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947A - 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6947A
CN101136947A CNA2007101480398A CN200710148039A CN101136947A CN 101136947 A CN101136947 A CN 101136947A CN A2007101480398 A CNA2007101480398 A CN A2007101480398A CN 200710148039 A CN200710148039 A CN 200710148039A CN 101136947 A CN101136947 A CN 101136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network equipment
external server
registered
mfp101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80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6947B (zh
Inventor
静野香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36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6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76Update or notification mechanisms, e.g. Dyn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9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控制方法。网络装置用于与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外部服务器管理装置的地址与用于标识所述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组合,该网络装置从对应于所述网络装置的多个地址中选择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选择的地址与标识所述网络装置的标识信息一起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

Description

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到网络并与网络通信的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在网络通信过程中更容易使用网络装置,提供了这样一种系统:其中,每个网络装置在DNS服务器上注册该装置自己的IP地址与标识自身的主机名称的组合。因此,公开了旨在使在DNS服务器上注册IP地址与主机名称的组合更容易的方案,例如,下面说明的日本特开第2004-350133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案。在该文献公开的发明中,试图与第一网络装置通信的第二网络装置仅需要考虑第一网络装置的主机名称。为第一网络装置指定主机名称使得可以从DNS服务器获取第一网络装置的IP地址,然后,开始使用该IP地址通信。
然而,传统技术不允许用户选择网络装置注册在DNS服务器上的IP地址。因此,属于网络装置的全部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上并映射到主机名称。
可以预期,在未来,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因特网协议第6版)的扩展将导致单个网络装置具有多个IP地址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不一定发生将装置具有的全部IPv6地址映射到主机名称的需要。
例如,IPv6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 address)不适合用于广域网(WAN)。因此,用户有时不愿意允许访问其IPv6链路本地地址。然而,如果IPv6链路本地地址被映射到主机名称,则当另一个网络装置使用该主机名称获取IP地址时,有时可能获得该IPv6链路本地地址。其结果是,其它网络装置结束尝试使用IPv6链路本地地址访问该网络装置。
此外,可以预期,在未来,安全技术将得到发展,而且有时会以断开部分通信的方式执行操作。例如,在断开利用特定IP地址的通信时,如果通信方从DNS服务器获取特定IP地址,并尝试使用该特定IP地址建立通信,则执行了不必要的处理。即,尽管尝试利用从主机名称解析出的IP地址通信,却在最后放弃该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希望允许从属于网络装置的多个地址中选择要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允许选择要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防止将特定地址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用于与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外部服务器管理装置的地址与用于标识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组合,网络装置包括:选择部件,用于从对应于网络装置的多个地址中选择要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以及注册部件,用于将由选择部件选择的地址与标识网络装置的标识信息一起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控制方法,用于与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外部服务器管理装置的地址与用于标识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组合,控制方法的步骤包括:选择步骤,用于从对应于网络装置的多个地址中选择要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以及注册步骤,将在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地址与标识网络装置的标识信息一起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
当网络装置将地址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时,本发明可以防止注册特定地址。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装置,即设置了网络连接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multi-function peripheral)连接到因特网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NS服务器和通信终端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软件配置概念的概念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在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G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在没有建立通信的情况下,在图1的网络环境中,没有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DNS处理序列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将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期间发生的操作的流程图。由MFP101中的CPU202执行图7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
图8是示出在图1的网络环境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DNS处理序列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在MFP(多功能外围设备)选择传送到DNS服务器的地址范围期间配置的用户接口的GUI画面的GUI画面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MFP(多功能外围设备)将地址注册在另一个DNS服务器上期间进行的操作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MFP(多功能外围设备)选择传送到DNS服务器的地址范围期间配置的用户接口的GUI画面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允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个主机名称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为每个主机名称分别选择要注册在DNS服务器上的地址范围的用户接口的GUI画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装置。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装置,即设置了网络连接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连接到因特网的示意图。
能够连接到因特网的MFP(101)通过网络100对其它网络装置提供网络打印服务和网络扫描服务。此外,MFP101通过路由器105连接到另一个网络104,并对连接到另一个网络104的其它网络装置提供网络打印服务和网络扫描服务。
为了在网络100和另一个网络104上进行基于IPv6的通信,MFP101可以使用下面的4种地址范围。
IPv6无状态地址(stateless address)108、IPv6手动设置地址109、IPv6有状态地址(statefull address)110以及IPv6链路本地地址111。
除了上述地址,为了标识MFP101,还对MFP101分配了主机名称112。
连接到网络100的DNS服务器102将IP地址和居于网络100上的网络装置的主机名称相映射。
作为网络装置的通信终端103是通过连接到网络100与MFP101进行通信的通用个人计算机,且其能够利用MFP101提供的功能(服务)。
另外,连接到另一个网络104的DNS服务器106将IP地址与居于另一个网络104上的网络装置的主机名称相映射。
与通信终端103相同,作为网络装置的通信终端107是通用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107连接到另一个网络104,此外,它还通过路由器105与MFP101进行通信,并能够利用MFP101提供的功能(服务)。
在图1所示的网路系统结构中,MFP101将其自装置的主机名称和IPv6地址注册在与网络100相连的DNS服务器102和与另一个网络104连接的DNS服务器106上。此时,通过正确使用用户接口,MFP101的用户可以选择注册在DNS服务器102和DNS服务器106上的装置的IP地址。
应该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以下面的方式配置MFP101。应该注意,采用这种配置的目的是解释该实施例,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采用这种配置。
因为考虑到网络安全,a)MFP101不接收寻址到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包,而且b)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是仅在网络100上可以使用的地址。MFP101不接收从网络100之外的网络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的包。
连接到网络100的通信终端103访问DNS服务器102,指定MFP101的主机名称并获取MFP101的IPv6地址。另外,连接到网络104的通信终端107访问DNS服务器106,指定MFP101的主机名称并获取MFP101的IPv6地址。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FP101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在图2中,扫描仪I/F控制部201控制扫描仪213。另外,打印机I/F控制器206控制打印机212。
CPU202执行用于控制打印机212和扫描仪213的软件程序等,并控制整个MFP101。作为只读存储器的ROM203存储固定参数、用于控制扫描仪213和打印机212的程序以及MFP101的引导程序等。
RAM204是用于当CPU202控制MFP101存储临时数据等的随机存取存储器。HDD205是用于存储各种数据,例如用于存储打印数据等的硬盘驱动器。NVRAM207是用于存储打印机212、扫描仪213等的各种设置值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应该注意,将用于描述对MFP101分配的多个IP地址的地址信息存储在NVRAM207和HDD205中。
面板控制器208控制设置有LCD显示单元215的操作面板214,并控制各种信息项的显示和用户的指令输入。网络I/F控制器209对将数据发送到网络100和从网络100接收数据进行控制。扫描仪I/F控制部201、CPU202、ROM203、RAM204、HDD205、打印机I/F控制器206、NVRAM207、面板控制器208以及网络I/F控制器209等通过总线210互连。换句话说,这是用于发送和接收来自CPU202的控制信号以及各种单元之间的数据信号的系统总线。
图3是DNS服务器102和106以及通信终端103和107的基本硬件结构图。它们是基于通用个人计算机的通用服务器和计算机系统。如图3所示,它们具有下面的结构。即,设置CPU(中央处理单元)301,用作计算单元。此外,设置RAM(随机存取存储器)302、ROM(只读存储器)303和HDD(硬盘驱动器)304作为存储单元。另外,设置CD-RO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驱动器305作为外部存储单元。此外,设置NIC(网络接口卡)306和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307作为外部接口。设置总线308用于互连这些硬件装置和外围装置。另外,通过输入接口311将鼠标309和键盘310作为外围设备连接到该系统的主体。此外,通过显示器接口313将连接LCD显示器312。
这些装置使用的软件包括OS(操作系统),其中,根据意向用途安装了服务器软件、文字处理、电子数据表格以及电子邮件软件等。OS设置有端口监视器,该端口监视器的功能是通过网络,即网络100和104,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未示出)和MFP101。  自然地,通信终端103和107能够进行基于IPv6的通信。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FP101的软件配置概念的概念框图。在图4中,用户接口控制器401是用于控制与用户操作相关的功能的模块。该模块控制面板控制器208,并对到利用设置有LCD显示单元215的操作面板214的用户的输出和来自该用户的输入进行管理。
DNS控制器402是基于用户输入的数据实现DNS和动态DNS协议控制的模块。网络通信驱动器404控制网络I/F控制器209,并控制利用网络100的数据发送和接收。TCP/IP协议控制器403设置了用于控制TCP/IP协议的模块,并通过使用网络通信驱动器404进行对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控制。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显示在MFP101的LCD显示单元215上的GUI(图形用户界面)的典型建立画面。  图5的GUI设置有下面按钮的图像。
按钮500,用于发出指令以使能或者禁用动态DNS功能中的动态更新;按钮501,用于发出关于在可以进行动态DNS功能中的动态更新时是否将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注册在指定的DNS服务器上的指令;按钮502,用于发出关于在可以进行动态DNS功能中的动态更新时是否将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注册在指定的DNS服务器上的指令;按钮503,用于发出关于在可以进行动态DNS功能中的动态更新时是否将其自装置的IPv6有状态地址注册在指定的DNS服务器上的指令;以及按钮504,用于发出关于可以进行动态DNS功能中的动态更新时是否将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注册在指定的DNS服务器上的指令。
利用图5所示的“ON”按钮发出将对应于该按钮的地址范围注册在该DNS服务器上的指令,而利用“OFF”按钮发出不将对应于该按钮的地址范围注册在该DNS服务器上的指令。在禁用按钮上绘制了阴影线。基于来自使能按钮的指令,MFP101选择“ON”按钮所使能的地址范围作为要注册在DNS服务器上的地址范围。
包含在LCD显示单元215中的触摸板(未示出)用于通过用手指按下GUI上的按钮来允许进入。非常自然地,可以不用触摸板设置,可以使用设置在操作面板214上的键盘或跟踪球等使光标移动,并使用想要的按钮进入。
图6示出在图1所示的网络系统环境下使用的DNS处理序列。它示出MFP101、DNS服务器102以及通信终端103在MFP101将其具有的全部地址范围的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作为其自装置的IP地址的情况下的操作。
首先,在步骤S601中,MFP101将其具有的全部地址范围的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作为其自装置的IP地址。
如上所述,因为考虑到网络安全,建立MFP101,使其不接收寻址到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包。换句话说,不允许访问IPv6链路本地地址111。
接下来,在步骤S602中,通信终端103指定对应于MFP101的主机名称,并请求IP地址列表。然后,在步骤S603中,DNS服务器102将包括MFP101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111的IP地址列表传送到通信终端103。
在通信终端103上,至少从IP地址列表选择一个IP地址,并在步骤S604中尝试进行通信。例如,尝试访问包括在DNS服务器102传送的IP地址列表中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然而,在这种情况下,MFP101最终拒绝该访问(步骤S605),且通信终端103不能与MFP101通信。因此,存在进行不必要通信的可能。
图9示出另一个建立画面的例子。
MFP101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3的网络100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的包。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1使“ON”按钮可用。
MFP101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3的网络100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的包。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2使“ON”按钮可用。
MFP101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3的网络100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有状态地址的包。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有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3使“ON”按钮可用。
然而,MFP101不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3的网络100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包。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4使“ON”按钮被禁用。应该注意,在图9中,在被禁用的按钮上绘制了阴影线。
图8示出在MFP101将某些地址范围的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情况下,MFP101、DNS服务器102以及通信终端103的操作。在此,防止将IPv6链路本地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
首先,在步骤S801中,MFP101将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IP地址之外的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作为其自装置的IP地址。接下来,在步骤S802中,通信终端103指定对应于MFP101的主机名称,并请求IP地址列表。然后,在步骤S803中,DNS服务器102将包括IPv6链路本地地址111之外的MFP101的IP地址的IP地址列表传送到通信终端103。
在通信终端103上,至少从该IP地址列表选择一个IP地址,并在步骤S804中尝试通信。例如,利用包括在DNS服务器102传送的IP地址列表中的MFP101的IPv6无状态地址108尝试通信。如S805所示,这样开始在MFP101与通信终端103之间进行通信。与图6的例子不同,通信终端103能够与可用IP地址通信。这是由于MFP101不允许其被访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没有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且仅将实际可用的IP地址传送到通信终端103造成的。
图7示出在MFP101将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上时发生的处理的流程。在步骤S701中,MFP101在用户接口控制器201控制的LCD显示单元215上显示图5中所示的建立画面。在该建立画面上,用户发出关于使能或禁用动态DNS功能的指令,或者选择用户打算注册在DNS服务器上的地址范围。
当用户按下建立画面上的OK按钮时,在步骤S702中,MFP101判断是否发出了使动态DNS功能可用的指令。如果没有发出使动态DNS功能可用的指令,换句话说,如果发出了禁用动态DNS功能的指令,则终止注册处理,因为不需要将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上。
另一方面,如果发出了使动态DNS功能可用的指令,则程序进入步骤S703,且MFP101逐个读取多个地址范围。然后,在步骤S704中,对读出的地址范围进行判断以判断是否指定该地址范围作为注册在DNS服务器上的地址范围。如果指定了将读出的地址范围注册在DNS服务器上,则程序进入步骤S705,且MFP101将属于该地址范围的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上。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指定将读出的地址范围注册在DNS服务器上,则该程序进入步骤S706,而不将属于该地址范围的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上。换句话说,MFP101选择属于在建立画面上使能了“ON”按钮的地址范围的地址作为注册在DNS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选择的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上。
在步骤S706中,MFP101判断是否完成了全部地址范围的处理。如果完成了对全部地址范围的处理,则终止注册处理。然而,如果没有完成,则程序返回步骤S703,并读出下一个地址范围。
MFP101可能对每个DNS服务器设置有不同的建立画面。图11示出对应于DNS服务器106的建立画面。在此,不将MFP101不允许访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111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此外,也不将仅作为网络100上的可用地址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109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以这种方式,仅将实际上可用的IP地址的列表传送到通信终端107,且通信终端107可以与可用IP地址通信。
即,图11是示出用于选择MFP101在DNS服务器106上注册的地址范围的用户接口的GUI画面。与图9所示方式相同,在禁用按钮上绘制了阴影线。
MFP101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7的网络104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的包。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的指令的按钮501使“ON”按钮可用。
MFP101不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7的网络104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的包。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的指令的按钮502使“ON”按钮禁用。
MFP101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7的网络104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有状态地址的包。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有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的指令的按钮503使“ON”按钮可用。
此外,MFP101不接收从包括通信终端107的网络104上的网络装置发送到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分组。因此,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的指令的按钮504使“ON”按钮禁用。
图10示出在如图11所示选择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的地址范围的情况下,MFP101、DNS服务器106以及通信终端107的操作。
首先,在步骤S1001中,MFP101将IPv6链路本地地址111和IPv6手动设置地址109之外的IP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6上作为其自装置的IP地址。
接下来,在步骤S1002中,通信终端107指定对应于MFP101的主机名称,并请求IP地址列表。然后,在步骤S1003中,DNS服务器106将包括IPv6链路本地地址111和IPv6手动设置地址109之外的MFP101的IP地址的IP地址列表传送到通信终端107。
在通信终端107上,至少从该IP地址列表中选择一个IP地址,并在步骤S1004尝试进行通信。例如,利用包括在DNS服务器106传送的IP地址列表中的MFP101的IPv6无状态地址108尝试进行通信。如S1005中所示,这样开始在MFP101与通信终端107之间进行通信。
图12A和图12B示出对MFP101配置与主机名称112不同的主机名称(例如,主机名称1200),从而使MFP101具有多个主机名称,而且分别为每个主机名称选择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地址范围的情况。换句话说,图12A和图12B示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用户接口的GUI画面。在本实施例中,在MFP101的主机名称112与MFP101的IPv6无状态地址108之间执行映射。另外,在MFP101的主机名称1200与MFP101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109之间实现映射。
在图12A中,键1201指定示出用于选择映射到主机名称112的地址范围的用户接口的GUI画面。仅IPv6无状态地址用作映射到主机名称112的IP地址。因此,使用于发出将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1可用。因为相同的原因,使用于发送将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2被禁用。因为相同的原因,使用于发送将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3被禁用。因为相同的原因,使用于发送将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4被禁用。
在图12B中,1206是示出用于选择映射到主机名称1200的地址范围的用户接口的GUI画面。仅IPv6手动设置地址用作映射到主机名称1200的IP地址。因此,使用于发送将其自装置的IPv6无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1被禁用。因为相同的原因,使用于发送将其自装置的IPv6手动设置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2可用。因为相同的原因,使用于发送将其自装置的IPv6有状态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3被禁用。因为相同的原因,使用于发送将其自装置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注册在DNS服务器102上的指令的按钮504被禁用。
上述实施例示出MFP101注册在DNS102或者106上的情况。然而,即使在将通信终端103和107的IP地址注册在DNS102和106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实现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  图5、9、11和12A、12B所示的GUI画面显示在例如图3的LCD显示器312上。此外,将使用鼠标309和键盘310选择GUI画面上的每个按钮。
另外,通过提供具有存储了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的系统或者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不用说,通过使用该设备或系统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介质内的程序代码,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从该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因此,存储了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可以采用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卡、ROM等。此外,有时通过执行计算机读取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然而,本发明还包括在运行在计算机上的OS(操作系统)等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实现部分或者全部实际处理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存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设置在插入该计算机的扩展卡或者连接到该计算机的扩展单元上的存储器内的情况。不用说,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该扩展卡或者扩展单元上的CPU等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并基于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虽然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括全部这种变形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网络装置,用于与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外部服务器管理装置的地址与用于标识所述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组合,所述网络装置包括:
选择部件,用于从对应于所述网络装置的多个地址中选择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以及
注册部件,用于将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地址与标识所述网络装置的标识信息一起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部件,用于显示所述多个地址的类型的列表,
所述选择部件选择属于从所述列表中选择的特定类型的地址,作为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是主机名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装置用于与多个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
对于所述外部服务器中的每一个,所述选择部件分别接受对要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的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装置具有多个标识所述网络装置的标识信息项,以及
对于所述标识信息项中的每一个,所述选择部件分别接受对要注册的地址的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件用于允许用户选择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件通过显示地址的类型的列表,允许用户选择属于特定类型的地址。
8.一种网络装置控制方法,用于与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外部服务器管理装置的地址与用于标识所述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组合,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步骤,用于从对应于所述网络装置的多个地址中选择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以及
注册步骤,将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地址与标识所述网络装置的标识信息一起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显示所述多个地址的类型的列表,
所述选择步骤包括选择属于从所述列表中选择的特定类型的地址,作为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网络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是主机名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装置可用于与多个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
对于所述外部服务器中的每一个,所述选择步骤包括分别接受对要注册在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的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装置具有多个用于标识所述网络装置的标识信息项,以及
所述选择步骤包括:对于所述标识信息项中的每一个,分别接受对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的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包括允许用户从对应于所述网络装置的多个地址中选择要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的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步骤包括:通过显示地址的类型的列表,允许用户选择属于特定类型的地址,以及
所述注册步骤包括:将属于用户选择的所述特定类型的地址注册在所述外部服务器上。
CN2007101480398A 2006-08-29 2007-08-29 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1369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2814A JP4810358B2 (ja) 2006-08-29 2006-08-29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232814 2006-08-29
JP2006-232814 2006-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947A true CN101136947A (zh) 2008-03-05
CN101136947B CN101136947B (zh) 2013-01-09

Family

ID=3881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80398A Active CN101136947B (zh) 2006-08-29 2007-08-29 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9088464B2 (zh)
EP (1) EP1895747B1 (zh)
JP (1) JP4810358B2 (zh)
KR (1) KR101013721B1 (zh)
CN (1) CN1011369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2513B2 (ja) * 2008-10-29 2013-1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61976B2 (ja) * 2009-09-11 2014-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79706B2 (ja) * 2011-03-15 2016-03-0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操作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90648B2 (ja) * 2011-10-21 2016-03-22 キヤノン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制御システム
US10838618B2 (en) * 2014-03-13 2020-11-17 Fuji Corporation Work machin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3184A (ja) 2001-10-30 2003-05-16 Kddi Corp 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アドレス管理方法
JP3943465B2 (ja) * 2002-08-20 2007-07-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7734745B2 (en) * 2002-10-24 2010-06-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internet domain name data
JP2004350133A (ja) 2003-05-23 2004-12-09 Canon Inc 接続制御方法、接続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接続装置
KR20050045508A (ko) 2003-11-11 2005-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에 연결된 프린터의 아이피 어드레스를 프린터단독으로 자동적으로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프린터
JP3959386B2 (ja) * 2003-11-18 2007-08-15 株式会社東芝 名前解決装置、名前解決システム、名前解決方法および名前解決プログラム
JP4001138B2 (ja) * 2004-09-10 2007-10-3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パラメータ設定プログラム
JP4016979B2 (ja) * 2004-09-30 2007-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アドレス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ドレス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
JP3979413B2 (ja) * 2004-09-30 2007-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設定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設定管理システム
JP4052298B2 (ja) * 2004-09-30 2008-0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バイス
US20060077984A1 (en) * 2004-10-13 2006-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Gateway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dress management
JP2008050120A (ja) * 2006-08-25 2008-03-0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産業車両の荷役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71133A1 (en) 2015-09-24
JP2008060741A (ja) 2008-03-13
CN101136947B (zh) 2013-01-09
EP1895747B1 (en) 2016-06-01
US9088464B2 (en) 2015-07-21
US20190075077A1 (en) 2019-03-07
KR20080020546A (ko) 2008-03-05
EP1895747A1 (en) 2008-03-05
US10164939B2 (en) 2018-12-25
US20080059616A1 (en) 2008-03-06
US11444917B2 (en) 2022-09-13
JP4810358B2 (ja) 2011-11-09
KR101013721B1 (ko) 201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9469B2 (en) Method for software program synchronization
CN102763095B (zh) 便携式存储接口
JP53813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認証システム、認証制御方法、及び認証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355457B2 (ja) 印刷装置、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545829C (zh) 打印支援装置及控制方法、打印处理装置和文本处理系统
JP4932413B2 (ja) 環境移行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管理サーバ、可搬型記憶媒体
US11444917B2 (en) Network device, network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311440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端末装置、印刷設定方法及び印刷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2810051A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76866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receives an input from a user
EP1521417B1 (en) Network converte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JP5338205B2 (ja) 認証制御装置、認証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72969B2 (ja) ハードウェア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ハードウェアリソース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6024811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file list
US2009024459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2007068035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949325B1 (en) Dynamic dis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current context information
WO2006006388A1 (ja) ホスト機器、記憶装置、及び記憶装置へのアクセス方法
JP544209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2543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20421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リーダライ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可搬記録媒体
JP2008165503A (ja)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AU2005246932A1 (en) A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computing device
JP2004265075A (ja) 通信プログラム、記憶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方法
KR20060116613A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출력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