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4355A - 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 - Google Patents

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4355A
CN101024355A CNA2007100052839A CN200710005283A CN101024355A CN 101024355 A CN101024355 A CN 101024355A CN A2007100052839 A CNA2007100052839 A CN A2007100052839A CN 200710005283 A CN200710005283 A CN 200710005283A CN 101024355 A CN101024355 A CN 101024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sheet
nano
inkjet printing
silica
positively 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52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4355B (zh
Inventor
R·比尔
P-A·布鲁格
V·鲁菲尤斯
M·施泰格
R·施泰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ford Imaging Switzer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lford Imaging Switzer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64828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024355(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ford Imaging Switzer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Ilford Imaging Switzer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024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4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24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43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18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inorganic additives, e.g. pigments, c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所述记录片材由其上涂布有至少两个墨接受层的载体组成,其中位于与所述载体相邻处的所述墨接受层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和至少一种粘合剂,并且位于离所述载体更远处的所述墨接受层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和至少一种粘合剂以及任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

Description

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片材具有涂布在载体上的至少两个墨接受层,其中位于与载体相邻处的墨接受层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和至少一种粘合剂,而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和至少一种粘合剂以及任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方法主要为两种类型:连续流和即需即喷(drop-on-demand)。
在连续流喷墨打印中,将连续墨流在压力下通过喷嘴喷出。所述流在离喷嘴一定距离处打碎成液滴。如果必须打印在记录片材上的特定位置,则将各个液滴沉积在记录片材上,否则将它们引导至收集容器中。这通过例如如下方法而完成:根据数字数据信号使多余的液滴充电,并且使它们通过静电场,所述静电场调整这些液滴的轨线以将它们引导至收集容器中。还可以使用相反方法,将未带电的液滴收集到容器中。
在非连续式方法或所谓″即需即喷″方法中,只有当必须打印在记录片材上的特定位置时,液滴才根据数字数据信号产生并且从喷嘴中排出。由于经济原因,新式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始终在增加。因此,适合这些打印机的记录片材需要吸墨很快。特别适合的是包含纳米多孔无机化合物的记录片材,,优选包含氧化物如氧化铝或二氧化硅,或氧化物/氢氧化物如氧化铝/氢氧化铝。这些记录片材被称为″纳米多孔″记录片材。
在例如专利申请EP 0′298′424中描述了用于喷墨打印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所述纳米多孔记录片材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
例如,在如专利申请EP 0′875′394中所述,在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包含元素周期系统的稀土金属系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情况下,图像质量得到提高。
例如,如专利申请EP 1′437′228中所述,如果通过用水合氯化铝处理能够增加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的表面的正电荷,则是一个优点。
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的记录片材由于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小颗粒尺寸而显示出优异的图像质量,很高的光泽和优异的透明度。在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的量足够高的情况下,墨吸收能力反而足够高,因为它的孔体积较小。因为在这种记录片材中需要高数量的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并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价格高,所以这种记录片材的制造成本高。因为需要涂布高数量的涂布溶液并且将其干燥用作墨接受层,所以制造速度较低。
专利申请DE 10′020′346描述了包含在气相中制备并且主要颗粒尺寸为至多20nm的二氧化硅的记录片材,其中已经通过用水合氯化铝处理使所述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
专利申请WO00/20′221描述了在气相中制备的二氧化硅与水合氯化铝的反应。然后,将改性二氧化硅掺合到用于喷墨打印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的墨接受层中。
专利申请WO02/094′573描述了在气相中制备的二氧化硅在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中的应用,其中已经通过用氨基有机硅烷处理使二氧化硅的表面进行了改性。
专利申请WO01/05′599描述了二氧化硅颜料在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中的应用,其中已经通过用阳离子氨基有机硅氧烷处理将二氧化硅的表面进行了改性。
专利申请EP 0′983′867描述了胶态二氧化硅在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中的应用,其中已经通过用通式为(R1)nSi(OR2)4-n的硅烷的处理,将二氧化硅的表面进行改性,并且在该通式中,取代基R1中的至少一个含有氨基。
专利申请EP1′655′348描述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其中通过用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与三价铝化合物例如水合氯化铝的反应产物处理,将二氧化硅改性。然后,将改性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掺合到用于喷墨打印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的墨接受层中。
例如,在专利申请EP 0′631′013中描述了用于喷墨打印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其中已经将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例如假勃姆石的墨接受层涂布到包含具有在4nm和25nm之间的孔半径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墨接受层上。
即使在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量低的情况下,包含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记录片材也因为多孔二氧化硅具有高的孔体积而具有优异的墨吸收能力。因为在这种记录片材中需要较低量的二氧化硅,并且二氧化硅的价格较低,所以这种记录片材的制造成本很低。因为需要涂布较低量的涂布溶液并且将其干燥用作墨接受层,所以制造速度高。然而,这种记录片材的图像质量以及透明度不是很好。
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比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孔体积低1.4至2.0倍的孔体积。因此,吸收固定量的水性墨所需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的量比在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情况下高1.4至2.0倍。
因此,在用于喷墨打印的包含纳米多孔无机化合物的记录片材中,除墨吸收能力以外,还需要提高墨吸收速度、耐水性、光稳定性等,特别是提高使用染料基墨和使用颜料基墨时的图像质量和光泽。还需要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图像质量被改善和制造成本被降低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特别是,可以将基于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的优异的图像质量与基于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的低制造成本进行组合。
现在,我们惊奇地发现通过以下可以实现该目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具有涂布到载体上的至少两个纳米多孔墨接受层的记录片材,其中位于与载体相邻处的墨接受层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和至少一种粘合剂,并且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氢氧化铝和至少一种粘合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除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以外,所述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另外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优选其量相对于在该层中的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总量在0.5重量%至15重量%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包含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由如下物质组成: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或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没有或仅仅少量的粘合剂;并且所述中间层在如下两者之间:位于与载体相邻处的墨接受层,其包含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和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其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氢氧化铝和任选的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
这种记录片材同时具有基于纳米多孔氧化铝或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的优异的图像质量,以及基于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的高的墨吸收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具有涂布在载体上的至少两个纳米多孔墨接受层,其中位于与载体相邻处的墨接受层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和至少一种粘合剂,而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氢氧化铝和至少一种粘合剂。
令人惊奇的是,在下墨接受层中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所述量增加,因而使墨吸收能力增加的情况下,并没有稳定地提高图像质量。当在所述位于与载体相邻处的墨接受层中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量高于12.5g/m2时,图像质量劣化。然而,这种量仍然没有提供需要的墨吸收能力。这种结果是令人惊讶的。任何人都会预料到随着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量增加,将稳定地增加图像质量,因为墨溶剂的吸收得到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当除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以外,所述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另外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并且优选其量相对于在该层中的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总量在0.5重量%至15重量%之间的时候,图像质量得到提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包含中间层时,图像质量也得到提高,其中所述中间层由如下物质组成: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或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没有或仅仅少量的粘合剂;并且所述中间层在如下两者之间:位于与载体相邻处的墨接受层,其包含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和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其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或氧化/氢氧化铝和任选的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所述二氧化硅的量相对于在该层中的氧化铝或氧化铝/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总量在0.5重量%至15重量%之间。
已经观察到,只有将其孔体积通过BET等温法测定为μ20ml/100g的纳米多孔无机氧化物加入到墨接受层中,才能显著增加水性墨的吸收速率和吸收能力。从现在开始,仅将这种无机化合物认为是″纳米多孔的″。
BET法是用于通过气体吸附测量处于粉末形式的物质的表面积的方法,其中由吸附等温线确定比表面积。如例如在S.Brunauer,P.H.Emmet和E.Teller的″Adsorption of Gases in Multimolecular Layers”,Journal of the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60,309-319(1938)和在S.Brunauer,L.S.Deming,W.E.Deming和E.Teller的″On a Theory of the van der WaalsAdsorption of Gas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62,1723-1732(1940)中所述,孔体积是从这种等温线中推导出来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图像质量并且低成本的纳米多孔记录片材,所述纳米多孔记录片材具有用于墨的完全吸收尽可能最小的孔体积。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Y-Al2O3是优选的纳米晶体、纳米多孔氧化铝,并且假勃姆石,即,其中n为1至1.5的式Al2O3·n H2O所示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是优选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
如例如在专利申请EP 0′875′394中所述的用稀土金属系的盐处理过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其被特别优选作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这种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包含元素周期系统的稀土金属系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子数为57至71的元素,这些元素的量优选相对于Al2O3为0.2摩尔%至2.5摩尔%。
优选的氧化铝/氢氧化铝或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在5nm至15nm之间的主要颗粒尺寸。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中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二氧化硅。第一种可以通过在湿法中的沉淀制备(沉淀法二氧化硅),而第二种可以通过气相反应制备(热解法二氧化硅)。通常通过火焰热解,例如通过在氢气和氧气的存在下燃烧四氯化硅,制备这种热解法二氧化硅。这种热解法二氧化硅的实例是均可从DEGUSSA AG,Frankfurt/Main,Germany得到的Aerosil200和Aerosil200 V(在2.0的pH值具有等电点的SiO2)。根据它们的数据表,这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约200m2/g的BET比表面积和相同的约12nm的主要颗粒尺寸。另一个实例是可从Cabot Corporation,Billerica,USA.得到的Cab-O-SilM-5。根据它的数据表,这种物质具有约200m2/g的BET比表面积。聚集体的长度在0.2μm至0.3μm之间。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特别优选主要颗粒的平均尺寸为至多20nm并且BET比表面积为至少150m2/g的热解法二氧化硅的。以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表面的是带负电荷的。为了使包含在墨中的通常带负电荷的着色化合物固定,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表面必须以使其变成带负电荷的这种方式进行改性。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其中通过用水合氯化铝处理将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是优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其中通过用氨基有机硅烷处理将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也是优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其中通过用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处理而将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是特别优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
在这种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的制备中,例如,将热解法二氧化硅在高剪切速率下加入到主要为水性的溶液中,所述溶液包含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得到表面改性的热解法二氧化硅的分散体,该分散体不发生凝聚。包含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的混合物具有高的缓冲能力。碱性氨基有机硅烷与在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的水解过程中产生的盐酸中和。与只用水合氯化铝的改性相比,用于这种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的三价铝的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的所需量低得多。与其中用水合氯化铝进行表面改性的分散体相比,这些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的分散体具有低得多的盐含量。
通过将氨基有机硅烷加入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的水溶液中,可以制备在表面改性步骤中使用的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或者反之亦然。所述三价铝化合物与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在10℃至50℃的温度进行5分钟至60分钟。所述反应优选在室温下进行10分钟至15分钟。
使用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改性二氧化硅表面是一种比使用水合氯化铝改性二氧化硅表面更快的方法。由于这种原因,在使用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改性二氧化硅表面的情况下,可以缩短改性时间或者降低改性温度。
对于使用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的表面改性,特别优选热解法二氧化硅。
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的主要颗粒尺寸的不同二氧化硅粉末的混合物代替单一的热解法二氧化硅粉末。使用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的改性步骤可以对各种二氧化硅粉末独立地进行,或者利用不同二氧化硅粉末的混合物同时进行。
如果在高剪切速率下实施改性步骤,则反应产物均匀地分布在二氧化硅的表面上。此外,分散体的流变学行为得以改善。
优选的三价铝化合物是氯化铝、硝酸铝、乙酸铝、甲酸铝和水合氯化铝。
适合的氨基有机硅烷是式(I)的氨基有机硅烷:
Figure A20071000528300111
其中
R1、R2、R3独立表示氢、羟基、未取代或取代的含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未取代或取代的芳基、未取代或取代的含1至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者未取代或取代的芳氧基,并且
R4表示被至少一个伯、仲或叔氨基取代的有机部分。
在R1、R2、R3被取代的情况下,取代基独立选自硫醇、硫化物和聚环氧烷。适当选择的取代基有利于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改善分散体和涂布溶液的流变学行为),并且提高记录片材的性能,如对空气污染物的稳定性、光稳定性以及物理性能。
还可以使用氨基有机硅烷的缩合产物代替单体氨基有机硅烷。缩合反应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氨基有机硅烷之间发生。
优选的氨基有机硅烷是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乙三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乙三胺和它们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它加入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的溶液中之前,使氨基有机硅烷在溶液中与CO2反应,其间形成有机硅烷铵(氨基有机硅烷的质子化物种)和碳酸氢。以这种方式,降低包含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的反应混合物的pH值,并且增加它的缓冲能力。以这种方法,降低了不合需要的、部分不能溶解的很高分子量的铝副产物的形成。pH值在加入未改性的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几乎不改变。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的优选的二氧化硅是主要颗粒尺寸为至多20nm的热解法二氧化硅。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其中通过用水合氯化铝处理使表面改性的热解法二氧化铝是优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其中通过用氨基有机硅烷处理使表面改性的热解法二氧化铝也是优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其中通过用所述三价铝化合物(如水合氯化铝)与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的反应产物处理使表面改性的热解法二氧化铝是特别优选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
除纳米多孔无机化合物以外,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还可以包含根据前述限定的非多孔的无机化合物。
除粘合剂以外,所述位于与载体相邻处的纳米多孔墨接受层还以5g/m2至25g/m2的量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特别优选的是在10g/m2和20g/m2之间的量。这种层包含相对于所述层的总重量为10重量%至40重量%的粘合剂。特别优选的是从15重量%至30重量%的范围。聚乙烯醇是在这种层中优选的粘合剂。
除粘合剂以外,所述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纳米多孔墨接受层以1g/m2至20g/m2之间的量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或者包含稀土金属系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以及任选的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或者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特别优选的是在3g/m2和15g/m2之间的量。这种层包含相对于所述层的总重量为3重量%至20重量%的粘合剂。特别优选在从5重量%至14重量%的范围内。聚乙烯醇在这种层中是优选的粘合剂。
所述中间层在没有或者只含有少量粘合剂的情况下,以在1g/m2至20g/m2之间的量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或者包含稀土金属系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或者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特别优选在2g/m2至10g/m2之间的量。这种层包含相对于所述层的总重量为0重量%至20重量%的粘合剂。优选在0.1重量%至10重量%的范围。然而,特别优选的是没有粘合剂的层。在所述层包含粘合剂的情况下,聚乙烯醇是在这种层中优选的粘合剂。
所述粘合剂在大多数情况下为水溶性聚合物。特别优选的是成膜聚合物。
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括例如,天然聚合物或它们的改性产物如白蛋白、明胶、酪蛋白、淀粉、阿拉伯树胶、藻酸钠或钾、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α-,β-或γ-环糊精等。在水溶性聚合物之一为明胶的情况下,所有已知类型的明胶可以使用,例如,酸性猪皮或石灰骨胶、酸性或碱性水解明胶,而且可以使用衍生的明胶,例如邻苯二甲酰化(phthalaoylated)、乙酰化或氨基甲酰化的明胶或者使用偏苯三酸酐衍生的明胶。
优选的天然粘合剂是明胶。
还可以使用合成粘合剂,其包括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被完全或部分皂化的产物;不饱和羧酸如马来酸、(甲基)丙烯酸或巴豆酸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磺化乙烯基单体如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此外,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酰铵的乙烯基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它单体与环氧乙烷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氨酯;聚丙烯酰胺;水溶性尼龙类聚合物;聚酯;聚乙烯基内酰胺;丙烯酰胺聚合物;取代的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丙烯酸烷基酯和丙烯酸磺化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磺化烷基的聚合物;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聚酰胺;聚乙烯基吡啶;聚丙烯酸;含有马来酐的共聚物;聚环氧烷;含有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和含有马来酸的共聚物。所有这些聚合物还可以用作混合物。
优选的合成粘合剂是聚乙烯醇。
优选水解度在70%至99%之间、特别是在88%至98%之间以及分子量在14′000和300′000之间、特别是在100′000至200′000之间的聚乙烯醇;以及具有不同水解度和/或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醇的混合物。
可以将这些聚合物与不能水溶的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量化合物混合,特别是与丙烯酸酯胶乳或者与丙烯酸苯乙烯酯胶乳混合。
尽管在本发明中没有具体地要求不能水溶的聚合物,但是它应当认为是系统的一部分。
可以使上述具有可以与交联剂反应的基团的聚合物交联或硬化,以形成基本上不能水溶的层。这些交联键可以是共价或离子的。这些层的交联或硬化可以使所述层的物理性能例如它们的液体吸收能力或它们对层损坏的抵抗力得到改变。
根据将要被交联的水溶性聚合物的类型,选择交联剂或硬化剂。
有机交联剂和硬化剂包括例如,醛(如甲醛、乙二醛或戊二醛)、N-羟甲基化合物(如二羟甲基脲或羟甲基二甲基乙内酰脲)、二噁烷(如2,3-二羟基-二噁烷)、反应性乙烯基化合物(如1,3,5-三丙烯酰基六氢-s-1,3,5-三嗪或双(乙烯基磺酰基)乙醚)、反应性卤化合物(如2,4-二氯-6-羟基-s-三嗪)、环氧化物、氮丙啶、氨基甲酰吡啶鎓化合物或两种以上的上述交联剂的混合物。无机交联剂或硬化剂包括例如铬矾、铝矾或硼酸。
所述层还可以包含在紫外光、电子束、X射线或热的作用下使所述层交联的活性物质。
在本领域中已知并且通常使用的载体有各种多样。它们包括在照相材料的生产中使用的所有那些载体。这包括由如下材料制成的透明膜:纤维素酯如三乙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或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烯烃;聚乙烯醇缩醛、聚醚、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基砜。优选聚酯膜载体并且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因为它们具有优异尺寸稳定性的特征。可以使用在照相材料的生产中使用的通常不透明的载体,这些载体包括例如氧化钡纸、聚烯烃涂布的纸或者带孔隙的聚酯,例如由DuPont生产的Melinex。特别优选的是聚烯烃涂布的纸或带孔隙的聚酯。
当使用这些载体,特别是聚酯时,有利地首先涂布底层以提高墨接受层与载体的粘合。用于该目的的有益底层在照相工业中是熟知的,并且包括例如,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和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或者偏二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和衣康酸的三元共聚物。可以在涂布处理之前将载体的表面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以代替底层的使用。
还可以使用未涂布纸,包括在它们的组成和它们的性能方面变化大的所有不同类型的纸;有颜色纸和流延涂布纸以及金属箔,如由铝制成的箔。
还可以将这些层涂布到由例如聚酰胺、聚酯、棉花、粘胶纤维和羊毛组成的纺织品纤维材料上。
根据本发明的墨接受层通常由包含所有必需成分的水溶液或分散体涂布而成接受层。在诸多情况下,将润湿剂加入到这些涂布溶液中以改善所述层的涂布行为和均匀性。除对于涂布目的是必需的以外,这些化合物还可以对图像质量有影响,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的这种特定目的进行选择。尽管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地要求润湿剂,但是它构成本发明的一个重要部分。
除上述组分以外,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还可以包含旨在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性能的其它化合物,例如提高白度的增白剂,如茋、香豆素、三嗪、噁唑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化合物。
通过添加UV吸收剂如2-羟基苯并三唑、2-羟基二苯甲酮、三嗪的衍生物或肉桂酸的衍生物,可以提高光稳定性。UV吸收剂的量可以从200mg/m2变化至2000mg/m2,优选从400mg/m2变化至1000mg/m2。可以将所述UV吸收剂加入到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的任何一个层中。然而,如果将它加入,则优选应该将它加入到最上层中。
还已知可以防止喷墨打印产生的图像因自由基清除剂、稳定剂、还原剂和抗氧化剂的加入所导致的恶化。这些化合物的实例是位阻酚、位阻胺、苯并二氢吡喃醇(chromanol)、抗坏血酸、次膦酸和它们的衍生物,含硫化合物如硫化物、硫醇、硫氰酸酯、硫代酰胺或硫脲。
可以将上述化合物加入到作为水溶液的涂布溶液中。在这些化合物不可充分溶于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普通技术将它们混合到涂布溶液中。例如,可以将所述化合物溶于水可混溶的溶剂,如低级醇、二醇、酮、酯、或酰胺中。备选地,可以将所述化合物作为细分散体、油性乳液、环糊精包合物加入到涂布溶液中,或者结合到胶乳颗粒中。
典型地,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具有在0.5μm至100μm干燥厚度的范围内、优选在5μm至50μm干燥厚度的范围内的厚度。
可以通过多种适合的方法将所述涂布溶液涂布到载体上。通常的涂布方法包括例如,挤压涂布、气刀涂布、刮刀涂布、阶式涂布(cascade coating)和幕涂。还可以使用喷射技术涂覆涂布溶液。所述墨接受层可以由一个接一个或同时被涂布的几个单层构成。同样可以用墨接受层涂布在两侧上的载体。还可以在背侧上涂布抗静电层或防卷曲层。然而,所选择的涂布方法不应当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性。
适合的涂布方法是阶式涂布和幕涂,其中将所有层同时涂布到载体上。
用于喷墨打印的墨大体上由液体载色剂和溶解或悬浮其中的染料或颜料组成。用于喷墨墨的液体载色剂通常由水或水与水可混溶的有机溶剂形成的混合物组成,所述有机溶剂例如,乙二醇、高分子量的二醇、甘油、二丙二醇、聚乙二醇、酰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基吡咯烷酮、羧酸和它们的酯、醚、醇、有机亚砜、环丁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溶纤剂、聚氨酯、丙烯酸酯等。
墨的非水性部分通常作为润湿剂(humefactant)、共溶剂、粘度调节剂、墨渗透添加剂或干燥剂。有机化合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比水的沸点更高的沸点。另外,用于连续流类型的打印机的水性墨可以包含无机或有机盐以增加它们的传导性。这些盐的实例是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和水溶性有机酸的盐,如乙酸盐、草酸盐和柠檬酸盐。适于制备可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一起使用的墨的染料和颜料在实践上包括所有种类的已知的着色化合物。在M.Fryberg,″Dyes for Ink-Jet Printing″,Review ofProgress in Coloration  35,1-30(2005)中描述了典型地用于这种方法的染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需要与大多数代表本领域技术状态的墨结合使用。
所述墨还可以包含其它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光学增亮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生物杀灭剂、沉淀剂如多价金属化合物和聚合物添加剂。
墨的这种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目的限制。
本发明将通过下列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决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测试方法
1.图像均匀性
如在实施例中稍后描述那样,采用使用原墨(original ink)的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机设置:特级光泽相纸,720 dpi,高速)将青、品红、黄、黑、红、绿和蓝这7种色标(patch)打印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上。同时,将连续黑色楔形(0%至100%黑色)打印在这些色标的每一个上。在干燥以后,使用如下等级评价聚结:
偏差值0:着色楔形显示裸眼可见的聚结(墨流动到一起)
偏差值0.5:着色楔形显示聚结,但是只有使用放大镜才可见
偏差值1:既不能用裸眼也不能用放大镜看见聚结
随后,将对于所有色彩楔形的所有偏差值相加。该总和是图像质量的度量标准并且在此称为″图像质量值″。具有好的图像质量的样品的图像质量值为7,这表示没有一种色彩楔形显示聚结。具有很差的图像质量的样品的图像质量值为0,这表示所有色彩楔形均显示聚结。
2.光泽
根据标准ISO 2813和ISO 15994,使用可从BYK Gardner,Columbia,USA得到的光泽计Micro-TRI-Gloss测量光泽。测量值是对于60°的几何形状而给出的。
3.色空间的体积(范围)
采用使用原墨的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机设置:特级光相纸,720 dpi,高速),将黄、红、品红、蓝、青、绿和黑以100%打印密度打印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片材上。
测量黄、红、品红、蓝、青、绿、黑和白色的L*a*b*彩色坐标,并且使用在″Color Science Concepts and Methods,Quantitative Data and Formulae″,John Wiley & Sons,2.edition 1982,ISBN 0-471-02106-7,164-169页和829页中G.Wyszecki和W.Stiles的公式计算由这八种颜色形成的色空间L*a*b*的体积。
实施例和结果
实施例1
制备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相对于Al2O3为2.2摩尔%)
在948g二次蒸馏水中,在20℃的温度和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将50g孔体积为0.7ml/g的氧化铝/氢氧化铝HP 14/4(可从SASOL AG,Hamburg,Germany得到)分散15分钟。然后,将温度增加至90℃,并且在此温度继续搅拌15分钟。然后,将2.04g晶体LaCl3(可从Fluka Chemie AG,Buchs,Switzerland得到)作为固体加入,并且继续搅拌120分钟。将固体过滤,用二次蒸馏水洗涤三次并且在110℃ 的温度下干燥。
具有改性表面的二氧化硅的制备
将9g水合氯化铝(Locron P,可从Clariant AG,Muttenz,Switzerland得到)在室温与775.8g去离子水混合。这种溶液的pH值为4.29。然后,加入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可从Degussa,Düsseldorf,Germany得到)并且继续搅拌5分钟。然后在超声处理下,将206g热解法二氧化硅(Cab-O-SilM-5,可从Cabot Corporation,Billerica,USA得到)在30分钟内分批加入。将温度升高至50℃并且继续搅拌50分钟。最后,用1℃/分钟的冷却速率将分散体冷却至20℃的温度。
所述分散体包含20.6重量%的Cab-O-SilM-5。其BET孔体积为二氧化硅的孔体积1.4ml/g。
下纳米多孔层
在2小时内剧烈的机械搅拌以后,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用7.68g去离子水稀释58.25g这种具有改性表面的二氧化硅的分散体。然后,加入润湿剂和27g聚乙烯醇Mowiol 40-88(可从Clariant AG,Muttenz,Switzerland得到)的水溶液(10%),并且使用超声将该混合物处理2分钟。最后,加入5.5g由硼酸在水和甲醇(3∶1)的混合物中所形成的溶液(10%),并且用去离子水将最终重量调整至100g。
在40℃的温度,将140g/m2这种涂布溶液涂布到聚乙烯涂布的纸载体上。然后将被涂布的载体在30℃的温度下干燥60分钟。1m2被涂布的载体包含16.8g的SiO2。因此,这种纳米多孔层的孔体积为23.5ml/m2
上纳米多孔层
在40℃的温度下,将16.2g如上所述使用镧盐处理并且具有0.7ml/g的孔体积的氧化铝/氢氧化铝分散到由37.15g去离子水和2.92g的乳酸水溶液(9%)形成的混合物中。然后,加入如上所述的8.74g的Cab-O-SilM-5水分散体,并且继续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7.2g聚乙烯醇Mowiol26-88(可从Clariant AG,Muttenz,Switzerland得到)的水溶液(9%)、16g聚乙烯醇Mowiol 56-98(可从Clariant AG,Muttenz,Switzerland得到)的水溶液(9%)和润湿剂,并且使用超声将混合物处理3分钟。最后,加入4.6g由硼酸在水和甲醇(3∶1)的混合物中所形成的溶液(10%),并且用去离子水将最终重量调整至100g。
将24g/m2这种涂布溶液在40℃的温度下涂布到已经涂有所述下纳米多孔层的聚乙烯涂布的纸载体上。然后将被涂布的载体在30℃的温度下干燥60分钟。
1m2被涂布的载体在上层中包含3.89g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和0.43g SiO2。因此,这种纳米多孔层的孔体积为3.3ml/m2
因此,1m2这种记录片材具有26.8ml的孔体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之后,记录片材具有7的图像质量值。
实施例2
在40℃的温度下和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将如上所述使用镧盐处理并且具有0.7ml/g的孔体积的13g氧化铝/氢氧化铝HP 14/4分散到由58.84g去离子水和3.24g的乳酸水溶液(9%)所形成的混合物中。然后,加入润湿剂、4.77g聚乙烯醇Mowiol 26-88的水溶液(10%)和10.59g聚乙烯醇Mowiol 56-98的水溶液(9%),并且使用超声将得到的混合物处理3分钟。最后,加入5.5g由硼酸在水和甲醇(3∶1)的混合物中形成的溶液(10%),并且用去离子水将最终重量调整至100g。
将36g/m2这种涂布溶液在40℃的温度下涂布到实施例1的已经涂有下纳米多孔层的聚乙烯涂布纸载体上。然后将被涂布的载体在30℃的温度下干燥60分钟。
1m2被涂布的载体在上层中包含4.7g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HP 14/4。因此,这种纳米多孔层的孔体积为3.3ml/m2
因此,1m2这种记录片材具有26.8ml的孔体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之后,记录片材具有3的图像质量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对应,不同之处在于下层包含12.5g/m2(代替16.8g/m2)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并且上层包含12.0g/m2(代替4.3g/m2)由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形成的混合物。
因此,1m2这种记录片材也具有26.8ml的孔体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之后,记录片材具有7的图像质量值。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对应,不同之处在于下层包含12.5g/m2(代替16.8g/m2)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并且上层包含13.1g/m2(代替4.7g/m2)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
因此,1m2这种记录片材也具有26.8ml的孔体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之后,记录片材具有7的图像质量值。
实施例5a-5g
下纳米多孔层与实施例1的下纳米多孔层对应,不同之处在于二氧化硅的量为16.3g/m2(代替16.8g/m2),因此它的孔体积为22.7ml/m2(代替23.5m1/m2)。
在上纳米多孔层中,如表1中所示,改变用镧盐处理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的量和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量之间的比率。
表1
实施例     二氧化硅的量(重量%)    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量(重量%)
  5a     0    100
  5b     5    95
  5c     10    90
  5d     15    85
  5e     20    80
  5f     25    75
  5g     30    70
所有记录片材都具有26ml/m2的孔体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之后,除实施例5a以外,所有记录片材具有7的图像质量值。
光泽测量的结果、计算的色饱和度和图像质量值均示于表2中。
表2
  实施例     光泽     色饱和度     图像质量值
  5a     52.6     344′000     3
  5b     53     343′791     7
  5c     44     322′324     7
  5d     39     294′000     7
  5e     35     271′752     7
  5f     33     267′345     7
  5g     29     249′519     7
在表2中的结果显示,在除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以外,上纳米多孔层还不包含任何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的情况下,图像均匀性差。在除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以外,上纳米多孔层还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的情况下,图像均匀性得到改善。在上纳米多孔层中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的量超过5重量%的情况下,光泽和色饱和度降低。在上纳米多孔层中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的量超过15重量%导致记录片材由于低光泽和小的色空间而具有不可接受的图像质量。
实施例6a-6d
具有改性表面的二氧化硅的制备
在20℃的温度,使用超声搅拌,将具有1.1ml/g的BET孔体积的22g Aerosil 200V在68.54g去离子水和1.0g乳酸水溶液(9%)的混合物中分散2分钟。然后,加入3.62g Locron P,将混合物加热至25℃的温度,并且在此温度继续搅拌3小时。然后,将温度增加至40℃。这种分散体的pH值为3.39。在加入4.84g的氢氧化钾水溶液(10%)并且将重量调整至100g之后,分散体的pH值为3.71。最后,使用超声再将混合物处理一分钟。
下纳米多孔层
在剧烈地机械搅拌另外2小时以后,在剧烈的机械搅拌和在40℃的温度下,使用7.68g去离子水稀释50g这种具有改性表面的二氧化硅的分散体。然后,加入润湿剂和33.73g聚乙烯醇Mowiol 56-98的水溶液(7.5%),并且使用超声将混合物处理2分钟。最后,加入4g由硼酸在水和甲醇(3∶1)的混合物中形成的溶液(10%),并且用去离子水将最终重量调整至100g。
将113.6g/m2这种涂布溶液在40℃的温度下涂布到不透明聚酯载体上。然后将被涂布的载体在30℃的温度下干燥60分钟。
1m2被涂布的载体包含12.5g SiO2。因此,这种纳米多孔层的孔体积为13.7ml/m2
上纳米多孔层
在40℃的温度下,将实施例1的10.8g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HP 14/4分散到由62.43g去离子水和1.94g乳酸水溶液(9%)形成的混合物中。然后,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慢慢加入如上所述的8.74g Aerosil 200V的水分散体。然后,加入润湿剂、4.16g聚乙烯醇Mowiol 26-88的水溶液(10%)和11.09聚乙烯醇Mowiol 56-98的水溶液(7.5%)。最后,加入3.12g硼酸水溶液(10%),并且用去离子水将最终重量调整至100g。
将不同量的这种涂布溶液在40℃的温度下涂布到已经涂有下纳米多孔层的不透明聚酯载体上。然后将被涂布的载体在30℃的温度下干燥60分钟。
用于上层的涂布量、得到的孔体积和图像质量值示于表3中。
表3
实施例   上层的涂布溶液的量(g/m2) 孔体积(ml/m2) 图像质量值
  6a   47.5     17.9     2.5
  6b   65.0     19.5     3.5
  6c   77.5     20.6     4.0
  6d   95     22.3     5.5
在表2中的结果的比较直接表明,在增加涂布量并且增加上纳米多孔层的孔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图像均匀性。
实施例7
下纳米多孔层的涂布溶液与实施例6a的下纳米多孔层的涂布溶液相同,但是将载体上的涂布量增加至100g/m2(代替56.8g/m2)。该上纳米多孔层与在实施例6b中的上纳米多孔层相同。
因此,1m2这种记录片材具有30ml的孔体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之后,记录片材(在上纳米多孔层中包含用镧盐处理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具有带正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具有5.5的图像质量值。
实施例8
下纳米多孔层与实施例7的下纳米多孔层相同。上纳米多孔层的涂布溶液与实施例2的涂布溶液相同,但是将涂布量增加至63.5g/m2(代替36g/m2)。
因此,1m2这种记录片材也具有30ml的孔体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EPSON 890打印之后,记录片材(在上纳米多孔层中只包含用镧盐处理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1.5的图像质量值,该值显著低于实施例7的值。
实施例9a-9d
下纳米多孔层的涂布溶液
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将60.7g实施例1的具有改性表面的二氧化硅分散体加热至40℃的温度。然后,加入润湿剂和33.8g聚乙烯醇Mowiol40-88的水溶液(8%),并且使用超声将混合物处理2分钟。最后,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加入5g由硼酸在水和甲醇(3∶1)的混合物中形成的溶液(10%),并且用去离子水将最终重量调整至100g。
中间层的涂布溶液
在剧烈的机械搅拌和在40℃的温度下,将340g实施例1的用镧盐处理的氧化铝/氢氧化铝分散到由573.3g去离子水和84.7g乳酸水溶液(9%)形成的混合物中。然后加入润湿剂。涂布溶液不包含任何粘合剂。
上纳米多孔层的涂布溶液
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将62.8g中间层的分散体在62.43g去离子水和1.94g乳酸水溶液(9%)形成的混合物中加热至40℃的温度。然后,加入7.3g聚乙烯醇Mowiol 26-88的水溶液(10%)、22.7g聚乙烯醇Mowiol56-98的水溶液(7.5%)和润湿剂。最后,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加入5g硼酸水溶液(4%),并且用去离子水将最终重量调整至100g。
涂布
借助于多层涂布装置,将三种涂布溶液在40℃的温度同时涂布到聚乙烯涂布的纸载体上。在不同层中的颜料的量示于表4中。
表4
实施例     下纳米多孔层(g/m2)     中间层(g/m2)     上纳米多孔层(g/m2)
    9a     12.0     2.1     14.2
    9b     12.0     -     16.3
    9c     16.0     4.1     4.2
    9d     16.0     -     8.3
实施例9a和实施例9b的记录片材在它们的层中含有相同量的用镧盐处理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相同量的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上述对实施例9c和实施例9d的记录片材成立。
这四种记录片材全部具有28.2ml/m2的孔体积。
在这些记录片材上的图像均匀性示于表5中。使用具有从5(最差)变为1(最好)的等级的视觉检验。
表5
实施例   图像的均匀性(打印机EPSON750)     图像的均匀性(打印机EPSON 7600)
  9a   2     2
  9b   4     5
  9c   1     1
  9d   3     2
在表5中的结果直接表明,与在不包含这种中间层的记录片材(实施例9b和9d)上的图像相比,在包含没有粘合剂的中间层的记录片材(实施例9a和9c)上的图像具有更好的均匀性。

Claims (11)

1.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所述记录片材具有涂布在载体上的至少两个墨接受层,所述至少两个墨接受层中每一个都由粘合剂和至少一种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化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位于与所述载体相邻处的所述墨接受层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并且位于离所述载体更远处的所述墨接受层包含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具有至多20nm的主要颗粒平均尺寸,并且所述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在5nm至15nm之间的主要颗粒平均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离载体更远处的墨接受层另外包含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的量相对于这种层中的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二氧化硅的总量为0.5重量%至15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片材包含在所述两个墨接受层之间的中间层,并且所述中间层是由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或者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另外包含粘合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晶体的、纳米多孔氧化铝/氢氧化铝以相对于Al2O3为0.2摩尔%至2.5摩尔%的量包含元素周期系统的稀土金属系的一种或多种原子数为57至71的元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是热解法二氧化硅,其中所述表面是通过使用水合氯化铝、氨基有机硅烷或由至少一种氨基有机硅烷与三价铝化合物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处理而得以改性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是聚乙烯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由涂布或未涂布的纸、透明或不透明聚酯或聚丙烯和纤维纺织品材料组成的组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的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其特征在于通过挤压涂布、气刀涂布、刮刀涂布、阶式涂布或幕涂制备所述记录片材。
CN2007100052839A 2006-02-21 2007-02-14 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43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10239.8 2006-02-21
EP06110239A EP1826019B1 (de) 2006-02-21 2006-02-21 Aufzeichnungsmaterial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4355A true CN101024355A (zh) 2007-08-29
CN101024355B CN101024355B (zh) 2011-01-05

Family

ID=36648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52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4355B (zh) 2006-02-21 2007-02-14 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053043B2 (zh)
EP (1) EP1826019B1 (zh)
JP (1) JP5198776B2 (zh)
KR (1) KR100857570B1 (zh)
CN (1) CN101024355B (zh)
AT (1) ATE451246T1 (zh)
AU (1) AU2007200670B2 (zh)
DE (1) DE502006005575D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132A (zh) * 2008-01-31 2011-03-02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高质量多孔喷墨介质
CN102501674A (zh) * 2011-10-14 2012-06-20 江苏格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水性高光防水聚丙烯写真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2188A (zh) * 2012-03-05 2012-07-25 广州慧谷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650A (zh) * 2009-04-24 2011-07-20 韩国科林株式会社 包含剥离型层状无机纳米粒子或剥离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热转印色带及其制造方法
KR101166121B1 (ko) 2009-04-24 2012-07-23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박리화된 층상형 금속 이중층 수산화물 나노입자를 함유하는 열전사 인화리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110081528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Thomas Gerard Shannon Dry Wipe for Hard Surface Germ Control
US20120128901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Simpson Sharon M Transparent ink-jet recording film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EP2583820A1 (en) * 2011-10-18 2013-04-24 ILFORD Imaging Switzerland GmbH Biodegradable recording sheets for ink jet printing
EP2684839A1 (en) 2012-07-13 2014-01-15 CSEM Centre Suisse d'Electronique et de Microtechnique SA - Recherche et Développement Mesoporous coating comprising j-aggregates
CN103590283B (zh) 2012-08-14 2015-12-02 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涂料及应用该涂料的涂布纸
US10077368B2 (en) * 2014-09-26 2018-09-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on-Newtonian photo-curable ink composition
US10077370B2 (en) 2014-09-26 2018-09-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on-Newtonian photo-curable ink composition
WO2016048361A1 (en) 2014-09-26 2016-03-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on-newtonian photo-curable ink composition
US10392523B2 (en) 2014-12-11 2019-08-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on-Newtonian photo-curable ink composition
US10378147B2 (en) * 2016-12-16 2019-08-13 Jiangnan University Pretreating ag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k-jet printing on polyester fabric and its application
CN107604754B (zh) * 2017-08-12 2020-04-24 安徽文峰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喷墨打印相纸的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8424B1 (en) 1987-07-07 1994-12-07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Carrier medium for a coloring matter
JP3264739B2 (ja) 1993-06-25 2002-03-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塗工紙の製造方法
US5660928A (en) * 1995-06-28 1997-08-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ubstrate for ink jet printing having a dual layer ink-receptive coating
JP3980169B2 (ja) 1997-05-02 2007-09-26 イルフォード イメージング スウィツアランド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記録シート
US6228475B1 (en) 1998-09-01 2001-05-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recording element
EP1124693B1 (en) 1998-10-02 2004-12-08 Cabot Corporation Silica dispersion,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US6773771B1 (en) 1999-04-27 2004-08-10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imited Ink-jet recording sheet
WO2001005599A1 (en) 1999-07-14 2001-01-25 Imation Corp. Image receiv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element
US6899930B2 (en) * 2000-10-24 2005-05-31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imited Recording material for ink-jet
EP1231071B1 (de) * 2001-02-12 2003-05-14 ILFORD Imaging Switzerland GmbH Aufzeichnungsmaterial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welches Kupfersalze enthält
US6861115B2 (en) 2001-05-18 2005-03-01 Cabot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comprising amine-treated silica
US20030175451A1 (en) * 2002-03-12 2003-09-18 Palitha Wickramanayake Chemically-bonded porous coatings that enhance humid fastness and fade fastness performance of ink jet images
DE60205081T2 (de) 2002-03-21 2006-05-24 Agfa-Gevaert N.V. Verbessert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für Tintenstrahldruck
JP2003305945A (ja) * 2002-04-11 2003-10-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
DE60218984T2 (de) 2002-05-24 2007-12-13 Agfa-Gevaert Verbessertes Aufzeichnungselement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
JP2004268437A (ja) * 2003-03-10 2004-09-3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US20060013971A1 (en) * 2002-10-25 2006-01-19 Tienteh Chen Porous inkjet recording material
US6905729B2 (en) * 2002-10-25 2005-06-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ctive ligand-modified inorganic porous coatings for ink-jet media
DE50300413D1 (de) 2003-01-10 2005-05-04 Ilford Imaging Ch Gmbh Aufzeichnungsmaterial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
JP2004262170A (ja) * 2003-03-04 2004-09-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US7435450B2 (en) * 2004-01-30 2008-10-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lica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
JP4187676B2 (ja) * 2004-03-19 2008-11-26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JP2005280308A (ja) * 2004-03-31 2005-10-13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JP4063244B2 (ja) * 2004-05-06 2008-03-19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05118303A2 (en) * 2004-05-26 2005-12-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jet recording medium for dye- or pigment-based ink-jet inks
EP1655348A1 (de) * 2004-10-13 2006-05-10 ILFORD Imaging Switzerland GmbH Aufzeichnungsmaterial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
US7866811B2 (en) 2004-10-13 2011-0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media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132A (zh) * 2008-01-31 2011-03-02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高质量多孔喷墨介质
CN102501674A (zh) * 2011-10-14 2012-06-20 江苏格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水性高光防水聚丙烯写真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2188A (zh) * 2012-03-05 2012-07-25 广州慧谷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2188B (zh) * 2012-03-05 2013-12-11 广州慧谷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2006005575D1 (de) 2010-01-21
ATE451246T1 (de) 2009-12-15
CN101024355B (zh) 2011-01-05
JP2007223316A (ja) 2007-09-06
AU2007200670A1 (en) 2007-09-06
JP5198776B2 (ja) 2013-05-15
EP1826019B1 (de) 2009-12-09
KR100857570B1 (ko) 2008-09-09
AU2007200670B2 (en) 2009-02-12
KR20070083432A (ko) 2007-08-24
EP1826019A1 (de) 2007-08-29
US8053043B2 (en) 2011-11-08
US20070196596A1 (en) 2007-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4355B (zh) 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
KR100880711B1 (ko) 잉크젯 프린팅용 기록지
JP510652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8016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記録シート
EP1162076B1 (de) Farbstoffempfangsmaterial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
JP5607622B2 (ja) カチオン改質クレー粒子を含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CN101519542B (zh) 用于喷墨打印的记录片材
US7883753B2 (en) Recording sheets for ink jet printing
JP443713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要素
US7927675B2 (en) Recording sheets for ink jet printing
US20050053735A1 (en) Recording sheets for ink jet printing
WO2008044616A1 (en) Recording sheet for ink jet printing
CN1868758B (zh) 喷墨打印用记录纸
US11338604B2 (en) Print media
JPH01108083A (ja) 被記録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491503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130132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要素
KR20010080711A (ko) 수성 잉크용 염료 정착제, 잉크젯 기록 매체 및 다공질하이드로탈사이트 화합물
JP3817128B2 (ja) 水性インク用染料定着剤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US7105215B2 (en) Ink jet recording element
US20040202830A1 (en) Ink jet recording element
JP200502228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505309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