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4317C - 快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快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4317C
CN100594317C CN200580041861A CN200580041861A CN100594317C CN 100594317 C CN100594317 C CN 100594317C CN 200580041861 A CN200580041861 A CN 200580041861A CN 200580041861 A CN200580041861 A CN 200580041861A CN 100594317 C CN100594317 C CN 1005943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using
fixture
locking pawl
quick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1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2967A (zh
Inventor
鹤见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oh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oh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oh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oh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2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2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43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431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hooks, pawls or other movable or insertable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4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 F16L37/142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where the securing element is inserted tangentially
    • F16L37/144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where the securing element is inserted tangentially the securing element being U-shap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除了可靠地不发生不完全结合状态以外、还在连接之后、在产生了将管拆下的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不受作业空间等的制约而操作性良好地使固定器回到锁止解除的待机位置的快速连接器。在固定器(16)上设有从两侧夹着壳体(12)的外周部而延伸的一对腕部(31a、31b),在该腕部(31a、31b)的前端上形成有爪尖朝向壳体轴向的锁止爪(34a、34b)。并且,在壳体(12)的外周部上,设有在固定器(12)处于待机位置时锁止爪(34a、34b)卡合以使得仅能够向推入固定器(12)的方向移动的卡合部(35a、35b)。

Description

快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汽车的燃料配管等将管彼此连接的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燃料配管中,作为将管连接的管接头而广泛使用快速连接器。将该快速连接器安装在一个管上,通过在将另一个要连接的对方的管插入到快速连接器的壳体中后将固定器推入,能够不使用螺栓等的连结元件而通过一次操作简单地将管彼此连接。作为快速连接器的代表性的以往技术,可以举出在特许文献1及特许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
在这种快速连接器中,偶尔会有将固定器先推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即使将管插入到壳体中,也会成为不完全结合的状态。在快速连接器与管成为不完全结合状态时,在外观上不能与完全结合的状态区别。
所以,在进行了设计以使得通过外观上一眼就能够区别与管的不完全结合状态的快速连接器中,有例如特许文献3中记载的技术。在该快速连接器中,是与固定器另外地使用结合确认部件、只要没有将对方的管插入到完全结合位置而与固定器结合、就不能将结合确认部件从快速连接器上简单地拆下的构造。
特许文献1:美国特许第5,542,716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开2002-206683号公报
特许文献3:特开平11-230456号
在以往的快速连接器中,即使能够将不完全结合状态与完全结合状态区别,也不能防止不完全结合状态本身的发生。本申请人在特愿2003-414947号(申请日:2003年12月12日)提出了只要没有将对方的管插入到超过能够完全结合的位置、就不能进行固定器的推入、能够可靠地防止不完全结合状态的发生的快速连接器。
在该特愿2003-414947号中提出的固定器虽然解决了防止不完全结合状态的发生的课题,但为了将用来将固定器锁止在壳体上的一对锁止爪从锁止状态解除,需要用手指夹住一对锁止爪而使其向缩窄锁止爪彼此的间隔的方向移动。在确保将手伸入到壳体的锁止爪侧的空间的情况下能够无问题地进行锁止解除操作,但由于连接器自身设置在燃料箱的正上方,所以在没有用来用手指夹住的空间的情况下,成为困难的作业。因此,希望有即使在连接器周边(特别是与插入固定器的方向相反侧)没有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锁止解除而回到待机位置的固定器。
此外,在特愿2003-414947号中提出的固定器是收纳在壳体内部中的构造,有时会在以下的方面产生不良状况。即,固定器必须取安装在壳体上直到插入对方侧的管的待机位置、和插入了对方侧的管后推入到壳体中而防止管的拔出的锁止位置的两个位置,但为了将锁止解除而将固定器从锁止位置推回到待机位置,必须从壳体突出对应于锁止位置与待机位置的距离的腕部的长度的量。这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则即使用手指夹住锁止爪而要将固定器推回到待机位置,固定器自身也隐藏到壳体的内部中而不能推回。因此,设有锁止爪的固定器的腕部为从壳体伸出的构造,有可能与连接器周边的其他部件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良特愿2003-414947号的快速连接器,提供一种除了可靠地不发生不完全结合状态以外、还在连接之后、在产生了将管拆下的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不受作业空间等的制约而操作性良好地使固定器回到锁止解除的待机位置的快速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具有卡环部的对方的管的末端插入其中的壳体、和具有从开口于上述壳体上的窗部与轴向成直角地插入来约束上述管的卡环部的肋片的固定器,通过将上述固定器从待机位置推入到由上述肋片约束上述卡环部的结合位置,将上述对方的管与上述壳体结合,其中,在上述固定器上设有从两侧夹着上述壳体的外周部而以U字形延伸的一对腕部,在上述腕部的前端上形成一对锁止爪,在上述壳体的外周部上,设有在上述固定器处于待机位置时上述锁止爪卡合以使得仅能够向推入固定器的方向移动的卡合部;上述一对锁止爪的间隔比上述壳体的上述外周部的外径小;上述一对腕部能够跨越包含上述壳体的中心轴的平面中与通过上述卡合部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从两侧夹持上述壳体的上述外周部。
根据本发明,只要不将对方的管插入到超过能够完全结合的位置,结合确认部件就不会绝对地从干涉部的干涉脱离,所以不能进行固定器的推入,除了可靠地防止在固定器与管上发生不完全结合状态以外、还在连接之后、在产生了将管拆下的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不受作业空间等的制约而操作性良好地回到固定器的锁止解除的待机位置的快速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该快速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4(a)表示对方管的卡环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上的位置,图4(b)表示对方管的卡环还没有超过与固定器的锁止点的位置。
图5是表示对方管被插入到能够推入固定器的位置的状态的快速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卡环部处于图5的位置时结合确认部件的被推开的状态的快速连接器的横剖视图。
图7是固定器锁止时的快速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8是图7的快速连接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快速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中,标号10表示快速连接器。12是快速连接器10的壳体,16表示固定器。图2表示处于固定器被临时组装在壳体12上的状态的快速连接器10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快速连接器10的正视图,图4是将管14插入在图2的快速连接器10中时的纵剖视图。
快速连接器10的壳体12构成开口有对方的管14插入其中的管插入口20的阴型的接头,并且通过将树脂制的管17压入而能够安装的阳型的压入安装部18成为一体,如图4所示,在壳体12的内部中沿轴向贯通形成有带阶差的通路21。
此外,在壳体12的前端部,沿周向延伸地形成有用来从与轴向成直角的方向插入固定器16的缝隙状的固定器插入口22。
壳体12包括具有固定器插入口22的大径部25a,进而,在该大径部25a上,经过阶差26成为第1圆筒部25b,在第1圆筒部25上,连接着比其小径的第2圆筒部25c和压入安装部18。如图4所示,在第1圆筒部25b的内部装有O环27、和用来防止该O环27的飞出的顶环28。
在图1、图4中,对方的管14在该实施方式中是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管,通过实施末端加工,在从末端仅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上形成有围绕外周部的卡环部30。从壳体12的固定器插入口22插入的固定器16如果与该卡环部30卡合,则进行约束以使得不能将管14拔出。
固定器16是塑料制或金属制的U字形的部件,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构成为将壳体轴方向的长度较大地缩短的薄型的固定器。
如图1、图3所示,在固定器16的内侧,一体形成有以U字形弯曲的肋片32。该U字形的肋片32的弯曲面的曲率与对方的管14的外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因而,肋片32嵌合在插入于壳体12内的对方的管14上。
在固定器16上,从两侧夹着第1圆筒部25b的外周部而一体形成有以U字形延伸的腕部31a、31b,在该腕部31a、31b的前端部上分别形成有锁止爪34a、34b。在该固定器16中,该锁止爪34a、34b的爪尖朝向壳体轴方向。另外,腕部31a、31b与设在大径部25a和第1圆筒部25b上的阶差26接触,能够用于固定器16移动时的腕部31a、31b的导引。
在壳体12的第1圆筒部25b的外周部上,如以下这样形成有锁止爪34a、34b卡合的卡合部。第1卡合部35a、35b设在将固定器16保持为待机状态的位置,第2卡合部36a、36b设在将固定器16保持为结合状态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将固定器16以结合位置安装在壳体12上的状态下,固定器16关于通过壳体12的中心轴的平面中的垂直面左右对称。第1卡合部35a、35b及第2卡合部36a、36b都关于垂直面设在左右对称的位置上。如果将上下关系定义为,使有固定器16的方向为上方,则第2卡合部36a、36b位于比通过壳体12的中心轴的水平面靠下侧。优选的是,也可以是第2卡合部36a、36b的上端达到水平面左右的位置。并且,在第2卡合部36a、36b的上侧,隔开锁止爪34a、34b的大致一个的量的间隙配置有第1卡合部35a、35b。
第1卡合部35a、35b具有由下降梯度的曲面构成的上侧面37、和平坦的卡合面38。相对于此,锁止爪34a、34b为在腕部31a、31b的前端向压入安装部18的方向弯曲的钩形的爪,爪的上侧形成有平坦的钩挂面39。在固定器16处于待机位置时,第1卡合部35a、35b的卡合面38平行地面向锁止爪34a、34b的钩挂面39。该卡合面38与拔出固定器16的方向垂直。
因而,在锁止爪34a、34b卡合在第1卡合部35a、35b上的状态下,既不能将固定器16向脱离方向拉伸也不能拔出,在固定器16的锁止爪34a、34b卡合在第1卡合部35a、35b上的状态下,固定器16仅能够向推入方向移动。
接着,第2卡合部36a、36b是大致三角截面的突起物,上下两面为倾斜面。其中,下侧的倾斜面为锁止爪34a、34b卡合的卡合面41。与第1卡合部35a、35b不同,通过使第2卡合部36a、36b的卡合面41具有适当的倾斜,如果对固定器16向回复待机位置的方向施加力,则锁止爪34a、34b的脱离变得可能,同时如果不施加某种程度的力就不能脱离,成为取得拆离难度和拆离容易度的调和的构造。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器16中,利用腕部31a、31b的弹性力,具有如果固定器16的锁止爪34a、34b从第2卡合部36a、36b脱离、则产生使固定器16回到待机位置的回复力的构造。如图7所示,在没有施加力的状态下,与固定器16的锁止爪34a、34b的间隔A相比,将外周部具有第2卡合部36a、36b的第1圆筒部25b的外径B设定为较大的尺寸,利用从向脱离方向拉伸固定器16、其锁止爪34a、34b越过第2卡合部36a、36b后的弯曲状态向原来复原时产生的弹性力作为回复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器16中,是将用来确认固定器16与对方的管14处于能够完全结合的位置关系的结合确认部件40a、40b一体化的构造。
该结合确认部件40a、40b具有细长的棒状的形状,与肋片32相邻而设置,在其前端部上形成有检测爪42a、42b。该检测爪42a、42b的各个爪尖朝向壳体12的半径方向内侧。
另一方面,在壳体12侧,设有与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干涉的干涉部44。如图1及图3所示,该干涉部44沿着第1圆筒部25b的通路口的开口缘以月牙状延伸,其两端部分别为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上的干涉边缘45a、45b。
对结合确认部件40a、40b没有作用任何力的状态下的检测爪42a、42b的间隔C设定为比对方管14的卡环部30的直径D短,如果插入管14,则卡环部30一定会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上。并且,干涉部的干涉边缘45a、45b的间隔设定为,在没有对结合确认部件40a、40b作用力的状态下,使干涉边缘45a、45b位于检测爪42a、42b的正下方。在该状态下,即使想要将固定器16推入,只要不施加一定以上的界限基准以上的力,就不能推入。
本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如以上那样构成,接着,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固定器16相对壳体12的临时组装进行说明。
在图1中,如果将固定器16从开口于壳体12上的保持器插入口22轻轻插入,则固定器16的腕部31a、31b的前端的锁止爪34a、34b如图2所示,卡止在第1卡合部35a、35b与第2卡合部36a、36b之间。此时的固定器16的位置是待机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10是作为将固定器16以待机位置临时组装在壳体12上、将树脂制的管17压入到快速连接器10的压入连接部18中的形态的产品出厂、提供给需要者的。需要者例如在汽车的组装工厂中,在对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的连接工序中使用快速连接器10的情况下,只要将连接对方的金属制的管14插入到壳体12中、将固定器16推入就可以。
如图4(a)所示,如果将连接对方的管14的末端从管插入20插入,则管14的卡环部30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上。在卡环部30处于图4(a)所示的位置时,管14的插入不充分,即使想要将固定器16推入,由于干涉部44的干涉边缘45a、45b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上,所以也不能将固定器16推入。
此外,在插入到图4(b)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管14的卡环部30的端部处于与作为固定器16的约束面的肋片32的端面32a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该位置下,本来卡环部30处于能够由固定器16结合的锁止点上。
但是,在该位置下,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没有被卡环部30完全推开,检测爪42a、42b抵接在干涉边缘45a、45b上,阻止了固定器16的推入。并且,即使对固定器16施加推入的力,通过施加较小的力也不能推入,所以能够直观地确认不能将管14充分插入到结合位置。
所以,如果进一步插入管14,则卡环部30将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推开,阻力感作为感触传递给推入的手。并且,如图5所示,如果推入直到卡环部30抵接在顶环28上,则卡环部30与结合确认部件40a、40b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此时的结合确认部件40a、40b的检测爪42a、42b与干涉边缘45a、45b的位置关系成为图6所示那样,检测爪42a、42b从干涉边缘45a、45b离开而处于不干涉的位置,由此,固定器16才成为能够推入的状态。
这样,如果推入固定器16,则腕部31a、31b一边打开、其前端的锁止爪34a、34b一边越过第2卡合部36a、36b,达到卡合在卡合面41上的状态。
如果对对方的管14作用拔出方向的力,则由于卡环部30被固定器16的肋片32约束,所以管14的轴向的移动被阻止。这样,对方的管14与快速连接器10通过固定器16牢固地结合,其结合状态被锁止。此时,在壳体12与管14之间,当然是O环27的密封处于有效的状态。此外,固定器16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具有锁止爪34a、34b不会从第2卡合部36a、36b脱离的强度。
以上,能够不产生不完全结合状态而简单地连接对方的管14,并且在需要将管14拆下的情况下,还能够如下这样将固定器16的锁止解除而将管14拆下。
在图7中,在固定器16上形成有凹部50,将螺丝刀那样的工具插入到该凹部50中,向将固定器16推起的方向施加力。这样,由于锁止爪34a、34b卡合的第2卡合部36a、36b的卡合面41具有倾斜,所以如果施加作为螺丝刀的程度的力,则能够不损害锁止爪34a、34b而实现脱离。
这样能够将固定器16简单地拆下这一点,在例如壳体12位于燃料箱的正上方的情况下,与在锁止爪卡合在壳体的内侧而锁止的构造的以往的固定器中、如果没有用手指夹住而将锁止爪拆下的作业空间则不能简单地将固定器拆下的情况相比,是有利的点。
此外,如果锁止爪34a、34b越过第2卡合部36a、36b,则腕部31a、31b要复原,将固定器16推起而回复到待机位置的弹性力起作用,然后自动地回到待机位置。
进而,通过将固定器的锁止爪34a、34b卡合的卡合部35a、35b、36a、36b做成设在壳体的外周上的构造,与锁止爪在壳体的内侧卡合在其侧壁上的构造的以往的固定器相比较,能够使壳体的外径减小不需要将锁止爪收容在壳体内的空间的量而做成紧凑的构造。此外,由于也可以使锁止爪34a、34b的爪尖朝向壳体轴向,所以与以往的锁止爪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结构相比较,具有不再有与周边的设备干涉、或锁止爪抵接而尖部损坏等的情况的优点。

Claims (8)

1、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具有卡环部的对方的管的末端插入其中的壳体、和具有从开口于上述壳体上的窗部与轴向成直角地插入来约束上述管的卡环部的肋片的固定器,通过将上述固定器从待机位置推入到由上述肋片约束上述卡环部的结合位置,将上述对方的管与上述壳体结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固定器上设有从两侧夹着上述壳体的外周部而以U字形延伸的一对腕部,在上述腕部的前端上形成一对锁止爪,在上述壳体的外周部上,设有在上述固定器处于待机位置时上述锁止爪卡合以使得仅能够向推入固定器的方向移动的卡合部;
上述一对锁止爪的间隔比上述壳体的上述外周部的外径小;
上述一对腕部能够跨越包含上述壳体的中心轴的平面中与通过上述卡合部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从两侧夹持上述壳体的上述外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外周部上,将上述卡合部作为第1卡合部,还设有在上述固定器处于结合位置时上述锁止爪卡合的第2卡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止爪由在腕部的前端弯曲并具有平坦的钩挂面的钩形的爪构成,上述第1卡合部具有在固定器处于待机位置时面向上述锁止爪的钩挂面的卡合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卡合部具有在向回复到待机位置的方向对上述固定器施加了规定大小的负荷时使锁止爪的脱离变为可能的倾斜的卡合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果上述固定器的锁止爪从上述第2卡合部脱离、则产生使上述固定器回到待机位置的回复力的自动回复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自动回复机构设定为第2卡合部所处的壳体外周部的外径比上述固定器的锁止爪的间隔大的关系,利用上述锁止爪从越过上述第2卡合部而弯曲的状态复原为原状时的弹性力作为回复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器上,一体地设有在将管插入到上述壳体中而上述卡环部越过能够与上述固定器结合的位置时被上述卡环推开而能够将该固定器推入的结合确认部件,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在将上述管不完全地插入的状态下与上述结合确认部件干涉而阻止该固定器向推入方向的移动的干涉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锁止爪的爪尖朝向上述壳体轴向形成。
CN200580041861A 2004-10-15 2005-10-05 快速连接器 Active CN1005943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1829A JP4011575B2 (ja) 2004-10-15 2004-10-15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JP301829/2004 2004-10-15
PCT/JP2005/018459 WO2006040983A1 (ja) 2004-10-15 2005-10-05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2967A CN101072967A (zh) 2007-11-14
CN100594317C true CN100594317C (zh) 2010-03-17

Family

ID=3614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1861A Active CN100594317C (zh) 2004-10-15 2005-10-05 快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33575B2 (zh)
EP (1) EP1801484B1 (zh)
JP (1) JP4011575B2 (zh)
CN (1) CN100594317C (zh)
BR (1) BRPI0518136B8 (zh)
CA (1) CA2584002C (zh)
WO (1) WO20060409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9421B2 (ja) * 2006-03-24 2011-08-31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EP2174053B1 (en) * 2007-06-11 2012-04-18 Teklas Kaucuk Sanayi Ve Ticaret A.S. Quick connector element
EP2196717B1 (en) 2008-12-12 2012-08-22 Dresser Wayne AB Hose connection
FR2945100A1 (fr) * 2009-04-30 2010-11-05 Hutchinson Raccord encliquetable entre un conduit de fluide et un embout rigide avec un dispositif temoin de connexion et procede de controle de cette connexion
JP2010270867A (ja) * 2009-05-22 2010-12-02 Tokai Rubber Ind Ltd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及び配管接続構造
JP5518522B2 (ja) * 2010-02-23 2014-06-1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ネクタ
US8740256B2 (en) * 2010-05-04 2014-06-03 Norma U.S. Holding Llc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JP6140691B2 (ja) 2011-06-02 2017-05-31 ア レイモン エ シーA. Raymond Et Cie 三次元印刷で製造されたコネクタ
DE102011077178B4 (de) * 2011-06-08 2022-02-24 Robert Bosch Gmbh Steckverbinder
JP5950416B2 (ja) * 2011-06-16 2016-07-13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配管用コネクタ
US8973952B2 (en) * 2011-08-29 2015-03-10 Piolax Inc. Connector
JP5844231B2 (ja) * 2011-09-29 2016-01-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20130106097A1 (en) * 2011-10-26 2013-05-02 Kil Jae KIM Structure for fastening outlet module of water purifier
JP5797547B2 (ja) * 2011-12-27 2015-10-2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ネクタ
JP5911729B2 (ja) * 2012-01-25 2016-04-2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ネクタ
JP5868204B2 (ja) * 2012-02-07 2016-02-24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ネクタ
JP6045368B2 (ja) * 2013-01-24 2016-12-14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機器ユニット
EP2796758B1 (de) * 2013-04-23 2016-12-07 TI Automotive (Fuldabrück) GmbH Kupplung
FR3017686B1 (fr) * 2014-02-14 2016-09-30 Sartorius Stedim Fmt Sas Connecteur fluidique avec coulisse de verrouillage.
FR3021386B1 (fr) * 2014-05-22 2017-02-24 A Raymond Et Cie Raccord tubulaire a connexion automatique
CN104295837B (zh) * 2014-11-06 2016-04-27 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管路系统带防错、确认功能的快换接头
US10422459B2 (en) 2015-01-14 2019-09-24 Norma U.S. Holding Llc Conduit connector with a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tch
DE102015003792B4 (de) * 2015-03-23 2021-08-26 A. Kays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Kupplungsvorrichtung
CN105003779B (zh) * 2015-08-13 2017-11-07 库博标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完全装配的快速接头
JP2017057942A (ja) * 2015-09-17 2017-03-23 株式会社Lixil 配管接続構造
DE102016109051A1 (de) * 2015-10-21 2017-04-27 Voss Automotive Gmbh Steckverbinder für Medienleitungen
FR3044070B1 (fr) * 2015-11-20 2019-06-28 A Raymond Et Cie Raccord tubulaire securise a connexion automatique
CN106352184B (zh) * 2016-11-23 2017-11-10 黄松檀 一种应用于机动车内油路传输的连接器
US10816121B2 (en) 2017-05-09 2020-10-27 Martinrea International US Inc. Quick connect coupling with verifier
DE102017006675B4 (de) * 2017-07-14 2023-12-21 A. Raymond Et Cie Verbinder, System aus einem Verbinder und einem einen Kopf aufweisenden Raststift eines zweiten Bauteils, Verfahren unter Einsatz eines derartigen Systems
CN108119716A (zh) * 2018-01-10 2018-06-05 中山共鸣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头组件
US11199281B2 (en) 2018-01-31 2021-12-14 A. Raymond Et Cie. Dual-latch quick connector
CN211853130U (zh) * 2018-12-29 2020-11-03 瑞肯耐特流体控制系统(镇江)有限公司 快速连接器
DE102019108768A1 (de) * 2019-04-03 2020-10-08 Norma Germany Gmbh Einsatzstück zum Einsetzen in eine Schnellverbinder-Vorrichtung für Fluidleitungen
US11982382B2 (en) * 2021-02-22 2024-05-14 Cooper-Standard Automotive Inc. Quick connector with bracket re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2716A (en) 1994-11-04 1996-08-06 Itt Corporation Quick connector with snap-on retainer
US5730481A (en) * 1994-11-04 1998-03-24 Itt Automotive, Inc. Quick connector with snap-on retainer
US5863077A (en) * 1996-12-20 1999-01-26 Itt Automotive, Inc. Quick connector with snap-on frangible retainer
JP3223249B2 (ja) * 1998-02-17 2001-10-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配管用コネクタの結合確認組立体
DE10047509B4 (de) * 1999-09-30 2009-07-30 Voss Automotive Gmbh Steckverbindung für Druckmittel-Leitungen
DE10017679C1 (de) * 2000-04-08 2001-09-06 Rasmussen Gmbh Steckkupplung mit zwei zusammensteckbaren rohrförmigen Kupplungsteilen
DE10024303B4 (de) * 2000-05-17 2005-09-08 Rasmussen Gmbh Aufnahme-Kupplungsvorrichtung einer Steckkupplung und Steckkupplung mit der Aufnahme-Kupplungsvorrichtung
DE10058087B4 (de) 2000-11-23 2004-06-17 Eaton Fluid Power Gmbh Schnellverbindungseinrichtung
JP3871885B2 (ja) 2001-01-09 2007-01-24 三桜工業株式会社 配管用継手
EP1359361B1 (de) * 2002-05-04 2005-10-05 TI Automotive (Fuldabrück) GmbH Rohrkupplung für Rohrleitungen
JP4234467B2 (ja) * 2002-06-04 2009-03-04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チェック機能内蔵コネクタ
JP4291989B2 (ja) * 2002-10-01 2009-07-0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配管用コネクタ
US6866303B2 (en) * 2002-10-16 2005-03-15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Low profile fluid quick connector
FR2855590B1 (fr) * 2003-05-27 2006-10-20 Caillau Ets Embout de connexion rapide
US7464970B2 (en) * 2003-10-22 2008-12-16 Togo Seisakusyo Corporation Pipe joint
JP4041457B2 (ja) * 2003-12-12 2008-01-30 三桜工業株式会社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DE102004020505B4 (de) * 2004-04-22 2009-05-28 A. Raymond Et Cie Kupplung für ein Fluidleitungssystem
JP4663254B2 (ja) * 2004-05-25 2011-04-06 三桜工業株式会社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DE102004054467A1 (de) * 2004-11-11 2006-05-24 A. Raymond & Cie Sicherungsteil für eine Schnellkupplung
US7128347B2 (en) * 2004-11-18 2006-10-31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Passive transmitter for a quick connector
SE529111C2 (sv) * 2005-09-30 2007-05-02 Itw Sverige Ab Kopplingsanordning för sammankoppling av rörformade segment samt kopplingssystem innefattande kopplingsanordning
US7731245B2 (en) * 2006-10-06 2010-06-08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Quick connector coup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01484B1 (en) 2011-06-29
CA2584002C (en) 2010-03-30
JP4011575B2 (ja) 2007-11-21
JP2006112554A (ja) 2006-04-27
CN101072967A (zh) 2007-11-14
CA2584002A1 (en) 2006-04-20
EP1801484A4 (en) 2009-09-02
BRPI0518136B1 (pt) 2018-04-03
US8033575B2 (en) 2011-10-11
WO2006040983A1 (ja) 2006-04-20
BRPI0518136B8 (pt) 2018-06-05
EP1801484A1 (en) 2007-06-27
US20110127766A1 (en) 2011-06-02
BRPI0518136A (pt) 2008-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4317C (zh) 快速连接器
CN100467930C (zh) 快速连接器
CN100585251C (zh) 快速连接器及其结合确认部件
CN107623225B (zh) 连接器
JP3362014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のロック、アンロック構造及びロック、アンロック方法
US4370013A (en) Connector device for electric circuit
EP2053702B1 (en) A connector device and locking structure
EP0818855A1 (en) Connector
JP3841352B2 (ja) コネクタ
EP2530787A2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US20060089049A1 (en) Fiber optic industrial connector
EP2466695A1 (en) Connector
CN100413156C (zh) 连接器
JPH0716953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512023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2512382A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用の取り付けられた片持ち梁ラッチを有するプラグハウジング
JP2007173216A (ja) コネクタ
EP0967691A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snap-action closure
EP2355255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CN104564933B (zh) 夹持和联接组件
CN100566618C (zh) 片材安装器具
CN105824081B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和拆卸方法
JP3494285B2 (ja) コネクタ
EP1780839B1 (en) Connector
JP2017199487A (ja) 嵌合検知機能を有する電気接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