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1539A - 同轴电缆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1539A
CN101051539A CN 200610073244 CN200610073244A CN101051539A CN 101051539 A CN101051539 A CN 101051539A CN 200610073244 CN200610073244 CN 200610073244 CN 200610073244 A CN200610073244 A CN 200610073244A CN 101051539 A CN101051539 A CN 101051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coaxial cable
insulation rib
inner conductor
external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32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祐儿
公贺邦明
金子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0732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15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1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15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绝缘体,其在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之间含有波纹瓦楞管形状。绝缘体由热塑性含氟树脂构成,具有绝缘层和绝缘肋。绝缘层设为包覆内部导体的周面。绝缘肋从绝缘层向径方向突出,并与外部导体接触,并且在轴向上具有连续的形状。绝缘肋以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设为3条以上。

Description

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缆,具体地说,涉及介于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之间的绝缘体部分,及外部导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绝缘体介于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之间。作为绝缘体具有多个种类,历来,被人们熟知的包括:由作为非热塑性含氟树脂的PTFE(PoliTetraFluoroEthylene)构成的绝缘体,或由作为热塑性含氟树脂PFA(PerFluoroAlkoxy)构成的绝缘体。
由作为非热塑性含氟树脂的PTFE构成绝缘体的情况,虽然能够较高地维持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但难以通过连续成形挤压这种廉价的制造方法制造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制造成本上升。
由作为热塑性含氟树脂的PFA构成绝缘体的情况,能够通过连续挤压成形制造绝缘体,降低同轴电缆的制造成本。然而,由PFA构成绝缘体的情况,从该材质看,难以使同轴电缆中的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等同于含有PTFE的绝缘体的同轴电缆。
为了提高PFA的绝缘体的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在树脂绝缘体PFA上,可以配合作为理想的绝缘体而起作用的空气层构成绝缘体。因此,历来,就实施了通过气体发泡挤压成型形成绝缘体(PFA),从而在绝缘体(PFA)内部形成空气层(气泡)。
然而,为了在绝缘体(PFA)上高精度地形成气泡,需要向PFA内混入发泡剂。但是,向PFA内混入发泡剂,其本身就成为恶化绝缘体(PFA)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的主要原因。由此,为了使绝缘体(PFA)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与绝缘体(PTFE)同等,必须使其发泡率达到80%以上,然而这种发泡率作为工业制品是不能实现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通过廉价的制造方法制造,并且具有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优异的绝缘体的同轴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形成如下结构。即,绝缘体,具有分别由热塑性含氟树脂构成的绝缘层和绝缘肋。所述绝缘层设为包覆内部导体的周面。所述绝缘肋从所述绝缘层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与外部导体接触。所述绝缘肋具有在轴向上连续的形状。所述绝缘肋以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设为3条以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由热塑性含氟树脂构成绝缘体,可由连续挤压成形成形绝缘体,由此可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通过在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之间设绝缘肋,而使绝缘体形成中空结构,可以在邻接的绝缘肋之间的间隙中设空气层。由此,在绝缘体中,可实现与气体发泡同等或在其之上的空气层容积。进而,由于形成了并非完全含有发泡剂的空气层,所以可获得热塑性含氟树脂的纯粹的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等),由此,可实现具有良好的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并且衰减特性优异的同轴电缆。
另外,通过设3条以上的绝缘肋,能够确实地防止相对内部导体的外部导体的偏心。这种偏心,成为使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VSWR等)劣化的主要原因。由此,在不产生偏心的本发明的结构中,在该方面,能够较高地维持这些特性。
另外,如果增加绝缘肋的根数,虽然能够确实地抑制外部导体的偏心,但作为绝缘体而起作用的空气层的容积会尽可能地减少。与此相反,如果设为2根,虽然空气层的容积会增加,但难以通过弯曲同轴电缆的形式抑制外部导体的偏心。根据这样的理由,在以抑制外部导体的偏心的形式确保充分的空气层的基础上,绝缘肋的根数优选为3根。
另外,通过将绝缘层设为包覆内部导体的周面,所述绝缘肋,通过绝缘层与内部导体接合,绝缘肋与内部导体之间的贴紧力,与绝缘肋直接与内部导体相接的情况相比大幅增加。
另外,在只设绝缘肋的结构中,由于绝缘肋部分地与内部导体接触,所以不能包覆内部导体。因此,有可能发生未被包覆的内部导体的腐蚀。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通过设包覆内部导体的绝缘层,可防止内部导体的腐蚀。
另外,通过将外部导体作成波纹瓦楞管形状,进一步增加作为绝缘体而起作用的空气层的容积。其理由如下。将外部导体作成波纹瓦楞管形状时,通过该凹凸形状,在外部导体的内部区域内,产生外部导体的山部分的内侧区域和谷部分的内侧区域。通过连续挤压成形制造绝缘肋时,绝缘肋虽然与成为小直径的谷部分的内侧区域接触,但不与成为大直径的山部分的内侧区域接触。因此,在山部分的内侧区域中,通过绝缘肋而残留有未填充的空气层。由此,附加该部分的空气层的部分,作为全体的空气层的容积增加,该部分,使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优选所述绝缘肋以螺旋状设于所述内部导体的四周。这样,可较高地维持外部导体的正圆度。其理由如下。将绝缘肋未设为螺旋状的形状放到轴方向上时,绝缘肋将与外部导体的同一部位接触。此时,与绝缘肋接触的外部导体的部位,被绝缘肋支撑,不易变形。然而,与绝缘肋未接触的外部导体的部位,由于未被绝缘肋支撑而容易变形,因此,难以维持正圆度。
与此相对,将绝缘肋设为螺旋状的形状放到轴方向上时,绝缘肋,成为使与外部导体接触的部位在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变动的形状。这样,绝缘肋与外部导体接触的部位,将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分散配置,作为该结果,外部导体不易变形且可较高地维持其正圆度。
同轴电缆,外部导体的圆度越高,与内部导体之间的间隔距离在圆周方向上越均等。内部/外部导体之间的间隔距离中的圆周方向的均等性,对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衰减特性等)影响较大。如果通过将绝缘肋以螺旋状设于内部导体的周围,较高地维持上述间隔距离中的圆周方向的均等性,则该部分,可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特性。
如上,本发明通过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内外导体间的绝缘体,可进行连续挤压成形,并能够控制成本。
另外,通过不使用发泡材而是绝缘肋的设置,使绝缘体形成中空结构。由此,能够提高绝缘体的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实现衰减率低的良好的同轴电缆。另外,通过使外部导体形成波纹瓦楞管形状,能够进一步增大作为中空结构的绝缘体中的空气层的容积,该部分,能够进一步提高同轴电缆的衰减率。
另外,通过使外部导体形成波纹瓦楞管形状,外部导体的可挠性提高,由此,装置机器内的配线时,不必事前的三维加工,能够实现作业的高效化。
本发明的此外的目的如果理解下面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即可明白,在附带的要求中写明。而且,本说明书中未涉及的很多的利益,如果实施该发明,本行业人员是能够想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电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将图1断裂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设计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2是其剖面图,图3是将同轴电缆断裂,表示其内部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立体图。
符号1是内部导体,2是绝缘体。绝缘体2,具有:绝缘层3,其包覆内部导体1的周围;绝缘肋4,其与绝缘层3一体化并与外部导体5接触。5是外部导体,其设为围绕内部导体2的周围;6是被覆,其包覆外部导体5的外围。内部导体1,例如,通过对含铜被膜的钢线镀银来构成。外部导体5,由铜管构成。外部导体5,为波纹型的瓦楞管。被覆6例如,由聚烯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同轴电缆,特征是,在内部导体1与外部导体5之间,具有由作为热塑性含氟树脂的PFA构成的绝缘体2。绝缘体2,具有:绝缘层3,其为包覆内部导体1的周围全周的薄膜;绝缘肋4,其从绝缘层3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与外部导体5接触。绝缘肋4,以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设为3条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条)。各绝缘肋4具有在轴方向上连续的形状。
由此,绝缘体2,成为在邻接的绝缘肋4之间,具有空气层7的中空结构。空气层7作为理想的绝缘体而起作用。并且,绝缘体2,通过设3条以上的绝缘肋4,避免含有使其介质特性恶化的杂质(发泡剂等),而实现中空结构。因此,由PFA(热塑性含氟树脂)构成的绝缘体2(含有空气层7),成为具有与PTFE(非热塑性含氟树脂)同等或在其之上的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的绝缘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肋4,设为在被绝缘层包覆的内部导体1的周围螺旋状卷绕的状态。根据此结构,与绝缘肋4设为轴方向直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较高地维持外部导体5的正圆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肋4设为3条。由此,通过充分维持外部导体3的正圆精度的状态,可以使空气层7的容量达到最大限度。在能够使作为理想的绝缘体而起作用的空气层7的容积达到最大限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能够充分地确保作为同轴电缆所要求的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在较高地维持外部导体5的圆度、最大限度的加大空气层7的容积的基础上,将绝缘肋4优选设为3条。
另外,外部导体5,成为波纹瓦楞形状。通过此形状,在绝缘肋4与外部导体5(特别是其大直径区域)之间,形成两者不接触的区域,在此区域也可形成空气层7。通过作成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介质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
另外,通过将外部导体5作成波纹瓦楞形状,提高同轴电缆(外部导体5)的可挠性。由此,与具有直管的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相比,不需要对同轴电缆进行在装置内配线时的事前的三维加工,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在具有无可挠性的直管的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中,在内置空间有限的装置机器内对同轴电缆配线时,需要预先使外部导体对应配线状态进行三维变形。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同轴电缆中,由于波纹瓦楞形状的外部导体5具有可挠性,所以不需要这种加工,可以在配线现场使同轴电缆任意变形,从而在装置内配线。
另外,外部导体5,如图1所示,既可以由螺旋状的波纹型的瓦楞管构成,也可以如图4所示,由非螺旋形状的波纹型的瓦楞管构成。所谓波纹型的瓦楞管,就是指在管径上,两个直径(大直径/小直径)在轴向上连续地交互变化的形状。这种情况,包括大直径(或小直径)的区域不在轴方向上移动而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和大直径(或小直径)的区域不在圆周方向上完全地连续而在轴方向上渐渐移动的形状。将前者称为非螺旋形状的波纹型的瓦楞管(图4),将后者称为螺旋形状的波纹型的瓦楞管(图1)。
另外,绝缘肋4,在图1中作成螺旋形状,在图4中作成非螺旋形状(沿着轴方向成为直线的形状)。这些结构,是为了表示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方式而变化其形状。将绝缘肋4作成螺旋形状,在较高地维持外部导体5的正圆度的基础上为优选。
在其最优选的具体例中,对该发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的组合和配列,是不违背该发明的主旨和区域,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的后述发明。

Claims (5)

1.一种同轴电缆,其中,具有:内部导体;管状的外部导体,其围绕所述内部导体的周围而设置;绝缘体,其设于所述内部导体和所述外部导体之间,
所述外部导体具有波纹瓦楞管形状;
所述绝缘体分别具有由热塑性含氟树脂构成的绝缘层和绝缘肋;
所述绝缘层设为包覆所述内部导体的周面;
所述绝缘肋从所述绝缘层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与所述外部导体接触;
所述绝缘肋具有在轴向上连续的形状;
所述绝缘肋以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设有3条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其中,在邻接的所述绝缘肋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空气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绝缘肋在所述内部导体的周围沿着该轴向以螺旋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绝缘肋在所述内部导体的周围沿着该轴向以直线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绝缘肋是3条。
CN 200610073244 2006-04-05 2006-04-05 同轴电缆 Pending CN1010515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73244 CN101051539A (zh) 2006-04-05 2006-04-05 同轴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73244 CN101051539A (zh) 2006-04-05 2006-04-05 同轴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1539A true CN101051539A (zh) 2007-10-10

Family

ID=3878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73244 Pending CN101051539A (zh) 2006-04-05 2006-04-05 同轴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515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3437A1 (en) * 2007-11-26 2009-05-27 Alcatel Lucent Coaxial Cable
CN107924735A (zh) * 2015-10-06 2018-04-17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包括密封段的介电层的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3437A1 (en) * 2007-11-26 2009-05-27 Alcatel Lucent Coaxial Cable
CN107924735A (zh) * 2015-10-06 2018-04-17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包括密封段的介电层的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24735B (zh) * 2015-10-06 2020-04-14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包括密封段的介电层的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6031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 enhanced communication cable
US20090078440A1 (en) Flexible tubing with imbedded helical conduc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EP2719936A1 (en) Resin tube for guide wir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sin tube for guide wire, and guide wire
JP4229124B2 (ja) 同軸ケーブル
CN101383202A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和工具
JP5255529B2 (ja) 伝送ケーブル用中空コ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WO2004013870A1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18741A (ja) 高速差動ケーブル
US11221094B2 (en) Corrugated tube
KR20040091629A (ko) 고정밀도 발포 동축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051539A (zh) 同轴电缆
US20130126209A1 (en) Forward twisted profiled insulation for lan cables
US20030006058A1 (en) Two-core parallel extra-fine coaxial cable
CN1206666C (zh) 绝缘导体作有效旋转的同轴电缆
KR20030074371A (ko) 냉동된 매체의 운반 도관
US11536096B2 (en) Downhole cables having extruded aluminum encapsulation layers
JP2007280762A (ja) ノンハロゲン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多芯ケーブル
EP3011193B1 (en) A polymeric tubular control cable liner manufactured by extrusion and incorporating tranverse internal lubricant retention cavities
KR20110100512A (ko) 다중관체와 그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07452437B (zh) 绝缘电线
JP2007012383A (ja) 同軸ケーブル
JP2007188742A (ja) 発泡絶縁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92271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中空コ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7042400A (ja) 同軸ケーブル
CN111540530A (zh) 一种飞行器用高清视频差分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