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9670A -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9670A CN101059670A CNA2007100981765A CN200710098176A CN101059670A CN 101059670 A CN101059670 A CN 101059670A CN A2007100981765 A CNA2007100981765 A CN A2007100981765A CN 200710098176 A CN200710098176 A CN 200710098176A CN 101059670 A CN101059670 A CN 1010596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image
- processing system
- maintaining part
- imag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H04N1/00633—Ejecting or stacking selectively to one of a plurality of output tr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容易取出输出有图像或文件的片状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该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包括连接于分岔部(37)的连接部(92),在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片状介质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输出时,分岔部(37)可将朝向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侧的排纸盘部(7)的介质通路的一部分分岔;还具有用于保持通过连接部输送的片状介质的排纸盘(91),排纸盘位于排纸盘部下方,分岔部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排纸盘部覆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容易地取出输出有图像或文件的片状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彩色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排纸盘,用于对输出有图像或文件的片状介质在用户拿回之前的期间内进行暂时保存。
另外,目前广泛采用对输出有图像或文件的片状介质进行例如对齐或者装订固定的修整装置(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设置有主排出盘和辅助排出盘的修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964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修整装置中,主排出盘位于辅助排出盘的正下方。因此,用于取出排出到主排出盘上的用纸的空间变小。
另外,因为辅助排出盘和主排出盘中的任意一个都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侧面,所以在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附近操作的用户为了拿回(取出)用纸需要进行移动(在图像形成装置附近操作的用户为了在该位置取出用纸,需要摆出不自然的姿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在安装有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状态下,也可以容易地取出输出有图像或文件的片状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用于向输出介质输出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第一介质保持部,位于在高度方向上与设置有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位置大致相等的位置上,或者位于在高度上与设置有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位置相比相距预定范围的位置上,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以及第二介质保持部,在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低的位置上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用于向输出介质输出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第一介质保持部,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以及第二介质保持部,可与所述图像形成部连接,位于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被限制在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之间的位置更远离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位置上,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可在壳体上连接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单元,用于将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在片状介质上;第一盘,与收容有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壳体一体形成,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所述显影剂图像的所述片状介质;以及第二盘,与所述壳体独立形成,在引导通过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所述显影剂图像的所述片状介质时,可支撑所述片状介质。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分岔部,在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片状介质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时,可使朝向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介质保持部的介质通路的一部分分岔;连接部,从所述分岔部收纳所述片状介质;以及介质支撑部,用于支撑通过所述连接部输送的所述片状介质,其中,所述介质支撑部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所述介质保持部的下方,在俯视所述介质保持部的状态下,所述分岔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介质保持部覆盖。
根据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安装有片状介质处理装置的状态下,也可以容易地取出输出有图像或文件的片状介质。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用于向输出介质输出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第一介质保持部,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图像后的所述输出介质;以及修整装置,独立于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具有第二介质保持部,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被限制在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之间的位置更远离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且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低的位置上,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分岔部,在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片状介质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时,可将朝向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介质保持部的介质通路的一部分分岔;连接部,从所述分岔部收容所述片状介质;介质支撑部,用于支撑通过所述连接部输送的所述片状介质;以及介质保持部,在所述介质支撑部的上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介质支撑部偏置的位置上保持在所述分岔部分岔的所述片状介质。
根据上述的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可以容易地取出输出有图像或文件的片状介质。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盘和修整装置侧的排纸盘在俯视状态下不相重合,所以可以防止在取出片状介质(用纸)时忘记取出用纸。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附近操作的用户的任务多时,利用即使用户可以不改变操作位置即可取出的本体侧的排纸盘,可以排出复印物,所以可以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状介质输送路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信号及用于控制各要素的信号的传输说明示意图。
图4是表示与图1至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同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片状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信号和用于控制各要素的信号的传输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图像形成部(引擎)1,用于将文字和照片或图形等图像信息作为被称为例如复制件或打印输出(print out)的图像输出来进行输出;用纸供给部3,可向图像形成部1提供用于图像输出的任意尺寸的片状介质(以下称为用纸);以及图像读取部(扫描部)5,从保持有图像信息的对象物(以下称为原稿)读取要在图像形成部1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对象、即图像信息作为图像数据。在此不对图像读取部5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其包括用于支撑对象物的原稿台和用于将图像信息转换为图像数据的图像传感器、例如CCD传感器。在图像读取部5中,来自未图示的照明装置的照明光向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照射,从而以光线明暗的形式包含原稿图像信息的、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向CCD传感器传送。
此外,在图像读取部5上一体设置有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5A,当原稿为片状时,在图像输出的形成或图像信息的摄取(以下称为读取)结束后,原稿自动输送装置5A将结束读取的原稿送出到预定位置,并将后面的原稿引导到读取位置上。当然,也可以替换ADF 5A,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可以使用通常的原稿盖(原稿按压件)。并且,图像读取部5的CCD传感器独立于原稿台设置(与原稿台分开设置)在输送原稿的输送路径中的任意位置上,从而即使不使原稿位于原稿台上也可以读取输送中的原稿的图像信息作为图像数据。
在图像形成部1的上方、且在图像读取部5侧面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排纸盘7,该排纸盘7用于保持转印有由图像形成部1形成的图像、且被定影后的用纸。并且,排纸盘7基本形成在图像读取部5的附近,即形成于为通过ADF 5A向图像读取部5提供片状的读取对象物即原稿而在图像读取部5附近操作的用户不必移动其位置即可取出(拿回)保持在排纸盘7上的用纸的位置上。例如,离用户进行复印操作的操作位置比较近的位置,作为原稿读取部5和排纸盘7之间的距离的一例,在将A4尺寸的用纸沿着其长边正对用户的方向放置时(纵向放置时),优选一张用纸左右的距离(短边方向的长度)或者比该距离稍短的距离。另外,排纸盘7及覆盖其周围的外罩部件(盖)的大小限定为如下大小:当连接有修整装置9时,在俯视状态下,大致可以覆盖修整装置9。
在图像形成部1及图像读取部5的下游侧可连接修整装置9,该修整装置9可保持任意张转印有通过图像形成部1形成的图像、且被定影后的用纸,并在预先指定的条件下保持用纸。此外,图1示出修整装置9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状态,图2示出修整装置9脱离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连接的状态。
修整装置9对例如定影有图像的任意张数的用纸P进行折贴(丁合,对齐)或者装订固定,独立于图像形成装置101设置。此外,在连接修整装置9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1形成有图像、且排出的用纸被排到上述图像形成部1上部的排纸盘7或修整装置9中的任意一个上。
图像形成部1大致如图2所示,包括中间转印带11,该中间转印带11由例如具有绝缘性的预定厚度的薄膜形成为带状。中间转印带11也可以采用将金属形成为薄片状、用树脂等保护表面而成的带。
中间转印带11由驱动辊12、第一张紧辊13和第二张紧辊14施加预定张力,并且,通过驱动辊12旋转,从而与驱动辊12的轴线平行的任意位置沿着箭头A方向移动。即,中间转印带11的带表面以驱动辊12的外周面移动的速度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循环。
在中间转印带11的带表面基本沿平面状移动的区间上,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24以预定间隔排列。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中间转印带11的驱动辊12和第一张紧辊13之间基本沿平面状移动的区间上,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1位于驱动辊12侧,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4位于第一张紧辊13侧。
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24分别至少包括:显影装置,收容有Y(yellow、黄)、M(magenta、橙)、C(cyan、品红)以及Bk(black、黑)中任意一种颜色的色调剂;以及感光鼓,保持由各个显影装置显影用的静电潜像。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感光体上,由来自曝光装置51的图像光形成应该由图像形成单元内的显影装置显影的颜色的静电潜像,通过对应的显影装置选择性地提供色调剂进行显影。此外,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4上,未详述的感光鼓利用例如非接触(电晕放电等)或者接触(利用充电辊等)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充电至预定电位。
在与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1~24各单元之间隔着中间转印带11的状态下、在中间转印带11的内侧,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感光鼓上,设置有转印辊41~44,这些转印辊41~44用于将利用显影装置使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图像、即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
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4上,为了使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调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1上相互重叠,而在预定时间形成静电潜像,利用对应的显影装置来显影。
在中间转印带11上重合的色调剂图像利用以预定压力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的转印辊33转印到用纸P上,该用纸P由用纸供给部3的任一个供纸盒提供,通过输送路径31引导到转印位置3A。此外,被引导到转印位置3A的用纸P通过对位辊32控制与在中间转印带11上输送的色调剂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利用转印辊33转印有色调剂图像后的用纸P继续在输送路径31上输送,在定影装置61上色调剂图像被定影。
定影有色调剂的用纸P通过排出输送路径35、分岔部37排出到图像形成部1上部的、设置在图像读取部5侧面的排纸盘7上。此外,在连接有修整装置9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进行的选择指示,例如通过操作面板进行选择或者发送打印信号时的指定,用纸P通过分岔部37被引导到排纸盘7或修整装置9中的任意一个上。
修整装置9包括对经由图像形成部1的排出输送路径35引导来的用纸P进行装订固定的订书器90、以及排纸盘91。此外,修整装置9侧的排纸盘91被限定在低于图像形成部1侧的排纸盘7、且离图像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的距离大于离排纸盘7的距离的位置上。即,排纸盘7和排纸盘91分别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呈倾斜设置。
另外,在修整装置9与图像形成部1的连接中,朝向图像形成部1(图像形成装置101)安装修整装置9,从而设置与图像形成部1的分岔部37连接的连接部92。
在分岔部37切换到虚线所示的37b侧时,修整装置9的连接部92收容从图像形成部1输送来的用纸P。
另外,图像形成部1的分岔部37实际中用于排出用纸P时,因为利用图3所示的切换部93将用纸排出到排纸盘7(图像形成部1)和排纸盘91(修整装置9)中的任意一个上,所以在任意时间,在实线所示的排出盘7侧的37a和虚线所示的修整装置9的排纸盘91侧的37b之间进行切换。
例如,在向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排纸盘7排出用纸P时,分岔部37向实线所示的37a侧切换,从而利用排纸辊36推进的用纸P从分岔部37向送出辊38侧分开,利用送出辊38排出到排纸盘7上。
例如,在用纸P排出到修整装置91的排纸盘91上时,分岔部37向虚线所表示的37b侧切换,从而通过排纸辊36推进的用纸P从分岔部37向连接部92侧分开,排出到排纸盘91上。
图3概括示出用于控制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控制模块。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主控制模块(CPU)111、与CPU 111连接的CPU局部总线121;与CPU 111连接的PCI总线电桥131;与PCI总线电桥131连接的PCI总线141。
CPU局部总线121上连接有例如RAM 122、ROM 123、FAX单元124、FAX图像修平器125、打印机图像存储器126和打印机图像压缩电路127。RAM 122作为用于由CPU 111执行处理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区域而使用。ROM 123作为系统启动所需的引导程序和用于CPU 111执行各种功能的程序、固定数据的存储区域而使用。ROM 123上的程序和数据作为压缩数据保持在ROM 123内,也可在ROM 122内解压缩后再执行。FAX图像修平器125用于使通过FAX单元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变得平滑。而且,将被修得平滑的图像数据保存在打印机图像存储器126中。在打印机图像压缩电路127中,压缩被保存到打印机图像存储器126中的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打印部)1和图像读取部(扫描部)5分别通过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I/F)151与PCI总线141连接。
操作部80通过操作部接口(I/F)142与PCI总线141连接。此外,操作部(指示输入/显示部)80没有详细描述,但包括:触摸面板传感器,用于由用户指示动作(开/关)、模式选择(选择指示)、数值输入或功能选择(选择输入)等。另外,在操作部80中,用户可进行如下设置:使输出有图像的用纸P排出到图像形成部1的排纸盘7和(在连接有修整装置9时为修整装置9的)排纸盘91中的任意一个上。
PCI总线141通过LAN(局域网)控制器143与存在于网络上的任意计算机和其他的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s:复合机)x、y、z连接。
PCI总线141还通过主机接口(I/F)144连接外部装置例如主机PC。主机接口(I/F)144是例如Ethernet(注册商标)、USB(Universal Serial Bus)、IEEE 1284、IEEE 1394等公知的接口。
另外,PCI总线141通过HDD(硬盘驱动器)接口(I/F)145连接可保持大容量数据的HDD(硬盘驱动器)148。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1也可通过与CPU局部总线121连接的FAX单元124,与可通过公用线路128连接的WAN(广域网)或者利用通信网的FAX通信。
主控制模块111分别与经由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I/F)151连接的图像形成部1以及图像读取部5收发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图像读取部5的动作,读取彩色或黑白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1,输出彩色或黑白的图像数据。
读取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从而只读取一次原稿图像,就可进行需要张数的图像的反复输出(多张输出)、将多页图像缩小配置在一张用纸上的“N in 1”输出、可将原稿图像以90度为单位进行任意折贴的图像旋转、在读取的图像上合成构成帐票边线等的格式合成、或者日期、标识语或水印等的合成。
读取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在图像处理部171或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中通过编码处理进行压缩。由此,可减少保持在HDD 148上的图像数据量。另外,通过压缩,可将更多的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48中。此外,通过将暂时存储在HDD 148中的图像数据按照任意顺序、任意次数输出,从而可以输出(打印输出)被称为电子挑选的要求的任意张数(份数)。
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I/F)151利用与扫描仪(图像读取部)之间的串行通信157、与打印机(图像形成部)1之间的串行通信156,在图像形成部(打印机)1和图像读取部(扫描仪)5的各自之间获取指令和状态等控制信息。由此,可以将图像形成装置的启动或动作状态、读取的原稿尺寸和种类的获取、用纸尺寸的指定、色调剂和用纸等的剩余量的信息通知给CPU 111。另外,为了向由用户通过操作部80指示的排纸盘7或排纸盘91排出用纸P,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I/F)151向切换器输出切换信号。另外,切换器93可采用例如在处于非动作时位于排纸盘7侧的螺线管、在动作时将上部的导向件向92a或37a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向切换的电磁铁等各种公知的切换结构。当然,可以在例如修整装置9(或者图像形成部1)上设置机械的切换结构,由用户直接操作。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MFP)101可从通过各种连接而连接的周边(外部)装置接收用于图像输出的图像数据并输出(打印输出),所述连接包括:IEEE1284或IEEE1394、US等局部连接(主机接口(I/F)144的连接)、经由LAN控制器143的LAN连接、经由与FAX单元(model)124连接的公用线路128的通信网、向WAN(WideArea Network)的连接等。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由图像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数据经由扫描仪视频接口(I/F)172向扫描仪图像压缩电路173输入,在利用扫描仪图像压缩电路173压缩后,通过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
打印机图像处理电路163转换为图像形成部1所需要的通用图像形式,经由打印机视频接口(I/F)162向图像形成部1输出图像数据。另外,在图像形成部1的图像处理部161中,图像存储器191上的图像数据被编码或者解码。该编码/解码是利用可逆可变编码(规则)。
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用于控制大容量的图像存储器191,该图像存储器191可储存未压缩的图像或压缩后的图像的符号数据,可控制从扫描仪向图像存储器读取图像数据、或者从图像存储器向打印机打印输出图像数据。
此外,上述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与各种排列形式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对应,在二值图像中,与黑白图像和彩色图像对应,在多值图像中,与复印功能和网络打印功能的黑白和彩色的各个图像数据相对应,根据利用的功能可选择最合适的压缩方式。
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1相对,例如,当用户通过主机PC要求执行打印输出时,则经由主机接口(I/F)144,控制信号从主机PC向主控制模块(CPU)111输入。
应该打印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PCI总线141和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收纳(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
收纳(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的图像数据通过CPU 111的控制,在预定时间(经由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提供给打印图像处理电路163。
提供给打印图像处理电路163的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视频接口(I/F)162向图像形成部(打印机)1的图像处理部161输入,转换为应该从曝光装置61输出的光栅数据。
以下,从曝光装置61向保持对应颜色的显影剂(色调剂)的图像形成单元21~24的感光鼓输出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光(曝光光)。
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4的各单元上,使与来自曝光装置61的曝光光对应的静电图像(静电潜像)在感光鼓上形成。
在各个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所要求的颜色的色调剂来显影,从而可视化。
由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4形成的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通过转印辊41~44依次转印,从而在中间转印带11上重合。
在中间转印带11上重合的色调剂图像、即彩色图像通过转印辊33被转印到片状介质即用纸P上,该片状介质在输送路径31中对应中间转印带11的图像位置调整时机进行输送。
在定影装置61上,转印到用纸P上的彩色图像在用纸P上被定影。
色调剂图像定影后的用纸P在排出输送路径35中朝向分岔部37输送,向用户预先指定的排纸盘7或排纸盘91中的任意一个排出。在用户没有特别指示(选择)排纸盘时,因为用纸P为打印输出,所以向修整装置9的排纸盘91排纸。因此,在要求由用户执行打印输出时,从主控制模块(CPU)111向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I/F)151预先输出将切换器93切换为修整装置9的控制命令。
由此,根据来自主机PC的打印要求而打印输出的图像输出(打印输出)不排出到图像形成部1(图像形成装置101)本体的排纸盘7上,而是排出到修整装置9的排纸盘91上。上述也有以下优点:容易识别排出的用纸P为打印输出(非复印物)。
另一方面,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1中,例如,当用户指示使用图像读取部5(ADF 5A)从片状介质即原稿读取图像信息和形成图像即复印时,利用图像读取部(扫描仪)5,以光线明暗方式获取原稿的图像信息。获取的光(光的明暗)未图示,但是通过例如CCD传感器转换为图像信号,利用图像处理部171实施预定的补正。
利用图像处理部171实施预定补正后的图像信号经由扫描仪视频接口(I/F)172输入给扫描仪图像压缩电路173。
利用扫描仪压缩电路173压缩的原稿的图像信息、即图像信号经由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收纳(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
收纳(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91中的图像数据通过CPU 111的控制,在预定时间(经由图像存储器控制部181)提供给打印机图像处理电路163。
提供给打印机图像处理电路163的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视频接口(I/F)162向图像形成部(打印机)1的图像处理部161输入,转换为应该从曝光装置61输出的光栅数据。
然后,利用与上述的打印输出同样的步骤,形成与原稿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调剂图像,色调剂图像在预定时间被转印到在输送路径31中输送的用纸P上。
转印的彩色图像在定影装置71中被定影到用纸P上后,用纸P在排出输送路径35中被输送,除了由用户选择(指示)向修整装置9的排纸盘91上排纸的情况外,从分岔部37向排纸盘7排纸。
由此,对利用图像读取部(扫描仪)5读取的原稿图像进行复印(复制)的复制件通常依次层叠在图像形成部1的排纸盘7上。
因此,与打印输出(图像输出)排出到修整装置9的排纸盘91上比较,复制件(复印有作为复印对象即原稿的图像信息的复印物)排出到距离用户的操作位置比较近的原稿读取部5(ADF 5A)附近。此时用户为了取出(拿回)复印物(复制件),不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本体附近移开即可容易地取出(拿回)复印物。
图4和图5表示参照图1至图3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另外,对已经参照图1至图3说明的元件相同的元件标注同样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图4和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101表示在通常情况下一体设置有修整装置1009的例子。当然,在单独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101的情况下,分岔部1037固定在虚线1037b所示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向设置在未图示的分岔部1037附近的排纸盘输出用纸P。
修整装置1009具有:排纸盘91,通过与通过分岔部1037连接的连接部1092提供用纸P;以及上部排纸盘1007,在分岔部1037切换到实线1037a所示的位置上时,在图像读取部5附近,且在图像读取部5的侧面保持用纸P。
即,如图5所示,通过切换部93切换分岔部1037,从而可以在修整装置1009的排纸盘91和上部排纸盘1007中的任意一个上保持用纸P。
此外,在图4中,分岔部1037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101侧,但是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修整装置1009上。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容易取出(拿回)输出的片状介质,并且,作为外部装置,即使在例如连接有修整装置时,也能得到可以容易取出排出到修整装置上的片状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盘和修整装置侧的排纸盘在从平面方向看的状态下不会相互重合,所以可以防止取出片状介质(用纸)时忘记取出用纸。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附近操作的用户的任务多时,利用即使用户可以不改变操作位置即可取出的本体侧的排纸盘,可以排出复印物,所以可以提高操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部 11 转印带
12 驱动辊 13、14 张紧辊
21、22、23、24 图像形成单元
3 用纸保持部 31 输送路径
32 对位辊 33 转印装置
3A 转印位置 35 排出输送路径
37 分岔部 5 图像读取部
5A ADF(原稿自动输送装置)
51 曝光装置 61 定影装置
7 (图像形成装置侧)排纸盘
80 操作(指示输入/显示)部
9 修整装置 91 (修整装置侧)排纸盘
92 连接部 93 切换部
101 图像形成装置 111 CPU(主控制部)
151 扫描仪/打印机通信接口(I/F)
1009 修整装置 1037 分岔部
1101 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部,用于生成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用于向输出介质输出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第一介质保持部,位于在高度方向上与设置有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位置大致相等的位置上,或者位于在高度上与设置有所述图像读取部的位置相比相距预定范围的位置上,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以及
第二介质保持部,在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低的位置上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设置在与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相同的机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设置在可与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离的机箱上。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部,用于生成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用于向输出介质输出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第一介质保持部,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以及
第二介质保持部,可与所述图像形成部连接,位于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被限制在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之间的位置更远离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位置上,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位于所述图像读取部附近、且位于在俯视状态下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位于在俯视状态下从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的面积突出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可与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读取部以及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状态下,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的主要部分被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和所述图像读取部之间的俯视距离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输出介质的指定尺寸的输出介质的短边方向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低的位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切换部,所述切换部用于对向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输送所述输出介质和向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输送所述输出介质进行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切换部和指示输入部,所述切换部用于对向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输送所述输出介质和向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输送所述输出介质进行切换,所述指示输入部可向所述切换部输入切换指示。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在壳体上连接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显影剂图像;
定影单元,用于将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在片状介质上;
第一盘,与收容有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壳体一体形成,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所述显影剂图像的所述片状介质;以及
第二盘,与所述壳体独立形成,在引导通过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所述显影剂图像的所述片状介质时,可支撑所述片状介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指示输入部,在所述介质处理装置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连接时,所述指示输入部可对向所述第一盘输送所述片状介质和向所述第二盘输送所述片状介质进行选择。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有所述介质处理装置时,所述第一盘在俯视状态下覆盖用于向所述第二盘输送所述片状介质的所述介质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
16.一种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岔部,在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片状介质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时,可使朝向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介质保持部的介质通路的一部分分岔;
连接部,从所述分岔部收纳所述片状介质;以及
介质支撑部,用于支撑通过所述连接部输送的所述片状介质,
其中,所述介质支撑部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所述介质保持部的下方,在俯视所述介质保持部的状态下,所述分岔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介质保持部覆盖。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部,用于生成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用于向输出介质输出与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第一介质保持部,用于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图像后的所述输出介质;以及
修整装置,独立于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具有第二介质保持部,所述第二介质保持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被限制在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之间的位置更远离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且比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低的位置上,保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输出有图像的所述输出介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保持部设置在与所述图像读取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相同的机箱上。
19.一种片状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岔部,在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片状介质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时,可将朝向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介质保持部的介质通路的一部分分岔;
连接部,从所述分岔部收容所述片状介质;
介质支撑部,用于支撑通过所述连接部输送的所述片状介质;以及
介质保持部,在所述介质支撑部的上方、且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介质支撑部偏置的位置上保持在所述分岔部分岔的所述片状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17118 | 2006-04-20 | ||
JP2006-117118 | 2006-04-20 | ||
JP2006117118A JP2007292798A (ja) | 2006-04-20 | 2006-04-20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媒体処理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22904.8A Division CN102169302B (zh) | 2006-04-20 | 2007-04-20 | 图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9670A true CN101059670A (zh) | 2007-10-24 |
CN101059670B CN101059670B (zh) | 2011-07-06 |
Family
ID=3861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981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9670B (zh) | 2006-04-20 | 2007-04-20 |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
CN201110122904.8A Active CN102169302B (zh) | 2006-04-20 | 2007-04-20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22904.8A Active CN102169302B (zh) | 2006-04-20 | 2007-04-20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247675A1 (zh) |
JP (1) | JP2007292798A (zh) |
CN (2) | CN1010596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09115B2 (ja) * | 2011-02-17 | 2014-06-0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TWI663112B (zh) * | 2018-09-07 | 2019-06-21 |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進紙裝置與進紙裝置之處理器之操控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91813B2 (ja) * | 1991-11-05 | 1997-12-17 |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部材の排出機構 |
JP2000341452A (ja) * | 1999-05-28 | 2000-12-0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ファイル共有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US6671472B2 (en) * | 2001-03-15 | 2003-12-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
JP3684168B2 (ja) * | 2001-04-12 | 2005-08-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356267A (ja) * | 2001-05-31 | 2002-12-10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128350A (ja) * | 2001-10-30 | 2003-05-08 | Canon Inc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027245B2 (ja) * | 2003-02-21 | 2007-12-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4333446B2 (ja) * | 2004-03-31 | 2009-09-1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6
- 2006-04-20 JP JP2006117118A patent/JP2007292798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4-19 US US11/737,335 patent/US2007024767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4-20 CN CN2007100981765A patent/CN1010596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4-20 CN CN201110122904.8A patent/CN10216930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9302A (zh) | 2011-08-31 |
CN102169302B (zh) | 2013-02-13 |
CN101059670B (zh) | 2011-07-06 |
US20070247675A1 (en) | 2007-10-25 |
JP2007292798A (ja) | 2007-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33495A (zh) | 图像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JP2006087075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CA2381544C (en) | Multi-market optimized user interface assembly and a reprographic machine having same | |
CN1231819C (zh) | 成像装置 | |
US8027061B2 (en) | Security enco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
CN1296780C (zh) | 成像设备 | |
CN102445874B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
US8576420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can maintain security | |
CN189250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 |
CN1837991A (zh) | 成像装置 | |
CN1278193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9257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 |
US20090009810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
US2007024299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 |
CN10105967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 |
US8593662B2 (en) | Compound image-forming method and compou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 |
JP4674100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07267419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JP200415552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18689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325490A (ja) | 画像印字装置 | |
JP378635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08994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4697860B2 (ja) | 電子情報管理装置、電子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EP2001216A1 (en) | Security enco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