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6157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6157A
CN101106157A CNA2007101362372A CN200710136237A CN101106157A CN 101106157 A CN101106157 A CN 101106157A CN A2007101362372 A CNA2007101362372 A CN A2007101362372A CN 200710136237 A CN200710136237 A CN 200710136237A CN 101106157 A CN101106157 A CN 101106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member
display unit
holds
dielectric base
j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62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6157B (zh
Inventor
成始德
高春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6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6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6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61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6Electr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绝缘基底,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显示元件,具有布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柔性构件,具有连接到第一表面的第一端和面对第一端和第一表面的第二端;第一容纳构件,具有下表面、侧表面和突起部分,其中,下表面与绝缘基底基本平行,侧表面从下表面延伸,突起部分从下表面向着第一端延伸。第一容纳构件包括通孔,柔性构件延伸穿过通孔,使得第二端位于第一容纳构件的外部。绝缘基底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突起部分可接触并压向连接到绝缘基底的第一端。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构件稳定地连接到绝缘基底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作为一种类型的显示装置已经变得受欢迎。OLED作为显示面板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以低电压驱动,它们轻且小,它们的视角广,且它们可以快速响应驱动信号。
通常,OLED包括:绝缘基底;显示元件,形成在绝缘基底上;柔性构件,连接到绝缘基底。通过柔性构件,驱动信号、驱动电压和共电压提供到显示元件。柔性构件可以连接到电路基底和显示元件。柔性构件和显示元件通常被布置成接触绝缘基底的同一表面。因此,为了减小OLED的尺寸,将柔性构件折叠到绝缘基底上方。
OLED可以是来自显示元件的光通过绝缘基底发射的底部发射型。当在底部发射型OLED中将柔性构件折叠时,沿着不向其发射光的方向来弯曲柔性构件。更具体地讲,向着显示元件的上部弯曲柔性构件。然而,当向着显示元件的上部弯曲柔性构件时,柔性构件会变成与绝缘基底分离。因此,需要稳定的组装来防止柔性构件与绝缘基底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柔性构件稳定地连接到绝缘基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或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提出并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绝缘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显示元件,布置在第一表面上,显示元件包括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柔性构件,连接到显示元件,柔性构件包括连接到第一表面的第一端和面对第一端和第一表面的第二端;第一容纳构件,第一容纳构件包括下表面、侧表面和突起部分,其中,下表面布置成与绝缘基底基本上平行,侧表面从下表面延伸,突起部分从下表面向着柔性构件的第一端延伸。
突起部分可接触第一端。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覆盖显示元件的包封构件,其中,包封构件的一部分布置在柔性构件和显示元件之间。
柔性构件可布置成“C”形。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电路基底,电路基底连接到柔性构件的第二端并布置成与绝缘基底基本上平行。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布置在绝缘基底上并连接到柔性构件的芯片。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布置在柔性构件上的芯片。
柔性构件可包括金属板。
可以通过柔性构件将驱动电压或共电压传输到显示元件。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容纳构件,第二容纳构件连接到第一容纳构件并可包括暴露绝缘基底的第二表面的开口部分。
第二电极可包含反射性金属。第一容纳构件可包括通孔,柔性构件可延伸穿过通孔,第二端可设置在第一容纳构件的外部。
所述柔性构件可以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柔性构件中的一个,所述通孔可以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且每个通孔可对应于一个柔性构件。
第一容纳构件可以与突起部分一体地形成。
第一容纳构件和突起部分可包含塑料材料。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绝缘基底;显示元件,布置在绝缘基底的表面上并包括有机发光层;柔性构件,包括连接到绝缘基底的侧面的第一端;电路基底,连接到柔性构件的第二端;容纳构件,容纳绝缘基底。此外,弯曲柔性构件以使电路基底与显示元件叠置,容纳构件包括接触第一端的突起部分。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覆盖显示元件的包封构件,其中,包封构件的一部分布置在电路基底和显示元件之间。
柔性构件可布置成“C”形。
容纳构件可包括柔性构件延伸穿过的通孔,容纳构件可布置在电路基底和显示元件之间。
所述柔性构件可以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柔性构件中的一个,所述通孔可以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且每个通孔对应于一个柔性构件。
容纳构件可以与突起部分一体地形成,容纳构件和突起部分可包含塑料材料。
应该理解,上面总体的描述和下面详细的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意在提供如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包括附图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等效电路。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的正视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线VI-VI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容纳构件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的正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容纳构件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的正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容纳构件的透视图。
图13是沿着与图3中的线VI-VI相近的截面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连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电地或机械地直接连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直接连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这里用来描述不同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描述方便,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比如“在...下面”、“在...以下”、“下面的”、“在...以上”、“上面的”等来描述如在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空间相关术语意在包括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以下”或“下面”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以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以下”可以包括“在...以上”和“在...以下”两个方位。也可将装置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其它方位),并相应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这里使用的术语只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在成为本发明的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在这里参照作为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的示意图(和中间结构)的剖视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样地,将预料到的是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造成的示图的形状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这里描述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将包括例如由制造造成的形状的偏差。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应该理解的是,比如在通用字典里定义的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其含义与相关领域的环境中它们的含义一致,除非在这里被特别地限定,否则不应该被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地理解。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等效电路。
如图1中所示,像素可包括信号线。信号线可包括传输扫描信号的栅极线、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和传输驱动电压的电源线。数据线和电源线可以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栅极线可以布置成沿着与数据线和电源线基本垂直的方向延伸。
像素还包括有机发光器件LD、开关薄膜晶体管(TFT)Tsw、驱动TFT Tdr和电容器C。
驱动TFT Tdr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端连接到开关TFT Tsw。输入端连接到电源线。输出端连接到有机发光器件LD。
有机发光器件LD可包括:阳极,连接到驱动TFT Tdr的输出端;阴极,连接到具有共电压Vcom的电压源。共电压Vcom可以是地电压。有机发光器件LD可以发射其强度与驱动TFT Tdr的输出电流对应的光,从而显示图像。驱动TFT Tdr的输出电流可对应于驱动TFT Tdr的控制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
开关TFT Tsw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端连接到栅极线,输入端连接到数据线。开关TFT Tsw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TFT Tdr的控制端。开关TFT Tsw根据由栅极线提供的扫描信号而导通,并将通过数据线提供的数据信号传输到驱动TFT Tdr。
电容器C连接在驱动TFT Tdr的控制端和输入端之间。电容器C充入并存储与输入到驱动TFT Tdr的控制端的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包括面板组件30和第二容纳构件20。面板组件30被第二容纳构件20部分暴露。图像形成在面板组件30的暴露部分上。
如图3所示,在第一容纳构件10的下表面10a中形成通孔12a和通孔12b。通孔12a可以沿着第一容纳构件10的第一边形成,通孔12b可以沿着第一容纳构件10的第二边形成。面板组件30的第一柔性构件401、第二柔性构件411、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通过通孔12a和通孔12b延伸到第一容纳构件10的外部。第一柔性构件401和第二柔性构件411对应于第一容纳构件10的第一边布置,穿过通孔12a并连接到第一电路基底501。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对应于第一容纳构件10的第二边设置,穿过通孔12b并连接到第二电路基底502。第一电路基底501连接到外部连接件511。第二电路基底502连接到连接件512。
如图4所示,面板组件30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10和第二容纳构件20之间的空间中。面板组件30的暴露部分包括绝缘基底110的第一表面110b。
第一容纳构件10包括下表面10a和侧表面10b,下表面10a被布置成与面板组件30的绝缘基底110基本上平行,侧表面10b被布置成与下表面10a基本上垂直。下表面10a还包括突起部分11和如以上进一步描述的通孔12。
突起部分11包括:第一突起部分11a,沿着下表面10a的第一边布置;第二突起部分11b,沿着下表面10a的第二边布置。第一突起部分11a可沿着与第二突起部分11b基本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突起部分11a可以比第二突起部分11b长。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突起部分11与第一容纳构件10一体地形成。可选择地,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突起部分11可以是连接到第一容纳构件10的单独的元件。
第一通孔12a可以布置成与第一突起部分11a基本上平行。第二通孔12b可以布置成与第二突起部分11b基本上平行。第一通孔12a可以布置成与第二通孔12b基本上垂直。第一通孔12a可以比第二通孔12b长。
第二容纳构件20可以比第一容纳构件10大,使得当组装显示面板1时,侧表面10b可以被布置在第二容纳构件20的边缘部分的内部。第二容纳构件20包括开口部分21,当组装显示面板1时,面板组件30通过该开口部分21暴露,以显示图像。
第一容纳构件10和/或第二容纳构件20可以由轻质的材料(比如塑料)形成,以降低显示装置1的重量。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的正视图。
参照图5,面板组件30包括:绝缘基底110;显示元件(图6中示出),形成在绝缘基底110上;包封基底200,布置在绝缘基底110上,以覆盖显示元件。吸湿层210布置在包封基底200的内部上,以保护显示元件不受杂质比如潮气的影响。
在下文中,参照图5中示出的面板组件的正视图来描述图5中示出的绝缘基底110的组成部分比如“上部”、“下部”、“左部”和“右部”。
绝缘基底110可以由绝缘材料比如玻璃、石英、陶瓷或塑料形成。绝缘基底110包括:第二表面110a,显示元件形成在其上;第一表面110b(图6中示出),面对第二表面110a。
第一柔性构件401和第二柔性构件411连接到绝缘基底110的第二表面110a的上部。更具体地讲,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一端401a和第二柔性构件41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表面110a。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二端401b和第二柔性构件411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电路基底501。第一柔性构件401可以向显示元件传输数据信号。第二柔性构件411可以向显示元件传输驱动电压。
第一柔性构件401和第二柔性构件411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未示出)都可以连接到绝缘基底110和第一电路基底501。
第一驱动芯片421连接到第一柔性构件401。第一柔性构件401是柔性的,从而会很容易变形。布线(未示出)可以布置在第一柔性构件401上,以将第一驱动芯片421连接到显示元件和第一电路基底501。
第一电路基底501接收电源(power)和驱动信号,并将其改变为至少作为驱动电压和数据信号提供到显示元件。电子元件(未示出)可以连接到第一电路基底501以改变输入电源和驱动信号。第一电路基底50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柔性构件401和第二柔性构件411。第一电路基底501的第二端连接到外部连接件511。
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连接到第二表面110a的左部。更具体地讲,第三柔性构件402的第一端和第四柔性构件412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表面110a。第三柔性构件402的第二端和第四柔性构件412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电路基底502。第三柔性构件402可以向显示元件传输栅极信号。第四柔性构件412可以向显示元件传输共电压。
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可以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未示出)连接到绝缘基底110和第二电路基底502。
第二驱动芯片422连接到第三柔性构件402。第三柔性构件402是柔性的,从而会容易变形。布线(未示出)可以布置在第三柔性构件402上,以将第二驱动芯片422连接到显示元件和第二电路基底502。
第二电路基底502接收电源和驱动信号,并将其改变为至少作为共电压和栅极信号提供到显示元件。电子元件(未示出)可以连接到第二电路基底502,以改变输入电源和驱动信号。
如上所述,第二柔性构件411传输驱动电压,第四柔性构件412传输共电压。因此,第二柔性构件411和第四柔性构件412都可以由没有附加图案的金属板形成。金属板可以是高导电材料比如铜。
绝缘基底110的下部和绝缘基底110的右部不需要连接到附加的元件。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一柔性构件401、第二柔性构件411、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被折叠成与绝缘基底110叠置,以减小显示装置1的尺寸。将连接到第一柔性构件401和第二柔性构件411的第一电路基底501折叠成与绝缘基底110叠置。将连接到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的第二电路基底502折叠成与绝缘基底110叠置。
图6是沿着图3中的线VI-VI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将参照图6来详细描述:第一柔性构件401、第二柔性构件411、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的弯曲类型;第一柔性构件401、第二柔性构件411、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与突起部分11之间的关系;第一柔性构件401、第二柔性构件411、第三柔性构件402、第四柔性构件412和通孔12之间的关系。
如图6中所示,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一端401a连接到绝缘基底110的第二表面110a。弯曲第一柔性构件401,使得第二端401b面对第一端401a。即,第一柔性构件401弯曲成“C”形。
第一柔性构件401通过第一容纳构件10的第一通孔12a延伸到第一容纳构件10的外部。连接到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二端401b的第一电路基底501基本上平行于绝缘基底110布置。
此外,第一容纳构件10的第一突起部分11a可以接触并压向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一端401a,以防止第一端401a与绝缘基底110的第二表面110a分离。由于通过第一突起部分11a施加的压力,第一柔性构件401可以稳定地连接到绝缘基底110。
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分11a直接接触并压着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一端401a。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分11a可以布置成靠近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一端401a,而不直接接触第一柔性构件401的第一端401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突起部分11a仍然可以防止第一柔性构件401与绝缘基底110分离。
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与上述方式基本类似的方式,还通过第一突起部分11a来压着第二柔性构件411,通过第二突起部分11b来压着第三柔性构件402和第四柔性构件412。
包封基底200可以由玻璃或铝形成。密封剂300沿着绝缘基底110的外围布置,并接触绝缘基底110和包封基底200。
如上所述,由于显示装置1是来自显示元件的光向着绝缘基底110发射的底部发射型,所以第一电路基底501和第二电路基底502布置在显示元件上。因此,电路基底501和502沿着不向其发射光的方向来布置。
图7是包括驱动TFT Tdr的图6中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视图。参照图7,将描述显示元件。
栅电极121布置在绝缘基底110上。可以由氮化硅(SiNx)形成的栅极绝缘层131布置在绝缘基底110和栅电极121上。可以由非晶硅形成的半导体层122和可以由高度掺杂有n型杂质的n+氢化非晶硅形成的欧姆接触层123在与栅电极121对应的区域中顺序布置在栅极绝缘层131上。欧姆接触层123包括暴露半导体层122中与栅电极121对应的一部分的两个区域。
源电极124布置在欧姆接触层123的第一区域和栅极绝缘层131上,漏电极125布置在欧姆接触层123的第二区域和栅极绝缘层131上。钝化层141布置在源电极124、漏电极125和暴露在源电极124和漏电极125之间的半导体层122上。钝化层141可以由氮化硅(SiNx)形成。
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平坦层142布置在钝化层141上。平坦层142可以由苯并环丁烯(BCB)、链烯(olefin)、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Teflon)、氟树脂(cytop)和全氟环丁烷(perfluorocyclobutane,FCB)中的一种形成。
接触孔143形成在平坦层142和钝化层141中以暴露漏电极125。
像素电极151布置在平坦层142上。像素电极151提供用于发光层172的孔。像素电极151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比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形成,并可以利用溅射法来形成。像素电极151可以被图案化为矩形。
壁160布置在相邻的像素电极151之间。壁160划分相邻的像素电极151并限定像素区。壁160还防止源电极124和漏电极125与共电极180短路。壁160可以由感光材料比如具有耐热性和耐溶液性的丙烯酸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
有机层170在像素区布置在像素电极151上。有机层170包括空穴注入层171和发光层172。通常,有机层170可以由聚合物或单体形成。此外,有机层170可以利用热蒸发(heat vaporization)法形成。
空穴注入层171可以由聚噻吩衍生物比如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 thiophene),PEDOT)和聚苯乙烯磺酸(polystyrenesulfonic acid,PSS)形成。
发光层172可包括发射红光的红色发光层172a、发射绿光的绿色发光层172b或发射蓝光的蓝色发光层172c。可选择地,发光层172可以发射白光,滤色器(未示出)可以布置在绝缘基底110和发光层172之间。
发光层172可以由聚芴衍生物、(聚)对苯乙炔衍生物、聚亚苯基衍生物(polyphenylene derivative)、聚乙烯咔唑(polyvinylcarbazole)和聚噻吩形成。此外,这些聚合物材料可以掺杂有例如苝系颜料、若丹明(rhodamine)系颜料、红荧烯、苝、9,10-二苯基蒽(9,10-diphenylanthracene)、四苯基丁二烯(tetraphenylbutadiene)、尼罗红(Nile red)、香豆素6(coumarine 6)或喹吖(啶)酮(Quinacridone)。
在底部发射型显示装置1中,从像素电极151传输的空穴与来自共电极180的电子在发光层172中复合,以产生激子并释放出光子,从而向着绝缘基底110发光。
共电极180布置在壁160和发光层172上。共电极180向发光层172提供电子。共电极180可以由反射性金属比如铝或银形成。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容纳构件的透视图。参照图8,将重点放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之间的差别,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如图8所示,第一突起部分11a彼此分隔开,分别与第一柔性构件401或第二柔性构件411对应。第一通孔12a也彼此分隔开,分别与第一柔性构件401或第二柔性构件411对应。因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通孔12a的组合的尺寸小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通孔12a的组合的尺寸,所以灰尘和其它外来的颗粒穿过第一通孔12a的可能性会较小。
类似地,第二突起部分11b彼此分隔开,分别对应于第三柔性构件402或第四柔性构件412。第二通孔12b也彼此分隔开,分别对应于第三柔性构件402或第四柔性构件412。因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通孔12b的组合的尺寸小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通孔12b的组合的尺寸,所以灰尘和其它外来的颗粒穿过第二通孔12b的可能性会较小。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的正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容纳构件的透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将重点放在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之间的差别,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如图9所示,第五柔性构件413和第三电路基底503连接到绝缘基底110的右部。第三电路基底503可接收共电压,并可通过第五柔性构件413将共电压传输到显示元件。当显示装置1包括第五柔性构件413和第三电路基底503时,显示元件可更均匀地保持共电压。
第六柔性构件414和第四电路基底504连接到绝缘基底110的下部。第四电路基底504可接收驱动电压,并通过第六柔性构件414将驱动电压传输到显示元件。当显示装置1包括第六柔性构件414和第四电路基底504时,显示元件可更均匀地保持驱动电压。
第五柔性构件413和第六柔性构件414可以具有与第二柔性构件411和第四柔性构件412的构造基本类似的构造。
如图10所示,第一容纳构件10的突起部分11还包括:第三突起部分11c,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10的对应于第五柔性构件413和第三电路基底503的那部分上;第四突起部分11d,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10的对应于第六柔性构件414和第四电路基底504的下部上。第三突起部分11c可接触并压向第五柔性构件413。第四突起部分11d可接触并压向第六柔性构件414。
第一容纳构件10的通孔12还包括:第三通孔12c,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10的对应于第五柔性构件413和第三电路基底503的那部分上;第四通孔12d,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10的对应于第六柔性构件414和第四电路基底504的下部上。第五柔性构件413通过第三通孔12c延伸到第一容纳构件10的外部。第六柔性构件414通过第四通孔12d延伸到第一容纳构件10的外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的正视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容纳构件的透视图。图13是沿着与图3中的线VI-VI相近的截面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1、图12和图13,将重点放在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之间的差别,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如图11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第一驱动芯片421和第二驱动芯片422布置在绝缘基底110的第二表面110a上。不包括提供栅极信号的电路基底。布线(未示出)布置在第二表面110a上,以将来自第一电路基底501的栅极信号和共电压传输到第二驱动芯片422。第一柔性构件401和第二柔性构件411只布置在面板组件30的绝缘基底110的上部上。
如图12所示,由于只有第一柔性构件401和第二柔性构件411布置在面板组件30的绝缘基底110的上部上,因此第一容纳构件10的突起部分11和通孔12沿横向方向形成在第一容纳构件10的上部上。
如图13所示,由包封层220来覆盖显示元件。包封层220防止杂质比如潮气或氧被引入到显示元件。包封层220可以由无机层和/或有机层形成。
此外,第一容纳构件10的突起部分11接触并压向柔性构件401,从而提供如以上关于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稳定的组装。
因此,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其中柔性构件稳定地连接到绝缘基底的显示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更改和变化。因此,假如对本发明的更改和变化落入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那么本发明意在覆盖这些更改和变化。

Claims (21)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绝缘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显示元件,布置在第一表面上,显示元件包括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柔性构件,连接到显示元件,柔性构件包括连接到第一表面的第一端和面对第一端和第一表面的第二端;
第一容纳构件,第一容纳构件包括下表面、侧表面和突起部分,其中,下表面布置成与绝缘基底基本平行,侧表面从下表面延伸,突起部分从下表面向着柔性构件的第一端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突起部分接触第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显示元件的包封构件,其中,包封构件的一部分布置在柔性构件和显示元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柔性构件布置成“C”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基底,电路基底连接到柔性构件的第二端并布置成与绝缘基底基本上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布置在绝缘基底上并连接到柔性构件的芯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柔性构件上的芯片。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柔性构件包括金属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柔性构件将驱动电压或共电压传输到显示元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容纳构件,第二容纳构件连接到第一容纳构件并包括暴露绝缘基底的第二表面的开口部分。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电极包含反射性金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容纳构件包括通孔,柔性构件延伸穿过通孔,第二端设置在第一容纳构件的外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构件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柔性构件中的一个,所述通孔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且每个通孔对应于一个柔性构件。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容纳构件与突起部分一体地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容纳构件和突起部分包含塑料材料。
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绝缘基底;
显示元件,布置在绝缘基底的表面上并包括有机发光层;
柔性构件,包括连接到绝缘基底的侧边的第一端;
电路基底,连接到柔性构件的第二端;
容纳构件,容纳绝缘基底,
其中,弯曲柔性构件以使电路基底与显示元件叠置,容纳构件包括接触第一端的突起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显示元件的包封构件,其中,包封构件的一部分布置在电路基底和显示元件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柔性构件布置成“C”形。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容纳构件包括柔性构件延伸穿过的通孔,容纳构件布置在电路基底和显示元件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构件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柔性构件中的一个,所述通孔是布置在第一容纳构件中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且每个通孔对应于一个柔性构件。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容纳构件与突起部分一体地形成,容纳构件和突起部分包含塑料材料。
CN2007101362372A 2006-07-12 2007-07-11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6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65304 2006-07-12
KR1020060065304A KR100765262B1 (ko) 2006-07-12 2006-07-12 표시장치
KR10-2006-0065304 2006-07-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6157A true CN101106157A (zh) 2008-01-16
CN101106157B CN101106157B (zh) 2012-03-28

Family

ID=38947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623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6157B (zh) 2006-07-12 2007-07-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05530B2 (zh)
KR (1) KR100765262B1 (zh)
CN (1) CN1011061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4485A (zh) * 2012-08-17 2014-02-19 苹果公司 窄边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US9974122B2 (en) 2012-06-25 2018-05-15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vias
US9997578B2 (en) 2012-08-31 2018-06-12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reduced driver circuit ledg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6911B1 (ko) * 2008-01-18 2009-09-0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0907414B1 (ko) * 2008-01-18 2009-07-1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060643B1 (ko) * 2009-06-02 2011-08-31 박승민 오브젝트 기반의 위치 좌표 효과를 갖는 사운드 출력을 위한 투음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L2513998T3 (pl) * 2009-12-18 2018-02-28 Arcelormittal Urządzenie świecące o dużej powierzchni, zawierające organiczne diody elektroluminescencyjne
KR101107176B1 (ko) 2010-02-08 2012-01-2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30112570A (ko) * 2012-04-04 2013-10-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1218B2 (ja) * 2000-08-11 2004-03-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15060A (ja) 2000-11-15 2002-07-31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
JP3864862B2 (ja) * 2002-04-04 2007-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4077955A (ja) * 2002-08-21 2004-03-11 Nec Kagoshima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34938A (ja) 2003-01-29 2004-08-19 Nippon Seiki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0413085C (zh) * 2003-04-24 2008-08-20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上发光型全彩有机发光显示器结构
JP4428050B2 (ja) 2003-12-26 2010-03-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収納保持構造
JP2005242248A (ja) 2004-02-27 2005-09-08 Optrex Corp 光学表示装置
KR100635575B1 (ko) * 2004-11-17 2006-10-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풀 칼라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60059084A (ko) * 2004-11-26 2006-06-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4122B2 (en) 2012-06-25 2018-05-15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vias
CN103594485A (zh) * 2012-08-17 2014-02-19 苹果公司 窄边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US9214507B2 (en) 2012-08-17 2015-12-15 Apple Inc. Narrow bord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03594485B (zh) * 2012-08-17 2016-02-10 苹果公司 窄边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US9780159B2 (en) 2012-08-17 2017-10-03 Apple Inc. Narrow bord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9997578B2 (en) 2012-08-31 2018-06-12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reduced driver circuit led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65262B1 (ko) 2007-10-09
CN101106157B (zh) 2012-03-28
US7705530B2 (en) 2010-04-27
US20080010876A1 (en) 200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6157B (zh) 显示装置
CN100550372C (zh) 显示装置
US804921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123268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0522323B1 (ko) 표시 장치
CN1967864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79990B (zh) 有机薄膜晶体管及使用其的有机场致发光显示装置
US6628070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with cover having a first wall indentation for accommodating control electronics
CN1832225B (zh) 有机el装置及电子机器
CN10205493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CN101567381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080025500A (ko)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US7214960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731597B (zh) 有机薄膜晶体管及包含该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平板显示装置
EP1850393A2 (en)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07013960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943104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20030059276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전자 기기
KR20080035835A (ko) 표시장치
CN111627379B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80005698A (ko) 표시장치
CN108231843A (zh) 一种柔性oled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JPH1174075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16072010A (zh) 拼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096169A (zh) 拼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19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Suwon Qu Mei Tan Dong 416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