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1606C - 具有皮带状驱动机构的设备、在其中传递电能或信号的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皮带状驱动机构的设备、在其中传递电能或信号的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1606C
CN100591606C CN200510134115A CN200510134115A CN100591606C CN 100591606 C CN100591606 C CN 100591606C CN 200510134115 A CN200510134115 A CN 200510134115A CN 200510134115 A CN200510134115 A CN 200510134115A CN 100591606 C CN100591606 C CN 1005916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train
electric
belt
conductor
back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34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9982A (zh
Inventor
格尔特·西尔伯霍恩
丹尼尔·凯择尔
乌尔斯·鲍姆格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799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9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16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160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62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64Power supply or signal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设备(30),具有皮带状的驱动机构(32),所述驱动机构被主动轮(35.1)驱动和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传输信号和/或能量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在驱动机构的纵向上延伸,其中设置有一个触接机构(40.2),所述触接机构在设备工作时移动的驱动机构的范围内建立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触接,通过摩擦配合实现主动轮(35.1)向皮带状的驱动机构(32)力的传递。触接机构在驱动机构背面的范围内实现与导电件的触接。

Description

具有皮带状驱动机构的设备、在其中传递电能或信号的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皮带状驱动机构的设备和一种在设备内传递电能或信号的方法,以及一种该设备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这类设备通常是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所谓的悬挂电缆,以便对电梯轿厢进行供电,或对电梯轿厢与控制装置之间进行信号传递。在这种电梯设备中,当电缆受损的情况下将出现故障。另外对电缆的购置和设置费用有时很昂贵。所述的悬挂电缆也用于例如吊车等其它的设备。
最近根据专利说明书DE10232965可以实现对悬挂电缆的替代,其中采用具有一体的导电线的驱动机构。由于从固定的位置向嵌入驱动机构内的导电线进行电流传输,同时驱动机构在该固定的位置旁通过,因而实现与一体的导线的触接是很困难的。因而在该专利说明书中建议对电梯设备的主动轮进行变型和使之具有触点。采用具有导电线的专用的齿带,在齿带的齿之间可以接触到所述导电线。在齿带围绕主动轮运行时,在主动轮齿顶上的触接点将在齿带的齿槽范围内与导电线进行点式触接。
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其只能用于齿带。该方案的另一缺点在于,本身已经是电梯设备的复杂和昂贵的构件由于设置触点将变得更为复杂。另外主动轮起着涉及电梯安全的核心的滚轮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通常反对对主动轮进行改装。在齿槽范围内的啮合将导致齿带强度的降低和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将损伤皮带的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靠和简单的设备和一种方法,所述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皮带状的驱动机构实现能量和/或信号的传递。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简化这种设备的安装和可以毫无问题地实现对这种设备的安装。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这类设备中进行电能和信号传输的经济的解决方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设备,具有皮带状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主动轮驱动且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其中所述背面不与所述主动轮接触,其中在驱动机构内或其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信号和/电能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在驱动机构的纵向上延伸,其中设置有一个触接机构,所述触接机构在设备工作时在移动的驱动机构的范围内建立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触接,通过摩擦配合实现主动轮向皮带状的驱动机构力的传递其特征在于,触接机构在驱动机构背面的范围内实现与导电件的触接。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设备系电梯设备和所述驱动机构对电梯轿厢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一个槽,所述槽平行于所述驱动机构的纵向和可以实现触接机构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触接。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驱动机构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所述槽位于驱动机构的背面,在电梯轿厢移动时驱动机构的背面在触接机构旁通过,和触接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背面建立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永久性的触接。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驱动机构的至少一个导电件是一个附者在驱动机构背面或正面上的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驱动机构是楔形肋皮带和所述肋位于驱动机构的正面。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触接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滑动触接件,所述滑动触接件实现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滑动触接。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触接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旋转设置的触接件,所述触接件至少部分地嵌入槽内和实现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触接。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旋转设置的触接件是压紧轮的一部分或设置在一个这样的压紧轮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压紧轮不属于用于对驱动机构导向不可缺少的轮和滚轮的轮组。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压紧轮的设置和设计应使压紧轮向驱动机构施加压力和驱动机构对压紧轮的包角至少在5度的角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触接机构设置在电梯轿厢和/或对重上和驱动机构对应于电梯轿厢上和/或对重上的触接机构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设备是电梯设备,其中驱动单元安装在对重或安装在电梯轿厢上。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触接机构设置在设备的电梯竖井内和驱动机构对应于触接机构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设备是电梯设备,其中对驱动机构的导向应使驱动机构在围绕皮带轮运行时同向弯曲。
一种在一上述的设备中用于传输电能或电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件通过触接机构在驱动机构的背面的范围内触接,该驱动机构的背面不与设备的主动轮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通过至少一个导电件同时传递能量以及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通过至少一个导电件传递能量,同时利用无线传输传递信号。
一种用于安装上述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具有一体的电导的驱动机构进行安装,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其中所述背面不与所述主动轮接触;
设置触接件,使驱动机构在触接机构旁边通过,其中触接机构的触接件与与驱动机构结为一体的电导线触接;
建立触接机构与用电器之间旨在馈电和/或控制的电连接。
本发明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对被主动轮通过摩擦配合驱动的皮带状的驱动机构的应用可以实现通过对摩擦材料和在主动轮上包角的选择预先选定出现最大的曳引力的限制。在那些可以对驱动机构移动对象物栓锁的设备中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对人员伤害和危险。
在电梯设备中实现曳引力向驱动机构的摩擦配合传递,当出现控制故障时对重落在其下面的路径限制器上,电梯将不再被向上提升,因而可以消除安全风险。因此在轿厢或对重落在路径限制器上时驱动单元不被急剧掣停,因而可以避免对整个驱动装置的过载。
与齿带相比,被主动轮摩擦配合驱动的皮带状的驱动机构通常结构较为简单和制造费用较为低廉。例如在电梯设备中,采用具有一体的电导线的摩擦配合的驱动机构替代齿啮合的驱动机构,因而可以省去用于传递能量和/或信号的悬挂电缆。因此可以降低材料费用和简化对设备的安装。另外避免出现由于未被导向和因此易于产生振动的悬挂电缆所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电梯设备的一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滚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3A示出的驱动机构围绕所述滚轮运行;
图4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和触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具有压紧轮和楔形肋皮带的触接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图5A示出的具有压紧轮和楔形肋皮带触接机构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另一种具有压紧轮和楔形肋皮带的触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B为图6A示出的具有压紧轮和楔形肋皮带的触接机构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另一具有压紧轮和楔形肋皮带的触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B为图7A示出的具有压紧轮和楔形肋皮带的触接机构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具有压紧轮和一设置有外部电路的扁平皮带的触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和触接机构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种具有一在扁平皮带上的电路上滑动的滑动触点的触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具有安装在对重上的驱动单元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具有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驱动单元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涉及的是一种无机房的电梯设备10,所述电梯设备10包括电梯轿厢13。设置有两个驱动机构12.1、12.2,所述驱动机构基本相互平行。在下面的说明中和在图1中用12.1表示前驱动机构和用12.2表示后驱动机构,以便对此进行必要的清楚的区分。所述驱动机构12.1、12.2在轿厢一侧的端部固定在导轨或电梯竖井上驱动机构固定点19的范围内。每个驱动机构12.1、12.2从下面对电梯轿厢13包绕,对与驱动单元(在图2中未示出)连接的主动轮15包绕,和对对重14进行承载。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对对重14的承载,驱动机构12.1、12.2环绕对重11和其在对重一侧的端部固定在第二驱动机构固定点18的范围内。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采用轿厢承载轮17.1实现对电梯轿厢13从下面的包绕,所述轿厢承载轮17.1成对设置。
从对重的角度看,皮带驱动装置具有对重滚轮11、主动轮15和轿厢承载轮17.1。由于所述轿厢承载轮对驱动机构12.1进行导向,所以这些轮也被称作导向轮。
由于在此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2.1、12.2被主动轮15驱动,以便对电梯轿厢13进行移动,因此主动轮15将承受机械应力。
根据本发明至少有一个驱动机构12.1、12.2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传输信号和/或能量的导电件。例如从在驱动机构固定点19的范围内的固定的连接点20.2开始在电梯竖井内的电梯驱动机构端部范围内向电梯轿厢13实现该传输或者与前者反方向实现该传输。为此导电件沿驱动机构12.1、12.2纵向延伸。在电梯轿厢13上的驱动机构12.1、12.2的范围内设置有触接机构20.1,至少一个驱动机构12.1、12.2在触接机构20.1旁通过。在具有导电件的驱动机构12.1、12.2上设置有一个(纵向)槽,所述槽平行于驱动机构12.1、12.2纵向延伸。所述槽的设计应能实现专用的触接机构20.1与导电件的接触。
触接机构20.1的设计和以至少一个驱动机构12.1、12.2为基准的设置应使在驱动轿厢13移动时该驱动机构12.1、12.2在触接机构20.1旁通过。其中触接机构20.1建立与导电件的连续的触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触接机构包括(压紧)轮17.2。
下面将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图中示出具有皮带状的驱动机构32的电梯设备30,所述驱动机构被驱动单元36通过主动轮35.1进行驱动,以便对电梯轿厢33在示意示出的电梯竖井31内进行移动。在驱动机构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传输信号和/或电能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沿驱动机构32纵向延伸。在驱动机构32的范围内设置有触接机构40.2。驱动机构32进行与所述触接机构40.2的相对移动。
在驱动机构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槽,所述槽平行于驱动机构32的纵向延伸。所述槽的设计应能实现触接机构40.2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接触。触接机构40.2的设计和对应于驱动机构32的设置应使在电梯轿厢33移动时驱动机构32在触接机构40.2旁通过。其中触接机构40.2建立与至少一个导电件的连续触接。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重34利用固定件34.1固定在驱动机构32的另一端上。从对重34的角度看,驱动机构32对主动轮35.1进行包绕,所述主动轮被驱动单元36旋转。驱动机构32从主动轮向电梯轿厢33伸展。在所示的例子中触接机构40.2是压紧轮。所述压紧轮的设置应使一个微弱的压力加在在其旁边通过的驱动机构32上。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轮位于主动轮的旁边。
通过触接机构40.2电能例如被输送给电梯轿厢33。为此优选在轿厢范围内设置有电触点40.1,所述电触点用于建立驱动机构的导电件与电梯轿厢上的用电器之间的导电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触接机构位于电梯设备上的不同的位置上。在现场对触接机构的选择应使所述触接机构尽可能有利地馈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能量。因此触接机构例如设置在紧靠近电梯控制装置的位置上。另外触接机构也可以设置在例如其不太易于受到污染的位置上。
甚至可以对已有的电梯设备进行改装,其中用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取代传统的驱动机构,和触接机构设置在在电梯轿厢的每个位置上可以接触到的驱动机构的范围内。
下面将尽可能对照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有关的方面,只要没有明确的其它的说明,则下面的说明既适用于结合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结合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其中要指出的是,图1和2仅示意示出特性和仅用于对基本的电梯配置加以说明。
在图1中采用了两个驱动机构12.1、12.2。但本发明原则上也适用于任何具有至少一个皮带状的驱动机构的电梯设备。在图2中示出仅具有一个驱动机构32的实施方式。
就此,驱动机构被称作皮带状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个细长的延伸和一个基本为矩形的截面和本身具有挠性。其典型的例子是扁平皮带(见7A和7B)、齿带和楔形肋皮带(见图3A、4、5A、5B、6A、6B),但上述列举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3A为楔形肋皮带40的剖面图。所述剖面垂直于皮带40的纵轴。皮带40具有带有四个肋44和三个肋中间空间43、一个基本扁平的背面42和两个侧壁41。在图3B中示出皮带驱动装置的滚轮50的一部分。所述滚轮50具有一个经结构处理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圆柱形壳体具有环槽53和肋54。优选所述轮的设计应使对在围绕滚轮50运行的皮带40进行导向。所述滚轮50例如起着主动轮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在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皮带40的背面42具有至少一个(纵向)槽46,所述槽平行于皮带40纵轴延伸。在本例中设置有两个槽46。在槽46的下面两个电导线47嵌入皮带40内。所述电导线47是挠性的和平行于皮带40的纵轴延伸。
在驱动机构内的电导线可以具有任意的截面形状,其中优选具有圆形和椭圆形的截面。最好采用电导线,所述电导线由细金属丝制成的金属丝绳构成和包括多根绳股。特别是采用最适用于本应用的具有强度特性的铜合金作为金属丝材料。
电导线也可以是金属带,所述金属带例如由弹簧青铜构成。
在制造皮带状的驱动机构时最好电导线与驱动机构结合在一起。采用一种优选的制造方法,将电导线嵌入到驱动机构内,其中在制造皮带护套时电导线-与抗拉体一起-通过挤压被嵌入皮带护套内。在同一挤压过程中同时形成必要的纵向槽。
也可以采用在驱动机构上附着铜合金构成的柔韧的箔的方式实现导线,其中箔例如通过粘接固定在驱动机构的背面或驱动机构的纵向槽的槽底。箔优选设置在可弯曲的驱动机构的中间区内。
由于电导线47和槽46位于皮带背面,所以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是优选方式。由于通常只有皮带40的正面围绕主动轮运行和由于曳引力的传递受到的应力较高,因此皮带的背面42受到的机械应力很小。皮带的背面42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由接触到的。
这样的一种楔形肋皮带最好作为摩擦配合的(附着配合的)曳引部件加以应用。在与扁平皮带的运转性能相同的情况下,楔形肋皮带将因其形状具有较高的牵引力特性。楔形肋皮带的另一优点是其可以自动对中心。另外楔形肋皮带的运行噪声比例如齿带低得多。
根据本发明,皮带状的驱动机构可以具有金属的(例如钢丝或铜丝绳)或非金属的绳(例如聚酰胺绳)、化学纤维P.B.O(被称作Zylon)等,以便使驱动机构具有附加的抗拉强度和/或纵向刚性。
在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内的导电件用于传输电能和/或用于传输信号(模拟的和/或数字的),例如由固定点向电梯轿厢或向对重传输。
采用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及其电导线实现对例如电梯轿厢上的用电器,例如照明装置或风扇的馈电。这样的一种电连接也用于对设置在电梯对重上的电梯驱动装置馈电,或对设置在电梯配重上的安全制动装置进行电气激活。电源例如可以位于电梯竖井内的相应的位置上。还可以联想到驱动机构内的电导线将正电压加在电梯轿厢内的用电器上,其中通过电梯轿厢的导轨实现对电梯轿厢的接地。
而且具有电导线的驱动机构也可以用于信号传输。例如请求呼唤或应急呼唤可以从电梯轿厢通过驱动机构的电导线传递给电梯竖井内的控制装置。为此例如通过驱动机构实现电梯轿厢与控制装置或计算机之间的总线连接。
根据一种“混合方案”,通过驱动机构的电导线既可以实现馈电又可以实现信号传输。例如通过将有待传递的信号调制在传递电能的电导线上,因而可以减少必要的电导线的数量。例如在采用相应的布线时既进行馈电,又用于实现电梯轿厢与控制装置之间的联通。
在图5A、6A和7A可以看到抗拉体。所述抗拉体除了可以提高抗拉强度外还可以导电。
图4中示出另一种楔形肋皮带60,所述皮带与压紧轮70的形式的触接机构配合。皮带60具有三根肋64。在所示的例子中电导线67在两个肋中间空间内设置在为此固有设置的槽内。从皮带60的正面可以接触到所述槽。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皮带60围绕压紧轮70运行,所述压紧轮具有结构处理的圆柱形的壳面,所述壳面具有四根肋74和三个肋中间空间73。两个金属盘71嵌入压紧轮70内,所述金属盘突出于肋74的顶部。所述金属盘71的设计应使其嵌入皮带60的槽内和在槽内建立与电导线67的触接。与滚轮70的轴77同轴设置有两个导电的套管72,所述套管与金属盘71导电连接。在滚轮70的两个端面的范围内两个导电的盘75卧在相应的下凹内。所述盘75分别与套管72导电连接。如图4所示,从外面例如可以将滑动触点76顶压在盘75上。通过该滑动触点76、盘75、套管72和盘71可以建立与电导线67的导电连接。
在图5A和5B中示出具有驱动机构80和具有包括有压紧轮83的触接机构81的本发明的设备的一部分。图5A中为剖面示意图。图5B为沿图5A A-A线的剖视图。所述驱动机构是一种楔形肋皮带80,所述皮带具有四根肋和三个肋中间空间。图中的抗拉体88优选是钢丝绳。在所示的例中在皮带80的背面设置有三个(纵向)槽86,所述槽平行于皮带80的纵轴。在皮带80中设置有三根电导线87。电导线87同样平行于皮带的纵轴。这些电导线87是挠性的和可以分别根据皮带和导线87的设计除了具有导电功能外还具有承载功能。皮带80的背面与压紧轮83的触接盘84接触。该触接盘84嵌入(纵向)槽86内和建立与电导线87的导电触接。
如图5A和5B示意示出,压紧轮83是一个旋转设置的具有旋转轴83.1的滚轮。当驱动机构80在压紧轮83旁边通过时,压紧轮83被旋转,其中在触接盘84的最外面的圆周上的圆周速度大约等于驱动机构80的速度。因此会实现在触接盘84与电导线87之间的持续的非滑动的导电连接。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在驱动机构80和触接盘84之间具有最小包角,例如该包角大于3°,以便实现尽可能大的触接范围。
最好触接机构81具有一个机壳82,以便避免人员意外接触加有电压的部件和避免受到污染。
在所示的例子中,在压紧轮83上方设置有三个滑动触点85.3,所述滑动触点用于建立与各个触接盘84的导电连接。滑动触点85.3通过电缆85.2与插头接点85.1等连接。三个滑动触点85.3位于一个绝缘的条架85上。通过插头接点85.1例如建立与电梯控制装置的连接。
在图6A和6B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由于图6A和6B中的实施方式与图5A和5B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下面仅对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加以说明。
图中示出触接机构91,所述触接机构包括压紧轮93和与嵌在驱动机构90内的电导线97建立触接。所述触接机构90是一种楔形肋皮带90,所述皮带具有四根肋和三个肋中间空间以及一定数量的抗拉体98。在所示的例子中皮带正面围绕压紧轮93运行和压紧轮93的圆周经过相应地结构化处理。
在所示的例子中,在皮带90的正面设置有三个(纵向)槽(在图6A和6B未示出),所述槽平行于皮带90的纵轴。在皮带90的这些槽的范围内设置三根电导线97。皮带90的正面与压紧轮93的触接盘94触接。该触接盘94嵌入(纵向)槽内和建立与电导线97的导电触接。
如图中示意示出,压紧轮93是一种具有旋转轴93.1的旋转设置的滚轮,和用于建立触接盘94与电导线97之间持续的非滑动的连接。
如图6B中所示,根据一种实施方式,驱动机构90以小的包角对触接盘94包绕,以便因此实现尽可能大的触接范围。
优选触接机构91包括有一个机壳,以便避免人员意外的接触到加有电压的部件和避免受到污染。
在图7A和7B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由于图7A和7B示出的实施方式与图5A-6B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下面仅对该实施方式的主要的部件加以说明。
图中示出触接机构101,所述触接机构包括压紧轮103和用于建立与驱动机构100的触接。所述的驱动机构100是一种扁平皮带。在皮带100上设置有三个电导线107和四个抗拉体108。皮带100的一侧与压紧轮103的触接盘104触接。所述触接盘104嵌接在(纵向)槽内和建立与电导线107的导电触接。
如图中示意示出,所述压紧轮103也可以是一种具有旋转轴103.1的旋转设置的滚轮(其中该滚轮不同于上述情况的旋转设置)和用于建立触接盘104与电导线107之间的持续的非滑动的连接。在压紧轮103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三个滑环105.4。滑动触点105.3轴向顶压在这些滑环105.4上,以便建立各个触接盘104与插接件105.1之间的触接。在滑动触点105.3与插接件105.1之间设置有电缆105.2。
根据图7B所示的实施方式,特别优选的是驱动机构100以最小的包角包绕触接盘104,以便因此实现尽可能大的触接范围。
优选触接机构101包括一个机壳102,以便避免人员意外的接触到加有电压的部件和避免污染。
图8示出本发明的装置,其中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10具有作为设置在驱动机构的护套的外侧上的扁平的电路117形式的电导线,所述电路例如由作为良导体的金属合金制成。由于皮带导向可以实现如下设置方式,即电路117设置在一个与皮带轮接触的驱动机构110的背面。通常利用粘接剂可以将电路117固定在驱动机构的护套上,但也可以采用已知的化学和/或物理的附着方法附着在护套材料上。图中示出具有抗拉体118和优选聚氨酯构成的护套的扁平皮带形式的驱动机构110。其中触接机构111也包括一个压紧轮113,所述压紧轮具有多个触接盘114,通过触接盘实现与电路117的触接。其中压紧轮113具有侧平挡盘119,以便对驱动机构110的侧导向和因此确保实现触接盘114与电路117的配合。对这种具有设置在驱动机构的外侧的未加接触防护的电路,出于安全的考虑最好为传输电能和信号采用低于50V电压的传输系统。
在图9和10中示意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接机构不是滚轮或盘的一个构成部分。图9为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30(扁平皮带130)的剖面图,所述驱动机构在导向或压紧轮133上运行。导向或压紧轮133抵压在本发明的驱动机构130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嵌在其内的电导线137。在驱动机构的背侧设置有(纵向)槽136。在滚轮133的上方在两个固定点132之间绷紧一导电的缆索131,例如钢丝缆索。固定点132大致低于驱动机构130的最上面的回转点。图9中以夸张的方式示出,因此可以实现,缆索131不仅嵌入槽内,而且以至少5°,优选10°的包角B对在皮带背面的电导线137的包绕,从而缆索131实现对在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30内的电导线137的触接。基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专业人员当然也可以以较大的包角B,例如B<20°,优选B<60°或甚至B<180°实现包绕。
图10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具有一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40和一个触接机构141,所述触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滑动触接件144。所述触接件144嵌入皮带状的驱动机构的护套上的槽146内和利用调整的力通过弯曲弹簧148弹性地抵压在嵌入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40内的电导线147上。具有弧形的撬件149的触接件144通过电缆145.2和插头145.1实现与电导线147的触接。
在图11和12中示出电梯设备,本发明的装置是特别适用于所示电梯设备。
在图11中示意示出一个安装在电梯竖井150.1内的电梯设备150,具有电梯轿厢153和对重154,其中驱动单元156安装在对重154上。电梯轿厢和对重悬挂在皮带状的承载和驱动机构152上。所述承载和驱动机构152从第一固定点158开始向下伸展到安装在对重154上的驱动单元156上,对主动轮包绕,接着向上延伸到安装在电梯竖井150.1的竖井顶部的导向轮155.2,对导向轮进行包绕,向下延伸到电梯轿厢153的第一承载轮155.3,对承载轮进行包绕,水平向电梯轿厢的第二承载轮155.4伸展,对承载轮进行包绕和最后向上向承载和驱动机构的第二固定点159延伸。用承载和驱动机构的2∶1的曳引比对轿厢和对重进行悬挂。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是,一方面驱动单元156的重量构成对重154的重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电梯轿厢运行时驱动单元的电机被运行时产生的风强化冷却。迄今具有安装在对重上的驱动单元的通常的实施方式的缺点是,必须通过挠性的悬挂电缆或通过滑接导线实现对驱动单元的馈电。采用本发明的皮带状的具有一体的电导线的承载机构与相应的触接系统相结合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图11示出向对重154上的驱动单元156的如下馈电的原理:电源线157.2从一个安装在竖井顶部的接线盒157.1开始被引向承载和驱动机构的第一固定点158上。在该固定点上电源线157.2的电导线与在承载和驱动机构152上或在其内的电导线持续连接。在安装在对重154上的驱动单元156的上方触接机构151被固定在对重上,触接机构的设计例如与在图6A、B或7A、B所示的触接机构91;101相同。在该触接机构151上的触接盘从在承载和驱动机构上或在其内的电导线开始通过电机电缆将电流传递给驱动单元156的电机。当然承载和驱动机构也可以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电导线,所述信号例如可以对对重上的被电气激活的应急制动器进行激活。
图12示意示出一个安装在电梯竖井160.1内的电梯设备160,具有电梯轿厢163和对重164,其中驱动单元166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电梯轿厢163和对重164悬挂在皮带状的承载和驱动机构162上。承载和驱动机构从第一固定点168开始向下伸展到对重164的承载轮165.1,对承载轮进行包绕,接着向上延伸到安装在电梯竖井160.1顶部的第一导向轮165.2,对导向轮进行包绕,向第二导向轮165.3水平伸展,对第二导向轮进行包绕,向下延伸到安装在电梯轿厢163的驱动单元166的主动轮165.4,对主动轮进行包绕,最好向上延伸到承载和驱动机构162的第二固定点169。对轿厢和对重以2∶1曳引比进行悬挂。电梯设备的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是,在电梯轿厢运行时驱动单元166的电机被运行时产生的风强化冷却。另外在维护时可以毫无问题地接触到驱动单元166,此点特别是对无机房的电梯设备是非常有利的。具有安装在电梯设备上的驱动单元的迄今的实施方式的缺点在于,必须通过挠性的悬挂电缆或通过滑接导线实现对驱动单元的馈电。采用本发明的皮带状的具有一体的电导线的承载机构与相应的触接系统相结合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图12示出向电梯轿厢163上的驱动单元166馈电的如下原理:电源线167.2从安装在竖井顶部的接线盒167.1开始被引向承载和驱动机构162的第二固定点169上。在该固定点上电源线167.2的电导线与在承载和驱动机构内或其上的电导线固定连接。触接机构161固定在安装在电梯轿厢163上的驱动单元166的主动轮165.4的上方,触接机构的设计例如与在图5A、B或7A、B所示的触接机构81;101相同。在该触接机构161上的触接盘从在承载和驱动机构上或在其内的电导线开始通过电机电缆将电流传递给驱动单元166的电机。当然承载和驱动机构也可以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电导线,例如用于从电梯轿厢传输运行指令。
在图11和12中示出的电梯设备中皮带状的承载和驱动机构152;162的安装应使其在围绕主动轮以及承载和导向轮运行时始终同向弯曲。因此可以避免在承载和驱动机构内一体的电导线受到机械交变的应力的作用,因此将对电导线的工作寿命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图11所示的电梯设备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皮带状的承载和驱动机构152始终同向的弯曲,承载和驱动机构在其安装在竖井顶部的导向轮155.2与电梯轿厢的第一承载轮155.3之间的承载和驱动机构段152.1的范围内围绕其纵轴扭转180°。
如上所述各种皮带状的驱动机构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那些槽位于驱动机构背面(参见图1、2、3A、5A和7A所示的例子)的实施方式是特别优选的。在电梯轿厢移动时驱动机构的背面在触接机构的旁边通过,和触接机构因此可以在驱动机构的背面上建立与导电件的持续的触接。该实施方式的优点是,与从正面建立与驱动机构内的电导线的触接的实施方式(见图6A)相比不太易于受到干扰。
本发明的触接机构可以具有一个滑动触接件,所述触接件嵌入驱动机构上面的槽内。对此在图8和9中示出。因此实现了与电导线的滑动触接。
那些实现非滑动触接的实施方式是特别优选的。对此在图1、2、45A、5B、6A、6B、7A和7B中示出。在所述图中示出的设置的相应的设计中触接机构被旋转,因此如上所述在与驱动机构的电导线的触接范围内触接机构的圆周速度大致等于驱动机构的速度。其中最理想的是,实现滚动持续的触接。
结合图1对电梯设备做了说明,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电梯轿厢上的触接机构。所述触接机构与电梯轿厢一起移动和分别根据实施方式建立与驱动机构内的电导线的滑动或非滑动的触接。这种实施方式特别适用于那些非直接(1∶1)悬挂的电梯轿厢,即例如缆索从下面包绕的实施方式。
经调查证实,在触接机构与导电件之间必须保证有一个触接范围,所述触接范围具有至少5mm的平行于驱动机构纵向的延伸A(例如参见图8)。因此可以确保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持续、安全和无干扰的触接。另外污染在此不利作用不大。
本发明可以作为技术改装方案,其安装非常简单。
本发明也可以与通常的悬挂电缆相结合加以实现。
也可以用无线工作的通信装置对本发明加以补充或扩展。例如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对电梯轿厢的馈电和利用红外线或射频实现从轿厢向电梯控制装置的信号传输。
本发明也适用于那些具有一个以上的移动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例如在电梯设备中两个电梯轿厢悬挂在同一个承载和驱动机构上和两者相互起着对重的作用。
最好电梯设备的用于皮带导向和驱动的滚轮不用于馈电或信号分接和/或馈电。对带电的部件单独设计和专门最佳化,从而实现安全和费用方面的优点。
如下两种方案可以避免人员接触到皮带状的驱动机构内或其上的电导线的危险:
电导线嵌入驱动机构内,从而在接触驱动机构时不会产生触电的危险。所述电导线只能通过很窄的槽才能接触到。
如结合图8所述,用小于50V的电压进行电能和信号的传输。在电导线固定在皮带状的驱动机构的护套外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接触安全。

Claims (19)

1.一种具有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的设备(10;30;150;160),所述驱动机构被主动轮(15;35.1;155.1;165.4)驱动并且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其中所述背面不与所述主动轮(15;35.1;155.1;165.4)接触,其中在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内或其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信号和/或能量的导电件(47;67;87;97;107;117;137;147),所述导电件在驱动机构的纵向上延伸,其中设置有一个触接机构(20.1;40.2;70;81;91;101;111;131;141),所述触接机构在设备工作时移动的驱动机构的范围内建立与至少一个导电件(47;67;87;97;107;117;137;147)的触接,且通过摩擦配合实现主动轮(15;35.1;155.1,165.4)向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力的传递,其特征在于,触接机构(20.1;40.2;70;81;91;101;111;131;141)在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背面的范围内实现与导电件(47;67;87;97;107;117;137;147)的触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30;150;16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系电梯设备和所述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对电梯轿厢(13;33;153;163)进行移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0;30;150;16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槽(46;86;146),所述槽平行于所述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的纵向和能够实现触接机构(20.1;40.2;70;81;91;101;111;131;141)与至少一个导电件(47;67;87;97;107;117;137;147)的接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10;30;150;160),其特征在于,所述槽(46;86)位于驱动机构(12.1,12.2;32;40;80;100;140)的背面(42),在电梯轿厢(13;33;153;163)移动时,驱动机构(12.1,12.2;32;40;80;100;140)的背面(42)在触接机构(20.1;40.2;81;101;141)旁通过,且触接机构(20.1;40.2;81;101;141)从驱动机构(12.1,12.2;32;40;80;100;140)的背面(42)建立与至少一个导电件(47;87;107;147)的永久性的触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0;30;160),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10)的至少一个导电件是一个附着在驱动机构(110)背面上的电路(117)。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10;30;16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2.1,12.2;32;40;80;100;140)是楔形肋皮带且所述肋(44;64)位于驱动机构(12.1,12.2;32;40;80;100;140;152;162)的正面。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0;30;160),其特征在于,触接机构(131)具有至少一个滑动触接件,所述滑动触接件实现与至少一个导电件(117;137;147)的滑动触接。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10;30;160),其特征在于,触接机构(20.1;40.2;81;91;101)具有至少一个旋转设置的触接件(71;84;94;104),所述触接件至少部分地嵌入槽(46;86)内和实现与至少一个导电件(47;67;87;97;107)的触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10;30),其特征在于,旋转设置的触接件(71;84;94;104;114)是压紧轮(17.2;40.2;83;93;103;113)的一部分或设置在一个这样的压紧轮的范围内。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10;30;160),其特征在于,压紧轮(17.2;40.2;83;93;103;113)属于用于对驱动机构导向不可缺少的主动轮(15;35.1;155.1;165.4)和皮带轮(11,17.1;155.2,155.3,155.4;165.1,165.2,165.3)的轮组之外的轮组。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10;30),其特征在于,压紧轮(17.2;40.2;83;93;103;113)的设置和设计应使压紧轮向驱动机构(12.1,12.2;32;40;80;90;100;110)施加压力和驱动机构对压紧轮(17.2;40.2;83;93;103;113)的包角至少在5度的角范围内。
12.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10;160),其特征在于,触接机构(20.1;161)设置在电梯轿厢(13;163)和/或对重(154)上且驱动机构(12.1,12.2;152;162)对应于电梯轿厢(13;163)上和/或对重(154)上的触接机构(20.1;151;161)相对移动。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设备(150;16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是电梯设备(150;160),其中驱动单元(156;166)安装在对重(154)或安装在电梯轿厢(153;163)上。
1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30),其特征在于,触接机构(40.2)设置在设备(30)的电梯竖井(31)内和驱动机构(32)对应于触接机构(40.2)相对移动。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3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是电梯设备(150;160),其中驱动机构(152;162)的导向应使驱动机构在围绕主动轮(155.1;165.4)和皮带轮(155.2,155.3,155.4;165.1,165.2,165.3)的轮组运行时同向弯曲。
16.一种在具有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的设备中传输电能或电信号的方法,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被主动轮(15;35.1;155.1;165.4)驱动并且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其中所述背面不与所述主动轮(15;35.1;155.1;165.4)接触,其中在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内或其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信号和/或能量的导电件(47;67;87;97;107;117;137;147),所述导电件在驱动机构的纵向上延伸,其中设置有一个触接机构(20.1;40.2;70;81;91;101;111;131;141),所述触接机构在设备工作时移动的驱动机构的范围内建立与至少一个导电件(47;67;87;97;107;117;137;147)的触接,且通过摩擦配合实现主动轮(15;35.1;155.1,165.4)向皮带状的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力的传递,其特征在于,导电件(47;67;87;97;107;117;147)由触接机构(20.1;40.2;70;81;91;101;111;141)在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40;152;162)的背面的范围内触接。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导电件(47;67;87;97;107;117;147)同时传递电能以及信号。
18.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导电件(47;67;87;97;107;117;147)传递电能,同时利用无线传输传递信号。
19.一种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步骤:
对具有一体的电导线(47;67;87;97;107;117;137;147)的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进行安装,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42),其中所述背面不与所述主动轮(15;35.1;155.1;165.4)接触;
设置触接机构(20.1;40.2;70;81;91;101;111;131;141),使驱动机构在触接机构旁边通过,其中触接机构的触接件(131;144;71;84;94;104;114)与和驱动机构结为一体的电导线在驱动机构(12.1,12.2;32;40;60;80;90;100;110;130;140;152;162)背面的范围内触接;和
建立触接机构与驱动单元(156;166)之间旨在馈电和/或控制的电连接(157.3)。
CN200510134115A 2004-12-24 2005-12-26 具有皮带状驱动机构的设备、在其中传递电能或信号的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05916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106977.4 2004-12-24
EP04106977 2004-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9982A CN1799982A (zh) 2006-07-12
CN100591606C true CN100591606C (zh) 2010-02-24

Family

ID=3493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4115A Active CN100591606C (zh) 2004-12-24 2005-12-26 具有皮带状驱动机构的设备、在其中传递电能或信号的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80402A1 (zh)
EP (1) EP1674419A1 (zh)
JP (1) JP2006182566A (zh)
CN (1) CN100591606C (zh)
AR (1) AR052348A1 (zh)
AU (1) AU2005248936A1 (zh)
BR (1) BRPI0505628A (zh)
CA (1) CA2531224A1 (zh)
MX (1) MXPA05014133A (zh)
NO (1) NO20056092L (zh)
TW (1) TW200640771A (zh)
ZA (1) ZA2005104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947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经由电梯系统受拉构件的数据传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57400A1 (en) * 2006-08-11 2009-12-29 Inventio Ag Composite of belts for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of such a composite in a lift installation
JP2008044791A (ja) * 2006-08-11 2008-02-28 Inventio Ag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エレベータ支持手段、そのようなエレベータ支持手段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ような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組み立て方法
NZ556752A (en) * 2006-08-11 2009-03-31 Inventio Ag Lift installation with a lift support means, lift support means for such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uch lift support means
EP1886957A1 (de) 2006-08-11 2008-02-13 Inventio Ag Aufzugriemen für eine Aufzug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Aufzugriemens
DE202008001786U1 (de) 2007-03-12 2008-12-24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Tragmittel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Tragmittels
DE102008037536A1 (de) * 2008-11-10 2010-05-12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Zugmittel, Zugmitteltrieb mit diesem Zugmittel und Aufzugsanlage
ES2476260T3 (es) 2008-11-14 2014-07-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rrea de ascensor y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de la misma correspondiente
ES2402542T3 (es) * 2008-11-19 2013-05-06 Inventio Ag Cable de tracción
KR200448729Y1 (ko) 2009-11-26 2010-05-11 대림전기주식회사 주행케이블 권취수단이 구비된 승강기 구조
EP2791040B1 (de) * 2011-12-16 2015-04-15 Inventio AG System zur elektrischen kontaktierung von zugträgern in tragmitteln
CN106660747B (zh) * 2014-04-25 2022-03-29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电梯曳引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US11690355B2 (en) 2020-08-07 2023-07-04 Bret Jared Mowlds Animal containment systems
DE102022208244A1 (de) * 2022-08-08 2024-02-08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Antriebsriemen
DE102022208243A1 (de) * 2022-08-08 2024-02-08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Antriebsriemen mit Leitungselementen
CN115332836B (zh) * 2022-10-14 2022-12-30 深圳市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大电流高速btb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2982A (en) * 1990-12-11 1993-05-25 Pirelli Trasmissioni Industriali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heck the acceptableness of the state of wear in the covering fabric of a driving belt
EP1344959A2 (de) * 2002-03-11 2003-09-17 Bernd Schechinger Vorrichtung zur Kraft- und/oder Bewegungsübertragung mittels Synchrongetriebe
CN1473753A (zh) * 2002-08-08 2004-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WO2004035913A1 (de) * 2002-10-17 2004-04-29 Inventio Ag Riemen mit integrierter überwach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8825A (en) * 1939-03-16 1941-07-08 Richmond L Rutherford Electric mine shaft signal system
FI93631C (fi) * 1993-01-11 1995-05-10 Kone Oy Vastapainoon sijoitettu hissimoottori
US5931265A (en) * 1997-03-27 1999-08-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Rope climbing elevator
JPH1179574A (ja) * 1997-09-09 1999-03-23 Toshiba Elevator Kk エレベータの給電システム
ATE382577T1 (de) * 2001-11-23 2008-01-15 Inventio Ag Aufzug mit riemenartigem übertragungsmittel, insbesondere mit keilrippen-riemen, als tragmittel und/oder treibmittel
US20030121729A1 (en) * 2002-01-02 2003-07-03 Guenther Heinz Lift belt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2982A (en) * 1990-12-11 1993-05-25 Pirelli Trasmissioni Industriali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heck the acceptableness of the state of wear in the covering fabric of a driving belt
EP1344959A2 (de) * 2002-03-11 2003-09-17 Bernd Schechinger Vorrichtung zur Kraft- und/oder Bewegungsübertragung mittels Synchrongetriebe
CN1473753A (zh) * 2002-08-08 2004-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WO2004035913A1 (de) * 2002-10-17 2004-04-29 Inventio Ag Riemen mit integrierter überwachu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947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经由电梯系统受拉构件的数据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5248936A1 (en) 2006-07-13
ZA200510435B (en) 2006-12-27
US20060180402A1 (en) 2006-08-17
JP2006182566A (ja) 2006-07-13
CA2531224A1 (en) 2006-06-24
TW200640771A (en) 2006-12-01
CN1799982A (zh) 2006-07-12
EP1674419A1 (de) 2006-06-28
NO20056092L (no) 2006-06-26
MXPA05014133A (es) 2006-06-23
AR052348A1 (es) 2007-03-14
BRPI0505628A (pt) 2006-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1606C (zh) 具有皮带状驱动机构的设备、在其中传递电能或信号的方法及其安装方法
CN1323929C (zh) 电梯系统
JP4474460B2 (ja) エレベータ耐荷重部材に用いられる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102712443B (zh) 电梯的轿厢供电装置
CN101163636B (zh) 电梯装置
CN101142132B (zh) 电梯设备
CN104709801B (zh) 电梯
EP1327599B1 (en) Elevator device
CN102177292A (zh) 聚合物护套材料中具有粘合增强剂的绳与聚合物护套组件
CN106414210A (zh) 缆车设备
JP7204630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873088B (zh) 具有用于连接多根缆索的型面配合连接的承载机构
CN113767060B (zh) 具有轿厢接地装置的电梯设备
CN111717802A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
CN203653028U (zh) 摩擦式矿井提升系统
CN110194403A (zh) 重心平衡式电梯
CN1830748B (zh) 具有皮带状传动机构的门驱动装置和电梯设备
CN210103228U (zh) 一种用于电梯发生意外时的制动夹绳系统
CN210150545U (zh) 电梯用钢丝绳断股检测器
CN112374049A (zh) 卷轮装置和传动系统
CN105398895B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电梯轿厢信息传输系统
WO2010085126A3 (ko) 광케이블 자동정리장치
CN201074150Y (zh) 施工升降机用滑车式随行电缆导向装置
CN110937484A (zh) 一种电梯用通讯系统
CN104370173A (zh) 电梯的运转和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VENTIO AG

Effective date: 201208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200072 PUTUO,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815

Address after: 200072 No. 40 Wen River Road,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Helge Sitwell

Patentee before: Inventio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