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0460B - 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0460B
CN101040460B CN2006800010011A CN200680001001A CN101040460B CN 101040460 B CN101040460 B CN 101040460B CN 2006800010011 A CN2006800010011 A CN 2006800010011A CN 200680001001 A CN200680001001 A CN 200680001001A CN 101040460 B CN101040460 B CN 101040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ignal
cut
diver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10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0460A (zh
Inventor
饭塚洋介
小川真资
酒井政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40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0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0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04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 H04B7/0877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switching off a diversity branch, e.g. to sa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由此在接收分集被切断时还能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判定部,在判定为满足切断接收分集用的预定切断要件的情况下,数字基带电路(20)的增益控制部针对成为增益对象的RF接收电路(10B)所包含的AGC(14B)的增益,每隔一定时间减小一定值。在从AGC(14B)输出的信号电平变为0之后,切断接收分集。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多个接收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diversity)切断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急速普及着互联网,且正在推进信息的多元化和大容量。随之,在移动通信领域中,也逐渐盛行针对实现高速无线通信用的第二代无限访问方式的研究和开发。作为该第二代无限访问方式,有例如采用了根据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环境来决定吞吐量(throughput)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的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参照图2)。若采用该HSDPA系统,则可使吞吐量得到飞跃提高。但是,与现有的W-CDMA技术相比,为使吞吐量飞跃提高就必须具有更良好的接收灵敏度的移动通信终端。
作为实现良好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灵敏度的技术,有将多个接收装置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对从多个天线输入的信号进行合成/选择的分集技术。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有关分集接收的技术。
这里,关于在现有的接收分集非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内进行处理的信号的流程,参照如图5所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结构图来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天线81接收的接收信号通过LNA(Low Noise Amp:低噪声放大器)82在保持RF(Radio Frequency:无线射频)频带的状态下被放大。接着,被放大的信号通过下变频器(Down Converter)83被进行下变频,该被下变频后的信号通过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器)84得到线性放大。接着,被线性放大后的信号通过正交检波器(Quadrature Detector)85被进行正交检波,该被正交检波后的信号通过A/D转换器(A/D Converter)86被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之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基带电路(Digital base band circuitry)90来得到解调。
对此,在如图4所示的现有的接收分集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作为多个接收装置,具备RF接收电路80A、80B。这些RF接收电路80A、80B具有与上述图5所示的RF接收电路80相同的功能。图4所示的数字基带电路90针对各天线将从各RP接收电路80A、80B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合成、解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791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现有的接收分集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与现有的接收分集非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相比较,消耗电力增大。因此,在现有的接收分集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为了降低消耗电力,在处于等待接收状态时,考虑到只启动一个接收装置而切断其他接收装置的电源,即切断接收分集。作为切断接收分集的方法,考虑到例如不利用数字基带电路合成信号,不用RF接收电路的LNA进行放大等。
但是,若突然切断接收分集,则接收SIR(Signal-to-Interferencepower ratio:信号干扰比,表示接收质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测定值)急剧劣化,因此有可能切断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包含控制信号的通信)。参照图1具体说明上述情况。首先,如图1(a)所示,在移动通信终端MS和基站BS之间,进行声音/分组通信,从而交换数据和控制信号。该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终端MS的SIR是3dB。接着,如图1(b)所示,在声音/分组通信的结束同时,若突然切断移动通信终端MS的接收分集,则移动通信终端MS的SIR从3dB急剧劣化到-2dB。若SIR如此急剧地劣化,如图1(c)所示,在移动通信终端MS中,不能接收到从基站BS发送的控制信号。
此外,在现有的W-CDMA系统(HSDPA非适用的情况)中,通过从基站控制发送电力,就可将移动通信终端的SIR和用户吞吐量维持
在一定水平上。因此,即使在移动通信终端上搭载接收分集,也不能期望用户吞吐量得以提高。所以,为了降低消耗电力,考虑到在HSDPA非适用单元中切断接收分集。但是,在该情况下移动通信终端若从HSDPA适用单元向不适用单元移动(转换),则接收分集遭到突然切断。若接收分集被突然切断,则合成增益减小,SIR急剧劣化。若SIR急剧劣化,则不能对由基站进行的发送电力控制进行追踪,所以呼叫被切断。参照图3具体说明上述情况。首先,如图3(a)所示,当移动通信终端MS被圈在HSDPA适用单元C1时,接收分集进行动作,移动通信终端MS的SIR是3dB。在该状态下,从移动通信终端MS向HSDPA适用单元C1的基站BS1和HSDPA非适用单元C2的基站BS2双方通知移动通信终端MS的SIR是3dB。接着,如图3(b)所示,若移动通信终端MS从HSDPA适用单元C1移动至HSDPA非适用单元C2,则接收分集被切断。由此移动通信终端MS的SIR从3dB急剧劣化到-2Db。于是,从移动通信终端MS向HSDPA非适用单元C2的基站BS2通知SIR为-2Db。在以检测到移动通信终端MS的SIR从3dB急剧劣化到-2dB情况的基站BS2中,切断移动通信终端MS的呼叫。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接收分集被切断时还能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是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终端具有: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单元;和通过降低由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伪噪声产生单元,所述伪噪声产生单元,在通过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在将伪噪声的信号电平每隔一定时间增大一定值的同时,将所述伪噪声的信号电平附加给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是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的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终端具有: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单元;和通过降低由所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加权矩阵单元,所述加权矩阵单元,在通过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对于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乘以加权矩阵,以使该输出信号的接收质量每隔一定时间降低一定值。
此外,本发明的接收分集切断方法是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接收分集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执行的下述步骤: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步骤;和通过降低由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伪噪声产生步骤,在所述伪噪声产生步骤中,在通过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在将伪噪声的信号电平每隔一定时间增大一定值的同时,将所述伪噪声的信号电平附加给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该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执行的下述步骤: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步骤;和通过降低由所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加权矩阵步骤,在所述加权矩阵步骤中,在通过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对于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乘以加权矩阵,以使该输出信号的接收质量每隔一定时间降低一定值。
根据如这些发明,在接收分集被切断时还能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在接收分集被切断时还能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突然切断接收分集时的状况的图。
图2是HSDPA的概念图。
图3是用于说明从HSDPA适用单元向非适用单元的转换的图。
图4是例示现有接收分集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5是例示现有接收分集非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6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部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7是例示图6所示的数字基带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8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9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0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集切断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集切断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集切断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RF接收电路;11:天线;12:LNA;13:下变频器;14:AGC;15:正交检波器;16:A/D转换器;20:数字基带电路;21:逆扩展器(De-spreader);22:路径搜索器(Path Search);23:信道估计器(ChannelEstimation);24:Rake合成器(Rake combining);25:解调器(De-modulator);26:解码器(de-coder);27:瞬时SIR测定器(instantaneousSIR measurement);28:判定部;29:增益控制部;2A:伪噪声产生器(Dummy noise generator);2B:加权矩阵器(Weight matrix)。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在各图中,对相同要素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搭载有例如基于HSDPA的高速无线通信功能,通过利用高速的纠错码、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调幅)、64QAM等多值调制,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实现高速无线通信。而且,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相当于例如便携电话机、简易式便携电话机(PHS)、具有通信功能的便携式信息终端(PDA)等。
图6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部的电路结构的图。如图6所示,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部具有:具有分集功能的两个RF接收电路10A、10B;和根据从各RF接收电路10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和信号合成处理的数字基带电路20。RF接收电路10A作为始终接收从基站发送的RF信号的主接收装置发挥作用,RF接收电路10B作为只在分集启动时接收RF信号的辅助接收装置发挥作用。
而且,RF接收电路10不一定必须为2个,还可以是3个以上。即,只要可对从多个RF接收电路10输出的信号进行合成或选择来实现分集功能即可。
RF接收电路10具有:天线11、LNA 12、下变频器13、AGC 14、正交检波器15和A/D转换器16。
LNA 12在RF频带的状态下对利用天线11接收的RF信号进行放大。下变频器13将利用LNA 12放大的信号转换为中间频率(基础频带)。AGC 14对利用下变频器13转换的信号进行线性放大。正交检波器15根据由AGC 14放大的信号进行正交检波。A/D转换器16将利用正交检波器15进行正交检波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接着,如图7所示,对数字基带电路20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数字基带电路20具有:逆扩展器21A、21B,路径搜索器22A、22B,信道估计器23A、23B,Rake合成器24A、24B,解调器25,解码器26,瞬时SIR测定器27,判定部28(判定单元)和增益控制部29(控制单元)。逆扩展器21对从RF接收电路10输出的信号进行逆扩散。路径搜索器22从逆扩散后的信号中检测出滞延波。信道估计器23计算用于推定传送路径的信道推定值。Rake合成器24将信道推定值与检测出的滞延波相乘,合成各信号。解调器25对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器26进行信号的编码。瞬时SIR测定器27用于测定SIR。
判定部28判定是否满足用于切断接收分集的预定切断要件。作为预定切断要件,相当于移动通信终端转移至不能享受接收分集效果的状态。若具体说明,则相当于如下状态:例如移动通信终端从HSDPA适用单元移动至HSDPA非适用单元,移动通信终端完成通信并转移至等待接收状态,或者通过接通电源而转移至等待接收状态等。
增益控制部29用于控制RF接收电路10B所含有的AGC 14B的增益。若具体说明,则增益控制部29在通过判定部28判定移动通信终端满足上述切断要件时,将AGC 14B的增益每隔一定时间减小一定值,进一步具体地说,例如增益控制部29控制成使增益每10mesc减小0.3dB。由此,可逐渐降低利用RF接收电路10B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电力。
接着,参照图10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集切断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移动通信终端的判定部28判定是否满足切断接收分集用的预定切断要件(步骤S11)。当该判定为“否”时(步骤S11:否),判定部28转移至步骤S11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通过步骤S11的判定而判定为满足预定的切断要件时(步骤S11:是),增益控制部29使作为切断对象的RF接收电路10B所含有的AGC 14B的增益每隔一定时间减小一定值(步骤S12)。
在从AGC 1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后,切断接收分集(步骤S13)。
而且,在步骤S13中切断接收分集的定时不限于从AGC 1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之后。也可以在从AGC 1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之前。这是因为:当切断接收分集时,若能够使从AGC 1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降低某种程度,则能够降低SIR的劣化程度。并且,从AGC 1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后再切断接收分集的方式,可使防止SIR劣化的效果得以提高。此外,还可以在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切断接收分集。
如上所述,在切断接收分集之前,通过降低AGC 14B的增益,在切断接收分集时,能够防止SIR急剧劣化的情况。因此,当接收分集被切断时,能够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此外,在不能得到接收分集的效果的状况下,能够切断接收分集,所以可降低消耗电力。另外,完全切断AGC 14B之后,通过切断LNA12和A/D转换器16等,就可进一步降低消耗电力。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不同点在于,数字基带电路20的电路构成的一部分不同。关于该不同点,参照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还具有伪噪声产生器2A和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所具有的增益控制部29,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不同。除此之外的构成要素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构成要素相同,所以对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并且在下面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伪噪声产生器2A对从成为切断对象的RF接收电路10B输出的信号附加伪噪声。若具体说明的话,伪噪声产生器2A在将伪噪声的噪声电平每隔一定时间增大一定值的同时附加给Rake合成器24B。由此,能够使利用RF接收电路10B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逐渐下降。而且,伪噪声可通过例如伪噪声产生器2A产生随机的数字信号而生成。
下面,参照图11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集切断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移动通信终端的判定部28判定是否满足切断接收分集用的预定的切断要件(步骤S21)。当该判定为“否”时(步骤S21:否),判定部28转移至步骤S21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通过步骤S21的判定而判定为满足预定的切断要件时(步骤S21:是),伪噪声产生器2A在将伪噪声的噪声电平每隔一定时间增大一定值的同时输出给Rake合成器24B(步骤S22),该Rake合成器24B对从作为切断对象的RF接收电路10B的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
在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后,切断接收分集(步骤S23)。
而且,在步骤S23中切断接收分集的定时不限于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之后。也可以在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之前。这是因为:当切断接收分集时,若能够使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降低某种程度,则能够降低SIR的劣化程度。其中,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后再切断接收分集的方式,可使防止SIR劣化的效果得以提高。此外,还可以在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起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00msec)之后切断接收分集。
如上所述,在切断接收分集之前,通过降低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就可减小合成增益,所以在切断接收分集时,能够防止SIR急剧劣化的情况。因此,当接收分集被切断时,能够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此外,在不能得到接收分集的效果的状况下,能够切断接收分集,所以可降低消耗电力。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中,通过产生随机的数字信号,使利用RF接收电路10B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逐渐降低。因此,如RF接收电路10那样,可不改变从后方设置到终端上的电路,而改变终端内预先具备的数字基带电路20。能够易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不同点在于,数字基带电路20的电路构成的一部分不同。关于该不同点,参照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还具有加权矩阵器2B和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所具有的增益控制部29,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基带电路20不同。除此之外的构成要素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构成要素相同,所以对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并且在下面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加权矩阵器2B对从成为切断对象的RF接收电路10B输出的信号乘以加权矩阵。若具体说明的话,加权矩阵器2B对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特别是优选除去噪声成分的期望接收信号)乘以加权矩阵,以使该信号的接收质量每隔一定时间降低一定值。作为加权矩阵,例如可采用每隔100msec使接收质量降低0.3dB的矩阵,以便1sec之后接收电平接近0而使合成增益消失。由此可使利用RF接收电路10B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逐渐下降。
接下来,参照图12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集切断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移动通信终端的判定部28判定是否满足切断接收分集用的预定切断要件(步骤S31)。当该判定为“否”时(步骤S31:否),判定部28转移至步骤S31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通过步骤S31的判定而判定为满足预定的切断要件时(步骤S31:是),加权矩阵器2B对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乘以加权矩阵,以使该信号的接收质量每隔一定时间降低一定值(步骤S32),该Rake合成器24B对从成为切断对象的RF接收电路10B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
在被乘以加权矩阵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后,切断接收分集(步骤S33)。
而且,在步骤S33中切断接收分集的定时不限于在被乘以加权矩阵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后。也可以在被乘以加权矩阵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之前。这是因为:当切断接收分集时,若能够使被乘以加权矩阵的信号的电平降低某种程度,则是能够降低SIR的劣化程度。其中,在被乘以加权矩阵的信号的电平变为0后再切断接收分集的方式,使防止SIR劣化的效果得以提高。此外,还可以在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起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sec)之后切断接收分集。
如上所述,在切断接收分集之前,通过降低从Rake合成器24B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就可减小合成增益,所以在切断接收分集时,能够防止SIR急剧劣化的情况。因此,当接收分集被切断时,能够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此外,在不能得到接收分集的效果的状况下,能够切断接收分集,所以可降低消耗电力。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中,通过乘以加权矩阵,使利用RF接收电路10B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逐渐降低。因此,如RF接收电路10那样,可以不改变从后方设置在终端上的电路,而改变终端内预先具备的数字基带电路20。能够易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
最后,本发明的接收分集切断方法是切断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终端的接收分集的方法,其特征之一是:当切断接收分集时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的增益逐渐降低,当切断接收分集时在基带电路中逐渐追加伪噪声而使得增益逐渐降低,当切断接收分集时在基带电路中针对每个天线乘以加权系数使得增益逐渐降低。
这里,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中,通信结束或者产生向HSDPA非对应单元的转换时(移动通信终端以来自基站的控制信号就能判定转移目的地是HSDPA对应单元还是非对应单元),进行用于利用数字基带电路使AGC的增益逐渐降低(例如每隔10msec降低0.3dB)的控制(使得断电的控制、即降低接收电力的控制)。通过该方法不会招致SIR的急剧劣化,而可切断接收分集,能够在继续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的同时降低消耗电力。另外,在完全切断AGC的电源时,一并切断LNA、A/D转换器等的电源,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消耗电力。
此外,如图7所示,接收分集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构成为,利用数字基带电路进行信号合成而得到增益。图8表示具有伪噪声附加功能的接收分集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电路。所谓伪噪声是指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电路有意作成的随机数字信号。逐渐向Rake合成器附加这样的伪噪声(逐渐增加噪声电平),从而在切断接收分集时可使来自单侧天线的增益下降(即减小合成增益)。于是,经过一定时间(例如100msec)之后,切断接收分集,从而不会招致SIR的急剧劣化,能够切断接收分集。该结构通过产生上述的随机数字信号来得以实现。因此,由于不需要对作为RF接收电路的其他电路进行操作,而只改变终端内的数字基带电路即可,所以具有可容易安装的优点。
此外,图9表示附加了对分集天线的Rake合成后的信号进行加权运算的功能的数字电路的电路图。针对Rake合成后的信号(特别是,仅为期望接收信号,而除去噪声成分),逐渐乘以加权矩阵,从而可降低来自分集天线的接收电力。此时的加权矩阵每隔100msec对SIR的期望波信号减小0.3dB。于是,经过一定时间(例如1sec)后,期望波信号接近于0,合成增益得以消失。由此,对现有的数字基带电路附加了进行加权运算的功能,从而不会招致SIR的急剧劣化,可进行接收分集的切断。该结构也由于只改变数字基带电路而具有可容易安装的优点。

Claims (4)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为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的特征在于,
该移动通信终端具有:
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单元;和
通过降低由所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伪噪声产生单元,
所述伪噪声产生单元
在通过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在将伪噪声的信号电平每隔一定时间增大一定值的同时,将所述伪噪声的信号电平附加给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
2.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为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的特征在于,
该移动通信终端具有:
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单元;和
通过降低由所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加权矩阵单元,
所述加权矩阵单元
在通过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对于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乘以加权矩阵,以使该输出信号的接收质量每隔一定时间降低一定值。
3.一种接收分集切断方法,该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该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执行的下述步骤:
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步骤;和
通过降低由所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伪噪声产生步骤,
在所述伪噪声产生步骤中,
在通过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在将伪噪声的信号电平每隔一定时间增大一定值的同时,将所述伪噪声的信号电平附加给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
4.一种接收分集切断方法,该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分集功能搭载型的移动通信终端,该接收分集切断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执行的下述步骤:
判定是否满足接收分集的切断要件的判定步骤;和
通过降低由所述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质量而减小合成增益的加权矩阵步骤,
在所述加权矩阵步骤中,
在通过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满足所述切断要件的情况下,对于从成为切断对象的所述一个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乘以加权矩阵,以使该输出信号的接收质量每隔一定时间降低一定值。
CN2006800010011A 2005-01-18 2006-01-17 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0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0859/2005 2005-01-18
JP2005010859 2005-01-18
PCT/JP2006/300536 WO2006077832A1 (ja) 2005-01-18 2006-01-17 移動通信端末および受信ダイバーシチ切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0460A CN101040460A (zh) 2007-09-19
CN101040460B true CN101040460B (zh) 2012-05-09

Family

ID=3669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100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0460B (zh) 2005-01-18 2006-01-17 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853231B2 (zh)
EP (1) EP1841091B1 (zh)
JP (1) JP4299344B2 (zh)
KR (1) KR100853372B1 (zh)
CN (1) CN101040460B (zh)
DE (1) DE602006017656D1 (zh)
TW (1) TW200637208A (zh)
WO (1) WO20060778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0347A1 (en) * 2011-02-18 2012-08-22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ceive diversity for battery lifetime improve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822185B1 (en) * 2013-07-01 2021-06-16 Nxp B.V. A distributed radio system
US10826570B2 (en) * 2018-05-31 2020-11-03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1831A (zh) * 1999-06-30 2001-04-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只有一个码分多址接收部分的分集码分多址接收设备
CN1373951A (zh) * 1999-07-07 2002-10-0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天线分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2532A (en) * 1980-03-03 1981-09-2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Receiving antenna system
JPS56168440A (en) * 1980-05-30 1981-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Diversity receiver for car
JP2540476B2 (ja) * 1992-06-25 1996-10-02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同相合成型sd受信装置
JP3433503B2 (ja) 1994-03-31 2003-08-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3022194B2 (ja) 1994-09-02 2000-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JP2002271239A (ja) 2001-03-12 2002-09-20 Kenwood Corp ダイバーシティアンテナの切替え方法および切替え装置
US7146134B2 (en) * 2002-02-09 2006-12-05 Dsp Group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diversity based upon receiver-side assessment of link quality
US20030190903A1 (en) * 2002-07-22 2003-10-09 Envara Ltd. Zero-loss front en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929921B2 (en) * 2003-06-10 2011-04-19 Motorola Mobility, Inc. Diversity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CA2558474C (en) * 2004-03-0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e diversity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1831A (zh) * 1999-06-30 2001-04-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只有一个码分多址接收部分的分集码分多址接收设备
CN1373951A (zh) * 1999-07-07 2002-10-0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天线分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35963A (ko) 2006-12-29
JPWO2006077832A1 (ja) 2008-06-19
TWI294722B (zh) 2008-03-11
CN101040460A (zh) 2007-09-19
JP4299344B2 (ja) 2009-07-22
TW200637208A (en) 2006-10-16
EP1841091B1 (en) 2010-10-20
DE602006017656D1 (de) 2010-12-02
US7853231B2 (en) 2010-12-14
KR100853372B1 (ko) 2008-08-22
WO2006077832A1 (ja) 2006-07-27
EP1841091A4 (en) 2009-07-22
US20080096510A1 (en) 2008-04-24
EP1841091A1 (en) 200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0739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ъединения принятых сигналов с указателями фаз и радиотелефон
KR100631668B1 (ko) 고속 데이터 전송 방식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이동국수신 다이버시티 장치 및 방법
US776493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data transmitter and data receiver used in th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070135173A1 (en) Radio Devic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directivity control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directivity control program
CN104092487A (zh) 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进行独立天线切换的组合智能接收分集(ird)与移动发射分集(mtd)
JP2003046418A (ja)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JPH11187463A (ja) 移動体無線受信機
US20050213687A1 (en) Receiving apparatus
EP1044516B1 (en) Tstd transmitter for limit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antenna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for base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40460B (zh) 移动通信终端和接收分集切断方法
JP5394882B2 (ja) 受信機及び受信方法
JPH10313472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AU745469B2 (en)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DMA system
JP3575952B2 (ja) 直流オフセット除去機能を備えた受信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KR100934352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에 탑재되는 복수의 수신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JP2000353998A (ja)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機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ティ送信機
JPH08149059A (ja) ダイバーシチ制御回路
JPH11163782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
JPH1168631A (ja) 無線受信機
JP2004343269A (ja)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機及びダイバーシチ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089068A (ja) 受信装置
JP2003092543A (ja)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