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7692A -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 Google Patents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7692A
CN101157692A CNA200710186428XA CN200710186428A CN101157692A CN 101157692 A CN101157692 A CN 101157692A CN A200710186428X A CNA200710186428X A CN A200710186428XA CN 200710186428 A CN200710186428 A CN 200710186428A CN 101157692 A CN101157692 A CN 101157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rberine
compound
mentioned
solu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64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丽君
陆付耳
魏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A2007101864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7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7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7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小檗碱(BBR)的结构进行修饰,合成出了一种新颖的小檗碱衍生物,该小檗碱衍生物是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通式(I)中的R表示糖或磺酸基,实验证明该化合物是小檗碱的前体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化合物和其药物组合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和调节血糖、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本发明系申请日为2006年6月29日、申请号为200610019492.4、发明名称为《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小檗碱衍生物、以该衍生物为活性成份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是在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流行病,据统计资料显示:国内2型糖尿病患病率1976年为1.0%,1989年为2.0%,1996年为3.2%,2001年上海和广州则超过了9%,已经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三大杀手”,与之相关的医疗护理费用开支极为庞大,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不堪重负。
小檗碱(BBR)亦称黄连素,它是从中药黄连、黄檗等原料中提出的一种抗菌性生物碱,其盐酸盐为黄色粉末,味苦,微溶于水。其在试管中能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效价较一般抗菌素低,其口服后吸收很差,对细菌性痢疾和某些肠道感染有效。其注射后对循环和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外用可治疗化脓性感染和眼结膜炎等。
科研人员对小檗碱(BBR)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课题已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小檗碱可治疗2型糖尿病,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调节患者的血糖和血脂。调节血糖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主要是调节胰岛素抵抗相关因子游离脂肪酸FFA的量);调节血脂主要在于降低甘油三酯的量,且疗效确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小檗碱的动物试验服用剂量较高,其有效剂量高达185mg·Kg-1·d-1,而且小檗碱的临床口服剂量亦较高,有的高达3g·d-1,且1~3个月为一疗程。高剂量长周期地使用,无疑会破坏患者肠道中的菌丛平衡,增加小檗碱的副作用。而另一方面,小檗碱的离体试验结果显示其有效浓度需求却很低,1~10μmol·L-1的小檗碱呈剂量依耐性地促进HIT-T15细胞分泌胰岛素,0.1~100μmol·L-1的小檗碱可显著增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转运,5~100μmol·L-1的小檗碱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33%~60%,疗效与1mmol·L-1的二甲双胍相当,由此可见低剂量小檗碱离体试验卓越的降糖效果。体内及离体剂量巨大的反差,提示小檗碱功效卓越但口服吸收极差。研究人员曾经以增强小檗碱肠胃吸收为目的,进行过许多药剂学上的实验探索,但实际应用于动物口服给药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动物体内的胃酸、酶系统或其他因素影响所致。对大鼠肠灌流实验也表明,灌肠2.5小时后仅有约5%的小檗碱从大鼠肠道消失,这提示在2.5小时以内,高达95%的小檗碱未被吸收利用。如何解决小檗碱的吸收问题,大幅度降低其服用剂量,充分发挥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功效是科研人员急需攻克的难题。
在2004年出版的《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分子结构杂志)第687卷第135~142页中公开了一种小檗碱衍生物,我们称它为醇式小檗碱,具体见第136页图1中的第二幅,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710186428XD00021
文中介绍了该小檗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100mg硫化小檗碱(1a,X=HSO4)溶于20ml水中,以乙醚作为该水溶液的保护层,加入氢氧化钠,轻轻摇动混合液,然后放在周围的温度下让其蒸发,2天之后,可以收集到一些亮黄色的晶体2a,即醇式小檗碱。但通过该方法获取的小檗碱衍生物的量极少,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药物学实验和应用。文中也对该小檗碱衍生物进行了一些性能方面的研究实验,但其结论是发现该小檗碱衍生物几乎没有生物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要克服现有小檗碱(BBR)药物吸收率很差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小檗碱衍生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要对现有小檗碱(BBR)的结构进行修饰合成,提供上述新的小檗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要以上述新的小檗碱衍生物为基础,提供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要提供上述新的小檗碱衍生物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小檗碱(BBR)的结构进行修饰,合成出了一种新的小檗碱衍生物,该小檗碱衍生物是由下列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S200710186428XD00031
该化合物中R是除氢之外的糖或磺酸基。上述糖可以是单糖或多糖,单糖例如葡萄糖、乳糖、甘露糖、果糖、山梨糖等;多糖例如蔗糖、槐糖、海藻糖等。该化合物具有多种有价值的药物活性,特别是其容易吸收的性能是现有小檗碱(BBR)所不具备的。
本发明的小檗碱衍生物,是在R为氢的式(I)化合物的基础上合成制得的。其中:R为氢的式(I)化合物又是以硫酸氢小檗碱为原料合成得到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酸氢小檗碱原料溶于水中,制成硫酸氢小檗碱饱和溶液;
2)在硫酸氢小檗碱饱和溶液中滴加碱溶液,直至再无沉淀物产生为止,形成浑浊液;
3)对上述浑浊液进行过滤,获得沉淀物;
4)将所得沉淀物溶于有机溶剂中,通过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洗脱;
5)对上述有机溶剂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低温干燥,获得粗产物;
6)将所得粗产物用甲醇或乙醇重结晶,即可得到R为氢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纯品;经检测可知,R为氢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353、分子式为C20H19NO5、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S200710186428XD00032
R为糖基的本发明化合物是以上述步骤1)至步骤6)所制成的R为氢的化合物产品为原料,按照化学领域常规操作程序合成得到的,其后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取上述R为氢的化合物纯品溶于十二醇中,加入葡萄糖和甲苯磺酸,充分搅拌混合,投入高压反应斧中进行反应;
8)控制反应温度为110~120℃、压力为4kPa、时间为4h,然后喷入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常压反应0.5h;
9)将上述反应物在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收集固体结晶;
10)将此固体结晶用无水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再用无水乙醚进行精制,干燥后即可得到R为糖基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纯品,其性质与R为氢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相似,但性能更加稳定。经检测可知,R为糖基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515、分子式为C26H29NO10、结构式如下所示:
R为磺酸基的本发明化合物也是以上述步骤1)至步骤6)所制成的R为氢的化合物产品为原料,按照化学领域常规操作程序合成得到的,其后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上述R为氢的化合物产品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
8)在上述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三氧化硫一三乙胺复合物,充分搅拌混合;
9)在室温下放置0.5h,滴加数滴水后,于4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1h,使其充分反应;
10)然后将上述反应液注入无水乙醚中,并不断搅拌,再在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收集固体结晶;
11)用无水乙醚洗涤上述固体结晶,干燥后将该物溶解在0.1mol/L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调节pH值至9,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用无水乙醚稀释,析出沉淀,再行过滤,收集沉淀物,并再用无水乙醚洗涤;
12)将所收集的沉淀物用无水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再用无水乙醚进行精制,即可得到R为磺酸基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纯品,其性质与R为氢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相似,但性能更加稳定。经检测可知,R为磺酸基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432、分子式为C20H18NO8S、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S200710186428XD00051
本发明的小檗碱衍生物在动物试验中显示出了优异的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它比目前公认具有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作用的、结构最相关的化合物盐酸小檗碱的效果要好得多,且有效剂量要小很多。
本发明的小檗碱衍生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血糖和血脂方面。调节血糖包括改善口服葡萄糖耐量、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主要是调节胰岛素抵抗相关因子游离脂肪酸FFA的量),调节血脂主要在于降低甘油三酯的量。其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突出且稳定。
以上述通式(I)所示的小檗碱衍生物为活性成份,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小檗碱衍生物、以及含有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小檗碱衍生物和其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
上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黏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湿润剂如甘油等;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等;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等;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镁和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药物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助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本发明的小檗碱衍生物通常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通过口服、鼻吸入或直肠给药的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等。用于鼻吸入或直肠给药时,可将其制成溶液或水或油性悬浮剂等。优选的形式是片剂、包衣片剂、胶囊剂,最好的形式是针对肠道特定部位释放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各种剂型可以按照药学领域常规的生产方法制备。例如使活性成份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将其制成所需的剂型。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含有重量比为0.1%~99.5%的活性成份,最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含有重量比为0.5%~95%的活性成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施用量可根据用药途径、患者年龄、体重、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变化,其日用剂量按活性成份计算可以是0.2mg~16mg/Kg体重,最优选的日用剂量是2mg~6mg/Kg体重,可以一次或多次施用。
本发明依照前体药物的设计原理,以小檗碱(BBR)为母体进行化学修饰合成,从中筛选出性能更加优良的小檗碱衍生物,从而开发出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以科学实验为依据来筛选小檗碱衍生物,其比国际上大海捞针式的从数十万种化合物中筛选先导化合物的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再者,小檗碱是价廉物美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其作用机理的明确有助于肯定作为其前体物的小檗碱衍生物在临床上运用的合理性,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盐酸小檗碱+空白血清样品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吸收图谱;
图2为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空白血清样品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吸收图谱;
图3为灌服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30min后大鼠血清样品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吸收图谱;
图4为灌服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60min后大鼠血清样品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吸收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首先合成R为氢的小檗碱衍生物——醇式小檗碱,再在醇式小檗碱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R为糖或磺酸基的小檗碱衍生物。
实施例1
R为氢的小檗碱衍生物——醇式小檗碱的制备
将5g硫酸氢小檗碱粉末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约120ml的饱和溶液;滴加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再无沉淀产生为止;过滤所形成的浑浊液,获得沉淀物;将此沉淀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醚中,过滤此溶解液,所得滤液滴加在20g硅胶G中,常温挥发干乙醚,干法上入硅胶G柱(硅胶G500g),用乙醚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在真空度低于150mbar、温度低于6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低温干燥,得到粗产物2.21g;再将此粗产物用甲醇或乙醇重结晶,干燥为黄色粉末,即可得到醇式小檗碱纯品1.78g。
实施例2
R为磺酸基的小檗碱衍生物——醇式小檗碱磺酸酯钠的制备
取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粉末5mmol,溶于1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三氧化硫一三乙胺复合物5.5mmol,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20℃~25℃的室温下放置0.5h,滴加2滴水后,在4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1h,使混合体充分反应;而后将反应液注入125ml的无水乙醚中,并不断搅拌,在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收集固体结晶;该固体结晶用无水乙醚洗涤,60℃的温度条件下干燥,获得三乙胺小檗碱盐;将三乙胺小檗碱盐溶解在120ml的0.1mol/L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调节pH值至9,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用100ml无水乙醚稀释,析出沉淀,再行过滤,收集沉淀物,并再用无水乙醚洗涤;将此沉淀物用100ml无水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再用100ml无水乙醚进行精制,即可制得醇式小檗碱磺酸酯钠。
实施例3
R为葡萄糖基的小檗碱衍生物——醇式小檗碱葡萄糖苷的制备
按醇式小檗碱粉末与十二醇之和与葡萄糖的摩尔比约为4∶1、葡萄糖与甲苯磺酸的摩尔比约为100∶1.5的比例,取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粉末50mmol,溶于500mmol十二醇中,然后加入葡萄糖150mmol和甲苯磺酸2.2mmol,充分搅拌混合,投入高压反应斧中进行反应;调节反应温度为110~120℃、压力4kPa、时间为4h;再喷入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常压反应0.5h;所得反应物在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收集固体结晶;将此固体结晶用100ml无水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再用100ml无水乙醚进行精制,60℃的温度条件下干燥,即可制得醇式小檗碱葡萄糖苷。
实施例4
以醇式小檗碱为活性成份的片剂的制备
按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10mg、乳糖187mg、玉米淀粉50mg、硬脂酸镁3mg的比例称取原料,先将醇式小檗碱、乳糖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并用浓度为70%的乙醇湿润,然后把湿润后的混合物过筛、制粒、干燥,再过筛、加入硬脂酸镁,最后将混合物压片,每片重250mg,活性成份含量为10mg。
实施例5
以醇式小檗碱磺酸酯钠为活性成份的胶囊剂的制备
按实施例2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磺酸酯钠10mg、乳糖188mg、硬脂酸镁2mg的比例称取原料,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过筛,装入硬胶囊中,每个胶囊内容物重200mg,活性成份含量为10mg。
试验例1
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采用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10g,单笼喂养,在清洁级大鼠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控制温度为20~22℃。实验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常规消毒空气、水和饲料。禁食12h后,大鼠尾静脉注射STZ液,STZ液用0.1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配制,过滤除菌,注射量为30mg·kg-1。以普通饲料喂养2周后,禁食12~15h,用40%葡萄糖按2.2g·kg-1灌胃,于0min、30min、60min、120min尾静脉取血约0.5ml,分离血清测血糖,以此筛选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大鼠作为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现有小檗碱组(用BBR组表示)、以及实施例1的醇式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BBR-H.L组、BBR-H.M组和BBR-H.H组表示)。其中:BBR组用药剂量为185mg·kg-1·d-1,BBR-H.L组用药剂量为18.5mg·kg-1·d-1,BBR-H.M组用药剂量为37.0mg·kg-1·d-1,BBR-H.H组用药剂量为74.0mg·kg-1·d-1,阿司匹林组用药剂量为120mg·kg-1·d-1,模型组用同体积的辅助液。
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用蔗糖∶猪油∶奶粉∶鸡蛋∶普通饲料=30∶20∶4∶2∶63的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8周,在治疗4周后作OGTT试验,检测血糖,计算糖耐量;于治疗8周后,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胰岛素(IN)含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和甘油三酯(TG)。试验结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改善了2型糖尿病大鼠口服葡萄糖的耐量。如下表1所示:
表1:BBR-H.L组、BBR-H.M组和BBR-H.H组的糖耐量结果(mmol/L)
正常组  模型组 阿司匹林组   BBR组   BBR-H.L组   BBR-H.M组   BBR-H.H组
  0min 3.43±0.17  5.41±1.41 4.87±0.49   3.65±0.11   3.78±0.24   4.00±0.24   4.15±0.34
  30min 5.91±0.22  11.35±2.03# 9.61±1.28*   8.79±0.33*   10.93±1.90   6.48±0.29   7.00±0.28
  60min 6.64±0.25  14.77±3.22# 11.12±1.63*   9.85±0.46   13.08±3.12   8.62±0.18   8.45±0.49
  120min 5.72±0.24  12.81±2.87# 9.40±1.25   9.27±0.57   10.93±2.60   8.21±0.45   8.48±0.40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根据表1的糖耐量试验结果可知:BBR-H.M组(37.0mg·kg-1·d-1)和BBR-H.H组(74.0mg·kg-1·d-1)都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其效果与阿司匹林组(120mg·kg-1·d-1)和BBR组(185mg·kg-1·d-1)相当。
其二,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可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如下表2所示:
表2:BBR-H.L组、BBR-H.M组和BBR-H.H组的胰岛素含量(uIU/mol)
正常组   模型组 阿司匹林组 BBR组   BBR-H.L组  BBR-H.M组  BBR-H.H组
33.3±12.81   23.45±4.99# 35.53±13.01 27.88±6.11*   25.17±5.61  24.08±6.15  32.21±7.90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从表2的胰岛素含量分析可知:BBR-H.H组(74.0mg·kg-1·d-1)具有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功效,其效果与阿司匹林组(120mg·kg-1·d-1)相当。
其三,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相关因子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如下表3所示:
表3:BBR-H.L组、BBR-H.M组和BBR-H.H组的游离脂肪酸含量(mmol/L)
 正常组  模型组   阿司匹林组   BBR组   BBR-H.L组   BBR-H.M组   BBR-H.H组
 1.56±0.09  19.02±0.76#   12.00±0.974   11.86±1.10   14.26±0.52*   6.32±0.74   2.23±0.19▲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3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表明:BBR-H.L组(18.5mg·kg-1·d-1)、BBR-H.M组(37.0mg·kg-1·d-1)和BBR-H.H组(74.0mg·kg-1·d-1)都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其效果与阿司匹林组(120mg·kg-1·d-1)和BBR组(185mg·kg-1·d-1)相当。
其四,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甘油三酯水平。如下表4所示:
表4:BBR-H.L组、BBR-H.M组和BBR-H.H组的甘油三酯含量(mmol/L)
 正常组   模型组  阿司匹林组 BBR组   BBR-H.L组   BBR-H.M组   BBR-H.H组
 0.606±0.074   1.771±0.308#  0.803±0.171 0.45±0.258   0.778±0.319   0.908±0.385*   0.452±0.159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从表4的甘油三酯含量结果可知:BBR-H.L组(18.5mg·kg-1·d-1)、BBR-H.M组(37.0mg·kg-1·d-1)和BBR-H.H组(74.0mg·kg-1·d-1)都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的含量水平,其效果与阿司匹林组(120mg·kg-1·d-1)和BBR组(185mg·kg-1·d-1)相当。
试验例2
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分析。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药品选用现有的盐酸小檗碱和实施例1所制备的醇式小檗碱。采用清洁级Wistar大鼠12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0克,单笼喂养,在清洁级大鼠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控制温度为20~22℃。实验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常规消毒空气、水和饲料。禁食12h后,按体重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盐酸小檗碱组;第二组为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组,每组6只。盐酸小檗碱组分别一次灌服盐酸小檗碱124mg·kg-1·d-1;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组分别一次灌服盐酸小檗碱和醇式小檗碱共186mg·kg-1·d-1(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124∶62)。分别于30min、60min、120min尾静脉采血0.8ml,分离血清。
精密量取0.25ml血清,加入0.25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分别依次加入无水乙醚3ml、3ml、2ml,离心涡旋1分钟,吸取无水乙醚层,于40℃水浴蒸干,加入流动相再涡旋1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样品。按上述方法同时制备空白血清样品、空白血清样品+盐酸小檗碱样品+醇式小檗碱样品。采用Waters600ec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定量。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4.00mm×25cm),流动相为乙氰-水-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二氢钾(500ml-500ml-1.70g-3.40g),用盐酸调pH值至5.4,流动相经超声脱气后使用,流速为1ml/min,柱温为40℃,紫外检测波长346nm,检测结果见图1至图4。
由图1至图4所示的图谱分析可知:盐酸小檗碱的保留时间为11.08min,醇式小檗碱的保留时间为7.65min。大鼠灌服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30min、60min时,血清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吸收图谱显示醇式小檗碱的吸收峰下面积逐渐减小,120min时其吸收峰几无,而盐酸小檗碱的吸收峰下面积却有增加。具体数据如下表5所示:
表5:灌服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的大鼠血清样品中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的紫外吸收峰下面积(微伏*秒)
    30min     60min     120min
    盐酸小檗碱     38286     39541     21537
    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     2895735480     807712970     417724417
由表5可见:大鼠所灌服药物组成的初始比例为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2∶1,而在30min后大鼠体内药物浓度之比是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约为0.45∶0.55,在60min后盐酸小檗碱∶醇式小檗碱约为0.96∶0.04,提示醇式小檗碱为已有小檗碱的前体药物,在体内可能转化为小檗碱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由于R为糖或磺酸基的小檗碱衍生物与醇式小檗碱的性质类似,可知其在体内也能转化为小檗碱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Claims (7)

1.一种小檗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下列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S200710186428XC00011
该化合物中R是除氢之外的糖或磺酸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化合物中R为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化合物中R为磺酸基。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酸氢小檗碱原料溶于水中,制成硫酸氢小檗碱饱和溶液;
2)在硫酸氢小檗碱饱和溶液中滴加碱溶液,直至再无沉淀物产生为止,形成浑浊液;
3)对上述浑浊液进行过滤,获得沉淀物;
4)将所得沉淀物溶于有机溶剂中,通过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洗脱;
5)对上述有机溶剂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低温干燥,获得粗产物;
6)将所得粗产物用甲醇或乙醇重结晶,即可得到R为氢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纯品;
7)取上述R为氢的化合物纯品溶于十二醇中,加入葡萄糖和甲苯磺酸,充分搅拌混合,投入高压反应斧中进行反应;
8)控制反应温度为110~120℃、压力为4kPa、时间为4h,然后喷入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常压反应0.5h;
9)将上述反应物在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收集固体结晶;
10)将此固体结晶用无水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再用无水乙醚进行精制,干燥后即可得到R为糖基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纯品。
5.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酸氢小檗碱原料溶于水中,制成硫酸氢小檗碱饱和溶液;
2)在硫酸氢小檗碱饱和溶液中滴加碱溶液,直至再无沉淀物产生为止,形成浑浊液;
3)对上述浑浊液进行过滤,获得沉淀物;
4)将所得沉淀物溶于有机溶剂中,通过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洗脱;
5)对上述有机溶剂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低温干燥,获得粗产物;
6)将所得粗产物用甲醇或乙醇重结晶,即可得到R为氢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纯品;
7)将上述R为氢的化合物产品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
8)在上述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三氧化硫一三乙胺复合物,充分搅拌混合;
9)在室温下放置0.5h,滴加数滴水后,于4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1h,使其充分反应;
10)然后将上述反应液注入无水乙醚中,并不断搅拌,再在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收集固体结晶;
11)用无水乙醚洗涤上述固体结晶,干燥后将该物溶解在0.1mol/L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调节pH值至9,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用无水乙醚稀释,析出沉淀,再行过滤,收集沉淀物,并再用无水乙醚洗涤;
12)将所收集的沉淀物用无水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再用无水乙醚进行精制,即可得到R为磺酸基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纯品。
6.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7.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CNA200710186428XA 2006-06-29 2006-06-29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Pending CN101157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86428XA CN101157692A (zh) 2006-06-29 2006-06-29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86428XA CN101157692A (zh) 2006-06-29 2006-06-29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94924A Division CN100404534C (zh) 2006-06-29 2006-06-29 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7692A true CN101157692A (zh) 2008-04-09

Family

ID=3930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86428XA Pending CN101157692A (zh) 2006-06-29 2006-06-29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7692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2081A (zh) * 2010-10-26 2011-04-06 中国药科大学 9-O-β-D-葡萄糖基化四氢小檗红碱、其制法及其用途
CN102079765A (zh) * 2010-12-15 2011-06-01 西南大学 9-o-糖苷-小檗碱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70694B (zh) * 2009-04-21 2012-08-2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8,8-二取代-13,13a-二氢小檗碱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4327069A (zh) * 2014-09-22 2015-02-04 华东师范大学 9-取代氨基-13-烃基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94473A (zh) * 2020-11-18 2021-04-2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7,9-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426538A (zh) * 2022-01-27 2022-05-03 怀化学院 一种小檗碱卡格列净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77646A (zh) * 2022-09-21 2022-12-16 山西医科大学 小檗碱柚皮素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应用
CN115490683A (zh) * 2022-09-09 2022-12-20 山西医科大学 小檗碱没食子酸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应用
CN115536654A (zh) * 2022-09-21 2022-12-30 山西医科大学 小檗碱橙皮素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应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0694B (zh) * 2009-04-21 2012-08-2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8,8-二取代-13,13a-二氢小檗碱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2002081A (zh) * 2010-10-26 2011-04-06 中国药科大学 9-O-β-D-葡萄糖基化四氢小檗红碱、其制法及其用途
CN102079765A (zh) * 2010-12-15 2011-06-01 西南大学 9-o-糖苷-小檗碱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27069A (zh) * 2014-09-22 2015-02-04 华东师范大学 9-取代氨基-13-烃基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27069B (zh) * 2014-09-22 2016-07-06 华东师范大学 9-取代氨基-13-烃基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94473A (zh) * 2020-11-18 2021-04-2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7,9-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694473B (zh) * 2020-11-18 2022-09-2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7,9-双取代小檗碱结构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426538A (zh) * 2022-01-27 2022-05-03 怀化学院 一种小檗碱卡格列净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90683A (zh) * 2022-09-09 2022-12-20 山西医科大学 小檗碱没食子酸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应用
CN115477646A (zh) * 2022-09-21 2022-12-16 山西医科大学 小檗碱柚皮素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应用
CN115536654A (zh) * 2022-09-21 2022-12-30 山西医科大学 小檗碱橙皮素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7692A (zh) 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US10624938B2 (en) Total flavone extract of flower of 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320926C (zh) 银杏叶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9479A (zh) 大黄酸小檗碱离子对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922176B (zh) 一种野菊花提取物的应用
CN101033245B (zh) 具栖冬青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319275A (zh) 黄蜀葵花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247A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28539B (zh) 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其医药用途
CN107441078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170028007A1 (en) Solid dispersion containing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 merr. flavonoids,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and use thereof
CN101530389B (zh) 人参皂苷Rg3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4534C (zh) 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调节血糖和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4844591A (zh) 盐酸托烷司琼晶ii型物质及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
CN106074493A (zh) 一种大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11452A (zh) 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23926B (zh) 一种异黄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16135B (zh) 羽扇豆酮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1723997A (zh) 葛根素糖基化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7662364B2 (en) Drug for hyperphospheremia and its preparative method
CN101429185B (zh) 槲皮素两种晶型物质、其制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N1274684C (zh) 蜂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药物制剂及医药新用途
CN101157693B (zh) 小檗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1099754A (zh) 具栖冬青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113359B (zh) 水飞蓟宾二偏琥珀酸酯及其药用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