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5531B - 摄像透镜 - Google Patents

摄像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5531B
CN101165531B CN2007101819551A CN200710181955A CN101165531B CN 101165531 B CN101165531 B CN 101165531B CN 2007101819551 A CN2007101819551 A CN 2007101819551A CN 200710181955 A CN200710181955 A CN 200710181955A CN 101165531 B CN101165531 B CN 101165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ditional
imaging
satisfied
f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819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5531A (zh
Inventor
齐藤共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l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npl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las Corp filed Critical Enpla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65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5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5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55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光学性能的维持和小型轻量化的摄像透镜。摄像透镜从物体一侧朝向成像面一侧依次配置有:做成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1透镜(2),可变光阑(3),做成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2透镜(4),以及做成具有负焦度的双凹透镜的第3透镜(5),并且满足0.11<d4/f1≤0.25(其中,d4:光轴上第2透镜与第3透镜的间隔;f1: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Description

摄像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透镜,尤其涉及用于利用了在便携式计算机、电视电话、移动电话、数码照相机等上安装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上,适合于实现小型轻量化的3枚透镜结构的摄像透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利用了安装在便携式计算机、电视电话、移动电话、数码照相机等上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摄像机的需求显著高涨。由于这种摄像机需要在限定的设置空间内进行安装,因而要求小型且轻量。
为此,也同样要求用于这种摄像机上的摄像透镜与摄像机同样地小型轻量,作为这种摄像透镜,历来采用使用1枚透镜的1枚结构的透镜系统或使用2枚透镜的2枚结构的透镜系统。
然而,这些透镜系统虽然对透镜系统的小型轻量化极为有利,但却有不能充分应对近年来透镜系统所要求的高画质、高分辨率化的问题。
为此,迄今为止,采用使用了3枚透镜的3枚结构的透镜系统,这样来应对高画质、高分辨率化。
作为这种谋求高画质、高分辨率的3枚结构的透镜系统所知的有以下专利文献1~4所示的透镜系统。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732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915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32279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4-163786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透镜系统由于第3透镜是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负透镜,从而难以取得像差的补偿和透镜系统的小型化的平衡。此外,以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透镜系统中的第1~第3透镜的焦度分布以及第1透镜的两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之比,后焦距过长,结果,透镜系统的全长过长。
此外,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透镜系统中的第1~第3透镜的焦度分布与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透镜系统同样地,后焦距过长,结果,透镜系统的全长过长。
再有,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透镜系统由于第3透镜是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负透镜,与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透镜系统同样地,难以取得像差的补偿和透镜系统的小型化的平衡。此外,以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透镜系统中的第1~第3透镜的焦度分布,透镜系统的全长变得过长。再有,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透镜系统,由于后焦距短,并且,第3透镜是凹凸透镜形状,所以最终面的形状在光学面端部成为向摄像面一侧突出很多的形状,从而妨碍了各种过滤片等的插入。
再有,以专利文献4中所述透镜系统中的第1透镜、第2透镜以及第3透镜的焦度分布,透镜系统的全长变得过长。
因此,在原有的透镜系统中,要维持高画质、高分辨率之类良好的光学性能并且实现透镜系统本身进一步小型轻量化(缩短全长等),尚有还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并实现小型轻量化的摄像透镜。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是为了使物体的像在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成像而使用的摄像透镜,从物体一侧朝向成像面一侧依次配置有:做成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1透镜,可变光阑,做成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2透镜,以及做成具有负焦度的双凹透镜的第3透镜,并满足以下(1)所示的条件式,
0.11<d4/f1≤0.25    (1)
其中,
d4:光轴上第2透镜与第3透镜的间隔,
f1: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这样,根据该第1方案的发明,通过使第1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使第2透镜为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使第3透镜为具有负焦度的双凹透镜,在第1透镜和第2透镜之间配置可变光阑,并且,满足(1)的条件式,就可以小型轻量化、确保远心性、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维持制造性。此外,通过第2透镜的形状,可有效地利用周边部的光线。
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制造性,除大量生产摄像透镜时的制造性(例如,使用注射成型来大量生产摄像透镜时的成型性、组装容易性以及成本等)的含义之外,还包含为了制造摄像透镜而使用的设备的加工、制作等的容易性(例如,注射成型所用的模具的加工的容易性等)的意思。
此外,第2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案中,进一步满足以下(2)所示的条件式,
1≤L/f1≤1.3    (2)
其中,
L:透镜系统的全长(从第1透镜的物体一侧的面到摄像面的距离(空气换算长度))
这样,根据该第2方案的发明,通过进一步满足(2)的条件式,可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制造性,同时使摄像透镜小型轻量化。
还有,第3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案中,进一步满足以下(3)所示的条件式,
0.6≤f1/f1≤0.9    (3)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这样,根据该第3方案的发明,通过做成进一步满足(3)的条件式,可确保必要的后焦距,同时还更有效地使透镜系统小型化、轻量化,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制造性。
再有,第4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3的任意一项方案中,进一步满足以下(4)所示的条件式,
0<f1/f2≤0.8    (4)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f2:第2透镜的焦距。
这样,根据该第4方案的发明,通过做成进一步满足(4)的条件式,可更可靠地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可进一步小型轻量化。
此外,第5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4的任意一项方案中,进一步满足以下(5)所示的条件式,
-1≤f1/f3≤-0.1    (5)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f3:第3透镜的焦距。
这样,根据该第5方案的发明,通过做成进一步满足(5)的条件式,可更可靠地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可进一步小型轻量化。
还有,第6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5的任意一项方案中,进一步满足以下(6)所示的条件式,
0.12≤d2/f1≤0.2    (6)
其中,
d2:光轴上的第1透镜与第2透镜的间隔。
这样,根据该第6方案的发明,通过做成进一步满足(6)的条件式,可更有效地确保必要的后焦距,同时更有效地使摄像透镜小型轻量化,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制造性。
再有,第7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6的任意一项方案中,进一步满足以下(7)所示的条件式,
0.01≤d3/f1≤0.2    (7)
其中,
d3:第2透镜的中心厚度。
这样,根据该第7方案的发明,通过做成进一步满足(7)的条件式,可更有效地使摄像透镜小型轻量化,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制造性。
采用本发明的摄像透镜,能够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实现小型轻量化。
尤其是,能够得到小型且以短的光学长度实现高性能的摄像透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第1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摄像透镜的像散及畸变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第2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摄像透镜的像散及畸变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第3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摄像透镜的像散及畸变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第4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摄像透镜的像散及畸变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第5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摄像透镜的像散及畸变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第6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摄像透镜的像散及畸变的说明图。
图中:
1—摄像透镜,2—第1透镜,2a—第1透镜的第1面,2b—第1透镜的第2面,3—可变光阑,4—第2透镜,4a—第2透镜的第1面,4b—第2透镜的第2面,5—第3透镜,5a—第3透镜的第1面,5b—第3透镜的第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透镜1从物体一侧朝向成像面一侧依次具有:做成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树脂制的第1透镜2、可变光阑3、做成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树脂制的第2透镜4、做成具有负焦度的双凹透镜的树脂制的第3透镜5。各透镜2、4、5可用环烯烃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以注射成型法分别成型。
以下将第1透镜2、第2透镜4以及第3透镜5中的物体一侧各个透镜面2a、4a、5a分别称作各透镜2、4、5的第1面2a、4a、5a,成像面一侧的透镜面2b、4b、5b分别称作各透镜2、4、5的第2面2b、4b、5b。
在第3透镜5的第2面5b一侧上,分别配置有盖玻片、IR截止过滤器、低通滤波器等各种过滤器6及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的受光面即摄像面7。另外,各种过滤器6根据需要也可省略。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之满足以下(1)所示的各条件式。
0.11<d4/f1≤0.25    (1)
其中,(1)式中的d4是光轴8上的第2透镜4与第3透镜5的间隔(下同)。此外,(1)式中的f1是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下同)。
在此,在各透镜2、4、5的形状不同于本实施方式中开头所述的形状的场合,难以将光学系统全长抑制得很短的同时确保远心性,维持光学性能。
此外,若d4/f1的值比(1)式的值(0.25)更大,则由于通过第3透镜5的第2面5b的光线高度过高,从而第3透镜5变大而使制造变得困难,此外,难以确保必要的后焦距。
另一方面,若d4/f1的值比(1)式的值在(0.11)以下,则由于后焦距过长,从而作为光学系统整体的小型化变得困难,此外,难以插入有效地限制光通量的可变光阑。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把第1透镜2做成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把第2透镜4做成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把第3透镜5做成具有负焦度的双凹透镜,在第1透镜2和第2透镜4之间配置可变光阑3,并使之满足(1)的条件式,就可以小型轻量化,确保远心性,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维持制造性。此外,通过第2透镜4的形状,可有效地利用周边部的光线。
还有,使d4与f1的关系为0.11<d4/f1≤0.2则更好。
除上述结构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满足以下(2)所示的条件式。
1≤L/f1≤1.3    (2)
这里,(2)式中的L是透镜系统的全长,即从第1透镜2的第1面2a到摄像面7的距离(空气换算长度)(下同)。
在此,若L/f1的值比(2)式的值(1.3)更大,则光学系统整体过大。
另一方面,若L/f1的值比(2)式的值(1)更小,由于光学系统整体过小,从而制造性下降,难以维持光学性能。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L/f1的值满足(2)的条件式,可以更可靠地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制造性,同时进一步使摄像透镜小型轻量化。
还有,使该L与f1的关系为1.15≤L/f1≤1.3则更好。
除上述结构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满足以下(3)所示的条件式。
0.6≤f1/f1≤0.9    (3)
其中,(3)式中的f1是第1透镜2的焦距(下同)。
在此,若f1/f1的值比(3)式的值(0.9)更大,由于后焦距过长,从而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
另一方面,若f1/f1的值比(3)式的值(0.6)更小,则由于第1透镜2的焦度过强,从而制造性下降。此外,难以确保必要的后焦距。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f1/f1的值满足(3)的条件式,可以确保必要的后焦距,同时还可更有效地使摄像透镜1小型轻量化,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制造性。
还有,使该f1与f1的关系为0.65≤f1/f1≤0.85则更好。
除上述结构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满足以下(4)所示的条件式。
0<f1/f2≤0.8    (4)
其中,(4)式中的f2是第2透镜4的焦距(下同)。
在此,若f1/f2的值比(4)式的值(0.8)更大,则由于相对地第1透镜2的焦度过弱,从而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此外,第1透镜2与第2透镜4的焦度的平衡恶化,光学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若f1/f2的值在(4)式的值(0)附近,则由于相对地第1透镜2的焦度过强,从而制造性下降。此外,第1透镜2或第2透镜4的某一个变成具有负焦度,从而得不到所要的光学性能。再有,第1透镜2与第2透镜4的焦度的平衡恶化,光学性能下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f1/f2的值满足(4)的条件式,可以更可靠地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进一步使摄像透镜1小型轻量化。
此外,使f1与f2的关系为0.12<f1/f2≤0.55则更好。
除上述结构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满足以下(5)所示的条件式。
-1≤f1/f3≤-0.1    (5)
其中,(5)式中的f3是第3透镜5的焦距(下同)。
在此,若f1/f3的值比(5)式的值(-0.1)更大,则由于第1透镜2的焦度过强,从而制造性下降,得不到第1透镜2和第3透镜5的焦度平衡,不能维持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若f1/f3的值比(5)式的值(-1)更小,则由于相对地第3透镜5的焦度过强,从而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此外,第1透镜2和第3透镜5的焦度平衡恶化,光学性能变差。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f1/f3的值满足(5)的条件式,可以更可靠地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可进一步小型轻量化。
还有,使该f1与f3的关系为-0.85≤f1/f3≤-0.25则更好。
除上述结构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满足以下(6)所示的条件式。
0.12≤d2/f1≤0.2    (6)
其中,(6)式中的d2是光轴8上的第1透镜2与第2透镜4的间隔。
在此,若d2/f1的值比(6)式的值(0.2)更大的话,则难以确保必要的后焦距。此外,由于通过第3透镜5的第2面5b的光线高度过高,从而第3透镜5大型化而难以制造。
另一方面,若d2/f1的值比(6)式的值(0.12)更小的话,则由于后焦距过长,从而光学系统整体的小型化变得困难。此外,难以插入有效地限制光通量的可变光阑。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d2/f1的值满足(6)的条件式,可以进一步有效地确保必要的后焦距,同时可更有效地使摄像透镜1小型轻量化,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制造性。
还有,使该d2与f1的关系为0.14≤d2/f1≤0.185则更好。
除上述结构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满足以下(7)所示的条件式。
0.01≤d3/f1≤0.2    (7)
其中,(7)式中的d3是第2透镜4的中心厚度(下同)。
在此,若d3/f1的值比(7)式的值(0.2)更大的话,则由于后焦距过长,从而光学系统整体难以小型化。此外,由于通过第3透镜5的第2面5b的光线高度过高,从而第3透镜5大型化而难以制造。
另一方面,若d3/f1的值比(7)式的值(0.01)更小的话,则第2透镜4的制造变得困难。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d3/f1的值满足(7)的条件式,可以更有效地使摄像透镜小型轻量化,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制造性。
还有,使该d3与f1的关系为0.1≤d3/f1≤0.145则更好。
具体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至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Fno表示F序号,ω表示半视场角,r表示中心曲率半径。此外,d表示到下一个光学面的距离。此外,nd表示对d线的折射率,υ d表示色散系数(d线基准)。
k、A、B、C、D表示以下的(8)式中的各个系数。即,将光轴8方向设为Z轴,将与光轴8正交的方向(高度方向)设为X轴,并将光的行进方向设为正方向,且将k设为圆锥系数,将A、B、C、D设为非球面系数,r设为中心曲率半径的情况下,由下式表示透镜的非球面的形状。
Z(X)=r-1X2/[1+{1-(k+1)r-2X2}1/2]+AX4+BX6+CX8+DX10    (8)
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表示圆锥系数及非球面系数的数值所使用的记号E表示其后面的数值为以10为底的幂指数,该以10为底的幂指数表示的数值表示与E的前面的数值相乘。例如,-8.0E-1表示-8.0×10-1
<第1实施例>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该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是与图1所示的摄像透镜相同的摄像透镜。
该第1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由以下条件设定。
(透镜数据)
Fno=3.25、ω=34.58°、L=3.61mm、f1=3.25mm、f1=2.75mm、f2=8.06mm、f3=-5.45 6mm
面序号           r       d       nd       υ d
(物点)
1(第1透镜第1面)  0.96    0.45    1.5310    56.0
2(第1透镜第2面)  0.33    0.05
3(可变光阑)       0.00       0.50
4(第2透镜第1面)   -1.25      0.40     1.5310     56.0
5(第2透镜第2面)   -1.26      0.50
6(第3透镜第1面)   -0.12      0.55     1.5310     56.0
7(第3透镜第2面)   0.21       0.50
8(盖玻片第1面)    0.00       0.30     1.5168     64.2
9(盖玻片第2面)    0.00
(成像面)
面序号  k         A          B          C         D
1       -8.0E-1   1.0E-1     2.3E-1    -3.1E-1    6.0E-1
2       0         5.8E-2     -3.0E-3   1.0E-1     0
4       4.8E-1    1.3E-1     6.6E-1    1.8        0
5       -3.6E-1   2.9E-1     -2.0E-1   1.9        -1.2
6       0         -7.9E-3    -6.6E-3   9.8E-3     -1.9E-3
7       -8.7E+1   -7.5E-2    1.5E-2    -6.7E-3    1.1E-3
在这种条件下,d4/f1=0.154,满足了(1)的条件式。此外,L/f1=1.11,满足了(2)的条件式。再有,f1/f1=0.846,满足了(3)的条件式。再有,f1/f2=0.341,满足了(4)的条件式。此外,f1/f3=-0.504,满足了(5)的条件式。再有,d2/f1=0.169,满足了(6)的条件式。再有,d3/f1=0.123,满足了(7)的条件式。
图3表示该第1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的像散及畸变。
根据该结果,可知无论是像散及畸变中的哪一个均为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果,并能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
<第2实施例>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该第2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由以下条件设定。
(透镜数据)
Fno=3.25、ω=34.35°、L=3.61mm、f1=3.25mm、f1=2.68mm、f2=7.535mm、f3=-4.459mm
面序号            r        d        nd       υ d
(物点)
1(第1透镜第1面)   1.00     0.42     1.5310    56.0
2(第1透镜第2面)   0.35     0.05
3(可变光阑)       0.00     0.55
4(第2透镜第1面)   -1.15    0.40     1.5310    56.0
5(第2透镜第2面)   -1.20    0.37
6(第3透镜第1面)   -0.09    0.55     1.5310    56.0
7(第3透镜第2面)   0.31     0.50
8(盖玻片第1面)    0.00     0.30     1.5168     64.2
9(盖玻片第2面)    0.00
(成像面)
面序号   k         A         B         C         D
1        -6.9E-1   9.1E-1    4.3E-1    -1.0      1.8
2        0         1.0E-1    -1.5E-2   6.2E-1    0
4        6.9E-1    1.6E-1    4.3E-1    1.6       0
5        -3.8E-1   3.0E-1    -3.4E-1   2.0       -1.4
6        0         -1.0E-1   4.0E-2    1.0E-2    -4.8E-3
7        -5.5E+1   -1.0E-1   2.2E-2    -7.5E-3   6.9E-3
在这种条件下,d4/f1=0.114,满足了(1)的条件式。此外,L/f1=1.11,满足了(2)的条件式。再有,f1/f1=0.826,满足了(3)的条件式。再有,f1/f2=0.3565,满足了(4)的条件式。此外,f1/f3=-0.6024,满足了(5)的条件式。再有,d2/f1=0.186,满足了(6)的条件式。再有,d3/f1=0.123,满足了(7)的条件式。
图5表示该第2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的像散及畸变。
根据该结果,可知无论是像散及畸变中的哪一个均为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果,并能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
<第3实施例>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该第3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由以下条件设定。
(透镜数据)
Fno=3.25、ω=34.21°、L=3.55mm、f1=3.251mm、f1=2.537mm、f2=14.438mm、f3=-7.113mm
面序号            r        d        nd       υ d
(物点)
1(第1透镜第1面)  1.03      0.44     1.5310    56.0
2(第1透镜第2面)  0.35      0.05
3(可变光阑)      0.00      0.48
4(第2透镜第1面)  -1.32     0.40     1.5850    30.0
5(第2透镜第2面)  -1.20     0.49
6(第3透镜第1面)  -0.12     0.43     1.5310    56.0
7(第3透镜第2面)  0.13      0.50
8(盖玻片第1面)   0.00      0.30     1.5168    64.2
9(盖玻片第2面)   0.00
(成像面)
面序号   k          A         B         C          D
1        -4.6E-1    7.5E-2    3.0E-1    -4.6E-1    8.5E-1
2        0          6.2E-2    6.7E-2    -1.5E-1    0
4        4.3E-1     2.3E-1    5.9E-1    1.8        0
5        -5.5E-1    2.6E-1    -1.3E-1   1.4        -1.0
6        0          7.8E-3    -3.8E-2   2.3E-2     -3.8E-3
7        -3.5E+2    -8.8E-2   1.3E-2    -7.8E-3    9.0E-4
在这种条件下,d4/f1=0.151,满足了(1)的条件式。此外,L/f1=1.09,满足了(2)的条件式。再有,f1/f1=0.780,满足了(3)的条件式。再有,f1/f2=0.176,满足了(4)的条件式。此外,f1/f3=-0.357,满足了(5)的条件式。再有,d2/f1=0.166,满足了(6)的条件式。再有,d3/f1=0.124,满足了(7)的条件式。
图7表示该第3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的像散及畸变。
根据该结果,可知无论是像散及畸变中的哪一个均为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果,并能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
<第4实施例>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该第4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由以下条件设定。
(透镜数据)
Fno=3.25、ω=34.25°、L=3.6mm、f1=3.24mm、f1=2.465mm、f2=18.831mm、f3=-7.149mm
面序号            r       d        nd        υd
(物点)
1(第1透镜第1面)  0.99     0.45     1.5310     56.0
2(第1透镜第2面)  0.27     0.05
3(可变光阑)      0.00     0.50
4(第2透镜第1面)  -1.43    0.40     1.5850     30.0
5(第2透镜第2面)  -1.25    0.50
6(第3透镜第1面)  -0.10    0.55     1.5310     56.0
7(第3透镜第2面)  0.15     0.50
8(盖玻片第1面)   0.00     0.30     1.5168     64.2
9(盖玻片第2面)   0.00
(成像面)
面序号  k          A          B           C          D
1       -5.4E-1    7.0E-2     9.9E-2      1.1E-1     -5.9E-1
2       0          5.8E-3     -2.0E-1     -2.6E-1    0
4       2.6E-1     2.2E-1     8.8E-1      1.8        0
5       -4.7E-1    2.9E-1     -1.0E-1     1.6        -1.2
6       0          2.2E-2     -3.5E-2     1.8E-2     -2.8E-3
7       -2.1E+2    -7.6E-2    1.4E-2      -8.3E-3    1.2E-3
在这种条件下,d4/f1=0.154,满足了(1)的条件式。此外,L/f1=1.11,满足了(2)的条件式。再有,f1/f1=0.761,满足了(3)的条件式。再有,f1/f2=0.131,满足了(4)的条件式。此外,f1/f3=-0.345,满足了(5)的条件式。再有,d2/f1=0.170,满足了(6)的条件式。再有,d3/f1=0.123,满足了(7)的条件式。
图9表示该第4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的像散及畸变。
根据该结果,可知无论是像散及畸变中的哪一个均为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果,并能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
<第5实施例>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该第5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由以下条件设定。
(透镜数据)
Fno=3.25、ω=34.53°、L=3.56mm、f1=3.22mm、f1=2.457mm、f2=15.469mm、f3=-6.162mm
面序号          r         d        nd        υd
(物点)
1(第1透镜第1面) 0.97      0.45     1.5310     56.0
2(第1透镜第2面) 0.25      0.05
3(可变光阑)     0.00      0.45
4(第2透镜第1面) -1.40     0.40     1.5850     30.0
5(第2透镜第2面) -1.25     0.60
6(第3透镜第1面) -0.15     0.55     1.5310     56.0
7(第3透镜第2面) 0.15      0.50
8(盖玻片第1面)  0.00      0.30     1.5168     64.2
9(盖玻片第2面)  0.00
(成像面)
面序号   k          A          B           C        D
1        -8.1E-1    1.1E-1     -1.0E-1     7.5E-1   -1.6
2        -2.6       -4.1E-2    -6.6E-2     -1.7     2.6
4        3.9E-1     2.0E-1     -4.6E-2     6.8      -6.8
5        -4.4E-1    2.7E-1     -5.2E-1     2.9      -2.2
6    6.1          -3.2E-2      6.5E-3    6.7E-3      -1.6E-3
7    -1.5E+2      -9.5E-2      2.1E-2    -9.0E-3     1.3E-3
在这种条件下,d4/f1=0.186,满足了(1)的条件式。此外,L/f1=1.11,满足了(2)的条件式。再有,f1/f1=0.763,满足了(3)的条件式。再有,f1/f2=0.159,满足了(4)的条件式。此外,f1/f3=-0.399,满足了(5)的条件式。再有,d2/f1=0.155,满足了(6)的条件式。再有,d3/f1=0.124,满足了(7)的条件式。
图11表示该第5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的像散及畸变。
根据该结果,可知无论是像散及畸变中的哪一个均为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果,并能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
<第6实施例>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该第6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由以下条件设定。
(透镜数据)
Fno=2.85、ω=33.35°、L=3.8mm、f1=3.4mm、f1=2.586mm、f2=12.153mm、f3=-6.163mm
面序号          r        d        nd         υd
(物点)
1(第1透镜第1面) 0.79     0.57     1.5310     56.0
2(第1透镜第2面) 0.08     0.05
3(可变光阑)     0.00     0.49
4(第2透镜第1面) -1.39    0.40     1.5850     30.0
5(第2透镜第2面) -1.27    0.39
6(第3透镜第1面) -0.09    0.47     1.5310     56.0
7(第3透镜第2面) 0.20     0.50
8(盖玻片第1面)  0.00     0.30     1.5168     64.2
9(盖玻片第2面)  0.00
(成像面)
面序号    k    A    B    C    D
1    -8.1E-1   2.5E-2    -6.4E-2   1.6E-1     -4.3E-1
2    0         -9.5E-2   -1.9E-1   -3.7E-2    0
4    -4.5E-2   2.2E-1    1.3       -1.3E-1    0
5    -8.0E-1   2.8E-1    7.8E-2    1.2        -1.0
6    0         3.4E-2    -6.6E-2   3.9E-2     -6.9E-3
7    -1.1E+2   -9.7E-2   2.8E-2    -1.5E-2    2.3E-3
在这种条件下,d4/f1=0.118,满足了(1)的条件式。此外,L/f1=1.12,满足了(2)的条件式。再有,f1/f1=0.761,满足了(3)的条件式。再有,f1/f2=0.213,满足了(4)的条件式。此外,f1/f3=-0.420,满足了(5)的条件式。再有,d2/f1=0.160,满足了(6)的条件式。再有,d3/f1=0.118,满足了(7)的条件式。
图13表示该第6实施例的摄像透镜1的像散及畸变。
根据该结果,可知无论是像散及畸变中的哪一个均为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果,并能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根据需要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第1、第2以及第3透镜的材料适当地使用透光性材料也可。

Claims (6)

1.一种摄像透镜,用于使物体的像在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成像,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一侧朝向成像面一侧依次配置有:做成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1透镜,可变光阑,做成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2透镜,以及做成具有负焦度的双凹透镜的第3透镜,并且满足以下(1)所示的条件式,
0.11<d4/fl≤0.25,且0.01≤d3/fl≤0.2       (1)其中,
d3:第2透镜的中心厚度,
d4:光轴上的第2透镜和第3透镜的间隔,
fl: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满足以下(2)所示的条件式,
1≤L/fl≤1.3                                (2)
其中,
L:透镜系统的全长,即,从第1透镜的物体一侧的面到摄像面的距离的空气换算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满足以下(3)所示的条件式,
0.6≤f1/fl≤0.9                             (3)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满足以下(4)所示的条件式,
0<f1/f2≤0.8                               (4)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f2:第2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满足以下(5)所示的条件式,
-1≤f1/f3≤-0.1           (5)
其中,
f1:第1透镜的焦距,
f3:第3透镜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满足以下(6)所示的条件式,
0.12≤d2/fl≤0.2          (6)
其中,
d2:光轴上的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间隔。
CN2007101819551A 2006-10-18 2007-10-17 摄像透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55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83432 2006-10-18
JP2006-283432 2006-10-18
JP2006283432A JP4869863B2 (ja) 2006-10-18 2006-10-18 撮像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5531A CN101165531A (zh) 2008-04-23
CN101165531B true CN101165531B (zh) 2011-09-07

Family

ID=38819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195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5531B (zh) 2006-10-18 2007-10-17 摄像透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38955B2 (zh)
EP (1) EP1914581A1 (zh)
JP (1) JP4869863B2 (zh)
CN (1) CN101165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9721A (ja) * 2007-02-27 2008-09-11 Enplas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US20090195892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Image lens module
CN101634742B (zh) * 2008-07-23 2011-01-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取像镜头
JP2012058407A (ja) * 2010-09-07 2012-03-22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204129314U (zh) 2014-05-22 2015-01-2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光学镜组及虹膜摄像模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9960A (en) * 1996-01-25 1998-04-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device with five lens units
CN1705900A (zh) * 2002-10-25 2005-12-07 株式会社长野光学研究所 成像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3502A (ja) * 1994-06-03 1995-12-22 Ricoh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H0862498A (ja) 1994-08-19 1996-03-08 Ricoh Co Ltd 2群ズーム光学系
JP3567327B2 (ja) 2002-05-08 2004-09-22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2004163850A (ja) 2002-07-30 2004-06-10 Minolta Co Ltd 撮像レンズ
JP3835398B2 (ja) 2002-11-15 2006-10-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2005091513A (ja) 2003-09-12 2005-04-07 Sony Corp 撮像カメラ用光学レンズ
JP3544972B1 (ja) 2003-12-12 2004-07-21 マイルストーン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2006047944A (ja) 2004-03-24 2006-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影レンズ
JP4567366B2 (ja) * 2004-04-23 2010-10-2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
JP4955978B2 (ja) * 2005-10-20 2012-06-2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
JP4667295B2 (ja) * 2006-04-17 2011-04-06 大立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撮影レンズ
JP2008122902A (ja) * 2006-10-18 2008-05-29 Enplas Corp 撮像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9960A (en) * 1996-01-25 1998-04-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device with five lens units
CN1705900A (zh) * 2002-10-25 2005-12-07 株式会社长野光学研究所 成像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38955B2 (en) 2009-05-26
EP1914581A1 (en) 2008-04-23
CN101165531A (zh) 2008-04-23
JP2008102237A (ja) 2008-05-01
US20080094732A1 (en) 2008-04-24
JP4869863B2 (ja) 201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2671B (zh) 摄像透镜
JP4416391B2 (ja) 広角レンズ、カメラ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975497B (zh) 摄像透镜
CN1975495B (zh) 摄像透镜
CN211603690U (zh) 摄像镜头
JP2005227426A (ja) 広角レンズ
JP2008185880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2540425B (zh) 摄像透镜
CN1952723A (zh) 广角摄像透镜
CN211905842U (zh) 摄像镜头
CN102662225B (zh) 摄像镜头
JP2007010773A (ja) 撮影レンズ
KR20120023621A (ko) 촬상 렌즈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촬상 장치
CN101165531B (zh) 摄像透镜
US7295383B2 (en) Imaging lens
JP2008064884A (ja) 撮像レンズ
CN1318875C (zh) 摄像透镜
JP2004252312A (ja) 撮像レンズ
CN101187725A (zh) 摄像透镜以及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JPH09304695A (ja) 結像レンズ
CN100485436C (zh) 摄像镜头
US7636206B2 (en) Imaging lens
CN101256265A (zh) 摄像透镜以及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JP2008203307A (ja) 撮像レンズ
US20060268432A1 (en) Imaging len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