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5261B - 分集合成方法以及分集型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集合成方法以及分集型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5261B
CN101185261B CN2006800191286A CN200680019128A CN101185261B CN 101185261 B CN101185261 B CN 101185261B CN 2006800191286 A CN2006800191286 A CN 2006800191286A CN 200680019128 A CN200680019128 A CN 200680019128A CN 101185261 B CN101185261 B CN 101185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th
unit
signal
demodulation
synth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91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5261A (zh
Inventor
谷口友彦
木曾田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5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5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5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52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ost-detection diversity
    • H04B7/088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ost-detection diversity with comb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5Weighted combining per branch equalization, e.g. by an FIR-filter or RAKE receiver per antenna bran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3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 H04L25/0232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by interpolation between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在对每个接收信号将由多个天线接收的多个信号进行解调,并使用所获得的其数目相当于天线的根数的解调信号进行信号解调的分集接收装置,将得到的多个信号由第1合成单元(107)暂时进行合成,对于该合成结果,由硬判定单元(108)进行硬判定,计算最相似的编码点。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109b)使用该最相似的编码点,计算估计精度高的传输路径特性,用获得的传输路径特性对所得到的其数目相当于天线根数的解调信号进行除法运算。通过由第2合成单元(110)对其结果再次进行合成,从而可以得到可靠性高的解调结果。

Description

分集合成方法以及分集型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利用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的数据信号序列进行分集接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设定于汽车的视频接收机或者移动电话机等中,为了即使在移动过程中也稳定地接收地面广播波,大多采用分集接收方式。
作为分集接收方式,提出了如下方式:空间分集方式、时间分集方式、频率分集方式、极化分集方式等。通常,在改善地面广播波的接收特性的目的等中,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大多采用通过变更接收端的接收方式而可以实现的空间分集方式。
例如,在移动的汽车内接收模拟电视广播的情况下,空间分集接收方式已被实用化,该方式为在汽车上设定多个天线,从所获得的多个接收信号当中选择接收信号电平最大的输入信号。
但是,目前,在世界的很多地区,正在推进广播的数字化。例如,在日本和欧洲,作为地面数据视频广播方式,采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成为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传输方式。
另外,进行OFDM调制所发送的发送数据被进行基于例如MPEG2等信息编码方式的信息源编码。
并且,在信号的接收时,通过进行纠错处理来提高接收容错性。进而,通过将载波调制方式变更为抗差错更强的调制方式,也能够提高容错性。例如,通过将载波调制方式从被成为64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的调制方式变更为所谓16QAM的调制方式,进行传输的信号的信息速率虽然降低,但是能够提高信号的抗噪声性能。
因此,在汽车内等,在移动中收看上述数字视频广播的情况下,与以往的模拟电视广播相比,能够收看到障碍少的影像和声音。
另外,日本地面数字视频广播的传输方式的详细内容记载于作为社团法人电波产业会的标准规格的“地上デジタル テレビジヨン放送の伝送方式(地面数字视频广播的传输方式)”、ARIB STD-B311.1版第2章8页“ISDB-T方式の概要(ISDB-T方式的概要)”第2~9行(以下称为“非专利文献1”)。
进而,通过对经过上述OFDM调制的信号应用空间分集接收方式,能够降低移动接收时的故障的发生频度。
作为空间分集接收方式的一例,提出了对OFDM调制信号的每个OFDM载波进行信号的选择或者合成的方式。这是使用多个天线接收信号,对所获得的多个接收信号的每一个接收信号单独地进行A/D变换、同步检波、FFT运算,直到解调处理。其结果,对于由多个天线接收的各个信号,生成由多个OFDM载波所构成的信号。并且,对于各个OFDM载波,从由多个天线接收的信号当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信号来利用,或者对于各个OFDM载波,将多个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合成来利用中的其中一种方法。
在上述的说明内,在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信号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OFDM载波的功率作为选择基准。即,比较每个OFDM载波的功率量,选择一个值最大的信号。
另外,在对信号进行合成的情况下,对于每个OFDM载波,对于已得到的多个信号计算加权量,根据从加权量计算出的比率而将信号相加。此时,如果采用对应于每个OFDM载波的功率量的比率进行加权的、所谓最大比合成分集接收方式的方法,就能够最大地降低对信号的噪声量,因此,接收特性的改善效果很高。关于最大比合成分集接收方式,记载于D.G.Brennan“Linear diversity combining techniques”Proc.IRE、471075-1102、June-1959(以下称为“非专利文献2”。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对于所获得的多个OFDM信号,对每个OFDM载进行信号的波选择或者合成的方法,但是,也提出了在A/D变换之前的阶段将信号合成的空间分集接收技术。该技术例如记载于特开2001-156689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但是,如前所述,在采用对于已得到的多个接收信号的每一个接收信号,进行A/D变换、周期检波、FFT运算,直到进行了解调处理之后,将信号加权合成的方法的情况下,解调处理为止的信号质量越高,就越能够提高加权合成后的信号质量。例如,作为在解调处理的过程中提高信号质量的技术,公知特开2004-9670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使用OFDM调制信号中所包含的分散导频信号来估计传输路径特性,并使用其结果所获得的传输路径特性来计算接收信号点。通过将对该接收信号点的信息进行了硬判定的结果反馈给传输路径特性的计算单元,从而提高传输路径的估计精度。
更详细来说,在对分散导频信号进行插补处理而估计传输路径特性H,并将FFT运算后的接收信号Y用传输路径特性H进行复数除法后,在进行硬判定得到映射向量X之后,将接收信号Y用X进行复数除法从而得到传输路径特性H’。并且,用判定为可靠性较高的传输路径特性H’替换先前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H,并进行插补处理以及复数除法,还原映射向量X’。
如上述那样,为了提高OFDM调制信号的接收特性,采用如下的分集接收方式有效,即利用多个天线接收多个信号,分别将多个接收信号解调,将获得的与天线的根数相应量的解调信号以OFDM载波为单位进行选择或者加权合成。这是由于,通过利用多个信号,在从某一天线解调后的信号中所欠缺的信息有可能包含在从其它天线解调的信号当中。
另外,在将所获得的多个OFDM信号分别单独地进行了解调之后,在以OFDM载波为单位选择或者加权合成的分集接收方式当中,对于各个信号单独地进行到解调处理为止。在解调处理时,将对OFDM信号进行变频后得到的复数信号除以另外估计出的传输路径特性,并计算编码点。
此时,在传输路径特性中有可能产生估计误差,在用包含了误差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了除法运算的结果所获得的编码点的信息当中也产生误差。在以往的分集接收方式中,通过获得多个包含了误差的编码点的信息,进行选择或者合成,从而相互抵消误差,从而要提高计算编码点的精度。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接收信号点大大偏离发送编码点的情况下,导致对与原来的发送编码点不同的编码点进行硬判定的结果等,在各解调单元中的接收特性的提高、进而作为分集接收的性能提高上有限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在对多个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成后,对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定,并基于该硬判定结果再次计算传输路径特性。接着,对于多个接收信号的各个接收信号,使用硬判定结果和接收信号的信息,再次计算传输路径特性。并且,使用再次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对将接收信号进行了除法运算后的结果进行合成,并对合成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处理和纠错处理并输出。
通过上述处理,对信号进行一次合成,从而在多个信号间相互地补充接收信号的信息,并基于该结果再次计算传输路径特性,由此,可以提高各个解调单元的解调性能。并且,通过提高各个解调处理单元中的解调性能,并对各结果进行合成,从而可以极大提高解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解调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OFDM信号以16QAM调制信号进行载波调制时的发送信号的映射规则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信号根据图3所示的映射规则被发送时的、发送信号和从第1合成单元所得到的复数信号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A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校正单元进行的校正前的信号振幅的状态的图。
图8B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校正单元进行的校正后的信号振幅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信号的流向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发送信号的映射点、和作为合成结果所得到的接收信号的信号点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可靠性判定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标号说明
101a,101b天线单元
102a,102b调谐器单元
103a,103bA/D变换单元
104a,104b正交检波单元
105a,105b变频单元
106a,106b解调单元
107第1合成单元
108硬判定单元
109a,109b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
110第2合成单元
111解交织器单元
112解映射单元
113比特解交织器单元
114纠错单元
115第1合成单元
116a,116b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
117合成单元
118第1合成单元
201a SP信号提取单元
202a SP信号发生单元
203a第1复数除法运算单元
204a插补单元
205a延迟单元
206a第2复数除法运算单元
207a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
208a频率轴滤波器单元
209a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
210a校正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5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分集接收方法的装置的结构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1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包括:天线单元101a、101b,调谐器单元102a、102b,A/D变换单元103a、103b,正交检波单元104a、104b,变频单元105a、105b,解调单元106a、106b,第1合成单元107,硬判定单元108,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109b,第2合成单元110,解交织器单元111,解映射单元112,比特解交织器单元113,以及作为纠错单元的114。这里,天线单元101a和天线单元101b相互之间的设置位置或者特性当中至少其中一方面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分别具备两系统的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例如可以是如具备四系统的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的结构这样,将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的个数增加到2以上的结构。
以下,以接收其接收信号根据日本的地面数字广播标准进行OFDM调制后的信号的分集接收装置为例来说明动作。
天线单元101a将从广播台发送的广播电波变换成电信号而输出。调谐器单元102a从由天线单元101a所得到的信号当中提取特定的频带的信号,并变换成基带或者特定频带的信号。A/D变换单元103a将从调谐器单元102a得到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正交检波单元104a进行OFDM传输信号的检波,计算发送信号和解调单元所具有的频率基准信号之间的频率误差而进行校正。而且,计算频率OFDM码元期间和保护间隔期间,并输出OFDM码元期间的信号。进而,还判定OFDM传输信号的传输模式和保护间隔期间的长度。
变频单元105a将从正交检波单元104a所得到的OFDM码元期间的时域的信号例如利用FFT运算处理变换到频域的信号。解调单元106a将已插入在OFDM信号中的TMCC(Transmission and Multplexing Configuration andControl)信号进行解调,得到OFDM传输信号的各种参数信息。进而,解调单元106a使用解调后的OFDM传输信号的各种参数信息等来估计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特性,并基于接收信号,向所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使用图2详细地说明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法和解调处理方法。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解调单元106a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2中,解调单元106a由SP信号提取单元201a、SP信号发生单元202a、第1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3a、插补单元204a、延迟单元205a、第2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6a构成。而且,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第1合成单元107与图1中的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第1合成单元107相同。
SP信号提取单元201a从由变频单元105a所获得的频域的信号当中、提取OFDM信号中在频率以及时间方向上、以一定间隔配置的分散导频(scattered pilot)信号(以后简记为SP信号)。SP信号发生单元202a生成SP信号的基准信号作为包含已知的振幅和相位的基准导频信号。
第1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3a将由SP信号提取单元201a提取的SP信号用SP信号发生单元202a产生的基准导频信号进行复数除法。通过该复数除法,存在SP信号的OFDM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作为振幅和相位的偏移程度被计算,从第1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3a被输出。
插补单元204a使用从上述的复数除法结果得到的传输路径特性,在时间轴方向以及频率轴方向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插补而输出,同时计算所有的OFDM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值Ha并输出。这是由于在OFDM信号中,SP信号在频率轴以及时间轴的方向上被离散地配置。该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值的信息Ha从插补单元204a对第2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6a以及第1合成单元107输出。
延迟单元205a对从变频单元105a得到的频域的信号提供延迟。这是因为,要将伴随第1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3a以及第2插补单元204a的处理的时间差消除。另外,延迟单元205a对第2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6a、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输出已被延迟的接收信号的信息Ya。
第2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6a将从延迟单元205a输出的接收信号的信息Ya用从插补单元204a所输出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值的信息Ha进行复数除法运算。该复数除法运算结果的复数信号Xa被输出到第1合成单元107。
如上那样,解调单元106a从OFDM信号中所插入的TMCC信息得到OFDM传输信号的各种参数,同时输出将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传播路径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值的信息Ha、接收信号的信息Ya、以及将接收信号的信息Ya表示的接收信号点除以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值的信息Ha得到的结果的信息(复数信号)Xa。
在图1中,关于从调谐器单元102b到解调单元106b的结构,由于进行与对从调谐器单元102a到解调单元106a已经说明的动作相同的动作,所以省略说明。另外,作为与解调单元106a的各个信号Ha、Ya、Xa相当的信号,从解调单元106b输出Hb、Yb、Xb。
接着,说明第1合成单元107的动作。第1合成单元107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分别输入复数信号Xa、Xb。另外,包含着复数信号Xa、Xb的OFDM载波的功率信息和振幅信息与复数信号Xa、Xb一并被输入。
并且,第1合成单元107进行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得到的复数信号Xa、Xb的合成。在复数信号的合成时,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所输入的复数信号Xa、Xb的定时有可能不一致。因此,根据需要将各个复数信号Xa、Xb暂时存储在存储器单元等中,之后,同时取出,从而使定时一致。这样一来,相同的码元期间和相同的OFDM载波中所包含的信号之间会进行复数信号的合成。
在信号的合成时,使用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所输入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值的信息Ha、Hb,基于包含复数信号Xa、Xb的OFDM载波的功率信息和振幅信息,进行加权处理,从而进行信号的加法运算。其结果,能够提高接收性能。另外,所述的功率信息和振幅信息可以为被进行量化后的值。
例如,对于某一OFDM载波,在从解调单元106a、106b得到的复数信号Xa、Xb各自的OFDM载波功率的比为2比1(在复数信号Xa的功率大于复数信号Xb的功率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在对从解调单元106a得到的复数信号Xa乘以2/3、对从解调单元106b得到的复数信号Xb成以1/3之后,将两个信号相加。
硬判定单元108对从第1合成单元107得到的合成后的复数信号进行硬判定。所谓硬判定是指,将距接收信号点最近的映射点判定为发送信号点。参照图3、图4说明该硬判定的情况。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OFDM信号被以16QAM调制信号进行载波调制时的发送信号的映射规则的例子的图。另外,图4是表示按照图3所示的映射规则发送信号时的、发送信号和从第1合成单元107得到的复数信号的例子的图。
在图4中,将16QAM调制信号的映射点以○表示,将发送信号点用●表示,将从第1合成单元107得到的复数信号的信号点以×表示。接收到的OFDM信号中,大多是或在调谐器单元102a、102b等中混入噪声,或在传输路径的估计中产生误差。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发送信号点和通过从天线单元101a、101b到第1合成单元107得到的复数信号的信号点不一致,在这两个信号点间产生图4所示这样的误差(偏差)。根据噪声量和传输路径估计误差量,发送信号点和从合成单元所得到的复数信号点的距离变化。硬判定单元108将离接收信号点最近的映射点判定为发送信号点,并将离由第1合成单元107计算的复数信号表示的信号点最近的映射点的信息Xmix输出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109b使用从解调单元106a、106b得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Ya、Yb表示的信号点、和从硬判定单元108得到的合成后的信号点的信息Xmix,对传输路径进行重估计。对于该重估计动作,以下详细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5中,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由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和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构成。另外,解调单元106a、硬判定单元108、第2合成单元110与图1中的解调单元106a、硬判定单元108、第2合成单元110相同。
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将从解调单元106a得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Ya表示的信号点的复数信号用从硬判定单元108得到的合成后的信号点的复数信号Xmix进行复数除法运算。其结果,对各个OFDM载波计算传输路径特性H’a,输出到频率轴滤波器208a。另外,对于SP信号所包含的载波,由于发送信号点为已知,所以既可以利用该已知的值重新进行复数除法运算,也可以利用图2的第1复数除法运算单元的输出。
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对于由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作为复数信号所输入的传输路径特性H’a,实施滤波处理。使用的滤波器例如为低通滤波器。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将滤波器处理结果的复数信号H”a作为传输路径特性的重估计结果,对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和第2合成单元110输出。
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将从解调单元106a所输入的接收信号的信息Ya表示的信号点用从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得到的传输路径特性的重估计结果H”a进行复数除法运算,并输出除法运算结果的复数信号X’a。此时,接收信号的信息Ya表示的信号点和传输路径特性的重估计结果H”a由于是同一OFDM载波的,因此需要另行进行定时调整等。
如上这样,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将由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计算的复数除法运算结果(将接收信号复数除以传输路径特性的结果)的复数信号X’a对第2合成单元110输出。另外,同时对第2合成单元110还输出由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进行滤波处理的结果H”a(传输路径特性的重估计结果)。而且,由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计算的复数信号的传输路径特性的重估计结果H”a表示传输路径的传递函数。因此,也可以将作为复数所得到的传递函数预先变换成功率或者振幅的信息,进而在进行量化后,输出到第2合成单元110。
关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b的结构以及动作,由于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完全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作为与由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生成的复数信号H’a、H”a、X’a相当的信号,在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b中生成H’b、H”b、X’b。
返回到图1,说明第2合成单元110的动作。第2合成单元110与第1合成单元107一样,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分别输入复数信号X’a、X’b。另外,同时输入包含复数信号X’a、X’b的OFDM载波的功率信息和振幅信息。使用这些信息,第2合成单元110进行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得到的复数信号X’a、X’b的合成。与第1合成单元107同样,第2合成单元110在合成复数信号X’a、X’b时,使用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输入的传输路径特性的重估计结果H”a、H”b,基于复数信号X’a、X’b所包含的OFDM载波的功率信息和振幅信息,进行加权处理,从而进行信号的相加运算。其结果,可以提高接收性能。另外,功率信息和振幅信息可以是进行量化的值。
解交织器单元111将从第2合成单元110得到的复数信号在频率以及时间方向上进行排列变换。排列变换的方法被预先规定,基于在发送侧实施的排列变换来进行。解映射单元112基于从解交织器单元111得到的复数信号具有的信息,还原被发送的比特数据。该还原基于解交织器单元111输出的复数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的信息,根据包含复数信号的OFDM载波的调制、解调的方式来进行。
比特数据的还原假定被分配给离接收信号点最近的映射点的码串为发送码串来进行。例如,在接收到的OFDM信号以16QAM调制进行了载波调制的情况下,根据图3所示那样的规则来进行比特数据的还原。16QAM解调后的信号可以是每一载波具有4比特的信息,并且如果是被进行了64QAM解调的信号,则每一载波可以具有6比特的信息。
在求离接收信号点最近的映射点、还原发送码串时,可以同时计算还原后的比特数据的可靠性值来利用。这被称之为“软判定”。可靠性值是考虑接收信号点处于离映射点何种程度的位置来计算。进而,可以将根据信号所包含的OFDM载波的功率对接收信号点和映射点的距离信息校正后的值作为可靠性值。
例如,在接收信号点和映射点之间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如果接收信号包含的OFDM载波的功率弱,则容易受到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的影响。此时,在与实际的发送点不同的映射点的附近存在接收点的危险性变高。因此,以包含接收信号的OFDM载波的功率进行校正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OFDM载波的功率信息由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预先计算。
接着,比特解交织器单元113进行解映射单元112的输出比特数据的排列变换。排列变换的方法被预先规定,以将在发送侧所实施的排列变换还原的方法来进行。纠错单元114使用从比特解交织器单元113所输入的比特数据串、和各比特数据的可靠性值进行纠错。此时,多数采用所谓维特比译码的纠错方法,进而大多组合里德-索洛蒙(Reed solomon)纠错码,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使用了所述可靠性值的纠错,哪种方法都可以。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基于接收到的OFDM信号来还原数字信号串。
在本实施方式1中,关于从天线单元101a、101b到解调单元106a、106b、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109b具有两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在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具有三系统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另外,如第1合成单元107和第2合成单元110这样,还可以使进行同样的处理的装置共用。
如上那样,在将由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分别解调后而进行合成的分集接收方法中,可以极大提高接收性能。即,基于对合成后的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定的结果,对于多个接收信号的每一个接收信号,使用硬判定结果和接收信号的信息来再次计算传输路径特性,这样一来,提高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精度,进而通过合成将接收信号除以再次计算出的精度高的传输路径特性的结果,从而能够提高接收数据的可靠性。其结果,能够大大提高接收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使传输方式为OFDM、数字调制方式为16QAM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的结构并不限定这些。例如,传输方式不限定于OFDM,只要是嵌入了导频载波的多载波进行的传输都可以。另外,调制方式可以是8QAM、32QAM、64QAM、256QAM、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等方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例示将执行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应用到分集型的合成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是将各构成要素具有的各动作置换成步骤,从而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分集型的合成方法。
(实施方式2)
使用图6、图7、图8A、图8B来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分集接收方法的装置的结构例。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分集接收装置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具有两系统的结构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本实施方式2是,将所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第1合成单元107置换成第1合成单元115,将所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置换成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以及116b。因此,对于第1合成单元115、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以及116b以外的构成要素,由于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7中,仅表示图6中的解调单元106a、第1合成单元115、硬判定单元108、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第2合成单元110的部分,还表示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的内部结构。
使用图7说明第1合成单元115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的动作。第1合成单元115与实施方式1中的第1合成单元107一样,将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得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Xa、Xb进行合成,并将合成后的复数信号对硬判定单元108输出。同时,第1合成单元115判定多个复数信号的合成结果的可靠性。
合成结果的可靠性使用得到的多个复数信号的信号间距离的信息来计算。例如,在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为两系统的情况下,在得到的两个复数信号的接收点间距离大于解调信号的编码点间距离时,判定为没有可靠性。其理由是,虽然接收了原本相同的信号,但是由于各接收信号最近的映射点不同,所以无法判定哪个信号是表示正确的结果。
进而,为了提高可靠性的判断的精度,对每个OFDM载波计算复数信号的接收点间距离,在一定时间的期间,计算并存储接收点间距离的平均值来利用也是有效的。与其它的OFDM载波相比,接收点间距离的平均值为大的值的OFDM载波,判断为受到某种干扰信号的影响,并可以判定为可靠性低。
接着,使用图7进而说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的内部结构、以及利用了上述的可靠性判定结果的动作。如图7所示,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由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校正单元210a、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构成。并且,与实施方式1的图5说明的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相比,不同点在于,具有校正单元210a。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的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用从硬判定单元108得到的合成后的信号点的信息Xmix(复数信号)对从解调单元106a得到的接收信号点的信息Ya(复数信号)进行复数除法运算。其结果,对各OFDM载波计算传输路径特性H’a。另外,对于SP信号所包含的载波,由于发送信号点为已知,所以既可以利用该已知的值重新进行复数除法运算,也可以利用图2的第1复数除法运算单元的输出。
传输路径特性H’a复数信号被从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输入到校正单元210a,并且,还被输入由第1合成单元115计算的可靠性信息。可靠性信息对每个OFDM载波表示有无可靠性。并且,关于对接收到的信号判断为有可靠性的OFDM载波,判断为从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得到的复数信号H’a的可靠性高,从而原样输出到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另一方面,关于对接收到的信号判断为没有可靠性的OFDM载波,不使用从第3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7a得到的复数信号H’a,而置换成对属于其周围的OFDM载波的复数信号的值进行插补后的值。
图8A、图8B表示具体例子。图8A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校正单元210a的校正前的信号振幅的状态的图。另外,图8B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校正单元210a的校正后的信号振幅的状态的图。分别为,纵轴表示振幅值,横轴表示OFDM载波号。
现在,假设判断为在第1合成单元115中、图8A所示的第n号的OFDM载波(以频率fn表示)的可靠性低。此时,校正单元210a如图8B所示那样,进行如下处理,即作为第n号的OFDM载波的值,输出将其之前和之后的第n-1号和第n+1号的OFDM载波的复数信号的值进行插补处理后的值。在图8A、图8B中,记载了复数信号的实部,但是对虚部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外,校正单元210a在判断为没有可靠性的OFDM载波连续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动作。即,以对存在于判断为没有可靠性的载波的两端的、判断为有可靠性的OFDM载波的值进行插补处理后的值,来置换判断为没有可靠性的OFDM载波的复数信号而输出。
返回到图7继续说明。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对于校正单元210a输出的复数信号,实施滤波处理而输出。使用的滤波器例如为低通滤波器。将滤波器处理结果的复数信号H”a(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结果)对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和第2合成单元110输出。
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用从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得到的传输路径特性的重估计结果H”a对从解调单元106a得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Ya进行复数除法运算,并输出除法运算结果的复数信号X’a。
如上这样,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将由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计算的复数除法运算结果(用传输路径特性对接收信号进行复数除法运算的结果)的复数信号X’a对第2合成单元110输出。另外,同时对第2合成单元110还输出由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进行滤波处理的结果的复数信号H”a。另外,由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计算的复数信号H”a表示传输路径的传递函数。因此,可以将作为复数所得到的传递函数预先变换成功率或者振幅的信息,进而在进行量化后,输出到第2合成单元110。
关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b的结构以及动作,由于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完全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于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具有两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具有三系统以上的情况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将以多个天线接收的信号分别进行解调后再进行合成的分集接收方法中,可以大大提高接收性能。即,基于对合成后的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定的结果,对于多个接收信号的每一个接收信号,使用硬判定结果和接收信号的信息再次计算传输路径特性。这样一来,提高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精度,进而通过合成将接收信号除以再次计算出的精度高的传输路径特性的结果,从而能够提高接收数据的可靠性。其结果,能够大大提高接收特性。
另外,在第1合成单元中,使用合成获得的信号的信息来判定信号的可靠性,进行重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成为反映可靠性信息的数据。可靠性低的OFDM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通过对其周围的可靠性高的OFDM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插补计算出。因此,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分集接收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传输方式为OFDM、数字调制方式为16QAM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的结构并不限定这些。例如,传输方式不限定于OFDM,只要是嵌入了导频载波的多载波进行的传输都可以。另外,调制方式可以是8QAM、32QAM、64QAM、256QAM、QPSK等方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例示将执行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应用到分集型的合成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是将各构成要素具有的各动作置换成步骤,从而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分集型的合成方法。
(实施方式3)
使用图9、图10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分集接收方法的装置的结构例。在本实施方式3中,以分集接收装置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具有两系统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构成例的方框图。本实施方式3是以合成单元117来置换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第1合成单元107、第2合成单元110。因此,对于合成单元117以外的构成要素,由于与实施方式1结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9中的合成单元117与图1的第1合成单元107比较,其不同点在于,来自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的信号被输入、以及将对硬判定单元108输出的信号也对解交织器单元111输出。另外,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的结构与图5大致相同。其中,图5中的第2合成单元110假设仅改称为合成单元117。
以下说明合成单元117的动作。合成单元117分别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输入复数信号。另外,与该复数信号一致,输入包含相应的复数信号的OFDM载波的功率信息和振幅信息。并且,进行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得到的复数信号的合成。
在复数信号的合成时,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所输入的信号的定时有可能不一致。因此,根据需要将各个信号暂时存储在存储器单元等,之后,同时取出,从而使定时一致。这样一来,相同的码元期间、相同的OFDM载波中所包含的信号之间会进行信号的合成。信号合成时的加权合成方法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信号的流向的图。在图10中,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的结构与图5大致相同。在合成单元117中,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输入作为将图5所示的频率轴滤波器单元208a的输出H”a(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结果)进行变换后的结果的OFDM载波的功率或者振幅的信息、以及作为图5中的第4复数除法运算单元209a的输出的复数信号X’a。同样地,还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b输入与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所输入的信号相同的信号。
合成单元117将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和109b得到的复数信号X’a、X’b进行加权合成。加权合成的方法与图6所示的第1合成单元115将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得到的信号进行合成时的方法相同。但其中,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得到合成中所使用的复数信号X’a、X’b、和用于计算合成时的加权比的振幅或者功率的信息(将H’a、H’b变换后的值)这一点与图6的结构例不同。通过上述结构,将在图1中由第1合成单元107和第2合成单元110进行的加权合成处理利用一个合成单元117来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3中,除了上述之外,还能够进行如下说明的处理。在使用图1说明的实施方式1中,对于从多个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得到的信号由第1合成单元107进行合成的结果,利用硬判定单元108进行硬判定。进而,将由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和109b使用从硬判定单元108得到的硬判定结果、和从各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得到的变频后的复数信号计算出的复数信号,由第2合成单元110再次进行合成。
在本实施方式3中,经过合成单元117、硬判定单元108、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后的结果再次返回到合成单元117。因此,例如对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合成,进而输入到硬判定单元108,再返回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b成为可能。这样,能够对于从解调单元106a以及106b输入的复数信号反复进行相同的处理并应用。
通过进行反复处理,渐渐提高由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和109b计算的传输路径的估计精度。其结果,由合成单元117合成后的信号去除了传输路径特性的误估计产生的影响。另外,反复处理的次数例如设定为5次,在反复进行了5次处理的时刻,可以将合成单元117的输出输出到后级的解交织器单元1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如在实施方式2说明的那样,可以由合成单元117计算信号的可靠性信息,并将可靠性信息利用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和109b。
在本实施方式3中,以传输方式为OFDM、数字调制方式为16QAM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的结构并不限定这些。例如,传输方式不限定于OFDM,只要是嵌入了导频载波的多载波进行的传输都可以。另外,调制方式可以是8QAM、32QAM、64QAM、256QAM、QPSK等方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将执行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应用到分集型的合成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将各构成要素具有的各动作置换成步骤,而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分集型的合成方法也可以。
(实施方式4)
使用图11~13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分集接收方法的装置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4中,以分集接收装置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具有四系统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构成例的方框图。本实施方式4将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2的构成例、即图6中的第1合成单元115置换成第1合成单元118。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记载了使用从天线单元101a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和从天线单元101b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b的两系统的信号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于除从天线单元101a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a、以及从天线单元101b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b之外,还包括从天线单元101c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c、以及从天线单元101d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16d的四系统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4中,关于第1合成单元118以外的构成要素,由于是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第1合成单元118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第1合成单元115一样,对从解调单元106a、106b、106c以及106d得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Xa、Xb、Xc以及Xd进行合成,并将合成后的复数信号对硬判定单元108进行输出。
进而,第1合成单元118判定多个复数信号的合成结果的可靠性。在实施方式2中,合成结果的可靠性使用输入的多个复数信号的信号间距离的信息来计算。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4中,第1合成单元118分别对从解调单元106a、106b、106c、106d分别输入的信号Xa、Xb、Xc、Xd进行硬判定。并且,在得到的多个硬判定的结果都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将Xa、Xb、Xc、Xd合成得到的信号的可靠性高。另外,在得到的多个硬判定的结果都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可靠性低也可以。另外,在得到4个信号的情况下,在对4个信号进行硬判定的结果都一致的情况下、和对4个信号进行硬判定的结果当中的3个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可靠性高。
进而,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可以对信号的可靠性进行判定。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发送信号的映射点、和作为合成结果得到的接收信号的信号点的例子的图。另外,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的可靠性的判定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12中以接收到的信号为16QAM的情况为例,将16QAM信号的接收点Xa、Xb、Xc、Xd以黑色的三角符号图示、将合成得到的信号Xmix以●符号图示、将16QAM信号的映射点以○符号图示。如图12所示,在对合成单元118从多个解调单元分别输入信号Xa、信号Xb、信号Xc、信号Xd的情况下,根据包含Xa、Xb、Xc、Xd的载波的功率比等对信号进行合成时,得到合成信号Xmix。
图13表示用斜线表示以合成信号Xmix为基准、与合成信号Xmix的距离短于一定的范围的短范围。如图13所示,在Xa、Xb、Xc、Xd包含在斜线部分的情况下,判定为Xmix的可靠性高。具体地,判定Xa-Xmix的实部、虚部的绝对值是否都小于阈值d即可。在图13的例子中,阈值d与16QAM信号的码间距离一致。
在本例中,将用于判定Xmix和Xa、Xb、Xc、Xd的距离是否大的阈值d设定成从载波调制方式计算的码间距离一致,但是也可以使阈值d对应于信号的接收状况而可变。例如,可以是得到在其它解调单元等计算的接收信号质量的信息,作为用于判定信号的可靠性的阈值d。可以根据接收信号所包含的噪声分量的平均振幅值来设定阈值d。另外,还可以将对噪声分量的平均振幅值乘以一定的系数后的值作为阈值d。
另外,还可以将合成信号Xmix、和对Xmix进行硬判定的结果即信号的映射点的距离与阈值d进行比较。例如,将阈值d设为码间距离的1/4,在对Xmix进行硬判定的结果和Xmix之间的差的实部以及虚部的绝对值都比阈值d小的情况下,判断为合成信号的可靠性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4中,通过判断对从解调单元106a、106b、106c、106d分别输入的信号Xa、Xb、Xc、Xd进行硬判定的结果是否一致、或者硬判定结果是否都不同,来判定接收信号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将合成信号的信号点和各接收信号Xa、Xb、Xc、Xd之间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可靠性的有无。进而,可以不考虑接收信号Xa、Xb、Xc、Xd之间的距离,而将合成信号Xmix和信号的映射点之间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说明了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具有四系统的结构,但是在从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具有四系统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同样,在天线单元到解调单元、以及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具有两系统或者三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通过以上的方法,在将由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分别解调后而进行合成的分集接收方法中,对多个解调单元反馈信号的合成结果的信息,并利用于在解调单元估计传输路径特性时,可以提高接收特性。
此时,在第1合成单元中,使用合成得到的信号的信息对信号的可靠性进行判定,在重估计传输路径特性时,调换从判断为可靠性高的载波得到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信息、和从导频信号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信息,并输入到插补滤波器等,从而可以进行插补处理。另外,可靠性低的OFDM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可以通过对判断为其周围的可靠性高的OFDM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插补来计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使传输方式为OFDM、数字调制方式为16QAM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的结构并不限定这些。例如,传输方式不限定于OFDM,只要是嵌入了导频载波的多载波进行的传输都可以。另外,调制方式可以是8QAM、32QAM、64QAM、256QAM、QPSK等方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将执行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应用到分集型的合成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将各构成要素具有的各动作置换成步骤,而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分集型的合成方法也可以。
(实施方式5)
使用图14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分集接收方法的装置的结构例。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分集型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4中,本实施方式5与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1的图1相比,不同点在于,不具有硬判定单元108。
在实施方式1中,由硬判定单元108对从第1合成单元107得到的信号进行硬判定处理,并对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输出。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5中,对于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代替在图1中输入来自硬判定单元108的信号,而如图14所示那样输入从第1合成单元107输出的信号。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109a以及109b可以将从图14的第1合成单元107输出的信号、和从图1的硬判定单元108输出的信号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5中,可以省略硬判定单元108。另外,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以及实施方式4都具有硬判定单元108,但是不具备硬判定单元108的结构也可以。
在本实施方式5中,以传输方式为OFDM、数字调制方式为16QAM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的结构并不限定这些。例如,传输方式不限定于OFDM,只要是嵌入了导频载波的多载波进行的传输都可以。另外,调制方式可以是8QAM、32QAM、64QAM、256QAM、QPSK等方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将执行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应用到分集型的合成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将各构成要素具有的各动作置换成步骤,而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分集型的合成方法也可以。
在如上说明的本申请中,在利用多个天线接收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调制、发送的信号、并进行选择或者合成的分集处理的情况下,对得到的多个信号暂时进行合成并对合成结果进行硬判定,从而计算距发送编码点最近的最相似的编码点,从而计算将发送编码点变换成该最相似的编码点的传输路径特性。这样,通过对信号进行一次合成,在多个接收信号间相互地补充接收信号的信息,并基于该结果再次计算传输路径特性,从而可以提高各个解调单元的解调性能。并且,通过提高各个解调处理单元中的解调性能并对该结果进行合成,可以极大提高解调性能。
进而,还可以将对信号的合成结果进行反馈处理的次数设为多次,通过好几次都进行相同的处理,来逐渐提高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精度,并可以进一步提高接收特性。
这样,通过对信号进行一次合成并进行硬判定,从而在多个接收信号间能够相互地补充接收信号的信息,所以能够飞跃性地提高信号的接收特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果使用本发明,在由多个调谐器单元进行变频、并由解调单元进行解调处理的分集型接收装置中,可以实现极高的接收性能。所以,作为分集型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高。

Claims (26)

1.一种分集合成方法,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步骤,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第1合成步骤,对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硬判定步骤,对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合成的信号进行硬判定处理,估计编码点的复数信息;
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硬判定步骤中所估计出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第2合成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再次进行合成;
可靠性判定步骤,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以及
校正步骤,基于作为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的可靠性,校正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在成为所述第1合成步骤中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信号点间距离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可靠性判定得低,在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将可靠性判定为低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置换为对于成为所述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以在频率轴或者时间轴方向上相邻的各个信号中的传输路径特性为基准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还包括对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滤波处理的滤波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步骤中的滤波处理为低通滤波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第2合成步骤进行了再次合成的复数信号,将从所述硬判定处理步骤到所述第2合成步骤反复进行规定的次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基于在输入信号的频率轴以及时间轴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振幅以及相位被确定的基准信号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6.一种分集合成方法,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步骤,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第1合成步骤,对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硬判定步骤,对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合成的信号进行硬判定处理,估计编码点的复数信息;
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硬判定步骤中所估计出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第2合成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再次进行合成;
可靠性判定步骤,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以及
校正步骤,基于作为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的可靠性,校正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在由所述硬判定步骤对于成为所述第1合成步骤的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分别进行硬判定所得到的信号点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第1合成步骤所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高。
7.一种分集合成方法,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步骤,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第1合成步骤,对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硬判定步骤,对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合成的信号进行硬判定处理,估计编码点的复数信息;
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硬判定步骤中所估计出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第2合成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再次进行合成;
可靠性判定步骤,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以及
校正步骤,基于作为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的可靠性,校正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计算成为所述第1合成步骤的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和在所述第1合成步骤合成后的结果的信号之间的距离,并在合成后的结果的信号和成为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合成后的结果的信号的可靠性高。
8.一种分集合成方法,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步骤,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第1合成步骤,对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第1合成步骤中合成后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第2合成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再次合成;
可靠性判定步骤,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以及
校正步骤,基于作为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的可靠性,校正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在成为所述第1合成步骤中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信号点间距离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可靠性判定得低,在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将可靠性判定为低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置换为对于成为所述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以在频率轴或者时间轴方向上相邻的各个信号中的传输路径特性为基准的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还包括对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滤波处理的滤波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滤波步骤中的滤波处理为低通滤波处理。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由所述第2合成步骤进行了再次合成的复数信号,将从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到所述第2合成步骤反复进行规定的次数。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基于在输入信号的频率轴以及时间轴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振幅以及相位被确定的基准信号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13.一种分集合成方法,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步骤,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第1合成步骤,对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第1合成步骤中合成后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第2合成步骤,将由所述解调步骤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再次合成;
可靠性判定步骤,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以及
校正步骤,基于作为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的可靠性,校正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步骤计算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步骤计算成为所述第1合成步骤的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和由所述第1合成步骤进行了合成的结果的信号之间的距离,并在合成后的结果的信号和成为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合成后的结果的信号的可靠性高。
14.一种分集型接收装置,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单元,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解调;
第1合成单元,对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硬判定单元,通过对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进行硬判定处理而估计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输出其结果;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硬判定单元输出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并输出;
第2合成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输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再次合成;
可靠性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输出其结果;以及
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输出的可靠性判定结果,校正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在成为所述第1合成单元中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信号点间距离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可靠性判定为低,在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输出了可靠性判定为低的结果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置换为对于成为所述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以在频率轴或者时间轴方向上相邻的各个信号中的传输路径特性为基准的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还包括对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滤波处理并输出的滤波器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滤波器单元为低通滤波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第2合成单元输出的复数信号,将其输入到所述硬判定单元,同时将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进行的传输路径特性的计算以及由第2合成单元进行的再次合成反复进行规定的次数。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基于在输入信号的频率轴以及时间轴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振幅以及相位被确定的基准信号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并输出。
19.一种分集型接收装置,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单元,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解调;
第1合成单元,对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硬判定单元,通过对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进行硬判定处理而估计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输出其结果;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硬判定单元输出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并输出;
第2合成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输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再次合成;
可靠性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输出其结果;以及
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输出的可靠性判定结果,校正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在由所述硬判定单元对于成为所述第1合成单元的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分别进行了硬判定的结果为一致的情况下,判定由在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高。
20.一种分集型接收装置,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单元,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解调;
第1合成单元,对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硬判定单元,通过对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进行硬判定处理而估计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输出其结果;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在所述硬判定单元输出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并输出;
第2合成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输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再次合成;
可靠性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输出其结果;以及
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输出的可靠性判定结果,校正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计算成为所述第1合成单元的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和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之间的距离,并在合成后的结果的信号和成为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第1合成单元中进行了合成的合成信号的可靠性高。
21.一种分集型接收装置,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单元,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第1合成单元,对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所述第1合成单元输出的信号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第2合成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输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再次合成;
可靠性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并将其结果输出;以及
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输出的可靠性判定结果,校正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在成为所述第1合成单元中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信号点间距离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可靠性判定为低,在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输出了可靠性判定为低的结果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置换为对于成为所述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以在频率轴或者时间轴方向上相邻的各个信号中的传输路径特性为基准的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还包括对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滤波处理并输出的滤波器单元。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滤波器单元为低通滤波器。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第2合成单元输出的复数信号,将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进行的传输路径特性的计算和由所述第2合成单元进行的再次合成反复进行规定的次数。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集型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基于输入信号的频率轴以及时间轴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振幅以及相位被确定的基准信号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并输出。
26.一种分集型接收装置,输入多个由数字多进制调制方式所调制过的信号,并将它们合成,包括:
解调单元,将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第1合成单元,对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进行合成;
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的复数信息和所述第1合成单元输出的信号的编码点的复数信息进行除法运算,分别对各个信号点计算传输路径特性;
第2合成单元,将由所述解调单元解调后的多个信号除以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输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得到的复数信号进行再次合成;
可靠性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的可靠性并将其结果输出;以及
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输出的可靠性判定结果,校正由所述传输路径重估计单元计算出的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可靠性判定单元计算成为所述第1合成单元的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和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进行了合成的信号之间的距离,并在合成后的结果的信号和成为合成的对象的各个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由所述第1合成单元中进行了合成的合成信号的可靠性高。
CN2006800191286A 2005-06-21 2006-06-20 分集合成方法以及分集型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52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0101/2005 2005-06-21
JP2005180101 2005-06-21
PCT/JP2006/312289 WO2006137382A1 (ja) 2005-06-21 2006-06-20 ダイバーシティ合成方法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ティ型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5261A CN101185261A (zh) 2008-05-21
CN101185261B true CN101185261B (zh) 2011-09-21

Family

ID=3757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91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5261B (zh) 2005-06-21 2006-06-20 分集合成方法以及分集型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883169A4 (zh)
JP (1) JP4915347B2 (zh)
CN (1) CN101185261B (zh)
WO (1) WO20061373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0177A (ja) * 2007-08-29 2009-03-19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JP4725628B2 (ja) * 2008-10-10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023782A (ja) * 2009-07-13 2011-02-0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4838601B (zh) 2012-12-07 2018-05-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分集接收装置和分集接收方法
CN104658545B (zh) * 2013-11-25 2018-04-2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声音数据传输系统与声音数据传输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075A (zh) * 2001-08-28 2004-11-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站和基站及其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45475A1 (en) * 1999-10-21 2001-10-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adaptive digital beamforming receiver to improve signal reception
JP3696013B2 (ja) 1999-11-30 2005-09-14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マルチキャリア変調用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方式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変調用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JP2004096703A (ja) 2001-11-15 2004-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fdm復調方法及びofdm復調装置
JP2004260423A (ja) * 2003-02-25 2004-09-16 Kddi Corp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JP4572601B2 (ja) * 2004-06-28 2010-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367276B2 (ja) * 2004-07-28 2009-1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ティ型受信装置、ダイバーシティ型受信装置を用いた受信方法および受信プログラム、ダイバーシティ型受信装置を用いた受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075A (zh) * 2001-08-28 2004-11-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站和基站及其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60423A 2004.09.16
JP特开2004-96703A 2004.03.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6137382A1 (ja) 2009-01-22
JP4915347B2 (ja) 2012-04-11
EP1883169A4 (en) 2013-03-06
EP1883169A1 (en) 2008-01-30
CN101185261A (zh) 2008-05-21
WO2006137382A1 (ja) 200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68451B2 (ja)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機
US20180062896A1 (en) Scattered Pilot Patter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MIMO-OFDM Systems
JP4284813B2 (ja) Ofdm用受信装置
AU2008252671B2 (en) OFDM-MIMO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 system
EP228049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EP1821481A2 (en) OFDM - MIMO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669312B (zh) Ofdm接收装置、ofdm接收方法、ofdm接收电路及集成电路
CN103250384B (zh) 接收装置和方法
US8170127B2 (en) Receiver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CN101185261B (zh) 分集合成方法以及分集型接收装置
JP447037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搬路推定方法
JP4286476B2 (ja)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変調方式の受信装置
CN102263725B (zh) 移动ofdm接收机
EP0735712A2 (en)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receiver using remodulation
US8265206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3554465B2 (ja)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方式の復調器
KR20080105356A (ko)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JP2005286362A (ja) デジタル受信機
JP2002344414A (ja) Ofdm復調装置及び方法
CN105323201A (zh) 一种应用于多载波接收机的抗多径干扰系统及方法
CN105406913A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
JP2001136144A (ja) 受信機および復調方法
AU2013203046B2 (en) Ofdm-mimo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6614157A (zh) 一种利用深度学习的电力信号数据合并方法
EP1921758A1 (en) Radio receiving device and radio receiv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