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4467A - 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4467A
CN101114467A CNA2007101397051A CN200710139705A CN101114467A CN 101114467 A CN101114467 A CN 101114467A CN A2007101397051 A CNA2007101397051 A CN A2007101397051A CN 200710139705 A CN200710139705 A CN 200710139705A CN 101114467 A CN101114467 A CN 101114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tegy
record
data
write strategy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9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4467B (zh
Inventor
藤田真治
高桥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4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4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4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及光盘装置。提供一种与下一代大容量光盘相对应的多参数的记录策略中,能够抑制由初始策略的偏差所引起的记录品质的偏差的记录方法。该光盘记录方法是,根据实测而决定预先在光盘中的记录数据的调制度条件,决定满足该调制度条件的初始策略,在该初始策略附近决定记录品质成为最佳的最优策略,并使用该最优策略对光盘进行记录。

Description

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及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在光盘上记录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JP-A-2003-85753(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写入策略的记录脉冲波形,是由顶部脉冲40、中间偏置部41、及尾部脉冲42的3个部分构成,而且,在这些部分以外,记录脉冲波形维持为读取功率PR的电平。在本发明的写入策略中,使用二进制的写入功率。顶部脉冲40及尾部脉冲42具有第1写入功率Ph,中间偏置部41具有第2写入功率Pm。第2写入功率Pm设定为高于读取功率PR,但低于第1写入功率Ph。”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连续的标志之间的空白短的情况下,移动其空白前后的记录标志的端部位置,能够有效地形成比实际短的标志。”
在JP-A-2000-30254(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特征为,在对于最短标志及其以外的标志使用不同的记录策略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标志的记录方法中,选择记录策略,以使包含全记录标志的抖动(jitter),或仅最短记录标志的抖动为最小的记录功率,与距最长记录标志的理论值的偏离为最小的记录功率大致相等。”
发明内容
DVD-RAM及DVD-R等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有反射率不同的第1状态与第2状态,构成为根据热的条件能够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状态变化。特别是,状态变化为可逆的光盘称为改写型盘,状态变化为不可逆的光盘称为追记型光盘。这些光盘中,使激光光束成为微细的光点而聚光于信息记录面,利用局部的能量注入进行加热,使第1状态(空白)和第2状态(标志)混合存在并形成规定的重复图案(pattern),由此对信息进行记录。在利用热的变化进行记录时存在热干涉的影响,所谓热干涉,是指在记录了某一标志时,由激光光束的注入的热发生扩散,对于前后形成的标志产生影响。定性地讲,连续的两个标志间隔,即空白的长度越短热干涉越大,长度越大热干涉越小,所以,标志记录时刻的盘温度与空白的长度相对应而产生偏差。其结果是,在标志的先头边缘也会发生与空白长度相对应的移动偏差。
一般称在照射激光光束时,使相对于时间轴的照射功率电平发生变化,为记录策略。光盘的记录特性因记录材料的物理上的各种特性、沟的形状等结构、及记录密度和记录速度等记录条件而不同,所以记录策略是掌握记录性能的重要因素,迄今为止有各种各样的记录策略。
并且,近年来,伴随着处理数据量的增加,光盘在向高密度化发展。相对于具有约700MB(Megabyte)容量的CD,包括上述DVD-RAM,正广泛应用具有约4.7GB(Gigabyte)容量的DVD,进而,正在开发并成品化能够记录2小时高精细影像的20GB以上的大容量下一代光盘。作为该下一代光盘的一例,有蓝光盘(Blu-ray Disc)(以下简称为BD)。在BD中作为光源,使用波长为405nm带(蓝紫色)的短波长的激光,并使物镜的孔径扩大为0.85。关于调制编码,采用1-7PP调制,在使数据检测窗宽度为Tw时,使标志长度及空白长度成为2Tw~8Tw,与此相对于DVD为3Tw~11Tw。(但是,作为同步用的特殊图案,在DVD中为14Tw,在BD中使用9Tw。)结果是,线方向上的最短标志及最短空白的长度,与DVD-RAM约为0.42μm相对,在BD中约为0.15μm,成为相邻接的标志及空白的物理间隔比历来的结构更为接近的结构。而且,关于轨道间隔,与DVD-RAM约为0.62μm相对,在BD中更为狭窄约为0.32μm。
在大容量下一代光盘中,由于在物理上缩小标志及空白的尺寸,使得上述由记录标志时注入的能量导致的热干涉,依赖空白长度而发生偏差的问题更为显著。在例如前空白长度为2Tw的情况、3Tw的情况、4Tw的情况、5Tw以上等数量不同时,即使是记录同样长度的标志,也会在标志的先头边缘位置产生移动偏差。因此会增加作为控制对象的可变参数,另外,必须根据前空白长度及记录标志长度使记录策略的各参数不同等,对记录策略的更详细的控制。
如上所述,在可变参数多的记录策略中,各参数的决定比以往更为重要。
一般,由于记录策略的各参数不能保证其正交性,所以在将某个参数变化为最优时,其它参数的最优值也发生变化,独立求得各参数的最优值非常困难。
而且,一般用于记录策略的评价指标的记录数据的再现抖动(jitter),仅对某一程度良好的记录数据能够进行正确测定,所以存在有作为评价指标不能发挥其功能的情况。
因此,大多数使用试误法的方法,即给予能够进行某一程度良好的记录的初始策略,决定各参数,以使小幅改变各参数同时,作为评价指标的抖动成为。或者是,如果是参数少的记录策略,则使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以往技术。
无论怎样,由于在初始策略附近决定了各参数,所以因如何施加初始策略而得到不同的结果。作为其结果,再现抖动等记录品质发生偏差,对于确保光盘装置的记录性能,或光盘装置间的兼容性,都是不适合的。认为如上述大容量下一代光盘那样,该记录品质的偏差是随着记录策略中参数的增多而显著,问题也更严重。
换一种观点,尽管历来的记录策略评价不因极小点的探索而保障最佳,但也存在有关于初始策略的决定方法未充分考虑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方法和光盘,即使是对于与下一代大容量光盘相对应的参数多的记录策略,也能够在决定各参数时抑制由于初始策略的偏差而引起的记录品质的偏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作为一例而使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构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记录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记录策略。
图2是本发明中的记录策略的参数dTtop的参照表。
图3是本发明中再现信号波形与调制度定义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8Tw标志与8Tw空白重复信号波形。
图5是本发明中初始策略的调制度条件决定时的数据记录轨道布置。
图6是本发明中初始策略的调制度条件决定时的评价用图。
图7是本发明中最优记录策略决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中光盘的区域布置。
图9是本发明中最优2Tw参数决定时的第1评价用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最优2Tw参数决定时的第2评价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追记型光盘的记录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方法中的记录策略。本实施方式中的调制符号是1-7PP调制,在使记录再现中的基准时钟的时间宽度(检测窗宽度)为Tw时,最短标志或最短空白的长度为2Tw(时间Tw的2倍),通常,最长标志或最长空白的长度为8Tw(时间Tw的8倍)。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存在同步用特殊图案,使其9Tw(时间Tw的9倍)为最长标志到最长空白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使标准再现时的基准时钟时间宽度Tw为15.15ns,记录时为相当于4倍速的3.79ns。
在对光盘施加以时间序列表示应该记录的信息的NRZI信号的情况下,由适当的信号处理电路对NRZI信号进行激光束的功率电平的时间序列变化,即变换为发光脉冲波形。
作为功率电平,设定有记录电平PW、中间电平Pm、预热电平PS、偏置(bias)电平Pb的4个电平。使光盘的记录膜在初始状态下为第1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为空白),能够通过将记录电平PW的激光束照射到记录膜而转换到第2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为标志)。中间电平Pm是与记录电平PW相等或比其低的功率电平,通过继续照射记录电平PW而能够使记录膜从第1状态转换到第2状态。预热电平PS是比中间电平Pm低的功率电平,仅在通过照射该预热电平PS的激光束而使记录膜温度上升时使用,且不能从第1状态转换到第2状态。而且,偏置电平Pb是与预热电平PS相等或比其低的功率电平。
在记录膜上形成标志时,该标志的长度为4Tw以上(即,NRZI信号的长度为4TW以上)的情况下,继续记录电平PW的照射期间,设置与标志长度相对应长度的中间电平Pm的照射期间,进而,接着设置记录电平PW的照射期间。在夹持中间电平Pm的记录电平PW的光脉冲中,称标志先头边缘侧的光脉冲为先头脉冲,称标志终端边缘侧的光脉冲为最终脉冲。
而且,在标志长度为2Tw或3Tw的情况下,不设置中间电平的照射期间,照射单一脉冲状的记录电平PW。为了方便,也称单一脉冲为先头脉冲。
在2Tw或3Tw时接着先头脉冲,在4Tw以上时接着最终脉冲,而设置偏置电平Pb的照射期间。
而且,先头脉冲之前,设置规定长度的预热电平PS的照射期间,称该照射期间的光脉冲为预热脉冲。
这里对本实施例中各脉冲的时刻(位置)及照射时间(宽度)的定义进行说明。先头脉冲的上升时刻,是以从NRZI的上升时刻开始仅经过1Tw的时刻为基准,并先行位移时间dTtop的时刻。而且,在对于该基准时刻仅经过位移时间dTtop而上升的情况下,具有负的值。而且,使先头脉冲的照射时间Ttop为从先头脉冲的上升时刻开始到下降时刻为止的时间。另一方面,最终脉冲的下降时刻,是以从NRZI的下降时刻仅先行1Tw的时刻为基准,并仅先行位移时间dT1p的时刻。而且,在对于该基准时刻仅经过位移时间dT1p而下降的情况下,具有负的值。另外,最终脉冲的照射时间T1p是从最终脉冲的上升时刻开始到下降时刻为止的时间。预热脉冲的上升时刻,即冷却的终了时刻,是以NRZI的下降时刻为基准,仅先行了位移时间dTs的时刻。另外,与dTtop、dT1p同样,在对于该基准时刻仅经过位移时间dTs而上升的情况下,具有负的值。
在本发明中,dTtop、Ttop、dT1p、T1p、dTs的各值,定义为对于基准时钟Tw的线性项与非线性项的和,例如dTtop由下式定义。
dTtop=a·Tw/n+b·t
式中n是规定的整数,Tw/n表示脉冲分辨率。t是与Tw无关的规定的时间。而且,a及b是各项的系数,这里取整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仅由线性项定义,n为16。但是,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相反,也可以仅由非线性项定义,也可以是由线性项与非线性项的和定义的参数和,与仅线性项的参数的混合存在。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应对上述热干涉的问题,对于dTtop及Ttop,与前空白长度和记录标志长度的组合相对应,可定义为不同参数。具体地,如图2所示参照表,将前空白分类为2Tw、3Tw、4Tw~9Tw的3类,将记录标志分类为2Tw、3Tw、4Tw、5Tw~9Tw的4类,而成为与12个组合相对应的参数。而且,在图2中表示的是dTtop的一例,但对于Ttop也是同样。
另外,对于dT1p及T1p,将记录标志分类为4Tw和5Tw~9Tw的2类,而成为各自不同的参数,对于dTs,将记录标志分类为2Tw、3Tw、4Tw、5Tw~9Tw的4类,而成为各自不同的参数。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前空白和记录标志的组合,也可以使前空白为2Tw、3Tw、4Tw、5Tw~9Tw的4类,使记录标志为2Tw、3Tw、4Tw~9Tw的3类的组合,或使前空白和记录标志各自为3类的组合及4类的组合。一般,分类数目越多,越能够进行精密的控制,另一方面,分类数目越少,参数信息及为了储存该参数信息的盘上及盘装置上的记忆区域越小,所以,作为系统全体,进行适当的选择即可。
在本发明中,作为记录策略的必要条件而规定调制度。这里,所谓调制度,是指在图3所示的再现信号波形中,8Tw的信号振幅(8Tw空白的信号电平18H与8Tw标志的信号电平18L的差)相对于反射率成为最高的8Tw空白的信号电平18H(与未记录电平大体一致,称为镜面电平)的比,并由下式定义。
(18H-18L)/18H
以下对本发明中的初始策略的调制度条件的决定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记录8Tw的重复图案,先临时决定8Tw的记录策略的各参数。由于前空白与标志的组合为1类,所以作为参数,dTtop、Ttop、dT1p、T1p、dTs为各1个,与Pw、Pm、Ps、Pb的合计为9个。其中,dTtop、Ttop、T1p、dTs、Pw、Ps、Pb为固定值,例如,dTtop=8/16Tw、Ttop=20/16Tw、T1p=16/16Tw、dTs=0/16Tw、Pw=9mW、Ps=0.3mW、Pb=0.3mW。这里,Ps=Pb意味着没有预热,dTs可以不确定。对于dTtop、Ttop及T1p,优选决定为,对于激光的上升/下降时间能够确保充分的脉冲宽度,同时在使用同样的值设定4Tw的记录策略时,能够考虑中间电平Pm的照射时间不会过短。而且,对于Pw,虽然上述Ttop、T1p等参数值必须与盘的记录感度及记录速度相兼容,根据每个条件而实际记录确认调制度,由试误法决定是否为适当的记录功率,但在该阶段,使用其它盘的经验值而大体决定的值就已经足够。
使Pm为可变参数。例如可以设定为Pw的0.5倍、0.6倍、0.7倍、……1倍等,在本实施例中初始为Pw的0.5倍。关于dT1p,如下所述根据Pm进行设定,在初始时例如为0/16Tw。
在上述临时决定了各参数的记录策略中,将8Tw的标志与空白的重复图案记录在盘中。在记录的数据的再现信号振幅明显小的情况下,重新设定增大Pw,在发现镜面等级(mirro level)低下的情况下,重新设定减小Pw,使Pw成为适当的值。
接着,由重新设定为适当的Pw值后的记录策略,在盘上记录8Tw的重复图案,如图4所示,对以8Tw标志的信号电平和8Tw空白的信号电平的中间电平为阈值的标志期间与空白期间的比进行测定,由此求得标志长度和空白长度的比。变更dT1p,同时重复记录和测定,以使标志长度与空白长度的比大致为1。在标志长度相对空白长度短的情况下,使dT1p向负方向移动,延长中间功率的照射期间,反之,在标志长度相对空白长度长的情况下,使dT1p向正方向移动,缩短中间功率的照射期间,由此调整记录标志长度。
或者,在AC结合的信号波形中,决定dT1p,以使标志侧的信号振幅与空白侧的信号振幅大致一致。
按照以上的顺序,使标志长度与空白长度大致一致的8Tw的重复图案,由图5所示的轨道布置进行记录。就是说,从轨道1到轨道5为止进行连续记录,使轨道6为未记录,在轨道7和轨道8上进行连续记录。
使用光谱分析器测定轨道3的信号电平。该信号电平称为8Tw载波电平。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标准再现时1Tw为15.15ns,所以8Tw的重复图案的频率为4.125MHz。
另外,在未记录轨道的轨道6中,与轨道3同样,测定4.125MHz的信号电平。这里所观测的信号主要是在两侧相邻的轨道5和轨道7上记录的信号的串扰(crosstalk),该信号电平称为8Tw串扰电平。
再次回到轨道3,这次使用示波器测定上述调制度。
接着,再将Pm设定为Pw的0.6倍,将8Tw的重复图案记录在盘上,决定dT1p,以使标志长度与空白长度大致一致。由上述规定的轨道布置进行记录,测定载波电平、串扰电平和调制度。进一步将Pm变更为Pw的0.7倍、0.8倍……,重复一系列的动作。
对每个的Pm每个设定值,与测定值相对由下式进行计算,求得评价指标α。
α=k*C-CT
在该算式中,C表示8Tw载波电平,CT表示8Tw串扰电平。k是用于对C和CT的记录品质造成的影响的差异进行补偿的重复(重叠)系数,在本实施例中k=4。该算式是用于计算评价指标α的一例,也可以使用由C和CT计算α的其它式子。
由于由Pw的设定值而能够测定的调制度的范围有差异,所以在更适合的范围内变更Pw的设定值,将上述一系列的动作,即将Pm设定为数个值,对于各个值决定dT1p,以使8Tw的重复图案的标志长度与空白长度大致一致,测定载波电平、串扰电平和调制度。
如图6所示,使各Pw、Pm中的调制度的测定结果为X轴,上述评价指标α为Y轴进行制图。
在图6中,评价指标α在调制度为61~64%上表现峰值,在60%以下表现向左下的下降倾向,在67%附近表现饱和特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决定将评价指标α成为峰值的61~65%的范围作为初始策略的调制度的必要条件。
接着,作为初始策略决定各参数。如上所述,必须决定的参数有,关于功率的4个:Pw、Pm、Ps、Pb,关于发光定时,dTtop和Ttop与前空白和记录标志的组合相对应,各自12个,dT1p和T1p与记录标志相对应各2个,dTs与记录标志相对应为4个,合计36个参数。
首先,将上述评价指标α成为最大的记录策略中的Pm的值,作为初始策略的Pm的暂定值,在本实施例中为5.5mW。而且,Pb与再现功率相同,为0.3mW。
对于4Tw及5~9Tw的记录标志的dTtop、Ttop、dT1p、T1p,为上述8Tw重复图案记录中使用的值的任意一个。而且,在该阶段,与前空白长度的分类无关,为相同的值。这里对于4Tw,在中间功率的照射时间短、例如不能确保0.5Tw以上的情况下,对于4Tw的Ttop及T1p,设定比5~9Tw的Ttop及T1p更小的值。或者,也可以对于5~9Tw,也再次将Ttop及T1p设定为小的值。
在确保全标志及全空白的记录品质中,最短标志及最短空白的记录品质(抖动)具有支配性的作用,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2Tw为最短,所以确保2Tw标志及2Tw空白的记录品质特别重要。因此对关于2Tw的记录策略的参数,在初始阶段不限于1个,优选设定n个基准,进行记录品质的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将2Tw的记录标志的顶部脉冲宽度Ttop,关于余热量的dTs及Ps,设定为各3个基准。例如,使Ttop的第1基准为16/16Tw,第2基准为20/16Tw,第3基准为24/16Tw,使dTs和Ps的组合的第1基准为-24/16Tw和0.3mW,第2基准为-24/16Tw和2mW,第3基准为-8/16Tw和2mW,合计9个基准。
以下,对使Ttop、dTs及Ps各个为上述第1基准进行说明。
对于2Tw的记录标志的dTtop,在该阶段与4~9Tw的记录标志的dTtop为相同的值,在本实施例中为8/16Tw。反之,对于4~9Tw的dTs,与2Tw的记录标志的dTs为相同的值,在本实施例中为-24/16Tw。
对于3Tw的记录标志的dTtop与dTs,也与其它的记录标志为同样的值。对于Ttop,2Tw中参照记录标志的Ttop,例如为仅大1Tw(32/16Tw)的值。
在该阶段,临时决定除Pw之外的参数。但是,各记录标志的Ttop和dTtop,与前空白的长度的分类无关,为相同的值。
这里任意设定Pw,例如为上述串扰测定时使用的值,在盘中记录1轨道的随机数据。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再现,测定调制度和不对称(asymmetry)。不对称是将最短标志和最短空白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为2Tw)的平均电平,与长标志和长空白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为8Tw)的平均电平的偏差,利用长标志和长空白信号振幅标准化后的信号评价指标,由下式定义。
[(I8H+I8L)/2-(I2H+I2L)/2]/(I8H-I8L)
这里I8H和I8L是上述各个8Tw空白的信号电平和8Tw标志的信号电平,I2H和I2L同样,是各个2Tw空白的信号电平和2Tw标志的信号电平。
在不对称为正且很大的情况下,再次将Pw设定得较小,为负且很大的情况下,再次将Pw设定得较大,重复随机图案的记录、再现及测定,直到不对称在适当的范围的0附近,而决定Pw。另外,确认调制度在上述初始策略的必要条件的范围内。
接着利用由上述顺序决定的Pw,在盘上记录1轨道的随机数据,再现该记录数据,测定以时钟为基准的各标志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偏差量。此时,如上所述,将前空白分类为2Tw、3Tw、4Tw~9Tw的3类,将记录标志分类为2Tw、3Tw、4Tw、5Tw~9Tw的4类,对于每个各前空白和记录标志的组合测定该偏差量。
对于4~9Tw的前边缘的偏差,调整dTtop和Ttop。在以时钟为基准超前的情况下,对是否使dTtop的设定值向负方向移动,是否使Ttop减小,二者进行组合。反之,在对于时钟延迟的情况下,对是否使dTtop的设定值向正方向移动,是否使Ttop增大,二者进行组合。
对于4~9Tw的后边缘的偏差,调整dT1p和T1p。在以时钟为基准超前的情况下,对是否使dT1p的设定值向负方向移动,是否使T1p增大,二者进行组合。反之,在对于时钟延迟的情况下,对是否使dT1p的设定值向正方向移动,是否使T1p减小,二者进行组合。
对于2Tw及3Tw的前边缘的偏差,调整dTtop。与4Tw~9Tw的情况相同,在以时钟为基准超前的情况下,使dTtop的设定值向负方向移动,反之在延迟的情况下,向正方向移动。
对于3Tw的后边缘的偏差,调整Ttop。在以时钟为基准超前的情况下使Ttop增大,反之,在延迟的情况下使Ttop减小。
对于2Tw的后边缘的偏差,相对地移动3Tw~9Tw的后边缘而进行调整。就是说,在相对于时钟超前的情况下,认为2Tw的标志相对较短,所以调整上述各参数,以使3Tw~9Tw的标志变短。反之,在相对于时钟延迟的情况下,认为2Tw的标志相对较长,所以调整上述各参数,以使3Tw~9Tw的标志变长。
或者是,也可以是不测定各标志边缘的偏差量,而测定各标志长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参数与标志长度测定结果的对应关系不明确,所以尽管各参数的调整中试误法的要素增加,但能够实现测定自身的简便。
由以上的顺序,使2Tw~9Tw的各记录标志长度及空白长度与理论值大致一致,调整至可进行抖动测定的程度。另外,能够实现使不对称为适当的范围,调制度满足上述条件。将该阶段的记录策略作为初始策略。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将没有使2Tw参数为最优化的阶段中的该初始策略,称为局部初始策略。
接着,对关于功率的各参数,即Pw、Pm、Ps进行微调整,对上述标志边缘偏差的调整残留进行补偿。以初始策略的参数为中心,以小步幅使Pw、Pm、Ps增减,在各条件下在盘上记录随机信号,再现记录的数据,并测定抖动。求出抖动成为最小的Pw、Pm、Ps。
而且,对于有关脉冲定时的各参数,dTtop、Ttop、T1p、dT1p及dTs进行微调整,求出局部初始策略附近的最优策略。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将与该局部初始策略相对应的该最优策略,称为局部最优策略。
利用该局部最优策略在3轨道以上的连续轨道上记录随机数据,对在两侧具有记录数据的轨道进行再现,测定抖动、不对称及调制度。
而且,如上所述,优选有关2Tw的参数设置多个基准,利用各个基准设定局部策略,求出各局部初始策略附近的局部最优策略,并对利用各局部最优策略的记录品质进行比较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记录品质的指标,是使用上述在两侧具有记录数据的轨道的再现抖动,示例如,将横轴上2Tw脉冲宽度Ttop与纵轴上该再现抖动做成图表的图9,以及将横轴上作为余热量的(dTs+32/16)*Ps与纵轴上该再现抖动做成图表的图10。图9、图10中都总体表示了二次近似曲线。再现抖动成为最小处,在图9中是Ttop为19/16Tw~20/16Tw附近,在图10中是余热量为22/16Tw·mW~30/16Tw·mW附近。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最优2Tw参数决定为Ttop=20/16Tw、dTs=-18/16Tw、Ps=2mW。
而且,作为记录品质的指标,有各标志长度及空白长度,不对称及调制度,而且还有相对于记录功率变动的再现抖动的变化量,相对于脉冲宽度变动再现抖动变化量等各种策略界限(margin),或者是,为了抑制激光源的最大发光功率而优选记录功率Pw很小等各种条件,所以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决定。
使用基于上述比较验证结果而决定的2Tw的最优参数,再次决定初始策略,求出该初始策略附近的最优策略,而用作该盘的最优策略。
或者是,如果已知该盘和记录膜特性等类似的盘的最优策略,则可用在有关2Tw的参数上,并决定初始策略,期待得到大致良好的特性。
这里,使用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以上详细说明的本实施例的记录策略的决定方法进行整理。
首先,作为步骤1,由8T重复信号的载波电平与串扰电平的测定结果而决定初始策略的调制度条件。接着,作为步骤2,对关于2Tw的参数值进行n基准定义。作为步骤3,决定与上述各基准相对应的局部初始策略,作为步骤4,决定该局部初始策略附近的局部最优策略。该步骤3与步骤4在上述各基准中变更2Tw的参数值并重复n次。作为步骤5,对利用上述各基准的局部初始策略附近的局部最优策略进行比较验证,决定最优2Tw参数。在步骤6中,与步骤3同样,决定利用该最优2Tw参数的局部初始策略,在步骤7中,与步骤5同样,决定该初始策略附近的最优策略。而且,将利用该步骤7决定的记录策略作为该盘的最优策略。
另外,本发明中的光盘,将利用以上所述的顺序而得到的该盘的最优策略,作为一个盘信息而储存到该盘的控制数据区域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控制数据区域与用户能够自由记录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有分开,配置在最内周的导入(lead in)区域。另外,根据轨道振摆(wobble)的形式,与地址信息一起在盘的全面上作为盘信息而重复记录。而且,预先定义控制数据的规定比特,以使其与记录策略的各参数相对应。
在该控制数据区域内作为盘信息而记录的记录策略,虽然有例如对每个记录速度进行多次记录的情况,但在本发明的光盘中,这些多个记录策略中使至少一个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序而决定的。
而且,控制数据区域也可以配置在最外周的导出区域上。
光盘装置再现本发明的光盘,作为盘信息而读出上述控制数据的规定的比特信息,由此取得该盘的最优策略的各参数值。该光盘装置以该最优记录策略作为初始策略,如上所述调整各参数,重新取得该初始策略附近的最优策略。
例如由光点的像差性能及激光的上升及下降性能等,主要由光拾取器的个体差所引起,在光盘装置之间记录策略的最优参数不同的情况,但是光盘装置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抑制装置间记录品质的偏差。另外,对每个光盘装置中决定初始策略进行比较,能够使至决定记录策略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以及光盘的试写区域的使用量降低。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对作为长标志的记录策略而包含照射Pw的先头脉冲及最终脉冲的所谓城堡(castle)型的策略进行的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对于作为Pw的照射脉冲仅包含先头脉冲的所谓“L”型策略,及作为Pw的照射脉冲在先头脉冲以外包含梳状脉冲的所谓多脉冲型的策略,也利用大致同样的顺序,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11)

1.一种记录策略决定方法,是在将激光照射在光盘上并记录数据时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决定在将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上时的数据的调制度条件;
第2步骤,决定满足所述调制度条件的第1策略;以及
第3步骤,在所述第1策略附近,测定记录品质,并决定第2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步骤中,将规定长度的标志及空白的重复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上,
再现该数据,测定所述数据的信号电平和串扰电平及调制度,根据该测定结果而决定所述调制度条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步骤中,决定有关最短标志记录的记录策略的参数,并将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中,
再现该数据,测定不对称及标志边缘位置或标志长度,根据该测定结果而决定所述第1策略的各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步骤中,由多个基准决定有关最短标志记录的记录策略的参数,
在所述第3步骤中,在所述多个基准的各基准上测定记录品质,根据该测定结果而决定第2策略。
5.一种光盘记录方法,是在将激光照射在光盘上并记录数据时的光盘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决定在将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上时的数据的调制度条件;
第2步骤,决定满足所述调制度条件的第1策略;以及
第3步骤,在所述第1策略附近,测定记录品质,并决定第2策略,
使用由所述第1到第3步骤决定的所述记录策略。
6.一种光盘,是将推荐记录策略的信息预先记录在规定的控制数据区域上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荐记录策略使用如下步骤来决定:
第1步骤,决定在将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上时的数据的调制度条件;
第2步骤,决定满足所述调制度条件的第1策略;以及
第3步骤,在所述第1策略附近,测定记录品质,并决定第2策略。
7.一种光盘装置,是对将推荐记录策略的信息预先记录在规定的控制数据区域上的光盘,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荐记录策略使用如下步骤来决定:
第1步骤,决定在将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上时的数据的调制度条件;
第2步骤,决定满足所述调制度条件的第1策略;以及
第3步骤,在所述第1策略附近,测定记录品质,并决定第2策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步骤中,由多个基准决定有关最短标志记录的记录策略的参数,
在所述第3步骤中,在所述多个基准的各基准上测定记录品质,根据该测定结果而决定第2策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步骤中,决定有关最短标志记录的记录策略的参数,并将数据记录在所述光盘中,
再现该数据,测定不对称及标志边缘位置或标志长度,根据该测定结果而决定所述第1策略的各参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步骤中,由多个基准决定有关最短标志记录的记录策略的参数,
在所述第3步骤中,在所述多个基准的各基准上测定记录品质,根据该测定结果而决定第2策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步骤中,由多个基准决定有关最短标志记录的记录策略的参数,
在所述第3步骤中,在所述多个基准的各基准上测定记录品质,根据该测定结果而决定第2策略。
CN2007101397051A 2006-07-28 2007-07-27 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及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44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5556 2006-07-28
JP2006205556 2006-07-28
JP2006205556A JP4539615B2 (ja) 2006-07-28 2006-07-28 記録ストラテジ決定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4467A true CN101114467A (zh) 2008-01-30
CN101114467B CN101114467B (zh) 2010-06-09

Family

ID=3898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970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4467B (zh) 2006-07-28 2007-07-27 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及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924668B2 (zh)
JP (1) JP4539615B2 (zh)
CN (1) CN101114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0810A1 (ja) * 2007-01-22 2008-07-31 Nec Corporation 記録ストラテジ調整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WO2008139714A1 (ja) * 2007-05-08 2008-11-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方法、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JP2008294913A (ja) * 2007-05-28 2008-12-04 Panasonic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491754B2 (ja) * 2008-02-07 2010-06-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補正量算出方法
JP2012185875A (ja) * 2011-03-04 2012-09-2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記録ストラテジー生成方法、及び記録ストラテジー生成用プログラム
US8809897B2 (en) 2011-08-31 2014-08-19 Micron Technology, Inc. Solid state transducer devices, including devices having integrat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6747A (en) * 1994-08-26 1997-12-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recording using dual optical sources and an induced shift in media absorption
JP3708713B2 (ja) 1998-07-08 2005-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装置
KR100339478B1 (ko) * 1999-09-18 2002-05-31 구자홍 광 기록매체의 최적 기록장치 및 기록방법
JP4560251B2 (ja) 2001-09-10 2010-10-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US7038982B2 (en) * 2001-09-27 2006-05-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recording device for selecting an optimized write strategy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use by the method
JP3851886B2 (ja) 2002-05-27 2006-11-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3753104B2 (ja) 2002-07-10 2006-03-08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166111A (ja) * 2003-11-28 2005-06-2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JP3907639B2 (ja) * 2004-05-10 2007-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US7397740B2 (en) * 2004-11-26 2008-07-08 Mediatek Incorpor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device capable of selecting a write strategy applied to an optical disc
US20090296551A1 (en) * 2004-12-20 2009-12-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ition shift timing for optical signal
CN101203910A (zh) * 2005-03-15 2008-06-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用于在光学记录载体上记录数据的写策略参数以及用于确定用于从光学记录载体读出数据的读参数的装置和方法
WO2006109230A2 (en) * 2005-04-15 2006-10-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cording system for setting write strategy
US20060239166A1 (en) * 2005-04-20 2006-10-26 Chih-Ching Yu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write strategy
US7864642B2 (en) * 2005-05-09 2011-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optimizing a write strategy based on an adaptive write strategy study and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70008850A1 (en) * 2005-07-06 2007-01-11 Yukihisa Nakajo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cally recording data
TWI305352B (en) * 2005-08-18 2009-01-1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optimizing write parameter and recording device for optical storage medium
US20070047417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write strategy parameters by adopting different adjustment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quality indices
US8279733B2 (en) * 2005-08-31 2012-10-02 Mediatek Inc. Dynamic write strategy mod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778132B2 (en) * 2005-08-31 2010-08-17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write strategy parameters using two-stage adjustment
US7916603B2 (en) * 2005-08-31 2011-03-29 Ricoh Company, Ltd. Phase-chang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390160A (zh) * 2006-02-20 2009-03-18 株式会社理光 用于确定最佳激光束功率的方法和光记录媒体
US7577068B2 (en) * 2006-04-18 2009-08-18 Mediatek Inc. Dynamic write strategy mod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250921A1 (en) * 2007-04-05 2008-10-16 Claude Cordell E Strok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reciprocating pumps
US7751290B2 (en) * 2007-10-04 2010-07-06 Lite-On I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rite strategy parameter values for writing data on an optical dis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39615B2 (ja) 2010-09-08
JP2008034017A (ja) 2008-02-14
CN101114467B (zh) 2010-06-09
US20110158071A1 (en) 2011-06-30
US8228769B2 (en) 2012-07-24
US20080025179A1 (en) 2008-01-31
US7924668B2 (en) 2011-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2295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114467B (zh) 记录策略决定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及光盘装置
JP4324230B2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1335018B (zh) 试写方法
US8085638B2 (en) Test-write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840713B (zh) 光信息记录再生方法、装置以及介质
US7606126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20070297309A1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US73760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KR100607948B1 (ko) 광 기록매체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JP2004185796A (ja) 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US7173893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to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4390652B2 (ja) 光情報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装置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WO2011111366A1 (ja)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US2007018328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marks in an information layer of an optical record carrier
JP4530090B2 (ja) 試し書き方法、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KR100607973B1 (ko) 광 기록매체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장치
JP4431827B2 (ja)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記録パワー決定方法
KR100790987B1 (ko) 광정보기록장치 및 광정보기록방법
CN101359482A (zh) 光盘记录方法、光盘记录再生装置及光盘
JP2005004809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KR20060063840A (ko) 광 기록매체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08034042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記録条件設定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2203375A (ja) 光記録媒体のための時間軸変動分抽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8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