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5383B - 吸震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震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5383B
CN101195383B CN2007103058555A CN200710305855A CN101195383B CN 101195383 B CN101195383 B CN 101195383B CN 2007103058555 A CN2007103058555 A CN 2007103058555A CN 200710305855 A CN200710305855 A CN 200710305855A CN 101195383 B CN101195383 B CN 101195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impact energy
plate
junction surfac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58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5383A (zh
Inventor
今村谦二
星野茂
吉野公则
近藤英男
中野淳一
伊达宏昭
中西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795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9271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866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9363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901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5151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497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0779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95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5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5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5383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吸震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身一部分上并包括柱体和柱保持结构的转向柱,该柱保持结构包括安装部,并在车辆碰撞时乘员二次碰撞情况下可从所述部分分离以允许转向柱沿车辆前进方向移离所述部分,所述部分设有保持部;及作为板件的冲击能吸收件,包括由弯曲部和从其各相对端延伸的两臂部组成的基本U形部,一个臂部包括端接于接合部中的端部,冲击能吸收件安装于安装部使得两臂部沿着与转向柱相对于所述部分移动的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使安装部沿板厚方向由两臂部夹在之间;冲击能吸收件在所述接合状态下在转向柱沿前进方向相对于所述部分移动期间由安装部的前端部变形,使得弯曲部的位置逐渐改变从而吸收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Description

吸震转向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4年4月28日、申请号为200480012160.2、发明创造名称为:“吸震转向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车辆上的吸震转向装置,它包括作为主要部件的转向柱(转向管柱)并设置有在车辆碰撞时用于吸收车辆乘员(操作者或驾驶员)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的冲击能吸收件。
技术背景
该类型的转向装置被配置成在车辆乘员或操作者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该转向柱,例如利用连接在转向柱上的方向盘,可从车辆车身上分离并可沿车辆前进方向(向前方向)轴向移动,同时产生阻碍该转向柱移动的力(即冲击能吸收载荷)。也就是说,设置冲击能吸收件来吸收由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更具体地说,当转向柱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时,冲击能吸收件例如发生变形,以便产生引起冲击能吸收件变形的力作为冲击能吸收载荷。JP-U-6-79690和JP-Y2-6-45415公开上述类型的转向装置的示例。
上述出版物中公开的车辆转向装置的两个示例使用称为能量吸收板(冲击吸收板)的长金属板或长金属条作为冲击能吸收件。该能量吸收板置于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之间。更具体地说,JP-U-6-79690公开的转向装置(下文中称为“第一传统装置”)设置有用于保持作为转向柱的主要部分的柱体的柱保持结构(在该出版物中称为“柱支架”)。该能量吸收板具有基本为U形的能量吸收弯曲部形式的简单地容纳于形成在柱体和柱保持结构之间的空间中的中间部。此外,该能量吸收板具有一个以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在柱体外周向表面上部的端部。另一方面,在JP-Y2-6-45415(下文中称为“第二传统装置”)公开的转向装置中,能量吸收板的一个端部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
发明内容
在第一传统装置中,能量吸收板需要牢固地以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到转向柱更准确地说是柱体的外周向表面的上部。该需要降低装配转向装置的简易性。在第二传统装置中,能量吸收板需要在转向柱固定到车辆车身上时紧固在车辆车身上。该需要增加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转向装置的程序的复杂性。虽然上述第一和第二传统装置具有那些缺点,但其它各种传统转向装置也具有具体缺点。在这方面,需要克服传统转向装置的缺点的改进方案以提供一种设置有冲击能吸收件的改进的转向装置。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传统装置结构进行改进的转向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可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吸震转向装置,它包括转向柱,该转向柱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以使得车辆碰撞时在车辆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该转向柱可从车辆车身分离并可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且其中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的上述部分中的一个包括安装部,而转向柱和所述部分中的另一个包括保持部。吸震转向装置还包括要安装在安装部上的冲击能吸收件,该冲击能吸收件包括可与保持部接合的接合部,并且冲击能吸收件可在转向柱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同时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时变形,从而冲击能吸收件吸收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发明的吸震转向装置中,冲击能吸收件仅安装在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的相关部分中的一个上,以便转向装置可相对于车辆车身很容易地装配。此外,冲击能吸收件不需要以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在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中的一个上,以便冲击能吸收件可简单而经济地保持在适当位置中。此外,冲击能吸收件也不需要紧固到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中的另一个上,以便转向柱可相对于车辆车身很容易地装配。因而,该吸震转向装置在结构上改进传统装置的对应部分。
应注意,上述吸震转向装置为本发明的一种基本形式,本发明可以“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其它各种形式实施,这些形式分别具有各自的具体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吸震转向装置的平面图;
图3为示出图1所示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断开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轴向横剖面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4为示出图3所示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平面图;
图5为示出图1所示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局部剖开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6为示出图3至图5所示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后视图;
图7为图1至图6所示导向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8为图7所示导向件的平面图;
图9为图7所示导向件的后视图;
图10为示出图3所示导向件和能量吸收板之间关系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11为示出图1至图10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变型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12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三面夹的放大立体图;
图14为示出图12所示第二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变型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15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6为图15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一变型的局部侧视图;
图17A为图16所示导向件和保持带(紧固带)的放大立体图,而图17B为图16所示分离式支架的局部立体图;
图18为示出第三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二变型的局部立体图,其中图16和17所示的导向件和紧固带彼此形成为一体;
图19为示出图15所示第三实施例吸震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三变型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20为示出图15所示第三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四变型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21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局部立体简图;
图22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3为示出图22所示分离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轴向横剖面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24为示出图23所示分离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平面图;
图25为示出图24所示分离式支架的连通孔、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轴向横剖面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26为示出图22至图24所示第五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一变型的对应于图23的轴向横剖面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27为示出图26所示导向件的一对接合颚(接合颚爪)和一对接合凸出部之间关系的轴向横剖面局部端视图;
图28为示出第五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二变型的局部分解平面图,其中导向件的一对接合凸出部与一对上部保持块形成为一体;
图29为图28所示导向件的后视图;
图30为示出图22至图24所示第五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三变型的局部平面图;
图31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32为图31所示吸震转向装置的平面图;
图33为示出图31所示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局部剖开的局部放大后视图;
图34为沿图33的线M-M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35为图31至图34所示能量吸收板的立体图;
图36为示出图31至图35所示第六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一变型所用的能量吸收板的局部立体图;
图37为示出图31至图35所示第六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二变型所用的车身侧支架的局部立体图;
图38为示出图31至图35所示第六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三变型所用的车身侧支架和能量吸收板的局部立体图;
图39为示出图31至图35所示第六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四变型所用的能量吸收板的局部立体图;
图40为示出图31至图35所示第六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五变型所用的车身侧支架和能量吸收板的局部立体图;
图41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局部平面图;
图42为图41所示吸震转向装置的一些部件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43为用于说明图42所示部件的工作情况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44为示出图40至图43所示第七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一变型的局部平面图;
图45为示出图40至图43所示第七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第二变型的局部平面图;
图46为图45所示吸震转向装置的一些部件的局部侧视图;
图47为用于说明图46所示部件的工作情况的侧视图;
图48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49为示出图48所示吸震转向装置的一些部件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50为用于说明图49所示部件的的工作情况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51为示出图48至图50所示第八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变型的局部立体图;
图52为示出图51所示吸震转向装置的一些部件的轴向横剖面局部侧视图;
图53为用于说明图52所示部件的工作情况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54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55为图54所示吸震转向装置的平面图;
图56为示出图54所示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导向件、能量吸收板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局部剖开的局部放大后视图;
图57为沿图56中的线N-N剖开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58为图54至图57所示能量吸收板的立体图;
图59为示出图54至图57所示第九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变型所用的能量吸收板的立体图;
图60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61为图60所示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能量吸收板、电磁铁线圈及其它部件之间关系的局部剖开的局部后视图;
图62为示意性地示出图60和61所示车体侧支架和能量吸收板之间关系的立体图;
图63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对应于图56的局部剖开的局部放大后视图;
图64为示意性地示出图63所示能量吸收板的立体图;
图65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对应于图57的轴向横剖面侧视图;
图66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67为图66所示转向柱的平面图;
图68为图66所示转向柱的横剖面的侧视图;
图69A和69B为示出连接在车辆车身上的图66所示转向柱的后柱管和设置在第十三实施例中的吸震装置的立体图;
图70为图66所示的阻力生成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1为图68所示的阻力生成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2为示出形成在图66至图71所示阻力生成装置的吸震板中的槽和形成在用于该吸震板变形的挤压辊上并与所述槽接合的凸出部的立体图;
图73为示出图66至图71所示阻力生成装置生成的阻力σ和转向柱移动部的移动速度v之间关系的视图;
图74A和74B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所用的阻力生成装置的视图;
图75A和75B为示出作为第十四实施例变型的吸震转向装置所用的阻力生成装置的视图;
图76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77为图76所示转向柱的平面图;
图78为图76所示转向柱的横剖面侧视图;
图79A和79B为示出连接在车辆车身上的图76所示转向柱的后柱管和设置在图76所示装置中的吸震装置的立体图;
图80为示出图79A和79B所示吸震装置的与转向柱的侧视图对应的视图;
图81为用于说明图79A和79B所示吸震装置的配置的横剖面图;
图82A和82B为图79A和79B所示吸震装置的正视图;
图83A和83B为示出图79A和79B所示吸震装置中的在分离后处于移动状态的转向柱移动部的视图;
图84为示出设置在第十五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变型中的吸震装置的与转向柱的侧视图对应的视图;
图85为示出设置在依照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中的吸震板和该装置的其上安装该吸震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6为该装置的其上安装图85所示吸震板的一部分的横剖面图;
图87为第十六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变型的其上安装吸震板的一部分的横剖面图;和
图88为示出设置在依照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中的吸震板及该装置的其上安装该吸震板的一部分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原理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各种形式的转向装置。本发明的每种形式都像附属权利要求一样进行编号,这样较容易理解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特征。应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要描述的技术特征或它们的任意组合。还应理解本发明以下任意一种形式所包括的多个部件或特征不一定同时具备,且可以从相对于同一形式描述的部件或特征中选择至少一个实施本发明。还应理解作为本申请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N0.2003-136380、N0.2003-286678、N0.2004-049733、N0.2003-310419、N0.2003-279544及N0.2003-290149均引用在此作为参照。
(1)一种车辆用的吸震转向装置,包括:
固定在车辆车身一部分上使得车辆碰撞时在车辆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可从车辆车身分离并可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的转向柱,该转向柱和该车辆车身上述部分中的一个包括安装部,而该转向柱和该车辆车身的上述部分中的另一个包括保持部;及
安装在该安装部上的冲击能吸收件,该冲击能吸收件包括可与该保持部接合的接合部,并且该冲击能吸收件由于转向柱在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的同时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而可变形,从而冲击能吸收件吸收由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上述吸震转向装置使本发明的一种基本形式。如上所述,设置在本转向装置中的冲击能吸收件仅安装在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相关部分中的一个上,使得转向装置可很容易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而且,冲击能吸收件不需要以焊接或者其它方式固定到转向柱和车辆车身该部分中的一个上,使得冲击能吸收件可简单而经济地保持在适当位置中。此外,冲击能吸收件不需要紧固到转向柱和车辆车身该部分中的另一个上,使得转向柱可很容易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
在本申请中,表述“转向柱可从车辆车身上分离并可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不一定解释为转向柱整体可从车辆车身分离并可移动,而是可解释为仅仅转向柱的转向柱体后部可从车辆车身分离并可移动,其中转向柱体是可伸缩的,例如转向柱体设置有可伸缩机构。即,转向柱具有可从车辆车身分离并可移动的部分。表述“车辆前进方向”不限于平行于车辆纵向的水平方向。其中转向柱可相对于垂直或水平方向倾斜,例如,在转向柱沿其倾斜轴线移动的过程中吸收冲击能。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前进方向”指平行于车辆纵向并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即,表述“车辆前进方向”应解释为包括该方向以及与平行于车辆纵向的水平方向多少有些偏离的方向。类似的解释适用于表述“车辆后退方向”、“车辆纵向”等。
此外,表述“要安装在安装部上的冲击能吸收件”不能理解为冲击能吸收件以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在安装部上,而应理解为冲击能吸收件简单地装配在安装部上。冲击能吸收件优选配置成可与设置在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相关部分中的一个上的安装部很容易地接合和分离。由于冲击能吸收件可变形以吸收由上述二次碰撞所产生的冲击能,该吸收件最好安装在上述转向柱和车辆车身该部分中的一个上,使得该吸收件可相对于上述转向柱和车辆车身相关部分中的一个移动以便吸收冲击能。此外,冲击能吸收件优选设置有用于将其相对于安装部保持在适当位置中的装配或定位部。
(2)根据上述形式(1)的吸震转向装置还包括接合调节机构,它用于允许或阻止冲击能吸收件的接合部与保持部之间的接合。
在吸震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中,冲击能吸收件不起作用,即使当转向柱在车辆碰撞时从车辆车身分离并相对于车辆车身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其中冲击能吸收件包括如下所述的U形部分,可以配置接合调节机构以阻止冲击能吸收件的接合部与保持部接合,从而用于避免冲击能吸收件的U形部分变形,即使当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因此,接合调节机构能够允许或阻止冲击能吸收件起到吸收所产生的冲击能的作用。
(3)根据上述形式(2)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调节机构包括可在允许接合部和保持部彼此接合的第一位置与阻止该接合的第二位置之间操作的执行器(致动器)。
在吸震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中,其中冲击能吸收件包括执行器,该执行器可被配置成通过该执行器设置在转向柱或车辆车身该部分上的保持部在用于允许和阻止接合部和保持部彼此接合的前进位置和收缩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上述形式(3)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调节机构被配置成当接合部与保持部接合时由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所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不作用于执行器。
在吸震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4)中,其中当接合部与保持部接合时冲击能吸收载荷不作用于接合调节机构的执行器,制造执行器的所需尺寸和成本可降低。
(5)根据上述形式(2)至(4)任意一种形式的吸震装置,其中接合调节机构可根据设置用于检测车辆或车辆乘员状态的传感器的输出而可用于允许或阻止接合部与保持部之间的接合。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5)中,允许或阻止接合部与保持部彼此接合取决于对车辆或车辆乘员所检测的状态,这使得可改变冲击能吸收件的冲击能吸收特性。设置检测车辆乘员是否系上安全带的传感器,例如,当该传感器的输出表明车辆乘员没有系上安全带时,接合调节机构被配置成允许接合部与保持部之间的接合。设置检测车辆运行速度的传感器,例如,当所检测的车辆运行速度高于预定上限时,接合调节机构被配置成允许进行该接合。
(6)根据上述形式(2)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调节机构包括用于使保持部要移动的量与车辆碰撞时施加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大小对应的机构,和用于当保持部的位移量大于预定阈值时允许接合部与保持部进行接合的机构。
在吸震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6)中,当车辆碰撞时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大小超过预定阈值时,冲击能吸收件起到吸收冲击能的作用。二次碰撞所产生的冲击能的量主要随着车辆碰撞时施加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大小的变化而改变,以便冲击能吸收件可根据车辆一次碰撞时施加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大小而有效和适当地吸收二次碰撞所产生的冲击能。
(7)根据上述形式(6)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用于使保持部要移动的量与冲击大小对应的机构被配置成通过利用保持部的惯性质量而使保持部移动。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7)中,车辆碰撞时作用在保持部上的惯性力迫使该保持部相对于其上设置该保持部的转向柱或车辆车身移动,使得保持部的位移量与施加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大小对应。在接合调节机构的该配置中,冲击能吸收件通过纯机械装置而无需任意电气装置便能够允许或阻止起到吸收冲击能的作用,以便简化转向装置的总体配置。保持部的位移可以是线性运动、转动或者线性运动与转动的结合。尽管在制动系统正常运转而制动车辆时,本发明该形式种的接合调节机构可允许保持部相对于转向柱或车辆车身移动。优选的是,接合调节机构被配置成在正常制动时阻止保持部产生大位移,而仅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允许保持部产生大位移。
(8)根据上述形式(1)至(7)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被配置成相对于安装部定位成在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的该部分沿前进方向移动之前接合部与保持部沿前进方向彼此间间隔预定的自由运行距离。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8)中,接合部与保持部之间设置的自由运行距离或间距能够延迟冲击能吸收件吸收冲击能的时间,其中转向柱相对于该时间从车辆车身分离并移动离开车辆车身。因此,与转向柱一开始相对于车辆车身移动接合部就与保持部接合的配置相比,在本配置中二次碰撞初期所产生的冲击较小。应注意,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自由运行距离来适当地调节冲击能吸收件吸收冲击能的时间。
(9)根据上述形式(8)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部与保持部中的一个包括具有可与接合部和保持部中的另一个相接合的凹槽的凹槽部(凹槽件),且该凹槽部与接合部和保持部中的另一个相配合以限定它们之间的预定自由运行距离。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9)中,该凹槽部起用于引导接合部与保持部的相对移动直到该相对移动在该凹槽部末端停止的引导件的作用。因而,该凹槽部确保保持部高度稳定地保持接合部。而且,上述自由运行距离设置在凹槽部的末端与接合部和保持部中的上述另一个之间或者由凹槽部的末端与接合部和保持部中的上述另一个限定形成。在具有凹槽部的情况下,设置自由运行距离不需要接合部在转向柱向前移动之前与保持部的末端间间隔很大距离。
(10)根据上述形式(1)至(9)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还包括用于降低在吸收冲击能初始阶段中由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所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的增长率的初始载荷调节机构。该初始载荷调节机构设置在以下至少一个位置处:冲击能吸收件与转向柱之间的位置;冲击能吸收件上的位置;以及冲击能吸收件与转向柱之间的位置。
在包括初始载荷调节机构的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0)中,在冲击能吸收件吸收冲击能的初始阶段,即接合部与保持部接合之后冲击能产生的初始阶段中,冲击能吸收载荷以较低的比率增大。因此,在冲击能吸收载荷不突然增大的情况下冲击能可被平稳地吸收,其中冲击能吸收载荷的突然增大会对车辆驾驶员或乘员产生巨大冲击。
(11)根据上述形式(1)至(10)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的接合部和保持部可彼此接合,以便在转向柱被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时通过冲击能吸收件将该转向柱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的该部分上。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1)中,转向柱可很容易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
(12)根据上述形式(1)至(11)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是具有形成为接合部的端部的板。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2)中,冲击能吸收件采用板的形式。例如,冲击能吸收件可以基本为在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移动时会变形的长条,使得该条的本来笔直的部分弯曲,而本来弯曲的部分变直。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由该条的变形的阻力所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吸收。在冲击能吸收件由板构成时,转向装置可采用简单的冲击能吸收机构。此外,通过适当确定该板的厚度和宽度可很容易调节冲击能吸收载荷。这种形式的转向装置的优点还在于:冲击能吸收板结构简单,其一个端部形成为可与保持部接合的接合部。因此,在不使用专门设计的独立件作为接合部的情况下,转向装置部件数量较少,其结构得到简化。在适当的地方,呈板形式的冲击能吸收件将称为“能量吸收板”或者“冲击能吸收板”。
(13)根据上述形式(12)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部和保持部被配置成接合部在接合部与保持部接合之后接收剪切载荷。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3)中,其中形成在能量吸收板一个端部的接合部在与保持部接合之后接收剪切载荷或应力,接合部甚至在接合部具有较小的厚度和宽度时也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刚度。可根据需要确定该板的变形部分的厚度、接合部的宽度和该板的其它部分的宽度,以使得能量吸收板能够在确保接合部具有所需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展现出期望的能量吸收特性。
上述形式(13)在如上所述的能量吸收板的接合部和保持部可彼此接合以便在转向柱被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时将该转向柱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的该部分上的情况中尤其优选。在“背景技术”的上述第一传统装置中,能量吸收板具有通过将其相对的端部之一弯曲而形成的接合部。当该弯曲的接合部(临时保持钩部)与保持部接合以在转向柱被固定在车辆车身上时将该转向柱临时保持车辆车身上时,该弯曲的接合部接收作用在其上使其向回弯曲的弯曲载荷或应力。因此,能量吸收板需要具有较大的厚度和宽度,以使得该板具有足以抵抗接合部(临时保持钩部)处的弯曲的强度和刚度。在本转向装置中,其中当接合部与保持部彼此接合以便将转向柱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时接合部经受剪切载荷或应力。因此,能量吸收板的接合部处所需的厚度较小,并相应地降低能量吸收板所需的总重。
(14)根据上述形式(12)或者(13)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包括彼此叠置且均具有接合部的多块板。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4)中,能够可选择地允许或阻止能量吸收件的每块板吸收冲击能,以便可通过上面相对于形式(2)至(7)说明的接合调节机构在多个步骤中改变能量吸收件吸收冲击能的总量。例如,设置用于将保持部移动到从多个位置中选定的一个位置的执行器,用以允许或阻止每块板的接合部与保持部接合,从而改变能量吸收件所吸收的冲击能的总量。
(15)根据上述形式(12)至(14)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板包括由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两相对端延伸的两臂部组成的基本为U形的部分(文中简称为“U形部分”),冲击能吸收件被配置成安装在安装部上,以使得两臂部沿着与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的一部分移动的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使得安装部沿着能量吸收件的板的厚度方向夹在两臂部之间;冲击能吸收件在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在转向柱沿着车辆的前进方向相对于车辆车身的一部分移动期间由安装部的一个端部变形,使得冲击能吸收件中的弯曲部的位置逐渐改变,从而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在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过程中被吸收。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5)中,冲击能吸收件可安装或者装配在安装位置上,使得安装部夹在冲击能吸收件的基本U形部分的两臂部之间。在转向柱在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之前,U形部分用作用于将冲击能吸收件保持在安装部上的一部分。在转向柱在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冲击能吸收件的U形部分相对于安装部移动并在与安装部的上述一端部滑动挤压接触时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该臂部的位于弯曲部的远离接合部的一侧上的即时直部沿着安装部持续弯曲,同时即时弯曲部的与另一臂部相邻的端部被持续拉直成为该臂部。因而,冲击能吸收件能够在其塑性变形过程中高度稳定地吸收冲击能。
(16)根据上述形式(15)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部与两臂部中的一臂部形成为一体,使得接合部从该臂部的远离弯曲部的一端沿着远离两臂部中的另一臂部的方向延伸。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6)中,通过弯曲U形部分的一臂部的自由端部可很容易形成冲击能吸收件的接合部。可根据接合部要实现的功能、按照需要形成接合部。
(17)根据上述形式(1)至(16)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转向柱包括柱体以及柱保持结构,该柱保持结构用于保持柱体并被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使得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柱保持结构可从车辆车身的该部分分离并可移动离开;并且柱保持结构包括安装部,而车辆车身的该部分设置有保持部。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7)中,转向柱包括具有其上要安装冲击能吸收件的安装部的柱保持结构。相对于后来安装在车辆车身上的转向柱装配冲击能吸收件的操作比相对于后来其上安装转向柱的车辆车身装配冲击能吸收件的操作容易。根据上述形式(17)的配置装配转向装置的效率较高。
(18)根据上述形式(17)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柱保持结构包括沿车辆横向彼此间隔开的一对臂,和沿横向基本位于该对臂中间的中央部,柱保持结构在该对臂处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并且安装部位于柱保持结构的中央部内。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8)中,冲击能吸收件安装在柱保持结构的基本横向的中央部内。因而柱保持结构的基本横向的中央部内的空间被有效地用来安装冲击能吸收件。该配置在转向装置仅采用一个部件作为冲击能吸收件时尤其理想。
(19)根据上述形式(17)或(18)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柱保持结构通过倾斜机构支承柱体。
在上述第一传统装置中,冲击能吸收件固定在柱体上,以便于冲击能吸收件的能量吸收特性可在柱体由车辆车身通过允许柱体在平行于车辆纵向的垂直平面内倾斜的倾斜机构支承时发生变化。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19)中,即使柱体垂直倾斜,其上安装冲击能吸收件的柱保持结构也不作垂直移动。因而,通过倾斜机构,冲击能吸收件起的作用与转向柱的倾斜运动无关。换句话说,其中冲击能吸收件没有固定在柱体上的本转向装置很容易装备该倾斜机构,而倾斜机构对冲击能吸收件的能量吸收特性没有不利影响。
(20)根据上述形式(17)至(19)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柱保持结构通过伸缩机构支承柱体。
在其中冲击能吸收件固定在柱体上的第一传统装置中,冲击能吸收件的能量吸收特性可在柱体由车辆车身通过伸缩机构支承时发生变化,这使得柱体的轴向长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上述当柱体由车辆车身通过倾斜机构支承时的能量吸收特性的变化。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0)中,冲击能吸收件起的作用与伸缩机构的运行无关,以便调节柱体的轴向部分的轴向位置,其中柱体由柱保持结构在该轴向位置处支承。因而,其中冲击能吸收件没有固定在柱体上的本转向装置能够很容易装备该伸缩机构,而伸缩机构对冲击能吸收件的能量吸收特性没有不利影响。
(21)根据上述形式(17)至(20)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为板,并且它包括由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的各相对端延伸的两臂部构成的U形部分,且该两臂部中的一臂部包括端接于接合部中的端部,冲击能吸收件被配置成安装在安装部上,使得两臂部沿与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的一部分移动的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使得安装部沿冲击能吸收件的板的厚度方向夹在两臂部之间;在转向柱在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沿车辆前进方向相对于车辆车身的一部分移动期间,冲击能吸收件由安装部的前端部变形,使得冲击能吸收件中的弯曲部的位置逐渐改变,从而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在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过程中被吸收。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1)中,冲击能吸收件采用板的形式,该板包括U形部分并且被安装在转向柱的柱体的柱保持结构上。包括U形部分的板已在上面参照本发明的形式(15)作了说明。优选的是,包括接合部的该板的臂部靠近保持部定位。转向柱固定在车辆车身仪表板的加强件的下部(与车辆车身的上述的部分对应)上,使得安装部沿垂直方向夹在两臂部之间,例如,优选的是从两臂部中的上面一臂部的自由端延伸形成接合部。
上述第一传统装置还采用包括用于吸收冲击能的基本为U形的中间弯曲部(下文中简称为U形中间弯曲部)的冲击能吸收板。但是,该冲击能吸收板在其一端处固定在柱体上,而柱体然后通过柱保持结构(在出版物JP-U-679690中称为柱支架)相对于车辆车身的一部分装配。在该配置中,由于板相对于车辆车身的高精度定位,很难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冲击能吸收板。然而,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1)中,冲击能吸收板仅通过柱保持结构支承,以便该板相对于车辆车身的定位精度能够显著提高。
在第一传统装置中,U形弯曲部仅容纳于在柱体和柱保持结构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以致于冲击能吸收板不会如预期的那样在其弯曲部处变形,导致由冲击能吸收板的变形吸收冲击能不稳定的危险。即,冲击能吸收板的冲击能吸收特性倾向于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形式(21)中,由柱保持结构的前端部更具体地说是由柱保持结构的安装部的前端部使冲击能吸收板的U形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该板的U形部分可沿着柱保持结构的安装部的前端部如预期的那样发生变形,从而确保由该板的U形部分的弹性变形高度稳定地吸收冲击能。
(22)根据上述形式(21)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部与两臂部中的一臂部形成为一体,使得接合部从上述一臂部端部的远离弯曲部的一端沿着远离两臂部中的另一臂部的方向延伸。
在采用包括U形部分并且被安装在柱保持结构上的冲击能吸收板的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2)中,该板的接合部参照本发明的形式(16)如上所述形成。
(23)根据上述形式(21)或(22)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安装部的前端部形成为用于在冲击能吸收件变形的同时引导冲击能吸收件的弯曲部沿其前端部位移的导向部。
设置在转向装置上述形式(23)中的安装部的导向部的作用是引导冲击能吸收板相对于柱保持结构位移,以使得该板沿安装部的前端部变形。优选的是,弯曲部呈弓形或者呈部分圆柱形,而导向部呈半圆柱形,以便该板沿着该半圆柱形导向部的半圆柱形外表面变形。为了确保冲击能吸收板的平滑变形,用于与该板滑动接触的导向部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优选较低,以防止该板与导向部的接触面之间的大摩擦力。
(24)根据上述形式(23)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柱保持结构的安装部包括两块板,该两块板彼此叠置,使得该两块板中的一块板的一个端部沿车辆前进方向从该两块板中的另一块板的相应前端面凸出;并且安装部的导向部由横截面呈J形并且具有短臂和长臂的导向件构成,该导向件装配在所述一块板的上述的一个端部上,使得该短臂的后端面与上述另一块板的前端面相对。
根据上述形式(24)的转向装置被配置以简单且便宜的结构来高度稳定地吸收冲击能。在上述第二传统装置中,柱保持结构在其前端部设置有其上安装有导向件的U形安装部。形成该U形安装部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由于在U形冲击能吸收板变形以吸收冲击能时通过导向件施加在该U形安装部上的载荷而使该U形安装部容易弯曲。因而,该传统装置对冲击能的吸收不稳定。
与第二传统装置相反,根据上述形式(23)的转向装置被配置成在U形冲击能吸收板通过导向件变形以吸收冲击能时接收载荷的J形导向件安装在两块板中的一块板的一个端部上,其中,该两块板构成柱保持结构的底部并且彼此叠置成两块板中的一块板的上述端部沿车辆前进方向从另一块板的相应端部凸出。为了将导向件安装在安装部上,不必使安装部的任意部分弯曲,因为导向件仅安装在安装部的两块板中的一块板的上述一凸出前端部上。因此,可降低形成安装部所需的费用。此外,上述一块板的凸出前端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可高度地抵抗经导向件接收的弯曲载荷,以便使U形冲击能吸收板如预期的那样变形以吸收冲击能,从而确保通过U形冲击能吸收板的变形来高度稳定地吸收冲击能。此外,本转向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导向件的短臂与安装部的另一块板的前端面相对,因此U形冲击能吸收板在与该短臂对应的冲击能吸收板U形部分的臂部能够与另一块板的表面保持接触或者位于该另一块板的表面附近的同时移动。因此,可减小安装部的沿两块板彼此叠置方向上的所需尺寸。
(25)根据上述形式(23)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柱保持结构的安装部包括具有构成导向部的U形凸出端部的板。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5)中,安装部不包括上面结合形式(24)说明的导向件,并且柱保持结构的底板的U形凸出端部起导向部的作用。不使用单独导向件的本安装部结构简单。
(26)根据上述形式(23)至(25)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安装在安装部上,使得弯曲部与导向部之间存在空隙。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6)中,在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运动的初始部分期间,柱保持结构安装部的前端部通过该空隙向前移动,以便由冲击能吸收板U形部分的通过安装部前端部的变形而吸收冲击能的时间相对于柱保持结构从车辆车身分离的时间延迟。因此,与其中冲击能吸收板的弯曲部和导向部之间不存在空隙的配置相比,在本配置中,二次碰撞初始阶段中产生的冲击较小。此外,由冲击能吸收板的变形吸收冲击能的时间可通过调节该空隙的量按照需要适当调节。
(27)根据上述形式(21)至(26)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还包括用于相对于柱保持结构定位和保持冲击能吸收件的上述一臂部的定位和保持装置。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7)中,第一实施例,冲击能吸收板U形部分的上述一臂部通过该定位和保持装置相对于柱保持结构定位和保持。当柱保持结构与转向柱一起相对于车辆车身移动时,定位和保持装置确保冲击能吸收板的接合部与设置在车辆车身上的保持部稳定接合,同时上述一臂部相对于柱保持结构定位。甚至在设置于车辆车身上的保持部和与冲击能吸收板的相关臂部形成为一体的接合部之间存在自由运行距离时,也允许接合部与保持部稳定接合。冲击能吸收板的接合部与保持部可彼此接合以便在转向柱被固定在车辆车身上时将该转向柱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该定位和保持装置能够使冲击能吸收板的上述一臂部相对于柱保持结构的错位最小,从而有助于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的装配,例如,通过使用螺钉和螺母将柱保持结构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的操作。定位和保持装置需要沿上述臂部的宽度、厚度及长度中至少一个方向定位上述臂部,且优选配置成沿宽度方向(车辆侧向或横向)定位该臂部。
(28)根据上述形式(27)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定位和保持装置包括一对定位和保持块,该对定位和保持块布置在上述一臂部相对侧上,使得该对定位和保持块沿上述一臂部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8)中,通过该对定位和保持块可很容易定位冲击能吸收板的上述一臂部,且结构简单。这些定位和保持块可形成在下面要描述的导向件的后延伸部上或者形成在安装部的任意其它部件上。
(29)根据上述形式(28)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该对定位和保持块具有彼此相对的倾斜表面,其中该相对的倾斜表面形成为相对倾斜表面间的距离从上述另一臂部向上述一臂部的方向减小。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29)中,冲击能吸收板可通过具有倾斜表面的该对定位和保持块定位和保持,而不管冲击能吸收板的具体宽度和厚度,甚至可通过适当选定冲击能吸收板的宽度和厚度而调节冲击能吸收板的冲击能吸收特性。
(30)根据上述形式(29)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U形部分的上述一臂部在该上述一臂部的面向该U形部分内部的内表面处由安装部的一部分支承。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0)中,上述一臂部由该对定位和保持块及安装部的上述部分沿该上述一臂部的厚度方向定位。支承上述一臂部的安装部的上述部分可设置在下面要描述的导向件的后延伸部上或者设置在柱保持结构的任意其它部件上,例如设置在柱保持结构的任意部分上。
(31)根据上述形式(28)至(30)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接合部与上述一臂部形成为一体,使得接合部从上述一臂部的远离弯曲部的一端沿远离两臂部中的另一个臂部的方向延伸,并使得接合部的从上述一臂部的与其面向U形部分内部的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处测量的高度大于该对定位和保持块的高度;接合部在其自由端处可与保持部接合,并且在该接合部的与该对定位和保持块的高度对应的高度位置处,接合部的宽度小于该对定位和保持块之间的距离。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1)中,通过相对于安装部沿车辆向后的方向移动冲击能吸收板,使得接合部的邻近端部或者固定端部穿过该对定位和保持块之间,U形冲击能吸收板可安装在柱保持结构的安装部上。
(32)根据上述形式(27)至(31)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其前端部且在冲击能吸收件变形时用于引导冲击能吸收件的弯曲部移动的导向件,并且该导向件包括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延伸部,该对定位和保持装置设置在该后延伸部上。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2)中,如上面结合本发明的形式(24)所述,设置在安装部前端部处的导向件的横截面基本为J形。在本转向装置中,U形冲击能吸收板的上述一臂部通过形成在导向件的后延伸部上的定位和保持装置相对于柱保持结构定位和保持,其中该后延伸部远离使冲击能吸收板变形的导向件的前端部。该配置可有效提高上述一臂部的定位和保持精度。该导向件可构成上面结合本发明的形式(23)所描述的导向部。
(33)根据上述形式(32)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导向件的后延伸部包括用于定位和保持冲击能吸收件两臂部中的另一臂部的定位和保持部。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3)中,U形冲击能吸收板在其两臂部处通过结构简单且包括定位和保持装置和定位和保持部的导向件定位和保持。该导向件可有效确保冲击能吸收板相对于柱保持结构更具体地说是相对于柱保持结构的安装部高度精确地定位。
(34)根据上述形式(27)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安装部包括支承部,定位和保持装置包括具有可弹性变形部的基本为矩形的三面夹,其中该可弹性变形部与支承部相配合以弹性地保持它们之间的沿上述一臂部厚度方向与该可弹性变形部弹性挤压接触的冲击能吸收件U形部分的上述一臂部。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4)中,U形冲击能吸收板的上述一臂部沿该臂部厚度方向与矩形三面夹的可弹性变形部以及安装部的支承部保持弹性挤压接触,以确保冲击能吸收板相对于安装部高度精确定位。由于该三面夹包括可弹性变形部,因此可使用相同的三面夹来保持冲击能吸收板,而不管该板的具体厚度,甚至可通过在该三面夹的可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量范围内适当选定冲击能吸收板的厚度尺寸而调节冲击能吸收板的冲击能吸收特性。
(35)根据上述形式(27)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安装部包括支承部,而定位和保持装置包括保持带,其中该保持带与支承部相配合以保持冲击能吸收件的U形部分的上述一臂部;该保持带具有可变的有效保持长度。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5)中,U形冲击能吸收板的上述一臂部由保持带和安装部的支承部保持。由于该保持带的有效保持长度是可变的,因此可使用相同的保持带保持冲击能吸收板,而不管该板的具体厚度和宽度,甚至可通过适当选定冲击能吸收板的厚度和宽度而调节冲击能吸收板的冲击能吸收特性。因此,转向装置的制造成本降低。
(36)根据上述形式(21)至(35)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柱保持结构具有沿车辆横向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槽,其中柱保持结构通过该槽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使得柱保持结构可沿车辆前进方向从车辆车身部分上分离并移动离开车辆车身的该部分;柱保持结构还包括中央部,该中央部沿横向基本位于该对槽中间并且包括冲击能吸收件安装在其上的安装部。
并且其中冲击能吸收件包括一对翼部,该对翼部从上述一臂部沿平行于车辆横向的各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均设有分别与柱保持结构的一对槽压入配合并且在柱保持结构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离开车辆车身的该部分时可从该对槽分离的圆柱部分。
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36)被配置成如上面结合上述形式(11)所述,在将转向柱固定在车辆车身上时,冲击能吸收件的接合部用于将转向柱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转向柱由车辆车身通过冲击能吸收件的接合部和翼部支承,以便转向柱的重量不会作用在冲击能吸收件的U形部分上,其中该U形部分要变形以吸收冲击能。因而,本配置有助于防止冲击能吸收件的U形部分在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转向柱时出现不希望的变形,并确保通过该U形部分在转向柱安装在车辆车身上之后的变形高度稳定地吸收冲击能。还应理解,冲击能吸收件的该对翼部可用作用于定位和保持冲击能吸收件的上述一臂部的定位和保持装置,如上面结合上述形式(27)所述。该对翼部最好离接合部较近,优选的是沿车辆前进方向邻接该接合部定位。
(37)根据上述形式(21)至(35)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的该部分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的速度改变要由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的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
车辆乘员(驾驶员)二次碰撞时例如利用方向盘施加在转向柱上的冲击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车辆乘员是否系上安全带,而且还取决于二次碰撞时车辆乘员的动能。即,施加给车辆乘员以及施加在转向柱上的冲击随着车辆乘员的动能的增加而增大,也就是说,施加给车辆乘员以及施加在转向柱上的冲击还根据各种因素变化,这些因素包括作用在转向柱上的冲击以及与方向盘相撞的车辆乘员的重量。在这一点上,最好根据表示实际作用在转向柱上的冲击的参数改变要由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用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转向柱通过与方向盘碰撞的车辆乘员的动能而相对于车辆车身移动,以便于转向柱的移动速度随着车辆乘员的动能的增加而增大。因此,转向柱的移动速度可适当地用作表示实际作用在转向柱上的冲击的参数。在上述形式(37)中,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根据转向柱的移动速度,即根据车辆乘员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实际作用在转向柱上的冲击的大小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以便于通过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来有效地降低施加给车辆乘员的冲击,从而保护乘员免受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
上述形式(36)中所用的术语“转向柱的移动速度”指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的固定转向柱的一部分移动时的速度。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所用的速度可以是转向柱在整个移动距离上的移动速度,或者是转向柱在整个移动距离或移动行程中任意时间点的速度。优选的是,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使用转向柱的移动的相对初始阶段中的速度,因为在转向柱开始移动之后较早时间点处的该速度趋向于精确地反映车辆乘员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实际作用在转向柱上的冲击。术语“冲击能吸收载荷”指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的阻力。
上述形式(36)中设置的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可构造成根据需要改变要由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例如,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包括电气装置例如电动执行器,用来在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根据表示转向柱的检测到的移动速度的信号控制冲击能吸收载荷。或者,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包括可根据动力学原理操作的纯机械装置。下面描述的机械装置的使用更适于简化转向柱的结构和控制以及降低其制造成本。
(38)根据上述形式(37)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随着转向柱的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冲击能吸收载荷。
如上所述,转向柱的移动速度随着作用在转向柱上的冲击大小的增加而增大。另一方面,用于吸收冲击能的转向柱的移动距离由转向柱的具体构造,更具体地说是由用于将转向柱安装在车辆车身上的具体结构决定。为了在转向柱的预定移动距离内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需要转向柱的每单位移动距离要吸收的冲击能的量随着转向柱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这种需要在本发明的上述形式(38)能够满足,上述形式(38)被构造成防止转向柱在车辆乘员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产生较大冲击能时在其预定移动距离或移动行程结束时到达其底部,这会对车辆乘员造成极大的冲击,并且上述形式(38)被构造成当二次碰撞产生较小冲击能时在转向柱的较长移动距离上平滑(平稳)地吸收冲击能。
(39)根据上述形式(37)或(38)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使得转向柱移动速度大于预定阈值时的冲击能吸收载荷大于转向柱移动速度不大于预定阈值时的冲击能吸收载荷。
冲击能吸收载荷可根据转向柱的移动速度持续改变,或者可根据移动速度逐步改变,如本发明的上述形式(39)中所述。即,转向柱的移动速度大于预定阈值时的冲击能吸收载荷较大,而转向柱的移动速度不大于预定阈值时的冲击能吸收载荷较小。能够仅用两步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的本转向装置在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的构造上较简单。
(40)根据上述形式(37)至(39)中任意一种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通过改变冲击能吸收件(372)的变形阻力而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
由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在呈板状的冲击能吸收件例如较易变形时较小,而在该板较难变形较大。在本发明的上述形式(40)中,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阻力用作表示使冲击能吸收件变形所需的力的参数,并且该变形阻力被改变以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术语“变形阻力”在广泛意义上表示使冲击能吸收件发生变形的难度,并且不仅包括使其发生变形所需的应力,而且还包括存在于冲击能吸收件和安装件之间的摩擦力,其中该摩擦力是冲击能吸收件相对于安装部移动的阻力。
(41)根据上述形式(40)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为板,它包括由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的各相对端延伸的两臂部组成的U形部分,并且该两臂部中的一臂部包括端接于接合部中的端部,冲击能吸收件被配置成安装在安装部上,使得两臂部沿与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一部分移动的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使得安装部沿冲击能吸收件的板的厚度方向夹在两臂部之间;冲击能吸收件在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在转向柱沿车辆前进方向相对于车辆车身的该部分移动期间由安装部的端部变形,以使得冲击能吸收件中的弯曲部的位置逐渐改变,从而在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过程中吸收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并且其中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包括(a)设置在安装部上并可与冲击能吸收件接合以便增大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阻力的变形阻力增大件;和(b)用于在冲击能吸收件相对于安装部的前端部移动的速度大于预定阈值时使变形阻力增大件与冲击能吸收件接合的接合机构。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41)中,其中冲击能吸收件采用板的形式,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将冲击能吸收板用作可变形件,将安装部的端部用作用于向冲击能吸收板施加力以使该板变形的施力件,以便于通过改变该可变形件和该施力件之间的接合状态而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更具体地说,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包括例如采用从安装部凸出的至少一个凸出部形式的变形阻力增大件,或者包括被配置用来相当于冲击能吸收板产生大摩擦力的摩擦力产生件,以便于通过该至少一个凸出部或该摩擦力产生件与冲击能吸收板的接合而增大冲击能吸收载荷。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的这些示例采用根据动力学原理操作的纯机械装置,它运行高度稳定、结构简单并且成本低于电气装置。
(42)根据上述形式(40)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冲击能吸收件为板,它包括由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的各相对端延伸的两臂部组成的U形部分,并且该两臂部中的一臂部包括端接于接合部中的端部,冲击能吸收件被配置成安装在安装部上,使得两臂部沿与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一部分移动的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使得安装部沿冲击能吸收件的板的厚度方向夹在两臂部之间;冲击能吸收件在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在转向柱沿车辆的前进方向相对于车辆车身的该部分移动期间由安装部的端部变形,以使得冲击能吸收件中的弯曲部的位置逐渐改变,从而在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过程中吸收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并且其中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包括(a)可移动件,该可移动件设置在安装部上并可与冲击能吸收件接合,使得该可移动件可在冲击能吸收件相对于安装部的端部移动时移动;和(b)用于在该可移动件的移动速度大于预定阈值时限制该可移动件的移动的可移动件移动限制机构。
在转向装置的上述形式(42)中,其中冲击能吸收件采用板的形式,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将冲击能吸收板用作可变形件,将安装部的端部用作用于向冲击能吸收板施加力以使该板变形的施力件,如上述形式(41)中所述,以便于通过改变该可变形件和该施力件之间的接合状态而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与上述形式(41)中设置的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不同,设置在本形式(42)中的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部上的移动件以及用于限制该可移动件的移动的可移动件移动限制机构,以便于通过在该可移动件和冲击能吸收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大冲击能吸收载荷。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也可采用根据动力学原理操作的纯机械装置,它运行高度稳定、结构简单,并且成本低于电气装置。该可移动件不仅包括线性可移动件,而且还包括可旋转件。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以机动车辆用的转向装置的形式,更具体地说是以其中柱保持结构设置有能量吸收板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形式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及其变型。为了方便,下述的实施例将被分为几组,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每组实施例及其变型。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它可以有各种变化、改变或改进,如前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些实施例,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实现的。在下述说明中,在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将使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功能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除非认为一些重复描述是必要的,否则将尽可能的避免对那些部件的重复描述。
《第一组实施例》
下面对彼此类似并组成第一组实施例的本发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的配置
首先参照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图1至图6。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转向装置包括具有可相对彼此轴向移动且可一起旋转以传递转矩的上轴11和下轴12的转向轴10。因而,转向轴10可沿轴向收缩和伸长。转向轴10由具有可相对彼此轴向移动的外部柱管21和内部柱管22的转向柱管20自由旋转地支承。因而,转向柱管20也可沿轴向收缩和伸长。转向轴10和转向柱管20相配合构成柱体25。该柱体25相对于机动车辆车身装配并使得柱体25倾斜,同时其右端部(参见图1和2)位于其左端部的后上方。
上轴11由外部柱管21经轴承13自由旋转地支承并使得上轴11不可相对于外部柱管21轴向移动。设置有气囊装置的方向盘(未示出)固定在上轴11的右端部(参见图1)或上端部上,使得该方向盘可绕上轴11旋转。另一方面,下轴12由内部柱管22经轴承14自由旋转地支承,并且下轴12在其左端部处(参见图1)通过万向节(未示出)与一可轴向收缩和伸长并能传递转矩的中间轴(未示出)相连。如现有技术中所公知,该中间轴经万向节与转向器(steering gearbox)(未示出)相连。
外部柱管21在其前或下端部处可轴向滑动地装配在内部柱管22的后或上端部上,并且外部柱管21在其下端部处设置有支架21a和后支承机构A。后支承机构A配备有用于调节转向轴10的倾斜或倾斜角的倾斜机构以及用于调节转向轴10的轴向长度的伸缩机构。外部柱管21经支架21a和后支承机构A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1(还称为“转向支承支架”)上。车身侧支架31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另一方面,内部柱管22在其前或下端部处设置有支架22a和前支承机构B,并且内部柱管22经支架22a和前支承机构B与车辆车身的另一部分枢转地相连。
后支承机构A包括呈分离式支架41形式的柱保持结构,其中分离式支架41用于支承固定在外部柱管21上的支架21a,以使得支架21a可沿垂直方向枢转和倾斜。后支承机构A还包括用于将固定在外部柱管21上的支架21a锁定在分离式支架41上和使支架21a从分离式支架41分离的倾斜机构35,以及用于将外部柱管21锁定在内部柱管22上和使外部柱管21从内部柱管22上分离的伸缩机构36。
倾斜机构35如现有技术公知的那样构造,并且可通过位于锁定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的手动杆操作。在倾斜机构35的分离位置中,柱体25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在平行于车辆纵向的垂直平面内一体地倾斜。伸缩机构36如现有技术公知的那样构造,并且可通过位于锁定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的手动杆操作。在伸缩机构36的分离位置中,上轴11和外部柱管21可分别相对于下轴12和内部柱管22轴向移动,以便调节柱体25的轴向长度。
分离式支架41具有沿车辆侧向或横向(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臂41a、41b,并且分离式支架41通过穿过形成在各臂41a、41b中的槽41a1和41b1的螺栓44经呈树脂封壳42和金属环43形式的中间件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1上,如图5所示。每个螺栓44都拧进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1上的螺母32中。
在车辆与前方车辆碰撞时,在操作者(驾驶员或者乘员)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穿过分离式支架41形成的槽41a1和41b1允许该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1向前移动。如图2虚线所示,各槽41a1和41b1穿过对应臂41a和41b的后半部形成,使得该槽从对应臂的基本中央部向其后或上端延伸并且在其后端处向后(向上)开口。如图4所示,每个树脂封壳42均具有装配在对应槽41a1和41b1中的圆柱部分42a,并将每个树脂封壳42均粘结在对应臂41a和41b的上表面上。当发生二次碰撞作用在树脂封壳42上的冲击力超过给定阈值时,树脂封壳42碎裂或破裂。各金属环43均压入配合在对应树脂封壳42的圆柱部分43a中,并且螺栓44穿过金属环43并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1上。冲击力经螺栓44和金属环43作用在树脂封壳42上。
前支承机构B枢转地支承转向柱管20的内部柱管22,并且前支承机构B包括自由旋转地装配在穿过固定在内部柱管22前或下端部上的支架22a形成的装配孔22a1中的套环51。套环51由螺栓和螺母(两者都未示出)固定在车辆车身上。
上述结构的吸震转向装置包括在图1和2中用标号5表示的转向柱。该转向柱5包括柱体25(转向轴10和转向柱管20);包括分离式支架41、倾斜机构35和伸缩机构36的后支承机构A;以及包括支架22a的前支承机构B。
根据该第一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还包括插入外部柱管21与内部柱管22之间的冲击能吸收机构C,如图1和2所示。冲击能吸收机构C用于吸收车辆碰撞时车辆操作者(驾驶员或乘员)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产生的冲击能。冲击能吸收机构C被配置成允许柱体25轴向收缩,从而吸收所产生的冲击能。为此,冲击能吸收机构C设置有能量吸收件61。
由于柱体25从其图1和2中的初始位置的轴向收缩量大于一预定轴向距离L1,因此能量吸收件61可以剪切变形或塑性变形的模式变形。能量吸收件61由树脂、轻金属或类似材料形成,且其横截面基本为C形。能量吸收件61与内部柱管22的外周向表面固定为一体。
能量吸收件61包括可轴向滑动地支承外部柱管21的前部的薄壁支承部61a和与支承部61a的外表面形成为一体的多个凸棱61b。当柱体25轴向收缩大于预定轴向距离L1时,外部柱管21的前端部使凸棱61b经受剪切变形或塑性变形。如图1所示,能量吸收件61具有固定地装配在相应装配孔22b中的多个凸出部61c,其中装配孔22b形成在内部柱管22中。凸出部61c与冲击能吸收件61的轴向中间部一体地形成,以便于内部柱管22轴向向内延伸。
各凸棱61b从支承部61a的外表面沿内部柱管22的轴向向外的方向都具有适当数量的凸出部,并且各凸棱61b都具有适当的轴向长度。当外部柱管21相对于内部柱管22从其图1和2中的初始位置向前下方轴向移动的距离大于预定轴向距离L1时,凸棱61b以剪切变形或塑性变形的模式变形,从而产生适当数量的冲击能吸收载荷。凸棱61b的形状和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1)
在图1至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分离式支架41包括具有中央部41c的主体部,其中该中央部41c沿车辆横向位于两臂41a、41b之间的基本中间位置处。如图3所示,中央部41c包括局部叠置在一起的两板41c1和41c2。下部板41c2沿柱体25的轴向从上部板41c1的前端部凸出适当长度。也就是说,下部板41c2包括凸出前端部43c3,其中在凸出前端部43c3上安装有由树脂形成的导向件49。呈能量吸收板71形式的冲击能吸收件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的中央部41c上,同时导向件49插在该冲击能吸收件和中央部41c之间。本实施例中,分离式支架41的中央部41c与固定在中央部41c的凸出前端部43c3上的导向件49相配合以构成安装部45,其中呈板71形式的冲击能吸收件安装在安装部45上。
能量吸收板71为能够吸收车辆碰撞时在车辆操作者(或乘员)与转向柱5(更确切地说是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的单个长金属板,以便于随着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而吸收冲击能,这一点会在柱体25的外部柱管21因二次碰撞而相对于车辆车身轴向向前移动时发生。如图3至图6的放大视图所示,能量吸收板71包括U形部分71a,该的U形部分与导向件49保持接合以便U形部分71a可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移动。能量吸收板71还包括在其后上方端部处形成的T形接合部71b。接合部71b可与形成在车身侧支架31上的保持部31a接合。
U形部分71a装配在分离式支架41的两板41c1、41c2以及安装部45的导向件49上,以使得U形部分71a的两相对直臂沿垂直方向夹住两彼此叠置的板41c1和41c2,如图3所示。U形部分71a包括弓形弯曲部71a1,和呈由弯曲部71a1连接在一起的上部臂部71a2和下部臂部71a3形式的上述两直臂。导向件49具有与弯曲部71a1保持接触的前部,并且在上述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外部柱管21相对于车辆车身轴向移动时,导向件49起到用于使能量吸收板71沿弯曲部71a1的曲度变形的导向部48的作用,其中该导向部与弯曲部71a1滑动挤压接触。导向部48还起到用于使呈能量吸收板71形式的变形件受力以使其变形的施力部的作用。
上部直臂部71a2从弯曲部71a1的上端向转向柱5的后部延伸,且上部直臂部71a2与导向件49的上表面以及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的上表面保持接触。然而,上部臂部71a2还可保持在上述上表面的附近。上部臂部71a2在其后端处端接于T形接合部71b内。另一方面,下部直臂部71a3从弯曲部71a1下端向转向柱5的后部延伸,且下部直臂部71a3与导向件49的下表面以及分离式支架41的下部板41c2的下表面保持接触,或者保持在在上述下表面附近。当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时,导向件49的半圆柱部分49f迫使下部臂部71a3滑动接触半圆柱部分49f,并使下部臂部71a3沿半圆柱部分49f的曲度塑性变形。该半圆柱部分49f构成上述导向部48。下部臂部71a3的该变形使上述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被吸收,并使其中形成有弯曲部71a1的能量吸收板71的纵向位置发生变化。
T形接合部71b从U形部分71a的上臂部71a2的后端向上延伸。换句话说,通过使U形部分71a的后端部弯曲,使得T形接合部71b垂直于上臂部71a2而形成T形接合部71b。T形接合部71b在其上端处包括一对接合件71b1和71b2,以使得接合件71b1和71b2可与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的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接合。在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之前,T形接合部71b从其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接合的接合位置处(如图1和3中假想线所示)向后间隔开预定距离L2。因而,T形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更确切的说是保持部31a的凹槽部31a1的前端)之间设有自由运行距离L2,以便于分离式支架41和能量吸收板71可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1从初始位置(移动之前)自由移动自由运行距离L2。当接合部71的两接合件71b1和71b2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时,接合件71b1和71b2受到剪切应力。
如上所述,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具有凹槽部31a1,该凹槽部在其后端处向车辆后方开口,并且该凹槽部可与能量吸收板71的接合部71b接合。该凹槽部31a1具有切口,该切口的宽度略大于T形接合部71b的垂直部的宽度W1。凹槽部31a1的该切口用作用于在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进入接合时引导T形接合部71b相对于保持部31a移动的导向件。凹槽部31a1的上表面在其后端部处倾斜,以利于接合部71b与凹槽部31a1的初始接合动作。(*2)
本第一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的弓形弯曲部71a1的宽度小于其它部分71a2、72a3的宽度,以便于在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接合的初始阶段中冲击能吸收载荷以较低的速率增加。因而,宽度较小的弯曲部71a1用作用于在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接合的初始阶段中调节冲击能吸收载荷的初始载荷调节机构。
导向件49具有一对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和一对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其中该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沿上臂部71a2的宽度方向彼此以一定距离隔开,而该一对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也沿上述宽度方向彼此以一定距离隔开,如图4所示。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形成在导向件49的前端部中,而保持块49b1、49b2形成在导向件49的后端部中。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沿宽度方向定位在其位于两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之间的较前部,和沿宽度和厚度方向定位在其位于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之间的较后部。下臂部71a3的前端部的宽度从其前端向其后端逐渐增大,以便于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接合初始阶段中的冲击能吸收载荷逐渐增大。导向件49还具有一对沿下臂部71a3的宽度方向彼此以一定距离隔开的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以便于下臂部71a3沿宽度和厚度方向定位在其位于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之间的纵向中间部位上。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T形接合部71b的沿上臂部71a2的厚度方向的长度或高度大于导向件49的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的高度。如图4所示,T形接合部的垂直部的宽度W1小于导向件49的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之间的距离,以使得该垂直部可沿转向柱5的轴向在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之间移动。
如图7至图9所示,导向件49基本为J形(参见图7),且它具有上述的两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和用于定位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2a2的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以及用于定位能量吸收板71的下臂部71a3的上述两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
导向件49具有凹槽部49d、用于与分离式支架41的凸出前端部41c3接合的接合凸出部49e,如图7至图9所示,以及用于使能量吸收板71的下臂部71a3塑性变形的上述半圆柱部分49f。导向件49包括沿分离式支架41的下部板41c2延伸的后延伸部49n,如图3和7所示,且接合凸出部49e形成在后延伸部49n上。如图7所示因而基本为J形的导向件49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上,以使得其上形成有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的短上部臂的后端面与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的前端相对。
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与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形成为一体,且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穿过贯穿分离式支架41形成的通孔41d,以使得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的上端部邻接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的各相对侧面定位。如图9所示,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的上端部分别具有倾斜表面S1和S2,该两倾斜表面S1、S2形成为其间的距离沿向上的方向即沿从下臂部71a3向上臂部71a2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从后延伸部49n沿该向上的方向延伸。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沿其厚度与宽度方向定位在各倾斜表面S1、S2与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的上表面之间。
两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也与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形成为一体,以使得两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邻接能量吸收板71的下臂部71a3的各相对侧面定位。还如图9所示,两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分别具有倾斜表面S3和S4,该两倾斜表面S3、S4形成为其间的距离沿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从后延伸部49n沿该向下的方向延伸。能量吸收板71的下臂部71a3沿其厚度与宽度方向定位在每个倾斜表面S3、S4与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的下表面之间。
ii)第一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的工作情况
在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中,在车辆与任意物体例如其前面的车辆碰撞时,在车辆操作者或者乘员与固定在转向柱5上的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随着树脂封壳42的碎裂,分离式支架41沿车辆前进方向从车身侧支架31移动并分离。结果,转向柱5的后部(称为转向柱5的“可移动部分”,它包括柱体25的外部柱管21和支承外部柱管21的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车辆车身沿前进方向移动。当分离式支架41与转向柱5的可移动部分一起向前移动时,能量吸收板71的T形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的凹槽部31a1进入接合。
在能量吸收板71的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之后,分离式支架41随转向柱5的可移动部分沿前进方向进一步移动,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前部上的导向件49的半圆柱部分49f使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的下直臂部71a3沿半圆柱部分49f塑性变形。换句话说,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用于安装能量吸收板71的安装部45的相对移动致使下臂部71a3发生塑性变形,以便沿能量吸收板71的纵向逐渐改变U形部分71a的弯曲部71a1的位置。更具体地说,邻接即时形成的弯曲部71a1的即时形成的下直臂部71a3的前端部沿半圆柱部分49f弯曲,而邻接即时形成的上直臂部71a2的即时形成的弯曲部71a1的上端部被拉直,以有助于上臂部71a2的新变形。如上所述发生的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的塑性变形致使车辆乘员与方向盘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被吸收。应注意,与U形部分71a的弯曲部71a1挤压滑动接触的导向件49的半圆柱部分49f起导向部48的作用,这有利于通过U形部分71a的塑性变形改变弯曲部71a1的位置。
柱体25从图1和2所示的初始位置的轴向收缩量大于预定距离L1。更具体地说,上轴11和外部柱管21相对于内部柱管22沿前进方向轴向移动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L1,以便于能量吸收件61的凸棱61b经受塑性变形或剪切变形。凸棱61b的该变形还有助于吸收上述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iii)第一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的优点
根据第一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具有提供不同优点的各种结构特征,下面说明其中的一些结构特征:
[1]在第一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71仅由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1的分离式支架41保持,以便与“背景技术”中说明的上述传统吸震转向装置中的能量吸收板相比,能量吸收板71能很容易安装在转向柱5上,同时相对于车辆车身高度精确地定位能量吸收板71。因而,本吸震转向装置的能量吸收特性的变化减少。能量吸收板71不需要在其后端处固定在柱体25上,从而降低装配该转向装置的成本。
[2]在第一实施例中,分离式支架41在其沿车辆横向彼此间隔开的右臂和左臂41a、41b处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1上,且能量吸收板71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的中央部41c上。即,分离式支架41的中央部41c被有效地用来保持能量吸收板71。
[3]在第一实施例中,分离式支架41保持柱体25使得柱体25的轴向长度可通过伸缩机构36调节,并使得柱体25可通过倾斜机构35枢转或倾斜。在该配置中,柱体25的倾斜移动及轴向长度的调节不会造成保持能量吸收板71的分离式支架41移动,从而可根据需要操作能量吸收板71,而不管倾斜机构35和伸缩机构36的工作状态。
[4]在第一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包括沿分离式支架41厚度方向夹住分离式支架41的前端的上臂部和下臂部71a2,71a3,且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还包括沿分离式支架41厚度方向从上臂部71a2的后端延伸的接合部71b。在该配置中,在分离式支架41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1上之前,可通过将U形部分71a装配在分离式支架41的前部上而很容易地将能量吸收板71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上。
[5]在第一实施例中,车辆乘员与固定在转向柱5上的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可在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能量吸收板7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分离式支架41上的导向部48使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的下臂部71a3发生塑性变形而吸收,同时在分离式支架41由于二次碰撞而沿车辆前进方向从车身侧支架31移动并分离之后,能量吸收板71的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保持接合。能够因而吸收冲击能的本吸震转向装置由于部件数量较少而使其结构较简单。
[6]本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能量吸收板71为单个长金属条,其后端设置有可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接合的接合部71b,以便接合部71b接收剪切载荷或应力。该配置能够在使接合部71b保持所需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降低接合部71b的厚度和宽度。能量吸收板71的厚度与U形部分71a和接合部71b的宽度可根据能量吸收板71需要具有的期望能量吸收特性确定,同时确保接合部71b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刚度。
[7]该第一实施例中设置有初始载荷调节机构,在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接合的初始阶段即吸收冲击能的初始阶段中,冲击能吸收载荷以较低的速率增加。因而,可平滑地吸收冲击能,而不会使冲击能吸收载荷突然增大,其中冲击能吸收载荷突然增大会对车辆操作者或者乘员产生巨大的冲击。当该初始载荷调节机构设置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作冲击能吸收件的能量吸收板71上时,没有必要为能量吸收件设置初始载荷调节机构。也就是说,初始载荷调节机构可设置在冲击能吸收件与车辆车身和分离式支架41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除了或代替设置在冲击能吸收件上的初始载荷调节机构。这种变型也适用于下述的其它实施例。
[8]在第一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71的T形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之间有自由运行距离L2,以便于在二次碰撞的初始阶段,接合部71b可自由移动该自由运行距离L2。因而,通过分离式支架41使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发生变形而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的时间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从车辆车身(车身侧支架31)分离的时间被适当延迟。因此,与分离式支架41一从车辆车身分离,能量吸收板71就开始发生变形的配置相比,在该配置中,二次碰撞初始阶段中产生的冲击较小。还应注意,通过调节自由运行距离L2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通过分离式支架41使能量吸收板71的U形部分71a发生变形而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的时间。
[9]在第一实施例中,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具有凹槽部31a1,凹槽部31a1在其后端处具有切口,能量吸收板72的接合部71b可与该凹槽部31a1接合。在接合部71b与凹槽部31a1的切口的前端之间具有上述自由运行距离L2。因而,凹槽部31a1起到用于引导接合部71b相对于保持部31a移动的导向件的作用,从而甚至在存在自由运行距离L2的情况下,确保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能高度稳定地接合。在存在凹槽部31a1时,自由运行距离L2的设置不需要接合部71b沿车辆向后的方向上与保持部31a间隔大的距离。
[10]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彼此叠置的两板41c1、41c2构成分离式支架41的安装部45,即构成分离式支架41的基本中央部41c,其中导向件49和U形能量吸收板71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上。下部板41c2的凸出前端部41c3从上部板41c1的前端沿向前的方向凸出适当的距离,且当能量吸收板71滑动挤压接触导向件49以变形吸收冲击能时,凸出前端部41c3经导向件49接收载荷。该配置消除对使分离式支架41弯曲以形成凸出前端部41c3的需要,从而降低分离式支架41的制造成本。
[11]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上述凸出前端部41c3设置在两板41c1、41c2中的一个上,该块板从两板41c1、41c2中的另一块板沿向前的方向凸出,凸出前端部41c3可适当地得到保护免得因经移动件49接收的载荷而弯曲,以便于能量吸收板71可在与导向件49滑动挤压接触时以预期的方式变形,用以吸收冲击能。因而,由能量吸收板71的变形吸收冲击能的量的稳定性得到改进。
[12]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下部板41c2的凸出前端部41c3从上部板41c1的前端凸出,J形导向件49装配在凸出前端部41c3上,使得J形导向件49的短上臂的后端面与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的前端相对。在该配置中,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可接触或靠近上部板41c1的上表面移动,以便于可减小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和下臂部71a3之间的距离。
[13]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包括与导向件49形成为一体的一对上部定位凸出部49b1、49b2和一对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的定位和保持装置,将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定位和保持在分离式支架41上。当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1轴向移动时,该定位和保持装置确保能量吸收板71的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稳定接合,同时上臂部71a2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定位。甚至在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与T形接合部71b之间的自由运行距离L2存在的情况下,允许接合部71b与保持部31a稳定接合,其中T形接合部71b与能量吸收板72的上臂部71a2形成为一体。
[14]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对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与J形导向件49的较长的下臂形成为一体,该较长的下臂采用向后延伸的后延伸部49n的形式。在该配置中,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在后延伸部49n的后端处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设置,后延伸部49n的后端沿向后的方向与导向件49的半圆柱部分49f间隔开较大的距离,以便于通过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将上臂部71a2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高度精确地定位。
[15]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定位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下臂71a3的该对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也与J形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形成为一体。即,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用作设置在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上的下部定位和保持部。定位和保持装置49a1、49a2、49b1、49b2与保持部49c1、49c2构成用于定位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和下臂部71a3的紧凑的定位结构,以确保能量吸收板71沿其宽度和厚度方向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高度精确地定位。
[16]在第一实施例中,形成在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上的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的上端部具有相对的倾斜表面S1和S2,该两倾斜表面S1、S2形成为其间的距离沿向上的方向减小。具有倾斜表面S1、S2的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能够精确定位能量吸收板71,而不管被选定来调节冲击能的期望吸收量的能量吸收板71的厚度和宽度,如图10所示。该优点还可通过也形成在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上并具有相对的倾斜表面S3和S4的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提供,其中相对的倾斜表面S3和S4被形成为其间的距离沿向下的方向减小,如图9所示。
[17]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71的T形接合部71b的垂直部的宽度W1小于导向件49的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之间的距离W2,以便于接合部71b的垂直部可沿分离式支架41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1移动的方向在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之间移动。接合部71b的垂直部的宽度W1与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之间的距离W2之间的尺寸关系使得能够通过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沿向后的方向移动U形能量吸收板71,同时T形接合部71的垂直部穿过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之间,利用固定在能量吸收板71上的导向件49而将能量吸收板71很容易地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上。
iv)第一实施例吸震转向装置的变型
能量吸收板71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和导向件49上,以使得上臂部71a2在其前端部处由导向件49的上表面和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支承,且上臂部71a2在其后端部处由导向件49的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定位,如图3所示。即,上臂部71a2在其下表面由分离式支架41的安装部45的一部分支承。然而,支承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的该种配置可变型,如图11所示。在该变型中,上臂部71a1在前端部处由导向件49的上表面和上部板41c1支承,上臂部71a1在其中间部由导向件49的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支承,并且上臂部71a1在其后端部处由上部板41c1的上表面支承。在这种变型中,上臂部71a在下表面由分离式支架41的安装部45的一部分支承。然而,用于在其中间部定位上臂部71a2的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与用于在其前端部和后端部支承上臂部71a2的导向件49和上部板41c1相配合,以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沿其厚度方向高度精确地定位上臂部71a2,同时用足够大的力将上臂部71a2保持在分离式支架41上。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由导向件49的一对上部保持块49b1、49b2定位,如图3所示。但在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上臂部71a2由矩形三面夹81形式的定位和保持装置支承。在其它方面,根据本第二实施例的吸震装置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且第二实施例具有上述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优点[1]至[13]。
矩形三面夹81由金属片形成,其结构具有三个侧面,其中该三个侧面包括可弹性变形的中间弯曲部81a形式的一侧面和与弯曲部81a相连的两相对的侧面,如图13所示。弯曲部81a向由该三个侧面形成的内部空间弯曲且具有用于与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的上表面弹性接触的内凸面。三面夹81的两相对侧面均具有可弹性变形的接合颚81b,接合颚81b用于与能量吸收板71的下臂部71a3的下表面弹性接触。弯曲部81a与接合颚81b相配合以构成用于与该板71的上臂部和下臂部71a2、71a3弹性接合的可弹性变形部。矩形三面夹8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导向件49以及已经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的中央部41c上的能量吸收板71装配。分离式支架41具有通孔41d,以将三面夹81沿从上臂部71a2向下臂部71a3的方向插入通孔41d,以便保持与弯曲部81a以及接合颚81b的上端弹性挤压接触的上臂部和下臂部71a2、71a3,如图12所示。当T形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之后能量吸收板71移动时,三面夹81从能量吸收板71分离。
如图12所示,导向件49包括形成在后延伸部49n上的支承凸出部49g。矩形三面夹81的弯曲部81a和接合颚81b迫使上臂部71a2靠在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的上表面和导向件49的支承凸出部49g的上表面上,并迫使下臂部71a3靠在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的下表面上。因而,彼此挤压接触的导向件49和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的中央部41c装配。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导向件49更具体地说是支承凸出部49g用作安装部45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与三面夹81相配合以在它们之间弹性地保持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其中该支承部与三面夹81在那里沿上臂部71a2的厚度方向与该上臂部挤压接触。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和下臂部71a2和71a3沿该臂部的厚度方向由矩形三面夹81弹性地定位并且弹性地保持在矩形三面夹81之间。因而,可将能量吸收板71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上,而不会有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快速移动的危险。该第二实施例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在与三面夹81的弯曲部81a的最大弹性变形量对应的特定范围内选择能量吸收板71的厚度,而不必改变三面夹81的结构。因而,本实施例可通过对能量吸收板71的厚度进行适当调节而有效调节其所能吸收的冲击能的量。而且,由于在T形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后,该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移动时,三面夹81从能量吸收板71上自动分离,因而可通过能量吸收板71的弹性变形按照预期的方式吸收由上述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接着参照图14,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变型,其中能量吸收板71的下臂部71a3在其中间部沿远离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的下表面的方向局部弯曲。下臂部71a3的该弯曲的中间部可弹性变形,并且该中间部在其下表面与三面夹81的接合颚81b保持弹性挤压接触。与第二实施例相比,在图14所示的该变型中,能量吸收板71的厚度可在较宽的范围内选定。
<第三实施例>
图15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该第三实施例中,通过保持带91形式的定位装置将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定位  和保持。在其它方面,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且该第三实施例具有上面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上述优点[1]至[13]。
保持带91的有效保持长度可变,并且该保持带91被配置成将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与形成在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上的支承块41c1a保持在一起。该支承块41c1a用作设置在安装部45的保持部。当大于预定阀值的载荷作用在保持带91上时,它就会破裂或碎裂。也就是说,在T形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之后,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移动时,保持带91就会碎裂。
在本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定能量吸收板71的厚度和宽度,而不必改变保持带91的结构,因为保持带91能够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定位和保持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而不管该板71在上述范围内的具体厚度和宽度。在这一点上,可降低本转向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在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之后,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移动时,保持带91自动碎裂,因而可通过与导向件49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71的弹性变形以预期的方式吸收冲击能。
参照图16、图17A和图17B,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其中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具有其中插入保持带91的连接孔49h。在该变型中,可防止保持带91沿向后的方向移动远离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的支承块41c1a,且保持带91可高度稳定地实现所需的定位和保持作用。
图18示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其中保持带91与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形成为一体,以便于保持带91可在其保持力范围内调节并且当作用在其上的载荷超过给定阀值时会破裂。在该变型中,由于保持带91与导向件49形成为一体,因此可降低该转向装置的制造和装配成本。
图19示出第三实施例的第三变型,其中确定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以及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的长度,使得上臂部71a2的后端以及后延伸部49n定位在穿过分离式支架41形成的通孔41d的后侧面上。由保持带91将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和下臂部71a2、71a3与后延伸部49n保持在一起,该保持带91也可在其保持力范围内调节并且当作用在其上的载荷超过给定阀值时会破裂。在该变型中,保持带91可防止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快速移动。在该变型中,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用作支承部。
图20示出第三实施例的第四变型,其中,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的后端不位于分离式支架41的通孔41d的后侧面上,而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的后端位于通孔41d的后侧面上。而且,支承凸出部49g与后延伸部49n形成为一体。在该变型中,由保持带91将上臂部和下臂部71a2、71a3以及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和支承凸出部49g保持在一起,该保持带91也可在其保持力的范围调节并且当作用在其上的载荷超过给定阀值时会破裂。在该变型中,保持带91也可防止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快速移动。
<第四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21,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中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具有形成在其后端的U形弯曲保持部71c。弯曲保持部71c用作用于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定位和保持能量吸收板71的定位和保持装置。弯曲保持部71c夹住分离式支架41的上部板41c1的后端,并可弹性变形,以便在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之后,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移动时,弯曲保持部71c从上部板41c1分离。在其它方面,根据该第四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在结构和工作情况上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且该第四实施例具有上面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优点[1]至[13]。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其中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包括U形弯曲保持部71c,可仅通过根据能量吸收板71的具体厚度和宽度设计弯曲保持部71c而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定位和保持能量吸收板71。此外,由于在接合部71b与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进入接合之后,能量吸收板71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移动时,弯曲保持部71c会自动破裂,因而可通过与导向件49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71的弹性变形以预期的方式吸收冲击能。
<第五实施例>
参照图22至图25,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分离式支架41的中央部41c由两板41c1、41c2构成,下部板41c2的前端部的横向中央部从上部板41c1沿向前的方向延伸适当的距离,作为凸出前端部41c3。树脂材料形成的导向件49安装在该凸出前端部41c3上。
在第五实施例中,通过形成在上部板41c1上的一对定位凸出部41c4和41c5定位安装在下部板41c2的凸出前端部41c3上的导向件49,并使该导向件49沿宽度方向位于该对定位凸出部41c4和41c5之间。这些定位凸出部41c4、41c5可防止导向件49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沿能量吸收板71的宽度方向快速移动。
在该第五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导向件49包括采用一对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和一对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形式的定位和保持装置、采用下部定位和保持块49c1、49c2形式的保持部、凹槽部49d、接合凸出部49e、采用半圆柱部分49f形式的导向部48以及后延伸部49n。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在第五实施例中,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从半圆柱部分49f沿向前的方向延伸较大的距离。在第五实施例中,导向件49还包括沿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接合颚49i1、49i2和沿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凸出部49j1、49j2。
两接合颚49i1、49i2与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形成为一体,使得两接合颚49i1、49i2从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沿向前的方向延伸。两接合颚49i1、49i2分别与形成在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中的凹槽71d1、71d2保持接合,以防止能量吸收板71从导向件49向前移动。
两凸出部49j1、49j2与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形成为一体,以使得两凸出部49j1、49j2分别位于接合颚49i1、49i2下方,以便于在将导向件49安装在分离式支架41上或者将能量吸收板71安装在导向件49上,同时板71相对于导向件49向后移动时,防止接合颚49i1、49i2向下变形或弯曲的量过大,而造成接合颚49i1、49i2的破裂或碎裂。
在该第五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当将能量吸收板71安装在导向件49上,同时板71向后移动时,导向件49的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横向向外弯曲,以便于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与通孔41sd的壁表面进入抵靠接触。因而,两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可防止导向件49相对于分离式支架41沿其宽度方向快速移动。
已经说明作为第五实施例特征的吸震转向装置的部件,本转向装置的其它方面在结构和工作情况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第五实施例具有上面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优点[1]至17。
尽管该第五实施例中的一对接合颚49i1、49i2被形成为分别从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向前延伸,但可以独立于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形成接合颚49i1、49i2,如图26和27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在该变型中,接合颚49i1、49i2分别朝着也形成在导向件49的后延伸部49n上的凸出部49j1、49j2向下弯曲。
该第五实施例中,可通过两接合颚49i1、49i2分别与形成在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中的两凹槽71d1、71d2接合而防止U形能量吸收板71向前移动。但在图28和29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配置中,或者图30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配置中可防止能量吸收板71移动。
图28和29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中,两接合颚49i1、49i2可用一对接合凸出部49k1、49k2代替,该对接合凸出部49k1、49k2分别与上部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的两倾斜表面S1和S2形成为一体。两接合凸出部49k1、49k2分别与凹槽71d1、71d2保持接合,两凹槽71d1、71d2形成在已经安装在导向件49上的能量接合部71的上臂部71a2中。因而,接合凸出部49k1、49k2与两凹槽71d1、71d2相配合以防止能量吸收板向前移动。
图30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中,两接合颚49i1、49i2可用一对接合凸出部49m1、49m2代替,该对接合凸出部49m1、49m2分别与上部定位凸出部49a1、49a2的两相对表面S1和S2上形成为一体。两接合凸出部49m1、49m2分别与安装在导向件49上的能量吸收板71的凹槽71d1、71d2保持接合。因而,接合凸出部49m1、49m2与两凹槽71d1、71d2相配合以防止能量吸收板向前移动。
<第一组实施例的共同变型>
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定位和保持装置设置在这样一种类型的转向装置中,在该类型的转向装置中,在与U形能量吸收板71的上臂部71a2形成为一体的接合部71b和车身侧支架31的保持部31a之间沿轴向具有自由运行距离L2。然而,定位和保持装置也可设置在另一种类型的转向装置中,在该类型的转向装置中,当将分离式支架安装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时,能量吸收板的接合部与设置在车辆车身上的保持部进入接合以临时保持能量吸收板。在第一组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的上臂部由定位和保持装置相对于分离式支架定位和保持,以便于分离式支架相对于车辆车身很容易装配(如图5所示,通过将螺栓44拧进螺母31)上,同时相对于分离式支架高度精确地定位能量吸收板的上臂部。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每一个中,由车辆车身的一部分通过后支承机构A和前支承机构B支承柱体245。然而,可设置单个支承机构,用以通过车辆车身支承该柱体。
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的吸震转向装置被配置成不仅可通过与导向件49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71的变形吸收车辆操作者或乘员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而且可通过设置在柱体25上的冲击能吸收机构C吸收该冲击能。但是,除了冲击能吸收机构C类型以外,其它冲击能吸收机构也可设置在转向柱5与车辆车身之间。还应理解,冲击能吸收机构C并不是必要的,而是可去除。
第一组实施例的上述共同变型适用于要描述的其它组的实施例。
《第二组实施例》
这里将要描述本发明的第六至第八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彼此相似且共同构成第二组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
参照图31至图35,示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的转向柱5及其它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第一实施例的从开始至(*2)表示部位的参照图1至图6的上述说明适用于本第六实施例的转向装置。然而,以下对第六实施例的描述以及图31至图35中,参考标号131、141、149和171分别用来指代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导向件和能量吸收板,在第一实施例中它们分别用标记数字31、41、49和71指代。第六实施例中的这些部件131、141、149和171的构成部件用相应的参考标号与字母“a”、“b”、“c”等的组合来表示。
在该第六实施例中,弓形弯曲部171a1和采用U形能量吸收板171的上臂部171a2形式的上臂的宽度小于采用下臂部171a3形式的下臂,以便于在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的初始阶段中冲击能吸收载荷以较低的速率增加,且在接合过程中在适当的时间点处增大到所要求的数值。即,弯曲部171a1的宽度小于下臂部171a3的宽度,且该尺寸关系提供初始载荷调节机构。
设置在该第六实施例中的导向件149具有接合分离式支架131的下部板141c2的凸出前端部141c3的凹槽部149d,并包括弓形半圆柱部分149f,弓形半圆柱部分149f用于使与其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171的下臂部171a3塑性变形。如图34所示,导向件149基本为J形结构,该J形结构包括从下部沿车辆向后的方向延伸的后延伸部149n,以形成J形的较长的臂。导向件149安装在分离式支架141上,以使得J形的较短的臂的后端面与上部板141c的前端面相对。后延伸部149n在其后端形成有钩部149e。该钩部149e与分离式支架141的下部板141c2的后端部保持接合,如图34所示。
在该吸震转向装置中,在车辆撞到任意物体,在车辆操作者或者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作用在树脂套环42上的冲击超过预定上限时,分离式支架141沿车辆前进方向从车身侧支架131上移动并分离,同时树脂套环42碎裂。分离式支架141的向前移动造成安装在移动的分离式支架141上的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最终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进入接合。
随着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之后分离式支架141相对于车辆车身进一步向前移动,与半圆柱部分149f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171的U形部分171a的下臂部171a3通过并沿着导向件149的半圆柱部分149f变形。因而,当与上部板141c和导向件149的后延伸部149n滑动接触的即时形成的上臂部和下臂部171a2和171a3移动时,U形部分171a的即时形成的弯曲部171a1沿能量吸收板171纵向的位置逐渐变化。因而,冲击能由与导向件149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171的变形吸收。
柱体25从图31和32所示的初始状态轴向收缩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L1。更具体地说,上轴11与外部柱管21相对于下轴12和内部柱管22沿向前的方向轴向移动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L1,以便于能量吸收件61的凸棱61b以剪切变形或塑性变形的模式变形,并且冲击能也由凸棱61b的剪切变形或塑性变形吸收。
在该第六实施例中,不用设置用于定位和保持能量吸收板171的上臂部171a2的定位和保持装置。然而,本实施例的转向装置具有上面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优点[1]至[12]。但如上所述,该实施例中可设置定位和保持装置。
在上述第六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使用图31至图35所示的能量吸收板171和具有保持部131a的车身侧支架131时,可使用改变的能量吸收板171,如图36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及使用改变的车身侧支架131,如图37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在图36所示的能量吸收板171中,T形接合部171b具有要弯曲成横截面呈L形的上部,以便于接合部171b具有增大的机械强度。在图37所示的车身侧支架131中,其中形成有保持部131a的后端部向下弯曲,以提高其机械强度。
而且,可使用改变的车身侧支架132,如图38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三变型。该改变的车身侧支架132包括没有切口的保持部132a。该第三变型使用改变的能量吸收板172来代替T形接合部171b,改变的能量吸收板172包括一对钩形的接合部172b。钩形的接合部172b可与不带有切口的保持部132a接合。在图39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第四变型中,用包括一接合部的能量吸收板172代替图38的能量吸收板172,该接合部采用可与保持部132a接合的一对L形弯曲部172c形式。在平行于板172宽度方向并垂直于板172平面的平面内,各弯曲部分172c的横截面均呈L形。
此外,可使用改变的车身侧支架133,如图40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五变型。该改变的车身侧支架133包括采用沿向后方向延伸的接合凸出部133a形式的保持部。该第五变型使用改变的能量吸收板173,改变的能量吸收板173包括具有可与接合凸出部133a接合的接合孔173b1的接合部。
<第七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41至图4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在该第七实施例中,车身侧支架131设置有载荷调节装置180。除了载荷调节装置180之外,该第七实施例的结构与图31至图35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该第七实施例不仅具有与第六实施例相同的优点,而且由于设置了载荷调节装置180还具有附加的优点,这将在下文中说明。
载荷调节装置180是用于允许或阻止能量吸收板171的T形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的接合调节机构。载荷调节装置180包括安装在车身侧支架131上的开闭板181和电磁执行器182,电磁执行器182用以选择性地允许和阻止开闭板181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
可通过固定在支架131上的保持件134将开闭板181安装在车身侧支架131上,以使得板181相对于支架131沿车辆纵向移动,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凹槽部131a1。开闭板181具有中央通孔181a,中央通孔181a中装配有树脂套环184的圆柱部分184a,如图42所示。
根据用于检测车辆或车辆乘员状态的传感器例如被配置用来检测车辆成员是否系上安全带的传感器(SS)185的输出信号,在电子控制单元(ECU)186(主要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下,使电磁执行器182通电或者断电,以检测车辆操作者是否系上安全带。安全带传感器185和ECU186如图41所示。电磁执行器182设置在开闭板181上方,并由保持件134支承,电磁执行器182设置有止动销182a。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182通电,以使止动销182a向下移动进装配在通孔181a中的树脂套环184的圆柱部分184a中,如图42所示。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电磁执行器182被断电,以使止动销182a退出圆柱部分184a到其上部收缩位置,如图43所示。
如上所述配置的第七实施例中,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通过给电磁执行器182通电,通过装配在树脂套环184的圆柱部分184a中的止动销182a阻止开闭板181向前移动,其中该树脂套环装配在通孔181a中,如图42所示。在图42的板181的位置中,板181可防止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的凹槽部131a1接合。
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141沿车辆前进方向轴向移动并从车身侧支架131分离,且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因而向前移动,但接合部171b不与车身侧支架131进入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部171b由于其与开闭板181抵靠接触而弯曲时,能量吸收板171所吸收的冲击能比第六实施例中小。
另一方面,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电磁执行器182被断电,以使止动销182a向上移动退出树脂套环184的圆柱部分184a,树脂套环184a装配在开闭板181的通孔181a中,以便于止动销182a到达其图43的上部收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板181接收的载荷大于使树脂套环184的圆柱部分184a碎裂所需的力(该力小于第六实施例中的使树脂套环42碎裂所需的力),以使得板181向前移动,从而允许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
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141沿车辆前进方向轴向移动并从车身侧支架131分离,且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随着支架141向前移动,并与开闭板181进入抵靠接触,结果造成树脂套环184的圆柱部分184a碎裂。因而,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向前推动板181,以使得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的凹槽部131a1打开,从而允许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如第六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使用载荷调节装置180作为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止能量吸收板171对冲击能进行吸收的装置,以使得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能向前推动载荷调节装置180的开闭板181,从而使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进入接合。然而,载荷调节装置180可由根据图44所示的第一变型的载荷调节装置190代替,或者由根据图45至图47所示的第二变型的载荷调节装置200代替。
图44所示的载荷调节装置190是接合调节机构,用以允许或阻止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载荷调节装置190包括安装在车身侧支架131上的开闭板191和用以使开闭板191枢转的电磁执行器192。
开闭板191安装在车身侧支架131上,以使得板191可绕固定在支架131上的枢轴销193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该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中,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的凹槽部131a1相应地打开和闭合。枢轴销193沿凹槽部131a1的槽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基本中间点处,且位于保持部131a的前面。板191具有沿枢轴销193的轴向延伸的长孔191a。
根据用于检测车辆或车辆乘员状态的传感器例如被配置用来检测车辆操作者是否系上安全带的传感器(SS)185的输出信号,在电子控制单元(ECU)186(主要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下,使电磁执行器192通电或者断电,如图41至图43的第七实施例。电磁执行器192设置在开闭板191的前面,并由车身侧支架131支承,且它设置有杆192a,杆192a具有弯曲成L形的后端部,且该后端部与板191的长孔191a保持接合。
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192通电,以使用于使开闭板191枢转的杆192a向后移动到其在图44中用实线所示的关闭位置,其中板191将车身侧支架131的凹槽部131a1关闭。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电磁执行器192被断电,以使用于使板191枢转的杆192a向前移动到在图44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打开位置,其中凹槽部131a打开。
在图44所示的第一变型中,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开闭板191保持在图44中用实线所示的关闭位置中,同时给电磁执行器192通电,使得杆192a向后移动。在板191的关闭位置,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开闭板191的抵靠接触力仅由枢轴销193接收,而不是传递给杆192a,以便板191保持在其关闭状态,其中板191使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的凹槽部131a1关闭,以使得板191可防止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
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141沿车辆前进方向轴向移动并从车身侧支架131分离,并因而使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向前移动,但接合部171b没有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进入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部171b由于其与开闭板191抵靠接触而弯曲时,由能量吸收板171吸收的冲击能比第六实施例中小。
另一方面,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使电磁执行器192断电,以使其杆192a沿前进方向收缩,以使开闭板192枢转至其打开位置,其中保持部131a的凹槽部131a1保持打开,从而使接合部171b与保持部131a接合。
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141沿车辆前进方向轴向移动并从车身侧支架131分离,并且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沿该前进方向移动并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进入接合,如第六实施例。
在图44所示的载荷调节装置190中,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处在其关闭位置的开闭板191的抵靠接触力由枢轴销193接收,而不传递给电磁执行器192的杆192a。此外,开闭板191a进入其打开位置,以允许接合部171b与保持部131a接合,以致于由能量吸收板171吸收的冲击能不作用在电磁执行器192上。因而,可降低电磁执行器192的所需尺寸和制造成本。
在图44所示的载荷调节装置190中,开闭板191通过枢轴销193枢转地连接在车身侧支架131上,并通过电磁执行器192的杆192a在其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但是,可借助合适的保持件用安装在车身侧支架131上的开闭板代替该可枢转的开闭板191,以使得前者板可沿保持部131a的凹槽部131a1的宽度方向在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中,凹槽部131a1被分别打开和关闭。
图45至图47所示的载荷调节装置200是用于允许或阻止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的接合调节机构。载荷调节装置200包括安装在车身侧支架131上的支承板135和电磁执行器202,电磁执行器202用于使支承板135沿车辆纵向移动。
支承板135安装在车身侧支架131上,以使得支承板135可通过固定在支架131上的保持件136沿着车辆纵向移动。支承板135在其后端部设置有凹槽保持部135a,凹槽保持部135a与设置在第六和第七实施例中的保持部131a对应。
根据用于检测车辆或车辆乘员状态的传感器例如被配置用来检测车辆操作者是否系上安全带的安全带传感器(SS)185的输出信号,在电子控制单元(ECU)186(主要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下,使电磁执行器202通电或者断电,如图41至图43所示的第七实施例。电磁执行器202设置在支承板135的前面,并由车身侧支架131支承,且它设置有杆202a,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通过给电磁执行器182通电,杆202a向前移动到图46所示的其前部位置;而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通过给电磁执行器182断电,杆202a向后移动到图47所示的后部位置。杆202a具有固定在支承板135的前端部上的带有外螺纹的后端部,且杆202a还带有一对螺母204。
在图45至图47所示的第二变型中,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202通电,以使杆202a移动到其图45和图46的前部位置。在杆202a的前部位置,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不与凹槽保持部135a进入接合。
在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141沿车辆前进方向轴向移动并从车身侧支架131分离,并因而使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向前移动,但T形接合部171b不与支承板135的凹槽保持部135a进入接合。在这种情况下,能量吸收板171所吸收的冲击能比第六实施例中小。
另一方面,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使电磁执行器192断电,以将其杆192a保持在图47的后部位置,以便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可与支承板135的凹槽保持部135a进入接合。
在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141沿车辆前进方向轴向移动并从车身侧支架131分离,并使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向前移动,并与支承板135的凹槽保持部135a进入接合,如第六实施例。
在图45至图47的载荷调节装置200中,由能量吸收板171在接合部171b与支承板135的凹槽保持部135a接合时吸收的冲击能经支承板135和保持件136由车身侧支架141接收,而没有传递给电磁执行器202。
由于能量吸收板171的接合部171b与支承板135的凹槽保持部135a接合时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没有施加给电磁执行器202,因而可降到该电磁执行器202的所需尺寸和制造成本。
<第八实施例>
在图48至图50的局部视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该第八实施例使用包括两部件174A和174B的能量吸收板174,通过设置的电磁执行器212可使两部件174A、174B沿车辆纵向彼此远离地移动,以使得能量吸收板174的U形部分174a与T形接合部174b彼此连接和断开。即,本实施例包括用以通过选择性地使两部件174A和174B彼此连接和断开来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的载荷调节装置210。根据本第八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的结构与第六实施例相同,且在设置有载荷调节装置210的情况下,该吸震转向装置具有与第七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载荷调节装置210包括电磁执行器212,根据用于检测车辆或车辆乘员状态的传感器例如被配置用来检测车辆操作者是否系上安全带的安全带传感器(SS)185的输出信号,在电子控制单元(ECU)186(主要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下,使电磁执行器212通电或者断电,如图41至图43所示的第七实施例。电磁执行器212固定在具有能量吸收板174的U形部分174a的部件174A上,且电磁执行器212具有可与通孔174c接合的连接销212a,该通孔形成在具有板174的接合部174b的部件174B中。
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使电磁执行器212断电,以将连接销212a向下移动进通孔174c中,如图49所示,从而将板174的两部件174A、174B相连。另一方面,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212通电,以使连接销212a向上移动到图50所示的其上部收缩位置,其中连接销212a没有插入通孔174c中。在连接销212a的该收缩位置,能量吸收板174的两部件174A、174B可彼此分离。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第八实施例中,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通过使电磁执行器212断电,将连接销212a插入通孔174c中,连接销212a将能量吸收板174的两部件174A、174B相连。在这种状态下,在接合部174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时,能量吸收板174可有效吸收冲击能。
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212通电,以使连接销212a-移动到其上部收缩位置,其中能量吸收板174的两部件174A、174B彼此断开。在这种状态下,能量吸收板174的T形接合部174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的接合不允许能量吸收板174有效吸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
在上述第八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174包括两部件174A、174B,在设置在板174的U形部分174a与接合部174b之间的电磁执行器212的位置处,两部件174A、174B可沿车辆纵向彼此分离。然而,设置在第八实施例中的载荷调节装置210可由根据图51至图53所示变型的载荷调节装置220代替。在该变型中,能量吸收板175的T形接合部175b包括纵向件175b1和横向件175b2,树脂管223将纵向件175b1和横向件175b2通常连接在一起,树脂管223装配在形成于两部件175b1、175b2中的通孔中。载荷调节装置220包括电磁执行器222,该电磁执行器设置有可与树脂管223接合的连接销222a。
根据用于检测车辆或车辆乘员状态的传感器例如被配置用来检测车辆操作者是否系上安全带的安全带传感器(SS)185的输出信号,在电子控制单元(ECU)186(主要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下,使电磁执行器222通电或者断电,如图41至图43所示的第七实施例。电磁执行器222由保持件224支承,保持件224连接在能量吸收板175的接合部175b的纵向件175b1的背面,以使得连接销222a可插入树脂管223中,树脂管223装配在穿过纵向件175b1和横向件175b2形成的通孔中。
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使电磁执行器222断电,以使连接销222a移动进装配在通孔内的树脂管223中,如图52所示,从而使能量吸收板175的纵向件和横向件175b1、175b2彼此相连。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222通电,以使连接销222a收缩退出形成在横向件175b2中的通孔,如图53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当接合部175b与保持部131a进入接合时,由于树脂管223的碎裂或破裂而使纵向件175b1和横向件175b2彼此分离。
在图51至图53所示的变型中,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通过使电磁执行器222断电,将连接销222a插入树脂管223中,因而使能量吸收板175的接合部175b的纵向件和横向件175b1、175b2彼此相连。在这种状态下,当能量吸收板175的T形接合部175b与车身侧支架131的保持部131a接合时,能量吸收板175可有效吸收冲击能。
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222通电,以使连接销222a收缩退出横向件175b2的通孔,以便于在接合部175b与保持部131a接合时使树脂管223破裂或碎裂,从而使接合部175b的纵向件和横向件175b1、175b2彼此分离或断开。在这种状态下,能量吸收板175不能有效吸收冲击能。
《第三组实施例》
这里将描述本发明第九至第十一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彼此类似且共同构成第三组这些实施例。
<第九实施例>
参照图54至图58,示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的转向柱5与其它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第一实施例的从开始至(*1)表示部位处的参照图1至图6的上述说明适用于本第九实施例的转向装置。然而,在以下对第九实施例的说明和图54至图58中,参考标号231、241、249和271分别用来指代车身侧支架、分离式支架、导向件和能量吸收板,在第一实施例中它们分别用参考标号31、41、49和71指代。第九实施例中的这些部件131、141、149和171的构成部件将用相应的参考标号与字母“a”、“b”、“c”等的组合来表示。
在第九实施例中,分离式支架241包括具有基本横向中央部241c的主体部分,中央部241c包括彼此叠置的两板241c1、241c2,如图54至图58所示。上部板241c1从下部板241c2的前端部沿柱体25的轴向延伸适当的距离。即,上部板241c1包括凸出前端部241c3,其上安装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导向件249。采用能量吸收板271形式的冲击能吸收件安装在分离式支架241的中央部241c上,同时导向件249插入它们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式支架241的中央部241c与连接在中央部241c的凸出前端部241c3上的导向件249相配合以构成安装部45,在该安装部45上安装有采用板271形式的冲击能吸收件。
导向件249具有凹槽部249d,其中装配有分离式支架241的凸出前端部241c3,且导向件249包括用于使能量吸收板271的下臂部271a3塑性变形的半圆柱部分249f,将在下文中说明。导向件249还包括沿分离式支架241的上部板241c1向后延伸的后延伸部249n。因而基本为图57所示J形的导向件249安装在分离式支架241上,以使得短下臂的后端面与分离式支架241的下部板241c2的前端相对。后延伸部249n具有从其后端向下延伸的接合凸出部249e。导向件249安装在分离式支架241上,以使得接合凸出部249e与上部板241c1保持接合。
能量吸收板271是长金属板,该长金属板能够吸收车辆操作者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以便于分离式支架241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时吸收冲击能,这一点会在因二次碰撞转向柱5的可移动部相对于车辆车身轴向向前移动时发生。如图58所示,能量吸收板271包括与导向件249保持接合的U形部分271a,以使得U形部分271a可相对于分离式支架241移动。能量吸收板271还包括形成在其后端部的接合部271b。接合部271b可与形成在车身侧支架231上的保持部231a接合。能量吸收板271还包括用于与分离式支架241接合的保持部271c。
U形部分271a装配在分离式支架241的两板241c1、241c2以及安装部45的导向件249上,以使得U形部分271a的两相对直臂沿纵向夹住分离式支架241的相互叠置的两板241c1、241c2,如图57所示。U形部分271a包括弓形弯曲部271a、采用上臂部271a2和上述下臂部271a3形式的上述两直臂,由弯曲部271a1将上臂部271a2和上述下臂部271a3连接在一起。导向件249具有与弯曲部271a1保持接触的前部,且导向件249起用于使能量吸收板271沿弯曲部271a1的曲度变形的导向部48的作用,导向部48与弯曲部271a滑动挤压接触。导向部48还起施力部的作用,该施力部用于使采用能量吸收板271形式的可变形件受力,以使该可变形件发生变形。
上直臂部271a2从弯曲部271a1的上端平行于分离式支架241的上部板241c1的上表面向转向柱5的后方延伸。如图58所示,使上臂部271a2的用于结构加固的相对侧端弯曲。这些弯曲侧端在后端处端接于采用颚板形式的上述保持部271c中。通过使上臂部271a2的横向中央部向上弯曲而形成上述接合部271b。接合部271b具有矩形接合孔271b1,接合孔271b1可与采用形成在车身侧支架231上的凸出部形式的保持部231a接合。因而,能量吸收板271的接合部271b可与车身侧支架231的保持部231a接合。当转向柱5经分离式支架241安装在车辆车身上时,通过分离式支架241,可用接合部271b与保持部231a将转向柱5临时保持在车身侧支架231上。应注意,采用颚板形式的保持部271c起定位和保持装置的作用,该定位和保持装置用于相对于分离式支架241定位和保持上臂部271a2。
另一方面,下直臂部271a3从弯曲部271a1的下端向转向柱5的后方延伸,并与分离式支架241的下部板241c2的下表面保持接触,或在其附近。当分离式支架241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时,导向件249(起导向部48的作用)的半圆柱部分249f迫使下臂部271a3滑动接触半圆柱部分249f,并沿其曲度塑性变形。下臂部271a3的该变形使上述二次碰撞时生的冲击能被吸收。
根据上述构造的第九实施例中,在车辆碰撞时,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分离式支架241相对于车身侧支架2231沿车身前进方向移动时,通过并沿着安装在分离式支架241前部中的导向件249使与导向件249的半圆柱部分249f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271的U形部分271a变形。当板271沿着上部板214c1和下部板241c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移动时,能量吸收板271的该变形会发生,以便于通过能量吸收板271的变形来高度稳定地吸收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
在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柱体25从图54和图55所示的初始位置轴向收缩的距离大于预定轴向距离L1。更具体地说,当上轴11和外部柱管21分别相对于下轴12和内部柱管22沿向前的方向轴向移动的距离大于预定轴向距离L1时,能量吸收件61的凸棱61b经受剪切变形或塑性变形。
根据本第九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中,能量吸收板271的接合部271b可与车身侧支架231的保持部231a接合。这种接合可在将转向柱5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的过程中更具体地说时在将转向柱5在其分离式支架241处固定在车身部分上(通过将螺栓44拧进各自的螺母32,如图56所示)的过程中用于将转向柱5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通过接合部271b与保持部231a接合,将转向柱5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有利于通过分离式支架241将转向柱5安装在车辆车身上。在临时保持转向柱5期间,接合部271b经受剪切载荷或剪切应力,以便于接合部271b的具有所需强度和刚度所需的厚度可减小,从而能够减小能量吸收板271的重量。本转向装置具有包括上面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优点[1]至[6]和[10]至[13]在内的各种优点。
尽管第九实施例采用图58所示的能量吸收板271,但板271还可由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第一变型构造的如图59所示的能量吸收板272代替。能量吸收板272包括具有上臂部272a2和下臂部272a3的U形部分272a。上臂部272a2在其后端部设有可与车身侧支架231接合的接合部272b,和用于与分离式支架241接合的保持部272c。接合部272b通过使上臂部272a2的后端部的U形部分向上弯曲形成,而保持部272c通过使上臂部2272a2的后端部的横向中央部的后端部向下弯曲形成。图59所示的改变的能量吸收板272的接合部272b与保持部272c的结构比图58所示的能量吸收板271的接合部271b和保持部271c的结构简单。
第九实施例中的车身侧支架231的保持部231a被配置成与接合部271b相配合以将转向柱5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保持部231a可由采用接合销形式的接合部代替,例如,该接合销不与车身侧支架231形成为一体且由安装在车身侧支架231上的电磁执行器支承,如本发明下面的第十实施例。在该变型中,可通过电磁执行器使接合销沿相反方向移动,以与用于临时保持转向柱5的接合部接合和分离。
在上述变型中,通过电磁执行器收缩的接合销可起上述载荷调节装置和接合调节机构的作用。即,将该接合销保持在其收缩位置中以用于从能量吸收板271的接合部271b上分离,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241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不会造成与导向件249滑动挤压接触的能量吸收板271的U形部分271a发生塑性变形,以使得板271不能吸收冲击能。
<第十实施例>
在图60至图62的局部视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尽管第九实施例中所用的能量吸收板271是单个长金属板,但第十实施例中所用的能量吸收板273包括彼此叠置的两板273A、273B,且两板273A、273B均起到冲击能吸收件的作用。另一方面,车身侧支架231设置有固定在那里的电磁执行器281。电磁执行器281包括电磁铁线圈,且电磁执行器281支承起保持部作用的接合销282,以使得接合销282可在其收缩位置和其前进位置之间移动。能量吸收板273的两板273A、273B可与处于其前进位置的接合销282接合,且不与处于其收缩位置中的接合销282接合。应注意,能量吸收板273可由包括彼此叠置的三块或多块板的能量吸收板代替。
板273A包括具有上臂部的U形部分273Aa,上臂部具有可与接合销282接合的接合部273Ab和用于与分离式支架241接合的保持部273Ac。U形部分273Aa装配在分离式支架241的安装部45上。U形部分273Aa还包括在安装部45下方延伸的下臂部273Aa3。下臂部273Aa3通过并沿着导向部48发生塑性变形,以吸收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接合部273Ab具有可与处于前进位置的接合销282接合的矩形接合孔273Ab1。接合孔273Ab1与接合销282的接合可用来将转向柱5临时支承在车辆车身上,以便于使接合部273Ab经受剪切应力或载荷。
另一板273B包括具有上臂部的U形部分273Ba,该上臂部具有可与接合销282和车身侧支架231接合的接合部273Bb。U形部分273Ba在其内表面装配在板273A的U形部分273Aa的外表面上。U形部分273Ba还包括在安装部45下方延伸的下臂部273Ba3。下臂部273Ba3通过并沿着导向部48发生塑性变形,以吸收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接合部273Bb具有可与处于前进位置的接合销282接合的矩形接合孔273Bb1和一对凸出部273Bb2,该对凸出部沿板273B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且可与车身侧支架231的凹槽保持部231b接合。接合孔273Bb1与接合销282的接合可用来将转向柱5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以便于使接合部273Bb经受剪切应力或载荷。
除了能量吸收板273和具有接合销282的电磁执行器281之外,图60至图61所示的第十实施例与第九实施例基本相同。车辆碰撞时,两板273A、273B的接合部273Ab、273Bb与处于前进位置的接合销282接合,当分离式支架241相对于车身侧支架231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时,两板273A、273B的U形部分273Aa、273Ba通过并沿着分离式支架241的导向部48发生变形。通过这些U形部分相对于分离式支架241沿分离式支架24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移动时的U形部分273Aa、273Ba的变形高度稳定地吸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
当车辆碰撞时分离式支架241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同时接合销282处于收缩位置时,其中在该收缩位置,两板273A、273B的接合部273Ab、273Bb从接合销282上分离,板273A不由车身侧支架231保持,且分离式支架241向前移动不会使板273A的U形部分273Aa变形,同时另一板273B的接合部273Bb的两凸出部273Bb2与车身侧支架231的凹槽保持部231b进入接合,以便于通过分离式支架241的向前移动使该板273B的U形部分273Ba变形。因而,第十实施例被配置成可选择性地允许和阻止板273A的U形部分273Aa发生变形,从而根据车辆操作者是否系上安全带而在两步中改变可由能量吸收板273吸收的冲击能的量。应理解,两板273A、273B的接合部273Ab、273Bb、电磁执行器281以及接合销282构成接合调节机构或载荷调节装置285。
根据用于检测车辆或车辆乘员状态的传感器例如被配置用来检测车辆操作者是否系上安全带的安全带传感器(SS)286的输出信号,在电子控制单元(ECU)287(主要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下,使电磁执行器281通电或者断电,图60所示,如图41至图43所示的第七实施例。当车辆操作者系上安全带时,给电磁执行器281通电,以使接合销282移动到其收缩位置,从而仅允许板273B吸收冲击能。另一方面,当车辆操作者没有系上安全带时,使电磁执行器282断电,以将接合销282保持在用于其与两板273A、273B的接合部273Ab、273Bb接合的前进位置,从而允许两板273A、273B吸收冲击能,以便于能量吸收板273的变形可吸收较多的冲击能。
除了载荷调节装置285之外,根据第十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与第九实施例基本相同,且具有于第九实施例基本相同的优点。
在第十实施例中,板273B的接合部273Bb设置有一对凸出部273Bb2,而车身侧支架231设置有凹槽保持部231a,以使得甚至当通过电磁执行器281将接合销282保持在其收缩位置时,板273B的凸出部273Bb2可与保持部231a接合。换句话说,由包括两板273A、273B的能量吸收板273吸收的冲击能的量可通过载荷调节装置285在两步中改变。然而,该类型的载荷调节装置285可由不包括凸出部273Bb2和凹槽保持部231b且配置有用以控制电磁执行器287使得接合销282具有两收缩位置以及一前进位置的ECU286的载荷调节装置来代替。在两收缩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中,接合销282从板273A的接合部273Ab上分离,但与另一板273B的接合部273Bb保持接合。在另一收缩位置中,接合销282从两板273A、273B的接合部273Ab、273Bb上分离。在该变型中,能量吸收板273吸收的冲击能的量可在与接合销282的两收缩位置和一前进位置对应的三步中改变。
<第十一实施例>
在第九实施例中,在将转向柱5装配在车辆车身上的期间,可由车辆车身临时保持转向柱5。也就是说,安装在分离式支架241上的能量吸收板271的接合部271b与车身侧支架231的保持部231a进入接合,以将转向柱5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为此,能量吸收板271设置有用于与分离式支架241接合的保持部271c。在图63和图64所示的第十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能量吸收板274的结构不同于能量吸收板271。除了能量吸收板274之外,本第十一实施例在结构上与第九实施例基本相同,且本第十一实施例与第九实施例的优点基本相同。
第十一实施例中所用的能量吸收板274包括U形部分274a,U形部分274a具有弯曲部274a1、上臂部274a2和下臂部274a3。上臂部274a2在其后端部设置有可与车身侧支架231接合的接合部274b。上臂部274a2在其处于接合部274b前面的中间部处还设置有一对翼部274d1,274d2,两翼部274d1,274d2沿平行于上臂部274a2宽度方向从上臂部274a2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两翼部274d1、274d2分别具有圆柱部分274e,圆柱部分274e压入配合在树脂封壳42中,树脂封壳42分别装配在形成于分离式支架241中的槽241a1、241b1中,以使得槽241a1、241b1沿上臂部274a2的宽度方向(车辆横向)彼此间隔开,如图63所示。在车辆操作者二次碰撞时,树脂封壳42破裂或者碎裂,且圆柱部分274e从槽241a1、241b1分离,以使得分离式支架241可相对于车身侧支架231移动。树脂封壳42分别装配在形成于分离式支架241的各个臂241a、241b中的相应槽241a1、241b1中,以使得树脂封壳42的凸缘与臂241a、241b的下表面保持接触。两翼部274d1、274d2可以是形成在U形部分274a的弯曲部274a1和接合部274b之间的单个部分。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当将转向柱5相对于车辆车身装配时,通过能量吸收板274的接合部274b与保持部231a接合,可将转向柱5临时保持在车辆车身上。在转向柱5的这种临时保持状态下,翼部274d1、274d2和能量吸收板274的接合部274b承受转向柱5的重量,而要通过导向部48变形的弯曲部274a1和下臂部274a3基本不承受由转向柱5重量引起的载荷。因而,由于如上所述对转向柱的临时保持,能量吸收板274的U形部分274a在将转向柱5装配在车辆车身期间不变形,以使得能量吸收板274能够以预期的方式吸收冲击能。应理解,翼部274d1、274d2还起用于将上臂部274a2相对于分离式支架241定位的定位装置的作用。
<第十二实施例>
在第九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板271的U形部分271a的弯曲部271a1与位于U形部分271a内的导向件249的半圆柱部分249f保持接触。在使用包括U形部分275a的能量吸收板275的本第十二实施例中,在U形部分275a的前端与位于分离式支架241内的安装部45的前端之间具有适当大小的空隙S,如图65所示。换句话说,U形部分275a的半圆柱部分275a1与导向部48的前端之间具有空隙S。
在本第十二实施例中,在二次碰撞的初始阶段中,空隙S允许分离式支架241和导向件249向前自由移动,即允许安装部45向前自由移动。因而,相对于分离式支架241从车辆车身(车身侧支架231)上分离的时间,能量吸收板275的U形部分275a通过分离式支架241开始变形的时间延迟。因此,在本第十二实施例中,二次碰撞初始阶段中的冲击能吸收载荷小于其中分离式支架241从车身侧支架231上分离的时间与能量吸收板开始变形的时间基本相同的装置中的冲击能吸收载荷。通过调节空隙S的大小,可根据需要对基于能量吸收板275的U形部分275a的变形而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的时间进行调节。本第十二实施例的转向装置在结构上与第九实施例基本相同,且它们的优点基本相同。应理解,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有类似的空隙S。
《第四组实施例》
这里将描述本发明第十三和第十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彼此相似且共同构成第四组实施例。
<第十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66的侧视图、图67的平面图、图68的侧视图、图69A和69B的立体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其中图66示出该装置,图67示出设置在该装置中的转向柱301,图68示出转向柱301的剖视图,图69A和69B分别示出连接在车辆车身上的转向柱301的后部管318以及设置在该装置中的吸震装置371。在图66至图68所示的转向柱301中,如这些附图所示,方向盘连接在转向柱301的右端,而转向器可操作地连接在转向柱301的左端上。将转向柱301安装在车辆车身上并使其具有倾斜的状态或姿态,使得转向柱301的右端(参图66至图68)位于该图中左端的后上方。如图66至图68,为了简化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除非有其它特别指示,转向柱301的右端和左端及其各部件的相应端将分别称为后端与前端,并且从左端向后端的方向和从后端向前端的方向将分别称为向后的方向(向后)和向前的方向(向后,前进方向)。
在本转向装置中,转向柱301包括作为其主要部分的柱体305,柱体305包括轴部和支承该轴部的管状部,该轴部延伸穿过该管状部。该轴部包括其上连接有方向盘的后部轴310和与用于车辆前轮转向的转向器相连的前部轴312。后部轴310为一管状件,而前部轴312为一杆。前部轴312具有插入后部轴310的前端部的后端部。后部轴310的前端部具有花键内周向表面314,而前部轴312的后端部具有花键外周向表面316,花键外周向表面316与花键内周向表面314保持啮合,以使得后部轴310与前部轴312可相对彼此轴向移动,并可作为整体一起旋转。另一方面,该管状部包括位于方向盘一侧的后部管318和位于转向器一侧的前部管320。前部管320具有插入圆柱形套管322中的后端部,圆柱形套管装配在后部管318的前端部中,同时前部管320的后端部的外周向表面与圆柱形套管322的内周向表面之间基本没有间隙。前部管320及与之相配的圆柱形套管322的这些外周向表面和内周向表面已经经过降低其摩擦阻力的处理,从而确保后部管318和前部管320轴向光滑地相对运动。后部管318在其后端部设置有径向轴承324,而前部管320在其前端部设置有径向轴承326。后部轴310在其轴向中间部由径向轴承324可旋转地支承,而前部轴312在其轴向中间部由径向轴承326可旋转地支承。如此构造的柱体305可轴向收缩和伸长。即,柱体305的轴向长度可变。
通过相应的后支承机构A和前支承机构B,柱体305在其后部管318和前部管320处连接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前支承机构B包括支架330,支架330固定在前部管320的前端部上且具有其中插入一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的支承轴(未示出)的轴孔332。因而,前部管320即柱体305安装在车辆车身上,以使得柱体305可绕前支承机构B的支承轴枢转。前支承机构A包括柱保持结构,柱保持结构采用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更具体地说是固定在车辆仪表板的加固件上的分离式支架334形式。后部管318设置有固定在其上的被支承件336,而分离式支架334包括支承被支承件336的U形槽结构的支承件338和固定在车辆车身(仪表板的加固件)上的被支承板340。也就是说,转向柱301包括柱体305、具有支架330的前支承机构B和具有分离式支架334的后支承机构A。
参照图69A和69B对后支承机构A作较详细的描述。上述加固件设置有固定在其上的车身侧支架342,而分离式支架334的被支承板340具有一对穿过沿该加固件延伸方向(车辆横向)彼此间隔开的各端部形成的槽344。每个槽344在前端部均具有基本为圆形的销孔346。销孔346的直径稍大于槽344的其它部分的宽度。固定销348插入各销孔346,以使得被支承板440插入销348的头部与车身侧支架342之间,并因而被固定在车身侧支架342上。更具体地说,中间板350插入被支承板340与车身侧支架342之间。中间板350具有其中插入有固定销348的杆的插入孔352,且它包括从其下表面延伸的环形凸出部354。插入孔352穿过这些环形凸出部354形成,且环形凸出部354装配在销孔346中。尽管固定销348的直径小于槽344的宽度,但在具有装配在销孔346中的环形凸出部354的情况下,可防止固定销348从销孔346移动穿过槽344的其它部分,以便于可防止后部管318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轴向移动。
后支承机构A还包括倾斜机构364和伸缩机构366,柱体305通过倾斜机构364和收缩装置366由分离式支架334支承。支承件338和被支承件336分别具有长孔356和358。这些长孔356、358被形成为长孔356的延伸方向与长孔358的延伸方向相交。柱体305可绕前支承机构B的支承轴枢转,其枢转角度与穿过支承件338形成的长孔356的长度对应,且柱体305可轴向收缩和伸长,其收缩和伸长的距离与穿过被支承件336形成的长孔358的长度对应。参照图66,示出倾斜机构364和伸缩机构366所用的锁定杆362。锁定杆362具有用实线所示的锁定位置和用双点划线所示的分离位置。当将锁定杆362手动地操作到锁定位置时,可将被支承件336牢固地锁定到支承件338上。因而,在该锁定位置,可限制通过倾斜机构和伸缩机构364,366对柱体305的倾斜和轴向长度的调节。通过将锁定杆362操作到该分离位置,就可对柱体305的倾斜和轴向长度进行调节。
车辆与任意物体碰撞时,在车辆操作者与固定在转向柱301的后部轴310上的方向盘(未示出)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后部管318从车辆车身上分离,即,通过使中间板350的环形凸出部354破裂或者碎裂而使得分离式支架334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轴向移动,环形凸出部354由树脂或其它易碎且摩擦系数较低的材料制成。更具体地说,沿转向柱301轴向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冲击超过预定阀值时环形凸出部354碎裂,使得分离式支架334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同时被支承板340相对于固定销348沿槽344的延伸方向即相对于车辆车身移动,以便于后部管318、后部轴310和分离式支架334可相对于车辆车身(车身侧支架342)一起移动。在本转向柱301中,那些后部管318、后部轴310和分离式支架334构成柱体305的可移动部,当作用在柱体305上的冲击超过预定阀值时,该可移动部可相对于车辆车身轴向移动。通过前部轴312的上端面与形成在后部轴310内周向表面上的台肩的抵靠接触可限定柱体305的该可移动部的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然而,该最大距离足以有效吸收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而不管柱体305的由伸缩机构366调节的轴向长度,也就是说,不管其中利用锁定杆362将后部管318与后部轴310锁定而保持在锁定位置的轴向位置。(*3)
本转向装置包括阻力生成装置370,该阻力生成装置被配置用以产生转向柱301轴向移动的阻力,更准确的说,产生柱体305的可移动部轴向移动的阻力。该阻力可称为冲击能吸收载荷。阻力生成装置370被配置用以产生转向柱301的可移动部轴向移动的阻力,该阻力主要基于一可变形件的变形阻力。本轴向装置包括吸震装置371,该吸震装置包括阻力生成装置370;和使柱体305的可移动部轴向移动的机构。图70示出图66所示阻力生成装置370的局部放大图,图71示出图68所示阻力生成装置370的局部放大图,而图72示出图70所示装置37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阻力生成装置370包括采用冲击能吸收板372形式的可变形件(下文中称为“EA板372”)和采用挤压辊374形式的施力件,该施力件用于向EA板372施力以致使EA板372产生变形。EA板372起用以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的冲击能吸收件的作用,并且EA板372安装在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375上。安装部375沿车辆纵向(宽度方向)设置在分离式支架334的基本中央部上。
挤压辊374包括壁较厚的圆柱形辊部376和插入辊部376的中心的轴部378,辊部376和轴部378不可相对彼此旋转和轴向移动。轴部378在其相对端部穿过相应的滑动套筒由设置在分离式支架334前端部的相应轴承件380、382可旋转地支承。
EA板372是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长条,并包括U形部分372a。U形部分372a包括弯曲部372a1、上臂部372a2和下臂部372a3,上臂部372a2和下臂部372a3沿着车辆前进方向分别从弯曲部372a1的两端平行延伸。如图71所示,上臂部372a2支承在作为分离式支架334底部的被支承板340的上表面上,而下臂部372a3位于作为分离式支架334另一底部的支承件338的上部板下方并平行于该上部板延伸。将挤压辊374设置在U形部分372a内,使得挤压辊374的外周向表面与弯曲部372a1的半圆柱形内表面保持接触。将EA板372安装在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375上,通过使EA板372相对于安装部375沿向后的方向移动,使得安装部375沿垂直于该臂部的平面的方向夹在上臂部和下臂部372a2和372a3之间。如下所述,在车辆碰撞时,车辆操作者与方向盘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由于柱体25的可移动部相对于车辆车身向前移动,挤压辊374随着分离式支架334一起向前移动,与挤压辊374挤压接触的EA板372发生变形。因而,与弯曲部372a1的内表面保持挤压接触的挤压辊374起设置在安装部375内的导向部385的作用,用于使EA板372变形。
EA板372还包括接合部372b,接合部372b从上臂部372a2后端沿着远离下臂部372a3的方向基本垂直于该上臂部的平面延伸。换句话说,通过使上臂部372a2的后端部沿远离下臂部372a3的方向弯曲而形成接合部372b。如图69A和69B所示,接合部基本为T形,且可在分离式支架334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向前移动时与车身侧支架342接合。更具体地说,车身侧支架342包括具有凹槽部342a1的保持部342a。当分离式支架334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向前移动时,EA板372的T形接合部372b与车身侧支架342的保持部342a进入接合。当接合部372b与保持部342a进入接合时,接合部372b受到剪切应力或载荷。在分离式支架334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向前移动之前,接合部372b与保持部342a(更确切的说,形成在凹槽部342a1中的切口的前端)之间具有自由运行距离L2,如图69B所示,以便在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接合部372b(柱体305的可移动部)可相对于保持部342a移动该自由运行距离L2。
EA板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375定位。更具体地说,分离式支架334具有矩形孔386,且包括一对U形定位和保持块388,该对U形定位和保持块388分别固定在限定矩形孔386的两相对矩形边的两相对面上,如图69A和69B所示。两U形定位和保持块388沿EA板372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且被形成为用来定位EA板372的上臂部和下臂部372a2、372a3。上臂部372a2设置在被支承板340的上表面与U形定位和保持块388的上臂的下表面之间,以便于上臂部372a2沿其宽度和厚度方向定位。同样,下臂部372a3设置在被支承板340的下表面与U形定位和保持块388的下臂的上表面之间,以便于下臂部372a3沿其宽度和厚度方向定位。这些U形定位和保持块388起用于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定位和保持上臂部372a2的定位和保持装置的作用,并起用于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定位下部分部372a3的定位装置的作用。U形定位和保持块388还起用于限制上臂部372a2和下臂部372a3之间距离增大的限制件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与挤压辊374挤压接触的EA板372发生变形。EA板372的U形接合部372b可与车身侧支架342的保持部342a接合,并具有可与穿过凹槽部342a形成的切口接合的垂直部。该垂直部的宽度W1小于两定位和保持块388之间的距离W2,如图69A所示,以便当通过使EA板372相对于安装部375向后移动而将EA板372安装在安装部375上时,该垂直部可在两定位和保持块388之间移动。
挤压辊374承载分离销390和凸出部392,凸出部392从轴部378的一端部沿径向固定地延伸,如图70所示。施加在挤压辊374上的转矩较小,通过与固定在相应裸露件380上的销靠件394抵靠接触的分离销390防止挤压辊374的旋转运动。当施加在挤压辊374上的转矩大于给定阈值时,分离销390折断或者在销390与销靠件394抵靠接触时弯曲而分离。在分离销390折断之后,在凸出部392与固定在轴承件380上的止动件396进入抵靠接触之前,挤压辊374进一步旋转,如图70的虚线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挤压辊374能够进一步旋转约45°。
当柱体305的可移动部从车辆车身上分离并轴向向前移动时,如图71中的空心箭头所示,即当分离式支架334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向前移动时,EA板372的接合部372b与车身侧支架342的保持部342a进入接合,之后由在它们之间挤压接触的挤压辊374向前推动EA板372。因此,弯曲部372a1沿EA板372纵向的位置逐渐改变,并且在上臂部372a2向后移动且下臂部372a3向前移动时,EA板372发生变形。因而,当EA板372相对于与挤压辊374挤压接触的分离式支架334移动时,EA板372发生变形。
在二次碰撞时施加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较小时,柱体305的可移动部以较低的速度轴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分离销390在与销靠件394抵靠接触时不折断,并阻止挤压辊374的进一步旋转运动,以便于与挤压辊374的外周向表面滑动挤压接触的EA板372沿着该外周向表面的曲度变形。在这一点上,应注意,挤压辊374的辊部376由硬树脂形成,以便于辊部376与EA板374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因而,使即时形成的下臂部372a3的前端部沿着挤压辊374的曲度弯曲和使即时形成的上臂部372a2的前端部拉直所需的力与阻止EA板372变形阻力基本相等。阻力生成装置370根据阻止EA板372变形的力产生阻力,该阻力是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的轴向移动所产生的反应力,该反应力就是冲击能吸收载荷。基于EA板372的变形阻力的阻力理论上保持不变,与柱体305的可移动部或者分离式支架334的轴向移动速度无关,除非EA板372的变形阻力发生变化。
当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较大时,柱体305的移动部与分离式支架334以相应的高速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使EA板372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的速率产生变形。因而,由于辊部376与EA板372之间的摩擦力而施加在挤压辊374上的转矩瞬间增大。结果,使分离销390折断,从而挤压辊374进一步旋转。如图72所示,挤压辊374有两个由金属圆杆制成的短圆柱形凸出部398。圆柱形凸出部398局部嵌入辊部376中,且局部从挤压辊376外周向表面凸出。两圆柱形凸出部398沿辊部376的轴向彼此间隔开。另一方面,EA板372具有两平行槽400,两平行槽400形成在EA板372的一个主要表面上,以便于使两圆柱形凸出部398沿辊部376的轴向(EA板372的宽度方向)分别与两平行槽400对齐。各槽400的宽度均略小于圆柱形凸出部398的直径。当挤压辊374旋转时,圆柱形凸出部398与对应槽400进入接合,同时使各槽400的侧壁变形,以增大槽400的宽度。此时,EA板372的变形阻力等于拉直与弯曲上臂部和下臂部372a2、372a3所需的力,使槽400的上述侧壁变形所需的力以及圆柱形凸出部398与槽400之间的摩擦力之和。圆柱形凸出部398与槽400接合时的阻力大于它们接合之前的力(即,随着分离销390折断,挤压辊374旋转之前)。因而,EA板372的变形阻力随着采用EA板372形式的可变形件与采用挤压辊374形式的施力件之间的接合状态的改变而增大,以使得由阻力生成装置370产生的阻力相应地增大。在阻力随着圆柱形凸出部398与槽400的接合而增大之后,该增大的阻力被保持。
参照图73的图表,该图简略示出柱体305可移动部的移动速度v(更精确的说,在冲击施加在转向柱301上之后较短的时间内的最大速度v)与阻力生成装置370产生的阻力(冲击能吸收载荷)σ之间的关系。从该图表可看出:当速度v高于阈值vo时产生较大的阻力σH,在高于该阈值vo时挤压辊374可随着分离销390的折断而旋转;而当速度v低于阈值vo时产生的阻力较小。因而,该阻力生成装置370可包括阻力改变机构,该阻力改变机构用于根据转向柱301的轴向移动速度改变EA板372的变形阻力。要吸收的冲击能的量是转向柱301轴向移动距离与阻力生成装置370产生的阻力的乘积。在这一方面,包括阻力生成装置370的吸震装置371可包括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它可根据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的轴向移动速度改变冲击能吸收量。还应注意,采用EA板372形式的可变形件被配置成U形部分372a可相对于采用挤压辊374形式的施力件移动。换句话说,起导向件385作用的挤压辊374和EA板372彼此滑动接触,并可相对于彼此以取决于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的移动速度的速度移动。在这一方面,阻力生成装置370的阻力改变机构可根据可变形件与施力件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来改变它们之间的接合状态。根据施加在挤压辊374上的转矩,即,根据随该相对移动速度变化的力来改变上述接合状态。因而,上述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被配置成可在不使用其它任意电子装置的情况下根据作用在其上的力改变冲击能的吸收量。
从第十三实施例的上述说明还可理解,设置在挤压辊374上并可与形成在EA板372上的槽400接合的圆柱形凸出部398起用以增大EA板372的变形阻力饿变形阻力增大件的作用;并且在分离式支架334的移动速度较大时用于使挤压辊374旋转的机构,即包括分离销390和销靠件394以及用于可旋转地支承挤压辊374的轴承件380、382的机构起接合机构的作用,该接合机构用以在采用挤压辊374形式的导向部分385与采用EA板372形式的可变形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速度时使圆柱形凸出部398与EA板372接合。该变形阻力增大件与该接合装置构成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的主要部分,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用以根据分离式支架334的移动速度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被配置成在分离式支架334的移动速度超过预定阀值时增大冲击能吸收载荷。
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本转向装置不仅具有上面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优点[1]至[6]、[8]、[9]、[13]以及[17],而且由于该实施例中设置有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而具有附加优点,根据车辆操作者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实际冲击,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可调节能被吸收的冲击能的量。
<第十四实施例>
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转向装置采用阻力生成装置410,该阻力生成装置410不同于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吸震转向装置所采用的阻力生成装置370。除了下面参照图74A和74B说明的该阻力生成装置410之外,第十四实施例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其中图74A是与图71对应的剖视图,图74B是设置在图74A所示阻力生成装置中的离心式离合器的后视图。
阻力生成装置410包括一对轴承件(图74中示出其中一个)412和挤压件,其中轴承件412设置在采用分离式支架334形式的柱支承装置的前端部,而该挤压件采用由轴承件412可旋转地支承的挤压辊414的形式。挤压辊414用作用于向EA板372施力以使该EA板372变形的施力件。与第十三实施例中使用的挤压辊374类似,挤压辊414起安装部375的导向部385的作用,并包括彼此形成为一体的辊部416与轴部418。挤压辊414在其轴部418上由一对轴承件412可旋转地支承。在该实施例中,辊部416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它与EA板372(不具有槽400)的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轴部418的两端部沿相反的轴向从各自的轴承件412伸出轴承件412的外部。在一个端部上,安装有包括棘齿盘424和沿轴向设置在棘齿盘424内部的旋转盘426的离心式离合器420,棘齿盘424具有外部棘齿422。棘齿盘424具有中心孔,轴部418的对应端部经一滑动套筒(未示出)插入该中心孔,以使得棘齿盘424可相对于轴部418旋转。另一方面,旋转盘426固定在轴部418的位于棘齿盘424外部的轴向位置处,以使旋转盘426与挤压辊414一起旋转。在轴部418的远离离心式离合器420的另一端部安装有一无齿旋转盘(未示出),以使得该旋转盘像棘齿盘424一样相对于轴部418旋转。棘齿盘424与该旋转盘直径相同,且它们的径向凸出耳部用连杆428连接在一起。分离式支架334具有在其前端部处形成的切口,以便轴承件412可固定地装配在该切口中,如图74A所示。
一对枢转杆430(图74A中示出其中之一)设置在两轴承件412之间,以便于每个枢转杆430可邻接对应轴承件412的内表面设置。枢转杆430可绕枢轴432枢转,枢轴432在其两端由相应的轴承件412支承。此外,枢转杆430在其中间部由平行于枢轴432的辊轴434彼此相连,以使得枢转杆430作为一整体以相同的角位置绕枢轴432枢转。其直径小于挤压辊414的直径的辅助辊436可旋转地安装在辊轴434上。辅助辊436设置在EA板372的下臂部372a3与后部管318的外周向表面之间,以便于枢转杆430沿顺时针方向枢转,如图74A所示,使得辅助辊436与下臂部372a3的前端部的下表面或者外表面进入挤压接触,该下臂部372a3位于弯曲部372a1附近。枢转杆430的远离枢轴432的自由端部可与上述连杆428接合。此外,枢转杆430可适当弯曲,以避免其与EA板372和挤压辊414干涉。两轴承件412通过约束杆438彼此相连,该约束杆的两端上固定着对应的轴承件412。该约束杆438被定位成约束杆438可与EA板372的下臂部372a3的上表面保持接触。在该阻力生成装置410中,枢转杆430沿顺时针方向的枢转运动使辅助辊436在EA板372的位于挤压辊414和与EA板372的内表面接触的约束杆438之间的纵向位置处与EA板372的下臂部372a3的外表面接触,以便于下臂部372a3夹在辅助辊436、挤压辊414和约束杆438之间。在这一方面,挤压辊414与约束杆438可起用于限制EA板372的上和下臂部372a2、372a3之间的距离增大的约束件的作用。
离心式离合器420具有采用枢转爪440形式的接合颚,枢转爪440可旋转地固定在旋转盘426的轴向外部上。该枢转爪440在其自由端与拉伸弹簧442相连,以便于枢转爪440可正常地从棘齿442分离。当旋转盘426的转速,即挤压辊424的转速超过预定阀值时,作用在枢转爪440上的离心力将变得大于拉伸弹簧442的偏压力,以便于枢转爪440绕其固定端枢转,结果枢转爪440的自由端沿旋转盘426的轴向向外方向移动,且该自由端与棘齿422的一个齿接合。因此,旋转盘426与棘齿盘424作为一个整体旋转,且连杆428使得枢转杆430顺时针枢转,以使得辅助辊436EA板372的下臂部372a3进入挤压接触,从而下臂部372a3的前端部向U形部分372a内弯曲,如图74A的双点划线所示。在这种状态,挤压辊414受到EA板372限制,且挤压辊414的旋转也受到限制,以便于与挤压辊414的辊部416的外周向表面滑动摩擦接触的EA板372变形。即,当离心式离合器420的工作状态从分离状态变成接合状态时,挤压辊414与EA板372之间的接合状态改变,以增大EA板372的变形阻力,以便于相应地增大冲击能吸收载荷。一旦离心式离合器420进入接合,离心式离合器420便被锁定在接合状态,并且挤压辊414的旋转保持被限制,以便于在吸收冲击能时能始终保持该增大的阻力。在图74A和74B中,空白箭头表示离心式离合器420处于接合状态时阻力生成装置410的各个部件的运动。
车辆操作者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随着分离式支架334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向前移动,柱体305的可移动部轴向向前移动时,如第十三实施例中,在阻力生成装置410产生EA板372的变形阻力时EA板372发生变形。在第十四实施例中,挤压辊414随着EA板372向前移动而旋转。当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较小时,柱体305的可移动部,即分离式支架334以较低的速度移动,并且挤压辊414以相应的低速旋转,以便于离心式离合器420不进入接合状态。在这种状态,在挤压辊414旋转的同时EA板372发生变形,以使得EA板372的变形阻力较小。当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较大时,柱体305的可移动部以较高的速度移动,并且挤压辊414以相应的高速旋转,以便于离心式离合器420进入接合状态,结果,如上所述,EA板372的变形阻力增大。如第十三实施例中,当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的移动速度v超过预定阀值vo时,变形阻力增大,如图73所示。因而,阻力生成装置410还可包括阻力改变机构,该阻力改变机构用于根据分离式支架334的移动速度改变EA板372的变形阻力,并且包括阻力生成装置410的吸震装置450可包括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该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用于根据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的轴向移动速度改变冲击能吸收量。
本第十四实施例还被配置成作为可变形件的EA板372的U形部分372a相对于采用挤压辊414形式的施力件移动。也就是说,起导向部385作用的挤压辊414和EA板372彼此滑动摩擦接触,并且它们以与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的移动速度相应的速度相对于彼此移动。可根据作用在与挤压辊414一起旋转的离心式离合器420的旋转盘426上的离心力改变挤压辊414与EA板372之间的接合状态。上述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用以根据作用于其上的力在不使用任意电子装置的情况下改变冲击能吸收量。
在第十四实施例中,挤压辊414起可移动部的作用,更精确的说,起可旋转件的作用,该可旋转件用作导向部385且在EA板372相对于导向部385移动时旋转。第十四实施例包括用于在分离式支架334的移动速度较高时限制挤压辊374的旋转运动的机构。也就是说,离心式离合器420,枢转杆430和辅助辊436构成一可移动件移动限制或阻止机构的主要部分,该可移动件移动限制或阻止机构用于在该旋转运动的速度较高时限制或者阻止采用挤压辊414形式的可旋转件的旋转运动。该可旋转件和该可移动件移动限制或阻止机构构成一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的主要部分,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用于根据分离式支架334向前移动的速度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在分离式支架334向前移动的速度超过预定阀值时,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增大冲击能吸收载荷。
根据该第十四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与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转向装置具有相同的优点,包括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能够根据车辆操作者与方向盘二次碰撞时实际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来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的优点。
可以对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作出改变,以便用下面将参照图75A和75B说明的阻力生成装置530代替阻力生成装置410,其中图75A是与图71对应的剖视图,而图75B是示出设置在图75A所示阻力生成装置530中的离心式制动器542的后视图。
该阻力生成装置530结构与设置在图74A和74B所示第十四实施例中的阻力生成装置410相似,并包括采用挤压辊532形式的施力件,挤压辊532由第一轴承件432和第二轴承件(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承,该第一和第二轴承件设置在分离式支架334的前端部处。像设置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的挤压辊414一样,挤压辊534包括彼此形成为一体的辊部536和轴部538。轴部538在其两端由第一轴承件532和第二轴承件可旋转地支承。辊部536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形成在外周向表面上的多个小凸出部540,使得凸出部540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外周向表面上。
从图75B可看出,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的旋转盘426固定地安装在轴部538的一个端部上,轴部538在该端部由第一轴承件532支承。旋转盘426与挤压辊534作为一个整体旋转。第一轴承件532形成有与形成在第十四实施例所用的棘齿盘424上的棘齿相同的棘齿422。也就是说,第一轴承件532等同于第十四实施例中的棘齿盘424与两轴承件412中对应的一个的组合。如第十四实施例一样,旋转盘426具有枢转爪440和拉伸弹簧442。当挤压辊534的转速超过预定阀值时,作用在枢转爪440上的离心力变得大于拉伸弹簧442的偏压力,以便于枢转爪440绕其固定端旋转,结果枢转爪440的自由端沿旋转盘426的轴向向外的方向移动且与棘齿422的一个齿接合,从而阻止挤压辊534的进一步旋转。第一轴承件532、旋转盘426、枢转爪440以及拉伸弹簧442构成上述离心式制动器542,该离心式制动器被配置成利用离心力使挤压辊534的旋转运动停止。换句话说,离心式制动器542用以锁定挤压辊534。与其中第二轴承件412上没有设置离心式离合器420的第十四实施例一样,在该变形中该第二轴承件上也没有设置离心式制动器542,该第二轴承件仅用以在相应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挤压辊534的轴部538。
与在第十四实施例中一样,车辆操作者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时,在柱体305的可移动部从车辆车身分离并相对于车辆车身轴向向前移动时,在阻力生成装置530产生EA板372的变形阻力时,EA板372变形。在本实施例中,挤压辊534还随着EA板372的向前移动而旋转。当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较小时,柱体305的可移动部,即分离式支架334以较低的速度移动,并且挤压辊414以相应的低速旋转,以便于离心式制动器542不进入其工作或者接合状态。在这种状态,EA板372在挤压辊414旋转时变形,以使得EA板372的变形阻力较小。当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较大时,柱体305的可移动部以较高的速度移动,并且挤压辊414以相应的高速旋转,以便于离心式制动器542进入其接合状态,结果使挤压辊534的旋转运动停止。在具有与EA板372保持接触的凸出部540情况下,使与形成于挤压辊534外周向表面上的凸出部540滑动摩擦接触的EA板372移动需要较大的力。因此,EA板372的变形阻力增大。即阻力生成装置530产生EA板372的增大的变形阻力,即较大的冲击能吸收载荷。一旦离心式离合器420接合,离心式离合器420就被锁定在接合状态,且挤压辊414的旋转保持被限制,以致于在吸收冲击能时保持该增大的阻力。
在第十四实施例的该变型中,根据EA板372与挤压辊534的相对移动速度,来改变采用EA板372形式的可变形件与采用挤压辊534形式的施力件之间的接合状态,并增大EA板372的产生的变形阻力。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的移动速度与该产生的阻力之间的关系与图73中所示的图表相同。因而,该阻力生成装置530还可包括阻力改变机构和吸震装置550,该阻力改变机构用于根据转向柱301的轴向移动速度改变EA板372的变形阻力,而吸震装置550可包括用于根据转向柱301的轴向移动速度来改变冲击能吸收量的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此外,挤压辊534起可移动件的作用,更确切的说,起可旋转件的作用,且离心式制动器542构成该可移动件移动限制或阻止机构的主要部分,该可移动件移动限制或阻止机构与采用挤压辊534形式的可移动件构成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的主要部分,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用于根据分离式支架334或转向柱301向前移动的速度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该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被配置成用来在分离式支架334向前移动的速度超过预定阀值时增大冲击能吸收载荷。
《第五组实施例》
这里将描述本发明第十五、第十六和第十七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彼此相似且共同组成第五组实施例。
<第十五实施例>
将参照图76、图77、图78、图79A和图79B来说明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其中图76是示出该装置的侧视图,图77是示出设置在装置中的转向柱301的平面图,图78是示出转向柱301的侧视剖视图,图79A和79B是分别示出连接在车辆车身上的转向柱301的后部管318和设置在该装置中的吸震装置600的立体图。在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中,转向柱301的结构以及用于将转向柱301安装在车辆车身上的配置与第十三实施例中类似。第十三实施例的从开始至(*3)所示部位处的参照图66至图69的上述描述适用于本第十五实施例的转向装置。
图79A和79B的立体图、图80的局部侧视图、图81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图82A和82B的前视图均示出吸震装置600。吸震装置600置于后部管318(柱体305的可移动部)与车辆车身之间,更具体的说,置于分离式支架334与连接在车辆仪表板的加强件之上的车身侧支架342之间。吸震装置600包括用以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的载荷生成装置604。载荷生成装置604包括采用冲击能吸收板610(下文中称为“EA板610”)形式的可变形件,且载荷生成装置604基于使EA板610产生变形所需的力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EA板610安装在安装部611上,安装部611沿车辆横向(宽度方向)位于分离式支架334的基本中央部上。
在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611的前端部中,固定地设置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导向件612。导向件612基本为半圆柱件,并安装在分离式支架334的彼此叠置的被支承板340和支承件338的前端部上。更具体地说,导向件612具有其中装配被支承板340和支承件338的前端部的凹进部。导向件612起用于使EA板372受力以使其变形的施力件的作用,且导向件612构成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611的导向部613。安装部611包括靠在被支承板340的上表面上的支承板614,用于支承EA板610的上臂部610a2。
EA板610是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本长条,并包括U形部分610a。U形部分610a包括弯曲部610a1和上述上臂部610a2和下臂部610a3,上臂部和下臂部610a2和610a3分别沿车辆向后的方向从弯曲部610a1的两端彼此平行地延伸。从图81中可清楚看到,上臂部610a2支承在支承板614的上表面上,而下臂部610a3位于支承件338的上部板部分下方,并平行于该上部板部分延伸。EA板610的弯曲部610a1在其内表面与导向件612的半圆柱形外表面保持接触。通过使EA板610相对于安装部611向后移动,使得安装部611沿垂直于该臂部的平面的方向夹在上臂部610a2和下臂部610a3之间,EA板610被安装在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611上。导向件612紧密地配合在EA板610的U形部分610a中,以防止EA板610移动。EA板610还包括接合部610b,接合部610b从上臂部610a2的后端沿着远离下臂部610a3的方向基本垂直于上臂部610a2的平面地延伸。换句话说,通过使上臂部610a2的后端部沿远离下臂部610a3的方向弯曲而形成接合部610b。如图79和图82B所示,接合部610b基本为T形,且可在分离式支架334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向前移动时与车身侧支架342接合,下文中将详细描述。
EA板610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611定位。更具体地说,分离式支架334具有矩形孔616,并包括一对定位和保持块618,定位和保持块618分别固定在限定矩形孔616的两相对矩形边的两相对面上,如图79所示。两定位和保持块618用作用于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定位和保持EA板610的定位和保持装置。定位和保持块618的作用与第十三实施例中所用的定位和保持块388的作用相同。在第十五实施例中,上臂部610a2由下面的支承板614支承,而上臂部610a2由定位和保持块618定位和保持。EA板610的T形接合部610b具有可与采用摆动体638(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形式的保持部接合的垂直部,摆动体638枢转地连接在车身侧支架342上。该垂直部的宽度W1小于两定位和保持块618之间的距离W2,如图79所示,这与第十三实施例中宽度W1小于两定位和保持块388之间的距离W2一样。
为了将车身侧支架342连接在该加强件上,固定有具有一对臂部630的U形支架632,如图81,图82A和图82B所示。U形支架632的臂部630分别具有轴孔634,且支承轴636在其两端固定在对应的轴孔634中。上述的摆动体638由支承轴636枢转地支承。摆动体638起惯性质量的作用,并包括基本为U形的主件640、采用圆杆形式的重量件642和圆柱形套环644。U形主件640包括分别具有轴孔648的相对侧壁646。支承轴636穿过轴孔648和圆柱形套环644,圆柱形套环644在其两端面固定在侧壁646的相应内表面上。因而,摆动体638由支架632枢转地支承。重量件642在其两端面固定在侧壁646的内表面的自由端部上。摆动体638具有常态或初始工作位置,即重量平衡状态,如图80和图81实线所示。图80示出转向柱301,该转向柱经车身侧支架342实际安装在车辆车身上以使其倾斜。另一方面,图81示出吸震装置600与摆动体638之间的位置关系。摆动体638可绕支承轴636的轴线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该预定角度由两角度位置(图81中用双点划线示出其中一个)限定。即,摆动体638可顺时针枢转,直到重量件642与固定在U形支架632上的止动件650进入抵靠接触,如图81所示。双点划线所示的摆动体638的角度位置称为“行程终止位置”。图82A示出处于其常态或者初始位置的摆动体638,而图82B示出处于其行程终止位置的摆动体638。
在车辆操作者与方向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作用在转向柱301上的冲击超过预定阀值时,例如,柱体305的可移动部从车身侧支架342分离并轴向向前移动,即分离式支架334轴向向前移动,如在第十三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吸震装置600的载荷生成装置604可根据在分离式支架334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摆动体638的工作位置或状态产生或者不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图83A示出在摆动体638处于初始位置时处于向前移动过程中的分离式支架334,图83B示出摆动体638处于其行程终止位置时EA板610的接合部610b与摆动体638的主件640的连接部662进入抵靠接触时的分离式支架334。
主件640的连接部662与两侧壁646相连,并具有凹槽保持部664,当摆动体638处于行程终止位置时,分离式支架334向前移动的过程中,EA板610的接合部610b可与凹槽保持部664接合。当摆动体638处于图83A的常态或者初始位置时,连接部662位于接合部610b上方,接合部610b不与连接部662的保持部664进入接合。因而,在这种情况下,EA板610可在EA板610没有变形的情况下随着分离式支架334向前移动。因而,当摆动体638处于初始位置时,载荷生成装置604不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当摆动体638从初始位置向行程终止位置枢转一预定角度时,如图83B所示,EA板610的接合部610b与摆动体638的主件640的连接部662的保持部664进入接合。由于接合部610b与保持部664的该接合可防止EA板610相对于车身侧支架342(U形支架632)进一步向前移动,因此与导向件312滑动挤压接触的EA板610的U形部分610a变形。即,EA板610在其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移动时变形,以便于载荷生成装置604基于该变形所需的力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
在车辆与任意物体碰撞的情况下,采用摆动体368形式的惯性质量会发生移动,更具体的说,该惯性质量因惯性力而枢转。摆动体638的枢转角不仅由惯性力确定,而且由作用在摆动体638上以防止枢转的重力确定。即,枢转角取决于碰撞时作用在车辆上的冲击大小。在这一点上,载荷生成装置604可包括用于根据作用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大小使该惯性质量移动的惯性质量移动允许装置。当施加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量大于一阈值时,载荷生成装置604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冲击量超过该阈值时,摆动体638的枢转角足以使EA板610的接合部610b与设置在摆动体638上的保持部664接合。
吸震装置600的载荷生成装置604包括采用导向件612形式的不可相对于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移动的第一件或施力件和采用EA板610形式的第二件或可变形件,当该可移动件移动同时该可变形件不相对于车辆车身移动时,与该施力件滑动接触的EA板610可相对于该施力件移动。载荷生成装置604基于在其相对于该施力件移动的过程中致使该可变形件变形所需的力产生冲击能吸收载荷。根据采用摆动体638形式的惯性质量的位移量来允许或阻止该可变形件相对于车辆车身的移动,以便于由载荷生成装置604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在两步中改变。也就是说,载荷生成装置604可包括用以根据惯性质量638的位移量来改变冲击能吸收载荷的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此外,包括该载荷生成装置604的吸震装置600可包括用以根据惯性质量的位移量来改变冲击能吸收量的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
在本转向装置中,具有可与EA板610接合的保持部664的摆动体638由车辆车身支承,以使得摆动体638由于惯性力而经受枢转运动形式的位移,以便于枢转运动量随着车辆碰撞时作用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大小改变。当摆动体638的枢转运动(位移)量大于预定阀值时,EA板610的接合部610b与保持部664进入接合。在这一方面,本转向装置可包括用以允许或阻止接合部610b与摆动体638接合的接合调节机构。
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转向装置具有上面结合第一实施例说明的优点[1]至[61、[13]和[17],以及上述冲击能吸收量改变机构或者接合调节机构使得可根据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大小来吸收冲击能的附加优点。
第十五实施例中所用的具有保持部664的摆动体638可作出改变,如图84所示。在根据第十五实施例该变型的图84所示的转向装置中,支承轴636的一个端部从U形支架632的对应臂部630沿远离另一端部的方向延伸。支承轴636的上述一端部上设置有弹簧670,以便沿逆时针方向偏压摆动体638,如图84中虚线箭头所示。上述臂部630设置有止动件672,以便于摆动体638的主件640与止动件672保持抵靠接触,以限定摆动体638的常态或者初始位置。在该变型中,当车辆碰撞时作用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较小时,阻止摆动体638顺时针枢转。上述惯性质量位移允许装置可结合一单向离合机构(未示出),该单向离合机构用于防止摆动体638在车辆碰撞时由于惯性力顺时针枢转运动之后逆时针枢转回初始位置。在第十五实施例中,当EA板610的接合部610b不与摆动体638进入接合时,即,当施加在车辆车身上的冲击小于预定阀值时,载荷生成装置604基本不产生能量吸收载荷。然而,除了载荷生成装置604之外,还可通过其它装置产生基本冲击能吸收载荷,例如通过调节插入前部管320与后部管318之间的套管322(以上第十三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的摩擦系数,或者调节两管320、318之间的间隙来产生基本冲击能吸收载荷。
<第十六实施例>
参照图85和图86,示出安装在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中的分离式支架334上的能量吸收板(EA板)710。第十六实施例中的用于将EA板710安装在分离式支架334上的结构配置不同于第十五实施例。另一方面,第十六实施例的转向装置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并具有包括第十五实施例的优点在内的各种优点。
在本转向装置中,分离式支架334的安装部611不包括导向件612。安装部611包括被支承板340和支承板338,被支承板340与保持部338为分离式支架334的底部,且它们彼此叠置在一起。在这个实施例中,被支承板340包括其中容纳有支承件338的前端部的基本U形凸出部(半圆柱部分)。
与第十五实施例中使用的EA板610一样,EA板710包括U形部分710a和接合部710b。U形部分710a包括弯曲部710a1、上臂部710a2和下臂部710a3,并且接合部710b通过向上弯曲上臂部710a2的后端部形成。EA板710安装在安装部611上,以使得弯曲部710a1在其内表面与被支承板340的U形凸出部700的半圆柱形外表面保持紧密接触。当分离式支架334在EA板710的接合部710b与车身侧支架的保持部保持接合时相对于车辆车身轴向向前移动时,与U形凸出部700的外表面滑动挤压接触的EA板710发生变形。在本实施例中,U形凸出部700起安装部611的导向部613的作用。
EA板710的上臂部710a2具有一对凸耳,该凸耳的前端部向下倾斜弯曲以形成一对接合颚710a4。另一方面,分离式支架334的被支承板340具有矩形孔714,以便上臂部710a2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定位和保持,同时接合颚710a4与矩形孔714的前侧壁保持接合。因而,该对接合颚710a4起用于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34定位和保持EA板710的定位和保持装置。通过相对于分离式支架344向后移动EA板710可很容易将EA板710安装在安装部611上,使得安装部611夹在上臂部和下臂部710a2和710a3之间。应注意,矩形孔712在车辆横向上的尺寸比接合颚710a4的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大适当的量,以便于可在与上述量对应的距离范围内沿车辆横向调节EA板710(上臂部710a2)相对于安装部611(被支承板340)的位置。
下面参照图87,该图示出第十六实施例使用的安装部611的变型。在该变型中,被支承板340具有从支承件338的前端凸出的弯曲凸出部702。弯曲凸出部702具有弯曲端,该弯曲端的表面与支承件338的前端面接触。该弯曲凸出部702起安装部611的导向部613的作用。
<第十七实施例>
图88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构造的吸震转向装置中的安装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的能量吸收板(EA板)740。所有前述实施例中所用的EA板均安装在连接在转向柱301上的分离式支架上,而本第十七实施例中所用的EA板740安装在连接在车辆车身上的车身侧支架342上。第十七实施例的转向装置在其它方面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
在本转向装置中,车身侧支架342设置有具有安装部732的槽形安装件730。安装部732是安装件730的沿车辆横向的基本中央部的后端部。U形导向件734装配在安装部732的后端部上。与第十五实施例中所用的EA板610一样,EA板740具有包括弯曲部740a1的U形部分740a。EA板740安装在安装部732上,使得弯曲部740a1在其内表面与导向件734的半圆柱形外表面保持接触,导向件734起安装件732的导向部736的作用;并使得导向件734夹在EA板740的上和下臂部740a2和740a3之间。EA板740包括通过向下弯曲下臂部740a3的前端部而形成的T形接合部740b。
在连接在柱体305上的分离式支架334的被支承件34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固定地设置有具有凹槽部750的保持件752,凹槽部750具有朝着车辆前进方向开口的凹槽,其中,所述部分位于EA板740的下臂部740a3下方。该凹槽部750起保持部的作用,当柱体305(分离式支架344)的可移动部相对于车辆车身(车身侧支架342)轴向移动时,EA板740的接合部740b可与该保持部接合。柱体305经分离式支架334和车身侧支架342安装在车辆车身上,使得接合部740b与凹槽部750(保持部)之间具有自由运行距离L2。
在二次碰撞时保持件752与EA板740的接合部740b进入接合之后,柱体305的可移动部相对于车辆车身轴向移动时,与导向件734(导向部736)滑动挤压接触的EA板740发生变形,并且二次碰撞所产生的冲击通过EA板740的变形吸收。在本第十七实施例中,采用EA板740形式的冲击能吸收件安装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上,而可与该冲击能吸收件的接合部740b接合的该保持部设置在该转向柱上。该实施例还能有效吸收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并可结合上面说明的前述实施例及其变型中所具有的各种技术特征。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吸震转向装置,它包括:
转向柱(5;301),该转向柱要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31)上,并包括柱体(25;305)和柱保持结构(41;241;334),该柱保持结构用于保持所述柱体并被固定在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上,使得在车辆碰撞时在车辆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所述柱保持结构可从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上分离以允许所述转向柱沿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移动离开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所述柱保持结构包括安装部(45;611),该柱保持结构(41)为分离式支架(41),该分离式支架(41)及其所包括的安装部(45)在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沿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移动,而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设置有保持部(31a;131a;231a;342a;664);及
要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冲击能吸收件(71;171;271;273;274;275;372;610;710),该冲击能吸收件包括可与所述保持部接合的接合部(71b;171b;271b;273Ab、273Bb;274b;372b;610b;710b),并且所述冲击能吸收件可在所述转向柱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同时所述接合部与所述保持部保持接合时变形,从而所述冲击能吸收件吸收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所述吸震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能吸收件是板,并包括由弯曲部(71a1)和从该弯曲部各相对端延伸的两臂部(71a2、71a3)组成的基本U形部分(71a),并且所述两臂部中的一个臂部(71a2)包括端接于所述接合部中的端部,所述冲击能吸收件被配置成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使得所述两臂部沿着与所述转向柱相对于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移动的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使得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冲击能吸收件的板的厚度方向由所述两臂部夹在之间;所述冲击能吸收件在所述接合部与所述保持部保持接合的状态下在所述转向柱沿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相对于车辆车身的所述部分移动期间由所述安装部的前端部变形,使得所述冲击能吸收件中的所述弯曲部的位置逐渐改变,从而在所述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过程中吸收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45;611)的前端部形成为用于在所述冲击能吸收件变形时引导所述冲击能吸收件(71;710)的所述弯曲部(71a1;710a1)沿所述前端部的曲度移动的导向件(49;249;6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保持结构的安装部(45)包括两块板(41c1,41c2),该两块板彼此叠置使得所述两块板中的一块板(41c2)的一端部(41c3)沿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从所述两块板中的另一块板的相应前端面凸出,并且所述导向件(49)的横截面基本为J形并且该导向件(49)具有短臂和长臂,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所述一块板的所述一端部(41c3)上,使得所述短臂的后端面与所述另一块板的前端面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转向装置还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柱保持结构(45)定位和保持所述冲击能吸收件(71)的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71a2)的定位和保持装置(49a1、49a2、49b1、49b2;81;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和保持装置包括一对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此对定位和保持块设置在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71a2)的相对侧,使得该一对定位和保持块沿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定位和保持块具有互相相对的斜面(S1,S2),所述相对的斜面形成为其间的距离沿从所述两臂部中的另一臂部(71a3)向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71a2)的方向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能吸收件的基本U形部分(71a)的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71a2)在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的面向所述基本U形部分内的内表面处由所述安装部(45)的一部分(41c1)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71b)与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71a2)形成为一体,使得所述接合部沿远离所述两臂部中的另一臂部(71a3)的方向从所述两臂部中的所述一个臂部的远离所述弯曲部(71a1)的一端延伸,并使得所述接合部的从所述一个臂部的与其面向所述基本U形部分内的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处测量的高度大于所述的一对定位和保持块(49b1,49b2)的高度;所述接合部可在其自由端部处与所述保持部(31a)接合,并且在所述接合部的与所述的一对定位和保持块的高度对应的高度位置处,所述接合部的宽度(W1)小于所述的一对定位和保持块之间的距离(W2)。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45)包括位于所述前端部处并在所述冲击能吸收件(71)变形时引导所述冲击能吸收件的所述弯曲部的移动的导向件(49),所述导向件包括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延伸部(49n),所述定位和保持装置(49b1,49b2)设置在所述后延伸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震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的所述后延伸部包括用于定位和保持所述冲击能吸收件(71)的所述两臂部中的另一臂部(71a3)的定位和保持部(49c1,49c2)。
CN2007103058555A 2003-05-14 2004-04-28 吸震转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5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6380/2003 2003-05-14
JP2003136380A JP2004338509A (ja) 2003-05-14 2003-05-14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03279544A JP4192710B2 (ja) 2003-07-25 2003-07-25 衝撃吸収装置
JP279544/2003 2003-07-25
JP286678/2003 2003-08-05
JP2003286678A JP4193630B2 (ja) 2003-08-05 2003-08-05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90149/2003 2003-08-08
JP2003290149A JP4151512B2 (ja) 2003-08-08 2003-08-08 衝撃吸収装置
JP310419/2003 2003-09-02
JP2003310419 2003-09-02
JP049733/2004 2004-02-25
JP2004049733A JP4207799B2 (ja) 2003-09-02 2004-02-25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21602A Division CN100455469C (zh) 2003-05-14 2004-04-28 吸震转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5383A CN101195383A (zh) 2008-06-11
CN101195383B true CN101195383B (zh) 2010-12-08

Family

ID=335263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585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5382B (zh) 2003-05-14 2004-04-28 吸震转向装置
CNB2004800121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5469C (zh) 2003-05-14 2004-04-28 吸震转向装置
CN20071030585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5383B (zh) 2003-05-14 2004-04-28 吸震转向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585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5382B (zh) 2003-05-14 2004-04-28 吸震转向装置
CNB2004800121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5469C (zh) 2003-05-14 2004-04-28 吸震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338509A (zh)
CN (3) CN1011953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5772B2 (ja) * 2005-08-02 2011-02-2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120115B2 (ja) * 2008-07-04 2013-01-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支持装置
CN102481945B (zh) 2010-06-16 2014-07-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的支承装置
JP5267528B2 (ja) * 2010-09-27 2013-08-2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2657104B1 (en) * 2010-12-21 2017-04-26 NSK Ltd. Support device for steering column
EP2626276B1 (en) * 2010-12-28 2018-01-03 NSK Ltd. Support device for steering column,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JP2013001242A (ja) * 2011-06-16 2013-01-07 Jtekt Corp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139219B2 (en) * 2011-08-09 2015-09-22 Nsk Ltd. Energy absorbing member and impact absorbing steering apparatus
US20130133461A1 (en) * 2011-11-30 2013-05-30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Energy 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5874361B2 (ja) * 2011-12-05 2016-03-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2837724B (zh) * 2012-08-27 2014-09-10 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溃缩防脱落机构
DE102014102408B3 (de) 2014-02-25 2015-04-16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Lenkwel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377408B2 (en) * 2014-09-22 2019-08-13 Nsk Americas, Inc. Energy absorption module for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6361438B2 (ja) * 2014-10-07 2018-07-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吸収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US9669862B1 (en) * 2016-02-18 2017-06-0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having an energy absorption assembly
DE102017213895A1 (de) 2017-08-09 2019-02-14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9203906A1 (de) * 2019-03-21 2020-09-24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Trägerbauteil mit Befestigungsbereich aus einem Faserverbundwerkstoff und mindestens einem ein Befestigungselement arretierenden Stützelement
JP7220131B2 (ja) * 2019-07-25 2023-02-09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15447658B (zh) * 2022-10-24 2023-07-25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转向管柱和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9135A (en) * 1990-04-23 1993-05-11 Nippon Seiko Kabushiki Kaisha Impact absorbing type steering column device
US5378021A (en) * 1992-03-13 1995-01-03 Nsk Ltd. Collapsible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US6224104B1 (en) * 1997-12-03 2001-05-01 Nsk Ltd. Impact-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2442885Y (zh) * 2000-10-10 2001-08-15 靖江格尔顿传动轴有限公司 一种带调整器及吸能装置的转向机构
EP1247721A2 (en) * 2001-04-03 2002-10-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upport mechanism of steer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5730A (en) * 1996-06-10 1998-02-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ilt adjustable motor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DE602004023339D1 (de) * 2003-05-14 2009-11-05 Toyota Motor Co Ltd Stoßdämpfende Lenk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9135A (en) * 1990-04-23 1993-05-11 Nippon Seiko Kabushiki Kaisha Impact absorbing type steering column device
US5378021A (en) * 1992-03-13 1995-01-03 Nsk Ltd. Collapsible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US6224104B1 (en) * 1997-12-03 2001-05-01 Nsk Ltd. Impact-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2442885Y (zh) * 2000-10-10 2001-08-15 靖江格尔顿传动轴有限公司 一种带调整器及吸能装置的转向机构
EP1247721A2 (en) * 2001-04-03 2002-10-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upport mechanism of steering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S 5378021 A,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5469C (zh) 2009-01-28
CN101195382B (zh) 2010-10-13
CN1784331A (zh) 2006-06-07
CN101195383A (zh) 2008-06-11
JP2004338509A (ja) 2004-12-02
CN101195382A (zh) 2008-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5383B (zh) 吸震转向装置
EP1622806B1 (en) Shock absorbing steering apparatus
US7726691B2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102119099B (zh) 转向装置
US7686336B2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7815220B2 (en) Tilting and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10654514B2 (en) Steering device
EP1518775B1 (en) Shock 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device for vehicle
US20090031843A1 (e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EP1520768A1 (en) Vehicle shock absorption type steering column device
US11613299B2 (en) Steering device
EP1600355B1 (en) Collapsible steering apparatus
US9783220B2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N115465353A (zh) 转向装置
EP1737719A1 (en) Improved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N111746623A (zh) 转向管柱
CN219192322U (zh) 一种内溃式机械转向管柱
JP5321634B2 (ja)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支持装置
CN116729468A (zh) 转向装置
WO2022253446A1 (en) Differential energy 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JP2022147182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6729467A (zh) 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