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8403A -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8403A
CN101118403A CNA2007101381119A CN200710138111A CN101118403A CN 101118403 A CN101118403 A CN 101118403A CN A2007101381119 A CNA2007101381119 A CN A2007101381119A CN 200710138111 A CN200710138111 A CN 200710138111A CN 101118403 A CN101118403 A CN 101118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eveloper
transfer path
transfer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81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8403B (zh
Inventor
高山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18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8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4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 G03G2215/0822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with wall or blade between agit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36Way of functioning of agitator means
    • G03G2215/0838Circulation of developer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在距离显影辊较远侧的第一搅拌螺杆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侧,设有补给色粉的色粉补给口,并且从隔板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开始至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设有凹口,上述隔板分隔显影剂容纳槽内部,从而形成第一传送路径及第二传送路径。因此,显影剂经由第二连通路径及凹口,从第二传送路径向第一传送路径返回。从而,可以将显影剂均匀混合的时间缩短,提高显影剂的搅拌性,提高色粉的带电性,从而可以提供带电性优异的稳定的色粉。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使用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复印机、打印机、以及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通过从显影装置供给的色粉对该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并且使得到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在纸张等记录介质上。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有些使用由色粉和载体构成的显影剂。此时,通过在显影装置内对由色粉和载体构成的显影剂进行搅拌/循环,使显影剂摩擦,从而摩擦带电。摩擦带电的色粉在显影阶段通过静电引力移动到形成在色粉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影上,从而形成色粉图像。最近,逐渐追求图像形成的高速化,需要迅速且准确地进行显影剂的供给。因此,为了将显影剂充分且迅速地搅拌/传送,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4-24781号(1992年9月3日公开)中公开了如下电子照相显影装置:在显影剂搅拌机构之间,具有设有梳齿状的凹口(导通口)的隔板,上述显影剂搅拌机构在显影剂容器内设置为2列,向相互相反方向传送显影剂。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中,隔板的凹口不仅设置在离显影辊较远侧的显影剂搅拌机构的上游,而且还设置在下游侧。因此,色粉在充分搅拌之前从离显影辊较远侧的显影剂搅拌机构的下游侧的凹口,向显影辊侧的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侧流入,在未充分带电的状态下供给到显影辊上。这样,由于搅拌性和带电性差,因此产生带电不均匀,无法进行高品质的显影。此外,存在几个循环路径、特别是向显影辊供给的路径,从而向显影辊供给的显影剂量在不同位置上产生偏差,因此存在无法以均匀的浓度形成图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可以将显影剂均匀混合的时间缩短,提高显影剂的搅拌性,提高色粉的带电性,从而可以提供带电性优异的稳定的色粉。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容纳槽,在其内部容纳含有色粉的显影剂,具有与图像载体相对的开口,在面向该开口处可旋转地设置显影剂载体;第一搅拌传送部件和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在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与上述显影剂载体平行设置,向相互相反方向将上述显影剂搅拌着传送;以及隔板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分隔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部,从而形成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一传送路径、和由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二传送路径,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在两端部经由连通路径连通,使上述显影剂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之间循环,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的距离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侧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侧,设有补给色粉的色粉补给口,并且在上述隔板部件上,从长度方向中央部开始至上述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设有1个以上用于使上述显影剂从上述第二传送路径向上述第一传送路径返回的导通口,上述显影剂经由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从第二传送路径向第一传送路径返回。
根据上述结构,在距离显影剂载体较远侧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侧补给色粉,含有补给的色粉的显影剂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在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而且显影剂穿过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下游侧的连通路径,被传送到第二传送路径上,由第二搅拌传送部件搅拌着供给到显影剂载体上。供给到显影剂载体上的残余显影剂经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上游侧的连通路径、和设置在从隔板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开始至上述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的导通口,返回第一传送路径,从而进行循环。此时,从隔板部件的中央部开始至第一传送路径的下游侧端没有设置显影剂的导通口,因此显影剂不会在第一传送路径中途流向第二传送路径,而是穿过第一传送路径。而且,显影剂在第一传送路径及第二传送路径上被充分搅拌后,穿过连通路径和导通口这些多个路径返回第一传送路径。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将显影剂均匀混合的时间缩短,提高显影剂的搅拌性,从而可以提高色粉的带电性。因此,可以提供带电性优异的稳定的色粉。
在这里,存在如下倾向:向显影剂载体供给显影剂的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侧的显影剂表面,通常高于第一搅拌传送部件侧的显影剂表面。因此,设置多个使显影剂从第二传送路径向第一传送路径返回的路径,与设置多个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供给显影剂的路径相比,可以抑制对显影剂载体的供给过剩。从而,可以在保持画质的稳定性的状态下进行显影。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可以通过以下说明充分了解。此外,本发明的长处可以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垂直方向上部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装置的显影剂容纳槽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1(b)上述显影装置具有的隔板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具有上述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从水平方向对上述显影装置进行观察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上述隔板的其他例子的侧面图。
图5(a)是上述显影装置具有的第一传送螺杆的示意图。
图5(b)是上述显影装置具有的第二传送螺杆的示意图。
图6(a)是表示向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装置补给色粉时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图。
图6(b)是表示向比较例的显影装置补给色粉时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如下说明。首先,对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然后对显影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结构的说明图。图像形成装置A根据从外部传达的图像数据,在预定的纸张(记录介质)上形成多色及单色的图像。
如该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A具有曝光单元1、显影单元2、感光鼓3、带电器5、清洁单元4、中间转印带单元8、定影单元12、纸张传送路径S、供纸盘10、以及排纸盘15等。
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处理的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与使用黑色(K)、青色(C)、品红色(M)、以及黄色(Y)的各种颜色的彩色图像对应。因此,分别具有4个显影单元2(2a、2b、2c、2d)、感光鼓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以及清洁单元4(4a、4b、4c、4d),以形成与各种颜色对应的4种潜影。另外,在上述标号a~d中,a对应黑色,b对应青色,c对应品红色,d对应黄色,由利用这些标号加以区别的上述各单元构成4个图像站(imagestation)。
在各图像站中,感光鼓3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带电器5使感光鼓3的表面均匀带电为预定的电位。作为该带电器5,除了图2所示的接触型的辊型之外,还可以使用接触型的刷型、或者非接触型的电晕管或超电晕管(Scorotron)等。
在曝光单元1中,除了如图2所示使用具有激光照射部及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的方法之外,还有使用将发光元件排列成阵列状的、例如EL或LED写入头的方法。曝光单元1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带电的感光鼓3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鼓3的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
各显影单元2通过K、C、M、Y的色粉对形成在各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各显影单元2具有色粉箱(色粉容纳槽)101(101a、101b、101c、101d)、色粉传送机构102(102a、102b、102c、102d)、以及显影装置103(103a、103b、103c、103d)。色粉箱101被设置在显影装置103的垂直方向上方,储存未使用色粉(粉体状的色粉)。色粉从该色粉箱101经由色粉传送机构102向显影装置103供给。
清洁单元4将显影及图像转印工序后残留在感光鼓3表面上的色粉去除并回收。
在感光鼓3的上方设有中间转印带单元8。该中间转印带单元8具有中间转印辊6(6a、6b、6c、6d)、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
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以及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对中间转印带7进行张架,并驱动中间转印带7向图2的箭头B方向旋转。
中间转印辊6被中间转印带单元8的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上的中间转印辊安装部可旋转地支撑。中间转印辊6将用于将感光鼓3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偏压施加到中间转印带7上。
中间转印带7被设置成与各感光鼓3接触。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依次重叠转印,从而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多色色粉图像)。该中间转印带7利用厚度例如为100μm~150μm左右的膜,形成为环状。
通过与中间转印带7的内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色粉图像从感光鼓3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在中间转印辊6上,施加有用于转印色粉图像的高压的转印偏压(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中间转印辊6以直径例如为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的轴为基础形成,表面被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聚氨酯泡沫等)覆盖。通过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中间转印辊6可以对中间转印带7均匀地施加高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辊形状的部件(中间转印辊6)用作转印电极,但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刷形状的部件等。
如上所述,各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影根据与各色调对应的色粉进行显影,从而分别成为色粉图像。这些色粉图像层积在中间转印带7上。这样,层积的色粉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移动到传送来的纸张与中间转印带7的接触位置,并由设置在该位置上的转印辊11转印到纸张上。此时,中间转印带7与转印辊11以预定辊隙被相互压接,并且在转印辊11上施加有用于使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的电压。该电压为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
为了稳定地得到上述辊隙,转印辊11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的任一个由金属等硬质材料构成,另一个由软质材料(例如弹性橡胶辊或泡沫性树脂辊等)构成。
在这里,通过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3的接触而附着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及在色粉图像从中间转印带7转印到纸张上时未被转印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在下一工序中成为色粉混色的原因,因此由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去除并回收。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上具有清洁刮板,用作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例如清洁部件。与该清洁刮板接触的部分的中间转印带7从内侧被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支撑。
供纸盘10用于储存形成图像时使用的纸张、例如记录纸张,其被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及曝光单元1的下侧。另一方面,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的排纸盘15用于在此面朝下放置打印完毕的纸张。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设有纸张传送路径S,用于将供纸盘10的纸张及手动供纸盘20的纸张经由转印部(感光鼓3和转印辊11的相对部)及定影单元12传送到排纸盘15。在该纸张传送路径S上的从供纸盘10至排纸盘15的部分上,设有拾取辊16、定位辊14、具有转印辊11的转印部、定影单元12、以及传送辊25(25a、25b、25c、25d、25e、25f、25g、25h)等。
传送辊25为用于促进/辅助纸张的传送的小型辊,沿着纸张传送路径S设有多个。拾取辊16位于供纸盘10的端部,是将纸张从供纸盘10一张一张供给到纸张传送路径S上的吸入辊。定位辊14暂时保持在纸张传送路径S上传送的纸张,并在感光鼓3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与纸张的前端对齐的时刻将纸张传送到转印部。
定影单元12具有加热辊81及加压辊82等,上述加热辊81及加压辊82夹着纸张进行旋转。加热辊81由控制部(未图示)控制成预定的定影温度。该控制部根据来自温度检测器(未图示)的检测信号,对加热辊81进行控制。加热辊81与加压辊82共同对纸张进行热压,从而使转印在纸张上的各色色粉图像熔融、混合、压接,从而热定影在纸张上。另外,将多色色粉图像(各色色粉图像)定影后的纸张由多个传送辊25在纸张传送路径S上进行传送,在这里以反转的状态(多色色粉图像朝向下侧的状态)被排出到排纸盘15上。
接下来,对纸张传送路径S的纸张传送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设有:预先容纳纸张的供纸盘10;及在打印少数张时使用的手动供纸盘20。它们两个上分别设有上述拾取辊16(16a、16b),上述拾取辊16将纸张一张一张地供给到纸张传送路径S上。
在单面打印时,从供纸盘10传送来的纸张由纸张传送路径S中的传送辊25a传送至定位辊14。而且,纸张通过该定位辊14在纸张的前端与中间转印带7上层积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对齐的时刻传送到转印部。在转印部,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该色粉图像在定影单元12中定影到纸张上。然后,纸张经过传送辊25b从传送辊(排纸辊)25c排出到排纸盘15上。
此外,从手动供纸盘20传送来的纸张由多个传送辊25(25f、25e、25d)传送到定位辊14。接下来,经过与从供纸盘10供给的纸张相同的过程排出到排纸盘15。
在双面打印时,如上所述结束单面打印并穿过定影单元12的纸张,其后端被排纸辊25c夹紧。接下来,纸张通过排纸辊25c的反向旋转向传送辊25g、25h引导,经过定位辊14对背面进行打印后,排出到排纸盘15上。
2.显影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A具有的显影装置103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从水平方向对显影装置103进行观察的示意图。显影装置103相对感光鼓3配置,通过向感光鼓3表面供给色粉,对形成在感光鼓3的表面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
如图3所示,显影装置103具有显影剂容纳槽111、显影辊114、刮板115、第一传送螺杆112a、第二传送螺杆112b、以及隔板(分隔部件)113。图1(a)是从垂直方向上部表示显影装置103的显影剂容纳槽111的内部的示意图。另外,在图1(a)上没有图示显影辊114。
显影剂容纳槽111容纳由色粉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类的显影剂。此外,如图3及图1(a)所示,在显影剂容纳槽111中,在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上方且上游侧,形成有色粉补给口111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以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旋转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在图1(a)中为左侧)为上游侧,以另一端部侧(在图1(a)中为右侧)为下游侧。
如图3所示,显影辊114位于与感光鼓3相对的位置,是靠近感光鼓3而设置的磁辊。另外,显影辊114设定为,被驱动向与感光鼓3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该显影辊114用于将显影剂容纳槽111内的色粉供给到感光鼓3上。在靠近显影辊114的外周面的位置,设有层厚限制用的刮板(刮刀)115。
如图1(a)所示,第一传送螺杆112a及第二传送螺杆112b具有用于搅拌并传送显影剂的搅拌叶片,是由电动机等驱动单元(未图示)驱动而旋转的螺杆形状的辊(搅拌辊)。如图1(b)所示,第一传送螺杆112a及第二传送螺杆112b排列成相互的外周面之间隔着隔板113相对,设定为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另外,第二传送螺杆112b与显影辊114的距离为3~7mm。
此外,隔板113与第一传送螺杆112a及第二传送螺杆112b的旋转轴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显影剂容纳槽111内部通过该隔板113划分为设有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第一传送路径C、和设有第二传送螺杆112b的第二传送路径D。
第二传送路径D与显影辊114靠近,因此与第一传送路径C相比狭窄一些,第二传送路径D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高于第一传送路径C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
进而,如图1(b)所示,隔板113设置成,长度方向两端部与显影剂容纳槽111的侧壁111b(第一传送路径C及第二传送路径D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的壁面分离。由此,在隔板113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形成有将第一传送路径C和第二传送路径D连通的连通路径。另外,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在第一传送螺杆112a下游侧的隔板113的端部附近的连通路径设为第一连通路径a,将形成在第一传送螺杆112a上游侧的隔板113的端部附近的连通路径设为第二连通路径b。
进而,如图1(b)所示,隔板113具有凹口(导通口)113a。该凹口113a从隔板113的长度方向中央部至色粉补给口111a侧的端部设置。该凹口113a用于将显影剂从第二传送螺杆112b导通到第一传送螺杆112a。
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113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为320mm,高度为15mm,凹口113a在离隔板113的色粉补给口111a侧的端部(第一传送螺杆112a上游侧的端部)45mm处以20mm宽度设置1个。此外,凹口113a的垂直方向的深度为5mm。当然,隔板113及凹口113a的上述数值只不过是示例,并不限于此。
此外,在隔板113中,从中央部至色粉补给口111a侧的端部之间的凹口可以不止1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设置2个。此时,作为从第一传送螺杆112a侧向第二传送螺杆112b侧的显影剂流,除了主流(隔板113和显影剂容纳槽111之间的显影剂流)以外,还可以形成2个支流。
此外,凹口113a可以不是图示形状,例如也可以是非垂直的倾斜凹口,也可以是半月形状。凹口113a的间隔也并不限于上述情况。此外,也可以形成多个凹口,而且大小、形状可以各不相同。优选在设置多个凹口时,越靠近隔板113的端部开口越大。
此外,在显影装置103中,在第一传送路径C内,在比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中央靠下游侧设有色粉浓度传感器(色粉浓度检测单元)120。通过这样设置的色粉浓度传感器120,可以准确地检测搅拌的色粉的浓度,可以得到供给稳定的色粉所需的信息。
3.显影装置的功能
在显影装置103的显影剂容纳槽111中,第一传送螺杆112a及第二传送螺杆112b由驱动单元(未图示)驱动而旋转,向图1(a)所示实线的箭头方向循环传送显影剂。具体而言,在第一传送路径C上,显影剂通过第一传送螺杆112a从第一传送路径C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搅拌着传送。而且,被传送到第一传送路径C的下游侧的显影剂,穿过第一连通路径a向第二传送路径D传送。此外,在第二传送路径D上,显影剂通过第二传送螺杆112b从第二传送路径D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在对应的第一传送路径C上是从下游侧向上游侧)搅拌着传送。即,第一传送螺杆112a和第二传送路径112b向相互相反方向将显影剂搅拌着传送。
而且,被传送到第二传送路径D的下游侧的显影剂,穿过凹口(导通口)113a及第二连通路径b向第一传送路径C返回。
这样,显影剂在显影剂容纳槽111内部,被搅拌着在第一传送路径C及第二传送路径D上循环移动。
在这里,色粉在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色粉补给口111a进行补给,显影剂在第一传送路径C及第二传送路径D上被搅拌着传送,穿过第二连通路径b和凹口113a这2个路径返回第一传送路径C,从而进行循环。此时,从隔板113的中央部至第一传送路径C的下游侧端之间没有设置显影剂的导通口(凹口),因此显影剂不会在第一传送路径C的途中流向第二传送路径D,而是穿过第一传送路径C。而且,显影剂在第一传送路径C及第二传送路径D上被充分搅拌后,穿过第二连通路径b和凹口113a这些多个路径返回第一传送路径C。从而,在显影装置103中,可以将显影剂均匀混合的时间缩短,可以提高显影剂的搅拌性,因此提高色粉的带电性。因此,可以将带电性优异的稳定的色粉从第二传送螺杆112b供给到显影辊114上。
通过在隔板113上设置1个凹口113a,显影剂的循环路径缩短,与新色粉的混合加快。此外,存在从第二连通路径b返回的显影剂、和从凹口113a返回的显影剂,即,从第二传送路径D返回第一传送路径C的显影剂的前进路线被分为2个(以上),从而可以提高显影剂的搅拌性。
通过设置凹口(导通口)113a,在第二传送路径D上,设有凹口113a处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低于没设置凹口处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向显影辊114供给的显影剂不足,在图像形成中产生浓度不足。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连通路径b及凹口113a的位置对应的第二传送螺杆112b的轴径及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轴径,形成得大于不与第二连通路径b及凹口113a的位置对应处的轴径,因此可以在使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凹口113a的位置上的第二传送路径D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均匀的状态下,使显影剂返回第一传送路径C。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第二传送螺杆112b形成为,与从凹口113a的终端开始至第二连通路径b的位置对应的轴径(螺杆径),大于其他部分的轴径。在这里,将与从凹口113a的终端开始至第二连通路径b的位置对应的83.1mm的部分的螺杆径设为φ10,将其他部分的螺杆径设为φ8,但并不限于此。此外,如图5(b)所示,第一传送螺杆112a也形成为,与从凹口113a的终端开始至第二连通路径b的位置对应的螺杆径大于其他部分的螺杆径。在这里,将与从凹口113a的终端开始至第二连通路径b的位置对应的85.0mm的部分的螺杆径设为φ10,将其他部分的螺杆径设为φ8。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将与从凹口113a的终端开始至第二连通路径b的位置对应的螺杆径设置得较粗,但是也可以将与从凹口113a的中间部分开始至第二连通路径b的位置对应的螺杆径设置得较粗。此外,直径设为φ8至φ10,但并不限于此。
另外,显影剂几乎不经由凹口113a从第一传送路径C移动到第二传送路径D的理由如下。第二传送路径D靠近显影辊,因此与第一传送路径C相比狭窄一些,第二传送路径D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高于第一传送路径C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凹口113a在隔板113的上部被设置成凹口,从而可以使显影剂从显影剂的表面高度高的第二传送路径D向显影剂的表面高度低的第一传送路径C迅速返回,显影剂不会从第一传送路径C向第二传送路径D移动。
此外,在第一传送路径C的上游侧设有色粉补给口111a,从该色粉补给口111a补给色粉,显影剂向着第一传送路径C的下游侧传送。而且显影剂的流动经由连通路径a被传送到第二传送路径D,显影剂不断地从第二传送路径D的上游向着第二传送路径的下游流动,因此在第二传送路径D的下游,第二传送路径D比第一传送路径C狭窄一些,因此从第二传送路径D向第一传送路径C的方向产生压力。因此,显影剂从第二传送路径D向着第一传送路径C的方向穿过隔板113的凹口113a。
通过以上说明的搅拌及循环移动,容纳在显影剂容纳槽111中的显影剂被均匀分散。此外,通过该搅拌,色粉粒子和载体粒子因摩擦而产生静电,显影剂中的色粉带电而附着在载体上。而且,附着在载体上的色粉在第二传送路径D中,随每个载体被吸引到显影辊114表面上。进而,被吸引到显影辊114上的载体及色粉被传送至显影辊114和感光鼓3靠近的位置(显影区域)。而且,在该显影区域中,显影辊114上的色粉向感光鼓3供给。显影装置103如上所述,对感光鼓3供给色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1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与显影剂容纳槽111的壁面分离,设有不具备隔板113的第一连通路径a及第二连通路径b,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隔板1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与显影剂容纳槽111的壁面抵接,并且在隔板1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底部,作为第一连通路径a及第二连通路径b设有凹口。
此外,也可以是如下结构:隔板113上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个与显影剂容纳槽111的壁面抵接,并且在抵接侧的底部如上所述设有连通路径。
实施例
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103,以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的输入旋转数为204rpm进行搅拌/传送,并且对一次补给2.7g色粉时的色粉浓度传感器120的输出进行测量,从而调查色粉和显影剂的混合速度。图6(a)表示该结果的传感器输出波形。从图6(a)可知,到色粉浓度传感器120的输出稳定为止需要64秒。
作为比较例,在使用没有凹口的隔板、和螺杆径为φ8的传送部件的现有的显影装置中,如图6(b)所示,到色粉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稳定为止需要253秒。
若色粉被迅速混合,则波形的振动也迅速衰减,因此从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103具有设有凹口的隔板,从而形成多个显影剂容纳槽111的流动路径,在这种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103中,显影剂的混合性大幅提高。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容纳槽,在其内部容纳含有色粉的显影剂,具有与图像载体相对的开口,在面向该开口处可旋转地设置显影剂载体;第一搅拌传送部件和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在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与上述显影剂载体平行设置,向相互相反方向将上述显影剂搅拌着传送;以及隔板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分隔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部,从而形成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一传送路径、和由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二传送路径,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在两端部经由连通路径连通,使上述显影剂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之间循环,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的距离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侧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侧,设有补给色粉的色粉补给口,并且在上述隔板部件上,从长度方向中央部开始至上述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设有1个以上用于使上述显影剂从上述第二传送路径向上述第一传送路径返回的导通口,上述显影剂经由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从第二传送路径向第一传送路径返回。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中,也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导通口在上述隔板部件的上部被设置成凹口。
在显影装置中,第二传送路径与显影辊靠近,与第一传送路径相比狭窄一些,因此第二传送路径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高于第一传送路径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上述隔板的上部被设置成凹口,从而可以使显影剂从显影剂的表面高度高的第二传送路径向显影剂的表面高度低的第一传送路径迅速返回。此外,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隔板部件的上部设置为凹口,可以容易地设置导通口。此外,显影剂越过隔板部件的上部的凹口,从上述第二传送路径返回上述第一传送路径,从而可以使显影剂有效循环。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中,也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导通口越靠近上述隔板部件的端部,开口越大。
根据上述结构,越靠近隔板部件的端部,导通口的开口越大,因此越靠近隔板部件的端部,穿过的显影剂越多。即,越靠近隔板部件的端部,越多的显影剂从第二传送路径流入第一传送路径。从而,在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上进行长距离搅拌的显影剂增多,搅拌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中,也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上述隔板部件与上述第一传送路径及第二传送路径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隔板部件与第一传送路径及第二传送路径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分离,可以容易地构成使显影剂在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之间穿过的连通路径。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中,也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及上述第二搅拌传送部件被设置为螺杆,并且形成为:与用于使上述显影剂从上述第二传送路径向上述第一传送路径返回的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的位置对应的螺杆的轴径,大于不与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的位置对应的螺杆的轴径。
通过设置导通口,在第二传送路径上,设置导通口处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低于未设置导通口处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因此,向显影辊供给的显影剂不足,在图像形成中产生浓度不足。在这里,根据上述结构,与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的位置对应的螺杆的轴径,形成得大于不与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的位置对应的螺杆的轴径,因此可以在使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的位置上的第二传送路径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均匀的状态下,使显影剂流向第一传送路径。从而可以维持画质的均匀性、稳定性,进行显影。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中,也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第一传送路径内,在比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中央靠下游侧,设有色粉浓度检测单元。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准确地检测搅拌的色粉的浓度,可以得到供给稳定的色粉所需的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装置中,也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构成为上述第二传送路径比上述第一传送路径狭窄。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传送路径比第一传送路径狭窄,因此第二传送路径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高于第一传送路径内的显影剂的表面高度。在隔板的上部设置导通口时,可以使显影剂从显影剂的表面高度高的第二传送路径向显影剂的表面高度低的第一传送路径迅速返回。从而,可以使显影剂不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移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何一种显影装置、和用于向该显影装置的上述色粉补给口供给色粉的色粉容纳槽。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上述显影装置可以迅速提供带电性优异的稳定的色粉,因此可以高速形成高品质的图像。
对发明进行详细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仅限定在上述具体例上进行狭义的解释,也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另外,本发明可以利用在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将色粉循环传送的显影装置中。

Claims (8)

1.一种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容纳槽,在其内部容纳含有色粉的显影剂,具有与图像载体相对的开口,在面向该开口处可旋转地设置显影剂载体;
第一搅拌传送部件和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在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与上述显影剂载体平行设置,向相互相反方向将上述显影剂搅拌着传送;以及
隔板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分隔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部,从而形成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一传送路径、和由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二传送路径,
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在两端部经由连通路径连通,使上述显影剂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之间循环,
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的距离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侧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侧,设有补给色粉的色粉补给口,
并且在上述隔板部件上,从长度方向中央部开始至上述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设有1个以上用于使上述显影剂从上述第二传送路径向上述第一传送路径返回的导通口,
上述显影剂经由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从第二传送路径向第一传送路径返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通口在上述隔板部件的上部被设置成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多个上述导通口,越靠近上述隔板部件的端部开口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板部件与上述第一传送路径及第二传送路径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及上述第二搅拌传送部件被设置为螺杆,并且形成为:与用于使上述显影剂从上述第二传送路径向上述第一传送路径返回的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的位置对应的螺杆的轴径,大于不与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的位置对应的螺杆的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传送路径内,在比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中央靠下游侧,设有色粉浓度检测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传送路径比上述第一传送路径狭窄。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显影装置和色粉容纳槽,
上述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容纳槽,在其内部容纳含有色粉的显影剂,具有与图像载体相对的开口,在面向该开口处可旋转地设置显影剂载体;
第一搅拌传送部件和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在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与上述显影剂载体平行设置,向相互相反方向将上述显影剂搅拌着传送;以及
隔板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分隔上述显影剂容纳槽内部,从而形成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一传送路径、和由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传送上述显影剂的第二传送路径,
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在两端部经由连通路径连通,使上述显影剂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之间循环,
在上述显影装置中,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的距离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侧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侧,设有补给色粉的色粉补给口,
并且在上述隔板部件上,从长度方向中央部开始至上述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设有1个以上用于使上述显影剂从上述第二传送路径向上述第一传送路径返回的导通口,
上述显影剂经由上述连通路径及上述导通口从第二传送路径向第一传送路径返回,
上述色粉容纳槽用于向上述显影装置的上述色粉补给口供给色粉。
CN2007101381119A 2006-07-31 2007-07-26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8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9145 2006-07-31
JP2006209145A JP4633683B2 (ja) 2006-07-31 2006-07-31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9145 2006-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8403A true CN101118403A (zh) 2008-02-06
CN101118403B CN101118403B (zh) 2010-12-15

Family

ID=3898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81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8403B (zh) 2006-07-31 2007-07-26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15762B2 (zh)
JP (1) JP4633683B2 (zh)
CN (1) CN1011184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186A (zh) * 2012-02-02 2013-08-14 夏普株式会社 中间储料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807022B (zh) * 2009-02-17 2014-11-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0942B2 (ja) * 2008-07-31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391312B1 (en) 2009-02-02 2013-06-05 Cordis Corporation Flexible stent design
JP4702466B2 (ja) * 2009-03-09 2011-06-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70951B2 (ja) * 2009-03-12 2011-09-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31696A (zh) * 2011-07-22 2012-01-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剂盒
JP5520981B2 (ja) 2012-02-02 2014-06-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中間ホッパ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7378B2 (ja) * 2012-02-14 2016-04-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390602B2 (ja) * 2015-12-17 2018-09-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950225B2 (ja) * 2017-03-24 2021-10-1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組立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70977A (ja) * 1989-11-29 1991-07-24 Mita Ind Co Ltd 現像装置
JP2893858B2 (ja) * 1990-05-15 1999-05-2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剤濃度測定装置
JPH0424781A (ja) 1990-05-15 1992-01-28 Canon Inc 文書処理装置
JPH0426872A (ja) * 1990-05-22 1992-01-30 Konica Corp 現像装置
JPH04247481A (ja) 1991-02-02 1992-09-03 Fujitsu Ltd 電子写真現像装置
JP4055355B2 (ja) * 2000-11-14 2008-03-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03050500A (ja) 2001-08-07 2003-02-21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現像装置
JP3919683B2 (ja) * 2003-03-10 2007-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4614332B2 (ja) * 2004-06-18 2011-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劣化検知方法、現像剤劣化検知装置、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759287B2 (ja) * 2004-08-30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49112B2 (ja) * 2004-10-08 2009-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1440A (ja) * 2005-03-11 2006-09-21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7022B (zh) * 2009-02-17 2014-11-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46186A (zh) * 2012-02-02 2013-08-14 夏普株式会社 中间储料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246186B (zh) * 2012-02-02 2015-09-02 夏普株式会社 中间储料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15762B2 (en) 2010-05-11
CN101118403B (zh) 2010-12-15
US20080025762A1 (en) 2008-01-31
JP4633683B2 (ja) 2011-02-16
JP2008033183A (ja) 200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8403B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62810C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6372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21851A (zh) 显影剂量检测装置,显影装置,处理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76709A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2385284A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44439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2179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5298637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82718A (zh)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7324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补充方法
JP20050778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47382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856690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73074A (zh) 显影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设备和色粉供应控制方法
JP4443592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WO2022054489A1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22901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025528A (ja) 現像剤堰き止め部材、トナー濃度測定装置、攪拌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現像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107502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46466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46467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41224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3561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4168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