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6752A - 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6752A
CN101166752A CNA2004800286234A CN200480028623A CN101166752A CN 101166752 A CN101166752 A CN 101166752A CN A2004800286234 A CNA2004800286234 A CN A2004800286234A CN 200480028623 A CN200480028623 A CN 200480028623A CN 101166752 A CN101166752 A CN 101166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
polypeptide
peptide
nucleic acid
wss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86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R·克里姆佩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QUA BOUNT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QUA BOUNT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QUA BOUNT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QUA BOUNTY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66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6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00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42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vir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07K16/081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from D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2Bacterial cells; Fungal cells; Protozoal cells
    • A61K2039/523Bacterial cells; Fungal cells; Protozoal cells expressing foreign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ost/recipient, e.g. newborn with maternal antibodies
    • A61K2039/552Veterinary vacc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3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bir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1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dsDNA viruses
    • C12N2710/00011Details
    • C12N2710/18011Nimaviridae
    • C12N2710/18022New viral proteins or individual genes, new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aspects of known viral proteins or g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1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dsDNA viruses
    • C12N2710/00011Details
    • C12N2710/18011Nimaviridae
    • C12N2710/180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Zo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抑制甲壳类动物,特别是对虾属种(Penaeus sp.)的甲壳类动物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新组合物。更具体而言,所述的新组合物包含多肽或特异结合所述多肽的抗体,其中所述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对应于WSSV的表面蛋白Vp28的至少一部分。还公开了编码本发明的Vp28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还公开了使用所述新组合物抑制甲壳类动物的WSSV感染的方法。

Description

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
相关申请
[0001]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501,614(2003年9月9日递交)的优先权,其内容在此全部引用作为参考。
发明背景
[0002]病毒性疾病是全球虾水产业中的主要问题,其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最重要的病毒性病原体之一。由于WSSV导致的产业损失从1995-2002年超过了80亿美元。WSSV感染的虾变得昏睡的,显示食物消耗的降低,松散的表皮,并且经常在外骨骼下呈现白斑。该病毒感染大多数的甲壳类动物,但是只对虾是致死的。
[0003]WSSV病毒粒子是具包膜的核壳,其为杆状,大约275×120nm的大小,在颗粒的一个末端具有尾巴样的突出部分(Wongsteerasupaya Dis.Aqat.Org.21:69-77,1995)。双链环状DNA基因组大约305kb(参见例如van Hulten等人,Virology286:7-22,2001;WO 01/09340;WO 02/22664;和WO 03/070258)。根据序列和系统发生分析,WSSV是称为Nimaviridae的新病毒科的白点病毒属(Whispovirus)的成员,指的是病毒颗粒上的线样的极性延伸。
[0004]双链的WSSV基因组包围于蛋白质包膜中,所述的蛋白质包膜又被双层脂质膜覆盖。病毒蛋白穿插脂质膜并从成熟的病毒的表面伸出。所述的病毒蛋白质与虾的肠内层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分子相互作用,使病毒膜与虾的细胞膜非常靠近,因而导致两个膜的融合,使病毒DNA进入虾细胞。
[0005]WSSV基因组已经被测序(van Hulten等人,同上),并且鉴定了潜在的病毒蛋白。已经确定四种病毒蛋白质作为核壳的一部分或在病毒外膜表面上表达并定位。Vp28和Vp19在病毒表面,Vp35和Vp26为核壳的一部分。
[0006]免疫学的证据表明Vp28在病毒表面发挥作用,介导病毒感染(Van Hulten等人,Virology 285:228-233,2001)。这些研究是利用Vp28的抗体进行的,其抑制虾细胞的病毒感染。但是现有技术未确定与受体相互作用的Vp28区域。
[0007]本发明提供抑制白斑病毒感染的新的Vp28组合物和方法。
发明简述
[0008]本发明基于以下的发现,即Vp28是与甲壳类动物(例如虾)和海洋昆虫上的WSSV受体相互作用的主要蛋白质。本发明因此提供了通过施用Vp28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阻断剂来抑制WSSV感染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组合物,例如肽或抗体,其阻断Vp28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防止或抑制WSSV进入细胞。
附图简述
[0009]图1举例说明了用包含Vp28或Vp35的多肽(浓度为每吨25克或每吨5克)喂养虾时对WSSV感染的不同程度的防护效果。也包括了对照。
[0010]图2举例说明了不同饮食的虾暴露于WSSV之后的存活。
定义
[0011]此处使用的″Vp28肽″是指由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8个连续的氨基酸组成的肽。优选地,″Vp28肽″由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44个连续的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即,该氨基酸序列可能具有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或43,并优选至少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或177个连续的氨基酸。″Vp28肽″由″Vp28多核苷酸″编码,本申请所用的这两个术语都包括天然产生的和重组的形式。另外,″Vp28肽″和″Vp28多核苷酸″还可能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保守性替换的所有变体,其在下面详述,只要所述的变体不改变“包含Vp28肽的多肽”抑制对虾属(Penaeussp.)细胞的WSSV感染的能力。
[0012]此处所用的“包含Vp28肽的多肽”是指包含其一部分氨基酸序列来自Vp28氨基酸序列,即上述的“Vp28肽”,而其氨基酸序列的其他部分是与Vp28异源的,即来自非全长Vp28氨基酸序列的来源。
[0013]″全长″Vp28蛋白或核酸是指多肽或多核苷酸序列或其变体,其包含通常包含于一种或多种天然发生的野生型Vp28多核苷酸或多肽序列中的所有元件。″全长″可能在各种翻译后加工或剪接(包括可变剪接)阶段之前或之后。SEQ ID NO:2是全长Vp28多肽的代表性氨基酸序列。
[0014]术语″分离的″、″纯化的″或″生物学纯的″是指充分或基本上不含有其天然状态下所见的通常与其一起存在的成分的物质。纯度和均质性通常使用分析化学技术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高效液相层析进行测定。为存在于制剂中的主要物质的蛋白质或核酸是充分纯化的。特别是,分离的核酸与天然包围该基因并编码蛋白的一些开发阅读框架分开,所述的蛋白不是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术语″纯化的″是指核酸或蛋白质在电泳凝胶中基本上产生一条带。优选地,其意味着所述的核酸或蛋白质是至少85%纯,更优选至少95%纯,并最优选至少99%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纯度″或″纯化″是指从欲被纯化的组合物中除去至少一种污染物。在这种意义上,纯化不要求被纯化的化合物是均一的,即100%纯。
[0015]术语″多肽″、″肽″和″蛋白质″在这里互换使用,是指氨基酸残基的多聚物。该术语适用于其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是对应的天然发生的氨基酸的人工化学模拟物的氨基酸多聚物,也适用于天然发生的氨基酸多聚物,那些包含修饰的残基的多聚物和非天然发生的氨基酸多聚物。
[0016]术语″氨基酸″是指天然发生的和合成的氨基酸,以及与天然发生的氨基酸发挥相似功能的氨基酸类似物和氨基酸模拟物。天然发生的氨基酸是那些由遗传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以及那些后来修饰的氨基酸,例如羟基脯氨酸、γ-羧基谷氨酸和O-磷酸丝氨酸。氨基酸类似物是指与天然发生的氨基酸具有相同的基本化学结构(例如与氢结合的α碳,羧基,氨基和R基团)的化合物,例如,高丝氨酸、正亮氨酸、甲硫氨酸亚砜(methionine sulfoxide)、甲硫氨酸甲基锍(methionine methyl sulfonium)。这样的类似物可能具有修饰的R基团(例如正亮氨酸)或修饰的主链,但是保持与天然发生的氨基酸相同的基本化学结构。氨基酸模拟物是指具有与氨基酸的一般化学结构不同的结构的化合物,但是其发挥与天然发生的氨基酸相似的功能。
[0017]这里通过氨基酸通常已知的三字母符号或通过IUPAC-IUBBiochemical Nomenclature Commission建议的单字母符号来引用氨基酸。同样地,核苷酸通过其普遍认可的单字母密码来引用。
[0018]″保守性修饰的变体″对氨基酸和核酸序列都适用。对于特定的核酸序列,保守性修饰的变体是指那些编码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氨基酸序列的核酸,或者如果所述的核酸不编码氨基酸序列时,是指基本相同或相关(例如天然邻接的序列)。由于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大量功能上相同的核酸编码大多数的蛋白质。例如,密码子GCA、GCC、GCG和GCU都编码氨基酸丙氨酸。因此,在每个由某一密码子确定的丙氨酸位置处,该密码子可以被改变为所述的其他相应的密码子,而不改变编码的多肽。这种核酸变异为“沉默变异”,其是一种保守性修饰的变异。此处所述的每一编码多肽的核酸序列还包括该核酸的沉默变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核酸中的每个密码子(除了AUG,其通常是甲硫氨酸的唯一密码子,还有TGG,其通常是色氨酸的唯一密码子)都能被修饰产生功能上相同的分子。因此,通常对于表达产物而非实际的探针序列而言,在所述的序列中包含了编码多肽的核酸中的沉默变异。
[0019]至于氨基酸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对核酸、肽、多肽或蛋白质序列的个别的替换、缺失或插入改变、添加或缺失编码序列中的单个氨基酸或少量氨基酸,如果所述的改变导致用化学类似的氨基酸替换氨基酸,其是“保守性修饰的变体”。提供功能上类似的氨基酸的保守性替换表本领域众所周知。除了但是并不排除本发明的多态性变体、种间同源物以及等位基因,该保守性修饰的变体通常为如下的互相的保守性替换:1)丙氨酸(A),甘氨酸(G);2)天门冬氨酸(D),谷氨酸(E),3)天门冬酰胺(N),谷氨酰胺(Q);4)精氨酸(R),赖氨酸(K);5)异亮氨酸(I),亮氨酸(L),甲硫氨酸(M),缬氨酸(V);6)苯丙氨酸(F),酪氨酸(Y),色氨酸(W);7)丝氨酸(S),苏氨酸(T);和8)半胱氨酸(C),甲硫氨酸(M)(参见例如Creighton,proteins(1984))。
[0020]可以通过不同组织水平描述大分子结构例如多肽结构。对于这种组织的一般描述,参见例如Albert等人,Molecular Biologyof the Cell(3rd,1994)和Cantor&Schimmel,Biophysical ChemistryPart I:The Conformation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1980)。“一级结构”是指具体肽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多肽内局部有序的三维结构。这些结构被称为结构域。结构域是通常形成该多肽的紧密单元的多肽部分,并通常25至大约500个氨基酸长。典型的结构域由较弱组织部分例如β-折叠和α-螺旋片段组成。“三级结构”是指多肽单体的完整的三维结构。“四级结构”是指通常由独立的三级单元通过非共价键缔合形成的三维结构。
[0021]″核酸″或″寡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此处所用的语法上的等价物是指至少两个共价连接在一起的核苷酸。寡核苷酸通常大约5,6,7,8,9,10,12,15,25,30,40,50或更多个核苷酸长或多达大约100个核苷酸长。核酸和多核苷酸是任意长度的多聚物,包括更长的长度,例如200、300、500、1000、2000、3000、5000、7000、10000等。本发明的核酸通常含有磷酸二酯键,但是在某些情况,包括可能具有可变的主链以及肽核酸主链和键的核酸类似物,包含例如氨基磷酸酯、硫代磷酸酯(phosphorothioate)、二硫代磷酸酯(phosphorodithioate)或O-methylphophoroamidite键(参见Eckstein,Oligonucleotides and Analogues:A Practical Approa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其他类似物核酸包括那些具有正主链(positive backbone);非离子主链以及非核糖主链的核酸类似物,包括那些描述于以下文献中的核酸类似物:美国专利Nos.5235033和5034506,以及ASC Symposium Series 580,CarbohydrateModifications in Antisense Research,Sanghui&Cook,Eds的第6章和第7章。包含一个或多个碳环糖的核酸也包括在核酸定义中。可以为多种原因对核糖磷酸主链进行修饰,例如,为了增加该分子在生理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半衰期或作为生物芯片上的探针。可以制备天然发生的核酸和类似物的混合物;或可以制备不同核酸类似物的混合物以及天然发生的核酸和类似物的混合物。
[0022]多种参考文献公开了此类核酸类似物,包括例如氨基磷酸酯键(Beaucage等人,Tetrahedron 49(10)):1925(1993)以及其中的参考文献;Letsinger,J.Org.Chem。35:3800(1970);Sprinzl等人,Eur.J.Biochem.81:579(1977);Letsinger等人,Nucl.AcidsRes.14:3487(1986);Sawai等人,Chem.Lett.805(1984),Letsinger等人,J.Am.Chem.Soc.110:4470(1988);以及Pauwels等人,ChemicaScripta 26:141 91986)),硫代磷酸酯键(Mag等人,Nucleic AcidsRes.19:1437(1991);以及美国专利No.5644048),二硫代磷酸酯键(Briu等人,J.Am.Chem.Soc.111:2321(1989)),O-methylphophoroamidite键(参见Eckstein,Oligonucleotides andAnalogues:A Practical Approa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和肽核酸主链和键(参见Egholm,J.Am.Chem.Soc.114:1895(1992);Meier等人,Chem.Int.Ed.Engl.31:1008(1992);Nielsen,Nature,365:566(1993);Carlsson等人,Nature 380:207(1996),所有这些被引入以供参考)。其他类似物核酸包括具有正主链(Denpcy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92:6097(1995);非离子主链(U.S.Patent Nos.5,386,023,5,637,684,5,602,240,5,216,141和4,469,863;Kiedrowshi等人,Angew.Chem.Intl.Ed.English30:423(1991);Letsinger等人,J.Am.Chem.Soc.110:4470(1988);Letsinger等人,Nucleoside & Nucleotide 13:1597(1994);ASC Symposium Series 580,″Carbohydrate Modifications inAntisense Research″,Ed. Y.S.Sanghui和P.Dan Cook,第2章和第3章;Mesmaeker等人,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 Lett.4:395(1994);Jeffs等人,J.Biomolecular NMR 34:17(1994);Tetrahedron Lett.37:743(1996))和非核糖主链的核酸,包括描述于下列文献中的那些:U.S.专利Nos.5,235,033和5,034,506,以及ASC Symposium Series 580,″Carbohydrate Modifications inAntisense Research″,Ed. Y.S.Sanghui and P.Dan Cook,第6章和第7章。包含一个或多个碳环糖的核酸也包括在核酸的定义中(参见Jenkins等人,Chem.Soc.Rev.(1995)pp 169-176)。Rawls,C & E News June 2,1997第35页中也描述了几种核酸类似物。所有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引用以供参考。
[0023]其他类似物包括肽核酸(PNA),其为肽核酸类似物。与天然发生的核酸的高电荷磷酸二酯键主链不同,这些主链在中性条件下基本是非离子性的。这产生两个优点。首先该PNA主链表现改善的杂交动力学。由于错配的与完全匹配的碱基对,PNA在熔点温度(Tm)上具有较大的变化。由于内部错配DNA和RNA通常在Tm上表现2-4℃的下降。对于非离子型PNA主链,所述的下降接近7-9℃。类似的,由于他们的非离子性质,连接在这些主链上的碱基的杂交对于盐浓度相对不敏感。另外,PNA不被细胞酶降解,因此能更稳定。
[0024]核酸可能是所述的单链的或双链的,或含有双链或单链序列都有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单链的描述也限定了互补链的序列;因此,此处描述的序列也提供了该序列的互补序列。核酸可能是DNA(基因组的和cDNA)、RNA或杂合子,其中核酸可能包含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组合,以及碱基包括尿嘧啶、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鸟嘌呤、次黄嘌呤核苷、黄嘌呤、次黄嘌呤、异胞嘧啶(isocytosine)、异鸟嘌呤(isoguanine)等的组合。″转录本″通常是指天然产生的RNA,例如pre-mRNA、hnRNA或mRNA。此处所用的术语″核苷″包括核苷酸和核苷以及核苷酸类似物和修饰的核苷,如氨基修饰的核苷。另外,″核苷″包括非天然产生的类似物结构。因此例如肽核酸的单一单元,每个都包含碱基,在此称为核苷。
[0025]在提到细胞或核酸、蛋白质或载体时使用的术语″重组的″是指所述的细胞、核酸、蛋白质或载体已经通过引入异源核酸或蛋白质或天然核酸或蛋白质的改变而被修饰,或者所述的细胞衍生自如此修饰的细胞。因此,例如重组的细胞表达在该细胞的天然形式(非重组的)内不存在的基因,或者表达异常表达、低表达或根本不表达的天然基因。此处的术语″重组核酸″是指未在天然情况通常发现的形式的、一般通过例如使用聚合酶和核酸内切酶的核酸操作最初在体外形成的核酸。以这种方式获得了可操作连接的不同的核酸。因此,通过连接通常不相连的DNA分子而体外形成的线性的分离的核酸或表达载体都被认为是本发明目的的重组的。应当理解一旦制备了重组的核酸并重新引入宿主细胞或生物体,其将非重组地复制,即使用宿主细胞的体内细胞机制而不是体外操作;但是,该核酸一旦被重组制备,尽管其后是非重组复制的,但是其仍然被认为是本发明目的的重组的。类似地,″重组蛋白质″是使用重组技术制备的蛋白质,即通过上述的重组核酸的表达制备的蛋白质。
[0026]当用于核酸部分时术语″异源的″是指该核酸包含两个或多个亚序列,所述的亚序列在自然中通常不以相同的相互关系存在。例如,所述的核酸通常是重组产生的,具有两个或多个序列,例如来自安排用于制备新的功能性核酸的不相关基因,例如来自一个来源的启动子和来自另一来源的编码区。类似地,异源蛋白质通常指两个或多个亚序列,它们在自然中不以相同的相互关系存在(例如融合蛋白质)。
[0027]″启动子″是指指导核酸转录的一系列核酸控制序列。此处所用的启动子包括在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必要核酸序列,例如在聚合酶II型启动子的情况下的TATA元件。启动子可选地还包括远侧增强子或抑制子元件,其可以位于远离转录起始位点多达几千碱基对处。
[0028]″组成型″启动子是在大多数环境和发育条件下有活性的启动子。″诱导型″启动子是环境或发育调节下有活性的启动子。术语“可操作连接”是指核酸表达控制序列(如启动子或系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与另一核酸序列之间的功能性连接,其中所述的表达控制序列指导相应于另一序列的核酸序列的转录。
[0029]″表达载体″是重组或合成产生的核酸构建体,具有一系列的特定的核酸元件,所述的元件能使特定的核酸在宿主细胞中转录。所述的表达载体可以是质粒、病毒的一部分或核酸片段。通常所述的表达载体包括与启动子可操作性连接的欲被转录的核酸。
[0030]短语“与...选择性(或特异性)杂交”是指如果在复杂混合物(例如总细胞或文库DNA或RNA)中存在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在严紧杂交条件下某一分子只与所述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结合、形成双链(duplexing)或杂交。
[0031]短语″严紧杂交条件″是指这样一种条件,在该条件下,探针将与通常在核酸的复杂混合物中的其靶亚序列杂交,但是不与其他序列杂交。严紧条件是序列依赖性的,在不同的情况会不同。较长的序列在较高的温度下特异性杂交。有关核酸杂交的广泛的指南参见Tijssen,Technique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Biology--Hybridization with Nucleic Probes,″Overview ofprinciples of hybridiza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nucleic acidassays″(1993)。对于特定的序列,在限定的离子强度pH下,通常选择严紧条件为低于热熔解温度(Tm)5-10℃。Tm是一定的离子强度、pH和核酸浓度下的温度,在该温度平衡时50%的与靶物质互补的探针与靶序列杂交(当靶序列过剩时,在Tm,在平衡时50%的探针被占用)。严紧条件是如下的条件:盐浓度低于大约1.0M钠离子,通常大约0.01-1.0M钠离子浓度(或其他盐),pH 7.0-8.3,对于短探针(例如10-50个核苷酸)温度为至少大约30℃,对于长探针(例如大于50个核苷酸)是至少大约60℃。也可以通过加入去稳定剂如甲酰胺获得严紧条件。对于选择性或特异性杂交,阳性信号至少是背景的两倍,优选10倍于背景杂交。示例性的严紧杂交条件可以如下:50%甲酰胺,5xSSC,和1%SDS,42℃温育,或,5xSSC,1%SDS,65℃温育,在65℃用0.2xSSC和0.1%SDS洗涤。对于PCR,通常大约36℃的温度用于低严紧性扩增,但退火温度可能根据引物的长度在大约32℃-48℃变化。对于高严紧性PCR扩增,典型的温度是大约62℃,但高严紧性退火温度可以根据引物长度和特异性为大约50℃至大约65℃。对于高和低严紧性扩增的典型循环条件包括90℃-95℃30sec-2min.的变性阶段,持续30sec.-2min.的退火阶段,和大约72℃ 1-2min的延伸阶段。在例如Innis等(1990)PCRProtocols,A Guide to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Academic Press,Inc.N.Y.中提供了用于低和高严紧性扩增反应的方案和指南。
[0032]在严紧条件下彼此不杂交的核酸如果他们编码的多肽实质上相同,那么他们仍是实质上相同的。这种情况发生在例如当使用遗传密码子所允许的最大密码子简并性产生核酸拷贝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核酸通常在中度严紧杂交条件下杂交。示例性的“中度严紧杂交条件”包括在40%的甲酰胺、1M NaCl、1%SDS的缓冲液中37℃杂交,在1XSSC中45℃的洗涤。阳性杂交是背景的至少两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容易地认识到可以使用替代的杂交和洗涤条件来提供类似的严紧性条件。在许多参考文献中提供了确定杂交参数的另外的指南,例如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3rd ed.2001)和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Ausubel等人,eds.,1994).
[0033]“抗体”是指免疫球蛋白家族的糖蛋白或包含免疫球蛋白片段的多肽,能够非共价、可逆地并以特异方式结合相应的抗原。典型的抗体结构单位是四聚体。每个四聚体由两对相同的多肽链组成,每对具有一条“轻链”(大约25kD)和一条″重链″(大约50-70kD),通过二硫键连接。公认的免疫球蛋白基因包括κ、λ、α、γ、δ、ε和μ恒定区基因以及无数的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将轻链分为κ或λ类。重链分为γ、μ、α、δ或ε类,其依次分别限定了免疫球蛋白种类IgG、IgM、IgA、IgD和IgE。每条链的N-末端限定了可变区,其大约100-110或更多个氨基酸,主要负责抗原识别。术语可变轻链(VL)和可变重链(VH)分别是指轻链和重链的这些区。
[0034]此处所用的术语抗体包括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以及包括体内产生的抗体,例如用抗原免疫的动物产生的抗体,以及体外产生的抗体,例如杂交瘤产生的抗体。该术语还包括单链抗体(ScFv)。
[0035]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技术制备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参见例如Kohler & Milstein,Nature 256:495-497,1975;Kozbor等人,Immunology Today 4:72,1983;Cole等人,Monoclonal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pp.77-96.Alan R.Liss,Inc.,1985)。可以修改制备单链抗体的技术(U.S.专利No.4,946,778)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多肽的抗体。还可以使用转基因小鼠或其他生物如其他哺乳动物来表达人源化抗体。或者可以使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来鉴定特异性结合选择的抗原的抗体和异聚的Fab片段(参见例如,McCafferty等人,同上;Marks等人,Biotechnology,10:779-783,1992)。
[0036]此处所用的用来描述抗原(例如Vp28多肽)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术语″特异性结合″是指结合于特定抗原上的抗体的检测是抗所述抗原的抗体的存在所决定的,所述的抗体通常存在于其他抗体和蛋白质的不均一群体中。在指定的免疫测定条件下,指定可检测的信号至少是背景信号的两倍。因此,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结合应该产生至少两倍于背景的信号,更通常是高于背景10倍至100倍的信号。
[0037]此处所用的术语″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抑制″是指在易感种动物中WSSV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降低,如暴露于WSSV后显示疾病症状(包括死亡)的动物数量的降低所显示的。如果相对于对照群体,某一肽降低感染性至少10%,通常至少20%,典型地至少50%或更高时就实现了WSSV感染的抑制。
[0038]此处所用的术语″甲壳类动物″包括任何和所有的甲壳类物种,包括通常称为″虾″、″螃蟹″和″龙虾″,如双虾属(Penaeus)、Litopenaeus、Marsupenaeus、Fenneropenaeus和Farfantepenaeus的那些甲壳类动物。
发明详述
I.介绍
[0039]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的发现,即病毒蛋白质Vp28介导WSSV和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所述的结合是WSSV感染过程中的必要步骤。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抑制WSSV感染的有效的手段,即通过给予易受WSSV感染的物种无病毒的Vp28蛋白,由此细胞表面受体将不能被WSSV利用。在本发明中已经对Vp28片段(以及其相应的编码多核苷酸序列)的阻断WSSV结合、并因此抑制WSSV感染的能力进行了进一步鉴定。因此,包含至少一个该Vp28的此类功能性片段的多肽可以被用于抑制虾、龙虾、螃蟹、喇蛄(crawfish)和其他甲壳类动物的WSSV感染。
II.Vp28多肽
[0040]Vp28多肽是具有抑制WSSV感染能力的Vp28的片段。此类片段包含SEQ ID NO:2中28-204位的至少8个连续的氨基酸残基。所述的多肽可以是任何长度,但是优选大小是150或更少的氨基酸。示例性的片段如SEQ ID NOs:3-8所示。Vp28多肽包括保持WSSV抑制活性的包含保守性替换(例如Val替换Leu,Asp替换Glu,Lys替换Arg或His,以及Gly替换Ser或Thr)的变体。
[0041]WSSV-抑制活性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技术容易地确定。例如,可以使用实施例2举例说明的方法评价一个肽的抑制虾或其他甲壳类动物群体的WSSV感染的能力。通常通过测定感染后动物的存活确定感染。如果相对于对照群体,一个肽降低了至少10%,通常至少20%,通常至少50%或更多的感染性,则实现了WSSV抑制。
[0042]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也可以使用终点法(endpoint)而非存活来测定WSSV感染的水平。例如,可以使用WSSV蛋白的抗体,包括本发明Vp28多肽的抗体确定感染性来确定感染水平。
A.原核和真核生物中重组体产量
[0043]可以使用重组遗传学领域的常规技术,根据编码此处所述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制备本发明的Vp28多肽。教导本发明中使用的一般重组技术方法的基础教材包括Sambrook等人,Molecular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3rd ed.2001);Kriegler,GeneTransfer and Expression:A Laboratory Manual(1990);以及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Ausubel等人,eds.,1994))。
[0044]核酸的大小以千碱基(kb)或碱基对(bp)表示。这是根据琼脂糖或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根据测序的核酸或根据公开的DNA序列的估计。蛋白质的大小以千道尔顿(kDa)或氨基酸残基数表示。蛋白质大小是从凝胶电泳、测序的蛋白质或从衍生的氨基酸序列或从公开的蛋白质序列进行估计的。
[0045]不可商业获得的寡核苷酸可以根据Beaucage & Caruthers,Tetrahedron Letts.22:1859-1862(1981)首次描述的固相氨基磷酸三酯法,使用自动化合成仪,按照Van Devanter等人,NucleicAcids Res.12:6159-6168(1984)所述化学合成。通过天然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或通过如Pearson & Reanier,J.Chrom.255:137-149(1983)所述的阴离子交换HPLC纯化寡核苷酸。
[0046]可以在克隆后使用例如Wallace等人,Gene 16:21-26(1981)的用于测序双链模板的链终止法验证克隆的基因和合成的寡核苷酸的序列。
表达系统
[0047]为获得编码Vp28多肽的核酸的高水平表达,通常可以将编码Vp28多肽的多核苷酸亚克隆入含有指导转录的强启动子、转录/翻译终止子以及如果对于编码蛋白质的核酸时的用于翻译起始的核糖体结合位点的表达载体中。合适的细菌启动子本领域公知,并在例如Sambrook等人(同上)以及Ausubel等人(同上)中描述。用于表达Vp28多肽的细菌表达系统可在例如大肠杆菌(E.coli)、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和柄杆菌属(Caulobacter)中获得。用于此类表达系统的试剂盒可以商业获得。用于哺乳动物细胞、酵母和昆虫细胞的真核表达系统为本领域公知,并且可商业获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真核表达载体是腺病毒载体、腺伴随载体或反转录病毒载体。
[0048]用于指导异源核酸表达的启动子取决于具体的应用。所述的启动子可选地位于离该异源转录起点的距离与其在天然环境下离转录起点的距离相同。但是正如本领域已知,该距离可以发生一些变异而不影响启动子功能。
[0049]除了所述的启动子,所述的表达载体通常含有转录单元或表达盒,其含有Vp28多肽编码核酸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所需的另外的元件。因此典型的表达盒含有可操作连接于编码Vp28多肽的核酸序列的启动子以及转录本有效多腺苷酸化所需的信号、核糖体结合位点以及翻译终止。编码Vp28的核酸序列可能通常与可切割的信号肽序列连接,以促进转化的细胞的编码的蛋白质的分泌。该信号肽可包括来自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胰岛素和神经元生长因子以及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的保幼激素酯酶的信号肽。如果基因组DNA被用作结构基因,则表达盒的其他元件可以包括增强子,带有功能性剪接供体和受体位点的内含子。
[0050]除了启动子序列外,表达盒还应该包含结构基因下游的转录终止区以提供有效的终止。所述的终止区可从与启动子序列相同的基因获得或可从不同的基因获得。
[0051]用于将遗传信息转移进细胞的特别的表达载体不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使用用于在真核或原核细胞中表达的任何常规载体。标准的细菌表达载体包括质粒,例如基于pBR 322的质粒,pSKF,pET23D,以及融合表达系统,如GST和LacZ。也可以将表位标签添加到重组蛋白上以提供方便的分离方法,例如c-myc。
[0052]含有来自真核病毒的调节元件的表达载体通常用于真核表达载体,例如SV40载体,乳头瘤病毒载体以及衍生自EB(Epstein-Barr)病毒的载体。其他示例性真核载体包括pMSG,pAV009/A+,pMTO10/A+,pMAMneo-5,杆状病毒pDSVE,以及其他允许在下列启动子的指导下表达蛋白质的载体:SV40早期启动子、SV40晚期启动子、金属硫蛋白启动子、鼠乳腺肿瘤病毒启动子、Rous肉瘤病毒启动子、多角体蛋白启动子或其他显示对真核细胞中表达有效的启动子。
[0053]一些表达系统具有提供基因扩增的标志,如胸苷激酶、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以及二氢叶酸还原酶。或者,不包括基因扩增的高产量表达系统也是合适的,如在昆虫细胞中使用杆状病毒载体,其中Vp28多肽编码核酸在多角体蛋白启动子或其他强杆状病毒启动子的指导下。
[0054]通常包含于表达载体中的元件也包括在大肠杆菌中起作用的复制子,能筛选带有重组质粒的细菌的编码抗生素抗性的基因,以及在质粒非必须区域的唯一限制性位点以插入真核序列。所选择的特定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不是关键的,本领域已知的许多抗性基因中的任一种都适合。如果必要,可以任选原核序列,只要其不干扰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
[0055]如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可以对任何Vp28多肽或其编码序列产生多种保守性替换而仍然保持其WSSV阻断活性。另外,也可以对多核苷酸编码序列产生修饰以在特定表达宿主中提供偏爱密码子使用而不改变Vp28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转染方法
[0056]使用标准的转染方法来产生表达大量Vp28多肽的细菌、哺乳动物、酵母或昆虫细胞系,然后使用标准方法纯化所述多肽(参见例如Colley等人,J.Biol.Chem.264:17619-17622(1989);Guideto Protein Purification,in Methods in Enzymology,vol.182(Deutscher,ed.,1990))。通过标准方法进行真核和原核细胞的转化(参见例如,Morrison,J.Bact.132:349-351(1977);Clark-Curtiss&Curtiss,Methods in Enzymology 101:347-362(Wu等人,eds,1983).
[0057]可使用任何众所周知的方法将外原核苷酸序列引入宿主细胞中。这些方法包括使用磷酸钙转染、polybrene、原生质体融合、电穿孔、脂质体、显微注射、plasma载体、病毒载体以及任何其他已知的用于将克隆的基因组DNA、cDNA、合成DNA或其他外源遗传物质引入宿主细胞的方法(参见例如Sambrook等人,同上)。只要所使用的特定遗传工程方法能成功地将至少一种基因引入能表达Vp28多肽的宿主细胞。
重组多肽的纯化
[0058]将表达载体引入到所述的细胞之后,在有助于所述的Vp28多肽表达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被转化的细胞,使用标准方法从所述的培养物中回收所述的多肽(参见例如,Scopes,Protein Purific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1982);U.S.专利No.4,673,641;Ausubel等人,同上;以及Sambrook等人,同上)。
1.来自重组细菌的蛋白质的纯化
[0059]当本发明的Vp28多肽在转化的细菌中大量重组产生时(通常在启动子诱导之后,但表达可能是组成性的),蛋白质可能形成不溶性的聚集体。有几种方案可以适于蛋白质包含体的纯化。例如,聚集体蛋白(以下称为包含体)的纯化通常涉及通过通常但不限于在大约100-150μg/ml的溶菌酶和非离子去污剂0.1%Nonidet P40的缓冲液中温育来破坏细菌细胞而提取、分离和/或纯化包含体。可以使用Polytron grinder(Brinkman Instruments,Westbury,NY)研磨细胞悬液。或者,可以在冰上超声细胞。另外的裂解细菌的方法描述Ausubel等人(同上)和Sambrook等人(同上)中,并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
[0060]一般离心所述的细胞悬液,将含有包含体的沉淀重悬于不溶解包含体但洗涤所述的包含体的缓冲液中,例如20mM Tris-HCl(pH7.2),1mM EDTA,150mM NaCl和2%Triton-X100(一种非离子去污剂)。可能需要重复洗涤步骤以尽可能多地除去细胞碎屑。保留的包含体沉淀可重悬于合适的缓冲液中(例如20mM磷酸钠,pH 6.8,150mM NaCl)。其他合适的缓冲液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0061]洗涤步骤后,加入既是强的氢受体又是强的氢供体的溶剂(或者各具有所述特性之一的溶剂的组合)溶解包含体。然后形成包含体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用相容性的缓冲液稀释或透析复性。合适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尿素(大约4 M-大约8M)、甲酰胺(至少大约80%,体积/体积),和盐酸胍(大约4M至大约8M)。一些能增加形成聚集体蛋白质溶解的溶剂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70%的甲酸不适于用于该方法中,因为可能引起蛋白质的不可逆的变性,从而缺乏免疫原性和/或活性。尽管盐酸胍和类似的试剂是变性剂,但是其变性不是不可逆的,除去(例如通过透析)或稀释所述的变性剂,可以产生复性,使得重新形成免疫学和/或生物学活性的目的蛋白质。溶解后,所述的蛋白质可以与其他细菌蛋白质通过标准的分离技术分离。
[0062]或者,可以从细菌周质中纯化蛋白质,例如重组的Vp28多肽。如果重组蛋白被运到细菌周质中,则可以通过冷的渗透压休克(cold osmotic shock)以及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分离细菌周质部分(参见Ausubel等人,同上)。为了从周质中分离重组蛋白,将所述的细菌细胞离心形成沉淀。将该沉淀重悬于含有20%蔗糖的缓冲液中。为裂解细胞,将细菌离心并将沉淀重悬于冰冷的5mM MgSO4中,并在冰浴中保持大约10分钟。离心细胞悬液,倾析上清并保存。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标准的分离技术可以将存在于上清中的重组蛋白与宿主蛋白分离。
2.用于纯化的标准蛋白分离技术
(a)溶解度分级分离(Solubility Fractionation)
[0063]经常作为初始步骤,并且如果蛋白混合物复杂时,初始的盐分级分离可以从目的重组蛋白(例如重组Vp28多肽)分离许多不需要的宿主细胞蛋白质(或来自细胞培养基的蛋白质)。优选的盐是硫酸铵。硫酸铵通过有效降低蛋白混合物中的水量而沉淀蛋白。然后蛋白质基于其溶解度发生沉淀。越加疏水的蛋白越容易在较低的硫酸铵浓度下沉淀。典型的方案是向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合的硫酸铵使所得的硫酸铵浓度为20-30%。这将沉淀大多数疏水性蛋白质。弃掉沉淀(除非目的蛋白是疏水性的),并向上清中加入硫酸铵至已知沉淀目的蛋白的浓度。然后在缓冲液中溶解沉淀,并且如果必要通过透析或渗滤除去过量的盐。其他根据蛋白溶解度的方法(例如冷乙醇沉淀)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且也可以用于分级分离复杂蛋白质混合物。
(b)大小差异过滤
[0064]基于计算分子量,可以使用不同孔径(pore size)的膜(例如Amicon或Millipore膜)的超滤将较大和较小的蛋白质分离。第一步,用具有比目的蛋白(例如Vp28多肽)分子量低的分子量截留值的孔径的膜超滤蛋白质混合物。然后用具有大于目的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分子截留值的膜对超滤的保留物进行超滤。重组的蛋白质将通过膜进入滤液中。然后可以如下所述对滤液进行层析。
(c)柱层析
[0065]可以基于目的蛋白(如Vp28多肽)的大小、表面静电荷、疏水性和对配体的亲和性将其与其他蛋白质分开。另外,可以将针对Vp28多肽产生的抗体缀合到柱基质上,免疫纯化Vp28多肽。所有这些方法为本领域所公知。
[0066]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层析技术可以以任何规模并使用来自许多不同的制造商(例如Pharmacia Biotech)的设备进行。
B.Vp28多肽的化学合成
[0067]另外,本发明的Vp28多肽可使用常规的肽合成或其他本领域公知的方案化学合成。
[0068]可以使用类似于Merrifield等人,J.Am.Chem.Soc.,85:2149-2156(1963);Barany和Merrifield,Solid-Phase PeptideSynthesis,The Peptides:Analysis,Synthesis,Biology Grossand Meienhofer(eds.),Academic Press,N.Y.,vol.2,pp.3-284(1980);和Stewart等人,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2nd ed.,Pierce Chem.Co.,Rockford,I11.(1984)中所描述的方法的方法通过固相肽合成方法合成多肽。合成过程中,逐步加入具有保护的侧链的N-α-保护的氨基酸逐渐生成通过其C-末端连接至固相支持物即聚苯乙烯珠子的多肽链。通过将N-α-去保护的氨基酸的氨基基团与N-α-保护的氨基酸的α羧基连接合成所述的肽,其中所述的N-α-保护的氨基酸已经通过使其与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试剂反应而被活化。游离的氨基基团与活化的羧基的连接导致肽键的形成。最常用的N-α-保护基团包括酸不稳定的Boc和碱不稳定的Fmoc。
[0069]适用于用作固体支持物的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并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卤代甲基树脂,如氯代甲基树脂或溴代甲基树脂;羟甲基树脂;酚树脂,如4-(α-[2,4-二甲氧基苯基]-Fmoc-氨基甲基)苯氧基树脂;叔烷氧基羰基-酰肼化树脂等。此类树脂可商业获得,并且他们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已知。
[0070]简言之,首先将C-末端N-α-保护的氨基酸附着于固相支持物。然后除去N-α-保护基团。去保护的α-氨基连接到下一个N-α-保护的氨基酸的活化的α羧基。重复该过程直至合成所需的肽。然后将得到的肽从不溶性多聚物支持物上切割下来,并将氨基酸侧链去保护。可以通过缩合保护的肽片段衍生较长的肽。关于合适的化学、树脂、保护基团、被保护的氨基酸和试剂的细节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不在此详细讨论(参见Atherton等人,Solid Phase PeptideSynthesis:A Practical Approach,IRL Press(1989),和Bodanszky,Peptide Chemistry,A Practical Textbook,2nd Ed.,Springer-Verlag(1993))。
III.本发明的Vp28多肽抗体的制备
[0071]可以通过多种来源获得本发明的Vp28多肽的抗体。这些抗体可能是天然产生的抗体,其需要分离、纯化和优选地定量。这些抗体也可能是人工的:它们可能是嵌合抗体或重组产生的抗体,包括单链抗体(ScFv)。
A.天然产生的抗体
1.产生具有所需的特异性的抗体
[0072]产生与目的免疫原特异性反应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例如参见Coligan,Current Protocolsin Immunology Wiley/Greene,NY,1991;Harlow and Lane,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 Harbor Press,NY,1989;Stites等人(eds.)Basic and Clinical Immunology(4th ed.)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s,Los Altos,CA,及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Goding,Monoclonal Antibodies:Principles and Practice(2d ed.)Academic Press,New York,NY,1986;和Kohler andMilstein Nature 256:495-497,1975)。这些技术包括通过选择噬菌体或类似载体中的重组抗体文库的抗体的抗体制备(参见Huse等人,Science 246:1275-1281,1989;和Ward等人,Nature 341:544-546,1989)。
[0073]为了制备具有对本发明的Vp28多肽的所需特异性的抗体,可以从WSSV感染的细胞分离天然产生的多肽(例如包含SEQ ID NO:3或4的多肽)用于免疫合适的动物,例如小鼠,兔子或灵长类。标准的佐剂如弗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可以用于标准的免疫程序中。或者可以将来自Vp28多肽的合成的肽缀合载体蛋白并随后用作免疫原。
[0074]通过取测试血样并测定对目的抗原的反应性滴度来监测动物对免疫原制剂的免疫应答。当获得合适高滴度的该抗原的抗体时,可以从所述的动物收集血液并制备抗血清。进一步分级分离所述的抗血清以富集与抗原特异性反应的抗体,并随后进行抗体的纯化,参见Harlow和Lane(同上),下文提供了抗体纯化的一般描述。
[0075]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多种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典型地,将用目的抗原免疫的动物的脾细胞一般通过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永生化(参见Kohler和Milstein,Eur.J.Immunol. 6:511-519,1976)。其他的永生化方法包括例如用EB病毒、致癌基因或逆转录病毒的转化,或其他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针对具有所需特异性和对抗原的亲和性的抗体的产生对单一永生化细胞产生的集落进行筛选,并且可通过多种方法增加该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产量,包括注射入脊椎动物宿主的腹腔。
[0076]另外,本发明的Vp28多肽的抗体可由从已经被通过施用Vp28多肽免疫的动物取出的卵产生。优选的动物包括禽类,如鸡(特别是产蛋母鸡、鸭、火鸡等。可通过例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或口服将Vp28多肽递送到动物体内。注射多肽的量可为10μg-1mg或根据动物的条件变化,并且重复施用多肽直到卵黄中的抗体量达到最大。可以根据常规的抗体分离方法从所述的卵中纯化抗Vp28多肽的抗体。所述的卵本身可以干燥的、粉状的或含水形式用作抗体的来源。详细的描述可参见WO 03/070258,其在此全文引用作为参考。
[0077]另外,也可以根据Huse等人(同上)概述的一般方法通过筛选人B细胞cDNA文库鉴定编码具有所需特异性抗体或该抗体的结合片段的核酸序列,重组产生单克隆抗体。通过重组方法进行抗体制备的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见以后部分。
2.抗体纯化
[0078]用于蛋白质纯化的标准方法,例如那些描述于早前部分的方法,都适于本发明的Vp28多肽抗体的纯化。
B.人工制备的抗体
1.一般方法
[0079]除了天然产生的抗体外,也可使用人工制备的抗体实施本发明。用于重组制备具有所需特异性的抗体的一般方法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已知,并描述于许多出版物中。例如参见U.S.专利No.5,665,570。简而言之,可以通过多种克隆技术方法例如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克隆方法筛选B细胞cDNA文库鉴定编码具有所需特异性的抗体的基因,并随后在合适的宿主细胞中表达。对于重组DNA技术的一般描述参见例如Sambrook和Russell,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 3d ed.2001;Kriegler,Gene Transfer andExpression:A Laboratory Manual 1990;以及Ausubel等人,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1994。
[0080]用于重组产生具有所需特异性的抗体的另外的方法依赖嵌合抗体技术。一般而言,克隆编码非人单克隆抗体(如鼠抗体)的可变区的基因并与人恒定区的编码序列连接产生所谓的“人源化”抗体。参见例如U.S.专利Nos.5,502,167;5,607,847;5,773,247。该通过宿主细胞产生的人源化嵌合抗体适于构建要求保护的液体IgG和IgM标准物(calibrators)。
2.转染和表达
[0081]多种转染方法、宿主细胞系、和表达载体都适于重组抗体的表达。这些主题的详细描述可见早前的讨论Vp28多肽重组制备的部分。
3.重组抗体的纯化
[0082]可通过上述的标准技术将重组抗体纯化到充分纯,包括利用如硫酸铵等物质的选择性沉淀;柱层析,凝胶过滤,免疫纯化方法和其他方法参见例如U.S.专利No.4,673,641;Scopes,ProteinPurific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1982;Sambrook和Russell,同上;以及Ausubel等人,同上)。
IV.Vp28多肽及其抗体的施用
A.通过饲喂施用
[0083]本发明的Vp28多肽或其抗体可以通过饲喂施用于动物,例如虾。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多肽或抗体优选以保护所述的多肽或抗体不受降解的方式配制。本领域中描述了许多此类制剂。例如,Vp28多肽或Vp28抗体可以下列制剂饲喂给动物,在该制剂中所述的多肽或抗体被制备成乳剂,例如与油体(oil-bodies)联合。此类制剂在例如美国专利Nos.5,948,682;6,146,645;和6,210,742中已有描述。
[0084]通过饲喂施用的Vp28多肽或其抗体的量可以变化,但是通常以大约0.5g-500g/吨(ton)饲料的量存在,并且经常以大约1g-100g/吨饲料的量存在,通常为5-25或50g/吨饲料的量。
[0085]可以在生长的任何阶段通过饲喂施用Vp28多肽或其抗体。优选可以在动物离开孵化场以后的任何时候在他们容易暴露于WSSV的地方施用该多肽或抗体。
[0086]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将含有Vp28多肽或其抗体的饲料提供给虾以维持保护。例如,对于在PL15或以上阶段的虾,优选每天给予该饲料3-4次;对于较大的动物,至少每天给予两次该饲料。典型地,饲喂频率不低于每天一次。
B.通过重组藻类施用
[0087]施用本发明的Vp28多肽或重组抗体的另外的方法是使用重组藻类递送系统,如美国专利申请No.20030022359所描述的,此处全文引用。简而言之,所述的递送系统是转基因藻类,其包含转基因,所述的转基因包含编码至少一种肽例如Vp28多肽的多核苷酸,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的多核苷酸在藻类中表达的启动子。优选地,所述的转基因进一步包含终止转录的终止子以及转录所需的所有其他遗传元件。所述的转基因藻类优选进一步表达该肽。
[0088]重组Vp28多肽或抗体的递送可通过口服施用上述的转基因藻类实现,或将被处理的动物浸入包含水和所述的转基因藻类的混悬液中。
实施例
[0089]提供以下的实施例只是为了例证而不是为了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可改变或修饰许多非关键参数来产生基本相似的结果。
实施例1.病毒蛋白和蛋白片段的表达
[0090]评估了来自WSSV的四种主要核壳和包膜蛋白质。使用MacVector软件包模拟了每种蛋白质的一级和二级结构基序。使用多重预测算法(multiple predictive algorithms)对基于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对二级结构特征的预测进行了检验。平均来自每种预测方法的结果,并使用该信息以及另外的对亲水性、表面概率、挠性和抗原性指数的预测性信息选择欲在融合系统中表达的每种蛋白质部分。可能潜在地与病毒宿主中的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病毒蛋白质的部分可能暴露于蛋白质的表面。另外,每种蛋白质的相互反应性部分可能被包含于单一结构域中。通过使用预测性信息,选择将预计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每种病毒蛋白质的可能部分。
[0091]使用Invitrogen公司的PurePro Caulobacter表达系统表达蛋白质。该系统具有大约每升培养基1克被表达的蛋白的非常高水平产量的潜力。这是一个优势,因为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进行商业应用。该系统也分泌蛋白质至培养基中,在那里其可以被容易地浓缩和纯化。另外,Caulobacter在非常廉价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因此降低了制备成本。
[0092]修改表达方案以使用标准的发酵设备制备分泌的可溶性蛋白形式的表达的蛋白融合体,这消除或简化了被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溶解、复性和纯化。
实施例2.使用Vp28蛋白质片段对WSSV感染的抑制
[0093]如下进行使用Vp28片段对WSSV感染的抑制。使用总共12只9升的塑料水族箱(31ppt盐度30℃)来从动物被接收到实验结束时安置动物。所述的箱子在两上分离的架系统(rack system)上随机分布,每个架系统具有其自己的水循环系统。除了测试组,还使用两个岗哨箱(sentinel tank)和两个阳性对照箱来分别监测从暴露箱的可能的病原体逃逸以及确定病毒的毒力。
[0094]制备6种实验性饲料用于生物测定。两种病毒融合蛋白,一种含有Vp28片段,另一种含有Vp35片段,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不同的浓度组合使用来制备挤压的饲料。在组织感染前饲喂未成熟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该实验饲料72小时。
[0095]如下检验WSSV的感染性。关闭水循环系统,加入等于箱中总生物量5%的量的新鲜制备的WSSV阳性虾组织。使虾饲喂所述的感染组织2小时,然后重新启动水循环系统。几乎所有的组织通常在最初的几分钟内被消耗掉,但是所述的虾还在静水中孵育以最大接触。在连续的3天进行该过程。
[0096]在将虾暴露于WSSV感染的组织后,以每小时4.5升的速率更换水(每天更换1,200%)。温度维持在30℃。在病原体暴露之后,继续饲喂虾合适的实验饮食或对照饮食。对下列事项每天监测动物两次,共14天:饲喂形式的改变、改变的行为、形态改变以及死亡。濒死的虾从箱中除去并冻存在-80℃用于以后的PCR分析。在30天终止时,计数所有存活的虾,处死并存档用于以后的PCR分析。
[0097]结果表明饲喂含有表达的Vp28片段融合蛋白的饮食的虾防止虾感染WSSV感染。平均80%的接受每吨25克或每吨5克的Vp28融合体的箱中的虾存活,而低于25%的对照虾存活。Vp35融合蛋白没有表现对WSSV攻击的任何防护作用。那些在饲料中接受Vp28和Vp35融合蛋白混合物的动物也表现相对对照的增强的存活。
实施例3.白斑综合征病毒攻击
[0098]将太平洋白虾(南美白对虾(Peneaus vannamei),平均重量5g)分组,并装在位于水生生境架系统(Aquatic Habitats racksystem)上的9升的流通箱中。每只箱有4-8只动物,每组3只箱子。将人工海盐溶解于Nano纯的蒸馏水中至28ppt的最终盐度,并保持在28℃。将虾置于9个箱中,并饲喂3种不同饲料中的一种。对照饲料是Zeigler Brothers SI-35生长(grow-out)饲料。两种实验饲料使用磨细的SI-35为基质在实验室制备。IgY饲料具有以0.1%加入的抗Vp28 IgY。Vp28饲料通过加40ml/kg的来自CP Kelco runAB04903的粗液体培养基(估计的Vp28融合体浓度为10-40克/吨最终的饲料)来制备。在该实验中,Vp28融合体是通过Invitrogen′sPurePro Caulobacter Expression System制备的Vp28片段1E(SEQID NO:4)与来自Caulobacter cresentus的表面阵列蛋白RsaA融合的重组多肽。抗Vp28 IgY是在鸡中产生的针对Vp28融合体的抗体。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已经被冷冻6个月,并在使用前慢慢融化。融化的液体培养基和反萃取(back-extracted)的最终饲料的Western印迹显示融合体90%完整。如实施例2所述将虾暴露于WSSV进行攻击。在最初WSSV暴露10天后以及在最终暴露7天后,给予不同饲料的不同组的存活显示于图2中。
[0099]本申请中引用的所有专利、专利申请和其他公开包括公开的氨基酸或多核苷酸序列在此整体引入作为参考,用于所有目的。
序列表
SEQ ID NO:1编码Vp28的核酸,CDS 323.937
登录号AF173993
1    aatgcaacca cccaagagag caaaacttct tccccaacaa tctcctcgac cccaactaca
61   tattctggca gctcaaccag caggggtcca ggttctggat ctggaaacaa acccaaagat
121  gacacatccg ttgaaggaat agaccctggc ttactgtaac agaaaaaaga gtaaaaggcg
181  acagctcgct tgccaattgt cctgttacgt actctgtggt ttcacgaggt tgtcatcacc
241  aaaggtaacc tttttttttg tcctcgccga caaaacgaca tcttaataac caagcaacgt
301  tcgataaaga aaaaaactcg tcatggatct ttctttcact ctttcggtcg tgtcggccat
361  cctcgccatc actgctgtga ttgctgtatt tattgtgatt tttaggtatc acaacactgt
421  gaccaagacc atcgaaaccc acacagacaa tatcgagaca aacatggatg aaaacctccg
481  cattcctgtg actgctgagg ttggatcagg ctacttcaag atgactgatg tgtcctttga
541  cagcgacacc ttgggcaaaa tcaagatccg caatggaaag tctgatgcac agatgaagga
601  agaagatgcg gatcttgtca tcactcccgt ggagggccga gcactcgaag tgactgtggg
661  gcagaatctc acctttgagg gaacattcaa ggtgtggaac aacacatcaa gaaagatcaa
721  catcactggt atgcagatgg tgccaaagat taacccatca aaggcctttg tcggtagctc
781  caacacctcc tccttcaccc ccgtctctat tgatgaggat gaagttggca cctttgtgtg
841  tggtaccacc tttggcgcac caattgcagc taccgccggt ggaaatcttt tcgacatgta
901  cgtgcacgtc acctactctg gcactgagac cgagtaaata aatcgtgctt ttttatatag
961  atagggaatt ttaatattac aacaataaga aaataaaaca attgaggaaa tttataccat
1021 attttattga cctacttaac cttcttgcta tacaatgaat gtttaagtga ctggaaaagt
1081 ttagcaatat tatccttgaa cgggaaacat gcaccaatta
SEQ ID NO:2 Vp28全长多肽序列
MDLSFTLSVVSAILAITAVIAVFIVIFRYHNTVTKTIETHTDNIETNMDENLRIPVTAEV
GSGYFKMTDVSFDSDTLGKIKIRNGKSDAQMKEEDADLVITPVEGRALEVTVGQNLT
FEGTFKVWNNTSRKINITGMQMVPKINPSKAFVGSSNTSSFTPVSIDEDEVGTFVCGT
TFGAPIAATAGGNLFDMYVHVTYSGTETE
SEQ ID NO:3 Vp28多肽片段4C(SEQ ID NO:2的107-150,44a.a.)
ALEVTVGQNLTFEGTFKVWNNTSRKINITGMQMVPKINPSKAFV
SEQ ID NO:4 Vp28多肽片段1E(SEQ ID NO:2的28-114,87a.a.)
RYHNTVTKTIETHTDNIETNMDENLRIPVTAEVGSGYFKMTDVSFDSDTLGKIKIRNG
KSDAQMKEEDADLVITPVEGRALEVTVGQ
SEQ ID NO:5 Vp28多肽片段5A(SEQ ID NO:2的102-204,103a.a.)
PVEGRALEVTVGQNLTFEGTFKVWNNTSRKINITGMQMVPKINPSKAFVGSSNTSSF
TPVSIDEDEVGTFVCGTTFGAPIAATAGGNLFDMYVHVTYSGTETE
SEQ ID N0:6 Vp28多肽片段6A(SEQ ID N0:2的150-204,55a.a.)
VGSSNTSSFTPVSIDEDEVGTFVCGTTFGAPIAATAGGNLFDMY VHVTYSGTETE
SEQ ID NO:7Vp28多肽片段3E(SEQ ID NO:2的28-204,177a.a.)
RYHNTVTKTIETHTDNIETNMDENLRIPVTAEVGSGYFKMTDVSFDSDTLGKIKIRNG
KSDAQMKEEDADLVITPVEGRALEVTVGQNLTFEGTFKVWNNTSRKINTTGMQMVP
KINPSKAFVGSSNTSSFTPVSIDEDEVGTFVCGTTFGAPIAATAGGNLFDMYVHVTYS
GTETE
SEQ ID NO:8 Vp28片段2D(SEQ ID NO:2的28-150,123 a.a.)
RYHNTVTKTIETHTDNIETNMDENLRIPVTAEVGSGYFKMTDVSFDSDTLGKIKIRNG
KSDAQMKEEDADLVITPVEGRALEVTVGQNLTFEGTFKVWNNTSRKINITGMQMVP
KINPSKAFV

Claims (22)

1.分离的多肽,其包含Vp28肽,所述的Vp28肽由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44个连续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中,所述的多肽抑制甲壳类动物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
2.权利要求1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50个连续氨基酸。
3.权利要求1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100个连续氨基酸。
4.权利要求1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或SEQ ID NO:8。
5.权利要求1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Vp28肽由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6.权利要求1的分离的多肽,其中所述的甲壳类动物是对虾属成员。
7.编码多肽的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的多肽包含Vp28肽,所述的Vp28肽由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44个连续氨基酸组成,其中,所述的多肽抑制甲壳类动物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
8.权利要求7的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50个连续氨基酸。
9.权利要求7的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100个连续氨基酸。
10.权利要求7的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或SEQ ID NO:8。
11.权利要求7的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的Vp28肽由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12.权利要求7的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的甲壳类动物是对虾属成员。
13.抑制甲壳类动物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给所述的甲壳类动物施用多肽,其包含Vp28肽,所述的Vp28肽由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44个连续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50个连续氨基酸。
15.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2的28-204位的至少100个连续氨基酸。
16.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Vp28肽包含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或SEQ ID NO:8。
17.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Vp28肽由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18.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施用包括给所述的甲壳类动物喂饲所述的多肽。
19.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甲壳类动物是对虾属成员。
20.抑制甲壳类动物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给所述的甲壳类动物施用多肽,该多肽包含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
21.甲壳类动物的饲料,其中所述的饲料包含权利要求1中所示的多肽或包含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22.权利要求21的饲料,其中所述的甲壳类动物是对虾属成员。
CNA2004800286234A 2003-09-09 2004-09-09 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 Pending CN1011667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0161403P 2003-09-09 2003-09-09
US60/501,614 2003-09-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6752A true CN101166752A (zh) 2008-04-23

Family

ID=3427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286234A Pending CN101166752A (zh) 2003-09-09 2004-09-09 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59808A1 (zh)
EP (1) EP1664268A4 (zh)
CN (1) CN101166752A (zh)
AU (1) AU2004271211A1 (zh)
BR (1) BRPI0414157A (zh)
CA (1) CA2537995A1 (zh)
EC (1) ECSP066495A (zh)
MX (1) MXPA06002730A (zh)
WO (1) WO2005023992A2 (zh)
ZA (1) ZA20060287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9873A (zh) * 2010-07-16 2010-12-22 韩健宝 抗wssv和/或tsv的核酸药物
WO2011015121A1 (zh) * 2009-08-03 2011-02-10 中国海洋大学 抗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vp28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6626B (zh) * 2012-10-22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预防对虾白斑病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1258A (zh) * 2017-11-14 2018-04-06 上海海洋大学 Vp53b基因及蛋白在制备防治对虾白斑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9517037A (zh) * 2018-10-31 2019-03-26 青岛科技大学 具有白斑综合征病毒抑制作用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09673869A (zh) * 2018-12-27 2019-04-26 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免疫抗应激能力的虾蟹饵料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8166A1 (en) * 2002-05-13 2007-06-28 Wu Madeline C S Scfvs in photosynthetic microbes
BRPI0913246A2 (pt) * 2008-06-20 2016-01-19 Univ Wageningen molécula de ácido nucleico de vírus da síndrome da mancha branca, proteína de vírus da síndrome da mancha branca,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uso de uma proteína de vírus da síndrome da mancha branca ou um fragmento da mesma, vacina para combater infecção por vírus da síndrome da mancha branca, teste diagnóstico para a detecção de dna específico de vírus da síndrome da mancha branca, e, anticorpos
US8822427B2 (en) 2010-10-27 2014-09-02 Harrisvaccines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to protect aquatic invertebrates from disease
EP2632486A1 (en) 2010-10-27 2013-09-04 Harrisvaccines Inc Method of rapidly producing vaccines for animals
US10004797B2 (en) 2010-10-27 2018-06-26 Harrisvaccines, Inc. Method of rapidly producing improved vaccines for animals
MY161995A (en) * 2010-11-10 2017-05-31 Univ Malaya Vaccine against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MY153741A (en) * 2010-11-10 2015-03-13 Univ Malaya A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active age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caused by 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 complex and a bio-active agent derived thereof
KR102330545B1 (ko) * 2019-11-18 2021-11-29 (주)애드바이오텍 새우 폐사 방지용 난황항체의 제조방법
CN112094853A (zh) * 2020-09-24 2020-12-18 扬州大学 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基因、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310089T1 (de) * 1999-08-03 2005-12-15 Akzo Nobel Nv Von dem syndrom der weissen flecken virus abgeleitete proteine und deren verwendungen
CN1303942A (zh) * 1999-11-24 2001-07-18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序列及c DNA序列
US20030022359A1 (en) * 2000-06-20 2003-01-30 Sayre Richard T. Transgenic algae for delivering antigens to an animal
WO2003000900A1 (en) * 2001-06-22 2003-01-03 Akzo Nobel N.V.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vaccin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5121A1 (zh) * 2009-08-03 2011-02-10 中国海洋大学 抗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vp28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9375A (zh) * 2009-08-03 2011-06-15 中国海洋大学 抗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vp28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9375B (zh) * 2009-08-03 2013-03-27 中国海洋大学 抗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vp28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9873A (zh) * 2010-07-16 2010-12-22 韩健宝 抗wssv和/或tsv的核酸药物
CN101919873B (zh) * 2010-07-16 2011-05-04 韩健宝 抗wssv和/或tsv的核酸药物
CN103766626B (zh) * 2012-10-22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预防对虾白斑病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1258A (zh) * 2017-11-14 2018-04-06 上海海洋大学 Vp53b基因及蛋白在制备防治对虾白斑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9517037A (zh) * 2018-10-31 2019-03-26 青岛科技大学 具有白斑综合征病毒抑制作用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09517037B (zh) * 2018-10-31 2022-02-08 青岛科技大学 具有白斑综合征病毒抑制作用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09673869A (zh) * 2018-12-27 2019-04-26 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免疫抗应激能力的虾蟹饵料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537995A1 (en) 2005-03-17
AU2004271211A1 (en) 2005-03-17
BRPI0414157A (pt) 2006-10-31
ZA200602871B (en) 2008-07-30
WO2005023992A2 (en) 2005-03-17
WO2005023992A3 (en) 2007-07-05
MXPA06002730A (es) 2006-09-04
EP1664268A2 (en) 2006-06-07
ECSP066495A (es) 2006-11-24
US20070059808A1 (en) 2007-03-15
EP1664268A4 (en) 2008-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6752A (zh) 抑制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
Lorenzen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of the glycoprotein gene of VHS virus, and immunization of rainbow trout with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Zimoch et al. Immunolocalization of chitin synthase in the tobacco hornworm
Thon et al. Trypanosome variable surface glycoproteins: composite genes and order of expression.
Liu et al. Trypanosome variant surface glycoprotein genes expressed early in infection
Krossøy et al. Clo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salmon anaemia virus haemagglutinin
JP2511494B2 (ja) 日本脳炎ウイルス表面抗原蛋白質の製造法
WO2001021804B1 (en) Chlamydia antigens and corresponding dna fragments and uses thereof
Bhalerao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mapping of the cDNA coding for a novel secretory protein of mouse. Demonstration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skin and cartilage
Smith et al. Physical map and polyhedrin gene sequence of Lymantria dispar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beliovich et al. A trypanosomal CCHC-type zinc finger protein which binds the conserved universal sequence of kinetoplast DNA minicircles: 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cDNA from Crithidia fasciculata
Matsumoto et al. Yeast 20 S RNA replicon. Replication intermediates and encoded putative RNA polymerase
JPH11511338A (ja) 細胞内不凍ポリペプチド又は核酸
Parsons et al.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Trypanosoma brucei variant antigen gene families in sequential parasitemias
Clark et al. The gene for an abundant parasite coat protein predicts tandemly repetitive metal binding domains
Bernards Antigenic variation of trypanosomes
Lin et al. Variation in primary sequence and tandem repeat copy number among i-antigens of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Banville et al. The predict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spheroidin protein from Amsacta moorei entomopoxvirus: lack of homology between major occlusion body proteins of different poxviruses
CN101161676A (zh) 抑制hiv复制的突变型apobec3g分子及其应用
Fisher et al. The evolution of defective and autonomous parvoviruses
Pröls et al. In vitro translation studies with cDNA clones corresponding to the RNA's of barley yellow mosaic and barley mild mosaic viruses
CA2442346C (en) Nucleic acids encoding isav polypeptides
JP4452510B2 (ja) ダニのキチナーゼ
RU2813731C2 (ru) Новый коронавирус рыб
JPH02156896A (ja) 日本脳炎ウイルスの非構成蛋白質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43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23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43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