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6804A -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6804A
CN101036804A CN 200710039180 CN200710039180A CN101036804A CN 101036804 A CN101036804 A CN 101036804A CN 200710039180 CN200710039180 CN 200710039180 CN 200710039180 A CN200710039180 A CN 200710039180A CN 101036804 A CN101036804 A CN 101036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fluorouracil
intraocular lens
chitosan
polyacryl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391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3692C (zh
Inventor
魏锐利
马晓晔
黄潇
蔡季平
刘园园
李由
程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filed Critic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to CNB2007100391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369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6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6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36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369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目前治疗白内障临床常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人体内后常会引起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也是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选用抗肿瘤药氟尿嘧啶,并根据壳聚糖纳米粒在眼内穿透力弱及结膜上皮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量与该纳米粒粒径大小有关的特点,以壳聚糖—聚丙烯酸作为载体制备氟尿嘧啶纳米粒制剂,混合涂层在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增加了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还可以预防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膜和后发性白内障。

Description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涂层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es,IOL)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是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经研究发现氟尿嘧啶具有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移行的作用(参见孙岩秀,李筱荣,张晓红等,5-氟尿嘧啶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s)增殖及眼内毒性的研究,眼科研究,2000;18(3):224-226),可用于预防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和后发性白内障,还可以抗青光眼术后疤痕形成(参见熊小玲,青光眼术后5-Fu抗瘢痕形成的实验动物研究和兔眼房水的5-Fu药代动力学研究,眼科研究,1993;11(3):157-159)。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眼病。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有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但目前用于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均不能有效阻止或延缓晶状体混浊的发展,因而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晶状体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但PMMA的生物相容性仍存在一些问题,PMMA植入人体内后常会引起炎症反应,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粘附、色素沉着、细胞增殖、表面蛋白膜的形成,及周围组织的反应,如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葡萄膜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常对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修饰以改变人工晶状体表面特性,增加其生物相容性。目前已有表面修饰肝素的人工晶状体应用于临床(参见靳涛,李惠琪,微波等离子体在肝素修饰人工晶体表面中的应用,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108-110)。
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目前认为,术中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及纤维化可引起后囊膜混浊。LECs是晶状体中保持增殖与分化能力的成分。白内障手术客观上是一个创伤,一方面LECs失去皮质对它的压力;另一方面房水中一些因子作用于它引发创伤性修复机制,表现为上皮细胞移行、增殖,并且其增殖时失去单层性向成纤维细胞转化。同时伤口愈合机制诱导纤维化生,胶原产生,使后囊纤维化,出现混浊和皱缩,阻碍光线通过,引起晶体偏位,影响视力提高。后囊膜混浊的药物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理想的药物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能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2)对眼内其他细胞无毒性作用;(3)临床用药方便可行。目前已有报道阿霉素药物缓释系统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汉防己甲素抑制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研究、吉西他滨眼内应用抑制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骆驼蓬总碱及其脂质体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全反式维甲酸缓释系统防治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丝裂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肝素对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抑制作用的实验对比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层的人工晶状体,用以增加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并预防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膜和后发性白内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涂层的人工晶状体,选用抗肿瘤药氟尿嘧啶作为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药物,并根据壳聚糖纳米粒在眼内穿透力弱及结膜上皮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量与该纳米粒粒径大小有关的特点,以壳聚糖—聚丙烯酸作为载体制备氟尿嘧啶纳米粒制剂,混合涂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表面。
本发明的氟尿嘧啶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0nm~150nm。该纳米粒混悬液点眼或晶状体囊内注射后,由于生物黏附性好、易被结膜上皮细胞或晶状体上皮细胞吸附吞噬且穿透力弱,在结膜囊或晶状体囊内粘滞度高,停留时间长,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由于药物随壳聚糖的生物降解缓慢释放,能使眼部有效药物浓度维持较长时间,提高疗效;由于该纳米粒生物黏附性好,通过鼻泪管或房水循环扩散到全身的药量显著减少,可显著降低毒副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壳聚糖溶液、聚丙烯酸溶液和氟尿嘧啶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一定速度搅拌并透析,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酸-氟尿嘧啶纳米粒混悬液,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0nm~150nm;然后将经过表面清洗活化和离子处理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浸渍在壳聚糖-聚丙烯酸-氟尿嘧啶纳米粒混悬液36~72小时。
(一)材料与试剂
PMMA IOL      上海潇莱科贸有限公司
壳聚糖        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脱乙酰度大于92%
聚丙烯酸      北京舒伯伟化工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分子量100kDa,35%(w/v)
氟尿嘧啶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0.25g/10ml
冰醋酸        上海医药公司制剂公司产品    分析纯
无水乙醇      上海医药公司制剂公司产品    分析纯
表面活化剂    上海医药公司制剂公司产品
氟离子        上海医药公司制剂公司产品
(二)组分与配比
壳聚糖        8~800mg
聚丙烯酸      40~4000mg
氟尿嘧啶      100~1000mg
冰醋酸        200~400mg
蒸馏水        750~780ml
氟离子        5×1013~5×1015ions/cm2
(三)操作步骤
I制备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
(i)制备A溶液:将壳聚糖粉末充分溶胀于0.5%~1%(w/v)的醋酸溶液,配成0.02%~2%(w/v)的壳聚糖溶液A;
(ii)制备B溶液:将聚丙烯酸加水稀释成0.02%~2%(w/v)聚丙烯酸溶液B;
(iii)制备C溶液:将氟尿嘧啶加水稀释成2.5~25mg/ml,得氟尿嘧啶溶液C;
(iv)制备纳米粒混悬液:持续搅拌下,按配比将C溶液逐滴加入B溶液中,控制滴速1~4ml/min,控制pH值3-7,再按配比滴加A溶液,反应30分钟~2小时;或按配比先将A溶液滴入B溶液,再滴加C溶液,反应条件相同;反应结束后移至透析袋,两端夹闭后置于500ml二次蒸馏水中透析5小时去除游离组分后取出,即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酸-氟尿嘧啶纳米粒混悬液;
II制备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状体:
(i)PMMA人工晶状体由去离子水在净化工作台环境下用超声清洗机反复清洗3次,在分析纯的无水乙醇中浸泡24小时,干燥后再浸入表面活化剂溶液中24小时,在真空干燥器内干燥保存待用;
(ii)经表面清洗活化的人工晶状体用低能离子注入机进行氟离子双面注入,处理的能量为70keV,氟离子的剂量为5×1013~5×1015ions/cm2
(iii)经氟离子处理的人工晶状体和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配合浸渍48小时;
(iv)经上述处理修饰后的人工晶状体用去离子水在超净工作台上反复超声清洗,干燥包装后用环氧乙烷消毒保存。
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经动物实验证明的方法:
1.术后3天,以及1、2、4周行活体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前房及后囊膜情况,评价各组的眼内毒性。
(注:晶状体后囊膜中央视区混浊程度分级标准:0级为无混浊;1级为少量混浊,晶状体后囊膜可见微皱褶或单层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 cells,LECs)薄片;2级为轻度混浊,晶状体后囊膜可见蜂巢样混浊和较厚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片或纤维膜;3级为中度混浊,可见典型的Elschnig珍珠样小体或致密的纤维膜;4级为重度混浊,可见致密的Elschnig珍珠样小体。)
2.术后4周,摘除兔眼,取角巩缘组织放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48h以上,梯度乙醇溶液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各部分眼组织情况,评价各组的眼内毒性。
常规HE染色方法
(1)二甲苯I、二甲苯II脱蜡10分钟,
(2)无水乙醇洗二甲苯1分钟,两次,
(3)95%乙醇、90%乙醇、85%乙醇、75%乙醇各1分钟,
(4)流水洗2分钟,
(5)苏木精染色3分钟,
(6)流水洗2分钟,
(7)1%盐酸乙醇分化20秒,
(8)流水洗2分钟,
(9)伊红染色1分钟,
(10)85%乙醇、9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各1分钟,
(11)二甲苯I、二甲苯II、二甲苯III各2分钟,
(12)常规树脂封片。
3.术后4周,摘除兔眼,分离晶状体后囊膜,取晶状体后囊膜中央部位组织,立即放入4℃的2.5%戊二醛溶液中固定24h以上,1%锇酸染色,618包埋液包埋,超薄切片机切片,铀-铅电子染色,行透射电镜观查后囊膜混浊情况。
具体透射电镜样品制备过程
前固定:2%戊二醛PBS固定液在4℃条件下固定2小时。
漂洗:PBS缓冲液在4℃条件下洗涤两次,每次10分钟。
后固定:1%锇酸PBS固定液在4℃条件下固定2小时。
漂洗:PBS缓冲液在4℃条件下洗涤两次,每次10分钟。
脱水:30%-50%-70%乙醇逐及脱水(70%乙醇含3%醋酸双氧铀),每次10分钟,4℃块染,80%-95%-100%乙醇逐及脱水,每次10分钟。
置换:环氧丙烷置换二次,每次10分钟。
浸透:618包埋液与环氧丙烷(比例1∶1),浸透2小时。618包埋液与环氧丙烷(比例2∶1)过液,纯618包埋液在37%条件下,浸透6小时。
包埋:60℃烘箱内48小时。
切片:LKB V型超薄切片机切片。
染色:铀-铅电子染色。
本发明可以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并且眼内毒性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制备涂层人工晶状体
一、组分与配比
壳聚糖        8mg
聚丙烯酸      40mg
氟尿嘧啶      100mg
冰醋酸        400mg
蒸馏水        752ml
氟离子        5×1013ions/cm2
二、制备方法
(一)制备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
1、制备A溶液:取冰醋酸400mg溶于40ml蒸馏水,加入8mg壳聚糖粉末室温下充分溶胀,配成0.02%的壳聚糖醋酸溶液A;
2、制备B溶液:取40mg聚丙烯酸溶于200ml蒸馏水配成0.02%聚丙烯酸溶液B;
3、制备C溶液:取100mg氟尿嘧啶溶于12ml蒸馏水,得氟尿嘧啶溶液C;
4、制备纳米粒混悬液:持续500rpm搅拌下,向B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C,控制滴速2ml/min,控制pH值3-7,再滴加A溶液,滴速2ml/min,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移至透析袋,两端夹闭后置于500ml二次蒸馏水中透析5小时去除游离组分后取出。
(二)制备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状体:
1、PMMA人工晶状体由去离子水在净化工作台环境下用超声清洗机反复清洗3次。在分析纯的无水乙醇中浸泡24h,干燥后再浸入表面活化剂溶液中24h,在真空干燥器内干燥保存待用。
2、经表面清洗活化的人工晶状体用低能离子注入机进行氟离子双面注入。处理的能量为70keV,氟离子的剂量为5×1013ions/cm2
3、经氟离子处理的人工晶状体和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配合浸渍48h。
4、经上述处理修饰后的人工晶状体用去离子水在超净工作台上反复超声清洗,干燥包装后用环氧乙烷消毒保存。
实施例2:实施例1制备的涂层人工晶状体在兔眼上的应用
将实施例1制备的涂层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
1.实验设计分组,将20只兔子分别标记为A1-5、B1-5、C1-5、D1-5。
2.术前麻醉:3%戊巴比妥钠,按每千克体重1ml从耳缘静脉定量麻醉,球结膜下注射适量利多卡因局麻,眼表滴爱尔卡因眼液表面麻醉。
3.麻醉后将兔侧卧在兔台上,手术眼均为左眼。常规消毒、铺单,上开睑器。11-1点作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11-1点角膜缘后1mm做反眉巩膜瓣,瓣高2.5mm,2点处刺穿角膜,切开隧道切口至3.2mm,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0.2ml,撕囊镊环形撕囊,直径6mm,水分离。
4.Geu der超声乳化仪超声乳化约7秒(55%的能量),吸出皮质,注入透明质酸钠0.2ml。
A1-5:植入非折叠普通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调整位置居中,吸出前房内残余药液及粘弹剂。
B1-5:植入非折叠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调整位置居中,吸出前房内残余药液及粘弹剂。
C1-5:植入非折叠普通人工晶状体,并注入0.2ml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颗粒混悬液,作用5min,吸出混悬液及其他残余药液和粘弹剂。
D1-5:植入非折叠普通人工晶状体,并注入0.2ml的80ug/ml的氟尿嘧啶溶液,作用5min,吸出氟尿嘧啶溶液及其他残余药液和粘弹剂。
5.术后不包扎,常规典必殊眼液滴眼。
6.术后3天,以及1、2、4周行活体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前房与晶状体后囊膜。术后12周取角膜、虹膜及部分巩膜行光镜检查,取后囊膜行电镜检查。
光镜结果:
A组:角膜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异常,各层次分明,内皮细胞有缺失。房角结构疏松。虹膜基质形态正常,无明显炎症。睫状突上皮细胞大部分为透明空泡状,无明显水肿。
B组:角膜、虹膜组织结构清晰。角膜组织层次分明,无明显异常。房角结构因取材撕裂、缺失。虹膜及睫状体、睫状突组织正常,上皮细胞排列完整,基质无水肿及异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C组:角膜层次欠清,有炎症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角膜内皮有单核样细胞附着。房角结构不清,缺失。虹膜血管扩张、充盈。浅层巩膜中有弥散、灶性炎症细胞浸润,与睫状突粘连的玻璃体内见单核样淋巴细胞。睫状突内有炎症细胞浸润,有单核样细胞和淋巴样细胞。
D组:角膜组织层次排列正常,少许炎症细胞浸润。房角内出血,有炎症细胞,部分睫状突上皮细胞空泡化,睫状突血管扩张、充盈,见有少数单核样细胞附着。
电镜结果:
A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复层、扁平状,梭形,胞体大,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细丝数量很多,细胞核结构疏松,存在大量常染色质,提示细胞增殖活跃。
B组:晶状体上皮细胞紧密排列,细胞外形不规则,细胞间距相嵌连接,细胞内充满细丝样结构,线粒体数量少,体积较小,嵴密集,其余细胞器数量较少,细胞核卵圆或不规则形,染色质均匀,有明显核仁,部分细胞坏死溶解。提示细胞增殖不活跃。
C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呈扁平状,细胞内有很多扩张的内质网,有少量线粒体,细胞核扁,提示细胞增殖不活跃。
D组:晶状体上皮细胞数量很少,散在分布在纤维膜中,细胞内线粒体很少,细胞核固缩,提示细胞增殖不活跃。
实施例3:制备涂层人工晶状体
一、组分与配比
壳聚糖          80mg
聚丙烯酸        400mg
氟尿嘧啶        500mg
冰醋酸          200mg
蒸馏水          760ml
氟离子          5×1015ions/cm2
二、制备方法为:
(一)制备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
1、制备A溶液:取冰醋酸200mg溶于40ml蒸馏水,加入80mg壳聚糖粉末室温下充分溶胀,配成0.2%的壳聚糖醋酸溶液A;
2、制备B溶液:取400mg聚丙烯酸溶于200ml蒸馏水配成0.2%聚丙烯酸溶液B;
3、制备C溶液:取500mg氟尿嘧啶溶于20ml蒸馏水,得氟尿嘧啶溶液C;
4、制备纳米粒混悬液:持续600rpm搅拌下,向B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C,控制滴速2ml/min,控制pH值3-7,再滴加A溶液,滴速2ml/min,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移至透析袋,两端夹闭后置于500ml二次蒸馏水中透析5小时去除游离组分后取出。
(二)制备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状体:
1、PMMA人工晶状体由去离子水在净化工作台环境下用超声清洗机反复清洗3次。在分析纯的无水乙醇中浸泡24h,干燥后再浸入表面活化剂溶液中24h,在真空干燥器内干燥保存待用。
2、表面清洗活化的人工晶状体用低能离子注入机进行氟离子双面注入。处理的能量为70keV,氟离子的剂量为5×1015ions/cm2
3、经氟离子处理的人工晶状体和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配合浸渍48h。
4、经上述处理修饰后的人工晶状体用去离子水在超净工作台上反复超声清洗,干燥包装后用环氧乙烷消毒保存。
实施例4:实施例3制备的涂层人工晶状体在兔眼上的应用
将实施例3制备的涂层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
1.实验设计分组,将20只兔子分别标记为A6-10、B6-10、C6-10、D6-10。
2.术前麻醉:3%戊巴比妥钠,按每千克体重1ml从耳缘静脉定量麻醉,球结膜下注射适量利多卡因局麻,眼表滴爱尔卡因眼液表面麻醉。
3.麻醉后将兔侧卧在兔台上,手术眼均为左眼。常规消毒、铺单,上开睑器。11-1点作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11-1点角膜缘后1mm做反眉巩膜瓣,瓣高2.5mm,2点处刺穿角膜,切开隧道切口至3.2mm,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0.2ml,撕囊镊环形撕囊,直径6mm,水分离。
4.Geu der超声乳化仪超声乳化约7秒(55%的能量),吸出皮质,注入透明质酸钠0.2ml。
A6-10:植入非折叠普通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调整位置居中,吸出前房内残余药液及粘弹剂。
B6-10:植入非折叠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调整位置居中,吸出前房内残余药液及粘弹剂。
C6-10:植入非折叠普通人工晶状体,并注入0.2ml稀释50倍的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颗粒混悬液,作用5min,吸出混悬液及其他残余药液和粘弹剂。
D6-10:植入非折叠普通人工晶状体,并注入0.2ml的80ug/ml的氟尿嘧啶溶液,作用5min,吸出氟尿嘧啶溶液及其他残余药液和粘弹剂。
5.术后不包扎,常规典必殊眼液滴眼。
6.术后3天,以及1、2、4周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术后4周取角膜、虹膜及部分巩膜行光镜检查,取后囊膜行电镜检查。
光镜结果:
A组:角膜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异常,各层次分明,内皮细胞有缺失。房角结构因取材人为撕裂。虹膜基质形态正常,无明显炎症,仅见虹膜瞳孔区外含少许单核细胞的玻璃体粘着。睫状突因取人工晶体断裂破碎,上皮细胞排列基本正常,无明显水肿、异常改变。
B组:角膜、虹膜组织结构清晰。角膜组织层次分明,无明显异常。房角结构撕裂、缺失。虹膜及睫状体、睫状突组织正常,上皮细胞排列完整,基质无水肿及异常,胞核、胞浆比例正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C组:角膜层次欠清,有炎症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角膜内皮有单核样细胞附着,后弹力膜后见有增生的纤维组织。房角结构不清,缺失。虹膜血管扩张、充盈。在睫状突周围见有少量单核样细胞附着,睫状突内有炎症细胞浸润,有单核样细胞和淋巴样细胞。
D组:角膜组织层次排列正常,少许炎症细胞浸润。房角内出血,有炎症细胞,见有嗜蓝染色颗粒残留,部分睫状突上皮细胞空泡化,睫状突血管扩张、充盈,见有少数单核样细胞附着。
电镜结果:
A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复层、扁平状,梭形,胞体大,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细丝数量很多,细胞核结构疏松,存在大量常染色质,提示细胞增殖活跃。
B组:部分晶状体上皮细胞脱落、丢失,余结构完整。细胞排列紧密,呈立方形,相互间有相嵌连接,细胞内少量线粒体,细丝结构丰富,核呈不规则形。提示细胞增殖不活跃。。
C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呈扁平状,细胞内有很多扩张的内质网,有少量线粒体,细胞核扁。提示细胞增殖不活跃。
D组:晶状体上皮细胞数量很少,散在分布在纤维膜中,细胞内线粒体很少,细胞核固缩。提示细胞增殖不活跃。

Claims (3)

1、一种涂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涂层是以壳聚糖-聚丙烯酸作为载体的氟尿嘧啶纳米粒制剂,该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00nm~150nm。
2、一种涂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壳聚糖溶液、聚丙烯酸溶液和氟尿嘧啶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一定速度搅拌并透析,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酸-氟尿嘧啶纳米粒混悬液,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0nm~150nm;然后将经过表面清洗活化和离子处理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浸渍在壳聚糖-聚丙烯酸-氟尿嘧啶纳米粒混悬液36~7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I制备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
(i)制备A溶液:将壳聚糖粉末充分溶胀于0.5%~1%(w/v)的醋酸溶液,配成0.02%~2%(w/v)的壳聚糖溶液A;
(ii)制备B溶液:将聚丙烯酸加水稀释成0.02%~2%(w/v)聚丙烯酸溶液B;
(iii)制备C溶液:将氟尿嘧啶加水稀释成2.5~25mg/ml,得氟尿嘧啶溶液C;
(iv)制备纳米粒混悬液:持续搅拌下,按配比将C溶液逐滴加入B溶液中,控制滴速1~4ml/min,控制pH值3-7,再按配比滴加A溶液,反应30分钟~2小时;或按配比先将A溶液滴入B溶液,再滴加C溶液,反应条件相同;反应结束后移至透析袋,两端夹闭后置于500ml二次蒸馏水中透析5小时去除游离组分后取出,即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酸-氟尿嘧啶纳米粒混悬液;
II制备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状体:
(i)PMMA人工晶状体由去离子水在净化工作台环境下用超声清洗机反复清洗3次,在分析纯的无水乙醇中浸泡24小时,干燥后再浸入表面活化剂溶液中24小时,在真空干燥器内干燥保存待用;
(ii)经表面清洗活化的人工晶状体用低能离子注入机进行氟离子双面注入,处理的能量为70keV,氟离子的剂量为5×1013~5×1015ions/cm2
(iii)经氟离子处理的人工晶状体和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配合浸渍48小时;
(iv)经上述处理修饰后的人工晶状体用去离子水在超净工作台上反复超声清洗,干燥包装后用环氧乙烷消毒保存。
CNB2007100391804A 2007-04-06 2007-04-06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69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391804A CN100553692C (zh) 2007-04-06 2007-04-06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391804A CN100553692C (zh) 2007-04-06 2007-04-06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6804A true CN101036804A (zh) 2007-09-19
CN100553692C CN100553692C (zh) 2009-10-28

Family

ID=38888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3918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692C (zh) 2007-04-06 2007-04-06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3692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9706A (zh) * 2013-02-08 2013-05-1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289A (zh) * 2014-10-27 2015-02-18 浙江大学 襻表面载有药物缓释薄层的人工晶状体
CN106215236A (zh) * 2016-07-20 2016-12-14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金纳米棒区域修饰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492287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铁基磁性纳米颗粒区域修饰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402098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药物洗脱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8508A (zh) * 2021-03-15 2021-06-2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0002A (zh) * 2022-05-26 2022-08-09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纤溶酶在预防后发性白内障中的作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9706A (zh) * 2013-02-08 2013-05-1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289A (zh) * 2014-10-27 2015-02-18 浙江大学 襻表面载有药物缓释薄层的人工晶状体
CN106215236A (zh) * 2016-07-20 2016-12-14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金纳米棒区域修饰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15236B (zh) * 2016-07-20 2019-09-1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金纳米棒区域修饰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492287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铁基磁性纳米颗粒区域修饰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492287B (zh) * 2016-10-27 2019-06-14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铁基磁性纳米颗粒区域修饰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402098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药物洗脱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2098B (zh) * 2020-11-19 2022-03-08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药物洗脱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8508A (zh) * 2021-03-15 2021-06-2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0002A (zh) * 2022-05-26 2022-08-09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纤溶酶在预防后发性白内障中的作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3692C (zh) 200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6804A (zh) 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Peyman et al. A technique for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transplantation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secondary to extensive subfoveal scarring
Ravalico et al. Corneal endothelial protection by different viscoelastics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Graue et al.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Na-hyaluronate to corneal endothelium
Werner et al. Dense opac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component of a hydrophilic acrylic intraocular lens: a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9 explanted lenses
van Essen et al. A fish scale–derived collagen matrix as artificial cornea in rats: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CN1671335A (zh) 眼内透镜
Yoshida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orcine atelocollagen vitrigel membrane with a spherical curve and transplantable artificial corneal endothelial grafts
Werner et al.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in rabbit eyes implanted with 1-piece and 3-piece hydrophobic acrylic intraocular lenses
Mietz et al. Suramin inhibits wound healing following filtering procedures for glaucoma
CN205411395U (zh) 具有一个或多个附加部分的人工晶状体
Hayashida et al. Transplantation of tissue-engineered epithelial cell sheets after excimer laser photoablation reduces postoperative corneal haze
CN106362215A (zh) 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Biocompatibility and retinal support of a foldable capsular vitreous body injected with saline or silicone oil implanted in rabbit eyes
Lei et al. A novel capsular tension ring as local sustained-release carrier for preventing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US20120191185A1 (en) Ophthalmic intraocular lens for promoting healing
RU2723135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оговичного трансплантата для послойной кератопластики
de Azevedo Magalhães et al. Titanium powder 3D-printing technology for a novel keratoprosthesis in alkali-burned rabbits
CN105476730B (zh) 一种药物纳米脂质载体‑人工晶状体系统及其应用
CN1698898A (zh) 生物降解型眼植入剂
Hwang et al. Evaluation of st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PHEMA-PMMA keratoprosthesis by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in rabbits
CN115595306A (zh) 一种完整视网膜铺片制作方法
WO2024011448A1 (zh) 一种高粘附的人工角膜内皮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im et al. Long-term outcome in ocular intractable surface disease with Seoul-type keratoprosthesis
CN106215236B (zh) 一种金纳米棒区域修饰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