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3291A -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3291A
CN101033291A CNA2007100680664A CN200710068066A CN101033291A CN 101033291 A CN101033291 A CN 101033291A CN A2007100680664 A CNA2007100680664 A CN A2007100680664A CN 200710068066 A CN200710068066 A CN 200710068066A CN 101033291 A CN101033291 A CN 101033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phenol
tetrabromo
polycarbonate
preparation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680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富友
杨小阳
徐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0680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33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3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32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a.把四溴双酚A和阻聚剂溶在氢氧化钠中,过滤;将三光气溶于卤代烷烃中,过滤;b.把经过滤的三光气溶液加到过滤过的四溴双酚A和阻聚剂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体系pH9-12,搅拌反应0.5-1小时;c.在常温、常压下加入催化剂,再滴加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体系pH8-10,搅拌反应0.5-1小时;d.用酸调节到中性结束反应,分取有机层,并用去离子水洗后,加入脂肪醇,析出白色固体粉末,滤干,真空烘干,得到应用广泛的分子量范围在15万至25万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本发明工艺简单,效率高,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量在10万以下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一般用作为阻燃剂;而分子量在15-25万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具有耐高温和阻燃性以外,还具有极好的透光性、防辐射性、抗冲击性、介电性等方面的独特性能,因此这类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在医学、电子、电器、机械、汽车、纺织、军工、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量在25万以上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由于它的性能不同,目前还没有发现其应用价值。
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研究较多,常志等以三光气(BTC,俗称固体光气,也叫三聚碳酰氯)和四溴双酚A(TBBPA)为原料合成了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但合成的分子量较低(《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22(5):24-26);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采用界面聚合法设立了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研究项目并在2006年投产,但分子量在3500左右;美国专利US4794156、US3912687、US4794156介绍了光气法合成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界面聚合的反应过程,分子量可达20万,但没有提及采用三光气为原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06,22(2):104指出,三光气与四溴双酚A合成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可采用光气与双酚A聚合成双酚A聚碳酸酯的方法,但合成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小于4.2万,只能用作阻燃剂,不能用于工程材料。事实上无卤双酚A聚碳酸酯(PC)是比较容易合成的,但多卤双酚A(如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合成则要困难得多。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下,光气与双酚A聚合成的双酚A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可以很大,而光气与四溴双酚A聚合成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就明显下降。美国专利US4794156和US3912687比较了这两种类型聚碳酸酯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下的分子量大小,特别指出,如果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合成也由双酚A与光气以界面聚合的方法进行,则双酚A和光气可以合成高分子量双酚A聚碳酸酯,而四溴双酚A和光气则得到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900140A介绍了界面聚合法制备高分子量双酚型聚碳酸酯的方法,所制备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分子量均在26万以上,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罗列了几乎所有的双酚型衍生物,包括了双酚A、溴取代双酚A、氯取代双酚A和烷基取代双酚A等等,把不同类型的,如无卤双酚A聚碳酸酯与多卤双酚A(如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合为一谈。
二是本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无法实施,例如所用的氢氧化钠浓度为“1%-50%”,温度为“-3℃-20℃”、“pH9-14”、反应时间为“1-48小时”、“加沉淀剂沉淀”、“一次性加入1%-5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所得产品的分子量随机太大,不能实现把分子量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无法控制工业化制备特定分子量的目标产物;另外,需要在-3℃-5℃的温度环境下加入催化剂等,生产成本较高。
三是在制备过程无提及加入阻聚剂,一次性加入1%-50%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很大,聚合速度太快,聚合分子量会很大并且分子量分散不一。
到目前为止,还末发现以三光气(BTC,俗称固体光气,也叫三聚碳酰氯)和四溴双酚A为原料,一步法在常温、常压、严格控制聚合速度和碱性条件下,制备分子量固定在15万至25万范围内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以三光气(BTC,俗称固体光气,也叫三聚碳酰氯)和四溴双酚A为原料,一步法在常温、常压和严格控制聚合速度和碱性条件下,以卤代烷烃和水为溶剂,利用调节催化剂和阻聚剂的量来控制界面聚合速度,利用酸来终止反应,在C1-C3的醇类作沉淀析出剂,制备分子量固定在15万至25万范围内、并且在二氯乙烷溶液中澄清透明、密度在29-31克/100ml、纯度在99.5%以上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
本发明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a、把四溴双酚A和阻聚剂溶在氢氧化钠中,用水量是四溴双酚A:水(W/W)为1∶3~8,然后过滤;将三光气溶于卤代烷烃中,然后过滤;
b、把经过滤的三光气溶液加到过滤过的四溴双酚A和阻聚剂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滴加浓度在5-20%之间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体系pH9-12,搅拌反应0.5-1.2小时;
c、在常温、常压下加入催化剂,再滴加浓度在5-20%之间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体系pH8-10,搅拌反应0.5-1.2小时;
d、用酸调节到中性结束反应,分取有机层,并用去离子水洗后,加入脂肪醇,析出白色固体,滤干,真空烘干,得到分子量范围在15万至25万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
所述过滤是滤布或滤纸。
所述阻聚剂最好是是苯酚或烷基酚,用量是四溴双酚A的0.01%-0.05%(W/W);所述卤代烷烃最好是二氯甲烷,用量是四溴双酚A(W):二氯甲烷(ml)为1∶2~6;四溴双酚A(mol):三光气(mol)为1∶0.9~1.3。
上述催化剂最好是吡啶类衍生物,用量是四溴双酚A的0.01%-0.05%(W/W)。
上述终止反应所用的酸是无机酸或C1-C4的脂肪酸。
上述脂肪酸最好是甲酸,无机酸最好是盐酸
上述沉淀析出剂是C1-C3的醇类。
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R=H,烷基;R1,R2=烷基
Figure A20071006806600053
R4=H,烷基;
Figure A20071006806600054
R=H,烷基;R5=烷基;
Figure A20071006806600061
R6,R7=H,烷基;
本发明采用毒性小、安全性好、计量、运输、储存及使用方便,副反应少、操作简单的三光气作为原料来代替毒性大且不安全,对运输带来不便和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的气光,并与四溴双酚A和阻聚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一步法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分次加入以严格控制碱性条件,整个制备过程操作安全,工艺简单,效率高,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制备出应用广泛的分子量控制在15万至25万范围内、密度在29-31克/100ml、纯度在99.5%以上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用实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带有电动搅拌器的3000mL四颈烧瓶中,加入四溴双酚A204.8g(0.376mol),水750mL,阻聚剂苯酚0.25g,用5%的氢氧化钠溶解后,再进行滤布过滤,然后在25±3℃滴加事先溶于500mL二氯甲烷并经滤布过滤的三光气111.7g(0.376mol),滴毕,再用15%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pH=10,保温30min。反应混合物用1000mL二氯甲烷稀释,加入4-N,N-二甲氨基吡啶0.2g,滴加18%的NaOH溶液维持反应混合物pH=10,搅拌30min。反应毕,用5%的稀盐酸调节pH=7结束反应,分取有机层,并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后,加入乙醇,析出白色固体粉末,滤干,真空烘干,得到分子量210000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经检测,在二氯乙烷溶液中澄清透明、密度在30.2克/100ml、纯度在99.6%。
实施例2
在带有电动搅拌器的3000mL四颈烧瓶中,加入四溴双酚A204.8g(0.376mol),水750mL,阻聚剂苯酚0.15g,用5%的氢氧化钠溶解后,再进行滤布过滤,然后在25±3℃滴加事先溶于500mL二氯甲烷并经滤布过滤的三光气111.7g(0.376mol),滴毕,再用20%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pH=10,保温30min。反应混合物用1000mL二氯甲烷稀释,加入4-N,N-二甲氨基吡啶0.3g,滴加20%的NaOH溶液维持反应混合物pH=10,搅拌60min。反应毕,用5%的稀盐酸调节pH=7结束反应,分取有机层,并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后,加入乙醇,析出白色固体粉末,滤干,真空烘干,得到分子量243000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经检测,在二氯乙烷溶液中澄清透明、密度在30.8克/100ml、纯度在99.5%。
实施例3
在带有电动搅拌器的3000mL四颈烧瓶中,加入四溴双酚A204.8g(0.376mol),水750mL,阻聚剂苯酚0.35g,用5%的氢氧化钠溶解后,再进行滤布过滤,然后在25±3℃滴加事先溶于500mL二氯甲烷并经滤布过滤的三光气111.7g(0.376mol),滴毕,再用15%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pH=10,保温40min。反应混合物用1000mL二氯甲烷稀释,加入4-N,N-二甲氨基吡啶0.2g,滴加15%的NaOH溶液维持反应混合物pH=10,搅拌40min。反应毕,用5%的甲酸调节pH=7结束反应,分取有机层,并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后,加入甲醇,析出白色固体粉末,滤干,真空烘干,得到分子量182000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经检测,在二氯乙烷溶液中澄清透明、密度在39.4克/100ml、纯度在99.2%。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相同条件下改用三乙胺2mL代替4-N,N-二甲氨基吡啶,得到分子量<10000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相同条件下用对邻硝基苯酚代替苯酚,得到分子量158000的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

Claims (7)

1、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a、把四溴双酚A和阻聚剂溶在氢氧化钠中,用水量是四溴双酚A∶水(W/W)为1∶3~8,然后过滤;将三光气溶于卤代烷烃中,然后过滤;
b、把经过滤的三光气溶液加到过滤过的四溴双酚A和阻聚剂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滴加浓度在5-20%之间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体系pH9-12,搅拌反应0.5-1.2小时;
c、在常温、常压下加入催化剂,再滴加浓度在5-20%之间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体系pH8-10,搅拌反应0.5-1.2小时;
d、用酸调节到中性结束反应,分取有机层,并用去离子水洗后,加入脂肪醇沉淀析出剂,析出白色固体,滤干,真空烘干,得到分子量范围在15万至25万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是滤布或滤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阻聚剂是苯酚或烷基酚,用量是四溴双酚A的0.01%-0.05%(W/W);所述卤代烷烃是二氯甲烷,用量是四溴双酚A(W)∶二氯甲烷(ml)是1∶2~6;四溴双酚A(mol)∶三光气(mol)为1∶0.9~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是吡啶类衍生物,用量是四溴双酚A的0.01%-0.05%(W/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终止反应所用的酸是无机酸或C1-C4的脂肪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脂肪酸是甲酸,无机酸是无铁离子的盐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析出剂是C1-C3的醇类。
CNA2007100680664A 2007-04-18 2007-04-18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033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680664A CN101033291A (zh) 2007-04-18 2007-04-18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680664A CN101033291A (zh) 2007-04-18 2007-04-18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3291A true CN101033291A (zh) 2007-09-12

Family

ID=3873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680664A Pending CN101033291A (zh) 2007-04-18 2007-04-18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3329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7481B (zh) * 2007-12-04 2010-06-09 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 双催化剂合成溴代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775592A (zh) * 2012-03-12 2012-11-14 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光气界面缩聚法连续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3848983A (zh) * 2014-02-17 2014-06-11 南通大学 一种溴代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980477A (zh) * 2014-05-22 2014-08-13 吉林大学 一种利用酸终止聚芳醚类聚合物聚合反应的方法
CN109721718A (zh) * 2018-12-25 2019-05-07 山东旭锐新材有限公司 一种溴代聚碳酸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7481B (zh) * 2007-12-04 2010-06-09 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 双催化剂合成溴代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775592A (zh) * 2012-03-12 2012-11-14 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光气界面缩聚法连续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2775592B (zh) * 2012-03-12 2014-06-18 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光气界面缩聚法连续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3848983A (zh) * 2014-02-17 2014-06-11 南通大学 一种溴代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848983B (zh) * 2014-02-17 2016-07-06 南通大学 一种溴代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980477A (zh) * 2014-05-22 2014-08-13 吉林大学 一种利用酸终止聚芳醚类聚合物聚合反应的方法
CN103980477B (zh) * 2014-05-22 2016-03-23 吉林大学 一种利用酸终止聚芳醚类聚合物聚合反应的方法
CN109721718A (zh) * 2018-12-25 2019-05-07 山东旭锐新材有限公司 一种溴代聚碳酸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3291A (zh) 超分子量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EP3489279B1 (en) Polycarbonate resin,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optical lens
SU876663A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полиарилатов
KR102415803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또는 폴리에스테르카보네이트 수지, 및 그 수지를 사용한 광학 부재
CN103201312B (zh) 聚碳酸酯树脂和包含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2775442B (zh) 低聚物型膦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955214A (zh) 阻燃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1747371A (zh) 一种无卤阻燃耐水解含磷聚醚/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707B (zh) 一种含磷硅共聚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30077351A (ko)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성형품
CN105593199A (zh) 具有芴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解聚方法
KR100713099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Mincheva et al. Development of inherently flame—retardant phosphorylated PLA by combination of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and reactive extrusion
CN1359896A (zh) 生产羧酸二芳基酯的连续方法
JP2708660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2516519A (zh) 一种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121451C (zh) 高透明阻燃聚碳酸酯和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合金
CN108929524A (zh) 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6087A (zh) 一种胶黏剂用水解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CN1706912A (zh) 一种含磷硅酸酯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RU2629191C1 (ru) Огнестойкие блок-сополиэфирсульфонкарбонаты
CN105482091A (zh) 低分子量卤素阻燃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RU2629749C1 (ru) Огнестойкие блок-сополиэфиркетонкарбонаты
KR940005874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US4322521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halogenated aromatic polyes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