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8205A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8205A
CN101178205A CNA2006101292727A CN200610129272A CN101178205A CN 101178205 A CN101178205 A CN 101178205A CN A2006101292727 A CNA2006101292727 A CN A2006101292727A CN 200610129272 A CN200610129272 A CN 200610129272A CN 101178205 A CN101178205 A CN 101178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heat
exchanger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292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相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1292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8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8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其主要包括设置在沿前后方向划分内部空间的隔板一侧,并能够使其内部流动的高温循环空气与从本体壳体的一侧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热交换器;和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一侧,并通过吸附作用来去除流经其上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能够使从其一侧流入到内部的外部空气流经多个热交换器时与流动在多个热交换器内部的高温循环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在提高温度的同时去除其内部的水分,并且在流经单独设置且低速旋转的吸附部件时也能够将其水分吸附并去除,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使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依次流经多个热交换器和吸附部件而被除湿,之后重新排放到外部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除湿机是一种能够将室内湿潮空气吸入到外壳的内部,并使之流过由内部流动有冷媒的冷凝器及蒸发器组成的热交换器而降低其湿度,之后将除湿后的空气重新排回室内空间,由此来降低室内湿度的装置。图1为已有技术的除湿机结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除湿机主要包括:背面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且该吸入口上安装有过滤器4的外壳1;设置在位于过滤器4前方的外壳1内部,能够与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该空气进行除湿的热交换器20;安装在热交换器20的前方,能够使室内空气强制流动的风扇组件10;设置在热交换器20的下方,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水槽30;和构成除湿机的前面外部结构,且其上形成有排出口3a的前面板3。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已有技术除湿机存在下列问题:即这种除湿机只具有一个用于除湿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0,因而除湿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依次流经设置于不同位置的多个热交换器和吸附部件的除湿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主要包括设置在沿前后方向划分内部空间的隔板一侧,并能够使其内部流动的高温循环空气与从本体壳体的一侧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热交换器;和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一侧,并通过吸附作用来去除流经其上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
所述的多个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隔板一侧的侧方热交换器;设置在隔板前方的前方热交换器;和设置在隔板前面的内侧热交换器。
所述的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依次流经侧方热交换器、前方热交换器和内侧热交换器。
所述的前方热交换器与内侧热交换器之间设有吸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
所述的侧方热交换器由多个热交换器构成。
所述的侧方热交换器包括能够与从外部流入的空气进行第一次热交换的第1热交换器;设置在第1热交换器的一侧,能够与流过第1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第二次热交换的第2热交换器;和设置在第2热交换器的一侧,能够与流过第2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第三次热交换的第3热交换器。
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能够使从其一侧流入到内部的外部空气流经多个热交换器时与流动在多个热交换器内部的高温循环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在提高温度的同时去除其内部的水分,并且在流经单独设置且低速旋转的吸附部件时也能够将其水分吸附并去除,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的除湿机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外部结构立体图。
图3a为从左前方观察时图2中的除湿机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3b为从右前方观察时图2中的除湿机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4为从正面观察时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5为从后面观察时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上本体壳体与顶面板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上内侧热交换器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中外部空气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中隔板后侧空气流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标号说明:
100.本体          110.本体壳体
120.顶面板        122.排出口
124.间隔凸起      130.隔板
132.后方凹陷部    134.中央贯通口
136.电机支撑部    138.吸附电机容纳部
140.加热器容纳部  142.加热器导向部
148.送风导向部    148’.圆形导向部
148″.上方导向部  150.本体底座
152.接水盘容纳部  154.侧方插入孔
156.前方插入孔    158.内侧插入孔
160.再生组件      170.加热器组件
180.吸附组件      182.吸附部件
184.吸附外壳      190.吸附框架
192.热气导向部    200.内侧热交换器
210.前方热交换器  220.侧方热交换器
222.第1热交换器   224.第2热交换器
226.第3热交换器   230.挡板
240.送风机        246.送风扇
25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主要包括内部安装有除湿操作所需部件的本体100、设置在本体100下方的水槽300以及支撑台310。本体100的外部结构由上下端形成有开口的箱形本体壳体110和安装在本体壳体110上端的顶面板120构成。本体壳体110形成本体100的前、后、左、右外部结构,即由形成前面外部结构的前面板112、形成背面外部结构的背面板114、形成右侧面外部结构的右侧面板116和形成左侧面外部结构的左侧面板118构成。前面板112、背面板114、左侧面板118及右侧面板116应一体形成,从而在其上下端形成开口,下端开口处安装有后面将要叙述的本体底座150,而上端开口处则安装有顶面板120。顶面板120形成本体100的顶面外部结构,其与本体壳体110的上端之间相隔一定间距设置,从而使本体壳体110的上端与顶面板120之间的缝隙成为排出空气的排出口122。下面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将从除湿机的外部流入到其内部,然后经过除湿并再次排放到外部(室内空间)的空气简称为空气,而对循环于后面将要叙述的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再生组件160以及加热器组件170之间的空气简称为循环空气,以此加以区别。顶面板120与本体壳体110之间设有使顶面板120和本体壳体110相互隔开的间隔凸起124。间隔凸起124具有一定的高度,用于支撑顶面板120,以使顶面板120保持在与本体壳体110的上端相隔一定间距的状态,其是从本体壳体110的上端向上凸出而形成。具体来讲,间隔凸起124形成在本体壳体110上端的四个角上,并且具有细棒形状,而顶面板120的底面四个角上则形成有与间隔凸起124的上端相对应的凸起槽126,从而能够插入间隔凸起124。另外,本体壳体110的一侧面,即右侧面板116上形成有多个吸入口128。吸入口128是本体壳体110外部的空气流入本体壳体110内部的通路,如图6所示,其具有沿左右方向的细长狭缝形状,但其也可以具有沿上下方向的细长狭缝形状。此外,吸入口128既可以如图6所示贯通形成在右侧面板116上,也可以制成单独的吸入格栅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右侧面板116上。本体100的内部设有用于划分其内部前后空间的隔板130。隔板130具有多次弯折的形状,如图3a所示,从上面观察时其呈
Figure A20061012927200071
形状。另外,隔板130的右侧端上设有向后弯折一定角度而形成的倾斜端部130a。倾斜端部130a能够将通过右侧面板116上的吸入口128流入的外部空气引至隔板130的前方。隔板130具有等于或小于本体壳体110的高度,因此隔板130的上端将会与顶面板12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这样可使除湿后的空气从隔板130的后方移到上方,然后通过隔板130与顶面板120之间的间隙再流动到隔板130的前方,进而,除湿后的空气也可以通过顶面板120与前面板112之间的缝隙排出到外部。隔板130上形成有具有一定大小的后方凹陷部132。即,隔板130的中心部位向后方凹陷形成有用于设置后面将要叙述的加热器组件170、送风扇246以及内侧热交换器200等部件的后方凹陷部132。后方凹陷部132的中心部位沿前后方向贯通形成有中央贯通口134。中央贯通口134是隔板130前方的空气移到后方的通路,其中心部位形成有用于安装后面将要叙述的送风机240、送风扇246及加热器组件170一端的电机支撑部136,并且电机支撑部136的一侧形成有吸附电机容纳部138。即,如图3a、图3b所示,中央贯通口134的左侧上半部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后面将要叙述的吸附电机176且前端开口的圆筒状吸附电机容纳部138。后方凹陷部132的左侧设有用于安装后面将要叙述的加热器组件170的加热器容纳部140。加热器容纳部14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从后方凹陷部132的前端面向前分别凸出形成有用于支撑后面将要叙述的加热器组件170上端部以及下端部的加热器导向部142。加热器容纳部140的上侧还形成有再生容纳部144。即,在隔板130上的加热器导向部142上侧形成的空间构成用于设置后面将要叙述的再生组件160的再生容纳部144。隔板130上的后方凹陷部132右侧下端部形成有向前开口,用于排放循环空气的空气流出口146,通过空气流出口146向前排放的循环空气将流入后面将要叙述的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内部。隔板130的右侧部位凸出形成有空气流入口146’。即,如图3a所示,隔板130的右侧下端部向右凸出形成有圆筒状空气流入口146’,其可将从后面将要叙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内部排出的循环空气引至隔板130的内部,并且与空气流出口146相互连通,这样通过空气流入口146’流入到隔板130内部的循环空气可通过空气流出口146排出。如图5所示,隔板130的背面形成有送风导向部148,其能够引导后面将要叙述的送风扇246强制送出的空气流动,即能够将送风扇246沿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引向左侧上方,由环绕在送风扇246外侧的圆形导向部148’和从圆形导向部148’的上端倾斜延伸而形成的上方导向部148”构成。其中圆形导向部148’是对送风扇246沿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进行一次引导的部件,而上方导向部148”则是对由圆形导向部148’引导而移动到左侧的空气再次引向上方的部件。隔板130的下端设有矩形板状本体底座150,其形成本体100的下端外部结构,具有支撑包括隔板130在内的多个部件的作用。本体底座150上形成有接水盘容纳部152。即,本体底座150的右侧端附近形成有向上凸出的接水盘容纳部152,接水盘容纳部152的下方设有后面将要叙述的接水盘250。接水盘容纳部152上沿上下方向贯通形成有多个插入孔154、156、158。多个插入孔154、156、158内能够分别插入形成在后面将要叙述的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下端部上的多个引水口206、216、222’、224’、226。具体来讲,接水盘容纳部152的右侧顶面上形成有侧方插入孔154。侧方插入孔154内能够分别插入后面将要叙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上的侧方引水口222’、224’、226’,从右至左依次贯通形成有第1插入孔154a、第2插入孔154b和第3插入孔154c。第1插入孔154a、第2插入孔154b和第3插入孔154c上内能够分别插入后面将要叙述的第1引水口222’、第2引水口224’和第3引水口226’。另外,侧方插入孔154的左侧贯通形成有其内能够插入后面将要叙述的前方热交换器210上前方引水口216的前方插入孔156。前方插入孔156的左侧还形成有内侧插入孔158。即,接水盘容纳部152的顶面呈阶梯状,其左侧要比右侧相对低一些,并且在左侧贯通形成有其内能够插入后面将要叙述的内侧热交换器200上内侧引水口206的内侧插入孔158。另外,隔板130的前面安装有再生组件160。即,形成在隔板130上端的再生容纳部144内向前安装有再生组件160。再生组件160由外壳封闭住,其内部设有图中未示出的再生风扇和再生电机,正面形成有再生流入口162,而左侧则形成有再生排出口164。再生流入口162具有与形成在后面将要叙述的内侧热交换器200上的内侧流出口204相对应的圆形,而再生排出口164则是从再生组件160的左侧下方向外凸出延伸而形成,并且具有能够插入到后面将要叙述的加热器流入口174内的矩形截面形状。此外,隔板130的前面安装有能够对循环于后面将要叙述的热交换器200、210、220内部的循环空气进行加热的扇形加热器组件170,并且加热器组件170的内部设有图中未示出的接通外部电源后能够散发出热量的加热器。经加热器组件170加热后的循环空气将提供给后面将要叙述的吸附部件182,从而蒸发掉附着在吸附部件182上的水分。如图3b所示,加热器组件170的前面形成有加热器排出口172,而其背面则形成有加热器流入口174。加热器排出口172能够将流经加热器组件170的内部而被加热后的高温循环空气排放到加热器组件170的前方,并且呈如图所示的扇形,而加热器流入口174内则能够插入再生组件160上的再生排出口164。加热器组件170的右侧端背面安装有吸附电机176。吸附电机176能够为后面将要叙述的吸附组件180提供旋转动力,并设置在隔板130上的吸附电机容纳部138内。吸附电机176上的旋转轴176’向前贯通设置在加热器组件170的右侧端部,其前端用于固定安装后面将要叙述的吸附组件180。隔板130的前方设有由通过吸附作用来去除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182和用于固定支撑吸附部件182的吸附外壳184构成的吸附组件180。其中吸附部件182通常由纸制成,其整体上呈圆盘状,而其内部则以蜂窝状构成,从而沿前后方向贯通形成多个通孔,即将两层纸张以蜂窝状折叠而形成多个通孔,然后将吸附液涂在其表面并渗透到其内部而制成。如上所述,由于吸附部件182的表面涂有容易吸附水分的吸附液,因此空气中的水分就能够被吸附部件182吸附而去除。吸附外壳184由环绕在圆形吸附部件182外部的边缘部184a、用于支撑吸附部件182中心部位的中央部184b和用于连接边缘部184a与中央部184b的多个连接部184c构成。其中,中央部184b连接在吸附电机176的旋转轴176’前端,因此在吸附电机176的作用下吸附部件182及吸附外壳184能够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另外,吸附部件182和吸附外壳184通过吸附框架190固定在隔板130上。吸附框架190是在其内部安装吸附部件182及吸附外壳184的状态下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固定到隔板130的前端面上,并且其左侧部位形成有热气导向部192。热气导向部192具有与加热器组件170形状相对应的扇形,且从吸附框架190的前端向前凸出而形成,其能够使流经加热器组件170时被加热的循环空气流入后面将要叙述的前方热交换器210中,因此后端面上形成有开口,从而能够使循环空气流入,而右侧及下端部也形成有开口,从而能够使被加热的循环空气流入到后面将要叙述的前方热交换器210上的前方流入口212内。热气导向部19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密封部件194。即,扇形热气导向部19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后面设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部件194。密封部件194能够密封住吸附框架190与吸附部件182之间的缝隙,从而可防止通过热气导向部192流动的高温循环空气通过吸附框架190和吸附部件182之间的缝隙向外泄露。另外,隔板130上还设有内侧热交换器200。即,隔板130上的后方凹陷部132右侧部位沿上下方向设有内侧热交换器200。内侧热交换器200能够使通过隔板130上的中央贯通口134向后流动的空气与其内部的循环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其上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能够使空气流过的狭缝形空气贯通孔。内侧热交换器200的背面分别形成有能够使空气流入流出的内侧流入口202及内侧流出口204。其中内侧流入口202形成在内侧热交换器200的背面下端,该内侧流入口202连接在形成于隔板130上的空气流出口146,因此其具有与空气流出口146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并能够将通过空气流出口146排出的循环空气引至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内部。内侧流出口204形成在内侧热交换器200的背面上端,其能够将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引入再生组件160的再生流入口162,因此内侧流出口204与再生流入口162具有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并相互结合。而且,内侧热交换器200的下端还形成有内侧引水口206。即,内侧热交换器200的下端右侧(图7中为左侧)向下凸出形成有圆筒状内侧引水口206,其外径与接水盘容纳部152上的内侧插入孔158内径相同,因此能够插入在内侧插入孔158内。隔板130的前方还设有前方热交换器210。如图3a所示,前方热交换器210设置在吸附框架190的前方,且环绕住吸附框架190的右侧部位,因此流入吸附组件180的外部空气在流经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同时能够进行热交换。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端部向后弯折而形成,从上方观察时其呈
Figure A20061012927200111
形状,并且其上形成有多个左右方向的细长狭缝形空气贯通口。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左侧端中心部位向右凹陷一部分,并且该部位上贯通形成有前方流入口212。前方流入口212与热气导向部192的右侧端及下端相对应,因此当其与吸附框架190上的热气导向部192的右侧端及下端连接后可将通过热气导向部192流动的加热后循环空气引至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部。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面上端部位形成有前方流出口214。即,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端向后弯折而形成右侧面,而在该右侧面的上端形成有圆形前方流出口214。通过前方流出口214排出的空气将流入后面将要叙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中。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下端向下凸出形成有前方引水口216。前方引水口216能够向下引导形成在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冷凝水,其插入在接水盘容纳部152的前方插入孔156内,因此其外径与前方插入孔156的内径相同。另外,隔板130的前面右侧部位设有侧方热交换器220。即,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设有侧方热交换器220。侧方热交换器220也同内侧热交换器200及前方热交换器210一样能够使其内、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侧方热交换器220能够与通过右侧面板116上的吸入口128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其由3个热交换器构成,即侧方热交换器220由并排垂直设置的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及第3热交换器226构成。其中第1热交换器222为能够与通过吸入口128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第一次接触而产生热交换的装置,如图3b所示,其呈矩形,并且左侧面下端后部形成有第1流出口222a。第1流出口222a能够将第1热交换器222内部的循环空气通过隔板130上的空气流入口146’排出,因此其与空气流入口146’具有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相互连接。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侧面上端前部形成有第1流入口222b。即,第1流出口222a的对角线上形成有第1流入口222b,该流入口是循环空气流入第1热交换器222内部的入口。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侧设有能够与流经第1热交换器222的外部空气进行第二次热交换的第2热交换器224。第2热交换器224的右侧面上端前部形成有用于排放第2热交换器224内部的循环空气的第2流出口224a。第2流出口224a与第1流入口222b具有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并相互结合,因此通过第2流出口224a排出的循环空气能够经过第1流入口222b流入到第1热交换器222的内部。第2热交换器224的左侧面上端后部形成有第2流入口224b。第2流入口224b与后面将要叙述的第3流出口226a相对应形成,因而能够使循环空气流入第2热交换器224的内部。第2热交换器224的左侧设有能够与依次流经第1热交换器222和第2热交换器224的外部空气进行第三次热交换的第3热交换器226。第3热交换器226具有与第2热交换器224相对应的形状,且其右侧面上端后部形成有第3流出口226a。第3流出口226a与第2流入口224b具有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并相互连接,因此通过第3流出口226a排出的循环空气能够经过第2流入口224b流入到第2热交换器224的内部。第3热交换器226的左侧面上端前部形成有第3流入口226b。第3流入口226b是循环空气流入第3热交换器226内部的入口,其与前方热交换器210上的前方流出口214具有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相互连接。另外,侧方热交换器220的下端分别向下凸出形成有细管状侧方引水口222’、224’、226’,即第1、第2、第3热交换器222、224、226的下端前部分别形成有向下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的侧方引水口222’、224’、226’。侧方引水口222’、224’、226’能够向下引导凝结在侧方热交换器220内部的冷凝水,且能够分别插入在贯通形成于本体底座150上接水盘容纳部152的侧方插入孔154内,因此其外径具有与第1插入孔154a、第2插入孔154b及第3插入孔154c的内径相对应的尺寸。侧方引水口222’、224’、226’由第1引水口222’、第2引水口224’及第3引水口226’组成。第1引水口222’是从第1热交换器222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且能够插入在第1插入孔154a内;第2引水口224’是从第2热交换器224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且能够插入在第2插入孔154b内;而第3引水口226’是从第3热交换器226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且能够插入在第3插入孔154c内。此外,如图3a所示,隔板130的前方还设有用于沿上下方向划分隔板130前方上下空间的挡板230。挡板230能够将隔板130前方的上下部空间相互隔开,从而可以防止吸入空气与排出空气相互混合。即,其能够使通过吸入口128流入的外部空气与通过排出口122排出到外部的空气不相混合。另外,隔板130的后方设有送风机240。送风机240能够利用外部提供的电能为后面将要叙述的送风扇246提供旋转动力,其设置在隔板130上电机支撑部136的后侧,并且其上向后凸出形成有能够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外部的电机轴242。送风机240利用电机固定架244进行支撑,即圆筒状送风机240通过电机固定架244固定在隔板130的后侧。如图3a所示,电机固定架244环绕住送风机240,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隔板130的背面。送风机240的外侧设有送风扇246。送风扇246能够使空气强制进行流动,其利用送风机240的旋转动力而转动。即,送风扇246固定在从送风机240的后方向外凸出形成的电机轴242上,从而能够随送风扇246一起进行转动。此外,接水盘容纳部152的下方设有接水盘250。接水盘250能够收集通过各引水口206、216、222’、224’、226向下流出的冷凝水,其具有与接水盘容纳部152相对应的形状。另外,接水盘250的背面贯通形成有能够使蓄积在其内部的冷凝水排放到水槽300内的排水孔252,该排水孔252能够通过排水杆有选择地开闭。所述的排水杆254具有杠杆形状的结构,当水槽300安装在支撑台310上时,其开启排水孔252;而当水槽300从支撑台310上抽出时,其关闭排水孔252。此外,本体底座150的下侧分别设有水槽300和支撑台310。其中水槽300是用于收集蓄积在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内部的冷凝水的部件,其设置在后面将要叙述的支撑台310的前端支撑部314’与后端支撑部314”之间。另外,水槽300应当以可向左侧或右侧抽出的方式而设置,且具有上端开口的箱体形状。支撑台310用于支撑本体100,其由支撑底座312和支撑部314构成。其中支撑底座312直接与建筑物的地面相接触,其具有矩形板状结构。支撑部314由从支撑底座312的前端向上凸出形成的前端支撑部314’和从支撑底座312的后端向上凸出形成的后端支撑部314”构成。支撑台310的上端设有接水盘250。具体来讲,前端支撑部314’的右侧端上部设有接水盘250,从而能够将凝结在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内部的冷凝水引向水槽300。即,从形成在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下端的引水口206、216、222’、224’、226流下的冷凝水将聚集在接水盘250的内部,然后再流入水槽300的内部。
下面参照图8和图9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如图8、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首先通过右侧面板116上的吸入口128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其内部,并在其内部除湿后通过上端部重新排放到外部。即,通过顶面板120与其它侧面板之间的缝隙排放到外部。具体来讲,在外部提供的电能作用下送风机240开始进行旋转,而与送风机240相连的送风扇246也一同进行转动。另外,在外部提供的电能作用下吸附电机176也开始进行旋转,从而使吸附组件180进行转动,并且图中未示出的设置在再生组件160内部的再生风扇也进行旋转,从而使循环空气流动。此时,吸附电机176产生的旋转力相对送风机240或者再生电机产生的旋转力要小,因此吸附组件180将低速旋转。另外,图中未示出的设置在加热器组件170内部的加热器在外部提供的电能作用下将散发出热量。送风扇246转动时将在除湿机的内部产生吸力,在该吸力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将通过右侧面板116上的吸入口128流入到本体壳体110的内部(参照图8中的①)。如图8中的②所示,流入到本体壳体110内部的外部空气首先流经侧方热交换器220。即,依次流经形成在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换器226上的狭缝状空气贯通口。此时,流经侧方热交换器220外部的空气将与其内部流动的循环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此过程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外部空气在侧方热交换器220内部的热循环空气影响下温度会上升。如图8中的③所示,经过侧方热交换器220的空气将流向前方热交换器210。即,外部空气将从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和前方流向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后方。此时,与流经侧方热交换器220的情况一样,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外部空气之间也相互进行热交换。如图8中的④所示,通过前方热交换器210的空气将流向吸附部件182。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将附着在吸附部件182的表面,从而使该空气变得相对干燥。如图8中的⑤所示,通过吸附部件180的外部空气将流向内侧热交换器200。此时,与流经侧方热交换器220及前方热交换器210的情况一样,其内、外部空气之间也相互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外部空气的温度更高。如图8中的⑥所示,流经内侧热交换器200的空气将通过隔板130上的中央贯通口134而移动到隔板130的后方。移动到隔板130后方的空气将在送风扇246的作用下由送风导向部148引导而呈放射状排出。由于送风导向部148环绕在送风扇246的外侧,同时其左侧端向上延伸而形成,因此如图8中的⑦所示,送风扇246排出的空气将会上升到隔板130背面的左侧上方。
下面参照图9对送风导向部148引导的空气流动状态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当送风扇246沿圆周方向排出空气时,圆形导向部148’可将该空气沿图9中7a所示的方式引向隔板130背面的左侧方向(图9中为右侧方向)。之后,再由上方导向部148”引向上方,且如图9中的7b所示流入上方导向部148”的上端与左侧面板118之间的缝隙。流经上方导向部148”的上端与左侧面板118之间缝隙中的一部分空气将通过隔板130的上端与顶面板120之间的缝隙流动到隔板130的前方。即,由于隔板130与顶面板120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缝隙,因此如图9中的7c所示,隔板130后方的空气将移动到隔板130的前方。由于隔板130的前方设有挡板230,因此其能够阻止这部分空气继续向下流动,从而可以防止由送风导向部148引向上侧的空气又重新流入吸附组件180。即,在送风导向部148的引导下而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不会流入挡板230的下方而与从外部流入的空气相混合。移动到上侧的空气将会分散开,并如图8中的⑧所示通过顶面板120与本体壳体110之间形成的排出口122而排放到外部,这种排气方式称为线形扩散方式。
下面对持续流动在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内部的循环空气流动情况进行说明。流动于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内部的循环空气的流路为封闭回路。即,与上述从室内空间流入到除湿机内部的空气不同,热交换器200、210、220内部的循环空气不会被交替,并且能够在封闭回路中持续循环的同时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具体来讲,从再生组件160排出的循环空气首先通过与再生排出口164相连接的加热器流入口174流入到加热器组件170的内部。流入到加热器组件170内部的循环空气将由图中未示出的加热器进行加热而使温度上升,然后通过加热器排出口172流向前方。通过加热器排出口172向前排出的循环空气将流入吸附部件182,从而利用该高温循环空气蒸发掉附着在吸附部件182上的水分。由于加热器排出口172呈如上所述的扇形,因此吸附部件182上受通过加热器排出口172排出的高温循环空气影响的区域也为与加热器排出口172相对应的扇形,但是,由于吸附部件182是以低速进行旋转,因此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吸附部件182的整体都会与通过加热器排出口172排出的高温循环空气相接触到。流经吸附部件182的循环空气将流向吸附框架190上的热气导向部192,然后通过前方热交换器210上的前方流入口212流入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部。流入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将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如前所述,与通过吸入口128流入并流经前方热交换器210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具体来讲,由于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流动的循环空气温度比外部空气温度相对要高,因此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将向前方热交换器210外部的空气传递热量,在此过程中,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温度将会下降,因此该循环空气中的水分将冷凝在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表面并向下滴落。通过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循环空气将流入侧方热交换器220的内部。即,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将通过前方流出口214、第3热交换器226的第3流入口226b而流入到第3热交换器226的内部,然后再依次流经第2热交换器224和第1热交换器222的内部。如前所述,在此过程中,循环空气将向侧方热交换器220的外部传递热量,因此该循环空气中的水分将冷凝在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表面上。通过侧方热交换器220的空气将流入内侧热交换器200。具体来讲,通过第1热交换器222的第1流出口222a排出的循环空气将通过形成在隔板130上的空气流入口146’流入到隔板130的内部,然后通过空气流出口146及内侧流入口202而流入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内部。流入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与侧方热交换器220和前方热交换器210一样也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其与流过吸附部件182之后通过隔板130上的中央贯通口134而移动到隔板130后方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此过程中,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中的水分将会因冷却而产生冷凝,之后再向下排出。通过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循环空气将流入再生组件160。即,由于内侧热交换器200上的内侧流出口204与再生组件160上的再生流入口162是相互结合的,因此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将流入到再生组件160的内部。流入到再生组件160内部的循环空气将由图中未示出的再生风扇强制输送,最后通过再生排出口164重新流入加热器组件170的内部,从而使循环空气在包括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在内的封闭回路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另外,用户需要及时清除外部空气与循环空气进行热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如上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的内部因温度差而产生的冷凝水将沿着热交换器200、210、220的内表面向下滴落,之后聚集在接水盘250内。即,由于多个热交换器200、210、220的下端分别向下凸出形成有引水口206、216、222’、224’、226,且在引水口206、216、222’、224’、226插入于接水盘容纳部152上的插入孔154、156、158状态下与接水盘250的内部相连通,因此热交换器200、210、220内部的冷凝水将通过引水口206、216、222’、224’、226聚集在接水盘250内。而聚集在接水盘250内的冷凝水将通过贯通形成在其一侧面上的孔向下流入水槽300的内部。当水槽300的内部蓄积一定量的冷凝水之后,用户可将水槽300向一侧拉出而倒掉其内部的水。

Claims (6)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湿机主要包括设置在沿前后方向划分内部空间的隔板(130)一侧,并能够使其内部流动的高温循环空气与从本体壳体(110)的一侧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热交换器(220,210,200);和设置在热交换器(220,210,200)的一侧,并通过吸附作用来去除流经其上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1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隔板(130)一侧的侧方热交换器(220);设置在隔板(130)前方的前方热交换器(210);和设置在隔板(130)前面的内侧热交换器(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依次流经侧方热交换器(220)、前方热交换器(210)和内侧热交换器(20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方热交换器(210)与内侧热交换器(200)之间设有吸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18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由多个热交换器(222,224,226)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包括能够与从外部流入的空气进行第一次热交换的第1热交换器(222);设置在第1热交换器(222)的一侧,能够与流过第1热交换器(222)的空气进行第二次热交换的第2热交换器(224);和设置在第2热交换器(224)的一侧,能够与流过第2热交换器(224)的空气进行第三次热交换的第3热交换器(226)。
CNA2006101292727A 2006-11-08 2006-11-08 除湿机 Pending CN101178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292727A CN101178205A (zh) 2006-11-08 2006-11-08 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292727A CN101178205A (zh) 2006-11-08 2006-11-08 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8205A true CN101178205A (zh) 2008-05-14

Family

ID=3940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292727A Pending CN101178205A (zh) 2006-11-08 2006-11-08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82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215A (zh) * 2014-03-31 2015-09-30 Lg电子株式会社 除湿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215A (zh) * 2014-03-31 2015-09-30 Lg电子株式会社 除湿机
CN104949215B (zh) * 2014-03-31 2018-04-06 Lg电子株式会社 除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0521B1 (ko) 제습기
JP3182805U (ja) デシカントホイール除湿機及びその熱交換器
CN101178206A (zh) 除湿器
EP2159500B1 (en) Dehumidifier
EP2010827B1 (en) Dehumidifier
EP2016341B1 (en) Dehumidifier
CN101178205A (zh) 除湿机
CN101178204A (zh) 一种除湿机
JP2009139071A (ja) コンデンサ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除湿装置
JP4329584B2 (ja) 除湿装置
EP2116783A2 (en) Dehumidifier having dehimidifying rotor
CN101231009A (zh) 除湿机
KR100958391B1 (ko) 제습기
KR20100025347A (ko) 제습기
CN101178210A (zh) 除湿机
JP6305951B2 (ja) 除湿機
KR100947614B1 (ko) 제습기
JP5799201B2 (ja) 除湿装置
JP2005103365A (ja) 除湿装置
KR101534292B1 (ko) 제습기
JP7113205B2 (ja) 除湿装置
KR100600774B1 (ko) 제습기
JP2023050357A (ja) 除湿装置
KR101535143B1 (ko) 제습기
CN101178217B (zh) 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