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2035A - 盘式制动器及盘稳定元件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制动器及盘稳定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2035A
CN101002035A CNA2005800259532A CN200580025953A CN101002035A CN 101002035 A CN101002035 A CN 101002035A CN A2005800259532 A CNA2005800259532 A CN A2005800259532A CN 200580025953 A CN200580025953 A CN 200580025953A CN 101002035 A CN101002035 A CN 101002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disc
dish hub
spring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59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5209C (zh
Inventor
P·谢尔
G·斯滕松
J·格里珀马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Original Assignee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filed Critical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002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2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52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520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12Discs; Drums for disc brakes
    • F16D65/123Discs; Drums for disc brakes comprising an annular disc secured to a hub member; Disc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moun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38Slack adjusters
    • F16D65/40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2065/13Parts or details of discs or drums
    • F16D2065/134Connection
    • F16D2065/1356Connection interlocking
    • F16D2065/1368Connection interlocking with relative movement both radially and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2065/13Parts or details of discs or drums
    • F16D2065/134Connection
    • F16D2065/1392Connection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2065/13Parts or details of discs or drums
    • F16D2065/134Connection
    • F16D2065/1392Connection elements
    • F16D2065/1396Ancillary resilient elements, e.g. anti-rattle or retraction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器及在这类盘式制动器中使用的盘稳定元件。该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该制动钳接收一个或多个制动衬块并围绕一个或多个制动盘(2),其中至少一个制动盘(2)通过花键(4)或齿可滑动地接收在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的一部件上,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盘稳定元件(5)被放置在每个制动盘(2)和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所述部件之间,并且所述盘稳定元件被构造并布置成在制动器作用期间沿轴向挠曲,并且在制动器松开时产生有助于制动盘(2)轴向缩回的作用力。

Description

盘式制动器及盘稳定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器及在这类盘式制动器中使用的盘稳定元件。盘式制动器通常具有固定制动钳或滑动制动钳。本发明涉及具有固定或滑动制动钳和一个或多个制动盘的盘式制动器,其中至少一个制动盘为滑动的。本发明涉及制动衬块只作用在整个圆的有限部分上的盘式制动器,以及制动衬块作用在沿制动盘的几乎全圆上的盘式制动器。前一种类型的制动器也称作点型盘式制动器。
现有技术
滑动制动盘通常利用齿、花键等、或通过赋予沿旋转方向固定连接而轴向滑动连接的任何其他装置接收在套筒、盘毂等部件上。盘毂、套筒等接收并连接到轮轴上。根据制动器的类型和构造,制动盘可接收在套筒上或相反地连接到与轮轴相连的盘毂上,或者制动盘可以直接接收在盘毂上,而不使用任何套筒。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盘毂”,但是应当将其广义地解释,还涵盖套筒等。为了能够滑动,在制动盘内周上的齿、花键等和盘毂或套筒外周上的齿、花键等之间通常必须具有间隙。
具有一个或多个滑动盘的制动器可能遇到在松开状态下发生或与制动器作用及松开相关的问题。在松开状态下可能存在噪音问题,歪斜和/或可能打滑的问题。与制动器的松开和作用相关,可能存在与制动衬块和盘适当分离相关的问题。
由于在盘和盘毂之间需要间隙以产生可能的相对运动,因此在松开状态下存在噪音是固有的。由于轮轴旋转和由此盘毂旋转以及制动盘“松动地”接收在盘毂上可能产生噪音,噪音因此通过盘相对于盘毂的运动形成。由于放置了给盘提供径向力的弹簧等装置,使该问题得以解决。噪音还可能由于在造成车辆颠簸的崎岖路面上行驶而产生。
如果盘歪斜的话,就存在它们在松开状态下锁定于歪斜位置的风险。当制动盘和制动衬块在制动之后没有适当分离时,可能存在制动衬块的过度磨损并可能发生打滑,即,制动盘与制动衬块在松开状态下保持接触。
即使通过现有技术可以解决噪音问题的某些方面,但是利用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并不总能充分减小在崎岖路面上行驶产生的噪音。
除了噪音产生之外,制动器中的其他问题是产热问题。在制动期间,盘大幅度升温。由制动过程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盘毂,从而还传导给布置在盘毂上的轴承,因此,大部分热量在制动器处于其松开状态时传导给轴承,当然,使用制动器时,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这种情况。轴承本身及轴承使用的润滑装置对热量极为敏感。因此,长时间处于某一温度之上的热量大大缩短了盘毂中轴承的寿命。它们的更换将大大增加维护成本。
热传导主要通过盘和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之间的花键连接产生。一方面制动盘的花键或齿与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之间的接触点数目越多,或另一方面花键或齿的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隙,即,间隙越小,那么,将传导给轴承的热量越多。另外,如果花键连接的所述间隙由于制动盘相对于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进行不适当的平移或旋转定心而显著变化的话,也会将更多的热量传导给轴承。
换句话说,花键连接中的空气间隙或间隙的大小对于减少从制动盘向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进行的热传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存在于盘式制动器中的上述所有问题。
除了噪音和热量问题之外,制动时产生的其他方面的情况由本发明所解决,例如制动器松开时制动盘的缩回,以及与歪斜和打滑相关的问题。
为了避免噪音和打滑,人们希望使盘稳定,即,避免盘倾斜。具有摩擦作用的弹簧或其他盘稳定元件可以放置在盘毂或套筒和盘之间以实现希望的盘稳定。盘稳定元件压靠盘毂,产生主要沿径向的接触力。径向作用力使盘和盘毂的中心保持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即,沿公共轴线)。如果以及当盘被推离其垂直于盘毂旋转轴线的正常位置时,将产生沿轴向和/或切向的摩擦力。所述摩擦力大到足以产生这种希望的盘稳定,但不是大到使它们在制动器作用或松开时产生抵抗盘的轴向滑动的大阻力,其将导致对制动操作和/或补偿制动衬块不对称磨损的可能的干涉。通常地,弹簧的一部分或其他盘稳定元件放置于盘毂和盘各自的花键或齿之间的间隙中。因此,在弹簧和花键或齿之间的接触面上形成摩擦。
当制动器作用并且盘夹紧在制动衬块之间时,盘将对准并保持为垂直于所述盘毂的转动轴。当制动器松开时,制动钳、制动衬块和盘上的弹力将使盘主要稍微轴向运动,对于盘来说没有任何倾斜趋势。因此,盘在制动器刚松开之后仍然处于其正常的非倾斜位置。由如上所述的盘稳定元件的作用产生的摩擦力将接着维持该非倾斜位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盘变倾斜的话,将通过摩擦力和与制动衬块的接触力的相互作用而迅速返回到非倾斜位置,并随后维持在该位置。没有这些摩擦力的情况下,盘可能停留在倾斜位置,并且寻求在花键接触中制动衬块作用力和轴向摩擦力彼此平衡的平衡状态。这可能产生打滑扭矩和附加噪声。
盘稳定也可以利用来自弹簧或其他盘稳定元件的切向力实现。切向力将试图使盘转动,并且通过使盘和盘毂上的齿或花键形成接触使所述盘稳定,并且由此使盘对准盘毂。此外,通过弹簧或其他盘稳定元件,补偿了可能的制造公差。
尤其是当盘稳定元件在制动盘和/或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的圆周上等距离隔开时,通过该盘稳定元件实现的盘稳定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以下事实,即,盘稳定元件能够保持制动盘和盘毂之间的间隙均匀分布,这将导致制动盘的花键或齿的表面与分别位于制动盘两侧的盘毂的花键或齿的表面之间相等的空气间隙或距离,从而防止了可能进行热传导的接触点的产生。
达到这种均匀分布是因为盘稳定元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使得当制动器处于松开状态时,制动盘靠着盘毂平移或旋转定心。更有利地,盘稳定元件配置为使制动盘靠着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平移或旋转定心。起到每个或两个作用的元件数目可以为每个制动盘具有一个或多个。
盘稳定元件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设计。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盘稳定元件是由一根金属丝制成的弹簧。该弹簧在平面图内为大致矩形形状。在矩形弹簧的每条长边上形成环,其大致位于每条边的中间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簧制成单件体,例如通过金属板冲压制成。而且,该弹簧在平面图内为大致矩形形状。作为环的替代,本实施例中的弹簧在相邻的每条长边上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邻近该弹簧每条短边。
仍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盘稳定元件由弹簧钢丝制成,该盘稳定元件以这种方式形成从而包括优选地位于所述制动盘一侧上的两个下部自由端和一个上部弯曲端,同时所述自由端与制动盘的两个相邻花键或齿的顶部接合,并且所述钢丝从一个自由端轴向延伸经过制动盘和盘毂的宽度到制动盘的另一侧并又返回到另一个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盘稳定元件由单根弹簧钢丝制成,其形成将要接收在制动盘的花键或齿间隙中的螺旋弹簧。在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弹簧钢丝沿相反方向延伸,即径向延伸到制动盘。两个端部分别终止于托架,托架优选地以这种方式彼此面对从而夹紧沿着间隙的花键或齿。
同样使用冲压的金属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盘稳定元件大体上配置为U形双壁元件,其嵌入制动盘或盘毂的花键或齿。
盘稳定元件的数目可以改变,优选地应当为每个盘至少两个,更优选地为每个盘至少三个。
不同类型的盘稳定元件可以布置在制动盘和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之间。同样,对于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制动盘的制动器来说,不同类型的盘稳定元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动盘进行设置。
该盘稳定元件有助于制动器松开时盘的轴向运动。在制动器作用时,盘稳定元件将在盘滑动时沿轴向弹性挠曲,其将给盘提供力图使盘在制动器松开时再次向回移动的轴向力。
盘稳定元件沿旋转、轴向以及切向方向起作用。
盘式制动器通常具有补偿制动衬面材料磨损的装置,即根据所述磨损调整制动衬块和制动盘的轴向位置的装置。这种磨损补偿可以是单面或双面的。本发明利用这两种类型的磨损补偿起作用。因此,当制动衬块磨损时,本发明的盘稳定元件或弹簧通过轴向滑动而参与对具有单面调节装置的盘式制动器进行磨损补偿。盘稳定元件或弹簧的这种滑动能力对于具有双面磨损补偿的制动器而言,尤其是在制动衬块不均匀磨损(即,盘一侧上的制动衬块比盘另一侧上的制动衬块磨损得更快)时也是很重要的。为了提供制动衬块磨损补偿,盘稳定元件配置为以这样的方式轴向摩擦接合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使得在施加不足以克服盘稳定元件和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接合的轴向力时,盘稳定元件沿轴向挠曲但是在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上保持轴向固定不动,当施加足以克服盘稳定元件和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之间的摩擦接合的轴向力时,盘稳定元件沿轴向挠曲并且也在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上轴向滑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制动盘和制动衬块之间提供适当的分离,包括在制动开始和结束时的适当动作。
另一个目的是减少歪斜或倾斜风险以及打滑风险。另一个目的是在不考虑起因的情况下,减少制动器内的噪音或格格作响。从而使制动盘达到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充分减少对轴承的热传导作用,从而延长其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需要尽可能少的不同部件来形成盘式制动器。由于具有相同的盘,盘稳定元件等,装配、储存等变得更加容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在需要时允许盘在盘毂上进行永久的轴向运动来补偿制动衬块磨损。
这些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和如权利要求35、40、43和44的盘稳定元件所解决。
本发明用于具有制动钳的盘式制动器,所述制动钳接收一个或多个制动衬块并围绕一个或多个制动盘。至少一个制动盘可以通过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上的花键或齿而被滑动接收。该盘毂被接收在轮轴上。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衬块是制动衬块组件的一部分。
按照本发明,盘稳定元件可以放置在每个盘和盘毂或连接到所述盘毂上的部件之间。在制动器作用期间,盘稳定元件沿轴向挠曲并且产生帮助制动盘在制动器松开时轴向缩回的作用力。
另外,当对花键(齿)的精密公差的要求不如未使用本发明的系统严格时,本发明方便了制动盘和盘毂等部件的制造。因此,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制造盘和盘毂。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下文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文通过实例并参照附图进一步解释。在附图中:
图1为盘式制动器的一个普通实例的分解图;
图2为主要示意图,显示了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制动盘上的盘稳定元件;
图3为图2所示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4为示出将图2和3所示盘稳定元件安装到制动盘上并且在将盘装配到制动器上之前的透视图;
图5和6分别为盘式制动器一部分的侧视图和透视图,显示了处于放置在制动盘和盘毂之间的安装状态下的图3所示的盘稳定元件;
图7a-7c为根据本发明的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并且显示了作用在弹簧上的力的不同方向;
图8为对应于图5的侧视图,并且显示了盘稳定元件和盘毂之间的接触平面;
图9和10为分别对应于图5和6的侧视图和透视图,显示了可选的盘稳定元件;
图11和12为分别对应于图5、6、9和10的侧视图和透视图,仍然显示了可选的盘稳定元件;
图13a和13b为平面图,分别显示了盘和盘稳定元件在松开和作用状态下的运动;
图14a和14b为图解侧视图,显示了取决于盘稳定元件位置的位移方向;
图15a-15c示意性显示了在某些情况下消除噪音产生的装置;
图16为主要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并安装在制动盘上的盘稳定元件的另一实例;
图17为图16所示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19为盘稳定元件在其放置于制动盘和盘毂之间的安装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0为类似于图18的实施例中的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21a和21b分别为图20中的盘稳定元件在其放置于制动盘和位于该制动盘两侧的盘毂之间的安装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2为图20中盘稳定元件的顶视图;
图23a为沿图21a中A-A剖开的剖视图,图23b为沿图21a中B-B剖开的剖视图;
图24为显示了将图20-23b所示盘稳定元件安装到制动盘上并且在盘装配到制动器上之前的透视图;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26为显示了图25中盘稳定元件在其放置于制动盘和盘毂之间的安装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28为显示了图27中盘稳定元件在其放置于制动盘和盘毂之间的安装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9为图28中盘稳定元件的剖视图;
图30为图28中盘稳定元件的顶视图;
图31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盘稳定元件的透视图;
图32为显示了图31中盘稳定元件在其放置于制动盘和盘毂之间的安装状态下的透视图;和
图33a和33b为平面图,分别显示了盘和盘稳定元件在松开和作用状态下的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
当用于本说明书中时,术语“轴向”、“径向”、“切向”和类似表述与和制动器相联的轮轴(未显示)相关,并且与直接或利用中间部件接收在轮轴上的制动盘、盘毂或套筒等相关。术语“外”和“内”用于描述部件、或部件的一部分的位置,如沿车辆中心的轴向所示,“外”表示向车辆侧面更加远离车辆中心线的位置。如图1所示,“内”是向右,“外”是向左。
图1显示了盘式制动器的一个普通实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本发明的原理适用于具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特别参考仅对理解发明而言重要的部件。
所示盘式制动器具有围绕两个制动盘2的制动钳1,所述制动盘接收在盘毂3上。制动盘2在内周上具有花键4,该花键4与盘毂3外周上的花键4相接合。制动衬块8以常用方式可滑动地接收在制动钳1中。利用接收在制动钳1中的止推板6和制动机构11施加制动衬块8。分别通过制动盘2和盘毂3的花键4或齿,使制动转矩从盘2向盘毂3、并因此向车轮传递。
利用花键4,盘2以旋转方向固定连接而轴向滑动连接的方式接收。在其他实施例(未显示)中,使用了其他数量的盘2,并且一个盘2可以沿轴向固定。制动衬块8放置在每个制动盘2的两侧。同时,制动衬块8沿轴向可移动地接收在制动钳1中,尽管最外面的制动衬块8,即最远离止推板6的一个制动衬块可以是固定的。在制动期间,制动机构11将止推板6压靠在相邻制动衬块8上,所述制动衬块8压靠在制动盘2上,诸如此类。当制动衬块8和制动盘2彼此压靠时将发生制动。
当制动器松开时,在每个制动盘2和相邻制动衬块8之间应当具有间距。为了盘2能够轴向移动,在盘2和盘毂3之间接触的花键中必须具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多个盘稳定元件(在图1中未显示)放置在每个制动盘2、30、33、34和盘毂3、31等之间。在一些所示实施例中,盘稳定元件是弹簧5、20、25、36、44、56,其由单根弹簧钢丝制成并以适当方式弯曲。通常,弹簧钢丝的自由端固定到彼此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自由端彼此相邻放置,而不固定到彼此上。在图16和17的实施例中,弹簧39通过冲压金属板制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盘稳定元件或弹簧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通过铸造或模制制成。在将制动盘2装配到制动器上的过程中,弹簧5、39、44、56可以利用束缚线或捆扎钢丝10固定在制动盘2上,如图2、4和24所示。这也适用于图16和17、图18和20和图31中的弹簧。束缚线10在装配之后并且使用制动器之前去除。弹簧5、39、44、56不必由它们自身固定在盘2上,因此,没有束缚线10的情况下,弹簧5、39、44、56可能使盘2脱落。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弹簧5在平面图中观察为大致矩形形状,具有两条长边12和两条短边13。在每条长边12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环14。弹簧5的每条短边13位于制动盘2的花键或齿的间隙中。弹簧5的环14邻近于盘2的齿放置并且在装配时接收于盘毂3的花键或齿的间隙内。此外,每个弹簧5可以由与制动盘2成一体的支撑件或凸起15沿轴向支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支撑件15还可以是以任何适当方式固定到盘2上的分离部件。所述支撑件15将弹簧5轴向定位在盘2上并且帮助弹簧5与盘2一起沿轴向移动。支撑件15放置在接收每个弹簧5的短边13的间隙附近。因此,在装配之后,弹簧5被放置成每个弹簧5的长边和短边12、13之间的拐角位于支撑件15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5放置在沿着每个弹簧5的长边12的其他位置处。
每对盘2和盘毂3之间的弹簧5的数量可以变化。例如,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具有围绕盘2相对均匀分布的三个弹簧5。
图7a-7c的目的是显示可能作用在弹簧5上的接触力的不同方向,在本说明中指出了该方向。因此,在图7a中,显示了切向力16,即,相对于制动盘2或轮轴(未显示)具有切向的作用力。同样,图7b和7c分别显示了径向力17和轴向力1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作用在弹簧5上的实际作用力的方向可以改变,具有不严格切向、径向或轴向的合成力。
利用放置在盘毂3和制动盘2之间的弹簧5,由于弹簧5的弹性和预张力,向外的径向力作用在每个制动盘2上。该径向力有助于使盘2相对于盘毂3稳定,因此,减少了噪音或格格作响的风险。此外,弹簧5提供了一定程度抵抗盘2相对于盘毂3的轴向运动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盘2的稳定性。这起因于弹簧钢丝在一些位置与盘2和盘毂3抵接的事实。在图5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5的短边13被接收在盘2的齿隙中,而环14被接收在盘毂3的齿隙中。当盘2相对于盘毂3沿轴向移动时,在弹簧5和盘毂3的接触表面上产生摩擦力。所述轴向摩擦力形成在弹簧5的环14和盘毂3之间。摩擦力的大小特别取决于弹簧钢丝和盘毂3各自的材料和表面结构。此外,接触面的尺寸,以及弹簧钢丝分别与盘2和盘毂3之间的接触面的倾角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沿与形成该摩擦力的运动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利用摩擦力和弹簧5的形式,需要一定的作用力来使盘2相对于盘毂3移动。移动盘2所需的作用力大大减小了在松开状态下格格作响的风险。
弹簧5的环14抵接盘毂3的花键4的两条相对边,与只存在一个接触面或没有楔角的情况相比,通过楔紧作用增大了轴向摩擦力。因此,带有环14的弹簧5的设计提供了与盘毂3的花键4接触的两个触点。在图8中,指出了所述触点的切平面19。在弹簧5的环14和盘毂3的花键4之间的触点处,接触力38形成在弹簧5和盘毂3之间,提供了轴向摩擦力。
在图9和10的实施例中,弹簧20具有与先前所述的弹簧5相同的大体矩形形状。然而,取代每条长边上的环,该弹簧20具有位于每条长边中间位置的可选形状。在每条长边的中心具有直形中间部分22,并且邻近所述中部22在每一侧具有弯曲部分21。弯曲部分21径向向内弯曲。弯曲部分21与切平面23接触地抵接所述齿,提供了反作用力24。该接触切平面23为倾斜的,具有楔形作用。
图11和12的实施例包括与图9和10中弹簧20类似的弹簧25。在该实例中,制动盘30和盘毂31的花键或齿的设计略有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盘毂31的齿32的形状相对笔直,弹簧25夹紧在所述齿上。弹簧适用于盘毂31的齿32的设计是指,在这样情况下,在中间部分27和位于所述中间部分27的每一侧上的弯曲部分26之间几乎为直角。当弹簧25夹紧在齿上时,通过与弹簧25的弯曲部分26和盘毂31的齿32之间的切平面28相接触产生反作用力29,通过以这种方式夹紧产生的反作用力可用于给如上所述的弹簧20、25增加额外的轴向摩擦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弹簧将不提供径向力,只提供摩擦力。与盘毂配合形成的摩擦力主要是由于每个弹簧弹性地夹紧盘2的至少一个花键4或齿而产生。图11和12中的弹簧可设计成以这种方式作用。
而且,图16和17所示实施例的弹簧39在平面图中观察为大致矩形形状,具有两条长边40和两条短边41。此外,弹簧39具有大致弯曲形状,分别遵循盘2的内周和盘毂3的外周的形状。弹簧39的每条短边41放置在制动盘2的花键或齿的间隙内,优选地不与盘2或盘毂3接触。两个弯曲部分42形成在每条长边40上,并邻近每条短边41。在弹簧39中间形成有两根在长边40之间延伸的横杆43。利用横杆43,弹簧39的径向力将传递给制动盘2。通常地,制动盘2的一个齿或花键4放置在由两根横杆43和长边40界定的开口中。盘2的齿或花键4松动地接收在所述开口中,这是指需要束缚线10等将弹簧39在装配之前保持在制动盘2上。弯曲部分42具有半圆形状,适合于盘毂3的齿或花键4之间的间隙尺寸。弹簧39的弯曲部分42邻近于制动盘2的齿或花键4放置并且在装配时接收于盘毂3的花键4或齿的间隙内。短边41连接长边40,并且尤其是在制动器作用或松开期间发生轴向挠曲时稳定弹簧3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还是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或凸起可以与制动盘2一体形成,尽管这在图16中没有显示。如上文参照图2和3解释的那样,支撑件或凸起的目的在于给弹簧39提供沿轴向的支撑。
弹簧5、20与盘毂3的花键4或齿之间的界面或接触切平面19、23可以是倾斜的,从而提供楔形界面,如图8和9所示。如果花键4或齿的表面为倾斜的,与弹簧5的环14的界面可以自动地为楔形,如图8所示。在图9的实施例中,弹簧20为楔形,并且如果花键4或齿的表面为倾斜的话,弹簧20的弯曲部分21和花键4或齿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楔形的。因此,在所述花键4或齿的表面上可能发生弯曲部分21和花键4或齿之间的接触。楔形界面还可以由弹簧20的弯曲部分21给出,使得与花键4或齿的接触发生在所述花键4或齿的顶角处。在后一种情况下,楔形界面与花键4或齿的表面形状无关地形成。还是在图16和17的实施例中,在弹簧39和盘毂3的花键4或齿之间具有楔形界面。还是在图18和20的实施例中,弹簧44可以设计为提供楔形界面。与具有位于盘毂3的花键4或齿上的切向接触面的界面相比,楔形界面增大了弹簧5、20、39、44和盘毂3之间的接触点处的轴向摩擦力。这起因于弹簧5、20、39、44上的总接触力大于相同弹簧5、20、39、44的径向合力的事实。这样,可以减小由弹簧5、20、39、44产生的所需径向力。
在制动器松开时,盘2、30应当缩回并与制动衬块8适当地分离。在制动期间,弹簧5、20、25、39、44、51、54、56将由于摩擦沿轴向弯曲。弹簧5、20、25、39、44、51、54、56有助于在制动器松开时通过沿轴向向回弯曲而分离。向回弯曲起因于弹簧5、20、25、39、44、51、54、56在制动器作用时弯曲,因此,向回弯曲起因于弹簧5、20、25、39、44、51、54、56力图恢复其原始形状的事实。由于弹簧5、20、25、39、44、51、54、56帮助并支撑制动盘2的移动,因此与没有沿轴向弯曲的弹簧5、20、25、39、44、51、54、56的制动器相比,制动器的性能得以提高。
在图13a和13b中,分别显示了松开和作用的制动器情况的一个实例。在该实施例中,左侧的制动盘33是内制动盘,即,最接近制动机构的制动盘。因此,另一个盘是外制动盘34。如图所示,位于制动盘33、34和该盘33、34外侧的每个弹簧5(更准确地为弹簧5的环14)之间的间隙s与在内盘33和外盘34之间的是不同的。外盘34处的间隙s小于内盘33处的间隙s。当制动器作用时,盘33、34将移动到右侧,如图13b所示。在弹簧5的长边12和短边13之间的过渡处,弹簧5抵接支撑15。因此,当盘33、34在制动作用下移动时,弹簧5的外端也发生移动。但是,与盘毂3的花键4相接触的弹簧5的环14最初通过摩擦保持在初始位置上。通常,弹簧5的中间部分(环14)将保持在初始位置上直到被盘33、34撞击。
当制动衬块和制动盘材料磨损时,在制动器的松开及作用位置,每个盘33、34会缓慢地改变轴向位置。这对于具有双边磨损补偿的制动器中的制动衬块的不均匀磨损情况来说也是真实存在的。在该过程中,弹簧5将在盘毂3上滑动并且同样缓慢地改变轴向位置。这起因于弹簧5不仅在它们轴向固定于盘33、34上的端部,而且在中间部分沿着盘33、34的事实,如图13a和13b所示。在中间的滑动由与弹簧5的中间部分形成接触并将其轴向推动的盘33、34执行,或者通过增大到足以克服弹簧5和盘毂3之间的摩擦力的每个弹簧5的轴向弯曲而执行。这样,每个弹簧5将在每次制动器松开时产生盘33、34的几乎恒定的缩回行程,与盘33、34和制动衬块8的磨损状态无关。
通常,制动盘33、34必须根据它们的位置来移动不同的距离,如图13a和13b所示。在制动器作用情况下,制动盘33、34之间的距离a与制动器松开情况相比减小。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内盘33将稍微比外盘34移动得更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盘33、34和弹簧5的环14之间的轴向间隙不同。此外,在位于盘33、34的外侧上的环14处,每个弹簧5的轴向弯曲可以由与盘33、34的轴向接触所限制,所述盘推动环14在盘毂3上滑动。对于盘33、34内侧上的环14来说,轴向间隙不会影响轴向弯曲,在这种情况下,盘33、34在制动器作用时移动远离环14。这使弹簧5在制动器松开时产生盘33、34的缩回,这是盘33、34的外侧和内侧上的各自弹簧部件的轴向挠曲的一种平均。这样,通过布置盘33、34和位于盘33、34外侧上的环14之间不同的轴向间隙,可以控制盘33、34的缩回距离。最大间隙(>s)位于最内侧盘33处,而较小间隙(s)布置在外盘34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盘33、34的花键4或齿在外侧和内侧上具有不同的轴向凸起35。因此,通过使盘33、34转动,位于每个盘33、34和弹簧5、20、25的环14或其他中间部分22、27之间的盘33、34的外侧上的间隙可以改变。对每个盘33、34的齿4在其外侧和内侧处的不同轴向凸起35的可替换方案是使每个弹簧5、20、25、44在盘的两侧设计得不同,从而在盘的不同侧产生不同的轴向间隙。
优选地,该制动器的不同部件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实现标准化。因此,所有弹簧5、20、25、39、44、51、54、56相同,并且制动盘2、30、33、34、60也相同,但是可以不同地转动以给出不同的间隙,如上所述。
当车辆在崎岖路面上行驶或撞上一对象,例如人行道时,车辆经受的颠簸(即,振动)可能引起在制动器中产生噪音。进行旋转或径向平移的盘2、30、33、34、60可能产生噪音。为了消除这种噪音,弹簧5、20、25、39、44、51、54、56应当能够通过产生径向、轴向和/或切向反作用力防止这些运动。优选地,弹簧应当设计成能产生相当大的切向作用反作用力。根据每个弹簧5、20、25、39、44、51、54、56的实际位置,所述弹簧5、20、25、39、44、51、56将遭受径向或切向变形,或其组合。在图14a和14b中,示意性地显示了盘2、30相对于盘毂3、31的运动。字母A到H表示每个弹簧5、20、25、39、44、51、54、56分别与制动盘2、30和盘毂3、31之间的接触点。例如,如果盘2、30竖直移动,放置于盘2、30的顶部AE和底部GC处的弹簧5、20、25、39、44、51、54、56将遭受径向变形,而放置在左侧DH和右侧BF的弹簧5、20、25、39、44、51、54、56将遭受切向变形。弹簧5、20、25、39、44、51、54、56设计成在切向方向上为相对刚性的,因此防止了盘2、30相对于盘毂3、31旋转,或径向平移。弹簧5、20、25、39、44、51、54、56的切向刚性有利地是与盘2、30的运动方向无关。切向刚性应当足够大以防止盘毂3、31和盘2、30各自的花键4或齿的接触面之间跳动接触。这通过使弹簧5、20、25、39、44、51、54、56设计成受切向力的影响不如受径向或轴向力的影响大而实现,从而提供弯矩。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切向力16的力臂(lever)的最大长度短于径向或轴向力17、18的力臂的最大长度,所述接触力可以通过所述力臂沿弯曲方向作用在每个弹簧5、20、25、39、44、51、54、56上。图7a中示意性显示了切向力16。
防止花键连接中的跳动接触,并因此防止噪音的另一方法是设计弹簧5、20、25、39、盘2、30、33、34以及盘毂3、31,从而在每个弹簧5、20、25、39的短边13上产生反作用力。所述反作用力抵消了盘2、30、33、34不希望的径向平移。通过盘2、30、33、34和盘毂3、31与弹簧5、20、25、39的短边13、41形成接触的区域的适当几何结构可以获得所述反作用力。该几何结构使得在盘2、30、33、34径向移动时,弹簧5、20、25、39卡在盘2、30、33、34和盘毂3、31之间,并且由此在摩擦力作用下受迫滑动。这由图15进一步解释,并且可以与目的在于通过如上所述的切向力进行噪声抑制的弹簧设计结合使用。在图15a中,弹簧36显示为以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放置在制动盘2和盘毂3之间。在图15b中,位于盘和盘毂3之间的弹簧短边显示为处于未相对移动位置的弹簧钢丝37的横截面。在图15c中可以看出,当盘2相对于盘毂3径向移动时,弹簧钢丝37卡在盘2和盘毂3之间。
图18和20显示了盘稳定元件44的另一个实施例。盘稳定元件44由弹簧钢丝制成,其具有两个下部自由端45和一个上部弯曲端46。在图18的实施例中,两个下部自由端45设计成与制动盘的两个相邻齿4接合,如图19所示。因此,制动盘2的齿4配置为包括轴向延伸槽47,其接收弹簧44的轴向延伸部48,如从图23a和23b的横截面视图中更好地看出的。
在与自由端45和弯曲端46相对的侧部上,弹簧44包括两条长边49,其形成位于两侧且彼此相对的弯曲环50。
图20中的弹簧44不同于图18中的弹簧44之处仅在于自由端45的形状,所述自由端进一步拉长并弯曲从而横跨盘毂3的齿4的顶面,如图21a所示。
还是如图21a所示,可以看出,当自由端45与制动盘2的两个相邻花键4接合时,上部弯曲端46与位于所述制动盘2的所述两个相邻花键4之间的基部接合。
两条长边49及其弯曲环50因此布置在制动盘2的相对侧,如图21b所示。从顶部观察,如图22所示,显而易见的是,通过盘稳定元件44的所述特殊弹簧设计还可以提供轴向回复力,所述弹簧通过所述设计抵靠制动盘2的两侧,如上文结合其他弹簧设计所描述的那样。
尤其是从图19中所看出的,弹簧44使得制动盘2和盘毂3之间的间隙,即空气间隙将大体上保持相等,避免了接触点的产生,在制动期间产生的热量将通过所述接触点传导给盘毂3并进一步传导给盘毂3的轴承(未显示)。特别地,制动盘2的花键4表面与位于花键4两侧的盘毂3的花键4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松开状态下保持相等。
基本上,所有前面提到的盘稳定元件的弹簧设计配置为均匀分配制动盘2和盘毂3或连接到盘毂3上的部件两者的花键4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制动器松开状态下的热传导。
图25和27中显示了实现上述功能的盘稳定元件的其他实施例。
盘稳定元件基本上由制成“U”形的金属板构成。
在图25中,盘稳定元件51由固定在U形的基部52处的一块金属板构成,从而形成双壁弹簧机构。两个支腿53在所述盘稳定元件两侧弯曲。如图26所示,支腿53在盘稳定元件51放置于制动盘2和盘毂3之间时变形,因此,所述元件51嵌入制动盘2的花键4,使得一个支腿53分别位于制动盘2的一侧。因此,当制动器松开时,盘稳定元件51能够对制动盘2施加轴向回复力。
图27-30显示了这种U形盘稳定元件的不同设计。其中显示的盘稳定元件54由两块金属板构成,所述金属板在支腿55的顶部固定于其两个端部上,所述支腿还形成为敞口环。金属板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挤压、粘合、钎焊或焊接实现。
从图29的剖视图可以明显看出,U形盘稳定元件54的设计能够施加径向力和轴向力,从而防止由于格格作响产生的噪音,同时在变形时仍然施加轴向回复力。另外,这些U形实施例使制动盘2和盘毂3或连接到盘毂3上的部件两者的花键4之间的空气间隙均匀分布。
图31-33b显示了由单根弹簧钢丝制成的盘稳定元件56的另一个实施例。
在其中间部分,盘稳定元件56制成像螺旋弹簧57一样。所述螺旋弹簧57的弹簧钢丝在该螺旋弹簧57的两端向制动盘60径向延伸,即,这些端部58沿相反方向延伸。在其端部,每个延伸部58形成托架59。这些托架59面向彼此。
如图32所示,盘稳定元件56将装配在制动盘60和盘毂3之间,使得螺旋弹簧57沿制动盘60的轴向延伸,因此,为此目的螺旋弹簧57接收在设置于制动盘60的多个花键4中的间隙61内。托架59因此夹紧嵌入所述间隙61中的花键4。
图33a和33b给出了松开的制动器(图33a)和作用的制动器(图33b)情况的实例,借此,所述制动器执行机构(未显示)放置在制动盘60的左侧。
在图33a中可以看见,弹簧56布置为使得在螺旋弹簧57的端部和位于制动器执行机构相对侧的制动器60之间保持距离s。为了便于理解,该距离s被夸大。当发生致动时,制动盘60向右移动,从而使弹簧56变形,以使得该弹簧在其另一侧上产生相同的距离s的轴向挠曲。当松开制动器时,弹簧56由于螺旋弹簧57和盘毂3之间的摩擦接合而接着对制动盘60施加轴向回复力。轴向挠曲s因此对应于缩回距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弹簧的精确形状可以改变,只要它们以如上所述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工作即可。同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尽管本发明主要参考具有滑动盘的盘式制动器,但是盘稳定元件的不同实施例也可以在具有固定制动盘的盘式制动器中使用,以便减小固定在盘毂或连接到该盘毂上的部件上的制动盘和所述盘毂或所述部件之间的热传导。
附图标记列表
1制动钳          32齿
2制动盘          33制动盘
3盘毂         35 34制动盘
4花键            35轴向凸起
5盘稳定元件      36盘稳定元件
6止推板          37弹簧钢丝
7                38接触力
8制动衬块     40 39盘稳定元件
9                40长边
10束缚线         41短边
11制动机构       42弯曲部分
12长边           43横杆
13短边        45 44盘稳定元件
14环             45下部自由端
15支撑件         46上部弯曲端
16切向力         47齿槽
17径向力         48轴向延伸部
18轴向力      50 49长边
19切平面         50弯曲环
20盘稳定元件     51盘稳定元件
21弯曲部分       52基部
22中间部分       53支腿
23切平面      55 54盘稳定元件
24               55支腿
25盘稳定元件     56盘稳定元件
26弯曲部分       57螺旋弹簧
27中间部分       58纵向端部
28切向平面    60 59托架
29反作用力       60制动盘
30制动盘         61间隙
31盘毂

Claims (44)

1.一种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钳(1),其接收一个或多个制动衬块(8)并环绕一个或多个制动盘(2,30,33,34,60),其中至少一个制动盘(2,30,33,34,60)通过花键(4)或齿可滑动接收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的部件上,,所述盘毂(3,31)接收在轮轴上,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衬块(8)是制动衬块组件的一部分,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盘稳定元件放置于每个制动盘(2,30,33,34,60)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构造并设置成在制动器作用期间沿轴向挠曲并在制动器松开时产生帮助制动盘(2,30,33,34,60)轴向缩回的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与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轴向摩擦接合,并且所述盘稳定元件构造为,当施加不足以克服盘稳定元件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的所述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接合的轴向力时,所述盘稳定元件沿轴向挠曲但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的所述部件上保持轴向固定不动,当施加足以克服盘稳定元件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的所述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接合的轴向力时,所述盘稳定元件沿轴向挠曲并且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的所述部件上轴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是作用于每个盘(2,30,33,34,60)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的所述部件之间的弹簧(5,20,25,36,39,44,51,54,56),并且为了提供弹簧(5,20,25,36,39,44,51,54,56)的轴向挠曲,在制动器致动期间,每个弹簧(5,20,25,36,39,44,51,54,56)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上的轴向滑动受到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部件和弹簧(5,20,25,36,39,44,51,54,56)之间的接触点上形成的轴向摩擦力的限制。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产生径向弹力。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弹簧(5,20,25,36,39,44,51,54,56)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部件之间设置楔形接触而增大所述摩擦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花键(4)或齿的倾斜表面实现所述楔形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楔形弹簧自身实现所述楔形接触。
8.如权利要求3-7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弹簧(5,20,25,36,39,44,51,54,56)设置成弹性地夹紧位于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部件上的一个或多个花键(4)或齿(32)而增大所述轴向摩擦力。
9.如权利要求3-8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20,25,36,39)在平面图内为大致矩形形状,具有两条长边(12,40)和两条短边(13,41),并且每个弹簧(5,20,25,36,39)的短边(13,41)接收在制动盘(2,30,33,34)上的齿或花键间隙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环(14)和/或半圆形弯曲部分(21,42)形成在每条长边(12,40)上,并且所述弹簧(5,36,39)的所述环(14)和/或所述半圆形弯曲部分(21,42)在装配之后被布置成与盘(2,33,34)的齿或花键(4)相邻并被接收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部件的齿或花键间隙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环(14)和/或弯曲部分(21)被放置在每个长边(12)的大致中间位置,和/或弯曲部分(42)形成在每个长边(40)的两端并邻近弹簧的短边(41)。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25)在每条长边(12)上具有弯曲部分(21,26),所述弯曲部分(21,26)在装配之后夹紧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齿或花键(4)。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弹簧(5,20,25,36,39)的短边(13)或横杆(43)与盘(2,30,33,34)的内周之间沿径向产生反作用力,所述盘内周在盘(2,30,33,34)径向移动时与所述短边(13)或横杆(43)接触。
14.如权利要求3-8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4)具有两个下部自由端(45)和一个上部弯曲端(46),所述下部自由端(45)与制动盘(2,30,33,34)的两个相邻花键(4)或齿的顶部接合,所述上部弯曲端(46)与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所述两个相邻花键(4)或齿之间的基部接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部自由端(45)进一步伸长从而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花键(4)或齿的顶部上方弯曲,所述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花键(4)或齿与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花键(4)或齿相邻,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花键(4)或齿的顶部和所述两个下部自由端(45)接合。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部自由端(45)和所述一个上部弯曲端(46)被设置在制动盘(2,30,33,34)的同一侧上。
17.如权利要求3-8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6)包括螺旋弹簧(57),其两个端部(58)从所述螺旋弹簧(57)沿相反方向径向延伸并终止于托架(59),并且其中所述制动盘(60)构造为包括位于其周向多个花键(4)或齿上的间隙(61),所述螺旋弹簧(57)接收于所述间隙中从而向制动盘(60)的两侧延伸,因此,所述托架(59)夹紧分别位于所述间隙(61)两侧的制动盘(60)的花键(4)或齿。
18.如权利要求3-17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由弹簧钢丝制成。
19.如权利要求3-17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由金属板制成。
20.如权利要求3-19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20,25,36,39,44,51,54,56)抵抗切向作用力的刚度大于抵抗轴向或径向作用力的刚度。
21.如权利要求3-8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1,54)由金属板制成,所述金属板大致构造为U形双壁环状元件,其具有通过基部(52)连接的两个支腿(53,55),所述基部(52)布置在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一个花键(4)或齿的顶部与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两个花键(4)或齿的基部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53,55)成形和构造为可沿轴向挠曲。
23.如权利要求3-22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支撑件(15)在接收弹簧(5,20,25,36,39,44,51,54,56)的区域内设置在盘(2,30,33,34,60)上,所述支撑件(15)定位成抵接弹簧(5,20,25,36,39,44,56)。
2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盘稳定元件在制动盘(2,30,33,34,60)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之间被设置成使得将制动盘(2,30,33,34,60)旋转定心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上,从而在制动盘(2,30,33,34,60)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之间保持均一的间隙。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被设置成使得在制动盘(2,30,33,34,60)的花键(4)或齿的表面与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花键(4)或齿的表面之间保持相等的距离。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至少为0.4毫米,优选地为0.6毫米,最优选地为0.8毫米。
27.如权利要求1-26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制动盘(2,30,33,34,60)的制动器,制动盘(2,30,33,34,60)之间的盘稳定元件的轴向挠曲不同,从而有助于在松开制动器时使盘(2,30,33,34,60)与它们的中间制动衬块(8)轴向分离。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取决于盘(2,30,33,34,60)的布置的盘(2,30,33,34,60)和弹簧(5,20,25,36,39,44,51,54,56)之间不同的轴向间隙提供了不同的轴向挠曲。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4)或齿具有轴向凸起,其在盘(2,30,33,34,60)之间或在盘(2,30,33,34,60)的左侧和右侧之间不同。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20,25,36,39,44,51,54,56)具有轴向凸起,其在盘(2,30,33,34,60)之间或在盘(2,30,33,34,60)的左侧和右侧之间不同。
31.如权利要求1-30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盘稳定元件设置在一个制动盘(2,30,33,34,60)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之间。
32.如权利要求1-3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制动盘(2,30,33,34,60)的制动器,设置在所述两个或更多制动盘(2,30,33,34,60)之一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之间的盘稳定元件与设置在所述两个或更多制动盘(2,30,33,34,60)中的另一个与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之间的盘稳定元件的类型是不同的。
33.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通过在制动器装配之后被去除的装置保持在制动盘上。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装配之前将盘稳定元件保持在每个制动盘上的可去除装置是束缚线(10)或者是在每个端部都具有钩子的金属丝,所述钩子与所述盘稳定元件接合。
35.一种盘稳定元件,其被放置在制动盘(2,30,33,34)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一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在平面图中为大致矩形形状,其具有两条长边(12,40)和两条短边(13,41),从而所述短边(13,41)适于接收在制动盘(2,30,33,34)上的齿或花键间隙中。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盘稳定元件,其特征在于,环(14)和/或半圆形弯曲部分(21,42)被形成在彼此相对的每条长边(12,40)上,从而所述环(14)或所述半圆形弯曲部分(21,42)适于被布置成与盘(2,33,34)的齿或花键(4)相邻并被接收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齿或花键间隙内。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盘稳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14)或弯曲部分(21)被放置在每条长边(12)的大致中间位置。
38.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盘稳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弯曲部分(42)被形成在每条长边(40)的两端,邻近所述元件的短边(41)。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盘稳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横杆(43),其适于被接收在制动盘(2,30,33,34)上的齿或花键间隙中。
40.一种盘稳定元件,其被放置在制动盘(2,30,33,34)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一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稳定元件具有两个下部自由端(45)和一个上部弯曲端(46),所述下部自由端(45)适于与制动盘(2,30,33,34)的两个相邻花键(4)或齿的顶部接合,所述上部弯曲端(46)适于与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所述两个相邻花键(4)或齿之间的基部接合。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盘稳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部自由端(45)进一步伸长从而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花键(4)或齿的顶部上方弯曲,所述在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花键(4)或齿与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花键(4)或齿相邻,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花键(4)或齿的顶部与所述两个下部自由端(45)接合。
42.如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盘稳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部自由端(45)和所述一个上部弯曲端(46)设置在制动盘(2,30,33,34)的同一侧。
43.一种盘稳定元件,其被放置在制动盘(60)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一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包括螺旋弹簧(57),其适于接收在制动盘(60)的间隙(61)中,从而所述螺旋弹簧(57)的两个端部(58)从所述螺旋弹簧(57)沿相反方向径向延伸并终止于托架(59),所述支架(59)适于夹紧分别位于所述间隙(61)两侧的制动盘(60)的花键(4)或齿。
44.一种盘稳定元件,其被放置在制动盘(2,30,33,34)和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一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51,54)由金属板制成,所述板大致构造为U形双壁环状元件,其具有通过基部(52)连接的两个支腿(53,55),所述基部(52)被布置在所述制动盘(2,30,33,34)的一个花键(4)或齿的顶部与盘毂(3,31)或连接到所述盘毂(3,31)上的所述部件的两个花键(4)或齿的基部之间。
CN200580025953A 2004-07-01 2005-06-30 盘式制动器及盘稳定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52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401704A SE527335C2 (sv) 2004-07-01 2004-07-01 Stabiliserande element för bromsskiva
SE04017042 2004-07-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2035A true CN101002035A (zh) 2007-07-18
CN100585209C CN100585209C (zh) 2010-01-27

Family

ID=3273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5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5209C (zh) 2004-07-01 2005-06-30 盘式制动器及盘稳定元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45093B2 (zh)
EP (1) EP1774194B1 (zh)
CN (1) CN100585209C (zh)
AT (1) ATE462896T1 (zh)
DE (1) DE602005020306D1 (zh)
RU (1) RU2360159C2 (zh)
SE (1) SE527335C2 (zh)
WO (1) WO200600293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820A (zh) * 2016-04-13 2018-11-09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CN108980239A (zh) * 2017-06-02 2018-12-11 英国美瑞特重型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衬块
CN113374815A (zh) * 2021-07-08 2021-09-10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采用轴向浮动花键减磨机构的制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98438B1 (en) * 2005-12-15 2012-11-14 BWI Company Limited S.A. Brake disc mounting with tangential disc springs
DE102006019453B4 (de) 2006-04-24 2022-12-22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Zahnkupplung mit Federung und Elektromotor mit Bremse die über eine Zahnkupplung angebunden ist
DE602006002384D1 (de) * 2006-07-05 2008-10-02 Haldex Brake Prod Ab Scheibenbremse und Abstandselement
USD770343S1 (en) * 2015-06-16 2016-11-01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Brake adjuster
USD770344S1 (en) * 2015-06-16 2016-11-01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Brake adjuster
USD770345S1 (en) * 2015-06-16 2016-11-01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Brake adjuster
USD770346S1 (en) * 2015-06-16 2016-11-01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Brake adjuster
CN112119233A (zh) * 2018-05-14 2020-12-22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电机的制动装置
DE102022000799A1 (de) 2021-03-26 2022-09-29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Bremsanordnung mit einem eine Verzahnung aufweisenden Verzahnteil und zumindest einem Federteil
DE102021211647A1 (de) 2021-10-15 2023-04-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Welle-Nabe-Verbind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5508A (en) * 1966-04-12 Damper
US3157057A (en) * 1961-08-04 1964-11-17 Gen Motors Corp Plate type friction coupling
US3885650A (en) * 1969-12-02 1975-05-27 Hermann Klaue Spreading disc brake with removable shoes
CN1045651C (zh) * 1993-07-27 1999-10-13 东机工株式会社 盘式制动器
US5437351A (en) * 1993-12-23 1995-08-01 Rexnord Corporation Friction disk brake mechanism for electric motor
DE19738881A1 (de) * 1997-09-05 1999-03-11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Bremsscheibenanordnung
GB2340564A (en) * 1998-08-15 2000-02-23 T & N Technology Ltd Disc brake
DE19855025C2 (de) * 1998-11-28 2000-12-21 Sew Eurodrive Gmbh & Co Federung für eine Zahnkupplung
SE0002316D0 (en) * 2000-06-21 2000-06-21 Haldex Brake Prod Ab Disc brake
DE10046705C1 (de) 2000-09-21 2002-07-25 Knorr Bremse Systeme Bremsscheiben-/Nabenverbindung für Fahrzeugscheibenbremsen
GB2369659A (en) * 2000-12-01 2002-06-05 Federal Mogul Brake Syst Ltd Mounting a brake disc
DE10159799A1 (de) * 2001-12-05 2003-06-18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Mehrteilige Bremsscheibe für ein Kraftfahrfzeug
US20040069575A1 (en) * 2002-10-11 2004-04-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 springing guides for floating rotor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820A (zh) * 2016-04-13 2018-11-09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CN108779820B (zh) * 2016-04-13 2021-03-12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CN108980239A (zh) * 2017-06-02 2018-12-11 英国美瑞特重型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衬块
CN108980239B (zh) * 2017-06-02 2020-07-10 英国美瑞特重型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衬块
CN113374815A (zh) * 2021-07-08 2021-09-10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采用轴向浮动花键减磨机构的制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02932A1 (en) 2006-01-12
EP1774194A1 (en) 2007-04-18
SE527335C2 (sv) 2006-02-14
US20060027428A1 (en) 2006-02-09
EP1774194B1 (en) 2010-03-31
DE602005020306D1 (de) 2010-05-12
SE0401704D0 (sv) 2004-07-01
CN100585209C (zh) 2010-01-27
RU2007103813A (ru) 2008-08-10
SE0401704L (sv) 2006-01-02
US7445093B2 (en) 2008-11-04
ATE462896T1 (de) 2010-04-15
RU2360159C2 (ru) 200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5209C (zh) 盘式制动器及盘稳定元件
KR101990170B1 (ko) 자동차 디스크 브레이크의 패드 구속 시스템
JP6085717B2 (ja) 安定したブレーキ・パッド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ブレーキ並びにパッドを組立て交換するための関連方法
US8485323B2 (en) Caliper assembly for disc brake system
US4276965A (en) Floating caliper spot type disc brake
WO2011111822A1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ライニング
US9759277B2 (en) Shim assembly for disk brake
KR102045433B1 (ko) 철도 차량용의 브레이크 라이닝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철도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JP4698147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組立体
EP3810950B1 (en) Spring for friction pads in a disc brake caliper
CA2586272A1 (en) Lining support plate a disc brakes
EP3810953B1 (en) Spring for friction pads in a disc brake caliper
JP2004501321A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7559356B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卡钳
JPS62118128A (ja) フロ−テイング・キヤリパ・デイスク・ブレ−キ
JP5682580B2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ライニング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13195922A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卡钳本体的衬垫回位弹簧
US20040104086A1 (en) Disk brake assemblies having springs for biasing friction pads
EP3810952B1 (en) Spring for friction pads in a disc brake caliper
EP1430234B1 (en) Sliding disc braking system
US7014018B2 (en) Vehicle braking device
JP3533609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のスプリングを備えた摩擦パッドの組立体
CN113748273A (zh) 用于复位制动垫片的装置和盘式制动器
EP121143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brake disc
JP4785516B2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ライニング及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