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5247A - 多层片以及光扩散片 - Google Patents
多层片以及光扩散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65247A CN101065247A CNA2005800407178A CN200580040717A CN101065247A CN 101065247 A CN101065247 A CN 101065247A CN A2005800407178 A CNA2005800407178 A CN A2005800407178A CN 200580040717 A CN200580040717 A CN 200580040717A CN 101065247 A CN101065247 A CN 1010652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mass
- styrene
- mass parts
- based copolym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尺寸稳定性、耐光性且光扩散性优良的多层片,该多层片为多层结构的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以及内层c以下述(A)成分为主成分,中间层b以下述(B)成分为主成分,(A)成分: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50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5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05以内、平均粒径为5~15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受阻胺系化合物0.1~2质量份,苯并三唑系化合物0.1~2质量份;(B)成分:树脂化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为0.05~0.14、平均粒径为2~10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扩散性、尺寸稳定性、耐光性优良的多层片。尤其涉及可以作为投影电视等的画面的透过型屏幕或液晶电视的光扩散板来使用的光扩散片。
背景技术
透过型屏幕等的屏幕透镜投影电视的图像,显示目标图像,目前正被广泛使用。由于希望该屏幕透镜在观察者观察时明亮、且视角宽,因此一般由双凸透镜或菲涅耳透镜等透镜成形体组合形成。在这些屏幕透镜中使用的透镜成形体中广泛使用透明性、耐光性、耐刮伤性等优良、且成形加工性优良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屏幕透镜的加工方法可通过挤压成形、挤出成形、流延成形、注射模塑成形等来进行。
作为该屏幕透镜用成形体的基材而被使用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由于吸水率高,因此出现屏幕透镜用成形体的尺寸变化,造成屏幕的弯曲或浮起,损坏光学特性,具有屏幕透镜从框体脱落的问题。另外,一旦屏幕透镜的运输时的温度或使用环境温度升高,则也出现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苯乙烯-二烯系共聚物溶存在芳香族乙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以及多官能性不饱和单体的混合物中,进行聚合得到菲涅耳透镜的方法。但是在该技术中,对于得到光扩散性优良的屏幕透镜用成形体方面还不理想。
另外,对于作为液晶电视的光扩散板的基材而被使用的甲基丙烯酸树脂,也由于其吸收率高,因此出现光扩散板成形体的尺寸变化,造成光扩散板的弯曲,损坏光学特性。另外,如果长时间投射映像或灯的光,则由于屏幕透镜或光扩散板中所用树脂的劣化,出现变色,造成图像的变色。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341101号公报
发明的揭示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尺寸稳定性、耐光性以及光扩散性优良的多层片,特别是作为屏幕透镜用成形体或光扩散板成形体等的光扩散片使用的多层片。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含有以苯乙烯系单体单元为主成分的特定的苯乙烯系共聚体以及特定的未熔融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多层片的中间层,将含有以苯乙烯系单体单元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为主成分的共聚物,以及特定的未熔融化合物和特定的耐光剂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作为表层、内层,可以得到尺寸稳定性优良、耐光性优良且光扩散性优良的多层片,于是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1)多层片,为多层结构的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以及内层c以下述(A)成分为主成分,中间层b以下述(B)成分为主成分:
(A)成分: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50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5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05以内、平均粒径为5~15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受阻胺系化合物0.1~2质量份,苯并三唑系化合物0.1~2质量份;
(B)成分:树脂化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为0.05~0.14、平均粒径为2~10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
(2)如上述(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50~90质量%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50~1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
(3)如上述(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50~90质量%、(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50~10质量%以及可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
(4)如上述(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苯乙烯系共聚物(II)30~70质量份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II)70~30质量份形成的树脂混合物,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80~99质量%与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20~1质量%以及可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形成,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60质量%与(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40质量%形成。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使其一部分突出在表层a以及内层c的表面,在表层a及内层c的表面形成凹凸。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未熔融化合物为在1个大气压的气氛下,具有200℃以上的熔点或软化点的化合物。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为含有作为单体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共聚物。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为含有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聚合物。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受阻胺系化合物为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为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至少一方中含有苯并唑系化合物0.0005~0.5质量份。
(12)如上述(1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苯并唑系化合物为2,5-噻吩二基(5-叔丁基-1,3-苯并唑)。
(13)如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还含有与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2以下的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7~20质量份、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或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2质量份。
(14)如上述(13)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为由作为单体的以下的(F-A)、(F-B)以及(F-C)形成的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F-A):碳数在6以上的氨基羧酸或内酯,或者碳数在6以上的二胺与二羧酸的盐;
(F-B):通式(化1)~(化3)的至少1种二羟基化合物,
(化1)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烷基(碳数:1~6)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2)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烷基(碳数:1~6)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Y表示烷撑基(alkylene)(碳数1~6)、亚烷基(alkylidene)(碳数:1~6),环亚烷基(碳数:7~17)、芳基亚烷基(碳数:7~17)、O、SO、SO2、CO、S、CF2、C(CF3)2或NH,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3)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F-C):碳数4~20的二羧酸。
(15)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配比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5/99.5~15/85(质量比)。
(16)如上述(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碳数10~14的有机磺酸金属盐,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甘油酯。
(17)如上述(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表层a及内层c为0.005~0.5mm,中间层b为1~7mm。
(18)如上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表层a、中间层b及内层c是由挤出加工而得的层。
(19)如上述(18)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表层a、中间层b及内层c是同时实施挤出加工而获得的层。
(20)使用上述(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的光扩散片。
通过本发明可以工业上极其有利地提供以往没有的光扩散性优良的多层片。本发明的多层片由于光扩散性、尺寸稳定性、耐光性优良,因此特别适合用于菲涅耳透镜或双凸透镜、光扩散板等光学显示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苯乙烯单体,可例举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等,优选为苯乙烯。
本发明中,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可例举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2-甲基己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辛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表层a、内层c中使用的(A)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中,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50质量%、优选为22~48质量%,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50质量%、优选为78~52质量%。如果苯乙烯系单体单元不到20质量%,则由于吸湿有时造成多层片的变形,如果超过50质量%,则耐光性下降,由于光照射有时造成多层片的变色。
(B)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以苯乙烯系单体单元为主成分的共聚物,其中,优选为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为38~90质量%、优选为50~90质量%,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62~10质量%、优选为50~10质量%形成的共聚物(I)。苯乙烯系单体单元如果超过90质量%,则耐光性下降,由于光照射有时造成光扩散片的变色。另外如果不到50质量%,则由于吸湿有时造成光扩散片的变形。
(B)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中,除了苯乙烯系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之外,也可以有能够与它们共聚的乙烯基单体共聚,其量相对于苯乙烯系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约10质量份以下的程度。具体来讲,苯乙烯系单体单元50~90质量%、优选为52~88质量%,(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50~10质量%、优选为48~12质量%,以及能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优选为0~8质量%。
作为能共聚的乙烯基单体,可例举如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等氰化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酐、马来酸、衣康酸、衣康酸酐等不饱和羧酸单体,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单体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另外,作为(B)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除上述以外,也可以使用苯乙烯系共聚物(II)30~70质量份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II)70~30质量份形成的树脂混合物(称为(II)·(III)树脂混合物),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80~99质量%与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20~1质量%以及能共聚合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形成,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60质量%、(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40质量%形成。(II)·(III)树脂组合物中的苯乙烯系单体总量如果超过90质量%,则耐光性下降,由于光照射于是出现多层片的变色。另外,如果不到40质量份,则由于吸湿有时造成多层片的变形。如果使用(II)·(III)树脂混合物则可以得到热变形温度高的多层片。
本发明的(A)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优选为使其一部分突出在表层a以及内层c的表面,在表层a和内层c的表面形成凹凸。通过所述的凹凸,可以提高多层片表面的流动性和脱模性。
(A)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是在(A)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熔点下不熔融的化合物,优选为在101.3kPa(1个大气压)的气氛下,具有优选为200℃以上、特别优选为220~320℃的熔点或软化点的化合物。熔点、软化点如果不满200℃,则在与苯乙烯系聚合物熔融混炼时,或者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片化时或注射塑模成形时,该化合物容易熔融,有时不能保持优良的光学特性。
(A)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与(A)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之间的折射率之差在0.005以内,优选在0.003以内。折射率如果超过0.005,则所得的多层片的全光透射率以及光扩散性下降。另外,(A)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15μm,优选为7~14μm。平均粒径如果不到5μm,则扩散率增大,光扩散性上升,如果超过15μm,则全光透射率以及光扩散率下降。另外,未熔融化合物的平均粒径是使用coulter multisizer(beckman·coulter公司制)测得的值。
另外,(A)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为1~10质量份,优选为2~8质量份。未熔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不到1质量份,则浊度和扩散率减小,光扩散性下降,如果超过10质量份,则全光透射率及扩散率下降,有光扩散性下降的趋势。
(A)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的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为含有作为单体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共聚物。
(B)成分中使用的未熔融化合物是在(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熔点下没有熔融的化合物,优选为在101.3kPa(1个大气压)的气氛下,具有优选为200℃以上、特别优选为220~500℃的熔点或软化点的化合物。熔点、软化点如果不到200℃,则在与苯乙烯系聚合物熔融混炼时,或者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片化时,未熔融化合物容易熔融,有时不能保持优良的光学特性。另外,(B)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与未熔融化合物的折射率之差为0.05~0.14,优选为0.06~0.13,折射率如果不到0.05,则所得的多层片的浊度和扩散率减小,光扩散性下降,如果超过0.14则全光透射率和扩散率下降。
(B)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10μm,优选为3~8μm。未熔融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如果不到2μm,则所得多层片的浊度减小,同时光扩散性下降,如果超过10μm则全光透射率以及扩散率下降。另外,未熔融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使用coulter multisizer(beckman·coulter公司制)测得的值。
(B)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B)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为1~10质量份,优选为2~8质量份。未熔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不到1质量份,则所得多层片的浊度减小,同时光扩散性下降,如果超过10质量份则全光透射率以及扩散率下降。
对于(B)成分中的未熔融化合物的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为含有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共聚物。可例举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珠(以下,称为“PMMA交联珠”)等。
(A)成分中必须含有相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含量为0.1~2质量份的受阻胺系化合物,优选为0.2~1.8质量份,以及含量为0.1~2质量份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优选为0.2~1.8质量份。
受阻胺系化合物及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分别不到0.1质量份而获得的多层片的耐光性下降,均超过2质量份获得的多层片有黄色度增强的趋势,不理想。
受阻胺系化合物是胺系光稳定提高剂,可例举如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1(辛基氧基)-4-哌啶基(Piperidinyl))酯、1,1-二甲基乙基氢过氧化物、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二(1,1-二甲基乙基)-4-羟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另外,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是紫外线吸收剂,可例举如2-(2H-苯并三唑-2-基)-对甲酚、2-(2H-苯并三唑-2-基)-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6-(5-氯苯并三唑-2-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另外,表层a、内层c中所用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没有必要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中,(A)成分与(B)成分的至少一方较好为含有优选为0.0005~0.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005~0.05质量份的作为着色剂的被称为荧光增白剂的苯并唑系化合物。至少一方的成分中的苯并唑系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在0.0005质量份以上,则与不到0.0005质量份的相比较,所得片的黄色度减少进一步改善了外观,同时作为结果所得的多层片的全光透射率的数值有增大的趋势,因此优选。与超过0.5质量份的情况相比较,在0.5质量份以下时所得的多层片的耐光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比较理想。
作为苯并唑系化合物,可例举如2,5-噻吩二基(5-叔丁基-1,3-苯并唑、2,5-噻吩二基(5-叔丁基-1,3-苯并唑10%与二环己基邻苯二甲酸酯90%的混合物、4,4’-二(苯并唑-2-基)芪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
预赋予本发明的多层片耐刮伤性以及用于防尘的防静电性能时,(A)成分中优选含有相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为7~20质量份的与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2以下的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以及0~2质量份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或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与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不到7质量份的情况相比较,含量如果大于7质量份时所得多层片的耐刮伤性进一步提高,可以得到充分的防静电效果,因此比较理想。与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含量超过20质量份的情况相比较,含量如果在20质量份以下时所得的多层片的黄色度进一步减小,因此比较理想。另外,与折射率超过0.02的情况相比较,折射率之差在0.02以下时的光透射性有所提高,因此比较理想。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中的单体(F-A)是碳数为6以上的氨基羧酸或内酯,或者碳数为6以上的二胺与二羧酸的盐。作为碳数为6以上的氨基羧酸,可例举如ω-氨基己酸、ω-氨基辛酸、ω-氨基庚酸、1,2-氨基月桂酸,作为内酯,可例举如己内酯、庚内酯、辛内酯。作为碳数为6以上的二胺与二羧酸的盐,可例举如六亚甲基二胺-己二酸盐、六亚甲基二胺-癸二酸盐、六亚甲基二胺-间苯二酸盐等。作为单体(F-A)特别优选为己内酯、1,2-氨基月桂酸或者六亚甲基二胺-己二酸盐。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中的单体(F-B)为二羟基化合物,如通式(化1)~(化3)所示。
(化1)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烷基(碳数:1~6)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2)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烷基(碳数:1~6)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Y表示烷撑基(碳数1~6)、亚烷基(碳数:1~6),环亚烷基(碳数:7~17)、芳基亚烷基(碳数:7~17)、O、SO、SO2、CO、S、CF2、C(CF3)2或NH,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3)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作为该二羟基化合物,可例举如双酚A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2,2’-二(4,4’-羟基环己基)丙烷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二甲基双酚A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四甲基双酚A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2,2-二(4.4’-羟苯基-3,3’-磺酸钠)丙烷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双酚S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4,4’-(羟基)二苯酚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二(4-羟基苯基)硫化物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二(4-羟苯基)甲烷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二(4-羟苯基)醚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1,1-二(4-羟苯基)环己烷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1,4-二羟基环己烷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对苯二酚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二羟基亚萘基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加成物,或者也可以是它们的嵌段共聚物。
优选的单体(F-B)的二羟基化合物为对苯二酚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S的环氧乙烷加成物、二羟基亚萘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或者也可以是它们的嵌段共聚物。特别优选为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中的单体(F-C为)为二羧酸,优选为碳数4~20的二羧酸,可例举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苯二甲酸、亚萘基-2,6-二羧酸、亚萘基-2,7-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1,2-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二羧酸以及琥珀酸、草酸、己二酸、癸二酸等。
(F-A)、(F-B)以及(F-C)的使用比例优选为(F-A)为25~85质量份、(F-B)为15~70质量份、(F-C)为5~60质量份的比例。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聚合方法是如下的方法,例如,使作为(F-A)的氨基羧酸或内酯与作为(F-C)的二羧酸反应,构成两末端为羧酸基的聚酰胺预聚体,通过使其与(F-B)二羟基化合物在真空下反应的方法,或将上述(F-A)、(F-B)以及(F-C)各化合物装入反应槽中使之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羧酸末端的聚酰胺预聚体,之后在常压下或减压下进行聚合。
如上所述,(A)成分中优选为含有相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100重量份,含量为0~2质量份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或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或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大于2质量份的情况相比较,在2质量份以下时,所得的多层片所泛的黄色进一步减少,因此优选。另外如果含有具有伯胺、仲胺、叔胺各结构的氨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则(A)成分呈现黄色的色相。
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例举如有机磺酸金属盐。具体来讲,有例如烷基磺酸钠、烷基磺酸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锂等。其中优选使用烷基磺酸钠。更加优选为碳数10~14的烷基磺酸钠。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作为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例举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脂肪酸甘油酯。其中优选为脂肪酸甘油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将上述所示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和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并用时,如果以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5/99.5~15/85(质量比)的比例使用时,则可以得到更加优良的防静电性能。
对于(A)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以及(B)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优选采用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
对于(A)成分以及(B)成分中的各原料的混合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例举如分别在苯乙烯系共聚物的聚合前、聚合中、刚聚合后混合的方法,通过与分离的苯乙烯系共聚物熔融混合来进行混合的方法等。
将各苯乙烯系共聚物颗粒化后将其与未熔融化合物熔融混合时,对于其混合方法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通过用亨舍尔混合机或转筒混合机等公知的混合装置进行预混合之后,再使用单轴挤出机或双轴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可以均一混合。
另外,也可以事先制备在苯乙烯系共聚物中高浓度混合有未熔融化合物的高浓度混合物,在片的制造时,将该高浓度混合物与苯乙烯系共聚物干混合,将未熔融化合物的含量为规定浓度的用于原料。
可以根据需要,向(A)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以及(B)成分中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中掺入添加剂。例如,为了提高流动性和脱模性,可以掺入增塑剂,润滑剂、硅油。另外,为了多层片的防尘,也可以掺入防静电剂。另外,为了赋予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以掺入热稳定剂。除此之外,也可以掺入着色剂。
本发明的片具有多层结构,各层的厚度为:由(A)成分形成的表层a以及内层c为0.005~0.5mm,优选为0.01~0.4mm,由(B)成分形成的中间层b为1~7mm,优选为1.2~6.8mm。表层a以及内层c如果不到0.005mm,则所得多层片由于光照射有时出现变色,如果超过0.5mm则由于吸湿有时出现变形。另外,中间层b如果不到1mm或超过7mm,则有时不能得到优良的光学特性(光扩散性)。
另外,表层a以及内层c的厚度没有必要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多层片可以是将通过热熔接使分别挤出加工表层a、中间层b以及内层b而得的片贴合,或者也可以使用使用了喂料块的T型模或多流道模来同时挤出加工。后者的方法除了经济上有利之外,对于贴合时防止刮伤或异物混入至片表面的品质方面也是有利的。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实施例中的份、%均为质量基准。
[例I]
苯乙烯系共聚物A-1~A-4的制造
将容积约5升的第1完全混合槽与约15升的第2完全混合槽串联连接,再将具有预热器的第1脱挥发槽与第2脱挥发槽2台串联连接。
向以苯乙烯40%、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称为“MMA”)60%构成的单体溶液100份中,混入乙烯苯15份、叔丁基过氧异丙基单碳酸酯0.01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0.2份后作为原料溶液。
将该原料溶液以每小时6.0kg供给至控制在135℃的第1完全混合槽中。在第1完全混合槽出口处的转化率为28%。之后从第1完全混合槽连续取出,供给至控制在135℃的第2完全混合槽中。在第2完全混合槽出口处的转化率为63%。接着从第2完全混合槽中连续取出,用预热器加热,导入至控制在67kPa、160℃的第1脱挥发槽。再从第1脱挥发槽中连续取出,用预热器加热,导入至控制在1.3kPa、230℃的第2脱挥发槽中,除去单体。将其挤出成细条状再切断,得到颗粒状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1。
除使用以苯乙烯80%、MMA2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苯乙烯系共聚物A-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A-2。
除使用以苯乙烯10%、MMA9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苯乙烯系共聚物A-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A-3。
除使用以苯乙烯95%、MMA5%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苯乙烯系共聚物A-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A-4。
将所得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组成以及折射率示于表I-1
表I-1
树脂组成苯乙烯/MMA | 折射率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40.2/59.8 | 1.537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80.1/19.9 | 1.575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10.2/89.8 | 1.504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95.1/4.9 | 1.590 |
聚有机硅氧烷交联珠(B)
作为聚有机硅氧烷交联珠,使用东芝シリコ一ン公司制トスパ一ル2000B。平均粒径、折射率示于表I-2。
MMA-nBA共聚交联珠(C)
向带有搅拌器的高压釜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丙烯酸正丁酯80份、作为交联剂的二乙烯基苯5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苯甲酰0.2份、作为悬浮稳定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01份以及三代磷酸钙0.5份、纯水200份,在温度95℃下聚合6小时,再于温度130℃下聚合2小时。反应结束之后,进行清洗、脱水、干燥处理,得到珠状的交联珠(C)。将平均粒径、折射率示于表I-2。
苯乙烯-MMA交联珠(D)
向带有搅拌器的高压釜中加入苯乙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0份、作为交联剂的二乙烯基苯5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苯甲酰0.2份、作为悬浮稳定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01份以及磷酸三钙0.5份、纯水200份,在温度95℃下聚合6小时,再于温度130℃下聚合2小时。反应结束之后,进行清洗、脱水、干燥处理,得到珠状的交联珠D-1。除了使用磷酸三钙1.0份之外,通过与D-1相同的制法得到珠状交联珠D-2。另外除了使用磷酸三钙0.2份之外通过与D-1相同的制法得到珠状的交联珠D-3。另外除了使用磷酸三钙0.1份之外通过与D-1相同的制法得到珠状的交联珠D-4。将其平均粒径、折射率示于表I-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珠(E)
向带有搅拌器的高压釜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100份、作为交联剂的二乙烯基苯5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苯甲酰0.2份、作为悬浮稳定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01份以及磷酸三钙0.5份、纯水200份,在温度95℃下聚合6小时,再于温度130℃下聚合2小时。反应结束之后,进行清洗、脱水、干燥处理,得到珠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珠(以下,称为“PMMA交联珠”)E-1。除了使用三代磷酸钙1.5份之外通过与PMMA交联珠E-1相同的制法得到珠状的PMMA交联珠E-2。另外,除了使用三代磷酸钙1.0份之外通过与E-1相同的制法得到珠状的PMMA交联珠E-3。另外,除了使用三代磷酸钙0.2份之外通过与E-1相同的制法得到珠状的PMMA交联珠E-4。将其平均粒径、折射率示于表I-2。
表I-2
折射率 | 平均粒径(μm) | |
聚有机硅氧烷交联珠B | 1.420 | 6 |
MMA-nBA共聚物交联珠C | 1.460 | 4 |
苯乙烯-MMA交联珠D-1 | 1.535 | 8 |
苯乙烯-MMA交联珠D-2 | 1.535 | 3 |
苯乙烯-MMA交联珠D-3 | 1.535 | 13 |
苯乙烯-MMA交联珠D-4 | 1.535 | 18 |
PMMA交联珠E-1 | 1.494 | 8 |
PMMA交联珠E-2 | 1.494 | 1 |
PMMA交联珠E-3 | 1.494 | 3 |
PMMA交联珠E-4 | 1.494 | 13 |
按照表I-3、表I-4所示的混合比,将苯乙烯系共聚物A-1~A-4,作为未熔融化合物的交联珠B、C、D-1~D-4、E-1~E-4,作为受阻胺系化合物的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混合。将所得混合物在40mm径的单轴挤出机中于温度240℃、螺旋旋转数100rpm下混炼,进行颗粒化,得到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25的颗粒。
另外,表I-3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13与表层a、内层c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A)成分)相对应,表I-4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4~25与中间层b的树脂组合物((B)成分)相对应。
表I-3
配比(质量份)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种类 | 未熔融化合物配比量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 | 100 | 0.3 | 0.3 | D-1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 | 100 | 1.5 | 1.5 | D-1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3 | 100 | 0.3 | 0.3 | D-1 | 8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4 | 100 | 0.3 | 0.3 | D-3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5 | - | 100 | 0.3 | 0.3 | D-1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6 | - | 100 | 0.3 | 0.3 | D-1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7 | 100 | 0.05 | 0.05 | D-1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8 | 100 | 3 | 3 | D-1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9 | 100 | 0.3 | 0.3 | D-1 | 0.5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0 | 100 | 0.3 | 0.3 | D-1 | 1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1 | 100 | 0.3 | 0.3 | D-2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2 | 100 | 0.3 | 0.3 | D-4 | 3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3 | 100 | 0.3 | 0.3 | E-1 | 3 |
表I-4
配比(质量份)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种类 | 未熔融化合物配比量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4 | - | 100 | - | - | - | E-1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5 | - | 100 | - | - | - | E-1 | 8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6 | - | 100 | - | - | - | E-3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7 | 100 | - | - | - | - | E-1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8 | - | - | 100 | - | - | E-1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9 | - | 100 | - | - | - | E-1 | 0.5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0 | - | 100 | - | - | - | E-1 | 1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1 | - | 100 | - | - | - | E-2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2 | - | 100 | - | - | - | E-4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3 | - | 100 | - | - | - | D-1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4 | - | 100 | - | - | - | B | 3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5 | - | 100 | - | - | - | C | 3 |
例I-1~I-30
使用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25,利用具有喂料块的T型模方式的多层挤出机制造表I-5~8所示的3层结构的片。另外,多层挤出机使用由中间层用的65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フルフライトスクリュ一)的单轴挤出机1台、表内层用的30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各1台构成的将各熔融树脂在喂料块合流多层化的试验挤出机。片化在各筒柱温度为230℃下进行、成形。
将所得多层片的光学特性、耐光性、吸湿性数据示于表I-5~I-8。
另外,表I-5~I-8的树脂1称为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以下同样,树脂2~树脂25称为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5。
另外,对于光学特性,当浊度在99%以上、全光透射率在60%以上、扩散率在20%以上、b值在1以下时,可以判断其表现出优良的光扩散性、光学特性良好。当色差ΔE值不到1、变形量在1mm以下时,可以分别判断耐光性、吸湿性优良。
另外,在所得多层片的表层a以及内层c的表面形成由未熔融化合物构成的凹凸。这种情况对于下述的例II~例V的多层片也相同。
例I~1~I-9为全部具有这些特性的优选实施例
例I-10、I-11、I-27、I-28、I-30为其它实施例
例I-12~I-26、I-29为比较例。
表I-5
例1 | 例2 | 例3 | 例4 | 例5 | 例6 | 例7 | 例8 | 例9 | |||
片层结构 | 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1 | 树脂4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
b | 种类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5 | 树脂14 | 树脂25 | 树脂16 | 树脂1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5 | ||
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1 | 树脂4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1.82 | 5.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4 | 67.3 | 65.2 | 65.4 | 65.4 | 65.2 | 69.6 | 68.1 | 63.3 | |
浊度(%) | 99.2 | 99.2 | 99.3 | 99.3 | 99.3 | 99.3 | 99.0 | 99.1 | 99.4 | ||
扩散率(%) | 23.5 | 23.4 | 23.8 | 23.8 | 23.8 | 23.7 | 21.8 | 22.8 | 24.8 | ||
b值 | 0.3 | 0.5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0.3 | 0.4 | 0.4 | 0.4 | 0.4 | 0.4 | 0.6 | 0.4 | ||
吸湿性(mm)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1 | 0.31 |
表I-6
例10 | 例11 | 例12 | 例13 | 例14 | 例15 | 例16 | 例17 | 例18 | |||
片层结构 | 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7 | 树脂8 | 树脂9 | 树脂10 | 树脂1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b | 种类 | 树脂17 | 树脂18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7 | 树脂8 | 树脂9 | 树脂10 | 树脂1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4 | 67.3 | 67.4 | 67.3 | 67.4 | 67.4 | 70.1 | 59.6 | 70.2 | |
浊度(%) | 99.2 | 99.2 | 99.2 | 99.2 | 99.2 | 99.2 | 98.3 | 99.5 | 98.2 | ||
扩散率(%) | 23.5 | 23.4 | 23.4 | 23.3 | 23.5 | 23.5 | 19.5 | 25.3 | 19.3 | ||
b值 | 0.3 | 0.3 | 0.3 | 0.3 | 0.3 | 1.2 | 0.3 | 0.3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1.2 | 1.1 | 0.4 | 1.2 | 0.2 | 0.4 | 0.4 | 0.4 | ||
吸湿性(mm) | 1.21 | 0.32 | 0.32 | 1.14 | 0.32 | 0.33 | 0.32 | 0.33 | 0.33 |
表I-7
例19 | 例20 | 例21 | 例22 | 例23 | 例24 | 例25 | 例26 | 例27 | |||
片层结构 | a | 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3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
b | 种类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9 | 树脂20 | 树脂21 | 树脂22 | 树脂23 | 树脂2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c | 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3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806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59.7 | 58.8 | 70.5 | 58.8 | 70.4 | 58.7 | 71.5 | 56.4 | 67.4 | |
浊度(%) | 99.5 | 99.5 | 98.1 | 99.5 | 98.2 | 99.5 | 98.0 | 99.6 | 99.2 | ||
扩散率(%) | 25.3 | 25.5 | 19.1 | 25.4 | 19.2 | 25.5 | 18.8 | 25.7 | 23.5 | ||
b值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0.4 | 0.4 | 0.4 | 0.4 | 0.4 | 0.4 | 0.4 | 1.6 | ||
吸湿性(mm) | 0.33 | 0.33 | 0.32 | 0.33 | 0.33 | 0.33 | 0.32 | 0.33 | 0.33 |
表I-8
例28 | 例29 | 例30 | |||
片层结构 | 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8 | 0.1 | 0.1 | ||
b | 种类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0.8 | 10 | ||
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 | |
厚度(mm) | 0.8 | 0.1 | 0.1 | ||
总厚度(mm) | 3.4 | 1.0 | 10.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5 | 72.7 | 55.6 | |
浊度(%) | 99.2 | 96.5 | 99.5 | ||
扩散率(%) | 23.5 | 15.4 | 25.8 | ||
b值 | 0.3 | 0.3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2 | 0.3 | 0.3 | ||
吸湿性(mm) | 1.33 | 0.33 | 0.34 |
[例II](含有着色剂(荧光增白剂)的多层片的示例)
苯乙烯系共聚物的制造
除了使用以苯乙烯10%、甲基丙烯酸甲酯9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例I(A-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II(A-1)。
除了使用以苯乙烯40%、甲基丙烯酸甲酯6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例I(A-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II(A-2)。
除了使用以苯乙烯80%、甲基丙烯酸甲酯2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例I(A-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II(A-3)。
除了使用以苯乙烯95%、甲基丙烯酸甲酯5%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例I(A-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II(A-4)。
将以上所得的苯乙烯系共聚物II(A-1~4)的树脂组成以及折射率示于表II-1。
作为未熔融化合物,使用例I(表I-2)的交联珠B、C、D-1~D-4、E-1~E-4。
对于着色剂(F),将作为所谓荧光增白剂的2,5-噻吩二基(5-叔丁基-1,3-苯并唑)(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ズ公司制ュビテツクスOB)作为(F-1)使用,将为无机颜料的DAYGRO公司制ZQ-19作为(F-2)使用,将为有机染料的三菱化学公司制ダイアレジンBLUE J作为(F-3)使用。
按照表II-2~II-5所示比例将苯乙烯系共聚物(A-1)~(A-4),作为未熔融化合物的B、C、(D-1)~(D-4)、(E-1)~(E-4),作为受阻胺系化合物的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作为着色剂的(F-1)~(F-3)混合。将所得混合物用40mm径的单轴挤出机于温度240℃、螺旋旋转数100rpm下混炼,进行颗粒化,得到表II-2~II-5所示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54的颗粒。
另外,表II-2~II-3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27与表层a、内层c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A)成分)相对应,表II-4~II-5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28~54与中间层b的树脂组合物((B)成分)相对应。
[例II-1~II-70]
使用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54,利用具有喂料块的T型模方式的多层挤出机制造表II-6~II-12所示的3层结构的片。另外,多层挤出机使用由中间层用的65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1台、表内层用的30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各1台构成的将各熔融树脂在喂料块合流多层化的试验挤出机。片状化在各筒柱温度为230℃下进行、成形。
评价所得多层片的光学特性、耐光性、吸水弯曲,将其数据示于表II-6~II-12。
在例II中,当浊度在99%以上、全光透射率在68%以上、扩散率在18%以上、b值在1以下时,可以判断光学特性特别优良。另外,当色差ΔE值不到1,吸收弯曲在1mm以下时,可以分别判断耐光性、尺寸稳定性优良。例II-1~II-18为全部具有这些特性的优选实施例。例II-19、II-20、II-30、II-30、II-38~II-45、II-61~II-70为其它实施例,例II-21~II 29、II-32~II-37、II-46~II-60为比较例。
表II-1
树脂组成苯乙烯/MMA(质量比) | 折射率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10.2/89.8 | 1.504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40.2/59.8 | 1.537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80.1/19.9 | 1.575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95.1/4.9 | 1.590 |
表II-2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1 | - | 100 | - | 0.3 | 0.3 | D-1 | 3 | F-1 | 0.01 |
树脂2 | - | 100 | - | 0.05 | 0.05 | D-1 | 3 | F-1 | 0.01 |
树脂3 | - | 100 | - | 3 | 3 | D-1 | 3 | F-1 | 0.01 |
树脂4 | - | 100 | - | 0.3 | 0.3 | D-1 | 0.5 | F-1 | 0.01 |
树脂5 | - | 100 | - | 0.3 | 0.3 | D-1 | 13 | F-1 | 0.01 |
树脂6 | - | 100 | - | 0.3 | 0.3 | D-2 | 3 | F-1 | 0.01 |
树脂7 | - | 100 | - | 0.3 | 0.3 | D-3 | 3 | F-1 | 0.01 |
树脂8 | - | 100 | - | 0.3 | 0.3 | D-4 | 3 | F-1 | 0.01 |
树脂9 | - | 100 | - | 0.3 | 0.3 | E-1 | 3 | F-1 | 0.01 |
树脂10 | 100 | - | - | 0.3 | 0.3 | D-1 | 3 | F-1 | 0.01 |
树脂11 | - | - | 100 | 0.3 | 0.3 | D-1 | 3 | F-1 | 0.01 |
树脂12 | - | 100 | - | 0.3 | 0.3 | D-1 | 3 | F-1 | 0.0001 |
树脂13 | - | 100 | - | 0.3 | 0.3 | D-1 | 3 | F-1 | 0.1 |
树脂14 | - | 100 | - | 0.3 | 0.3 | D-1 | 3 | F-1 | 1 |
表II-3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15 | - | 100 | - | 0.3 | 0.3 | D-1 | 3 | F-2 | 0.01 |
树脂16 | - | 100 | - | 0.3 | 0.3 | D-1 | 3 | F-3 | 0.01 |
树脂17 | - | 100 | - | 0.3 | 0.3 | D-1 | 3 | - | - |
树脂18 | - | 100 | - | 0.05 | 0.05 | D-1 | 3 | - | - |
树脂19 | - | 100 | - | 3 | 3 | D-1 | 3 | - | - |
树脂20 | - | 100 | - | 0.3 | 0.3 | D-1 | 0.5 | - | - |
树脂21 | - | 100 | - | 0.3 | 0.3 | D-1 | 13 | - | - |
树脂22 | - | 100 | - | 0.3 | 0.3 | D-2 | 3 | - | - |
树脂23 | - | 100 | - | 0.3 | 0.3 | D-3 | 3 | - | - |
树脂24 | - | 100 | - | 0.3 | 0.3 | D-4 | 3 | - | - |
树脂25 | - | 100 | - | 0.3 | 0.3 | E-1 | 3 | - | - |
树脂26 | 100 | - | - | 0.3 | 0.3 | D-1 | 3 | - | - |
树脂27 | - | - | 100 | 0.3 | 0.3 | D-1 | 3 | - | - |
表II-4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28 | - | 100 | - | - | - | E-1 | 3 | F-1 | 0.01 |
树脂29 | - | 100 | - | - | - | E-1 | 0.5 | F-1 | 0.01 |
树脂30 | - | 100 | - | - | - | E-1 | 13 | F-1 | 0.01 |
树脂31 | - | 100 | - | - | - | E-2 | 3 | F-1 | 0.01 |
树脂32 | - | 100 | - | - | - | E-3 | 3 | F-1 | 0.01 |
树脂33 | - | 100 | - | - | - | E-4 | 3 | F-1 | 0.01 |
树脂34 | - | 100 | - | - | - | B | 3 | F-1 | 0.01 |
树脂35 | - | 100 | - | - | - | C | 3 | F-1 | 0.01 |
树脂36 | - | 100 | - | - | - | D-1 | 3 | F-1 | 0.01 |
树脂37 | 100 | - | - | - | - | E-1 | 3 | F-1 | 0.01 |
树脂38 | - | - | 100 | - | - | E-1 | 3 | F-1 | 0.01 |
树脂39 | - | 100 | - | - | - | E-1 | 3 | F-1 | 0.0001 |
树脂40 | - | 100 | - | - | - | E-1 | 3 | F-1 | 0.1 |
树脂41 | - | 100 | - | - | - | E-1 | 3 | F-1 | 1 |
表II-5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42 | - | 100 | - | - | - | E-1 | 3 | F-2 | 0.01 |
树脂43 | - | 100 | - | - | - | E-1 | 3 | F-3 | 0.01 |
树脂44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树脂45 | - | 100 | - | - | - | E-1 | 0.5 | - | - |
树脂46 | - | 100 | - | - | - | E-1 | 13 | - | - |
树脂47 | - | 100 | - | - | - | E-2 | 3 | - | - |
树脂48 | - | 100 | - | - | - | E-3 | 3 | - | - |
树脂49 | - | 100 | - | - | - | E-4 | 3 | - | - |
树脂50 | - | 100 | - | - | - | B | 3 | - | - |
树脂51 | - | 100 | - | - | - | C | 3 | - | - |
树脂52 | - | 100 | - | - | - | D-1 | 3 | - | - |
树脂53 | 100 | - | - | - | - | E-1 | 3 | - | - |
树脂54 | - | - | 100 | - | - | E-1 | 3 | - | - |
表II-6
例1 | 例2 | 例3 | 例4 | 例5 | 例6 | 例7 | 例8 | 例9 | 例10 | 例11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7 | 树脂23 | 树脂17 | 树脂17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51 | 树脂48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35 | 树脂32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5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7 | 树脂23 | 树脂17 | 树脂17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1.82 | 5.2 | 2 | 2 | 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70.1 | 68.2 | 69.7 | 70.9 | 70.3 | 68 | 71 | 70.8 | 69.8 | 70.6 | 71.6 | |
浊度(%) | 99.2 | 99.4 | 99.3 | 99.1 | 99.2 | 99.4 | 99.1 | 99.2 | 99.3 | 99.2 | 99.1 | ||
扩散率(%) | 22.1 | 24.2 | 22.5 | 21 | 21.9 | 24.5 | 20.8 | 21.2 | 22.5 | 21.5 | 19.8 | ||
b值 | 0.2 | 0.3 | 0.2 | 0.2 | 0.3 | 0.3 | 0.1 | 0.1 | 0.2 | 0.1 | 0.1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5 | 0.6 | 0.5 | 0.5 | 0.7 | 0.5 | 0.7 | 0.6 | 0.6 | 0.6 | 0.6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1 | 0.31 | 0.32 | 0.32 |
表II-7
例12 | 例13 | 例14 | 例15 | 例16 | 例17 | 例18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3 |
厚度(mm) | 0.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40 | 树脂28 | 树脂40 | 树脂28 | 树脂40 | |
厚度(mm) | 1.8 | 5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3 | |
厚度(mm) | 0.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1.81 | 5.2 | 2 | 2 | 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71.2 | 69.1 | 71.7 | 71.1 | 72.1 | 71.6 | 72.9 | |
浊度(%) | 99.1 | 99.3 | 99.1 | 99.1 | 99 | 99.1 | 99 | ||
扩散率(%) | 20.6 | 23.2 | 19.8 | 20.7 | 19.1 | 20 | 18.7 | ||
b值 | 0.1 | 0 | 0 | 0.1 | 0 | 0 | -0.1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6 | 0.7 | 0.8 | 0.7 | 0.9 | 0.8 | 0.9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表II-8
例19 | 例20 | 例21 | 例22 | 例23 | 例24 | 例25 | 例26 | 例27 | 例28 | 例29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1 | 树脂10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4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8 | 树脂9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53 | 树脂5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1 | 树脂10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4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8 | 树脂9 | |
厚渡(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8.7 | 74.2 | 69.3 | 69.5 | 70.3 | 69.9 | 73.2 | 62.4 | 74.6 | 63.3 | 65.2 | |
浊度(%) | 99.4 | 98.8 | 99.3 | 99.3 | 99.2 | 99.2 | 98.9 | 99.5 | 98.7 | 99.5 | 99.4 | ||
扩散率(%) | 23.6 | 16.5 | 23 | 22.8 | 21.9 | 22.4 | 18.4 | 28 | 16.3 | 27.1 | 26.3 | ||
b值 | 0.3 | 0.3 | 0.3 | 0.2 | 0.1 | 1 | 0.3 | 0.4 | 0.3 | 0.3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5 | 1.3 | 1.2 | 0.5 | 1.3 | 0.2 | 0.5 | 0.5 | 0.5 | 0.5 | 0.5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1.26 | 0.23 | 0.29 | 1.02 | 0.32 | 0.32 | 0.32 | 0.31 | 0.31 | 0.32 | 0.32 |
表II-9
例30 | 例31 | 例32 | 例33 | 例34 | 例35 | 例36 | 例37 | 例38 | 例39 | 例40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5 | 树脂16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0.8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5 | 树脂46 | 树脂47 | 树脂49 | 树脂52 | 树脂50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0.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5 | 树脂16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0.8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806 | 3.4 | 1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2 | 65.4 | 76.1 | 61.1 | 75.9 | 66.3 | 76.5 | 58.8 | 70.9 | 69.8 | 77.3 | |
浊度(%) | 99.3 | 99.4 | 98.1 | 99.5 | 98.2 | 99.4 | 98 | 99.5 | 99.1 | 99.2 | 97.8 | ||
扩散率(%) | 24.3 | 25.9 | 14.9 | 28.9 | 15 | 25.1 | 14.7 | 29.9 | 21.1 | 22.6 | 13.3 | ||
b值 | -0.1 | -0.1 | 0.1 | 0.3 | 0.2 | 0.2 | 0.2 | 0.3 | 0.1 | 0.2 | 0.2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1 | 0.5 | 0.6 | 0.5 | 0.5 | 0.5 | 0.5 | 1.5 | 0.5 | 0.5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32 | 0.34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1.09 | 0.31 |
表II-10
例41 | 例42 | 例43 | 例44 | 例45 | 例46 | 例47 | 例48 | 例49 | 例50 | 例51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2 | 树脂14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27 | 树脂26 | 树脂18 | 树脂19 | 树脂20 | 树脂2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44 | 树脂37 | 树脂38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28 | |
厚度(mm) | 10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2 | 树脂14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27 | 树脂26 | 树脂18 | 树脂19 | 树脂20 | 树脂2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速(mm) | 10.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53.8 | 67.8 | 71.8 | 69.3 | 75.8 | 70.2 | 70.3 | 71.1 | 70.6 | 73.9 | 63 | |
浊度(%) | 96.3 | 99.4 | 99.1 | 99.1 | 98.2 | 99.2 | 99.2 | 99.1 | 99.2 | 98.8 | 99.5 | ||
扩散率(%) | 30.2 | 24.6 | 19.7 | 22.8 | 15.1 | 22 | 21.9 | 20.7 | 21.6 | 17 | 27.5 | ||
b值 | 0.4 | 0.3 | -0.1 | 0.2 | 0.2 | 0.2 | 0.1 | 0 | 1 | 0.2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5 | 0.4 | 1.3 | 0.6 | 1.5 | 1.4 | 0.6 | 1.4 | 0.3 | 0.6 | 0.6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32 | 0.32 | 0.32 | 1.38 | 0.27 | 0.28 | 1.16 | 0.32 | 0.32 | 0.31 | 0.31 |
表II-11
例52 | 例53 | 例54 | 例55 | 例56 | 例57 | 例58 | 例59 | 例60 | 例61 | 例62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22 | 树脂24 | 树脂25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44 | 树脂29 | 树脂30 | 树脂31 | 树脂33 | 树脂36 | 树脂34 | 树脂42 | 树脂43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22 | 树脂24 | 树脂25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75.5 | 63.9 | 66 | 77.1 | 61.8 | 76.8 | 66.9 | 77.6 | 59.3 | 67.5 | 66.1 | |
浊度(%) | 98.4 | 99.5 | 99.4 | 97.7 | 99.5 | 97.8 | 99.4 | 97.1 | 99.5 | 99.3 | 99.4 | ||
扩散率(%) | 15.2 | 26.9 | 25.4 | 14 | 28.3 | 14.4 | 24.4 | 13.1 | 29.4 | 23.8 | 25.3 | ||
b值 | 0.2 | 0.2 | 0.2 | 0 | 0.2 | 0.1 | 0.1 | 0.1 | 0.2 | -0.4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6 | 0.6 | 0.6 | 0.6 | 0.7 | 0.6 | 0.6 | 0.6 | 0.7 | 0.5 | 1.2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1 | 0.3 |
表II-12
例63 | 例64 | 例65 | 例66 | 例67 | 例68 | 例69 | 例70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2 | 树脂14 |
厚度(mm) | 0.003 | 0.8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28 | 树脂39 | 树脂41 | 树脂39 | 树脂41 | |
厚度(mm) | 1.8 | 1.8 | 0.8 | 10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7 | 树脂12 | 树脂14 | |
厚度(mm) | 0.003 | 0.8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1.806 | 3.4 | 1 | 10.2 | 2 | 2 | 2 | ||
17.6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71.5 | 70.6 | 78 | 54.5 | 67.7 | 72.5 | 67.9 | 73.8 | |
浊度(%) | 99.1 | 99.2 | 96.7 | 96.6 | 99.4 | 99 | 99.4 | 98.9 | ||
扩散率(%) | 19.8 | 21.5 | 12.4 | 32.8 | 24.6 | 18.9 | 24.5 | 17.6 | ||
b值 | 0 | 0.1 | 0.1 | 0.3 | 0.2 | -0.2 | 0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1.7 | 0.6 | 0.6 | 0.7 | 0.5 | 1.3 | 0.8 | 1.5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31 | 1.15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例III](含有防静电剂的多层片的示例)
作为苯乙烯系共聚物使用与例II同样制得的表III-1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1~A-4。
作为未熔融化合物,使用例I(表I-2)的交联珠B、C、D-1~D-4、E-1~E-4。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F)的制造如下进行。
由己内酯55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30份以及己二酸15份得到聚醚酯酰胺(F-1)。该聚醚酯酰胺的折射率为1.530。另外,由己内酯40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45份以及己二酸15份得到聚醚酯酰胺(F-2)。该聚醚酯酰胺的折射率为1.490。
对于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以及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G),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使用硬脂酸甘油二酯作为非胺系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按照表III-2~4所示配比将以下化合物混合:苯乙烯系共聚物(A-1)~(A-4);作为未熔融化合物的B、C、(D-1)~(D-4)、(E-1)~(E-4);作为受阻胺系化合物的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作为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F-1)和(F-2);以及,作为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按照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10/90的比例,将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以及作为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硬脂酸甘油二酯事先混合而得的复合物。将所得混合物用40mm径的单轴挤出机于温度240℃、螺旋旋转数100rpm下混炼,进行颗粒化,得到表III-2~III-4所示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29的颗粒。
另外,表III-2~III-3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18与表层a、内层c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A)成分)相对应,表III-4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9~29与中间层b的树脂组合物((B)成分)相对应。
[例III-1~III-34]
使用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29,利用具有喂料块的T型模方式的多层挤出机制造表III-5~8所示的3层结构的片。另外,多层挤出机使用由中间层用的65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1台、表内层用的30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各1台构成的将各熔融树脂在喂料块合流多层化的试验挤出机。片状化在各筒柱温度为230℃下进行、成形。
评价所得多层片的光学特性、耐光性、吸水弯曲、防静电性、耐刮伤性,将其数据示于表III-5~III-8。
在例III(含有防静电剂的多层片的示例)中,当浊度在99%以上、全光透射率在65%以上、扩散率在23%以上、b值在1以下时,可以判断其光学特性特别优良。当色差ΔE值不到1、吸水弯曲在1mm以下、表面固有电阻在1012Ω以下时,可以分别判断耐光性、尺寸稳定性、防静电性优良。
例III-1~III-8、III-22为全部具有这些特性的优选实施例。
例III-9、III-10、III-20、III-21、III-23、III-24、III-31~III-34为其它的实施例。
III-11~III-19、III-25~III-30为比较例。
可以明确,通过使用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可以提供所得成形品的耐刮伤性,还并用复合表面活性剂时,可以显著提高耐刮伤性。
表III-1
树脂组成苯乙烯/MMA(质量比) | 折射率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10.2/89.8 | 1.504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40.2/59.8 | 1.537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80.1/19.9 | 1.575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95.1/4.9 | 1.590 |
表III-2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 复合表面活性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质量份 |
树脂1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树脂2 | - | 100 | - | 0.05 | 0.05 | D-1 | 3.0 | F-1 | 15 | 1 |
树脂3 | - | 100 | - | 3.0 | 3.0 | D-1 | 3.0 | F-1 | 15 | 1 |
树脂4 | - | 100 | - | 0.3 | 0.3 | D-1 | 0.5 | F-1 | 15 | 1 |
树脂5 | - | 100 | - | 0.3 | 0.3 | D-1 | 13.0 | F-1 | 15 | 1 |
树脂6 | - | 100 | - | 0.3 | 0.3 | D-2 | 3.0 | F-1 | 15 | 1 |
树脂7 | - | 100 | - | 0.3 | 0.3 | D-3 | 3.0 | F-1 | 15 | 1 |
树脂8 | - | 100 | - | 0.3 | 0.3 | D-4 | 3.0 | F-1 | 15 | 1 |
树脂9 | - | 100 | - | 0.3 | 0.3 | E-1 | 3.0 | F-1 | 15 | 1 |
树脂10 | 100 | -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树脂11 | - | - | 100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树脂12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3 | 1 |
树脂13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6 | 1 |
树脂14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0 | 1 |
表III-3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 复合表面活性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质量份 |
树脂15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25 | 1 |
树脂16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 |
树脂17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5 |
树脂18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2 | 15 | 1 |
表III-4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 复合表面活性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质量份 |
树脂19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树脂20 | - | 100 | - | - | - | E-1 | 0.5 | - | - | - |
树脂21 | - | 100 | - | - | - | E-1 | 13 | - | - | - |
树脂22 | - | 100 | - | - | - | E-2 | 3 | - | - | - |
树脂23 | - | 100 | - | - | - | E-3 | 3 | - | - | - |
树脂24 | - | 100 | - | - | - | E-4 | 3 | - | - | - |
树脂25 | - | 100 | - | - | - | B | 3 | - | - | - |
树脂26 | - | 100 | - | - | - | C | 3 | - | - | - |
树脂27 | - | 100 | - | - | - | D-1 | 3 | - | - | - |
树脂28 | 100 | - | - | - | - | E-1 | 3 | - | - | - |
树脂29 | - | - | 100 | - | - | E-1 | 3 | - | - | - |
表III-5
例1 | 例2 | 例3 | 例4 | 例5 | 例6 | 例7 | 例8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4 | 树脂16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26 | 树脂23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5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4 | 树脂16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1.82 | 5.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2 | 65.3 | 66.7 | 68 | 67.3 | 65.1 | 67.3 | 68.2 | |
浊度(%) | 99.3 | 99.5 | 99.4 | 99.2 | 99.3 | 99.5 | 99.3 | 99.2 | ||
扩散率(%) | 24.5 | 26.4 | 24.9 | 23.4 | 24.4 | 26.9 | 24.4 | 23.2 | ||
b值 | 0.7 | 0.8 | 0.6 | 0.7 | 0.8 | 0.8 | 0.6 | 0.5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3 | 0.4 | 0.3 | 0.3 | 0.5 | 0.3 | 0.3 | 0.3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46 | 0.46 | 0.45 | 0.45 | 0.46 | 0.45 | 0.39 | 0.45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2 | 1×1011 | ||
耐刮伤性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良 |
表III-6
例9 | 例10 | 例11 | 例12 | 例13 | 例14 | 例15 | 例16 | 例17 | 例18 | 例19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1 | 树脂10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4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8 | 树脂9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28 | 树脂2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1 | 树脂10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4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8 | 树脂9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5.6 | 71.3 | 66.5 | 66.7 | 67.4 | 67.0 | 70.2 | 59.5 | 71.8 | 60.2 | 62.3 | |
浊度(%) | 99.5 | 99.0 | 99.4 | 99.4 | 99.3 | 99.3 | 99.1 | 99.6 | 98.8 | 99.6 | 99.5 | ||
扩散率(%) | 26.0 | 19.2 | 25.4 | 25.2 | 24.3 | 24.8 | 20.8 | 29.8 | 18.6 | 29.2 | 28.7 | ||
b值 | 0.8 | 0.8 | 0.8 | 0.7 | 0.6 | 1.5 | 0.8 | 0.9 | 0.8 | 0.8 | 0.8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3 | 1.2 | 1.1 | 0.3 | 1.1 | 0.1 | 0.3 | 0.3 | 0.3 | 0.3 | 0.3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1.45 | 0.36 | 0.42 | 1.18 | 0.46 | 0.46 | 0.45 | 0.45 | 0.46 | 0.46 | 0.45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表III-7
例20 | 例21 | 例22 | 例23 | 例24 | 例25 | 例26 | 例27 | 例28 | 例28 | 例30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3 | 树脂15 | 树脂17 | 树脂18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20 | 树脂21 | 树脂22 | 树脂24 | 树脂27 | 树脂25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3 | 树脂15 | 树脂17 | 树脂18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5 | 67.4 | 67.1 | 66.9 | 56.0 | 73.1 | 58.0 | 73.0 | 63.4 | 73.5 | 55.8 | |
浊度(%) | 99.3 | 99.3 | 99.3 | 99.4 | 99.8 | 98.4 | 99.7 | 98.4 | 99.5 | 98.3 | 99.8 | ||
扩散率(%) | 24.4 | 24.4 | 24.6 | 24.7 | 31.9 | 17.2 | 31.0 | 17.4 | 27.6 | 16.9 | 32.1 | ||
b值 | 0.5 | 0.6 | 1.0 | 1.3 | 0.8 | 0.6 | 0.8 | 0.7 | 0.7 | 0.7 | 0.8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3 | 0.3 | 0.3 | 0.3 | 0.4 | 0.3 | 0.4 | 0.3 | 0.3 | 0.3 | 0.3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37 | 0.39 | 0.58 | 0.47 | 0.45 | 0.46 | 0.47 | 0.46 | 0.46 | 0.47 | 0.46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5 | 1×1014 | 1×1010 | 1×109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不良 | 良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优 |
表III-8
例31 | 例32 | 例33 | 例34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003 | 0.8 | 0.1 | 0.1 | ||
中间层b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树脂19 | |
厚度(mm) | 1.8 | 1.8 | 0.8 | 10 | ||
内层c | 使用树脂的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003 | 0.8 | 0.1 | 0.1 | ||
总厚度(mm) | 1.8 | 3.4 | 1.0 | 10.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8.0 | 66.8 | 74.4 | 50.9 | |
浊度(%) | 99.2 | 99.3 | 98.0 | 99.9 | ||
扩散率(%) | 23.4 | 25.0 | 15.6 | 32.8 | ||
b值 | 0.6 | 0.7 | 0.7 | 0.9 | ||
耐光性 色差ΔE | 1.3 | 0.3 | 0.3 | 0.3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46 | 1.23 | 0.47 | 0.49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1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优 | 优 | 优 | 优 |
[例IV](含有荧光增白剂以及防静电剂的多层片的示例)作为苯乙烯系共聚物使用与例II同样制得的表IV-1的苯乙烯系共聚物A-1~A-4。
作为未熔融化合物使用例I(表I-2)的交联珠B、C、D-1~D-4、E-1~E-4。
作为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F),与例III同样操作,得到折射率1.530的聚醚酯酰胺(F-1)以及折射率为1.490的聚醚酯酰胺(F-2)。
对于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以及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G),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使用硬脂酸甘油二酯作为非胺系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对于着色剂(H),将作为所谓荧光增白剂的2,5-噻吩二基(5-叔丁基-1,3-苯并唑)(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ズ公司制ュビテツクスOB)作为(H-1)使用,将为无机颜料的DAYGRO公司制ZQ-19作为(H-2)使用,将为有机染料的三菱化学公司制ダイアレジンBLUE J作为(H-3)使用。
按照表IV-2~IV-5所示比例将苯乙烯系共聚物(A-1)~(A-4);作为未熔融化合物的B、C、(D-1)~(D-4)、(E-1)~(E-4);作为受阻胺系化合物的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作为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F-1)和(F-2);作为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按照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10/90(质量份)的比例,将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以及作为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硬脂酸甘油二酯事先混合而得的复合物;作为着色剂的(H-1)~(H-3)混合。将所得混合物用40mm径的单轴挤出机于温度240℃、螺旋旋转数100rpm下混炼,进行颗粒化,得到表IV-2~IV-5所示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66的颗粒。
另外,表IV-2~IV-3的苯乙烯树脂组合物1~39与表层a、内层c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A)成分)相对应,表IV-4~IV-5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40~66与中间层b的树脂组合物((B)成分)相对应。
[例IV-1~IV-82]
使用苯乙烯系树脂聚合物1~66,利用具有喂料块的T型模方式的多层挤出机制造表IV-6~IV-13所示的3层结构的片。另外,多层挤出机使用由中间层用的65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1台、表内层用的30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各1台构成的将各熔融树脂在喂料块合流多层化的试验挤出机。片状化在各筒柱温度为230℃下进行、成形。
评价所得多层片的光学特性、耐光性、吸水弯曲、防静电性、耐刮伤性,将其数据示于表IV-6~IV-13。
在例IV(含有防静电剂的多层片的示例)中,当浊度在99%以上、全光透射率在67%以上、扩散率在18%以上、b值不到1时,可以判断其光学特性特别优良。当色差ΔE值不到1、吸水弯曲在1mm以下、表面固有电阻在1012Ω以下时,可以分别判断耐光性、尺寸稳定性、防静电性优良。
例IV~1~IV-22为全部具有这些特性的优选实施例
例IV-23~IV-26、IV-34~IV-39、IV-46~IV-52、IV-53、IV-63~IV-66、IV-73~IV-82为其它实施例
例IV-27~I-33、IV-40~IV-45、IV-54~IV-62、IV-67~IV-72为比较例。
表IV-1
树脂组成苯乙烯/MMA(质量比) | 折射率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10.2/89.8 | 1.504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40.2/59.8 | 1.537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80.1/19.9 | 1.575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95.1/4.9 | 1.590 |
表IV-2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 复合表面活性剂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1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2 | - | 100 | - | 0.05 | 0.05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3 | - | 100 | - | 3.0 | 3.0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4 | - | 100 | - | 0.3 | 0.3 | D-1 | 0.5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5 | - | 100 | - | 0.3 | 0.3 | D-1 | 1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6 | - | 100 | - | 0.3 | 0.3 | D-2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7 | - | 100 | - | 0.3 | 0.3 | D-3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8 | - | 100 | - | 0.3 | 0.3 | D-4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9 | - | 100 | - | 0.3 | 0.3 | E-1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10 | 100 | -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11 | - | - | 100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0.01 |
树脂12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6 | 1 | H-1 | 0.01 |
树脂13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0 | 1 | H-1 | 0.01 |
树脂14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25 | 1 | H-1 | 0.01 |
树脂15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 | H-1 | 0.01 |
树脂16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5 | H-1 | 0.01 |
树脂17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2 | 15 | 1 | H-1 | 0.01 |
树脂18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0.0001 |
树脂19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0.1 |
树脂20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1 | 1 |
树脂21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2 | 0.01 |
树脂22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H-3 | 0.01 |
表IV-3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2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 复合表面活性剂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23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24 | - | 100 | - | 0.05 | 0.05 | D-1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25 | - | 100 | - | 3.0 | 3.0 | D-1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26 | - | 100 | - | 0.3 | 0.3 | D-1 | 0.5 | F-1 | 15 | 1 | - | - |
树脂27 | - | 100 | - | 0.3 | 0.3 | D-1 | 1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28 | - | 100 | - | 0.3 | 0.3 | D-2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29 | - | 100 | - | 0.3 | 0.3 | D-3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30 | - | 100 | - | 0.3 | 0.3 | D-4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31 | - | 100 | - | 0.3 | 0.3 | E-1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32 | 100 | -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33 | - | - | 100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1 | - | - |
树脂34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6 | 1 | - | - |
树脂35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0 | 1 | - | - |
树脂36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25 | 1 | - | - |
树脂37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 | - | - |
树脂38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1 | 15 | 5 | - | - |
树脂39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F-2 | 15 | 1 | - | - |
表IV-4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 复合表面活性剂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40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1 | - | 100 | - | - | - | E-1 | 0.5 | - | - | - | H-1 | 0.01 |
树脂42 | - | 100 | - | - | - | E-1 | 1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3 | - | 100 | - | - | - | E-2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4 | - | 100 | - | - | - | E-3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5 | - | 100 | - | - | - | E-4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6 | - | 100 | - | - | - | B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7 | - | 100 | - | - | - | C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8 | - | 100 | - | - | - | D-1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49 | 100 | - | - | - | - | E-1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50 | - | - | 100 | - | - | E-1 | 3 | - | - | - | H-1 | 0.01 |
树脂51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H-1 | 0.0001 |
树脂52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H-1 | 0.1 |
树脂53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H-1 | 1 |
树脂54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H-2 | 0.01 |
树脂55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H-3 | 0.01 |
表IV-5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A-1 | 苯乙烯系共聚物A-3 | 苯乙烯系共聚物A-4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 复合表面活性剂 | 着色剂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56 | - | 100 | - | - | - | E-1 | 3 | - | - | - | - | - |
树脂57 | - | 100 | - | - | - | E-1 | 0.5 | - | - | - | - | - |
树脂58 | - | 100 | - | - | - | E-1 | 13 | - | - | - | - | - |
树脂59 | - | 100 | - | - | - | E-2 | 3 | - | - | - | - | - |
树脂60 | - | 100 | - | - | - | E-3 | 3 | - | - | - | - | - |
树脂61 | - | 100 | - | - | - | E-4 | 3 | - | - | - | - | - |
树脂62 | - | 100 | - | - | - | B | 3 | - | - | - | - | - |
树脂63 | - | 100 | - | - | - | C | 3 | - | - | - | - | - |
树脂64 | - | 100 | - | - | - | D-1 | 3 | - | - | - | - | - |
树脂65 | 100 | - | - | - | - | E-1 | 3 | - | - | - | - | - |
树脂66 | - | - | 100 | - | - | E-1 | 3 | - | - | - | - | - |
表IV-6
例1 | 例2 | 例3 | 例4 | 例5 | 例6 | 例7 | 例8 | 例9 | 例10 | 例11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5 | 树脂19 | 树脂23 | 树脂29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63 | 树脂60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40 | 树脂40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5 | 树脂19 | 树脂23 | 树脂29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9.2 | 67.2 | 68.6 | 69.9 | 69.5 | 67.1 | 69.4 | 69.9 | 70.1 | 69.8 | 68.9 | |
浊度(%) | 99.2 | 99.4 | 99.3 | 99.1 | 99.2 | 99.4 | 99.2 | 99.2 | 99.1 | 99.2 | 99.3 | ||
扩散率(%) | 22.6 | 24.7 | 23.0 | 21.5 | 22.4 | 24.9 | 22.5 | 22.1 | 21.3 | 21.6 | 22.9 | ||
b值 | 0.5 | 0.6 | 0.5 | 0.5 | 0.6 | 0.6 | 0.4 | 0.4 | 0.4 | 0.4 | 0.4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5 | 0.6 | 0.5 | 0.5 | 0.7 | 0.5 | 0.4 | 0.4 | 0.7 | 0.6 | 0.6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6 | 0.7 | 0.7 | 0.7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2 | 1×1011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表IV-7
例12 | 例13 | 例14 | 例15 | 例16 | 例17 | 例18 | 例19 | 例20 | 例21 | 例22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35 | 树脂3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9 | 树脂19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47 | 树脂44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52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52 | 树脂40 | 树脂52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35 | 树脂37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9 | 树脂19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9.5 | 70.7 | 70.3 | 68.1 | 70.7 | 70.1 | 70.4 | 70.0 | 71.1 | 70.7 | 72.0 | |
浊度(%) | 99.2 | 99.1 | 99.1 | 99.3 | 99.1 | 99.1 | 99.1 | 99.1 | 99.0 | 99.1 | 99.0 | ||
扩散率(%) | 21.9 | 20.3 | 21.1 | 23.8 | 20.3 | 21.4 | 21.0 | 21.2 | 19.5 | 20.4 | 19.3 | ||
b值 | 0.4 | 0.4 | 0.4 | 0.3 | 0.3 | 0.3 | 0.3 | 0.4 | 0.3 | 0.3 | 0.2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6 | 0.6 | 0.6 | 0.7 | 0.8 | 0.5 | 0.5 | 0.7 | 0.9 | 0.8 | 0.9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7 | 0.7 | 0.7 | 0.7 | 0.7 | 0.6 | 0.6 | 0.7 | 0.7 | 0.7 | 0.7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2 | 1×1011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表IV-8
例23 | 例24 | 例25 | 例26 | 例27 | 例28 | 例29 | 例30 | 例31 | 例32 | 例33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7 | 树脂16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4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8 | 树脂9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65 | 树脂6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7 | 树脂16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4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8 | 树脂9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8 | 73.2 | 68.4 | 68.5 | 69.4 | 68.9 | 72.2 | 61.5 | 73.5 | 62.3 | 64.2 | |
浊度(%) | 99.4 | 98.8 | 99.3 | 99.3 | 99.2 | 99.2 | 98.9 | 99.5 | 98.7 | 99.5 | 99.4 | ||
扩散率(%) | 24.1 | 16.9 | 23.5 | 23.3 | 21.5 | 22.9 | 18.9 | 28.4 | 16.8 | 27.7 | 26.8 | ||
b值 | 0.6 | 0.6 | 0.6 | 0.5 | 0.4 | 0.4 | 0.6 | 0.2 | 0.6 | 0.6 | 0.6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5 | 1.3 | 1.2 | 0.5 | 1.3 | 0.2 | 0.5 | 0.5 | 0.5 | 0.5 | 0.5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1.7 | 0.6 | 0.7 | 1.5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表IV-9
例34 | 例35 | 例36 | 例37 | 例38 | 例39 | 例40 | 例41 | 例42 | 例43 | 例44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4 | 树脂16 | 树脂17 | 树脂21 | 树脂22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7 | 树脂58 | 树脂59 | 树脂61 | 树脂6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4 | 树脂16 | 树脂17 | 树脂21 | 树脂22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9.9 | 69.0 | 67.7 | 54.3 | 66.3 | 64.4 | 75.1 | 60.0 | 74.9 | 65.2 | 75.5 | |
浊度(%) | 99.1 | 99.2 | 99.3 | 99.7 | 99.3 | 99.4 | 98.1 | 99.5 | 98.2 | 99.4 | 98.0 | ||
扩散率(%) | 22.1 | 22.8 | 24.1 | 32.0 | 24.9 | 26.3 | 15.3 | 29.3 | 15.5 | 25.6 | 15.2 | ||
b值 | 0.3 | 1.0 | 1.1 | 0.6 | 0.2 | 0.2 | 0.4 | 0.6 | 0.5 | 0.5 | 0.5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0.6 | 0.7 | 0.5 | 0.4 | 1.0 | 0.5 | 0.6 | 0.5 | 0.5 | 0.5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6 | 1.1 | 1.2 | 0.7 | 0.7 | 0.8 | 0.7 | 0.7 | 0.7 | 0.7 | 0.7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4 | 1×1010 | 1×109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不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表IV-10
例45 | 例46 | 例47 | 例48 | 例49 | 例50 | 例51 | 例52 | 例53 | 例54 | 例55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8 | 树脂20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33 | 树脂32 |
厚度(mm) | 0.1 | 0.003 | 0.8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62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56 | 树脂49 | 树脂50 | 树脂40 | 树脂40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0.8 | 10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8 | 树脂20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33 | 树脂32 | |
厚度(mm) | 0.1 | 0.003 | 0.8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1.806 | 3.4 | 1.0 | 10.2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57.7 | 69.9 | 68.8 | 76.4 | 52.9 | 66.9 | 70.9 | 68.3 | 74.7 | 69.2 | 69.3 | |
浊度(%) | 99.5 | 99.1 | 99.2 | 97.8 | 99.8 | 99.4 | 99.1 | 99.1 | 98.2 | 99.2 | 99.2 | ||
扩散率(%) | 30.2 | 21.6 | 23.1 | 13.9 | 32.6 | 25.1 | 20.2 | 23.3 | 15.6 | 22.6 | 22.4 | ||
b值 | 0.6 | 0.4 | 0.5 | 0.5 | 0.7 | 0.6 | 0.2 | 0.5 | 0.5 | 0.5 | 0.4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5 | 1.5 | 0.5 | 0.5 | 0.5 | 0.4 | 1.3 | 0.6 | 1.5 | 1.4 | 0.6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7 | 0.7 | 1.5 | 0.7 | 0.7 | 0.7 | 0.7 | 1.8 | 0.6 | 0.6 | 1.6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表IV-11
例56 | 例57 | 例58 | 例59 | 例60 | 例61 | 例62 | 例63 | 例64 | 例65 | 例66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24 | 树脂25 | 树脂26 | 树脂27 | 树脂28 | 树脂30 | 树脂31 | 树脂34 | 树脂36 | 树脂38 | 树脂39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24 | 树脂25 | 树脂26 | 树脂27 | 树脂28 | 树脂30 | 树脂31 | 树脂34 | 树脂36 | 树脂38 | 树脂39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70.2 | 69.6 | 73.0 | 62.1 | 74.5 | 62.8 | 65.0 | 70.4 | 69.4 | 68.4 | 55.4 | |
浊度(%) | 99.1 | 99.2 | 98.8 | 99.5 | 98.4 | 99.5 | 99.4 | 99.1 | 99.2 | 99.3 | 99.6 | ||
扩散率(%) | 21.1 | 22.1 | 17.4 | 28.0 | 15.8 | 27.4 | 25.9 | 21.2 | 21.9 | 23.4 | 31.8 | ||
b值 | 0.3 | 1.4 | 0.5 | 0.6 | 0.2 | 0.2 | 0.2 | 0.3 | 1.0 | 1.1 | 0.6 | ||
耐光性 色差ΔE | 1.4 | 0.3 | 0.6 | 0.6 | 0.9 | 0.9 | 0.9 | 0.5 | 0.7 | 0.9 | 0.6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5 | 1.0 | 1.1 | 0.8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4 | 1×1010 | 1×109 | 1×1010 | ||
耐刮伤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不良 | 良 | 良 | 良 |
表IV-12
例67 | 例68 | 例69 | 例70 | 例71 | 例72 | 例73 | 例74 | 例75 | 例76 | 例77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0.8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41 | 树脂42 | 树脂43 | 树脂45 | 树脂48 | 树脂46 | 树脂54 | 树脂55 | 树脂40 | 树脂40 | 树脂40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0.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0.8 | 0.1 | ||
总厚度(mm)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806 | 3.4 | 1.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76.0 | 60.9 | 75.8 | 66.0 | 76.6 | 58.2 | 66.5 | 65.1 | 70.6 | 69.6 | 77.1 | |
浊度(%) | 97.7 | 99.5 | 97.8 | 99.4 | 97.1 | 99.5 | 99.3 | 99.4 | 99.1 | 99.2 | 96.7 | ||
扩散率(%) | 14.7 | 28.8 | 14.9 | 24.8 | 13.8 | 30.0 | 24.2 | 25.8 | 20.3 | 22.0 | 13.1 | ||
b值 | 0.0 | 0.2 | 0.1 | 0.1 | 0.1 | 0.2 | -0.4 | -0.3 | 0.0 | 0.1 | 0.1 | ||
耐光性 色差ΔE | 1.0 | 1.0 | 0.9 | 1.0 | 0.9 | 1.0 | 0.8 | 1.6 | 2.0 | 0.8 | 0.9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1.6 | 0.7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表IV-13
例78 | 例79 | 例80 | 例81 | 例82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18 | 树脂20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40 | 树脂51 | 树脂53 | 树脂51 | 树脂53 | |
厚度(mm) | 10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23 | 树脂18 | 树脂20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10.2 | 2.0 | 2.0 | 2.0 | 2.0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53.4 | 66.8 | 71.6 | 66.9 | 72.8 | |
浊度(%) | 96.6 | 99.4 | 99.0 | 99.4 | 98.9 | ||
扩散率(%) | 33.1 | 25.0 | 19.4 | 25.0 | 18.1 | ||
b值 | 0.3 | 0.2 | -0.2 | 0.0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1.0 | 0.8 | 1.5 | 1.1 | 1.9 | ||
尺寸稳定性 吸水弯曲(mm) | 0.7 | 0.7 | 0.8 | 0.7 | 0.7 | ||
防静电性 表面固有电阻(Ω)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1×1010 | ||
耐刮伤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例V](热变性温度高的多层片的示例)
苯乙烯系共聚物(I)的制造
将容积约5升的第1完全混合槽与约15升的第2完全混合槽串联连接,再将具有预热器的第1脱挥发槽与第2脱挥发槽2台串联连接。向以苯乙烯40%、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称为“MMA”)60%构成的单体溶液100份中,混入乙烯苯15份、叔丁基过氧异丙基单碳酸酯0.01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0.2份后作为原料溶液。将该原料溶液以每小时6.0kg供给至控制在135℃的第1完全混合槽中。在第1完全混合槽出口处的转化率为28%。之后从第1完全混合槽连续取出,供给至控制在135℃的第2完全混合槽中。在第2完全混合槽出口处的转化率为63%。接着从第2完全混合槽中连续取出,用预热器加热,导入至控制在67kPa、160℃的第1脱挥发槽。再从第1脱挥发槽中连续取出,用预热器加热,导入至控制在1.3kPa、230℃的第2脱挥发槽中除去单体。将其挤出成单纱状再切断,得到颗粒状的苯乙烯系共聚物(I-1)。
除使用以苯乙烯80%、甲基丙烯酸甲酯2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I-2)。
除使用以苯乙烯10%、甲基丙烯酸甲酯9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1)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I-3)。
将所得苯乙烯系聚合物的组成示于表V-1。
苯乙烯系共聚物(II)的制造
将容积约5升的第1完全混合槽与约15升的第2完全混合槽串联连接,再将具有预热器的第1脱挥发槽与第2脱挥发槽2台串联连接。向以含有参考例所得4-叔丁基邻苯二酚0.1ppm的苯乙烯40%、甲基丙烯酸(以下,称为“MAA”)17%构成的单体溶液100份中,混入乙烯苯15份、叔丁基过氧异丙基单碳酸酯0.01份、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0.2份后作为原料溶液。将该原料溶液以每小时6.0kg供给至控制在135℃的第1完全混合槽中。在第1完全混合槽出口处的转化率为28%。之后从第1完全混合槽连续取出,供给至控制在135℃的第2完全混合槽中。在第2完全混合槽出口处的转化率为63%。接着从第2完全混合槽中连续取出,用预热器加热,导入至控制在67kPa、160℃的第1脱挥发槽。再从第1脱挥发槽中连续取出,用预热器加热,导入至控制在1.3kPa、230℃的第2脱挥发槽中除去单体。将其挤出成单纱状再切断,得到颗粒状的苯乙烯系共聚物(II-1)。将所得苯乙烯系共聚物(II-1)的组成示于表V-2。
苯乙烯系共聚物(III)的制造
除使用以苯乙烯20%、甲基丙烯酸甲酯80%构成的单体溶液之外,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同样实施,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III-1)。
将所得苯乙烯系共聚物(III-1)的组成示于表V-2。
将苯乙烯系共聚物(II-1)36%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II-1)64%混合,得到(II)·(III)树脂组合物。
将苯乙烯系共聚物(II-1)0%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II-1)100%混合,得到(II)·(III)树脂组合物2。
将苯乙烯系共聚物(II-1)90%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II-1)10%混合,得到(II)·(III)树脂组合物3。
将所得(II)·(III)树脂组合物1~3的组成示于表V-3。
表V-1
树脂组成苯乙烯/MMA | 折射率 | |
苯乙烯系共聚物I-1 | 40.2/59.8 | 1.537 |
苯乙烯系共聚物I-2 | 80.1/19.9 | 1.575 |
苯乙烯系共聚物I-3 | 10.2/89.8 | 1.504 |
表V-2
树脂组成苯乙烯/MMA/MAA | 折射率 | |
苯乙烯系共聚物II-1 | 82.5/0.0/17.5 | 1.577 |
苯乙烯系共聚物III-1 | 20.3/79.7/0.0 | 1.515 |
表V-3
树脂组成苯乙烯/MMA/MAA | 折射率 | |
(II)·(III)树脂混合物1 | 42.4/51.4/6.2 | 1.562 |
(II)·(III)树脂混合物2 | 20.3/79.7/0.0 | 1.515 |
(II)·(III)树脂混合物3 | 76.3/8.0/15.7 | 1.571 |
按照表V-4、V-5所示配比将以下化合物混合:苯乙烯系共聚物I-1~I-3;(II)·(III)树脂组合物1~3;交联珠C、D、E-1~4、F-1~4;作为受阻胺系化合物的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将所得混合物用40mm径的单轴挤出机于温度240℃、螺旋旋转数100rpm下混炼,进行颗粒化,得到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25(简称为树脂1~25)的颗粒。配比如表V-4~V-5所示。
表V-4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13与表层a、内层c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A)成分)相对应,表V-5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14~25与中间层b的树脂组合物((B)成分)相对应。
表V-4
配比 | |||||||
苯乙烯系共聚物I-1 | 苯乙烯系共聚物I-2 | 苯乙烯系共聚物I-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1 | 100 | - | - | 0.3 | 0.3 | D-1 | 3.0 |
树脂2 | 100 | - | - | 1.5 | 1.5 | D-1 | 3.0 |
树脂3 | 100 | - | - | 0.3 | 0.3 | D-1 | 8.0 |
树脂4 | 100 | - | - | 0.3 | 0.3 | D-3 | 3.0 |
树脂5 | - | 100 | - | 0.3 | 0.3 | D-1 | 3.0 |
树脂6 | - | - | 100 | 0.3 | 0.3 | D-1 | 3.0 |
树脂7 | 100 | - | - | 0.05 | 0.05 | D-1 | 3.0 |
树脂8 | 100 | - | - | 3 | 3 | D-1 | 3.0 |
树脂9 | 100 | - | - | 0.3 | 0.3 | D-1 | 0.5 |
树脂10 | 100 | - | - | 0.3 | 0.3 | D-1 | 13.0 |
树脂11 | 100 | - | - | 0.3 | 0.3 | D-2 | 3.0 |
树脂12 | 100 | - | - | 0.3 | 0.3 | D-4 | 3.0 |
树脂13 | 100 | - | - | 0.3 | 0.3 | E-1 | 3.0 |
表V-5
配比 | |||||||
(II)·(III)树脂混合物1 | (II)·(III)树脂混合物2 | (II)·(III)树脂混合物3 | 受阻胺系化合物 |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 未熔融化合物 | ||
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名称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质量份 | 种类 | 质量份 |
树脂14 | 100 | - | - | - | - | E-1 | 3 |
树脂15 | 100 | - | - | - | - | E-1 | 8 |
树脂16 | 100 | - | - | - | - | E-1 | 3 |
树脂17 | - | 100 | - | - | - | E-3 | 3 |
树脂18 | - | - | 100 | - | - | E-1 | 3 |
树脂19 | 100 | - | - | - | - | E-1 | 0.5 |
树脂20 | 100 | - | - | - | - | E-1 | 13 |
树脂21 | 100 | - | - | - | - | E-2 | 3 |
树脂22 | 100 | - | - | - | - | E-4 | 3 |
树脂23 | 100 | - | - | - | - | D-1 | 3 |
树脂24 | 100 | - | - | - | - | B | 3 |
树脂25 | 100 | - | - | - | - | C | 3 |
例V-1~V-30
使用苯乙烯系树脂聚合物1~25,利用具有喂料块的T型模方式的多层挤出机制造各结构的多层片。另外,多层挤出机使用由主要的中间层用的65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1台、表内层用的30mmφ的可随意调节螺旋的单轴挤出机各1台构成的将各熔融树脂在喂料块合流多层化的试验挤出机。片状化在各筒柱温度为230℃下进行、成形。
将所得多层片的光学特性、耐光性、吸水弯曲数据示于表V-6~9。
在例V(热变形温度高的多层片的示例)中,当浊度在99%以上、全光透射率在60%以上、扩散率在20%以上、b值不到1时,可以判断其光学特性优良。当色差ΔE值在1以下、吸水弯曲在1mm以下及加热变形在1mm以下时,可以别判断耐光性、尺寸稳定性优良。
例V-1~V-10以及V-14为全部具有这些特性的优选实施例。
例V-11~V-16、V-18~V-23、V-26以及V-27为其它的实施例。
例V-14~V-16以及V-24为比较例。
表V-6
例1 | 例2 | 例3 | 例4 | 例5 | 例6 | 例7 | 例8 | 例9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1 | 树脂4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5 | 树脂14 | 树脂25 | 树脂16 | 树脂1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5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2 | 树脂3 | 树脂1 | 树脂4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1.82 | 5.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2 | 67.2 | 65.3 | 63.4 | 63.1 | 65.1 | 69.4 | 68.1 | 62.9 | |
浊度(%) | 99.1 | 99.1 | 99.2 | 99.4 | 99.4 | 99.2 | 99.2 | 99.1 | 99.4 | ||
扩散率(%) | 23.7 | 23.5 | 23.7 | 25.0 | 24.8 | 23.9 | 21.9 | 22.8 | 24.6 | ||
b值 | 0.3 | 0.4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4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0.3 | 0.4 | 0.4 | 0.4 | 0.4 | 0.4 | 0.6 | 0.5 | ||
吸水弯曲(mm)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2 | 0.31 | 0.31 | ||
加热变形(mm) | 0.43 | 0.42 | 0.44 | 0.41 | 0.43 | 0.42 | 0.43 | 0.31 | 0.30 |
表V-7
例10 | 例11 | 例12 | 例13 | 例14 | 例15 | 例16 | 例17 | 例18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7 | 树脂8 | 树脂9 | 树脂10 | 树脂1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17 | 树脂18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5 | 树脂6 | 树脂7 | 树脂8 | 树脂9 | 树脂10 | 树脂1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6.8 | 67.1 | 67.2 | 67.1 | 67.4 | 66.8 | 70.8 | 58.9 | 68.2 | |
浊度(%) | 99.2 | 99.1 | 99.2 | 99.1 | 99.2 | 99.3 | 97.9 | 99.4 | 99.2 | ||
扩散率(%) | 23.5 | 23.7 | 23.4 | 23.2 | 23.5 | 23.7 | 19.4 | 25.5 | 20.3 | ||
b值 | 0.3 | 0.4 | 0.4 | 0.3 | 0.3 | 1.1 | 0.3 | 0.3 | 1.0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1.2 | 1.1 | 0.3 | 1.2 | 0.2 | 0.4 | 0.4 | 0.4 | ||
吸水弯曲(mm) | 0.51 | 0.32 | 0.32 | 1.14 | 0.32 | 0.34 | 0.30 | 0.33 | 0.34 | ||
加热变形(mm) | 1.44 | 0.24 | 0.40 | 0.41 | 0.40 | 0.44 | 0.41 | 0.42 | 0.42 |
表V-8
例19 | 例20 | 例21 | 例22 | 例23 | 例24 | 例25 | 例26 | 例27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3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9 | 树脂20 | 树脂21 | 树脂22 | 树脂23 | 树脂2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2 | 树脂13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
厚度(mm)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003 | ||
总厚度(mm)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806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59.6 | 55.9 | 70.4 | 58.4 | 70.2 | 58.4 | 71.1 | 55.9 | 67.6 | |
浊度(%) | 99.5 | 99.7 | 98.0 | 99.4 | 98.4 | 99.4 | 98.2 | 99.7 | 99.1 | ||
扩散率(%) | 25.4 | 27.8 | 18.7 | 24.6 | 19.7 | 25.3 | 17.9 | 25.9 | 23.6 | ||
b值 | 0.8 | 0.3 | 0.3 | 0.3 | 1.1 | 0.7 | 0.3 | 0.3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4 | 0.4 | 0.4 | 0.4 | 0.4 | 0.4 | 0.4 | 0.4 | 1.1 | ||
吸水弯曲(mm) | 0.33 | 0.33 | 0.32 | 0.33 | 0.31 | 0.33 | 0.32 | 0.34 | 0.32 | ||
加热变形(mm) | 0.43 | 0.42 | 0.44 | 0.40 | 0.41 | 0.45 | 0.43 | 0.42 | 0.41 |
V-9
例28 | 例29 | 例30 | |||
片层结构 | 表层a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 | 树脂1 |
厚度(mm) | 0.8 | 0.1 | 0.1 | ||
中间层b | 种类 | 树脂14 | 树脂14 | 树脂14 | |
厚度(mm) | 1.8 | 0.8 | 10 | ||
内层c | 种类 | 树脂1 | 树脂13 | 树脂1 | |
厚度(mm) | 0.8 | 0.1 | 0.1 | ||
总厚度(mm) | 3.4 | 1.0 | 10.2 | ||
片光学特性 | 全光透射率(%) | 67.1 | 72.9 | 54.3 | |
浊度(%) | 99.3 | 96.1 | 99.6 | ||
扩散率(%) | 23.6 | 15.1 | 26.9 | ||
b值 | 0.3 | 0.3 | 0.3 | ||
耐光性 色差ΔE | 0.2 | 0.3 | 0.3 | ||
吸水弯曲(mm) | 1.11 | 0.80 | 0.24 | ||
加热变形(mm) | 0.54 | 0.62 | 0.31 |
各物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
(1)全光透射率、浊度:以ASTM D-1003为基准,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HAZE测定仪(NDH-2000)进行测定。
(2)扩散率;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变角光度计(GC5000L),测定受光角0°的光线透过率I0、受光角70°光线透过率I70,通过下式算出。
扩散率(%)=(I70/I0)×100
(3)折射率:对于未熔融化合物,使用阿贝折射计在波长589nm、23℃的气氛下进行测定。另外,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使用数字折射率计(ATAG0公司制RX-2000),使用碘化钾饱和水溶液作为接触液,在温度25℃下进行测定。
(4)耐光性: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制キセノンウエザ一メ一タ一、アトラスCI65A照射400Hr,测定光照前后的色差ΔE。使用日本电色公司制色差计(∑-80)测定L、a和b,由下式求出评价耐光性的色差ΔE。
ΔE=((L-L‘)2+(a-a’)2+(b-b‘)2)1/2
L、a和b为耐光性评价前的色相,L‘、a‘和b‘为耐光性评价后(400Hr照射后)的色相。
(5)将所得的光扩散片切削成300mm×300mm的大小,用尺子测定在50℃湿度80%的气氛下放置7日之后的变形量。变形量在1mm以下时判定吸湿性良好。
(6)黄色度:使用日本电色公司制色差计(∑-80),测定L,a,b,将b值作为黄色度的尺度来表示。
(7)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树脂组成:将苯乙烯共聚物溶解在重氯仿中制成2%的溶液作为测定材料,用FT-NMR(日本电子公司制FX-90Q型)进行C13测定,由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峰面积算出。
(8)尺寸稳定性(吸水弯曲):分别将例I~IV中切削成180mm×180mm大小的片,以及例V中切削成300mm×300mm大小的片在50℃、湿度80%的气氛下放置7日后,用卡尺测定放置在水平面的成形体的四角到水平面的距离,将该4个值的平均值作为吸水弯曲值,将该值作为尺寸稳定性的尺度。
(9)防静电性:以JIS K-6911为基准,使用KAWAGUCHI公司制的表面固有电阻测定机(R-503)测定在温度23℃、湿度50%RH下调湿24小时后的表面固有电阻值,将该值作为防静电性的尺度。
(10)耐刮伤性:以同种材料的2块片重叠、向底面积10cm2施加300g的荷重的状态下,使上方的片在1cm宽以1分钟60次的速度振动60次之后,肉眼观察表面。确认完全没有伤的判定为“优”,几乎没有伤的判定为“良”,明显有伤的判定为“不良”。
(11)加热变形:将所得光扩散片切削成300mm×300mm的尺寸,用尺子测定在80℃的气氛下放置7日之后的变形量。
(12)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含量的测定:
I.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与残存甲基丙烯酸的合计量的测定
(1)向苯乙烯系共聚物2g中添加氯仿∶乙醇混合溶液(2∶1)100ml,使之溶解。(2)向其中添加作为指示剂的0.5%酚酞·乙醇溶液,再用0.1N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将指示剂的颜色30秒不消退的点作为终点。(3)作为空白试验,取氯仿∶乙醇混合溶液(2∶1)100ml与(2)同样操作。(4)通过下式,求出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含量。
甲基丙烯酸含量(%)=[{(A-B)×M}/(S×1000)]×100
A:(1)中需要的滴定量(ml)
B:(3)中需要的滴定量(ml)
S:苯乙烯系共聚物的质量(g)
M:与0.1N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ml当量的甲基丙烯酸的质量(8.6(mg))
II.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残存甲基丙烯酸量的测定
将苯乙烯系共聚物0.5g溶解在氯仿10ml中,将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内标进行测定,在以下的GC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装置名称:岛津制作所公司制GC14B FID检测器
柱:玻璃柱φ3mm×3m
填充剂:丁二酸二乙二醇酯
载气:氮气
温度:柱110℃、注入口180℃
试料0.5g
III.求出从I中测得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与残存甲基丙烯酸的合计量中减去II中测得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残存甲基丙烯酸量而得的值,将其作为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含量。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残存甲基丙烯酸的测定值不到0.1%的情况,将残存甲基丙烯酸量作为0%,求出苯乙烯系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的含量。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多层片适合作为投影电视等的画面的透过型屏幕或液晶电视菲涅耳透镜或屏幕透镜、光扩散板,用于广泛领域。
另外,在此引用2004年11月2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341624号、2005年4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109374号、2005年4月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110800号、2005年4月1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113155号,以及2005年4月2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127367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
Claims (20)
1.多层片,为多层结构的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以及内层c以下述(A)成分为主成分,中间层b以下述(B)成分为主成分,
(A)成分: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50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5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05以内、平均粒径为5~15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受阻胺系化合物0.1~2质量份,苯并三唑系化合物0.1~2质量份,
(B)成分:树脂化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为0.05~0.14、平均粒径为2~10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50~90质量%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50~1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50~90质量%、(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50~10质量%以及可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苯乙烯系共聚物(II)30~70质量份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II)70~30质量份形成的树脂混合物,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80~99质量%与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20~1质量%以及可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形成,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60质量%与(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40质量%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使(A)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的一部分突出在表层a以及内层c的表面,在表层a及内层c的表面形成凹凸。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未熔融化合物为在1个大气压的气氛下,具有200℃以上的熔点或软化点的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A)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为含有作为单体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共聚物。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B)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为含有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受阻胺系化合物为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为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A)成分和(B)成分的至少一方中含有苯并唑系化合物0.0005~0.5质量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苯并唑系化合物为2,5-噻吩二基(5-叔丁基-1,3-苯并唑)。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A)成分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还含有与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2以下的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7~20质量份、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或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2质量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为由作为单体的以下的(F-A)、(F-B)以及(F-C)形成的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F-A):碳数在6以上的氨基羧酸或内酯,或者碳数在6以上的二胺与二羧酸的盐;
(F-B):通式(化1)~(化3)的至少1种二羟基化合物,
(化1)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碳数1~6的烷基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2)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碳数1~6的烷基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Y表示碳数1~6的烷撑基、碳数1~6的亚烷基,碳数7~17的环亚烷基、碳数7~17的芳基亚烷基、O、SO、SO2、CO、S、CF2、C(CF3)2或NH,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3)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F-C):碳数4~20的二羧酸。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A)成分中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配比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0.5/99.5~15/85。
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A)成分中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碳数10~14的有机磺酸金属盐,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甘油酯。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及内层c为0.005~0.5mm,中间层b为1~7mm。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中间层b及内层c是由挤出加工获得的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中间层b及内层c是同时实施挤出加工而获得的层。
20.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41624/2004 | 2004-11-26 | ||
JP2004341624 | 2004-11-26 | ||
JP109374/2005 | 2005-04-06 | ||
JP110800/2005 | 2005-04-07 | ||
JP113155/2005 | 2005-04-11 | ||
JP127367/2005 | 2005-04-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5247A true CN101065247A (zh) | 2007-10-31 |
CN100584601C CN100584601C (zh) | 2010-01-27 |
Family
ID=3896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407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601C (zh) | 2004-11-26 | 2005-11-25 | 多层片以及光扩散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84601C (zh) |
-
2005
- 2005-11-25 CN CN200580040717A patent/CN1005846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84601C (zh) | 2010-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7127C (zh) | 塑料透镜 | |
CN1809766A (zh) | 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光漫射板 | |
CN1070186C (zh) | 2-羟基苯基三嗪 | |
CN101040003A (zh) | 具有卤素阻燃剂的自由流动热塑性塑料 | |
CN1241950C (zh) | 聚合性组合物 | |
CN1596289A (zh) | 具有光致变色聚合物涂层的制品 | |
CN1946794A (zh) | 丙烯酸酯类树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1142A (zh) | 聚碳酸酯薄膜 | |
CN1339043A (zh) | 芳香族聚碳酸酯、其制造法和成形品 | |
CN1596291A (zh) | 光致变色可聚合组合物 | |
CN1957002A (zh) | 热塑性透明树脂 | |
CN1882621A (zh) | 工程塑料用流动性改进剂、含有它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 |
CN1253487C (zh) | 芳族聚碳酸酯、其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715309A (zh) | 热致前胆甾液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2965A (zh)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光学零件成型材料及光学零件 | |
JPWO2006057355A1 (ja) | 多層シート及び光拡散シート | |
CN1898291A (zh) |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保护膜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59319C (zh) | 用于抗光蚀剂的新的单体,单体聚合物及其抗光蚀剂组合物 | |
CN1141325C (zh) | 低双折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光拾取透镜 | |
CN101029162A (zh)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40666C (zh) | 光致抗蚀剂单体,其共聚物和使用该共聚物的组合物 | |
CN1219819C (zh) | 嵌段共聚物组合物 | |
CN1969003A (zh) | 用于聚酯改性的含聚苯乙烯的母料组合物 | |
CN1376179A (zh) | 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 | |
CN1856530A (zh) | 在聚碳酸酯上作为共挤保护层的聚甲醛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