模具     2:挤出机
R1:第一冷却辊 R2:第二冷却辊 R3:下游冷却辊 R4:下游冷却辊 Rt:输送辊 Tr:辊道 N1、N2:牵引辊
3:透射型屏幕
4:投影仪      41:镜子
5:背投型显示装置
L:光
11:菲涅尔镜片
11a:菲涅尔透镜层     11a’:固化性树脂层
12:双凸镜片
12a:硬涂层           12a’:硬涂剂层
12b:双凸透镜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透射型屏幕的作为构件而具有的挤出树脂板(A)是从模具(D)沿着同一方向挤出加热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P)而得到的。
作为透明树脂(P),通常使用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是广泛应用的热塑性树脂,也可以是工程塑料,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丙烯腈-苯乙烯树脂、醋酸纤维素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丙烯基-氯化聚乙烯树脂、乙烯基乙烯醇树脂、氟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甲基戊烯树脂、多芳基树脂、含有含脂环结构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单元的树脂等。
另外还可以是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以列举聚氯乙烯类弹性体、氯化聚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离聚物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橡胶、聚丁二烯树脂、丙烯酸类弹性体等。
根据获得良好的光学特性的挤出树脂板(A)的观点,作为透明树脂(P),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含有含脂环结构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单元的树脂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树脂,例如,优选利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具体地是一般含有50质量%以上,优选含有70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例如,除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10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之外,还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能够与之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
作为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
作为其他单体,还可以列举丙烯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
作为其他单体,例如,还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等不饱和酸类、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类、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类等取代苯乙烯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马来酸酐、苯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
能够与这些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苯乙烯类树脂是以苯乙烯类单官能团单体单元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例如是含有50质量%以上的苯乙烯类单体单元的树脂,苯乙烯类单官能团单体单元可以是100质量%,还可以是苯乙烯类单官能团单体和可以与之共聚的单官能团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苯乙烯类单官能团单体,例如是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类、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类等取代苯乙烯等那样具有苯乙烯骨架,在分子内具有1个可以自由基聚合的双键的化合物。苯乙烯类单体单元可以各自单独利用,还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可以与苯乙烯类单官能团单体共聚的单官能团单体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可以自由基聚合的双键,通过该双键可以与苯乙烯类单官能团单体共聚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类、丙烯腈等,优选利用甲基丙烯酸酯类,进一步优选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单官能团单体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例如,除了通过表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法使二元酚和碳酸酯前体反应得到的树脂之外,可以列举通过固相酯交换法聚合碳酸酯预聚物得到的树脂、通过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聚合得到的树脂等。
作为二元酚,例如,可以列举氢醌、间苯二酚、4,4’-二羟基二苯、双(4-羟基苯)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苯}甲烷、1,1-双(4-羟基苯)乙烷、1,1-双(4-羟基苯)-1-苯乙烷、2,2-双(4-羟基苯)丙烷(通称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丙烷、2,2-双((3-异丙基-4-羟基)苯)丙烷、2,2-双((4-羟基-3-苯)苯)丙烷、2,2-双(4-羟苯基)丁烷、2,2-双(4-羟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苯基)-3,3-二甲基丁烷、2,4-双(4-羟苯基)2-甲基丁烷、2,2-双(4-羟苯基)戊烷、2,2-双(4-羟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4-异丙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9,9-双(4-羟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α,α’-双(4-羟苯基)-邻-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苯基)-间-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苯基)-对-二异丙基苯、1,3-双(4-羟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亚砜、4,4’-二羟基二苯硫、4,4’-二羟基二苯酮、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基酯和它们的均聚物、共聚物等。
其中优选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2,2-双(4-羟基苯)丁烷、2,2-双(4-羟基苯)-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3,3-二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3,3,5-三甲基环己烷、α,α’-双(4-羟苯基)-间-二异丙基苯和它们的均聚物、共聚物等,特别优选使用双酚A的均聚物、1,1-双(4-羟基苯)-3,3,5-三甲基环己烷和选自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α,α’-双(4-羟苯基)-间-二异丙基苯的一种以上的二元酚的共聚物。
作为碳酸酯前体,使用碳酰卤、碳酸酯或卤代甲酸酯(haloformate)等,具体地可以列举碳酰氯、碳酸二苯酯或二元酚的二卤代甲酸酯等。
含有含脂环结构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单元的树脂是在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脂环结构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降冰片烷类聚合物、乙烯脂环烃类聚合物等。
脂环结构可以包括在主链中,还可以包括在侧链中,还可以包括在主链和侧链两者中。根据获得透光性优异的挤出树脂板(A)的观点,优选在主链中含有脂环结构。
作为含有这样的脂环结构的聚合物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降冰片烷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类聚合物、环状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乙烯脂环烃类聚合物和它们的加氢产物等。其中,根据透光性的观点,优选降冰片烷类聚合物加氢产物、乙烯脂环烃类聚合物及其氢产物等,更优选为降冰片烷类聚合物的加氢产物。
透明树脂(P)还可以含有散光剂作为添加剂。通过含有散光剂,可以形成使入射光发散,并且透过入射光的挤出树脂板(A)。散光剂还可以是无机粒子,也可以是有机粒子。
作为能够用作散光剂的无机粒子,例如,可以列举碳酸钙、硫酸钡、氧化钛、氢氧化铝、硅、无机玻璃、云母、白炭黑、氧化镁、氧化锌等粒子。所述无机粒子还可以在表面上利用脂肪酸等进行表面处理。
作为能够用作散光剂的有机粒子,可以列举由交联结构的苯乙烯类聚合物、交联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交联结构的硅氧烷类树脂等交联树脂构成的粒子、由高分子苯乙烯类聚合物、高分子丙烯酸类树脂等高分子树脂构成的粒子等。其中,交联树脂是溶解于丙酮时的凝胶部分为10%以上,高分子树脂是重均分子量(Mw)为50万以上,通常为500万以下的树脂。
苯乙烯类聚合物是以苯乙烯类单体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例如是含有50质量%以上的苯乙烯类单体单元的树脂,可以只聚合苯乙烯类单体得到,也可以是含有100质量份的苯乙烯类单体单元的聚合物,还可以是苯乙烯类单体和能够与之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
苯乙烯类单体是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苯乙烯衍生物,例如,可以列举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烷基取代苯乙烯等,这些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能够与苯乙烯类单体共聚的单体还可以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可以自由基聚合的双键的单官能团单体,也可以是具有2个以上双键的多官能团单体。
作为能够与苯乙烯类单体共聚的单官能团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类、丙烯腈等,这些物质可以各自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在这些单体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
作为多官能团单体,一般不使用共轭二烯,例如,可以列举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等那样的二甲基丙烯酸烷二醇酯类、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等那样的二丙烯酸烷二醇酯类、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丙二醇酯等那样的二甲基丙烯酸烷二醇酯类、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丙二醇酯、二丙烯酸四丙二醇酯那样的二丙烯酸烷二醇酯类、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等那样的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等那样的多元醇的丙烯酸酯类、二乙烯基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等那样的芳香族多官能化合物等。这些多官能单体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交联结构的苯乙烯类聚合物可以通过使苯乙烯类单体与多官能单体共聚得到,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类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共聚物、苯乙烯类单体和多官能单体和单官能单体的共聚物等。
苯乙烯类聚合物的折射率通常为1.53~1.61左右,具有苯基的单体含量越多,折射率越高。
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粒子可以通过悬浮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等通常的方法而制造。
丙烯酸类树脂是以丙烯酸类单体单元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例如是含有50质量%以上的丙烯酸类单体单元的树脂,可以只聚合丙烯酸类单体得到,也可以是含有100质量份的丙烯酸类单体单元的聚合物,还可以是丙烯酸类单体和能够与之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丙烯酸类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等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等,这些单体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能够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的单体可以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可以自由基聚合的双键的单官能单体,还可以是具有2个以上双键的多官能单体。
作为能够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的单官能单体,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苯乙烯衍生物,例如,可以列举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烷基取代的苯乙烯等,这些物质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使用苯乙烯。
作为能够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的多官能团单体,一般不使用共轭二烯,例如,可以列举与上述作为能够与苯乙烯类单体共聚的多官能单体相同的二甲基丙烯酸烷二醇酯类、二丙烯酸烷二醇酯类、二甲基丙烯酸烷二醇酯类、二丙烯酸烷二醇酯类、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多元醇的丙烯酸酯类、芳香族多官能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交联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通过使丙烯酸类单体与多官能单体共聚得到,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类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共聚物、丙烯酸类单体和多官能单体和单官能单体的共聚物等。
丙烯酸类树脂的折射率根据构成它的单体单元而不同,通常为1.46~1.55左右,具有卤原子的单体单元的含量越高,折射率就越高。
丙烯酸类树脂的粒子可以通过悬浮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等通常的方法而制造。
硅氧烷类树脂一般被称为硅橡胶、硅树脂,在常温下是固态。硅氧烷类树脂例如通过氯硅烷的水解和缩合制得,例如,通过水解和缩合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苯基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等氯硅烷类,能够制得交联结构或非交联结构的硅氧烷类树脂,当制得非交联结构的硅氧烷类树脂时,通过使其与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对-氯苯甲酰、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等过氧化物反应而使之交联,或者通过在高分子链末端导入硅醇基,再与烷氧基硅烷类缩合交联的方法,能够制造交联结构的硅氧烷类树脂。其中,优选每个硅原子结合2~3个有机基团的物质。
交联硅氧烷类树脂通常是以块状形式制得的,通过将其机械地粉碎而制成粒子状而被使用。
交联结构的硅氧烷树脂的折射率根据构成它的单体单元的种类、含量等而不同,具有苯基的单体单元越多,另外与硅原子结合的有机残基的含量越多,折射率就越高。
散光剂的粒径通常为0.5μm~50μm,优选为1μm~30μm。
作为散光剂,使用与透明树脂(P)的折射率之差为0.02以上,通常为0.13以下的不同的物质,通过使其分散至挤出树脂板(A)内部,能够在内部进行使透过光扩散的内部扩散。另外,通过利用与透明树脂(P)的折射率之差低于0.02的散光剂,并使其分散至挤出树脂板(A)的表面,能够在挤出树脂板(A)的表面进行使透过光分散的外部扩散。
散光剂还可以均匀地分散于全部挤出树脂板(A)中,当使用挤出树脂板(A)作为例如构成菲涅尔镜片(11)的透明基板(A1)时,还可以形成厚度不同的2层结构,并在薄的一层内大量分散散光剂。另外,当使用挤出树脂板(A)作为构成双凸镜片(12)的透明基板(A2)时,还可以形成3层结构、5层结构等,并且只在内部层分散散光剂,在构成两表面的层内不分散散光剂。
透明树脂(P)还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添加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通常可以使用能够吸收250nm~380nm的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的物质,优选在该范围内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物质,此外,优选250nm~800nm的紫外可视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250nm~320nm的物质。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丙二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乙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草酸-酰替苯胺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镍络合盐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酸盐类紫外线吸收剂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是每100质量份透明树脂(P)通常为0.01质量份~3质量份,250nm~320nm的范围内的摩尔吸光系数(εmax)为1000摩尔-1cm-1以上,进一步为5000摩尔-1cm-1以上,分子量(Mw)为400以下的物质能够降低含量而优选。
透明树脂(P)还可以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同时,含有受阻胺类。
通过含受阻胺类,能够形成耐光性更优异的挤出树脂板(A)。
透明树脂(P)还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通过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防止尘埃的粘附。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月桂基硫酸钠、鲸蜡基硫酸钠、硬脂基硫酸钠等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优选为上述那样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当含有表面活性剂时,其含量是每100质量份透明树脂(P)通常为0.1质量份~5质量份,优选为0.2质量份~3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份~1质量份。
透明树脂(P)还可以含有缓冲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润滑剂、阻燃剂、染料、颜料等着色剂作为添加剂。作为缓冲剂,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类多层结构橡胶粒子、接枝橡胶状聚合物粒子等。作为抗静电剂,例如,可以列举聚醚酯酰胺等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作为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受阻苯酚等。作为润滑剂,例如,可以列举软脂酸、硬脂醇等。
这些添加剂例如通过与加热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P)混练而能够包含于透明树脂(P)。
在本发明的透射型屏幕中使用的挤出树脂板(A)是从模(D)沿着同一方向挤出加热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P)而得到的挤出树脂板(A),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上述挤出树脂板(A)的制造方法获得,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具(1)挤出透明树脂(P),夹入第一冷却辊(R1)与第二冷却辊(R2)之间,卷绕至该第二冷却辊(R2)之后,卷绕至一个下游冷却辊(R3)或者依次卷绕至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进行冷却,接着,一边保持平坦状态,一边进一步冷却,使之固化,利用一对牵引辊(N1,N2)进行牵引而制造挤出树脂板(A),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一个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或上述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平均圆周速度(V3a)是上述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的0.94倍~1.03倍,使上述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是上述1个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或上述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的平均圆周速度(V3a)的0.95倍~1.03倍,使上述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是上述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的0.95倍~0.995倍。
为了使透明树脂(P)成为加热熔融状态,与通常的挤出成型法相同,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利用挤出机(2)加热透明树脂(P),一边熔融混练,一边压送至模具(1)。从挤出机(2)压送的透明树脂(P)直接在加热熔融状态下形成片状,并从模具(1)挤出。
作为模具(1),通常使用T模具。模具(1)还可以是以单层挤出1种透明树脂的单层模,还可以是如进料块模、多管模等那样的对各自独立地从挤出机(2)输送的2种以上的透明树脂(P)进行层压,并进行共挤出的多层模。
从模(1)挤出的透明树脂(P)夹在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之间。
作为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通常使用大致相等的直径的冷却辊,其直径通常为25cm~100cm。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通常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可以使用镀金加工成镜面状的冷却辊。分别调节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温度,使得从模(1)挤出的透明树脂(P)冷却至规定的温度。
例如利用电动马达(没有图示)等旋转驱动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使其以大致相同的圆周速度,例如第二冷却辊(R2)的圆周速度是第一冷却辊(R1)的圆周速度的0.98倍~1.02倍而旋转。
夹入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2)之间后的透明树脂(P1)通常保持接触第二冷却辊(2)的状态,并被卷绕至该第二冷却辊(R2)。
卷绕至第二冷却辊(R2)后的透明树脂(P2)被卷绕至1个下游冷却辊(R3),或者被依次卷绕至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
作为下游冷却辊(R3,R4……),通常使用与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大致相等的直径的冷却辊,其表面通常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可以使用镜面加工的冷却辊。调节下游冷却辊(R3,R4……)的温度,使得从模(1)挤出的透明树脂(P)冷却至规定的温度。
图2表示单独使用1个下游冷却辊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卷绕至第二冷却辊(R2)的透明树脂(P2)通常被夹在该第二冷却辊(R2)和下游冷却辊(R3)之间,然后,在粘附于该下游冷却辊(R3)的状态下被卷绕。1个下游冷却辊(R3)例如通过电动马达(没有图示)等被旋转驱动。
图3表示利用多个下游冷却辊的例子。当利用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时,其数目通常是2个~4个左右,图3表示利用2个冷却辊(R3,R4)的例子。
卷绕至第二冷却辊(R2)的透明树脂(P2)通常卷绕至该第二冷却辊(R2)和多个下游冷却辊中的最初的冷却辊(R3)之间,然后被卷绕至该最初的冷却辊(R3),然后,依次夹在后续的下游冷却辊(R4……)之间,并进行卷绕。
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例如分别利用驱动马达(没有图示)等旋转驱动。
通过卷绕至1个下游冷却辊(R3)(图2),或者依次卷绕至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图3)冷却之后的透明树脂(Pr)是还未充分固化而能够热变形的软化状态,其温度优选为透明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以上。
接着,如图2和图3所示,维持该透明树脂(Pr)平坦状态并进一步冷却,使之固化。为了维持该透明树脂(Pr)平坦状态并进一步冷却,使之固化,与通常的挤出成型法同样地,例如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在由多个输送辊(Rt)构成的辊道(Tr)上进行输送而进行冷却。维持平坦状态的透明树脂(Pr)的冷却优选在35℃以上的气氛中进行,根据能够缩短透明树脂(Pr)到固化为止的移动距离的观点,冷却通常为65℃以下,优选为6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下,特别优选为45℃以下。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化后的透明树脂(Pt)通过一对牵引辊(N1,N2)被牵引。作为一对牵引辊(N1,N2),通常使用直径大致相等的牵引辊,其直径通常为15cm~80cm左右。一对牵引辊(N1,N2)可以分别使用表面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并进行镜面抛光的辊、表面由橡胶构成的辊等,例如,利用电动马达(没有图示)等进行旋转驱动,使该对牵引辊(N1,N2)以大致相同的圆周速度,例如使得一个牵引辊(N1)的圆周速度为另一个牵引辊(N2)的圆周速度的0.98~1.02倍。固化后的透明树脂(Pt)夹在牵引辊(N1,N2)之间,并被牵引。
通过牵引辊(N1,N2)牵引后的挤出树脂板(A)通常被切割成适当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透射型屏幕中使用的树脂板是这样制得的挤出树脂板(A),通过在150℃下维持1小时的加热试验,由上式(1)求得的挤出方向的收缩率(S)满足上式(2)。如果收缩率(S)低于2/X,加热时容易变形。另外,如果高于18/X,通过紫外线照射或加热容易发生大收缩,如果利用液晶投影仪作为投影仪(4),容易产生色差。
加热试验是通过如下过程进行的:将挤出树脂板(A)例如切成10cm×10cm的尺寸,测定挤出方向的长度(L0),平放于铺满滑石等那样的光滑无机粉末的平板上,放入150℃的恒温槽内维持1小时,进行冷却,测定挤出方向的长度(L1)。
为了使收缩率(S)满足式(2)而在制造挤出树脂板(A)时,例如,可以降低从模具(1)挤出后的透明树脂(P)的冷却速度,具体地,可以降低来自模具(1)的透明树脂(P)的挤出速度,同时使第一冷却辊(R1)、第二冷却辊(R2)、下游冷却辊(R3,……)的温度稍低于夹在冷却辊之间或被卷绕的透明树脂的温度,此外,可利用摊棚等进行覆盖而维持气氛的温度。
另外,如图2所示,当单独使用1个下游冷却辊时,使该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相对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为0.94倍~1.03倍,优选为0.96倍~1.0倍,进一步优选为0.995倍以下,使牵引固化后的透明树脂(Pt)的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相对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为0.95倍~1.03倍,优选为0.96倍~1.01倍,进一步优选为0.97倍~0.995倍,同时使该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相对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为0.95倍~1.015倍,优选为0.95倍~0.995倍。
通过这样,能够制得照射紫外线或进行加热时变形少的挤出树脂板(A)。
另外,如图3所示,当使用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时,使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的平均圆周速度(V3a)相对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为0.94倍~1.03倍,优选为0.96倍~1.0倍,进一步优选为0.995倍以下,使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相对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的圆周速度(v3a)为0.95倍~1.03倍,优选为0.96倍~1.01倍,进一步优选为0.97倍~0.995倍,同时使该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相对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为0.95倍~1.015倍,优选为0.95倍~0.995倍。
通过这样,能够制得照射紫外线或进行加热时变形少的挤出树脂板(A)。
当制造大面积屏幕时,根据不易弯曲的观点,在本发明的透射型屏幕中使用的挤出树脂板(A)的板厚(X)通常为0.8mm以上,根据重量的观点通常为5mm以下。例如可以根据从模具(1)挤出的透明树脂(P)的厚度、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之间的间隔等调节该挤出树脂板(A)的厚度。
本发明的透射型屏幕具有上述挤出树脂板(A)作为构件,通常具有菲涅尔透镜层、双凸透镜薄膜和硬涂层作为其他构件。
上述挤出树脂板(A)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用作构成菲涅尔镜片(11)的透明基板(A1)。菲涅尔镜片(11)是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2片式的透射型屏幕(3)的背面侧设置的镜片,是在作为透明基板(A1)的正面侧表面的一个面上形成菲涅尔透镜层(11a)的镜片。菲涅尔透镜层(11a)是固化固化性树脂的层,形成作为目标的菲涅尔透镜的形状。作为透明基板(A1)的背面的另一面通常是平滑而且没有处理的面。
菲涅尔镜片(11)例如如图4所示,通过如下过程制造:在本发明的透射型屏幕中的作为挤出树脂板(A)的正面侧的一个面上形成固化性树脂层(11a’)后,使该层(11a’)固化而形成菲涅尔透镜层(11a)。作为构成固化性树脂层(11a’)的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固化性树脂、通过加热进行固化的热固化性树脂。将固化性树脂层(11a’)进行成型,使得表面成为菲涅尔透镜状。当使用紫外线固化型固化性树脂作为固化性树脂时,通过照射紫外线,当使用热固化型固化性树脂时,通过加热,分别使固化性树脂层(11a’)固化,能够形成目标菲涅尔透镜层(11a)。
上述挤出树脂板(A)如图1所示也能够用作构成双凸镜片(12)的透明基板(A2)。双凸镜片(12)是设置在例如如图1所示的2片式的透射型屏幕(3)的正面侧的镜片,是在作为透明基板(A2)的正面侧表面的一个面上形成硬涂层(12a),并在作为背面侧表面的另一个面上粘合双凸透镜薄膜(12b)的镜片。硬涂层(12a)是为了防止损伤而形成。
双凸透镜片(12)例如图5所示,能够通过如下过程制造:在挤出树脂板(A)的一个面上涂布硬涂剂而形成硬涂剂层(12a’)之后,通过使该层(12a’)固化而形成硬涂层(12a),并在另一个面上粘合双凸透镜薄膜(12b)。作为硬涂剂,可以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进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硬涂剂、通过加热进行固化的热固化型硬涂剂。当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硬涂剂作为硬涂剂时,通过照射紫外线,当使用热固化型硬涂剂时,通过加热,分别使硬涂剂层(12a’)固化,能够形成硬涂层(12a)。
使用上述挤出树脂板(A)作为透明基板(A1,A2)的菲涅尔镜片(11)和双凸镜片(12)能够用于例如图1所示的2片式的透射型屏幕(3)。在该透射型屏幕(3)中,菲涅尔镜片(11)和双凸镜片(12)面对面地设置菲涅尔镜片(11)的菲涅尔透镜层(11a)和双凸镜片(12)的双凸透镜层(12b)。
该2片式透射型屏幕(3)可以用于例如如图1所示的背投式显示装置(5)。该显示装置(5)具备上述透射型屏幕(3)和投影仪(4)。投影仪是从透射型屏幕(3)的背面侧投影图像的。设置透射型屏幕(3),使得菲涅尔镜片(11)成为背面侧,双凸镜片(12)成为正面侧。
使用上述挤出树脂板(A)作为透明基板(A1,A2)的由菲涅尔镜片(11)和双凸镜片(12)构成的2片式透射型屏幕(3)还能够用于利用冷阴极管式投影仪投影仪作为投影仪(4)的背投型显示装置(5),但是,根据能够提供没有色差的图像的观点,2片式透射型屏幕(3)适用于当使用通过液晶盒(没有图示)和设置于其两侧的偏振片(没有图示)形成图像而进行投影的液晶投影仪作为投影仪(4)的情况。在所述背投式显示装置(5)中,为了降低装置整体深度方向的尺寸,通常例如图1所示,投影仪(4)装备于装置的下方,来自投影仪(4)的光(L)通过镜子(41)改变方向而投影至透射型屏幕(3)。
在本发明的上述挤出树脂板(A)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使用透明树脂(P)以外的热塑性树脂,能够制得从单面照射紫外线或红外线也不易反射的挤出树脂板(A)。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另外,各实施例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收缩率S(%)
将挤出树脂板(A)切成10cm×10cm,将其平放在铺满滑石的金属托盘上,然后将每个金属托盘放入设定为150℃的恒温槽,测定经过1小时的挤出方向的长度(L1),并根据投入恒温槽前的挤出方向的长度(L0),按照式(1)求得。
(2)色差
在所得1片挤出树脂板(A)的一个面上形成菲涅尔透明层(11a)而成为菲涅尔镜片(11),在另一片挤出树脂板(A)的一面上形成硬涂层(12a),在另一面上粘合双凸透镜薄膜(12b)而成为双凸镜片(12),面对面地设置菲涅尔镜片(11)的菲涅尔透镜层(11a)和双凸镜片(12)的双凸透镜薄膜(12b),用作架设液晶投影仪(4)的投影电视(5)的透射型屏幕(3),利用白图像和黑图像通过目测评价各自图像端部的着色程度。
(3)气氛温度
利用热记录器[(株式)エスペツクミツク生产“RT-21S”]进行测定。
(4)树脂温度
利用激光式非接触型温度计[キ-エンス(株式)生产]测定刚刚离开最后的下游冷却辊(R4)之后的热塑性树脂(Pr)。
(5)变形性
将所得的挤出树脂板(A)切成50cm见方,在一面上均匀、较薄地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涂料[日立化成(株式)生产,“ヒタロイド7851”],从涂布表面只照射紫外线,通过目测评价固化后的挤出树脂板(A)的变形。将没有变形的情况记作○,将稍微变形的情况记作△,将收缩很大或板的末端下垂而变形的情况记作×。
实施例1~实施例7
向98质量份的6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0质量份苯乙烯的共聚物[折射率1.53,热变形温度100℃]中添加2质量份的9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5质量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共聚物粒子[平均粒径10μm,折射率1.49],利用亨舍尔搅拌器充分混合后,利用挤出机[螺杆直径130mm,单螺杆式](2)一边加热,一边熔融混练得到热塑性树脂(P),将所得树脂直接在熔融状态下从T模(1)挤出。
如图3所示,从T模(1)挤出的热塑性树脂(P)一边夹在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之间,粘附于第二冷却辊(R2)进行卷绕,一边夹在第二冷却辊(R2)和第三冷却辊(R3)之间,粘附于第三冷却辊(R3)进行卷绕,一边夹在第三冷却辊(R3)和第四冷却辊(R4)之间,卷绕至第四冷却辊(R4)进行冷却。第一冷却辊(R1)、第二冷却辊(R2)、第三冷却辊(R3)和第四冷却辊(R4)是使用不锈钢材料的直径为50cm,表面被镜面加工的辊子。
卷绕至第四冷却辊(R4)之后的热塑性树脂(Pr)的树脂温度为103℃。然后,一边维持平坦状态,一边在由25个输送辊(Rt)组成的辊道(Tr)上输送该甲基丙烯酸树脂(Pr),进行冷却固化,通过一对牵引辊(N1,N2)进行牵引,制得厚度1.85mm,宽度150cm的挤出树脂板(A)。牵引辊(N1,N2)使用直径为30cm,橡胶材料的辊子。
另外,从T模(1)通过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下游冷却辊(R3,R4)、辊道(Rt)直到牵引辊(N1,N2)的路径预先用摊棚覆盖,使该摊棚内的温度设定为气氛温度。另外,各个辊子的圆周速度、挤出树脂板的厚度如表1所示。
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A20061013102400251
比较例1~比较例3
除了各辊子的圆周速度、挤出树脂板的厚度如表2所示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结果示于表2。
表2
Figure A20061013102400261
实施例8~实施例11
除了不使用共聚物微粒,单独使用6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0质量份苯乙烯的共聚物(折射率1.53,热变形温度100℃),各辊子的圆周速度、树脂温度、气氛温度和挤出树脂板的厚度如表3所示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结果示于表3。
表3
Figure A20061013102400271

Claims (13)

1.一种透射型屏幕,具有从模具(D)沿着同一方向挤出加热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P)得到的挤出树脂板(A)作为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挤出树脂板(A)根据在150℃下维持1小时的加热试验,由式(1)
S(%)=(L0-L1)/L0×100...(1)
式中,S表示挤出方向的收缩率(%),L0表示加热试验前的挤出方向的长度(mm),L1表示加热试验后的挤出方向的长度(mm)
求得的挤出方向的收缩率(S)满足式(2)
2/X≤S≤18/X…(2)
式中,S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义,X表示挤出树脂板(A)的板厚(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型屏幕,其中,透明树脂(P)是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含有含脂环结构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单元的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型屏幕,其中,板厚(X)是0.8mm~5mm。
4.-种菲涅尔镜片,其中,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树脂板(A)的一个面上使固化性树脂固化构成菲涅尔透镜层(11a)而形成。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菲涅尔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树脂板(A)的一个面上形成表面是菲涅尔透镜状的固化性树脂层(11a’)之后,通过照射紫外线或进行加热使该层(11a’)固化而形成菲涅尔透镜层(11a)
6.一种双凸镜片,其由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树脂板(A)的一个面上形成硬涂层(12a),在另一面上粘合双凸透镜薄膜(12b)而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凸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树脂板(A)的一个面上形成硬涂剂层(12a’)之后,通过照射紫外线或进行加热使该层(12a’)固化而形成硬涂层(12a),在另一个面上粘合双凸透镜薄膜(12b)。
8.一种透射型屏幕,其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菲涅尔镜片(11)和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凸镜片(12)构成,并且面对面地设置上述菲涅尔镜片(11)的菲涅尔透镜层(11a)和上述双凸镜片(12)的双凸透镜薄膜(12b)而构成。
9.一种背投型显示装置,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3和8任一项所述的透射型屏幕(3)和从该透射型屏幕(3)的背面侧投影图像的投影仪(4),设置上述透射型屏幕(3)使得上述菲涅尔镜片(11)成为背面侧,上述双凸镜片(12)成为正面侧,上述投影仪(4)是液晶投影仪。
10.上述挤出树脂板(A)的制造方法,在加热熔融状态下,从模具(1)挤出热塑性树脂,夹入第一冷却辊(R1)与第二冷却辊(R2)之间,卷绕至该第二冷却辊(R2)之后,卷绕至一个下游冷却辊(R3)或者依次卷绕至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进行冷却,接着,一边保持平坦状态,一边进一步冷却,使之固化,利用一对牵引辊(N1,N2)进行牵引而制造挤出树脂板(A),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一个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或上述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的平均圆周速度(V3a)是上述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的0.94倍~1.03倍,使上述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是上述1个下游冷却辊(R3)的圆周速度(V3)或上述多个下游冷却辊(R3,R4……)的平均圆周速度(V3a)的0.95倍~1.03倍,使上述一对牵引辊(N1,N2)的平均圆周速度(Vn)是上述第一冷却辊(R1)和第二冷却辊(R2)的平均圆周速度(V12)的0.95倍~0.995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35℃以上的气氛中,一边维持平坦状态,一边进一步冷却使之固化。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挤出树脂板(A)的厚度是0.8mm~5m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树脂是透明树脂(P)。
CN 200610131024 2005-12-14 2006-12-12 透射型屏幕用树脂板 Pending CN1012015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0099 2005-12-14
JP2005360099 2005-12-14
JP2005362803 2005-1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1533A true CN101201533A (zh) 2008-06-18

Family

ID=39516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31024 Pending CN101201533A (zh) 2005-12-14 2006-12-12 透射型屏幕用树脂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015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8675A (zh) * 2016-03-23 2018-11-09 株式会社可乐丽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和挤出树脂板
CN110722759A (zh) * 2019-10-26 2020-01-24 重庆融豪太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板的制备方法
WO2021013189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屏幕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8675A (zh) * 2016-03-23 2018-11-09 株式会社可乐丽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和挤出树脂板
CN108778675B (zh) * 2016-03-23 2020-06-23 株式会社可乐丽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和挤出树脂板
WO2021013189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屏幕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2759A (zh) * 2019-10-26 2020-01-24 重庆融豪太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板的制备方法
CN110722759B (zh) * 2019-10-26 2022-06-07 重庆融豪太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板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7051B (zh) 薄膜
WO2016093181A1 (ja) 透明シート、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JP4396698B2 (ja) 押出樹脂板の製造方法
TWI653280B (zh) 甲基丙烯酸樹脂組成物、成形體、薄膜及偏光板
CN102129092A (zh) 光学用粗糙膜
EP3127681A1 (en) Biaxially stretched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polarizer protective film, decorative film, and layered film
JP2010085978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
JP6147932B2 (ja) 透明フィルム、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US20070177262A1 (en) Resin sheet for transmissive screen
KR102216490B1 (ko) 청색 광 차폐성 수지 조성물
JP6836896B2 (ja) 透明樹脂積層体
JP2007326334A (ja) 積層樹脂板
KR20170024583A (ko) 메타크릴 수지 또는 메타크릴 수지 조성물
JP2017015824A (ja) シート状透明積層体、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CN102886949A (zh) 树脂板、耐擦伤性树脂板、显示器用保护板、触摸面板用保护板及树脂板的制造方法
US20180299588A1 (en) Optical film having high slip property, and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201533A (zh) 透射型屏幕用树脂板
CN105315592B (zh) 树脂组合物
JP2007185958A (ja) 表示部材用樹脂板
CN103302937A (zh) 层叠板、以及使用了该层叠板的耐擦伤性层叠板
JP4777441B2 (ja)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09154442A (ja) 光学部材用押出樹脂板の製造方法
KR20090054932A (ko) 압출 수지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표면 도공판
CN102529250A (zh) 层叠体、以及使用其而成的耐擦伤性树脂板、显示器用保护板和触摸面板用保护板
JP5998990B2 (ja) 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液晶表示体および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