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4300B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94300B CN101094300B CN2007101041935A CN200710104193A CN101094300B CN 101094300 B CN101094300 B CN 101094300B CN 2007101041935 A CN2007101041935 A CN 2007101041935A CN 200710104193 A CN200710104193 A CN 200710104193A CN 101094300 B CN101094300 B CN 1010943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imaging device
- scanning element
- imaging
- op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UZYUOTYCVRMRZ-UHFFFAOYSA-N doxazosin Chemical compound C1OC2=CC=CC=C2OC1C(=O)N(CC1)CCN1C1=NC(N)=C(C=C(C(OC)=C2)OC)C2=N1 RUZYUOTYCVRMR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087 paper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7 gene knockdow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17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 G03G2215/0018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concerning the original's state of motion
- G03G2215/00189—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concerning the original's state of motion original mov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第一单元,配置为在片材上成像;第二单元,能够相对于第一单元开启/关闭;以及指令单元,配置为执行指令以便使该成像装置执行预定的操作;其中当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即使指令单元执行指令,该成像装置也禁止执行所述预定的操作,并且其中即使当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也允许第一单元在片材上成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为在片材上成像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成像装置中,存在用作这样一种设备的成像装置,通过该设备实现其安装空间的缩减,其中在成像部分上配备扫描单元以便旋转地进行移动(参见日本专利特开号2002-82590)。然而,当旋转地移动扫描单元时,操作者可能会由于无意触碰到操作单元而引起误操作。
同样,在日本专利特开号2006-33675中,披露了一种布置,其中当开启压板盖以放置原稿时避免误操作。日本专利特开号2006-33675披露的成像装置包括在上部的、配置为将原稿上的图像光学扫描为图像数据的图像扫描单元。该图像扫描单元包括一压板盖,它配置为当操作者在原稿板上加载原稿时以单独一边作为支撑点开启/关闭。在主单元前部的压板盖附近配备操作面板。
使用日本专利特开号2006-33675中的布置,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操作者开启压板盖以便在原稿板上加载原稿或者从原稿板上抽出原稿,操作面板的键操作就禁用预定的一段时间。因此,操作者在原稿板上加载原稿时的误操作,以及该误操作引起的故障得以避免。在日本专利特开号2006-33675中的布置中,不允许操作者在压板盖开启的状态下操作成像装置,从而不允许操作成像装置以使其运行。因此,成像装置在压板盖开启状态下的性能被削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通过该成像装置由于操作者无意触碰到操作单元而引起的误操作得以避免,并且成像的生产率(productivity)得以保障。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第一单元,配置为在片材上成像;第二单元,能够相对于第一单元开启/关闭;以及指令单元,配置为执行指令以便使该成像装置执行预定的操作;其中当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即使指令单元执行指令,该成像装置也禁止执行预定的操作,并且其中即使当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也允许第一单元在片材上成像。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第一单元,具有用于在片材上成像的成像部分;第二单元,具有用于扫描原稿的图像的扫描单元,所述第二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开启/关闭,其中,所述成像部分基于由所述扫描单元扫描的图像在片材上成像,并基于来自所述成像装置的外部的操作命令在片材上成像;以及指令单元,配置为执行指令以便使所述成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单元的扫描操作,其中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即使所述指令单元执行所述指令,所述成像装置也被禁止执行所述扫描操作,并且其中即使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成像部分也被允许基于来自所述成像装置的外部的所述操作命令在片材上成像。
根据本发明,可以配备成像装置,其中操作单元的误操作得以避免,并且还能够获得很高的成像生产率。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示范性实施例的下述描述,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外视图。
图2是当成像装置的扫描单元开启时的外视图。
图3是扫描单元开启/关闭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装置主单元的横剖面视图。
图5是扫描部分的横剖面视图。
图6是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7是操作单元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说明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整个成像装置(彩色MFP设备)的概要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51具有这样的配置,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扫描单元U堆叠在包括成像部分的装置主单元60的上部。在装置主单元(第一单元)60与扫描单元(第二单元)U之间形成一开口部分55,其允许操作者取出从排出部分56排出的、在装置主单元60上表面加载的片材(记录片材)。处于关闭状态的扫描单元U被设置为盖住在装置主部件60上表面加载的片材。
扫描单元U配备有这样的机制,其配置为通过操作者在其上部放置原稿来扫描原稿的图像。配备压板盖53,藉此操作者可以在扫描静止原稿上的图像时压住原稿。配置为在一次一个分别传送多个片状原稿时扫描这些片状原稿的原稿传送单元59配备在压板盖53的旁边,而配置为允许操作者加载原稿,并将原稿导引到原稿传送单元59的原稿插入部分57的原稿托盘58配备在压板盖53的上部。加载到原稿托盘58上的原稿一次一个地从原稿插入部分57分离,在原稿传送单元59内部传送,并被扫描,此后在原稿托盘58和压板盖53之间排出并加载。
如图5的扫描单元U的横剖面视图所示,扫描单元U包括配置为传送原稿的原稿传送单元59,以及配置为扫描原稿上图像的扫描仪S。原稿传送单元59和扫描仪S组成了扫描部分92。扫描仪S配备有压板玻璃22和接触型图像传感器21。扫描仪S扫描由原稿传送单元59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或者安装在压板玻璃22上的压板盖53压住的原稿上的图像。
对于扫描单元U,在压板盖53的前部,同时在开口部分55的上部,配备有操作单元61,它配置为允许操作者操作成像装置。操作单元61由显示单元和操作按键组成,显示单元配置为显示该装置的状态并显示各种类型的设定,而操作按键配置为允许操作者执行各种类型的操作和设定输入。稍后将关于操作单元61进行详细描述。
现在,配备铰链54,它配置为支撑扫描单元以便相对于在其上配备操作单元61的成像装置的前面,旋转地向后移动扫描单元。通过铰链54在装置主单元60上支撑扫描单元U,并且如图2所示,允许操作者抬起并旋转地向后移动扫描单元U。
在铰链54附近配备开启/关闭传感器71。开启/关闭传感器71确定扫描单元U是抬起和开启,还是关闭。此处,就配置为检测扫描单元U的开启/关闭状态的开启/关闭传感器而言,可以使用机械限位开关或者应用光学光电传感器的开关。对于本实施例,为了精确地检测扫描单元52的开启/关闭角度,使用其中组合了光透射型光电传感器和致动器的配置。
另一方面,对于装置主单元60,在其中布置使用电子照相术的成像部分。在装置主单元60前部的上部配备维护盖62,以便允许操作者通过铰链63来开启/关闭维护盖62。如图2所示,操作者在扫描单元U开启的状态下开启维护盖62,藉此操作者可以执行装置主单元60的维护,例如成像部分的处理盒(cartridge)的调换,或者装置主单元60内片材传送路径上的卡纸处理。维护盖62从装置主单元60前侧的上表面一直延伸到前表面(整个表面)的上部。因此,操作者可容易地执行上述维护工作。
图4是其中配备成像部分的装置主单元60的横剖面视图。附图标记110表示激光扫描仪,70表示盒式片材供应单元,131表示处理盒,而133表示显影盒。
盒式片材供应单元70布置在装置主单元60的底部。盒式片材供应单元70中加载的片材由受到片材板弹簧112f挤压的片材板112e向上挤压。由片材板弹簧112f向上挤压的片材通过压力与半圆片材供应辊112b接触,并在由分离垫(pad)112c进行分离的同时一次一个地进行传送。
激光扫描仪110在用作处理盒131中配备的鼓形感光元件的图像承载元件(感光鼓)131a上形成潜像。该潜像由借助于用作旋转显影盒切换机构的未示出的回转(revolution)鼓旋转地运动到面向图像承载元件131a的显影位置的各个显影盒进行显影。
显影盒133主单元由用作显影剂承载元件的显影套筒133a、显影刃片(blade)133b、显影剂存储部分133d等等组成。显影套筒133a由装置主单元60的驱动源进行驱动。旋转和驱动配置为在显影盒133纵向上的两边保持和旋转显影盒133的未示出的回转鼓,藉此显影盒133Y,133M,133C和133B中每一个的显影套筒133a可以停在面向图像承载元件131a的显影位置。
图像承载元件131a上的显影图像通过初次转印部分131c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31b上。形成潜像、显影该潜像以及初次转印的上述过程关于显影盒133M,133C以及133B中的每一个连续进行重复,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31b上形成多色图像。随后,对于二次转印部分134,由二次转印元件134a在从盒式片材供应单元112提供的片材上转印中间转印带131b上的图像。此外,该片材在定影单元144处定影有调色剂图像,并且由排出辊151从排出部分56在片材排出部分113排出。
现在,配备在装置主单元60中的成像部分由上述激光扫描仪110,盒式片材供应单元70,处理盒131,显影盒13,定影单元141,排出辊151等等组成。
布置配备在装置主单元60前部下部的盒式片材供应单元70,以便允许操作者在装置主单元60靠近操作者一侧(成像装置的前侧)抽出盒式片材供应单元,以放置片材。
图6示出了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框图。用作包括CPU,ROM和RAM的控制器的控制单元C与原稿传送控制单元、扫描控制单元以及通信单元相连,该原稿传送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原稿传送单元59的原稿传送系统,该扫描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扫描仪S的扫描操作,该通信单元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同样,控制单元C还与开启/关闭传感器71和操作单元61相连。控制单元C预先执行ROM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各个单元的控制。控制单元C是配置为控制成像装置的单元,它基于输入给操作单元61的设定,控制原稿传送单元59、扫描仪S以及成像部分。
同样,控制单元C还与开启/关闭传感器71相连。当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时,开启/关闭传感器71向控制单元C发送开启信号;而当扫描单元U处于关闭状态时,向控制单元C发送关闭信号。控制单元C基于来自开启/关闭传感器71的那些信号,确定扫描单元U是处于开启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
在图示操作单元61细节的图7中,附图标记808表示显示单元,它是液晶屏幕。附图标记804表示数字小键盘,配置为允许操作者输入数字。附图标记801表示启动键,而802表示停止键。附图标记805表示节能键,而附图标记806表示模式切换键。附图标记803表示复位键。
显示单元808执行成像装置状态的显示,以及各种类型设定的显示。各个操作按键801,802,803,804,805和806是操作者进行操作以执行各种类型操作,以及设定输入的操作按键。操作单元(指令单元)61的操作按键801,802,803,804,805和806配置为指令成像装置执行预定的操作。
一旦操作者操作操作单元61的操作按键801,802,803,804,805和806中的任何一个,响应于其输入,控制单元C就控制显示单元806改变其显示。同样,控制单元C根据各个按键的输入,或者经由通信单元来自外部设备的指令,通过原稿传送控制单元、扫描控制单元、成像控制单元,来控制原稿传送单元、扫描仪S和成像部分。
例如,倘若进行一些份的复印,操作者通过模式切换键806选择复印模式。随后,操作者按下数字小键盘804的一个键或多个键,藉此设定复印的数目。一旦操作者按下了启动键801,控制单元C就控制原稿传送单元59、扫描仪S以及成像部分以便开始复印。具体而言,控制单元C控制扫描仪S扫描通过原稿传送单元59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或者安装在压板玻璃上的原稿上的图像。此外,控制单元C控制成像部分,以根据扫描仪S扫描的图像,在等于操作者设定复印数目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同样,倘若发送传真,操作者通过操作模式切换键806选择传真模式。随后,操作者使用数字小键盘804输入传真发送目的地的号码,藉此设定传真发送目的地。一旦操作者按下了启动键801,控制单元C就控制原稿传送单元59、扫描仪S等以便发送传真。具体而言,控制单元C控制扫描仪S扫描由原稿传送单元59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或者安装在压板玻璃上的原稿上的图像。随后,控制单元C执行控制,以便把扫描仪S扫描的图像信息发送给通过通信单元设定的传真发送目的地。
需要注意,一旦操作者按下了操作单元61上的停止键802,控制单元C就执行控制,从而停止正在被操作的各个单元的操作。一旦操作者按下了节能键805,控制单元C就控制成像部分转换到节能状态。一旦操作者按下了复位键803,控制单元C就取消通过各个操作键的输入而执行的设定,并将设定返回到最初状态。
此处,对于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开启扫描单元U对于开启维护盖62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如图2所示通过操作者开启扫描单元U露出片材排出部分113,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取出在片材排出部分113中加载的片材。
考虑到扫描单元U的操作单元61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在扫描单元U靠近操作者一侧(成像装置的前面)的上部布置扫描单元U的操作单元61。操作单元61的这个位置也是当关闭扫描单元U时操作者容易无意地触碰到的位置。
当开启扫描单元U时,对于操作者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抬起操作单元61的底侧,以及开口部分55的上表面。因此,操作者无意地按下操作单元61的操作键的可能性得以降低,并且当操作者把他/她的手置于扫描单元U的这部分时,操作者可以看到操作单元61,从而,这也可以避免即使是无意地按下操作键。然而,当关闭扫描单元U时,操作者不能容易地看到操作单元61,并且对于操作者而言最简单的是保持并压下操作单元61的特定位置,这致使操作者无意地按下操作单元61上的任一按键可能性更高。
此时,如果允许操作键的操作,根据按下的按键,将会执行诸如扫描部分52开始移动,内部设定发生变化等操作者的无意操作,这将会困扰操作者。
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对于本实施例,开启/关闭传感器71检测扫描部分52的开启/关闭状态,控制单元C执行控制,从而禁止或允许来自操作单元61的操作,藉此可以避免执行由于操作者的无意操作而引起的命令。
以下将基于图3的流程图,对根据扫描单元U的开启/关闭的控制进行详细描述。控制单元C基于ROM中存储的程序,根据图3所示的流程图执行对成像装置的控制。
一旦操作者开启扫描单元U,开启/关闭传感器71就检测扫描单元U是否处于开启状态。换句话说,控制单元C根据来自开启/关闭传感器71的信号,确定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步骤1(在下文中,“步骤”简写为“S”))。
当确定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单元C不理会操作单元61的输入,从而即使在操作者按下操作键的情况下也不执行设定/操作(S2)。换句话说,当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时,即使操作单元61执行指令,控制单元C也禁止预定操作的执行。因此,即使当扫描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也允许装置主单元在片材上成像。
在扫描单元U开启的状态下,使操作者不能容易地看到操作单元61,从而可以想到操作键的按下不是操作者的有意操作。因此,禁止来自操作单元61的输入可以避免设定违背操作者意愿发生变化,并避免装置的操作违背操作者意愿而启动。
此外,当扫描单元U开启时,即当开启/关闭传感器71检测到开启状态时,控制单元C确定对于成像装置是否有来自外部的操作命令(S3)。
现在,倘若有例如经由USB终端、或者经由与通信单元相连的电话线或LAN的关于扫描部分的操作命令、或者关于成像部分的操作命令、或关于二者的操作命令作为来自外部的操作命令,操作单元C确定其操作命令是否是关于成像部分的操作命令(S9)。
倘若是关于成像部分的操作命令,即使在扫描部分52开启的状态下,关于成像部分的操作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并且控制单元C执行控制,以便执行其操作命令(S7)。即使在扫描单元C开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C也控制成像部分来执行成像部分的操作。
倘若其操作命令不是关于成像部分的,而是关于扫描单元U内各个单元的,则控制单元C禁止其操作命令,以避免在扫描单元U开启状态下的异常操作(S8)。此时,控制单元C通知外部操作命令的始发源,由于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该操作未能执行。
接下来,倘若扫描单元U关闭,开启/关闭传感器71检测到扫描单元U处于关闭状态。具体而言,控制单元C根据来自开启/关闭传感器71的信号,确定扫描单元U处于关闭状态(S4)。
当确定扫描单元U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单元C确定在当时操作者是否正按下操作键(S5)。
倘若操作者按下了操作键,流程返回到S5,在该步骤控制单元C重复相同的处理,直到操作者不按下任何操作键为止。
倘若操作者未按下操作键,控制单元C确定没有操作键的输入,并且在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后,允许操作键的输入(S6)。
这是因为尽管当关闭扫描单元U时按下了操作键61的操作键,但是在操作者关闭扫描单元U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执行违背操作者意愿的操作命令。
即使操作者按下了操作键,直到操作者暂时释放该按键之前一直禁止操作键的输入,藉此可以避免操作成像装置51。
同样,即使在扫描单元U开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C也控制成像部分来执行成像部分的操作。就这一点而言,已经对于其中在扫描单元U已经开启的状态下存在用于操作成像部分的新指令的情形进行了描述。然而,倘若在扫描单元U开启之前成像部分正在进行操作,甚至在成像部分的操作期间开启扫描单元U时,控制单元C也控制成像部分以继续成像部分的操作。
同样,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允许操作键输入的原因在于,假设有这样的情况,其中一旦操作者已经释放了某一操作键,但是无意地再次按下了某一操作键。此处提及的预定时间是这样的:使得在操作者关闭扫描部分52之后,操作者不会感觉到不能进行操作的时间很长;尤其是,一到三秒钟。
需要注意当扫描单元U开启时,开启维护盖62以便执行成像机构的维护,例如处理盒的调换,或者装置主单元60内片材传送路径上的卡纸处理。根据附图中所示的连锁开关,不考虑图3所示的流程图,检测到维护盖62处于开启状态,立即禁止成像部分的操作命令。这避免了成像部分进行操作。同样,倘若成像部分正在被操作,则控制单元C在开启维护盖62之后,立即停止成像部分的操作。
对于本实施例,如上所述,在来自开启/关闭传感器71的信号从开启信号切换到关闭信号以后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后,允许操作单元61的输入。因此,即使在操作者无意地按下操作键的情况下,例如操作者的手在扫描单元U关闭之后马上发生了滑动,也可以避免操作键的输入操作该装置。
倘若当来自开启/关闭传感器71的信号从开启信号切换到关闭信号时执行操作单元61的输入,那么在没有操作单元61的输入以后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后,控制单元C允许操作单元61的输入。因此,即使操作者在按下操作键的同时关闭扫描单元U,或者即使操作者在按下某一操作键的同时关闭扫描单元U以后,在释放该操作键之后就马上无意地按下某一操作键,也可以避免操作该装置。
倘若当开启/关闭传感器71检测到扫描单元U的开启状态时有来自操作单元61以外的操作命令,那么控制单元C在其操作命令是关于扫描部分的时禁用其操作命令,而在其操作命令是关于成像部分的时执行其操作命令。因此,即使当扫描单元U开启时,对于成像部分的操作也不存在任何问题,从而控制单元C可以执行操作而不会引起错误。倘若操作命令是关于扫描部分的,当扫描部分开启时操作扫描部分意味着有很高的可能性不能扫描原稿上的图象,因此控制单元C禁用这些操作命令,藉此可以避免扫描时的故障。
现在,假定从检测到扫描单元U关闭直到允许操作单元输入的预定时间是第一时间T1。同样,倘若当检测到扫描单元U关闭时正在执行操作单元的输入,假定从检测到扫描单元U关闭后检测到没有输入单元的输入直到允许操作单元输入的预定时间是第二时间T2。对于上述实施例,已经对于其中第一时间T1与第二时间T2是相同时间的安排进行了描述,但是第一时间T1与第二时间T2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时间。
现在,对于本实施例,扫描单元U通过铰链54的功能,将开启状态保持在大于10度的角度。换句话说,倘若开启扫描单元U时的角度大于10度,则扫描单元U在保持其角度的同时停止(rest)。同样,铰链54还具有制动器功能,它避免开启扫描单元U时的角度变为60度或更大。因此,倘若开启扫描单元U时的角度大于10度,即使操作者从开启状态放手,扫描单元U也不会下落,藉此可以避免物体被落下的扫描单元U夹在中间。对于本实施例,布置为要保持开启角度,但是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倘若开启角度大于10度,则扫描单元U自动地从45度开启到60度。
同样,倘若操作者在不大于10度的角度下放开他或她的手,扫描部分52布置为由于其自身重力而自动地关闭。倘若角度为10度左右,即使扫描单元U由于扫描单元U的自重而关闭,其撞击力也很小,但是对于本实施例,减震器嵌入在铰链54中,藉此当扫描单元U自动关闭时,扫描单元U可以缓慢地关闭。
对于本实施例,如上所述,用作支撑部分的铰链54支撑扫描单元U,从而在扫描单元U相对于装置主单元的开启/关闭角度大于预定角度时,保持开启状态。同样,铰链54以可旋转移动的方式支撑扫描单元U,从而使得在开启/关闭角度不大于预定角度时,扫描单元U可以由于扫描单元U的自重来关闭。
同样,开启/关闭传感器71配置为根据铰链54的上述规范,当大于10度时检测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而当不大于10度时检测扫描单元U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开启/关闭传感器71在开启扫描单元U时不会检测到关闭状态,藉此可以精确地检测扫描单元U的开启/关闭状态。然而,必须在至少大于10度的角度时,使开启/关闭传感器71检测到开启状态,藉此可以避免在扫描单元U开启时检测到关闭状态。因此,举例来说,可以在大于7度的角度时检测到开启状态。
同样,进行在不大于10度的角度下自动地关闭扫描单元U的布置的原因是为了使扫描单元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更清楚。如果将检测角度设定为小于10度的角度,将难以通过其外观来辨别扫描单元U是开启的还是关闭的。另一方面,如果将检测角度设定为大于10度的角度,即使当扫描部分52严重倾斜时也会检测为关闭状态。并因此操作扫描部分52,这增加了图象故障的可能性,或者可能会导致原稿传送单元59处的原稿卡纸。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对于上述实施例,操作单元配备在扫描单元中,但另一方面,对于此处提及的另一实施例,操作单元69配备在装置主单元60中,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而两者之间的其他配置是相同的,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需要注意在图8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附加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在装置主单元60中扫描单元U靠近操作者一侧(成像装置的正面)布置操作单元69。操作单元69的这个位置也是当开启/关闭扫描单元U时操作者容易无意地触碰到的位置。
当根据来自开启/关闭传感器的输出确定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时,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不理会来自操作单元69的输入,从而即使在操作者按下操作单元69的操作键的情况下也不执行设定/操作(S2)。同样,即使当扫描单元开启时,成像装置的成像部分也可以执行成像操作。
需要注意对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已经示出了这样的布置作为例子,其中当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时,禁止操作单元所有按键的输入。然而,举例来说,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只禁止配置为允许操作者启动复印的启动键801的输入。启动键801是这样的按键,其配置为允许操作者一起启动扫描单元U的操作和成像装置的操作。因此,当扫描单元U处于开启状态时,禁止启动键801的输入能够避免无意地执行成像装置的操作以及扫描单元U的操作。
需要注意,对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已经示出了这样的布置作为例子,其中即使当操作者按下各个操作键时,控制单元也不理会操作键的按压。然而,举例来说,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操作单元配置为使用触摸板方法的液晶屏,并且当开启/关闭传感器检测到扫描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单元切断液晶屏的触摸板,从而避免操作单元的输入,并由此禁止操作单元的输入。
尽管已经参照示范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披露的示范性实施例。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要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括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具有用于在片材上成像的成像部分;
第二单元,具有用于扫描原稿的图像的扫描单元,所述第二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开启/关闭,其中,所述成像部分基于由所述扫描单元扫描的图像在片材上成像,并基于来自所述成像装置的外部的操作命令在片材上成像;以及
指令单元,配置为执行指令以便使所述成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单元的扫描操作,
其中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即使所述指令单元执行所述指令,所述成像装置也被禁止执行所述扫描操作,并且
其中即使当所述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成像部分也被允许基于来自所述成像装置的外部的所述操作命令在片材上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所述指令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指令单元在所述第二单元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单元的一侧上配备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二单元的旋转运动中心,而在所述第二单元的另一侧上配备所述指令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单元关闭以后经过预定的时间时,该成像装置可以执行所述指令单元所指示的所述扫描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装置,其中如果当所述第二单元关闭时所述指令单元的所述指令正在执行,那么该成像装置可以在所述指令单元的该指令之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执行所述指令单元所指示的所述扫描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支撑单元,可旋转地进行支撑,以当所述第二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开启角度大于预定角度时,保持所述第二单元的开启,并且当该开启角度小于所述预定角度时,由所述第二单元的自重来关闭;以及
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单元的开启,
其中当所述第二单元的开启角度大于所述预定角度时,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单元处于开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排出单元,它配备在所述第一单元的上表面上,在上面成了像的片材从所述排出单元排出,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在关闭状态下覆盖所述排出单元,而所述第二单元在开启状态下露出所述排出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74140 | 2006-06-23 | ||
JP2006-174140 | 2006-06-23 | ||
JP2006174140 | 2006-06-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94300A CN101094300A (zh) | 2007-12-26 |
CN101094300B true CN101094300B (zh) | 2010-07-21 |
Family
ID=38476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041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4300B (zh) | 2006-06-23 | 2007-05-23 | 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53166B2 (zh) |
EP (1) | EP1870780A1 (zh) |
JP (1) | JP5478815B2 (zh) |
KR (1) | KR100888092B1 (zh) |
CN (1) | CN1010943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24228B2 (en) * | 2008-10-20 | 2012-07-17 | Simotec Inc. | Cover closer |
US8348419B2 (en) * | 2009-12-18 | 2013-01-08 | Info Print Solutions Company, LLC | Variable data printing system |
JP5520632B2 (ja) * | 2010-02-25 | 2014-06-1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15265B2 (ja) * | 2010-02-25 | 2013-10-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040989A (ja) * | 2013-08-22 | 2015-03-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58026B1 (ja) * | 2014-04-30 | 2015-08-05 | 株式会社Pfu | 画像読取装置 |
CN107450660A (zh) * | 2016-06-01 | 2017-12-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JP7310454B2 (ja) * | 2019-08-30 | 2023-07-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540147B2 (ja) * | 2019-11-29 | 2024-08-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94034A (ja) * | 1984-10-16 | 1986-05-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複写機 |
JP2679066B2 (ja) * | 1987-12-07 | 1997-11-1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H05330713A (ja) * | 1992-05-27 | 1993-12-1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662696B2 (ja) * | 1996-12-25 | 2005-06-22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H1175272A (ja) * | 1997-08-27 | 1999-03-16 | Toto Ltd | リモコン装置 |
JP3356172B2 (ja) * | 2001-06-11 | 2002-12-0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41460A (ja) * | 2002-02-14 | 2003-08-27 | Ricoh Elemex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012061B2 (ja) * | 2002-12-26 | 2007-11-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06027876A (ja) * | 2004-07-21 | 2006-02-02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970871B2 (ja) * | 2004-07-21 | 2007-09-05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049993A (ja) * | 2004-07-30 | 2006-02-16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065188A (ja) * | 2004-08-30 | 2006-03-0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54524B2 (ja) * | 2004-11-17 | 2013-08-07 |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 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
-
2007
- 2007-05-18 EP EP07108507A patent/EP1870780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5-22 US US11/752,000 patent/US7853166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5-23 CN CN2007101041935A patent/CN1010943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5-23 KR KR1020070050380A patent/KR10088809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6-22 JP JP2007165228A patent/JP5478815B2/ja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2-82590A 2002.03.22 |
JP特开2006-27876A 2006.02.02 |
JP特开2006-33675A 2006.02.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026893A (ja) | 2008-02-07 |
CN101094300A (zh) | 2007-12-26 |
US7853166B2 (en) | 2010-12-14 |
JP5478815B2 (ja) | 2014-04-23 |
EP1870780A1 (en) | 2007-12-26 |
KR100888092B1 (ko) | 2009-03-11 |
US20070297818A1 (en) | 2007-12-27 |
KR20070122132A (ko) | 2007-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94300B (zh) | 成像装置 | |
US7889372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that sets initial value of printer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management mode | |
CN100535795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669025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JP2011239251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CN105323399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 |
US886102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110211891A1 (en) |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1158226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5063721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571672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ジョブ実行制御方法 | |
JP201010788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WO2004091189A1 (ja) | 電子機器の表示装置 | |
JP2002187332A (ja) | ジャム表示装置 | |
JP2006323757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US1056761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executes correlated operation correlated with document placement on document placement plate or contact glass | |
JP6784143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685276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10268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1035716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5923436A (en) | Facsimile machine | |
JP6732415B2 (ja) | 操作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US884229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rinting function and a scanner function | |
US20070002341A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JP200604490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