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7242A -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7242A
CN108427242A CN201810147125.5A CN201810147125A CN108427242A CN 108427242 A CN108427242 A CN 108427242A CN 201810147125 A CN201810147125 A CN 201810147125A CN 108427242 A CN108427242 A CN 108427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light
supply apparatus
bracket
light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71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27242B (zh
Inventor
藤仓拓史
小川教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27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7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27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7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6Security or safety means in lamp hou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21V31/005Seal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5/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 F21V15/01Housings, e.g. material or assembling of hous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其包括:设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元件支架;具备供所述元件支架配置的开口部的支架壳体;以及具备配置于所述元件支架的外周与所述开口部的壁面的间隙的框状防尘部的防尘部件。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具备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以及该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经常使用作为将个人计算机的画面、视频图像以及基于存储在存储卡等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等投影至屏幕的投影装置的数据投影装置。在上述的投影装置中,以往以高亮度的放电灯为光源的装置成为主流,但近年来,作为光源装置的发光元件而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发光元件、有机EL或者荧光体等的开发、提案非常多。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6-57609号公报所公开的投影装置中,设置有发出蓝色波段光的激光的多个激光二极管。在荧光轮设置有将激光设为激励光并射出红色波段光的荧光体区域与射出绿色波段光的荧光体区域。多个激光二极管设置于激光支架。而且,该激光支架以在激光支架的前表面与照明光学系统框体之间夹持作为防尘部件的防尘片的方式配置于照明光学系统框体。该防尘片为将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为片状的垫圈。
在以往的由软质材料构成的片状的防尘部件中,在配置防尘部件时,需要以不扭转的方式组装。若在防尘部件产生扭转,则致使粉尘附着于激光二极管、配置于激光二极管的前表面的准直透镜等光学设备,从而存在产生光量的降低、颜色不均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进一步防止粉尘的侵入的光源装置、具备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其包括:设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元件支架;具备供所述元件支架配置的开口部的支架壳体;以及具备配置于所述元件支架的外周与所述开口部的壁面的间隙的框状防尘部的防尘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光源装置;照射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源光而形成图像光的显示元件;将从所述显示元件射出的所述图像光投影至屏幕的投影侧光学系统;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元件与所述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控制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中,光源装置具备:设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元件支架;具备开口部的支架壳体;具备框状防尘部的防尘部件,该框状防尘部包含具有内周肋及外周肋的密封部、和与所述密封部连接且比所述密封部硬质的支撑框部;以及板,所述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将所述元件支架配置于所述支架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工序;以与所述支撑框部相比所述密封部成为插入方向的前端的方式,将所述防尘部件从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射出方向相反侧配置于所述元件支架的外周与所述支架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壁面的间隙的工序;以及利用所述板来按压所述防尘部件而将所述板固定于所述支架壳体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功能电路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激励光照射装置的激励光源保持部以及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激励光照射装置的激励光源保持部以及局部省略了的散热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激励光照射装置的激励光源保持部中的、供元件支架以及防尘部件配置的支架壳体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激励光照射装置的激励光源保持部以及散热片的一部分的、图4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防尘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防尘部件的变形例的图,且是仅表示与图7的剖面相当的剖面的防尘部件的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防尘部件的其他的变形例的图,且是表示该变形例的一个例子所示的防尘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防尘部件的其他的变形例的图,且是表示该变形例的一个例子所示的防尘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叙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在投影装置100主体的说明中,左右表示相对于投影方向的左右方向,前后表示投影方向的前后方向,图1的斜右下方向为前方。
投影装置100如图1所示那样呈大致长方体形状。投影装置100由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40所构成的框体主体以及覆盖能够装卸于该框体主体的左侧板117的连接器罩150形成。连接器罩150以覆盖左侧板117的外周缘的方式形成为凹状。下壳体140的底板141的各种设备、电路基板被上壳体110覆盖。投影装置100在上壳体110的前侧板113具有正面侧吸气孔161,在右侧板119具有排气孔181。另外,投影装置100在背面板115具有背面侧吸气孔与扬声器的放声用的孔部。
在上壳体110的上表面板111的后方设置有键-指示灯部223。在该键-指示灯部223配置有电源开关键、切换投影的接通或者断开的投影开关键、报告电源的接通或者断开的电源指示灯、光源单元、显示元件或者控制电路等过热时进行报告的加热指示灯等的键、指示灯。
在该上壳体110的上表面板111形成有遍布从主体的右侧至左侧的连接器罩150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V形状的切槽121。在切槽121形成有投影口125。投影口125能够向斜前方射出图像光。
虽未图示,但在左侧板117设置有输入模拟RGB影像信号的影像信号输入用的D-SUB端子、S端子、RCA端子、声音输出端子以及电源适配器、插头等各种端子(组)。此外,在左侧板117也设置有吸气孔。
接着,使用图2的功能框图叙述投影装置100的投影装置控制部等。投影装置控制部由控制部231、输入输出接口212、图像转换部213、显示编码器214、显示驱动部216等构成。
通过该投影装置控制部,从输入输出连接器部211输入的各种规格的图像信号在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12、系统总线(SB)被图像转换部213以统一成适于显示的规定的格式的图像信号的方式转换后,输出至显示编码器214。
控制部231管理投影装置100内的各电路的动作控制,由作为运算装置的CPU、永久存储各种布置等的动作程序的ROM以及作为工作存储器使用的RAM等构成。
另外,显示编码器214在将输入的图像信号展开存储于视频RAM215后,根据该视频RAM215的存储内容生成视频信号并输出至显示驱动部216。
显示驱动部216作为显示元件控制机构发挥功能,与从显示编码器214输出的图像信号对应地以适当的帧率驱动作为空间光调制元件(SOM)的显示元件411。投影装置100具备光源装置250。
控制部231作为光源控制机构而控制光源控制电路232。该光源控制电路232以从光源装置250射出图像生成时所要求的规定波段的光源光的方式单独地控制光源装置250的激励光照射装置310以及红色光源装置350的发光,并且通过轮控制部234来控制绿色光源装置330的荧光板331(参照图3)的旋转。
投影装置100将从光源装置250射出的光线束照射至显示元件411,从而利用显示元件411的反射光形成光像,经由投影光学系统在屏幕等投影显示影像。
投影光学系统具有可动透镜组416。可动透镜组416通过透镜马达239进行变焦调整、对焦调整用的驱动。
图像压缩-伸长部221读出在再生时记录于存储卡222的图像数据,以一祯为单位使构成一系列的动画的各个图像数据伸长,将该图像数据经由图像转换部213输出至显示编码器214,基于存储于存储卡222的图像数据进行能够显示动画等的处理。
另外,来自设置于上壳体110的键-指示灯部223的操作信号随后被送出至控制部231。另外,来自遥控器的键操作信号被Ir接收部225接收,被Ir处理部226解调的代码信号输出至控制部231。
在控制部231经由系统总线(SB)连接有声音处理部235。该声音处理部235具备PCM声源等声源电路,在投影模式以及再生模式时将声音数据模拟化,驱动扬声器236进行扩散放声。
另外,控制部231使冷却风扇驱动控制电路233进行基于设置于光源装置250等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根据该温度检测的结果控制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另外,控制部231使冷却风扇驱动控制电路233进行通过计时器等在投影装置100主体的电源断开后仍使冷却风扇的旋转持续,或者根据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的结果将投影装置100主体的电源断开等的控制。
接着,叙述投影装置100的内部构造。图3是表示投影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平面示意图。投影装置100在背面板115的附近具备主控制电路基板441、电源控制电路基板443。
光源装置250在光源壳体50内具有绿色光源装置330。另外,光源装置250作为导光路,具备导光光学系统370与光源侧光学系统380。此外,在图3中,省略了光源壳体50的上壳体。
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在投影装置100的框体内配置于右侧板119附近。在激励光照射装置310的激励光源保持部700设置有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多个蓝色激光二极管312。另外,在各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光轴上配置有将来自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射出光以提高指向性的方式转换成平行光的准直透镜313。
在准直透镜313的正面设置有聚光透镜315。聚光透镜315使从各准直透镜313射出的蓝色波段光聚光,并向扩散板317导光。扩散板317供入射的蓝色波段光扩散透过,并将其向绿色光源装置330导光。
红色光源装置350具备红色光源352与聚光透镜组353。红色光源352是作为射出红色波段的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光源352配置为光轴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射出光平行。聚光透镜组353使从红色光源352射出的红色波段光聚光。
红色光源装置350在红色光源352的前侧板113侧具备经由红色光源352与热传递部361被连接的作为冷却装置的散热片365。另外,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在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前侧板113侧具备经由热传递板321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被连接的作为冷却装置的散热片325。在散热片325与散热片365之间配置有冷却风扇327。另外,在散热片365的左侧板117侧也配置有冷却风扇367。利用冷却风扇327、367的冷却风被送风至激励光照射装置310的散热片325、红色光源装置350的散热片365。因此,蓝色激光二极管312以及红色光源352被各个散热片325、365冷却。
构成绿色光源装置330的荧光板331配置于投影装置100的大致中央。荧光板331形成为圆板状,配置于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射出的激励光的光路上。荧光板331被马达旋转驱动。
在荧光板331的激励光照射装置310侧配置有聚光透镜组332,在作为其相反侧的反射镜377侧也配置有聚光透镜(未图示)。
聚光透镜组332使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射出并透过了第一分色镜371的激励光的光线束向荧光板331聚光,并且使从荧光板331向激励光照射装置310方向射出的荧光光聚光。
在荧光板331沿周向连续地设置有荧光发光区域与透明区域。荧光发光区域将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经由聚光透镜组332被聚光的光接受为激励光,射出绿色波段的荧光光。透过区域使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射出的激励光透过或者扩散透过。
荧光板331的基材能够使用由铜、铝等构成的金属基材。在该基材的激励光照射装置310侧的表面形成有环状的槽。该槽的底部通过银蒸镀等进行镜面加工,在其底部敷设绿色荧光体层。另外,在透过区域的基材的剪切透光部嵌入具有透光性的透明基材。此外,作为透过区域,在配置使激励光扩散透过的区域的情况下,在剪切透孔部嵌入通过喷砂等使表面形成微小凹凸的透明基材。
荧光板331的绿色荧光体层若被照射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射出的蓝色波段光,则激励绿色荧光体,全方位地射出绿色波段光。荧光发光的绿色波段光向右侧板119侧射出,入射至聚光透镜组332。另一方面,入射至透明区域的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射出的蓝色波段光透过或者扩散透过荧光板331,入射至配置于荧光板331的背面侧(换言之,为左侧板117侧)的未图示的聚光透镜。
导光光学系统370具备使蓝色波段光、红色波段光以及绿色波段光的光线束聚光的聚光透镜、使各色波段的光线束的光轴变换而向相同的光轴导光的反射镜、分色镜等。具体而言,导光光学系统370具备第一分色镜371、第二分色镜373、第三分色镜375、反射镜377以及多个聚光透镜379。
第一分色镜371配置于扩散板317与聚光透镜组332之间。另外,第一分色镜371供蓝色波段光透过,反射绿色波段光。从荧光板331射出的绿色波段光被第一分色镜371反射,经由聚光透镜379向第二分色镜373导光。
第二分色镜373配置于被第一分色镜371反射的绿色波段光与从红色光源装置350射出的红色波段光交叉的位置。第二分色镜373反射绿色波段光,供红色波段光透过。被第二分色镜373反射的绿色波段光以及透过第二分色镜373的红色波段光的光轴一致,经由配置于第二分色镜373的左侧板117侧的聚光透镜379向第三分色镜375导光。
另一方面,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射出并被扩散板317扩散的蓝色波段光中的、入射至荧光板331的透过区域的蓝色波段光被反射镜377反射,经由聚光透镜379向第三分色镜375导光。
第三分色镜375反射绿色波段光以及红色波段光,供蓝色波段光透过。因此,被第二分色镜373反射的绿色波段光以及透过了第二分色镜373的红色波段光被第三分色镜375反射,入射至光源侧光学系统380的聚光透镜381。另一方面,被反射镜377反射的蓝色波段光透过第三分色镜375,向光源侧光学系统380的聚光透镜381导光。
如上所述,蓝色波段光、红色波段光以及绿色波段光的各光轴通过透过第三分色镜375透过或者被第三分色镜375反射而一致。
光源侧光学系统380具备聚光透镜381、光隧道383、聚光透镜385、照射镜387以及TIR(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棱镜(全反射棱镜)389。此外,TIR棱镜389也为后述的投影侧光学系统410的一部分。聚光透镜381使从第三分色镜375射出的光聚光。被聚光透镜381聚光的蓝色波段光、红色波段光以及绿色波段光入射至光隧道383。入射至光隧道383的光线束通过光隧道383成为均匀的强度分布。
聚光透镜385配置于光隧道383的前侧板113侧的光轴上。从光隧道383射出的光线束被聚光透镜385聚光而照射至照射镜387。
投影侧光学系统410具有TIR棱镜389、显示元件411、透镜镜筒412以及非球面镜417。被照射镜387反射的光线束入射至TIR棱镜389,照射至配置于前侧板113侧的显示元件411的图像形成面。由显示元件411形成的图像光经由设置于背面板115侧的透镜镜筒412内的固定透镜组、可动透镜组416照射至非球面镜417。
被非球面镜417反射的图像光经由罩玻璃419(也参照图1)向投影装置100的外部射出,投影至屏幕。
如上所述地构成投影装置100,从而若使荧光板331旋转,并且从激励光照射装置310以及红色光源装置350在不同的时机内射出光,则蓝色波段光、红色波段光以及绿色波段光的各光经由导光光学系统370依次入射至光源侧光学系统380的聚光透镜381、光隧道383等,然后入射至显示元件411。因此,作为投影装置100的显示元件411的DMD与使其显示的数据对应地分时反射各色的光,从而能够在屏幕投影彩色图像。
接下来,基于图4~图8对激励光照射装置310的激励光源保持部700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处,图4是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背面侧(图3的右侧板119侧)观察激励光源保持部700与散热片325的立体图。图5是省略了激励光源保持部700以及散热片325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针对激励光源保持部700,省略将热传递板321以及多个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电连接的电路基板、隔离物而表示的后视图。
在激励光源保持部700设置有大致板框状的支架壳体710。如图5所示,在支架壳体710的中央的开口部分横向架设有梁状的中央板715。如上所述地在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分设置有中央板715,从而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分在两处形成开口部711。各开口部711形成为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在各开口部711的四角形成有圆柱712,该圆柱712形成有用于供后述的元件支架720安装的内螺纹部。另外,在除了中央板715侧之外的各开口部711的外周形成有相对于各开口部711的开口面具有大致垂直的法线的壁面711a~711c。而且,在壁面711a~711c形成有向开口部711的内侧突出的阶梯差的阶梯差面711a1~711c1(也参照图5)。
另外,在邻接的两个开口部711的外侧形成有形成内螺纹部的多个圆柱713以及设置两个内螺纹部的托架部714。在圆柱713以及托架部714的各内螺纹部分别螺纹连接六个螺钉321a,从而固定热传递板321。
在支架壳体710的各开口部711分别配置有元件支架720。元件支架720形成大致箱形的块状。在各元件支架720配置有4行2列共8个蓝色激光二极管312。在图5中,图示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背面突出的端子312a。各元件支架720分别设置有四个螺纹孔721。另外,在元件支架720的长边侧的侧面与螺纹孔721对应地形成有凹部725。元件支架720通过在元件支架720的凹部725收容圆柱712,经由螺纹孔721插通有四个固定用的螺钉722,并与圆柱712的内螺纹部螺纹连接,固定于支架壳体710。
在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与各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的间隙以及邻接地对置的元件支架720彼此的外周面的间隙设置有防尘部件730(也参照图6、图7)。如图8所示,防尘部件730具备形成为大致框状的框状防尘部731。而且,在防尘部件730的中央形成有遍布对置的框状防尘部731的边成为大致梁状的中间防尘部732。
防尘部件730具备与框状防尘部731以及中间防尘部732一同沿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参照图7)配置的密封部733以及在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相反侧方向与密封部733连接的支撑框部734。密封部733由硅材料等软质材料构成,支撑框部734由比密封部733硬质的树脂材料构成。
防尘部件730通过嵌入成形而制作一体化的成形品,该嵌入成形将预先成形的支撑框部734插入金属模具并形成初级侧,之后注入树脂并将密封部733形成次级侧。因此,密封部733与支撑框部734的连接变得稳固。如图7的剖视图所示,密封部733形成为纵剖面观察大致V字状,以进入呈凹状扩开的V字状的部位(即形成凹状的开口侧)的方式被插入而形成支撑框部734。而且,密封部733的两侧面在纵剖面观察时形成支撑框部734侧方向扩开的倾斜面733-1。
另外,在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a的与支撑框部734a的边界附近形成有从密封部733a的内外周面分别向侧面突出的内周肋735a以及外周肋736。另外,在中间防尘部732的密封部733b的与支撑框部734b的边界附近形成有成为从密封部733b的两侧面分别向侧面突出的侧面肋的内周肋735b。
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a的内周肋735a以及中间防尘部732的密封部733b的内周肋735b遍布由框状防尘部731与中间防尘部732形成的内周面连续地形成。另一方面,外周肋736在框状防尘部731的外周连续地形成。内周肋735a、735b(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不呈一条直线状,而形成为距密封部733的端面的高度因场所不同而不同。内周肋735a以及外周肋736的距密封部733a的端面的高度均相同。相同地,在密封部733b,两侧面的内周肋735b彼此的距密封部733b的端面的高度相同。
另外,如图8所示,在支撑框部734的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相反侧方向(参照图7)的端面形成有突条737。突条737在纵剖面观察形成大致半椭圆形状,沿长边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投影装置100的上下方向)以适当的长度连续地形成。
返回图5,在元件支架720的前表面设置有准直透镜313。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元件支架720,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排列对应的八个准直透镜313形成为大致板状的一体。
在元件支架720的背面经由隔离物740设置有电连接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端子312a的电路基板750。在元件支架720的中央形成有内螺纹部723,通过螺钉724而使隔离物740以及电路基板750固定于元件支架720。然后,以与元件支架720的背面接触的方式,热传递板321通过螺钉321a与圆柱713的内螺纹部螺纹连接而固定于支架壳体710。
如图7所示,激励光源保持部700在支架壳体710固定有元件支架720、防尘部件730。此处,防尘部件730的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a的内周肋735a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抵接。防尘部件730的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a的外周肋736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抵接。此外,在图7中,示出了壁面711b与外周肋736抵接的状态。而且,中间防尘部732的密封部733b的形成侧面肋的各内周肋735b与相互邻接对置的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抵接。
如上所述,通过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封闭元件支架720的外周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间隙、元件支架720之间的间隙,因此粉尘从元件支架720的背面侧进入元件支架720的前面侧(即,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射出侧)的情况减少。
另外,防尘部件730形成为通过硬质的支撑框部734支撑软质方密封部733,因此在向元件支架720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间隙插入防尘部件730时,致使密封部733扭转的情况减少。并且,即使手持防尘部件730,也不存在形状容易变形的情况,因此组装作业性提高。
另外,防尘部件730在插入元件支架720的外周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间隙后,热传递板321安装于支架壳体710。此时,热传递板321的元件支架720侧的面321b与防尘部件730的突条737抵接。而且,若继续拧入固定热传递板321的螺钉321a,则支撑框部734被热传递板321按压,该支撑框部734从元件支架720的背面侧均等地按压密封部733。另外,在拧入该螺钉321a时,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a的端面(即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射出侧的面)分别与开口部711的阶梯差面711a1、711b1、711c1抵接,中间防尘部732的密封部733b的端面抵接在与该端面对置的中央板715的缘面715a。于是,来自热传递板321的按压力增大,密封部733被强有力地压缩而较大地变形,因此内周肋735与外周肋736进一步强有力地紧贴于壁面711a~711c、元件支架720的侧面。
而且,借助密封部733的倾斜面733-1避免密封部733的两侧面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以及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的抵接,因此仅密封部733的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以及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抵接。因此,密封部733的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凭借来自热传递板321的按压力,承受来自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以及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的侧压而被可靠地压缩。这样,密封部733的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以及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可靠地紧贴。
另外,作为抵接面的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a的端面与开口部711的阶梯差面711a1、711b1、711c1的抵接以及中间防尘部732的密封部733b的端面与中央板715的缘面715a的抵接也形成追加于基于内周肋735与外周肋736的密封的密封。
另外,通过纵剖面观察大致半椭圆形状的突条737,与热传递板321线接触,从而两者的摩擦力减少,因此能够减少热传递板321的按压时的支撑框部734的扭转、挠曲。另外,若不存在支撑框部734a、734b的突条737,且与热传递板321接触的上表面为平面,则存在支撑框部734a、734b的上表面侧的一部分被热传递板321与元件支架720之间夹持的可能性。支撑框部734a、734b具有突条737,因此防止支撑框部734a、734b的上表面侧的一部分被热传递板321与元件支架720之间夹持,从而能够使冷却性能稳定。
如上所述,光源装置250的组装方法包含:准备设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元件支架720、具备开口部711的支架壳体710、具备框状防尘部731的防尘部件730以及板321的工序,其中,框状防尘部731包含具备内周肋735a以及外周肋736的密封部733以及与密封部733连接且比密封部733硬质的支撑框部734;将元件支架720配置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工序;以与支撑框部734相比密封部733成为插入方向的前端的方式将防尘部件730从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射出方向相反侧配置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壁面的间隙的工序;利用板321按压防尘部件730并将板321固定于支架壳体710的工序。
此外,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沿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配置,框状防尘部731的支撑框部734沿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相反侧方向配置,但不限定于该构成。在将防尘部件730配置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壁面的间隙时,若以与支撑框部734相比密封部733成为插入方向的前端的方式插入,则也可以将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沿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相反方向配置,将框状防尘部731的支撑框部734沿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配置。
接下来,对防尘部件73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图9所示的防尘部件730A的支撑框部734设置有作为贯通侧面的多个孔部的贯通孔738。而且,密封部733与贯通孔738卡合。具体而言,嵌入成形的成为次级侧的密封部733也填充于贯通孔738。这样,也能够更加增强支撑框部734与密封部733的接合。
此外,贯通孔738作为向支撑框部734的侧面呈凹状凹陷的孔部,也能够在嵌入成形的情况下使密封部733流入该孔部,或者在通过组装形成防尘部件730的情况下,在密封部733形成凸部并使其嵌入该孔部等。
接下来,对防尘部件730的其他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图10A所示的防尘部件730B中,在密封部733a的角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沿与内周肋735a正交的方向与内周肋735a连接的支撑肋739a。而且,在本变形例中,从密封部733a的端面至内周肋735a的高度与从密封部733a的端面至外周肋736的高度局部不同。即,具体而言,在该部分中,外周肋736的高度设定为低于内周肋735a的高度。
如上述的实施例那样,若内周肋735a与外周肋736的高度(在中间防尘部732中,为两侧面的内周肋735b的高度)相同,则在插入防尘部件730时,密封部733承受侧压的时机变得同时,密封部733被均匀地插入元件支架720与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的间隙以及元件支架720间的间隙,因此优选。然而,根据开口部711周围的形状,为了避免干涉,而存在无法使内周肋735a与外周肋736以及内周肋735b彼此的高度相同的情况。如上所述,在相互对置的内周肋735a与外周肋736的对应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或者即便在相互对置的内周肋735b彼此的对应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仍设置支撑肋739,由此预先利用支撑肋739支撑并加强对称位置的内周肋735a与外周肋736以及内周肋735b彼此的一方,从而能够平衡性良好地将密封部733插入间隙。
另外,图10A的支撑肋739a虽设置于与连接的内周肋735a正交的朝向,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如图10B所示的防尘部件730C那样,设置为与内周肋735a大致平行地连接。另外,也能够以与外周肋736连接的方式设置支撑肋739。此外,支撑肋739只要预先将距密封部733的侧面的高度形成内周肋735、外周肋736的高度以下即可。另外,支撑肋739的形状若鉴于加强强度则优选如图10A、图10B所示那样形成方形。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设置有成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元件支架720、支架壳体710以及具备框状防尘部731的防尘部件730,框状防尘部731具有具备沿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配置并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抵接的内周肋735以及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抵接的外周肋736的密封部733、和与密封部733连接且比密封部733硬质的支撑框部734。
由此,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之间的间隙被可靠地封闭,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粉尘从该间隙的侵入。并且,防尘部件730不存在容易扭转的情况,因此光源装置250的组装性也提高。
另外,框状防尘部731的密封部733沿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配置,框状防尘部731的支撑框部734沿与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相反侧方向配置。由此,能够在将防尘部件730从元件支架720的背面侧配置于元件支架720的外周与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的壁面的间隙时减少密封部733的扭转等。
另外,元件支架720设置有两个,在相互邻接的元件支架720之间配置有中间防尘部732。此外,元件支架720也可以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多个。中间防尘部732遍布防尘部件730的框状防尘部731的对置的边的密封部733以及支撑框部734形成为梁状。由此,能够提供具备多个元件支架720并能够射出明亮的光源光的光源装置250。
另外,防尘部件730通过嵌入成形而形成。由此,能够减少防尘部件730的制造的工时。
另外,在支架壳体710的开口部711形成有成为与密封部733的端面抵接的抵接面的壁面711a~711c的阶梯差面711a1~711c1以及中央板715的缘面715a。另一方面,在支撑框部734的端面形成有突条737。由此,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通过热传递板321的按压力可靠地承受侧压,而使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的紧贴度增大。另外,也能够进行基于密封部733的端面的密封。
另外,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形成于作为密封部733的支撑框部734侧的端部的端面,密封部733形成为纵剖面观察大致V字状。由此,能够避免密封部733的侧面与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以及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的干涉,因此能够使内周肋735以及外周肋736可靠地与开口部711的壁面711a~711c以及元件支架720的外周面抵接。
另外,支撑框部734具备贯通孔738、凹状的凹陷等孔部,密封部733与该孔部卡合。由此,能够使支撑框部734与密封部733的稳固一体化。
另外,密封部733具备与内周肋735、外周肋736连接的支撑肋739a、739b。由此,即便在内周肋735与外周肋736的距密封部733的端面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均衡地将防尘部件730插入间隙。
另外,元件支架720具备多个蓝色激光二极管312。由此,能够提供具备明亮的光源并且防尘性较高的光源装置250。
另外,元件支架720在背面配置与散热片365连接的热传递板321。由此,能够提供对半导体发光元件进行冷却并且防尘性较高的光源装置250。
另外,投影装置100具备该光源装置250、显示元件411、投影侧光学系统410以及投影装置控制部。由此,能够提供具备防尘性较高的光源装置250的投影装置100。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而进行了提示,并不意图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元件支架;
具备供所述元件支架配置的开口部的支架壳体;以及
具备配置于所述元件支架的外周与所述开口部的壁面的间隙的框状防尘部的防尘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状防尘部具有:具备抵接于所述元件支架的外周面的内周肋和抵接于所述壁面的外周肋的密封部;以及与所述密封部连接且比所述密封部硬质的支撑框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状防尘部的所述密封部沿着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方向配置,
所述框状防尘部的所述支撑框部沿着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的射出侧相反侧方向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支架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多个,
所述防尘部件具有中间防尘部,该中间防尘部遍布对置的所述密封部以及所述支撑框部而连续地形成为梁状,并具备配置于相互邻接的所述元件支架之间而与对置的所述元件支架的外周面抵接且与所述内周肋连接的侧面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部件通过嵌入成形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壳体形成有与所述密封部的端面抵接的抵接面,
所述支撑框部在端面设置有突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周肋以及所述外周肋或者所述侧面肋彼此形成于所述密封部的与所述支撑框部的边界附近,
所述密封部在纵向剖面观察时,以配置有所述内周肋以及所述外周肋或者所述侧面肋彼此的一侧为上侧形成为V字状,
所述支撑框部插入与所述密封部的连接部向所述密封部扩开的所述V字状的部位。
8.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照射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源光而形成图像光的显示元件;
将从所述显示元件射出的所述图像光投影至屏幕的投影侧光学系统;以及
控制所述显示元件与所述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控制部。
9.一种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光源装置具备:设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元件支架;具备开口部的支架壳体;具备框状防尘部的防尘部件,该框状防尘部包含具有内周肋及外周肋的密封部、和与所述密封部连接且比所述密封部硬质的支撑框部;以及板,
所述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元件支架配置于所述支架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工序;
以与所述支撑框部相比所述密封部成为插入方向的前端的方式,将所述防尘部件从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射出方向相反侧配置于所述元件支架的外周与所述支架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壁面的间隙的工序;以及
利用所述板来按压所述防尘部件而将所述板固定于所述支架壳体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状防尘部包含:具备内周肋及外周肋的密封部;以及与所述密封部连接且比所述密封部硬质的支撑框部,
将所述防尘部件配置于所述间隙的工序以与所述支撑框部相比所述密封部成为插入方向的前端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间隙。
CN201810147125.5A 2017-02-15 2018-02-12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08427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5502 2017-02-15
JP2017025502A JP6493769B2 (ja) 2017-02-15 2017-02-15 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光源装置の組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7242A true CN108427242A (zh) 2018-08-21
CN108427242B CN108427242B (zh) 2020-11-06

Family

ID=6310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7125.5A Active CN108427242B (zh) 2017-02-15 2018-02-12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7405B2 (zh)
JP (1) JP6493769B2 (zh)
CN (1) CN1084272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938A (zh) * 2018-12-24 2020-06-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5410A (zh) * 2013-11-12 2015-05-20 株式会社理光 照明光源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
CN204403886U (zh) * 2015-03-13 2015-06-17 杭州华普永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模组及照明装置
WO2015161789A1 (zh) * 2014-04-22 2015-10-29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色轮防尘散热模组及光源系统
US20160077414A1 (en) * 2014-09-11 2016-03-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CN105573034A (zh) * 2015-06-18 2016-05-1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441U (ja) * 1991-07-12 1993-01-29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エクタの投写装置
JPH08264904A (ja) * 1995-03-24 1996-10-11 Canon Inc 光源装置
EP1331514B1 (en) * 1996-10-04 2005-08-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isplay
JP2007165175A (ja) * 2005-12-15 2007-06-28 Calsonic Kansei Corp 筐体シール構造
JP5533229B2 (ja) * 2010-05-14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エアフィルタ制御方法
JP2012160285A (ja) * 2011-01-31 2012-08-23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3030401A (ja) * 2011-07-29 2013-02-0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5686255B2 (ja) * 2011-08-30 2015-03-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5686256B2 (ja) * 2011-08-30 2015-03-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5373160B2 (ja) * 2012-07-26 2013-12-1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防水シール構造およびこのシール構造を設けた機器
JP2014194504A (ja) * 2013-03-29 2014-10-09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40130884A (ko) * 2013-05-02 2014-11-12 주식회사 포스코엘이디 광 반도체 조명장치
JP6586632B2 (ja) * 2014-09-11 2019-10-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US10260715B2 (en) 2015-03-13 2019-04-16 Hangzhou Hpwinner Opto Corporation LED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5410A (zh) * 2013-11-12 2015-05-20 株式会社理光 照明光源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
WO2015161789A1 (zh) * 2014-04-22 2015-10-29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色轮防尘散热模组及光源系统
US20160077414A1 (en) * 2014-09-11 2016-03-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CN204403886U (zh) * 2015-03-13 2015-06-17 杭州华普永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模组及照明装置
CN105573034A (zh) * 2015-06-18 2016-05-1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5938A (zh) * 2018-12-24 2020-06-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7242B (zh) 2020-11-06
US10247405B2 (en) 2019-04-02
JP2018132617A (ja) 2018-08-23
US20180231232A1 (en) 2018-08-16
JP6493769B2 (ja) 2019-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6129B (zh) 光源单元、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1937127B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CN102841496B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CN101581410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1937161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US9335619B2 (en) Luminesc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luminescent material plate that is caused to be luminous by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and projector including same luminesc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9477145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laser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adhesively fixed to a light source element holder, projecto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US9061378B2 (en) Lens array, light source device, projecto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CN102023468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器
US20150029467A1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US9207522B2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CN102967990B (zh) 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6199783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US9678417B2 (en) Light source unit including laser diodes as light sources and microlens array and projector
CN105425520B (zh) 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EP2887141B1 (en) Projector having light source including laser diodes
CN102736385A (zh) 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组装光源装置的方法
EP2639635A2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KR101437020B1 (ko) 광원 장치 및 프로젝터
CN107490928A (zh) 荧光发光装置、光源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
CN109521636A (zh) 电子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CN109557755A (zh) 防尘壳体、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CN108427239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装置
US9291332B2 (en) Light source unit capable of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f luminescent material layer, illuminating method of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CN108427242A (zh)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