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4592A - 铰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4592A
CN101074592A CNA2007101039776A CN200710103977A CN101074592A CN 101074592 A CN101074592 A CN 101074592A CN A2007101039776 A CNA2007101039776 A CN A2007101039776A CN 200710103977 A CN200710103977 A CN 200710103977A CN 101074592 A CN101074592 A CN 101074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rp
connect apertures
connector
pointed part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39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嶋一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Sugatsune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4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4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4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four parallel pins and two arms
    • E05D3/14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four parallel pins and two arms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hinge parts having a cup-shaped fixing part, e.g. for attachment to cabinets or furni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5/00Construction of single parts, e.g. the parts for attachment
    • E05D5/02Parts for attachment, e.g. flaps
    • E05D5/0276Parts for attachment, e.g. flaps for attachment to cabinets or furniture, the hinge having two or more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7/00Hinges or pivots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 E05D7/12Hinges or pivots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to allow easy detachment of the hinge from the wing or the frame
    • E05D7/123Hinges or pivots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to allow easy detachment of the hinge from the wing or the fram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binets or furniture
    • E05D7/125Hinges or pivots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to allow easy detachment of the hinge from the wing or the fram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binets or furniture the hinge having two or more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2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furniture, e.g. cabi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链装置,其包括连结到框架的铰链主体和可转动地连接到铰链主体的一端并被插入和固定到形成于门内的连结孔的连接件,门侧连接件设有第一和第二可移动的板部分。第一和第二可移动的板部分的相应的一端相互中凸地连接。形成于第一可移动的板部分和第二可移动的板部分之间的角度大约为160度。第一和第二可移动的板部分的相应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扎入部分。当第一可移动的板部分和第二可移动的板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被向下推动时,第一扎入部分相互远离地运动且扎入门上的固定孔的内周表面。本发明的铰链装置可通过单一操作被连结到门上。

Description

铰链装置
技术领域
一般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门被可转动地连结到框架时使用的铰链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通过单一操作被连结到门上的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这类铰链装置包括与框架连结的铰链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到在门侧上的铰链主体端部的框架侧连接件、及被插入到形成在门内的连结孔(attachment hole)内的门侧连接件。当框架侧连接件被插入连结孔内且门侧连接件被插入连结孔内时,门侧连接件被固定到连结孔而框架侧连接件连接到门侧连接件。这样一来,门通过铰链装置可转动地被连接到框架上。
如在公开号为H06-45021的日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那样,门侧连接件具有沿连结孔的径向彼此对置的一对锁定元件。位于连结孔的开口侧上的锁定元件的一端与门侧连接件连接。锁定元件的另一端设有作为可沿连结孔的径向运动的自由端。每个连结件的另一端要比所述那一端更向内地设置在连结孔的半径方向上。于是,这对锁定元件之间的间隔从连结孔的开口侧朝底侧减少且小于框架侧连接件的两侧之间的间隔。因此,将框架侧连接件插入连结孔内时,框架侧连接件的两侧与各自的锁定元件邻接并使这些锁定元件向外运动。在锁定元件的向外方向的表面上形成有呈锯齿状的尖锐部分(biting part)。当每个锁定元件的另一端向外运动时,尖锐部分扎入(bitten)连结孔的内周表面。借此将门侧连接件固定到连结孔中。
当尖锐部分扎入连结孔的内周表面时,由于扎入量的增加相对于尖锐部分的阻力也增加,且阻力在扎入操作的最后阶段明显增大。结果,在锁定元件和框架侧连接件的接触表面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此外,在扎入操作的最后阶段,与尖锐部分的扎入量相比,为使尖锐部分扎入恒定的量所需的框架侧连接件的推进量显著增加。因此,当框架侧连接件与门侧连接件连接时,不仅为了克服扎入阻力而且为了克服相对于尖锐部分的摩擦阻力需要用大的力将框架侧连接件推向连结孔的底部。另外,需要将框架侧连接件推动相当长的距离。所以,传统的铰链装置在框架侧连接件与门侧连接件连接时存在需要更加精心制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单一操作被连结到门上的铰链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铰链装置包括连结到框架的铰链主体和可转动地连接铰链主体的一端并被插入和固定在形成于门内的连结孔的连接件,连接件设有尖锐部分和使尖锐部分沿连结孔的径向朝外运动的运动机构,当尖锐部分沿连结孔的径向朝外运动时,尖锐部分扎入连结孔的内周表面,当连接件被插入连结孔内时,运动机构使尖锐部分沿连结孔的径向朝外运动并扎入连结孔的内周表面,借此将连接件固定到连结孔中,其特征在于,运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件处的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各自的彼此相邻的一端围绕沿与连结孔的轴线正交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地彼此连接并被设置成沿连结孔的轴线方向远离各自的另一端,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的所述各自的另一端的至少之一设有尖锐部分,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的所述各自的一端被连接件推动并沿连结孔的轴线方向运动直到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的所述各自的一端被带到与所述各自的另一端几乎相同的位置,借此,尖锐部分沿连结孔的径向朝外运动并扎入连结孔的内周表面。
优选连接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铰链主体的框架侧连接件和沿连结孔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到框架侧连接件且被插入连结孔内的门侧连接件,门侧连接件设有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的可转动地连接的一端被插入连结孔内的框架侧连接件推动并沿连结孔的轴线方向运动。门侧连接件可移出地(removably)连接到框架例连接件上或不可分离地连接到框架侧连接件上。
优选连接件设有第二尖锐部分,该尖锐部分通过连接件被插入连结孔沿连结孔的径向朝外的运动且扎入连结孔的内周表面,该第二尖锐部分被设置成沿连结孔的周边方向远离首先提到的尖锐部分,第二尖锐部分的运动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尖锐部分的运动方向交叉。
优选门侧连接件设有第二尖锐部分,该尖锐部分通过框架侧连接件被插入连结孔沿连结孔的径向朝外运动且扎入连结孔的内周表面,该第二尖锐部分被设置成沿连结孔的周边方向远离首先提到的尖锐部分,第二尖锐部分的运动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尖锐部分的运动方向交叉。
优选第二尖锐部分被设置成沿连结孔的周边方向远离所述首先提到的尖锐部分约90度,第二尖锐部分的运动方向被设定为大致正交于所述首先提到的尖锐部分的运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上述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3为沿图2中线X-X剖切的横截面放大图;
图4为沿图2中线Y-Y剖切的横截面放大图;
图5透视图示出了处于连接状态的上述实施例的框架侧连接件和门侧连接件;
图6为以上所示的俯视图;
图7为沿图6中箭头X所示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图8为沿图6中箭头Y所示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图9的透视图示出了以上实施例中框架侧连接件连接到门侧连接件之前的门侧连接件的状态;
图10的透视图示出了以上实施例中框架侧连接件连接到门侧连接件之后的门侧连接件的状态;
图11为以上实施例中框架侧连接件连接到门侧连接件上之前门侧连接件的状态分解透视图;
图12的透视图示出了以上实施例中框架侧连接件连接到门侧连接件之后门侧连接件的固定件的状态;
图13的透视图示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以上实施例中的固定件的情况;
图14的平面图示出了框架侧连接件连接到门侧连接件之前以上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的状态;
图15为沿图14中线X-X剖切的横截面图;
图16为沿图14中线Y-Y剖切的横截面图;
图17的横截面图用于说明如何将以上实施例中框架侧连接件连接到门侧连接件的情况;
图18为与图17类似的横截面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到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1包括铰链主体2。铰链主体2通过基板(未示出)被连结到如家具之类的框架(未示出)侧壁的内表面上。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臂3A、3B各自的一端被可转动地连接到在门D侧上的铰链主体2的一端。框架侧连接件4被可转动地连接到臂3A、3B各自的另一端。在与框架相对的门D的表面内形成具有圆形横截面的连结孔Da,且在连结孔Da的附近形成有一对定位孔Db。由定位孔Db适当地定位的门侧连接件5被连结到连结孔Da。通过将框架侧连接件4连接到门侧连接件5,门D通过铰链装置1被可转动地连接到框架上。
如图1到8、以及图17和18所示,框架侧连接件4包括杯状部分4a。臂3A、3B的另一端被可转动地连接到杯状部分4a的周壁部分4b的一端(图2中右端,下文称为基端,而在基端的另一侧上的那端下文称为远端)。由于这种配置,框架侧连接件4通过臂3A、3B被可转动地连接到铰链主体2。在杯状部分4a的周壁部分4b和基端侧上的杯状部分4a的底部部分4c彼此相交的区域中形成有通孔4d。如图6所示,通孔4d由基端侧扩大的宽度部分4e以及远端侧减小的宽度部分4f构成。在杯状部分4a的周壁部分4b的远端上形成有沿正交方向延伸的凸缘4g(下文中将此正交方向称之为左和右方向,从基端朝向远端的右侧被称为右侧部分,而左侧被称为左侧部分)。凸缘部分4g被设置在开口侧上的杯状部分4a的一端(该端在下文中被称为上端,而在底部部分4c侧的另一端被称为下端)。
杯状部分4a以沿连结孔Da的半径方向几乎不可运动的方式被插入连结孔Da内。而且,将杯状部分4a插入连结孔Da内直到凸缘部分4g与门D邻接(abutted with)。凸缘部分4g与门D邻接时杯状部分4a所处的位置在下文中被称为连结位置。由于凸缘部分4g与门D邻接,在连结孔Da的底部表面和底部部分4c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缝隙。如下文将描述的那样,缝隙的宽度几乎与固定件6的厚度一致。
如图9到11所示,门侧连接件5包括固定件6和一对辅助固定件7。
固定件6由金属平板构成并可插入到连结孔Da内。固定件6包括均为平板状的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被置于连结孔Da的底部表面上。第一基体部分6a被设置在门侧连接件5的基端处。也就是说,第一基体部分6a被设置在与框架侧连接件4的端部一致的端部处[门侧连接件5的基端、远端、垂直侧(上和下)以及左和右在下文中以与框架侧连接件4的基端、远端、垂直侧(上和下)以及左和右相同的方式表示],而第二基体部分6b被设置在远端。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的左右两侧通过大致为U形的连接部分6c、6d相互连接。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可借助于连接部分6c、6d的弹性变形沿连接基端和远端的方向(该方向在下文中被称为前后方向)运动。
在第一基体部分6a和第二基体部分6b之间设有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各自的一端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11及14到18所示,在框架侧连接件4与门侧连接件5相连之前,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的各自一端在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凸出地弯曲。形成于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f之间的角度被设定为略小于180度,例如约160度。第一可动板部分6e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基体部分6a的远端,而第二可动板部分6f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基体部分6b的基端。第一可动板部分6e的另一端和第一基体部分6a的远端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第二可动板部分6f的另一端和第二基体部分6b的基端之间的连接部分在框架侧连接件4与门侧连接件5连接之前凹入地弯曲。
由于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以上述方式构成,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各自的一端的位置高于各自的另一端(连结孔Da的开口侧)的位置。因为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各自的另一端与连结孔Da的底部表面邻接,当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各自的一端被向下推时,相应的连接部分变形,致使形成于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f之间的角度以及形成于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与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之间的角度增大,且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向下运动同时它们以相互相反的方向围绕各自的一端转动。结果,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以彼此远离的方式沿前后方向运动。此外,由于形成于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f之间的角度被设定成略小于180度,将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向下推时,由于力沿前后方向作用且力大范围地增加,推力被传递到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传递到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的力在形成于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f之间的角度接近180度时增加得更多。
第一尖锐部分(尖锐部分)6g、6h具有分别形成于第一基体部分6a的基端和第二基体部分6b的远端上的多个大致为三角形的尖齿(bitingteeth)。第一尖锐部分6g、6h被设置在同一圆周上。在框架侧连接件4与门侧连接件连接之前,第一尖锐部分6g、6h的外侧直径D1(参看图14)大致等于连结孔Da的内侧直径。据此,当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通过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相互远离地运动时,第一尖锐部分6g、6h扎入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借此,固定件6被固定到连结孔Da。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运动机构由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构成。
第二尖锐部分6i、6j具有形成于连接部分6c、6d各自的上端上的多个大致为三角形的尖齿。第二尖锐部分6i、6j的位置高于第一尖锐部分6g、6h的位置且位于与第一尖锐部分6g、6h相同的圆周上。此外,第二尖锐部分6i、6j被设置成沿周边方向远离第一尖锐部分6g、6h约90度,致使第二尖锐部分6i、6j的方向大致与第一尖锐部分6g、6h正交。由于第二尖锐部分6i、6j被设置成与第一尖锐部分6g、6h相同的圆周上,当通过连接部分6c、6d的弹性变形尖锐部分6i、6j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时,它们扎入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第二尖锐部分6i、6j在沿周边方向远离第一尖锐部分6g、6h大约90度的位置处扎入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借此,固定件6被连结孔Da更牢固地固定。
辅助固定件7由树脂构成,其包括一体形成的支撑部分7A和定位部分7B。两辅助固定部分7、7各自的支撑部分7A、7A分别被连结到连接部分6c、6d且与固定件6一起被插入连结孔Da内。各自的支撑部分7A、7A分别以沿垂直方向不可动的方式连结到相应的连接部分6c、6d。支撑部分7A以沿左方向不可动的方式连结到连接部分6c,而另一支撑部分7A以沿右方向不可动的方式连结到连接部分6d。因此,当支撑部分7A、7A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时,连接部分6c、6d沿与其相应的相同方向弹性变形且第二尖锐部分6i、6j彼此远离地运动。此外,支撑部分7A、7A被设置成使得其通过杯状部分4a的左侧和右侧沿彼此远离的方向推动和运动。据此,当杯状部分4a被插入连结孔Da内时,连接部分6c、6d的上端彼此远离地运动且第二尖锐部分6i、6j扎入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
在与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相对的支撑部分7A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弧形地延伸的多个脊7a。当支撑部分7A、7A彼此远离地运动时,这些脊7a被推动并与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接触。借此,固定件6相对于连结孔Da的连结强度被更加增强。还可认为第一尖锐部分6g、6h以及第二尖锐部分6i、6j包括一些沿连结孔Da的周边方向延伸的脊。
定位部分7B位于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的连结孔Da露出的区域处。当固定件6被插入连结孔Da直到固定件6接触到连结孔Da的底部表面时,定位部分7B的下表面大致与门D接触。在定位部分7B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定位突起7b。定位部分7B、7B的定位突起7b、7b分别配合于定位孔Db、Db内,借此使门侧连接件5准确定位。由于定位突起7b被配合在定位孔Db内,定位部分7B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都不能动。但是,由于支撑部分7A和定位部分7B之间的部分的弹性变形,当支撑部分7A沿左右方向运动时,支撑部分7A沿左右方向的运动不会受定位部分7B的妨碍。
杯状部分4a按以下方式被连接和固定到固定件6上。如图9到18所示,通过向上加工可动板部分6e的中央部分,在第一可动板部分6e上形成嵌合板部分6k。嵌合板部分6k与第一可动板部分6e平行并通过大致等于杯状部分4a的底部部分4c的厚度的部分处于比第一可动板部分6e高的位置。嵌合板部分6k的两端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较小且向下弯曲,致使与第一可动板部分6e连接。
如图17和18所示,通过扩大的宽度部分4e可将嵌合板部分6k插入杯状部分4a的通孔4d内。当嵌合板部分6k通过扩大的宽度部分4e被插入减小的宽度部分4f时,嵌合板部分6k的左部分和侧部分与第一可动板部分6e共同作用从而将杯状部分4a的底部部分4c夹在中间。由于这种特点,在杯状部分4a基端的左右方向意义上的中央部分以沿垂直方向不能动的方式被连接到固定部分6上。
如图9到18所示,在靠近固定件6的左侧和右侧的远端的那些位置的每一位置上形成有向上直立的直立板部分6l。在每个直立板部分6l、6l的上端上形成有彼此面对面地突出的嵌合凸耳6m、6m。将杯状部分4a插入连结孔Da时,嵌合凸耳6m、6m与杯状部分4a的两侧邻接并彼此远离地运动。当然,直立板部分6l在这时将发生弹性变形。将杯状部分4a插入连结孔Da内直到杯状部分4a到达连结位置时,嵌合凸耳6m从下面穿过形成在凸缘部分4g内的通孔4h。然后,直立板部分6l弹性地转动且变形,嵌合凸耳6m与杯状部分4a的上端嵌合。借此,杯状部分4a的远端的左侧和右侧以不能向上运动的方式连接到固定件6。
当杯状部分4a的周壁部分4b与连结孔Da邻接时,该杯状部分不能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运动,而当其底部部分4c通过固定件6与连结孔Da的底部表面邻接时,该杯状部分不能向下运动。因此,当杯状部分4a由嵌合板部分6k和嵌合凸耳6m锁定而不能向上运动时,其在任何方向都不能运动。借此,框架侧连接件4被连接到门侧连接件5上,因此也连接到门D上。随着框架侧连接件4被连接到门侧连接件5上,由于辅助固定件7被凸缘部分4g覆盖,不能直观地辨别出辅助固定件7。
于是在这样构造的铰链装置1中,为了将门侧连接件5固定到连结孔Da以及将框架侧连接件4连接到门侧连接件5,如图17所示,将固定件6插入连结孔Da内并将其置于连结孔Da的底部表面上。此时,如图3和7所示,定位突起7b被配合于定位凹陷部分Db内,借此,可首先确定门侧连接件5的方向。然后,使杯状部分4a倾斜,致使其与第一可动板部分6e平行并以这种状态被插入到连结孔Da内。然后,如图18所示,当杯状部分4a的底部部分4c与第一可动板部分6e邻接时,杯状部分4a沿第一可动板部分6e向基端运动,使得嵌合板部分6k从通孔4d的扩大的宽度部分4e被插入减小的宽度部分4f内。
之后,转动杯状部分4a,使得杯状部分4a的远端向下运动和整个杯状部分4a向下运动。然后,杯状部分4a的底部部分4c向下推动第一可动部分6e和第二可动部分6f之间的连接部分。结果,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被从倾斜的状态带到水平状态,借此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彼此远离地运动。伴随此运动,第一尖锐部分6g、6h从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运动并扎入孔Da的内周表面。当杯状部分4a运动到连结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被带到大致水平的状态,第一尖锐部分6g、6h最大限度地扎入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借此,门侧连接件5被固定到连结孔Da。
当杯状部分4a的底部部分4c向下推动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f之间的连接部分时,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仅仅沿相反方向位移而作为固定点起连接部分的作用,该连接部分相对于底部部分4c沿前后方向几乎不动。据此,推杯状部分4a并使其向下运动时,几乎不产生摩擦阻力。因此,可使杯状部分4a很容易地运动到连结位置,于是,可方便地将框架侧连接件4连接到门侧连接件5。即使在连接部分被底部部分4c推动和运动的运动过程中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f之间的连接部分沿前后方向运动时,因为当第一尖锐部分6g、6h的扎入阻力变为最大时,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被带到大致水平的状态,推动杯状部分4a的力可以很小。而且,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f之间的连接部分沿前后方向几乎不动。因此,可以很容易使杯状部分4a运动到连结位置。
当杯状部分4a被运动到连结位置时,第二尖锐部分6i、6j扎入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借此,门侧连接件5被牢固地固定到连结孔Da。此外,由于第一尖锐部分6g、6h以及第二尖锐部分6i、6j被设置成沿连结孔Da的周边方向彼此远离,尤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它们被设置成沿连结孔Da的周边方向彼此远离约90度,另外由于第一尖锐部分6g、6h的扎入方向和第二尖锐部分6i、6j的扎入方向彼此大致正交,与门侧连接件5只被第一尖锐部分6g、6h和第二尖锐部分6i、6j之一固定到连结孔Da的情况相比,其固定强度明显增强。
当杯状部分4a到达连结位置时,嵌合凸耳6m从下面穿过插入孔4h并与杯状部分4a的上端嵌合。通过与嵌合板部分6k和底部部分4c的嵌合结合在一起,可将杯状部分4a连接并固定到固定件6上,于是,可将框架侧连接件4连接并固定到门侧连接件5上。框架侧连接件4和门侧连接件5之间的连接结构可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结构。嵌合凸耳6m、6m相互远离地运动之后,可采用相反的步骤使框架侧连接件4从门侧连接件5移出。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的铰链装置1’中,随着嵌合板部分6k经过扩大的宽度部分4e插入通孔4d的减小的宽度部分4f,固定件6的嵌合板部分6k和杯状部分4a的底部部分4c不可分离地相互固定。结果,框架侧连接件4和门侧连接件5为不可分离地相互成一体,并由这些一体的部件4、5构成连接件8。由于所有其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且对它们不再赘述。
在铰链装置1’的连接件8被插入并固定到连结孔Da的情况中,被插入连结孔Da直到第一和第二基体部分6a、6b的连接件8与连结孔Da的底部表面邻接。之后,借助于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步骤可将连接件8(固定件6)固定到连结孔Da。在本实施例中的铰链装置1’中,由于框架侧连接件4和门侧连接件5彼此不可分离地一体构成为连接件8,可以很方便地将连接件8连结到连结孔Da。另外,在图1到18所示的铰链装置1中,通过在将框架侧连接件4和门侧连接件5插入连结孔Da内之前将嵌合板部分6k插入减小的宽度部分4f,可以使框架侧连接件4和门侧连接件5初步成为一体,然后以这种状态插入连结孔Da内。
值得提醒的是,本发明决不限于上面提到的那些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很多变换和改型。
例如,在上面提到的那些实施例中,可将两个第一尖锐部分(尖锐部分)6g、6h形成为与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对应。当然,也可只形成尖锐部分6g、6h中之一。
类似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可彼此形成为一体。当然,也可以采取第一和第二可动板部分6e、6f各自的一端是分开的而分开的一端可通过轴件可转动地相互连接的方案。这种方案也可应用到第一可动板部分6e和第一基体部分6a上,以及应用到第二可动板部分6f和第二基体部分6b上。

Claims (7)

1.一种铰链装置,包括连结到框架的铰链主体(2)和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铰链主体(2)的一端并被插入和固定到形成于门(D)内的连结孔(Da)的连接件(4,5;8),所述连接件(4,5;8)设有尖锐部分(6g、6h)和用于使该尖锐部分(6g、6h)沿所述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运动的运动机构(6e、6f),当该尖锐部分(6g、6h)沿所述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运动时,该尖锐部分扎入所述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当所述连接件(4,5;8)被插入所述连结孔(Da)内时,借助于所述运动机构(6e、6f)所述尖锐部分(6g、6h)在所述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运动且扎入所述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借此,所述连接件(4,5;8)被固定到所述连结孔(Da),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6e、6f)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4,5;8)处的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各自的彼此相邻的一端围绕沿与所述连结孔(Da)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地相互连接且被设置成沿所述的连结孔(Da)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各自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各自的另一端的至少之一设有所述尖锐部分(6g、6h),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的各自的一端被所述连接件(4,5;8)推动并沿所述连结孔(Da)的轴线方向运动直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各自的一端被带到与所述各自的另一端几乎相同的位置,借此使所述尖锐部分(6e、6f)沿所述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运动并扎入所述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5;8)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铰链主体(2)的框架侧连接件(4)和沿所述连结孔(Da)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框架侧连接件(4)并被插入所述连结孔(Da)内的门侧连接件(5),所述门侧连接件(5)设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动部分(6e、6f)的可转动地连接的一端被插入所述连结孔(Da)中的所述框架侧连接件(4)推动,并使其沿所述连结孔(Da)的轴线方向运动。
3.如权利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连接件(5)可移出地与所述框架侧连接件(4)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连接件(5)不可分离地与所述框架侧连接件(4)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5;8)设有第二尖锐部分(6i、6j),该尖锐部分通过所述连接件(4,5;8)被插入所述连结孔(Da)沿所述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运动并扎入所述连结孔(Da)的内周表面,所述第二尖锐部分(6i、6j)被设置成沿所述连结孔(Da)的周边方向远离所述尖锐部分(6g、6h),所述第二尖锐部分(6i、6j)的运动方向被设定成与所述尖锐部分(6g、6h)的运动方向交叉。
6.如权利要求2到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连接件(5)设有第二尖锐部分(6i、6j),该尖锐部分通过所述框架侧连接件(4)被插入所述连结孔(Da)沿所述连结孔(Da)的径向朝外运动并扎入所述连结孔(Da)的周边表面,所述第二尖锐部分(6i、6j)被设置成沿所述连结孔(Da)的周边方向远离所述尖锐部分(6g、6h),所述第二尖锐部分(6i、6j)的运动方向被设定成与所述尖锐部分(6g、6h)的运动方向交叉。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尖锐部分(6i、6j)被设置成以沿所述连结孔(Da)的周边方向大约90度的方式远离所述尖锐部分(6g、6h),所述第二尖锐部分(6i、6j)的运动方向被设定成大致与所述尖锐部分(6g、6h)的运动方向正交。
CNA2007101039776A 2006-05-19 2007-05-17 铰链装置 Pending CN1010745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40306A JP4846446B2 (ja) 2006-05-19 2006-05-19 ヒンジ装置
JP140306/06 2006-05-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4592A true CN101074592A (zh) 2007-11-21

Family

ID=3833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39776A Pending CN101074592A (zh) 2006-05-19 2007-05-17 铰链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895082A2 (zh)
JP (1) JP4846446B2 (zh)
CN (1) CN1010745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6118A (zh) * 2010-12-30 2011-07-06 曹蕾 一种用于门、窗或翼扇以及活页面板的家具连接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8940B2 (ja) 2012-10-04 2017-07-26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ヒンジ
AT525172B1 (de) 2021-11-26 2023-01-15 Blum Gmbh Julius Beschlag zur bewegbaren Lagerung eines Schwenkelementes relativ zu einem stationären Trä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822595U1 (de) * 1978-07-28 1979-05-23 Richard Heinze Gmbh & Co Kg, 4900 Herford Moebelbeschlagteil
JP3702087B2 (ja) * 1998-03-13 2005-10-05 株式会社ムラコシ精工 ヒンジ取付装置
JPH11293996A (ja) * 1998-04-06 1999-10-26 Murakoshi Mfg Corp ヒンジ取付装置
JP4291037B2 (ja) * 2003-05-07 2009-07-08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ヒン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6118A (zh) * 2010-12-30 2011-07-06 曹蕾 一种用于门、窗或翼扇以及活页面板的家具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5082A2 (en) 2008-03-05
JP4846446B2 (ja) 2011-12-28
JP2007309004A (ja) 2007-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479Y (zh) 零插入力连接器
CN1670427A (zh) 照明器具的支撑装置
CN1716707A (zh) 直接安装接头装配结构
CN101074592A (zh) 铰链装置
CN2724249Y (zh) 趋近接地式的端子连接器
US6572383B1 (en) Pick-up cap for a CPU socket
CN1921233A (zh) 适于自动安装的板安装连接器
CN1776966A (zh) 连接器
CN2598183Y (zh) 导电端子及应用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158487C (zh) 管道用悬挂件和使用该悬挂件的管道的悬挂方法
CN1220539C (zh) 轨板
CN1444315A (zh) 用于针栅阵列插件的插座
CN104791346A (zh) 一种长短榫连接结构
CN1610572A (zh) 步行玩具
CN2757386Y (zh) 卡缘连接器的卡扣装置
CN2755817Y (zh) 卡缘连接器的卡扣装置
CN1306662C (zh) 矩阵式连接器
CN2726163Y (zh) 具有安全机制的电气插座
CN200959466Y (zh) 电连接器
CN2686153Y (zh) 平板式的连接器固定插片
CN2896608Y (zh) 插座连接器
CN2669263Y (zh) 发光键盘结构
CN2629565Y (zh) 货架隔板卡位装置
CN2749119Y (zh) 卡缘连接器的卡扣装置
CN2809922Y (zh) 一种能可靠接地的导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