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3296C -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3296C
CN100573296C CNB2006101457378A CN200610145737A CN100573296C CN 100573296 C CN100573296 C CN 100573296C CN B2006101457378 A CNB2006101457378 A CN B2006101457378A CN 200610145737 A CN200610145737 A CN 200610145737A CN 100573296 C CN100573296 C CN 1005732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information display
side electrode
driving method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5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7366A (zh
Inventor
横尾彰彦
二瓶则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070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16415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67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32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32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3Compensation electrodes or other additional electrodes in matrix displays related to distortions or compensation signals, e.g. for modifying TFT threshold voltage in column driv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6Pass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direct application of both column and row voltages to the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ther than LCD or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6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not related to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or to communication of data to the pixels by means of a curr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显示介质、并通过从在相对的基板上分别互相交叉地设置的扫描侧电极以及数据侧电极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来显示图像等信息的无源矩阵驱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中,可以利用至少一个以上的电极取得至少两种以上的电压值和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由此,可以得到能够通过降低引起在扫描侧电极和数据侧电极之间产生的串扰的电压而提高显示质量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Description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显示介质、从在相对的基板上分别互相交叉地设置的扫描侧电极以及数据侧电极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由此使显示介质移动而显示图像等信息的无源矩阵驱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代替液晶显示装置(LCD)的信息显示装置,提出了采用电泳方式、电致变色显示方式、热方式、双色粒子旋转方式等技术的信息显示装置。
与LCD相比,这些现有技术存在能得到与普通印刷物接近的大视场角、耗电小、具有存储功能等的优点,因此被认为是可使用于下一代廉价的信息显示装置中的技术,期待扩展到便携终端用信息显示、电子纸等。特别是最近提出的电泳方式很受期待,该电泳方式是将由分散粒子和溶液构成的分散液进行微胶囊化、将它配置到相对的基板之间而成的。
然而,在电泳方式中,由于粒子在液体中泳动,因而存在响应速度由于液体的粘性阻力而变慢之类的问题。而且,由于使氧化钛等高比重的粒子分散在低比重的溶液中,因而变得容易沉降,难以维持分散状态的稳定性,存在缺乏信息显示的重复稳定性的问题。另外,即使进行微胶囊化,也只是使小室尺寸达到微胶囊水平,在表面上使上述缺点难以表现出来,仍然没有解决任何本质的问题。
另一方面,相对于利用溶液中的行为的电泳方式,还开始提出了不使用溶剂、而在基板的一部分装入导电性粒子和电荷传输层的方式(例如参照:赵国来、其他3人、《新しいトナ一デイスプレイデバイス(I)》,1999年7月21日,日本图像学会年度大会(第83届)“Japan Hardcopy’99”论文集,p.249-252)。但是,为了配置电荷传输层及电荷产生层而使结构复杂化,并且难以向导电性粒子中恒定地注入电荷,因此也存在缺乏改写显示信息时的稳定性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的一个方法,已知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相对的基板之间封入显示介质后,或者在利用隔壁形成互相隔离的小室、在小室内封入显示介质后,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使显示介质移动而显示图像等信息的信息显示用面板。
在上述的以往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作为用于显示图像等信息的驱动方法的一例,已知为了使显示信息稳定,对不进行显示驱动的非选择电极施加处于用来驱动的电位VH和电位VL之间的中间电位V0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2003-248299号公报)。
图27是用于说明上述的以往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27所示的例中,51-1~51-7是扫描侧电极、52-1~52-7是在与扫描侧电极51-1~51-7交叉的方向上设置的数据侧电极,在扫描侧电极51-1~51-7的排列方向上进行扫描而显示信息时,对构成矩阵电极的扫描侧电极51-1~51-7和数据侧电极52-1~52-7分别施加规定的电压,显示图像等信息。此外,在图27所示的例中,示出了扫描侧电极、数据侧电极都是7个的例,但这只是为了简化说明,设置数量与显示所需要的小室数相应的扫描侧电极、数据侧电极。
在图27所示的例中,在扫描侧电极51-1~51-7的排列方向上进行扫描而显示信息时,首先,例如,对扫描侧电极51-1~51-7施加0V的电压,对数据侧电极52-1~52-7施加80V的电压,使全体显示为黑色。此外,作为一例,对写入中的选择扫描侧电极51-4施加80V的电压,对除此之外的非选择扫描侧电极51-1~51-3以及51-5~51-7施加0V的电压,并且对写入中的选择数据侧电极52-4施加0V的电压,对除此之外的非选择数据侧电极52-1~52-3以及52-5~52-7施加40V的电压,由此显示信息。
在上述的以往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中,即使想要在非选择区域中维持白色显示或者黑色显示的情况下,也由于在扫描侧电极和数据侧电极之间产生40V的电位差(串扰电压),因此存在产生使显示成为灰色的串扰的问题。因此,有时使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显示质量降低。
在此,串扰(漏話)原来是指在电话中其他线路的信号混合进来的现象,但此时的串扰是指:由于在数据侧电极的行中施加选择或者非选择的电压,在扫描侧电极的非选择像素中产生的受到数据侧电压的影响而显示与实际不同的图像的现象。特别是在利用使用上述的显示介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对显示介质进行无源矩阵驱动而进行的显示中,根据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由于非选择扫描侧电极行中的串扰的影响,在显示的图像中产生浓淡而导致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能够通过降低引起在扫描侧电极和数据侧电极之间产生的串扰的电压而提高显示质量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显示介质、并通过从在相对的基板上分别互相交叉地设置的扫描侧电极以及数据侧电极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来显示图像等信息的无源矩阵驱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在各个扫描侧电极取得至少两种以上的电压值之一或开路状态,其中使选择扫描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S1,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优选例有:使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1;根据施加有电压VD1的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数量,使施加到非选择数据侧电极的电压为VD2或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通过利用晶体管的连接得到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在包含扫描侧电极和数据侧电极而构成的信息改写部的外侧,形成与扫描侧电极交叉的数据侧伪电极;由形成在信息改写部以外的数据侧伪电极形成的小室的总计静电电容为由信息改写部的电极形成的小室的总计静电电容的1/3以上;在使选择扫描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S1,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并且使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1,使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使其他非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2的情况下,对数据侧电极形成数据侧伪电极时,对数据侧伪电极施加电压,所施加的该电压与VD1的施加电极数、VD2的施加电极数、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极数有关;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根据本发明,当为了驱动信息显示用面板而在扫描侧电极和数据侧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利用至少一个以上的电极取得至少两种以上的电压值和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由此可以降低串扰的影响,可以提高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的(a)、(b)分别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驱动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一例的图。
图2的(a)、(b)分别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驱动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另一例的图。
图3的(a)、(b)分别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驱动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又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驱动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又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驱动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又一例的图。
图6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的高阻抗(HZ)状态的图。
图7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的高阻抗(HZ)状态的图。
图8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的高阻抗(HZ)状态的图。
图9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的高阻抗(HZ)状态的图。
图10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的高阻抗(HZ)状态的图。
图1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13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14的(a)、(b)分别是用来说明在本发明中减少串扰的理由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例中的电压和被显示的颜色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6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17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18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19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20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2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22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
图23的(a)~(c)是分别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中的优选例的图。
图24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的隔壁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以往的驱动方法的电压施加图形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根据本发明的包含开路(包含以高阻抗(HZ)连接的状态)行的驱动方法的电压施加图形的一例的图。
图27是用来说明以往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成为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一例的基本结构。在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对封入到相对的两个基板间的显示介质赋予电场。沿着赋予的电场方向,带电的显示介质根据由电场引起的力或库仑力等而靠近,显示介质根据由电位的切换引起的电场方向的变化而移动,由此,完成图像等的信息显示。因此,有必要将信息显示用面板设计为可以维持当显示介质均匀地移动并且改写重复显示时或者继续对显示信息进行显示时的稳定性。在此,对构成显示介质的粒子施加的力中,除了粒子之间的库仑力引起的吸引力之外还考虑与电极或基板的镜像力(電気映像力)、分子间力、液桥力、重力等。
根据图1的(a)、(b)~图5说明成为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例。
在图1的(a)、(b)中示出的例中,根据由在基板1的内侧设置的电极5和在基板2的内侧设置的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使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且光学反射率以及带电特性不同的至少两种以上的显示介质3(在此,表示由白色显示介质用粒子3Wa的粒子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W和由黑色显示介质用粒子3Ba的粒子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垂直于基板1、2移动,使观察者看到黑色显示介质3B而进行黑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看到白色显示介质3W而进行白色显示。此外,在图1的(b)中示出的例中,除了图1的(a)所示的例之外,还在基板1、2之间例如以格子状设置隔壁4而形成小室。另外,在图1的(b)中,省略了前面的隔壁。
在图2的(a)、(b)中示出的例中,根据由于在基板1的外侧设置的电极5和在基板2的外侧设置的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使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且光学反射率以及带电特性不同的至少两种以上的显示介质3(在此,表示由白色显示介质用粒子3Wa的粒子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W和由黑色显示介质用粒子3B a的粒子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垂直于基板1、2移动,使观察者辨认黑色显示介质3B而进行黑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辨认白色显示介质3W而进行白色显示。此外,在图2的(b)中示出的例中,除了图2的(a)所示的例之外,还在基板1、2之间例如以格子状设置隔壁4而形成小室。另外,在图2的(b)中,省略了前面的隔壁。
在图3的(a)、(b)中示出的例中,示出了利用三个小室构成显示单位的彩色显示的例。在图3的(a)、(b)所示的例中,作为显示介质,在全部小室21-1~21-3中填充白色显示介质3W和黑色显示介质3B,在第一小室21-1的观察者侧设置红色滤色片22R,在第二小室21-2的观察者侧设置绿色滤色片22G,在第三小室21-3的观察者侧设置蓝色滤色片22BL,利用第一小室21-1、第二小室21-2以及第三小室21-3三个小室构成显示单位。在本例中,如图3的(a)所示,在全部的第一小室21-1~第三小室21-3中,向观察者侧移动白色显示介质3W,由此对观察者进行白色显示,如图3的(b)所示,在全部的第一小室21-1~第三小室21-3中,向观察者侧移动黑色显示介质3B,由此对观察者进行黑色显示。此外,在图3的(a)、(b)中,省略了前面的隔壁。
以上的说明在将由粒子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W置换为由粉流体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将由粒子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置换为由粉流体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应用。如上所述,电极的配置位置既可以设置在基板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为埋入基板内部。
在图4以及图5所示的例中说明与图1的(b)所示的例同样地利用行电极5、6进行白黑显示的其他例。在图4所示的例中,代替图1的(b)中示出的、由填充了白色显示介质3W和黑色显示介质3B的隔壁4形成的小室,使用在其内部填充了白色显示介质3W、黑色显示介质3B以及绝缘液体8的微胶囊9。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中,代替图1的(b)中示出的、由填充了白色显示介质3W和黑色显示介质3B的隔壁4形成的小室,使用将分开涂敷白色和黑色各一半且构成为极性也互相相反的旋转球10作为显示介质、与绝缘液体8一起填充到其内部的微胶囊9。图4以及图5中示出的任一个例都与图1的(b)所示的例同样地,可以进行白黑显示。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显示介质、从在相对的基板上分别互相交叉地设置的扫描侧电极以及数据侧电极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由此显示图像等信息的无源矩阵驱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中,可以利用至少一个以上的电极取得至少两种以上的电压值和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
具体来说,使选择扫描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S1,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并且使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1,使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在此,使没有处于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的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为任意的施加电压VS2,并且使没有处于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的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为任意的施加电压VD2。在本例中,也包含非选择扫描侧电极全部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也包含非选择数据侧电极全部为施加电压VD2的情况。此外,在本例中,可以根据数据侧电极的选择电极为施加电压VD1的数量和非选择电极为施加电压VD2的数量而使非选择电极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期待降低消耗电力的效果。
另外,可以根据施加了施加电压VD1的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数量,使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为施加电压VD2或者处于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在该情况下,根据数据数量使非选择数据侧电极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由此成为现实的值。
此外,开路状态可以实现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作为得到高阻抗连接状态的方法,例如,有利用电源切换装置、电压切换开关、驱动IC的输出级切换等的方法,最好使用利用晶体管的连接。
此外,最好是,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以及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通过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而使显示介质在气体中移动,显示图像等信息。然而,本发明对于显示介质为粒子以外的例如液晶、二色旋转球等的电压驱动式显示用面板、或使显示介质在液体中移动的电泳方式的显示用面板也有效果。
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然后说明具体的驱动方法。
<关于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
参考图6~图10说明开路(包含以高阻抗(HZ)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首先,考虑图6所示的扫描侧电极(非选择)。在图6所示的图中,各附图标记具有如下意义。
VS1:扫描侧选择时的施加电压
VS2:扫描侧非选择时的施加电压
HZh:扫描侧电极中的VS1侧的阻抗
HZl:扫描侧电极中的VS2侧的阻抗
VD1:数据侧选择电压
VD2:数据侧非选择电压
n1:数据侧电极行的选择数(选择行)
n2:数据侧电极行的非选择数
V:由定时数确定的电压
在t→∞下
V=|VS1-VS2|·HZl/(HZl+HZh)
Cp:显示面板的小室电容(电容器)
在此,如图7所示,将t=0时的初始电压设为VI’,成为
VI’=(n2/(n1+n2))·(VD2-VD1)
的电压值是VI’。该值在t=∞下接近V∞,但到途中的t为止的期间,需要可以保持某个恒定电压的高阻抗(HZ)值。利用该高阻抗值,能够得到与开路状态同义的阻抗连接状态。
作为一例,考虑VD2=80V、VD1=0V的情况。在使面板电容为10nF(毫微法)、脉冲电压VD2的施加时间例如为1ms时,为使施加到非选择像素的电压(40V)不超过阈值电压(45V),需要
Figure C20061014573700171
1 M ( &Omega; )
以上的值。但是上述只是一例,也可以有其他情况。
图8是表示利用驱动IC(Tr1、Tr2)的输出级实施了高阻抗状态的例的图。如果利用图8所示的电路进行本发明的驱动,则成为高阻抗的连接状态,得到与开路状态同等的效果。图9是表示使用多个图8所示的电路,利用驱动IC(Tr1、Tr2、Tr3、Tr4、Tr5、Tr6)的输出级实施了无源矩阵驱动中的高阻抗状态的例的图。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使用晶体管构成的相同的结构。在图9所示的例中,表示通过利用晶体管的连接来实现与开路状态同义的高阻抗状态的实施例。
图10是表示利用使用了晶体管的显示面板的高阻抗来实施开路状态的驱动电路的一例的图。在使用了晶体管(驱动IC)的驱动电路中,如图10所示,在晶体管Tr1为截止、晶体管Tr2为截止的情况下,扫描侧电极的哪一个连接都成为高阻抗状态。该连接状态成为与开关电路中的开路状态同义的高阻抗状态。例如,如图10所示,当施加到使用了晶体管Tr1、Tr2、Tc1、Tc2、Tc3、Tc4的驱动电路的行侧(扫描侧)电极的电压VR为VR=80V,施加到列侧(数据侧)电极的电压VC为VC=40V时,施加到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的电压V1为V1=20V(设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的小室电容相同)。此时的扫描侧电极非选择行的连接状态成为高阻抗,为了实现该高阻抗,可以利用包含机械开关的开路状态、驱动IC的输出级晶体管、二极管等分立半导体、电阻值等元件来实现。此外,该电压值只是一例,可在其他情况下适用其条件。
<关于具体的驱动方法>
图1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11所示的例中,31-1~31-7是扫描侧电极、32-1~32-7是在与扫描侧电极31-1~31-7交叉(在此是正交)的方向上设置的数据侧电极。在本例中,通过无源矩阵驱动,在扫描侧电极31-1~31-7的排列方向上进行扫描而显示信息时,对构成矩阵电极的扫描侧电极31-1~31-7和数据侧电极32-1~32-7分别施加规定的电压,显示图像等信息。此外,在图11所示的例中,示出了扫描侧电极、数据侧电极都是7个的例,但这只是为了简化说明,设置数量与显示所需要的小室数相应的扫描侧电极、数据侧电极。
在图11所示的例中,在本发明中,在扫描侧电极31-1~31-7的排列方向上进行扫描而显示信息时,首先,对扫描侧电极31-1~31-7赋予例如0V的电压,对数据侧电极32-1~32-7赋予例如80V的电压,使全体显示为黑色。并且,可以对写入中的选择扫描侧电极31-4赋予VS1的电压,使至少一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在此是一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2成为开路状态,使除此之外的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1、31-3以及31-5~31-7为电压VS2,并且对写入中的选择数据侧电极32-4赋予电压VD1,对除此之外的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赋予电压VD2(可以是互相不同的任意的电压),由此显示图像等信息。在此所述的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图12以及图13分别是用来说明图11中示出的例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在图12所示的例中,使VS1为80V、VS2为0V、VD1为0V、VD2为40V,并且使两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2以及31-6为开路。在图13所示的例中,使VS1为80V、VD1为0V、VD2为40V,并且使全部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1~31-3以及31-5~31-7为开路。在此所述的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为了驱动信息显示用面板而在扫描侧电极31-1~31-7和数据侧电极32-1~32-7之间施加电压时,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1~31-3以及31-5~31-7之中的至少一个为开路,由此,可以降低串扰的影响,可以提高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显示质量。下面说明其理由。
图14的(a)、(b)分别是用来说明在本发明中串扰减少的理由的图。图14的(a)、(b)所示的例中,作为一例,表示不是写入中的非选择区域中的扫描侧电极31-1(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和对写入没有贡献的数据侧电极32-m(40V)以及对写入有贡献的数据侧电极32-n(0V:接地电位)之间的关系。在该例中,由于扫描侧电极31-1为开路状态,因此扫描侧电极31-1和数据侧电极32-3之间的电容器C以及扫描侧电极31-1和数据侧电极32-4之间的电容器C分别如图14的(b)所示成为在电位40V和电位0V(接地电位)之间串联连接的状态。因此,扫描侧电极31-1和数据侧电极32-m之间的电压Vm以及扫描侧电极31-1和数据侧电极32-n之间的电压Vn分别对40V进行分压而成为20V。结果,可以使串扰电压从40V减少到20V。
在上述的例中,由于施加40V的数据侧电极和施加0V的数据侧电极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因此最大(两者的数量相同)只能使串扰电压从40V减少到20V,根据写入状态,有时只能使串扰电压从40V减少到例如30V这么多。另外,串扰电压为0V的扫描侧电极31-1和数据侧电极32-n之间的电压从0V成为20V。然而,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显示介质的移动特性对于赋予的电压表示出滞后曲线,如图15示出的一例所示,白黑的颜色在40V附近变大,因此只要串扰电压从40V减少一点点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串扰。另外,即使串扰电压从0V成为20V,也因为20V不是急剧变化的区域,因此可以减少串扰的影响。在此所述的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说明的施加到各电极的0V、40V、80V等电压只是一例,是根据使用的显示介质的特性等而变化的值。另外,施加到数据侧电极的非选择区域的40V是驱动电压80V的1/2,但这也不限定于1/2,也可以根据使用的显示介质的特性等而变化,使用0V和80V之间的1/2电压以外的电压。此外,虽然上述例中使全部非选择扫描侧电极设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但只要至少有一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则虽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但能够实现本发明。该高阻抗的连接状态可以通过利用了晶体管的等价电路来容易地实施。
图16以及图17分别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例中,对与图13所示的例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在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例中,与图13所示的例的不同点在于写入信息时的对各电极的电压施加方法。即,在图16所示的例中,对选择扫描侧电极31-4施加60V的电压,对选择数据侧电极32-4施加-20V的电压,对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施加20V的电压。另外,在图17所示的例中,对选择扫描侧电极31-4施加-80V的电压,对选择数据侧电极32-4施加0V的电压,对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施加-40V的电压。在哪一个例中都在信息写入中的选择扫描侧电极31-4和选择数据侧电极32-4之间产生电位差80V,在选择扫描侧电极31-4和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之间产生电位差40V,可以进行与图13所示的本发明例相同的驱动。
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上述结构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显示介质、从在相对的基板上分别互相正交地设置的扫描侧电极以及数据侧电极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由此显示图像等信息的无源矩阵驱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中,在电极可以取得至少两种以上的电压值和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的情况下,在信息改写部以外还形成伪电极。
具体来说,可以将由形成在信息改写部以外的伪电极形成的小室的总计静电电容设为由信息改写部的电极形成的小室的总计静电电容的1/3以上,优选是1/2以上、1/1以上、或者其以上(虽然使静电电容变大没有问题,但是会由于伪电极的区域变大而产生空间问题)。通过如上所述规定伪电极的静电电容,可以更好地实施本发明。作为使伪电极的静电电容变大的方法,可以采用:加大电极面积、封入介电常数高的物质、使电极间的缝隙变小等方法。
另外,使选择扫描侧电极为VS1,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之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并且使选择数据侧电极为VD1,使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之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使其他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为VD2的情况下,在对数据侧电极形成伪电极时,可以根据VD1的施加电极数、VD2的施加电极数、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极数,对伪电极施加电压。在本例中,可以进一步发挥伪电极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实施本发明。
此外,开路状态可以通过以高阻抗连接的状态来实现。作为得到高阻抗的连接状态的方法,例如有利用电源切换装置、电压切换开关、驱动IC的输出级切换等的方法,最好使用利用晶体管的连接。
此外,信息显示用面板最好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以及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然而,本发明对于显示介质为粒子以外的例如液晶、电泳方式、二色旋转球等的电压驱动介质也有效果。
图18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又一例的图。在图18所示的例中,31-1~31-7是扫描侧电极、32-1~32-7是在与扫描侧电极31-1~31-7正交的方向上设置的数据侧电极,33-1~33-7是在信息显示部34以外与数据侧电极32-1~32-7连续地设置的数据侧伪电极。在本例中,在扫描侧电极31-1~31-7的排列方向上进行扫描而显示信息时,对构成矩阵电极的扫描侧电极31-1~31-7和数据侧电极32-1~32-7分别施加规定的电压,并且对数据侧伪电极33-1~33-7也施加规定的电压,显示图像等信息。此外,在图18所示的例中,示出了扫描侧电极、数据侧电极都是7个的例,但这只是为了简化说明,设置数量与显示所需要的小室数相应的扫描侧电极、数据侧电极。另外,数据侧伪电极33-1~33-7的数量也不限于此。
在图18所示的例中,在本发明中,在扫描侧电极31-1~31-7的排列方向上进行扫描而显示信息时,首先,对扫描侧电极31-1~31-7赋予例如0V的电压,对数据侧电极32-1~32-7赋予例如80V的电压,使全体显示为黑色。并且,对写入中的选择扫描侧电极31-4赋予VS1的电压,使至少一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在此是一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2成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对除此之外的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1、31-3以及31-5~31-7赋予VS2的电压,并且对写入中的选择数据侧电极32-4赋予VD 1的电压,对除此之外的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赋予VD2的电压,由此显示图像等信息。同时对数据侧伪电极33-1~33-7,根据选择数据侧电极和非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数量,赋予VD2的电压或者VD1的电压。在图18所示的优选例中,在数据侧电极和数据侧伪电极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对与选择数据侧电极序号相同的数据侧伪电极赋予VD2的电压,并且对与非选择数据侧电极序号相同的数据侧伪电极赋予VD1的电压。
图19以及图20分别是用来说明图18中示出的例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在图19所示的例中,使VS1为0V、VS2为80V、VD1为0V、VD2为40V,并且使两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2以及31-6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在图20所示的例中,使VS1为80V、VD1为0V、VD2为40V,并且使全部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1~31-3以及31-5~31-7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此外,在图20的数据侧伪电极的选择部分上赋予的(-)用于表示在数据侧伪电极33-1~33-7中不可能有选择数据侧伪电极。在上述的例中,将非选择扫描侧电极的一部分设为开路,但是可以将非选择数据侧电极的一部分设为开路。由此,可以减少数据侧伪电极的数量。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为了驱动信息显示用面板而在扫描侧电极31-1~31-7和数据侧电极32-1~32-7之间施加电压时,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1~31-3以及31-5~31-7之中的至少一个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并且对数据侧伪电极33-1~33-7施加VD1或者VD2的电压,由此可以降低串扰的影响,可以提高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显示质量。
在本发明中,除了由于使上述的非选择扫描侧电极31-1~31-3以及31-5~31-7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而得到的效果之外,还由于在信息显示部34的外侧设置数据侧伪电极33-1~33-7、对数据侧伪电极33-1~33-7施加0V的电压而可以在上述电容器C的计算中,通过进行分压使施加到各数据侧电极32-1~32-7以及数据侧伪电极33-1~33-7的电压为20V以下。结果,可以使串扰电压从40V减少到20V以下例如10V。
在上述的例中,由于被施加40V的数据侧电极和被施加0V的数据侧电极以及数据侧伪电极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因此根据它们的电极数的分布或写入状态,有时只能使串扰电压从40V减少到例如30V这么多。另外,串扰电压为0V的扫描侧电极31-1和数据侧电极32-4之间的电压V4从0V成为例如20V。然而,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显示介质的移动特性对于赋予的电压表示出滞后曲线,如图15示出的一例所示,白黑的颜色在40V附近变大,因此只要串扰电压从40V减少一点点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串扰。另外,即使串扰电压从0V成为20V,也因为20V不是急剧变化的区域,因此可以减少串扰的影响。在此所述的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说明的施加到各电极的0V、40V、80V等电压只是一例,是根据使用的显示介质的特性等而变化的值。另外,施加到数据侧电极的非选择区域的40V是驱动电压80V的1/2,但这也不限定于1/2,也可以根据使用的显示介质的特性等而变化,使用0V和80V之间的1/2电压以外的电压。此外,施加到数据侧伪电极的0V的电压也不限定于此,可以取其他电压值以及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状态。但是,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施加比施加到数据侧电极的非选择区域的40V高的电压时,不能利用分压来减少串扰电压,反而会增加,因此也可以使用0V和40V之间的0V以外的电压。此外,虽然上述例中使全部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但只要至少有一个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为开路(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则虽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但能够实现本发明。
图21以及图22分别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例中,对与图20所示的例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在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例中,与图20所示的例的不同点在于写入信息时的对各电极的电压施加方法。即,在图21所示的例中,对选择扫描侧电极31-4施加60V的电压,对选择数据侧电极32-4施加-20V的电压,对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施加20V的电压。另外,在图22所示的例中,对选择扫描侧电极31-4施加-80V的电压,对选择数据侧电极32-4施加0V的电压,对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施加-40V的电压。哪一个例中都在信息写入中的选择扫描侧电极31-4和选择数据侧电极32-4之间产生电位差80V,在选择扫描侧电极31-4和非选择数据侧电极32-1~32-3以及32-5~32-7之间产生电位差40V,可以进行与图20所示的本发明例相同的驱动。
图23的(a)~(c)分别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中的优选例的图。图23的(a)~(c)所示的例中,哪一个都是使在信息显示部34的外侧与数据侧电极连续地设置的数据侧伪电极(在此示出33-1和33-2作为代表)所存在的区域构成为具有高介电常数。即,在图23的(a)所示的例中,通过选择支撑数据侧伪电极33-1、33-2的基板35的材料(例如,使用介电常数高的材料、或者添加提高介电常数的添加剂),达到上述的高介电常数。在图23的(b)所示的例中,通过使数据侧伪电极33-1、33-2的间隔比信息显示部34的数据侧电极间的间隔狭窄,达到上述的高介电常数。在图23的(c)所示的例中,通过使数据侧伪电极33-1、33-2的宽度比信息显示部34的数据侧电极的宽度宽,达到上述的高介电常数。
在图23的(a)~(c)所示的例中,可以通过提高数据侧伪电极所存在的区域的介电常数来降低由于本发明需要用于设置数据侧伪电极的区域而在整体上比以往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大的问题,因此是优选的。
下面,说明构成成为本发明的驱动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各部件。
关于基板,至少一个基板是从信息显示用面板外侧能够确认显示介质3的颜色的透明的基板2,最好是可见光的透射率高、且耐热性良好的材料。基板1既可以透明也可以不透明。当例示基板材料时,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砜、聚乙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丙烯酸酯等聚合物片材、或金属片材这样的具有挠性的材料;以及玻璃、石英等没有挠性的无机片材。基板的厚度优选为2~5000μm,进一步优选为5~2000μm,如果过薄,则难以保持强度、基板间的间隔均匀性,如果比5000μm厚,则不适合作为薄型信息显示用面板。
作为电极的电极形成材料,可例示出铝、银、镍、铜、金等金属类、氧化铟锡(ITO)、氧化锑锡(ATO)、氧化铟、导电性氧化锡、导电性氧化锌等导电金属氧化物类、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类,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作为电极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CVD(化学蒸镀)法、涂布法等使上述例示的材料形成为薄膜状的方法,或者采用通过将导电剂混合到溶剂、合成树脂粘合剂中进行涂布形成图案的方法。设置在目视侧(显示面侧)基板上的电极必须是透明的,但设置在背面侧基板的电极不必是透明的。可以适合地使用在任一情况下都可形成图案的导电性的上述材料。此外,电极的厚度只要能确保导电性、不阻碍光透射性即可,适合为3~1000nm,优选为5~400nm。设置在背面侧基板上的电极的材质、厚度等可以与上述设置在显示面侧基板上的电极相同,但不必是透明的。此外,该情况下的外部电压输入也可以叠加直流或交流。
关于根据需要设置的隔壁4,其形状可以根据与显示有关的显示介质的种类、配置的电极形状、配置,进行适当地最优化设定,并不是一概加以限定的,但隔壁的宽度可以调整为2~100μm、优选为3~50μm,隔壁的高度可以调整为10~100μm、优选为10~50μm。
另外,在形成隔壁时,可以考虑分别在相对的两个基板1、2上形成肋后相接合的两肋法;仅在一侧的基板上形成肋的单肋法。在本发明中,这些方法均适合使用。
通过由这些肋构成的隔壁形成的小室,如图24所示,从基板平面方向观察,可例示出四边形、三角形、线状、圆形、六边形;作为配置,可例示出格子状、蜂窝状、网眼状。比较好的是尽可能缩小从显示侧可以看到的与隔壁截面部分相当的部分(小室框架部分的面积),增加显示状态的清晰度。
在此,当例示隔壁的形成方法时,可以列举出模具转印法、丝网印刷法、喷砂法、光刻法、添加法。任一方法均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其中,适合采用使用抗蚀膜的光刻法、模具转印法。
接着,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对于作为显示介质所使用的例如粉流体进行说明。此外,关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使用的粉流体的名称,本申请人已经取得“电子粉流体(日本注册商标):注册编号4636931”的权利。
本发明中的“粉流体”是既不借助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显示出流动性的、兼具流体和粒子特性的两者的中间状态的物质。例如,液晶被定义为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相,具有作为液体特征的流动性和作为固体特征的各向异性(光学性质)(平凡社:大百科词典)。另一方面,粒子的定义为即使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大小也具有有限质量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影响(丸善:物理学词典)。在此,粒子也存在称为气固流动层体、液固流动体的特殊状态,当从底板对粒子喷流气体时,对应于气体的速度,对粒子施加向上的力,当该力与重力平衡时,像流体那样成为能容易流动的状态的粒子,将其称为气固流动层体,同样地将利用流体进行流动的状态称为液固流动体(平凡社:大百科词典)。这样,气固流动层体、液固流动体是利用了气体、液体的流动的状态。在本发明中,明确了能够特别地制作出既不借助这样的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显示出流动性的状态的物质,将它定义为粉流体。
即,本发明中的粉流体与液晶(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相)的定义相同,是兼有粒子与液体两特性的中间状态,显示出极难以受到上述作为粒子特征的重力的影响、并具有高流动性的特殊状态的物质。这样的物质可以在气溶胶状态下、即可以在气体中作为分散质稳定地漂浮有固体状或液体状物质的分散体系中获得,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将固体状物质作为分散质。
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个为透明的相对的基板之间,封入例如以气体中作为分散质稳定地漂浮固体粒子的气溶胶状态下表现出高流动性的粉流体,这样的粉流体富有流动性,甚至不能测定作为显示粉体流动性的指数的安息角,低电场力下就能够容易地在库仑力等的作用下稳定地移动。
本发明中作为显示介质使用的例如粉流体,如上所述,是既不借助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就显示出流动性的、兼有流体和粒子特性的两者的中间状态的物质。该粉流体,尤其可以采取气溶胶状态,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在气体中作为分散质比较稳定地飘浮有固体状物质的状态下,被用作显示介质。
以下,对于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构成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用粒子(以下也称作粒子)进行说明。显示介质用粒子,可以仅由该显示介质用粒子直接构成来作为显示介质、或者与其它粒子组合构成来作为显示介质、或调制成粉流体来作为显示介质。
在粒子中,在作为其主要成分的树脂中,根据需要可以与以往同样地包含电荷控制剂、着色剂、无机添加剂等。下面,例示出树脂、电荷控制剂、着色剂、其它的添加剂。
作为树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聚氨酯树脂、尿素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丙烯酸聚氨酯硅酮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氟树脂、丙烯酸氟树脂、硅酮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烯烃树脂、丁缩醛树脂、偏氯乙烯树脂、密胺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聚醚树脂、聚酰胺树脂等,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特别是从控制与基板的粘合力的观点出发,适合的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丙烯酸氟树脂、丙烯酸聚氨酯硅酮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氟树脂、氟树脂、硅酮树脂。
作为电荷控制剂,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负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水杨酸金属络合物、含金属偶氮染料、含金属(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的油溶性染料、季铵盐类化合物、杯芳烃化合物、含硼化合物(苯甲酸硼络合物)、硝基咪唑衍生物等。作为正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苯胺黑染料、三苯基甲烷类化合物、季铵盐类化合物、聚胺树脂、咪唑衍生物等。此外,还可以将超微粒二氧化硅、超微粒氧化钛、超微粒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吡啶等含氮环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盐、各种有机颜料、含氟、氯、氮等的树脂等用作电荷控制剂。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如以下例示的有机或无机的各种各色的颜料、染料。
作为黑色着色剂,可以使用炭黑、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活性炭等。
作为蓝色着色剂,有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绀青、钴蓝、碱性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酞菁蓝、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的部分氯化物、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BC等。
作为红色着色剂,有铁丹、镉红、铅丹、硫化汞、镉、永久红4R、立索红、吡唑啉酮红、沃丘格红、钙盐、色淀红D、亮胭脂红6B、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茜素色淀、亮胭脂红3B、C.I.颜料红2等。
作为黄色着色剂,有铬黄、锌黄、镉黄、黄色氧化铁、无机永固黄、镍钛黄、脐橙黄、萘酚黄S、汉撒黄G、汉撒黄10G、联苯胺黄G、联苯胺黄GR、喹啉黄色淀、永久黄NCG、酒石黄色淀、C.I.颜料黄12等。
作为绿色着色剂,有铬绿、氧化铬、颜料绿B、C.I.颜料绿7、孔雀绿色淀、最终黄绿G(final yellow green G)等。
作为橙色着色剂,有红色铬黄、钼橙、永久橙GTR、吡唑啉酮橙、坚牢橙(vulcan orange)、阴丹士林亮橙RK、联苯胺橙G、阴丹士林亮橙GK、C.I.颜料橙31等。
作为紫色着色剂,有锰紫、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等。
作为白色着色剂,有氧化锌、氧化钛、锑白、硫化锌等。
作为体质颜料,有重晶石粉、碳酸钡、粘土、二氧化硅、白炭黑、滑石、氧化铝白等。此外,作为碱性、酸性、分散、直接染料等各种染料,有苯胺黑、亚甲基蓝、玫瑰红、喹啉黄、群青蓝等。
作为无机类添加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氧化锑、碳酸钙、铅白、滑石、二氧化硅、硅酸钙、氧化铝白、镉黄、镉红、镉橙、钛黄、绀青、群青、钴蓝、钴绿、钴紫、氧化铁、炭黑、锰铁素体黑、钴铁素体黑、铜粉、铝粉等。
这些颜料和无机类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多个使用。其中,尤其是作为黑色颜料优选炭黑,作为白色颜料优选氧化钛。
混合上述着色剂,可以制造期望的颜色的显示介质用粒子。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介质用粒子(以下,也称为粒子),其平均粒径d(0.5)优选在1~20μm范围内、且分布均匀。如果平均粒径d(0.5)大于该范围,则缺乏显示上的清晰度,如果小于该范围,则粒子彼此的聚集力变得过大,因此会对作为显示介质的移动带来阻碍。
此外,在本发明中,关于各粒子的粒径分布,设下式所示的粒径分布的跨度(Span)不足5,优选不足3。
Span=(d(0.9)-d(0.1))/d(0.5)
(其中,d(0.5)是以μm表示粒径的数值,粒子中的50%比其大,50%比其小;d(0.1)是以μm表示粒径的数值,在该数值以下的粒子的比率为10%;d(0.9)是以μm表示粒径的数值,在该数值以下的粒子为90%。)
通过使跨度处于5以下的范围内,各粒子的尺寸均匀,可以实现均匀的作为显示介质的移动。
此外,关于各粒子的关系,重要的是在所使用的粒子中具有最小直径的粒子的d(0.5)相对于具有最大直径的粒子的d(0.5)的比为50以下、优选为10以下。即便粒径分布跨度小,也由于是带电特性相互不同的粒子相互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适合的是双方的粒子尺寸相近,双方的粒子能够容易地按照当量向相反方向移动,这就要求上述范围。
另外,上述粒径分布和粒径可以由激光衍射/散射法等求得。如果对作为测定对象的粒子照射激光,则会产生空间的衍射/散射光的光强度分布图案,由于该光强度图案与粒径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测定粒径和粒径分布。
在此,本发明中的粒径和粒径分布是从体积基准分布得到的。具体地说,可以使用Mastersizer2000(Malvern InstrumentsLtd.)测定机,在氮气流中加入粒子,采用附带的分析软件(基于使用Mie理论的体积基准分布的软件)测定粒径和粒径分布。
粒子的带电量当然依赖于其测定条件,但已知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的粒子的带电量大体上依赖于初始带电量、与隔壁的接触、与基板的接触、随着经过时间的电荷衰减,尤其是粒子的带电行为的饱和值成为支配因素。
本发明的发明者进行了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在吹出(blow off)法中使用相同的载体粒子来测定用于显示介质的粒子的带电量,可以评价显示介质用粒子的适当的带电特性值的范围。
并且,在将由显示介质用粒子构成的粒子群、粉流体等的显示介质应用于在气体空间中驱动的干式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情况下,重要的是管理将基板间的显示介质包围的空隙部分的气体,有助于提高显示稳定性。具体地说,关于空隙部分的气体的湿度,重要的是将25℃时的相对湿度设为60% RH以下、优选设为50%RH以下。
例如在图1的(a)、(b)~图5中,该空隙部分是指从被相对的基板1、基板2夹住的部分中除去电极5、6(将电极设置在基板内侧的情况下)、显示介质3的占有部分、隔壁4的占有部分(设置了隔壁的情况下)、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密封部分的、所谓显示介质接触的气体部分。
空隙部分的气体如果是在上述的湿度区域内,则其种类就没有限制,最好是干燥空气、干燥氮气、干燥氩气、干燥氦气、干燥二氧化碳、干燥甲烷等。该气体需要封入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以保持其湿度,例如在规定的湿度环境下进行显示介质的填充、信息显示用面板的装配等,而且,重要的是防止湿气从外部侵入的密封材料、实施密封方法。
成为本发明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的基板与基板之间的间隔,只要显示介质可以移动、可维持对比度即可,通常调整为10~500μm,优选为10~200μm。
相对的基板间的空间中的显示介质的体积占有率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5~60%。在超过70%的情况下,妨碍显示介质的移动,在不足5%的情况下,对比度容易变得不明确。
实施例
在实际中,利用图1的(b)所示的结构的信息显示用面板,按照图25所示的以往的驱动方法的电压施加图形、以及图2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开路(包含以高阻抗HZ状态连接的状态)行的驱动方法的电压施加图形来驱动显示介质,重复白黑棋盘式标志图形图像的翻转写入2万次之后,测量白色显示部和黑色显示部的光学浓度(OD值),从该光学浓度的比求出对比度值。在以下的表1中示出图25所示的以往的驱动方法的结果,在以下的表2中示出图26所示的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结果。在此,在对比度的测量中,在室温下,利用クレタグマグベス公司的光学浓度测量器RD-10系列来测量黑色部分的OD值(B)和白色部分的OD值(W)各3次,求出黑OD值(B)和白OD值(W)的平均,从对比度 ( CNT ) = 10 ( E - W ) 求出。在此OD值是Optical Density,是指光学浓度。
【表1】
Figure C20061014573700341
【表2】
Figure C20061014573700342
从表1以及表2的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的驱动方法,对比度从以往的驱动方法的对比度6.934到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对比度8.414改善了约20%。
成为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电子记事本、称为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便携电话、便携终端等可移动设备的显示部、电子书、电子报纸、电子手册(电子操作说明书)、注意标志等电子纸、广告牌、海报、黑板或白板等公告板,计算器、家电产品、汽车用品等的显示部、积分卡、IC卡等的卡显示部、电子广告、信息板、电子POP(出现点,购买点广告:Point Of Presence,Point Of Purchase advertising)、电子价签、电子存货分格标签、电子乐谱、RF-ID设备的显示部之外,还可以很好地应用于POS终端、汽车导航装置、时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部。
此外,通过将本发明的驱动方式应用于外部电场形成小室,可以驱动不具有驱动电路的类型的信息显示用面板(所谓的可重写纸(リライタブルペ一パ一))。

Claims (25)

1.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显示介质、并通过从在相对的基板上分别互相交叉地设置的扫描侧电极以及数据侧电极对显示介质赋予电场来显示信息的无源矩阵驱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在各个扫描侧电极取得至少两种以上的电压值之一或开路状态,其中使选择扫描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S1,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施加有电压VD1的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数量,使施加到非选择数据侧电极的电压为VD2或为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晶体管的连接得到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晶体管的连接得到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晶体管的连接得到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扫描侧电极和数据侧电极而构成的信息改写部的外侧,形成与扫描侧电极交叉的数据侧伪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形成在信息改写部以外的数据侧伪电极形成的小室的总计静电电容为由信息改写部的电极形成的小室的总计静电电容的1/3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选择扫描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S1,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并且使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1,使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使其他非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2的情况下,对数据侧电极形成数据侧伪电极时,对数据侧伪电极施加电压,所施加的该电压与VD1的施加电极数、VD2的施加电极数、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极数有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选择扫描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S1,使非选择扫描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并且使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1,使非选择数据侧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开路状态,其中开路状态包含以高阻抗状态连接的状态,使其他非选择数据侧电极的施加电压为VD2的情况下,对数据侧电极形成数据侧伪电极时,对数据侧伪电极施加电压,所施加的该电压与VD1的施加电极数、VD2的施加电极数、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极数有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的两个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至少一种以上的、至少由一种以上粒子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的面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介质是至少由一种以上的粒子构成的粒子群或者粉流体。
CNB2006101457378A 2005-11-16 2006-11-16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32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1939 2005-11-16
JP2005331925 2005-11-16
JP2005331925A JP4945119B2 (ja) 2005-11-16 2005-11-16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2005331939 2005-11-16
JP2006307037A JP2007164155A (ja) 2005-11-16 2006-11-13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2006307037 2006-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7366A CN1967366A (zh) 2007-05-23
CN100573296C true CN100573296C (zh) 2009-12-23

Family

ID=37744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573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3296C (zh) 2005-11-16 2006-11-16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73761B2 (zh)
EP (1) EP1788551A3 (zh)
JP (1) JP4945119B2 (zh)
KR (1) KR100833398B1 (zh)
CN (1) CN10057329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1386B (zh) 2007-05-01 2014-03-21 Prime View Int Co Ltd 電子墨水顯示面板
JP2009020359A (ja) * 2007-07-12 2009-01-29 Bridgestone Corp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5320757B2 (ja) * 2008-02-01 2013-10-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894518B (zh) * 2010-07-12 2012-06-13 东南大学 一种场致发射显示器数据驱动方法及电路结构
CN102375283A (zh) * 2010-08-23 2012-03-1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稳态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US8780103B2 (en) * 2011-01-19 2014-07-15 Creator Technology B.V. Super low voltage driving of displays
JP5750952B2 (ja) * 2011-03-15 2015-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600959B (zh) * 2013-01-24 2017-10-01 達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泳顯示器及其面板的驅動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5353A (en) * 1994-09-06 1997-10-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panel
EP0836173A2 (en) * 1992-05-08 1998-04-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ultiplex driving method of a matrix type liquid crystal electro-optical device
EP0853307A2 (en) * 1997-01-10 1998-07-15 Sony Corporation Plasma addressed electro-optical display
CN1389843A (zh) * 2001-06-04 2003-01-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410958A (zh) * 2001-09-25 2003-04-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512471A (zh) * 2002-12-02 2004-07-14 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08890A (en) * 1980-12-26 1982-07-07 Asahi Glass Co Ltd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chromic display element
SE8504760D0 (sv) * 1985-10-14 1985-10-14 Sven Torbjorn Lagerwall Electronic addressing of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devices
JPH02250030A (ja) * 1989-03-23 1990-10-05 Sharp Corp 表示駆動方法
KR950010754B1 (ko) * 1991-04-02 1995-09-22 가부시기가이샤 히다찌세이사구쇼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930018455A (ko) * 1992-02-27 1993-09-22 오평희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구동방법
FI91684C (fi) * 1992-05-15 1994-07-25 Planar International Oy Ltd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elektroluminenssimatriisinäytön ohjaamiseksi
JP2962985B2 (ja) * 1993-12-22 1999-10-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1097222A (ja) 1996-09-20 1998-04-14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750565B2 (ja) * 2000-06-22 2006-03-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3098540A (ja) * 2001-09-26 2003-04-03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4304925B2 (ja) * 2002-06-28 2009-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295968B2 (ja) * 2002-10-01 2009-07-1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23954B1 (ko) * 2003-11-14 2012-03-26 램버스 인터내셔널 리미티드 디스플레이의 심플 매트릭스 어드레싱
US7443378B2 (en) * 2003-11-17 2008-10-28 Lg Electronics Inc. Driving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ink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5189851A (ja) * 2003-12-05 2005-07-14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ペン入力装置
JP4100360B2 (ja) * 2004-03-05 2008-06-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単純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284056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6173A2 (en) * 1992-05-08 1998-04-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ultiplex driving method of a matrix type liquid crystal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5675353A (en) * 1994-09-06 1997-10-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panel
EP0853307A2 (en) * 1997-01-10 1998-07-15 Sony Corporation Plasma addressed electro-optical display
CN1389843A (zh) * 2001-06-04 2003-01-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410958A (zh) * 2001-09-25 2003-04-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512471A (zh) * 2002-12-02 2004-07-14 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88551A2 (en) 2007-05-23
JP2007139984A (ja) 2007-06-07
US20070120816A1 (en) 2007-05-31
CN1967366A (zh) 2007-05-23
EP1788551A3 (en) 2008-12-24
JP4945119B2 (ja) 2012-06-06
KR100833398B1 (ko) 2008-05-28
KR20070052225A (ko) 2007-05-21
US7973761B2 (en) 2011-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3296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JP5054953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20080094379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JP4939778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CN100487781C (zh) 信息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7755600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JP2005331936A (ja) 情報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7156444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CN100543822C (zh) 信息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使用它的信息显示装置
JP2007164155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2008058474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5129932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CN100510925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08035740A1 (fr) Procédé de commande de panneau d&#39;affichage d&#39;informations
JP4657639B2 (ja) 画像表示用パネルの画像形成方法
CN100573295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
JP2009020359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2007322657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5078387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5002225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4855737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158509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2007065571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7102092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保存方法
JP2008039963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6