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1362B - 具有内部翅片的汽车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内部翅片的汽车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1362B
CN101061362B CN2005800290573A CN200580029057A CN101061362B CN 101061362 B CN101061362 B CN 101061362B CN 2005800290573 A CN2005800290573 A CN 2005800290573A CN 200580029057 A CN200580029057 A CN 200580029057A CN 101061362 B CN101061362 B CN 101061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iffening device
heat exchanger
pipe stiffen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290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1362A (zh
Inventor
P·史密斯
K·艾里什
S·拉曼库索
K·弗里斯通
D·约翰逊
T·林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E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E filed Critical Valeo SE
Publication of CN101061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1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1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1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25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corrugated, plate-lik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25/00Reinforcing means
    • F28F2225/04Reinforcing means for cond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5/00Heat exchange
    • Y10S165/906Reinforc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10T29/49373Tube joint and tube plat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承受高环境温度和压力条件的汽车换热器装置。通过在最高应力区域内的管内设置管加强装置,加强该换热器装置,使其在典型的工作条件下高效。

Description

具有内部翅片的汽车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4年7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0/591680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换热器,尤其是铜焊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应用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换热器。例如,2003年11月13日公开、转让给Behr的WO03093751涉及一种散热器,其主管内部具有内部翅片段以及短的管段。在不同的蒸发器申请中,例如WO2004/005831所举例说明的,展示的蒸发器具有在管全长上逆着管半径安装的翅片。
于1992年4月21日授予Ford Motor公司的US5105540展示了一种管,其使用内部衬里材料来增加内部流体紊流。于1985年2月26日授予Blackstone有限公司的US4501321展示了一种在小尺寸处重叠的两片管。于1989年3月21日授予Societe Anonyme des UsinesChausson的US4813112展示了一种加强板,其位于集流管周边以局部地加固集流管接头的管。于1989年2月21日授予ModineManufacturing的US4805693展示了一种在管道直径处重叠的两片管。上述内容在此引用作为参考。
近些年来,所谓的“涡轮增压”(turbo-charged)空气的温度和压力显著提高,导致了诸如现有技术中那些增压空气冷却器(CAC)和后冷却器的换热器由于热应力而故障。在这种温度/压力条件下,现有技术设计的主要缺点就是管和内部翅片的共同故障,例如疲劳断裂。
现有技术设计中,例如在管部以及尤其在换热器的入口集流管处可能发生诸如横向断裂的特殊断裂。也会发生内部翅片的断裂,这种断裂导致诸如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换热器内的污染。
CAC更高的温度和压力由消费者确定。甚至材料的改变、材料厚度的增加都将需要来满足这些新需求。材料厚度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成本。已提出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增加管和内部翅片的厚度来提高管的坚固性。还通过采用高强度合金来提高管的坚固性。尽管在提高耐用性上有效,但是这些改变要求有效加工、工艺改变、材料成本以及制造一种耐用的增压空气冷却器所用的全部成本。
需要一种具有局部强度的换热器装置。对于压力/温度增加的应用,该装置成本有效,并且耐用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装置,包括:第一端部集箱;与第一端部集箱相对的第二端部集箱;至少一个第一管,其与第一和第二端部集箱流体连通,该至少一个第一管适于有第一流体流过;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至少一个内部翅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翅片被插入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内部,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被铜焊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内管壁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由改良翅片形成,并且体现为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装置,包括:第一端部集箱;与第一端部集箱相对的第二端部集箱;至少一个第一管,位于第一和第二端部集箱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具有内管壁;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被插入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内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被铜焊到所述内管壁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由改良翅片形成,并且体现为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换热器的方法,该换热器包括管、至少一个内部翅片、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和集流管接头,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填充到所述管内;为了使换热器具有提高的强度或者耐用性,利用所述管的外部两端定位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铜焊到所述管的内管壁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由改良翅片形成,并且体现为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在集流管接头处铜焊管和集流管,以形成热耐用性提高的铜焊接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装置,尤其包括汽车应用中使用的换热器,例如后冷却器或者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设置管加强装置以考虑更耐热或“坚固的”后冷却器或者增压空气冷却器。在换热器或者换热器装置,以及特别地,在热疲劳断裂典型发生的特定区域内或者附近(例如,在换热器装置集流管处或旁边的管和内部翅片区域),本发明的方面特别地增加热和压力应力的抵抗能力。这可以在任何确定需要附加强度的地方使用。
因此,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在后冷却器,以及特别地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内出现的高压和/或温度环境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装置,其具有改进的耐热/压力的换热器(例如,热耐用性变形提高的换热器增加了换热器装置的可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后冷却器以及CAC换热器装置提供加强的管壁,其中,同现有技术中没有这种管加强装置的CAC换热器装置相比,其对传热和内部节流的影响大大减小或者甚至可忽略和/或极大地没有因果关系。
在目前使用的设计中无影响整个换热器的主要设计改变的情形下,本发明的优选方面提高了热耐用性。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影响了换热器的局部,因此可用于当前设计,该设计利用当前制造过程的小的改动。通过允许管和内部翅片使用较薄和不太贵的合金,以及提供一种在当前工艺下实现能增加设计需求的更有竞争力的方法使得成本有机会降低。尤其是,管加强装置的使用允许管特定位置或者管横截面位置处的设计部件具有一个变化,该变化使得这些结构部件的一个或者多个具有不同的厚度。
通过管加强装置,意味着完整的改良内翅片或者内部翅片、或者改良的内翅片或者内部翅片段的一片或者一部分有助于提供管内应力区域或者应力的强度,同时保持一定的传热性能。在铜焊换热器装置之前,内翅片或者内部翅片典型地安置在换热器管内部。当铜焊到换热器管的内壁时,内翅片或者内部翅片(以后为“内部翅片”)形成一个结构,该结构耐得住换热器所需的工作温度/压力,同时形成附加的传热表面。设计管加强装置,使其应用于换热器的局部区域,在该区域,需要大于内部翅片提供的温度/压力应力阻值,以在保持一定传热性能的同时满足耐用性的要求。
完整的翅片可包括一些部分或者段,尤其是末段,此处的段是指第一和/或最后的内部翅片的最外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管加强装置、以及特定环境下,取代端部内部翅片的管加强装置、更特别地,第一和/或最后内部翅片的最外面。现有技术的管和内翅是典型加厚的,或者使用高强度合金来抵抗增加的温度和压力应力。通过在最后的换热器装置的选定位置处使用管加强装置,本发明的方面特别地在后冷却器,并且,更特别地,在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应用中,不仅保持,而且基本上增加了换热器装置的可使用寿命期限。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管加强装置可铜焊到内管壁,由此进行接触。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管加强装置增加了接触区域内的所有管壁厚度,更优选地,也就是说,加强装置的厚度加上管壁的厚度等于或者大于一般的管壁厚度。在大多数优选实施例中,管加强装置设置在换热器装置的高、特别是最高热应力区域,例如位于管和集流管之间、或者其他合适的地方。
在其各种方面,本发明有可能减少换热器工作期间内部翅片断裂的可能性,并且有可能降低潜在断裂以及这种断裂通过换热器装置管,以及特别经过后冷却器和CAC换热器装置管壁传播的总速度。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其随后被认为是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通过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意味着改良或者成形的翅片具有等于或者大于其所替代的内部翅片的厚度,该翅片优选地取代或者位于如下区域:通常为换热器管内的最外的内部翅片所处的位置,此处的翅片或者一部分翅片特别成形以与较小管尺寸的内表面接触,其铜焊到较小的管尺寸,并在提高换热器特定位置的温度/压力耐用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传热性能。通过设计,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零件与特定或者确定位置、或者通常为小尺寸的最高应力位置处的换热器管表面或者内表面接触,通过在最大应力位置处以及附近位置直接提供附加厚度的材料能影响应力区域。
在本发明使用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一方面,其包括改良成形的内部翅片,通过将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铜焊到管的内表面、尤其是取代现有内部翅片的管的内表面,以及小尺寸管的内表面上能提高换热器的耐用性,小尺寸管的内表面典型地是管内最高应力的位置。因此,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抵抗了高应力区域内的热疲劳。通过提供一种结构,并且特别增加小尺寸的管壁厚度,可以在除CAC最高应力区域之外的所有地方使用现有材料的厚度和合金。在改善换热器装置成本的同时,有可能降低这种换热器内的材料规格。通过确定换热器管内需要强度的区域,可以指定不同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厚度以及翅片间距。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使用增加了经常发生断裂的管端部圆角内的壁厚。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最高热/压力应力集中的问题典型地位于集流管铜焊接头的管附近的管圆角处,通过使用管加强装置,该问题得到解决。
如本文上述描述的内容,在最高应力的特定位置,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增加了例如CACs的换热器的强度,该位置一般位于经过入口管端部的第一段管内。在一些优选的方面,强度的提高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插入一短段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例如大于管壁厚度25%的一个或多个内部翅片段,并且将加厚的穿过最高应力位置的内部翅片的一部分铜焊,以形成加强结构的厚化管。加强结构的厚化管抵抗了高应力区域内的热疲劳,高应力区域典型地是管的小尺寸。实施例的这些方面使换热器的形成在除例如CAC的换热器最高应力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只要求标准的或者现有的材料厚度和使用一般使用的合金。在改善低温/压力应用的换热器装置成本特征的同时,有可能降低这种换热器内的材料规格。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其随后被认为是管加强装置结构。通过管加强装置结构,意味着改良或者成形的一个或多个翅片段具有等于或者大于其所替代的内部翅片的厚度,该翅片优选地取代或者位于如下区域:通常为换热器管内的最外内部翅片所处的位置,此处的翅片特别成形以与管内的最高应力位置接触,还在靠近最高应力的位置具有在管内形成的管加强装置结构,其铜焊到较小的管尺寸,并在提高换热器特定位置的温度/压力耐用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传热性能。通过设计,管加强装置结构的零件与特定或者确定位置、或者通常为小尺寸的一部分的最高应力位置处的换热器管表面或者内表面接触,通过在最大应力位置处直接提供附加厚度的材料能影响应力区域,通过最高应力位置附近的结构,该应力区域具有能进一步抵抗热/压力应力的附加强度。
在本发明使用管加强装置结构的一方面,其包括改良成形的内部翅片,通过将管加强装置结构铜焊到管、尤其是取代现有内部翅片的管,以及位于最高应力位置的管的内表面能提高换热器的耐用性,最高应力位置一般就是小尺寸管的内表面,其具有在靠近管内最高应力位置形成管加强装置结构的结构特征。因此,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抵抗了高应力区域内的热疲劳。通过提供一种相邻结构,并且特别增加最高应力位置的管壁厚度,可以在除CAC最高应力区域之外的所有地方使用现有材料的厚度和合金。在改善换热器装置成本的同时,有可能降低这种换热器内的材料规格。通过确定换热器管内需要强度的区域,可以指定不同的管加强装置结构厚度、成形结构、以及翅片间距。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加强装置结构的使用增加了经常发生断裂的最高应力位置处的壁厚,这额外地使最高应力位置附近的管加强装置结构变成了刚性结构,因此进一步抵抗了热疲劳。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最高热/压力应力集中的问题典型地位于集流管铜焊接头的管附近的管圆角处,通过使用管加强装置结构,该问题得到解决。
如本文上述描述的内容,在最高应力的特定位置,管加强装置结构的不同方面增加了例如CACs的换热器的强度,该特定位置一般位于经过入口管端部的第一段管内。在一些优选的方面,强度的提高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插入一小段的管加强装置结构,例如大于管壁厚度25%的内部翅片段,并且将加厚的穿过最高应力位置的内部翅片的一部分铜焊,以形成加强结构的厚化管。加强结构具有额外形成的结构,其抵抗了高应力区域内的热疲劳,高应力区域典型地是管的小尺寸处。实施例的这些方面使换热器的形成在除例如CAC的换热器最高应力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只要求标准的或者现有的材料厚度和使用一般使用的合金。在改善低温/压力应用的换热器装置成本特征的同时,有可能降低这种换热器内的材料规格。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其随后被认为是挤出管加强装置。通过挤出管加强装置,意味着挤出的内部翅片,管加强装置具有中间连接板或者多结构的支撑零件或者部件,其取代或者代替、或者位于如下区域: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区域一般设有换热器管的最外的内部翅片,在特定实施例中为CAC,并能保持一定的传热性能。中间连接板设计得在其特定或者选定位置上具有突出物。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具有多个挤出突出物,该突出物具有多结构的支撑零件或者部件(中间连接板),设计突出物使其取代或者替代、或者放置地安装在换热器的管内,此地方一般应当设有传统的内部翅片或者段。通过设计,附着在中间连接板的零件与特定或者确定位置、或者最高应力位置处的换热器管表面或者内表面接触,至少能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应力区域:提供一种直接结构来抵抗热力;以及只在最大应力位置处直接提供附加厚度的材料。
在本发明使用挤出管加强装置的一方面,其包括挤出的内部翅片(挤出管加强装置),插入一个“结构”(例如一段或者多段挤出的内部翅片)能提高耐用性,一个或者多个结构典型地是离开中间连接板的突出物、伸展物、分支或者臂状物。在本发明的方面,换热器是铜焊的,将那些结构铜焊到最高应力位置处的管内。因此,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在高应力区域抵抗热疲劳。通过提供一种结构,以及特别地,一种离开中间连接板排列的结构,现有的材料厚度和合金可以在除CAC最高应力区域以外的所有地方使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这种结构,并且特别地,一种离开中间连接板的结构的使用也可以用来降低CAC内的材料规格,同时相应地改善成本控制,并提高性能。段的厚度,例如突出物的厚度可以通过在最高应力区域内增加材料,以及在较小应力区域将材料减少到最少而变化。在本发明使用挤出管加强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变化的材料厚度也有助于使潜在压力降的影响最小化,这种影响由管开口处的阻塞或者其他这种阻塞产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突出物、伸展物、分支或者臂状物等的厚度也可以变化。通过确定换热器管内需要强度的区域,在离开中间连接板的不同位置处,不同结构的突出物、伸展物、分支或者臂状物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在本发明具有中间连接板的实施例中,挤出管加强装置的使用增加了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最高热/压力应力位置处或者特定位置处的强度。在最高热/压力应力位置处或者在如果需要的位置处,通过提供增加的厚度和结构,材料的量也可以用来提供最大的强度。实施例的这些方面使换热器的制造(形成)在除例如CAC换热器最高应力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内,只要求标准或者现在使用的材料厚度以及使用通常使用的合金。在改善低温/压力应用的换热器装置成本特征的同时,有可能降低这种换热器内的材料规格。
在特定位置或者最高应力位置处,通过向,例如CAC增加强度,本发明的方面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包括强度问题。最高应力位置一般在经过入口管端部的第一个25mm之内。
具有管加强装置的方面显著地减少了潜在故障,并且特别地,减少了热/压力的疲劳故障。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由于管加强装置使管和换热器装置具有显著的耐用性,已经发现,使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得到200%以上(到大约400%或者更多)的热应力抵抗能力。
因此,本发明的可选或者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成本的方法,其提高了高温应用中(>220℃)CAC设计的热/压力阻值或者热耐用性。在高温应用中(>220℃),也存在降低材料成本的附加潜力。
在低温环境中(<220℃),尤其是在后冷却器或CAC应用中,在没有有害影响换热器装置的热/压力耐用性的情形下,附加实施例特别地同时减少了管厚度和内部翅片的厚度。
和现有技术相比,在和设计有关的成本、工具或者主要工艺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形下,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很大程度地进一步提高了热/压力耐用性。
通过分布与挠矩有关的应力(减少疲劳),尤其在CAC内部部件之间(例如,与集流管和集箱相对的管和核心),应力集中的区域或者“高应力”区域内,应力被“取走”或者基本上减少,这些区域例如位于集流管的铜焊接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加强装置位于高应力区域或者应力集中的区域,以消除外面的内部翅片在入口集流管处或者其附近的潜在断裂、以及由此造成的的或者有关联的通过管壁传播的断裂。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法中,没有附加的劳动或者其他显著的改动,较小的制造过程的改动就使得换热器装置,尤其是CAC应用中具有加强装置的换热器具有寿命增加的品质。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法中,可使用手工操作或者自动的装置进行管的填充(也就是说,将内部翅片插入管内)。
在本发明特别优选的方法中,使用自动的管填充机将内部翅片插入管内,其中,位于核心和位于管加强装置的管位置代替了插入管内的第一和或最后的内部一个或多个翅片。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也可以应用管加强装置来改善CAC设计中的应力。在最高应力区域,管加强装置代替了内部翅片。
一方面,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减少,例如,内部翅片造成的增压空气“污染”的方法,由于集流管接头的入口管处的高应力,内部翅片典型地在CAC入口侧上裂成碎片。通过在管壁的应力区域内设置管加强装置,作为换热器被铜焊过程一部分的管加强装置的铜焊随后减少了增压空气冷器内来自于内部翅片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a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内部翅片的示意性顶视图,内部翅片具有位于管一端的管力强装置。
图2b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管加强装置位于管两端。
图3是应力分布的图示,其显示了管加强装置的潜在位置,上述应力由集流管和换热器装置的管之间的膨胀产生。
图4a-4c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示意性横截面端视图,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位于椭圆形状的管内。
图5a-5c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示意性横截面端视图,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位于圆顶形端部形状的管内。
图6a-6c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示意性横截面端视图,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位于矩形形状的管内。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结构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8a-8d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管加强装置结构位于椭圆形管内。
图9a-9c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管加强装置结构位于矩形管内。
图10a-10c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管加强装置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管加强装置结构位于圆顶形管内。
图11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示意性正面端视图。
图12a-12b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端视图,挤出管加强装置位于椭圆形管内。
图13a-13b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横截面端视图,挤出管加强装置位于矩形管内。
图14a-14b是依照本发明一方面的内部翅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和位于圆顶形管内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存在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第一端部集箱;与第一端部集箱相对的第二端部集箱;至少一个与第一和第二端部集箱流体连通的第一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适于有第一流体流过,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至少一个内部翅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翅片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管的内部。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换热器装置是铜焊的。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和所述至少一个端部集箱互相接触形成集流管接头。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管加强装置,管加强装置就是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者管加强装置结构,或者管加强装置就是挤出管加强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改良翅片位于管内部,因此,在圆角或者在小尺寸上,最外面的改良翅片接触并顺着管内侧壁的轮廓。
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良翅片和管在接触点上的总厚度,近似等于或者大于翅片和管之间的接触区域外侧的区域处的管厚度。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翅片和管在集流管接头点处的总厚度,大于或者等于翅片和管接触区域外侧的区域处的管厚度。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一种换热器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端部集箱;与第一端部集箱相对的第二端部集箱;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和第二端部集箱之间的第一管;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管的内部。在特定实施例中,至少第一管与第一或者第二端部集箱流体连通。特别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适于有流体流过。在本发明的方面中,换热器装置例如可以包括一个换热器,该换热器是一个涡轮增压后冷却器、增压空气冷却器、或者EGR。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加强装置在局部接触区域内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该加强的接头包括管、管加强装置和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可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与本发明各个方面有关的流体可以例如是气体、液体或者其他流体、或者是上述的混合物。其中,气体诸如空气或者其他气体,液体诸如冷却流体或者冷却的汽车流体。
参照图1,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具有内部尺寸,并且长度(L1)大于5mm并小于1/2管长,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可以放置在椭圆形、或者长方形、或者矩形、或者圆顶形形状的管内。翅片的数量取决于管加强装置的宽度(W1)。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具有与管内部尺寸匹配的宽度(W1)和高度(H1)。材料厚度(T1)大于设计的内部翅片的厚度,或者大于管壁厚度的25%。端部接触件(E1)的形状和覆盖度取决于所选择管的类型以及换热器内的应力。
参照图2a,所显示的管组件(201)的侧视图展示了管(202),管(202)包含位于一端(最外或者最后的内部翅片)的管加强装置(203),以及一组标准的内部翅片段(204)。管加强装置(203)“取代了”最外的内部翅片。
参照图2b,管组件(211)的侧视图展示了管(212),管(212)包含位于外部两端的两个管加强装置(213),以及一组位于中间的标准内部翅片段(214)。管加强装置(213)“取代了”最外或者最后的内部翅片。
参照图3,其表现了换热器的集流管区域,显示了典型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一般工作应力的方向,并指出了集流管热应力(305)和换热部分的热应力(306)之间在热移动上的相对差。典型的换热器包括集箱(301)、集流管(302)、空气侧翅片(304)、管组件(303)以及管加强装置(307)。
参照图4a-4c,其展示了椭圆形的管组件(401、411、421),管组件具有管(402、412、422)和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403、413、423)。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405、415、425)、局部接触面(404、414、424)、以及端部触点(406、416、426)。优选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顺着内管的轮廓,更优选地,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接触区域内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局部接触区域。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4a,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圆角(406)与管的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404)上与管内壁接触。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完全覆盖了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4b,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圆角(416)与管的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414)上与管内壁接触。在管的一侧,局部接触区域与一个外面的、上端圆角的一部分邻接,在管内部的对面,局部接触区域与相应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一个外面的、下端圆角的一部分邻接,因此,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仅与如下区域内的内管的一部分接触或者邻接:在两端部上,在管里面的、上端圆角至下端圆角之间的区域内。但是,按照换热器耐用性的要求,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部分地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4c,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圆角(426)与管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424)上与管的内壁接触。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覆盖一个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第二内侧管小尺寸圆角为折叠的管端(427),并提供了由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支撑的加强接头。
参照图5a-5c,其展示了圆顶形的管组件(501、511、521),该管组件具有管(502、512、522)和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503、513、523)。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505、515、525)、局部接触面(504、514、524)以及端部接触件(506、516、526)。优选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顺着内管的轮廓,更优选地,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接触区域内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局部接触区域。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5a,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接触件(506)的圆角与管的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504)上与管内壁接触。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完全覆盖了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5b,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接触件(516)的圆角与管的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514)上与管内壁接触。在管的一侧,局部接触区域与一个外面的、上端圆角的一部分邻接,在管的相对侧,局部接触区域与相应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一个外面的、下端圆角的一部分邻接,因此,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仅与如下区域内的内管的一部分接触或者邻接:在两端部上,在管里面的、上端圆角至下端圆角之间的区域内。但是,按照换热器耐用性的要求,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部分地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5c,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接触件(526)与管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524)上与管的内壁接触。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覆盖一个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第二内侧管小尺寸圆角为折叠的管端(527),并提供了由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支撑的加强的接头,该加强接头靠近折叠的管端,或者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全部、一部分或者没有。
参照图6a-6d,其展示了矩形的管组件(601、611、621、631),该管组件具有管(602、612、622、632)和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603、613、623、633)。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605、615、625、635)、局部接触面(604、614、624、634)以及端部触点(606、616、626、636)。优选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顺着内管的轮廓,更优选地,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接触区域内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局部接触区域。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6a,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接触件(606)与管的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604)上与管内壁接触。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完全覆盖了内侧管小尺寸,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6b,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接触件(616)与管的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614)与管内壁接触。局部接触区域至少与较小管尺寸壁的一部分、或者局部的、或者完整的一个或者两个或者是任何组合邻接。小尺寸的内侧管壁由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支撑,该内侧管为套装(618)的管设计,并提供加强的接头,该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靠近套装的管端,或者覆盖小尺寸的内侧管分支的全部、一部分或者没有。
参照图6c,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触点(626)与管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624)上与管的内壁接触。在管的一侧,局部接触区域与外面的、上端触点的一部分邻接,在管的相对侧,局部接触区域与相应的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外面的、下端触点的一部分邻接,因此,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仅与如下区域内的内管的一部分接触或者邻接:在两端部上,在管里面的、上端小尺寸至下端小尺寸之间的区域内。但是,按照换热器耐用性的要求,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部分地覆盖小尺寸端的内侧管,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6d,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如此形成,以至于端部圆角(636)与管内壁接触,并且优选地,在局部接触面(634)上与管的内壁接触。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的轮廓覆盖一个小尺寸的内侧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小尺寸圆角的第二内侧管由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支撑,该内侧管为折叠的管端(637),并提供了加强的接头,该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靠近折叠的管端,或者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参照图7,管加强装置结构具有内部尺寸,并且长度(L2)大于5mm并小于1/2管长,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管加强装置结构可以放置在椭圆形、或者长方形、或者矩形、或者圆顶形形状的管内。翅片的数量取决于管加强装置的宽度(W2)。管加强装置结构具有与管内部尺寸匹配的宽度(W2)和高度(H2)。材料厚度(T2)大于设计的内部翅片的厚度,或者大于管壁厚度的25%。一个或者多个成形的结构(F2)(如本文上述所描述的翅片零件或者设计方面)靠近附加厚度(AT2)设置,其具有的形状取决于管内的空间和抵抗局部应力的工程需求。成形的结构(F2)挨着附加厚度(AT2)设置,该成形结构在管内壁和管加强装置结构的外壁之间有一个看得见的间隙。铜焊的附加厚度(AT2)的接触面取决于所选择管的类型、换热器内部的应力、以及接触点上所需的局部应力的抵抗。
参照图8a-d,其展示了椭圆形的管组件(801、811、821、831),该管组件具有管(802、812、822、832)和管加强装置结构(803、813、823、833)。管加强装置结构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805、815、825、835)、局部接触面(804、814、824、834)、附加厚度(809、819、829、839)以及成形的结构(806、807、816、817、826、836、837)。成形的结构可以是直的、弯曲的、矩形的翅片零件或者设计方面的组合,成形结构靠近附加厚度区域,附加厚度区域通过铜焊固定到管内表面,该成形结构在管内表面和管加强装置结构的外表面之间有一个间隙。优选地,管加强装置结构顺着内管的轮廓,更优选地,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管加强装置结构的接触区域内的管加强装置结构的局部接触区域。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结构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结构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8a,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圆角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809)区域的成形结构(806、807)。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三个附加厚度(809)和至少两个相邻的成形结构(806、807),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8b,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圆角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819)区域的成形结构(816、817)。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或者更少的附加厚度(819)和至少一个相邻的成形结构(816、817),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8c,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圆角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829)区域的成形结构(826)。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或者更少的附加厚度(829)和至少一个相邻的成形结构(826),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包括一部分管加强装置结构的成形结构是直的,并且近似地垂直于管主要的尺寸面。
参照图8d,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圆角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839)区域的成形结构(836、837)。在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侧,由管加强装置结构支撑的是一个折叠的管端(838)、并且提供一个加强的接头。最小值处的局部接触区域(834)与折叠管(838)较小管尺寸壁的一部分、或者局部的、或者完整地邻接,并且由成形结构(837)支撑,成形结构(837)紧挨着覆盖物,该覆盖物覆盖小尺寸分支的内侧折叠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或者没有。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或者更少的附加厚度(839)和至少一个相邻的成形结构(836、837),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9a-c,其展示了矩形的管组件(901、911、921),该管组件具有管(902、912、922)和管加强装置结构(903、913、923)。管加强装置结构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905、915、925)、局部接触面(904、914、924)、附加厚度(909、919、929)以及成形的结构(906、907、916、917、926、937)。成形的结构可以是直的、弯曲的、矩形零件的组合,成形结构靠近附加厚度区域,附加厚度区域通过铜焊固定到管内表面,该成形结构在管内表面和管加强装置结构的外表面之间有一个间隙。优选地,管加强装置结构顺着内管的轮廓,更优选地,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管加强装置结构的接触区域内的管加强装置结构的局部接触区域。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结构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结构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9a,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909)区域的成形结构(906、907)。通过至少三个附加厚度(909)和至少两个相邻的成形结构(906、907),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管加强装置结构一端的轮廓是直的、并且近似地垂直于管主要的尺寸面。按照管组件要求的应力抵抗,管加强装置结构利用一个或者两个成形结构,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9b,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919)区域的成形结构(916、917)。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或者更少的附加厚度(919)和至少一个相邻的成形结构(916、917),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小尺寸的内侧管,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9c,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的管端,有具有附加厚度(929)区域的成形结构(926、927)。在小尺寸的内侧管端的一侧,是一个折叠的管端(928)、并且提供一个由管加强装置结构支撑的加强的接头。最小值处的局部接触区域(924)与折叠管(928)较小管尺寸壁的一部分、或者局部的、或者完整地邻接,并且由折叠结构(927)支撑,折叠结构(927)紧挨着覆盖物,该覆盖物覆盖小尺寸分支的内侧折叠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或者没有。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或者更少的附加厚度(929)和至少一个相邻的成形结构(926、927),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小尺寸的内侧管端,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10a-c,其展示了圆顶形的管组件(1001、1011、1021),该管组件具有管(1002、1012、1022)和管加强装置结构(1003、1013、1023)。管加强装置结构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1005、1015、1025)、局部接触面(1004、1014、1024)、附加厚度(1009、1019、1029)以及成形的结构(1006、1007、1016、1017、1026、1037)。成形的结构可以是直的、弯曲的、矩形零件的组合,成形结构靠近附加厚度区域,附加厚度区域通过铜焊固定到管内表面,该成形结构在管内表面和管加强装置结构的外表面之间有一个间隙。优选地,管加强装置结构顺着内管的轮廓,更优选地,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管加强装置结构的接触区域内的管加强装置结构的局部接触区域。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结构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管加强装置结构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10a,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圆角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1009)区域的成形结构(1006、1007)。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附加厚度(1009)和至少两个相邻的成形结构(1006、1007),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在换热器被铜焊时,这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10b,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圆角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1019)区域的成形结构(1016)。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或者更少的附加厚度(1019)和至少一个相邻的成形结构(1016),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在换热器被铜焊时,这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的接头。包括一部分管加强装置结构的成形结构是直的,并且近似地垂直于管主要的尺寸面。
参照图10c,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小尺寸端圆角的管处,有具有附加厚度(1029)区域的成形结构(1026、1027)。在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侧,是一个折叠的管端(1028)、并且提供一个由管加强装置结构支撑的加强的接头。局部接触区域(1024)至少与折叠管(1028)较小管尺寸壁的一部分、或者局部的、或者完整地邻接,并且由折叠结构(1027)支撑,折叠结构紧挨着覆盖物,该覆盖物覆盖小尺寸分支的内侧折叠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或者没有,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了加强的接头。为了进一步局部加强最大应力区域处的管组件,通过至少两个或者更少的附加厚度(1029)和至少一个相邻的成形结构(1026),其他的小尺寸圆角的管端利用管加强装置结构的轮廓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在换热器被铜焊时,这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11,挤出管加强装置具有内部尺寸,并且长度(L3)大于5mm并小于1/2管长,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挤出管加强装置可以放置在椭圆形、或者长方形、或者矩形、或者圆顶形形状的管内。所有的结构从中间连接板(C3)突出,这些板的外表面铜焊到管的内表面。按照工作应力的要求,当彼此之间比较时,远离中间连接板(C3)的结构可以在厚度上变化。翅片的数量取决于管加强装置的宽度(W3)。挤出管加强装置具有与管内部尺寸匹配的宽度(W3)和高度(H3)。按照管组件内的横截面应力,由于整个挤出管加强装置的横截面厚度不同,材料厚度(T3)大于、等于、小于设计的内部翅片的厚度,或者大于管壁厚度的25%。一个或者多个挤出结构(E3)位于小尺寸圆角的管端内,其具有的形状、厚度以及加固件的数量取决于管内抵抗局部应力的工程需求。
参照图12a-b,其展示了椭圆形的管组件(1201、1211),该管组件具有管(1202、1212)和挤出管加强装置(1203、1213)。挤出管加强装置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1205、1215)、局部接触面(1204、1214)、任选的流动槽(1209、1219)、中间连接板(1206、1216)以及挤出结构(1207、1208、1217、1218)。中间连接板是基本结构,所有的其他部件(例如,挤出管加强装置的翅片、结构、流动槽)从这里伸出,并具有与管壁的内表面接触的外表面。这些零件可以是直的、弯曲的、矩形零件的组合,这些零件具有倚靠着管内壁的外部末端。挤出管加强装置可以顺着内管的轮廓,和/或,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挤出管加强装置的接触区域内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局部接触区域。在局部接触区域内,挤出管加强装置可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挤出管加强装置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挤出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12a,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挤出结构(1207、1208)大致集中在中间连接板(1206)周围,提供了最高应力处,一般是小尺寸圆角的管端上的强度。另外,具有局部接触面(1204)的翅片(1205)突出部分与主要尺寸的管内表面接触。通过挤出结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轮廓不覆盖、或者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流动槽(1209)是任选的,其具有局部的接触表面,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12b,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挤出结构(1217、1218)大致集中在中间连接板(1216)周围,提供了最高应力处,一般是小尺寸圆角的管端上的强度。另外,具有局部接触面(1214)的翅片(1215)突出部分与主要尺寸的管内表面接触。在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侧,是一个折叠的管端(1220)、并且提供一个由管加强装置结构支撑的加强的接头。局部接触区域(1214)与折叠管(1220)较小管尺寸壁的一部分、或者局部的、或者完整地邻接,并且由挤出结构(1218)支撑,挤出结构紧挨着覆盖物,该覆盖物覆盖小尺寸分支的内侧折叠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或者没有。通过挤出结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轮廓没有覆盖、或者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流动槽(1219)是任选的,其具有局部接触表面,接着借助于铜焊形成了单一的加强件。
参照图13a-b,其展示了矩形的管组件(1301、1311),该管组件具有管(1302、1312)和挤出管加强装置(1303、1313)。挤出管加强装置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1305、1315)、局部接触面(1304、1314)、任选的流动槽(1309、1319)、中间连接板(1306、1316)以及挤出结构(1307、1308、1317、1318)。中间连接板是基本结构,所有的其他部件,例如挤出管加强装置的翅片、结构、流动槽从这里伸出,并具有与管壁的内表面接触的外表面。这些零件可以是直的、弯曲的、矩形零件的组合,这些零件具有倚靠着管内壁的外部末端。挤出管加强装置可以顺着内管的轮廓,或者,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挤出管加强装置的接触区域内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局部接触区域。在局部接触区域内,本发明一方面的挤出管加强装置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挤出管加强装置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挤出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13a,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挤出结构(1307、1308)大致集中在中间连接板(1306)周围,提供了最高应力处,一般是小尺寸的管端上的强度。另外,具有局部接触面(1304)的翅片(1305)突出部分与主要尺寸的管内表面接触。通过挤出结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轮廓不覆盖、或者覆盖小尺寸的内侧管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流动槽(1309)是任选的,其具有局部的接触表面,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13b,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挤出结构(1317、1318)大致集中在中间连接板(1316)周围,提供了最高应力处,一般是小尺寸的管端上的强度。另外,具有局部接触面(1314)的翅片(1315)突出部分与主要尺寸的管内表面接触。在小尺寸的内侧管的一侧,是一个折叠的管端(1320)、并且提供一个由管加强装置结构支撑的加强的接头。局部接触区域(1314)与折叠管(1320)较小管尺寸壁的一部分、或者局部的、或者完整地邻接,并且由挤出结构(1318)支撑,挤出结构紧挨着覆盖物,该覆盖物覆盖小尺寸分支的内侧折叠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或者没有。通过挤出结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轮廓没有覆盖、或者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流动槽(1319)是任选的,其具有局部接触表面,接着借助于铜焊形成了单一的加强件。
参照图14a-b,其展示了圆顶形的管组件(1401、1411),该管组件具有管(1402、1412)和挤出管加强装置(1403、1413)。挤出管加强装置包括用于强度和传热的翅片(1405、1415)、局部接触面(1404、1414)、任选的流动槽(1409、1419)、中间连接板(1406、1416)以及挤出结构(1407、1408、1417、1418)。中间连接板是基本结构,所有的其他部件,例如挤出管加强装置的翅片、结构、流动槽从这里伸出,并具有与管壁的内表面接触的外表面。这些零件可以是直的、弯曲的、矩形零件的组合,这些零件具有倚靠着管内壁的外部末端。优选地,挤出管加强装置顺着内管的轮廓,更优选地,内管的整体轮廓提供了挤出管加强装置的接触区域内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局部接触区域。优选地,在局部接触区域内,挤出管加强装置与管邻接,并且,在局部接触区域内,挤出管加强装置和管一起形成了加强的接头,加强的接头包括管、挤出管加强装置以及集流管,在此处,管与集流管(集流管接头)接触或者邻接。集流管接头进行铜焊以形成铜焊的集流管接头。
参照图14a,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挤出结构(1407、1408)大致集中在中间连接板(1406)周围,提供了最高应力处,一般是小尺寸圆角的管端上的强度。另外,具有局部接触面(1404)的翅片(1405)突出部分与主要尺寸的管内表面接触。通过挤出结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轮廓不覆盖、或者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流动槽(1409)是任选的,其具有局部的接触表面,因此在换热器被铜焊时形成加强的接头。
参照图14b,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挤出结构(1417、1418)大致集中在中间连接板(1416)周围,提供了最高应力处,一般是小尺寸圆角的管端上的强度。另外,具有局部接触面(1414)的翅片(1415)突出部分与主要尺寸的管内表面接触。在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侧,是一个折叠的管端(1420)、并且提供一个由管加强装置结构支撑的加强的接头。最小值处的局部接触区域(1414)与折叠管(1420)较小管尺寸壁的一部分、或者局部的、或者完整地邻接,并且由挤出结构(1418)支撑,挤出结构紧挨着覆盖物,该覆盖物覆盖小尺寸分支的内侧折叠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或者没有。通过挤出结构,挤出管加强装置的轮廓没有覆盖、或者覆盖内侧管小尺寸圆角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流动槽(1419)是任选的,其具有局部接触表面,接着借助于铜焊形成了单一的加强件。
由于涉及到大小、长度、厚度以及翅片的数量,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是变化的,使用这些来形成管加强装置,并且它们确切的几何形状可以随着实际的换热器装置和应用,以及管组件的设计变换。在高应力环境的应用中,例如,特定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应用,管壁和管加强装置的总厚度可以变化,并且管设计可以变化。
在产生压力的温度/压力工作条件下的换热器内,例如在CAC设计中使用管加强装置的本发明的方面是有益的。由于最小程度地追加劳动以及较小的修改,这些方面可以应用于制造过程。在本发明方法的各个方面,可以使用自动的管填充机(一种将紊流器或者翅片插入管内的自动装置或者机器)。在这些应用中,加强装置可以是第一或者最后插入管内的内部翅片,并因此提供了制造上的容易。在本发明使用挤出内部翅片或者内部翅片的管加强装置的方面,挤出模具的使用给予工程师或者设计者在设计挤出内部翅片或者内部翅片时的灵活性,因此通过最少的材料和结构就可以在压力环境的工作条件下获得适当的强度,需要关注最小应力的地方,以及合适时允许设计者在最高应力的地方灵活地适当地增加结构和材料。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可,依照本发明,相对大小、长度、厚度以及翅片的数量和换热器装置的确切几何形状可以随着所使用的换热器应用(例如,散热器、冷凝器、后冷却器或者增压空气冷却器、空气对油冷却器、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和管设计而变换。
在本发明的方面,制造换热器的方法,换热器包括:管、内部一个或多个翅片、一个或多个管加强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具有一个或多个管加强装置的内部一个或多个翅片;将具有一个或多个翅片加强装置的内部一个或多个翅片填充到管内;为了向换热器提供增加的强度或者耐用性,通过管将一个或多个管加强装置局限在管区域内;在集流管接合处铜焊管和集流管,以形成具有预期的、热耐用性提高的铜焊接头。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法中,方法包括:集流管接头,并且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一个或多个管加强装置局限在集流管接头区域内的步骤,以及在集流管接头铜焊管和集流管,以形成预期的、热耐用性提高的铜焊接头。
除了其他的规定,本文描绘的各种结构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没有限制发明的意图,其他的尺寸或者几何形状是可能的。通过单一的整体结构可以提供多个结构部件。可选择的是,单一的整体结构可以分成单独的多个部件。另外,对于任意特定的应用,虽然本发明的一个零件只在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描述,但这样的零件可以和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个或者多个零件组合。从上述内容也应当理解,按照本发明,本文独特结构的制造及其运行也构成了方法。
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应当获得一定的修改。因此,应当研究下列权利要求以确定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和内容。

Claims (20)

1.一种换热器装置,包括:
第一端部集箱;
与第一端部集箱相对的第二端部集箱;
至少一个第一管,其与第一和第二端部集箱流体连通,该至少一个第一管适于有第一流体流过;
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
至少一个内部翅片;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翅片被插入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内部,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被铜焊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内管壁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由改良翅片形成,并且体现为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换热器装置是铜焊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和至少一个所述端部集箱彼此接触以形成集流管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内部定位成使所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的最外面区域接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管内壁轮廓,并且所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顺着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管内壁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改良翅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接触点的总厚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所述改良翅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之间的接触区域外侧的区域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管加强装置位于集流管接头处,所述管加强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集流管接头点的总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管加强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之间的接触区域外侧的区域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集流管接头是一个铜焊接头。
8.一种换热器装置,包括:
第一端部集箱;
与第一端部集箱相对的第二端部集箱;
至少一个第一管,位于第一和第二端部集箱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具有内管壁;
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被插入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内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被铜焊到所述内管壁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由改良翅片形成,并且体现为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与第一或者第二端部集箱流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适于有流体流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换热器是涡轮增压后冷却器、增压空气冷却器、或者EGR。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换热器是铜焊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内部定位成使所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的最外面区域接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管内壁轮廓,并且所述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顺着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的管内壁轮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改良翅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接触点的总厚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所述改良翅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之间的接触区域外侧的区域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和至少一个所述端部集箱彼此接触以形成集流管接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管加强装置位于集流管接头处,管加强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集流管接头点的总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管加强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之间的接触区域外侧的区域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集流管接头是铜焊接头。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装置,其中,管加强装置位于集流管接头处,管加强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集流管接头点的总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在接触点厚度的2.5倍。
19.一种制造换热器的方法,该换热器包括管、至少一个内部翅片、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和集流管接头,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
将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填充到所述管内;
为了使换热器具有提高的强度或者耐用性,利用所述管的外部两端定位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铜焊到所述管的内管壁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由改良翅片形成,并且体现为管加强装置端部接触件或管加强装置结构或挤出管加强装置;
在集流管接头处铜焊管和集流管,以形成热耐用性提高的铜焊接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所述管的外部两端定位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的步骤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至少一个管加强装置定位在集流管接头区域处。
CN2005800290573A 2004-07-28 2005-07-27 具有内部翅片的汽车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061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9168004P 2004-07-28 2004-07-28
US60/591,680 2004-07-28
PCT/US2005/026611 WO2006015029A2 (en) 2004-07-28 2005-07-27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 assemblies having internal fi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1/190,484 2005-07-27
US11/190,484 US7487589B2 (en) 2004-07-28 2005-07-27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 assemblies having internal fi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1362A CN101061362A (zh) 2007-10-24
CN101061362B true CN101061362B (zh) 2011-11-09

Family

ID=3553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90573A Active CN101061362B (zh) 2004-07-28 2005-07-27 具有内部翅片的汽车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487589B2 (zh)
EP (1) EP1774241A2 (zh)
CN (1) CN101061362B (zh)
BR (1) BRPI0513873B1 (zh)
WO (1) WO200601502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59806A1 (de) * 2003-12-19 2005-07-14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Racine Wärmeübertrager mit flachen Rohren und flaches Wärmeübertragerrohr
DE102005053924B4 (de) * 2005-11-11 2016-03-31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Ladeluftkühler in Plattenbauweise
US7788073B2 (en) * 2005-12-13 2010-08-31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es for determining the strength of a plate-type exchanger, for producing a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and for producing a process engineering system
US20090014165A1 (en) * 2006-01-19 2009-01-15 Werner Zobel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191258B2 (en) * 2006-01-19 2012-06-0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434227B2 (en) 2006-01-19 2013-05-07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forming heat exchanger tubes
US8091621B2 (en) * 2006-01-19 2012-01-10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E102006029378B4 (de) * 2006-06-27 2014-02-1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Flachrohr für Wärmetausch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20090019696A1 (en) * 2006-01-19 2009-01-22 Werner Zobel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WO2007084997A2 (en) * 2006-01-19 2007-07-26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E102006006670B4 (de) * 2006-02-14 2014-02-1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Flachrohr für Wärmetauscher
US8438728B2 (en) * 2006-01-19 2013-05-14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281489B2 (en) * 2006-01-19 2012-10-09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E102006041270B4 (de) * 2006-09-02 2022-09-29 Innerio Heat Exchanger GmbH Wärmetauscherrohr mit zwei Schmalseiten und zwei Breitseiten
US8683690B2 (en) * 2006-01-19 2014-04-01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7921559B2 (en) * 2006-01-19 2011-04-12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t tube,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E102006054814B4 (de) * 2006-11-22 2010-07-01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Racine Gelötetes Flachrohr für Kondensatoren und/oder Verdampfer
DE102006056084A1 (de) * 2006-11-28 2008-05-29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Racine Wärmetauscher, insbesondere Kühlflüssigkeitskühler
US20100025024A1 (en) * 2007-01-23 2010-02-04 Meshenky Steven P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US20090250201A1 (en) 2008-04-02 2009-10-08 Grippe Frank M Heat exchanger having a contoured inser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8424592B2 (en) 2007-01-23 2013-04-2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having convoluted fin end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DE102007004993A1 (de) 2007-02-01 2008-08-07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Racine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Flachrohre und Walzenstraße
US20090087604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Graeme Stewart Extruded tube for use in heat exchanger
SE532837C2 (sv) * 2008-03-28 2010-04-20 Titanx Engine Cooling Holding Värmeväxlare, såsom en laddluftkylare
FR2941041B1 (fr) * 2009-01-12 2010-12-3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a accumulateur thermique
JP5730059B2 (ja) * 2010-02-19 2015-06-03 タニコー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を用いた加熱装置
PL2375208T3 (pl) * 2010-03-31 2013-05-31 Valeo Autosystemy Sp Zoo Udoskonalony wymiennik ciepła
DE102010023384B4 (de) 2010-06-10 2014-08-28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Herstellungsverfahren, insbesondere für Rohre und Abreißvorrichtung
FR2962203B1 (fr) * 2010-06-30 2015-06-26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Tube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equipe d'un tel tube
FR2962202B1 (fr) * 2010-06-30 2015-12-1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Tube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equipe d'un tel tube
FR2962204B1 (fr) * 2010-06-30 2014-11-2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Tube d'echangeur de chaleur, echangeur de chaleur comportant de tels tubes et procede d'obtention d'un tel tube.
JP5527169B2 (ja) * 2010-11-11 2014-06-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FR2989766B1 (fr) * 2012-04-19 2018-04-2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Faisceau d'echange de chaleur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comprenant ledit faisceau
DE102012211350A1 (de) 2012-06-29 2014-01-02 Behr Gmbh & Co. Kg Flachrohr und Wärmeübertrager mit einem solchen Flachrohr
CN103781328A (zh) * 2012-10-25 2014-05-07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适用于电磁设备的散热器
CN103779043B (zh) * 2012-10-25 2017-09-2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大功率电磁组件
US20150144309A1 (en) * 2013-03-13 2015-05-28 Brayton Energy, Llc Flattened Envelope Heat Exchanger
CN104575981A (zh) * 2013-10-29 2015-04-29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组件的导电结构及电磁组件
DE102014200680A1 (de) * 2014-01-16 2015-07-16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
CN104807357A (zh) * 2014-01-24 2015-07-29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散热管
DE102014203038A1 (de) 2014-02-19 2015-08-20 MAHLE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US20150300757A1 (en) * 2014-04-17 2015-10-22 Enterex America LLC Heat exchanger tube insert
SE539124C2 (sv) * 2014-04-22 2017-04-11 Titanx Engine Cooling Holding Ab Fordonsvärmeväxlarrör och fordonskylare innefattande sådant rör samt sätt att bilda ett fordonsvärmeväxlarrör
SE1450473A1 (sv) * 2014-04-22 2015-10-23 Titanx Engine Cooling Holding Ab Värmeväxlare innefattande en kärna av rör
CN105484853B (zh) * 2014-09-17 2018-07-06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
CN113446879A (zh) * 2015-10-08 2021-09-28 林德股份公司 用于板式换热器的翅片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6003272B4 (de) * 2016-03-18 2024-01-2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Verstärkungselement zur end/-stirnseitigen Rohrverstärkung in Wärmeübertragern und Montagewerkzeug hierfür
US11530877B2 (en) * 2016-08-01 2022-12-2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 us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US10545000B2 (en) 2017-03-15 2020-01-28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Reinforcing clip and heat exchanger
KR102371237B1 (ko) * 2017-05-11 2022-03-0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수냉식 이지알 쿨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504853A (zh) * 2017-09-20 2017-12-22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散热管
EP3521746B1 (en) * 2018-02-06 2023-04-19 Valeo Autosystemy SP. Z.O.O. A flat tube for a heat exchanger
US20190285363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tegral heat exchanger core reinforcement
US11365942B2 (en) 2018-03-16 2022-06-2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tegral heat exchanger mounts
WO2020068194A2 (en) 2018-06-15 2020-04-02 Ogre Skin Designs, Llc Structur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ergy distribution
WO2020035006A1 (zh) * 2018-08-14 2020-02-20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CN110822975A (zh) 2018-08-14 2020-02-21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管、换热器和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US10969176B2 (en) 2018-12-10 2021-04-06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Heat exchanger
CN110439672A (zh) * 2019-08-20 2019-11-12 南宁市安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型中冷器散热管
JP7136757B2 (ja) * 2019-09-27 2022-09-13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熱交換器
CN112097563A (zh) * 2020-09-11 2020-12-18 施炳沧 组合式中冷器散热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3466A (en) * 1975-07-18 1978-11-22 Chausson Usines Sa Cooling or heating radiators
US4805693A (en) * 1986-11-20 1989-02-21 Modine Manufacturing Multiple piece tube assembly for use in heat exchangers
US5555729A (en) * 1993-11-15 1996-09-1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tirling engine
FR2777645A1 (fr) * 1998-04-21 1999-10-22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col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pour sa fabrication
EP1243884A2 (en) * 2001-03-22 2002-09-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tu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9177A (en) * 1959-08-11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10540A (en) * 1893-12-12 Push-button
US2488615A (en) * 1942-11-11 1949-11-22 Modine Mfg Co Oil cooler tube
US2757628A (en) * 1952-09-17 1956-08-07 Gen Motors Corp Method of making a multiple passage heat exchanger tube
FR2525337B1 (fr) * 1982-04-16 1986-01-31 Chausson Usines Sa Procede pour le renfort au moyen de plaquettes au moins des rangees d'extremite des tubes engages dans des plaques collectrices pour constituer un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changeur en faisant application
US4501321A (en) * 1982-11-10 1985-02-26 Blackstone Corporation After cooler, charge air cooler and turbulato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S61110892A (ja) * 1984-11-02 1986-05-29 Showa Alum Corp インナ−フインを備えた熱交換管の製造法
US5372188A (en) * 1985-10-02 1994-12-1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Heat exchanger for a refrigerant system
US5105540A (en) * 1988-09-30 1992-04-21 Ford Motor Company Tube method of making a composite heat exchanger tube
JP3405997B2 (ja) * 1991-10-23 2003-05-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インナーフィ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85925A (en) * 1992-01-29 1993-02-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tube for a heat exchanger
US5511613A (en) * 1994-12-12 1996-04-30 Hudson Products Corporation Elongated heat exchanger tubes having internal stiffening structure
JP3913897B2 (ja) * 1998-05-06 2007-05-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用冷媒チューブの製造装置
US6032728A (en) * 1998-11-12 2000-03-07 Livernoi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Variable pitch heat exchanger
US6213158B1 (en) * 1999-07-01 2001-04-10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lat turbulator for a tub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192977B1 (en) * 1999-09-29 2001-02-27 Valeo Thermique Moteur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DE10137334A1 (de) * 2001-07-31 2003-02-27 Modine Mfg Co Flachrohr, Herstellungsverfahren, Wärmetauscher
DE10219867A1 (de) * 2002-05-03 2003-11-20 Behr Gmbh & Co Wärmetauscher, insbesondere Ladeluftkühler
EP1541953B1 (en) * 2002-07-09 2007-04-25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GB0223166D0 (en) * 2002-10-07 2002-11-13 Calsonic Kansei Uk Ltd Tube inser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3466A (en) * 1975-07-18 1978-11-22 Chausson Usines Sa Cooling or heating radiators
US4805693A (en) * 1986-11-20 1989-02-21 Modine Manufacturing Multiple piece tube assembly for use in heat exchangers
US5555729A (en) * 1993-11-15 1996-09-1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tirling engine
FR2777645A1 (fr) * 1998-04-21 1999-10-22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col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pour sa fabrication
EP1243884A2 (en) * 2001-03-22 2002-09-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tub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110892A 1986.05.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87589B2 (en) 2009-02-10
CN101061362A (zh) 2007-10-24
WO2006015029A3 (en) 2006-05-18
WO2006015029A2 (en) 2006-02-09
US8387686B2 (en) 2013-03-05
EP1774241A2 (en) 2007-04-18
US20060283585A1 (en) 2006-12-21
US20090166020A1 (en) 2009-07-02
BRPI0513873B1 (pt) 2021-05-04
BRPI0513873A (pt) 2008-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1362B (zh) 具有内部翅片的汽车换热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914527B2 (en) Tube bundle heat exchanger
US7117936B2 (en)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US7506683B2 (en) Multi-type fins for multi-exchangers
EP2312254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heat exchanger
US5307870A (en) Heat exchanger
US6513582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fluid pipe therefor
US9593889B2 (en) Heat exchanger construction
US8522862B2 (en) Vehicle radiator
US20070137841A1 (en)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s having strengthened fi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EP1195567B1 (en) Heat exchanger having several heat exchanging portions
JP4751662B2 (ja) 偏平管製造用板状体、偏平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4122670B2 (ja) 熱交換器
CN110017703B (zh) 热交换器
CN101251320A (zh) 一种专用于空调机的平行流热交换器
JPH0833287B2 (ja) 空気調和機用アルミニウム製凝縮器
CN206919716U (zh) 新型翅片管换热器
JP3358380B2 (ja) 熱交換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250210B2 (ja) 扁平管および熱交換器
CN108020099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19798025U (zh) 全铝换热器
CN110345780A (zh) 换热器
CN219640225U (zh) 盘管结构、热交换组件及热交换器
KR100740698B1 (ko) 열교환기용 헤더파이프
JP4334311B2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