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9507B -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9507B
CN102889507B CN201210064135.5A CN201210064135A CN102889507B CN 102889507 B CN102889507 B CN 102889507B CN 201210064135 A CN201210064135 A CN 201210064135A CN 102889507 B CN102889507 B CN 102889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hollow bulb
back light
source module
f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41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9507A (zh
Inventor
郑相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89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9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9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95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02B6/002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for ho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light source, e.g. by forming holes or re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73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5Means for removing heat created by the light source from the pack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单元和使用其的显示装置。背光单元包括:具有第一中空部的导光板;设置在第一中空部处的光源模块;具有与第一中空部对应的第二中空部的底架;以及在光源模块和底架之间的底架的第二中空部处设置的弹性构件。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实施方案涉及背光单元以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代表性的大尺寸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等。
与自发光型PDP不同,LCD由于不存在自发光器件所以必然需要单独的背光单元。
用于LCD中的背光单元根据光源的位置分为边缘型背光单元和直接型背光单元。在边缘型背光单元中,光源设置在LCD面板的左右边缘或者上下边缘,并且设置导光板以在LCD面板的整个表面均匀地分布,这确保了均匀的亮度并且使得能够制备极薄的显示面板。
直接型背光单元通常应用于20英寸或更大的显示器。由于多个光源设置在面板下,所以直接型背光单元与边缘型背光单元相比有利地具有更高的光效率,因此主要用于需要高亮度的大尺寸显示器中。
常规边缘型或直接型背光单元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作为光源。
然而,使用CCFL的背光单元具有几个缺点,例如因为必须始终向CCFL施加电力所以消耗大量电力;阴极射线管(CRT)的70%的低的颜色再现效率;以及由于使用汞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目前,正在研究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的背光单元作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使用LED的背光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将LED阵列中的一部分打开或关闭,这实现电力消耗显著降低。特别地,RGBLED表现出的颜色再现性超过由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提出的颜色再现范围的100%,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更加生动的图像。
发明内容
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设置在光源模块与底架之间以将从光源模块产生的热有效耗散的弹性构件的背光单元以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背光单元包括:具有第一中空部的导光板;设置在第一中空部处的光源模块;具有与第一中空部对应的第二中空部的底架;以及在光源模块和底架之间的底架的第二中空部处设置的弹性构件。
弹性构件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中空部的高度。
弹性构件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中空部的宽度。
弹性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上的下板;设置在光源模块下的上板;以及将下板与上板的对应端部互连的弯曲的连接部。
下板可以具有与上板不同的厚度,连接部可以由与下板和上板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中空部的宽度可以小于光源模块的宽度,第二中空部的宽度可以大于光源模块的宽度。
弹性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光源模块下的散热器;以及设置在散热器下并且在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上的金属弹性体。
散热器的宽度可以等于光源模块的宽度,散热器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下并且位于第二中空部的外部。
散热器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的下表面可以是彼此接触的平面或斜面。或者,散热器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的下表面可以是具有不平坦图案的平面或斜面,这些平面或斜面彼此接触。
而且,散热器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的下表面可以是平面或斜面,其各自具有形成在其一部分处的不平坦图案,该不平坦图案设置为与光源模块的光源对应。
散热器在其下表面处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中空部,金属弹性体可以与第三中空部的底表面以及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接触。金属弹性体可以是弹簧。
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该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可以是含有导热粉的硅橡胶或含有导热粉的合成橡胶。
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处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以及形成在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上和设置在第二中空部中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
而且,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处的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形成在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上和设置在第二中空部中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形成在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上和设置在第二中空部中的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以及形成在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上和设置在第二中空部的外部的金属板。
弹性构件还可以包括在金属板与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之间和设置在第二中空部中的导热聚合物膜。
光源模块可以包括板和设置在该板上的至少一个光源,该板突出到第一中空部的外部。
导光板可以与底架彼此间隔开,第一中空部和第二中空部可以交叠。
附图说明
可以参照附图对结构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元件,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背光单元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与弹性构件接触的光源模块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弹性构件的高度等于第二中空部的高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
图5是示出与图4中的弹性构件接触的光源模块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具有斜面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具有不平坦图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其一部分形成有不平坦图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具有中空部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图11至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导光板和底架之间的间隙的截面图;
图16A至图16C是示出导光板的第一中空部和底架的第二中空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是示出具有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背光单元的显示模块的图;以及
图18和图1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在元件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在该元件上/下,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
在元件称为“上”或“下”时,基于元件可以包括“在元件下”和“在元件上”。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背光单元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具有第一中空部24的导光板20、反射体30、光学构件40和光源模块50。
背光单元可以还包括顶架60、具有第二中空部72的底架10以及面板引导模块80。
面板引导模块80可以支持显示面板90。顶架60可以与面板引导模块80和底架10连接。
可以在底架10处设置至少一个第二中空部72。第二中空部72可以设置为与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对应。
第二中空部72可以形成为具有多边形形状的截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或者梯形或者具有曲面的半球形的形状。
在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中可以设置弹性构件70。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和底架10之间。弹性构件70可以与光源模块50和/或底架10接触。
弹性构件70可以包括导热材料以传导由光源模块50产生的热,以使得热可以经由底架10向外耗散。
弹性构件70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中空部72的高度。弹性构件70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
弹性构件70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的金属例如银(Ag)、铜(Cu)、金(Au)或铝(Al)形成。
导光板20可以在其下表面处设置至少一个第一中空部24。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可以形成为具有多边形形状的截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或者梯形的形状。
根据情况,在导光板20的中空部24的截面形状是梯形形状时,第一中空部24的第一侧表面可以与第一中空部24的底表面垂直,第一中空部24的面向第一中空部24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可以相对于第一中空部24的底表面倾斜。
另一方面,在导光板20的中空部24的截面形状是梯形形状时,第一中空部24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可以相对于第一中空部24的底表面倾斜,第一中空部24的第一侧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倾角可以小于第一中空部24的第二侧部和底部之间的倾角。
根据情况,在导光板20的中空部24的截面形状是三角形形状时,第一中空部24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角度可以是约30至120度。
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高度与导光板20的总厚度的比例可以是约0.3~0.7∶1。
导光板20可以由选自丙烯酰基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环烯烃共聚物(CO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和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MS)中的任一种形成。
光源模块50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处。
光源模块50可以包括板54以及设置在板54上的至少一个光源52。板54和光源52均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中。
根据情况,板54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外部,光源52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内部。
板54可以具有电极图案用于与光源52电连接。板54可以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聚碳酸酯(PC)或硅(Si)形成的印刷电路板(PCB)或者可以构造为膜的形式。
而且,板54可以选自单层PCB、多层PCB、陶瓷板、金属芯PCB等。
可以在板54上设置至少一个光源52。光源52可以是侧视型发光二极管。
根据情况,光源52可以是顶视型发光二极管。
光源5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芯片。LED芯片可以是蓝光LED芯片或者紫外LED芯片,或者可以是将选自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蓝光LED芯片、黄绿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芯片组合的封装件。
通过将黄色磷光体结合至蓝光LED,将红色磷光体和绿色磷光体二者结合至蓝光LED,或者将黄色磷光体、红色磷光体和绿色磷光体结合至蓝光LED,可以实现白光LED。
可以在导光板20的下表面处设置反射体30。
即,反射体30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与底架10之间。反射体30可以从导光板20的底表面延伸到侧表面。
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下不形成反射体30。然而,根据情况,可以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下形成反射体30。
反射体30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侧表面和/或底表面处。
反射体30可以包括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反射体30可以包括表现出高反射性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如铝(Al)、银(Ag)、金(Au)或二氧化钛(TiO2)。
可以在导光板20的上表面设置光学构件40。
光学构件40将穿过导光板20发出的光扩散。在光学构件40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不平坦图案以改善扩散效率。
光学构件40可以具有几个层。不平坦图案可以形成在最上层或者其它层处。
光学构件600可以具有几个层。不平坦图案可以设置在最上层或者其它层处。
不平坦图案可以具有沿着光源模块50布置的条纹形状。
不平坦图案可以具有在光学构件40的表面处形成的突出部。各个突出部可以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角度可以是钝角或锐角。
根据情况,光学构件40可以包括选自扩散片、棱镜片、增亮片等中的至少一种。
扩散片可以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扩散,棱镜片可以将扩散的光导向发光区域,增亮片可以增强亮度。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于在底架10形成的第二中空部72处。弹性构件70可以形成为表现出弹力的各种形状,由此弹性构件70能够被外力收缩并且在外力移除时能够恢复。
例如,弹性构件70可以形成为“ㄈ”形状,其具有下板70f、上板70e以及连接在下板70f与上板70e之间的连接部70g。
下板70f可以设置在第二中空部72的底表面处,上板70e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下。
连接部70g可以使下板70f和上板70e的对应端部互连。连接部70g可以是弯曲的。
在推压上板70e的外力移除时,弯曲的连接部70g可以使上板70e恢复。
下板70f的厚度t2可以等于上板70e的厚度t1。然而,根据情况,下板70f的厚度和上板70e的厚度可以不同。
例如,上板70e的厚度t1可以大于下板70f的厚度t2。
这是因为上板70e与光源模块直接接触,由此将大量的热快速地耗散。
弹性构件70可以包括导热材料以传导由光源模块50产生的热,使得热可以经由底架向外耗散。
例如,弹性构件70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的金属例如银(Ag)、铜(Cu)、金(Au)或铝(Al)形成。
根据环境,弹性构件70的连接部70g可以由与下板70f和上板70e不同的材料形成。
其原因是下板70f和上板70e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的金属形成,但是连接部70g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以及高弹性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而且,弹性构件70的高度H2可以大于第二中空部72的高度H1。
根据情况,弹性构件70的高度H2可以等于第二中空部72的高度H1。
弹性构件70的宽度W2可以小于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根据情况,弹性构件70的宽度W2可以等于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
图3A和图3B是示出与弹性构件接触的光源模块的截面图。
如图3A所示,可以在底架10处形成第二中空部72,并且可以在第二中空部72处设置弹性构件70。
光源模块50可以包括板54以及设置在板54上的至少一个光源52。光源模块50的板54可以设置在弹性构件70的上表面上。根据情况,板54可以设置为与弹性构件70的上表面接触。
弹性构件70的下表面可以设置在作为第二中空部72的底表面的底架10上。弹性构件7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
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可以小于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宽度W3。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光板的热膨胀,光源模块50可向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施加力。结果,弹性构件70可收缩,因此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可与底架10的表面接触。
因此,由光源模块50的光源52产生的热可以经由板54、弹性构件70和底架10向外耗散,或者直接传至板54和底架10。
如图3B所示,弹性构件70的下表面可以设置在作为第二中空部72的底表面的底架10上或者与底架10接触,弹性构件7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或者与该下表面接触。
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可以大于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宽度W3。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光板的热膨胀,光源模块50可向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施加力。结果,弹性构件70可收缩,因此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侧表面可与底架10的侧表面接触。
因此,由光源模块50的光源52产生的热可以经由板54、弹性构件70和底架10向外耗散,或者直接传至板54和底架10。
图4是示出其中弹性构件的高度等于第二中空部的高度的实施方案的图,图5是示出与图4中的弹性构件接触的光源模块的图。
如图4所示,弹性构件70的高度H2可以等于形成在底架10处的第二中空部72的高度H1。
根据情况,弹性构件70的高度H2可以小于第二中空部72的高度H1。
在弹性构件70的高度H2等于或小于第二中空部72的高度H1时,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宽度W3可以小于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
即,如图5所示,弹性构件70的下表面可以设置在作为第二中空部72的底表面的底架10上或者与底架10接触,而弹性构件7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或者与该下表面接触。
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可以大于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宽度W3。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光板的热膨胀,光源模块50可向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施加力。结果,弹性构件70可收缩,因此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侧表面可与底架10的侧表面接触。
因此,由光源模块50的光源52产生的热可以经由板54、弹性构件70和底架10向外耗散,或者直接传至板54和底架10。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在形成于底架10处的第二中空部72处。弹性构件70可以形成为表现出弹力的各种形状,由此弹性构件70能够被外力收缩并且在外力移除时能够恢复。
例如,弹性构件70可以包括散热器70a和金属弹性体70b。
散热器70a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下或者与光源模块50接触,金属弹性体70b设置在散热器70a下并且在第二中空部72的底表面上、或者与散热器70a和第二中空部72的底表面接触。
即,弹性构件70的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或者与该下表面接触,散热器70a的下表面可以与金属弹性体70b接触。
弹性构件70的散热器70a的宽度W2可以等于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宽度W3或者小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
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下或者与该板54接触,使得散热器70a的上表面能够位于第二中空部72的外部。
金属弹性体70b可以与散热器70a和底架10接触,使得金属弹性体70b能够位于第二中空部72中。
散热器70a和金属弹性体70b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的金属例如Ag、Cu、Au或Al形成。
根据环境,金属弹性体70b可以形成为具有表现出高弹性的结构如弹簧,并且可以由与散热器70a不同的材料形成。
其原因是散热器70a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的金属形成,但是金属弹性体70b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以及高弹性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光板的热膨胀,光源模块50可向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施加力。结果,弹性构件70可收缩,因此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侧表面可与底架10的侧表面接触。
因此,由光源模块50的光源52产生的热可以经由板54、弹性构件70和底架10向外耗散,或者直接传至板54和底架10。
图7是示出具有斜面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如图7所示,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于在底架10处形成的第二中空部72处。弹性构件70可以包括散热器70a和金属弹性体70b。
弹性构件70的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或者与该下表面接触,散热器70a的下表面可以与金属弹性体70b接触。
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可以是倾斜的并且相接触。
即,散热器70a的厚度可以朝着光源52的方向增加,板54的厚度可以朝着光源52的方向减小。
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倾斜的原因是使得散热器70a与光源模块5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由此改善散热效率。
而且,由于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的温度最高,因此在板54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的厚度减小并且散热器70a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的厚度增加时,改善了散热效率。
图8A和图8B是示出具有不平坦图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如图8A所示,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于在底架10处形成的第二中空部72处。弹性构件70可以包括散热器70a和金属弹性体70b。
弹性构件70的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或者与该下表面接触,散热器70a的下表面可以与金属弹性体70b接触。
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可以是具有不平坦图案71的平面并且相接触。
在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处形成不平坦图案71的原因是使得散热器70a与光源模块5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由此改善散热效率。
而且,如图8B所示,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可以是倾斜的同时具有不平坦的图案71并且相接触。
在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是倾斜的同时具有不平坦的图案71时,散热器70a与光源模块50之间的接触面积比图8A中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加,由此改善散热效率。
而且,由于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的温度是最高的,因此在板54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的厚度减小并且散热器70a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的厚度增加时,改善了散热效率。
图9A和图9B是示出其一部分形成有不平坦图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如图9A所示,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于在底架10处形成的第二中空部72处。弹性构件70可以包括散热器70a和金属弹性体70b。
弹性构件70的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或者与该下表面接触,散热器70a的下表面可以与金属弹性体70b接触。
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是其一部分形成有不平坦图案71的平面,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可以是其一部分形成有不平坦图案71的平面。
形成于散热器70a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处的不平坦图案71和形成于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处的不平坦图案71可以接触同时彼此面对。
即,不平坦图案71可以形成在板54的下表面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处以及在散热器70a的上表面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处。
根据情况,不平坦图案71可以定位为与光源52对应。
其原因是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的温度是最高的,因此使板54与散热器70a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由此将热有效地耗散。
而且,如图9B所示,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是其一部分形成有不平坦图案71的斜面,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可以是其一部分形成有不平坦图案71的平面。
即,不平坦图案71可以形成在板54的下表面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处以及在散热器70a的上表面的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处。
在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和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是倾斜的同时在与光源52相邻的区域处形成有不平坦的图案71时,可以比图9A中的实施方案更有效地散热。
图10是示出具有中空部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如图10所示,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于在底架10处形成的第二中空部72处。弹性构件70可以包括散热器70a和金属弹性体70b。
弹性构件70的散热器70a可以在其下表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中空部。
散热器70a的第三中空部可以设置为使得与金属弹性体70b对应。
因此,弹性构件70的散热器70a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50的板54的下表面下或者与该下表面接触,散热器70a的下表面的第三中空部可以与金属弹性体70b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金属弹性体70b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的外部。
在金属弹性体70b位于散热器70a的第三中空部中时,弹性构件70可以具有稳定的结构,由此改善可靠性。
图11至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弹性构件的截面图。
如图11所示,弹性构件可以设置于在底架10处形成的第二中空部处。弹性构件可以形成为表现出弹力的各种形状,由此弹性构件70能够被外力收缩并且在外力移除时能够恢复。
例如,弹性构件可以包括非发泡的弹性体78。
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由含有导热粉的硅橡胶或含有导热粉的合成橡胶形成。
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由其中没有孔隙形成的非发泡的弹性材料形成。非发泡的弹性材料可以含有导热粉。
导热粉可以是表现出高热导率的银(Ag)、铜(Cu)、金(Au)或铝(Al)。
即,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通过将液体硅橡胶或合成橡胶与导热粉相混合并将混合物热固化来制造。
制造出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与光源模块的板接触,以将由光源模块的光源产生的热传至底架10,由此将热有效地耗散。
而且,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表现出弹力,由此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能够被外力收缩并且在外力移除时能够恢复,因此,无论导光板热膨胀还是热收缩,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保持与光源模块接触。
而且,如图12所示,弹性构件可以还包括在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之间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
即,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
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可以形成在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形成在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上。
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设置在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中。
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是通过将液体硅橡胶或合成橡胶与导热粉的糊料混合物注入第二中空部中并将混合物热固化而获得的。
所获得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可以保持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与底架10之间的接触,由此改善可靠性。
而且,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可以表现出高热导率,因此,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可以将由光源模块产生的从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传输的热向底架10传输,由此使热有效地耗散。
而且,如图13所示,弹性构件可以设置于在底架10处形成的第二中空部处。弹性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a、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和金属板75。
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a可以形成在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处,在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a上可以形成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在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上可以形成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在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上可以形成金属板75。
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a、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和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可以设置在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内部,金属板75可以设置在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外部。
可以通过向图12中的实施方案添加金属板75来实现图13的实施方案。在光源模块与金属板75接触但不与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直接接触时,可以进一步改善散热效率。
因此,在图13中的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金属板75可以改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使用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可以改善弹性。
金属板75可以由表现出高热导率的金属例如银(Ag)、铜(Cu)、金(Au)或铝(Al)形成。
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a可以强化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与底架10之间的接触,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可以强化金属板75与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78之间的接触,由此改善可靠性。
而且,如图14所示,弹性构件可以还包括在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与金属板75之间的导热聚合物膜73。
即,可以通过向图13中的实施方案添加导热聚合物膜73来实现图14中的实施方案。
导热聚合物膜73可以设置在金属板75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中的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之间。
如果热经由金属板75直接传输到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则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79b可熔化并泄露出底架10,因此光源模块可发生短路。可以设置导热聚合物膜73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可以添加导热聚合物膜73以制造结构更加稳定的弹性构件。
导热聚合物膜73可以由聚酰亚胺形成。
图15是示出导光板与底架之间的间隙的截面图。
如图15所示,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和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可以设置为彼此面对。光源模块50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处,弹性构件70可以设置在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处。
光源模块50的板54可以部分地或者完全地暴露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的外部,光源模块50的光源52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中。
即,光源模块50的板54可以从导光板20的下表面突出高度H3。
光源模块50的板54暴露在第一中空部的外部以维持与弹性构件70的接触。
为此,导光板20和底架10可以彼此间隔开预定的间隙d。
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和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可以交叠。
图16A至图16C是示出导光板的第一中空部与底架的第二中空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首先,如图16A所示,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和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可以交叠。
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宽度W11可以大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
因此,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可以完全覆盖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
而且,如图16B所示,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和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可以交叠。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宽度W11可以小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
因此,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可以部分地覆盖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同时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和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可以完全地交叠。
而且,如图16C所示,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和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可以部分地交叠。
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宽度W11可以等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
根据情况,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的宽度W11可以大于或小于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的宽度W1。
因此,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可以部分地覆盖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同时导光板20的第一中空部24和底架10的第二中空部72可以部分地交叠。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可在光源模块与底架之间设置弹性构件以消除由于导光板的热膨胀和热收缩所引起的光源模块与底架之间的不良接触,由此实现了稳定且有效的散热。
因此,背光单元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改善。
图17是示出具有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背光单元的显示模块的图。
如图17所示,显示模块2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0和背光单元100。
显示面板90可以包括彼此面对地接合的滤色器衬底91和薄膜晶体管(TFT)衬底92,滤色器衬底91和薄膜晶体管(TFT)衬底92之间存在均匀的单元间隙。在两个衬底91和92之间可以设置液晶层(未示出)。
滤色器衬底91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各个像素可以包括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在光施加到滤色器衬底91时,滤色器衬底91可以产生与红色、绿色或蓝色对应的图像。
各个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或者,各个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W)子像素,不限于此。
TFT衬底92可以是具有开关器件(未示出)以开关像素电极的器件。
例如,共用电极和像素电极可以根据从外部施加的预定电压来改变液晶层中的分子的排列。
液晶层可以包括多个液晶分子。液晶分子的排列可对应于在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差而变化。
因此,从背光单元100发出的光可以对应于液晶层中的分子的排列的变化而入射到滤色器衬底91上。
可以在显示面板90上和下分别设置上偏光板93和下偏光板94。更具体地,上偏光板93可以设置在滤色器衬底91的上表面,下偏光板94可以设置在TET衬底92的下表面。
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在显示面板90的侧表面设置栅极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以产生驱动显示面板90的驱动信号。
如图17所示,显示模块200可构造为在显示面板90处紧密接触地设置背光单元100。
例如,背光单元100可以固定地接合到显示面板90的下表面,更具体地下偏光板94。为此,可以在下偏光板94与背光单元100之间设置接合层(未示出)。
在背光单元100紧密接触地设置在显示面板90时,显示装置的总厚度可以减小,由此提供美观。此外,可以不需要附加的结构来固定背光单元100,由此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而且,可以消除背光单元100与显示面板90之间的空间,由此防止由于异物透入到该空间中所导致的显示装置故障或者显示图像质量下降。
图18和图1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图。
首先,如图18所示,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模块200、覆盖显示模块200的前盖300和后盖350、设置在后盖350处的驱动单元550、以及覆盖驱动单元550的驱动单元盖400。
前盖300可以包括透明前面板(未示出)以确保透光。前面板可以保护与前面板间隔开预定间隙的显示模块200并且将从显示模块200发出的光传输,以使得可以从外部看到在显示模块200上显示的图像。
而且,前盖300可以由不具有窗口300a的平片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前盖300可以由透光的透明材料例如注射模制的塑料形成。
在前盖300由平片形成时,可以从前盖300移除框架。
后盖350可以耦接至前盖300以保护显示模块200。
可以在后盖350的表面上设置驱动单元550。
驱动单元550可以包括驱动控制器550a、主板550b以及电源板550c。
驱动控制器550a可以是时序控制器。驱动控制器550a可以对显示模块200的各个驱动集成电路(IC)的运行时序进行调整。主板550b可以将V同步信号、H同步信号以及R分辨率信号、G分辨率信号和B分辨率信号传输至时序控制器。电源板550c可以向显示模块200供电。
驱动单元550可以设置在后盖350处并且可以由驱动单元盖400覆盖。
后盖350可以具有多个孔,显示模块200可以通过这些孔与驱动单元550连接。而且,可以在后盖350处设置支持显示装置1的支架600。
而且,如图19所示,驱动单元550的驱动控制器550a可以设置在后盖350处,主板550b和电源板550c可以设置在支架600中。
驱动单元盖400可以仅覆盖设置在后盖350处的驱动单元550。
在该实施方案中,主板550b和电源板550c分离地设置。或者,可以将主板550b和电源板550c集成,不限于此。
另一实施方案可以实现为包括上述实施方案中包括的弹性构件、具有中空部的导光板以及光源模块的显示装置、指示装置和照明系统。例如,照明系统可以包括灯和街灯。
照明系统可以用作为汇聚从多个LED发出的光的照明装置。具体地,照明系统可以用作为嵌入在建筑物的天花板或墙中的筒灯使得暴露出灯罩的开口侧。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弹性构件可以设置在光源模块与底架之间以消除由于导光板的热膨胀和热收缩所引起的光源模块与底架之间的不良接触,由此实现稳定并且有效的散热。
因此,背光单元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改善。
尽管已经参照了大量其示例性实施方案对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众多其它的修改和实施方案,其也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对主题组合排列中的组成部分和/或排列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组成部分和/或排列的变化和修改之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替换用途也是显然的。

Claims (25)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具有第一中空部的导光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部处的光源模块;
具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部对应的第二中空部的底架;以及
在所述光源模块和所述底架之间的所述底架的所述第二中空部处设置的弹性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上的下板;
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下的上板;以及
将所述下板和所述上板的对应端部互连的弯曲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处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以及
设置在所述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上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中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处的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
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上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中的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
设置在所述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上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中的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上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外部的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下的散热器;以及
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下并且在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上的金属弹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热器的宽度等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下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和所述光源模块的下表面是彼此接触的平面或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和所述光源模块的下表面是具有不平坦图案的平面或斜面,所述平面或斜面彼此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和所述光源模块的下表面是平面或斜面,所述平面或斜面中的每一个具有设置在其一部分处的不平坦图案,所述不平坦图案设置为与所述光源模块的光源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散热器在其下表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中空部,所述金属弹性体与所述第三中空部的底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底表面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金属弹性体包括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下板具有与所述上板不同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连接部由与所述下板和所述上板不同的材料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热非发泡的弹性体包括含有导热粉的硅橡胶或含有导热粉的合成橡胶。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还包括在所述金属板和所述第二导热非发泡的弹性粘合剂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部中的导热聚合物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热聚合物膜由聚酰亚胺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中空部的高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宽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宽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宽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包括板和设置在所述板上的至少一个光源,所述板突出到所述第一中空部的外部。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底架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中空部和所述第二中空部交叠。
25.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的照明系统。
CN201210064135.5A 2011-07-22 2012-03-12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9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73046A KR101824038B1 (ko) 2011-07-22 2011-07-22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1-0073046 2011-07-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9507A CN102889507A (zh) 2013-01-23
CN102889507B true CN102889507B (zh) 2016-05-11

Family

ID=4584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41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9507B (zh) 2011-07-22 2012-03-12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96806B2 (zh)
EP (1) EP2549177A3 (zh)
JP (1) JP5999917B2 (zh)
KR (1) KR101824038B1 (zh)
CN (1) CN102889507B (zh)
TW (1) TWI570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1799B (zh) * 2012-06-12 2017-10-17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FI20125933A (fi) * 2012-09-08 2014-03-09 Lumichip Ltd LED-chip-on-board-komponentti ja -valaistusmoduuli
CN105008788B (zh) 2013-02-19 2019-02-19 飞利浦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热属性有所改善的照明设备
KR102087023B1 (ko) 2013-07-29 2020-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바텀샤시,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3672816A (zh) 2013-12-20 2014-03-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散热装置
TWI554716B (zh) * 2014-06-17 2016-10-21 高雄晶傑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板之固定組件
US9841645B2 (en) 2015-04-02 2017-12-12 Himax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EP3086171B1 (en) * 2015-04-21 2018-03-14 Himax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KR102618293B1 (ko) * 2016-10-31 2023-12-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지지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4779532B (zh) * 2018-12-05 2023-09-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10824773B (zh) * 2019-11-22 2022-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CN213333926U (zh) * 2020-11-10 2021-06-0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器件及照明灯具
CN114114740B (zh) * 2021-12-07 2023-01-24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器件散热装置、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US11874562B2 (en) * 2021-12-07 2024-01-16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Component for dissipating heat of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307A (zh) * 2008-03-14 2008-09-03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660719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模块
CN201539840U (zh) * 2009-03-27 2010-08-04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及使用该散热模块的背光模组
CN101968190A (zh) * 2010-10-18 2011-0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2328A (ja) * 2003-11-06 2005-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伝達装置
JP4702176B2 (ja) * 2005-05-17 2011-06-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6129625A1 (ja) * 2005-05-30 2006-12-07 Kyocera Corporation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12210B1 (ko) * 2005-12-26 2012-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I302372B (en) * 2006-08-30 2008-10-21 Polytronics Technology Corp Heat dissipation substrate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4570106B2 (ja) * 2007-09-18 2010-10-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20090086508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Thin Backlight Using Low Profile Side Emitting LEDs
JP2009088373A (ja) * 2007-10-02 2009-04-23 Toyoda Gosei Co Ltd Ledランプモジュール
KR101418374B1 (ko) * 2008-01-29 2014-07-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니트, 액정표시 장치
JP2010021131A (ja) * 2008-06-09 2010-01-28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WO2010016199A1 (ja) * 2008-08-07 2010-02-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用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面光源、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0153803A (ja) * 2008-11-28 2010-07-0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電子部品実装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JP2010177085A (ja) * 2009-01-30 2010-08-12 Hitachi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映像表示装置
KR101022036B1 (ko) * 2009-03-02 2011-03-16 조인셋 주식회사 열 전도성 탄성 패드
KR101055023B1 (ko) * 2010-01-15 2011-08-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1148733A1 (ja) * 2010-05-26 2011-1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307A (zh) * 2008-03-14 2008-09-03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660719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模块
CN201539840U (zh) * 2009-03-27 2010-08-04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及使用该散热模块的背光模组
CN101968190A (zh) * 2010-10-18 2011-0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21780A1 (en) 2013-01-24
US8596806B2 (en) 2013-12-03
EP2549177A2 (en) 2013-01-23
JP2013026212A (ja) 2013-02-04
KR101824038B1 (ko) 2018-01-31
KR20130011706A (ko) 2013-01-30
EP2549177A3 (en) 2018-05-02
JP5999917B2 (ja) 2016-09-28
TW201305684A (zh) 2013-02-01
TWI570481B (zh) 2017-02-11
CN102889507A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507B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2483535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03256524B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照明系统
CN104421771B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包括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TWI528082B (zh) 照明系統及使用該照明系統的顯示裝置
US9207392B2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and lighting system therewith
CN102588821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CN104235683A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和包括它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041639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3633079A (zh) 发光器件
TWI569072B (zh) 照明單元及使用該照明單元的照明系統
KR102461530B1 (ko)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TWI594051B (zh) 背光單元
US9397274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CN102804431B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件、背光单元以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US20150023058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810624A (zh) 发光器件封装和包括该发光器件封装的照明系统
US8816512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module
KR102047223B1 (ko) 엘이디를 사용하는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192957B1 (ko) 발광소자 어레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KR102102703B1 (ko) Led 패키지, 그 제조 방법, led 패키지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TW201305683A (zh) 背光單元及使用該背光單元的顯示設備
KR10211363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101674944B1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그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4010955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