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5076B -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5076B
CN101085076B CN2007100696446A CN200710069644A CN101085076B CN 101085076 B CN101085076 B CN 101085076B CN 2007100696446 A CN2007100696446 A CN 2007100696446A CN 200710069644 A CN200710069644 A CN 200710069644A CN 101085076 B CN101085076 B CN 101085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medicine
rabbit
primaqu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696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5076A (zh
Inventor
卢福庄
张雪娟
季敬余
付媛
冯尚连
汪承相
程菊芬
周永学
陈学智
徐海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07100696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5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5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5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0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畜禽寄生虫药物防治技术领域。该注射剂的组分与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青蒿3~6份,苦参3~6份,白头翁2~5份,仙鹤草2~5份,柴胡1~3份,地榆1~3份,黄芪1~3份,伯氨喹啉0.06~0.35份,β-环糊精2~4份。经过原药烘干、粉碎、混合;乙醇提取;水提取;除去杂质;提取液与伯氨喹啉及β-环糊精的混合、研磨、包合;药液体积调整等步骤制备而成。具有使用方便,防治期长,按每只兔1.5-2ml的用量,病兔球虫卵囊减卵率为96.4%和98.4%,均超过了口服中草药散剂组和西药组,成本低廉,安全性、贮藏性好等特点,可在养兔业与养鸡(1-1.5ml/kg)业中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禽寄生虫药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兔球虫病的注射型中西药联合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球虫病是对养兔业、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球虫病对兔的病死率可达40~80%,我国每年用于抗球虫药物的费用高达数十亿元。截止目前,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然依赖于抗球虫药的化学防治,例如地克株利、氯苯胍等。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球虫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成了无法避免的严重问题。正如Schnitzer和Grunberg(1975)所说,“耐药性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化学治疗的发展而发展,一部化学药物治疗的历史就是耐药性产生的历史。”事实证明,目前市售的任何一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引起球虫的耐药性。
由于球虫耐药虫株日益增多,使许多抗球虫药的防治效果显著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即使是提高药物浓度也无济于事,许多实验已经证明,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用药的浓度越高,球虫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药物浓度反而导致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影响食品安全。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抗球虫新药的开发速度已经赶不上耐药虫株出现的速度,尤其是球虫的多重耐药性虫株的出现,更是给球虫病有效的药物防治提出了难题。
中草药在我国已经使用了数千年,直至今天,这些药物对球虫的治疗效果依然存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球虫对中草药不容易产生抗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每种中草药的成分均很复杂,一种药物中往往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多种功能,中草药组成复方后成分更加复杂。正如联合用药可以减缓球虫抗药性产生的道理一样,球虫要对中草药内众多的有效成分同时产生耐药性实际上非常困难。因此,开发中草药抗球虫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当前绝大多数的抗球虫中草药,无论是煎饮剂或是粉剂,都是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当兔或鸡发生球虫病较严重时,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动物就不能通过口服获得应达到的治疗剂量,结果防治效果受到影响。传统的中草药散剂和煎剂发挥药效的速度比西药慢;依靠自由采食或饮水经口服摄入药物的途径,会因某些药物有异味、动物患病,食欲、饮欲改变而不能摄入规定的剂量,进而影响疗效。人工灌服虽可克服自由饮食的缺点,但因该方法费工费力,仅适用于零星发病的情况。由此可见,传统的中草药散剂和煎剂似乎更适宜用于平时的预防,而对于大群动物暴发急性球虫病的治疗就显得力不从心。
由此可见,中药和西药在防治球虫病中各有其自己的优缺点,中西药结合应是今后球虫病防治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西药易引起球虫产生耐药性和中草药经口服难以摄入规定剂量而影响疗效及药效速度慢等缺陷,提供一种可适当减少西药的用量,不受食欲影响,给药剂量准确,并大大降低防治药物的用量,延长有效防治时间,降低用药成本,延缓球虫产生抗药性,达到安全有效预防和治疗兔球虫病的注射型中西药联合缓释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草药部分选择青蒿、苦参、白头翁、仙鹤草、柴胡、地榆、黄芪进行组合是因为:
青蒿清热凉血,含有青蒿素、苦味质和挥发油等药用成分,青蒿素有强力抗原虫作用,据文献报道,青蒿对球虫子孢子和第一、二代裂殖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生物碱及黄酮类物质,有抗原虫和杀灭蛲虫的作用。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含有白头翁素、三萜皂苷等药用成分,具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并有明显杀灭阴道滴虫(一种原虫)作用。青蒿、苦参和白头翁在体外试验中均有较强的抑制球虫卵囊孢子化作用。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杀虫,含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甾醇、有机酸、皂苷等,有抗病毒和原虫作用,根芽有驱除绦虫作用。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提阳气,含有柴胡苷、柴胡醇及α-波菜甾醇等挥发油,具有抑制结核杆菌、多种病毒及疟原虫的作用。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含鞣质、三萜皂苷和维生素A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治血痢菌痢、消化道出血等,可治疗球虫引起的便血症。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多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等,具有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其中甜菜碱还能影响球虫在体内的发育及侵害力,改善动物感染球虫后的生产性能,增强动物抗球虫活性。上述七种药物中既有抑杀球虫的药物,又有改善球虫病症状的药物,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它们联合使用,标本兼治,相互协同发挥作用,尽可能地减少了球虫产生耐药性的概率。
西药则选用伯氨喹啉。伯氨喹啉是治疗疟疾的药物,能够破坏疟原虫的糖代谢和氧化过程,抑制线粒体的氧化作用,干扰DNA合成,对红外期及各型疟原虫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另外还可用于治疗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据本发明人试验,伯氨喹啉对球虫也有强烈的杀灭作用,用于治疗球虫病也有良好的效果。但有报道说伯氨喹啉毒性较一般抗疟药大,有少数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人,用药后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该缓释注射剂的组分与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青蒿3~6份,苦参3~6份,白头翁2~5份,仙鹤草2~5份,柴胡1~3份,地榆1~3份,黄芪1~3份,伯氨喹啉0.06~0.35份,包合剂β-环糊精2~4份。
该缓释注射剂配方可进一步优选为:青蒿4份,苦参4份,白头翁3.5份、仙鹤草3.5份,柴胡1份,地榆2份,黄芪3份,伯氨喹啉0.147份,β-环糊精3份。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配方称取中草原料药青蒿、苦参、白头翁、仙鹤草、柴胡、地榆、黄芪,各在45~50℃下烘干、粉碎、混合,备用;
(2)将步骤(1)混合药粉,加95%乙醇浸泡提取两次,每次加乙醇量为没过药面1~2cm,每次浸泡时间2~3天,分离并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以冷热交替法除去该液中鞣质后得暗绿色乙醇提取物上清液,备用;
(3)将步骤(2)第二次乙醇提取分离所剩药渣,加蒸馏水浸泡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为刚没过药面,每次浸泡时间2~3天,分离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以冷热交替法除去该液中鞣质后得暗褐色水提取物上清液,备用;
(4)按配方称取伯氨喹啉,溶解于4~5倍量的蒸馏水中,备用;
(5)按配方称取β-环糊精,加入少量蒸馏水湿润环糊精,再加入步骤(4)伯氨喹啉水溶液,研磨15分钟,并在室温下让水份蒸发至包合物呈稠糊状;
(6)在步骤(5)稠糊状包合物中,加入步骤(2)乙醇提取物上清液,研磨15分钟,以后每天研磨2~4次,15分钟/每次,在洁净的室内让乙醇挥发至包合物呈膏糊状;
(7)在步骤(6)膏糊状包合物中,加入步骤(3)水提取物上清液,研磨至成匀质悬浊状药液;
(8)将步骤(7)匀质悬浊状药液,以在室温下让水分蒸发或补充消毒生理盐水的方法调控该药液的体积,使其每毫升药液中含有相当于1克中草药生药和0.003~0.015克伯氨喹啉;并按需要量分装、灭菌,即成注射剂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是本发明在发现原治疗疟疾药物-伯氨喹啉对球虫也具有强烈杀灭作用的基础上,将伯氨喹啉与7味中草药联合研制成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既发挥了西药作用速度快的特点,又发挥了中药不易使球虫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快慢结合,标本兼治,从而发挥最佳的整体抗球虫效果,并在不降药效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西药用量,减轻对球虫的选择压力,有利于延缓球虫对防治药物产生抗药性;
二是本发明缓释注射剂在应用中,使用方便,给药剂量准确,不受家兔食欲大或小的影响,保证疗效,并大大降低了防治药物的用量,延长有效防治时间,由以往的一周左右延至二个月以上;
三是本发明缓释注射剂制备工艺先进,中草原药先用醇提取,再用水提取的方式效果优于水或醇的单提;中西药主剂与包合料辅剂配比合理,注射性能良好,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是本发明缓释注射剂经临床防治试验明确,在预防上,每只兔注射1.0ml即可收到预防球虫病的良好效果;在治疗上,每只兔注射1.5ml到2ml,用药后2~3天拉痢均停止,兔的食欲恢复,第7天检查粪便球虫卵囊,绝大多数兔已转阴,球虫卵囊平均减卵率为96.4%和98.4%,均超过了口服中草药散剂组94.6%和口服西药组93.2%;2个月内未见明显的球虫病复发症状,基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
五是本发明缓释注射剂对动物安全,贮藏性好,成本低廉,有利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经注射常用最大剂量(2ml/每兔)3倍的情况下(试验例6),家兔生长良好、表现安全,其中,伯氨喹啉虽有一定毒性,但其在该剂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且伯氨喹啉与β-环糊精包合后,是缓慢地释放到家兔的血液中去,所以可有效减轻伯氨喹啉的毒副作用,增加安全性;此外,该剂室温放置2个月,冰箱冷藏8个月(还在继续中)没有发现异样;用室温保存2个月和冰箱冷藏6个月的缓释剂抽样防治兔球虫病,其防治效果与制备不超过1周的缓释剂没有差别;该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中的中草药按照药店中药饮片零售价计算,其防治成本每只兔为0.18元,中草药散剂为2.20元,西药组为0.19元,较口服西药组低5.3%,比口服中草药散剂组低91.8%,如果中草药原料来自批发市场,中草药原料成本将可进一步下降1/3~1/2。。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和试验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这并不是对本发明在任何意义上的具体限制。
对以下实施例有关事项的说明:
青蒿、苦参、仙鹤草、白头翁、柴胡、地榆、黄芪:杭州中药饮片厂出品的净制中药饮片,从杭州市张同泰药店购得。
磷酸伯氨喹啉:常熟市实业化工厂生产,含量为99%,批号为060528。
β-环糊精:陕西省礼泉化工有限实业公司生产,含量为99.5%,批号为060410。
实施例1:(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的制备1)
(1)将青蒿、苦参、白头翁、仙鹤草、柴胡、地榆、黄芪,各在45~50℃鼓风烘箱中干燥4小时以上,分别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状;称取已粉碎的青蒿30、苦参58g、白头翁各20g、仙鹤草47、柴胡10g、地榆30、黄芪各12g,混合均匀,备用;
(2)将步骤(1)混合药粉,加95%乙醇浸泡提取两次,每次加乙醇量为没过药面1cm,容器密封以防乙醇挥发,浸泡过程中每天搅拌1~2次,3天后离心分离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水浴中加热至沸,冷却后放在冰箱中过夜,再在4℃,4000转/分的低温条件下离心50分钟,除去乙醇提取液中的鞣质沉淀物后,得暗绿色乙醇提取物上清液,备用;
(3)将步骤(2)第二次乙醇提取分离后所剩药渣,加蒸馏水浸泡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为刚没过药面,每次浸泡时间2天,离心分离,合并两次提取液,放在冰箱中过夜,在4℃,5000转/分的低温条件下离心50分钟,除去水提取液中的鞣质沉淀物后,得暗褐色水提取物上清液,备用;
(4)按配方称取伯氨喹啉0.83g,用4ml蒸馏水溶解,备用;
(5)按配方称取β-环糊精20g,加入少量蒸馏水湿润环糊精,再加入步骤(4)伯氨喹啉水溶液,研磨15分钟,并在室温下水份挥发至包合物呈稠糊状;
(6)在步骤(5)稠糊状包合物中,加入步骤(2)乙醇提取物上清液,研磨15分钟,以后每天研磨2~4次,15分钟/每次,在洁净的室内让乙醇挥发至包合物呈膏糊状;
(7)在步骤(6)膏糊状包合物中,加入步骤(3)水提取物上清液,研磨至成匀质悬浊状药液;
(8)将步骤(7)匀质包合悬浊状药液,以室内不时研磨、搅拌促使水分蒸发或补充消毒生理盐水的方法,调控该药液的体积达到207ml,以使其每毫升药液中含有相当于1.0g中草药生药和伯氨喹啉0.004g;按需要量分装、灭菌、包装,即成产品。
实施例2:(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的制备2)
本例中,称取已粉碎的青蒿40g、苦参38g、白头翁35g、仙鹤草36g、柴胡19g、地榆20g、黄芪30g;乙醇添加量每次没过药面1cm,乙醇每次浸泡时间2天;水每次浸泡时间2天;伯氨喹啉称取1.74g,用7ml蒸馏水溶解;β-环糊精称取30g;其余制备方法,工艺均同于实施例1。最终使每毫升药液中含有相当于1.0g中草药生药和伯氨喹啉0.008g。
实施例3:(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的制备3)
本例中,称取已粉碎的青蒿40g,苦参40g,白头翁35g、仙鹤草35g,柴胡10g,地榆20g,黄芪30g;乙醇添加量每次没过药面2cm,乙醇每次浸泡时间3天;水每次浸泡时间3天;伯氨喹啉称取1.47g,用7ml蒸馏水溶解;β-环糊精称取30g;其余制备方法,工艺均同于实施例1。最终使每毫升药液中含有相当于1.0g中草药生药和伯氨喹啉0.007g。
实施例4:(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的制备4)
本例中,称取已粉碎的青蒿60g、苦参32g、白头翁50g、仙鹤草22g、柴胡28g、地榆11g、黄芪20g;乙醇添加量每次没过药面2cm,乙醇每次浸泡时间2天;水每次浸泡时间3天;伯氨喹啉称取3.35g,用13.4ml蒸馏水溶解;β-环糊精称取40g;其余制备方法,工艺均同于实施例1。最终使每毫升药液中含有相当于1.0g中草药生药和伯氨喹啉0.015g。
试验例1:(不同提取方法对中草药提取液物理性状的影响)
相同的药物配比,以(1)水煎、(2)水浸泡、(3)乙醇浸泡和(4)先乙醇浸泡再用水浸泡四种提取方法对提取液物理性状的影响进行比较,其中,(1)水煎提取液外观混浊,需要去除鞣质和蛋白质后才变澄清,而且浓缩后特别粘稠,制成注射液后注射器容易被粘堵,造成注射困难;(3)乙醇浸泡提取液外观绿褐色,由于大多数水溶性蛋白和醣类不会被提取出来,故提取液澄清,流动性好;(4)先用乙醇浸泡,药物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被乙醇凝固,再用水浸泡时不会被提取出来,所以提取液也较澄清,可以省略去除蛋白的步骤,浓缩后液体的粘稠度也较水浸泡提取液小,制成注射液后性状也比较理想。(2)水浸泡提取液的性状则介于水煎提取液与醇提取后水浸泡提取液之间。综合疗效试验的结果,确定采用先醇提取后用水提取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试验例2:(原料药与β-环糊精重量比对药效持续时间的影响)
由于伯氨喹啉用量比例很小,所以本试验着重探讨中草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对药效持续时间的影响。
30日龄的獭兔32只,粪便检查均带有球虫卵囊,均分4组,每组8只,分别以中草药原料药(配方同实施例3)与β-环糊精重量比为9∶1、7∶1和5∶1制成的3种缓释剂(依次称之为缓释剂1、缓释剂2和缓释剂3)防治兔球虫病,每只兔(体重约1kg)注射1ml,另外设不注射任何药作对照,分别于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5天和60天早晨采集兔粪便,用盐水漂浮法检查球虫卵囊数,即称取粪便样品3克,置于50ml烧杯中,加15ml饱和生理盐水,搅拌均匀,用40目铜筛过滤,滤液倒入10ml青霉素瓶静置20分钟以上,用盖玻片沾取表面少量液体,置载玻片上,在10×10倍显微镜下计数5个视野中球虫的卵囊总数,作为该兔的球虫卵囊数,计算出各组球虫卵囊平均数及减卵率,结果见下表1。
由表1可见,不用药对照组兔粪中球虫卵囊数持续增加,注射缓释剂后,球虫卵囊数均明显减少。当原料药与β-环糊精重量比为9∶1时,第一周兔粪便的球虫卵囊数在三个用药组中是最低的,但从第二周开始,球虫卵囊数迅速增多,超过了原料药与β-环糊精重量比为7∶1和5∶1的两个组,说明药物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没有被β-环糊精充分包被,有相当部分的药物提取物是呈游离状态,所以第一周其作用最强,但随后因为被β-环糊精包被的药物可以释放出来的剂量不足,不能很好抑制球虫的繁殖,所以球虫卵囊增多;而缓释剂2组和缓释剂3组的药物缓释效果相近,不过原料药与β-环糊精重量比为5∶1时,药液太稠,注射不够顺畅,加上β-环糊精含量增加的同时也相应增加了成本,因此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以7∶1左右为好。
表1  注射不同中草药缓释剂后兔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
Figure G2007100696446D00101
试验例3:(不同提取方式对中西药联合缓释剂抗球虫效果的影响)
相同配方(实施例3)和重量的中草药混合粉剂三份,分别以蒸馏水、95%乙醇、及先95%乙醇后蒸馏水三种方式浸泡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提取液中的鞣质和蛋白,用相同比例的伯氨喹啉和β-环糊精等包被制成中西药联合缓释剂(分别称为缓释剂W、缓释剂A和缓释剂AW)。
选择有球虫卵囊排出的30日龄肉兔24只,均分4组,每组6只,分别注射以蒸馏水提取、95%乙醇提取和先用95%乙醇提取后用蒸馏水提取三种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1ml,以不使用任何抗球虫药处理为对照组,分别在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5天和60天采集兔粪便样品,按上面介绍的饱和盐水漂浮法,镜检计数球虫卵囊数,计算组球虫卵囊平均数及减卵率,结果见表2。
表2  注射有效成分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
对肉兔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的影响
Figure G2007100696446D00111
由表2可见,以中草药水提取物制备的缓释剂W前二周对球虫抑制效果比较好,但4周以后,抗球虫效果明显减弱,说明β-环糊精对中草药的水提取组分的包合性能不尽如人意,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β-环糊精中间的空穴具有疏水性,水溶性物质不能很好地进入空穴所致;β-环糊精对中草药醇提取物的包合性能较好;相比之下又以先用醇提取,再用水提取的提取方式制备的缓释剂AW抗球虫效果比单独用醇提取制备的缓释剂A要更好一些,可能是因为用两种溶剂提取,被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更多之故;不用抗球虫药的对照组,在试验期间兔粪中的球虫卵囊数均高于试验前。
试验例4:(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的剂量效应试验)
本试验中,中西药联合缓释剂采用实施例3所制产品;中草药散剂采用实施例3的中草原料药配方。
选择带有球虫卵囊体重0.8~1.8kg的家兔72只,均分6组(每组12只),第1~3组在试验开始时,分别注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1.0ml/只、1.5ml/只和2.0ml/只,饲喂不含抗球虫药的日粮;第4组饲喂含中草药散剂的日粮;第5组饲喂含0.003%地克珠利或0.0125%氯羟吡啶的日粮;第6组饲喂不含任何抗球虫药的日粮作为对照组;分别于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5天和60天采集兔粪便,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球虫卵囊,计算组球虫卵囊平均数及减卵率,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每只兔注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1.0ml即可收到防治球虫病的较好效果,随着中西药联合缓释剂注射剂量的增加,兔粪便中排出的球虫卵囊数进一步减少。这与一些口服中草药随剂量增加,抗球虫指数也增加的趋势一致。试验期间,每只兔注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1.5ml和2ml组的球虫卵囊平均减卵率为96.4%和98.4%,均超过了口服中草药散剂组(94.6%)和口服西药组(93.2%)。在本试验中,以每只兔注射2ml效果最好。
表3  中西药联合缓释剂不同注射剂量对兔粪球虫卵囊数的影响
试验例5:(不同配方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的抗球虫效果)
选择带有较多球虫卵囊体重0.8~1.6kg的家兔18只,均分3组(每组6只),分别注射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分别称缓释剂1、缓释剂2和缓释剂3),每只兔注射2ml。分别于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5天和60天采集兔粪便,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球虫卵囊,计算组球虫卵囊平均数及减卵率,结果见表4。
表4  注射不同配方缓释剂后兔粪中的球虫卵囊数和减卵率
Figure G2007100696446D00141
三种配方制备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以缓释剂2和缓释剂3的效果较好。
试验例6:(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体重约1kg的肉兔6只,每只分多点皮下注射实施例3所制中西药联合缓释剂共6ml,观察注射后48小时兔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在注射前、注射后1小时、2小时、4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测量兔体温和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在注射后二个月随机抽取4只兔解剖检查内脏器官有无病变,注药部位缓释剂的吸收情况,观察组织有无增生、坏死等。
结果是,注射后1小时,虽然还可触摸到注射部位微隆的小包,局部皮肤无红肿,体温、心跳与不注射缓释剂组的兔没有差别,对兔的活动和食欲没有影响;经二个月饲养,兔体增重比口服抗球虫药物组的兔提高,毛色光亮,解剖后未见内脏器官有病理变化,注射部位无异常;说明在常用最大剂量3倍的注射剂量情况下,本发明中西药联合缓释剂对兔也是安全的。
体重1.5kg的蛋鸡、体重约1kg的肉鸡,注射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中西药联合缓释剂4ml,对蛋鸡产蛋性能,对肉鸡生长性能均无不利影响,一个月后观察,注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鸡的外观体况好于不注射的鸡;说明本发明产品对鸡也是安全的。
试验例7:(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的保质期试验)
实施例1、2、3与4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分装在密封的20ml塑料瓶(橡胶瓶塞,蜡封)中,分别放置于8~26℃的室温和4~8℃的冰箱中保存,每隔半个月检查缓释剂的性状看有无发霉、变质或异味产生,结果室温放置2个月,冰箱冷藏8个月(还在继续)没有发现异样。用室温保存2个月和冰箱冷藏6个月的缓释剂抽样防治兔球虫病,其防治效果与制备不超过1周的缓释剂没有差别;室温放置4个月,肉眼观察无发霉变质,因没有进行动物试验,保质期是否可达4个月尚不清楚,但至少说明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的保质期能满足一般用户的使用要求。
试验例8:(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的临床治疗试验)
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拉痢、腹部膨胀、频频排尿,个别粘膜黄染,粪检可见大量球虫卵囊的病兔60只,体重1kg左右的兔注射实施例3中西药联合缓释剂1ml,体重2kg以上的兔注射2ml,用药后2~3天拉痢均停止,兔的食欲恢复,第7天检查粪便球虫卵囊,绝大多数兔已转阴,仅少数兔粪便中尚有少数几个卵囊,2个月内未见明显的球虫病复发症状,基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
试验例9:(中西药联合缓释剂防治兔球虫病的成本)
选择粪便中带有球虫卵囊的断奶仔兔48只,均分4组,第1组饲喂不含任何抗球虫药的基础日粮,在试验开始时注射实施例3一针本发明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2ml/只);第2组饲喂含1%添加量的实施例3抗球虫中草药配方散剂的日粮;第3组饲喂含地克珠利0.003%或者含0.0125%氯羟吡啶的对照日粮(两种上抗球虫药轮换使用);第4组只饲喂不含任何抗球虫药的基础日粮;试验期2个月;观察各组的增重、死亡率,计算各组的防治费用。
结果第1、2、3、4组的平均增重分别为2.02±0.05kg、1.76±0.09kg、1.78±0.09kg和0.90±0.10kg,注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组比不加药对照组提高增重124.4%,分别比口服中草药组和口服西药组提高14.8%和13.5%(P>0.05);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8.3%、8.3%和41.7%。使用中西药联合缓释剂防治兔球虫病不仅能增加体重,而且能降低兔的死亡率。
中草药按照药店中药饮片零售价计算再加20%的损耗和微利,西药按批发价计算,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组的防治成本为每只兔为0.18元,中草药散剂组为2.20元,西药组为0.19元。中西药联合缓释剂组防治球虫病成本比口服西药组低5.3%,比口服中草药散剂组低91.8%。如果中草药原料来自批发市场,中草药原料成本将可下降1/3~1/2;如果再增加有机溶剂回收工艺,成本还可进一步降低,因此中西药联合缓释剂产品的最终价格也许可以做到与西药竞争。
在2个月的试验期,注射中西药联合缓释剂仅需2ml,所需中草药原料约为2g,即使算上各环节的损耗,也不会超过4g;而采用口服中草药散剂的方式,每只兔每天至少要消耗100g饲料,中草药散剂按1%配比,共消耗60g中草药原料(不计损耗),即中西药联合缓释剂所消耗的中草药原料不到口服中草药散剂的90%。如果该项技术成果能得到推广应用,将可以节约大量的中草药资源,减少中草药的采挖,这对于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Claims (3)

1.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其特征在于该缓释注射剂的原料药与包合剂按重量份为:
青蒿3~6份,苦参3~6份,白头翁2~5份,仙鹤草2~5份,柴胡1~3份,地榆1~3份,黄芪1~3份,伯氨喹啉0.06~0.35份,包合剂β-环糊精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注射剂,其特征在于该缓释注射剂的原料药与包合剂按重量份为:
青蒿4份,苦参4份,白头翁3.5份、仙鹤草3.5份,柴胡1份,地榆2份,黄芪3份,伯氨喹啉0.147份,β-环糊精3份。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注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配方称取中草原料药青蒿、苦参、白头翁、仙鹤草、柴胡、地榆、黄芪,各在45~50℃下烘干、粉碎、混合,备用;
(2)将步骤(1)混合药粉,加95%乙醇浸泡提取两次,每次加乙醇量为没过药面1~2cm,每次浸泡时间2~3天,分离并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以冷热交替法除去该液中鞣质后得暗绿色乙醇提取物上清液,备用;
(3)将步骤(2)第二次乙醇提取分离所剩药渣,加蒸馏水浸泡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为刚没过药面,每次浸泡时间2~3天,分离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以冷热交替法除去该液中鞣质后得暗褐色水提取物上清液,备用;
(4)按配方称取伯氨喹啉,溶解于4~5倍量的蒸馏水中,备用;
(5)按配方称取β-环糊精,加入少量蒸馏水湿润环糊精,再加入步骤
(4)伯氨喹啉水溶液,研磨15分钟,并在室温下让水份蒸发至包合物呈稠糊状;
(6)在步骤(5)稠糊状包合物中,加入步骤(2)乙醇提取物上清液,研磨15分钟,以后每天研磨2~4次,15分钟/每次,在洁净的室内让乙醇挥发至包合物呈膏糊状;
(7)在步骤(6)膏糊状包合物中,加入步骤(3)水提取物上清液,研磨至成匀质悬浊状药液;
(8)将步骤(7)匀质悬浊状药液,以在室温下让水分蒸发或补充消毒生理盐水的方法调控该药液的体积,以使其每毫升药液中含有相当于1克中草药生药和0.003~0.015克伯氨喹啉;并按需要量分装、灭菌,即成注射剂产品。
CN2007100696446A 2007-06-22 2007-06-22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96446A CN101085076B (zh) 2007-06-22 2007-06-22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96446A CN101085076B (zh) 2007-06-22 2007-06-22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5076A CN101085076A (zh) 2007-12-12
CN101085076B true CN101085076B (zh) 2010-04-21

Family

ID=38936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6964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076B (zh) 2007-06-22 2007-06-22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5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4318A (zh) * 2011-07-15 2011-12-14 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家禽球虫病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1457B (zh) * 2012-04-27 2013-10-16 山东恩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球虫的兽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089484A (zh) * 2018-01-31 2019-08-06 东兰县鸿兔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防治幼兔腹泻病的方法
CN108143834A (zh) * 2018-02-10 2018-06-12 东兰县广元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防治兔球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7281A (zh) * 2006-09-01 2007-03-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防治兔、鸡球虫病的中草药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7281A (zh) * 2006-09-01 2007-03-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防治兔、鸡球虫病的中草药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5076A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2835C (zh) 一种防治兔、鸡球虫病的中草药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JP7069490B2 (ja) ユウリコマ・ロンギフォリア抽出物並びに免疫系の増強及び/又は刺激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Balch Prescription for herbal healing
KR101898688B1 (ko) 복합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근위축의 예방, 치료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
CN105412569A (zh) 一种增加骨密度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
CN102626425B (zh) 一种虫草粉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8469A (zh) 治疗ii型糖尿病和逆转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64390B1 (ko) 아토피 질환 개선, 완화,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Al-Mashhadani et al. Effect of supplemen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chamomile oil on broiler performance and some physiological traits
CN101085076B (zh) 防治兔球虫病中西药联合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070008089A (ko) 댕댕이나무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간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효과를 가지는 약제학적 조성물
Boon et al. The complete natural medicine guide to the 50 most common medicinal herbs
CN103933363A (zh)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4922B (zh) 一种抗疲劳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824414B (zh)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茶
CN101342167B (zh) 药物组合物
RU2408383C1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с противоопухолевой и адаптогенной активностью (варианты) 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й препарат на ее основе (варианты)
CN110721256B (zh) 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101460A (ko) 근육의 보호에서 시스탄케 투불로사 추출물 및 이소악테오사이드의 용도
CN109528917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朝医方组合物及其乳膏剂的制备方法
CN101816708B (zh)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317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鸡球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181440B (zh) 一种治疗血液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758358A (zh) 一种用于湿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6552A (zh) 一种治疗足癣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