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7014A -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7014A
CN101167014A CNA200680014274XA CN200680014274A CN101167014A CN 101167014 A CN101167014 A CN 101167014A CN A200680014274X A CNA200680014274X A CN A200680014274XA CN 200680014274 A CN200680014274 A CN 200680014274A CN 101167014 A CN101167014 A CN 101167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edium
substrate
cell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42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7014B (zh
Inventor
增田善友
小林太一
山崎博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318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328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306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30881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339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30904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339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30904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93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33070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67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7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0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G02F1/1681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having two or more microcells partitioned by walls, e.g. of microcup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involving dry ton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1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2001/1678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particle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两个基板1、2之间的由隔壁形成的小室14内封入由至少1种以上的颗粒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至少1种以上的显示介质3,通过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其中,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由如下工序构成:承载带电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基于静电潜像排列所承载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排列工序;将排列的显示介质转印到小室内而进行填充的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

Description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两个基板间的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内封入由至少1种以上的颗粒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至少1种以上的显示介质,通过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代替液晶(LCD)的信息显示装置,提出了采用电泳方式、电致彩色显示方式、热致方式、双色颗粒旋转方式等技术的信息显示装置。
这些现有技术与LCD相比,由于具有能得到与普通印刷物接近的大视场角、耗电小、具有存储功能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可用于下一代的价格低廉的信息显示装置的技术,可以期待将其应用到便携终端用信息显示、电子纸等方面。特别是最近提出的电泳方式很受期待,该电泳方式中将由分散颗粒和着色溶液构成的分散液微胶囊化并将其配置在相对的基板之间。
然而,在电泳方式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颗粒在液体中泳动,因而由液体的粘性阻力引起的响应速度变慢。另外,由于使氧化钛等高比重的颗粒分散在低比重的溶液中,因而变得容易沉降,难以维持分散状态的稳定性,存在缺乏信息显示的重复改写稳定性的问题。此外,即使进行了微胶囊化,使小室尺寸达到微胶囊的水平,也只是在表观上使上述缺点难以表现出来,但仍然没有解决任何本质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利用溶液中的行为的电泳方式,近来还开始提出了在基板的一部分上装入导电性颗粒和电荷传输层而不使用溶液的方案(例如参考赵国来、其他3人、《新レいトナ一デイスプレイデバイス(I)》,1999年7月21日,日本图像学会年度大会(第83届)“Japan Hardcopy’99”论文集,p.249-252)。然而,由于设置电荷传输层及电荷生成层而使结构复杂化,并且难以向导电性颗粒中恒定地注入电荷,因而也存在缺乏显示稳定性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的一个方法,已知有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其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两个基板间的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内封入由至少1种以上的颗粒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至少1种以上的显示介质,通过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
在上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在基板之间封入显示介质(换句话说是构成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用颗粒)的方法,可考虑例如,在面板基板上拉伸显示介质的涂布法,通过搅拌、吹气等使显示介质在空气中浮游并使面板基板通过其中而在基板上散布显示介质颗粒的方法等。在这些方法中,涂布法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显示介质难以附着到面板基板上因此易产生填充量(涂布量)的不足和不均。另外,散布法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在基板之间形成多个小室并且为了确保基板间的间隔均匀而设置的隔壁将基板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小室,在各个小室中填充并封入显示介质时,在隔壁的顶部载有显示介质,将两个基板重叠时,显示介质夹在基板与隔壁的重叠处或隔壁之间的重叠处,结果基板间的间隔不能均匀。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在隔壁的顶部载有显示介质的问题,尝试过对欲填充颗粒的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颗粒的极性相反的电位,向小室内导入带电颗粒,从而填充显示介质用着色颗粒。
但是,在该方法中有如下问题,若欲填充带电极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用着色颗粒,则虽然先前的第1种颗粒的填充可以没有问题地进行,但填充第2种颗粒的时候,先前填充的颗粒从小室内飞出。
另外,在该方法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将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移动到下一个工序时,填充的颗粒因振动、风等外力的影响而从小室内飞出。
另外,在该方法中有这样的问题,不仅小室内附着显示介质连形成小室的隔壁上也附着显示介质时,贴合另一个基板时显示介质夹在基板与隔壁顶上的间隙中,面板基板间的距离不能固定。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在欲填充显示介质的基板之上,在形成小室的隔壁上载上具有对应小室形状的开口的掩模,以防止显示介质附着在隔壁上的方法,但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显示介质填充后去掉掩模时,连被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也与掩模一起从小室内出来。
另外,在该方法中,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颗粒的极性相反的电位而向小室内导入带电颗粒的方法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在基板没有电极的情况下能良好地进行填充,但基板上配置有电极且电极存在于基板背面侧的施加极性相反的电位的部件与小室内的带电颗粒之间时,不能进行填充。上述问题,不论是在直接散布的方法中还是在使配置在感光体等带电介质上的带电颗粒移动的方法中都同样出现,并且在基板上配置电极时不能精度良好地填充颗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是在相对的基板间在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内封入显示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在小室内可靠地封入规定量的显示介质。
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两个基板间的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内封入由至少1种以上的颗粒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至少1种以上的显示介质,通过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在于,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由如下工序构成:承载带电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基于静电潜像排列所承载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排列工序;将排列的显示介质转印到小室内而进行填充的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
另外,作为本发明主要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例有:通过将带电的显示介质从显示介质带电供给装置供给到显示介质承载辊,实施所述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通过利用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在感光体鼓表面形成规定图案的静电潜像,并在感光体鼓上基于静电潜像排列显示介质,从而实施所述显示介质排列工序;使具有小室的基板通过排列的显示介质与转印装置之间,并将显示介质转印到小室内而进行填充,从而实施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按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种类的数目连续设置所述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对于两个基板,分别按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种类的数目设置所述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并且,显示介质填充工序是并行设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可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其向信息显示用面板基板间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内填充显示介质时,能得到具有良好的对比度的显示状态,而不会产生填充量的不足和不均,也不会在隔壁的顶部载有显示介质,可使基板间的间隔均匀。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实例的第一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是在小室内填充带电极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的情况下,先前填充的颗粒也不会从小室内飞出。
本发明第一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由如下工序构成: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第一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对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进行除电的除电工序;在填充了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的小室上,配置带有另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一种极性的电位,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第二显示介质填充工序。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更优选实例,是所述带电极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具有不同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第一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与第二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之间进行除电工序,因此填充带电极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时,即便在基板背面侧施加与先前填充的显示介质同一极性的电位而向小室内导入2种显示介质,先前填充的显示介质也不从小室内飞出。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实例的第二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将小室内填充的显示介质移动到下一个工序时,填充的颗粒也不从小室内飞出。
本发明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工序: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的状态下,将在小室内填充了显示介质的基板输送到下一工序的填充后面板输送工序。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更优选实例是:包括用输送部件输送填充了显示介质的基板,输送中,由设置在输送部件的与基板相反一侧的电压施加辅助部件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进行所述填充后面板输送工序;所述电压施加辅助部件是连续的多个电压施加辊;所述电压施加辅助部件是电压施加带。
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移动在小室内填充了显示介质的基板时,由于在基板的背面侧继续施加与填充的显示介质所具有的带电性的极性相反的电位,因此显示介质被从基板背面侧起作用的吸引力固定在小室内,故即使受到振动、风等外力的影响,也不从小室内飞出。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实例的第三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是在隔壁上载上掩模而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后从隔壁上去掉掩模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被填充在小室内的显示介质的量固定,而不使所填充的显示介质从小室内飞出。
本发明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工序:在隔壁上载上掩模并且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将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的状态下,从隔壁去掉掩模的掩模去掉工序。
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使显示介质带电,对欲填充显示介质的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电位,将带电颗粒导入到小室内以便填充显示介质,并且,通过使用掩模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而不使颗粒附着在隔壁上。另外,从填充有显示介质的面板基板去掉掩模时,也在面板基板背面侧继续施加与填充的颗粒所具有的带电性的极性相反的电位。如上所述,从填充有显示介质的面板基板去掉掩模时,显示介质被从基板背面侧起作用的吸引力固定在小室内,而不被欲去掉的掩模带走,因此可以将被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的量固定。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实例的第四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是在基板上配置电极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小室内精度良好地填充显示介质。
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并且对设在基板上的电极施加交流电压,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
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并且对设在基板上的电极施加电位V1,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电位V2,两电位的关系为|V1|<|V2|,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
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存在于基板背面侧的相反极性的电位施加部件与小室内的带电颗粒之间的电极施加交流电压,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第一实施例),或者通过对设在基板上的电极施加电位V1、对基板的背面侧施加电位V2,并使两电位的关系为|V1|<|V2|,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第二实施例),由此,被配置在带电介质上的带电的显示介质易移动到基板一侧,可以向小室内精度良好地填充显示介质。
另外,作为上述任一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更优选实例,所述显示介质是颗粒群或粉流体。
附图说明
图1(a)、(b)分别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一个例子的构成的图。
图2(a)、(b)分别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另一例子的构成的图。
图3(a)、(b)分别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又一例子的构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7(a)、(b)分别是用于说明小室开口部形状和与其对应的静电潜像图案的优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a)、(b)分别是用于说明小室开口部形状和与其对应的静电潜像图案的优选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9(a)、(b)分别是用于说明小室开口部形状和与其对应的静电潜像图案的优选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10(a)、(b)分别是用于说明小室开口部形状和与其对应的静电潜像图案的优选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本发明第一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2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的隔壁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掩模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针对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对封入到相对的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施加电场。沿着所施加的电场方向,带电的显示介质受到电场力、库仑力等的吸引,这些显示介质根据电位方向的变化改变移动方向,从而进行图像等信息显示。因此,必须将信息显示用面板设计成显示介质均匀地移动、并能够维持改写显示信息时或继续显示显示信息时的稳定性。在此,施加到构成显示介质的颗粒上的力,除了由颗粒之间的库仑力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之外,还有其与电极的电镜像力、分子间力、液桥力、重力等。
基于图1(a)、(b)~图3(a)、(b),对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a)、(b)所示的例子中,将由至少1种以上颗粒构成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的至少2种以上的显示介质3(在这里示出的是由颗粒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W和由颗粒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封入基板1与基板2之间,相应于通过在基板之间使用任意的电压施加部件所产生的电场,与基板1、2垂直地移动,使观察者可见黑色显示介质3B而进行黑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可见白色显示介质3W而进行白色显示。此外,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在基板1、2之间形成隔壁4从而格子状地设有多个方形小室。(省略了位于图的前侧的隔壁)
在图2(a)、(b)所示的例子中,由至少1种以上颗粒构成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的至少2种以上的显示介质3(在这里示出的是由颗粒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 W和由颗粒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相应于通过在设于基板1的电极5和设于基板2的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与基板1、2垂直地移动,使观察者可见黑色显示介质3B而进行黑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可见白色显示介质3W而进行白色显示。此外,在图2(b)所示的例子中,在基板1、2之间形成隔壁4从而格子状地设有多个方形小室。(省略了位于图的前侧的隔壁)
在图3(a)、(b)所示的例子中,由至少1种以上颗粒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1种显示介质3(在这里示出的是由颗粒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W)相应于通过在设于基板1的电极5和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沿与基板1、2平行的方向移动,使观察者可见白色显示介质3W而进行白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可见电极6或基板1的颜色而进行电极6或基板1的颜色(是通过与白色显示介质3W不同的光学反射率而体现的颜色)的显示。此外,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在基板1、2之间形成隔壁4从而格子状地设有多个方形小室。(省略了位于图的前侧的隔壁)
电极可以设在基板的外侧也可以设成埋入基板内。
上述的说明同样可适用于分别将由颗粒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 W替换为由粉流体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将由颗粒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替换为由粉流体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的情况。
<主要技术方案的说明>
制造上述组成的信息显示用面板时,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由如下工序构成:承载带电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基于静电潜像排列所承载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排列工序;将排列的显示介质转印到小室内而进行填充的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制造方法的特征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和其后进行的面板贴合工序。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将带电的显示介质3(在此为白色显示介质)从显示介质带电供给装置11供给到显示介质承载辊12(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
接着,利用静电潜像形成装置13在感光体鼓15的表面形成规定图案(例如,与在面板的基板1上由隔壁4形成的小室14的小室图案对应的图案)的静电潜像,通过旋转显示介质承载辊12,将显示介质承载辊12所承载的显示介质3供给到感光体鼓15的表面,按照静电潜像的规定图案在感光体鼓15上排列装载显示介质3(显示介质排列工序)。
在感光体鼓15的下面,输送面板基板1的输送带16在移动,在该输送带16的与感光体鼓15相对的背面侧设有用于将被排列到感光体鼓15上的显示介质3转印到基板1上的转印装置17。输送带16所输送的面板基板1通过感光体鼓15与转印装置17之间时,被排列载置到感光体鼓15上的显示介质3被转印到面板基板1上的小室14内并被填充(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
上述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完成后,通过对在小室14内填充了规定的显示介质3的基板1贴合另一个基板2,能得到信息显示用面板(面板贴合工序)。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记载为显示介质承载辊12上和感光体鼓15上的显示介质3为1层,但并不必须是1层,也可以根据填充到小室14内的量为2层以上。另外,虽然例子示为使感光体鼓15上的静电潜像与小室图案对应,换句话说,与隔壁4对应的部分不施加静电潜像不设置显示介质3,但是静电潜像的图案并不限定于小室图案,可以将静电潜像施加成在整个表面配置显示介质3。另外,静电潜像的图案也可以是与基板上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开口部对应且比其开口部窄的区域。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如下形态,即,连续2个图4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向面板基板之间填充黑色显示介质3B和白色显示介质3W,其后将面板贴合。另外,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如下形态,即,并行设置2个图4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2个面板基板中分别填充黑色显示介质3B和白色显示介质3W,其后将面板贴合。
图7(a)、(b)~图10(a)、(b)分别是用于说明小室开口部形状和与其对应的静电潜像图案的优选实例的图。任一个都示出了作为上述的优选实例而说明的、与基板上由隔壁4形成的小室14的开口部(图7(a)、图8(a)、图9(a)、图10(a))对应且静电潜像的图案(图7(b)、图8(b)、图9(b)、图10(b))比小室开口部窄的例子。
<第一优选实例的说明>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一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作为填充正带电的显示介质的正带电填充工序,将第二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作为填充负带电的显示介质的负带电填充工序。而且,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由正带电填充工序、除电工序、负带电填充工序构成。下面,参照图11说明各工序。
在正带电填充工序中,首先,使用带电装置31,在感光体等带电介质上在这里为感光体辊32上,承载正带电的显示介质23。对于基板21,在与设有小室33一侧相反一侧的背面侧配置转印装置34,该基板21具有欲填充显示介质23的由隔壁24形成的小室33。构成为可由转印装置34施加与显示介质23的极性相反的在这里为负的电位。然后,旋转感光体辊32,通过被转印装置34施加的负电位将被输送到小室33上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23导入小室33内而进行填充。
接着,在除电工序中,在正带电填充工序结束后,通过除电装置35对被填充到小室33内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23进行除电。在该除电工序中,对除电的水平进行控制,以使显示介质23的正带电的带电水平因除电而变低,但剩下作为正带电的显示介质23必需的带电量。
接着,在负带电填充工序中,在先前被填充到小室33内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23上重叠填充负带电的显示介质23。填充的方法基本上与上述正带电填充工序相同。即,首先,使用带电装置31,在感光体等带电介质上在这里为感光体辊32上,承载负带电的显示介质23。对于基板21,在与设有小室33一侧相反一侧的背面侧配置转印装置34,该基板21具有欲填充显示介质23的由隔壁24形成的小室33。构成为可由转印装置34施加与显示介质23的极性相反的在这里为正的电位。然后,旋转感光体辊32,通过被转印装置34施加的正电位将被输送到小室33上的负带电的显示介质23导入小室33内,在先前被填充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23上重叠填充。
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例中,代替现有的散布颗粒的方法,利用如下方法,即,预先在感光体辊32上使显示介质23带电,对欲填充显示介质23的基板21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23的极性相反的电位,向小室33内导入带电的显示介质23来填充显示介质23的方法,使填充的基板21接近带电的显示介质23开始移动的位置,从而解决显示介质23附着在隔壁24上的问题,并且,在填充极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23的情况下,在填充第2种显示介质23之前,利用除电装置35对填充完了的小室33内的显示介质23进行除电。根据上述,填充极性不同的第2种显示介质23时,即使是在基板背面侧施加与先前填充的显示介质23的极性相反的电位而向小室33内导入带电的显示介质23,也能解决先前填充的显示介质23从小室33内飞出的问题。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本发明第一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2所示,优选使用显示介质填充装置42连续地实施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介质填充装置42被构成为可以在输送带41上方进行上述的正带电填充工序、除电工序、负带电填充工序。
<第二优选实例的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由如下两个工序构成: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显示介质填充后,将在小室内填充了显示介质的基板输送到下一工序的填充后面板输送工序。下面,参照图13说明各工序。
在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中,首先,使用带电装置61,在感光体等带电介质上在这里为感光体辊62上,承载作为一个例子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53。对于基板51,在与设有小室63一侧相反一侧配置转印装置64,该基板51具有欲填充显示介质53的由隔壁54形成的小室63。构成为可由转印装置64施加与显示介质53的极性相反的在这里为负的电位。然后,旋转感光体辊62,通过被转印装置64施加的负电位将被输送到小室63上方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53导入小室63内进行填充。另外,输送带65输送在小室63内填充有显示介质53的基板51。
在填充后面板输送工序中,通过输送带65的驱动而将在小室63内填充有显示介质53的基板51输送到下一工序时,被构成为可在基板51的背面侧施加与填充的显示介质53的极性相反的在这里为负的电位的状态下,将在小室63内填充了显示介质53的基板51输送到下一工序。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其构成为由构成负电压施加装置66的连续的多个电压施加辊67对基板51施加规定的负电压,该多个电压施加辊67被设在作为输送部件的输送带65的与基板51相反一侧。
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例中,代替现有的散布颗粒的方法,利用如下方法,即,在感光体辊62上使显示介质53带电,对欲填充显示介质53的基板51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53的极性相反的电位,在小室63内导入带电的显示介质53来填充显示介质53的方法,使填充的基板51接近带电的显示介质53开始移动的位置,从而解决显示介质53附着在隔壁54上的问题,并向小室63内填充显示介质53。另外,在移动填充了显示介质53的面板基板51时,在面板基板51的背面侧继续施加与填充的显示介质53所具有的带电性的极性相反的电位。根据上述,在移动填充了显示介质53的面板基板51时,由于显示介质53被从基板背面侧起作用的吸引力固定在小室内,故即使受到振动、风等外力,也不从小室63内飞出。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显示介质53的极性为负的情况,因此,被构成为由转印装置64施加正的电位,并使用由连续的多个电压施加辊67构成的正电压施加装置68。图14所示的例子与图13相比仅仅是正和负是相反的,能得到与图13所示的例子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使用由负电压施加带69构成的负电压施加装置66来代替图13所示的例子中的由连续的多个电压施加辊67构成的负电压施加装置66。图15所示的例子也能得到与图13所示的例子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三优选实例的说明>
制造上述组成的信息显示用面板时,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在隔壁上载上掩模并且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将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的状态下,从隔壁去掉掩模的掩模去掉工序。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在欲填充显示介质73的基板71(或72)上,将具有与小室形状对应的开口的掩模91放在形成小室83的隔壁74上。下面,进行显示介质填充工序、掩模去掉工序、面板组装工序。
在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中,首先,使用带电装置81,在感光体等带电介质上在这里为感光体辊82上,承载作为一个例子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73。对于基板71(或72),在与设有小室83一侧相反一侧配置转印装置84,该基板71(或72)具有欲填充显示介质73的载有掩模91的由隔壁74形成的小室83。被构成为可由转印装置84施加与显示介质73的极性相反的在这里为负的电位。然后,旋转感光体辊82,通过被转印装置84施加的负电位将被输送到小室83上方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73通过掩模91导入小室83内进行填充。另外,被构成为通过输送带85输送在小室83内填充有显示介质73的基板71。
在掩模去掉工序中,通过驱动输送带85而将在小室83内填充了显示介质73的基板71输送到下一工序时,在基板71的背面侧,施加与填充的显示介质73的极性相反在这里为负的电位的状态下,从隔壁74去掉掩模91。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其构成为由在这里为施加负电位且构成吸引用电位施加装置86的连续的多个电压施加带87对基板71施加规定的负电位,所述多个电压施加带87被设在输送带85的与基板71(或72)相反一侧。
在面板组装工序中,在上述的掩模去掉工序结束后,通过对在小室83内填充了规定的显示介质73的基板71(或72)贴合另一个基板72(或71),得到信息显示用面板。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与图16所示的例子相同的部件注上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掩模去掉工序中吸引用电位施加装置86由连续的多个电位施加辊88构成。其它组成与图12相同。
图18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组成的图。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与图16所示的例子相同的部件注上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中,通过使用显示介质带电供给装置89散布带电的显示介质73,从而将显示介质73供给到小室83内。其它组成与图16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使用正带电的显示介质73作为显示介质进行说明,但使用负带电的显示介质73也能使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中,在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中,使用感光体辊82和转印装置84向小室83内填充显示介质73或者使用显示介质带电供给装置89向小室83内填充显示介质73时,通过使用掩模91,可以将残留在隔壁74上的显示介质73去掉,可以将显示介质73适当地填充到小室83内。另外,在掩模去掉工序中,通过使用吸引用电位施加装置86,使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73的极性相反的电位从基板背面侧继续起作用,因此可以在小室83内填充一定量的显示介质73而不会使填充到小室83内的显示介质73被去掉的掩模91一起带走。
<第四优选实例的说明>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在形成于欲填充显示介质103的基板101(或102)上的例如ITO电极121(对应于图2(a)、(b)和图3(a)、(b)中的电极5或6)上设置辅助导线122,由交流电压施加装置123对辅助导线122施加交流电压。在该状态下,进行下面说明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
在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中,首先,使用带电装置111,在感光体等带电介质上在这里为感光体辊112上,承载作为一个例子的正的带电的显示介质103。对于具有欲填充显示介质103的由隔壁104形成的小室113的基板101(或102),在设有小室113的一侧的反侧配置转印装置114。通过转印装置114,可以施加与显示介质103的极性相反的在这里为负的电位。然后,旋转感光体辊112,利用由转印装置114施加的负电位,将被输送到小室113上方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103通过掩模121导入小室113内进行填充。另外,在小室113内填充了显示介质103的基板101被输送带115输送。
图20是用于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与图19所示的例子相同的部件注上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填充负的带电的显示介质103的例子,由转印装置114施加正的电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交流电压施加装置123对ITO电极121施加交流电压,可实现本发明。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ITO电极121施加交流电压,从而使被配置在感光体辊112上的带电的显示介质103易移动到基板一侧,而可将显示介质103精度良好地填充到小室113内,其中,该ITO电极121存在于基板背面侧的作为极性相反的电位施加部件的转印装置114与小室113内的带电的显示介质103之间。关于在基板上有电极等导电性材料时也能移动,其原因还不清楚,但认为是与通过电子照相显影能看到的调色剂颗粒(带电颗粒)的跳跃(jumping)现象相同的机理在起作用。
图21和图22分别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图21表示填充图19所示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103的例子,图22表示填充图20所示的负带电的显示介质103的例子。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二实施例中,由电位施加装置124对ITO电极121施加的电位设为V1、对基板101(或102)的背面侧施加的电位设为V2时,将V1和V2的关系控制为|V1|<|V2|。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由交流电压施加装置123对ITO电极121施加交流电压,以及,通过将由电位施加装置124对ITO电极121施加的电位设为V1、对基板101(或102)的背面侧施加的电位设为V2时的V1和V2的关系控制为|V1|<|V2|,从而被配置在感光体辊112上的显示介质103更易移动到基板一侧,可以将显示介质103精度更好地填充到小室113内。
图23和图24分别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四优选实例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图23表示填充图21所示的正带电的显示介质103的例子,图24表示填充图22所示的负带电的显示介质103的例子。图23所示的例子与图21所示的例子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转印辊116作为转印装置114,另外,图24所示的例子与图22所示的例子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转印带117作为转印装置114。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当实施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于构成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各部件进行说明。
关于基板,至少一方的基板是从信息显示用面板外侧可以观察到显示介质的颜色的透明的基板2,其合适的材料是可见光的透射率高且耐热性良好的材料。基板1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对基板材料进行例示的话,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砜、聚乙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压克力等聚合物片材、或金属片材这样的具有挠性的材料,以及玻璃、石英等没有挠性的无机片材。基板的厚度优选为2~5000μm,进一步适合为5~2000μm,如果过薄,则难以保持强度、基板间的间隔均匀性,如果比5000μm厚,则有不适于作成薄型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情形。
作为在信息显示用面板上设有电极时的电极形成材料,可以例示出铝、银、镍、铜、金等金属类;氧化铟锡(ITO)、氧化铟、导电性氧化锡、锑锡氧化物(ATO)、导电性氧化锌等导电金属氧化物类;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类,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作为电极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CVD(化学蒸镀)法、涂布法等使上述例示的材料形成薄膜状的方法,或者采用通过将导电剂混合到溶剂或合成树脂粘合剂中进行涂布的方法。设置在作为可视侧并必须透明的显示面侧基板2上的电极必须是透明的,但设置在背面侧基板1上的电极不必是透明的。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适当使用可形成图案的导电性的上述材料。另外,电极厚度只要能确保导电性、不阻碍光透射性即可,适合为3~1000nm,优选为5~400nm。设置在背面侧基板1上的电极的材质、厚度等可以与上述的设置在显示面侧基板的电极相同,但不必是透明的。另外,这种情况时的外部电压输入可以是直流或叠加交流。
设在基板上的隔壁的高度、宽度可根据涉及显示的显示介质的种类来适当进行最优化设定,并不是一概加以限定的,但隔壁的宽度调整为2~100μm、优选为3~50μm,隔壁的高度调整为10~500μm、优选为10~200μm。重合显示侧基板和背面侧基板而得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的小室形状可根据隔壁的形状使用如图25所示的各种形状。比较好的是尽可能缩小与从显示面一侧可视的隔壁截面部分相当的部分(由隔壁的宽度形成的小室框架部分的面积),这样能增加显示图像的清晰度。
关于第四优选实例中显示介质填充工序所使用的掩模,其开口形状优选与被形成在基板上的小室形状对应,并且开口部的大小比小室稍微小。这是因为,开口部的大小比小室还大时有如下不便,即,在隔壁上载上掩模时,显示介质附着到露出的隔壁上。若例示掩模形状,则如图26所示。
接着,对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作为显示介质所使用的例如粉流体进行说明。另外,关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所使用的粉流体的名称,本申请人已经取得“电子粉流体(注册商标):注册编号4636931”的权利。
本发明中的“粉流体”是既不借助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显示出流动性的、兼具流体和颗粒特性的两者的中间状态的物质。例如,液晶被定义为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相,具有作为液体特征的流动性和作为固体特征的各向异性(光学性质)(平凡社:大百科词典)。另一方面,颗粒的定义是即使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大小也具有有限的质量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影响(丸善:物理学词典)。在此,颗粒中也存在称为气固流动层体、液固流动体的特殊状态,若从底板对颗粒喷流气体,则对应于气体的速度对颗粒施加向上的力,当该力与重力平衡时,处于像流体那样能容易流动的状态,将其称为气固流动层体,同样,将利用流体使其流动化的状态称为液固流动体(平凡社:大百科词典)。这样的气固流动层体或液固流动体是利用气体流或液体流的状态。在本发明中,明确了能够特异性地制作出既不借助这样的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显示出流动性的状态的物质,将其定义为粉流体。
即,本发明中的粉流体与液晶(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相)的定义同样,是兼有颗粒与液体两特性的中间状态,显示出极难受到前述作为颗粒特征的重力的影响、并显示高流动性的特殊状态的物质。这样的物质可以以气溶胶状态获得,即以固体状或液体状物质作为分散质稳定地漂浮在气体中的分散体系获得,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将固体状物质作为分散质。
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其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基板之间,封入例如在气体中作为分散质稳定地漂浮有固体颗粒的气溶胶状态并显示出高流动性的粉流体,这样的粉流体富有流动性,甚至不能测定作为显示粉体流动性的指数的安息角,在通过以施加低电压等所形成的电场中就能够容易地在库仑力等的作用下稳定地移动。
在本发明中作为显示介质使用的例如粉流体,如上所述,是既不借助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就显示出流动性的、兼有流体和颗粒特性的两者的中间状态的物质。该粉流体尤其可以采取气溶胶状态,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用作容易造成固体状物质作为分散质比较稳定地漂浮在气体中的状态的显示介质。
以下,对于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构成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用颗粒(以下也称为颗粒)进行说明。显示介质用颗粒可以仅由该显示介质用颗粒直接构成而作为显示介质,或与其它颗粒组合构成而作为显示介质,或者调整、构成为粉流体而作为显示介质。
在颗粒中,在作为其主要成分的树脂中,可以根据需要与以往同样地包含电荷控制剂、着色剂、无机添加剂等。下面,例示出树脂、电荷控制剂、着色剂、其它添加剂。
作为树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聚氨酯树脂、尿素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丙烯酸聚氨酯硅酮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氟树脂、丙烯酸氟树脂、硅酮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烯烃树脂、丁缩醛树脂、偏氯乙烯树脂、密胺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聚醚树脂、聚酰胺树脂等,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特别是从控制与基板的附着力的观点出发,适合的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丙烯酸氟树脂、丙烯酸聚氨酯硅酮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氟树脂、氟树脂、硅酮树脂。
对于电荷控制剂,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负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水杨酸金属络合物、含金属偶氮染料、含金属(包含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的油溶性染料、季铵盐系化合物、杯芳烃化合物、含硼化合物(苯甲酸硼络合物)、硝基咪唑衍生物等。作为正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苯胺黑染料、三苯基甲烷系化合物、季铵盐系化合物、聚胺树脂、咪唑衍生物等。此外,还可以将超微粒二氧化硅、超微粒氧化钛、超微粒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吡啶等含氮环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盐、各种有机颜料、含氟、氯、氮等的树脂等用作电荷控制剂。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如以下例示的有机或无机的各种各色的颜料、染料。
作为黑色着色剂,可以使用炭黑、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活性炭等。
作为蓝色着色剂,有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绀青、钴蓝、碱性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酞菁蓝、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的部分氯化物、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BC等。
作为红色着色剂,有铁丹、镉红、铅丹、硫化汞、镉、永久红4R、立索红、吡唑啉酮红、沃丘格红、钙盐、色淀红D、亮胭脂红6B、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茜素色淀、亮胭脂红3B、C.I.颜料红2等。
作为黄色着色剂,有铬黄、锌黄、镉黄、黄色氧化铁、无机永固黄、镍钛黄、脐橙黄、萘酚黄S、汉撒黄G、汉撒黄10G、联苯胺黄G、联苯胺黄GR、喹啉黄色淀、永久黄NCG、酒石黄色淀、C.I.颜料黄12等。
作为绿色着色剂,有铬绿、氧化铬、颜料绿B、C.I.颜料绿7、孔雀绿色淀、最终黄绿G(final yellow green G)等。
作为橙色着色剂,有红色铬黄、钼橙、永久橙GTR、吡唑啉酮橙、坚牢橙(vulcan orange)、阴丹士林亮橙RK、联苯胺橙G、阴丹士林亮橙GK、C.I.颜料橙31等。
作为紫色着色剂,有锰紫、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等。
作为白色着色剂,有锌白、氧化钛、锑白、硫化锌等。
作为体质颜料,有重晶石粉、碳酸钡、粘土、二氧化硅、白炭黑、滑石、氧化铝白等。此外,作为碱性、酸性、分散、直接染料等各种染料,有苯胺黑、亚甲基蓝、玫瑰红、喹啉黄、群青蓝等。
作为无机系添加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氧化钛、锌白、硫化锌、氧化锑、碳酸钙、铅白、滑石、二氧化硅、硅酸钙、氧化铝白、镉黄、镉红、镉橙、钛黄、绀青、群青、钴蓝、钴绿、钴紫、氧化铁、炭黑、锰铁素体黑、钴铁素体黑、铜粉、铝粉等。
这些颜料和无机系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多种组合使用。其中,尤其是作为黑色颜料优选炭黑,作为白色颜料优选氧化钛。
通过配合上述着色剂可制备所期望的颜色的显示介质用颗粒。
另外,本发明的颗粒的平均粒径d(0.5)优选在0.1~20μm的范围、均匀且分布窄。如果平均粒径d(0.5)大于该范围,则缺乏显示上的清晰度,如果小于该范围,则颗粒之间的聚集力变得过大,因此会对作为显示介质的移动带来阻碍。
此外,在本发明中,关于各颗粒的粒径分布,下式所示的粒径分布的跨度(Span)不足5,优选不足3。
Span=(d(0.9)-d(0.1))/d(0.5)
(其中,d(0.5)是以μm表示的粒径数值,颗粒中的50%比其大,50%比其小;d(0.1)是以μm表示的粒径数值,粒径在该数值以下的颗粒的比率为10%;d(0.9)是以μm表示的粒径数值,粒径在该数值以下的颗粒的比率为90%。)
通过将跨度控制在5以下的范围内,各颗粒的尺寸分布窄,可以实现作为显示介质的均匀的移动。
此外,对于各个显示介质用颗粒的关系,重要的是在所使用的颗粒中具有最小粒径的颗粒的d(0.5)相对于具有最大粒径的颗粒的d(0.5)的比值为50以下、优选为10以下。即便粒径分布跨度小,也由于是带电特性彼此不同的颗粒彼此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适合的是双方的颗粒尺寸相近,双方的颗粒能够容易地按照当量向相反方向移动,这就要求上述范围。
另外,上述粒径分布和粒径可以由激光衍射/散射法等求得。如果对作为测定对象的颗粒照射激光,则会产生空间上的衍射/散射光的光强度分布图案,由于该光强度图案与粒径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测定粒径和粒径分布。
在此,本发明中的粒径和粒径分布是由体积基准分布得到的。具体地说,可以使用Mastersizer2000(Malvern InstrumentsLtd.)测定机,在氮气气流中投入颗粒,使用附带的分析软件(以采用Mie理论的体积基准分布为基础的软件),测定粒径和粒径分布。
显示介质用颗粒的带电量固然依赖于其测定条件,但已知: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显示介质用颗粒的带电量基本上依赖于初始带电量、与隔壁的接触、与基板的接触、伴随经过时间的电荷衰减,特别是显示介质用颗粒的带电行为的饱和值是支配因素。
本发明人经过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可以在吹出法中使用同样的载体颗粒,测定显示介质用颗粒的带电量,由此,可以评价显示介质用颗粒的适当的带电特性值范围。
此外,在将本发明所制造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作为在气中空间驱动显示介质的干式信息显示用面板使用的情况下,对包围显示介质的空隙部分的气体进行管理是重要的,其有助于提高显示稳定性。具体地说,对于空隙部分的气体的湿度,25℃下的相对湿度为60%RH以下、优选为50%RH以下是重要的。
在图1(a)、(b)~图3(a)、(b)中,该空隙部分是指从夹在相对的基板1、基板2之间的部分中减去电极5、6(将电极设置于基板内侧时)、显示介质3(颗粒群或粉流体)的占有部分、隔壁4的占有部分(设置隔壁时)、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密封部分的、所谓显示介质所接触的气体部分。
空隙部分的气体只要是在上述的湿度范围内,其种类就没有限制,适合的是干燥空气、干燥氮气、干燥氩气、干燥氦气、干燥二氧化碳、干燥甲烷等。该气体必须在保持其湿度的条件下封入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例如在规定的湿度环境下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信息显示用面板的组装等,此外,施加用以防止湿气从外部侵入的密封材料、密封方法是重要的。
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基板与基板之间的间隔,只要显示介质可以移动、可以维持对比度即可,通常调整为10~500μm,优选为10~200μm。
为干式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情况下,相对的基板之间的空间中显示介质的体积占有率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5~60%。在超过70%的情况下,对显示介质的移动产生障碍,在不足5%的情况下,对比度容易变得不清晰。
实施例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比较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下述限定。另外,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按照下述基准评价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产品。
“显示介质的准备”
在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带电特性不同的白黑2种颜色的显示介质(颗粒群A、颗粒群B)作为显示介质。
颗粒群A如下制备:在丙烯酸聚氨酯树脂EAU53B(亚细亚工业(株)生产)/IPDI系交联剂Excel-Hardener HX(亚细亚工业(株)生产)中添加4重量份炭黑(MA100三菱化学(株))、2重量份电荷控制剂BONTRON E89(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Ltd.生产),混炼后,通过喷射磨粉碎,再使用混合装置(hybridizer apparatus)(奈良机械制作所(株)生产)施加机械冲击力制成大致球状之后进行分级而得到颗粒群A。所制备的颗粒群A是平均粒径为9.1μm、大致球状的负带电性的黑色颗粒群。
颗粒群B如下制备:在8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单体和2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酯单体中溶解0.5重量份AIBN(偶氮二异丁腈),分散20重量份经偶联剂处理成亲油性的氧化钛,将所得的溶液悬浮在10倍量的0.5%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硫酸钠)水溶液中,使其聚合,过滤、干燥后,使用分级机(MD S-2: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而制备颗粒群B。所制备的颗粒群B是平均粒径为8.5μm的正带电性的球状白色颗粒,将其作为颗粒群B。
“面板基板的制备”
准备带ITO电极的玻璃制透明基板(7cm×7cm□),在一个基板上制成高度50μm的肋,形成方形、格子状配置的隔壁。
隔壁的形成是如下进行的。在带ITO的玻璃上层压作为感光性薄膜的Nichigo-Morton Co.,Ltd.生产的干膜光致抗蚀剂NIT250,通过曝光、显影,形成所期望的线为30μm、间隔为320μm、间距为350μm的隔壁。另一个基板准备带ITO电极的玻璃制透明基板(7cm×7cm□)。
(主要技术方案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通过图5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将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的2种颗粒群(颗粒群A、颗粒群B)连续填充到形成有隔壁的一个基板的小室内。颗粒群A和颗粒群B的填充配置量为相同的体积量,并且调整为两种颗粒群合起来的体积占有率相对于将2个基板贴合形成的基板空间为25vol%。接着,使在小室内填充配置颗粒群的基板与另一个基板相互重合,利用环氧系粘接剂将基板周边的外周部分粘接、密封,封入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制备信息显示用面板。
<实施例2>
通过图6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将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的2种颗粒群(颗粒群A、颗粒群B)分别填充到形成有隔壁的基板的小室内和没有形成隔壁的另一个基板的小室内。颗粒群A和颗粒群B的填充配置量为相同的体积量,并且调整为两种颗粒群合起来的体积占有率相对于将2个基板贴合形成的基板空间为25vol%。接着,使在小室内填充配置颗粒群的2个基板相互重合,利用环氧系粘接剂将基板周边的外周部分粘接、密封,封入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制备信息显示用面板。
<比较例1>
使用粉体带电散布装置,在形成有隔壁的基板上将规定量的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直接以颗粒群A、颗粒群B的顺序散布到基板的小室内来填充,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信息显示用面板。即,不使用本发明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而制备信息显示用面板。
关于上述的实施例1、2和比较例1,研究显示介质填充后的状况和将基板重合后的面板的状况。结果在下表1中示出。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1
显示介质填充工序 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显示介质排列工序/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 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显示介质排列工序/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 粉体带电散布
显示介质填充后的状况 在隔壁上没有载上显示介质 在隔壁上没有载上显示介质 是在隔壁上载有显示介质的状态
将基板重合后的面板的状况 得到规定的面板厚度 得到规定的面板厚度 比规定的面板厚度厚,其面板厚度也不均匀。
由表1的结果可知以下内容。按照本发明的由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显示介质排列工序和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构成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填充显示介质而制备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在使用该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实施例1、2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不会在显示介质填充时在隔壁上载上显示介质,即使直接将基板重合作为面板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状况。另一方面,使用不用本发明的填充工序的粉体带电散布装置而填充显示介质的比较例1是如下状况,即,显示介质填充时在隔壁上载上显示介质,直接将基板重合作为面板时存在问题。
(第一优选实例的实施例)
<实施例11>
将带电特性不同的白黑2种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按照图11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连续填充到形成有隔壁的一个基板的小室内。首先,填充黑色显示介质(黑色颗粒群),以空气离子式的离子产生器(KEYENCE CORP ORATION.生产的SJ-F010)除电,然后重叠填充白色显示介质(白色颗粒群)。在下表2中示出对填充工序结束后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价的结果。
<实施例12>
除了将带电特性不同的白黑2种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的填充顺序颠倒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在下表2中示出对填充工序结束后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价的结果。
<实施例13>
除了在除电工序中使用电晕放电式的离子产生器(KEYENCE CORPORATION.生产的SJ-R036)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在下表2中示出对填充工序结束后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价的结果。
<比较例11>
除了不设置除电工序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在下表2中示出对填充工序结束后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价的结果。
表2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比较例11
除电工序 有空气离子式 有空气离子式 有电晕放电式
填充工序结束后的面板 显示介质不附着在隔壁 显示介质不附着在隔壁 显示介质不附着在隔壁 第二显示介质填充时,已
的状态 上,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的填充。 上,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的填充。 上,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的填充。 经填充的第一显示介质从小室飞出而附着在隔壁上,不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的填充。
由表2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1~13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填充,与此相对,比较例11在填充第二显示介质(在这里为白色显示介质)时,第一显示介质(在这里为黑色显示介质)飞出而不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的填充。
(第二优选实例的实施例)
<实施例21>
将带电特性不同的白黑2种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分别按照图13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和图14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分别填充(配置)到形成有隔壁的一个基板的小室内和未形成隔壁的另一个基板上,然后使填充了黑色显示介质(黑色颗粒群)的基板与填充了白色显示介质(白色颗粒群)的基板重合作为信息显示用面板。在下表3中示出对2个面板用基板结束填充工序并输送到基板重合工序后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价的结果。
<实施例22>
将带电特性不同的白黑2种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按照图15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根据显示介质的带电极性而分别准备的2个工序)分别填充(配置)到形成有隔壁的一个基板的小室内和未形成隔壁的另一个基板上,然后使填充了黑色显示介质(黑色颗粒群)的基板与填充了白色显示介质(白色颗粒群)的基板重合作为信息显示用面板。在下表3中示出对2个面板用基板结束填充工序并输送到基板重合工序后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价的结果。
<比较例21>
在填充后面板输送工序中,对所配置的连续的多个辊不施加电压的状态下进行面板基板输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下表3中示出对进行到面板基板输送工序并输送到基板重合工序后的状态进行观察评价的结果。
表3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比较例21
面板基板输送工序中的电压施加 有连续的多个电压施加辊 有电压施加带
面板基板输送工序结束后、基板重合前的面板基板的状况 显示介质不附着到隔壁上,填充的显示介质也没有飞散损失。 显示介质不附着到隔壁上,填充的显示介质也没有飞散损失。 显示介质附着到隔壁上,填充的显示介质有飞散损失。
由表3的结果可知以下内容。在实施例21、实施例22中,在显示介质填充后,在直到基板重合的面板基板输送工序中,从面板基板的背面侧进行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所具有的带电极性相反的电压施加,因此填充的显示介质在输送中不从基板的小室内飞出,也不附着在隔壁上,能直接进行基板的重合。另一方面,在比较例21中,在显示介质填充后,在直到基板重合的面板基板输送工序中,不从面板基板的背面侧进行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所具有的带电极性相反的电压施加,因此填充的显示介质在输送中从基板的小室内飞出,所填充的显示介质量有损失,在隔壁上也有显示介质的附着,因此不能直接进行基板的重合。
(第三优选实例的实施例)
在第三优选实例中,使用由上述的颗粒群B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其带电量为+10μC/g(正带电)。另外,面板基板的制备时,除了形成方形、格子状配置的隔壁以外,还形成六边形、蜂窝状配置的隔壁。
<实施例31>
在形成有方形、格子状配置的隔壁的基板上,载上与隔壁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掩模(开口比小室开口还稍微小的掩模),按照图16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向小室填充所准备的白色显示介质。填充配置量调节成相对于将2个基板贴合而形成的基板之间的体积占有率为25vol%。
接着,按照图16所示的掩模去掉工序,在对被配置在基板背面侧的吸引电位施加装置施加电压的状态下,从基板去掉载有显示介质的掩模而结束显示介质的填充。
<实施例32>
在形成有六边形、蜂窝状配置的隔壁的基板上,载上与隔壁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掩模(开口比小室开口还稍微小的掩模),按照图16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填充所准备的白色显示介质。填充配置量调节成相对于将2个基板贴合而形成的基板之间的体积占有率为25vol%。
接着,按照图16所示的掩模去掉工序,在对被配置在基板背面侧的吸引电位施加装置施加电压的状态下,从基板去掉载有显示介质的掩模而结束显示介质的填充。
<比较例31>
在形成有方形、格子状配置的隔壁的基板上,载上与隔壁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掩模(开口比小室开口还稍微小的掩模),按照图16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向小室填充所准备的白色显示介质。填充配置量调节成相对于将2个基板贴合而形成的基板之间的体积占有率为25vol%。
接着,在图16所示的掩模去掉工序中,在对被配置在基板背面侧的吸引电位施加装置不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即,不使用本发明的掩模去掉工序),从基板去掉载有显示介质的掩模而结束显示介质的填充。
<比较例32>
在形成有六边形、蜂窝状配置的隔壁的基板上,载上与隔壁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掩模(开口比小室开口还稍微小的掩模),按照图16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填充所准备的白色显示介质。填充配置量调制成相对于将2个基板贴合而形成的基板空间的体积占有率为25vol%。
接着,在图16所示的掩模去掉工序中,在对被配置在基板背面侧的吸引电位施加装置不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即,不使用本发明的掩模去掉工序),从基板去掉载有显示介质的掩模而结束显示介质的填充。
以上结果在表4中示出。
表4
实施例31 实施例32 比较例31 比较例32
有无吸引用电位施加装置的施加
掩模形状 方形 六边形 方形 六边形
掩模去掉时的观察结果 填充的显示介质不被掩模带走 填充的显示介质不被掩模带走 填充的显示介质被掩模带走,或者附着在隔壁上。 填充的显示介质被掩模带走,或者附着在隔壁上。
由表4的结果可知,在显示介质填充后的掩模去掉工序中使配置在基板背面侧的吸引用电位施加装置处于施加状态而去掉掩模的实施例31、实施例32,在所填充的显示介质不被掩模带走且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填充,但是在显示介质填充后的掩模去掉工序中使配置在基板背面侧的吸引用电位施加装置不处于施加状态而去掉掩模的比较例31、比较例32,在所填充的显示介质不被掩模带走或者被掩模带走的显示介质附着在隔壁上,不能进行规定量的显示介质填充。
(第四优选实例的实施例)
第四优选实例在上述的面板基板的制备中,在ITO电极设置导线,能够从外部电源对基板上的所有ITO电极施加相同的电位。
<实施例41>
使颜色和带电特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连续进行图19、图20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从而边向ITO电极施加100V的交流电压边连续地填充到形成有隔壁的一个基板的小室内。
<实施例42>
使颜色和带电特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连续进行图21、图22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填充(配置)到形成有隔壁的一个基板的小室内。在图21所示的工序中,V1=-150V、V2=-200V,在图22所示的工序中,V1=+150V、V2=+200V。
<比较例41>
除了不施加交流电压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操作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即,不使用本发明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
<比较例42>
使颜色和带电特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颗粒群A和颗粒群B)连续进行图21、图22所示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填充(配置)到形成有隔壁的一个基板的小室内。在图21所示的工序中,V1=-200V、V2=-150V,在图22所示的工序中,V1=+200V、V2=+150V。
在通过上述的填充到基板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中进行显示介质填充之后观察其状态,将评价的结果示于表5中。
表5
实施例41 实施例42 比较例41 比较例42
显示介质填充工序中的电位施加(Volt) 交流电压V=100 (正带电颗粒填充工序)V1=-150V、V2=-200V(负带电颗粒填充工序)V1=+150V、V2=+200V 不施加 (正带电颗粒填充工序)V1=-200V、V2=-150V(负带电颗粒填充工序)V1=+200V、V2=+150V
显示介质填充状况 显示介质不附着到隔壁上地进行填充。 显示介质不附着到隔壁上地进行填充。 显示介质不飞行且不能进行填充。 显示介质不飞行且不能进行填充。
由表5的结果可知,实施例41、实施例42中,对ITO电极施加交流电压或者使施加给ITO电极的电位V1和施加给基板背面侧的电位V2的关系为|V1|<|V2|,因此配置在感光体辊上的显示介质飞行而能够精度良好地填充到基板上小室内,但是比较例11、比较例12中,不对ITO电极施加交流电压或者使施加给ITO电极的电位V1和施加给基板背面侧的电位V2的关系不为|V1|<|V2|,因此配置在感光体辊上的显示介质不飞行,不能在基板上小室内填充显示介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信息显示用面板,适用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PDA、便携式电话、手提式终端机等可移动机器的显示部,电子书、电子报纸等电子纸,广告板、海报、黑板等布告板,台式电子计算机、家电产品、汽车用品等的显示部,点卡(point card)、IC卡等的卡显示部,电子广告、电子POP(Point Of Presence,Point Of Purchase advertising)、电子价签、电子存货标签、电子乐谱、RF-ID机器的显示部等。

Claims (17)

1.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两个基板间的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内封入由至少1种以上的颗粒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至少1种以上的显示介质,通过对显示介质施加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在于,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由如下工序构成:承载带电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基于静电潜像排列所承载的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排列工序;将排列的显示介质转印到小室内而进行填充的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排列工序中的基于静电潜像的图案构成一区域,该区域与基板上由隔壁形成的小室开口部对应且比小室开口部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带电的显示介质从显示介质带电供给装置供给到显示介质承载辊,实施所述显示介质带电承载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在感光体鼓表面形成规定图案的静电潜像,并在感光体鼓上基于静电潜像排列显示介质,从而实施所述显示介质排列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具有小室的基板通过排列的显示介质与转印装置之间,并将显示介质转印到小室内而进行填充,从而实施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种类的数目连续设置所述显示介质填充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两个基板,分别按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种类的数目设置所述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并且,显示介质填充工序是并行设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由如下工序构成: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第一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对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进行除电的除电工序;在填充了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的小室上,配置带有另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一种极性的电位,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第二显示介质填充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极性不同的2种显示介质具有不同的颜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工序: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的状态下,将在小室内填充了显示介质的基板输送到下一工序的填充后面板输送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输送部件输送填充了显示介质的基板,输送中,由设置在输送部件的与基板相反一侧的电压施加辅助部件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进行所述填充后面板输送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施加辅助部件是连续的多个电压施加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施加辅助部件是电压施加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工序:在隔壁上装上掩模并且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将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所填充的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的状态下,从隔壁去掉掩模的掩模去掉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并且对设在基板上的电极施加交流电压,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转印填充工序具备如下的显示介质填充工序:在基板的小室上配置带有一种极性的电的显示介质,从基板的背面侧施加与显示介质的极性相反的另一种极性的电位,并且对设在基板上的电极施加电位V1,在基板的背面侧施加电位V2,两电位的关系为|V1|<|V2|,将显示介质填充到小室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是颗粒群或粉流体。
CN200680014274XA 2005-04-26 2006-04-25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7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7923/2005 2005-04-26
JP2005127923 2005-04-26
JP131876/2005 2005-04-28
JP2005131876A JP4632850B2 (ja) 2005-04-28 2005-04-28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130652/2005 2005-04-28
JP2005130652A JP2006308819A (ja) 2005-04-28 2005-04-28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133941/2005 2005-05-02
JP2005133941A JP2006309046A (ja) 2005-05-02 2005-05-02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133928/2005 2005-05-02
JP2005133928A JP2006309045A (ja) 2005-05-02 2005-05-02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119327/2006 2006-04-24
JP2006119327A JP2006330707A (ja) 2005-04-26 2006-04-24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PCT/JP2006/308659 WO2006118116A1 (ja) 2005-04-26 2006-04-25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7014A true CN101167014A (zh) 2008-04-23
CN101167014B CN101167014B (zh) 2010-06-16

Family

ID=37307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42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7014B (zh) 2005-04-26 2006-04-25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35064B2 (zh)
KR (1) KR100926843B1 (zh)
CN (1) CN101167014B (zh)
WO (1) WO20061181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000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式颗粒型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2168B2 (ja) * 2007-03-08 2013-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表示素子用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電気泳動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20100077458A (ko) * 2008-12-29 2010-07-08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전자 종이 장치 및 그의 입자 어드레싱 방법
KR101407022B1 (ko) * 2009-09-14 2014-06-12 도쿄엘렉트론가부시키가이샤 입자 주입 장치 및 방법
KR101294342B1 (ko) * 2011-04-29 2013-08-06 주식회사 넥스트파피루스 반사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4153B1 (en) * 1999-05-14 2003-0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splay device
WO2003027763A1 (fr) 2001-09-19 2003-04-0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Afficheur d'image, procede d'affichage d'imag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afficheur d'image
JP4423838B2 (ja) * 2001-09-28 2010-03-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
JP2003241231A (ja) 2001-12-13 2003-08-27 Bridgestone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094137A (ja) * 2002-09-04 2004-03-25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分解方法
JP2004199003A (ja) 2002-12-20 2004-07-15 Bridgestone Corp 画像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4233575A (ja) * 2003-01-29 2004-08-19 Canon Inc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000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式颗粒型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114834A (ko) 2007-12-04
WO2006118116A1 (ja) 2006-11-09
KR100926843B1 (ko) 2009-11-13
US20090273826A1 (en) 2009-11-05
CN101167014B (zh) 2010-06-16
US7835064B2 (en) 2010-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7014B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1073031A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
CN101006386A (zh) 信息显示装置
JP4895528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6330707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0541304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
JP4925606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6139266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7127873A (ja) 表示媒体用粒子の選別方法
JP4679164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6309067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820576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0510927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0573295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
JP4863644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632850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084235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6309046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925708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122457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6308819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107402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122458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7114281A (ja) 表示媒体用粒子の選別方法
JP2006309045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