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7428B - 包括双定时器单元的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括双定时器单元的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7428B
CN101057428B CN2005800216861A CN200580021686A CN101057428B CN 101057428 B CN101057428 B CN 101057428B CN 2005800216861 A CN2005800216861 A CN 2005800216861A CN 200580021686 A CN200580021686 A CN 200580021686A CN 101057428 B CN101057428 B CN 101057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timing
timing circuit
signal
activation manip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216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7428A (zh
Inventor
菲利普·M·马索斯
弗莱德里克·A·拉什
G.·迪瓦卡·维沙卡达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Ltd (liquidatio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1057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7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5/02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lectric apparatus by means located at or near the interfering apparatus
    • H04B15/04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lectric apparatus by means located at or near the interfering apparatu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caused by substantially sinusoidal oscillations, e.g. in a receiver or in a tape-recor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射频电路,对射频信号操作;和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电路。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其中,第一定时电路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第二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当射频电路激活(进行接收和/或发送)时,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包括双定时器单元的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档总地涉及包括射频(RF)电路的通信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通信装置内的定时器单元。
背景技术
高性能无线通信装置(诸如RF接收器、发送器和收发器)典型地包括RF前端电路,RF前端电路对正接收或发送的RF信号操作。例如,该前端电路可将接收的RF信号下变换为基带和/或对基带信号进行上变换以用于RF发送。
RF前端电路典型地包括模拟电路,诸如对噪声和干扰具有相对较高灵敏度的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可要求一些应用中的RF电路(诸如移动通信蜂窝手持装置中的RF电路)检测幅值为几微伏小的或更小的信号。因此,最小化来自通信装置外部源或者甚至内部源的噪声和干扰是很重要的。
除了RF前端电路之外,典型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可包括执行各种数字功能的数字处理电路,所述各种数字功能包括,例如,低电平基带信号处理、通信协议栈的实现和各种用户接口功能。数字处理电路可包括许多其它专用硬件设备中的各种专用硬件,诸如DSP(数字信号处理器)、MCU(微控制器单元)、硬件加速器、存储器和/或I/O接口。
不幸的是,典型的通信装置的数字处理电路可以是有害噪声和干扰的重要源。更具体地讲,典型的高性能通信装置中的数字处理电路产生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对较小或者具有快速过渡或陡沿的数字信号。此外,这些信号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频率。结果,它们的傅立叶级数或变换具有丰富的谐波内容。谐波或较高频率傅立叶级数分量引起杂散发射,杂散发射可干扰并可不利地影响RF前端电路的性能。因此,在许多系统中,在与实现数字处理电路的集成电路管芯分离的集成电路管芯上实现RF前端电路。另外,通常将RF前端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放置在分离的电空腔中,在分离的电空腔中,空腔的屏蔽有助于隔离电磁耦合。
然而,在分离的管芯上实现RF前端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具有几个缺点,诸如元件数、大小和总成本增加以及可靠性降低和制造失败增加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期望允许在单个集成电路管芯上集成RF前端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而没有显著的恶化和干扰性能。
发明内容
公开了采用双定时器单元的通信装置和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射频电路,对射频信号操作;和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电路。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第一定时电路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第二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当射频电路激活(进行接收或发送)时,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在无线通信动作期间,还可使数字处理电路的各其它部分处于关闭模式。可将第一定时电路构造为将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发送到第二定时电路。可将第二定时电路构造为发送引起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的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电话包括:射频收发器,对射频信号操作;和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收发器。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第一定时电路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第二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射频电路,被构造为对射频信号操作;和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电路。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第一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电话包括:射频收发器,对射频信号操作;和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收发器。将射频收发器和数字处理电路制造在单个集成电路芯片上。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第一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收发器的关闭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还公开了实现上述功能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包括RF前端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的通信装置的概括框图。
图2示出根据时域隔离在通信装置中发生的事件集。
图3示出数字处理电路内的电路的实现的示例的框图。
图4示出主定时器单元和RF定时器单元的操作顺序。
图5示出主定时器单元和RF定时器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细节。
图6示出RF电路的关闭模式和RF电路的激活模式之间的过渡的细节。
图7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transfer-to-RF-unit指令的执行而执行的操作。
图8示出从主定时器单元到RF定时器单元的控制转移的时序。
图9示出从RF定时器单元到主定时器单元的控制转移的时序。
尽管本发明可有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在附图中作为示例显示了特定实施例,这里将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附图及其详细描述不意在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本发明将覆盖落入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包括与数字处理电路120耦合的RF前端电路110的通信装置100的概括框图。如所示,根据通信装置100的特定应用及其期望的功能,包括显示器122、键区124、麦克风126和扬声器128的各种用户接口可与数字处理电路120耦合。还显示了天线130与RF前端电路110耦合。数字处理电路120包括用于控制各种系统事件的定时的实时事件控制器(RTEC)150。
通信装置100的示例为各种无线设备,包括,例如,移动和蜂窝电话手机、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网络(比如,用于自动售货机的无线通信)、所谓的“911电话”(配置呼叫911紧急响应服务的移动手机)以及在诸如3G、卫星通信等新出现的应用中采用的设备。因而,通信装置100可提供RF接收功能、RF发送功能或者RF接收和发送功能(即,RF收发器功能)。
可如所期望的将通信装置100构造为执行一个或多个特定通信协议或标准。例如,在各种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可执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标准、个人通信服务(PCS)标准、数字蜂窝系统(DCS)标准、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标准和/或增强型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标准(E-GPRS),E-GPRS也可称作GSM演进增强型数据(EDGE)标准。
RF前端电路110可相应地包括提供RF接收能力和/或RF发送能力的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端电路110可将接收的RF信号下变换到基带和/或上变换基带信号以用于RF发送。RF前端电路110可如所期望的采用各种架构和电路构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各种架构和电路构造例如,低IF接收器电路、直接变换接收器电路、直接上变换发送器电路和/或锁相移环(OPLL)发送器电路。RF前端电路110可另外采用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或功率放大器,LNA用于放大在天线130接收的RF信号,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将从天线130发送的信号。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将功率放大器设置在RF前端电路110的外部。
数字处理电路120可如所期望的提供包括基带功能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可将数字处理电路120构造为执行滤波、抽选、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相关和/或信号缩放。另外,数字处理电路120可执行其它数字处理功能,诸如执行通信协议栈和/或控制用户I/O操作和应用。为了执行这样的功能,数字处理电路120可包括各种专用电路,诸如软件可编程MCU和/或DSP,以及各种专用外围电路,诸如存储器控制器、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控制器、硬件加速器、语音编码器解码器(CODEC)、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和用户接口电路。数字处理硬件(如果包括固件/软件的话,则为数字处理硬件及数字处理硬件和固件/软件)的选择取决于给定的期望实现的设计和性能规范,并且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数字处理硬件(如果包括固件/软件的话,则为数字处理硬件和固件/软件)的选择可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RF前端电路110和数字处理电路120集成在同一集成电路管芯140上。为了减小干扰从而提供高性能功能,通信装置100可实现称作时域隔离或TDI的技术。图2示出了根据时域隔离在通信装置100中发生的事件集。概括地讲,在这样的系统中两个交替事件发生:RF接收或发送和信号处理。该系统按时间布置RF接收或发送动作和信号处理动作,以避免或减小RF前端电路110和数字处理电路120之间的干扰。
如图2所示,通信装置100采用多个时隙210A-210F等。在RF时隙210A、210C和210E期间,RF前端电路110可接收RF信号,处理接收的信号,并存储结果。随后,分别在信号处理时隙210B、210D和210F期间,数字处理电路120可对存储的结果执行信号处理任务。
可选地,在RF时隙210A、210C和210E期间,RF前端电路110可发送RF信号。因此,在该操作模式下,在信号处理时隙210B和210D期间,数字处理电路120对输入数据(比如,语音、数据)执行信号处理任务,并存储结果。随后,分别在RF时隙210C和210E期间,RF前端电路110可对存储的结果执行RF操作(例如,上变换)并发送RF信号。如以下将进一步描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将RTEC150构造为生成用于控制时隙之间的过渡的精确定时信号。
注意到,根据使用的特定协议、架构和电路,通信装置可如所期望的同时接收和发送。然而,更普遍地,该系统在RF时隙210A、210C、210E等的任一时隙期间要么发送信号,要么接收信号。例如,遵循GSM的系统或装置,诸如遵循GSM规范的移动电话,在RF时隙210A、210C、210E等的每个时隙期间,在一个或多个动作脉冲中,要么接收RF信号,要么发送RF信号。
还注意到,RF时隙可如所期望的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持续时间。RF时隙可如所期望的具有不等的长度,以适应广泛的各种电路、系统、协议和规范。
类似地,信号处理时隙可如所期望的具有类似或不类似的持续时间。信号处理时隙210B、210D、210F等的每个可根据使用的特定通信协议和/或信号处理技术以及特定的电路和技术而包括几个其它的时隙或时间划分。例如,信号处理时隙可包括几个时隙,在所述时隙中的一个或多个时隙期间数字处理电路120的一部分或特定电路主动地处理信号。
为了实现时域隔离,当RF时隙开始时(即,当无线通信激活时),可使数字处理电路120处于关闭操作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关闭操作模式期间,禁用或禁止数字处理电路120内的一个时钟信号或多个时钟信号。更具体地讲,通过使用例如静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路,可关闭数字处理电路120内的一个时钟信号或多个时钟信号,而不丢失该电路内存在的数据。因此,在激活RF前端电路110的同时,数字处理电路120可保留其内的数据。一旦RF前端电路110已完成其接收或发送(比如,RF时隙已结束),就可通过重新激活一个时钟信号或多个时钟信号来停止数字处理电路120的关闭模式。然后对数据的数字处理操作可继续或开始。在RF前端电路110激活(即,接收或发送)的同时,通过禁用数字处理电路120中的一个时钟或多个时钟,可减小所关注的RF频带上的数字噪声量从而减小杂散信号,因而提供高性能。
注意到,虽然图2将RF前端电路110和数字处理电路120的操作描述为交替事件,但是这些操作不必互相排斥。通常,理想情况是,减小或最小化RF前端电路110和数字处理电路120的操作之间的交迭量。然而,根据一些因素,RF前端电路110的激活操作和信号处理电路120的信号处理操作可交迭达到某一程度。
还注意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使电路的至少多个部分维持非活动或者使用其它技术(即,除通过禁用时钟信号之外)以另外的方法禁止电路的至少多个部分来实现数字处理电路120的关闭模式。例如,可从数字处理电路120内的特定电路去除功率。同样,可禁用触发器或其它电路(比如,通过使能输入)。另外,注意到,在关闭模式期间,数字处理电路120的一些部分,诸如动态存储器可维持激活(即,可使数字处理电路120的电路部分断电、禁用或禁止)。
除了数字处理电路120的其它元件之外,RTEC 150也可以是可不利地影响RF前端电路110的性能的干扰源。因此,为了在RF前端电路110激活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干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RF动作周期期间可使RTEC 150的一部分处于关闭操作模式。更具体地讲,在一个实施例中,RTEC 150可包括主定时器单元和分离的RF定时器单元,共同采用主定时器单元和分离的RF定时器单元来控制系统事件的定时。在RF动作周期期间,在主定时器单元处于关闭模式的同时,RF定时器单元可用于控制选择的系统事件的定时。以下提供关于RTEC 150的特定实施例的方面的进一步细节。
图3示出数字处理电路120的一个特定实施例内电路的实现的示例。在图3的实施例中,数字处理电路120包括DSP子部分310、MCU子部分350和RTEC 150。
如所示,DSP子部分310可包括耦合至相关存储器314的DSP核312。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316将各种DSP外围设备317耦合至DSP核312。在一个实施例中,DSP外围设备317可包括硬件加速器、音频CODEC、接收缓冲器和发送缓冲器。注意到,DSP子部分310内设置的外围设备的特定数量和类型可根据应用及期望的功能和性能而改变。
MCU子部分350包括耦合至相关存储器354的MCU核352。显示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360将包括DMA控制器356和外部存储器控制器358的各种外围设备耦合至MCU 352。还显示另外的MCU外围设备363耦合至总线360。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围设备363可包括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实时时钟、键区I/F和中断控制器。注意到,可如所期望的根据期望的功能提供各种可选的外围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可将RTEC 150本身实现为MCU外围设备。
还显示主机接口372用于提供DSP子部分310和MCU子部分350之间的通信。显示外部存储器380耦合至外部存储器控制器358。外部存储器380可包括,例如,SRAM、闪存、EEPROM和/或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注意到,各种另外的外部组件(图3中未显示)可耦合至数字处理单元120,所述各种另外的外部组件包括,例如,键区、显示器和诸如SIM卡等的接口卡。
在操作期间,DSP子部分310可通过包括在DSP外围设备317中的接收缓冲器处理从RF前端电路110接收的数据。DSP子部分310可同样地将处理的数据提供给包括在DSP子部分317中的发送缓冲器,然后通过数模转换器(DAC)将该数据传递到RF前端电路110。另一DSP外围设备,诸如音频CODEC可从外部麦克风接收音频数据,或者将音频信号提供给扬声器。在一些实现中,其它DSP外围设备,诸如硬件加速器可如所期望的执行各种低电平信号处理功能,诸如,滤波、抽取、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相关和/或信号缩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MCU子部分350以执行较高电平处理功能。例如,在一个实现中,MCU子部分350可提供如前所述的支持通信协议栈和家务任务的功能。MCU子部分350可另外实现诸如MMI(人机接口)的接口,并可提供在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环境。图3的结构可实施例如移动电话和/或调制解调器的基带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数字处理电路120执行GSM通信标准和GPRS标准。
图3的RTEC 150包括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在操作期间,RTEC 150维持与通信系统100与其通信的基站同步的系统时间值。可将主定时器单元302构造为控制信号处理时隙(诸如图2中的210B、210D和210F)期间的系统事件的定时,可将RF定时器单元303构造为控制RF时隙(诸如210A、210C和210E)期间的系统事件的定时。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还可通过由主控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生成的信号来控制时隙210A-F的开始和结束的精确定时。为了根据上述TDI技术减小RF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之间的干扰,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RF时隙期间禁用包括在主定时器单元302中的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如前所述,还可在RF时隙期间禁用数字处理电路120内的其它电路。)在这样的周期期间,当禁用主定时器302时,RF定时器单元303负责提供用于控制系统事件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图4示出了在连续的信号处理和RF动作周期期间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的操作。主定时器单元302管理信号处理周期期间的系统事件的定时。如图4所示,当RF前端电路110非活动的信号处理周期(410)一结束时,控制就从主定时器单元302转移到RF定时器单元303,并且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在RF前端电路110激活时的周期(420)期间,在RF定时器单元303管理某些系统事件的定时的同时,主定时器单元302保持禁用。在RF动作周期结束时,再次激活主定时器单元302,并且在连续的信号处理周期(430)内对系统事件定时的控制传送回主定时器单元302。以下提供关于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对系统事件定时的控制的进一步细节。
注意到,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与以上所述用于禁用数字处理电路120的其它组件的技术类似的各种实现技术可用于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使用的时钟信号。另外,还注意到,在RF动作周期期间,不需要禁用或禁止包括主定时器单元的所有电路;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周期期间可使主定时器单元302的电路部分断电、禁用或禁止。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以各种方法实现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在图5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定时器单元302包括执行单元520、指令存储器530和时基计数器540。RF定时器单元303包括第二执行单元560、第二指令存储器570和第二时基计数器580。在该实施例中,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响应于指令执行生成控制系统事件的定时的信号。执行单元520可以能够执行来自第一指令集的指令,执行单元560可以能够执行来自第二指令集的指令。这样的控制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的操作的可编程指令的使用可提供支持不同通信设备中的一定范围的功能的灵活机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指令集可包括这样的特定指令,这些指令用于将中断发送到数字处理电路的其它组件,诸如MCU或DSP,例如以使这些其它组件为临近的可部分或全部禁用这些其它组件的RF时隙作准备。注意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令集可不同于第二指令集。还注意到,可由RF定时器单元303执行的不同指令的数量可以相对较少,因而允许相对较少的电路实现(与比如执行单元520的电路实现相比)。另外,由RF定时器单元303在操作期间实际执行的指令的总数可以相对较少;因此,指令存储器570的总大小可以比指令存储器530小。相应地,RF定时器单元303的复杂度可比主定时器单元302的复杂度低,实现RF定时器单元303所需的电路的总数量可比实现主定时器单元302所需的电路的总数量少。
在一个实施例中,MCU 352(图3)可周期性地将指令序列(比如,存储在存储器354中的指令序列)下载到指令存储器530中。MCU352下载指令的时间可根据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或实现而改变。在通信装置100执行GSM标准的实施例中,例如,MCU 352可在每个GSM帧开始时下载指令。在时基计数器540中维持的系统时间值可用于安排执行单元520的指令执行。这样的指令可包括,例如,其执行导致生成对MCU 352和/或DSP 312的中断信号并且表示即将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模式变为数字处理电路的关闭模式的指令。响应于这样的中断信号,MCU 352和/或DSP 312可执行为数字处理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而准备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主定时器单元302支持的指令集,可将主定时器单元302编程为将第二指令序列转移到指令存储器570。可将RF定时器单元303构造为响应于执行单元560的第二指令序列的执行提供定时信号。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执行单元560可使用时基计数器580中维持的系统时间值或者通过使用以下所述的诸如增量(delta)时间技术的一些其它机制来安排指令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令序列可以为由MCU 352下载指令存储器530中的指令序列的子集。
如上所述,在RF前端电路110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可禁用主定时器302,以减小与RF电路的干扰。因此,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之前,对生成用于对系统事件定时的定时信号的控制从主定时器单元302传送到RF定时器单元303。还可以以与从主定时器单元302到RF定时器单元303的同步方式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这可通过将时基计数器540的内容加载到时基计数器580来实现。当RF前端电路110的激活操作模式一结束时,系统定时的控制就传送回主定时器单元302。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使用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支持的指令集中的两个特定指令:transfer-to-RF-unit指令和transfer-to-main-unit指令来实现这些控制转移。
图6显示了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的一个特定实施例的从RF前端电路110的关闭操作模式到激活模式和从激活模式返回到关闭模式的过渡的另外的细节。通常,由MCU 352下载到指令集530中的指令可包括按设计为实现期望的功能的序列排列的各种指令。在这样的序列中,一个或多个其它指令可跟在transfer-to-RF-unit指令之后,transfer-to-main-unit指令可跟在该一个或多个其它指令之后。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transfer-to-RF-unit指令的执行可生成这样的信号,该信号可引起(在图6中的时间610)主定时器单元302将指令流中的transfer-to-RF-unit指令和随后的transfer-to-main-unit(包括transfer-to-main-unit指令)之间的指令序列下载到指令存储器570中。此外,当一完成下载时,transfer-to-RF-unit指令的执行还可引起将存储在时基计数器540中的值加载到时基计数器580中(图6中的时间620)。图7示出了响应于transfer-to-RF-unit指令的执行而执行的这两个操作——将指令下载到指令存储器570中和时基计数器580的加载。注意到,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直接从源(比如,MCU 352)提供将由执行单元560执行的指令,而不是通过指令存储器530间接提供将由执行单元560执行的指令。
在如上所述时基计数器580加载了来自时基计数器540的值之后,时基计数器580可继续以维持系统时间的精确值所需的速率逐渐增加。执行单元560可开始执行下载到指令存储器570中的指令。指令存储器570中的指令可包括特定指令,诸如TDI-clock-gate指令,如在图6中的时间630所示,该指令的执行可导致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的至少一部分的信号。响应于该信号,在时间630,还可禁用数字处理电路120的其它组件。各种技术可用于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和数字处理单元120的其它组件,所述各种技术包括如前所述的对时钟进行门控。在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之后,执行单元560可继续执行下载到指令存储器570中的用于在RF时隙期间管理系统事件的定时的指令。执行单元560执行这样的指令可以,例如,导致激活天线开关以开始RF操作(图6中的时间640);用于存储RF数据的接收缓冲器增加,并且在各电路中出现增益改变。如图6所示,RF前端电路110可操作在给定的RF时隙期间接收RF信号,发送RF信号,或者接收和发送RF信号。
在不同的实现中,可以以各种方式控制执行单元560执行指令的定时。例如,在一个实现中,可将指令定时在时基计数器580到达特定时间值时执行。在其它实现中,可在RF定时器单元303中维持用于维持增量时间(相对于执行前一指令的时间的时间值)的第二计数器,并且可使用这样的增量时间来对指令引擎560执行指令进行定时。在一个这样的实现中,指令执行单元560支持的指令集中的每个指令可包括应该执行该指令的相对于前一指令的执行的期望的增量时间编码的字段。
注意到,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全局时钟或多个全局时钟可用于支持计数器540和580中的高精度的时基值的维持。在一个实现中,可将计数器540构造为以与更精确全局时钟的时钟速率成比例的速率逐渐增加:比如,计数器540可以以每全局时钟的四个时钟增加一次。在这样的实现中,时基计数器540的内容到时基计数器580的转移可伴随有全局时钟值到RF定时器单元303中的另外的计数器的相应的转移。可以以相对于全局时钟同步的方式(比如,在全局时钟的一个周期内)来实现转移以维持高精确度的系统时间。此外,转移可发生在全局时钟在增加时基计数器540的时间内的任何周期;例如,如果时基计数器540每全局时钟的四个时钟增加一次,则转移可发生在四个全局时钟过渡中的任何一个过渡处,此时时基计数器540包含特定的系统时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完成RF时隙的接收和/或发送操作时,RF定时器单元可生成禁用RF前端的一个信号或多个信号(比如,响应于特定指令)(在图6中的时间650)。执行单元560还可执行特定指令,诸如TDI-clock-enable指令,该指令的执行导致这样的信号,该信号激活数字处理电路120的包括在RF时隙期间已禁用的主定时器单元302的部分(在图6中的时间6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如前所述的激活时钟信号来实现数字处理电路120的激活。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然后执行单元560可执行transfer-to-main-unit指令以将对系统操作定时的控制转移回主定时器单元302(图6中的时间670)。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的transfer-to-main-unit指令的执行可导致时基计数器540加载有时基计数器580中的当前值,并且控制转移回主定时器单元302。因此,主定时器单元302可继续执行剩余在指令存储器530中的除transfer-to-RF-unit指令之外的任何指令。
图8显示了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响应于transfer-to-RF-unit指令的执行从主定时器单元302到RF定时器单元303的时基计数器值转移的时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任何定时滑移地,即,在总系统时钟的单个周期内发生系统时间值从时基计数器540到时基计数器580和从时基计数器580到时基计数器540的加载。在主时基计数器值“100”,执行单元520执行transfer-to-RF-unit指令,开始将指令从主定时器单元302下载到RF定时器单元303。在示出的示例中,当主时基计数器到达值“103”时,下载完成;此时,值“103”加载到RF定时器单元中的时基计数器580中。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下载指令所需的时间可不同;例如,在特定实现中,可基于指令存储器570的大小,即,基于可下载到RF定时器单元的指令的最大编号来确定下载指令所需的时间。然后在禁用主定时单元的同时,时基计数器580维持系统时间;即,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时基计数器580具有与若没有禁用时基计数器540时时基计数器540将具有的值相同的值。在图8所示的实现中,使用如前所述的增量时间计数器来控制RF定时器单元中的指令执行的定时。如图8所示,当加载时基计数器580时,重置增量时间计数器,在图8中,当将时基计数器580设置为“103”时,将增量时间计数器设置为“0”。当执行单元560执行指令时,也可重置增量时间计数器。
当一完成激活的RF操作模式时,可使用如上所述的transfer-to-main-unit指令将控制和定时从RF定时器单元303转移回主定时器单元302。在图9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这样的转移的定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指令存储器530可以已包含可能需要主定时器单元302执行的任何其余指令,所以不需要将指令从RF定时器单元303转移回主定时器单元302。如图9所示,在执行单元560执行transfer-to-main-unit指令之后的第一时钟信号,可将时基计数器值(“107”)从时基计数器580转移回时基计数器540。图9还显示了当执行transfer-to-main-unit指令时可将增量时间计数器重置为“0”。
注意到,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的方面可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前描述的用于执行主定时器单元302的一些操作的电路的子集还可用于执行RF定时器单元303的一些操作;即,可使用公共的电路来实现这两个定时器单元的某些功能。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信号处理时隙期间可禁用形成RF定时器单元303的电路的部分(或全部),正如在RF时隙期间可禁用主定时器单元302的一部分一样。
还注意到,可以以各种其它的方式生成表示从前端RF电路110的关闭操作模式到激活操作模式的改变的信号,例如使用第三定时器单元或外围设备或者响应于由MCU在结构寄存器的值中产生的变化来生成该信号。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构造为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共同的目的地;例如,可将这两个定时器单元构造为提供用于设置和重置天线配置的信号。可使用各种技术实现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内的组件。例如,可将指令存储器530和570每个实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或可符合特定系统要求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器。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还可包括其它元件,例如,定时调整寄存器和时基调整寄存器,以支持可能要求的其它功能(比如,提高或延迟RTEC时间,以使它与基站时间匹配)。在一些实现中,可使用其它寄存器来控制时基计数器540的配置和同步。在一些实现中,可能需要基于编码的相关执行时间来对加载到指令存储器530和/或570中的指令分类(比如,由MCU 352来进行分类)。
在其它实施例中,主定时器单元302和/或RF定时器单元303的各种可选特定实现也是可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定时器单元302和/或RF定时器单元303可控制系统定时而无需执行指令。例如,主定时器单元302和/或RF定时器单元303的一些实现可采用控制系统定时的硬件状态机(比如,如期望的使用各种特定电路实现的硬件状态机)。另外,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主定时器单元302和RF定时器单元303的操作可独立于数字处理电路120的其它组件,诸如MCU352。
最后,尽管图3的实施例包括DSP 512和MCU 352,但是采用其它数字处理电路的实施例也是可以的。例如,一些实施例可采用一个或多个DSP代替MCU 352。同样,采用一个或多个MCU(或CPU)而不用DSP的实施例是可以的。另外的实施例可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或其它硬件电路代替MCU 352。
另外,注意到,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RF前端电路110可连续地发送和/或接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上述双定时器还可用于减小某些RF动作周期期间的干扰(比如,在RF定时器单元控制系统定时的同时,可禁用主定时器单元)。
虽然已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实施例,但是一旦充分理解以上公开内容,许多另外的改变和修改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变得清楚。意图在于将权利要求解释为包括所有这样的改变和修改。

Claims (61)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射频(RF)电路,被构造为对射频信号操作,和
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电路,其中,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
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并且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所述第一定时电路被进一步构造为,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数字处理电路除第一定时电路之外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数字处理电路的所述部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通过用于禁用为第一定时电路计时的一个或多个时钟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为发送操作模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为接收操作模式。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 模式期间,激活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的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激活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通过用于激活为第一定时电路计时的一个或多个时钟的信号,激活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响应于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提供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的定时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由第一定时电路提供所述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第一定时电路包括用于维持系统时间的第一计数器,其中,第二定时电路包括用于维持系统时间的第二计数器,其中,响应于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将第一计数器的内容加载到第二计数器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表示从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将第二计数器的内容加载到第一计数器中。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无定时滑移地将第一计数器的内容加载到第二计数器中,并且无定时滑移地将第二计数器的内容加载到第一计数器中。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还包括用于执行来自第一指令集的指令的第一指令执行单元,并且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还包括用于执行来自第二指令集的指令的第二指令执行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还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一指令执行单元执行指令而提供在数字处理单元的激活操作模式 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以及第二定时电路还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二指令执行单元执行指令而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还包括第一指令存储单元,并且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还包括第二指令存储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数字处理电路还包括微控制器单元(MCU),其中,所述微控制器单元被构造为将指令下载到第一指令存储单元以供第一指令执行单元执行。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还被构造为将指令下载到第二指令存储单元以供第二执行单元执行。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还被构造为将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模式变为数字处理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的中断信号发送给微控制器单元。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数字处理电路还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且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还被构造为将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模式变为数字处理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的中断信号发送给数字信号处理器。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第一指令执行单元执行指令,生成所述中断信号。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第一指令执行单元执行指令,生成所述中断信号。
26.一种用于操作包括射频(RF)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的通信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定时电路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在第二定时电路接收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和 
从第二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从所述第一定时电路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27.一种用于操作包括射频(RF)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的通信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定时电路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在第二定时电路接收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第一信号;
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从第二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激活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部分;
在第一定时电路接收表示从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第二信号;和
响应于第二信号,继续从第一定时电路提供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从所述第一定时电路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第一定时电路生成第一信号。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第二信号。
30.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射频(RF)电路,被构造为对射频信号操作,和
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电路,其中,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 路和第二定时电路;
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并且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所述第一定时电路被进一步构造为,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数字处理电路除第一定时电路之外的部分。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数字处理电路的所述部分。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通过用于禁用为第一定时电路计时的一个或多个时钟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在射频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期间,激活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的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激活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38.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响应于表示从射频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而提供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的定时信号。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由第一定时电路提供所述表示从射频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 
40.一种用于操作包括射频(RF)电路和数字处理电路的通信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在第二定时电路接收表示从射频电路的关闭操作模式变为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和
从第二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从所述第一定时电路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41.一种移动电话,包括:
射频(RF)收发器,被构造为对射频信号操作,和
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收发器,其中,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
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并且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所述第一定时电路被进一步构造为,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数字处理电路除第一定时电路之外的部分。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数字处理电路的所述部分。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通过用于禁用为第一定时电路计时的一个或多个时钟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激活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的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激活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49.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响应于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而提供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的定时信号。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由第一定时电路提供所述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
51.一种用于操作包括射频(RF)收发器和数字处理电路的移动电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定时电路提供在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在第二定时电路接收表示从数字处理电路的激活操作模式变为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和
从第二定时电路提供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从所述第一定时电路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52.一种移动电话,包括: 
射频(RF)收发器,被构造为对射频信号操作,和
数字处理电路,耦合至射频收发器,其中,数字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定时电路和第二定时电路;
其中,第一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收发器的关闭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提供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控制系统操作的定时的定时信号;
其中,将射频收发器和数字处理电路制造在单个集成电路芯片上;
所述第一定时电路被进一步构造为,通过将所述第一定时电路中第一时基计数器的系统时间值加载到所述第二定时电路中第二时基计数器来实现向所述第二定时电路同步转移对系统时间的维持的控制。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数字处理电路除第一定时电路之外的部分。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数字处理电路的所述部分。
56.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通过用于禁用为第一定时电路计时的一个或多个时钟的信号,禁用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58.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在射频收发器的关闭操作模式期间,激活在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的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响应于由第二定时电路生成的信号,激活第一定时电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60.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第二定时电路被构造为响 应于表示从射频收发器的关闭操作模式变为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而提供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期间的定时信号。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移动电话,其中,由第一定时电路提供所述表示从射频收发器的关闭操作模式变为射频收发器的激活操作模式的信号。 
CN2005800216861A 2004-06-30 2005-06-29 包括双定时器单元的通信装置 Active CN101057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81,167 2004-06-30
US10/881,167 US7248848B2 (en) 2004-06-30 2004-06-30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dual timer units
PCT/US2005/023043 WO2006004811A1 (en) 2004-06-30 2005-06-29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dual timer uni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7428A CN101057428A (zh) 2007-10-17
CN101057428B true CN101057428B (zh) 2012-06-20

Family

ID=34972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16861A Active CN101057428B (zh) 2004-06-30 2005-06-29 包括双定时器单元的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48848B2 (zh)
EP (1) EP1762024B1 (zh)
JP (1) JP5002783B2 (zh)
CN (1) CN101057428B (zh)
AT (1) ATE542318T1 (zh)
WO (1) WO2006004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7766B4 (de) * 2004-11-30 2007-06-21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unnyvale Funkschnittstellensteuerung auf Grundlage einer Ereignislistenspezifikation
US7577779B2 (en) * 2006-02-14 2009-08-1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FIC master
EP1845678B1 (en) * 2006-04-14 2009-05-13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on at least one frequency subband
US7720455B2 (en) * 2006-06-30 2010-05-18 St-Ericsson Sa Sidetone generation for a wireless system that uses time domain isolation
KR100744303B1 (ko) * 2006-09-12 2007-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Tdma 방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휴대단말기에서정전용량방식의 터치스크린의 오동작 방지 방법 및 장치
US7983646B2 (en) * 2006-12-07 2011-07-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chniques to reduce radio frequency noise
CN101578770B (zh) * 2007-01-02 2013-06-12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定时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和方法
US20090044232A1 (en) * 2007-08-06 2009-02-12 Mediaphy Corporation Multi-mode architecture in wireless receiver
WO2009021053A2 (en) * 2007-08-06 2009-02-12 Mediaphy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hardware engines in wireless receiver
US9298722B2 (en) * 2009-07-16 2016-03-29 Novell, Inc. Optimal sequential (de)compression of digital data
US9325352B2 (en) * 2009-12-30 2016-04-26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ontrol architectures for RF transceivers
US9819424B2 (en) * 2013-09-09 2017-11-1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between hardware circuitry and wireless circuit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6182876A1 (en) 2015-05-11 2016-11-17 St. Jude Medical, Cardiology Division, Inc. High density mapping and ablation catheter
CN106954250A (zh) * 2017-03-14 2017-07-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降低基带处理芯片功耗的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1663A (en) * 1993-07-01 1995-11-28 Motorola, Inc. Expanded microcomputer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US5630224A (en) * 1994-12-29 1997-05-1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desensitization of a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CN1184573A (zh) * 1995-03-20 1998-06-1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复用-通信/计算设备中的干扰抑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635Y2 (ja) 1979-09-29 1984-02-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選択呼出受信機
JP2679028B2 (ja) 1986-03-24 1997-11-19 岩崎通信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
US4870699A (en) 1986-03-26 1989-09-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frequency of operation and at least one further variable operating parameter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4879758A (en) 1987-01-02 1989-11-07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receiver system having a decoder operating at variable frequencies
US4996639A (en) 1987-11-27 1991-02-26 Nec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or including an A/D converter for converting a plurality of analog input channels into digital data
JPH0642691B2 (ja) 1988-05-21 1994-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電話端末
JPH0744477B2 (ja) * 1988-07-15 1995-05-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小型デジタル無線受信機
US5150361A (en) 1989-01-23 1992-09-22 Motorola, Inc. Energy saving protocol for a TDM radio
US4930126A (en) 1989-06-05 1990-05-29 Motorola, In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 suited for burst analog transmission
US5031233A (en) 1989-07-11 1991-07-09 At&E Corporation Single chip radio receiver with one off-chip filter
US5241541A (en) 1990-03-15 1993-08-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urst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interface for integrated data link controller
JP3288694B2 (ja) 1990-06-11 2002-06-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CH680343A5 (zh) 1990-06-28 1992-08-14 Erika Koechler
US5151769A (en) 1991-04-04 1992-09-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ptically patterned RF shield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for analog and/or digital operation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JPH04331513A (ja) 1991-05-07 1992-1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選択呼出受信装置
US5471471A (en) 1992-01-03 1995-11-28 Motorola, Inc. Sig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355524A (en) 1992-01-21 1994-10-11 Motorola, Inc. Integrated radio receiver/transmitter structure
DE69331165T2 (de) 1992-01-31 2002-05-16 Canon Kk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mit Funksendeempfänger und Rechnereinheit
US5280644A (en) 1992-12-22 1994-01-18 Motorola, Inc. Frequency control circuit,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a receiver operative to receive signals-transmitted thereto in intermittent bursts
US5444407A (en) * 1992-12-28 1995-08-2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icroprocessor with distributed clock generators
FI94685C (fi) 1993-11-22 1995-10-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vainnettu kytkintyyppinen virtalähde aikajakoisiin radiopuhelinjärjestelmiin
JP2737628B2 (ja) 1993-12-28 1998-04-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機器システム
US5475684A (en) 1994-01-25 1995-12-12 Nec Corporation Time-division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5764693A (en) 1994-11-14 1998-06-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Wireless radio modem with minimal inter-device RF interference
US5619531A (en) 1994-11-14 1997-04-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Wireless radio modem with minimal interdevice RF interference
GB2297883B (en) 1995-02-07 1999-08-1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adio telephone
US5649160A (en) 1995-05-23 1997-07-15 Microunity Systems Engineering, Inc. Noise reduction in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circuit assemblies
JP2718399B2 (ja) 1995-08-10 1998-02-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接続対応データ無線機
US5812936A (en) 1995-09-19 1998-09-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nergy-efficient time-division radio that reduces the induction of baseband interference
JP2933523B2 (ja) 1996-03-13 1999-08-16 日本電気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受信装置
US5799091A (en) 1996-05-24 1998-08-25 Lsi Logic Corporation Single chip solution for multimedia GSM mobile station systems
US5838741A (en) 1997-02-10 1998-11-17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noise introduction by synchronizing data transfer to a received signal
US5953640A (en) 1997-04-30 1999-09-14 Motorola, Inc. Configuration single chip receiver integrated circuit architecture
US5872540A (en) 1997-06-26 1999-02-16 Electro-Radiation Incorporated Digita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1999022536A2 (en) 1997-10-24 1999-05-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battery-oper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FR2775853B1 (fr) 1998-03-09 2000-04-28 Stamptronic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pour la radio-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et carte electronique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US6020614A (en) 1998-03-25 2000-02-01 Worley; Eugene Robert Method of reducing substrate noise coupling in mixed signal integrated circuits
TW374271B (en) 1998-04-23 1999-11-1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GFSK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 of ISM band
US6335952B1 (en) 1998-07-24 2002-01-01 Gct Semiconductor, Inc. Single chip CMOS transmitter/receiver
US6483355B1 (en) 1998-07-24 2002-11-19 Gct Semiconductor, Inc. Single chip CMOS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6160859A (en) 1998-10-19 2000-12-12 Motorola, Inc. Integrated multi-mode bandpass sigma-delta receiver subsystem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6366622B1 (en) 1998-12-18 2002-04-02 Silicon Wav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01345732A (ja) * 2000-03-30 2001-12-14 Seiko Epson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6526264B2 (en) 2000-11-03 2003-02-25 Cognio, Inc. Wideband multi-protocol wireless radio transceiver system
JP4030792B2 (ja) * 2002-04-26 2008-01-09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JP4064150B2 (ja) 2002-05-20 2008-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3798771B2 (ja) * 2003-08-25 2006-07-1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101771A (ja) * 2003-09-22 2005-04-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ロック乗せ替え回路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1663A (en) * 1993-07-01 1995-11-28 Motorola, Inc. Expanded microcomputer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US5630224A (en) * 1994-12-29 1997-05-1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desensitization of a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CN1184573A (zh) * 1995-03-20 1998-06-1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复用-通信/计算设备中的干扰抑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05547A (ja) 2008-02-21
US20060004938A1 (en) 2006-01-05
CN101057428A (zh) 2007-10-17
JP5002783B2 (ja) 2012-08-15
ATE542318T1 (de) 2012-02-15
US7248848B2 (en) 2007-07-24
EP1762024B1 (en) 2012-01-18
WO2006004811A1 (en) 2006-01-12
EP1762024A1 (en) 200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7428B (zh) 包括双定时器单元的通信装置
CN1998144A (zh) 实现时域隔离的总线访问受限的通信装置
CN1806229B (zh) 冲突管理方法和设备
MXPA02011007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ducir el tiempo de sincronizacion de circuitos de fase sincronizada (pll).
CN101263660B (zh) 通信设备中的信号处理任务调度
GB2357401A (en) Updating a timing offset 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1415251B (zh) 基于蓝牙的数据传输实现装置
US80189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components in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wireless system
US728947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buffer circuit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portions for alternately storing results
KR20070093392A (ko) 라디오 고립을 위해 디지털 신호 프로세서를 제어하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US801938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standard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ompatible with radio isolation
EP1877890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sim interface compatible with radio isolation
US20090111464A1 (en) System including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digital audio interface for audio testing with radio isolation
CN1930792B (zh) 基带处理器以及向射频子系统和包括基带处理器的无线电电信设备发送命令的方法
WO2000052847A1 (en) Radiotelephone timer
EP20682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communicating a message received from a main processor to a peripher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X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LICON LAB INC.

Effective date: 200810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1017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after: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 before: texas

Applicant before: Silicon Lab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7

Address after: Swiss Prang Eli Ute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Ltd (liquidation)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before: NX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