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5236C - 电梯装设方法、电梯和电梯的总成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设方法、电梯和电梯的总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5236C
CN100575236C CN200580008350.1A CN200580008350A CN100575236C CN 100575236 C CN100575236 C CN 100575236C CN 200580008350 A CN200580008350 A CN 200580008350A CN 100575236 C CN100575236 C CN 1005752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deflection
elevator hoistways
car
sheav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83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4024A (zh
Inventor
乔马·穆斯塔拉蒂
埃斯科·奥兰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 Corp filed Critical K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34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4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52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52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9/00Mining-hoist operation
    • B66B19/007Mining-hoist operation method for modernisation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7Roping for counterweightless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优选地是不带对重,包括在电梯井道或等同物上部之中的多个转向滑轮、电梯井道下部之中的多个转向滑轮和电梯轿厢上的多个转向滑轮,用其中至少一些转向滑轮是预先装好的一种方法予以装设。装好的各转向滑轮连同电梯轿厢一起被送进电梯井道,而当在电梯井道上和下两部分之中的各转向滑轮安装就位时,提升绳索伸展到其适当的长度。

Description

电梯装设方法、电梯和电梯的总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设方法;用此方法装成的电梯;以及一种电梯配送总成。
背景技术
电梯研制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获得建筑物空间的有效和经济的利用。近几年来,这种研制工作,除了别的以外,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带机房的电梯解决方案。不带机房的电梯的一些良好范例披露在说明书EP 0631967(A1)和EP 0631968之中。符合这些说明书的电梯在空间利用方面是相当有效的,因为它们使得可以免除建筑物中为机房所需的空间而不需要扩大电梯井道。用在符合这些说明书的电梯之中的机器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是紧凑的,而在其他各方向上可以比通常的电梯机器大得多。
在这些基本上良好的电梯解决方案中,提升功能部件的空间和安置限制了在电梯布局方案方面的选择自由度。用于提升绳索通行的各种配置都需要空间。电梯轿厢本身在其轨道上所需的空间,以及同样为对重所需的空间,至少不能以合理的成本而不损害电梯运行的性能和质量地轻易地减小。在一种不带机房的牵引绳轮式电梯中,在电梯井道之中装设提升机器,尤其是在机器居于上方的方案情况下,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提升机器是一个相当沉重和巨大的物体。尤其在用于较大负荷、速度和/或提升高度的电梯的情况下,机器的尺寸和重量是装设方面的一项难题,甚至此难题如此之大,以致所需的机器尺寸和重量实际上已经限制了不带机房之电梯观念的应用范围,或者至少已经推迟了所述观念之引入较大的电梯。电梯革新项目中电梯井道之中可供使用的空间往往已经限制了不带机房的电梯观念的应用范围。往往,尤其是在革新或更换液压电梯的情况下,应用不带机器的绳索式电梯方案已经是不切实际的了,因为电梯井道中,尤其是在有待革新/更换的液压电梯方案中没有使用对重的情势下,空间不足。配有对重的电梯的缺点包括对重的成本和电梯井道之中为对重所需的空间。鼓轮驱动式电梯,目前装设得十分稀少,具有的缺点是,提升机器沉重而又复杂,以及其所需动力和/或转矩很大。先前技术中不带对重的电梯解决方案都是外来的,并且未见有合适的解决方案。此前,制作不带对重的电梯还一直没有在技术上或经济上是合理的。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案披露在说明书WO 9806655之中。近来的国际专利申请PCT/FI 03/60818披露了一种不同于先前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行的不带对重的电梯解决方案。在先前技术的不带对重的电梯解决方案中,提升绳索的张紧是利用一坠重或弹簧予以实现,而这对于实现提升绳索的张紧来说,并不是一种吸引人的作法。当比如由于提升高度很大或所用的悬吊比很大所致而采用很长的绳索时,有关不带对重的电梯的另一问题是绳索伸长的补偿,以及同时,由于绳索伸长所致,牵引绳轮与提升绳索之间的摩擦对于电梯运行来说是不足的。在液压电梯的情况下,尤其是从下面施加举升力的液压电梯,井道效率,即电梯轿厢所占的井道横截面积对电梯井道总横截面积的比值,是相当高的。这一点传统上一直是液压电梯被特意选用于建筑物的一个重大原因。另一方面,液压电梯具有与其举升原理和油料使用相关的多个缺点。液压电梯具有高能耗,可能从设备中漏油是一种环境危害,定期需要换油导致高成本,甚至在良好条件下的电梯设施也会随着少量油料逸入电梯井道或机房并从那里再窜向建筑物其他各部和逸入周围环境等等而导致一些嗅觉上的不利之处。由于液压电梯的井道效率所致,通过用另一型式的电梯来替换它而革新此电梯,对于此电梯的拥有者来说并不是一种吸引人的解决方案,因为虽然这另一型式的电梯或可使得避免液压电梯的缺点,但会需要采用一部较小的电梯轿厢。液压电梯还具有较小的机器空间,可以位于离开电梯井道的某一距离处,使得难以改换电梯型式。
大量的牵引绳轮式电梯业已装设并在使用之中。当初它们是按照用户提出的需求和相关建筑物所期望的用途制成的。后来,用户需求和建筑物实际需要这二者在许多情况下都已经改变,而老式牵引绳轮式电梯在电梯轿厢尺寸方面或在其他各方面可能已经不足了。比如,相当小尺寸的旧电梯不一定适合于运送手推车或轮椅。另一方面,在已经从居住用途转为办公或其他用途的旧建筑物中,原先装设的较小电梯在容量方面不再是足够的了。如所知,增大这样一种牵引绳轮式电梯的尺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电梯轿厢和对重已经塞满电梯井道的横截面积而电梯轿厢不能合理地予以扩大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各项目的的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项目的是研制不带机房的电梯,以便较之以往实现建筑物中和电梯井道中更为有效的空间利用。这意味着,电梯应当允许在必要时装设在相对较窄的电梯井道之中。一项目的是获得一种电梯,其中电梯提升绳索具有对牵引绳轮的良好握持/抓握力。本发明的另一项目的是实行一种不带对重的电梯解决方案,而无损电梯的各种特性。还有一项目的是消除绳索伸长的不希望有的效应。本发明另外一项目的是,在不带对重的电梯情况下较之以往实现电梯轿厢上方和下方的电梯井道空间的更加有效的利用。一项特定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将不带对重的牵引绳轮式电梯装设在电梯井道之中的有效方法。另一项目的是,减少实际装设过程中所需的工作量和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或多项目的应当在无损改变电梯基本布局之可能性的情况下予以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装设电梯的方法,有待装设的电梯包括包含电梯轿厢各部件的结构、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中的若干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中的若干转向滑轮、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上向转向滑轮、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下向转向滑轮、以及多条提升绳索,所述方法包括:
将作为包括所述结构的总成模块的一部分的多条提升绳索送至电梯装设地点,
将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和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装设于所述结构,
对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转向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转向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些转向滑轮和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些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用所述多条提升绳索预先予以绕绳,
将所述结构和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引入所述电梯井道以装设在电梯井道之中它们相应的位置上。
优选地,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所述若干转向滑轮利用所述结构提升到电梯井道的上部。
优选地,利用所述结构形成作业平台,以及通过由此平台从事作业,多根电梯导轨中的至少一些电梯导轨和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所述若干转向滑轮被安装就位在电梯井道之中。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下面的各段电梯轿厢导轨安装在电梯井道中,
将所述结构装放在电梯井道中使得它由电梯轿厢导轨的下面各段轿厢导轨予以导引,
部分地或全部地完成电梯轿厢的组装,
借助于提升机在电梯井道中提升所述部分地组装的电梯轿厢或全部地组装的电梯轿厢,以及
通过从所述部分地组装的电梯轿厢或全部地组装的电梯轿厢的顶部从事作业安装其余的电梯轿厢导轨。
优选地,所述电梯不带有对重。
优选地,将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所有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所有转向滑轮和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所有转向滑轮装设于所述结构。
优选地,有待装设的电梯还包括补偿装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的总成模块,包括:
包含电梯轿厢各部件的结构;
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若干转向滑轮;
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若干转向滑轮;
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上向转向滑轮;
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下向转向滑轮;以及
多条提升绳索,
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配装于所述结构;
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配装于所述结构;
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配装于所述结构;以及
所述多条提升绳索绕设于所配装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
优选地,所述的电梯总成模块还包括:提升机器;其中,提升机器装设于所述结构。
各发明实施例也表述在本申请的说明部分之中。申请中披露的发明内容也可以以不同的其他一些方式予以确定。发明内容也可以由几项单独的发明组成,尤其是如果本发明按照明显的或隐含的各子任务或在所达到的各项优点或各组优点方面来予以考查的话。除了在此所述的那些之外,不同各实施例的特征和本发明的应用也可以以其他一些方式予以组合。包含在以下各项技术方案之内的各项特征,从各单独的发明观念的观点来看,可能是多余的。
通过应用本发明,除了其他的以外,可以达到一或多项以下的各种优点:
本发明能以简单方式装设电梯,同时还减少装设时间;缩短了装设用时并降低了总的装设成本;
电梯的绕绳,亦即提升绳索在电梯各绳索滑轮上的安装可以至少部分地事先进行,使得实际电梯装设期间所需工作量的节省。从各预装配模块制作电梯同样可加速装设并防止装设失误。这就使之可以获得成本节约,因为在工场环境中多个作业阶段比起在装设现场可以较为容易、较为快速和同样以较为节约成本的方式予以进行。
所谓“单人装设”在很大一部分装设时间内,或者甚至对于整个装设作业来说,成为可能,所以装设作业进程不为若干人员一起工作时出现的等待时间所延迟;装设时间上的节省可以高达三分之一;工作安全性得以提高,因为在井道中的工作时间减少了。
由于用于井道上部的各转向滑轮以及机器都装在导轨上,所以没有减小电梯轿厢上方井道空间的单独的钢质构件需要设置在电梯井道的上端处;
通过应用本发明,可实现井道横截面积的有效利用。
容易在井道中从事装设,因为一个包括轿厢结构部件,比如轿厢框架和/或轿厢顶板和/或轿厢底板、以及用于井道上部的各绳索滑轮、用于井道下部的各绳索滑轮和电梯轿厢的各绳索滑轮、优选地还有提升机器、事先在各绳索滑轮上进行的绕绳配置和包含绕绳配置的绳索的尾端并包括在模块之中的各绳索卷轮,的模块可以利用泵式提升机车或类似设备经由井道门孔或者借助于提升机器经由井道顶引入井道。
装设可以正确进行,而通过利用相当大的装设模块,大大地减少了零部件从配送总成失落的风险;
虽然本发明主要意图用在不带机房的电梯之中,但也可适用在带有机房的电梯之中,在此情况下,提升绳索需要经由机房中的提升机器单独通过,或者提升机器的牵引绳轮需要安排得安装在电梯井道之中。
电梯轿厢上方和下方的优选悬吊比是2∶1、6∶1、10∶1等等。其他悬吊比也可以采用,比如8∶1或其他偶数比值。在绳索悬吊装置中,如果提升绳索的端部装接于电梯轿厢,则悬吊比可以是奇数比值,比如7∶1或9∶1。
相对于电梯轿厢的电梯轿厢的对称悬吊至少在本发明各优选实施例中是容易实现的。
本发明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用于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电梯。本发明的通常应用领域是其速度范围为大约或低于1.0m/s但也可较高一些的电梯。比如,一种以0.6m/s的速度运行的电梯容易按照本发明予以实现。
在本发明的电梯中,通常的电梯绳索,诸如一般所用的钢丝绳索,是可用的。电梯可以使用合成材料的绳索和带有合成纤维承载部分的绳索结构,诸如比方所谓的“芳族聚酰胺”绳索,近来一直被建议用在电梯之中。钢材加强式扁平带也是可用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因为它们允许较小的挠曲半径。用在本发明电梯之中特别有利的是由比如圆形和强固钢丝绞扭而成的电梯提升绳索。这样就可以获得较细的绳索,并因较小的绳索粗细所致,还可使用较小的转向滑轮和驱动绳轮。使用圆形钢丝,绳索可以采用同样或不同粗细的钢丝以多种方式绞扭而成。在很好地适用于本发明的绳索中,钢丝粗细平均小于0.4mm。由强固钢丝制成的很好适用的绳索是那些其中平均钢丝粗细在0.3mm以下或甚至在0.2mm以下的绳索。尤其良好地适用于本发明的绳索是较细的绳索,具有的粗细小于8mm,优选地是在3mm至6mm之间,比如4mm或5mm,由比目前通常用在电梯之中的大多数强国钢丝型绳索的钢丝更为强固的钢丝制成,亦即钢丝强度大于1770N/mm2。细而强固的钢丝的优点,在绳索钢丝具有大约2000N/mm2或更高的强度时,已经成为显而易见的了,在此情况下,一组提升绳索的承载能力可以以合理数量的平行提升绳索予以实现,而这组提升绳索的宽度仍然保持是合理的。适当的绳索钢丝强度是2100-2700N/mm2。原则上,可以采用强度为大约3000N/mm2或甚至更高的绳索钢丝。实际上,选择具有大约2100N/mm2钢丝强度的绳索而非钢丝强度非常大,比如为3000N/mm2,的绳索,因为较强的钢丝一般也是比较昂贵的,而且其质量不一定能像较不强固的绳索质量那样容易地予以标准化。在此一项重要的因素是,相对于一组绳索或各绳索的宽度来说,是否获得可充分的绕绳承载能力。
通过采用起到转向滑轮作用的绳索滑轮来增大接触角,可以增强牵引绳轮与提升绳索之间的抓握力。牵引绳轮与提升绳索之间超过180°的接触角通过采用一个转向滑轮或多个转向滑轮来予以实现。这样,轿厢的重量以及尺寸可以减小,从而增大了电梯的空间节省潜力。
应用本发明的电梯优选地是一种不带对重而电梯轿厢由导轨导引并借助于转向滑轮以如下方式悬吊在一组提升绳索上的电梯:电梯的这组提升绳索包括从电梯轿厢上行和下行的各绳段。电梯包括在电梯井道上和下两部分中的多个转向滑轮。在电梯井道中,电梯具有一驱动机器,配有牵引绳轮。电梯具有一补偿装置,作用在提升绳索上以均衡和/或补偿绳索张力和/或绳索伸长。各转向滑轮优选地是装在电梯轿厢上,靠近其两侧壁板。
按照本发明,电梯的配送和装设可进行如下:
1.电梯以各预装配模块的形式送到装设现场,所以实际的装设工作可以容易和快速进行;
2.用于提升机的一根绳索,比如通过将绳索绕之而过的一滑轮组固紧于顶板,安装在电梯井道之中,而适于装设工作的一提升装置被引入以驱动绳索;
3.一超速调速器-安全机构系统装设在电梯井道之中,使得将用于装设工作的、有待装设的电梯轿厢或电梯轿厢的一部分可以被防止发生业已在装设时段期间的失控移动;
4.有待用于核查井道的笔直度并用于轿厢导轨的装设和调准的准绳、激光光源-优选地是两个,或者类似的一些装置,安装在井道之中;
5.最低的轿厢各段导轨装设并调准就位;
6.在首先装设的各段导轨上装设:缓冲器上的轿厢、一支承轿厢并起到安全机构机架作用的框架,或者在自支承轿厢的情况下,安放在轿厢上的各转向滑轮安装其上的至少一根梁件或多根梁件。装在导轨上的这种轿厢框架或轿厢的其他部分用以将转向滑轮安装在轿厢上,而且它还借助于各临时支承装置或借助于其他装置携带有待装设在电梯井道上端处的各转向滑轮和有待装设在电梯井道下端处的各转向滑轮,以及优选地是还有电梯提升机器和牵引绳轮,以及提升绳索,而提升绳索套绕于至少一些转向滑轮,优选地是套绕于所有转向滑轮和牵引绳轮。在装设工作的这一阶段上,提升绳索的余留部分位于安放在轿厢框架或支承轿厢的其他结构上的卷轮上;
7.利用提升机,通过借助于轿厢框架上部或借助于轿厢上部处的梁式结构进行提升而进行提升作业,使得优选地制作成伸缩式的轿厢框架从轿厢框架的下部结构被伸展开来/轿厢的顶部梁件从轿厢的下部结构达到充分的高度,该高度优选地是达到相对于轿厢结构来说对应于最终轿厢高度的高度,以使电梯轿厢被建成。轿厢框架或轿厢上部的梁件,采用相对于电梯的装设来说或是最终或是临时的固紧装置,被牢牢地固定于轿厢框架/轿厢的下部。在轿厢框架的情况下,优选地是在此阶段将伸缩式轿厢框架锁定于其最终高度,而在自支承轿厢的情况下,轿厢的顶部梁件和轿厢下部中的工作面比如轿厢底板,可以借助于轿厢各壁板或借助于其他手段,比如用临时的各梁件或拉杆,固紧在一起。在带有轿厢框架的轿厢的情况下以及在自支承轿厢结构的情况下,轿厢底板优选地是在此阶段上予以装设。其上带有轿厢导轨的箱匣或托架固紧于如此获得的结构。在带有轿厢框架的装设工作中,通常的橡胶隔离器或其他适当的隔振件安放在轿厢底板与轿厢框架之间。
8.装设各轿厢壁板,优选地是始自背面壁板。各壁板以及底板优选地是自身构成一部相对刚硬的抗扭转的结构,但必要时此结构可以借助于单独的增强件予以加固;
9.轿厢的顶板优选地是利用最终的配置予以安装就位,从而使轿厢自身十分坚固,因此将非常能够承受在装设和后续作业期间它所承受的所有应力;
10.超速调速器-安全机构系统被启动以执行其控制轿厢运动的功能;
11.一种装设时段安全装置,作用于将电梯轿厢锁定于导轨的安全机构或其他装置,装加于电梯。装设时段安全装置可以是自动的,使得每当用以抬升电梯轿厢的提升机的绳索松弛或支承电梯轿厢的力下降到某一定限度以下时,安全装置就使轿厢不可移动地锁定于导轨。安全装置可以是为装设工所用的踏板或其他联接装置,以便他/她借助于提升机驱动电梯时将安全机构或其他安全装置保持在允许电梯移动的状态,而在其他时间上安全装置自动地阻止电梯轿厢的移动;
12.在优选的情况下,所有的导轨都装载到轿厢上而轿厢导轨的装设通过将新的导轨装设在业已装设的那些导轨上方来进行,利用电梯轿厢作为工作平台并随着装设工作的进行借助于提升机向上抬升电梯轿厢。
13.各导轨借助于激光束和/或其他通常用于调准各导轨的手段予以调准。
14.当到达井道的上端时,电梯轿厢上所携带的、用于井道上部的各转向滑轮安装在井道上部之中,优选地是安装在固定于电梯导轨上部的转向滑轮支架上。电梯的驱动机器也优选地安装在导轨上。驱动机器和至少各转向滑轮之一可以具有一共用的支架,它们借助该支架被支承在此导轨上。必要时,可利用适当的提升机或其他提升器具。
15.在上部中的各滑轮已被安装就位和绳索两端必要时已被固牢之后,电梯轿厢被向下移动而同时从绳索卷轮上供给更多的绳索。轿厢与井道上部之间的各绳段的长度此时相应地增大;
16.在电梯轿厢已经下降到井道下部之中的适当高度之后,用于井道下部的各转向滑轮解除其临时固紧并安装在井道下部之中。这样,提升绳索已经从绳索卷轮供给完毕而达到其最终长度;
17.装设用于均衡绳索力和补偿绳索伸长的设备使得它将作用于绳索,除非这已经事先完成,而一组绳索中绳索的两端固牢于由绕绳规划确定的位置。
装设工作将不一定在装设的所有不同阶段遵循上述程序和/或并非所有的装设阶段都是必需的,至少不是完全呈上述的形式。比如,可能只是设施中的一些绳索滑轮事先进行绕绳,在此情况下,其余的各绳索滑轮需要结合装设进行绕绳。当新的电梯进行装设来替代旧的电梯而利用旧的导轨时,导轨的装设将会不包括在此方法的各个阶段之内。
简单说来,当装设不带对重的电梯时,电梯的各主要部件首先装设在第一导轨之间井道的底部上,在此情况下,两节第一导轨,一般具有几米长度,优选地是等于大约一个楼层对楼层的高度或距离。往往各导轨是以长度大约5米的多节予以配送的,然后在装设期间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条从电梯井道下部伸向其上部的导轨线路。在空间较小的环境下,长度大约2.5米的较短的导轨段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在各第一导轨之间装设轿厢支承框架、安全机构框架、电梯轿厢或等同物,其用作“装设工具”和/或用作装设托架,轿厢各转向滑轮以及提升机器连同相关的设备一起以临时方式装接于它。在导轨装设之后,预先绕设在各绳索滑轮上的绳索在井道上部之中的各转向滑轮和机器已经首先安装就位之后通过向下移动轿厢支承框架/轿厢“伸展”到其最终长度。最后,电梯井道下部之中的各转向滑轮被安装就位。
附图说明书
以下,本发明将参照各实施范例和所附各图详细予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简图,表明本发明所实现的一种电梯;
图2是一简图,表明从另一角度看到的图1之中的电梯;
图3是一简图,表明从第三角度看到的图1和2之中的电梯;
图4表明符合本发明的一种轿厢支承框架,伸展到轿厢可以装设在框架中的高度;
图5表明处在收拢状态下的本发明的轿厢支承框架;
图6表明在井道底部上的本发明的轿厢支承框架;以及
图7是按照本发明实施的绳索配置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3是一些简图,图示本发明所实现的一种电梯的结构。电梯优选地是一种不带机房而驱动机器4安放在电梯井道之中的电梯。示于各图之中的电梯是一种不带对重和机器居于上方的牵引绳轮式电梯,其中电梯轿厢1沿着各导轨2移动。在图1、2和3中,提升绳索走行如下:提升绳索的一端固定于一较小直径的转轮,此转轮包括在起到补偿装置8作用的补偿机构之中,所述转轮固定地装接于包括在补偿机构8之中的一较大直径的第二转轮。这一起到补偿装置作用的补偿机构8配装得经由不可移动地固定于电梯导轨2的支承件7被固紧于电梯井道。补偿机构用以调节电梯轿厢上方与下方的绳段之间的绳索拉力差别,或者勿宁说绳索拉力之间的比值。从包括在补偿机构8之中的较小直径转轮起,提升绳索3下行到装在电梯轿厢上-优选地是配装就位在电梯轿厢上部中的梁件20上-的转向滑轮12,并沿着设置在转向滑轮12上的各绳槽绕过转向滑轮12。在用作转向滑轮的绳索转轮中,这些绳槽可以比如用增大摩擦的材料,诸如聚氨酯或某种其他适合的材料,进行涂敷或不进行涂敷。从转向滑轮12起,绳索进一步上行到电梯井道之中的转向滑轮19,所述滑轮安装就位在支承件7上,经由此件,转向滑轮19安装就位在电梯导轨上。在绕过转向滑轮19之后,绳索再下行到转向滑轮14,后者也已配装就位在配装就位在电梯轿厢上-优选地是电梯轿厢上部上-的梁件20上。在绕过转向滑轮14之后,绳索进一步相对于电梯井道和电梯轿厢横向走向于电梯轿厢另一侧安装就位同一梁件20上的转向滑轮15,并在绕过这一转向滑轮之后,提升绳索再上行到安装就位在电梯井道上部之中的转向滑轮21。转向滑轮21已被配装就位在支承件5上。经由支承件5,此转向滑轮由电梯导轨2支承。在绕过转向滑轮21之后,提升绳索再下行到安装就位在电梯轿厢1上并还配装就位在梁件20上的转向滑轮17。在绕过转向滑轮17之后,提升绳索再上行到优选地是安装就位提升机器4附近的转向滑轮9。在转向滑轮9与牵引绳轮10之间,图中表明双绕(DW)绕绳。从转向滑轮9起,提升绳索在首先与转向滑轮9呈“切向接触”地经过转向滑轮9之后进一步走向牵引绳轮10。这意味着,从牵引绳轮10走向电梯轿厢1的绳索3经过转向滑轮9的绳槽而由转向滑轮9造成的绳索3的偏移是很小的。可以说,从牵引绳轮10走出的绳索3只是与转向滑轮9形成“切向接触”。这种“切向接触”起到一种用于阻尼绳索振动的解决方案的作用,而且它还可以用在其他绕绳方案之中。绳索沿着牵引绳轮10上的绳槽绕过提升机器4的牵引绳轮10。从牵引绳轮10起,绳索3再下行到转向滑轮9,沿着转向滑轮9的绳槽绕过它并向上返回到牵引绳轮10,绳索沿牵引绳轮的绳槽绕过牵引绳轮。从牵引绳轮10起,绳索3与转向滑轮9呈“切向接触”地进一步下行而经过沿着导轨2运动的电梯轿厢1来到安放在电梯井道下部中的转向滑轮18。提升机器和转向滑轮9安装就位在支承件5上,后者又固定就位在电梯各导轨2上。转向滑轮12、19、14、15、21、17、9和包括在补偿机构8之中的较小直径的转轮连同提升机器4的牵引绳轮10一起,构成了电梯轿厢上方的悬吊系统,具有与电梯轿厢下方的悬吊系统相同的悬吊比,此悬吊比在图1、2和3中是6∶1。提升绳索沿着设置在转向滑轮18上的绳槽绕过转向滑轮18,后者优选地是于电梯井道下部配装就位在固定就位于电梯导轨2的支承件6上。在绕过转向滑轮18之后,绳索3再上行到配装就位在电梯轿厢上并安装在梁件20上的转向滑轮17,并在绕过所述转向滑轮17之后,绳索再下行到电梯井道下部之中的转向滑轮16,此转向滑轮已被安装就位在支承件6上。在绕过转向滑轮16之后,绳索返回到配装就位在电梯轿厢上的转向滑轮15,该滑轮安装在梁件20上。从转向滑轮15起,提升绳索3再沿横向跨过电梯轿厢而走向在电梯轿厢另一侧安装就位的梁件20上的转向滑轮14。在绕过这一转向滑轮之后,绳索再下行到配装就位在电梯井道下部之中的转向滑轮13,所述滑轮是安装就位在支承件22上的,这一支承件22本身又固定就位于电梯导轨2上。在绕过转向滑轮13之后,绳索再上行到配装就位在电梯轿厢上的转向滑轮12,所述滑轮安装在梁件20上。在绕过转向滑轮12之后,绳索3再下行到安装就位在电梯井道下部之中的支承件22上的转向滑轮11。在绕过转向滑轮11之后,提升绳索3再上行到安装就位在井道上部之中的补偿机构8,提升绳索的第二端则固定于包括在补偿机构8之中的较大直径的转轮。起到补偿装置8作用的补偿机构安装就位在支承件7上。各转向滑轮18、17、16、15、14、13、12、11和在起到补偿装置的补偿机构8中的较大直径的转轮构成电梯轿厢下方的悬吊系统,具有与电梯轿厢上方悬吊系统相同的悬吊比,这一悬吊比在图1、2和3中是6∶1。
在图1、2和3中,补偿机构8包括两个转轮式部件,优选地是两个转轮,具有不同的直径并不可移动地彼此固定,此补偿机构8已被配装就位在支承件7上,后者又安装就位在电梯导轨2上。补偿机构8的两个转轮式部件中,连接于电梯轿厢下方的提升绳段的转轮具有的直径大于连接于电梯轿厢上方的提升绳段的转轮。补偿机构两个转轮直径之间的直径比值确定了作用在提升绳索上的张紧力以及因而提升绳索伸长的补偿力的大小以及同时有待补偿的绳索伸长的大小。采用补偿机构8提供的优点是,这种结构可补偿甚至很大的绳索伸长。通过改变补偿机构8的各转轮直径的大小,可以影响有待补偿的绳索伸长的大小和作用在牵引绳轮两侧的绳索力T1和T2之间的比值,这一比值可以借助所讨论的配置使之保持恒定。由于大悬吊比或大提升高度所致,用在电梯之中的绳索长度是很大的。因此,对于电梯的运作和安全重要的是,电梯轿厢下方的提升绳段被保持在充分的拉力之下,以及有待补偿的绳索伸长量是大的。而这种情况采用弹簧或简单杠杆往往是无法实现的。在电梯轿厢上方和下方为奇数悬吊比的情况下,在图1、2和3中所画的电梯中起到补偿装置作用的补偿机构借助于转接机构(transfer gear)配装就位在电梯轿厢上,而在偶数悬吊比的情况下,本发明电梯中起到补偿装置作用的补偿机构配装就位在电梯井道之中,优选地是配装就位在电梯导轨上。在本发明的补偿机构8中,可以采用数量为2的转轮,但所用的转轮式部件的数量可以改变,比如可以采用只是一个转轮,而提升绳索各固定点在沿着直径的不同位置处装接在它上面。如果希望比如通过仅只改变补偿机构中各转轮的直径来改变各转轮直径之间的比值,也可以采用两个以上的转轮。示于图1、2和3之中不带对重的电梯没有配设用于补偿绳索力的传统弹簧,而是代之以采用补偿机构8作为补偿装置。因此,包括在一组提升绳索3之中的绳索可以直接固牢于补偿机构8。除了如示于各图之中的补偿机构之外,本发明的补偿装置也可以由适当的杠杆或其他带有若干补偿转轮的适当的补偿装置构成。示于各图之中的、结合电梯轿厢固定就位的梁件20,也可以安装在图中所示电梯轿厢上方位置以外的别的地方。它也可以安放在比如电梯轿厢下方或这两个位置之间的某一地方。各转向滑轮可以具有多个沟槽,而同一转向滑轮可以用以导引包括在电梯轿厢上方的悬吊系统中的提升绳索的通行,以及包括在电梯轿厢下方的悬吊系统之中的提升绳索的通行,如比如结合转向滑轮12、14、15、17于各图中所示出的那样。
本发明电梯的一项优先实施例是一种不带对重和机器居于上方的电梯,此电梯具有带有经过涂敷的牵引绳轮的驱动机器和基本上圆形截面的较细提升绳索。提升绳索在电梯牵引绳轮上的接触角大于180°。电梯包括一个组件,包括驱动机器、牵引绳轮和转向滑轮,所有这几个部件经由一支承件配装就位,转向滑轮则是以相对于牵引绳轮的正确角度配装好的。这一组件固牢于电梯导轨。电梯制成得不带对重而具有6∶1的悬吊比。绳索力和伸长的补偿是利用符合本发明的补偿装置予以实现的。电梯井道中的各转向滑轮借助于电梯导轨上的支承件予以配装就位,而电梯轿厢上的各转向滑轮全部安装就位在电梯轿厢上的一个梁件上,所述梁件也构成撑持电梯轿厢的构件。
电梯轿厢1经由梁件20和装在梁件上的各转向滑轮悬吊在提升绳索上。梁件20是电梯轿厢承载结构的一部分,此结构可以呈自支承轿厢的形式,或者连接于电梯轿厢或与之形成一体的多个梁件等的构架。电梯优选地通过将电梯轿厢或包括轿厢各部件的模块引入来开始于井道中的实际装设而进行装设的,电梯轿厢或模块包含已组装好的并以临时方式固牢于它的轿厢转向滑轮、用于井道上部的转向滑轮、用于井道下部的转向滑轮、绳索补偿装置和电梯提升机器,并且电梯绳索业已与之相结合地事先配绕,以及在它上面携带有为电梯运作所需数量的提升绳索,而超出事先绕绳的绳索长度连同轿厢/模块一起由可以固牢于轿厢结构部件的卷轮携带。电梯轿厢1的底板24可以最初安置为一个工作平台,或者一个单独的工作平台可以用于绳索的装设。由于提升绳索已经预先配装在各转向滑轮上,电梯井道上部和下部的各转向滑轮以及电梯轿厢的那些转向滑轮可以进一步地彼此移离,而同时供给更多的绳索加入延伸绕绳。电梯井道上部之中的各转向滑轮利用电梯轿厢或以某种其他方式予以配装就位。电梯轿厢的各转向滑轮连同梁件20一起抬升到离开电梯轿厢底板24的某一距离处,而电梯轿厢1通过将各壁板25接合于底板并将梁件20和顶板23安装于电梯轿厢上部被组装起来。
图7图示按照本发明实施的电梯的绳索如何绕过不同的转向滑轮和提升机器的绳索滑轮,而图4、5和6表明轿厢支承框架30,在图4中此框架显示出轿厢可以装设在框架内部时的长度,而图5显示框架处于使框架易于运输的缩进或低下形式-就框架在其上安装有各转向滑轮、允许绳索易于绕过这些转向滑轮而作为一完整的总装体进行运输而言。图4和5未示出井道上部和下部的转向滑轮。图6表明处在电梯井道31底部上的轿厢支承框架。轿厢支承框架配有导引装置32,借助于它们在轿厢沿着电梯导轨33在铅直方向上运动时对轿厢进行定位和导引。轿厢支承框架的上部34和下部35由轿厢框架的侧梁的梁段36和37以伸缩方式接合在一起,各梁段彼此套合。上下两部分以伸缩方式或者另外说变长度式地接合在一起也可以以其他一些方式予以实现。轿厢支承框架配有用于将电梯轿厢悬吊在绳索上的各转向滑轮,包括第一组转向滑轮38,一组提升绳索的绳索由之上行,以及第二组转向滑轮39,一组提升绳索的绳索由之下行。图6表明了各转向滑轮42,有待装设在井道上部之中但暂时配装在轿厢支承框架上;提升机器40,带有一牵引绳轮(未画出)和优选地一辅助转向滑轮41,辅助转向滑轮41使得机器上的绕绳以所谓的双绕绕绳实施或使得牵引绳轮与绳索之间的接触角以其他一些方式改变;以及各转向滑轮43,有待配装在井道下部之中。为清晰起见,事先配绕在各转向滑轮上的提升绳索未在图6之中画出。轿厢框架优选地是包括其他一些轿厢部件,诸如轿厢底板,它因而可以用作工作平台。和轿厢框架一起,一组提升绳索伸展到全长所需量的提升绳索在卷轮上引进电梯井道或者电梯井道附近。各卷轮在各图中均未画出。在图7中,一组提升绳索44画成单根绳索,用各箭头指明绳索的通行,始自井道下部之中的绳端固定点45并最终终结在绳索力差动装置(differentiating arrangement)46处,此装置由用以保持电梯轿厢上方和下方的绳段之间的相对绳索张力差别的滑车系统(tackle system)组成。绳索力差动装置也可以以其他一些方式予以形成,它们可能会导致就绳索端部固定而言不同的解决办法。始自固定点45,绳索首先走向包括在差动装置46之中的绳索转轮,然后先继续走向井道下部之中的转向滑轮43,绳索再从这里走向轿厢的下向转向滑轮39,一一绕过井道下部之中的各转向滑轮和轿厢的各下向转向滑轮,直至绳索从井道下部之中的最后一个转向滑轮上行至机器40为止。从机器40起,绳索再走向电梯轿厢上的第一上向转向滑轮38,依次绕过井道上部之中的各转向滑轮42和每一上向转向滑轮38,直至绳索从井道上部之中的最后一个转向滑轮终止在差动装置46处为止。
对于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本发明的各项不同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各个范例,而是它们可以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加以改变。比如,提升绳索在电梯井道上部转向滑轮与电梯轿厢上的那些转向滑轮之间和电梯井道下部各转向滑轮与电梯轿厢上的那些转向滑轮之间经过的次数,就本发明的基本优点而言,并不是一个非常具有决定性的问题,虽然通过采用多个和偶数绳段可以获得某些另外的优点。对于熟练人员来说同样明显的是,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在电梯轿厢上方和下方采用奇数悬吊比来予以实现,在此情况下,补偿装置结合电梯轿厢或其各构件予以安装。按照上述各个范例,熟练人员可以改变本发明的实施例,因为牵引绳轮和绳索滑轮,代替经过涂敷的金属滑轮,也可以是未经涂敷的金属滑轮或未经镀敷的由某种其他适于此用途的材料制成的滑轮。
对于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来说,另外明显的是,至少在其绳槽区域涂敷有非金属材料的、用作本发明中各转向滑轮的金属牵引绳轮和绳索转轮,可以利用由比如橡胶、聚氨酯或某种其他适于此目的材料组成的涂敷材料予以制成。
对于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来说,同样明显的是,电梯轿厢和机器组件可以以一种不同于各范例之中所述布局的方式布置在电梯井道的截面之中。熟练人员还会理解,‘电梯轿厢’可以指一种自支承轿厢结构、一种由电梯轿厢和轿厢支承框架组成的总装体,或者还有一种装在轿厢支承框架内的轿厢结构。
对于熟练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应用本发明的电梯的配置可以不同于上述的各范例。对于熟练人员来说,另外显然的是,本发明的电梯可以采用几乎任何挠性提升手段作为提升绳索而予以实施,这些手段是比如一股或多股挠性绳索、扁平带、带齿带、三角带,或者适于此用途的某种其他类型的带。
对于熟练人员来说,另外明显的是,本发明的电梯也可以配有对重,在此情况下,电梯对重优选地是具有的重量低于电梯轿厢的并由单独一组绳索予以悬吊。熟练人员会理解,倘若可以实现各技术部件的充分安全和防护,电梯井道对于电梯来说并不是严格必需的。

Claims (9)

1.一种用于装设电梯的方法,有待装设的电梯包括包含电梯轿厢各部件的结构、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中的若干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中的若干转向滑轮、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上向转向滑轮、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下向转向滑轮、以及多条提升绳索,所述方法包括:
将作为包括所述结构的总成模块的一部分的多条提升绳索送至电梯装设地点,
将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和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装设于所述结构,
对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转向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转向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些转向滑轮和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些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用所述多条提升绳索预先予以绕绳,
将所述结构和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引入所述电梯井道以装设在电梯井道之中它们相应的位置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所述若干转向滑轮利用所述结构提升到电梯井道的上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结构形成作业平台,以及
通过由此平台从事作业,多根电梯导轨中的至少一些电梯导轨和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所述若干转向滑轮被安装就位在电梯井道之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下面的各段电梯轿厢导轨安装在电梯井道中,
将所述结构装放在电梯井道中使得它由电梯轿厢导轨的下面各段轿厢导轨予以导引,
部分地或全部地完成电梯轿厢的组装,
借助于提升机在电梯井道中提升所述部分地组装的电梯轿厢或全部地组装的电梯轿厢,以及
通过从所述部分地组装的电梯轿厢或全部地组装的电梯轿厢的顶部从事作业安装其余的电梯轿厢导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不带有对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所有转向滑轮、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所有转向滑轮和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所有转向滑轮装设于所述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待装设的电梯还包括补偿装置。
8.一种电梯的总成模块,包括:
包含电梯轿厢各部件的结构;
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若干转向滑轮;
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若干转向滑轮;
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上向转向滑轮;
多个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下向转向滑轮;以及
多条提升绳索,
其中,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配装于所述结构;
适于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配装于所述结构;
适于安装在所述结构上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配装于所述结构;以及
所述多条提升绳索绕设于所配装的转向滑轮中的至少一些转向滑轮。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总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升机器;
其中,提升机器装设于所述结构。
CN200580008350.1A 2004-03-18 2005-03-04 电梯装设方法、电梯和电梯的总成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2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40421 2004-03-18
FI20040421A FI116461B (fi) 2004-03-18 2004-03-18 Menetelmä hissin asentamiseksi ja hissin toimituskokonaisu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4024A CN1934024A (zh) 2007-03-21
CN100575236C true CN100575236C (zh) 2009-12-30

Family

ID=32039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835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236C (zh) 2004-03-18 2005-03-04 电梯装设方法、电梯和电梯的总成模块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562744B2 (zh)
EP (1) EP1725492B1 (zh)
CN (1) CN100575236C (zh)
AR (1) AR048174A1 (zh)
EA (1) EA008635B1 (zh)
ES (1) ES2394315T3 (zh)
FI (1) FI116461B (zh)
HK (1) HK1098447A1 (zh)
MY (1) MY141561A (zh)
TW (1) TWI336310B (zh)
WO (1) WO200508764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9236B (fi) * 2002-06-07 2008-09-15 Kone Corp Päällystetyllä nostoköydellä varustettu hissi
FI116562B (fi) * 2003-11-17 2005-12-30 Kone Corp Menetelmä hissin asentamiseksi
FI119769B (fi) * 2003-11-17 2009-03-13 Kone Corp Menetelmä hissin asentamiseksi ja hissi
MY148521A (en) * 2005-01-10 2013-04-30 Arena Pharm Inc Substituted pyridinyl and pyrimidinyl derivatives as modulators of metabolism and the treatment of disorders related thereto
SG131070A1 (en) * 2005-10-04 2007-04-26 Inventio Ag Method of mounting a support means of a lift cage to a lift cage and to a lift shaft
DE202006007836U1 (de) * 2006-05-16 2007-07-05 Greifzug Hebezeugbau Gmbh Fahrkorb für Hebeeinrichtungen
FI119983B (fi) * 2006-05-24 2009-05-29 Kone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hissin johteiden asentamiseksi
FI120091B (fi) * 2006-11-10 2009-06-30 Kone Corp Vastapainoton vetopyörähissi
SE0700098L (sv) * 2007-01-17 2008-07-18 Motala Hissar Ab Drivanordning för hiss
FI120089B (fi) * 2008-01-23 2009-06-30 Kone Corp Menetelmä hissin asentamiseksi
WO2010037679A1 (en) * 2008-09-30 2010-04-08 Marco Hoerler Elevator
US8291568B2 (en) * 2008-11-28 2012-10-23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elevator
MX2011011288A (es) * 2009-04-29 2012-01-25 Inventio Ag Dispositivo de marcado en sistema elevador.
JP5715475B2 (ja) * 2011-04-21 2015-05-07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昇降駆動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機械式駐車設備
ES1075599Y (es) 2011-09-07 2012-02-02 Thyssenkrupp Elevator Mfg Spain S L Ascensor sin contrapeso con correa y polea dentada
US8424983B1 (en) * 2012-02-10 2013-04-23 Gary Strauss Motorized upper and lower storage shelves
JP6220197B2 (ja) 2013-09-09 2017-10-2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
JP6211027B2 (ja) * 2015-03-05 2017-10-11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昇降路作業床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昇降路作業床装置設置方法
JP6041946B1 (ja) * 2015-08-25 2016-12-14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制御ケーブルの送り出し機能付き運搬台車
EP3336040B1 (en) * 2016-12-19 2021-03-17 KONE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guide rails of an elevator
CN107355083B (zh) * 2017-07-20 2019-11-05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井道模块拼装系统和拼装方法
CN110844743B (zh) 2018-08-21 2022-07-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跃层电梯和跃层方法
RU2753020C1 (ru) * 2020-12-09 2021-08-11 Евген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Никитин Способ монтажа лифтов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568A (en) * 1879-06-17 Improvement in dumb-waiters
US3851736A (en) * 1973-03-20 1974-12-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hoistway equipment
US4231148A (en) * 1978-03-09 1980-11-04 Abc Elevators, Inc. Elevator erection method
US4345671A (en) * 1980-03-12 1982-08-2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guide rails
SE425900B (sv) * 1981-04-22 1982-11-22 Linden Alimak Ab Anordning vid lindrivna hissar for erhallande av linspenning
FR2640949B1 (zh) * 1988-12-22 1991-03-15 Otis Elevator Co
FI93632C (fi) 1993-06-28 1995-05-10 Kone Oy Alakoneistoinen vetopyörähissi
FI94123C (fi) 1993-06-28 1995-07-25 Kone Oy Vetopyörähissi
DE19632850C2 (de) 1996-08-14 1998-09-10 Regina Koester Treibscheibenaufzug ohne Gegengewicht
RU2196096C2 (ru) * 1997-03-07 2003-01-10 Коне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нтажа лифта
JP2000247560A (ja) * 1999-02-26 2000-09-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US6446763B1 (en) * 2000-07-19 2002-09-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Integrated elevator installation hoist tool
FR2823734B1 (fr) * 2001-04-19 2007-04-20 Serge Arnoult Installation d'ascenseur pourvue de moyens d'entrainement et de moyens de suspension independants
JP2003128359A (ja) * 2001-10-24 2003-05-0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掛け方法
DE10231775A1 (de) * 2002-07-13 2004-01-22 Blanch Productions Limited Verfahren zum Einbau eines Personenaufzugs
KR101143336B1 (ko) 2002-11-04 2012-05-09 코네 코퍼레이션 엘리베이터 케이블 인장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Mystery in Munich. John Gale.Elevator World,Vol.45 No.7. 1997
The Mystery in Munich. John Gale.Elevator World,Vol.45 No.7. 199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25492B1 (en) 2012-11-21
CN1934024A (zh) 2007-03-21
WO2005087647A2 (en) 2005-09-22
MY141561A (en) 2010-05-14
EA200601320A1 (ru) 2007-04-27
ES2394315T3 (es) 2013-01-30
FI20040421A (fi) 2005-09-19
US7562744B2 (en) 2009-07-21
HK1098447A1 (en) 2007-07-20
AR048174A1 (es) 2006-04-05
FI116461B (fi) 2005-11-30
FI20040421A0 (fi) 2004-03-18
EP1725492A2 (en) 2006-11-29
TW200538382A (en) 2005-12-01
TWI336310B (en) 2011-01-21
WO2005087647A3 (en) 2006-01-19
US20070017750A1 (en) 2007-01-25
EA008635B1 (ru) 200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5236C (zh) 电梯装设方法、电梯和电梯的总成模块
CN1882496B (zh) 电梯装设方法
US8118138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US7207421B2 (en) Elevator
CN1934022B (zh) 电梯
CN1938213B (zh) 电梯
TW200415110A (en) Elevator (II)
EA006912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тяжения каната лифта
US20060196730A1 (en) Elevator and arrangement
CN1993290A (zh) 电梯安装方法以及电梯
EP1631516A2 (en) Elevator system without a moving counterweight
US20070131490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out a moving counterweigh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84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84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