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5225B - 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65225B CN101165225B CN2007101392950A CN200710139295A CN101165225B CN 101165225 B CN101165225 B CN 101165225B CN 2007101392950 A CN2007101392950 A CN 2007101392950A CN 200710139295 A CN200710139295 A CN 200710139295A CN 101165225 B CN101165225 B CN 1011652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wth
- epitaxial
- sheet
- minute
- epitax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它应用于双极和MOS IC(集成电路)的外延层的生长。本方法以三氯氢硅为硅源,二氧化硅为基片,生长炉内的压力为常压,其生产工艺过程为先对外延前的IC片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生长炉中生长外延层,外延工艺采用的高温高流量外延工艺生长外延层,其工艺参数为:通入HCl抛光,HCl抛光温度为1190℃,HCl的流量为1升/分钟,抛光时间为1分钟;外延生长温度为1190℃,主氢流量为160升/分。本发明所提出的工艺方法,结合了常压和减压工艺的双重特点,不但能够减小IC图形片漂移和畸变,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外延后表面状态好。同时减少设备备件的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产品(英文缩写为IC)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片外延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IC外延片是制造半导体元件产品的基础。外延工艺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产品的制作中具有最大的应用领域,并被IC制造商用于制造不可恢复器件,包括生产微处理器和逻辑芯片以及存储器应用方面的闪速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目前,200mm晶片中,外延片占1/3。从提高硅集成电路的速度和它的集成度看,在发展适用于深亚微米乃至纳米电路的硅外延技术中,制备高质量硅外延材料是关键,因此IC外延片在所有外延片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预计到2008年,6寸以上的IC用外延片将达到80%以上。
但是IC外延的技术存在以下难点:硅单晶中氧的沉淀将产生微缺陷,目前集成电路的线条宽度已达到0.1微米以下,如果缺陷的直径大小为1微米或者是0.5微米,一个电路片上有一个这样的缺陷就会导致此区域失效,因此集成电路的成品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东芝陶瓷信越半导体、MEMC电子材料公司、瓦克Siltronic公司等晶片制造商已提出若干新的外延工艺以解决COP(晶体的原生粒子缺陷)和吸杂问题,同时要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在生产外延片的过程中,如果工艺控制不当,会使IC图形片产生漂移和畸变,IC图形片漂移和畸变是两个不同概念,它是IC外延中的重要控制点和难点。
在IC外延淀积的工艺中,所选用的基本的化学原料有四氯化硅(SiCl4)、三氯氢硅(SiHCl3)、二氯二氢硅(SiH2Cl2)和硅烷(SiH4)四种。硅烷(SiH4)对减小图形畸变最好,一方面硅烷中不含Cl,另一方面硅烷的外延过程是歧化反应,温度较低。但硅烷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硅烷易于分解和自燃,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危险。SiH2Cl2控制图形片漂移和畸变的效果也很明显,但一般只能用于减压工艺的生产过程。
四氯化硅(SiCl4)作为硅源,其外延温度高,产生的图形畸变较三氯氢硅(SiHCl3)小,但四氯化硅的缺点是外延速率太低,影响生产效率。如果提高三氯氢硅的外延温度也可减小了图形畸变。现在使用较多的是以三氯氢硅为硅源。
现有技术中以三氯氢硅为硅源,控制IC图形片漂移和畸变的方法是:
1、对外延前的IC片进行表面处理:外延前用HF(氟化氢)酸稀释液腐蚀二氧化硅。
2、将上述经过腐蚀的外延片放入生长炉中生长外延层。首先在一定的温度下(一般为1190℃)通入HCl抛光,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生长外延层。
上述外延层的生长工艺,分为常压工艺和减压工艺两种。目前IC图形片的常压生长工艺参数条件为:
抛光温度为1190℃,HCl通入量为1升/分钟,时间1分钟;其他常规产品外延温度是1150℃,外延生产过程中通入氢气,氢气流量为60升/分。如果将外延温度提高到1230℃,可以减小IC图形片的漂移和畸变程度,会获得比较好的结果。因此现有IC产品生长温度一般为1230℃。但是其生长速率很低,一般在0.5微米/分;而常规产品外延生长时速率为1.5微米/分。
目前IC图形片的减压生长工艺参数条件为:
一般反应室压力在0.1个大气压,硅源用的是SiH2Cl2,生长温度1050℃,生长速率1微米/分。减压工艺控制IC图形片的漂移和畸变程度比较理想,但减压工艺的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很高,尤其是外延后的表面颗粒(硅片表面因为生长过程中引入的表面突起)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三氯氢硅为硅源的、能够减小IC图形片漂移和畸变的一种常压外延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以三氯氢硅为硅源,二氧化硅为基片,生长炉内的压力为常压。制造外延片的外延工艺为:
1、对外延前的IC片进行表面处理。
在外延前,对IC片表面进行处理,即用氟化氢酸稀释液腐蚀二氧化硅表面,然后去离子水冲洗,甩干。腐蚀所用的氟化氢酸稀释液的配比为:浓度为49%的HF酸和去离子水按1∶20的比例混合。
2、采用的高温高流量外延工艺生长外延层,本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设定如下:
通入HCl抛光,抛光温度为1190℃,HCl的流量为1升/分钟,抛光时间为1分钟;
外延温度为1190℃,主氢流量为160升/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所提出的工艺方法,结合了常压和减压工艺的双重特点,不但能够减小IC图形片漂移和畸变,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的是常压工艺,所以其生产成本低,外延后表面状态好。使用本工艺方法后,外延片的生长速率为1.5微米/分。生长速率较快,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生长温度比常规的IC图形片常压生长工艺低40℃,能极大减少注入到衬底图形内的掺杂杂质的外扩,同时减少设备备件的损耗。
主氢流量采用160升/分的高流量(常规生长主氢流量为60升/分),加大了生长时硅片表面滞留层的流速,减少气氛中硅原子的碰撞几率,进而减少生长时造成的图形飘移和畸变,起到了相当于减压的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还找到了合适的氟化氢酸腐蚀溶液的配比。如果HF酸稀释液配比不当,就会造成过重的侧腐蚀。过浓的稀释液易造成图形畸变,过稀不但使腐蚀时间加长而且会出现腐蚀不均匀现象。另外腐蚀完之后的清洗也对图形畸变有较大的影响,因为残留在图形中的HF酸在加热过程中会增加图形畸变的程度。
经过用本发明的高温高流量工艺制得的产品图形与常规的常压、减压工艺所得到的产品图形进行对比,采用高温高流量工艺外延后所得到的图形的畸变量明显减少,图形清晰度很强,这对于IC片后续的加工工序提供了强有力的对准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衬底要求
客户提供的作过埋层工艺有图形的硅片;
2、外延参数
外延层电阻率38±8%Ω·cm,外延层厚度13±5%μm。
3、采用的外延设备
采用美国ASM公司E2000型外延炉,单片生长。
4、工艺过程
(1)对外延前的IC片进行表面处理:
在外延前,对IC片表面进行处理,即用氟化氢酸稀释液腐蚀二氧化硅表面,然后去离子水冲洗,甩干。腐蚀所用的氟化氢酸稀释液的配比为:浓度为49%的HF酸和去离子水按1∶20的比例混合。
(2)I C硅片→入炉(反应室)→900℃高温予处理→1190℃高温热处理→1190℃HCl(高纯)抛光→通PH3及硅源生长→降温到900℃→出炉。
本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设定如下:
通入HCl抛光,抛光温度为1190℃,HCl的流量为1升/分钟,抛光时间为1分钟;外延温度为1190℃,主氢流量为160升/分。
Claims (3)
1.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本方法以三氯氢硅为硅源,二氧化硅为基片,生长炉内的压力为常压,其生产工艺过程为先对外延前的IC片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生长炉中生长外延层,其特征在于:外延工艺采用的高温高流量外延工艺生长外延层,其工艺参数设定如下:
通入HCl抛光,HCl抛光温度为1190℃,HCl的流量为1升/分钟,抛光时间为1分钟;
外延生长温度为1190℃,主氢流量为160升/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前对IC片表面进行处理的步骤是:用的氟化氢酸稀释液腐蚀二氧化硅表面,然后去离子水冲洗,甩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所用的氟化氢酸稀释液的配比为:浓度为49%的HF酸和去离子水按1∶20的比例混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392950A CN101165225B (zh) | 2007-08-28 | 2007-08-28 | 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392950A CN101165225B (zh) | 2007-08-28 | 2007-08-28 | 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65225A CN101165225A (zh) | 2008-04-23 |
CN101165225B true CN101165225B (zh) | 2010-06-02 |
Family
ID=3933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392950A Active CN101165225B (zh) | 2007-08-28 | 2007-08-28 | 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652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3289B (zh) * | 2010-03-05 | 2011-11-30 | 河北普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反型外延片制备方法 |
CN102709158A (zh) * | 2012-06-19 | 2012-10-03 | 河北普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硅外延片翘曲度的方法 |
JP6924593B2 (ja) * | 2017-03-21 | 2021-08-25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
CN110707000A (zh) * | 2018-07-09 | 2020-01-17 | 杨丽芸 | 一种桶式外延炉ic片外延工艺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2792A (en) * | 1985-01-23 | 1986-06-03 | Rc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forming uniformly thick selective epitaxial silicon |
US4786615A (en) * | 1987-08-31 | 1988-11-22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improved surface planarity in selective epitaxial silicon |
US5389551A (en) * | 1991-02-21 | 1995-02-1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
-
2007
- 2007-08-28 CN CN2007101392950A patent/CN1011652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2792A (en) * | 1985-01-23 | 1986-06-03 | Rc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forming uniformly thick selective epitaxial silicon |
US4786615A (en) * | 1987-08-31 | 1988-11-22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improved surface planarity in selective epitaxial silicon |
US5389551A (en) * | 1991-02-21 | 1995-02-1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8-236458A 1996.09.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65225A (zh) | 2008-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77628B2 (ja) | エピタキシャルシリコンウェハの製造方法 | |
US8268708B2 (en) | Epitaxially coated silicon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pitaxially coated silicon wafers | |
US8361888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I wafer | |
US20030186028A1 (en) | Epitaxially coated semiconductor waf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 |
US6995077B2 (en) | Epitaxially coated semiconductor waf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 |
CN101165225B (zh) | 一种ic片外延的工艺方法 | |
CN104409345B (zh) | 一种大功率pin器件硅外延片的制造方法 | |
CN101217107A (zh) | 以键合减薄制备绝缘体上硅的方法 | |
KR101364995B1 (ko) | 반도체 기판의 제조방법 | |
JP3298467B2 (ja) | 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 |
CN110707000A (zh) | 一种桶式外延炉ic片外延工艺方法 | |
CN1937259A (zh) | 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同时形成硅片绒面及pn结的方法 | |
JP6963265B1 (ja) | シリコン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 |
CN107384220A (zh) | 一种用于led蓝宝石衬底的抛光硅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525418B (zh) | 基于111晶向的硅外延片制备方法、硅外延片及半导体器件 | |
JP4401466B2 (ja) |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 |
TW202223178A (zh) | 磊晶晶圓製備方法 | |
TW525215B (en) | Method of improving exipaxy wafer quality | |
CN116230498A (zh) | 一种制造高密度bmd浅dz层12英寸硅片的工艺 | |
Stallhofer | Silicon Wafers as a Foundation for Growth | |
CN117133630A (zh) | 晶圆清洗方法 | |
CN115050637A (zh) | 一种提高碳化硅晶圆表面寿命的方法 | |
CN117124221A (zh) | 一种外延衬底的抛光方法 | |
CN116487247A (zh) | 一种去除硅片lp污染的方法 | |
CN115188663A (zh) | 一种扩散硅芯片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