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2499A -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 Google Patents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2499A
CN101112499A CNA2007100451330A CN200710045133A CN101112499A CN 101112499 A CN101112499 A CN 101112499A CN A2007100451330 A CNA2007100451330 A CN A2007100451330A CN 200710045133 A CN200710045133 A CN 200710045133A CN 101112499 A CN101112499 A CN 101112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rhinitis
radix
add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45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1752C (zh
Inventor
孙月英
王军平
刘鑫荣
周琦
王红漫
李小莉
马骏
辛俐华
陈俊
卢昌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li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ongli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ongli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ongli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045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175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12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2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17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175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该制剂由苍耳子、辛夷、白芷、野菊花、五味子、荆芥、桔梗、防风、甘草、黄柏、知母、连翘、麻黄和细辛等十四味中药原料组成。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显示其对治疗急慢性鼻炎安全有效。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由于世俗的观念认为鼻炎不算病而延误治疗。在医学界又因其病小无人愿意深入研究,以致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然而鼻为呼吸系统的重要门户,人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并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常期患有鼻炎还可引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给人们带来了烦恼,往往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当鼻炎发作时,产生的症状会使人寝食不安,因而对于鼻炎的治疗是人们研究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鼻炎治疗药多以化学药物为主,如:减冲血剂、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滴鼻剂、喷雾剂等,但是这些药品往往是治表,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而且会引起鼻、喉部干燥、刺激,鼻腔毛细血管脆性引起鼻腔经常出血,甚至出现药物性鼻炎。因此,寻求能治表兼治本,表本兼顾的中药成了关注的研究课题,一些治疗鼻炎的纯中药制剂或中西药结合的鼻炎药也应运而生,但是这些药物的应用或是效果不理想或是其中的化学药品引起全身性的副作用。因此,寻求更合理有效的中药制剂是具有实用意义的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一种更有效的、几乎没有副作的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各中药原料按下列重量百分配比:
苍耳子3.9%~74.7%,辛夷0.4%~7.5%,白芷0.6%~11.2%,野菊花0.4%~7.5%,五味子0.4%~7.5%,荆芥0.4%~7.5%,桔梗0.6%~11.2%,防风0.4%~7.5%,甘草0.8%~14.9%,黄柏0.6%~11.2%,知母0.4%~7.5%,连翘0.8%~14.9%,麻黄0.2%~3.7%,细辛0.2%~3.7%。
本复方为风邪袭肺、风热蕴肺致上犯鼻腔之证而设。鼻腔之证,变数较多,急慢性鼻炎,即为伤风鼻塞、鼻窒。病变部位以鼻腔为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风热候”说“若腠理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七八日微有青黄脓涕如弹丸大,从口鼻内出……”,指出急性鼻炎的病变过程;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首次指出“鼻窒,窒,塞也。火主真膹肿胀,故热客阳明而鼻中真膹则窒塞也……盖阳气盛于上,而侧卧则上窍通利而下窍闭塞者,谓阳明之脉左右相交,而左脉注于右窍,右脉注于左窍,故风热郁结,病偏于左则右窍反塞之也。”描述了左右交替鼻塞的机理;明·王节斋在其《明医杂著》卷三说:“鼻塞不闻香臭,或但遇寒月多塞,或略感风寒便塞,不时举发者……此是肺经素有火邪,火郁甚则喜得热而恶见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发也。”阐明了慢性鼻炎的病因。
风寒犯肺,郁而化热,或风热袭肺,上侵头面,鼻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浊涕、头痛;伏火蕴结于肺,邪毒移于鼻窍,可见鼻气热、鼻粘膜红肿、鼻内灼热干燥感;气血郁滞鼻窍,故下鼻甲肿胀;肺失肃降,肺津化浊与热邪相合,故见涕粘黄;热邪内蕴,可同时伴舌红、苔黄、脉滑或数等症。此治宜祛风宣肺通窍,清热解毒排脓。
本复方用苍耳子、防风等辛散祛风,芳香通窍之品,通鼻窍、祛风邪,利头目,又用连翘、野菊花清热解毒,去胸中蕴热,同为方中君药;以辛夷、麻黄、荆芥助苍耳子、防风宣肺祛风,通窍散邪,又以细辛、白芷、桔梗宣肺利气,消肿排脓,清利头面,排脓涕、止头痛,共同辅助君药,作为臣药;以黄柏、知母、清热润燥,防肾阴亏惫,虚火上炎,以五味子收敛之性,宣中有敛,散中有收,防麻黄等宣通太过,能祛邪而不伤正,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其为使药。全方配伍治则明确,用药攻守兼备,共奏宣肺祛风、通窍止痛、清热解毒、排脓止涕之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提取
(1)取麻黄、知母、五味子,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混合均匀,按重量/体积比,先用加入1倍量的60%乙醇混均,在罐内湿润4小时,再用4倍量的60%乙醇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2倍量温水洗涤一次,滤过,洗液与渗滤液合并,沉降滤清,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材与药液体积之比为1.7g∶1ml得A液;
(2)取野菊花、细辛、荆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混合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按重量/体积比,第一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得B液;
(3)苍耳子、防风、连翘、甘草和黄柏(总量的18%),按重量/体积比,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分别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离心过滤,浓缩,得C液;
(4)取上述A、B、C液合并,继续浓缩至药材与药液体积之比为7g∶1ml,相对密度1.20~1.26(两倍稀释法测),即得浸膏;
(5)取辛夷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按重量/体积比,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两倍稀释法测),喷雾干燥得辛夷粉;
(6)取黄柏(总量的82%)、桔梗、白芷、辛夷粉粉碎混合,再按粉碎混合物总量计,加入21%的蔗糖和21%的碳酸钙粉碎的细粉,过100目筛,置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细粉;
(三)灭菌
将步骤(6)细粉装入洁净布袋中,用环氧乙烷灭菌;
(四)制备颗粒
取步骤(三)灭菌后细粉置制粒机中,另取步骤(4)浸膏按10∶1比例用水稀释作为粘合剂,干配时按颗粒总量计,加入1%硬脂酸镁,喷入0.15%辛夷油和0.05%的混合油,制备颗粒;
(五)制成制剂
步骤(四)的颗粒与药用辅料制成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可与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口服片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或散剂等。
本发明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祛风宣肺、通窍和清热解毒之功效,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如下:
一、病例来源:全部病例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等。医院中医科、耳鼻喉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鼻渊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所选观察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之间。
二、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经耳鼻喉科检查,有鼻腔粘膜充血、鼻甲肿胀(肥厚)及粘脓性分泌物等症,符合急慢性鼻炎或急慢性鼻窦炎诊断者。同时符合中医辨证属急性鼻渊①外邪犯肺证(鼻涕粘白量多,鼻塞时作,嗅觉减退,鼻甲粘膜红肿,前额或颧骨部疼痛,发热恶寒,咳嗽咽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浮)②肺经炽热证(鼻涕稠黄,不易擤出,鼻甲粘膜红赤,头额胀痛,鼻塞不通,发热口渴、咳嗽痰黄,舌质红赤,苔黄,脉洪大而数);慢性鼻渊辨证标准①胆腑郁热证(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持续不愈,鼻塞,嗅觉障碍,头痛头晕,鼻甲粘膜红肿,口苦咽干,目眩心烦,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脉弦数。)②肺脾气虚证(鼻涕粘白而量多,鼻塞或轻或重,每遇风冷加重,嗅觉障碍,鼻甲粘膜淡红,肿胀,头重头昏,咳嗽痰稀,气短懒言,食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所观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鼻炎片组)304例,对照组(藿胆丸组)10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种分布和中医辨证分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见表1-3)
表1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情况比较
组别 总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
  男   女
  鼻炎片组藿胆丸组     304100     18663     11837     24.6723.47     1.281.23
注:组间比较,P>0.05
表2  两组病例西医病种分布情况比较
组别 总例数 急性鼻炎     急性鼻窦炎 慢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鼻炎片组藿胆丸组     304100     7325     7224     7624     8327
注:组间比较,P>0.05,两组间病种分布无显著性差别。
表3    两组病例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比较(X2)
  组别 总例数     急性鼻渊     慢性鼻渊
    外邪犯肺证(%)   肺经炽热证(%)   胆腑郁热证(%)   肺脾气虚证(%)
  鼻炎片组藿胆丸组     304100     90(29.6)29(29.0)     55(18.1)20(20.0)     85(28.0)31(31.0)     70(23.0)20(20.0)
注:组间比较,P>0.05,两组间中医分型无分布差别。
三、病例选择标准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1)急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
①有急性鼻炎、流感或急性感染性疾病史;
②有全身不适、关节酸痛、精神不振、发热恶寒等症状;
③鼻塞、嗅觉减退,鼻内有大量粘脓性或脓性分泌物,头痛可出现在前额,眉间或枕部,窦腔局部疼痛;
④鼻腔检查: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中鼻道及嗅裂有脓性分泌物溢出,鼻窦区有压痛;
⑤X线检查:呈炎性改变征象;
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2)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
①有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史;
②长期鼻塞,流粘脓或脓涕,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嗅觉减退或消失;
③鼻腔检查:鼻粘膜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肿大或息肉样变,病窦相应的鼻道内有粘脓涕;
④X线检查:窦腔模糊、混浊、密度增高、粘膜肥厚或有液面;
⑤穿刺或导管冲洗有脓液溢流。
2、中医辨证标准
(1)急鼻渊辨证
①外邪犯肺证
鼻涕粘白量多,鼻塞时作,嗅觉减退,鼻甲粘膜红肿,前额或颧骨部疼痛,发热恶寒,咳嗽咽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②肺经炽热证
鼻涕稠黄,不易擤出,鼻甲粘膜红赤,头额胀痛,鼻塞不通,发热口渴、咳嗽痰黄,舌质红赤,苔黄,脉洪大而数。
(2)慢鼻渊辨证标准
①胆腑郁热证
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持续不愈,鼻塞,嗅觉障碍,头痛头晕,鼻甲粘膜红肿,口苦咽干,目眩心烦,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肺脾气虚证
鼻涕粘白而量多,鼻塞或轻或重,每遇风冷加重,嗅觉障碍,鼻甲粘膜淡红,肿胀,头重头昏,咳嗽痰稀,气短懒言,食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3、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4、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
②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③鼻息肉、鼻部恶性肿瘤患者;
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治疗方法
一、观察指标
(一)安全性指标:血常规(RBC、HB、WBC、N)、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
(二)疗效性指标: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鼻塞,流浊涕、嗅觉障碍、头痛(胀)、发热、鼻粘膜肿胀、舌象、脉象等。
(三)X线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对慢性鼻窦炎病例检查)。
(4)服药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或皮肤反应)。
二、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鼻渊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等标准。
(一)急性鼻渊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10天以内主要症状减轻2/3,大部分体征消失;
②有效:10天以内主要症状减轻1/3,部分体征消失;
③无效:用药10天,未达有效标准。
(二)慢性鼻渊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30天以内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2/3;
②有效:治疗30天以内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1/3;
③无效:治疗30天,未达有效标准。
(三)症状体征轻重程度分级
症状或体征明显者为重度(+++);症状或体征明显者为中度(++);症状体征不明显者为轻度(+)。治疗后由+++→+、++→0等改善定为II级(显效);治疗后由+++→++、++→+或+→0等改善定为I级(有效);治疗后原有症状体征较治前无改变为0级(无效)。
三、服药方法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鼻渊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病例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选择病例,纳入观察病例先停用其它治疗鼻炎药,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一)治疗组:①受试药物:鼻炎片
来源:武汉市中联制药厂
规格:0.5克/片
批号:000601
保存条件: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②给药方案
剂量:一次2片,一日3次
疗程:急性鼻渊10天,慢性鼻渊30个月
用法:口服
(二)对照组:①受试药物:藿胆丸
来源:广州市花城制药厂
规格:36克/瓶
批号:990205
保存条件:密封,防潮。
②给药方案
剂量:一次6克,一日2次
疗程:急性鼻渊10天,慢性鼻渊30个月
用法:口服
治疗前后每例病人均观察安全性观测项目,临床观察期间停用其它治疗药。患者每周复诊一次,记录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关用药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有关检查指标。
治疗结果
统计处理方法:等级分组资料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一、两组总临床疗效比较
鼻炎片组(治疗组)改善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其显效154例,占50.66%,有效115例,占37.78%,无效35例,占有11.51%,总有效率为269例,占88.84%;藿胆丸(对照组)相应为显效44例(44.0%),有效40例(40%),无效16例(16.0%),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急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总疗效比较(X2)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鼻炎片组藿胆丸组     304100   154(50.66)44(44.00) 115(37.83)40(40.00)   35(11.51)16(16.00) 269(88.48)84(84.00)
注:两组比较P>0.05。
二、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比较分析
经两组药物治疗后鼻塞、流浊涕、嗅觉障碍、头痛(胀)发热鼻粘膜红肿等主要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见表5
表5对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疗效比较(X2)
组别 主要症状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鼻炎片组 鼻塞鼻流浊涕嗅觉减退头痛(胀)发热鼻粘膜红肿   30430024219671258   109(35.83)95(31.67)56(23.14)35(17.86)20(28.16)63(24.14)   125(57.57)176(58.67)124(51.24)119(60.71)44(61.97)174(67.44)     20(6.58)29(9.67)62(25.62)42(21.43)7(9.86)21(8.14) 284(93.42)271(90.33)180(74.38)154(78.57)64(90.14)237(91.86)
藿胆丸组 鼻塞鼻流浊涕嗅觉减退头痛(胀)发热鼻粘膜红肿   989879673488   24(24.49)31(31.63)8(10.13)9(13.43)9(26.47)25(28.41)   62(63.27)58(59.18)52(65.82)4(61.19)16(47.06)50(56.82)     13(13.27)9(9.18)19(24.05)17(25.37)9(26.47)13(14.77) 85(86.73)89(90.82)60(75.95)50(74.63)25(73.53)75(85.23)
注:两组比较P>0.05,说明两组组症状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三、两组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分析比较
两组急性鼻渊外邪犯肺证、肺经炽热证和慢性鼻渊胆腑郁热证、脾肺气虚证疗效比较见表6
表6两组不同中医证型疗效比较(X2)
组别   证型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鼻炎片组   外邪犯肺肺经炽热胆腑郁热肺脾气虚     90558970 53(58.89)35(63.64)36(40.45)33(47.14)     30(33.33)14(25.45)41(46.07)25(35.71)   7(7.78)6(10.91)12(13.48)12(17.14) 83(92.22)49(89.10)77(86.52)58(82.86)
藿胆丸组   外邪犯肺肺经炽热胆腑郁热肺脾气虚     29203120 14(48.28)11(55.00)16(51.61)6(30.00)     10(34.48)6(30.00)11(35.48)10(50.00)   5(17.24)3(15.00)4(12.90)4(20.00) 24(82.76)17(85.00)27(87.10)16(80.00)
注:两组比较P>0.05,说明两组药物证型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四、两组中药对不同鼻部病种疗效比较:
两组药物观察急性鼻炎、鼻窦炎10天。鼻炎片治疗急性鼻炎、鼻窦炎10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2.21%,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治疗30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82.67%和85.7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7
表7  两组不同病种疗效比较(X2)
组别     病种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鼻炎片组   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68777584   40(58.82)40(51.95)30(40.00)16(19.05)     28(41.18)31(48.26)32(42.67)56(66.67)   0(0.0)6(7.79)13(17.33)12(14.29)   68(100.0)71(92.21)60(82.67)72(85.71)
藿胆丸组   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25242526   12(48.00)11(45.83)7(28.00)8(30.77)     10(40.00)10(41.67)13(52.00)13(50.00)   3(12.00)3(12.50)5(20.00)5(19.23)   22(88.00)*21(87.50)20(80.00)21(80.77)
注:两组比较P>0.05,说明两组药物针对不同鼻部疾病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五、两组治疗前后X线检查结果比较
根据病情需要,对慢性鼻渊(慢性鼻窦炎)作鼻部X线检查,结果见表8
表8  两组治疗治疗前后鼻部X线检查结果比较(X2)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窦腔模糊n%   密度增高n%   有液面n% 窦腔模糊n%     密度增高n%   有液面n%
  鼻炎片组慢鼻渊藿胆丸组慢鼻渊   8426   84(100.00)26(100.00)   70(83.33)19(73.10)   36(42.86)14(53.85) 40(47.62)**14(53.85)**     23(27.38)**10(38.46)*   3(3.57)**5(19.23)**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
六、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均观察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见表9、表10、表11
表9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结果比较(X±S)
组别 例数     RBC(×1012/L)     HB(g/L)   WBC(×109/L) N(%)
鼻炎片组 治疗前治疗后   304304     3.37±0.833.81±0.78   124.21±10.75125.80±9.15*   9.29±1.577.21±1.08*   74.43±1.2864.58±4.10*
藿胆丸组 治疗前治疗后   100100     3.51±0.673.87±0.75   117.23±9.00119.46±9.24*   8.89±1.298.73±1.02△   69.82±1.0465.50±3.67*
注:治疗前后两组比较*P<0.05,鼻炎片有降WBC  及分类作用。
表10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比较(X2)
组别 N 尿常规     大便常规     心电图
正常 异常   N 正常 异常   N 正常 异常
鼻炎片组   治疗前治疗后 304304  296301  83  303303  300300  33   304304  304304     00
藿胆丸组   治疗前治疗后 100100  9897  23  100100  9798  32   100100  9797     33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安全性指标无影响。
表11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结果比较(X±S)
组别 例数     ALT(iu/L)   BUN(mmol/L)   Cr(μmol/L)
鼻炎片组   治疗前治疗后   304304   25.88±3.5325.13±3.17     5.76±1.695.63±1.52   101.71±10.30101.41±12.81
藿胆丸组   治疗前治疗后   100100   25.24±3.2525.34±3.46     5.37±1.305.48±1.48   101.11±10.33105.22±10.70
注:两治疗前后比较P>0.05。
七、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在服药期间三家医院均未见消化道刺激反应及皮肤过敏症状。说明鼻炎片治疗急慢性鼻(鼻窦)炎口服安全有效。
结论
1、鼻炎片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总有效率为88.48%,显效率为50.66%。对照组(藿胆丸)分别为84.0%和44.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鼻炎片对改善急慢性鼻、鼻鼻窦炎主要临床症状鼻塞、鼻流浊涕、头痛(胀)、嗅觉减退、发热及体征、鼻粘膜红肿等的疗效良好。其中对鼻塞、鼻流浊涕、鼻粘膜红肿疗效更佳,分别为93.42%、90.33%和91.86%,较藿胆丸为优。
3、鼻炎片对急性鼻炎疗效为100%、鼻窦炎的治疗效果为92.21%,对慢性鼻炎为82.67%,鼻窦炎的疗效为85.71%,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性。
4、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分析从表6可见,鼻炎片对鼻渊外邪犯肺证疗效为优,达92.22%,对慢鼻渊肺脾气虚证疗效较差,为82.6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5、对西医诊断的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分析,从表7所见鼻炎片对急性鼻炎疗效优于慢性鼻炎,分别为100%和82.67%,但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
6、对X线拍片的影响:经鼻炎片治疗1个月后从表8见,X线拍片所见对慢性鼻窦炎、窦膜模糊、密度增高及有液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7、对安全性指标的影响:鼻炎片治疗期间对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影响。
8、服药期间,未发现鼻炎片有任何消化道刺激作用和皮肤过敏反应,说明鼻炎片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安全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鼻炎片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416.0kg    辛夷41.6kg    白芷62.4kg
野菊花41.6kg     味子41.6kg    荆芥41.6kg
桔梗62.4kg       防风41.6kg    甘草83.2kg
黄柏60.3kg       知母41.6kg    连翘83.2kg
麻黄20.8kg       细辛20.8kg
制备
一、提取
1.取麻黄、知母、五味子,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混合均匀,先用加入93.6kg的60%乙醇混均,在罐内湿润4小时,再用374.4kg的60%乙醇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208.0kg温水洗涤一次,滤过,洗液与渗滤液合并,沉降滤清,回收乙醇,浓缩至60.0kg得A液。
2.取野菊花、细辛、荆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混合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15.0kg,得B液。
3.苍耳子,防风,连翘、甘草和4.1kg黄柏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煎煮两小时,离心过滤,浓缩至130.0kg,得C液。
4.取上述A、B、C液合并,继续浓缩至147.6kg(相对密度1.20~1.26,两倍稀释法测),即得浸膏。
5.取辛夷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两倍稀释法测),喷雾干燥得辛夷粉。
二、粉碎
取56.2kg黄柏、桔梗、白芷、辛夷粉、蔗糖40kg,碳酸钙39kg。粉碎,过100目筛,置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成细粉。
三、灭菌
将细粉装入洁净布袋中,用环氧乙烷灭菌。
四、制粒
取细粉置一步制粒机中,取浸膏按10∶1比例用水稀释作为粘合剂进行制粒,干配时加入3.6kg硬脂酸镁,喷入辛夷油540ml和混合油180ml,压片、包衣,制成成品。
实例2:鼻炎片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138.6kg    辛夷13.9kg    白芷  20.8kg
野菊花13.9kg     五味子13.9kg  荆芥  13.9kg
桔梗20.8 kg      防风13.9kg    甘草  27.7kg
黄柏20.1kg       知母13.9kg    连翘  27.7kg
麻黄6.9kg        细辛6.9kg
制备:同实例1。
实例3:鼻炎片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3.9kg,辛夷0.4kg,白芷0.6kg,野菊花0.4kg,五味子0.4kg,荆芥0.4kg,桔梗0.6kg,防风0.4kg,甘草0.8kg,黄柏0.6kg,知母0.4kg,连翘0.8kg,麻黄0.2kg,细辛0.2kg。
制备:同实例1。
实例4:鼻炎片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74.7kg,辛夷7.5kg,白芷11.2kg,野菊花7.5kg,五味子7.5kg,荆芥7.5kg,桔梗11.2kg,防风7.5kg,甘草14.9kg,黄柏11.2kg,知母7.5kg,连翘14.9kg,麻黄3.7kg,细辛3.7kg。
制备:同实例1。
实例5:鼻炎胶囊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416.0kg    辛夷41.6kg    白芷62.4kg
野菊花41.6kg     五味子41.6kg  荆芥41.6kg
桔梗62.4kg       防风41.6kg    甘草83.2kg
黄柏60.3kg       知母41.6kg    连翘83.2kg
麻黄20.8kg       细辛20.8kg
制备
一、提取
1.取麻黄、知母、五味子,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混合均匀,先用加入93.6kg的60%乙醇混均,在罐内湿润4小时,再用374.4kg的60%乙醇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208.0kg温水洗涤一次,滤过,洗液与渗滤液合并,沉降滤清,回收乙醇,浓缩至60.0kg。得A液。
2.取野菊花、细辛、荆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混合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15.0kg,得B液。
3.苍耳子,防风,连翘、甘草、4.1kg的黄柏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两小时,离心过滤,浓缩至130.0kg,得C液。
4.取上述A、B、C液合并,继续浓缩至147.6kg(相对密度1.20~1.26,两倍稀释法测),即得浸膏。
5.取辛夷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两倍稀释法测),喷雾干燥得辛夷粉。
二、粉碎
取56.2kg黄柏、桔梗、白芷、辛夷粉、淀粉8kg。粉碎,过100目筛,置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成细粉。
三、灭菌
将细粉装入洁净布袋中,用环氧乙烷灭菌。
四、制粒、装胶囊
取细粉置一步制粒机中,取浸膏按10∶1比例用水稀释作为粘合剂进行制粒,干燥,喷入辛夷油540ml和混合油180ml,装入胶囊,制成成品。
实例6:鼻炎胶囊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138.6kg    辛夷13.9kg    白芷20.8kg
野菊花13.9kg     味子13.9kg    荆芥13.9kg
桔梗20.8kg       防风13.9kg    甘草27.7kg
黄柏20.1kg       知母13.9kg    连翘27.7kg
麻黄6.9kg        细辛6.9kg
制备:同实例5。
实例7:鼻炎口服液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138.6kg    辛夷13.9kg    白芷20.8kg
野菊花13.9kg     五味子13.9kg  荆芥13.9kg
桔梗20.8kg       防风13.9kg    甘草27.7kg
黄柏20.1kg       知母13.9kg    连翘27.7kg
麻黄6.9kg        细辛6.9kg
制备
1.取麻黄、知母、五味子,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混合均匀,先用加入31.5kg的60%乙醇混均,在罐内湿润4小时,再用125.1kg的60%乙醇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70.0kg温水洗涤一次,滤过,洗液与渗滤液合并,沉降滤清,回收乙醇,浓缩至200.0kg。得A液。
2.取野菊花、细辛、荆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混合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50.0kg,得B液。
3.苍耳子,防风,连翘、甘草、桔梗、白芷、黄柏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两小时,离心过滤,浓缩至400.0kg,得C液。
4.取辛夷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两倍稀释法测),喷雾干燥得辛夷粉。
5.取上述A、B、C液合并,静置,取上清液,加入辛夷粉、900kg蔗醣和3.6kg苯甲酸钠,搅拌使溶解,煮沸30分钟,冷后加入辛夷油180ml和混合油60ml,混合均匀,调整体积至120万ml,灌装。制成成品。
实例8:鼻炎口服液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416.0kg 辛夷41.6kg    白芷62.4kg
野菊花41.6kg  五味子41.6kg  荆芥41.6kg
桔梗62.4kg    防风41.6kg    甘草83.2kg
黄柏60.3kg    知母41.6kg    连翘83.2kg
麻黄20.8kg    细辛20.8kg
制备:同实例7。
实例9:鼻炎颗粒剂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138.6kg   辛夷13.9kg    白芷20.8kg
野菊花13.9kg    五味子13.9kg  荆芥13.9kg
桔梗20.8kg      防风13.9kg    甘草27.7kg
黄柏20.1kg      知母13.9kg    连翘27.7kg
麻黄6.9kg       细辛6.9kg
制备
1.取麻黄、知母、五味子,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混合均匀,先用加入31.5kg的60%乙醇混均,在罐内湿润4小时,再用125.0kg的60%乙醇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70.0kg温水洗涤一次,滤过,洗液与渗滤液合并,沉降滤清,回收乙醇,浓缩至30.0kg。得A液。
2.取野菊花、细辛、荆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混合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10.0kg,得B液。
3.苍耳子,防风,连翘、甘草、桔梗、白芷、黄柏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两小时,离心过滤,浓缩至60.0kg,得C液。
4.取辛夷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两倍稀释法测),喷雾干燥得辛夷粉。
4.取上述A、B、C液合并,继续浓缩至85.2kg(相对密度1.30~1.32,两倍稀释法测),即得浸膏。
三、制粒
辛夷粉、浸膏、按浸膏量计,加入5-6倍量的糖粉制粒,干燥,喷入辛夷油180ml和混合油60ml,制成成品。
实例10:鼻炎颗粒剂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416.0kg   辛夷41.6kg    白芷62.4kg
野菊花41.6kg    五味子41.6kg  荆芥41.6kg
桔梗62.4kg      防风41.6kg    甘草83.2kg
黄柏60.3kg      知母41.6kg    连翘83.2kg
麻黄20.8kg      细辛20.8kg
制备:同实例9。
实例11:鼻炎散剂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416.0kg 辛夷41.6kg    白芷62.4kg
野菊花41.6kg  五味子41.6kg  荆芥41.6kg
桔梗62.4kg    防风41.6kg    甘草83.2kg
黄柏60.3kg    知母41.6kg    连翘83.2kg
麻黄20.8kg    细辛20.8kg
制备
1、苍耳子、甘草加水煎煮两次,的一次加入8倍量的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的水,每次两小时,离心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两倍稀释法测);
2、余药粉碎成粗粉后,与以上稠膏混匀,干燥,
3、粉碎成细粉,过筛,灭菌后分装,制成成品。
实例12:鼻炎散剂的制备
配方:
苍耳子138.6kg 辛夷13.9kg    白芷20.8kg
野菊花13.9kg  五味子13.9kg  荆芥13.9kg
桔梗20.8kg    防风13.9kg    甘草27.7kg
黄柏20.1kg    知母13.9kg    连翘27.7kg
麻黄6.9kg     细辛6.9kg
制备:同实例11。

Claims (3)

1.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各中药原料按下列重量百分配比:
苍耳子3.9%~74.7%,辛夷0.4%~7.5%,白芷0.6%~11.2%,野菊花0.4%~7.5%,五味子0.4%~7.5%,荆芥0.4%~7.5%,桔梗0.6%~11.2%,防风0.4%~7.5%,甘草0.8%~14.9%,黄柏0.6%~11.2%,知母0.4%~7.5%,连翘0.8%~14.9%,麻黄0.2%~3.7%,细辛0.2%~3.7%。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炎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提取
(1)取麻黄、知母、五味子,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混合均匀,按重量/体积比,先用加入1倍量的60%乙醇混均,在罐内湿润4小时,再用4倍量的60%乙醇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2倍量温水洗涤一次,滤过,洗液与渗滤液合并,沉降滤清,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材与药液体积之比为1.7g:1ml得A液;
(2)取野菊花、细辛、荆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混合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按重量/体积比,第一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得B液;
(3)苍耳子、防风、连翘、甘草和黄柏总量的18%原料,按重量/体积比,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分别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离心过滤,浓缩,得C液;
(4)取上述A、B、C液合并,继续浓缩至药材与药液体积之比为7g∶1ml,相对密度1.20~1.26,即得浸膏;
(5)取辛夷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油;蒸馏液另器存放,药渣加水煎煮两次:按重量/体积比,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离心过滤,合并蒸馏液和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喷雾干燥得辛夷粉;
(6)取黄柏总量的82%原料、桔梗、白芷、辛夷粉,粉碎混合,再按粉碎混合物总量计,加入21%的蔗糖和21%的碳酸钙粉碎的细粉,混合后过100目筛,置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细粉;
(三)灭菌
将步骤(6)细粉装入洁净布袋中,用环氧乙烷灭菌;
(四)制备颗粒
取步骤(三)灭菌后细粉置制粒机中,另取步骤(4)浸膏按10∶1比例用水稀释作为粘合剂,干配时按颗粒总量计,加入1%硬脂酸镁,喷入0.15%辛夷油和0.05%的混合油,制备颗粒;
(五)制成制剂
步骤(四)的颗粒与药用辅料制成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为口服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CNB2007100451330A 2007-08-22 2007-08-22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Active CN10057175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451330A CN100571752C (zh) 2007-08-22 2007-08-22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451330A CN100571752C (zh) 2007-08-22 2007-08-22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2499A true CN101112499A (zh) 2008-01-30
CN100571752C CN100571752C (zh) 2009-12-23

Family

ID=3902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451330A Active CN100571752C (zh) 2007-08-22 2007-08-22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1752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8607A (zh) * 2012-11-20 2013-02-06 江志鑫 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880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江志鑫 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522A (zh) * 2013-12-06 2014-06-04 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37579A (zh) * 2017-04-21 2017-09-08 崔文斌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9387A (zh) * 2017-11-13 2018-04-20 郭氏博信中医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制剂
CN108030824A (zh) * 2017-12-20 2018-05-15 郭氏博信中医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性鼻炎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0823A (zh) * 2017-11-13 2018-05-15 郭氏博信中医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
CN109260359A (zh) * 2018-11-21 2019-01-25 韦志群 治疗鼻炎的中药碱性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8607A (zh) * 2012-11-20 2013-02-06 江志鑫 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880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江志鑫 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880B (zh) * 2012-11-20 2014-03-19 青岛华仁技术孵化器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522A (zh) * 2013-12-06 2014-06-04 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37579A (zh) * 2017-04-21 2017-09-08 崔文斌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9387A (zh) * 2017-11-13 2018-04-20 郭氏博信中医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制剂
CN108030823A (zh) * 2017-11-13 2018-05-15 郭氏博信中医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
CN108030824A (zh) * 2017-12-20 2018-05-15 郭氏博信中医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性鼻炎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0359A (zh) * 2018-11-21 2019-01-25 韦志群 治疗鼻炎的中药碱性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1752C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1752C (zh) 治疗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6421633A (zh) 一种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218B (zh) 一种具有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中药复方
CN101023996B (zh) 一种治疗外感时疫、风热感冒的中药
CN102423423A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
CN104173950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01953949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07031B (zh) 一种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9529010A (zh) 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21256A (zh) 一种安胃疡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1244101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712055A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制剂(溶石胶囊)
CN104800675A (zh) 用于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CN104491318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2889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证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口服制剂
CN104258222A (zh) 一种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91637B (zh) 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908607A (zh) 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438A (zh)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1991730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抗复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24586B (zh) 一种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应用
CN101862376B (zh)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657B (zh) 一种防治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5281B (zh) 治疗痰热壅肺证的儿童成人共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1404C (zh) 利水消肿药物组合物的制备与检测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