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4023A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4023A
CN101154023A CNA2006101399599A CN200610139959A CN101154023A CN 101154023 A CN101154023 A CN 101154023A CN A2006101399599 A CNA2006101399599 A CN A2006101399599A CN 200610139959 A CN200610139959 A CN 200610139959A CN 101154023 A CN101154023 A CN 101154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ojector
light
optical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399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A2006101399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4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4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4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不被环境因素所影响,可以防止向光学元件的灰尘、细毛附着。投影机(1)具有:光学元件(液晶面板(541)等),构成用来形成图像光的光学系统(5),并且配设于投影机(1)的外壳(外装壳体(2))的内部;上壳体(21),构成投影机(1)的光学系统(5)的铅垂方向相反侧的外壳(外装壳体(2));以及开关基板(81),设置于上壳体(21),用来驱动开关元件;在开关基板(81)至少光学元件侧(液晶面板(541)等)的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7)。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详细而言,涉及到投影机的防尘。
背景技术
以往,有时在投影机的组装工艺、产品出厂后,于光阀的光束入射面和射出面上附着灰尘、细毛,使投影图像的质量下降。
在这种状况下,在专利文献1中公示出一种技术,即在液晶面板的光束入射面和射出面设置防止带电层,来防止因静电而产生的向液晶面板光束入射面和射出面的灰尘、细毛附着。
专利文献1:特开平2002-14421号公报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虽然能防止因静电而产生的灰尘、细毛附着,但是却难以防止因温度变化等静电之外的环境因素而产生的灰尘、细毛附着。另外,设置防止带电层还使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为提供一种不被环境因素所影响而可以防止向光学元件的灰尘、细毛附着的投影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投影机的特征为,具有:光学元件,构成用来形成图像光的光学系统,配设于投影机的外壳内部;上壳体,构成投影机光学系统的铅垂方向相反侧的外壳;以及开关基板,设置于上壳体,用来驱动开关元件;在开关基板的至少光学元件侧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
根据这种投影机,具有:光学元件,构成光学系统;和开关基板,设置于光学系统的铅垂方向相反侧的上壳体;并且防尘结构设置于开关基板的至少光学元件侧的边缘部区域。因而,可以提供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通过在作为灰尘、细毛产生源的开关基板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而可以防止灰尘、细毛本身的产生,所以不被静电和温度等的环境因素所影响,能够防止向光学元件的灰尘、细毛附着。
另外,在上述投影机中,优选的是,在开关基板的边缘部区域配设于光学元件的大致铅垂相反侧的区域时,设置防尘结构。
根据这种投影机,因为在成为最易于向光学元件附着灰尘、细毛的条件的、光学元件的大致铅垂相反侧区域配设防尘结构,所以能够通过防尘结构最为有效防止因来自开关基板边缘部区域的灰尘、细毛落下而产生的附着。
还有,所谓的与铅垂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将投影机放置于桌子上面等来使用的情形为基准。
另外,在上述投影机中,优选的是,光学元件在光学系统中,按包括投影图像光的投影面的共轭位置关系来配设。
根据这种投影机,对于按包括投影图像光的投影面的共轭位置关系所配设的光学元件,通过在该光学元件侧的开关基板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来防止灰尘、细毛的产生,对防止向投影图像等的灰尘、细毛映入(防止投影图像的画面质量下降)有最佳效果。
另外,在上述投影机中,优选的是,光学元件是为了形成图像光而对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
根据这种投影机,即使在按共轭位置关系所配设的光学元件中,特别是对于为了形成图像光而对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来说,通过在该光调制装置侧的开关基板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对防止向投影图像等的灰尘、细毛映入(防止投影图像的画面质量下降)产生最佳效果。
另外,在上述投影机中,优选的是,防尘结构采用带(tape)构件来构成。
根据这种投影机,由于采用带构件来构成防尘结构,因而成本较低,并且在投影机的组装工艺时可以容易设置。
另外,在上述投影机中,优选的是,带构件具有耐热性。
根据这种投影机,由于带构件具有耐热性,因而可以防止因伴随投影机投影图像光发生的热而引起的带构件变质等的不佳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概略立体图。
图2是投影机光学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由光学装置、头(head)体和投影透镜构成的光学头组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投影机的概略剖面图。
符号说明
1…投影机,2…外装壳体,3…投影透镜,5…光学系统,6…开关部,7…防尘结构,21…上壳体,61…键顶,62…开关橡胶构件(switch rubber),71…带构件,81…开关基板,215…开关用孔,216…肋状物,512…第1透镜阵列,541…液晶面板,621…拱(dome)部,622…突起部,623…触点部,811…对向电极,815…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概略立体图。还有,图1表示出从上方看到投影机1的立体图。参照图1,来说明投影机1的整体结构。
构成投影机1外壳的外装壳体2包括:上壳体21,构成作为铅垂相反侧的上面侧和作为投影透镜3的光射出方向相反侧的背面侧;前壳体22,构成作为投影透镜3的光射出方向侧的前面侧;以及下壳体23,构成作为铅垂侧的底面侧和下述侧面侧,该侧面侧为从投影透镜3的光射出方向看到投影机1时的左右侧。另外,外装壳体2采用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
在上壳体21的上面侧,在后方侧(和投影透镜3相反侧)的中央设置开关部6,用来调整投影机1的投影画面质量等,并构成作为开关元件的按键开关。另外,在上壳体21的背面侧,配置外部电力供给用的AC插入件211和各种输入输出端子组212(全都参见图4)。
在前部机壳22,对通过光学系统5调制并合成后的图像光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透镜3朝着前壳体22安装到左侧。再者,在前壳体22的中央设置遥控受光部221,用来接收来自遥控器(未图示)的信号。在前壳体22的右侧设置管道222,用来将投影机1内部升温了的空气向投影机1的外部排放。
图2是投影机光学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参照图2,来说明光学系统5的结构。
光学系统5按照图像信息来调制从光源装置511所射出的光束并形成作为光学像的图像光,通过投影透镜3进行投影,在屏幕上形成投影图像。
光学系统5由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51、色分离光学系统52、中继光学系统53、光调制装置、色合成光学系统及投影光学系统构成。另外,光调制装置和色合成光学系统作为整体化后的光学装置54来构成。
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51用来使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在与照明光轴L正交的面内的照度均匀。该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51的结构具备光源装置511、第1透镜阵列512、第2透镜阵列513、偏振转换元件514及重叠透镜515。
光源装置511的结构具备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511A及反射器511B。而且,从光源灯511A所射出的放射状光束通过反射器511B进行反射,成为大致平行光束,不断向外部射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源灯511A,一般采用高压水银灯,并且作为反射器511B,一般采用抛物面镜。还有,作为光源灯511A不限于高压水银灯,例如还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卤素灯等。另外,作为反射器511B,虽然采用了抛物面镜,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由椭圆面镜构成的反射器511B的射出面配置了平行化凹透镜的结构。
第1透镜阵列512具有下述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结构,该小透镜从照明光轴L方向看上去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轮廓。各小透镜将从光源灯511A所射出的光束分割成部分光束,向照明光轴方向射出。
第2透镜阵列513是和第1透镜阵列512大致相同的结构,具有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结构。该第2透镜阵列513同重叠透镜515一起,具有使第1透镜阵列512各小透镜的像在光学装置54下述的电光装置(液晶面板541)上成像的功能。
偏振转换元件514用来将来自第2透镜阵列513的光转换成大致1种的偏振光,借此提高了光学装置54中光的利用效率。详细而言,由偏振转换元件514转换成大致1种偏振光后的各部分光束,通过重叠透镜515最后几乎都重叠于光学装置54下述的液晶面板541上。
色分离光学系统52具备2片分色镜521、522和反射镜523。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51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通过2片分色镜521、522分离成红(R)、绿(G)、蓝(B)3色的色光。
中继光学系统53具备入射侧透镜531、中继透镜533以及反射镜532、535。该中继光学系统53具有将作为由色分离光学系统52所分离出的色光的蓝色光引导到光学装置54下述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541的功能。
此时,通过色分离光学系统52的分色镜521,透射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51所射出光束之中的绿色光分量和蓝色光分量,并且红色光分量进行反射。由分色镜521所反射的红色光通过反射镜523进行反射,并经过场透镜519到达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541。该场透镜519将从第2透镜阵列513所射出的各部分光束转换成对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蓝色光及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541光入射侧所设置的场透镜519也相同。
在透射分色镜521后的蓝色光和绿色光之中,绿色光通过分色镜522进行反射,并经过场透镜519,到达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541。另一方面,蓝色光透射分色镜522,经过中继光学系统53,再经过场透镜519到达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541。还有,为蓝色光使用中继光学系统53的原因是,因为蓝色光的光路长度比其他色光的光路长度长,所以要防止因光的散射等而引起的光利用效率下降。也就是说,是为了将入射到入射侧透镜531的部分光束,按原状传递给场透镜519。还有,虽然对中继光学系统53,设为通过3种色光之中的蓝色光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红色光。
光学装置54按照图像信息来调制所入射的光束并形成彩色图像。该光学装置54具备作为光学元件的3个入射侧偏振板542(将红色光用设为红色光用入射侧偏振板542R,将绿色光用设为绿色光用入射侧偏振板542G,将蓝色光用设为蓝色光用入射侧偏振板542B),入射由色分离光学系统52所分离的各色光。另外,还具备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个液晶面板541(将红色光用设为红色光用液晶面板541R,将绿色光用设为绿色光用液晶面板541G,将蓝色光用设为蓝色光用液晶面板541B),设置于各入射侧偏振板542的后级。另外,还具备:3个射出侧偏振板543(将红色光用设为红色光用射出侧偏振板543R,将绿色光用设为绿色光用射出侧偏振板543G,将蓝色光用设为蓝色光用射出侧偏振板543B),设置于各液晶面板541的后级;和1个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十字分色棱镜544。
液晶面板541(541R、541G、541B)例如使用多晶硅TFT(Thin 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来作为开关元件,并且在对向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内密封封入了液晶。该液晶面板541按照图像信息来调制通过入射侧偏振板542入射的光束,并予以射出。
入射侧偏振板542用来只使由色分离光学系统52所分离出的各色光之中的一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并吸收其他的光束。另外,射出侧偏振板543的结构也和入射侧偏振板542大致相同,只使从液晶面板541所射出的光束之中的预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并且吸收其他的光束,令其透射的偏振光的偏振轴设定为,相对入射侧偏振板542的令其透射的偏振光的偏振轴正交。
十字分色棱镜544用来合成从射出侧偏振板543所射出的、按每种色光调制后的光学像,形成彩色图像。在该十字分色棱镜544,反射红色光的多层电介质膜和反射蓝色光的多层电介质膜沿着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设置为大致X字状,利用这些多层电介质膜来合成3种色光。由十字分色棱镜544合成后的色光向投影透镜3的方向射出。然后,从十字分色棱镜544所射出的图像光作为彩色图像,由构成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透镜3进行放大,向作为投影面的屏幕等进行投影。
上述的液晶面板541(541R、541G、541B)和射出侧偏振板543(543R、543G、543B)将用来固定的部件夹在其间地,和十字分色棱镜544进行固定,构成光学装置54。而且,十字分色棱镜544固定于下述的头体58。但是,入射侧偏振板542虽然构成光学装置54,却收置于下述的光学用框体55一侧。
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51、色分离光学系统52和中继光学系统53配备光学用框体55来构成光学组件50,该光学用框体55收置构成这些光学系统51、52、53的各光学部件并进行固定。光学用框体55由上收置框体55A和下收置框体55B(全都参见图4)构成,通过该上收置框体55A和下收置框体55B以从上下方向夹持各光学部件的形态来收置各光学部件进行固定(参照图4)。另外,相对下收置框体55B用螺纹件固定上收置框体55A,使光学组件50得以完成。另外,光学组件50在下壳体23的内侧底面用固定螺纹件进行固定。
图3是由光学装置、头体和投影透镜构成的光学头组件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投影机的概略剖面图。图4详细而言是图1中的A-A垂直剖面图。另外,图4模式表示出剖面。参照图3、图4,来说明光学装置54、头体58及光学头组件59的结构。
首先,夹插光学装置54的组装方法,来说明光学装置54的结构。
3个液晶面板541R、541G、541B配置为,包围十字分色棱镜544的3个方向侧面。具体而言,各液晶面板541R、541G、541B收置于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框545内。而且,通过对形成于该保持框545四角部分的孔545A连同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一起插入透明树脂制的销546,将其粘接并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544的光束入射端面(3个方向的侧面)上,即通过所谓的POP(Panel On Prism,棱镜上面板)结构而以接近十字分色棱镜544的状态,进行固定。这里,在保持框545,形成矩形状的开口部545B,各液晶面板541R、541G、541B在该开口部545B外露,该部分成为图像形成区域。也就是说,对各液晶面板541R、541G、541B的该部分导入各色光R、G、B,按照图像信息来形成光学像。
还有,在3个液晶面板541R、541G、541B,连接有连接电缆85,并且与下述的主基板800进行连接。从主基板800,经由连接电缆85给液晶面板541发送驱动信号。液晶面板541通过该驱动信号(图像信息)驱动。
下面,夹插光学头组件59的组装方法,来说明头体58及光学头组件59的结构。
光学装置54收置在不同于光学用框体55所配备的结构体的头体58,并进行固定。头体58为侧视大致L字状,采用镁合金的整体模制品来形成。而且,在该头体58的水平面上侧收置光学装置54,详细而言,十字分色棱镜544介由固定部件547用螺纹件(未图示)来固定。另外,在头体58的垂直面外侧,投影透镜3用螺纹件(未图示)来固定。这样,通过在头体58固定光学装置54及投影透镜3,光学头组件59就得以完成。其结构为,该光学头组件59还对上述的光学用框体55进行导向并固定。而且,光学头组件59介由头体58在下壳体23的内侧底面用固定螺纹件(未图示)进行固定。
参照图4,来说明除光学组件50、光学头组件59之外的结构。
如图4所示,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收置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而且,在下壳体23的底面,固定光学组件50、光学头组件59。另外,在光学组件50、光学头组件59横向的背面侧,设置作为送风通路的管道223,用来从设置于投影机1底面的空气取入口(未图示)吸入外部空气,向光学组件50、光学头组件59和电源组件(未图示)排出。还有,管道223与在前壳体22设置的管道222进行连接。
在光学组件50、光学头组件59及管道223的上方,设置控制基板80。另外,在上壳体21的背面侧设置接口基板82,安装有外部电力供给用的AC插入件211和各种输入输出端子组212。
连接于液晶面板541的连接电缆85和安装在控制基板80(详细而言,是下述的主基板800)端面旁边的连接器91进行连接。借此,控制基板80和液晶面板541进行导通。另外,由于通过连接电缆87来连接在接口基板82所安装的连接器93A和在控制基板80所安装的连接器93B,因而接口基板82和控制基板80进行导通。
在此,有关设置于上壳体21上的开关部6,说明其结构和工作。
如图4所示,开关部6由键顶61、开关橡胶构件62和开关基板81构成。还有,采用该结构来形成按键开关。
开关基板81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外形,并且与各开关相对应,对对向电极811进行了构图,来形成。使之与该对向电极811相对应,在其上部载置硅橡胶制且具有弹性的开关橡胶构件62,该开关橡胶构件具有下述拱部621,并且形成从拱部621的上部中心向内侧突出的突起部622,在该突起部622的前端形成触点部623,上述拱部具有拱状的剖面。还有,触点部623采用导电性的硅油墨来形成。而且,在拱部621的顶面载置合成树脂制的键顶61,该键顶具有大致帽状的剖面形状,并且使前端一侧从设置于上壳体21的开关用孔215突出。
还有,开关基板81设置为,利用从上壳体21向内侧突出设置的肋状物216,使开关橡胶构件62的触点部623和开关基板81的对向电极811之间的间隙成为预定值,并且将其用螺纹件819固定于上壳体21。
采用这种构成,若按下了键顶61,则按压其下的开关橡胶构件62的拱部621。借此,触点部623触接于开关基板81的对向电极811,进行按压。因此,对向电极811的电极间通过触点部623进行导通(开关导通)。通过该一系列的工作,导致按键开关进行工作(驱动)。
还有,开关基板81,通过将连接到安装于控制基板80的连接器92B的连接电缆86和安装于开关基板81的连接器92A进行连接,而导通,控制基板80接收因对向电极811的电极间导通(按键开关工作(驱动))而得到的信号,来作为操作信号,并判断出开关已导通(输入了操作信号)。
在此,概略说明控制基板80的结构和工作。
控制基板80详细而言,具备主基板800、配置于该主基板800和光源装置511之间的副基板(未图示)。
主基板800作为安装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运算处理装置的电路基板来构成,控制着投影机1整体。该主基板800根据从接口基板82输出的信号,对作为光调制装置的各液晶面板541R、541G、541B进行驱动控制。然后,各液晶面板541R、541G、541B实施光调制来形成光学像。还有,接口基板82是对来自输入输出端子组212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基板。另外,主基板800输入从开关部6、遥控受光部221所输入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对投影机1的构成部恰当输出控制指令。
副基板安装有风扇驱动电路,该风扇驱动电路用来对构成冷却组件(未图示)的多个冷却风扇(未图示)进行驱动;并且副基板和主基板900进行电连接,通过输入从主基板800输出的控制信号,使冷却风扇(未图示)驱动。
这里,开关基板81设置于上壳体21,并且配设到控制基板80的上方。另外,其形态为,按照开关基板81一方的边缘部区域为光学装置54(详细而言,是液晶面板541)大致铅垂相反侧的位置关系来配设。
而且,在位于液晶面板541大致铅垂相反侧的开关基板81的一方的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作为以液晶面板541侧的端面815为中心的周边区域的开关基板81下面侧和上壳体21内面侧的范围内,粘贴带构件71,来设置防尘结构7。还有,带构件71使用具有耐热性的聚酰亚胺带。
这里,所谓的边缘部区域,还有只表示端面815的情形、表示端面815及作为以该端面815为中心的周边区域的开关基板81的上面侧或下面侧的情形以及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表示作为以端面815为中心的周边区域的开关基板81的下面侧和上壳体21内面侧的情形。
在此,说明直到完成在开关基板81设置防尘结构7的详细情况。
以往以来,有时在从投影机所投影的投影图像映入灰尘、细毛的影子,并且判明是附着于液晶面板光束入射面、光束射出面的灰尘、细毛。而且,为了查清该灰尘、细毛从何处而来,本申请发明人对实际附着在液晶面板的灰尘、细毛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查明该灰尘、细毛是和构成开关基板的基体材料相同性质的物质。而且,发明人还查明了该灰尘、细毛是在驱动开关部的开关元件时从开关基板的端面(此时,是开关基板的4个端面)产生的。详细而言,查明了在驱动开关元件时因从开关基板的端面落下构成开关基板的基体材料的粉状物质等而成为灰尘、细毛。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能获得下面的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具有:光学元件(液晶面板541),构成光学系统5;和开关基板81,设置于上壳体21;构成防尘结构7的带构件71粘贴(设置)到下述部分,该部分在作为位于开关基板81的光学元件(液晶面板541)侧的边缘部区域的、作为以端面815为中心的外围区域的开关基板81的下面侧和上壳体21内面侧的范围内。因而,可以提供投影机1,该投影机1通过在作为灰尘、细毛产生源的开关基板81的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7,而可以防止灰尘、细毛本身的产生,因此不被静电和温度等的环境因素所影响,可以防止向光学元件(液晶面板541)的灰尘、细毛附着。
(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因为在成为灰尘、细毛易于附着于光学元件(液晶面板541)的条件的光学元件(液晶面板541)的大致铅垂相反侧,存在于开关基板81的边缘部区域(包括端面815的区域)时,在该边缘部区域设置了构成防尘结构7的带构件71,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因灰尘、细毛的落下而产生的附着。
(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在按包括投影图像光的投影面的共轭位置关系来配设的液晶面板541的铅垂相反侧,配设开关基板81的边缘部区域,并且在该边缘部区域设置了构成防尘结构7的带构件71。因此,可以谋求最为有效地防止对投影图像等的灰尘、细毛映入(防止投影图像的画面质量下降)。
(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因为采用带构件71来构成防尘结构7,所以成本较低,并且在投影机1的组装工艺时可以容易设置。
(5)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因为带构件71具有耐热性,所以能够防止因伴随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发生的热而引起的带构件71变质等的不佳状况。
还有,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而可以施以各种变更或改良等。下面说明其变形例。
(变形例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按包括投影图像光的投影面的共轭位置关系来配设的液晶面板854,在该液晶面板854侧的开关基板81的边缘部区域设置了防尘结构7。但是,除液晶面板541之外,对于和液晶面板541成为共轭位置关系的、作为光学元件的第1透镜阵列512,通过在该第1透镜阵列512侧的开关基板81边缘部区域设置防尘结构7,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虽然使用了积分器光学系统,但是在使用棒状积分器光学系统时,通过对棒状透镜的射出端面也同样设置防尘结构7,而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防尘结构7,使用了带构件71,但是也可以使用模制的部件如具有弹性且剖面コ状的模制部件等,将其覆盖于开关基板81的端面815等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固化树脂,将其涂敷于开关基板81的端面815等等。
(变形例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防尘结构7设置到位于液晶面板541侧的开关基板81边缘部区域,但是通过包括位于液晶面板541侧的开关基板81边缘部区域在内,还在其他边缘部区域设置,而可以进一步防止灰尘、细毛的产生。
还有,虽然在上面的记述中公示出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虽然主要对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图示及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状况下,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详细的构成部件、构成部件的形状、材料性质、数量等方面,由从业者施以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以及改良)。因而,在详细的构成部件、构成部件的形状、材料性质、数量等方面通过由从业者施加各种各样的变形来实施的情形,也包括于本发明中。

Claims (6)

1.一种投影机,其投影图像光,其特征为,
具有:
光学元件,其构成形成上述图像光的光学系统,配设于上述投影机的外壳的内部;
上壳体,其构成上述投影机的上述光学系统的铅垂方向相反侧的上述外壳;以及
开关基板,其设置于上述上壳体,驱动开关元件;
在上述开关基板的至少上述光学元件侧的边缘部区域,设置有防尘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在上述开关基板的边缘部区域配设于上述光学元件的大致铅垂相反侧区域时,设置上述防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光学元件在上述光学系统,按包括投影上述图像光的投影面的共轭位置关系来配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光学元件是为了形成上述图像光而对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防尘结构采用带构件来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带构件具有耐热性。
CNA2006101399599A 2006-09-28 2006-09-28 投影机 Pending CN101154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399599A CN101154023A (zh) 2006-09-28 2006-09-28 投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399599A CN101154023A (zh) 2006-09-28 2006-09-28 投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4023A true CN101154023A (zh) 2008-04-02

Family

ID=39255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399599A Pending CN101154023A (zh) 2006-09-28 2006-09-28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402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559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3454843A (zh) * 2013-08-09 2013-12-18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冷却装置及光源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559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2147559B (zh) * 2010-02-10 2012-08-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3454843A (zh) * 2013-08-09 2013-12-18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冷却装置及光源系统
CN103454843B (zh) * 2013-08-09 2016-01-2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冷却装置及光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507B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US20090086486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1063795B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1309343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489048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20124891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886772A (zh) 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678632A (zh) 电光模块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4678690A (zh) 电光模块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1154023A (zh) 投影机
CN109188769A (zh) 一种背光源、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4196729B2 (ja) 光変調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10860277B2 (en) Coupled display device
US1107371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20200089043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073911B2 (en) Projector with improved heat radiation
CN110908189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5114407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KR102083903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866125A (zh) 液晶投影仪
CN108427242A (zh)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KR10136381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 스크린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5189487A (ja)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同素子を用いた液晶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CN209746319U (zh) 一种背光均匀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JP2013242358A (ja) 電気光学モジュール、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