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2985B -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2985B
CN101152985B CN2006101526306A CN200610152630A CN101152985B CN 101152985 B CN101152985 B CN 101152985B CN 2006101526306 A CN2006101526306 A CN 2006101526306A CN 200610152630 A CN200610152630 A CN 200610152630A CN 101152985 B CN101152985 B CN 101152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ermentation stage
domestic fungus
present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526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2985A (zh
Inventor
吉本克己
吉本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1526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2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2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2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9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一次发酵阶段:将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即废弃的甘蔗茎、叶切碎后,将其含水量调整到60-80%;将1中所述原料按C/N=35-55加入氮素进行调整;在自然通风下,保持60-90℃发酵一个月;二次发酵阶段:将一次发酵阶段发酵好的有机原料作为菌床加入食用菌种进行培育六个月。所述的含水量可以为75%。所述的C/N=45。所述的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可以为甘蔗的茎、叶。所述的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粉碎后的长度可以为6-7厘米。所述的食用菌种为姬松茸(CJ-01)。本发明克服了减轻环境负荷产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与地区农业生产的要求出现了难以融合的矛盾,使社会、环境、地区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发明使农产品的价格和品质的矛盾统一体实现了两立。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球环境被不断的破坏,早在二十世纪70年开始,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同时,各国在农业方面针对环保绿色食品的农业技术的政策方针相继出台。日本在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农业实施策略,特别是土壤改良有机物资源循环等新的技术体系建立,并确立了自然农业法则。2001年2月日本又出台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方针”:
1、土壤改良和农业施肥合理化包括:1)修改土壤和农作物诊断体制,2)有机物资源的利用,3)推进土壤和土层的改良,4)修改施肥标准,5)积极引进综合土壤管理技术,6)降低肥料成本价格。
2、调和农业与环保包括:1)推广环保型农业,2)推广正确处理农业用资材等,3)推广节能和节约资源。
我国有机农业的现状,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些问题主要有:
1、生产产地环境质量问题,大量的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农药和各种有机污染物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污染物有的具有刺激性、恶臭,有的还具有较大毒性,它们最后落到植株、土壤上,有的落到水体中,以各种形式使农业耕种受到严重污染,产量和品质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有毒物质对土壤结构、理化性质等产生长期的破坏性影响。我国传统农业有利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的习惯。污灌在城郊和工矿区附近更为普遍,带来大量有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及重金属盐等有毒物质,甚至有医院污水中的病毒、大肠杆菌、寄生虫等。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影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化肥、农药、设施材料等农用物资不断更新换代,一定范围内可使蔬菜产量提高、效益增加;但也正是这些农用化工产品使得环境不断恶化,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周期短,施用化肥增产效果明显。然而传统的有机生物肥料的搜集、腐熟发酵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因而化肥以其简便易用的优势受到生产者的欢迎。然而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使土壤有机质逐步耗竭,保水、保肥力差,土壤结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过量施用氮肥还导致农业产品硝酸盐累积。硝酸盐在人体中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进而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影响人体健康。化肥的过量施用使大量营养元素流失,进入地下水中,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进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中植物过量生长,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过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结果使水中其他生物因缺氧中毒等原因而死亡,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农业产地环境恶化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影响了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法: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一次发酵阶段:
1、将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即废弃甘蔗茎、叶切碎后,将其含水量调整到60-80%;
2、将1中所述原料按C/N=35-55加入氮素进行调整;
3、在自然通风下,保持60-90℃发酵一个月;
二、二次发酵阶段:
将一次发酵阶段发酵好的有机原料作为菌床加入食用菌种进行培育六个月。
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的含水量可以为75%。
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的C/N=45。
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为甘蔗的茎、叶。
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粉碎后的长度可以为6-7厘米。
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使用的食用菌种为姬松茸(CJ-01)。
在第一次发酵阶段中,在自然通风下,天然丝状菌、放线菌(中温、高温菌)发酵作用达最高85℃。发酵过程中低分子物质排出,微生物代谢产物蓄积。
第一次发酵过的菌床在通过食用菌的培育生长过程中,使有机肥料成熟化;
在第二次发酵中,食用菌的担子菌类对自然界难分解的纤维质(木质素、纤维素等)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食用菌在菌床上蔓延过程中通过分解木质素等生长,这样菌体外酵素和代谢产物(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等)在菌床内蓄积,子实体长出;收获后菌床内含有上述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成份的大量菌丝存在。
目前我们使用的有机堆肥是利用产业废弃物的未利用资源,通过堆肥技术进行再利用的一种手段,而本发明是利用培育食用菌的菌床,其成本低、品质高等,与一般有机肥料是完全不同的制作系统。
有机物堆肥利用与本发明的区别
Figure G200610152630620091207D000031
高品质有机肥的条件
1、颜色:黑褐色——黑色
2、形状:没有原来物的任何形状
3、臭味:堆肥气味(无粪尿等刺激性臭味)
4、水分:用力手握不粘手上
5、发酵温度:70度以上(堆积中温度)
6、堆积时间:3个月以上
7、翻堆次数:7次以上
8、通气:通气性好
本发明能够全部达到上述指标。堆肥发酵时仅仅一次性发酵是不充分的,必须要经过二次发酵的后成熟阶段,因一次性发酵几乎不能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只有通过低温二次发酵后,由多种类的微生物进行分解完成。微生物复合经营系统有二次发酵过程,且食用菌类是嗜难分解物(木质素和纤维素等)菌,而形成了优良品质有机肥。
本发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
现在资源循环是有效的利用可利用垃圾资源,减轻产业的环境负荷为目的。例如,有关农业用家畜粪尿、城市污泥、食品产业废物及家庭生活垃圾的堆肥化,是资源循化的典型事例。但由于处理设施的不足和处理后产物再利用的安全性等是目前的现状。例如城市污泥的重金属、木质素分解未分解、畜产堆肥的缺氮素等问题。另外,在地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更希望产品质量高、增产增收,而且成本低,经营安定为最大目标。
因此,为减轻环境负荷产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与地区农业生产的要求出现了难以融合的裂痕。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的不安定因素,使社会、环境、地区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发明使农产品的价格和品质的矛盾统一体实现了两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示意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1、原料:使用干燥的甘蔗茎叶160吨。切断成6-7厘米,在水槽内按一次使用量浸泡至含水率达75%。
2、第一次发酵室,实施面积为600平方米的建筑物。含水率为75%的甘蔗茎叶用尿素等进行C/N调整至45后,自然通风高温发酵。
3、第二次发酵室,实施面积为2800平方米和420平方米的培养管理设施。第一次发酵完毕,经过高压蒸气杀虫杀菌处理后植菌。
姬松茸(CJ-01)具体栽培措施为: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菇床上,20cm厚,播种时采取穴播的方法,穴距10厘米,每平方米用姬松茸(CJ-01)菌种1瓶。播种后,温度控制在23-28℃,湿度控制在85-90%,经常通风换气。播种后18天,在菌丝在菌床上交错蔓延时,喷水增湿,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温度控制在23-27℃,每天通风一次,通风时间为一个小时,在菌盖直径长到5-10cm时即可采收。
4、经6个月栽培可收成8次,即每年约7吨的姬松茸(CJ-01)干品。
5、用每次剩余菌床堆肥,即为可有效利用的高品质有机肥,年产160吨。
本发明的地区生态农业经营方法可以为:
(1)、产学研共同研究开发组成高新技术体系
(2)、由企业进行经营和栽培指导
(3)、地区生态农业和用户进行实施,食用菌产品和菌床堆肥的销售,得到利润最大化。
(4)、甘蔗种植后可利用物(茎叶)回收;食用菌栽培和产品生产、销售;剩余菌床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应用;消费者利用等,最终实现了环保型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体系。
实施例2
1.原料:使用干燥的甘蔗茎叶160吨。切断成6-7厘米,在水槽内按一次使用量浸泡至含水率达75%。
2.第一次发酵室,实施面积为600平方米的建筑物。含水率为60%的甘蔗茎叶用尿素等进行C/N调整至50后,自然通风高温发酵。
3、第二次发酵室,实施面积为2800平方米和420平方米的培养管理设施。第一次发酵完毕,经过高压蒸气杀虫杀菌处理后植菌。
松茸菇(CJ-01)具体栽培措施同实施例1。
4、经6个月栽培可收成8次,即每年约6.5吨的姬松茸(CJ-01)干品。
5、剩余菌床堆肥,即为可有效利用的高品质有机肥,年产150吨。
本发明的地区生态农业经营方法可以为:
(1)、产学研共同研究开发组成高新技术体系
(2)、由企业进行经营和栽培指导
(3)、地区生态农业和用户进行实施,食用菌产品和菌床堆肥的销售,得到利润最大化。
(4)、甘蔗种植后可利用物(茎叶)回收;食用菌栽培和产品生产、销售;剩余菌床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应用;消费者利用等,最终实现了环保型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体系。

Claims (6)

1.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一次发酵阶段:
1、将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即废弃甘蔗茎、叶切碎后,将其含水量调整到60-80%;
2、将1中所述原料按C/N=35-55加入氮素进行调整;
3、在自然通风下,保持60-90℃发酵一个月;
二、二次发酵阶段:
将一次发酵阶段发酵好的有机原料作为菌床加入食用菌种即姬松茸(CJ-01)菌进行培育六个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水量为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N=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为甘蔗的茎、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农作物剩余原料即废弃甘蔗茎、叶粉碎后的长度为6-7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菌种为姬松茸(CJ-01)。
CN2006101526306A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2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26306A CN101152985B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26306A CN101152985B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2985A CN101152985A (zh) 2008-04-02
CN101152985B true CN101152985B (zh) 2010-09-15

Family

ID=39254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263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2985B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2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0383B (zh) * 2012-07-27 2014-12-17 孙悦迎 利用秸秆原料食用菌的废料菌渣生产微生物有机菌肥的方法
CN103553829B (zh) * 2013-11-14 2015-08-26 邬方成 一种利用甘蔗叶片和叶梢制作平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8901625B (zh) * 2018-09-05 2023-12-19 伍彬彬 一种食用菌营养基工业化连续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12979354A (zh) * 2019-12-02 2021-06-18 韩玉才 一种食用菌废料制备有机肥的配方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885A (zh) * 2004-06-24 2005-12-28 王冬 无公害复合菌丝体活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724481A (zh) * 2005-03-03 2006-01-25 迟乃玉 利用废弃菇渣生产微生物活性有机肥方法
CN1781881A (zh) * 2005-07-06 2006-06-07 麦行 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用途广泛的有机基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885A (zh) * 2004-06-24 2005-12-28 王冬 无公害复合菌丝体活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724481A (zh) * 2005-03-03 2006-01-25 迟乃玉 利用废弃菇渣生产微生物活性有机肥方法
CN1781881A (zh) * 2005-07-06 2006-06-07 麦行 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用途广泛的有机基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2985A (zh) 2008-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7038B (zh) 一种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29156B (zh) 微生物菌剂及由其发酵产生的土质改良剂
CN101643718B (zh) 微生物菌剂及由其发酵产生的有机肥料
CN101863695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TWI410394B (zh) Fermented Fertilizers Containing Bamboo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CN103896646B (zh)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5646071A (zh) 一种畜禽粪便制备生物腐植酸肥的方法
CN105296394A (zh) 一种用于动物粪便和秸秆的微生物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9571A (zh) 一种以微生物菌种和蚯蚓双重处理的有机肥制作工艺
CN102217469A (zh) 一种有机栽培介质及其应用方法
CN101786911A (zh) 生物有机肥用微生物和酶粉状复合生物制剂
CN101215199A (zh) 一种堆肥生产方法
CN106278417A (zh)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4961585A (zh) 一种两步发酵生产功能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01830738A (zh) 一种利用醋糟生产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CN110498712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7095A (zh) 一种生物活性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21470A (zh) 一种由生物废弃物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CN107226760A (zh) 一种玉米秸秆全量就地还田的方法
JP2018030777A (ja) 高腐植酸含有率の完熟肥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1648827A (zh) 一种发酵型生物有机肥及其加工方法
CN101152985B (zh) 一种生态农业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4761303A (zh) 一种利用蚯蚓处理蔬菜废弃物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3951479B (zh) 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538A (zh) 一种把园林绿化垃圾转化为精制有机肥料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02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Wangjing Park Building No. 609 room 805 Youlehui A

Patentee after: Wang Huaidong

Address before: 100027, room 803, block A, Tianyuan port, No. two, Third Ring Road, East Third Ring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Wang Huaidong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Huaid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Huaid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Huaid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