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9890B - 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9890B CN1009890B CN86104232A CN86104232A CN1009890B CN 1009890 B CN1009890 B CN 1009890B CN 86104232 A CN86104232 A CN 86104232A CN 86104232 A CN86104232 A CN 86104232A CN 1009890 B CN1009890 B CN 10098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frequency
- oscillator
- voltage
- 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4—Automatic detun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1/00—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 H03J1/0008—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using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g. a microprocessor
- H03J1/0033—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using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g. a microprocessor for voltage synthesis with a D/A converter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1/00—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 H03J1/0008—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using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g. a microprocessor
- H03J1/0091—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using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g. a microprocessor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scanning over a band of frequenci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3/00—Continuous tuning
- H03J3/02—Details
- H03J3/06—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constant bandwidth or gain throughout tuning range or rang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5/00—Discontinuous tuning; Selecting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with or without continuous tuning in one or more of the bands, e.g. push-button tuning, turret tuner
- H03J5/02—Discontinuous tuning; Selecting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with or without continuous tuning in one or more of the bands, e.g. push-button tuning, turret tuner with variable tuning element having a number of predetermined settings and adjustable to a desired one of these settings
- H03J5/0245—Discontinuous tuning using an electrical variable impedance element, e.g. a voltage variable reactive diode, in which no corresponding analogue value either exists or is preset, i.e. the tuning information is only available in a digital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有变频接收部分及控制部分的接收装置,它有产生对所需信道的频带进行扫描的基准信号的振荡器、保持接收所需信道的AGC电压、使基准信号通过对所需信道的信号与基准信号进行切换的电路后到接收部分的输入端,取出中频信号后,在若干频率点上检测该信号电平,掌握接收部分的频率特性,与目标频率特性进行比较,决定并提供使这误差最小的调谐电路的调谐电压后,切换基准信号和所需信道的信号,进行接收,使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最佳。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谐装置上的一种有效的接收装置。
先有技术的接收装置,特别是在调谐电路中采用变容二极管的那种接收装置中,在各调谐电路上加的是同一个电压,由于变容二极管的电容误差,使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不同。因此,为使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最佳,在变容二极管上加入不同的调谐电压,独立地控制各调谐电路,使中频输出最大。有关这种方式,示于公告昭58-18008,丹尼尔·杜蒙、阿诺·尼林,“计算机控制的电视信道选择和调谐器的统调”,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1985年国际电气分类委员会第5次会议-电视信号处理Ⅱ,技术论文提要,1985年6月。
但是,在这种构成中,只是控制使其中频输出最大,求出在输出信号带宽内的最大功率而已。因此,在频带内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是不是象理想的那样,对此不可能知道,虽然能够提高功率增益和改善信噪比,但有可能在频带内特性倾斜,使信号失真。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若干个频率上,检出当控制增益时接收装置在接收频带内频率特性的变化,以及各信道间的变化,把频率特性控制成最佳,不需要严格控制调谐元件的误差,提供性能和生产性更加良好的接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产生对所需信道的频带进行扫频的基准信号,通过能够对所需信道的信号与基准信号进行切换的信号切换电路,加到接收部分的输入端;检出在接收部分输出端得到的中频信号中若干个频率上的信号强度,经过存储以后,与目标频率特性进行比较;根据误差最小,来决定各调谐电路的调谐电压;加
上这样的电压以后,切换基准信号和所需信道的信号,使装置处于接收状态。
利用上述构成,能够得到目标那样的频率特性,能够改善接收频带内的频率特性。而且,能够抑制调谐元件的误差、增益控制时的变化、信道间误差对于接收频带内频率特性劣化的影响,能够提供性能较好和生产性较高的接收装置。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使振荡器在所需信道的频带内振荡,作为基准信号的接收装置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利用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与本地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之积,来产生所需信道的频带内的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接收装置电路框图。
图3为以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的流程图。
图4为以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表明频率特性判断基准的图。
图5为利用振荡器和电平控制电路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的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6为利用振荡器和电平控制式混频器构成扫频振荡发生装置的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7为利用两个(晶体)二极管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中电平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8为利用两个晶体(三极)管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中电平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9为利用四个晶体管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中电平控制式混频器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10为利用四个晶体管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中电平控制式混频器的另一实施例电路图。
图11为利用三个晶体管和一个二极管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中电平控制式混频器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12为以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振荡器在所需信道的频带内振荡时,各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3为以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的另一实施例,振荡器在所需信道的频带内振荡时,各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4为以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为基础,振荡器在中频频带内振荡,本地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固定时,各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5为以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为基础的另一实施例,振荡器和本地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所需信道之和的频带内振荡,本地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固定时,各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6为以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为基础的另一实施例,振荡器在中频频带内振荡,本地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扫描时,各信号的频率关系图。
图17为以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为基础的另一实施例,振荡器在本地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所需信道之和的频带内振荡,本地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扫描时,各信道的频率关系图。
图18为利用取样滤波器、检波器、模-数变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19为利用并联的固定频率滤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取样滤波器的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20为利用一个固定频率滤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
取样滤波器的另一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21为利用一个可变频率滤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取样滤波器的另一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22为利用若干个表面声波(SAW)滤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取样滤波器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23为利用一个表面声波滤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取样滤波器的另一实施例电路图。
图24为利用线圈和变容二极管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取样滤波器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25为利用模-数变换器和数字滤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26为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和模-数变换器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实施例电路框图。
图27为利用与调谐电路数目相同的数-模变换器并联连接构成调谐电压提供装置的数-模变换器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28为利用一个数-模变换器构成调谐电压提供装置的数-模变换器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29为利用两个二极管构成第一个信号切换电路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30为利用四个晶体管构成第一个信号切换电路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31为利用两个晶体管构成第二个信号切换电路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32为利用四个晶体管构成第二个信号切换电路的实施例电路
图。
图33为利用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构成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压保持装置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34为利用一个数-模变换器,一个寄存器和一个模-数变换器构成AGC电压保持装置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35为构成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36为把振荡器作为另一本地振荡器而构成的实施例电路框图。
参照插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1中,接收部分1利用频率变换装置,把所需信道的信号变换成特定的中频频率。上述接收部分1,由输入调谐电路12、高频放大器13、级间调谐电路14、混频器15、本地振荡器16组成;所需信道频带内的信号,通过上述输入电路12,进入增益能够与AGC电压成正比而变化的高频放大器13;放大后,在级间调谐电路14中,把镜象频带内的信号消除;在混频器15中,与本地振荡器16的振荡信号混频,在混频器15的输出中产生中频信号。由于在上述级间调谐电路中经常采用双调谐电路,所以,调谐电压必须有两个系统。
在对所需信道的信号选台时,利用选台命令装置10,通过选台控制装置9,把同样的调谐电压送到输入调谐电路12、级间调谐电路14、本地振荡器16上,这样来选台、接收。所需信道的信号从端子11输入;根据控制装置9,信号切换电路3动作,把端子11上的信号送到下一级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入调谐电路12上;在上述接收部分1中,变换成中频信号,输入到信号切换电路4。根据控制装置9,上述信号切换电路4动作,把上述接收部分1中的信号送到
下一级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上;通过上述信号切换电路4的中频信号,在上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中放大、检波,送到下一级信号处理电路上。在上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中,产生AGC电压,送到AGC电压保持装置5上,从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5,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
在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中,把对应于所需信道信号电平的AGC电压保持后,从上述控制装置9,把控制信号送到上述信号切换电路3上,3的切换是把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信号,输入到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入调谐电路12上;把从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发生的所需信道频带内的基准信号,送到上述接收部分1上。这时,提供的基准信号的信号电平,对应于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5提供的AGC电压。送到上述接收部分1上的基准信号,经过变频后,输入到信号切换电路4。根据控制装置9,上述信号切换电路4进行切换,把输入的中频信号送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上,在上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中,把中频信号变换成对应于这个信号电平的直流信号,二进制编码后送到上述控制装置9上。在上述控制装置9中,根据送来的经过二进制编码的直流信号,演算出在若干个频率点上上述接收部分1的信号电平,检出其频率特性,以减小与目标频率特性之间差别的方向,使输入调谐电路12和级间调谐电路14的调谐电压产生微小变化,通过调谐提供装置7来提供。结果是,与目标频率特性不一致时,再提供微小的变化,一直继续到二者一致时。最后,与目标频率特性一致时,把各调谐电压存储到控制装置9中,把上述信号切换电路3和信号切换电路4,切换到接收所需信道信号的方向上,AGC电压保料装置5停止AGC电压的保持,对于来自中频放大
解调部分6的AGC电压不再保持,而是直接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下一次选台开始时为止。
在本实施例中,如按上述处理时,把根据所需信道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的AGC电压加以保持,进而把若干个频率点间的电平偏差加以比较,与单纯求得中频信号电平的最大点来设定调谐电压相比,能够提高接收的性能,即使包括各调谐元件的误差在内,也能抑制调谐电路的误差。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图2中,接收部分1利用频率变换装置把所需信道的信号变换成特定的中频。上述接收部分1,由输入调谐电路12、高频放大器13、级间调谐电路14、混频器15、本地振荡器16组成;所需信道频带内的信号,通过上述输入电路12,进入高频放大器13;放大后,在级间调谐电路14中,把镜象频带内的信号消除;在混频器15中,与本地振荡器16的振荡信号混频,在混频器15的输出中产生中频信号。由于在上述级间调谐电路中经常采用双调谐电路,所以,调谐电压必须有两个系统。
在对所需信道的信号选台时,利用选台命令装置10,通过选台控制装置9,把同样的调谐电压送到输入调谐电路12、级间调谐电路14、本地振荡器16上,这样来选台、接收。所需信道的信号从端子11输入;根据控制装置9,信号切换电路3动作,把端子11上的信号送到下一级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入调谐电路12上;在上述接收部分1中,变换成中频信号,输入到信号切换电路4。根据控制装置9,上述信号切换电路4动作,把上述接收部分1中的信号送到下一级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上;通过上述信号切换电路4的中频信号,
在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中放大、检波,送到下一级信号处理电路上。在上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中,产生AGC电压,送到AGC电压保持装置5上,从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5,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
在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中,把对应于所需信道信号电平的AGC电压保持后,从上述控制装置9,把控制信号送到上述信号切换电路3上,3的切换是把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信号,输入到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入调谐电路12上,把从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根据上述接收部分1中本地振荡器振荡信号的一部分与扫频信号发生装置中振荡器之间的频率差而发生的所需信道频带内的基准信号,送到上述接收部分1上。这时,提供的基准信号的信号电平,对应于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5提供的AGC电压。送到上述接收部分1上的基准信号,经过变频后,输入到信号切换电路4。根据控制装置9,上述信号切换电路4进行切换,把输入的中频信号送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在上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中,把中频信号变换成根据这个信号电平的直流信号,二进制编码后送到上述控制装置9上。在上述控制装置9中,根据送来的经过二进制编码的直流信号,演算出在若干个频率点上上述接收部分1的信号电平,检出其频率特性,以减小与目标频率特性之间差别的方向,使输入调谐电路12和级间调谐电路14的调谐电压产生微小变化,通过调谐提供装置7来提供。结果是,与目标频率特性不一致时,再提供微小的变化,一直继续到二者一致时。最后,与目标频率特性一致时,把各调谐电压存储到控制装置9中,把上述信号切换电路3和信号切换电路4,切换到接收所需信道信号的方向上,AGC电压保持装置5停止AGC电压的保持,
对于来自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的AGC电压不再保持,而是直接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下一次选台开始时为止。
在本实施例中,如按上述处理时,把根据所需信道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的AGC电压加以保持,进而把若干个频率点间的电平偏差加以比较,与单纯求得中频信号电平的最大点来设定调谐电压相比,能够提高接收的性能,即使包括各调谐元件的误差在内,也能抑制调谐电路的误差。
下面以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把控制装置9的控制顺序示于图3。上述接收部分1工作,正在接收所需信道的信号时,利用判定程序17,等待来自选台命令装置10的选台命令;当改变所需信道的信号时,即切换信道时,出现来自选台命令装置、经过二进制编码的控制信号。利用判定程序17,检出出现的这个信号后,如程序18所示,把对应于所需信道的调谐电压送到接收部分1的本地振荡器16上;利用程序19,把与送到上述本地振荡器16上的调谐电压相同的调谐电压,送到输入调谐电路12和级间调谐电路14上。这样,接收部分就能够接收所需信道的信号了,在混频器15的输出中,将出现中频信号。这个信号通过信号切换电路4,在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中解调。把根据来自上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的所需信道信号电平的AGC电压,送到AGC电压的保持装置5上,因此,在下一条程序20中,对AGC电压加以保持,使高频放大器13的增益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输出电平恒定。此后,进入程序21,把信号切换电路3切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另外,把信号切换电路4切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开始下一条程序22,从调谐电压提供装
置7提供调谐电压,使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在所需信道的频带内进行扫频,接着进入程序23。程序23选定输入调谐电路12和级间调谐电路14中的某一个调谐电路。例如,选定输入调谐电路12,进入下一条程序24。利用程序24,只是把送到输入调谐电路12上的调谐电压,变化到所需信道频带的最低频率附近;在程序25中,利用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把所需信道频带中若干个频率点的信号电平,从对应于这些频率点的中频信号中检出来。此后,利用程序26,把送到输入调谐电路12上的调谐电压只作微小的变化,利用与程序25相同的装置,检出信号电平。把利用程序25检出的信号电平的数据作为第N组数据,把利用程序26检出的信号电平的数据作为第N+1组数据时,利用判定程序28来判定是否已经得到了目标频率特性。结果是,如果得到目标频率特性,则进入程序29;如果没有得到,返回程序25,进入程序25、26、27,进入判定程序28。进入程序29时,对送到输入调谐电路12上的调谐电压进行二进制编码和存储,完成对输入调谐电路12中调谐电压的设定;其余,因为还有级间调谐电路14,所以,从程序30返回程序23,把调谐电路选定作为级间调谐电路14的调谐电路,重新进入程序24、25、26、27、28、29,其后,同样处理;把全部调谐电路的调谐电压存储后,从判定程序30,进入程序31,把信号切换电路3、4和AGC电压保持装置5设定于接收所需信道信号的状态,接收所需信道的信号,程序返回程序17,继续监视直到出现选台命令。
图4示出图3调谐控制顺序中,判定程序28中判定基准的一个实施例。把利用程序25、27检出的第N组、第N+1组数据,与
所需信道频带中心频率点的最大值相比较,判定两个频率点以上的平坦性如何。特别是接收部分1的频率特性其平坦性比最大值更为重要,因此,不论第N组、第N+1组数据的最大值大小,如果表明第N组数据是平坦的,则采用第N组数据。但是,当第N组数据的平坦性变坏时,则进入判定2,待表明第N+1组数据平坦时,采用第N组、第N+1组中最大值较大者。但是,在判定2中,如果表明第N+1组数据也不平坦时,则第N组、第N+1组数据都不适合,于是进入把调谐电压再作微小变化的程序。
图5、6、7、8、9、10、11示出有关本发明接收设备中扫频信号发生装置的实施例。
图5由振荡器33和电平控制电路32组成,从调谐电压提供装置7,提供在所需信道的频带内振荡、扫频用的调谐电压,把这个振荡信号送到上述电平控制电路32上。另一方面,把来自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送到上述电平控制电路32上,设定与AGC电压相对应的信号电平,作为基准信号送往信号切换电路3。这种构成能够简单地发生基准信号。
图6由振荡器32和电平控制式混频器34组成,从调谐电压提供装置7,提供在中频频带或本地振荡器16的振荡频率与所需信道频率之和的频带内振荡用的调谐电压,把这个振荡信号和另外来自本地振荡器16的振荡信号的一部分,送到上述电平控制式混频器34上。把来自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送到上述电平控制式混频器34上,设定与AGC电压相对应的信号电平,作为基准信号送往信号切换电路5。这种构成能够形成固定频率或扫频的中频信号,并能自由设定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构成。
图7的振荡器33中,在晶体管40的基极与地之间,通过电容器39,把构成振荡电路的变容二极管37和线圈38的并联谐振电路连接上去;把上述变容二极管37的阴极通过电容器36接地;通过电阻35,把来自调谐电压提供装置7,在所需信道频带内振荡用的调谐电压送到36和37的接点上。电容器43、44是反馈用的电容,振荡频率由上述变容二极管37、电容器43、44、39和线圈38来决定。电阻41、45是上述晶体管40的偏置电阻,上述晶体管40的集电极通过电容器42接地。振荡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46送到电平控制电路32中二极管48的阴极上。二极管48和二极管49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振荡信号从二极管49的阴极通过电容器51送到切换电路3上。在这个连接点上,通过电阻52把晶体管55的集电极连接上去;把来自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通过电阻53,送到上述晶体管55的基极上。上述晶体管5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54连接到电源上。上述二极管48、49的阴极分别通过电阻47、50接地;上述晶体管55的集电极电流,根据来自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而变化,使上述二极管48、49的插入损耗发生变化,使送到上述信号切换电路3上的振荡信号电平发生变化。这种构成使电路的结构简单,当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电平高时,是有效的。
图8中,振荡器33就是图7中说明了的构成和工作情况,所以,就把详细的说明省略了。通过电容器46送到电平控制电路32上的振荡信号,是送到晶体管61的基极上的。上述晶体管61的发射极接地;在基极与集电极间接入偏置电阻60,在集电极和电源间接入电阻58;把晶体管56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晶体管61的集电极上,
上述晶体管56的发射极通过电容器59连接到上述晶体管61的基极上,上述晶体管5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57接地。把来自上述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通过电阻53送到上述晶体管56的基极上,AGC电压上升时,上述晶体管56的集电极电位下降,同时,上述晶体管61的偏置电压下降,使增益下降,使送往信号切换电路3的振荡信号电平下降。因此,AGC电压高时,高频放大器13的增益变高,所以振荡信号的电平下降;AGC电压低时,高频放大器13的增益变低,所以振荡信号的电平上升,这样提供的信号与所需信道的电平成正比。在这种构成中,上述晶体管61具有放大作用,能使上述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电平下降,在抑制不需要的辐射和寄生干扰方面是有效的。
图9中,振荡器33是在比图7、8中说明了的振荡器更高的频带内振荡的结构来构成的。在晶体管66的基极与地之间,通过电容器68把电容器67、调谐线71和变容二极管69组成的谐振电路连接上去;通过电阻35,把来自调谐电压提供装置7、在中频频带本地振荡器16的振荡频率与所需信道频率之和的频带内振荡的调谐电压,送到电容器68、电容器67和调谐线71的连接点上。电容器64、65是反馈电容,电阻62、65是上述晶体管66的偏置电阻,上述晶体管66的集电极通过电容器63接地。振荡信号通过磁场耦合从调谐线71送到调谐线70上,通过隔直流电容器46送入平电控制式混频器34中晶体管73的基极。上述晶体管73与晶体管74的发射极连接,在这个接点上把晶体管81的集电极连接上去,把晶体管80的发射极连接到上述晶体管81的发射极上,上述晶体管80的发射极接地。把来自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
通过电阻53送到上述晶体管80的基极上;根据AGC电压的发射极电流,通过上述晶体管80流入上述晶体管81。另一方面,把来自本地振荡器16、本地振荡信号的一部分,通过隔直流电容器78送入上述晶体管81的基极。而且,上述晶体管74的基极,通过电容器72高频接地。送到上述晶体管73基极的振荡信号与送到上述晶体管81基极的本地振荡信号的一部分,在上述晶体管73、74中混频,产生所需信道频带的信号,从上述晶体管74的集电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51送往信号切换电路3。上述晶体管80、81的发射极电流根据AGC电压而变化,所以,上述晶体管73、74的发射极电流也同样地变化,使混频器的变频增益发生变化。因此,AGC电压高时,发射极电流下降,混频器的变频增益下降,使送到信号切换电路3上的基准信号电平下降。相反地,AGC电压低时,基准信号电平变高,得到与所需信道信号电平成正比的信号。电阻75、76、77、82、83、84是偏置用的电阻,电容器79是高频接地用的电容。在这种构成中,因为电平控制式混频器34是平衡混频器的结构,所以,对抑制寄生干扰有效。
图10中,振荡器33的工作情况就是图9中说明了的,所以,就把详细的说明省略了。把振荡信号从调谐线70,通过隔直流电容器46送入电平控制式混频器34中晶体管73的基极。把上述晶体管73与晶体管74的发射极连接起来,在这个接点上把晶体管81的集电极连接上去,上述晶体管81的发射极接地。而且,把晶体管85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到上述晶体管73、74的集电极之间;把来自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通过电阻53送到上述晶体管85的基极上;上述晶体管85的发射极电位和集电极电位根据AGC电压而变化,使上述晶体管73、74的集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把来自本地振荡器16的本地振荡信号的一部分,通过隔直流电容器78送入上述晶体管81的基极。而且,上述晶体管74的基极通过电容器72高频接地。送到上述晶体管73基极的振荡信号与送到上述晶体管81基极的本地振荡信号的一部分,在上述晶体管73、74中混频,产生所需信道频带的信号,从上述晶体管74的集电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51送往信号切换电路3。上述晶体管85的发射极电位、集电极电位根据AGC电压而变化,所以,上述晶体管73、74的集电极电位也同样变化,使混频器的变频增益发生变化。因此,使上述晶体管85的基极、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变成正向偏置的AGC电压高时,上述晶体管74的集电极电位下降,混频器的增益下降,使送到信号切换电路3上的基准信号电平下降。相反地,AGC电压低时,基准信号电平变高,得到与所需信道信号电平成正比的信号。电阻75、76、77、82、83、84是偏置用的电阻。在这种构成中,因为电平控制式混频器34是平衡混频器的构成,所以,对抑制寄生干扰有效。
图11中,振荡器33的工作情况就是图9中说明了的,所以,就把详细的说明省略了。把振荡信号从调谐线70,通过隔直流电容器46送入电平控制式混频器34中晶体管73的基极。把上述晶体管73与晶体管74的发射极连接起来,在这个接点上把晶体管81的集电极连接上去,上述晶体管81的发射极接地。而且,把二极管87的阴极连接到上述晶体管73的集电极上,把电容器86连接到上述二极管87的阳极和上述晶体管74的集电极之间,把来自AGC电压保持装置5的AGC电压,通过电阻53送到上述二极管87的阳极上,上述晶体管87的阳极电位根据AGC电压而变化。另一方
面,把来自本地振荡器16的本地振荡信号的一部分,通过隔直流电容器78送入上述晶体管81的基极。而且,上述晶体管74的基极通过电容器72高频接地,送到上述晶体管73基极的振荡信号与送到上述晶体管81基极的本地振荡信号的一部分,在上述晶体管73、74中混频,产生所需信道频带的信号,从上述晶体管74的集电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51送往信号切换电路3。AGC电压高到使上述二极管87变成正向偏置时,上述二极管87的损耗下降,在上述晶体管73、74集电极上出现的混频后所需信道频带的信号互相抵消,送到信号切换电路3上的基准信号电平下降。相反地,AGC电压低时,基准信号电平变高,得到与所需信道信号电平成正比的信号。电阻75、76、77、82、83、84是偏置用电阻。在这种构成中,因为电平控制式混频器是平衡混频器的构成,所以,对抑制寄生干扰有效。
图12、13示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第一个实施例的扫频信号发生装置中有关的频率关系。
图12中,信号89为上述接收部分1中输出的中频信号,信号90为从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输出的基准信号,信号91为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信号88为本地振荡器16的本地振荡信号。振荡器33在所需信道频带内进行扫频振荡,把这个振荡信号的信号电平,以AGC电压控制后作为基准信号来使用,因为接收部分1的本地振荡器16以固定频率振荡,所以在中频频带内出现扫频信号。虽然这个信号的扫频宽度和扫频速度与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相同,但是,扫频方向相反。在这种频率关系中,因为是在所需信道的频带内直接振荡的,所以,不产生不需要的寄生信号,这样,很有效。
图13中,信号88、89、90、91与图12相同,就把说明省略了。振荡器33在所需信道频带内进行扫频振荡,把这个振荡信号的信号电平,以AGC电压控制后作为基准信号来使用,因为接收部分1的本地振荡器16进行扫频振荡,所以,在中频频带内出现固定频率的信号。上述本地振荡器16中本地振荡信号的扫频宽度、扫频速度和扫频方向与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相同。在这种频率关系中,因为是在所需信道的频带内直接振荡的,所以,不产生不需要的寄生信号。另外,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是固定的,使构成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变得容易、有效。
图14、15、16、17示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第二个实施例扫频信号发生装置的有关频率关系。
图14中,信号88为本地振荡器16的本地振荡信号,信号89为上述接收部分1中输出的中频信号,信号90为从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输出的基准信号,信号91为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振荡器33在中频频带内进行扫频振荡,上述接收部分1的本地振荡器16以固定频率振荡,把这两个信号在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中混频,把差频信号作为基准信号来使用。因此,从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出中得到扫频的中频信号。这个中频信号的扫频宽度、扫频速度和扫频方向与振荡器33相同。
在这种频率关系中,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与中频信号的扫频宽度、扫频速度和扫频方向相同,所以,如果把中频频带内所需信道频带中的任意频率点,置换成振荡器的频率,就没有必要重新确认中频的各频率点了,这样,很有效。
图15中,信号88、89、90、91与图14相同,就把说
明省略了。振荡器33在所需信道频率与本地振荡频率之和的频带中进行扫频振荡,上述接收部分1的本地振荡器16以固定频率振荡,把这两个信号在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中混频,把差频信号作为基准信号来使用。因此,从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出中得到扫频的中频信号。这个中频信号的扫频宽度和扫频速度与振荡器33相同,但其扫频方向与振荡器33相反。在这种频率关系中,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与中频信号的扫频宽度、扫频速度相同,所以,可以把中频频带内所需信道频带中的任意频率点置换成振荡器的频率,而且,由于能够提高振荡器33的振荡频率,所以,比带宽宽度变小,使构成振荡器变得容易、有效。
图16中,信号88、89、90、91与图14相同,就把说明省略了。振荡器33以中频频带的固定频率振荡,上述接收部分1的本地振荡器16进行扫频振荡,把这两个信号在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中混频,把差频信号作为基准信号来使用。因此,从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出中得到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上述基准信号与本地振荡器16的振荡信号的扫频宽度、扫频速度、扫频方向相同。在这种频率关系中,振荡器33以固定频率振荡,选台中使用的本地振荡器16进行扫频振荡,产生基准信号,所以,没有必要使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与本地振荡器16的本地振荡信号同步;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是固定的,使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和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变得容易、有效。
图17中,信号88、89、90、91与图14相同,就把说明省略了。振荡器33在所需信道频率与本地振荡频率之和的频带内以固定频率振荡,上述接收部分1的本地振荡器16进行扫频振荡,
把这两个信号在上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中混频,把差频信号作为基准信号来使用。因此,从上述接收部分1的输出中得到扫频的中频信号。上述基准信号与本地振荡器16的振荡信号的扫频宽度、扫频速度相同,但扫频方向相反。中频信号的扫频宽度、扫频速度是基准信号的两倍,但扫频方向相反。
在这种频率关系中,振荡器33以固定频率振荡,由于选台中使用的本地振荡器16进行扫频振荡,产生基准信号,所以,没有必要使振荡器33的振荡信号与本地振荡器16的本地振荡信号同步,使构成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变得容易了。另外,由于中频信号的扫频宽度增大到两倍,使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的频率分辨力有效地提高。
图18、19、20、21、22、23、24、25、26示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有关的实施例。
图18中,把来自切换电路4、由基准信号变频产生的中频信号,输入到取样滤波器93,只允许目标频率点的信号通过,然后,送到检波器94上;根据中频信号电平变换成直流电压,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利用控制装置9实现能够处理的二进制编码。到达目标频率点时,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进行变换。在这种构成中,控制模-数变换器,检出到达目标频率点时的信号电平,所以,能够比切换取样滤波器的那种构成简单、有效。
图19为在图12、14、15、17中说明了的频率关系的情况下,实施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框图,取样滤波器93把若干个对应于目标频率点的固定频率滤波器95并联连接,对目标频率点的信号顺序取样。把取样输出利用检波器94根据信号电平变换成直流电压,把直流电压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利用控制装置9实
现能够处理的二进制编码。
到达目标频率点时,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进行变换。在这种构成中,不切换取样滤波器,而是控制模-数变换器,检出到达目标频率点时的信号电平,所以,能够使构成简单、有效。
图20为在图13、16中说明了的频率关系的情况下,实施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框图,取样滤波器93由对应于中频频带固定频率点的固定频率滤波器96构成,对固定频率点的信号进行取样。把取样输出利用检波器94根据信号电平变换成直流电压,把直流电压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利用控制装置9实现能够处理的二进制编码。
当基准信号频率到达目标频率点时,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进行变换。在这种构成中,控制模-数变换器,检出到达目标频率点时的信号电平,所以,能够比切换取样滤波器的那种构成要简单。而且,取样滤波器93是一个固定频率滤波器,能使构成简单、有效。
图21为在图12、13、14、15、16、17中说明了的频率关系的情况下,实施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框图,取样滤波器93由若干个对应于目标频率点的可变频率滤波器97构成,对目标频率点的信号顺序取样。把取样输出利用检波器94根据信号电平变换成直流电压,把直流电压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利用控制装置9实现能够处理的二进制编码。
到达目标频率点时,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模-数变换器92上,进行变换。在这种构成中,控制模-数变换器,检出
基准信号到达目标频率点时的信号电平,所以,能够比切换取样滤波器的那种构成简单。而且,取样滤波器93是一个可变频率滤波器,中频信号是固定频率的或扫频的,都能用同一构成有效地实现。
图22为图19中说明了的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图。取样滤波器83由若干个表面声波滤波器95组成,各个表面声波滤波器95具有只允许若干个分别的目标频率点通过的特性。从信号切换电路4送入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的中频信号,输入到上述取样滤波器93,与基准信号中若干个目标频率点对应的中频信号通过。通过后的信号,进入检波器94。在检波器94中,利用二极管100、101整流了的中频信号,通过电容器102和电阻98变换成直流电压。变换后的信号,利用模-数变换器92根据直流电压变换成二进制码,送到控制装置9上。在对发生基准信号的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提供调谐电压的上述控制装置9内,检出目标频率点;到达目标频率点时,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上述模-数变换器92上;读入根据中频信号电平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二进制码。在这种构成中,不切换取样滤波器,控制模-数变换器,检出到达目标频率点时的信号电平,所以,能使构成简单、有效。
图23为图22中说明了的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图。取样滤波器93由一个表面声波滤波器96组成,表面声波滤波器96具有允许中频频带中固定频率通过的特性。把来自信号切换电路4的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送入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中上述取样滤波器93,允许对应于含有若干个目标频率点的基准信号的所有中频信号通过。通过后的信号进入检波器94。在检波器94中,利用二极管100、101整流了的中频信号,通过电容器102和电阻98变
换成直流电压。变换后的信号,利用模-数变换器92根据直流电压变换成二进制码,送到控制装置9上。在对发生基准信号的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提供调谐电压的上述控制装置9内,检出目标频率点;到达目标频率点时,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上述模-数变换器92上,读入根据中频信号电平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二进制码。在这种构成中,只利用一个取样滤波器,控制模-数变换器,检出到达目标频率点时的信号电平,所以,能使构成简单、有效。
图24为图21中说明了的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图。取样滤波器93由可变频率滤波器97组成,上述可变频率滤波器97利用调谐线圈104和变容二极管105构成调谐电路,把调谐电压送到上述变容二极管105的阴极,允许目标频率的信号通过。通过后的信号,进入检波器94。在检波器94中,利用二极管100、101整流了的中频信号,通过电容器102和电阻98变换成直流电压。变换后的信号,利用模-数变换器92根据直流电压变换成二进制码,送到控制装置9上。在对发生基准信号的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提供调谐电压的上述控制装置9内,检出基准信号的目标频率点;到达目标频率点时,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上述模-数变换器92上,读入根据中频信号电平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二进制码。在这种构成中,控制模-数变换器,检出到达目标频率点时基准信号的信号电平,所以,能够比切换取样滤波器的那种构成简单。而且,取样滤波器93是可变频率滤波器,中频信号是固定频率的或扫频的,都能用同一构成有效地实现扫频。
图25为在图12、13、14、15、16、17中说明了的频率关系的情况下,实施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框图,从信号
切换电路4输入的中频信号,在模-数变换器107中进行二进制编码后,通过数字滤波器108,只允许与基准信号中目标频率点对应的中频频带内的频率点,送到取样控制装置9上。在这种构成中,由于在对目标频率点的信号取样时采用数字滤波器,所以,易于半导体集成化,而且,不改变电路就能有效地改变目标频率点。
图26为在图12、13、14、15、16、17中说明了的频率关系的情况下,实施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的电路框图,从信号切换电路4输入的中频信号,由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通过电荷耦合器件滤波器109,对与基准信号的目标频率点对应的中频频带内的频率点取样,利用模-数变换器107,与目标频率点一致时,由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进行二进制编码,送到控制装置9上。在这种构成中,由于在对目标频率点的信号取样时采用电荷耦合器件滤波器,所以,易于半导体化,而且,不改变电路就能有效地改变目标频率点。
图27、28示出本发明接收装置的调谐电压提供装置有关的实施例。
图27中,从控制装置9把使寄存器112处于保持状态的控制信号和调谐电压的二进制码送到寄存器112上,利用控制信号,在寄存器112内保持调谐电压的二进制码。在保持状态下,输入到数-模变换器111上,产生对应于二进制码的调谐电压,输入到晶体管114的基极,晶体管114作为发射极跟随器,通过电阻116,送到调谐电路上来构成。在每个调谐电路上连接一个由寄存器112,数-模变换器111、晶体管114组成的电路117,在各个寄存器112上保持调谐电压的二进制码,这样来工作,分别提供调谐电
压。另外,端子110是电源端子,电阻113、115是偏置电阻。在这种构成中,寄存器连接到每个调谐电路上,所以,从保持开始直至下一次调谐电压改变时,调谐电压都不变化,另外,是有利于半导体化的电路。
图28中,从控制装置9把使晶体管120处于导通、截止状态的控制信号和调谐电压的二进制码送到寄存器112上,利用控制信号在寄存器112内保持调谐电压的二进制码。在保持状态下,输入到数-模变换器11上,产生对应于二进制码的调谐电压,输入到晶体管114的基极;把晶体管114的发射极与晶体管120的发射极连接起来,在晶体管120的集电极与地之间连接电容器119,晶体管120处于导通状态时,119充电;晶体管120处于截止状态时,保持此电压;通过电阻116,作为调谐电压送到调谐电路上。在每个调谐电路上连接一个由晶体管120、电容器119组成的电路118,把调谐电压的二进制码送到寄存器112上,利用数-模变换器111变换成直流电压,相当于这个直流电压的调谐电压是必要的。使连接于调谐电路上的电路118中的晶体管120一时处于导通状态,向电容器119充电。而且,把调谐电压重新送到各调谐电路上以后,比电容器119的放电时间常数短,再度把各调谐电压顺序地送上去,以抑制调谐电压的变化。另外,电阻113、115、121是偏置电阻。在这种构成中,由于顺序提供调谐电压,所以,从保持开始直至下一次调谐电压改变时,调谐电压的变化很小,另外,采用需要较多元件的寄存器、数-模变换器各一个,在各调谐电路中采用晶体管和电容器各一个,因为构成简单,所以,适于集成化。
图29、30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信号切换电路3的有关实施例。图29中,所需信道的信号从端子11输入,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3,送到二极管124的阳极上。另一方面,把来自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基准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31送到二极管122的阳极上。二极管124由电阻132,扼流圈127、126提供偏置,另外,把电阻128连接到扼流圈127和电阻132的连接点与晶体管129的基极之间,晶体管129的集电极通过扼流圈130连接到二极管122的阳极上。而且,把二极管124、122的阴极连接起来,在这个连接点与地之间,连接扼流圈126。另外,把这个接点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5连接到接收部分1上。因此,从控制装置9送来使晶体管129处于截止状态的控制电压时,二极管124变成导通状态,二极管122变成不导通状态,把从端子11输入的所需信道的信号送往接收部分1;相反地,送来使晶体管129处于通状态的控制电压时,二极管124变成不导通状态,二极管122变成导通状态,把来自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基准信号送到接收部分1上,故能进行信号切换。在这种构成中,只用两个二极管,是能够切换的、有利的简单构成。
图30中,所需信道的信号从端子11输入,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3送到晶体管138的基极。另一方面,把来自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31送到晶体管137的基极上。把上述晶体管137和138的发射极连接起来,在这个接点上把晶体管141的集电极连接上去,通过恒压电源143和偏置电阻142、144,对晶体管141提供一定的偏置,形成恒流电路。另外,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139送到晶体管137的基极
上,把来自上述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140送到晶体管133的基极上,把晶体管133的集电极连接到晶体管138的基极上。而且,把晶体管13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134连接到电源上。另一方面,把晶体管141的集电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5连接到接收部分1上。因此,从控制装置9送来使晶体管133处于截止状态的控制电压时,晶体管133的集电极电位上升,晶体管138变成导通状态,晶体管137变成截止状态,把从端子11输入的所需信道信号送往接收部分1;相反地,送来使晶体管133处于导通状态的控制电压时,晶体管138变成截止状态,晶体管137变成导通状态,把来自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基准信号送往接收部分1,故能进行信号切换。在这种构成中,在构成电路的元件中只采用晶体管和电阻,所以,有利于半导体集成化。
图31、32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信号切换电路4的有关实施例。图31中,把来自接收部分1的中频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5输入到二极管122的阴极上,把二极管124的阳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3连接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上,另一方面,把二极管122的阳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31连接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上。二极管124由电阻132,扼流圈127、126提供偏压,另外,把电阻128连接到扼流圈127和电阻132的连接点与晶体管129的基极之间。晶体管129的集电极通过扼流圈130连接到二极管122的阳极上。而且,把二极管124、122的阴极连接起来,在这个接点与地之间,连接扼流圈126。因此,从控制装置9送来使晶体管129处于截止状态的控制电压时,二极管124变成导通状态,二极管122变成不导通状态,从接收部分1输入的中
频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3送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上;相反地,送来使晶体管129处于导通状态的控制电压时,二极管124变成不导通状态,二极管122变成导通状态,把从接收部分1输入的中频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31送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上,故能进行信号切换。在这种构成中,是只采用两个二极管就能进行切换的、有利的简单构成。
图32中,把来自接收部分1的中频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45输入到晶体管141的基极上,把晶体管138的集电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46连接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上,另一方面,把晶体管137的集电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47连接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上。把上述晶体管137和138的发射极连接起来,在这个接点上把晶体管141的集电极连接上去,通过恒压电源143和偏置电阻142、147,对晶体管141提供一定的偏置,形成恒流电路。另外,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139送到晶体管137的基极上,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140送到晶体管133的基极上,把晶体管133的集电极连接到晶体管138的基极上。而且,把晶体管13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134连接到电源上。另一方面,把晶体管141的集电极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25连接到接收部分1上。因此,从控制装置9送来使晶体管133处于截止状态的控制电压时,晶体管133的集电极电位上升,晶体管138变成导通状态,晶体管137变成截止状态,把从接收部分1输入的中频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46送到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上;相反地,送来使晶体管133处于导通状态的控制电压时,晶体管138变成截止状态,晶体管137变成导通状态,把从接收部分1
输入的中频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147送到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上,故能进行切换。在这种构成中,在构成电路的元件中只采用晶体管和电阻,有利于半导体集成化。
图33、34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AGC电压保持装置的有关实施例。图33中,把从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输出的AGC电压送到晶体管153的发射极上,利用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能够把晶体管153设定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接收所需信道的信号时,经常处于导通状态,把来自选台装置的选台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9上,在设定各调谐电压之前,工作在截止状态。晶体管153处于导通状态时将电容器151充电到与AGC电压成正比的直流电压;晶体管153变成截止状态时,保持153截止之前的电压。电容器151上的电压,送到晶体管148的基极,作为发射极跟随器从发射极通过电阻149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因此,利用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使晶体管153处于导通状态时,把变化着的AGC电压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但当晶体管153处于截止状态时,保持以前的AGC电压,把恒定电压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电阻150是偏置电阻。在这种构成中,采用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构成能够保持AGC电压的、简单、有效的电路。
图34中,把从中频放大解调部分6输出的AGC电压,通过模-数变换器156变换成二进制码,送入寄存器155。另一方面,把来自控制装置9的控制信号送到上述寄存器155,能够保持寄存器155内的状态。因此,保持AGC电压时,对上述寄存器155的内容进行保持。寄存器155的输出,通过数-模变换器154变
换成模拟电压,送到高频放大器13和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在这种构成中,由于采用保持二进制码的寄存器,当工作环境等发生变化时,能够有效地使所保持的AGC电压不发生变化。
图35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控制装置有关实施例的电路图。把图3中说明了的本发明接收装置的调谐控制顺序,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进行二进制编码存储,各部分按照这个内容而工作。从选台命令装置10产生的二进制编码的信道控制信号,通过输入缓冲控制门157送入输入寄存器1。另外,根据调谐控制顺序,运算电路163读出输入寄存器1的内容;把本地振荡器16、输入调谐电路12、级间调谐电路14上调谐电压的二进制码送到输出寄存器2上,通过输出缓冲控制门158送出。这时,在易失性存储器165中存储调谐电压。接着,把二进制编码的控制信号送到输出寄存器1,控制AGC电压保持装置5,保持AGC电压;然后,把二进制编码的控制信号送到输出寄存器1上,对切换控制电路3、4进行切换。此后,把送往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调谐电压送入输出寄存器2,把控制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控制信号送入输出寄存器1,把这两种信号通过输出缓冲控制门158送到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上。各调谐电路的选择、调谐电压的提供和微小的变化,也同样地进行。而且,从接收部分1输出的中频信号,由中频信号电平检出装置8进行二进制编码,通过输入缓冲控制门157送入输入寄存器2,利用运算电路163进行与目标频率特性的比较,改变调谐电压使达最佳频率特性。这部分工作与上述工作相同。此后,形成最佳频率特性时,把送到各调谐电路上的调谐电压存入易失性存储器。而且,信号切换电路3、4和AGC电压保持装置5处于接收所需信道的状态。
在这种构成中,只改变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容,就能容易地改变调谐控制顺序,而且能够有效地实现半导体集成化。
图36示出本发明接收装置中第三个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在端子166上送入的频带信号与端子11上所送信号的信道频带不同;信号切换电路167与3,输入调谐电路168与12,高频放大电路169与13,级间调谐电路170与14,混频器171与15的构成相同;从端子11送来的所需信道信号,利用本地振荡器16的本地振荡信号,在混频器15中变成中频信号;从端子166送来的所需信道信号,利用扫频信号振荡装置2中振荡器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171中变成中频信号。
因此,当接收来自端子11的所需信道信号时,把本地振荡器16用于选台;当接收来自端子166的所需信道信号时,把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振荡器作为本地振荡器使用,把本地振荡器16作为扫频信号发生装置2的振荡器使用。
在这种构成中,在涉及接收若干频带的接收部分内,不必重新附加振荡器来产生控制调谐电压的基准信号,由于利用了在选台时不使用的本地振荡器,所以,电路构成比第二个实施例更简单、有效。
Claims (7)
1、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用于将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的接收部分(1),该接收部分(1)包括:用于调谐所述射频信号频率的至少一个调谐电路(12、14),用于放大所述射频信号的射频放大器(13),用于产生本地振荡信号的本地振荡器(16),和用于对调谐的射频信号和所述本地振荡信号进行混频,从而得到所述中频信号的混频器(15);和
用于解调所述中频信号的解调装置(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产生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发生装置(2);
用于将所述参考信号作为所述射频信号加到所述接收部分的装置(3);
用于将电压传送至所述调谐电路从而改变所述接收部分的频率特性的电压提供装置(7);
用于检出相应于预定频率范围内的多个频率的所述中频信号电平从而得到所述接收部分的频率特性的检出装置(8);
控制装置(9),用于:a)通过所述电压提供装置(7)而控制所述基准信号发生装置(2)和本地振荡器(16),以便执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频率特性调整操作,从而去i)扫描所述预定频率范围内的本地振荡信号和所述基准信号的一个频率,ii)保持所述本地振荡信号和基准频率的其他频率为恒定,以便使所述接收部分的频率特性表现为从所述接收部分导出的所述频率信号对该频率扫描信号的响应,b)对由所述检出装置得到的所述接收部分的频率特性和一个所需要的频率特性进行比较,以便获取它们之间的误差,和c)控制所述电压提供装置以便改变所述接收部分的频率特性从而减小所述误差直至该误差基本消除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AGC电压保持装置(5),用以当接收到被选取的信道信号时保持所述解调装置(6)中产生的AGC电压,和用以将保持的AGC电压信号加到所述射频放大器(13)以便在频率特性调整操作过程中固定所述射频放大器培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AGC电压保持装置(5)还将保持的AGC电压信号加到所述基准信号发生装置(2),以便在频率特性调整操作过程中将所述基准信号的电平固定在与所述选定信道信号基本相同的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基准信号发生装置(2)具有一个振荡器(33),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被所述电压提供装置(7)所提供的电压控制在所述选定信道信号的频带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生装置(2)包括:用以产生出其频率受到由所述电压提供装置(7)提供的电压所控制的振荡信号的振荡器(33),和用以对所述振荡信号和所述本地振荡信号进行混频以便得到所述参考信号的混频器(34)。
6、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信号发生装置(2)中的所述振荡器(33)在所述中频信号的频带范围内产生振荡。
7、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信号发生装置(2)中的所述振荡器(33)在所述中频信号频率和所述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之和的范围内产生振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5505/85 | 1985-07-02 | ||
JP14550585A JPH067645B2 (ja) | 1985-07-02 | 1985-07-02 | 受信装置 |
JP145513/85 | 1985-07-02 | ||
JP14551385A JPH067646B2 (ja) | 1985-07-02 | 1985-07-02 | 受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6104232A CN86104232A (zh) | 1987-02-18 |
CN1009890B true CN1009890B (zh) | 1990-10-03 |
Family
ID=2647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86104232A Expired CN1009890B (zh) | 1985-07-02 | 1986-07-01 | 接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4780909A (zh) |
EP (1) | EP0208470B1 (zh) |
KR (1) | KR900008184B1 (zh) |
CN (1) | CN1009890B (zh) |
DE (1) | DE3678629D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34720A (en) * | 1987-09-17 | 1992-07-28 | Amskan Limited | Signal locating apparatus |
KR930007300B1 (ko) * | 1989-11-29 | 1993-08-04 |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 더블 콘버젼(Double Conversion) 튜너의 자동 동조방법 |
EP0540908B1 (en) * | 1991-11-04 | 1997-01-08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uning calibration of electronically tuned filters |
US5842119A (en) * | 1993-02-05 | 1998-11-24 | Emerson; Harry Edwin | Radio scanner and display system |
US5621767A (en) * | 1994-09-30 | 1997-04-15 | Hughes Electronics |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cking on a carrier signal by dividing frequency band into segments for segment signal quality determination and selecting better signal quality segment |
US5613230A (en) * | 1995-06-09 | 1997-03-18 | Ford Motor Company | AM receiver search tuning with adaptive control |
US5701600A (en) * | 1995-07-17 | 1997-12-23 | Motorola, Inc. | Radio receiver and method of calibrating same |
JPH09181572A (ja) * | 1995-12-25 | 1997-07-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受信機の自動同調装置 |
KR100201836B1 (ko) * | 1996-09-30 | 1999-06-15 | 전주범 | 튜닝 포인트 제어장치 및 튜닝 포인트 제어 기능을갖는 동조회로 |
US7050778B1 (en) | 2000-09-18 | 2006-05-2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Direct conversion turner |
DE10106071C1 (de) * | 2001-02-09 | 2002-07-11 |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 | Fernsehempfänger |
JP2003064593A (ja) * | 2001-08-24 | 2003-03-05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抄紙用フォーマ |
KR100423400B1 (ko) * | 2001-11-21 | 2004-03-18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Cmos 소자를 이용한 직접변환방식 튜너 |
KR100446078B1 (ko) * | 2002-07-08 | 2004-08-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영상신호 자동이득 제어장치 |
US7702306B2 (en) | 2003-08-28 | 2010-04-2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cal oscillator calibration in mixer circuits |
US7620382B2 (en) * | 2005-06-09 | 2009-11-1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Frequency converter capable of preventing level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from lowering due to rise in tempera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856397C2 (de) * | 1978-12-28 | 1983-06-09 |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6000 Frankfurt |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rzielung eines Gleichlaufs zwischen der Oszillatorfrequenz und der Resonanzfrequenz des Eingangskreises eines Überlagerungsempfängers. |
JPS5643809A (en) * | 1979-09-19 | 1981-04-22 | Hitachi Ltd | Automatic gain controller |
US4334323A (en) * | 1980-09-08 | 1982-06-08 | Zenith Radio Corporation | Self tracking tuner |
JPS5818008A (ja) * | 1981-07-27 | 1983-02-02 | Dowa:Kk | 熱発電素子気化バ−ナ |
DE3242965C1 (de) | 1982-11-20 | 1984-05-30 |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7730 Villingen-Schwenningen | Abstimmeinheit fuer Geraete der Nachrichtentechnik |
DE3303711C2 (de) * | 1983-02-04 | 1985-01-24 |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7730 Villingen-Schwenningen | Abstimmeinheit für Geräte der Nachrichtentechnik |
US4654884A (en) * | 1984-05-10 | 1987-03-3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Radio receiver with switching circuit for elimination of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
-
1986
- 1986-06-23 US US06/877,451 patent/US4780909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86-06-25 EP EP86304933A patent/EP020847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86-06-25 DE DE8686304933T patent/DE3678629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86-07-01 CN CN86104232A patent/CN100989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1986-07-02 KR KR1019860005347A patent/KR90000818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6104232A (zh) | 1987-02-18 |
US4780909A (en) | 1988-10-25 |
DE3678629D1 (de) | 1991-05-16 |
EP0208470B1 (en) | 1991-04-10 |
EP0208470A2 (en) | 1987-01-14 |
KR900008184B1 (ko) | 1990-11-05 |
KR870001711A (ko) | 1987-03-17 |
EP0208470A3 (en) | 1988-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9890B (zh) | 接收装置 | |
CN1090406C (zh) | 电缆调制解调器用的调谐器 | |
CN1083171C (zh) | 高频双频带振荡电路 | |
CN1860691A (zh) | 宽带单转换调谐器集成电路 | |
CN1878254A (zh) | 天线、具备天线的无线模块、无线单元和无线装置 | |
CN1140970C (zh) | 具有移动台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 | |
CN1298105C (zh) | 电流-电压转换装置 | |
CN1943121A (zh) | 发送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 |
CN1212710C (zh) | 电视调谐组件 | |
CN1190904C (zh) | 直接转换接收机 | |
CN1496014A (zh) | 接收装置与增益控制方法 | |
CN1671059A (zh) | 卫星广播转换器及其中使用的检测电路 | |
CN1199363C (zh) | 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具有该功能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 |
CN1787388A (zh) | 接收装置及接收天线的设定方法 | |
CN1204696C (zh) | 宽带调谐器 | |
CN1622607A (zh) | 双变换调谐器 | |
CN1232352A (zh) | 射频类型选择呼叫接收机和接收选择呼叫的方法 | |
CN1783964A (zh) | 调谐器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数字广播接收器 | |
CN1185869C (zh) | 电视机调谐器 | |
CN1091999C (zh) | 用于接收机、尤其是电视接收机的调谐电路 | |
CN1222157C (zh) | 电视调谐器 | |
CN1489288A (zh) | 电子调谐器 | |
CN1604465A (zh) | 发射极接地电路、以及使用该电路的高频接收设备和高频发送设备 | |
CN1292539C (zh) | 数字调谐器 | |
CN1109368C (zh) | 微波混频电路和具有该电路的下变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3 | Decision | ||
GR02 |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