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014A - 带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带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014A
CN101046014A CNA2007100848970A CN200710084897A CN101046014A CN 101046014 A CN101046014 A CN 101046014A CN A2007100848970 A CNA2007100848970 A CN A2007100848970A CN 200710084897 A CN200710084897 A CN 200710084897A CN 101046014 A CN101046014 A CN 101046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joint
spinnvorrichtung
offenend
cover member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48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6014B (zh
Inventor
M·布尔歇特
S·克罗默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filed Critical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Publication of CN101046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6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2Control of driving or stopping
    • D01H4/44Control of driving or stopping in rotor spin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0Removing running yarn from the yarn forming region, e.g. using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台开端纺纱机在转杯外壳内布置了一个可旋转的转杯器。预设了一个用来封闭转杯外壳的封盖构件,其中可装入一个管道接头。至少预设了一个闭锁元件,用来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时防止开端纺纱机的起动运行。可以预设一个闭锁元件,用来在转杯器运转时防止卸下管道接头。此外,还可以预设一个闭锁元件,用来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的情况下防止和关闭封盖构件。在封盖构件上可以为可更换的管道接头设置一个至少可包括一个闭锁元件的固定装置。管道接头最好包括一个供落纱喷嘴使用的套管,和一个供捻转保持元件使用的套管,并且具有基本呈圆形的外部轮廓,该外部轮廓上有两个基本上径向对置的突肩向外伸出。

Description

带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转杯器和一个封盖构件的开端纺纱机,其中,转杯器布置在一个转杯外壳内是可以旋转的,封盖构件把转杯外壳封闭起来,并包括一个可装入的管道接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适用于这种开端纺纱机的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带这种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的原有技术水平,源自德国的专利公开文本21 30 582。其中所述管道接头基本上采用一种结实的圆筒形式,它有两个相互不在一个平面上的孔,其中一个孔用作为纤维喂入通道孔,另一个孔用作为落纱通道孔。管道接头被放置在封盖构件的圆筒外壳表面上,用一个径向拧紧在圆筒外壳表面上的螺纹销固定在封盖构件上。完全没有预设定位辅助措施或止挡面,因此装入管道接头时,必须进行费时费工的校准工作。另外,由于螺纹销是在一面径向拧紧的,因此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管道接头不能以它的落纱通道与转杯器精确地同心对准。此外,单方面固定的另一个缺点还在于,管道接头与封盖构件之间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密封,因此,漏气气流可能渗入处于负压状态的转杯外壳内。
已知的开端纺纱机不能保障维修人员避免错误操作。在封盖构件关闭的情况下,可以向外取出管道接头。此外,同样也可以从外部接近管道接头的固定装置。因此,机器操作人员有可能在转杯器运行的情况下松开固定装置,并从封盖构件中取出管道接头。这样,以高转速旋转的转杯器不再处于封盖的保护下,操作人员受伤的风险很高。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在封盖构件被打开状态和转杯器停转状态时拆卸管道接头也存在另外的安全风险,即当关闭封盖构件时,开端纺纱机可能在管道接头没有装入或没有可靠固定的情况下被重新起动。
当然,已知的开端纺纱机也有其优点,即管道接头背向转杯器的一侧直接与大气相接触,从而可以保证良好的散热。管道接头的外侧与自由循环的环境空气接触,因为封盖构件和管道接头的外侧都没有预设附加的覆盖或外壳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开端纺纱机和从属的管道接头,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上述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即至少预设一个闭锁元件,用以防止开端纺纱机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的情况下起动运行。
闭锁元件可以有不同的设计造型。闭锁元件与转杯器的驱动装置有机械和/或电气连接,并在管道接头没有装入封盖构件时防止驱动转杯器。
在用切向传动带驱动转杯器的情况下,其优点在于,闭锁元件与转杯器的一个制动器相连接。连接最好是机械连接,并这样进行设计,即当管道接头没有被装入封盖构件,转杯器的制动器被强制闭合。
如果用一个单独的电动机驱动转杯器,闭锁元件采用例如传感器的形式与驱动电动机实行电气连接,并借以在没有管道接头的情况下防止起动运行可能是有利的。
通过闭锁元件与管道接头共同作用,抑制开端纺纱机的错误操作。不会出现旋转的转杯器处于敞开状态并可自由接触的危险工作状态。闭锁元件最好这样进行设计,即转杯器在运行状态下也能防止管道接头松开。
通常把转杯外壳封闭起来的封盖构件已经以某一种方式与转杯器的驱动装置相连接,因此,只能在转杯器停转的情况下才能打开封盖构件。在转杯器采用切向传动带驱动的开端纺纱机上,封盖构件经过一个杠杆机构与转杯制动器相连接。封盖构件只有在立即操作转杯制动器,或者甚至已经操作了转杯制动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因此,只有当至少有一个闭锁元件与可打开封盖构件共同作用时才是有利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至少预设一个闭锁元件,用来防止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的情况下关闭封盖构件。最好是在封盖构件上至少有一个闭锁元件,用来防止在封盖构件关闭的情况下松开管道接头。
本发明造型设计上的优点在于,在封盖构件上为可更换的管道接头安装了一个至少可与一个闭锁元件共同作用的固定装置。可以预先规定,至少把一个闭锁元件安装在固定装置上,以便在封盖构件关闭时管道接头的固定装置不至于松动。管道接头的固定装置最好这样设计,即在封盖构件关闭时,管道接头的固定装置不会松动,在固定装置打开时封盖构件不能关闭。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做到,在封盖构件关闭时(包括开端纺纱机在待机状态下)阻止松开和卸下管道接头,同时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并把它正确地固定到封盖构件上的情况下,不能起动转杯器。为此至少可以在固定装置上安装一个闭锁元件,以便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时不能关闭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开端纺纱机所用的管道接头有一个落纱喷嘴套管,向该落纱喷嘴套管的方向看去,管道接头的外部轮廓基本上为圆形,有两个基本上径向对置的突肩向外伸出。从外部轮廓向外伸出的突肩,用来把管道接头固定在封盖构件上,并至少与一个闭锁元件共同作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个突肩至少有一个操作面,用来断开布置在封盖构件上的管道接头固定装置上的一个闭锁元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上可以预设一个止挡,该止挡用来在落纱通道的中轴方向上相对于转杯器定位管道接头。止挡的优点在于,管道接头可以插入到封盖构件中,无须在调整上费时费力。止挡保证管道接头可以相对于转杯器重复定位。
为了进一步改进定位,管道接头可以在其圆形外部轮廓上含有一个圆筒外壳表面或一个圆锥外壳表面,在其周围设置径向向外伸出的突肩。这样可以预设和规定管道接头相对于封盖构件的径向位置,从而省去费时费力的校准工作。
止挡可以优先固定在管道接头朝向转杯器的一侧,以便可以把管道接头从背向转杯外壳的一侧装入封盖构件。虽然本发明特别有利于从外部,即从背向转杯外壳的一侧装入封盖构件的管道接头,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管道接头。用来防止开端纺纱机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的情况下起动运行的闭锁元件,也可以有利地适用于可从朝向转杯外壳的一侧(即从“内部”)装入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对于这样的开端纺纱机来说,在通过一个闭锁元件,阻止在转杯器运转状态下松开管道接头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发生重大损伤。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为了固定管道接头,预设了一个能承受管道接头作用到止挡上的载荷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把管道接头固定在其位置上,同时还对转杯外壳的密封有良好作用。固定装置最好这样设计,即它基本上不覆盖管道接头的外侧,所以不会影响管道接头通过固定装置把热量发散给周围空气。固定装置最好设计成弓形夹,用来把管道接头夹持在径向向外伸出的突肩上。
本发明在造型设计上的优点在于,管道接头在其朝向转杯器的一侧包括一个可更换的落纱喷嘴,而在其背向转杯器的一侧包括一个可更换的捻转保持元件。落纱喷嘴最好是通过容易松开的固定件(例如螺纹件或卡口式锁)直接与捻转保持元件相连接。落纱喷嘴和捻转保持元件可以根据纺纱技术要求相应地进行设计,并容易进行更换。另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管道接头与装入的落纱喷嘴和装入的捻转保持元件,构成一个紧凑的和可以预装配的组件,该组件在开端纺纱机上可以作为整件进行更换。因此,在一次更换纺纱技术上的重要部件时可以缩短开端纺纱机的停机时间。
为了改进把主要在落纱喷嘴上产生的磨擦热发散到周围空气中散热性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管道接头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例如铝或铝合金)制成。如果把管道接头的外表面设计成面积特别大的表面,例如通过采用肋片状结构,还可进一步改进散热性能。可能有利的是,在基本为圆形的外部轮廓的周围不同位置上,让管道接头具有不同的高度。特别是可以预先规定,在没有纳入纤维喂入通道的范围内将所述高度最小化。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对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一个部分表示的开端纺纱机的剖视侧视图;
图2所示为按图1箭头II方向的视图;
图3所示为放大表示的图2之范围III的详细视图;
图4所示为放大表示的一闭锁元件的IV-IV剖视图;
图5所示为同样放大表示的按图的V-V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一开端纺纱机上,用封盖构件2封闭在转杯外壳3内的转杯器1。转杯器1用已知的方式,由一个转杯4和用图中没有示出的任意方式支承和传动的轴5构成。
在纺纱时,转杯4以同样已知的方式,在一个由转杯外壳3构成的处于负压状态的内腔6内旋转。在纺纱时,转杯外壳3用一个为维修目的可以移开的封盖构件2封闭。环形密封圈7用于封盖构件2与转杯外壳3之间的密封。
在往往又称之为槽板的封盖构件2上,布置了一个容易更换的管道接头8,它有一个突肩伸出到转杯4的内部。纤维喂入通道9用已知的方式从图中没有示出的开松辊延伸到转杯4。纤维喂入通道9用虚线表示,因为它的走向不在图示的平面上。图中用箭头A表示纤维输送方向,而纤维输送本身则用已知的方式借助安装在内腔6中的负压进行。其中,纤维喂入通道9的部件10可以如图中所示直接由封盖构件2构成,或者更准确地由一个单独的纤维通道部件构成。纤维喂入通道9朝向转杯4的末端部分11布置在管道接头8中。它伸向转杯4的内部,它的出口12在转杯4的一个纤维滑动面13的对面。管道接头8的目的,是使纤维喂入通道9的末端部分11特别能够简单地适配转杯4的不同直径。管道接头8固定在封盖构件2上且容易拆卸,在下面还要进一步说明。
纤维滑动面13呈圆锥形扩展成为纤维汇集沟槽14,用已知的方式添加到纤维滑动面13上的纤维向该处滑动过去,并在该处汇集成一个纤维环,用点划线表示的纱线15以已知的方式从该处落纱。所纺的纱线15首先在一个近似垂直于转杯器1的轴5的平面上落纱,然后通过一个落纱喷嘴16转向到一个与轴5共轴的落纱通道17中。随后,纱线15在一个捻转保持元件18上再次转向,在B方向落纱,并被引向一对图中没有示出的输出罗拉和下一级的落纱方向。此时对于纱线质量有利的是,纱线15在捻转保持元件18之后不再经过其它固定纱线导向元件转向。
从落纱喷嘴16伸向纤维汇集沟槽14的纱线15的分支,因转杯器1的高速旋转而在法向平面上发生曲拐状旋转,并在纱线15上产生真正的捻转。此外,由于在进行曲拐状旋转时,贴近落纱喷嘴16的纱线15出现退绕运动,在纱线15上产生假捻。捻转保持元件18应当在纱线15的起始范围内保持尽可能高的转速,以保证伸向纤维汇集沟槽14中的纱线15的末端纺成良好的纱线。
落纱喷嘴16本身可以采用任意一种设计。但是,采用由一个隔离盘座19并在其中插入至少一个隔离盘20而组成的落纱喷嘴16,已经证明是经得起考验的。隔离盘20本身可用已知的方式配置不同的结构和表面。另外,隔离盘20可用图中没有示出的方式做成多段的,以便再预设一个例如转节接头。落纱喷嘴18本身也可以采用任意一种设计。管道接头为落纱喷嘴16和捻转保持元件18各配置一个基本上为圆筒状的套管216和218,以便落纱喷嘴16和捻转保持元件18可以直接插入到管道接头8上。落纱喷嘴16和捻转保持元件18可以通过不同的固定件22固定在管道接头上。在图示的情况下,固定件22被设计成卡口式锁销,将落纱喷嘴16和捻转保持元件18相互连接起来,并从而使它们固定在管道接头8上。但作为替代方案,在落纱喷嘴和/或捻转保持元件上也可以制成单线或多线螺纹。落纱喷嘴16和捻转保持元件18两者也可以同样良好地用固定件22单独固定在管道接头8上。在套管216、218的范围内,除了内螺纹和卡口式锁销外,也可以在管道接头8上预设一块或多块永久磁铁。
捻转保持元件18有一个基本处于中心位置的落纱孔23,该落纱孔23与落纱通道17共轴。为了使纱线15转向,落纱孔23有一个具有转向半径的喇叭口24。把落纱孔23和具有转向半径的喇叭口24布置在一个落纱管25上,并将该落纱管插入在捻转保持元件18的一个基体26上,可能是有利的。落纱管25可以用一种耐磨材料制成,最好设计成旋转对称的。把设计相同的落纱喷嘴16上的隔离盘20,用作为捻转保持元件18的落纱管25,也可能是有利的。除了捻转保持元件18的多段结构形式以外,当然也可以采用图中没有示出的单一结构。
在落纱喷嘴16和捻转保持元件18的固定件22被设计成卡口式锁销的情况下,可以在落纱喷嘴16的隔离盘座19上设有一个耳轴27,该耳轴27可以与捻转保持元件18的基体26上的一个槽孔28共同作用。通过绕中轴转动落纱喷嘴16可使耳轴27进入与槽孔28对应的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可以从管道接头中取出落纱喷嘴16。在松开落纱喷嘴16之后,同样也可以从管道接头中取出捻转保持元件18。装入一个新的捻转保持元件18和一个新的落纱喷嘴16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将耳轴27移入槽孔28中,然后转动即可。卡口式锁销的优点在于打开和关闭简单而迅速,因为落纱喷嘴16只需要转动很小的角度。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做到,在隔离盘座19和基体26的周围均匀排布两个或多个耳轴27及各自配属的槽孔28。
落纱喷嘴16和捻转保持元件18采用这种直接连接方式时,最好在两个部件之一上安装一个扭转止动元件29。扭转止动元件29可以是一个在捻转保持元件18的圆筒状外部轮廓上径向外突的凸耳,该凸耳与一个设置在管道接头8上的槽孔共同作用。通过这样的一个扭转止动元件29,当为了拧紧或松开固定件22而转动落纱喷嘴16时,可以使捻转保持元件18不随之一同转动,从而简化安装和拆卸时的操作。
由于纱线15在落纱喷嘴16上转向而产生的磨擦热量在高的纺纱速度下可能导致损伤纱线15。因此,在落纱喷嘴16上产生的磨擦热量必须尽可能顺利和快速地从该处排除,以保证隔离盘20的表面温度不至于太高。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隔离盘座19和管道接头8采用一种导热性非常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另外,如果管道接头8背向转杯器1的一侧30,直接构成开端纺纱机的外侧,并于外界大气接触,也是有利的。在管道接头8的外侧30,不得附加任何覆盖或外壳构件,以便管道接头8的热量能很好地传递给周围空气。例如用肋片或类似物扩大管道接头8背向转杯器1的一侧的表面面积,以加速热量向周围空气的扩散,也可能是有利的。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落纱喷嘴16的发热达到不允许的高度。
向落纱喷嘴16的套管216的方向看去,管道接头8有一个基本上呈圆形的外部轮廓31,它构成了纤维喂入通道9的一个分离点。如图所示,圆形外部轮廓31也可以是圆筒外壳表面。当然,圆形外部轮廓31可以用图中没内有示出的方式通过锥形外壳表面构成,锥形外壳表面有利于纤维喂入通道9的分离点部位的密封。按本文开头所述原有技术水平,圆形外部轮廓31采用圆筒外壳表面的目的是为了相对于周围环境密封处于负压状态的内腔6。本发明预设了一个止挡33,用来在落纱通道17的中轴方向上相对于转杯器1定位管道接头8。
在图示的实施例上,圆形外部轮廓31的圆筒外壳表面不再用来密封内腔6。另外预设了一个构成止挡33的密封面32,它与封盖构件2共同作用。密封面32最好是在管道接头8朝向转杯器1的一侧的一个环形平面,它可以定向为基本上垂直于落纱通道17的中轴。这样,可以在不附加密封元件的情况下保证内腔6达到良好的密封,从而保证在封盖构件2与管道接头8之间,实际上没有漏气气流可以进入内腔6中。密封面32页可以用图中没有示出的方式,精确地设计成一个圆锥体的锥形外壳表面。为了改进密封,可以用图中内有示出的方式在密封面32上布置附加的密封件。
密封面32在管道接头8上的设置应当做到使它朝向转杯器1或落纱喷嘴16的套管216。这样调准位置后可以保证,管道接头8能从背向转杯外壳33的外侧装入到封盖构件2中。装入管道接头8时,密封面32构成一个止挡,用来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转杯器1定位管道接头8。据此可以明确规定和再现落纱喷嘴16的端面相对于纤维汇集沟槽14的位置。在密封面32不垂直于套管216的中轴的情况下,套管216的中轴与密封面32之间的夹角最小应当为45°,以便密封面32仍能充分起到作为止挡33的作用。
为了管道接头8在封盖构件2上的定位和固定,要在基本上呈圆形的外部轮廓上设置两个向外伸出的突肩40和41,这两个突肩40和41相对于落纱喷嘴16的套管216基本上径向对置。为条片形的突肩40和41配置一个固定装置34,该固定装置安装在封盖构件2上。固定装置34设计成安装后可回转的弓形夹35的构型,并将管道接头8经过突肩40和41推压到止挡33或密封面32。固定装置34被较佳地设计得不至于过量地覆盖管道接头8,而且不妨碍管道接头8的热量发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弓形夹35有一个手柄36,并可以用两个螺钉或销钉371和372固定到封盖构件2上。在销钉371和372上可以用图中没有示出的方式预设螺旋压紧弹簧,用来在封盖构件2的方向上给弓形夹35加压。销钉371构成弓形夹35的一个回转轴,在销钉372的范围内,在弓形夹35上预设一个长孔38,以便弓形夹35沿箭头方向C上下回转,并借以放开突肩40和41。作为销钉372和长孔的替代方案,当然也可以在未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上预设一个另外设计的滑动导轨。固定装置34通过沿箭头方向C上下回转的弓形夹35而松开。于是,管道接头8可以脱离转杯器1从封盖构件2上取下,并更换成另一种结构形式。为了闭合固定装置34,弓形夹35逆箭头方向C向下回转,并在突肩40和41的范围内移动。这样可把新装入的管道接头8固定到封盖构件2上。
为了改善布置在纤维喂入通道9的末端部分与封盖构件2的末端部分之间的部件10的密封性,可以为外部轮廓31上圆筒纤维喂入通道范围内的圆筒外壳表面配置一个密封件39。由于圆形外部轮廓31只需要在纤维喂入通道9的范围内保持相对较大的高度,圆形外部轮廓31在纤维喂入通道9的范围以外的高度都可以尽量减至最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在管道接头8周围的不同位置上圆形外部轮廓31的高度不同,因而减少了作为压铸件制成的管道接头8所需要的材料量。
为了机器操作人员的安全起见,最好是只有当转杯器1不转动时,管道接头8才能从封盖构件2上取下来。这一点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所示加以保证,即:至少预设一个闭锁元件,该闭锁元件在固定装置34与转杯器1通常必备的一个制动器之间,例如经过一个杠杆构成,保证在固定装置34打开时,制动器以强制的方式把转杯器1刹住。
这种类型的开端纺纱机往往在封盖构件2与转杯器1的制动器之间已经有某种互动关连,以致封盖构件2打开时,转杯器1被自动刹住。在这样的开端纺纱机上,如果在封盖构件2关闭时不能打开固定装置34,在转杯器1运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取下管道接头8。其机理在于,为固定装置34配置了一个闭锁元件42,用来在封盖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防止松开固定装置34。为此,闭锁元件42可以包括一个安置在弓形夹35上的凸块43,该凸块43与安装在转杯外壳中的销钉44配套。凸块43和销钉44用来在封盖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防止弓形夹35沿着箭头C的方向向上回转。只有当封盖构件2打开时,弓形夹35才能从销钉上翻过,然后方能取下管道接头8。
闭锁元件42同时还被设计成这样的,即当固定装置34打开时,封盖构件2不能重新关闭,从而在管道接头8没有正常固定的或者甚至在管道接头8缺失的情况下阻止起动转杯器1。如果弓形夹35在封盖构件2打开的状态下,沿着箭头方向C上下回转,则当封盖构件2翻转时,凸块43碰到销钉44的端面,并阻止完全关闭封盖构件2。只有当弓形夹35回转后,从而正常固定管道接头8时,凸块43越过销钉44,封盖构件2才能完全关闭。
为了保证只有当事实上已经有一个管道接头装入封盖构件2时才能关闭固定装置34,在固定装置上安装了另外一个闭锁元件45。没有闭锁元件45,弓形夹35也可以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的情况下逆箭头方向C回转,从而避开闭锁元件42的阻挡作用。
下面根据图3到5进一步说明闭锁元件45。为了更简明扼要起见,图3中没有示出弓形夹35。闭锁元件45主要由一个设置在封盖构件2上的止挡46,和一个设置在弓形夹35上的弹簧夹头47构成。片簧状的弹簧夹头47可以在作为塑料压铸件制造的弓形夹35上直接成型。但是,作为替代方案,它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安装在弓形夹35上。
如上文所述,为了从封盖构件2上取下管道接头8,弓形夹35可以沿着箭头C方向上下回转。这种情况下,闭锁元件45的弹簧夹头47滑过止挡46,同时由于弹性变形在箭头方向D上避开止挡46。在越过止挡46之后,弹簧夹头47返回到其变形前的初始位置。在弓形夹35回转时,弓形夹35的一个支承面48同时滑过设置在径向向外伸出的突肩41上的支承面49。经过支承面48和49传递的压力,用来把管道接头8固定在封盖构件2上。与突肩41上的支承面49相类似,同样还有一个支承面(图中没有示出)设置在突肩40上,该支承面通过一个与它匹配的弓形夹35的支承面承受压力负荷。当弓形夹35沿着箭头方向C完成上下回转后,支承面48脱离支承面49。突肩40和41不再被弓形夹35遮盖,因此可以取出管道接头8。
在把一个新的管道接头8装入封盖构件2之后,弓形夹35通过逆箭头方向C回转而重新闭合。闭锁元件45的弹簧夹头47此时通过一个设置在突肩41上的操作面50沿着箭头方向D偏转,并滑过止挡46。同时,支承面48重新滑过支承面49,从而使管道接头8固定在其突肩40和41上。弹簧夹头47在止挡46后面卡住,并把弓形夹35固定在其闭合位置上。
如果有人在卸下管道接头8之后,试图在没有新装入管道接头8的情况下关闭固定装置34,则闭锁元件45对此起反制作用。从图4中可以看出,如果缺失管道接头8,也就没有突肩41,也不会有设置在突肩41上的操作面5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试图逆箭头方向C从其打开位置反转弓形夹,则弹簧夹头47由于没有操作面50而不会沿着箭头方向D偏转,其端面51将会碰到止挡46。弓形夹35逆箭头方向C继续回转受阻。弓形夹35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8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闭合。如上文所述,闭锁元件42在弓形夹35的这一位置上阻止关闭封盖构件2,因为凸块43止动在销钉44的端面上。如果没有装入管道接头8,转杯器1也不会由于不经意地关闭封盖构件2而起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封盖构件2上预设一个凹槽52,让突肩41嵌入其中,以便在绕落纱通道17的中轴转动的方向上可以再现管道接头8的位置,并保证在纤维喂入通道9上配合精确地通过。

Claims (18)

1.带一个转杯器(1)和一个封盖构件(2)的开端纺纱机,其中,转杯器(1)布置在转杯外壳(3)内是可旋转的,封盖构件(2)将转杯外壳(3)封闭起来,并包括一个可更换的管道接头(8),其特征在于,至少预设一个闭锁元件(42、45),用来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8)时,阻止开端纺纱机的起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至少预设一个闭锁元件(42),用来在转杯器(1)运转时,防止松开管道接头(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至少预设一个闭锁元件(42;45),用来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8)的情况下,防止关闭封盖构件(2)。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之一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封盖构件(2)上安装了一个可更换管道接头(8)的固定装置(34)。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装置(34)上至少安装了一个闭锁元件(42),因此在封盖构件(2)关闭的情况下,固定装置(34)不能松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装置(34)上至少安装了一个闭锁元件(45),因此在没有装入管道接头(8)的情况下,固定装置(34)不能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管道接头(8)有一个操作面(50),用来断开固定装置(34)上的闭锁元件(45)。
8.根据权利要求4到7之一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管道接头(8)的固定装置(34)被设计成弓形夹(35)。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之一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管道接头(8)背向转杯器(1)的一侧(30),直接与外界大气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一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槽板适配器(8)包括一条落纱通道(17),并预设了一个止挡(33),用来在落纱通道(17)的中轴的方向上相对于转杯器(1)定位管道接头(8)。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管道接头(8)朝向转杯器(1)的一侧布置了止挡(33),和管道接头(8)可以从背向转杯外壳(3)外侧装入封盖构件(2)。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之一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管道接头(8)在其转向转杯器(1)的一侧,包括一个可更换的落纱喷嘴(16)。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之一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管道接头(8)在其背向转杯器(1)的一侧,包括一个可更换的捻转保持元件(18)。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开端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落纱喷嘴(16)直接通过容易松开的固定件(22)与捻转保持元件(18)相连接。
15.开端纺纱机装入封盖构件(2)的管道接头(8),其特征在于,管道接头(8)有一个供落纱喷嘴(16)使用的套管(216),管道接头(8)在向供落纱喷嘴(16)使用的套管(216)看去的方向上,有一个基本呈圆形的外部轮廓(31),该外部轮廓(31)上有两个基本上径向对置的突肩(40、41)向外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突肩(41)有一个操作面(50),用来断开管道接头(8)的布置在封盖构件(2)上的固定装置(34)上的一个闭锁元件(45)。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止挡(33)设置在管道接头(8)朝向落纱喷嘴(16)的套管(216)的一侧,因此可以从外部把管道接头(8)装入封盖构件(2)。
18.根据权利要求15到17之一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管道接头(8)在于与落纱喷嘴(16)的套管(216)相对的一侧,有一个供捻转保持元件(18)使用的套管(218)。
CN2007100848970A 2006-02-20 2007-02-26 带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 Active CN101046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08109 2006-02-20
DE102006008109.9 2006-02-20
DE102006060500A DE102006060500A1 (de) 2006-02-20 2006-12-19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mit einem Kanalplattenadapter
DE102006060500.4 2006-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014A true CN101046014A (zh) 2007-10-03
CN101046014B CN101046014B (zh) 2011-04-20

Family

ID=38110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48970A Active CN101046014B (zh) 2006-02-20 2007-02-26 带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820888B1 (zh)
CN (1) CN101046014B (zh)
DE (2) DE10200606050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2480A (zh) * 2009-03-19 2011-12-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自由端转子纺纱装置
CN101871144B (zh) * 2009-04-27 2011-12-28 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落纱机齿轮拨杆式顶冲卸管装置
CN105220279A (zh) * 2010-12-13 2016-01-0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6544763A (zh) * 2015-09-21 2017-03-29 里特机械公司 一种通道板适配器及带通道板适配器的自由端纺纱装置
CN107338522A (zh) * 2016-08-26 2017-11-10 桐乡守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纱线引导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40003B4 (de) * 2005-12-06 2018-01-25 Rieter Ingolstadt Gmbh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mit austauschbarem Drallstauelement
DE102007000621A1 (de) 2007-11-05 2009-05-07 Rieter Ingolstadt Gmbh Faserleitkanalbauteil für eine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DE102007055103A1 (de) * 2007-11-16 2009-05-20 Mischok, Jürg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t Naturfasern verstärkten Kunststoffs
DE102011120106A1 (de) 2011-12-02 2013-06-06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Deckelelement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zum Verschließen eines besaugten, nach vorne hin offenen Rotorgehäu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30582B2 (de) 1971-06-21 1976-01-02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7341 Reichenbach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DE19717735B4 (de) * 1997-04-26 2005-10-13 Saurer Gmbh & Co. Kg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DE19729192A1 (de) * 1997-07-09 1999-01-14 Schlafhorst & Co W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mit auswechselbarem Kanalplattenadapter
DE19836073A1 (de) * 1998-08-10 2000-02-17 Schlafhorst & Co W Faserkanalplatte für eine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DE102004029020A1 (de) * 2004-06-16 2005-12-29 Saur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Offenend-Rotorspinnvorrichtu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2480A (zh) * 2009-03-19 2011-12-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自由端转子纺纱装置
CN102292480B (zh) * 2009-03-19 2014-04-09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端转子纺纱装置
CN101871144B (zh) * 2009-04-27 2011-12-28 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落纱机齿轮拨杆式顶冲卸管装置
CN105220279A (zh) * 2010-12-13 2016-01-0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6544763A (zh) * 2015-09-21 2017-03-29 里特机械公司 一种通道板适配器及带通道板适配器的自由端纺纱装置
CN107338522A (zh) * 2016-08-26 2017-11-10 桐乡守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纱线引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20888B1 (de) 2010-03-17
EP1820888A3 (de) 2008-05-28
DE502007003115D1 (de) 2010-04-29
EP1820888A2 (de) 2007-08-22
CN101046014B (zh) 2011-04-20
DE102006060500A1 (de) 2007-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6014B (zh) 带管道接头的开端纺纱机
AU2013351700B2 (en) Wind-driven generator and impeller locking device for wind-driven generator
CN108506488A (zh) 具有压力连接元件的压力容器封头
CH688515A5 (de) Vakuumzentrifuge und Dichtung hierfuer.
CN102484407A (zh) 防爆电机
CN101063238A (zh) 开端纺纱机
EP2363367A2 (en) Textile machine and pipe joint
CN107201575A (zh) 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
US7257938B2 (en) Opening roller assembly for a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
CN105339670B (zh) 泵装置
CN211082867U (zh) 一种气动翻板阀
CN1445395A (zh) 纺纱装置
CN205109830U (zh) 一种百叶风阀联锁装置
US6786972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drive device of a rod coating station
US5666799A (en) Cooling device in an open-end spinning apparatus
CN107775977B (zh) 基于伺服控制的自动涨缩鼓
KR100291057B1 (ko) 배기터빈과급기
CN1847483A (zh) 用于自由端气流纺纱装置的导纱喷嘴的垫圈
CN211082956U (zh) 一种气动三通翻板阀
CN215828952U (zh) 转杯纺纱设备用混纺纺杯组件
CN103541261A (zh) 一种用于长纤维的压力筛选装置
CN112576627B (zh) 一种用于玉米烘干机的夹紧装置
CN214467048U (zh) 一种快装式导风罩
CN214879199U (zh) 一种纺织用导纱装置
CN106523708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接触式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