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1592A - 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及便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及便携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71592A CN101171592A CN200680015879.0A CN200680015879A CN101171592A CN 101171592 A CN101171592 A CN 101171592A CN 200680015879 A CN200680015879 A CN 200680015879A CN 101171592 A CN101171592 A CN 1011715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ent
- server
- data
- backup
- right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3748 Device issu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5/00—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5/04—Sound-producing devices
- G10K15/046—Sound-producing devices using optical excitation, e.g. laser bundl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08—Transfer of content, software, digital rights or licenses
- G06F21/1082—Backup or rest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及便携终端。数字权利管理系统(1)包括:内容服务器(30),其保存由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内容;便携终端(21、22),其从所述内容服务器取得任意的内容并进行利用;以及数据保存服务器(40),其将由所述便携终端所利用的内容保存成可进行上传和下载,内容服务器针对所述内容生成包含可否向数据保存服务器进行备份保存的信息的权利信息,并根据来自所述便携终端的内容取得请求,发布所述内容和权利信息。便携终端在利用了内容的情况下,向数据保存服务器发送根据备份保存的可否信息而生成的备份数据,并由数据保存服务器保存备份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数字内容的著作权进行管理的方法,特别涉及在移动通信网中进行著作权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权利信息的管理的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系统中使用的内容服务器及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数字内容与工业产品和食品等有形物不同,具有容易复制出相同品质产品的特征。在著作权法中,禁止没有得到作者的许诺的非正当的内容复制,但实际上非法复制进行使用的情况较多。对于内容作者来说,适当地保护内容的著作权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其要求也很高。
从这样的背景出发,近年来作为数字内容的著作权管理技术的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权利管理)得到了关注。最初,适合于音乐CD、DVD电影、数字播放等的DRM技术得到了关注,但随着以便携终端为对象而提供的内容的多样化、高额化,适用于便携终端的DRM技术也得到了关注。
由此,由作为移动应用要素技术的标准化组织的OMA(Open Mobile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正在进行面向便携终端的DRM技术即OMADRM的标准化。在OMA DRM中,将对便携终端发布的任意的内容作为保护对象,不仅可限制由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的复制,还可以指示与内容使用相关的限制(使用次数、使用期限等)。另外,OMA DRM通过将数字内容和权利信息分离,具有促进数字内容的流通的超流通功能等与内容提供商(Contents Provider)的要求对应的多种功能。
在OMA DRM中,存在主要以低额内容作为对象的简易的OMADRM版本1.0(DRMv1.0)(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和主要以高额内容作为对象的高度的OMA DRM版本2.0(DRMv2.0)(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这两种。
图1是用于说明OMA DRM所实现的超流通功能的图。在OMADRM中,通过将内容1002和权利信息1003分离而进行发布,来实现超流通。所谓超流通是指,不将内容1002的复制和重新发行本身设为自由,而对权利信息1003附加价值的方式。内容1002是进行加密使得如果没有取得包含在权利信息1003中的内容键就无法利用内容1002的结构。通过超流通,可实现用户以邮件的形式向朋友传送加密内容1002,而朋友从其他途径购入权利信息1003的新的内容利用法。
加密内容1002按照DRM内容格式(DCF:DRM Content Format)来进行二进制化。在DRM内容格式中,包含有保持权利信息1003的权利发行者(RI:Right Issuer)的URL,移动终端1001通过对权利发行者的URL进行访问,来请求包含内容键的权利信息1003的发布。通过以上的动作,与实现数字内容的普及同时,可通过内容的加密来实现数字著作权的保护。
另外,作为另一技术,便携电话终端用的数据管理服务系统成为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为了保护应用程序等内容的著作权,并且为了消除由于便携终端的变更而无法使用以往所使用的信息数据的不便情况,而将便携终端中所使用的数据信息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管理服务器。此时,对于附加有作者识别信息的数据信息,将其存储在著作权保护区域中,限制向其他保存区域的移动。另外,存储在著作权保护区域中的数据信息的下载仅针对与该数据信息对应关联的利用者的便携终端进行。由此,预先向管理服务器上传数据信息,必要时可下载使用,从而即使在便携终端的机种变更时,也可以继续利用内容。
另外,作为另一技术,提出如下的系统:在便携终端利用从网络下载的内容之后,很久不使用的情况下,在网络上的许可证管理服务器中寄存栏感觉,许可证管理服务器对便携终端发行许可证交换券,从而在便携终端再次使用内容的情况下,从许可证管理服务器再次取得许可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OMA DRM的数字著作权管理方式的特征在于,针对内容准许传送等自由的流通,但针对权利信息不准许从便携终端进行传送等自由的流通这一点。因此,在便携终端中取得一次内容以及权利信息之后,产生便携终端的丢失或故障的情况下,需要再次从内容提供商取得内容和权利信息,根据情况,为了取得权利有时需要再次支付与内容对应的费用。
在变更便携终端的机种的情况下,在店内等使用存储器传送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等,经由存储器传送装置将便携电话终端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以电子方式抽取(读入)存储在便携终端的存储器中的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数据的处理、以及相反向存储器写入数据的处理,将以前的便携终端的个人信息数据写入新的形式终端中。此时,在复制存在著作权的内容的情况下,另外需要来自内容作者的许诺,但因为不容易得到该许诺,所以对于存在著作权的权利信息,不进行写入新便携终端的处理。因此,存在用户无法在新的便携终端中继续利用已购入的内容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中,可通过用户的判断来确定是否将作者所创作的内容上传到服务器,所以在向服务器上传存在著作权的内容的情况下,需要从内容的作者另外得到向服务器上传用的复制权的许诺。在恶意用户的情况下,即使是没有从内容的作者处得到复制许诺的内容,也有可能向服务器上传即复制,因此存在作者的复制权容易受到侵害的问题。
另外,在该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中,没有解决着眼于内容的权利信息时的问题点。在内容的权利信息中可指定内容的使用限制(使用次数、使用期限等),但这些内容的使用限制是每当使用内容时其状态变化的状态信息。但是,在以往的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中,仅解决了上传、下载数据信息,对于由于内容被利用而状态信息发生变化时的处理,未作任何考虑。因此,在丢失便携终端的情况下,在新的便携终端中,存在无法继承与内容的使用相关的使用限制的问题。例如,在将权利信息指定成内容的使用次数为5次,且已经通过便携终端使用了3次的情况下,用户可使用剩余的2次,但是没有示出任何对于表示通过便携终端还可以使用2次的状态信息的处理,在变更了便携终端的情况下,无法继承状态信息。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行许可证交换券的方式中,在丢失便携终端的情况下,许可证交换券也丢失,从而无法再次取得寄存在许可证管理服务器中的许可证。对于许可证交换券的再次发行的手续、以及向新便携终端的继承处理没有任何公开,因此结果必须再次取得许可证。
非专利文献1:Open Mobile Alliance,“OMA Digital RightsManagement Enabler Release,”,Approved Version 1.0,OMA-DRM-V1_0-20040615-A,2004年6月,www.openmobilealliance.org.
非专利文献2:Open Mobile Alliance,“OMA Digital RightsManagement Enabler Release,”,Approved Version 2.0,OMA-DRM-V2_0-20040715-C,2004年7月,www.openmobilealliance.org.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08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79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当由于丢失或机种变更等而变更便携终端时,可使用新的便携终端来继续利用此前为止使用的数字内容、权利信息、与内容的使用限制相关的状态信息、以及其他关联信息的数字权利管理系统、该系统中使用的内容服务器及便携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根据可否备份保存各内容来生成权利信息,每当使用便携终端来利用内容时,生成包含内容的利用状态和权利信息的备份数据,并使用网络上的服务器来保存和管理。
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提供一种数字权利管理系统,该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包括:内容服务器,其保存由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内容;便携终端,其从所述内容服务器取得任意的内容并进行利用;以及数据保存服务器,其将由所述便携终端所利用的内容保存成可进行上传和下载。在数字权利管理系统中,内容服务器针对所述内容生成包含可否向数据保存服务器进行备份保存的信息的权利信息,并根据来自所述便携终端的内容取得请求,来发布所述内容和所述权利信息,便携终端在利用了所述内容的情况下,向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发送根据所述备份保存的可否信息而生成的备份数据,并由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2方面中,提供在上述系统中使用的便携终端。该便携终端具有:
(a)数字权利管理单元,其从网络上的内容服务器取得内容及其权利信息,管理所述内容的使用状况和所述权利信息,并根据所述权利信息,判断可否备份保存所述内容;以及
(b)备份单元,其在所述内容已被利用的情况下,当判断为可进行该内容的备份保存时,生成包含所述内容的使用状况和权利信息的备份数据,并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保存服务器中。
例如,所述数字权利管理单元在被输入所述备份数据的取得指示的情况下,从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取得所述备份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3方面中,提供内容服务器。内容服务器具有:
(a)内容保存部,其保存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内容;
备份保存可否判断部,其判断是否由所述内容作者许可了所述内容的备份保存;
(b)权利信息生成部,其针对所述内容生成包含所述备份保存可否的判断结果的权利信息;以及
(c)内容/权利信息发布部,其根据来自任意的终端装置的内容取得请求,发布所述内容和所述权利信息。
优选,所述权利信息包含可进行备份保存的判断结果和对所述内容进行备份保存的数据保存服务器的地址。
即使在变更了便携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利用此前为止使用的数字内容、权利信息、与内容的使用限制相关的状态信息、以及其他关联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OMADRM的超流通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数字管理系统中的处理时序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容服务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内容服务器所发行的OMADRM权利信息的记述例。
图7是示出权利信息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图4的便携终端的DRM代理中的状态信息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图4的便携终端的备份代理中的备份数据生成时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备份代理所生成的备份数据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由新的便携终端的DRM代理取得备份数据时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数字权利管理系统;21、22:便携终端;30:内容服务器;40:数据保存服务器;70:权利信息;73:权利保存可否信息;80:备份数据;201:DRM代理;201:数据保存部;203:备份代理;204:内容应用程序;301:内容/权利信息发布部;302:内容保存部;303:权利信息保存部;304:备份保存可否判断部;305:权利信息生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所参照的各图中,对相同结构要素利用相同标号来示出。
(系统整体的结构)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字权利管理系统1的结构图。数字权利管理系统1包括与网络10连接而可相互通信的便携终端21、22、内容服务器30、以及数据保存服务器40。便携终端21、22、内容服务器30、以及数据保存服务器40分别具有CPU、存储装置、输入输出装置等硬件资源、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软件资源。
内容服务器30是保持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图像、动态图像、音乐、程序等任意内容、和与该内容对应的权利信息的服务器。内容服务器可如OMA DRM那样根据保持内容的服务器和保持权利信息的服务器的功能而划分为两个,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容服务器30中,设为一体进行内容的保持和权利信息的保持。
内容服务器30根据来自便携终端21、22的请求,在发布内容时,将表示是否由制作者针对该内容许可了用于备份保存的复制的信息包含在权利信息中进行发送。
便携终端21、22针对许可了备份保存的内容,与表示该使用状态的状态信息一起,保存到数据保存服务器40。
数据保存服务器40保存从便携终端21、22发送的数据,并向便携终端21、22提供所保存的数据。即,其是进行保存在便携终端21、22中的数据的上传以及下载的服务器。
图3是示出图2的数字权利管理系统1的动作的时序图。考虑用户从便携终端A向便携终端B切换的情况。
便携终端A对内容服务器30发送与任意的内容对应的内容取得请求(S101)。内容服务器30生成包含内容作者所希望的内容的使用方法的限制、内容的使用次数、使用期限等的权利信息,追加表示该内容可否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备份保存的信息(备份保存可否标志)(S102)。然后,将所生成的权利消息与所请求的内容一起发布给便携终端A(S103)。
便携终端A保存所取得的内容和权利信息(S104)。之后,每当利用该内容时,更新该内容的剩余使用次数和剩余使用期限等状态信息(S105),生成备份保存用的数据(S106),对数据保存服务器40发送备份数据的保存请求(S107)。数据保存服务器40保存备份数据(S108)。
在由于便携终端A的丢失或机种的变更,用户新取得便携终端B的情况下(S109、S110),新便携终端B对数据保存服务器40发送备份数据的取得请求(S111)。数据保存服务器40认证便携终端B与便携终端A属于同一用户的情况(S112),并向便携终端B发送备份数据(S113)。
便携终端B取得备份数据且保存内容,并且取出权利信息、状态信息进行保存(S114)。
由此,内容服务器30针对各内容,预先生成表示基于著作权人的决定而可否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备份保存的信息,并追加给权利消息。各便携终端21、22针对可进行备份保存的内容,每当利用内容时,生成包含表示当前权利状态的状态信息的备份数据,保存到数据保存服务器40。由此,即使在由于便携终端的丢失、机种变更等而切换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继承合理取得的内容和其权利信息。
图4是示出便携终端21(或22)的结构例的框图。作为便携终端21、22,除了便携电话和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之外,还包括可搬运的笔记本式个人电脑。
便携终端21具有DMA代理201、数据保存部202、备份代理203、以及内容应用程序204。
DMA代理201作为由OMA DRM所定义的DRM代理而动作。具体而言,从内容服务器30取得内容和与该内容对应的权利信息,根据记述在权利信息中的内容,由内容应用程序204管理内容的利用状况。
内容应用程序204是向用户提供内容时利用的应用程序,例如为音乐播放器、映像浏览器、游戏应用程序等。DRM代理201通过内容应用程序204向用户提供内容。
数据保存部202保存DRM代理201所取得的内容。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02中的数据被安装成不可从DRM代理201以外进行访问。
在由内容应用程序204利用内容而从DRM代理201接收到应备份信息时,备份代理203判断是否为许可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进行备份保存的数据。针对被许可保存的数据,生成备份数据,并发送到数据保存服务器40。
将在后面叙述这样的便携终端21的详细动作。
图5是内容服务器30的概略结构图。内容服务器30具有内容/权利信息发布部301、内容保存部302、权利信息保存部303、备份保存可否判断部304、以及权利信息生成部305。内容保存部302保存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内容。权利信息生成部305针对各内容生成其权利信息。备份保存可否判断部304针对各内容,判断是否由内容作者许可了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的备份保存,并向权利信息生成部305送出备份保存可否信息。权利信息生成部305向权利信息追加备份保存可否信息。权利信息保存部303将所生成的权利信息与内容相关联地进行保存。内容/权利信息发布部301根据来自用户的便携终端21、22的请求,来发布所请求的内容及其权利信息。
图6中作为权利信息的一个例子而示出OMA DRM的权利信息。在OMA DRM中,根据ODRL(Open Digital Rights Language,开放数字权利语言)通过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来记述权利信息。在权利信息中,可记述内容作者所希望的内容的使用方法的限制、内容的使用次数、使用期限等。
图7示出包含备份保存可否信息的权利信息70的结构例。在图7的例子中,权利信息70包含使用许可信息71、使用限制信息72、以及表示可否备份保存的权利保存可否信息73。
使用许可信息71是表示与重放、显示、执行、硬复制等内容的使用方法相关的指定的信息。使用限制信息72包含使用内容时的使用次数、可使用开始时刻、使用结束时刻、以及从使用开始起的有效期限等信息。
权利保存可否信息73包含指定可否将应用该权利信息的内容保存到数据保存服务器40中的权利保存可否识别符74、和数据保存服务器40的地址信息75。
权利保存可否识别符74分为内容、内容的权利信息、权利信息的状态信息、附属信息等各项目,并可针对各项目分别设定可否保存到数据保存服务器40中。例如,针对各项目可通过建立标志来设定可否备份保存。关于附属信息,进一步分为高速暂存存储器(scratch pad)那样的存储器信息等子项目,并可针对各子项目分别设定可否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保存。此处,内容是指,便携终端21、22从内容服务器30取得的内容自身,权利信息是指,与内容相关的权利信息。将在后面详细叙述权利信息的状态信息和附属信息。
在数据保存服务器地址75中,记述有便携终端21、22可利用的数据保存服务器40的地址,便携终端21、22可对数据保存服务器40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内容服务器30例如在内容的登记时,针对存在著作权的内容,对内容作者确认是否许诺以备份为目的的数据的复制。在许诺以备份为目的的复制、即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的保存时,将权利信息70的权利保存可否识别符74的内容的项目设定为可(“是”)。相反,在内容作者不希望该内容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保存的情况下,将权利保存可否识别符71的内容的项目设定为不可(“否”)。内容作者还可以通过指定数据保存服务器的地址来指定许可数据保存的服务器。
图8是示出便携终端21(或22)从内容服务器30下载内容进行利用时的状态变更动作的流程图。如上所述,便携终端21的DRM代理201在从用户接收到取得任意的内容的指示时,从内容服务器30取得内容和权利信息,在数据保存部202中保存所取得的内容和权利信息,管理成无法从DRM代理201以外进行访问。
在从用户指示内容的利用时(S11:“是”),DRM代理201从数据保存部202取出内容以及权利信息,进行内容的解码所需的处理,以可利用该内容,并向内容应用程序204送出解码后的内容。
在经由内容应用程序204来利用内容时,DRM代理201为了监视内容的使用状况,而更新状态信息(S12)。状态信息是指表示内容使用的中间过程的信息,是按照由权利信息70所指定的内容的使用限制的指定来处理时所需的信息。在状态信息中,包含表示该内容剩余可利用次数的所剩次数、以及内容的有效期限。所剩次数是从最初记载于权利信息中的利用次数中减去实际利用内容次数后剩余的数值。有效期限包括:在权利信息中包含的结束时刻、从使用开始时刻起的有效期限、从绝对有效期限中以日期时间来标记的可利用内容的期限。每当使用内容时更新这样的状态信息。
DRM代理201在状态信息被更新时,判断可否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发送内容、内容的权利信息、权利信息的状态信息、以及附属信息(S13)。具体而言,DRM代理201确认权利保存可否识别符74的记述,并确认针对内容、内容的权利信息、权利信息的状态信息、以及附属信息中的哪个数据许可了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的备份。例如,在权利保存可否识别符的内容和内容权利信息的项目为“可(“是”)”时,可判断为内容的作者针对内容和权利信息这双方许诺了以备份为目的的复制。
在利用权利保存可否识别符74判断为存在许可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进行备份的信息时(S13“是”),DRM代理201向备份代理203送出应备份信息(S14)。
图9是示出便携终端21(或22)的备份代理203的动作的流程图。备份代理203在从DRM代理201接收到所备份的信息时(S21),生成备份数据(S22)。
图10是备份数据80的结构例。在图8的例子中,备份数据80包括:便携终端信息81,其包含对生成备份数据的终端进行识别的便携终端识别符;内容基本字段82,其包含唯一识别该内容的内容ID和记述内容的媒体类型的内容类型等;内容字段83,其包含内容自身;权利信息字段84,其包含内容的权利信息;状态信息字段85,其包含与DRM代理201所管理的内容的利用相关的状态信息;以及附属字段86,其包含其他付带信息,但对于不向数据保存服务器40发送的信息,也可以不包含在备份数据80中。
在附属字段86中,可包含与该内容相关的附带信息。例如,在内容为便携电话中的Java(注册商标)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考虑高速暂存存储器等。高速暂存存储器是在用户希望中断游戏的情况下记录游戏的中间过程的存储器区域,之后在再次开始游戏的情况下,通过取出记述在高速暂存存储器中的信息,可再次开始游戏。
回到图9,备份代理203在生成备份数据时,对数据保存服务器40进行发送(S23)。对于构成备份数据的所有字段,无需在每次生成时都发送到数据保存服务器40。例如,对于包含在附属字段86中的高速暂存存储器,由于其尺寸较大,所以如果每次发送会成为网络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生成备份数据时,对于无需发送到数据保存服务器40的数据,优选不包含在备份数据中。
数据保存服务器40在从便携终端21接收到备份数据时,认证发送源的便携终端21。作为认证方法,可以考虑利用口令、作为便携终端21的识别符的电话号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电子证书等的例子。数据保存服务器40针对每个便携终端识别符保持有保存数据的数据保存区域,在与便携终端21对应的数据保存区域中保存备份数据。对该数据保存区域,将来自所对应的便携终端以外的访问设为不可能。
之后,在用户从便携终端21变更为便携终端22时,从数据保存服务器40取得备份数据。
图11是示出新的便携终端22取得备份数据时的动作的流程图。便携终端22的DRM代理201在从用户接收到取得任意内容的指示时,从内容服务器30取得内容以及权利信息(S31)。DRM代理201在数据保存部201中保存内容以及权利信息,并管理成无法进行从DRM代理201以外的访问。
接下来,在从用户接收到备份数据的取得指示时(S32),与之前的便携终端21的识别符信息一起,对数据保存服务器40发送备份数据的取得请求(S33)。
数据保存服务器40在从便携终端22接收到备份数据的取得请求时,认证便携终端22。进而,判断在与便携终端21的识别符对应的数据保存区域中是否存在备份数据。此时,有时备份数据存在多个。在所对应的数据保存区域中存在备份数据时,数据保存服务器40向便携终端22发送该备份数据。
从数据保存服务器40接收到备份数据的DRM代理201取出包含在备份数据中的信息。内容和内容的权利信息保存在数据保存部202中,对于状态信息,作为DRM代理201所管理的状态信息来进行管理,对于附属字段的存储器信息,作为便携终端22的存储器数据来设定(S34)。
通过以上的动作,即使在用户进行了便携终端的机种变更的情况下,或者在丢失了便携终端之后购入另一便携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新的便携终端来继续利用此前为止所使用的数字内容、权利信息、表示内容的利用状况的状态信息、以及其他关联信息。
最后,叙述关于安全的研究。
对于由便携终端21、22和数据保存服务器40交换的备份数据,需要控制为无法由第三者窃取。因此,在便携终端21、22和数据保存服务器40之间的通信中,需要实施必要的数据保密处理。作为具体的例子,考虑IPSec(IP Security,IP层协议安全结构)和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
数据保存服务器40需要对来访问的便携终端21、22进行认证。作为认证方法,如上所述,可利用口令、作为便携终端的识别符的电话号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以及电子证书等。
数据保存服务器40根据需要也可以构成为,与内容服务器30联合而确认便携终端21、22是否具有使用数据保存服务器40的权利的结构。例如,内容服务器30记录发行了权利信息的便携终端21、22。然后,数据保存服务器40向内容服务器30查询产生访问的便携终端的识别符,从内容服务器30接收对该便携终端发行的权利信息的复制,从而可判断该便携终端可否利用数据保存服务器40。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05年5月1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138957号的优先权,并在本国际申请中引用其全部内容。
Claims (9)
1.一种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其包括:
内容服务器,其保存由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内容;
便携终端,其从所述内容服务器取得任意的内容并进行利用;以及
数据保存服务器,其将由所述便携终端所利用的内容保存成可进行上传和下载,该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服务器针对所述内容,生成包含可否向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进行备份保存的信息的权利信息,并根据来自所述便携终端的内容取得请求,来发布所述内容和所述权利信息;
所述便携终端在利用了所述内容的情况下,向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发送根据所述备份保存的可否信息而生成的备份数据;
由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2.一种便携终端,该便携终端具有:
数字权利管理单元,其从网络上的内容服务器取得内容及其权利信息,管理所述内容的使用状况和所述权利信息,并根据所述权利信息,来判断可否备份保存所述内容;以及
备份单元,其在所述内容已被利用的情况下,当判断为可进行该内容的备份保存时,生成包含所述内容的使用状况和权利信息的备份数据,并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保存服务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权利管理单元在被输入所述备份数据的取得指示的情况下,从所述数据保存服务器取得所述备份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权利信息包含与所述内容的使用限制相关的记述,所述内容的使用状况包含表示当前权利状态的状态信息,其中,该当前权利状态以所述使用限制为前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单元将作为利用所述内容的结果而生成的附属信息包含在备份数据中。
6.一种内容服务器,该内容服务器具有:
内容保存部,其保存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内容;
备份保存可否判断部,其判断是否由所述内容作者许可了所述内容的备份保存;
权利信息生成部,其针对所述内容生成包含所述备份保存可否的判断结果的权利信息;以及
内容/权利信息发布部,其根据来自任意的终端装置的内容取得请求,发布所述内容和所述权利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容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权利信息包含可进行所述备份保存的判断结果和用于对所述内容进行备份保存的数据保存服务器的地址。
8.一种数字权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字权利管理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接收内容作者所创作的内容;
判断是否由所述内容作者许可了所述内容的备份保存;
针对所述内容,生成包含所述备份保存可否的判断结果的权利信息;以及
根据来自任意的终端装置的内容取得请求,发布所述内容和所述权利信息,并且在网络上管理所述内容和权利信息。
9.一种数字权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字权利管理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从网络上的内容服务器取得内容及其权利信息;
在所述内容已被利用时,根据所述权利信息,判断可否备份保存所述内容;以及
在可进行所述备份保存的情况下,生成包含所述内容的使用状况和权利信息的备份数据,并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保存服务器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38957A JP4786222B2 (ja) | 2005-05-11 | 2005-05-11 | ディジタル権利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サーバおよび携帯端末 |
JP138957/2005 | 2005-05-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1592A true CN101171592A (zh) | 2008-04-30 |
Family
ID=3739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15879.0A Pending CN101171592A (zh) | 2005-05-11 | 2006-05-10 | 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及便携终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84506B2 (zh) |
EP (1) | EP1881440A4 (zh) |
JP (1) | JP4786222B2 (zh) |
CN (1) | CN101171592A (zh) |
WO (1) | WO2006121084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6140A (zh) * | 2009-02-25 | 2010-09-0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具有权利的内容管理装置 |
CN102073805A (zh) * | 2009-11-25 | 2011-05-2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计算机系统及内容管理方法 |
CN107092813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数字版权管理的授权管控方法与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46017C (zh) * | 2006-06-13 | 2008-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字版权备份和恢复方法及系统 |
CN101127064A (zh) * | 2006-08-18 | 2008-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备份和恢复许可证的方法及系统 |
FR2906096B1 (fr) * | 2006-09-19 | 2008-10-24 | Radiotelephone Sfr | Procede de securisation de sessions entre un terminal radio et un equipement dans un reseau |
US11201868B2 (en) * | 2006-10-23 | 2021-12-1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behavior of an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DRM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
AU2007316477A1 (en) * | 2006-11-03 | 2008-05-15 | Google Inc. |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
US8301658B2 (en) | 2006-11-03 | 2012-10-30 | Google Inc. | Site directed management of audio components of uploaded video files |
US20080162353A1 (en) * | 2006-12-27 | 2008-07-03 | Spansion Llc | Personal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agent-server |
CN101637005B (zh) * | 2007-01-17 | 2014-04-09 | 英特托拉斯技术公司 | 用于片段文件共享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
BRPI0807406A2 (pt) * | 2007-01-26 | 2014-05-27 | Fusionone Inc | Sistema e método para recuperação de conteúdo para uso em dispositivo móvel. |
CN101246527B (zh) * | 2007-02-15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提供、使用版权描述的方法及系统 |
JP5337147B2 (ja) | 2007-05-03 | 2013-11-06 | グーグ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投稿の換金化 |
JP5015662B2 (ja) * | 2007-05-30 | 2012-08-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暗号通信路復帰方法、暗号通信装置及び暗号通信システム |
US8611422B1 (en) | 2007-06-19 | 2013-12-17 | Google Inc. | Endpoint based video fingerprinting |
EP2178019A4 (en) * | 2007-08-07 | 2015-01-28 | Panasonic Corp | SYSTEM FOR REPRODUCING AUDIOVISUAL CONTENTS IN A NETWORK, SERV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US8781528B2 (en) * | 2007-12-31 | 2014-07-15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Automatic mobile device backup |
US20090259496A1 (en) * | 2008-04-11 | 2009-10-15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uring digital content |
US8494608B2 (en) * | 2008-04-18 | 2013-07-23 | Medtronic,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 structure |
CN101640589B (zh) * | 2008-07-29 | 2012-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安全可移动媒介之间共享许可的方法及装置 |
US7719876B2 (en) | 2008-07-31 | 2010-05-18 | Unity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Preservation circuit and methods to maintain values representing data in one or more layers of memory |
US9075957B2 (en) | 2008-08-04 | 2015-07-07 | Sandisk Il Ltd. | Backing up digital content that is stored in a secured storage device |
US20110213720A1 (en) * | 2009-08-13 | 2011-09-01 | Google Inc. | Content Rights Management |
JP5327032B2 (ja) * | 2009-12-17 | 2013-10-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情報通信方法及び情報通信プログラム |
US8521150B2 (en) * | 2010-04-20 | 2013-08-27 | Cellco Partnership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media transfer |
JP6091357B2 (ja) * | 2013-06-27 | 2017-03-08 | 靖 佐藤 |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コンテンツ配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11336648B2 (en) * | 2013-11-11 | 2022-05-1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
US10599753B1 (en) | 2013-11-11 | 2020-03-2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ocument version control in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
US9542391B1 (en) | 2013-11-11 | 2017-01-1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rocessing service requests for non-transactional databases |
US10691877B1 (en) | 2014-02-07 | 2020-06-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Homogenous insertion of interactions into documents |
CN106250270B (zh) * | 2016-07-28 | 2019-05-21 | 广东奥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云计算平台下的数据备份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34012A (en) | 1994-11-23 | 1997-05-27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digital works having a fee reporting mechanism |
JP2002189636A (ja) * | 2000-12-20 | 2002-07-05 | Sega Corp |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
CN1564980A (zh) * | 2001-08-03 | 2005-01-1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备份恢复系统及权限管理服务器 |
JP2003288277A (ja) * | 2001-08-03 | 2003-10-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バックアップ・リストアシステム及び権利管理サーバ |
JP2003076656A (ja) * | 2001-09-05 | 2003-03-14 | Sony Corp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3851155B2 (ja) | 2001-12-10 | 2006-11-2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ライセンス移動システム、ライセンス管理サーバおよびデータ端末装置 |
JP2003296484A (ja) * | 2002-03-29 | 2003-10-1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記憶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CN1297911C (zh) * | 2002-03-29 | 2007-01-3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内容重放设备和内容重放控制方法 |
JP2004046809A (ja) * | 2002-05-15 | 2004-02-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コンテンツ利用管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サーバ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JP2004126908A (ja) * | 2002-10-02 | 2004-04-22 | Sony Corp | データ保管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記録媒体 |
JP3738251B2 (ja) | 2002-12-17 | 2006-01-25 | ゼロワン・ビジネス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データ管理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
JP4218451B2 (ja) * | 2003-08-05 | 2009-02-0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ライセンス管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
-
2005
- 2005-05-11 JP JP2005138957A patent/JP478622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5-10 WO PCT/JP2006/309411 patent/WO200612108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5-10 US US11/914,023 patent/US79845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5-10 EP EP06756328A patent/EP1881440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6-05-10 CN CN200680015879.0A patent/CN10117159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6140A (zh) * | 2009-02-25 | 2010-09-0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具有权利的内容管理装置 |
CN102073805A (zh) * | 2009-11-25 | 2011-05-2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计算机系统及内容管理方法 |
CN107092813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数字版权管理的授权管控方法与系统 |
TWI607333B (zh) * | 2016-02-18 | 2017-12-01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Authorize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gital copyright management |
CN107092813B (zh) * | 2016-02-18 | 2020-08-07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数字版权管理的授权管控方法与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984506B2 (en) | 2011-07-19 |
JP2006318134A (ja) | 2006-11-24 |
JP4786222B2 (ja) | 2011-10-05 |
US20090083857A1 (en) | 2009-03-26 |
WO2006121084A1 (ja) | 2006-11-16 |
EP1881440A4 (en) | 2013-01-16 |
EP1881440A1 (en) | 2008-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71592A (zh) | 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及便携终端 | |
EP339945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nt and service sharing | |
EP1509024B1 (en) | Method for sharing rights objects between users | |
JP4976492B2 (ja) | ライセンスをバックアップおよび復元するための方法とシステム | |
US9628447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ed distribution of applications and media content | |
JP5383830B2 (ja) | ユーザのプライバシー保護のための方法 | |
CN100576148C (zh) | 用于提供安全服务器密钥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0428256C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
US8731202B2 (en) | Storage-medium processing method, a storage-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storage-medium processing program | |
US20070124583A1 (en) | Method for storing and transfer of rights objects between devices and device exploiting the method | |
JP2005092851A (ja) | 複数の機器を支援するdrm技術のライセンス方法 | |
EP1782151A1 (en)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user data transfer from one terminal to another | |
WO2006059178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grating a specifically encrypted access object from a first terminal unit to a second terminal unit | |
US20070112679A1 (en)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 |
US20230245102A1 (en) | Non Fungible Token (NFT) Based Licensing an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for Software and Other Digital Assets | |
KR100793022B1 (ko) | 디지털 컨텐츠 관리방법과 장치 | |
JP2005051614A (ja) |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キー配信サーバ、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2312327A (ja) | ピア・ツー・ピア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した流通コンテンツの提供ならびに課金方法、およびそのサーバ | |
KR100864949B1 (ko) | 한 단말에서 다른 단말로의 디지털 콘텐츠 권리 관리사용자 데이터 전송 | |
CN101141242B (zh) | 一种处理权限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
JP2013114371A (ja) | 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 | |
Tacken et al. | Mobile DRM in pervasiv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 |
JP2010277559A (ja) | コンテンツ視聴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