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8973A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8973A
CN101138973A CNA2007101495463A CN200710149546A CN101138973A CN 101138973 A CN101138973 A CN 101138973A CN A2007101495463 A CNA2007101495463 A CN A2007101495463A CN 200710149546 A CN200710149546 A CN 200710149546A CN 101138973 A CN101138973 A CN 101138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valve body
action
frenulum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9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2446C (zh
Inventor
尾藤和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8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8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24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244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7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with means to vent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e.g. in case of over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气囊装置具有动作时膨胀的气囊(22)、系带(36)、排气机构(50)以及致动器(44)。致动器动作时:使系带由致动器的动作片(45)卡止,以可将其设为突出量抑制模式;使排气机构解除其与动作片的卡止,而打开排气孔(51),以可将其设为排气量增大模式。致动器非动作时:使卡止部(40)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以可将系带设为突出量增大模式;使阀体(55)由动作片卡止,而闭塞排气孔(51),以可将排气机构设为排气量抑制模式。此外,气囊装置可以在将系带设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后,使致动器动作而打开排气孔(51),使排气机构变为排气量增大模式。气囊装置即使仅对一个致动器进行开关控制,也可使气囊以三种约束形式膨胀。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收容部位膨胀突出的气囊,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副驾驶席用、驾驶席用以及行人用等的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系带,其以可限制气囊从收容部位的突出量的方式,连结收容部位侧和气囊侧;以及排气机构,其可以将向气囊流入的膨胀用气体排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存在以下结构,其除了从收容部位突出膨胀而可保护乘客及行人等的气囊之外,还具有系带及排气机构(参照特表2003-515483号公报)。系带以可限制气囊从收容部位的突出量的方式,连结收容部位侧和气囊侧。排气机构可以将向气囊流入的膨胀用气体排出,以可以调整气囊的内压。
在该气囊装置中,系带可以在突出量增大模式和突出量抑制模式之间调整,前述突出量增大模式是使气囊从收容部位的突出量增大的模式,突出量抑制模式是使突出量减小的模式。具体地说,具有动作片的致动器配置在收容部位侧,系带在收容部位侧的端部上,具有可与致动器的动作片卡止的卡止部。此外,在系带的突出量抑制模式时,使系带的卡止部与致动器的动作片卡止,以使系带的从收容部位侧至与气囊的连结部位的长度缩短。另一方面,在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时,使致动器的动作片移动,而解除系带的卡止部与动作片的卡止,以使系带的从收容部位侧至与气囊的连结部位的长度变长。
此外,在该气囊装置中,排气机构构成为可在抑制膨胀用气体的排气量的排气量抑制模式、和使膨胀用气体的排气量相对于排气量抑制模式增大的排气量增大模式之间调整。具体地说,排气机构具有阀体,其在打开时使配置在收容部位的排气孔开口。此外,阀体在通常情况下,使排气孔开口,在致动器动作时,以闭塞排气孔方式移动。此外,该阀体以与将系带卡止的动作片联动的方式配置。
此外,在该气囊装置中,在致动器非动作时,为了与靠近气囊装置的乘客等对应,即,为了使气囊以小容积膨胀而不过度地施加压力,以将系带设定为突出量抑制模式,并且使排气机构成为排气量增大模式的方式,以不使致动器动作的状态使气囊膨胀。另一方面,在与通常位置的乘客等对应的情况下,以将系带设定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并且使排气机构成为排气量抑制模式的方式,使致动器动作,而使气囊以大容积、且维持规定内压的方式膨胀。
但是,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在致动器非动作时,以使系带的长度缩短,并使排气孔开口的方式,将突出量抑制模式和排气量增大模式组合。此外,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在致动器动作时,以使系带的长度变长,并闭塞排气孔的方式,将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量抑制模式组合。
即,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通过一个致动器的非动作时和动作时的开关控制,仅以两种约束形式,使气囊膨胀。换言之,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仅有两种约束形式:以突出量抑制模式、同时以排气量增大模式,使气囊膨胀而保护乘客等;或者以突出量增大模式、同时以排气量抑制模式,使气囊膨胀而保护乘客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可解决上述课题,即使仅对一个致动器进行开关控制,也可以使气囊以三种约束形式膨胀。
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在气囊装置动作时,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而从收容部位膨胀突出。此外,本发明的气囊装置还具有致动器、控制装置、排气机构以及系带。致动器配置在气囊的收容部位,其具有动作片,在致动器动作时,使该动作片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使膨胀用气体流入气囊,而使气囊膨胀;以及致动器的动作。排气机构可以将向气囊流入的膨胀用气体排出。排气机构具有设置在收容部位的排气孔、和在打开时使排气孔开口的阀体。此外,该排气机构构成为可以调整为排气量抑制模式和排气量增大模式,排气量抑制模式是抑制膨胀用气体的排气量的模式,排气量增大模式是使膨胀用气体的排气量相对于排气量抑制模式增大的模式。系带将收容部位侧和气囊侧连结。系带在收容部位侧的端部上,具有可与致动器的动作片卡止的卡止部。此外,系带构成为可以调整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和突出量抑制模式,突出量增大模式是使气囊从收容部位的突出量增大的模式,突出量抑制模式是使突出量减小的模式。
此外,系带的卡止部以下述方式保持并配置在收容部位侧。即,在致动器非动作时而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时使气囊膨胀时,该卡止部配置为使其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以使得系带的从收容部位侧至与气囊的连结部位之间的长度变长,从而可以将系带设定为突出量增大模式。此外,系带的卡止部配置为,在从卡止位置脱离后,成为无法与动作片卡止的状态。此外,在致动器动作时的气囊膨胀时,不使卡止部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而是使系带的卡止部配置为,以由动作片卡止的方式保持在收容部位侧,以使系带的从收容部位侧至与气囊的连结部位之间的长度缩短,从而可以将系带设定为突出量抑制模式。
此外,阀体以如下方式保持并配置在收容部位侧。即,在致动器非动作时而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时,阀体配置为以由动作片卡止而闭塞排气孔的方式,保持在收容部位侧,以可以设定为排气量抑制模式。此外,在致动器动作时,阀体配置为解除与动作片的卡止,由收容部位内的膨胀用气体推压,而使排气孔开口,以可以设定为排气量增大模式。
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如果使致动器动作并使气囊膨胀,则致动器的动作片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将系带的卡止部卡止,而将系带设定为突出量抑制模式。此外,如果致动器的动作片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则由于阀体的卡止解除,使阀体打开,而将排气机构设定为排气量增大模式。其结果,气囊以抑制内压上升的状态,以小容积膨胀。因此,气囊可以缓冲性良好地保护靠近的乘客等,而不会过度地施加推压力。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如果使致动器成为非动作时的状态而使气囊膨胀,则致动器的动作片被配置于初始位置,对于排气机构,则维持将阀体卡止的状态。因此,使阀体闭塞排气孔,将排气机构设定为排气量抑制模式。此外,对于系带,系带随着气囊的膨胀而受到牵拉,使系带的卡止部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以成为无法与动作片卡止的状态,从而设定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其结果,使气囊确保内压、且以大容积进行膨胀。因此,气囊可以确保必要的反作用力,缓冲性良好地保护通常配置或远离气囊装置的乘客等。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在气囊膨胀时,在上述系带处于突出量增大模式、且排气机构处于排气量抑制模式的状态下,使致动器动作。这样,致动器的动作片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此时,对于系带,由于系带的卡止部已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而成为无法卡止状态,因而维持突出量增大模式。另一方面,对于排气机构,由于动作片解除对阀体的卡止,因而阀体使排气孔开口,从排气量抑制模式变为排气量增大模式。其结果,气囊成为以大容积、且抑制内压的状态下的膨胀状态。因此,气囊可以抑制反作用力,柔软地保护例如小体型乘客等,特别是通常配置或远离气囊装置的小体型乘客等。
即,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作为气囊的约束形式,可以以三种约束形式使气囊膨胀,即:小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其通过使致动器动作,并使气囊膨胀,由此将系带的突出量抑制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增大模式组合;大容积·抑制(无)排气的约束形式,其通过不使致动器动作,而使气囊膨胀,由此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抑制模式组合;以及大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其通过在使气囊膨胀后(卡止部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后),使致动器动作,由此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增大模式组合。
因此,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即使仅对一个致动器进行开关控制,也可以通过增加使开启定时推迟的控制,而使气囊以小容积·大排气、大容积·抑制(无)排气、以及大容积·大排气这三种约束形式膨胀,可以根据乘客等的配置位置及体型等状态而可靠地加以保护。
这种气囊装置例如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致动器的动作片构成为设有系带用和阀体用这两个卡止片部,它们分支为两叉状。系带的卡止部构成为设有轴环,该轴环在致动器动作时将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使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插入其中,而与系带用的卡止片部卡止。该轴环保持在收容部位侧,以使得在致动器非动作时的气囊膨胀时,轴环随着系带的气囊侧端部的移动而移动,并从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卡止位置脱离。此外,阀体用卡止片部配置为,使其前端向与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相反的方向折返。在阀体上设置卡止环部,其在致动器非动作时而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时,使阀体用卡止片部的插入其中,而与阀体用的卡止片部卡止。此外,该卡止环部配置为,在致动器动作时,将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通过阀体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的拔出,使其与阀体用卡止片部之间的卡止解除,而使排气孔开口。
在这种结构中,如果使致动器动作,并使气囊膨胀,则致动器的系带用卡止片部,使其前端插入轴环,将系带的卡止部卡止,而使系带成为突出量抑制模式。同时,由于致动器的阀体用卡止片部,使其前端从卡止环部拔出,阀体使排气孔开口,而成为排气量增大模式。即,气囊以小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完成膨胀,该约束形式是将系带的突出量抑制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增大模式组合而成的。
此外,如果不使致动器动作,而使气囊膨胀,则由于致动器的系带用卡止片部,其前端没有插入轴环中,因而系带的卡止部从卡止位置脱离,使系带成为突出量增大模式。此外,由于致动器的阀体用卡止片部,其前端没有从卡止环部拔出,因而阀体使排气孔保持闭塞的状态,而成为排气量抑制模式。即,气囊以大容积·抑制(无)排气的约束形式完成膨胀,该约束形式是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抑制模式组合而成的。
此外,如果在气囊以突出量增大模式、且以排气量抑制模式膨胀期间使致动器动作,则致动器的阀体用卡止片部,使其前端从卡止环部中拔出。由此,阀体使排气孔开口,而成为排气量增大模式。即,气囊以大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完成膨胀,该约束形式是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增大模式组合而成的。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也可将上述阀体配置作为第1阀体,同时将上述排气孔配置作为第1排气孔,此外,还在收容部位配置第2排气孔和闭塞第2排气孔的第2阀体。在该情况下,在系带的卡止部上设置锁止片,其可以将处于闭塞第2排气孔的状态的第2阀体卡止。锁止片配置为,在致动器非动作时的气囊膨胀时,从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脱离,以使其无法卡止第2阀体。此外,锁止片配置为,在突出量抑制模式时的致动器动作时,由动作片将其移动至卡止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并且,第2阀体配置为,在突出量抑制模式时的致动器动作时,可以通过锁止片,而使其闭塞第2排气孔。此外,第2阀体配置为,可以与处于闭塞第1排气孔的状态下的第1阀体卡止,而闭塞第2排气孔。此外,第2阀体配置为,在致动器非动作时,在气囊的膨胀开始后,使锁止片从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脱离,并且,随后在致动器动作时,使第1排气孔开口时,伴随第1阀体的打开动作,使第1阀体的卡止解除,从而由收容部位内的膨胀用气体推压该第2阀体,而打开第2排气孔。
在这种结构中,如果使致动器动作,并使气囊膨胀,则使致动器的动作片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然后,动作片将系带的卡止部卡止,将系带设定为突出量抑制模式,同时,由于第1阀体的卡止解除,而使第1阀体打开,因而将排气机构设定为排气量增大模式。此外,第2阀体由于第1阀体的打开而解除与第1阀体的卡止,但通过伴随动作片移动的锁止片的卡止,而维持第2排气孔的闭塞状态。因此,气囊以突出量抑制模式,且以闭塞第2排气孔,但使第1排气孔开口的排气量增大模式膨胀。其结果,气囊抑制内压上升且以小容积膨胀,可以缓冲性良好地保护靠近的乘客等,而不会过度地施加推压力。
此外,如果在致动器成为非动作时的状态下使气囊膨胀,则致动器的动作片被配置在初始位置。因此,对于排气机构,使动作片维持将第1阀体卡止的状态,使第1阀体闭塞第1排气孔,并且,第2阀体也与第1阀体卡止而闭塞第2排气孔,从而将排气机构设定为排气量抑制模式。此外,对于系带,由于系带随着气囊的膨胀而被牵拉,使系带的卡止部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以成为无法与动作片卡止的状态,因而将系带设定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因此,气囊可以确保内压并以大容积膨胀,可以确保必要的反作用力,而缓冲性良好地保护通常配置或远离气囊装置的乘客等。此时,卡止部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因而随着该脱离,使可将第2阀体卡止的锁止片从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脱离。
然后,在该状态下,即在上述系带处于突出量增大模式,且排气机构处于排气量抑制模式时,使致动器动作。此时,对于系带,由于系带的卡止部已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而成为无法卡止状态,因而维持突出量增大模式。另一方面,对于排气机构,由于动作片解除与第1阀体的卡止,因而使第1阀体打开第1排气孔。此外,在第2阀体处,锁止片已从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脱离。此时,由于第1阀体以使第1排气孔开口的方式移动,而解除第1阀体对第2阀体的卡止,因而使第2阀体使第2排气孔开口。即,使排气机构从排气量抑制模式变为排气量最大模式。其结果,气囊成为以大容积、且进一步抑制内压的状态下的膨胀状态,可以进一步抑制反作用力,而柔软地保护例如通常配置或远离气囊装置的小体型乘客等。
即,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作为气囊的约束形式,可以以三种约束形式使气囊膨胀,即:小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其通过使致动器动作,并使气囊膨胀,由此将系带的突出量抑制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增大模式组合;大容积·抑制(无)排气的约束形式,其通过不使致动器动作,而使气囊膨胀,由此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抑制模式组合;以及大容积·最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其通过在使气囊膨胀后(卡止部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后),使致动器动作,由此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最大模式组合。
此外,上述气囊装置,例如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在致动器的动作片上设置系带用和第1阀体用这两个卡止片部,它们分支为两叉状。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配置为,使其前端向与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相反的方向折返。在第1阀体上设置卡止环部,该卡止环部在致动器非动作时的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时,使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的前端插入其中,从而与第1阀体用的卡止片部卡止。第1阀体的卡止环部配置为,在致动器动作时将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通过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的拔出,使其与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之间的卡止解除,而使第1排气孔开口。在系带的卡止部上设置轴环,该轴环在致动器动作时,将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使系带用卡止片部的插入其中,而与系带用的卡止片部卡止。在轴环中嵌入锁止片。此外,轴环保持在收容部位侧,以使得在致动器非动作时的气囊膨胀时,轴环随着系带的气囊侧端部的移动而移动,并与锁止片一起,从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卡止位置脱离。锁止片以如下方式嵌入轴环中,即,在致动器动作时,将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由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将其从轴环推出。此外,第1排气孔和第2排气孔以作为一个开口连通的方式配置。此外,第2阀体通过配置在第2排气孔周缘的轴支撑部,以可旋转的方式配置,同时配置为使其前端,卡止在第1阀体的轴支撑部和第1阀体的前端之间的第1阀体的边缘上,而闭塞第2排气孔。此外,第2阀体具有保持部,其将轴环可脱离地保持在收容部位侧。此外,第2阀体具有第2阀体用卡止环部,其在致动器动作时,将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与由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从轴环推出的锁止片卡止,从而可以闭塞第2排气孔。
在这种结构中,如果使致动器动作,并使气囊膨胀,则致动器的系带用卡止片部,使其前端插入轴环中,而将系带的卡止部卡止,使系带成为突出量抑制模式。同时,由于致动器的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其前端从第1阀体的卡止环部中拔出,因而第1阀体使第1排气孔开口,而成为排气量增大模式。此时,对于第2阀体,在致动器的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插入轴环中时,将锁止片从轴环中推出,由锁止片卡止第2阀体的卡止环部,而维持第2阀体的闭塞第2排气孔的状态。因此,使气囊以小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完成膨胀,该约束形式是将系带的突出量抑制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增大模式组合而成的。
此外,如果不使致动器动作,而使气囊膨胀,则由于致动器的系带用卡止片部,其前端没有插入轴环中,因而系带的卡止部从卡止位置脱离,使系带成为突出量增大模式。此外,由于致动器的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其前端没有从卡止环部拔出,因而第1阀体使第1排气孔保持闭塞的状态。此外,第2阀体也使其前端与第1阀体的边缘卡止,而使第2排气孔保持闭塞的状态。因而,使气囊以大容积·抑制(无)排气的约束形式完成膨胀,该约束形式是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抑制模式组合而成的。
此外,如果在气囊以突出量增大模式、且以排气量抑制模式膨胀期间使致动器动作,则致动器的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使其前端从第1阀体的卡止环部中拔出。因此,第1阀体使第1排气孔开口。此外,第2阀体也由于第1阀体的打开,而使第2阀体的前端的卡止解除,使第2排气孔开口。即,排气机构从排气量抑制模式变为使第1·2排气孔开口的排气量最大模式。因而,使气囊以大容积·最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完成膨胀,该约束形式是将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和排气机构的排气量最大模式组合而成的。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气囊在其膨胀时突出的后端侧上设有抵住乘客的乘客侧壁部。在气囊膨胀完成时的乘客侧壁部上,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处设置向前方侧凹陷的部位。系带的气囊侧的端部,连结在乘客侧臂部的前述凹陷部位上。此外,优选气囊的乘客侧壁部形成为,即使在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下膨胀完成时,系带的气囊侧的端部的连结部位,也向前方侧凹陷。在这种结构中,可在膨胀完成时的气囊的乘客侧壁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主动地形成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因此,即使将气囊设定为使系带的长度变长的突出量增大模式、或使系带的长度缩短的突出量抑制模式,也可以由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本身的左右壁部,吸收气囊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变动。即,例如,如果以使系带的长度变长的突出量增大模式为基准,观察使系带的长度缩短的突出量抑制模式,则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与系带的长度变短相应地变深。这时,气囊在抑制向后方侧的突出量的状态下完成膨胀。因此,气囊容易在左右方向上使宽度尺寸变宽。但是,在乘客侧壁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变深。即,以使宽度尺寸向左右方向展宽的方式膨胀的气囊的周壁,被拉入左右方向的中央处的凹部侧。因而,可以使气囊以突出量增大模式或突出量抑制模式进行膨胀,而不使抵住乘客的乘客侧壁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变动。其结果,可以使气囊的抵住乘客的约束区域的宽度尺寸稳定,使其不会在突出量增大模式及突出量抑制模式下变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概略放大纵剖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概略放大纵部面图,与图2的III-III部位对应。
图4是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概略横剖面图,与图3的IV-IV部位对应。
图5是从后方侧观察的使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单体地膨胀后的斜视图。
图6是从前方侧观察的使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单体地膨胀后的斜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气囊在突出量增大模式下的沿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气囊在突出量抑制模式下的沿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构成材料的俯视图。
图10A、10B、10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动作片、和系带的卡止部之间的初始位置·脱离状态·卡止状态的概略图,与图4的X-X部位对应。
图11A、11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动作片和阀体(第1阀体)之间的初始位置、卡止解除的概略图,与图4的XI-XI部位对应。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动作时的概略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时、且致动器动作时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概略横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时、且致动器动作时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时、且致动器非动作时的概略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时、且致动器非动作时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概略横剖面图。
图1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时、且致动器非动作时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后,使致动器从非动作状态改变为动作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后,使致动器从非动作状态改变为动作状态时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概略横剖面图。
图20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动作后,使致动器从非动作状态改变为动作状态时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对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实施方式的修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如图1所示,是副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而且,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作为搭载在副驾驶席S前方的仪表面板(以下,称为仪表板)1的上表面2侧的上部安装式气囊装置,设定为由控制装置70控制其动作。
将来自如下装置的信号输入控制装置70,即:碰撞检测传感器71,其由可检测车辆V在实际碰撞时的减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等构成;以及乘客检测传感器72,其可检测乘客P的就座位置及重量。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乘客检测传感器72由如下装置构成:位置检测传感器73,其可检测气囊装置M至就座在副驾驶席S上的乘客P的距离;以及重量传感器74,其可检测就座的乘客P的重量。此外,控制装置70在基于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71的信号,检测出车辆V的碰撞时,使气囊装置M动作。并且,控制装置70基于此时来自位置检测传感器73以及重量检测传感器74的信号,考虑动作的有无和动作时的定时,控制致动器44的动作,以使气囊22可以以最佳的约束形式膨胀。
气囊装置M如图1~3所示,具有:折叠后的气囊22;向气囊22供给膨胀用气体的充气机10;收容保持气囊22及充气机10的壳体6;用于将气囊22安装在壳体6上的保持器16;以及覆盖折叠后的气囊22而与壳体6连结的气囊罩12。此外,气囊装置M如图3、4、12、13、16所示,还具有系带36、排气机构50以及致动器44。系带36如图3、13、16所示,连结壳体6侧和气囊22侧,以可限制膨胀完成时的气囊22从气囊22的收容部位、即壳体6的突出量。排气机构50如图3、4所示,可以将向气囊22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向壳体6外排出。致动器44进行系带36的长度调整和排气机构50的膨胀用气体G的排气量调整。
壳体6如图1~4所示,由金属板制成,构成折叠后的气囊22的收容部位。壳体6具有长方形板状的底壁部7、和从底壁部7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的方筒形状的周壁部8,该壳体6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在底壁部7上形成以圆形开口的插入孔7a,其中可插入充气机10的主体部10a,在其周围形成可以使保持器16的多根螺栓19贯穿的通孔7b。此外,在底壁部7上开设构成排气机构50的第1排气孔51和第2排气孔52,同时形成可使第1阀体55的卡止环部57从下方插入的插入孔7c(参照图1)。此外,在底壁部7上还配置有将气囊装置M固定在车辆V的车体侧的未图示的托架。
在壳体6的周壁部8上如图2所示,在其上端配置与气囊罩12的连结壁部14卡止的多个卡止爪8a,同时如图4所示,在底壁部7附近形成使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插入的插入孔8b。此外,在周壁部8上突出设置用于安装致动器44的支撑座部9。
充气机10,在控制装置70基于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71的信号,检测出车辆V的碰撞时,利用控制装置70动作。此外,充气机10如图2、图3所示,具有:圆柱形的主体部10a,其具有在动作时喷出膨胀用气体G的多个气体喷出10b;以及大致方形环状的凸缘部10c,其从主体部10a的外周面突出。凸缘部10c具有安装孔10d,其用于使保持器16的螺栓19插入。使凸缘部10c与壳体6的底壁部7的下表面侧的插入孔7a的周缘抵接,在安装孔10d中插入保持器16的螺栓19。然后,通过利用螺母20紧固螺栓19,而将凸缘部10c安装在壳体6上。
气囊罩12如图2、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仪表板1一体地形成。气囊罩12以覆盖折叠后的气囊22上方的方式配置。此外,气囊罩12具有两片向前后两侧打开的门部13、13,以及配置在门部13周围的薄壁的断裂预定部12a。两片门部13在气囊22膨胀时,由膨胀的气囊22推压,使断裂预定部12a断裂,而向前后两侧打开。此外,在气囊罩12的门部13、13的周围设置具有卡止孔14a的连结壁部14。连结壁部14通过与插入卡止孔14a中的周壁部8的卡止爪8a卡止,而与壳体6连结。
保持器16如图2~4所示,具有:底壁部17,其配置在壳体6内的底壁部7上;以及方筒形的周壁部18,其从底壁部17的周缘向上延伸。保持器16推压气囊22的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而将气囊22安装在壳体6的底壁部7上,同时将充气机10安装在壳体6的底壁部7上。保持器16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多根(在实施方式中为6根)螺栓19。各螺栓19被插入气囊22的通孔25和壳体6的通孔7b中。此外,充气机10侧的4根螺栓19还贯穿充气机10的安装孔10d。这样,保持器16通过将螺母20紧固在各螺栓19上,而将气囊22和充气机10安装固定在壳体6上。在底壁部17上如图4所示,除了使螺栓19插入的通孔7b之外,与壳体6的底壁部7相同地,形成有使充气机10的主体部10a插入的插入孔17a、以及使第1阀体55的卡止环部57插入的插入孔17b。此外,在周壁部18上如图4所示,与壳体6的周壁部8相同地,也形成有使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插入的插入孔18a。此外,在周壁部18上如图3所示形成有连结片部18b,其与系带36的壳体侧端部36b的连结部39连结。
气囊22如果单体地膨胀,则如图5、6所示,呈在前端侧设有顶部的大致四方锥形。气囊22具有:乘客侧壁部29,其配置在膨胀时的方锥的底面侧、即气囊22的后端侧,抵住就座在副驾驶席S上的乘客P;以及周壁部23,其从乘客侧壁部29的外周缘向前方变窄。周壁部23具有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气囊22膨胀时与仪表板1的上表面2抵接的底壁23a(参照图14)、与风挡玻璃4抵接的上壁23b(参照图14)、左侧壁23c以及右侧壁23d。在底壁23a的前部侧,形成用于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的大致长方形的流入用开口24。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由保持器16的底壁部17推压,安装在壳体6的底壁部7上(参照图2)。在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上,形成使保持器16的各螺栓19贯穿的通孔25。此外,在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上,形成使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插入的插入孔26(参照图4)。此外,在左侧壁23c和右侧壁23d上形成排气孔27。
该气囊22如图9所示,由第1基布31、第2基布32、以及对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进行加强的加强布33、34形成,它们由聚酯或聚酰胺等织布构成。第1基布31形成周壁部23中的前端侧的底壁23a、前端侧的上壁23b、左侧壁23c以及右侧壁23d。第2基布32形成气囊22中除了第1基布31以外的作为剩余部分的底壁23a、上壁23b以及乘客侧壁部29。第2基布32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具有沿上下方向大范围延伸的狭缝32a。该狭缝32a在制造气囊22时,在夹持系带36的气囊侧端部36a的状态下,使该狭缝32a闭合。如果在这种狭缝32a的闭合部位上,连结系带36的气囊侧端部36a,而形成系带36的连结部37,则在该乘客侧壁部29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主动地形成由系带36牵拉而向前方侧凹陷的部位。因此,即使将气囊22被设定为使系带36的长度变长的突出量增大模式、或使系带36的长度变短的突出量抑制模式,也可以由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本身的左右壁部(狭缝32a左右的部位),吸收气囊22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变动。即,例如,如果以使系带36的长度变长的突出量增大模式为基准,观察使系带36的长度变短的突出量抑制模式,则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与系带36的长度变短相应地变深。这时,气囊22以抑制向方后侧的突出量而完成膨胀。因此,容易使气囊22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变宽。但是,在乘客侧壁部29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变深。即,要以使宽度尺寸向左右方向展宽的方式膨胀的气囊22的周壁,被拉入左右方向的中央处的凹部侧。因而,可以使气囊22以突出量增大模式或突出量抑制模式进行膨胀,而不使抵住乘客的乘客侧壁部29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变动。其结果,可以使气囊22的抵住乘客的约束区域的宽度尺寸稳定,使其不会在突出量增大模式及突出量抑制模式下变动。
制造该气囊22时,首先将加强布33、34缝合在第1基布31中央的长方形部31a上,同时将第1基布31的左右圆板状部31b、31b的长方形部31a侧的边缘,缝合在长方形部31a上。然后,在第2基布32上,一边使狭缝32a闭合,一边缝合系带36的气囊侧端部36a,使系带36的连结部37连结在第2基布32上。随后,将第2基布32的左右边缘,缝合在对应的左右圆板状部31b、31b的外周缘上,同时将第2基布32的上缘和下缘,缝合在长方形部31a的对应的上下缘上。接着,为了不使缝合边暴露在外表面上,只要利用流入用开口26的部位翻出,即可制造出安装有系带36的气囊22。
系带36如图7~9所示,呈三角板状,由聚酯或聚酰胺等织布构成,采用从气囊侧端部36a开始,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逐渐变窄的结构。在系带36的壳体侧端部36b上,如图3所示,在末端形成环形的连结部39。为了防止连结部39从壳体6侧脱落,而使其以卷绕在保持器16的连结片部18b上的方式配置。此外,在该末端的连结部39附近,形成通过紧固圆筒状的轴环41而构成的卡止部40。轴环41如图4、10A所示,其内径尺寸设定为可使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中的卡止片部46的圆柱状前端46a嵌入。这样,在致动器44动作时,如图10C所示,通过将卡止片部46的前端46a嵌入轴环41内,使卡止部40与卡止片部46卡止。
此外,在车辆搭载状态下气囊22膨胀时,如果使卡止部40与壳体6侧的卡止片部46卡止,则系带36会如图8、13、14所示,以从卡止部40至连结部37的长度这一较短的长度,限制气囊22向后方侧的突出。因此,使气囊22中的连结部37的部位从壳体6的突出量变小,使气囊22以突出量抑制模式PS进行膨胀。此外,如果在解除了卡止部40与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之间的卡止的状态下,使气囊22膨胀,则系带36会如图7、16、17所示,以从壳体6侧的末端的连结部39至气囊22侧的连结部37的较长的长度,限制气囊22向后方侧的突出。因此,气囊22中连结部37的部位从壳体6的突出量变大,使气囊22以突出量增大模式PL进行膨胀。
此外,卡止部40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如图3、4所示,在气囊装置M不动作的状态下,以使其不会脱落的方式嵌合保持在保持部62中。保持部62具有以半圆弧状凹陷的凹槽62a。此外,保持部62对卡止部40的保持状态设定为,在气囊22膨胀时,在卡止部40不与致动器44的卡止片部46卡止的状态下,如果随着气囊22的膨胀而作用连结部37侧的拉力,则卡止部40从保持部62分离。
此外,在卡止部40的轴环41内,如图3、10A所示,嵌有圆柱状的锁止片42。该锁止片42的长度与轴环41相同。此外,如图10C所示,在通过致动器44的动作,使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插入轴环41内,而使卡止部40与卡止片部46卡止时,锁止片42被卡止片部46推出,而插入第2阀体60的卡止环部61中,从而将第2阀体60卡止。即,这时,锁止片42将第2阀体60卡止,以限制第2阀体60的第2排气孔52的开口动作,阻止阀体60的打开动作。
致动器44利用微型气体发生器,如果从控制装置70输入动作信号,则将内部的火药点燃,利用产生的燃烧气体,使动作片45如图4、12所示,从初始位置A0突出至动作完成位置A1。动作片45具有以两叉状分支的卡止片部46、47。卡止片部46为系带36用,向系带36的卡止部40侧延伸。卡止片部47为第1阀体55用,使前端47a以反J字形折返,向第1阀体55侧延伸。
排气机构50如图3、4所示,具有第1排气孔51、第2排气孔52、第1阀体55、以及第2阀体60。第1排气孔51和第2排气孔52设置在壳体6的底壁部7和保持器16的底壁部17上。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排气孔51和第2排气孔52,以贯穿底壁部7、17的方式形成,同时作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一个长方形开口,以连通的方式形成。
第1阀体55和第2阀体60分别通过轴支撑部54、59,而以可旋转的方式配置,以使得可以将处于关闭状态的第1排气孔51和第2排气孔52打开。轴支撑部54、59设置在壳体6的底壁部7的下表面。
此外,第1阀体55如图4、11所示,从壳体6上方观察,在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的分支部45a侧配置轴支撑部54,使前端55a延伸至卡止片部47的前端47a侧。在第1阀体55中,使轴支撑部54和前端55a的连结方向,沿动作片45的动作方向。此外,第1阀体55在端部55a附近,突出设置卡止环部57。卡止环部57呈倒U字形,经由设置在壳体6的底壁部7和保持器16的底壁部17上的插入孔7c、17b,插入壳体6内。在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7处于初始位置的配置状态下,使折返的前端47a插入第1阀体55的卡止环部57中。由此,在此时,第1阀体55被限制前端55a侧向下方的移动。即,在卡止片部47处于初始位置的配置状态下,使第1阀体55与卡止片部47卡止,而维持闭塞第1排气孔51的状态。此外,如图12所示,如果致动器44动作,动作片45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A1,则卡止片部47的前端47a从卡止环部57中拔出。因此,如图11所示,由于卡止片部47与第1阀体55的卡止解除,因而第1阀体55由壳体6内的膨胀用气体G的压力推开,使第1排气孔51打开。
第2阀体60如图3、4所示,在壳体6的底壁部7的左缘侧(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为右缘侧,但在车辆搭载状态下为左缘侧)的下表面上,配置轴支撑部59。此外,第2阀体60设置为使其前端60a延伸至右方侧的第1阀体55侧。前端60a越过第1阀体55的左缘侧(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为右缘侧)的上表面。因此,第2阀体60由第1阀体55限制其向打开方向的旋转。此外,在第2阀体60的上表面上,配置有半圆筒状的保持部62,其保持前述系带36的卡止部40。此外,在第2阀体60的上表面上,在比保持部62更加远离卡止片部46的方向一侧配置有卡止环部61。第2阀体60的卡止环部61呈倒U字形,向上突起设置。该第2阀体60的打开限制,在下述情况下也进行。即,如图10A、C所示,如果在卡止部40没有从保持部62脱离的状态下,使致动器44动作,而使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从初始位置A0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A1,则使卡止片部46插入系带36的卡止部40的轴环41中,而将卡止部40卡止。并且,使从轴环41中推出的锁止片42插入卡止环部61。其结果,使锁止片42卡止第2阀体60,从而限制第2阀体60的第2排气孔52的打开动作。
这样,将该气囊装置M安装在车辆V上,例如,在控制装置70使来自乘客检测传感器72的位置检测传感器73的信号输入,而检测出乘客P靠近气囊装置M的状态下,如果输入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7 1的检测到车辆V的碰撞的信号,则控制装置70向充气机10和致动器44输出动作信号。并且,如果充气机10动作,从喷出口10b喷出膨胀用气体G,则气囊22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而膨胀,使气囊罩12的断裂预定部12a断裂,将门部13、13向前后两侧打开,从而向后方侧展开膨胀。
此时,致动器44也与充气机10一起动作,致动器44的动作片45如图4~图12所示,从初始位置A0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A1,卡止片部46的前端46a从图10A所示状态变为如10C所示,插入轴环41中,将系带36的卡止部40卡止。即,致动器44将系带36设定为突出量抑制模式PS。此外,此时如图11A、B所示,卡止片部47的前端47a从卡止环部57脱离,卡止片部47解除与第1阀体55的卡止。因此,第1阀体55由壳体6内的膨胀用气体G的压力推压而打开,使第1排气孔51打开。并且,从第1排气孔51排出膨胀用气体G,排气机构50通过致动器44的卡止片部47的移动,设定为排气量增大模式BL。此时,第2阀体60由于第1阀体55打开,解除与第1阀体55的卡止。但是,第2阀体60伴随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移动而锁止片42与卡止环部61卡止,由此维持第2排气孔52的闭塞状态(参照图10C)。因此,气囊22如图13、14所示,以突出量抑制模式PS,且以闭塞第2排气孔52,但使第1排气孔51打开的排气量增大模式BL进行膨胀。其结果,气囊22以抑制了内压上升的小容积膨胀,可以缓冲性良好地保护靠近的乘客P,而不会过度地施加推压力。
此外,例如,在控制装置70使来自乘客检测传感器72的位置检测传感器73的信号输入,检测到乘客P位于不靠近气囊装置M的通常位置或远离位置的状态下,如果输入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71的检测到车辆V的碰撞的信号,则控制装置70使致动器44为非动作时的状态,使充气机10动作而使气囊22膨胀。此时,致动器44不动作。因此,从图4所示状态变为如图15所示,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和卡止片部47配置在初始位置A0上。并且,对于排气机构50,由于卡止片部47的前端47a维持与第1阀体55的卡止环部57卡止的状态,因而由第1阀体55闭塞第1排气孔51,而且第2阀体60也与第1阀体55卡止而闭塞第2排气孔52。即,将排气机构50设定为排气量抑制模式BS(参照图16)。但是,对于系带36,如图15及图10A、B所示,系带36的连结部37侧随着气囊22的膨胀而被牵拉,系带36的卡止部40成为无法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卡止的状态,而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卡止位置RP脱离。即,将系带36设定为突出量增大模式PL。因此,气囊22如图16、17所示,确保高内压而以大容积膨胀,可以确保必要的反作用力,而缓冲性良好地保护通常配置或远离气囊装置M的乘客P。此时,卡止部40连同轴环41一起,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卡止位置RP脱离。因此,使可卡止第2阀体60的锁止片42,随着轴环41的脱离,而从第2阀体60的卡止位置脱离,无法将第2阀体60卡止。
并且,从上述状态开始,在控制装置70根据乘客检测传感器72的重量检测传感器74,检测出以不靠近气囊装置M的状态就座的乘客P的体型较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基于上述系带36处于突出量增大模式PL,并且排气机构50处于排气量抑制模式BS,判断乘客P与气囊22接触的定时,使致动器44动作。此时,如图1 5所示,对于系带36,由于系带36的卡止部40已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卡止位置RP脱离,而成为无法卡止状态。因此,系带36维持突出量增大模式PL。另一方面,对于排气机构50,使动作片45从初始位置A0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A1,使卡止片47的前端47a如图15、18、图11A、B所示,解除与第1阀体55的卡止。因此,第1阀体55使第1排气孔51打开。此外,对于第2阀体60也同样地,锁止片42已从第2阀体60的卡止位置脱离,且第1阀体55以使第1排气孔51打开的方式移动,从而使第1阀体55对第2阀体60的卡止解除。因此,第2阀体60使第2排气孔52打开。因此,如图19所示,排气机构50从排气量抑制模式BS变为排气量最大模式BML。其结果,气囊22如图19,20所示,以进一步抑制内压的状态以大容积进行膨胀,可以进一步抑制反作用力,柔软地保护通常配置或远离气囊装置的体型小的乘客P。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作为气囊22的约束形式,具有小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大容积·抑制(无)排气的约束形式、以及大容积·最大排气的约束形式这三种。小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是使致动器44与充气机10一起动作的约束形式,是将使气囊22膨胀时的系带36的突出量抑制模式PS、和排气机构50的排气量增大模式BL组合而成的约束形式。大容积·抑制(无)排气的约束形式是完全不使致动器44动作,而仅使充气机10动作的约束形式,是将使气囊22膨胀时的系带36的突出量增大模式PL、和排气机构50的排气量抑制模式BS组合而成的约束形式。此外,大容积·最大排气的约束形式是在使充气机10动作而使气囊22膨胀后(卡止部40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卡止位置RP脱离后),使致动器44动作的约束形式,是将系带36的突出量增大模式PL和排气机构50的排气量最大模式BML组合而成的约束形式。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可以以上述小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大容积·抑制(无)排气的约束形式、以及大容积·最大排气的约束形式这三种约束形式,使气囊22膨胀。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即使仅对一个致动器44进行开关控制,也可以以在气囊22膨胀后,在卡止部40从卡止位置RP脱离后,使致动器44开启的方式,通过增加使开启定时推迟的控制,而使气囊22以小容积·大排气、大容积·抑制(无)排气、以及大容积·最大排气这三种约束形式膨胀,可以根据乘客等的配置位置及体型等状态而可靠地加以保护。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气机构50,示出了除了第1阀体55之外,还利用第2阀体60的情况,但也可构成为不配置第2阀体60。在该情况下,第2排气孔52的部位成为将壳体6的底壁部7及保持器16的底壁部17闭塞的状态。这样,根据这种结构,与实施方式不同,在使气囊22膨胀后(卡止部40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卡止位置RP脱离后),使致动器44动作时,成为将系带36的突出量增大模式PL、和使第1排气孔51打开的排气机构50的排气量增大模式BL组合而成的大容积·大排气的约束形式。
此外,充气机10动作后的致动器44的动作时机,是指在卡止部40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卡止位置RP脱离后,使致动器44动作。因此,该致动器44的动作时机也可以构成为,在保持部62附近配置可直接或间接检测卡止部40从卡止位置RP脱离的传感器,利用该传感器使致动器44动作。或者,致动器44的动作时机也可以构成为,在考虑充气机10动作后的气囊22的膨胀状态的同时,求出卡止部40可靠地从卡止位置RP脱离的时间,在充气机10动作后经过计算出的固定时间后,使致动器44动作。此外,致动器44的动作时机也可以如实施方式所示,以与乘客P和乘客侧壁部29接触时的定时一致的方式,使致动器44动作。
此外,在卡止部40从动作片45的卡止片部46的卡止位置RP脱离后,使致动器44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仪表板1的上表面2或风挡玻璃4的上部附近等,设置检测系带36的气囊侧端部36a的位置、即乘客侧壁部29等的传感器,利用该传感器使致动器44动作。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系带36构成为将气囊22侧的端部、即气囊侧端部36a,作为与气囊22的乘客侧壁部29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连结的连结部37,将收容部位侧的端部、即壳体侧端部36b,作为与保持器16连结的连结部39。但是,系带36的气囊22侧的连结部37,并不仅限于气囊22的乘客侧壁部29,只要是气囊22膨胀时,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6远离的气囊22的突出部位即可。因此,连结部37也可以设置在周壁部23的上壁23b的后部附近,或底壁23a的后部附近等。此外,系带36的收容部位侧的连结部39只要是以可设定为突出量抑制模式的方式,与可以限制突出的气囊22的部位的突出量的位置连结即可。因此,连结部39也可以连结在气囊22的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处的保持器16、壳体6的底壁部17、7、或壳体6的周壁部8的部位等上,或与安装在壳体6上的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的气囊22本身连结。
此外,在将系带36设定为突出量增大模式的情况下,以可以以使气囊22自由膨胀(使系带36无限延长)的方式,使系带36的收容部位侧的连结部39与收容部位侧分离。即,也可以构成为使系带36在突出量增大模式时,完全解除连结部39与收容部位侧之间的连结。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具体地说,例如构成为取消系带36的与保持器16的连结片部18b连结的部位,而将由保持部62保持的卡止部40,作为系带36与收容部位侧的连结部。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是以副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M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其它如驾驶席和行人用等气囊装置。

Claims (5)

1.一种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
气囊,其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收容部位膨胀而突出;
系带,其连结前述收容部位侧和前述气囊侧,以可以限制该气囊从前述收容部位的突出量;以及
排气机构,其可以将向前述气囊流入的膨胀用气体排出;
同时,前述系带构成为,可以调整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和突出量抑制模式,前述突出量增大模式是使前述气囊从前述收容部位的突出量增大的模式,前述突出量抑制模式是使前述突出量减小的模式,
前述排气机构构成为,可以调整为排气量抑制模式和排气量增大模式,前述排气量抑制模式是抑制膨胀用气体的排气量的模式,前述排气量增大模式是使前述膨胀用气体的排气量相对于该排气量抑制模式增大的模式,
其特征在于,
具有致动器,其配置在前述收容部位,同时由控制装置控制其动作,在动作时使动作片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动作完成位置,
前述系带在前述收容部位侧的端部上,具有可以与前述致动器的前述动作片卡止的卡止部,
同时,该卡止部以如下方式配置并保持在前述收容部位侧:
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而前述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使前述气囊膨胀时,使该卡止部从前述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成为无法与前述动作片卡止的状态,以使得前述系带的从前述收容部位侧至与前述气囊的连结部位之间的长度变长,从而可以将前述系带设定为突出量增大模式,
并且,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的前述气囊膨胀时,不使前述卡止部从前述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而是使其由前述动作片卡止,以使前述系带的从前述收容部位侧至与前述气囊的连结部位之间的长度缩短,从而可以将前述系带设定为突出量抑制模式,
前述排气机构构成为具有阀体,该阀体在打开时使配置在前述收容部位的排气孔开口,
前述阀体以如下方式配置保持在前述收容部位侧:
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而前述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时,使其由前述动作片卡止而闭塞前述排气孔,以可以设定为排气量抑制模式,
并且,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解除与前述动作片的卡止,由前述收容部位内的膨胀用气体推压前述阀体,而使前述排气孔开口,以可以设定为排气量增大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致动器的动作片具有前述系带用和前述阀体用这两个卡止片部,它们分支为两叉状,
前述系带的卡止部构成为具有轴环,该轴环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将前述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使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插入其中,而与前述系带用的卡止片部卡止,
该轴环保持在前述收容部位侧,以使得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的前述气囊膨胀时,前述轴环随着前述系带的前述气囊侧端部的移动而移动,并从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卡止位置脱离,
前述阀体用卡止片部配置为,使其前端向与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相反的方向折返,
前述阀体具有卡止环部,其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而前述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时,使前述阀体用卡止片部的前端插入其中,与前述阀体用的卡止片部卡止,
该卡止环部配置为,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将前述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通过前述阀体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的拔出,使其与前述阀体用卡止片部之间的卡止解除,从而使前述排气孔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阀体配置作为第1阀体,同时将前述排气孔配置作为第1排气孔,
此外,在前述收容部位配置第2阀体,其以可使第2排气孔开口的方式闭塞该第2排气孔,
前述系带的卡止部具有锁止片,其可以将处于闭塞前述第2排气孔的状态的前述第2阀体卡止,
前述锁止片配置为,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的前述气囊膨胀时,从前述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脱离,以使其无法卡止前述第2阀体,同时,在前述突出量抑制模式时的前述致动器动作时,由前述动作片将其移动至卡止前述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
前述第2阀体以如下方式配置:
在前述突出量抑制模式时的前述致动器动作时,可以通过前述锁止片,而使其闭塞前述第2排气孔,并且,该第2阀体可以与处于闭塞前述第1排气孔的状态下的前述第1阀体卡止,而闭塞前述第2排气孔,
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在前述气囊的膨胀开始后,使前述锁止片从前述第2阀体的卡止位置脱离,并且,随后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而前述第1排气孔开口时,伴随前述第1阀体的打开动作,使前述第1阀体的卡止解除,从而由前述收容部位内的膨胀用气体推压该第2阀体,而使前述第2排气孔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致动器的动作片具有前述系带用和前述第1阀体用这两个卡止片部,它们分支为两叉状,
前述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配置为,使其前端向与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相反的方向折返,
前述第1阀体具有卡止环部,该卡止环部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的前述动作片配置于初始位置时,使前述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的前端插入其中,从而与前述第1阀体用的卡止片部卡止,
前述第1阀体的卡止环部配置为,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将前述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通过前述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的前端的拔出,使其与前述第1阀体用卡止片部之间的卡止解除,而使前述第1排气孔开口,
前述系带的卡止部构成为具有轴环,该轴环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将前述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使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插入其中,而与前述系带用的卡止片部卡止,
在该轴环中嵌入前述锁止片,
该轴环以如下方式保持在前述收容部位侧,即,在前述致动器非动作时的前述气囊膨胀时,前述轴环随着前述系带的前述气囊侧端部的移动而移动,并与前述锁止片一起,从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卡止位置脱离,
前述锁止片嵌入前述轴环中,以使得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将前述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由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将其从前述轴环推出,
前述第1排气孔和前述第2排气孔以作为一个开口连通的方式配置,
前述第2阀体通过配置在前述第2排气孔周缘的轴支撑部,以可旋转的方式配置,同时配置为使其前端卡止在前述第1阀体的轴支撑部和前述第1阀体的前端之间的前述第1阀体的边缘上,而闭塞前述第2排气孔,
前述第2阀体具有保持部,其将前述轴环可脱离地保持在前述收容部位侧,
此外,前述第2阀体还具有第2阀体用卡止环部,其在前述致动器动作时将前述动作片向动作完成位置配置时,与由前述系带用卡止片部的前端从前述轴环推出的前述锁止片卡止,从而可以闭塞前述第2排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气囊在膨胀时突出的后端侧,具有抵住乘客的乘客侧壁部,
前述气囊的膨胀完成时的前述乘客侧壁部,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具有向前方侧凹陷的部位,
前述系带的前述气囊侧的端部,与前述乘客侧壁部的前述凹陷部位连结,
前述气囊的前述乘客侧壁部形成为,即使在前述系带的突出量增大模式下膨胀完成时,也使前述系带的前述气囊侧的端部的连结部位向前方侧凹陷。
CNB2007101495463A 2006-09-06 2007-09-06 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4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1073A JP4923879B2 (ja) 2006-09-06 2006-09-06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6241073 2006-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8973A true CN101138973A (zh) 2008-03-12
CN100562446C CN100562446C (zh) 2009-11-25

Family

ID=3919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495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446C (zh) 2006-09-06 2007-09-06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30596B2 (zh)
JP (1) JP4923879B2 (zh)
CN (1) CN100562446C (zh)
DE (1) DE10200704212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3288B (zh) * 2008-07-13 2010-06-09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拉带自动锁止安全气囊
CN102858599A (zh) * 2010-04-28 2013-01-02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副驾驶座用安全气囊装置
CN103038103A (zh) * 2011-07-19 2013-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
CN103097111A (zh) * 2010-09-07 2013-05-08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以制造用于安全气囊的阀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24061A (zh) * 2011-09-08 2014-09-03 戴姆勒股份公司 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安全气囊
CN106004774A (zh) * 2015-03-31 2016-10-1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5014B2 (en) * 2007-02-27 2010-04-13 Autoliv Asp, Inc.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7527292B2 (en) * 2007-05-10 2009-05-05 Honda Motor Co., Ltd. Tethered throat liner for side curtain air bag
KR100862460B1 (ko) * 2007-10-17 2008-10-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조수석 에어백의 전개지연장치
JP5291998B2 (ja) * 2008-06-26 2013-09-1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111331A (ja) * 2008-11-07 2010-05-20 Toyoda Gosei Co Ltd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9019766A1 (de) * 2009-04-28 2010-01-28 Takata-Petri Ag Gassack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US10220682B2 (en) * 2009-10-21 2019-03-0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nt assemblies
US20120299278A1 (en) * 2010-06-04 2012-11-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irbag for front passenger's seat
DE102011013255B4 (de) * 2011-03-07 2024-01-04 Zf Airbag Germany Gmbh Entriegelungsvorrichtung
US8807596B1 (en) * 2013-01-31 2014-08-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and vehicle passenger restraint system
TR201612906A2 (tr) * 2015-09-29 2017-04-21 Ford Global Tech Llc Hava Yastığı
DE102016113254B4 (de) * 2016-07-19 2022-11-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rontgassack, Frontgassack-Modul und Kraftfahrzeug
US10124759B2 (en) * 2016-09-20 2018-11-13 Autoliv Asp, Inc. Aspirating airbag assemblies
US10988104B2 (en) 2017-11-01 2021-04-27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piration modules and related valve assemblies
US10913423B2 (en) 2018-09-28 2021-02-09 Autoliv Asp, Inc. Aspirating airbag module 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DE102020214374B4 (de) 2020-11-16 2024-03-07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Adaptives Gassack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mit einem Koppelelement bestehend aus einem harten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07605B1 (ko) * 1999-11-12 2005-08-10 델피 테크놀로지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가변 형상의 에어백 억제장치
US6736426B2 (en) * 2000-09-28 2004-05-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profile air bag restraint
JP4631172B2 (ja) * 2001-01-22 2011-02-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454300B1 (en) * 2001-02-27 2002-09-2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ir bag tether release assembly
US6513835B2 (en) * 2001-03-26 2003-02-0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utomotive vehicle air bag system
US6832778B2 (en) * 2002-07-19 2004-12-2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ir bag restraint including selectively operable venting elements
US7275761B2 (en) * 2002-09-16 2007-10-02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module with locking member for locking the position of a vent member
US7377546B2 (en) * 2002-09-16 2008-05-27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module with vent controlled by tether
US6799777B2 (en) * 2002-11-15 2004-10-0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venting gas in an airbag module
US7354064B2 (en) * 2005-02-01 2008-04-08 Key Safety Systems, Inc. Active tether air bag module
US7490854B2 (en) * 2005-06-24 2009-02-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ir bag system and method
US7591482B2 (en) * 2006-02-16 2009-09-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ir bag system
US7374205B2 (en) * 2006-02-21 2008-05-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ir bag system
US7469926B2 (en) * 2006-05-19 2008-12-30 Autoliv Asp, Inc. Active venting inflator devic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3288B (zh) * 2008-07-13 2010-06-09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拉带自动锁止安全气囊
CN102858599A (zh) * 2010-04-28 2013-01-02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副驾驶座用安全气囊装置
CN103097111A (zh) * 2010-09-07 2013-05-08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以制造用于安全气囊的阀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97111B (zh) * 2010-09-07 2015-04-15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以制造用于安全气囊的阀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38103A (zh) * 2011-07-19 2013-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
CN103038103B (zh) * 2011-07-19 2014-01-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
CN104024061A (zh) * 2011-09-08 2014-09-03 戴姆勒股份公司 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安全气囊
CN106004774A (zh) * 2015-03-31 2016-10-1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CN106004774B (zh) * 2015-03-31 2018-09-1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74094A1 (en) 2008-07-24
JP2008062728A (ja) 2008-03-21
JP4923879B2 (ja) 2012-04-25
DE102007042123A1 (de) 2008-04-24
US7530596B2 (en) 2009-05-12
CN100562446C (zh) 2009-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2446C (zh) 气囊装置
EP2048040B1 (en) Air bag and air bag device
CN102333683B (zh) 安全气囊装置
EP2147832B1 (e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EP1679235B1 (en) Side curtain air bag
EP0739784B1 (en) Airbag with variable deployment modes
CN100406311C (zh) 方向盘用气囊装置
CN100577477C (zh) 气囊装置
US20060192370A1 (en) Passenger restraint system
CN103241210B (zh) 侧气囊装置
US20050225065A1 (en)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EP2174846A1 (en) Airbag, and airbag device
JP5181547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並びに乗員拘束装置
CN101306672A (zh) 气囊装置
US20060151979A1 (en) Airbag cushion with adaptive venting for reduced out-of-position effects
JPH08225057A (ja) 助手席又は後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216126A (zh) 侧气囊装置
JP4591088B2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922190B2 (en) Airbag and airbag device
CN103963732A (zh) 制造气囊的方法
US20230278518A1 (en) Airbag
JP2010535121A (ja) 車両搭乗者の保護のためのエアバッグ
CN101497331B (zh) 气囊装置
CN101506005A (zh) 约束系统
CN102574498A (zh) 安全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