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6249B - 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6249B
CN101156249B CN2006800108999A CN200680010899A CN101156249B CN 101156249 B CN101156249 B CN 101156249B CN 2006800108999 A CN2006800108999 A CN 2006800108999A CN 200680010899 A CN200680010899 A CN 200680010899A CN 101156249 B CN101156249 B CN 101156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cell device
aggregate
peristom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08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6249A (zh
Inventor
田中久米治
清水公正
坂本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56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6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6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62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01L21/6735Closed carriers
    • H01L21/67363Closed c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ining substrates other than waf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002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in shrink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3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article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damage by shock or pressure
    • B65D85/3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article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damage by shock or pressure for delicate optical, measuring, calculating or control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01L21/6735Closed carriers
    • H01L21/67369Close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ock absorbing elements, e.g. retainers or cush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包含:第1捆包工序,该第1捆包工序用热收缩性薄膜(4)覆盖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第1加热工序,该第1加热工序加热所述热收缩性薄膜(4),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3)固定后作为集合体(5);第2捆包工序,该第2捆包工序将所述集合体(5)插入具有开口部(2)且保持所述集合体(5)的容器(1)的所述开口部(2)。从而提供在捆包作业及运输时也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出现裂纹及缺口、能够进行简易捆包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捆包体。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特别涉及减少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破损、能够安全运输的捆包方法及捆包体。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将射入的光能变换成电能的装置。按照太阳能电池中的主要元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可以分成结晶类、非晶形类、化合物类等。其中,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几乎都是结晶类硅太阳能电池,使用单结晶型或多结晶型的硅基板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是厚度为200~300μm左右或以下的薄基板,抗冲击及振动的能力差,运输太阳能电池元件之际,容易产生裂纹及缺口。 
图22表示现有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元件运输用的容器。图22(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捆包方法涉及的缓冲体101的立体图。图22(b)是表示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的立体图。101是缓冲体,102是保持槽,103是太阳能电池元件,108是固定器具。 
在现有技术中,将太阳能电池元件103出厂之际,作为能够不使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破损、能够安全运输的捆包方法,例如如图22(a)所示,准备缓冲体101,该缓冲体101的断面略呈L字形,沿着L字,在其内侧,朝着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设置多个旨在并列保持的保持槽102,然后如图22(b)所示,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103以规定的间隔平行配置,将各基板的角部分别插入上述缓冲体101的保持槽102,嵌 合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四边,在其外侧,用橡胶及带子等固定器具108固定,将缓冲体101和太阳能电池元件103固定。进而,用热收缩性薄膜(未图示)捆包其周围,进行热收缩处理,从而防止灰尘等异物的混入,由于热收缩性薄膜热收缩后,按压整个缓冲体,所以太阳能电池元件103被固定,不会从缓冲体101的保持槽102中脱出(例如JP特开2003-292087号公报)。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用缓冲体101固定的捆包体,是聚丙烯发泡材料及海绵等缓冲材料,用内侧被包围的贮存器及波纹纸等收纳容器捆包后,发往目的地。 
可是,在这种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由于需要将太阳能电池元件103一枚枚地安装到缓冲体101的槽中,所以捆包作业极其麻烦。另外,将略呈L字形的缓冲体101安装太阳能电池元件103上之际,由于要将缓冲体101安装到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角部上,所以经常发生作业人员的处理失当导致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角部产生裂纹及缺口。 
另外,在太阳能电池元件103和缓冲体101接触的部分,固定器具108和热收缩性薄膜的紧固力很大。因此,缓冲体101和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接触面积较小,较大的应力外加给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外周部,有可能在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外周部产生裂纹及裂缝。 
进而,为了紧紧地固定太阳能电池元件103,而使缓冲体101上设置的保持槽102的宽度过窄后,在插入太阳能电池元件103之际,例如太阳能电池元件103的厚度为300μm以下时,太阳能电池元件103就容易弯曲破损,而为了避免破损,就必须进行慎重的作业,从而使作业时间变长。因此,需要提高保持槽102的宽度的精度,其结果使保持槽102的加工费用据高不下,特别是不二次利用缓冲体101地由收货方处理之际,存在着运输成本大幅度增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捆包作业及运输时也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出现裂纹及缺口、能够进行简易捆包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捆包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包含:第1捆包工序,该第1捆包工序用热收缩性薄膜覆盖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第1加热工序,该第1加热工序加热所述热收缩性薄膜,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固定后作为集合体;第2捆包工序,该第2捆包工序将所述集合体插入具有开口部的同时还保持所述集合体的容器的该开口部。 
这样,由于包含第1捆包工序(该第1捆包工序用热收缩性薄膜覆盖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第1加热工序(该第1加热工序加热所述热收缩性薄膜,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固定后作为集合体)和第2捆包工序(该第2捆包工序将所述集合体插入具有开口部的同时还保持所述集合体的容器的该开口部),所以被热收缩性薄膜覆盖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不会暴露在大气中,能够抑制电极氧化等的影响。 
另外,层叠太阳能电池元件作为集合体后,在容器内,保持太阳能电池元件的部分,就不像现有技术那样是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端部,而是用集合体的整个表面保持,所以增加了容器和集合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使由于冲击等外加给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应力分散。进而,即使在运输及处理时的振动及落下冲击等中,也因为用集合体的整个表面固定,所以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端部产生裂纹及缺口。 
第2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1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在所述开口部的内面,设置朝着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的切口部。 
第3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1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在所述开口部的内面,设置朝着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的凹部。
第4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1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所述容器,朝着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具有多个开口部;同时在该多个开口部的内面,具备贯通部,该贯通部贯通相邻的所述内面。 
第5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1~第4中的任一种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在所述开口部的底边部,设置槽部。 
第6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1~第5中的任一种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设置堵塞所述开口部的盖部,将所述盖部嵌入所述容器。 
第7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6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所述盖部,由和所述容器相同的容器构成。 
第8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6或第7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包含:第3捆包工序,该第3捆包工序嵌入所述盖部和所述容器后,覆盖热收缩性薄膜;第2加热工序,该第2加热工序加热该热收缩性薄膜,将所述盖部和所述容器作为一体。 
第9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是具备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互相固定后构成)和容器(该容器具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内侧,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所述各太阳能电池元件,至少其非受光面具有多根汇流条电极,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将所述汇流条电极朝着同一方向层叠。 
这样,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互相固定后构成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后,能够确保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捆包作业及运输时,也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出现裂纹及缺口,能够简易地进行捆包。 
特别是各太阳能电池元件,至少其非受光面具有电极,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将所述各电极朝着同一方向层叠后,能够使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翘曲方向一齐朝着一定的方向,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足够的精度。 
第10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是具备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互相固定后构成)和容器(该容器具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内侧,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其层叠侧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底面侧。 
这样,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互相固定后构成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后,能够确保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捆包作业及运输时,也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出现裂纹及缺口,能够简易地进行捆包。 
另外,使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层叠侧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底面侧后,捆包时,能够使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自重分散,不集中作用于特定的元件。 
第11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9或第10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被覆盖其周围的热收缩性薄膜以气密状态固定。 
第12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在第9~第11任一样态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切口部。 
第13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在第9~第11任一样态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凹部。 
第14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在第9~第11任一样态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成为近似长方体,在其底缘部,具有槽部。 
第15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在第9~第14任一样态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多个开口部。 
第16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15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部,被朝着构成在其内侧配置的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并列设置。 
第17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16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连接邻接的开口部地设置。 
第18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16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凹部;所述凹部,连接邻接的开口部地设置。 
第19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9~18任一样态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外面,构成凹凸形状。
第20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19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与所述开口部的位置对应的外面,是凹形状。 
第21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9~第20任一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盖部,该盖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内侧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状态下,覆盖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 
 第22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替,是第21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和所述容器嵌合。 
第23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是第21或第22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具有和所述容器相同的形状。 
第24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是用热收缩性薄膜气密密封第9~第23任一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后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 
第25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包含:层叠工序,该层叠工序层叠至少在非受光面具有多根汇流条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以便将所述汇流条电极朝着同一方向;集合体形成工序,该集合体形成工序用包装材料固定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形成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集合体插入工序,该集合体插入工序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配置到具有开口部的容器的该开口部的内部。
第26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包含:集合体形成工序, 该集合体形成工序用包装材料固定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形成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集合体插入工序,该集合体插入工序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配置到具有开口部的容器的该开口部的内部,以便使其层叠侧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底面侧。 
第27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是在第25或26样态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体形成工序,用热收缩性薄膜覆盖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外周,加热该热收缩性薄膜后,形成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样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讲述和附图,可以更好地领会。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的捆包方法涉及的第1捆包工序和第1加热工序的说明图。 
图2(a)、图2(b)、图2(c)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它第1捆包工序和其它第1加热工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开口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开口部设置切口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开口部设置凹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使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开口部彼此贯通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表示图3的开口部的底边部A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 
图9(a)、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在容器1和盖部6的接合部分具备嵌合部14的图形。 
图13是表示一般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一般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电极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形,图14(a)是表示受光面侧(表面)的图形,图14(b)是表示非受光面侧(背面)的图形。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电极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形,图15(a)是表示受光面侧(表面)的图形,图15(b)是表示非受光面侧(背面)的图形。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2(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涉及的缓冲体的立体图,图22(b)是表示元件捆包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本文中,所谓“开口部2”,表示容器1形成的整个凹部。 
首先,讲述本发明涉及的被捆包物——太阳能电池元件。 
图13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结构的简要结构图。21表示半导体基板,22表示扩散层,23表示反射防止膜,24表示表面电极,25表示背面电极,25a表示背面汇流条电极,25b表示背面集电电极,26表示背面电场区域。 
例如:准备由厚度为0.2~0.5mm左右、大小为100~150mm左右的单晶硅及多晶硅等构成的p型半导体的半导体基板21。然后,使n型杂质--磷等扩散到半导体基板21中,设置呈n型的扩散层22,在和半导体基板21之间形成PN结。 
在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受光面侧,为了防止反射太阳光,例如形成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反射防止膜23。 
然后,向半导体基板21的受光面侧(表面)涂敷银膏、向非受光面侧(背面)涂敷铝膏及银膏后烧成,从而形成表面电极24及背面电极25。 
图14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电极结构的一个例子。图14(a)是受光面侧(表面),图14(b)是非受光面侧(背面)。 
如图14(a)所示,将银等作为主要成分的表面电极24,由为了从表面获得输出的表面汇流条电极24a和与它正交地设置的集电用的表面指形电极24b构成。另外,如图14(b)所示,背面电极25,由为了从表面获得输出的将银等作为主要成分的背面汇流条电极25a和将铝等作为主要成 分的背面集电电极25b构成。 
背面集电电极25b,用网板印刷法涂敷铝膏烧成后,对于硅的半导体基板21而言,作为p型杂质元素发挥作用的铝扩散到半导体基板21中,形成高浓度的背面电场区域26。 
另外,背面电极25,还可以如图14(a)所示的表面电极24那样,由多个窄条的指形电极24b和垂直于指形电极24b的较宽的汇流条电极24a晶格状地形成。 
然后,根据需要,在表面电极24及背面电极25(将银作为主要成分的电极)上,被覆软钎料(未图示)。在电极上被覆软钎料后,能够抑制电极的电阻损失,能够用于和从外部获得输出的引入线(未图示)的连接。为了被覆该软钎料,可以采用浸渍法、喷流式等。 
此外,图15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其它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也可以这样用3根构成表面汇流条电极24a和背面汇流条电极25a。 
这样,制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由于半导体基板21和表面电极24及背面电极25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很可能在基板21的中央部附近产生翘曲,冷却后保持翘曲的状态。因此,采用后文讲述的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在容器内捆包这些太阳能电池元件3时,能够提供抑制出现裂纹及缺口之类问题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 
下面,讲述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 
图1、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捆包工序和第1加热工序的图形,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捆包工序的示意图。1表示容器(容器体),2表示开口部,3表示太阳能电池元件,4表示热收缩性薄膜,5表示集合体,用粗虚线包围的A表示开口部的底边部。 
如图1(a)、图2所示,经过层叠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3、用热收缩性薄膜4覆盖的第1捆包工序后,能够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3成束,再经过后道工序——第1加热工序,热收缩性薄膜4收缩,太阳能电池元件3彼此作为与大气隔开的集合体,能够使太阳能电池元件3彼此不动地固定。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中,如图3所示,具备第2捆包工序,该第2捆包工序将层叠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3后用热收缩性薄膜4固定的集合体5,插入具有开口部2的容器1。所谓“将本发明涉及的集合体5,从开口部2插入”,换言之,就是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 
接着,详细讲述本发明的第1捆包工序、第1加热工序和第2捆包工序。 
(1)第1捆包工序和第1加热工序 
首先,作为用热收缩性薄膜4捆包层叠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第1捆包工序之一,有L型密封方式。如图1(a)所示,沿着长度方向将一枚热收缩性薄膜4折成两个折叠,成为断面为コ字形(断面近似U字形)的开口。接着,如图1(b)所示,将重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导入断面为コ字形(断面近似U字形)的热收缩性薄膜4的开口内。最后,作为第1加热工序,如图1(c)所示,利用L字形的热封口机,将热收缩性薄膜4的3个开口部熔融粘接并熔断后,再利用被称作“收缩隧道”的加热装置,用90~140℃左右的温度,将热收缩性薄膜4加热,薄膜出现热收缩后,热收缩性薄膜4就与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外面贴紧,将太阳能电池元件3固定。其结果,形成集合体5。此外,上述热收缩性薄膜4,是以包装的状态固定层叠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包装部件。 
另外,作为其它的方法,有I型密封方式。如图2(a)所示,沿着长度方向将一枚热收缩性薄膜4折成两个折叠,将两端部熔融粘接后,形成筒状。接着,如图2(b)所示,将重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导入筒状的热 收缩性薄膜4的开口内。最后,如图2(c)所示,利用直线状的热封口机,将热收缩性薄膜4两端的开口部熔融粘接并熔断后,使其通过收缩隧道,热收缩性薄膜4就与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外面贴紧,将太阳能电池元件3固定。其结果,形成集合体5。这样,因为能够利用覆盖周围的热收缩性薄膜4,获得以气密状态固定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集合体5。因为集合体5成为气密状态,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电极24、25被大气氧化。该集合体5,成为近似长方体,被用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主面构成的表面及背面和使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各侧面层叠状地集合的4个层叠侧面包围。 
这种收缩包装,可以用一般的收缩包装装置进行,作为热收缩性薄膜4,可以使用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脂、聚乙烯等厚度为10~50μm左右的薄膜。 
此外,在本集合体5中,将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非受光面侧(背面)的背面电极25朝着相同的方向层叠。就是说,在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中,按照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非受光面侧(背面)形成的背面电极25,决定翘曲的朝向。如果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翘曲的方向不一致,在翘曲不一致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之间,容易被外加很大的应力,该太阳能电池元件3容易破损。因此,如上所述,将各背面电极25朝着相同的方向地层叠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后,能够使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翘曲的方向一致,作为整个集合体5,能够具有很高的强度。 
(2)第2捆包工序 
然后,作为第2捆包工序,如图3所示,容器1具有能够插入集合体5还能够保持它的开口部2,使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层叠方向成为侧面地将集合体5插入该开口部2。该开口部2,具有与上述集合体5的外形形状对应的近似长方体。更具体地说,开口部2具有与集合体5的表面(一个主面)及背面(另一个主面)和三个层叠侧面对应的内面的近似长方体。而且,在使集合体5的一个层叠侧面位于开口部2的底面侧的状态下,能够将集 合体5收容到开口部2内。该容器1,可以使用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丙烯等发泡树脂材料,例如对板状、块状等具有通用性的形状的发泡树脂材料,进行适当的切断加工及切成薄片的加工等后成为容器1的形状,或者在规定形状的金属模具内,采用发泡成形的构件成形法一体成形后形成容器1。另外,最好设置多个开口部2,以便能够一次收纳多个集合体5。 
这样,包含第1捆包工序、第1加热工序和第2捆包工序后,作业非常简单,而且还能够抑制发生作业人员的处理失当导致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角部产生裂纹及缺口。另外,因为用热收缩性薄膜4覆盖,所以太阳能电池元件3不会暴露在大气中,能够抑制上述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电极氧化等的影响。另外,将太阳能电池元件3互相重叠后,外加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应力被互相重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分散,利用热收缩性薄膜4包装,进行热收缩处理后,太阳能电池元件彼此紧挨着被保持在热收缩性薄膜内,所以互相重叠的能够作为具有厚度的基板,由于具有与元件捆包体的厚度对应的强度,所以能够将集合体5视为1枚具有互相重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枚数的厚度的基板,由于集合体5具有与元件捆包体的厚度对应的强度,所以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产生裂纹及裂缝。 
进而,由于利用容器1的弹性恢复,将集合体5确实固定在开口部2内,所以容器1的形成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其结果,还能够抑制加工费用,特别是在不再度利用容器1地由收货方处理之际,能够大幅度抑制运输成本。因此,开口部2最好具有能够压入集合体5的大小,具体地说,开口部2最好在可插入集合体5的范围内比集合体5较小地形成。 
另外,因为在容器1内保持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部分,不像现有技术那样是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端部,这样地将集合体5插入保持集合体5的容器1的开口部2后,能够用集合体5的表面部分保持,容器1和集合体5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能够使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等外加给各太阳能电池 元件3的应力分散。进而,即使在运输及处理时的振动及落下冲击等中,也因为用集合体5的整个表面固定,所以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端部产生裂纹及缺口。 
其结果,不仅能够使贮存器及波纹纸等缓冲材料在收纳容器中所占的比例(如现有技术那样)减少,而且还能够除去缓冲材料本身,所以出厂时能够增加收纳容器中收纳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枚数。 
这时,用热收缩性薄膜包装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枚数最好是10~50枚左右,15~30枚左右则更好。重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枚数如果较少,例如10枚时,开口部2的宽度就要变窄,其加工精度的要求就高,所以不能抑制形成开口部的加工费用,增大运输成本。另外,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枚数较少后,即使对集合体5的冲击被分散,外加给一枚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应力也很大的厚度,由于集合体5的厚度也薄,所以不能获得足够的强度,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或从开口部2取出之际,以及插入后保持集合体5时,有可能使太阳能电池元件产生裂纹及裂缝。 
另外,由于在太阳能电池元件的表面或背面设置着旨在从外部获得输出的电极和覆盖该电极的软钎料,所以在太阳能电池元件上稍有凹凸,将太阳能电池元件重叠之际,该凹凸就会使元件之间产生间隙。因此,重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枚数如果较多,例如50枚左右时,集合体中整体的间隙就要变大,包装热收缩性薄膜和进行热收缩处理之际,就难以使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端部一致地排列,在端部不一致的状态下包装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端部及电极附近就有可能产生裂纹及裂缝。 
另外,以上讲述了在某个样态中,是具备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互相固定后构成)和容器1(该容器具有开口部2,在该开口部2的内侧,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将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至少非受光面侧的电极朝着同一方向地层叠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太阳能电池元 件捆包体及其制造方法。 
着眼于这种结构,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作为互相固定后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后,作为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的整体,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因此,与现有技术的那种将太阳能电池元件3一枚枚分开后固定的情况相比,在进行捆包作业和运输时,都具有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出现裂纹及缺口、易于简易地捆包的优点。 
特别是因为非受光面侧的背面电极25朝着同一方向地层叠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所以能够使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翘曲方向一致地朝着一定方向,与该翘曲方向互不相同地层叠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集合体5的整体承受从外部等外加的应力,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另外,以上讲述了在其它的样态中,是具备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互相固定后构成)和容器1(该容器具有开口部2,在该开口部2的内侧,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其层叠侧部位于所述开口部2的底面侧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及其制造方法。 
着眼于这种结构,如上所述,在具有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作为互相固定后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的优点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优点。例如以平放堆积的状态捆包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时,存在着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自重集中所用于下面的元件的问题。与此不同,在上述捆包体中,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被配置在开口部2内,其一个层叠侧部位于开口部2的底面侧。因此,捆包时,能够使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自重分散,不集中所用于特定的元件。这样,与现有技术的那种以平放堆积的状态捆包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情况相比,在进行捆包作业和运输时,都具有能够有效地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出现裂纹及缺口的优点。 
另外,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最好在容器1设置的开口部2的内面(更具体地说,构成开口部2的内壁),设置朝着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的切口部10。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捆包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1表示容器(容器体),2表示开口部,9表示隔开部,用虚线包围的部分10,表示切口部。更具体地说,切口部10在与开口部2的内面中集合体5的表面或背面相对的内面,沿着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层叠方向及的开口部2的深度方向形成。进而,具体地说,本容器1,具有沿着集合体5的层叠方向并列设置后形成的多个开口部2。而且,在隔开该各开口部2的隔开部9上,形成上述切口部10。另外,各切口部10,连接邻结的开口部2。 
此外,这样设置多个开口部2后,能够有效地捆包多个集合体5。另外,由于沿着集合体5的层叠方向并列设置地形成多个开口部2,所以在捆包体中,能够特定耐压及耐冲击的能力较强的部位(例如与集合体5的层叠侧面对应的部位)和耐压及耐冲击的能力较弱的部位(例如与集合体5的表面及背面对应的部位)。这样,留意这一特性后,捆包体的操作就非常容易。 
如上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3通过扩散及电极烧成等元件工序后,在热应力等的作用下,基板21发生翘曲,特别是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厚度变薄后,元件工序导致的翘曲就变大。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翘曲较大后,与隔开各开口部2的隔开部9接触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就容易受到翘曲较大的中央附近的应力的作用。从容器1的外部外加载荷时,设置切口部10后,集合体5从容器1接受的应力,经过切口部10释放后,就被缓和。更具体地说,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内后,其翘曲的部分,就像隔开部9打开切口部10那样弯曲地变形移动。这样,集合体5从容器1接受的应力就被缓和。没有这样设置切口部10时,形成集合体5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枚数较多时,影响很大,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或从开口部2取出之际,以及插入后保持集合体5时,有可能使太阳能电池元件3产生裂纹。可是,在开口部2的内面,朝着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层叠方向,设置切口部10后, 就可以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可以给予隔开部9若干活动,所以隔开部9沿着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翘曲方向活动,缓和外加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中央附近的应力,提高了作业性能,使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或从开口部2取出变得容易而且安全。另外,如果集合体5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枚数较多,而且1枚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厚度较薄时,尤其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3产生裂纹。进而,即使不在隔开部9的中央附近设置切口部10,也能够给予隔开部9活动,但是由于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中央附近的翘曲最大,所以最好在开口部2的内面的中央附近,设置切口部10。 
而且,因为连接邻接的开口部2地形成各切口部10,所以能够使隔开部9较大弯曲变形地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缓和外加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应力。 
进而,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最好在容器1设置的开口部2的内面(更具体地说,构成开口部2的内壁),设置朝着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的凹部11。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捆包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1表示容器,2表示开口部,9表示隔开部,用虚线包围的部分11,表示凹部。该凹部11,形成朝着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层叠方向凹陷的凹形。更具体地说,凹部11在与开口部2的内面中集合体5的表面或背面相对的一对内面,形成沿着开口部2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凹形。在这里,凹部11在与开口部2的内面中集合体5的表面或背面相对的一对内面形成,但是也可以在其中的某一个面上形成。毫无疑问,凹部11可以在容器1的底面形成。 
采用这种结构后,即使太阳能电池元件3发生较大的翘曲时,也能够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在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之际,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中央附近和隔开部9的接触变弱,缓和外加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中央附近的应力。其结果,提高了作业性能,使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或从开口部2取出变得容易而且安全。 
而且,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最好在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具有多个容器1的开口部2的同时,在该多个开口部的内面(更具体地说,构成开口部2的内壁),具备贯通部,该贯通部贯通相邻的内面。 
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捆包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1表示容器,2表示开口部,9表示隔开部,用虚线包围的部分12,表示贯通部。该贯通部12,在各开口部2之间的隔开部9上形成。各贯通部12成为从开口部2的开口朝着底部延伸的凹形,使各开口部2的内的空间彼此连通。该贯通部12,是上述凹部11的一种样态,即可以说,是连接邻结的开口部2地形成上述凹部11的一种样态。 
另外,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贯通部12的宽度为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宽度的70%以下时,太阳能电池元件3被紧紧地固定在开口部2内,能够抑制外加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端部的应力,所以能够减少运输时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端部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另外,可以将隔开部9的贯通部12的端边部设计成R面及C面等倒角部,这样将集合体5插入开口部2或从开口部2取出之际,能够减轻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负担。 
而且,因为贯通部12连接邻接的开口部2地形成,所以能够有比较简易的结构,在邻接的开口部2中,缓和对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应力。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最好在开口部2的底边部,设置槽部(槽状凹部)13。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捆包方法涉及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图3的开口部的底边部A的放大图。2表示开口部,5表示集合体,13表示槽部。槽部13,设置在开口部2的底边部(底边区域)。更具体地说,槽部13在与 集合体5的各层叠侧面相交的缘部相对的部分形成,在这里槽部13在与开口部2的内面中底面和侧面(与集合体5的层叠侧面相对的侧面)相交的底边部形成。 
采用图7所示的这种结构后,在运输及处理时有振动及落下冲击等时,由于能够利用槽部13吸收对抗冲击的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缺口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角部的冲击,所以能够缓和对集合体5的角部的冲击。另外,槽部1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从沿着所述底边部的方向看时,既可以如图7所示是圆弧状,也可以是V字形。另外,还可以围绕底边部地设置槽部。此外,还可以形成使开口部2的拐角部分中的底边部和集合体5的拐角部分非接触的各种槽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最好设置堵塞开口部2的盖部(盖体)6,将盖部6嵌入容器1。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捆包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1表示容器,2表示开口部,6表示盖部。盖部6,在俯视图中,具有至少可以覆盖地闭塞开口部2的一部分的大小。在这里,盖部6成为覆盖所有的开口部2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形成具有与容器1在俯视图中的形状及大小对应的形状及大小的板状。然后,将盖部6安装到容器1的上部,以便该闭塞开口部2的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盖部6和容器1互相嵌合的嵌合结构。更具体地说,在容器1的上面——开口部2的开口两侧部,设置嵌合凹部7的同时,还盖部6在上设置可以嵌入该嵌合凹部7的嵌合凸部。然后,将嵌合凸部嵌入嵌合凹部7后,将盖部6安装到容器1上。这样,能够在捆包状态中,盖部6不容易从容器1中偏移或脱落,简单地提高捆包强度。 
采用图8所示的这种结构后,在不会使集合体5从开口部2中掉落的同时,还能够保护集合体5的上部,所以能够防止来自整个面的冲击,能 够将被容器1保持的集合体5更加安全地收纳到收纳容器中,运往目的地。盖部6既可以由和容器1同样的材质形成,也可以用橡胶及带子等固定器具(未图示)固定。另外,盖部6对于容器1而言,还可以滑动插入后固定。 
而且,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盖部6最好由和容器1相同的容器构成。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捆包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9(a)表示将两个容器重叠后固定的情况。图9(b)表示将具有贯通部的两个容器重叠后固定的情况。1表示容器,2表示开口部,5表示集合体,6表示盖部,用虚线包围的12,表示贯通部。图9(a)表示集合体5的下半部被一侧的容器1的开口部2a收纳、集合体5的上半部被另一侧的盖部6的开口部2b收纳的状态。图9(b)所示的贯通部12,形成阶梯状的凹部,换言之,形成近似T字形的凹状。而且,在将盖部6安装到容器1上的状态下,开口部2通过近似十字形的贯通部做媒介,彼此贯通。 
采用图9(a)所示的这种结构后,能够使容器1和盖部6的形状及大小相同,不需要另外准备容器1和盖部6,容器1本身也可以成为盖部6,所以不需要另外准备盖部6,能够抑制运输成本的增加。 
另外,采用图9(b)所示的这种结构后,能够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在集合体5的中央部形成间隙、而且考虑了固定导致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翘曲的捆包。另外,将贯通部12做成图9(b)所示的阶梯状后,在将盖部6安装到容器1上的状态下,近似十字形的交叉部分最容易翘曲。这样,能够报告集合体5中翘曲的影响较大的部分——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中央部分外加应力,能够更适当的保持集合体5。 
进而,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捆包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1表示容器,2表示开口部,5表示集合体,15表示容器捆包用热收缩性薄 膜。 
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方法,最好包含:第3捆包工序,该第3捆包工序嵌入盖部6和容器1后,覆盖热收缩性薄膜15;第2加热工序,该第2加热工序加热热收缩性薄膜15,将盖部6和容器1作为一体。 
采用这种结构后,经过不使集合体5从开口部2中掉落地用热收缩性薄膜15覆盖的第3捆包工序和热收缩处理热收缩性薄膜15的第2加热工序后,容器1被紧固,集合体5被紧紧地固定在开口部2中。另外,被热收缩性薄膜15气密密封后,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极24、25被大气氧化。此外,还可以省略盖部6,在将集合体5收纳到容器1的开口部2中的状态下,覆盖热收缩性薄膜15后加热热收缩性薄膜15,在容器1的开口部2内保持集合体5。 
另外,捆包容器1或容器1和盖部6的热收缩性薄膜15,也同样可以使用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脂、聚乙烯等薄膜,用普通的收缩包装装置进行。作为第3捆包工序,采用L型密封方式或I型密封方式,用热收缩性薄膜15捆包。然后,在第2加热工序中,利用被称作“收缩隧道”的加热装置,用90~140℃左右的温度,对热收缩性薄膜4进行热收缩处理,从而使热收缩性薄膜4就与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外面贴紧。 
因此,能够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抑制运输及处理时的振动及落下冲击等导致太阳能电池元件3产生裂纹及缺口,能够将被容器1保持的集合体5安全地收纳到收纳容器中,运往目的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毫无疑问,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形成集合体5时使用的热收缩性薄膜4和容器1的外周部使用 的热收缩性薄膜15,既可以使用同样的薄膜,也可以分别准备不同的薄膜后,进行收缩包装。 
在隔开各开口部2之间的隔开部9上形成的切口部10,只要是能够给予隔开部9若干活动的范围即可,切口部10的深度,可以到达集合体5的端部。 
然后,图11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容器1。1表示容器,2表示开口部,5表示集合体,7表示缺口部,9表示隔开部。缺口部7,在隔开部9中开口部2的开口侧端部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成为将球体4分割的那种凹状。而且,在将集合体5收容到开口部2内的状态下,集合体5的一部分,在该缺口部7中露出到外部。采用这种结构后,用缺口部7捆包集合体5后,由于能够很容易地插入或取出集合体5,提高了作业性能,所以是首选的结构。 
另外,图12是表示在发明涉及的容器1和盖部6的接合部分具备嵌合部14的图形。 
1表示容器,2表示开口部,9表示隔开部,用虚线包围的部分14,表示嵌合部。嵌合部14,在容器1的周边部四方形成。各嵌合部14,具有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前者从各侧边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朝着一侧端部延伸,后者从该中央部朝着另一侧端部延伸。而且,一对容器1,将各凸形部分嵌入凹形部分地组合。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能够使容器1和盖部6更加牢固地固定,集合体5在容器1内鞍形接合,能够抑制集合体5从开口部2掉落的问题,所以是首选方式。而且,对于来自容器1的侧面的冲击,能够用嵌合部14缓和,所以能够更适当地保持集合体5。另外,嵌合部14可以在容器1和盖部6的外周部设置凹凸形状,但是如图12所示,在外周部的角部设置L字形的凹凸形状后,容器1和盖部6就成为相同的形状,不必另外制作盖部6。 
进而,在容器1中形成多个开口部2时,不需要将集合体5插入所有的这些开口部2,开口部2的数量多于集合体5的数量时,可以插入能够插入多余的开口部2的例如由缓冲材料构成的集合体模型。 
另外,还可以在热收缩性薄膜上设置骑缝线,设置骑缝线后,能够很容易地取出太阳能电池元件3,特别是能够防止从元件捆包体取出太阳能电池元件之际太阳能电池元件受到的损害。 
另外,在被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中,最好使用表面电极24及/或背面电极25的将银作为主要成分的电极没有被覆软钎料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在用热收缩性薄膜包装重叠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元件集合体后进行热收缩性处理的收缩包装中,给为了紧固太阳能电池而总要跑到半导体基板21的外侧的表面电极24、背面电极25增加负担。因此,用软钎料被覆后,电极本身的厚度就要增加到所需的厚度以上,给电极部分的负担增大,所以电极附近产生微缝,从而成为出现裂纹的原因。特别是在采用浸渍法、喷流式等被覆软钎料的方法,由于难以将软钎料的厚度均匀地被覆成最佳的厚度,所以负荷有可能集中施加给厚度较大的部分,从该部分产生裂纹。因此,使用电极没有被软钎料被覆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后,应力就不会伴随着被覆软钎料而集中到电极周边部,所以重叠多枚基板的厚度较薄的太阳能电池元件进行收缩包装之际,即使热收缩性薄膜产生很大的紧固力,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产生裂纹,所以能够重叠较多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用热收缩性薄膜4进行包装,能够抑制运输成本的增加。 
另外,如图15所示,最好使用以3个以上的汇流条电极形成表面电极24及/或背面电极25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太阳能电池元件通过扩散及电极烧成等元件工序后,在热应力等的作用下,基板发生翘曲,特别是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厚度变薄后,元件工序导致的翘曲就变大。另外,采用收缩包装紧固太阳能电池元件后,又进一步朝着翘曲方向外加力,特别在半导体基板的中央附近,被外加很大的应力。可是,与现有技术那样的具有2 根汇流条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相比,在形成3个以上的汇流条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中,即使将汇流条电极的宽度变细,也能够抑制电极的电阻损失,所以能够缓和汇流条电极的宽度变细后烧成时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能够缓和基板的翘曲。另外,因为在基板翘曲之际承受很大的应力的中央附近,形成汇流条电极,所以汇流条电极起加强材料的作用,能够防止基板的裂纹。因此,由于在重叠多枚太阳能电池元件进行收缩包装之际,能够抑制中央附近的应力,能够有效地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产生裂纹,所以能够重叠较多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用热收缩性薄膜4进行包装,能够抑制运输成本的增加。 
图1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捆包方法及捆包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捆包体具备容器1、开口部2、隔开部9。如果要讲述和图3所示的捆包体的不同点,那就是容器1的外面呈凹凸状。更具体地说,在容器1的外面中与集合体5的层叠侧面对应的各侧面部分即与开口部2的位置对应的侧面部分,形成凹状、形成凹部16的同时,在其他的部分,形成凸状。换言之,如图16(b)、图16(c)所示,设置凹部16的位置,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投光的范围内,设置开口部2。 
如图16所示,采用在容器1的周围设置凹部16的结构后,在运输及处理时有振动及落下冲击等情况时,该冲击也难以直接外加给容器1的凹部,而主要容易外加给容器1外面的凸部。因此,能够抑制将该冲击直接传递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此外,从确保凸状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观点上说,毫无疑问,能够在上述投光的范围内,适当设定凹部16的宽度,或者增减凹部16深度。 
另外,还可以如图17所示,用缓冲薄片17近似U字形地夹住集合体5的层叠侧面及其表背面,将集合体5和缓冲薄片17一起插入开口部2内。这时,在集合体5的表面及背面和开口部2的内面之间,压缩状地介有缓冲薄片17,在其压接保持力的作用下,集合体5被以悬浮的状态保持,从而使集合体5的底部和开口部2的底部不直接接触。这样,即使由于处理 时的振动及落下冲击等,给容器1的底部带来很大冲击的时,也能够抑制将该冲击直接传递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底部。 
进而,捆包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捆包体,最好被多个波纹纸等输送用容器收纳后,同时输送。这时,例如最好如图18所示,准备能够收纳多个具有上述容器1的捆包体的输送用容器18,以在该输送用容器18的内面底部及侧部的至少一处,设置中空的弹性材料19(空气缓冲器)的状态,收纳容器1。这样,设置中空的弹性材料19后,给予输送用容器18操作时的振动及落下冲击等之际,中空的弹性材料19变形,吸收冲击,所以能够缓和对容器1的冲击,进而采用本发明后,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产生裂纹及缺口。这时,在输送用容器18中,设置中空的弹性材料19能够变形的空间则更好。上述空间,可以设置成输送用容器18的底部和侧部的棱的内侧空间。 
另外,作为在构成开口部2的内壁具有凹部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图5所示的那种在与集合体5的表面及背面相对的内面形成凹部的例子。例如还可以如图19所示,在与集合体5的侧面相对的内面形成凹部。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使开口部2的宽度尺寸大于集合体5的宽度尺寸后,形成凹部。这样,集合体5能够不直接接受外加给容器1的侧面的来自横向的冲击。就是说,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够使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5的侧面和开口部2的内侧面不直接接触。这样,即使由于容器1的操作时的冲击及落下等,给容器1的侧部外加冲击时,也能够抑制将该冲击直接传递给太阳能电池元件3的侧部。 
另外,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还可以如图20所示,在使容器1更小的同时,使盖部6更大。另外,毫无疑问,也可以使容器1和盖部6成为相同的大小。 
进而,还可以如图21所示,沿着其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在这里是2个)开口部2。 
以上,详细讲述了本发明。但以上的讲述,在所有的样态中,都是例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没有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在不违背可以认为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该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将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互相固定后构成;和
容器,该容器具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内侧,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
所述各太阳能电池元件,至少其非受光面具有多根汇流条电极,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将所述汇流条电极朝着同一方向层叠后,由缓冲薄片以近似U字形地夹住后插入所述开口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底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底部不直接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电极的数量在3根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其层叠侧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底面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被覆盖其周围的热收缩性薄膜以气密状态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切口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凹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成为近似长方体,在其底缘部,具有槽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多个开口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部,沿着构成在其内侧配置的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层叠方向并列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切口部;
所述切口部,设置为使邻接的开口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壁,具有凹部;
所述凹部,设置为使邻接的开口部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与所述开口部的位置对应的外面,是凹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盖部,该盖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内侧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的状态下,覆盖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与所述容器嵌合。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具有和所述容器相同的形状。
17.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其特征在于:是用热收缩性薄膜气密密封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后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
18.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用于捆包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捆包体,所述捆包方法包含:
层叠工序,该层叠工序层叠至少在非受光面具有多根汇流条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并使所述汇流条电极朝着同一方向;
集合体形成工序,该集合体形成工序用包装材料固定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形成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
集合体插入工序,该集合体插入工序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配置到具有开口部的容器的该开口部的内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包含:
所述集合体形成工序,插入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并使其层叠侧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底面侧。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体形成工序,用热收缩性薄膜覆盖多个层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外周,并加热该热收缩性薄膜后,形成太阳能电池元件集合体。
CN2006800108999A 2005-03-29 2006-03-28 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6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93592 2005-03-29
JP093592/2005 2005-03-29
PCT/JP2006/306360 WO2006104169A1 (ja) 2005-03-29 2006-03-28 太陽電池素子の梱包方法及び太陽電池素子の梱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6249A CN101156249A (zh) 2008-04-02
CN101156249B true CN101156249B (zh) 2011-02-23

Family

ID=3705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089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6249B (zh) 2005-03-29 2006-03-28 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51114A1 (zh)
JP (1) JP5042819B2 (zh)
CN (1) CN101156249B (zh)
DE (1) DE112006000773T5 (zh)
WO (1) WO20061041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7770B2 (ja) * 2005-03-30 2010-10-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の梱包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梱包物
DE102007008610B4 (de) * 2007-02-22 2009-04-30 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 Herstellungsverfahren einer Solarzelle auf Polymerbasis sowie Solarzelle auf Polymerbasis
JP5241285B2 (ja) * 2008-03-28 2013-07-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素子の梱包体
DE202008013468U1 (de) * 2008-10-14 2008-12-18 Christian Senning Verpackungsmaschinen Gmbh & Co. Verpackungen für dünnflächige, scheibenförmige Produkte
DE202009002891U1 (de) 2009-03-04 2009-04-30 Christian Senning Verpackungsmaschinen Gmbh & Co. Verpackung für scheibenförmige Produkte, insbesondere Wafer, Solarzellen o.dgl.
WO2010137116A1 (ja) 2009-05-26 2010-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半導体装置の包装装置
US9012766B2 (en) 2009-11-12 2015-04-21 Silevo, Inc. Aluminum grid as backside conductor on epitaxial silicon thin film solar cells
JP2011116410A (ja) * 2009-12-03 2011-06-16 Hanagata:Kk フィルム包装体と包装装置
US9214576B2 (en) 2010-06-09 2015-12-15 Solarcity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CN10229919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 光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0032187A1 (de) * 2010-07-23 2012-01-26 Reinhausen Plasm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arzelle und Solarzelle
US9773928B2 (en) * 2010-09-10 2017-09-26 Tesla, Inc. Solar cell with electroplated metal grid
US9800053B2 (en) 2010-10-08 2017-10-24 Tesla, Inc. Solar panels with integrated cell-level MPPT devices
US9054256B2 (en) 2011-06-02 2015-06-09 Solarcity Corporation Tunneling-junction solar cell with copper grid for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
JP6207827B2 (ja) * 2012-01-24 2017-10-04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梱包体、梱包集合体及び梱包方法
US9865754B2 (en) 2012-10-10 2018-01-09 Tesla, Inc. Hole collectors for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s
CN102923398B (zh) * 2012-11-27 2015-02-25 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装装置
US20140174497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Xiuwen Tu Packing of solar cell wafers
US9412884B2 (en) 2013-01-11 2016-08-09 Solarcity Corporation Module fabrication of solar cells with low resistivity electrodes
US10074755B2 (en) 2013-01-11 2018-09-11 Tesla, Inc. High efficiency solar panel
US9219174B2 (en) 2013-01-11 2015-12-22 Solarcity Corporation Module fabrication of solar cells with low resistivity electrodes
DE102014005520B4 (de) * 2014-04-15 2018-01-25 Jenoptik Laser Gmbh Laserverpackung
US9614198B2 (en) * 2014-06-03 2017-04-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cell shrink-wrap method and assembly
US10309012B2 (en) 2014-07-03 2019-06-04 Tesla, Inc. Wafer carrier for reducing contamination from carbon particles and outgassing
US9899546B2 (en) 2014-12-05 2018-02-20 Tesla, Inc. Photovoltaic cells with electrodes adapted to house conductive paste
US9947822B2 (en) 2015-02-02 2018-04-17 Tesla, Inc. Bifacial photovoltaic module using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US9761744B2 (en) 2015-10-22 2017-09-12 Tes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hotovoltaic structures with a metal seed layer
US9842956B2 (en) 2015-12-21 2017-12-12 Tes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ss-production of high-efficiency photovoltaic structures
US10115838B2 (en) 2016-04-19 2018-10-30 Tesla, Inc. Photovoltaic structures with interlocking busbars
US10672919B2 (en) 2017-09-19 2020-06-02 Tesla, Inc. Moisture-resistant solar cells for solar roof tiles
US11190128B2 (en) 2018-02-27 2021-11-30 Tesla, Inc. Parallel-connected solar roof tile modules
CN114148612B (zh) * 2022-01-13 2022-08-02 南通快猛电源有限公司 基于拼接防护的便于回收再利用的电子元件防护外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715978A (zh) * 1967-11-24 1969-05-28
US3746161A (en) * 1971-06-04 1973-07-17 Miles Lab Holder for flat rectangular objects
JPH0537480Y2 (zh) * 1987-03-05 1993-09-22
US5746319A (en) * 1990-09-25 1998-05-05 R.H. Murphy Co., Inc. Tray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US5330053A (en) * 1991-02-07 1994-07-1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Case for photomask
JPH11186572A (ja) * 1997-12-22 1999-07-09 Canon Inc 光起電力素子モジュール
US6467619B1 (en) * 2000-09-25 2002-10-22 Corey Leen Multiple halogen lamp storage container
GB0204963D0 (en) * 2002-03-02 2002-04-17 Durrant Sam A M Improvements in corner protectors
JP4292361B2 (ja) * 2002-03-14 2009-07-08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精密基板保護フィルム
JP2004269026A (ja) * 2003-03-12 2004-09-30 Canon Inc 梱包方法
JP2005231704A (ja) * 2004-02-23 2005-09-02 Sealed Air Japan Ltd ソーラーセルの包装方法
JP4737940B2 (ja) * 2004-02-26 2011-08-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素子の梱包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3-140651A 1988.06.13
JP特开2003-273189A 2003.09.26
JP特开2004-269026A 2004.09.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6000773T5 (de) 2008-03-13
JPWO2006104169A1 (ja) 2008-09-11
JP5042819B2 (ja) 2012-10-03
WO2006104169A1 (ja) 2006-10-05
US20080251114A1 (en) 2008-10-16
CN101156249A (zh) 2008-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6249B (zh) 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捆包体
US3641732A (en) Method of packaging packs or articles with a heat-shrinking material
US9434509B2 (en) Package for metal-ceramic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acking such substrates
JP3046010B2 (ja) 収納容器および収納方法
US3618755A (en) Unitized package for sheet materials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same
JP2910684B2 (ja) ウエハー容器
EP3782917B1 (en) Packaging method for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double-packaging method for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raw material for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CN109969611B (zh) 一种具有保护基座的充气袋
JP5442531B2 (ja) ガラス板梱包用パレット
JP4737940B2 (ja) 太陽電池素子の梱包方法
US3343670A (en) Manufactured article
JP2005231704A (ja) ソーラーセルの包装方法
JP2006278940A (ja) 太陽電池セルの梱包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梱包物
JP4617850B2 (ja) 真空パックを用いたガラス基板の梱包方法及びその包装体
JP6320418B2 (ja) 太陽電池ウェハの包装
CN217457134U (zh) 一种包装瓶的缓冲包装结构
CN110015453B (zh) 成品多晶硅棒的包装方法
JP6897020B2 (ja) 包装袋
JP5241285B2 (ja) 太陽電池素子の梱包体
KR200423618Y1 (ko) 종이앵글
CN107108111B (zh) 玻璃基板捆包体
KR100760239B1 (ko) 엘시디 패널 포장용 패킹
JP200216456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梱包方法
MXNL03000022A (es) Sistema y metodo de empaque hermetico para hojas de vidrio.
JP4646717B2 (ja) シュリンク包装用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